大班美术活动:我的秋天

2024-10-29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秋天(精选17篇)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秋天 篇1

大班美术教案《我的秋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关于秋天主题的绘画作品

2、在用语言描述秋天印象的时候确定自己的作画主题

3、能独立完成作业,大胆想象和表现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够独立大胆的表现出秋天的景象

活动准备

1、秋天景象的图片

2、纸、绘画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出秋天的话题,引起幼儿兴趣大家看我的手里拿的是什么?(篮子)老师拿的这个篮子里面放着东西,大家猜猜看会是些什么东西呢?(稀奇古怪的什么都有……)哇,有这么多的东西啊?好吧,那我就请几位小朋友来我的篮子里来摸一摸,看看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吧!

第一位小朋友,你摸到了什么呢?大声的告诉大家(苹果)好,那你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到底是不是苹果呢?(是)第二位小朋友,你来摸摸还有什么?(梨)拿出来让大家看看是不是梨呢,让大家也确定一下。(是)好,我们再请第三位小朋友来摸一摸这篮子里还有什么呢?(橘子)你也拿出来给大家看看。(是橘子)老师篮子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了,大家知不知道这些水果是在什么季节成熟的呢?(秋季成熟的)真棒,大家都很聪明!所以我们这节美术课的题目就是“我的秋天”!大家都知道秋季是果子成熟的季节,秋天果园里的树上挂满了红彤彤、金灿灿的水果,那么在秋季可以看到成熟的水果(出示果园的图片)之外,我们还能看到很多的景象,下面老师就给大家看几张图片。

⑴ 教师展示秋天的各种图片,引起幼儿回忆自己的经验。

① 第一张图片:大家看这张图片,有谁能告诉老师在这些图片中都看到什么了?(满地的落叶和行人。黄色的落叶,树上的叶子逐渐的落地减少)补充:落叶是什么颜色的呢?(黄色的落叶)② 大家看第二张图片中的行人都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厚的衣服)我们今天在来上学的路上有没有发现路面上的落叶呢?

小结:这些图片中无论是落叶还是行人的穿着都可以证明这是秋季。(秋天的天空中飘落着金黄的落叶,大街上的行人都穿着秋装,不再是绿油油的参天大树和短衣袖的行装。)③ 大家看第三张图片大家都认识吧?

幼儿:认识啊,是菊花!

恩,大家的小脑袋里装的知识还真是不少哦!

那老师再问你们,在春天夏天里能不能看到这种菊花呢?(秋菊)幼儿:不能看见,只有到秋天的时候才会有的!(秋菊9~11月开花)恩,看来大家平常都有在观察周围的事物啊!

好了,小朋友们我们今天看了这么多属于秋天的图片,那你们自己一定也有了不同的画面出现在了脑海里,老师呢也有属于自己的秋天,我的秋天呢就是老师手里面的这几张图片,大家看,老师把秋天画了出来,有谁能说一说老师画的秋天都是什么景象呢?

幼儿:挂满果实的果园、落叶……⑵ 引导幼儿确定自己的主题。

你们最喜欢什么样子的秋天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秋天的事物,秋天的代表颜色)幼儿:秋天的落叶、丰收的果园、秋天的风、满山火红的枫叶……大家有这么多秋天的景象,真厉害啊!

秋天有这么多种不同的样子,那你们就用彩笔把你们心中的秋天画出来吧!

2、进行自主绘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要了解幼儿的主题,帮助幼儿丰富画面,提示幼儿在绘画中考虑到色调的问题。

3、展示幼儿作品,并引导幼儿进行评价。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秋天画作。

延伸

同学们我们下课之后,就把我们刚才画好的秋天送给小班的小朋友让他们看看我们大哥哥大姐姐画的棒不棒,好不好啊?

教后感教师通过一些关于秋天主题的图片让幼儿们了解到在秋天中有很多的景象画面。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看图片能够独立的完成关于秋天的主题画面,而对于秋天的色彩,有一些幼儿可以根据教师的那些图片可以领悟到秋天的主要色调和场景(秋天的落叶)。在这次的.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想象力丰富的幼儿,她把秋天树上的黄叶子改编成了小葫芦,这一想象很大胆。相反的在这次的活动中教师并没有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和幼儿的踊跃发言,讲课的内容也似乎有些深。我希望在下次的活动中可以弥补本次活动中的不足。

活动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之前,我先布置学生自己去观察秋天,描绘秋天,歌唱秋天,在教学时,我将诗歌展开一幅幅画面,把图文对照起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抓住抒情这条线,引导学生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这样,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了。教学后,我让学生再搜集一下古人描写秋天的诗文,比较古今写秋的不同,感悟不同时代的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秋天之美。最后仿照本文的形式写上一两小节秋天的诗或写一篇赞美秋天的小练笔,充分让学生去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热爱、赞美的情怀。

小百科:秋天,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从现代气象学上划分,北温带的秋季在8月23日(处暑)~11月20日(小雪);南温带的秋季在2月19日(北半球雨水)~5月21日(北半球小满)。在我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至立冬结束。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秋天 篇2

最近在园内开展了一次美术欣赏教学的选拔, 这个活动使我对美术欣赏过程中的评价意义有了新的真正认识。在这次活动中先是活动教案的选拔, 我设计的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线条写真集》被选上了。开始还是沾沾自喜, 以为自己对美术欣赏活动是掌握了。但是具体的实施之后, 我就发现是一节失败的活动。目标是没有达到的, 没有“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孩子在说看到《黑色线条》想说什么的时候, 思维没有打开。只是纠结于表现的色彩、形状等, 没有将孩子们的创作能力挖掘出来。我没有将美术欣赏中的过程评价充分有效地运用起来, 让孩子们在真正感受美之后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中对于作品的联想和想象部分孩子们的表现不好, 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大班大部分孩子都是能区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并有了一定的审美标准, 但带有明显的个体倾向, 他们对于《黑色线条》这幅画用自己的评价标准来评价, 只是简单说出画面的基本特征。因为过程中我没有很好的总结评价孩子的观点, 让部分孩子的想法受到周围其他孩子评价的影响。这正是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 他们审美标准还是比较模糊, 正处于初步的、低级的萌发阶段, 活动过程中我需要运用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孩子们自主感受和表达美。

二、二次执教收获、有效的对话过程评价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检验+反思, 我想要有更好水平的提高就要好好地反思这节活动的问题。课后的反思中我想到这节活动没有成功的原因活动过程性的评价的不到位, 没有真正地运用好欣赏教学的意义。太在乎自己设计的三个环节“看”“听”“想”了, 让幼儿被画面的表面色彩和线条所约束, 没有发散幼儿的思维。欣赏教育将教育目的蕴于活动过程之中, 不仅重视幼儿获得知识的对与错, 多与少, 更关注幼儿的态度、情感、能力、责任心以及合作精神等个性品质的培养, 注重幼儿对过程的主体性体验, 注重活动过程本身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在人文环境上, 欣赏教学模式努力营造了一种为孩子们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宽松的、愉悦的、开放的师幼关系。我没有真正地了解这些要求, 没有真正地完成这些要求。

对于欣赏活动来说, 孩子是从自己的心灵世界出发同艺术家、作品进行独特的对话活动的。这种对话活动是在欣赏者审美心理体验的进出上进行的, 这种审美心理体验超越了现实功利的单维情感, 与审美对象保持了适当的距离, 调动了多种审美心理功能共同活动, 将艺术家的情思意绪和审美创造在内心深处相互弥漫、交融, 然后将艺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变现出来。

检查已有、系统学习、认真反思, 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之后, 感觉过程性的评价的重要性, 借用其他班级的孩子再次执教这节美术欣赏活动。活动中我在过程评价时多反问。让幼儿多说, 因为孩子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没有过多的干涉幼儿的想法, 只是简单的对话评价。没有给他们拘束, 结果孩子们说得非常的好, 孩子们的想象力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对于康定斯基的《黑色线条》 (这是一幅由线条与色块融合在一起的抽象画, 画家用绚烂的喷发的暖色块作为底色, 短促四射的黑色线条散布其中, 营造出一种视觉上的爆炸与热烈的感觉) , 幼儿都能欣赏到艺术作品的线条美, 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感。

三、三次执教验证、增加过程多角度评价

孩子们回答问题之后的简单对话评价, 进行形式思考以后, 还要帮助他们总结以帮助他们理清思路, 进一步加深体验, 同时这也是学习如何观察、如何比较等形式分析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 我的语言都应该是通俗易懂的、简明扼要的, 要让孩子们能理解。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以及从多次的执教之后了解更多过程性评价的意义, 我再次借班执教, 收到更多的有意义的效果。在过程性的评价中应该多元、多角度的评价。对孩子欣赏美术作品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 还可以采用互评等方式, 要充分肯定孩子们的进步和发展。

过程性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孩子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 因而我要用肯定的评价方式是多鼓励、多表扬而没有否定和批评。即使有也要用“如果怎么样就会更好”等语言来表达, 以创造的新颖性、独特性等方面来衡量孩子们的想象, 促进孩子们个性的发展。多重视学生动机的激发、兴趣的培养、情感的交流, 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多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 使美术教育以美的力量激励孩子们去发现美、鉴赏美, 创造美。

多次的开展了这节活动, 我感觉成功了不少是因为孩子们的表现更好了。我将孩子们看到《黑色线条》说的话写下来, 我感觉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会欣赏美、创造美的人。

精彩的评价活动是教师全身心的投入, 在活动中是师幼的对话、碰撞、共鸣、教学相长。我感谢这节以失败开始以成功结束的美术欣赏活动, 它让我对于过程性评价有了更深入真正的认识:以幼儿为主体、有效的对话过程评价、增加过程多角度评价等等。我在今后的所有活动中一定要将过程性评价的精髓融入到各个活动之中, 让“评价之花”开满各个活动环节!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活动中的过程评价是整个美术学习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一次执教反思、影响性因素过程评价;二次执教收获、有效的对话过程评价;三次执教验证、增加过程多角度评价;让幼儿能够更多发挥出自己想要表达的美。

大班语言活动:秋天真美丽 篇3

1.初步感知理解散文所描绘的秋天的画面美、语言美、意境美、情趣美。

2.初步感知散文中形象化的语言和整齐的句式,能用句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讲述秋天树叶和小河的美丽景色。

3.能大胆地参与活动,对美丽的大自然充满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和散文配套的精美课件、图片(金蝴蝶、红蝴蝶、花蝴蝶、亮亮的沙巾、浪花、白鹅)、优美的配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炎热的夏天悄悄过去了,不知不觉中我们迎来了什么季节?

师:秋天来了,乐得秋风姐姐呀到处跑。你们看!

出示精美的Flash课件配乐完整欣赏画面。(评析:孩子们被精美的动态秋景图吸引,孩子们被带入秋的意境,很快投入到活动之中。)

二、整体感知散文,初步交流感悟

师:秋风姐姐跑呀跑,吹呀吹,让秋天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你觉得秋天怎么样?

师:你觉得秋天什么地方最美?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变化呢?

(评析:这里的整体感知符合孩子认知的特点,孩子们对秋的美丽有了一个整体初步的感受,对秋天美发出了声声赞叹,产生了喜爱之情,并乐于表达自己最喜爱秋天的变化,激发了持续欣赏的愿望。)

三、分段欣赏,感悟秋天不同场景的美

(一)欣赏第一段树叶的变化美

师:1.瞧!天高了,地宽了,乐得秋风姐姐到处跑,秋风姐姐跑到哪里去了呢?那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播放第一段有声课件)

2.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秋风姐姐对着大树吹了口气,大树摇啊摇,一会儿抖落一只金蝴蝶,一会儿抖落一只红蝴蝶,一会儿抖落一只花蝴蝶。(随着讲述和抖落的动作,教师出示三张蝴蝶的图片)

3.这些蝴蝶是真的蝴蝶吗,是什么呢?

师:为什么这些蝴蝶有的是金色的,有的是红色的,而有的是花的呢?

4.和课件互动,说说发生的变化。

师:你们喜欢这漂亮的树叶蝴蝶吗?谁能把秋风对大树吹了一口气发生的变化连起来说一说“大树一会抖落什么,一会……”幼儿说后师点击课件,展示树叶一片片飘落下来的美丽景色。

5.扮演角色表演。

师:现在我就是大树妈妈,你们就是我的树叶宝宝,请一位小朋友来做秋风姐姐。我们一起来边说边表演一下吧!

(评析:图示法的运用让孩子们很好地理解并掌握了句式,在人机互动快乐的游戏之中,活动掀起了高潮,孩子们讲述的兴趣被更好地激发,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很好地运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大胆地表达。)

(二)欣赏第二段小河变化的美

1.秋风姐姐除了对着大树吹口气,它还对谁吹了口气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第二段无画面配乐朗诵)

2.这次秋风姐姐对谁吹气的?河有了什么变化?

3.重点欣赏小河的变化。秋风姐姐对着小河吹气,小河一会儿掀起了浪花,一会抱着白鹅摇啊摇,一会又怎么样?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播放第二段有画面课件)

师:为什么说秋风姐姐一吹,小河会抖动亮亮的沙巾呢?(边问边贴图)

师:你们看,(点课件小河)透明的河面就像一块沙巾,风儿轻轻一吹,水面就像抖动的沙巾,那为什么说沙巾是亮亮的呢?

4.整体欣赏第二段。

秋风姐姐给小河带来的变化真美呀,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这美丽的小河,静静地感受一下吧。(配音师有感情朗诵)

5.小河的变化有趣吗?让我们一边说一边表演一下吧。

(评析:无画面倾听让孩子们首先调动自己生活经验理解想象,生动、诗画般画面的出示给孩子们带来视觉的享受,解决了难点。理解作品后的师朗诵,幼儿闭眼倾听让秋天的树林、小河再现在孩子们的脑海。多元化、层层递进的方法让作品的画面美和语言美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孩子的心田。)

四、完整欣赏散文

师:秋风姐姐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秋天,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名字就叫《秋天真美丽》,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播放完整课件)

(评析:整体欣赏让孩子们对作品有了更完整的感知,对美丽秋天的喜爱得到升华,激发了进一步欣赏表达的美好愿望)

活动反思:

研透教材,把握重点,找准结构是散文欣赏活动成功的关键。对该散文的意境欣赏,情绪体验是本活动的重点之一。多媒体课件创设出的唯美动态画面,无朗诵欣赏、音配画、闭上眼睛在脑中勾勒画面等多种方式交替使用,让孩子摆脱了说教的枯燥,始终保持兴趣参与其中。

散文的结构也是文学作品学习的魅力所在,本散文有大结构和小结构,大结构即两段秋风姐姐对着很多地方吹口气,那里发生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潜移默化以及仿编的方式后续进行。本散文的小结构“一会儿……一会儿……”句式表达,我采用形象的图示法和人机互动的游戏法,不仅很快理解了,还很好地掌握了。

散文诗所承载的情感信息,对幼儿来说最好的方法是润泽,其中教师的素质也是关键。整个活动中我注重每一个细节对孩子的影响力,在表达作品时,无论是初次看到秋景图的欣喜、还是秋叶飘落时的调皮、小河欢笑的喜悦,我都努力让自己的语言、体态、表情符合作品的情感基调,以自身的魅力实现此时无声胜有声。

秋天真美丽

秋天秋天真美丽!

天高了!地宽了!乐的秋风爷爷到处跑……

秋风姐姐对着大树吹气,大树摇啊摇,一忽儿抖落一只金蝴蝶,一忽儿抖落一只红蝴蝶,一忽儿抖落一只花蝴蝶。

大树落叶了,送给小树做肥料,盼它快长高。

秋风姐姐对着小河吹口气,小河笑啊笑,一忽儿抖动亮亮的纱巾,一忽儿掀起一个浪花,一忽儿抱着白鹅摇啊摇。

小河高兴了,鲜鱼、螃蟹肥又壮!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秋天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水粉画美术活动,感受用水粉作画带来的乐趣。

2、能迁移生活经验,运用相似联想描画秋天。

3、能用黑色的线条进行创作,大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和学具的准备:白色土布5米,海绵垫子两块(拼在一起和白色土布大小相似,课前大面积泼上橙色、蓝色、黄色、红色、绿色等,海绵泼色之后将白色土布覆盖在上面),鞋套每人一双(课前穿上),一次性桌布、排笔各若干。水粉颜料,丙烯颜料,香水。

2、乐曲三首:《世纪秋雨》《郊游》《森林狂想曲》。

3、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感受过秋天的季节特征,学过有关秋天的儿歌或诗句、歌曲等:有画水粉画的前期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欣赏、感受

(一)欣赏乐曲,描述感受

1、幼儿欣赏歌曲《世纪秋雨》,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关于秋天的音乐请大家一起欣赏,你们仔细听听音乐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你们听到了什么?仿佛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请幼儿闭上眼睛完整地倾听一遍音乐。(在幼儿欣赏音乐时教师喷一点桂花香水)

3、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

师:音乐中你们听到了什么?(流水声、小鸟叫声等)

师:秋天,小河里有什么动物在玩呢?(小鱼、乌龟、螃蟹,教师讲解一下螃蟹的样子)

师:秋天里还有什么动物飞到南方去过冬?

教师小结:秋天来了。小河的水潺潺地流动着,小鱼、小乌龟在水里快活地游戏着,就连四处横行的螃蟹也从河里跑出来找小鱼、小乌龟玩,天空中有一群排着“人”字形的大雁往南飞,飞到暖和的南方去过冬。

师:你们还闻到了什么?(桂花香)

师:秋天还有哪些花开呢?

师:秋天也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有哪些水果是我们秋天才能吃到的呢?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呢?

(二)说说秋天的诗、秋天的歌、秋天的舞

师:有谁能说说关于秋天水果的儿歌或者诗歌。如儿歌《秋的画报》: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金灿灿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风娃娃钻进树林,在翻着秋的画报。诗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何老师前段时间吃了一种食物(做动作)。对了,就是螃蟹。秋天有一句话——橘黄蟹肥。

教师小结:原来秋天是这么美好!有香气扑鼻的桂花,各种颜色的菊花,还有各种颜色的水果和好吃的螃蟹。说到这我还想问问小朋友,你知道有哪些描写秋天的歌曲啊?你们可以唱一唱、跳一跳吗?(幼儿边唱边跳《秋天多么美》)

师:啊,跳得好极了!我也想跳了,我想邀请你们和我一块在这块布上跳。你们愿意吗?

二、基本部分:舞蹈后联想作画

(一)彩色足迹

1、播放音乐《郊游》,师生一起在棉布上随音乐“舞蹈”,棉布上留下了彩色足迹。

2、舞蹈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观察踩踏出来的色块。

师:你们看。白布现在有什么变化没有?

师:有哪些颜色呢?(红色、绿色、蓝色、橙色、黄色——五颜六色)

(二)丰富感受,展开相似联想

1、展开相似联想。

教师根据画面提问,引导幼儿展开相似联想。

哪一块是橙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橙色的呢?

哪一块是蓝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蓝色的呢?

哪一块是黄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黄色的呢?

哪一块是红色?——秋天里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呢?

2、教师提出作画的要求。

幼儿根据棉布上的足迹进一步展开相似联想。

师:啊,我终于明白了,秋天有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我们把刚才说的都画下来好吗?

师:今天我们画画用丙烯颜料还有小排笔,你们是第一次用,老师有个要求你们可要听好了。用小排笔沾上颜料之后,要在杯子的旁边舔一舔、刮一刮,然后再开始画。

3、幼儿自由作画。

活动要求:幼儿先想一想棉布上的舞蹈足迹像什么,然后用黑色的丙烯颜料,在印有足迹的棉布上进行相似联想勾画或添画秋天的景象。

教师指导:鼓励幼儿根据足迹的形状,大胆地进行相似联想并用黑色线条勾画,再说出自己所画的秋天。

三、结束部分:相互评价,体验成功

教师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并评价。

1、幼儿相互评价作品,说说自己最喜欢作品的哪个部分?为什么?

2、教师评价总结。如“我今天非常高兴,我喜欢黄颜色的这一块,因为小朋友把它想象成××,线条很流畅,构图也很美。我还喜欢蓝色的这一块……”

3、师: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教学反思

教育不仅要把真善美的东西传递给孩子,还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让儿童快乐地玩,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教育应还原它的原点——点化和润泽生命”。本次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基于以下的思考:

1、以相似联想为依托,打开幼儿想象之门。相似联想是开启幼儿创造性想象的一把金钥匙。幼儿每天说的儿歌以及古诗,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等,经常用到相似联想。相似联想是在不同的形象和事物之间,找出相同的部分,利用事物之间的本质和共同性来孕育一个新的创意。本次活动,我以颜色作为一个思维的维度,扩散幼儿的想象和操作。当幼儿踩出黄色时,就会追问:秋天有什么是黄色的?看到黄色,你会想到什么?由此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相似联想,去建构新知识,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2、范画和范画的意义。幼儿的美术表现力、创造力以及审美体验,来源于幼儿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最后又还原于生活。前期幼儿已积累了相当多的关于秋天的审美体验,如何让孩子将这“秋天的审美体验”表现出来,是此次教学活动的关键。是需要范画还是不需要范画?还是只需要范画的某几个元素?我在课前做过多次实践,最后决定此次教学活动不选用任何范画,只需要立足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日常审美经验和欣赏活动以及幼儿的创造力有机地结合。以达到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只要得法的效果。

3、多元评价提升幼儿已有的美术技能。在幼儿尽兴画完后,我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让他们互评,最后再由教师进行评价。这样安排是基于以下考虑:此年龄段的幼儿评价带有很大的他律性,教师的评价往往左右他们的想法,让幼儿充分自评,教师作为一名参与者、合作者,一起聆听幼儿对于作品的理解,感受幼儿内心的世界。就像老子说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解读童心,感受童真。在理解幼儿作品基础上,教师适时地介入,从情感体验、表现方法上提出相关的构图、线条等绘画技能技巧的要求。

相似联想教学只是我们美术教学活动的一个场景,一个片段,它就像一盏小桔灯,给我们视觉艺术(美术)教学活动照亮了新的道路,给我们找到一条适合国际上视觉艺术(美术)教育目标的研究方向,也给孩子们带去创意的心灵,深邃的智慧。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秋天 篇5

其次教师进行示范讲解画人物头部的要点,抓住头部的主要特征,画出脸型、鼻子、耳朵、发型、胡须的特点;再让幼儿进行绘画练习,引导幼儿大胆表现每一部分的特征。在幼儿绘画过程中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按纸的大小确定图像位置,使每一部分都能画大、画清楚。

最后一环节进行作品欣赏,对能抓住人物特征,画得完整清楚的作品进行鼓励。

大班美术美丽的秋天教案 篇6

1、 在幼儿已初步掌握水墨画表现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用水墨化的表现方法根据主题进行创作性绘画。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讲述能力,使之萌发爱美的情趣。

3、 加深幼儿对秋天的认识。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①毛笔、宣纸、颜料、擦手巾;②录音机和音乐磁带、图片四幅。

2、 知识准备:布置幼儿平时注意观察秋天的景象。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教师启发性谈话,引导哟额说出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萌发幼儿进行“美丽的秋天”主题画的创作愿望。

1、 引导幼儿讲出秋天最喜欢去的地方。

2、 丰富幼儿关于夏季的知识,激发创作欲望。

二、 基本部分

1、 出示四幅不同特点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掌握主题化的画面安排及色彩运用的方法,并能大胆用水墨画的手法进行创作绘画。

2、 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主题绘画;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3、 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画面进行讲述,要求讲得有顺序,较完整。

⑴请幼儿为自己的画命名。

⑵两人一起相互讲述画面。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秋天 篇7

一、灵活运用, 为幼儿搭建操作平台

美术活动中常常需要展示各种图片和实物。在以往的课程中, 我们会让幼儿观察展件, 并讲述所看到的内容, 由此感受图片, 感受美术的美。但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 多种感官的参与才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这样的功能, 可以提高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1. 触屏式拖动图片, 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交互式电子白板中有图片拖拽功能, 可以将图片随意拖动。在“美丽的花瓶”活动中, 教师将已准备好的花瓶图片放在白板下方, 引导幼儿回忆以往看到过的花瓶。幼儿一边说, 教师一边拖出已准备好的花瓶, 这让幼儿不仅通过语言进行了表达, 还在视觉上得到了满足。之后的环节是请幼儿拖动花瓶进行分类, 使引导环节变得更加灵活, 激发了幼儿参与的兴趣。

2. 聚光灯收放功能, 提高幼儿的操作意愿

聚光灯功能可以聚焦图片的一个角落, 通过角落逐步观察图片内容, 这种神秘感使幼儿更愿意参与活动。在活动“海底世界”中, 教师请幼儿观察多种鱼类的外形和线条并进行表现。教师使用聚光灯功能在海底背景图片中进行“探索”, 幼儿犹如身临其境, 一直跟随着教师发现各种形状的鱼。教师又将触屏笔交给幼儿, 请幼儿继续找寻各种鱼并说出其特征, 这为大班幼儿的细致观察及创造表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及时操作, 为幼儿提供展示平台

在美术活动中, 最后环节是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 并请幼儿讲一讲。以往教师会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 分别请幼儿讲述, 并应用比较法、分类法提高幼儿的经验水平。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对幼儿的作品及时分类、有效展示。

1. 照片导入功能, 及时捕捉个性作品

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会呈现出一些值得共享的内容, 有时教师会利用照相机进行捕捉, 但往往在活动结束时播放给幼儿看, 却已经错过最好的时机。交互式电子白板中有照片导入功能, 能够及时播放幼儿作品, 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 在活动课“大家一起来运动”中, 幼儿分组创编健身操节, 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幼儿中有创编相同操节但动作不同的内容, 便利用照相机捕捉到每组幼儿创编的绘画内容, 并将照片导入白板软件中, 依次播放给幼儿观看, 进行总结分享。对于大班幼儿来说, 交流分享、共同学习、同伴互助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通过此功能可以帮助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

2. 多图展示功能, 帮助幼儿提升有益经验

对比讲述、分类讲述, 是大班美术活动中常用的讲述方法。教师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以往利用展板操作, 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调来调去, 会手忙脚乱, 幼儿在观看的时候也会受到干扰。而通过白板中的多图展示功能, 能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图片进行多图展示, 教师只需利用触屏笔便可调整图片位置, 操作简单, 视觉清晰。例如, 在活动课“梦”中, 欣赏大师的作品后幼儿萌发了创作的想法, 进行了绘画活动。活动结束后, 幼儿的作品各式各样, 每幅作品都有自己的含义。教师利用照相机将幼儿作品进行拍照并导入白板中, 在讲述时, 教师根据绘画内容进行简单分类, 幼儿发现虽然梦的内容一样但表达方式却不一样, 这样他们既看到他人作品的长处, 又看到自己作品的优势, 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共享空间。

三、结束语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对比 篇8

1.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对比所产生的效果,大胆讲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2.尝试用粘贴的方法大胆表现自己对“对比”的理解。

3.感受创作对比画面的快乐,萌发创新意识,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色卡纸人手一张、各色各样的蜡光纸、碟机、动画制作、剪刀、固体胶人手一份。

知识经验的准备:

1.教师:了解对比有关知识,熟悉名画,并了解相关知识。

2.幼儿:在平时的欣赏及作画过程中,已了解了冷暖对比。

艺术环境准备:

教室活动区开辟一块美术欣赏区域,长廊内墙上粘贴名画供孩子欣赏。

活动过程

一、欣赏对比

1.欣赏动画制作“大苹果和小虫”、感知大小对比,请幼儿讨论:大苹果和小虫在一起给你们什么感觉。

2.欣赏“水果”感知色彩对比,并变换底色突出色彩,提问:冷暖对比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动画中哪种颜色属于冷暖对比?

3.欣赏“月夜”感知形状对比,幼儿观察画面讨论:这幅画什么最突出?请大家为作品起名字。

二、找对比

1.欣赏名画。

幼儿观察画面的表现形式。讨论: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

2.分析作品中对比的使用方法,幼儿在画面中找一找画中运用了哪些对比方法?欣赏了画家的画,你有什么想法,你想怎样表达?

3.欣赏完画面后,你还想了解什么?

三、表现对比

表现方法:幼儿直接选择形状粘贴、剪纸粘贴、撕纸粘贴、绘画等,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大胆进行创作,不怕失败,引导幼儿先构思再操作。

四、介绍对比

幼儿介绍自己作品中的内容与对比方法的使用。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秋天 篇9

1、让孩子们知道四季中的秋季有哪些季节特征。

2、让孩子们知道树的成长过程。

3、了解树给了我们哪些帮助。

4、培养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一大张纸, 颜料, 盘子, 干的树叶, 绿茶粉

活动过程 [导入]

1、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秋天。说到秋天的话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这上面画了什么?

5、用活动纸准备的材料表现出大树的样子。

① 把干的树叶掰成碎片,用绿茶粉或草茶粉代替也可以。② 在树的枝干上面图上胶水。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秋天 篇10

活动目标:

1.掌握树的基本结构及树干、树枝、和树叶的形态,画出不同的特征。

2.培养幼儿保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彩色水笔,蜡笔,树的一家。

活动过程:

1.出示范图: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这是秋天的树林)为什么这个地方会叫树林呢?(这有许多许多的树)这就是树宝宝的家,找一找树宝宝在哪里?(树宝宝就是画面上最小的一棵)小结:树宝宝和爸爸、妈妈及许多叔叔、阿姨们住在一起,它们有着不同的树枝、树枝、树冠和树叶,就象人们有高、有矮、有胖、有瘦,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衣服上有不同的花纹一样。在这片树林里长得最高的是树爸爸(请幼儿找出来)淡灰色树干的是树妈妈,黑色树干的是树阿姨,三位大叔叔叔各有几根树枝。(均请幼儿从画面上找出来)。

2.示范与思考

(1)请树宝宝来和我们做朋友,老师画一部分,请小朋友说出这是树宝宝的哪一部分。

(2)A树干--就象我们的身体。

B树枝--就象我们的手。

C树冠--就象我们身上的衣服。

D树叶--就象我们衣服上的花纹。

3.创作要求大家都来种树,种成一片更大更美的树林。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1)分辨树根、树干、树枝和树枝,各部分不遗漏。

(2)思考变化各种树的形态,区分高矮、粗细、树枝的多少,树叶的形态。

(3)选配用深浅不同颜色涂树叶、树冠、树干。

5.引导评价

(1)找一找有没有两棵完全相同的树?(体会树和人一样,没有两个完全一样,否则就分不清了。)

(2)怎样让每棵树都美丽?(每棵树都选两、三种颜色,把其他的颜色让给别的树。大家在一起各不相同,就非常美丽,如果每棵树都把所有的颜色穿在身上,又变成穿色彩一样的衣服了。)

教学反思:

1、利用情景,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我让孩子在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树中,获取树的有关经验。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

2、美术活动中想象创造需要一定的绘画技能,先让幼儿掌握树的基本形态,然后让幼儿进一步表现他们熟悉的部分组成的物体。

3、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主观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幼儿相互借签的地方。因此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很重要。教师要把全体幼儿的作品拿出来展示,引导幼儿善于发现他人的有点和评价他人的创造性、技能性,是幼儿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大班美术活动:纸箱创意造 篇11

纸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对于大人来说是废弃的垃圾,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却是他们的“心肝宝贝”。每个家庭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纸箱,我们与孩子一起把各种废旧纸箱搬进教室,任由孩子摆弄:开火车、做开心屋、跳板、搭城堡……现在,我们又指导孩子开展纸箱创意绘画活动。原是大人眼中的“垃圾”,现在却成为孩子们感兴趣的绘画材料,让孩子们先是在上面涂上银灰色的丙烯颜料作底色,然后再用红色和黑色颜料分别进行创意装饰。通过老师的引导,一幅幅富有想象的作品呈现在纸箱上,最后再将纸箱进行创意造型。银灰色的底,红色和黑色的点缀装饰,让孩子感受浓浓的“中国风”。而创意活动是孩子动手创造美的过程。教师根据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对幼儿活动过程进行预设。预先设想孩子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想法或疑问,尽量考虑到活动的可行性及目标的达成度,尽可能充分地挖掘活动中的隐性课程,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这次活动我针对本班孩子已有的绘画经验设定三个目标:欣赏几种纹样,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尝试运用边饰、角饰、中心装饰的方法对纸箱进行创意装饰;喜欢生活中美的事物,愿意大胆创新。重点指导孩子学习掌握边饰、角饰、中心装饰和几种组合装饰的方法。

在纸箱上作画,也是变废为宝的一次环保活动,既节约了绘画材料,又满足了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让孩子们与“低碳”走得更近,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在纸箱上作画原来可以如此“精彩”。

活动目标:

1.欣赏几种纹样:云纹、花朵、火、浪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2.尝试运用边饰、角饰、中心装饰的方法对纸箱进行创意装饰。

3.喜欢生活中美的事物,愿意大胆创新。

活动准备:

ppt图片,范例,幼儿前期涂好底色的纸盒、纸箱,丙稀颜料,水粉笔,有花纹和图案的物品。

活动过程实录:

1.欣赏ppt组图一,感知云纹、花朵、浪花、中国结、火的纹样的美,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你发现这几张图片上有什么?有哪些纹样?

(运用ppt图片,给孩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从孩子“哇”的惊奇声中,画面吸引了孩子。孩子的想象很丰富,云纹的线条像跑道,像浓烟、像龙身上的鳞片等等。)

2.播放ppt组图二,感受边饰、角饰、中心装饰和几种组合装饰的方法。

师:这些是艺术家们设计的装饰方法,看看每一张图片上装饰的方法一样吗?运用了哪些纹样?

重点引导幼儿感受边饰、角饰、中心装饰和几种组合装饰的方法。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让孩子掌握这几种装饰方法,为后面的创作活动做准备。)

3.播放ppt组图三,欣赏生活中的物品:手机、靠枕、花瓶、电脑。

师:知道了几种装饰方法,看看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这几种装饰方法呢?

幼儿:“电脑的边缘有螺旋线”,“靠枕有一半运用了凤凰的纹样”,“花瓶的中间有菊花,瓶口有波浪线”……

(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来,再次巩固学习几种装饰方法。)

4.教师小结:我们欣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知道有云纹、花朵、浪花、中国结、火花的纹样,还知道边饰、角饰、中心装饰和几种组合装饰的方法。线条有粗细、长短、黑白、远近对比,还将点和线相互结合画画,今天老师把小朋友带来的纸箱也穿上了一件漂亮的新衣,一起来看看。

5.欣赏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每一面的装饰方法以及底部颜色的变化?

(教师范例的提供,再次拓宽孩子的思路,感受不同的装饰方法。)

6.出示幼儿前期涂上底色的纸盒纸箱。

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也来当设计师,用不同的装饰方法把纸盒纸箱穿上一件美丽的衣服。线条有粗细、长短、黑白、远近对比,还可以将点和线相互结合画画。

7.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茹茹在纸箱侧面画了孔雀羽毛的纹样,在另一面画了蝴蝶的一半身体,还用城墙线在纸盒的边缘装饰,一幅古香古色的画面在眼前呈现,俨然又回到古文化的氛围中。

科科则像一位大画师,用一些斜线和点在纸箱的一面很快布满。咦!另一些方块一个接一个横在中间是什么呢?他告诉我,那是“中国结”。

然然在纸箱的中心画了一朵大大的花,花蕊用细细的长的短的线条表现,再用了沙子点进行点缀,接着她又用了蜗牛线在四角装饰,一朵美丽的花开心地绽放。

翔翔用了一些锯齿线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地排列,他告诉我,那是火山爆发了,有岩浆流出来了,在另一面画了一些弯弯曲曲的波浪线,那是大海,海上有几只海鸥再飞翔,多么富有想象的画面!

8.作品展示,相互欣赏。

(展示每一位孩子的作品,教师引导孩子互相欣赏,互相评论,互相学习,体验到自己的作品受到关注的喜悦。)

9.奖励“创意之星”,为每一位孩子奖励一颗五角星。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有成就感。)

10.合影留念。

(孩子与作品一起拍照,再一次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其乐融融。)

活动延伸:纸箱创意造型

鼓励幼儿尝试将纸箱创意造型,大胆想象,感受乐趣。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是一次创意装饰活动,活动过程中通过欣赏三组ppt图片让幼儿循序渐进感受中国传统纹样的美,欣赏几种装饰方法及生活中的物品。让孩子获得一些经验,为他们更好地自由表现插上想象的翅膀。

从这次活动中我也得到启示:教师要注重细节,关注孩子,及时指导与鼓励。创意活动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孩子在活动中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象丰富,每个孩子的创意都值得我们关注,要留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思考,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在孩子操作中仔细观察每一个幼儿的操作情况,通过幼儿的动作、面部表情、同伴间的对话等一系列外在表现来推测他们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适时指导,协助完成活动任务,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及时将作品展出,让每个孩子都获得一个小小的展示平台,引导孩子间互相欣赏,互相评论,为他们提供继续学习他人长处的机会,让他们都获得被肯定的快乐,同时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总之,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教授者,同时还是一个学习者,在创意表现活动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指导的“合适尺度”,就能更好地了解幼儿、认识幼儿,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幼儿的奇特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让他们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快乐成长。

大班语言活动:秋天的颜色 篇1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所蕴涵 色彩美 激发幼儿喜爱秋天、赞美

秋天 情感

2、引导幼儿在学习诗歌 结构形式 基础上结合个人 经验、想象仿编诗歌

二、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观秋天 景色

2、磁带:秋日私语、秋天多么美

3、挂图

4.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引题

师:今天张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欣赏一个片子认真看里面都有些什么? 提问:

1、这什么季节?(秋天)

2、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颜色 ? 幼儿:看到了苹果 红色

(二)、学习诗歌

1、欣赏诗歌 感受诗歌 色彩美

师:秋天真 一个多彩 季节 有红色、有黄色、有绿色、有紫色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关于秋天颜色 诗(音乐:秋日私语)教师朗读诗歌一遍(音乐停)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幼儿:菊花说秋天 黄色 枫树说秋天 红色 松树说秋天 绿色 大地说秋天 彩色

2、学习诗歌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吧(音乐:秋日私语)幼儿跟念(音乐停)

3、理解诗歌 大意

(1)为什么菊花说秋天 黄色 ? 幼儿:因为菊花 黄色

(2)那为什么说枫树又说秋天 红色 呢 幼儿:因为枫树 叶子 红色

师:真聪明 原来 它们都 根据自己身上 颜色来说秋天(3)你觉得菊花说 对吗?为什么?

4、完整朗读诗歌

师:秋天多美啊 我们一起用很美 声音把诗歌朗诵一遍 彩色

四、发散思维

师:刚才菊花、枫树、松树都说了秋天 颜色 还有许多东西也想来说一说 它们会怎么说呢? 幼儿:苹果 红色 幼儿:小草 黄色 幼儿:小河 蓝色 师:那我们一起把它们编成一首新 儿歌好吗?

幼儿:苹果说秋天 红色 小草说 秋天 绿色 小河说秋天 蓝色 师:最后用一句来总结:大地说秋天 彩色 还有什么东西会说秋天 彩色 呢? 五。教案简评

大班美术活动:我的秋天 篇13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交流和比较的基础上,能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白桦林洁白、雅致而热烈的感觉。

2、学习控制笔的轻重、色彩的量以及运用平涂和侧涂的方法表现一片白桦林。

3、能根据绘画内容对画面布局进行简单的思考,提高做事的计划性。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白桦林,有画单棵树的经验。

物质准备:教具--白桦林PPT、背景音乐、多媒体。

学具--水粉画、颜料、抹布等。

活动过程:

1、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进一步了解白桦林的外形特征。

指导语:白桦林是什么样子的?

师幼小结:白桦林的树干直直的、高高的、白白的,上面有一些黑色斑纹,斑纹有的像……。树干上长了许多细细长长的树枝,树枝上长满了小小的叶子。

2、欣赏秋天的白桦林,能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秋天白桦林洁白、雅致而热烈的感觉。

指导语:白桦林是什么样的呢?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这是什么季节的白桦林?

假如你来到这样的白桦林有什么样的感觉?

除了树叶的颜色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呢?

3、欣赏秋天白桦林的作品,讨论白桦林的表现方法。

指导语:今天我们也要画白桦林,你想画几棵白桦树?

几棵什么样的白桦树?画在什么位置?

怎么画?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树枝是什么样的?怎么画?

树叶是什么样的?怎么画?用什么颜色?

4、幼儿随乐创作《秋天的白桦林》,教师指导。

5、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和交流。

指导语:今天我们画了秋天的白桦林,小朋友们都完成了吗?

这幅画是谁画的?你来说一说?

大班优秀美术教案《秋天的白桦林》水粉画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078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陶艺二篇》:大班教案陶艺二篇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够利用陶泥的特性,运用适宜工艺技能和工具,制作立体、半立体陶泥制品,乐于参加陶艺活动,大胆将内心感受表现在作品中,体验其中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陶艺二篇教案吧。

大班美术活动:快乐的蘑菇 篇1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原先的绘画活动“快乐的蘑菇”改为手工活动,尝试让幼儿表现美术中的形式美。这种艺术美感在身边随处可见,贴近幼儿生活。它强烈的形式感和变形给视觉带来了奇异的效应,在空间的形体、比例、节奏、色彩等方面更胜于平面绘画的艺术表现力,有着强烈的空间秩序感。在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感受艺术中交替、重复、组合的形式美,体会艺术语言与艺术形象的高低、大小、疏密、起伏等节奏的变化并能表现形式的美感。

我们选取自然生长的蘑菇,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图片中一丛丛蘑菇呈现的各种形态,观察它们的疏密关系、大小变化及画面中特别的细节,引导幼儿去感知、思考、表述,积累审美经验,用游戏的情境感受并体味蘑菇丛的秩序性、形式美,在创作的过程和评价中能有自己的表达。

手工活动中材料的选择很重要。制作蘑菇的材料(包花纸、吸管)都有着各种鲜艳的孩子非常喜欢的色彩,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底座选择软硬适中的陶泥,既易于插放固定,又和蘑菇生长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运用的粘、撕、插、扭、剪等的制作技能也是大班幼儿能熟练掌握的。我们把活动的重难点放在欣赏和表现蘑菇的秩序性及形式美,把视觉的审美感受和经验提升为同伴间的审美情趣、审美情感的表达。

活动目标:

1.运用粘、撕、插、扭、剪等技能制作表现不同形态的蘑菇。

2.观察蘑菇丛的不同形态及颜色,尝试为蘑菇排列各种队形,大胆表现艺术中的形式美。

3.在游戏的情境中体验创作的乐趣,丰富生活的情趣。

活动准备:

1.各种蘑菇及图片;教师范例

2.音乐《银笛舞曲》

3.陶泥底座、各色包花纸、吸管、剪刀、泡沫胶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课题

1.猜谜:一物生来像小伞,林中树下把家安,小伞撑开收不拢,做汤做菜味道鲜。

2.观察蘑菇的外形特征。

二、观察蘑菇的多种形态和造型,感受其不同的情境和生活的情趣。

1.教师出示各种蘑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些蘑菇娃娃的队伍排的是什么样的队形?你想它们会在做什么呢?

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蘑菇,有单个的,有一丛丛、一簇簇的,引导幼儿全面观察。

2.幼儿自由观察各种不同的蘑菇造型。

3.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说出蘑菇在一起时的排列特点。

4.教师小结

教师:有的蘑菇一个跟着一个,排着长长的队伍去春游呢!高个子在前,矮个子跟在后面,不推也不挤,非常有秩序;有的蘑菇就像亲密的小伙伴拥抱在一起;还有的是一段聚集在一起,有一段是分散开的。看!这几个好朋友紧挨着站在一起,还有几个光顾着贪玩掉队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画面,看起来有疏有密,有近有远,非常富有变化。它们的队形都非常具有美感。

三、欣赏手偶表演,感受艺术的形式美。

1.感受有序排列中的变化

教师:看,这支蘑菇娃娃的舞蹈队,它们已经上台准备好要表演了。那这位领舞娃娃,你们觉得它站到哪儿会让队形更好看呢?

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领舞的娃娃最中间,这样高个儿站中间,矮个儿站两边,既整齐又有规律的变化。

2.在音乐声中欣赏表演,观察紫娃娃舞蹈队的队形排列变化。

教师:我们再来欣赏紫娃娃舞蹈队的表演。

老师边操作边讲解:紫娃娃的舞蹈队形有三个队员肩并肩站在台的左边,五个站成圈聚在台的右边,这两个高个子身体挺得直直的,一个劲儿想往台下看呢!还有两个站在台前领舞,队形可好看了!它们和对面的娃娃比比谁最美!

教师:看,它们排出了什么样的队形?两支队伍有什么不一样?

3.幼儿参照图片或实例,选择一个喜欢的队形站队,体验队形的变化。

教师:现在,你们就是小蘑菇。请你们来选支喜欢的队伍,试一试,能站出这样的队形吗?

四、教师示范讲解制作蘑菇队伍的具体做法和要点。

1.再次观察图片,提醒幼儿注意色彩搭配。

教师:这是我喜欢的队形。我喜欢绿色的蘑菇,就选黄色的伞把,这样看起来很协调。也可以选红色的伞把,这样对比就很明显。

2.老师讲解蘑菇的制作方法和要点。

教师:现撕下一小块泡沫胶粘在蘑菇顶的中心,把吸管对准泡沫胶捏紧,拿着蘑菇的根部插在合适的位置。注意要把吸管对准泡沫胶的中心位置捏紧,手要拿着吸管的根部插下去。

3.观察图片,探索图片中细节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教师:想做小个子的蘑菇,该怎么办呢?还有歪着头的蘑菇,我们可以怎样做到呢?

师幼共同总结:把吸管剪一截,剪成你想要的高度。还可以把吸管的关节弯一弯,弯成你喜欢的样子;还有的小蘑菇很顽皮,总是喜欢和大家捉迷藏,一会躲在这儿,一会藏到那儿,我们也可以将吸管朝这边扭一扭,朝那边扭一扭,摆出它活泼可爱的样子。小蘑菇队伍的服装现在看起来很整齐。这有两个蘑菇娃娃的衣服和他们不一样,我们可以让他们站在队伍里当领队突出自己。记住,只有一两个当领队的衣服才可以不一样哦!

五、幼儿操作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你们想不想有自己的蘑菇队?你想让他们做什么游戏呢?请你们动手试一试吧!

六、展示幼儿作品,师幼共同欣赏

师:你的蘑菇队在做什么游戏?你们觉得这么多队形当中哪个最特别?特别在哪?

幼儿作品

这是爸爸妈妈 好像许多太阳伞,

带着我们玩耍 我们在沙滩上晒太阳。

这是我和我的好朋友 他们扭来扭去

在玩捉迷藏。 在跳舞。

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我们给幼儿提供了易于操作的材料,制作蘑菇顶的圆片让幼儿前期剪好,这样可以将重心更多地放在让幼儿观察欣赏蘑菇丛所蕴含的一种秩序美、形式美上,在造型时能更多的关注构图的变化,创意出更特别的造型,让幼儿更易于获得成功感。

活动中我们以幼儿为主体,引导他们去探寻周围环境中蕴含的美感,指导幼儿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游戏的情境、生活的情趣来品味艺术,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生活。有个孩子作品中的一个蘑菇特别斜,且离得很远,就提醒他是不是重新考虑这个蘑菇的位置。孩子摇摇头,说:“这是一个不听话的蘑菇,被妈妈骂了,很难过地在哭。”这是多么生动的、富有生活情感的一种表达呀!

幼儿园大班绘画活动《秋天来了》 篇15

一、说教材㈠、教材分析秋天来了,菊花、一串红等都开了,树叶逐渐变黄,一片一片开始飘落下来;果园里,苹果、山楂映红了脸,柿子挂满了枝头,像一盏盏的红灯笼……田野里,棉桃笑得咧开了嘴,玉米露出了金灿灿的笑脸……这些秋天花儿的开放、树叶的变化,果实的成熟等使秋天变得色彩斑斓,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想,要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让孩子们充分地观察、感知、体验,让他们在了解秋季季节特征的基础上,来感受和表现出秋天的美,从而陶冶幼儿美的情操,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且通过自己的绘画创作来体验成功感。

㈡、幼儿情况分析大班孩子已经能初步感知和了解到关于秋天的一些常识,绘画水平已经从涂鸦期过渡到象征期、图式期,并且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能,具备一定的构图能力,能够运用多种颜色、多种几何形状、多种实物图形等来进行绘画。本次活动中,教师将利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引导幼儿运用蜡笔、水彩笔及白纸、彩纸等进行绘画,充分地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从而使他们获得丰富而生动的审美经验和愉悦体验。

综合以上情况,我将本次活动内容设定为以美术领域为主,同时渗透语言、科学等领域的内容,制定的活动目标为:

1、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使幼儿通过观察、感知来发现秋天的美。

3、引导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来创造性地表现秋天。

活动重点、难点:幼儿能够画出一幅生动的“秋天来了”的图画。

㈢、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家长带领幼儿去秋游。

2、环境准备:活动室内摆放菊花、鸡冠花等秋季花卉,并在活动区投放苹果、柿子、桔子,葡萄等秋天的水果及成熟的棉桃、高粱、玉米等农作物果实,墙壁上贴着美的秋景的图片:草地、枫林、田野、果园、天空等。

3、物质准备:制作“秋天来了”的多媒体课件;幼儿绘画用的水彩笔、记号笔、油画棒及普通绘画用纸和彩色纸等。

二、说教法要使幼儿在学习中具有浓厚的兴趣,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教师的教法是至关重要的,这节美术活动我利用激发兴趣贯穿整个过程,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引导幼儿敢于表达、敢于动手作画、敢于创新表现的学习精神,使用的教法有:

1、直观教学法: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在活动中教师采用出示秋天的果实等实物及观看“秋天”景象的录像等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幼儿来生动、直观地感知秋天,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发现秋天的美。

2、指导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幼儿直观地感知了秋季的特征后,教师引导他们尝试把印象中的秋天画出来。并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表现秋天某一具体特征:“水果娃娃笑了”“美丽的落叶”“有趣的秋虫”等。

三、说学法绘画活动是幼儿一种情感表达和渲泄的过程,它对幼儿的愉悦功能是其它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比拟的。所以我给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利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欣赏、讨论,将幼儿的浅层兴趣引伸并提高到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把幼儿原有的兴致导向内化,使幼儿更具体地感受,从而进入积极主动地学习状态。我让幼儿在直观的感知中,挖掘幼儿多种潜能(感受力、听说能力、绘画表现能力等),围绕“秋天”的主题,把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渗透在里面,帮助幼儿感知秋天的色彩和人们收获的喜悦,使幼儿将直观印象迁移到绘画的学习环节、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四、说教学程序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活动设计上,我本着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尝试运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将整个活动涉及为四个环节:激发兴趣-欣赏讨论-启发联想、尝试创作-作品展示

1、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重要因素。为使幼儿对活动产生好奇和兴趣,在活动开始,我就神秘地对幼儿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参观一个快乐的活动室,那里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你想去体验一下吗?”在紧紧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后,再带幼儿进入用水果、农作物果实、树叶、秋景图片等布置好的活动室,让他们在感知秋天的收获的同时,自然地引入课题,同时幼儿学习兴趣也得到激发。

2、欣赏图片、讨论秋天的变化 顺着幼儿的兴趣所在,我播放“秋天”的多谋体课件,让幼儿更全面地欣赏秋天的景象,并结合幼儿已有的经验引导幼儿讨论:你看到的秋天有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它美在哪里?人们的心情怎么样?让幼儿在讨论中自然习得秋天的常识,感知秋天的美和人们收获的喜悦,同时为绘画作好准备。在这一过程中,我根据幼儿谈话的情况,随机进行热爱大自然,尊重劳动人民等方面的教育,使一个活动指向多个目标。

3、启发联想、尝试创作 皮亚杰的理论认为:幼儿的思维源于感知。为避免教师示范教画这一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我不仅采用了多谋体课件这一新生事物,还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秋天还有什么好玩的事?你喜欢什么样的秋天?”这种原型启发式想象正是幼儿想象的一个显着特点。至此,幼儿对秋天的事物、色彩感知,也由对真实现象的观赏,进入到了绘画创作的提示。在幼儿绘画创作过程中。我四处巡视给他们以鼓舞性的激励和引导性的启发,引导幼儿自由选择作画内容,合理布置画面使幼儿画出“秋天来了”的美丽图画,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对能力强的幼儿还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画出富有感情色彩及故事情节多有创造性的画面。

4、展示作品、体验成功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为使幼儿体验自己的作品得到同伴认可时的快乐、体验成功感,我事先在走廊墙壁上粘贴上双面胶,在结束部分,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粘贴上墙,孩子们轮流讲述自己的绘画作品,老师则和其他幼儿一起欣赏。这样幼儿在实现自我的同时,又能与同伴交流学习并深切地感受到“秋天来了”,“秋天多么美呀”。

美术活动“秋天的树” 篇16

1、学习用纸卷曲制作大树,表现大树的身体,掌握折卷,剪和粘贴的技法。

2、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3、乐于参加美工活动,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步骤图、广告纸、色粉纸、皱纹纸、剪刀、胶棒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提问:秋天到了,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也有着美丽的颜色,秋天的树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小朋友们说说秋天都有那些果树呢?

2、出示果树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图片上画的是什么果树?树干是什么样子的?树上的树枝是什么样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树上的果子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3、教师出示范样和示范使用材料的方法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棵树,你们知道它是用什么做的吗?

4、教师制作范样并出示步骤图,引导幼儿观察。

5、教师讲解制作重难点,并示范。

6、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大班美术活动:变废为宝 篇17

1.通过将废旧彩色纸在画纸上摆一摆、拼一拼,感受不同方向展现的多样化。

2.在纸上大胆想象、尝试添画创作,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3.体验用废旧物品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废旧的彩色纸,黑色、蓝色、红色勾线笔若干,油画棒。

2.作画用的彩色卡纸人手一张(作为底衬),双面胶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废纸,引出课题

师:这里有很多的废旧彩色纸,都是你们平时剪贴活动中废弃的,看看它们是什么形状?像什么东西?

师:我们来把这些废纸放在画画的卡纸上,摆一摆,拼一拼,看看横着摆像什么?竖着摆又像什么?拼起来又像什么?还可以用笔添上什么?

(评析:好奇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将幼儿丢弃不用的废纸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想一想废纸像什么,既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又为后面的教学环节打下基础。)

二、幼儿进行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一)幼儿自由拼搭废旧纸

幼儿自由选择各种色彩的废旧纸,摆一摆,教师提醒幼儿看看摆好、拼好后与什么物品比较接近?

(评析:在纸上摆放的废纸可以随时调整位置,既能达到废旧物再利用的目的,又拓宽了幼儿思路。)

(二)固定作品并进行添画。

鼓励幼儿进行添画,可自由选择不同颜色的勾线笔,最后用油画棒装饰外框,完成作品。

(评析: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摆放、组合、固定好废纸后就要进行添画想象、创作。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在本环节自由创作,既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又满足了幼儿的成就感。)

三、展示幼儿作品

将幼儿作品贴在黑板上欣赏交流,并介绍自己添画后变成了什么。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中继续提供废旧材料供幼儿进行创作。

(评析:教育目的的实现不能只通过这一次活动,教师从本次活动入手,将废纸作为创作的材料,既传递了一种节约、环保的理念,又将活动延伸到区域,给幼儿更大的、更多的表现空间,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发挥出自己更高的水平,创作更多的作品。)

上一篇:营业员个人的述职报告下一篇:刑罚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