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五笔叙事法(通用7篇)
记叙文五笔叙事法 篇1
记叙文写作 五笔叙事法
【训练目标】
1. 了解记叙文写作“五笔叙事法”的基本特点。
2. 能够运用“五笔叙事法”的写作模式写出生动的记叙文。
【 写作指导】
五笔叙事基本框架:概述一笔、交代一笔、穿插一笔、巧转一笔、深化一笔
•概述一笔——概说事件,就是用一两句话概述中心事件,或概述引起悬念的事情,或点名难忘的情景、场面或人物,或者显示出一个生活画面。(简明。事件而不是背景或开始)是什么
•交代一笔——介绍原委,就是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或原因,或交代人物的特点、与事情的关系。明白
为什么 • 穿插一笔(渲染一笔——烘托点染),描写事情发生的环境、氛围,引出事件或为故事发展作铺垫,或为下文某情节打伏笔。生动
环境或氛围怎样
•巧转一笔——写出波澜(具体生动,故事味,真实可信,“穿插一笔”与“巧转一笔”要前后呼应。•深化一笔——表达感悟,主要抒发自己对上面叙述的故事产生的感悟,或描述情感心理。
现在让我们从学写记叙文的角度,来解析莫怀戚的美文《散步》。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点评①:这一段是文章的开头,是“倒叙”,是“开门见山”,也可以说是“概述一笔”。其作用是用极简洁的语言叙写出事物的一种结果,或者显现一个生活的画面。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点评②:这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回过头来对文章第一段所叙写的事件进行补说、解释,为下文情节作铺垫,可以说是“交代一笔”。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点评③:这两段离开事件叙述的主线,笔触主要指向时令与景物的描写,用景物来烘托一家人散步的美好背景。这可以叫做“穿插一笔”。其实“天气很好”这句还可以写得更具体,为下文景物描写作铺垫。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点评④:这三段回到叙事的主线上来,详写一家人的散步,写的是散步过程中的“分歧”,由于“分歧”,散步中就有了“故事”,就有了“波澜”,文章就有了“故事味”。这叫做“巧转一笔”。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点评⑤:这一段,既抒发情感,又表达感受,画龙点睛,深化主题。这叫做“深化一笔”。
从学写作文的角度看,《散步》在记叙文的构思上给我们这样的启迪: ⑴概述一笔——概说事件(写得醒目)(起)
⑵交代一笔——介绍原委(写得简明)(承)
⑶穿插一笔——事件发展(写得生动)
(承)
⑷巧转一笔——写出波澜(写得合理)(转)
⑸深化一笔——表达感悟(写得深刻)(合)
下面我们再用一篇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来印证“五笔叙事法”这种结构模式是实用的、可用的。请同学们根据这种模式,将下面这篇《她与新同学》的结构梳理清楚:
她与新同学
父母送她到学校,安置了一切后就回去了。她独自坐在寝室床上,心想总算如愿以偿了:第一次走出山沟,第一次来到县城,第一次到外地读书,第一次独立生活了„„ 点评①:
对面是一个又矮又小、脸上长有两处黑痣、让人看了一眼就不想再看的女同学,正在有滋有味地吃着饭。陌生的寝室,陌生的同学,她只是双手紧抱着那只小提包,拘谨地盯着对方。
“你是刚到吧,同学?”小个子抬头,一边收拾碗筷一边似乎讨好地微笑着问道。“嗯。”她只简单的回答。
“还没吃饭吧?应该赶快去打,不然就来不及了。”小个子很热情。
“谢谢,谢谢!”她站起来,却不免有些忧虑——小提包的拉链没有锁。怎么办?
“怎么,没领到饭卡?我这有„„那还是我去帮你打吧,不然就来不及了。”小个子见她迟疑,边说便放下碗筷往门外走。
“不,不„„我有,有。”她一急把提包往床上一摔,取出饭盒,转身就走了出去。
点评②:
可是当她一走出寝室,就后悔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无;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自己在外面,时刻要多长个心眼呀„„”妈妈临走叮嘱的话,清晰地萦绕在耳畔。她越想越不放心,快步而回,门“砰”的一声撞开了。可寝室里连个人影都没有,小个子不见了。
点评③:
“去哪啦!”她心里一惊,一头扑到自己的床上,好在小提包还在;紧张的手半天也没打开提包的拉链。
正在这时,小个子从床底下爬了出来。
“你?”小个子满身是灰尘,用疑惑的眼光直直的盯着她。
“我,我没有找到食堂,不,我„„回来取一样东西。”她慌乱地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噢„„你走时我看见床不停的晃动,刚才钻进里边帮你垫了一下床脚。”小个子说,“你没有打来饭吧?刚来不熟悉,我正好要去打水,顺便帮你打回来吧;你在宿舍里好好地待着。”
望着小个子含笑出去了,她伸手摇摇床架,果然,刚才还晃荡的床现在不动了。
呆呆地愣了足有三分钟,她才打开那个小提包,那六张伟人头像似乎正冲着她笑呢。“唉,真是虚惊一场,早知如此„„”
点评④:
不一会儿,小个子端着为她打的饭菜走了进来,而且含笑憨厚地对她说:“我知道你很不放心,刚从农村来的同学大都这样;现在我们成了同寝的同学,以后就知道我是什么人了。”
“哦„„哦„„”面对小个子的友善和宽容,她只觉得两颊发热,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点评⑤:
以上两篇文章,内容上完全没有雷同的地方,但结构模式却很相近。“概述一笔”、“交代一笔”、“穿插一笔”、“巧折一笔”、“深化一笔”等“五笔”都得到了运用。于是,它们就呈现出一种文章结构上的规律,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记叙文的写作模式。
概述一笔——概说事件 交代一笔——介绍原委 穿插一笔——烘托点染 巧折一笔——写出波澜 深化一笔——表达感悟
小结:“五笔”叙事的模式不是给同学们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记叙文写作的通用模式,而是从篇章的角度引导大家注重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叙写出事件的波澜。进而避免记叙文写作的两种通病:⑴通篇是对自己所经历的一个事件的概括叙述,只是故事的梗概。⑵情节简单,平铺直叙,平平淡淡,读了开头就能知道结尾,给人以味同嚼蜡之感,毫无张力可言。
【作文训练】
1、请同学们欣赏余霁月的《鲇鱼跑了》,运用记叙文的“五笔叙事法”,写一则生活中的趣事,题目自定。
鲇鱼跑了
傍晚,爸爸回来了,喜滋滋的。(概述一笔——概说事件)他买回了3条活蹦乱跳的鲇鱼,说是小贩要回家,廉价卖给他的。看见这鲜活的鱼,似乎看见了一碗热腾腾的发着诱人香味的鲇鱼汤,哇,真美„„(交代一笔——介绍原委)晚上,爸爸说:“鲇鱼聪明得很,它会不顾一切地设法溜掉,如果不严加防范,那鲇鱼汤可就喝不成啰!”爸爸把装鱼的桶提进离卫生间很远的厨房,用一个篮子盖严桶口,再压上一块大砧板,还仔细看了看,这才放心地走出厨房。(穿插一笔——烘托点染)第二天大清早,我就听见爸爸在厨房里大叫:“鲇鱼跑了!”我连忙从床上蹦下来,跑去看。只见篮子、砧板横躺在地上,桶里空无一鱼,两条正在挣扎的鲇鱼已经靠近卫生间。另外一条遍寻不着,大家分析它已经通过卫生间的下水道跑掉了。妈妈埋怨爸爸:“就是你,昨晚说的话都让鲇鱼给听见了。”“哼,便宜无好货,咱们一人少吃两块鲇鱼肉!”爸爸愤愤地说。(巧折一笔——写出波澜)我没有责怪小鲇鱼的逃脱,也不像爸爸妈妈那么想,因为我突然感觉到: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深化一笔——表达感悟)2、1.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有种感情一直都是不动声色的,它站在那里从不刻意靠近你,却又从来没有离开过你。在现实生活中,你感受到过这种感情吗?请以“藏在深处的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记叙文五笔叙事法 篇2
俄国宗教思想家、哲学家, 基督教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尼古拉·亚历山大罗维奇·别尔佳耶夫认为, 时间按其特征来说, 有三种类型, 即宇宙的 (其性质是环形的) 、历史的 (其性质是线性的) 以及存在的 (即心理上的, 其性质是垂直性的) 。但是, 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体验不是从抽象的哲学原理开始的, 而是从他们的日常起居作息, 以及对日月星辰的观察开始的。时间由此成为叙事作品不可回避的东西。叙事由此成为时间的艺术。因此, 从文类角度来看, 与叙事文类基本等同的记叙文类必然是时间的艺术。建构主义者认为叙事时间反映的是叙事者对历史时间的主观感受, 是一种“主观时间”的展示。可见叙事时间是存在的时间, 或者叫心理时间。柏格森“心理时间”学说告诉我们:心理时间的延续不是恒速的, 它总是快快慢慢;也不是线性发展的, 有时候它会停顿, 有时候甚至竟然还会倒退。叙事时间速度的快慢、停顿甚至倒退显然是由叙事者决定的, 人作为叙事者的知识、视野、情感和哲学的投入, 成了左右叙事时间速度的原动力。作者的价值判断, 是操纵叙事时间速度的无形之手。反过来, 叙事时间速度的快慢也真实地反映着作者的价值判断。
所谓叙事时间速度, 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 只有有了相对比较的参照对象, 速度的快慢才能显现出来。在叙事文本内部, 是与情节疏密度的比较。在叙事文本外部, 则表现为叙事时间与历史时间的比较。在叙事文本内部, 叙事时间速度, 是和叙事情节的疏密度成反比的, 情节越密, 时间速度越慢;反之, 情节越疏, 时间速度越快。“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在叙事文本中, 以三句五句话, 就讲述了十年八年, 甚至几世几劫, 这样的叙事时间的流转速度难道还不够快吗?在叙事文本外部, 所谓叙事时间速度, 乃是由历史时间的长度和叙事文本的长度相比较而成立的, 历史时间越长而文本长度越短, 叙事时间速度越快;反之, 历史时间越短而文本长度越长, 叙事时间速度就越慢。历史时间是一个常数, 但是当它投射到叙事过程的时候, 它却变成了一个变数。在一部叙事作品中, 讲述一日事情所使用的文字, 有时比讲述一月、一年、甚至十年的文字还要长。由此可见, 叙事时间速度决定了记叙文的详略, 体现了记叙文情理的倾向性, 即作者的知识、情感和哲理的倾向性。如阿累的《一面》。文本的第1、2自然段交代了见鲁迅“一面”的具体时间是“1932年秋天”“一天中午”, 第39自然段交代的时间是“在这四年里”, 文末交代了写作本文的时间是“1936年10月”。全文共43个自然段, 第一部分1~38自然段, 记叙“我”在内山书店见到鲁迅“一面”的情况, 文本长度是2076字, 叙事时间是“1932年秋天”“一天中午”, 根据文中第2自然段“一天中午, 我赶到虹口公园去接班, 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 六路车早班的最后一趟还没回来, 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可以断定, “一面”确切的叙事时间也只是半个钟头;第二部分最后五段, 抒写“一面”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 文本长度是220字, 叙事时间却是四年。从叙事时间的速度来看, 第一部分大约是每69字需叙写1分钟, 而第二部分则大约是每55字就叙写了1年。可见, “一面”叙事的焦点是作者见鲁迅一面的具体情景, 而且如果没有叙事时间速度的慢速前行, 就不可能增强情节的密度, 也就不可能在形象的展现中把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和作者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 时间速度的控制, 使叙事文本像一条大河, 飞泻于峡谷, 缓行于平原, 那么, 时间顺序的变异形态———倒叙、预叙、插叙和补叙, 就使这条大河波浪起伏, 曲折多姿了。在初中阶段, 这种时间的变异形态主要是指记叙方式———倒叙、插叙, 究其本质就是叙事者对正常的运行方式的干扰、打断或倒装。元好问曾经说过:“文章要有曲折, 不可作直头布袋。”这“曲折”就是叙事者对叙事时间操作的具体体现了。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关于“美女蛇”故事的插叙。其作用, 苏教版的教参是这样分析的:
课文中由相传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引出了关于“美女蛇”故事的插叙。作者是怀着浓厚的兴味来回忆这个故事的。儿童是喜欢听故事的, 而这个神乎其神的故事又给百草园抹上了一层神话的色彩, 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插叙美女蛇的故事, 更丰富了百草园“乐园”的情趣。后来写想到飞蜈蚣也非常切合儿童心理。而“做人之险”则是作者的发挥, 其中糅进了成人的看法。
上述解释虽然不能算错, 但是未免浅了一点。因为这样的解释很难解决这样几个疑问:从整个叙事文本的疏密度来看, 全文共2467字;第一部分 (1~9自然段) 共1379字;第二部分 (10~24自然段) 共1088字。插叙 (4~6自然段) 共487字;第2段写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景色, 历来是教学的重点, 共304字;第7、8段写百草园的冬天, 共343字。比较而言, 插叙的“美女蛇”的故事反而是第一部分中叙事疏密度最高的。不是教学重点的“插叙”为什么疏密度却是最高的?另外, 就本文结构而言, 没有这个故事, 文章也完整, 两种生活的对比也鲜明, 主题也明确。那么, 叙事者为什么要“插叙”故事来打破这种完整呢?因此, 我们认为叙事疏密度高说明了这个插叙必定是叙事者聚焦的一个重点, 与此同时又用“插叙”改变了叙事时间顺序的形态, 更加说明这个“插叙”隐含着叙事者对文本生命的某种认识。从表面层次来看, 美女蛇故事确能“映衬百草园神话般色彩, ”而且也有助于“乐园”风物的动人, 因而也就有助于两种生活的对比。但是这个答案并不完全正确, 因为它贬低了故事对表现和深化主题的重大作用, 否定了故事是百草园生活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 抹杀了作者必须插叙这个故事的深意。从深层次来看, 百草园的生活乐趣, 除了四季自然景物和从闰土父亲那里学习捕鸟知识外, 夏夜乘凉, 听长妈妈讲一些离奇的故事, 增加对社会的了解, 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从五光十色的自然风物到复杂艰险的社会生活, 从生产知识到对人与人关系的认识, 人与美女蛇关系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倒影, 不是使百草园生活更丰富、更完整、更充实吗?而且使得“乐园”与脱离社会实际关门死读书的“三味书屋”的对比更强烈、更鲜明、更具批判性, 从而也就更有力地表现和深化了主题, 这就是插叙的又一重要作用。如果把百草园的生活乐趣仅归结为“丰富多彩”的“自然风物”, 而插叙也仅是映衬或增加一些“神话色彩”, 那显然就贬低了插叙故事对文章主题的表现和深化作用。
关于记叙文时间要素的考察, 我们还可以从叙事时间的频率来做一番探究。在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 频率的形态如下:
单一的:一个事件, 一次描述
多种的:多个事件, 多次描述
重复的:一个事件, 多次描述
概括的:多个事件, 一次描述
由于一次讲述产生不了频率, 因此频率这个概念实际上只和“重复”有关系。“当一个事件仅仅发生一次而被多次描述时, 我们就称之为重复。”米克·巴尔在《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里为重复下了这样的定义。具体来讲, 可以有这些表现: (1) 情节的重复; (2) 细节的重复。最为我们大家熟悉的例子, 就是鲁迅《祝福》中祥林嫂重复叙述她儿子被狼吃掉的事件。祥林嫂难以摆脱痛失爱子的悲苦心情, 逢人便讲:“我真傻, 真的……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 会到村里来, 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在她一次又一次的一字不差地重复叙述之后, 人们已经从同情到厌烦, 以至于她还没说完, 听的人就把她要说的下一句说出来了。通过这个重复说明了这个事件对她的打击之深。至于全镇的人对祥林嫂的话的厌烦的重复, 则揭示了作者对听者麻木不仁的批判。而此后在祥林嫂几次仍像过去那样在祭祀时准备分配酒杯和筷子时, 四婶却一次一次地重复同样的话:“祥林嫂, 你放着罢!”这样一次又一次以同样的话阻止祥林嫂在祭祀时插手, 则显示出祥林嫂已为周围的人们所抛弃, 这对于祥林嫂最终悲剧的形成具有直接的作用。
叙事心理与记叙文的表达 篇3
如何提高学生记叙文的表达能力,历来的做法大多在语言方面下工夫,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过程中作为“叙述者”的心理因素的观照,这种心理因素我们称之为“叙事心理”。所谓“叙事心理”是指“叙述者”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叙事、描写、抒情时所持的情感态度。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解释,就是—个故事的叙述者大多是事件的体验者、回忆者或感受者,“叙事心理”就是“他”回忆或讲述故事背后的心理动机(或动力)。
不同题材的记叙文往往有不同的基本的“叙事心理”。比如,回忆性的记叙文,往往带有或无奈或伤感的追怀的心理基调;校园生活题材的记叙文,则带有青春特质的富有激情而又略显忧伤的心理印记。此外,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就是通过叙事的方式来表情达理,因此,在叙事的过程中处处离不开叙述人的情感态度。以两个学生的作文标题为例,“暑假记事”和“2010,我的夏天”,两个文题指向同样的写作内容,但给人的感觉却很不一样,显然,后者更能触发读者的情感参与,这就是“叙事心理”在起作用。可用一个简单的流程图来显示“叙事心理”的动态的体现过程:
从上图可以看出:记叙文写作的最终目标,是让读者获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与理。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过前两个过程,本文就从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叙事心理”的发生与传达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提高记叙文的表达效果。
一、唤醒“叙事心理”的传达意识
从高中阶段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选择写记叙文的学生,有一小部分确有叙事的特长,但相当多的学生选择写记叙文,只是为了规避更难的议论文的无奈之举。在这样的写作情境下,是写不出有质量的记叙文的。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唤醒他们“叙事心理”的传达意识,是提高记叙文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如下例:
一大早去学校,他边骑车边说:“今天星期四,数学有份测试卷要做。”“唉,命好苦呀!”还没来得及继续抱怨,已经到了校门口了。上午的时光一会儿就过去了。本以为今天不会有什么测试的,可是,下午第一节课就开始测试了。试卷一发下来,一股睡意向我袭来,都怪自己不当心,中午只顾看书,忘记睡午觉了……(《打开窗户》)
类似这样平淡无序的叙事在学生作文中并不鲜见。究其原因,是学生在下笔之前没有思考自己要表现怎样的情感态度,只是按照事情发展的一般逻辑,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如果让学生养成下笔前“心理先行”的习惯,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叙事的平淡无力了。如上例,学生经过指导后,明确了这段文字要表达自己“意外”与“悔恨”心理,对这段文字进行了修改:
又是一个与往常一样的早晨,与往常一样的时间,与往常一样的路,与往常一样有点木然的我,木然到连路上同伴发出的考试预警都没在意。上午的时光一如平常地快,下午第一课,当那份视线之外的试卷飘然降临的时候,那种惊愕并没有将我震醒,反而让我昏昏欲睡。唉!时光日复一日,却无法倒流……
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表达效果截然不同。其实绝大多数学生并不缺少语言能力,而是缺乏将语言能力开发出来的意识。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而作文技巧的掌握却可以立竿见影。这种意识的强化,其实就是教给学生表达的技巧,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体验到这种思维形式给自己的作文带来的变化,就会在以后的写作实践中形成习惯。所以,在记记叙文训练中,以唤醒“叙事心理”的传达意识为突破口,学生的语言潜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开发才有可能。
二、掌握“叙事心理”的呈现方式
体会到“叙事心理”在记叙文写作中的意义,只是为提高记叙文表达效果提供了可能。可能变为现实,还需在实践中掌握方法。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内心世界在文中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多样的灵活的,通常说来主要有三种有效的方式:
1.叙事过程中的侧面渲染。叙事是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作者的情感态度在叙事过程中的显现,从写作技巧上说,一般不是直接地和盘托出,因为直白往往扼杀文采。因此,叙事过程中“叙事心理”的体现常用侧面渲染的方式。示例如下:
那节体育课,我独自一个人躲到操场的角落,闭上眼,静静地体味略带寒意的春风拂过脸颊的感受。虽然春风敲开了冬的大门,但还没有完全带走冬的气息。我拉了拉衣领,倚靠在操场边的铁栅栏上,我听得见春日的阳光零零碎碎地落在我周围的草地上。那暖人的阳光调皮地在我垂下的眼帘上跳着欢乐的舞,于是,我忍不住阳光的诱惑,抬起头,仰望天空。(《仰望,也是一种享受》)
读完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久蛰的心灵缓缓回暖放开的感受。这种感受并不是作者直接的表白,而是紧扣想要表达的心境,通过一系列写景的文字细致地渲染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不仅情真意切,而且创设了优美的意境。侧面渲染可以是景物描写,可以是情境的铺设,还可以因表达需要而采用有变化的句式,一切都建立在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叙事心理”的基础上。
2.描写过程中的直接传达。描写是记叙文的华彩部分,一篇记叙文的最核心的内容,都是通过描写来实现的。因此,记叙文中的描写往往直接传达作者的情感取向,直接体现“叙事心理”。如下例:
要睡了。妈妈带我先去洗脸。她拧好毛巾,顺着水滴的下落,我注视着微微泛开的涟漪。慢慢地,水面静了,映出我的脸颊,额间小星星的贴纸在闪光,煞是可爱。妈妈也看到了,先是赞叹一番,而后劝我把它取下来,粘着会不舒服的。虽不舍,但想想妈妈的话也对,便走到自己的书桌旁,对着镜子,又欣赏了一番。先是缓缓地推,不敢多用一点点力,生怕弄坏了,而后把拇指的指甲慢慢嵌入缝隙中,一点一点地挪位,另一只手轻抚着,尽量不把贴纸弄皱。就这样,完完整整地把它取下来了。(《花落春犹在》)
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细致生动的描写,将幼时对奖品(小星星贴纸)的珍爱之情直接表达出来。描写的方式多种多样,除用心理描写直写心理以外,其他的描写方式也都是为提示描写对象的深层意蕴服务的,就这一点来说,加强多种描写方式的训练,减少描写中的空白点,就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语言传情达意的效果。
3.抒情过程中的委婉流露。适度的抒情,是记叙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情由心生,抒情更离不开“叙事心理”。成功的抒情,大多讲究曲尽其妙,在抒情的过程中,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复杂心理,委婉细致地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且看:
虽然落了。谢了,墙上不能再寻觅它的踪迹,但那面墙依然是温馨的。每当经过时总有一阵惬意,仿佛那里印着我的人生、我的步履。那里是花曾凋谢的地方,而花香却早已钻入,在日后的每时每刻散发出余香,我知道。那是春的余韵。(《花落春犹在》)
对往昔的怀念之意,用淡淡的抒情性的文字传达出来,美丽而有韵致。抒情性的文字不在多,而在于是否紧扣作者的“叙事心理”,不着痕迹,但又充沛浓烈。抒情方式丰富多样,但抒情的核心离不开心理,立足于提示心理的抒情,才是成功的抒情。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写了那么多年的记叙文,教师采用了各种各样的训练方式,却难以让学生有效提高。究其原因,是没能抓住记叙文写作的关键。本文试图从“叙事心理”的角度,提供一种新的训练思路,以期提高记叙文的训练效果,把学生从重复而低效的写作训练中解放出来。
写作 记叙文 叙事 篇4
目标要求:
掌握记叙文叙事的基本要求,做到叙事要选择典型事件,清楚具体,详略得当,曲折有致。
学生能运用所学到的方法来叙事,写出中心明确、选材合理、详略得当、叙事清楚具体、结构完整的文章。* 教法建议:
作文教学的基础和中心是教师的方法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实践以及整个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维持。所以,本课教学可以采用读写结合法、活动教学法、写作实践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 教学过程建议:
1.学生对记叙文写作并不陌生,经过小学、初中的训练。学生已掌握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如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基本得当、叙事清楚、结构完整等。但对记叙文的较高要求如选材典型、叙事曲折有致等则未能很好掌握。所以,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是如何选择典型材料、如何选择最佳切入角度来运用材料、如何运用悬念、抑扬、伏笔、铺垫、细节描写等手法,把事情叙述得曲折有致。
2.学生作文最大的问题是无话可说。其实,学生不是缺乏生活内容,而是缺乏注意,缺乏关注生活的心态,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因此,老师在进行选材方法指导的时候要充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3.作文教学要凸现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参与贯穿在自主选材、领悟写法、独立构思、独立修改和评价鉴赏等各个教学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
4.要重视写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参与。根据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引导学生把读写活动结合起来,从阅读和“示例”中领悟如何选材、如何选择写作的切入点、如何写得具体生动、曲折有致等方法,学生领悟方法的过程也是自主探究的实践过程。
4.建议用两课时完成。5.教学基本环节和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确定写作素材 1.启发交流,激发兴趣。2.说说议议,确定写作题目。
二、读写联系,领悟写法规律
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课文和读过的优秀文章中去领悟写法。
2.指导学生从作文“病例”中领悟写法。选材不典型、叙事不具体、描写不生动,这是学生写记叙文中常见的通病。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篇典型的“病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同时出示“病例”与修改文,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领悟方法。
三、构思起草,完成作文初稿
1.学生口述亲身经历的故事,也可以要求学生编写简单的故事,可以要求学生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可以要求学生写作一个简单的片断,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掌握叙事记叙文的要领。
2.书面写作,完成初稿。
第二课时
一、指导修改,完善作文
1.讲述一两个古今中外名家修改文章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文章修改的重视。2.让学生运用“写作指导”的内容和叙事记叙文的基本要求相互评改作文。教师可以拿一二篇作文做示范评改,再让学生相互评改,确保评改的有效性。
3.学生根据别人的评改意见和自己在评改中的新认识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评出优秀作文在全班展示。
相关资料
一、考场记叙文的叙事技巧
中考作文在文体上的要求大多不限制,但选择写记叙文的同学还是占大多数。从笔者多次参加中考作文的阅卷体会来看,绝大多数的记叙文叙事平淡无奇,缺乏曲折起伏,读起来总感觉没劲。
也许有同学会说,生活中的人和事本来就是平平淡淡的嘛,哪有什么曲折起伏?其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有一个具体的发展变化过程,而这个过程在与周围人和事的相互作用下,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使得事件本身在曲折起伏中发展变化。清代的袁枚曾说,“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为人贵直,作文贵曲”。由此可见,“曲”是使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曲折起伏、引人入胜呢?以下几种叙事技巧值得同学们借鉴:
一、制造悬念吊胃口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扣子”或“关子”,通俗地说,就是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设置疑问,故意卖弄,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时机才揭开谜底。笔者最近读到一篇文章《母亲不为儿子骄傲》:天下的母亲都会为儿女的点滴成功而欣喜,都会为儿女的某些优点而自豪。这位母亲为何不为儿子骄傲?文章从题目开始就为读者留下了悬念,行文时时牵动着读者的心,直至读到文章的结尾,疑团才豁然解开:母亲其实一直把骄傲掩藏在心底,她是以一种淡然的方式,激励儿子不断努力,警醒儿子别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
制造悬念的关键是“抑制”。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名作《麦琪的礼物》可谓这一技法运用的典范:小说叙写一对恩爱的夫妻在圣诞节前为了给对方买到最好的圣诞礼物,各自卖掉了自己珍爱的东西。在小说中,作者只详写了主人公德拉卖头发为丈夫杰姆买表链的行为和心理过程,而把杰姆卖表为德拉买发卡的情节隐藏了起来,直到文末才一笔带出。小说将“悬念”一直“抑制”到底,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欲望,欲罢而不能。
二、巧用曲折掀起伏
在记叙事件的过程中,巧用曲折可以避免平铺直叙,把人物、事件写得一波三折。请看下面这篇中考佳作《难演的戏》的片段:
玩得无聊的中午,一人振臂一呼:‚我们来演出戏吧。‛应者云集,大家跃跃欲试。接下来就有问题了,在分配角色时,演‚白毛女‛的小红怕‚老杨‛弄乱了她的头发。‚老杨?太土。‛公司经理大公子王明才不当呢。穆仁智奸诈阴险,见风使舵,税务局某科长的宝贝儿子李平才不当狗腿子呢。黄世仁是反面人物,谁愿当?戏演不下去了。(至此,一起一伏。)‚我‛作为导演,力挽狂澜:‚咱们只是演演戏而己,又不是真的。王明,‘老杨’可是正面人物呀,你就干吧!李平,你就当一回‘黄世仁’吧,待会儿‘老杨’还要向你下跪呢,你想多威风!‛戏总算又启动了,可是到‚老杨‛向‚黄世仁‛下跪那会儿,王明老是跪不下去,又快散伙了。(至此,二起二伏。)但大家议论了一番,认为戏还是要演下去,角色嘛,抽签决定,这样公平。没想到这下王明成了‚黄世仁‛,李平成了‚老杨‛。演着演着,李平提出了一个问题:‚我爸是税务局的一个科长,专管王明他爹这号经理,我今天向他下跪,说不过去吧?‛一番争论,不欢而散,戏终于演不成了。(至此,三起三伏。)
这篇作文所写的只不过是一个游戏而已,但作者婉转曲折地叙写,突出了一个“难”字,真是妙趣横生。就在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过程中,有着耐人寻味的意蕴。如果作者三言两语,平白直露地就把这么好的材料打发了,那该多么可惜啊。
三、抑扬转换展新境
要赞扬某人,落笔却先贬抑他;要贬抑某人,落笔却先赞扬他。前者叫“欲扬先抑”,后者叫“欲抑先扬”。抑扬转换,能在记叙的过程中掀起波澜,形成跌宕起伏之势。鲁迅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可谓运用抑扬转换手法的典范:文章的字里行间涌动的是“我”对长妈妈深深的敬爱与怀念之情,但作者并没有一味地歌颂或赞美,而是将抑扬褒贬结合起来,写出对阿长的深挚感情。文章先写对阿长的“憎恶”、“讨厌”,写她“常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时“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等,然后写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写“我”对她“伟大的神力”的“惊异”,“讨厌”之情渐渐为“特别的敬意”所取代;接下来,因她“谋害了我的隐鼠”,“我”对她的“敬意”又变成了满含怨恨的“诘问”,而正当想“复仇”时,阿长又为“我”买来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怨恨”骤然化为“新的敬意”。这感情的曲折变化,最后自然归结为一声动情的呼唤:“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抑扬转换、错落跌宕的行文如九曲回肠的江水奔腾入海,作者对长妈妈的敬爱与怀念也得到了尽情的宣泄,读罢让人不由得潸然落泪。
有位同学写《新同桌》一文也成功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文章先写“我”对新转学来的同桌(农民工的孩子)的看不起,衣着也好,动作也好,神态也好,“我”都看不惯;接着写“我”遭遇挫折后,她给予“我”真诚的帮助,使“我”彻底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并对她发出由衷的感谢。文章记叙的事件并不复杂,但由于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四、借助误会兴波澜
这种写法以人物对某一事实的真相做出与之相反或毫不相干的错误判断作为情节基础来展开叙述,表现主题。请看下面这篇题为《误会》的小小说的情节片段:“车子终于到站了,小敏提着一大包行李走出车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差点闷死了。他正想着,见那小青年一瘸一拐的也下了车。小敏的心突然一颤:畸形的腿,难道?不会是„„正想着,小敏看见一样东西从小青年口袋里掉了出来,他连忙上前拾了起来,原来是车票。他仔细一看,一下子呆住了。怎么可能?这小青年怎么也是9号?小敏赶忙摸出自己的车票,一看,差点晕了过去,天哪,原来他的车票上清清楚楚地写着‘6号’”!
正是由于小敏认为他抢坐了9号座位(而又没开口询问),所以小敏对他冷眼相看,及至真相大白,误会才消除。小说的情节设置出人意料,给读者以极大的阅读快感。
五、妙用巧合添奇趣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没有巧合就没有故事。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就是运用巧合的典范作品。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作者就设置了许多的巧合:林教头巧遇李小二,为下文李小二知恩图报埋伏笔;陆虞侯设计陷害林冲恰被李小二的妻子听见,于是牵出林冲买刀寻仇。再写火烧草料场时,恰遇大风雪,林冲为驱寒外出卖酒。大风雪压跨了茅草屋,林冲只好躲进山神庙。于是巧遇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知道事情的真相。因而便有了杀敌报仇,逼上梁山。作者连设巧合,环环相扣,推动了故事的发展,成功地塑造了林冲的形象。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也采用了这种写法:先前被他们咒骂的于勒,因为“报复”而成了他们盼望的对象;在船上意外遇见,发现身无分文的于勒时,却又设法躲开了他。看似巧合的情节,揭示出在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赤裸裸的人际关系,小说的结局既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此外,运用倒叙法、对比法等,也都能掀起文章的波澜。“尺水兴波犹未尽,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正是为文之道。需要注意的是,叙事技巧的运用应该服务于主题表达或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的需要,离开这个原则为了技巧而技巧、为了曲折而曲折,往往会画蛇添足,适得其反。
(来源:《中学生》作者:李朝国)
二、记叙文“叙事”常见失误例说
叙事是记叙文根本,是骨架支撑。如果说描写是“花”,那么叙事就是“藤”,“藤”之不立,“花”将焉附?然而在学生的记叙文写作中,叙事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
一、叙事有脱节或不完整
这一失误具体表现为叙事过程中突然“跨越式前进”,同时又缺少一些必要的交代,使得叙事有明显跳脱之感;或叙事结得过于仓促,“悬疑”未解,事犹未定,意有未尽。如有一篇题为《等待》的记叙文,文章重点叙述的是自己等待事先有约定却迟迟未归的母亲的过程,在前文未作任何铺垫或暗示的情况下,却作了如下收束:“我惘惘地推开家门——原来,妈妈早已到家。”读了这样的结尾,读者也定有些“惘惘”,而能够带领读者走出迷惘的方法就在于作一些补充交代,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可以释疑的细节的设置。
二、叙事过程中另生“枝节”
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应该有一个贯通始终的“主干事件”,而八九百字的短篇更是要求作者应该握紧“主干”展开叙述,少生旁逸斜出之笔。否则,将有损于叙事的集中性、连贯性,甚至是全文的中心。如在一篇母爱主题的记叙文中,作者着意叙述的事件是:母亲思儿心切,赶了几十里路来学校看“我”。可就在这“主干”之上,却有一个不小的“枝节”:行文中间作者用一大段文字专门叙述了母亲捎来的妹妹的信,妹妹在信中鼓励“我”好好学习,而“我”也由衷感慨“有个妹妹真好!”这一旁生的“枝节”,不仅影响了“主干”的自然生长、简约精炼,而且还容易分散甚至误导观赏者关注的焦点。而驱除“枝节”干扰的根本在于:动笔前心有“主干”,过程中咬定“主干”,结束时回望“主干”。
三、叙事重心频繁转换
有一篇这样的记叙文:起笔由“自习课上的喧闹、神侃”叙起,然后转入“我和小宇之间关于足球的争执”,并由此引发“我和小宇关于文具盒的矛盾纠葛”,最后借“文具盒事件”传达友情主题。这样的记叙文实际上是前后叙述了几件彼此有牵连的事情,前者牵出后者,后者“登台上演”,前者淡出视线,一出连着一出,似乎是“好戏连连,精彩不断,跌宕起伏,相承紧密”,其实回望一下全篇便会发现,全文并没有一个中心事件,而这将最终导致全文中心不明。究其原因,一是叙事之前没有一个明确的立意,二是叙事过程中又出现了“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的失误。而解决之道便是——明确一个中心,锁定一个事件。
四、“感慨良多”,叙事淡化
叙事过程中或结束时抒发的感慨、议论太多或明显多余,也是记叙文叙事方面的“多发病症”之一。有作者直接站出来发表大段议论的,也有在人物对话中借某一人物之口“语重心长”般代言的。感慨、议论的“泛滥”不仅直接破坏了叙事的连贯性,甚至还冲淡了叙事,并最终影响了记叙文文体的鲜明性。要避免此类失误,切记一条原则:叙事、描写方是记叙文为文之“主业”,感慨、议论适时点到为止。
五、叙事过于详尽,缺乏剪裁
叙事本应详细,但凡事皆须有“度”。如果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一视同仁地细细交代一番,那么就很有可能遇上以下这些缺憾:一是篇幅过长;二是在平均用力中淹没了重点,掩埋了高潮,总体感觉平平;三是叙事“絮絮叨叨、喋喋不休”,缺乏缓急相间、疾徐有致、详略得当的“节奏感”。叙述者是埋头“笔耕不辍”,难得喘息;而阅读者则一路追随而来,也是不得轻松。
要想改变这种双方受累、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关键在于学会适当的剪裁取舍,变“事无巨细,一视同仁”为“事分重轻,厚此薄彼”,即根据预设的文章立意,从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择取“最具表现力”的重要环节展开来从容叙写,至于其它相对次要的环节,则或轻轻带过,或干脆潇洒剪掉。
如有一篇亲情主题的记叙文,作者详尽地叙述了这样一件事:一天放学回家,恰遇父母“冷战”,无奈之下“我”只得到小吃摊上解决晚饭,结果食物中毒;神志恍惚之中,“我”看到父母拨打120,背“我”下楼,到医院后又为“我”忙这忙那;输液时,“我”又看到父母互相谦让、互相关怀体谅的情形;第二天醒来,父母对“我”更是关怀备至、呵护有加,父母之间也是愈加体贴关爱,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在原文中,不仅事件的四个主要阶段的情形都得到了充分展开,而且每一个小的环节也都交代得相当详细,结果“洋洋洒洒”写了一千多字,却因为缺乏剪裁,效果并不见佳。其实,原文中有不少内容是大体相似的,比如“神志恍惚中”“输液时”“第二天醒来时”的所见所闻。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妨择取一个最具表现力的片断重点叙写,果断舍弃其它——如让“我”干脆就在神志恍惚中一觉睡到第二天早上„„
高中叙事的记叙文 篇5
军训第三天下午,我们连被安排走铁索桥。
那是名副其实的铁索桥,下面就是湖面,4条铁链横跨两岸,中间不是连贯的桥面,而是一坎一坎的木板。
其实我很久之前就有心理准备,在这之前已经有很多人跟我提到过。但其实心里还是很害怕,但我依然故作镇定,我害怕被别人嘲笑,回去要被说成胆小鬼的。我是前几个上桥的.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临近岸边,所以桥面比我想象中的稳定很多。我有恐高症,所以我下意识地看向上面。但我错了,就差点因为这样失足掉入水中。桥板中间的间隔很大。我无奈只好看像水面,一点一点往前挪。忽然,我感觉桥面剧烈地摇晃,我赶紧向后面喊道:“诶你们后面别老是晃!我这边都不稳了!”“哪有晃啊?我们没感觉到啊?”后面的人齐刷刷地回答。
我看了看铁链,晃得的确不厉害。这时候我才想起了我晕水的症状,一看到剧烈波动的湖面我就重心失调。我有点想退回去,可是后面的同学一个接一个,根本没有后退的余地。“你还走不走了?站那那么久。”后面来兴致同学有点情绪了。这时候我才回过神来,只不过已经被前面的同学甩上几条街了。我看了看湖面,果然我感觉到重心不稳,甚至有点想吐.“你倒是走啊!”后面的同学故意往前挤了挤“难不成是怕了?”“走就走!我还会怕这么一座桥?”我回答说。我眯着眼睛往前走。“没什么了不起的,没什么了不起的,我能行!我能行!”我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忽然,我看到了两个木桩到对岸了吗?
小学记叙文写作之叙事篇教案 篇6
记叙文写作之叙事篇
一 导入用音节是”shi”的字组成词语(声调不限)
()润()篇()相()尚()取()职()欲()界()件()场同学们每人四张卡片,在六张卡片上分别写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二 知识点回顾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精彩片段:靠近东窗,坐着一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两条漆黑的、细长的眉毛,有力地向上扬,将到顶端时,才弯成形。一双像熟透了的葡萄一样又黑又大的眼睛,机灵地、警觉地扫视着充满汗味和传出鼾声的车厢。他的右手,很自然地伸到衣襟下面,汗湿的手掌,轻轻握着腰间的小手枪。她见到伤员来了,迅速地从身上取出个塑料包,放到伤员的手上,包里放着块珍贵的治伤用的天麻,她比划着说:“一次用一快,先碾成粉末,再合着鸡炖着吃,最补人。”说着,脸上露出两个动人的小酒窝。一对又细又弯的眉毛,像燕子的一对尖尖的翅膀;一双稚气的眼睛,常常闪烁着好奇的目光;白嫩而红润的小脸上,镶着一个秀气的鼻子,再加上平常总爱抿着小嘴儿笑,活像人“模特儿!”说起话来,犹如山泉叮咚,声音很动听。她就是我的好朋友——娟秀。回到家,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里暗暗地想,他能做25个,我为什么不能呢?难道我比他笨?不,不可能!我绝不是比他笨,只是我比他练习的少罢了。对,我一定要努力锻炼,超过他。三 专题讲解
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赏析精品案例,深刻体会,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老鹰捉小鸡
今天早上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母鸡带着小鸡到绿油油的草地玩耍。忽然,空中飞来一只老鹰。老鹰张开两只尖利的爪子,要捉小鸡。母鸡为了保护子女,毫不犹豫地便张开翅膀,把小鸡紧紧地拥在怀里。不管老鹰怎样猛烈的攻击,母鸡也不退缩。这时,远处传来猎人的枪声,令老鹰吓了一跳,急急忙忙的飞走了。虽然小鸡没有受伤,但是母鸡的翅膀却被老鹰抓伤了。
(1)时间:(2)地点:
(3)人物:(4)起因:
(5)经过:(6)结果:2 记叙文的顺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
顺序: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次序来叙述,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发展中的高潮、精彩部分置于开头,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写,不仅可以吸引读者,先声夺人,还有助于引发读者思考,有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例:1 母鸡受了伤? 2 怎么受的伤? 3 结果怎么样?
插叙:是在原有的顺序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与中心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原先的写作思路进行叙述,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容量,有利于主旨的挖掘,而且还使文势起伏,富于变化。例:听着他口如悬河的讲话话,我的思绪回到了2008年„„
补叙:是将中心事件的某些环节或片段放在事件产生某种结果以后给予补充叙述,往往能造成读者的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
悬念,是文章结构波澜起伏。)四 课堂实践:
以“生日”或“成长中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简短的记叙文。
五 优秀作品赏析
下辈子还做你女儿
面对人生百态,我方可淡然面对,但是面对母爱,那股深情我难以释怀。
——题记
“妈妈,我下辈子还做你女儿,好吗?”轻依着母亲的怀抱,安然入睡,梦中的 我重复着来生的愿望。
我是一个神经大条的人,从来都没有关心过身旁人的感受,说明白点,就是冷漠、自私。曾经的我,从来都把别人的付出当做是理所当然,就算知道,也觉得和我没有任何关系,觉得是他们自愿,与我无关,直到一件事改变了我。
“佳,你多看点书,这事我来做”“我来收拾这房间,你去看书吧!”我冷眼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瞪了妈妈一眼,觉得她多事,而妈妈的身影似乎颤抖了一下,自然我也未放在心上。换好鞋,甩上门,在我眼里是那样自然,但我却从未回头看过,母亲那苍老的容颜。
漫无目的的在路上,寻找着来人间的意义,依旧没有答案。轻倚着栏杆,我抬起头闭上双眼,感受着阳光赐予我的温暖,但却有一声稚嫩的童语打破了这片宁静、温暖。
“大姐姐,你买一朵康乃馨吧,送给自己的妈妈,是个很好很好的礼物哦。”清澈的大眼睛反射着太阳的光,令我刺眼。轻眯双眼,问道:“你为什么要卖花?”问完后,我又后悔了。真是的,别人的事我干嘛要管啊。天,我会不会太无聊了点啊!“因为爸爸妈妈都离婚了,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啊。“清澈的大眼睛在这瞬间显得灵动,可是又黯了下去。”但是爷爷奶奶年纪都大了,所以我要买花来赚钱,奶奶说了,要是有钱,我就能读书,就能上大学了,真好!”语气又快乐了起来。我也受了感染,多问了一句:“那你不觉得你的父母很残忍吗?”
那双大眼睛突然变得十分惊讶;“大姐姐怎么会这么想呢?脸上的表情随即又变得十分认真:“我从来就没有觉得我的爸爸妈妈很坏,反而觉得十分幸福。” 我讶异,怎么可能? “因为爸妈给予我生命,让我能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我觉得这个世界很温暖很温暖。”说完向我调皮一笑。
我突然想起了我的母亲,那些让我觉得“烦人”的话。那些真的是令人烦人的事吗?那其中到底包括了多少深情,多少爱意啊,怕只有我知道吧。
从口袋里拿出50元钱,“小妹妹,这些花我全要了,这是钱。”我将钱递给小女孩,捧着手中的鲜花向家门口走去。“大姐姐,你要干嘛去呀?”小女孩一脸迷惑。
“因为大姐姐犯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错误,所以要去道歉哦!”轻挥着手中的鲜花,止不住的笑意溢出嘴角。
打开家门,妈妈背对着我在打扫房子。站在母亲身后,轻轻的环住母亲的腰,母亲一直没敢回头。可能怕一切都是梦,可能怕失望。
“妈,下一辈子我还要再做你女儿,好吗?”一滴晶莹落在我的手背上,那象征着开心、幸福、温暖,午后的阳光总是让人觉得那么温暖,光束打在花儿上,整个房间都散发着醉人的、迷人的、温暖的芬芳。
记叙文五笔叙事法 篇7
黑夜中也健步如飞的人
①大学四年,我听了无数次讲座和演讲。在所有这些演讲中,听众最多的,当然是那些创业成功者来做的演讲。有趣的是,这些以招聘和广告为目的的演讲,题目中一定包含着“梦想”两个字。从那时候开始,我对“梦想”这个词产生了怀疑。
②现在,当我打开电视,听到最多的词也是梦想。选秀节目的评委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台上的选手说:“唱歌给更多的人听。”其实意思是:我想红。成为明星是梦想,成为冠军是梦想,答对5道题目打败4个人闯过3关也是梦想。
③我们是多容易被词汇迷惑啊。自从有了“成功人士”这个称谓,我们对于“成功”的想象就是“白玉为堂金做马”;自从“梦想”这个词被滥用,它所指代的内容就是:有朝一.......日,“大鸣大放”,路人皆知。........ ④一次,我在异地看了一部电影——《世界第一麦方》,梗概是:作为主角的年轻人有着坎坷的童年,经过不断地打拼奋斗和经历挫折,终于成为世界面包冠军。“做最好的厨子”,这是电影对年轻人的励志教育。说实话,看了之后,我颇为我们的梦想感到自豪,他们的梦想竟然这样“不入流”。
⑤后来,我见到一个报社的社长,他说他的儿子读了当地最好的大学,然后去哈佛读了经济学,又去伯克利修了EMBA,等到全部的学位修完之后,他的儿子对他说.“爸,我该念的书都念完了,我不欠你的啦。现在,我要去实现我的梦想了。”按照我们的猜测,他儿子应该是去创业了才对,结果,那个年轻人现在成了一名很优秀的西餐厨师。我听完这个故事,忙不迭地对社长表示同情,他却非常诧异,他说自己非常为孩子感到自豪。
⑥“做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也能被称为梦想;高学历的年轻人去做饭,他的父亲很为这种选择骄傲……这种种命题,我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能消化和理解,或许这些才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我。
⑦地球上的居民多半是为了生存而工作,因为不得不工作,他们选择这项或那项职业,不是出于内心的热爱,生存环境才是他们选择的依据。
⑧可厌的工作、无趣的工作,仅仅因为待遇高于其他人而备受重视—一这是人类最残酷无情的磨难之一。
⑨我们长久以来受此磨难而不自知,每日万分苦闷却不知它何起何终。
⑩我们长久以来只承认一种“成功”而否定其他生活方式,同时也否定自己的内心。11我们长久以来以他人的目光来审视自己,以他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去听来自“过来人”的每一句规劝和告诫。
12我们长久以来,都陷入对他人光鲜生活的羡慕,想走他人走过的路,到达他人所在的地方。
13我们长久以来都忽视的一个简单真理是:每个人选择的路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14我同意顾城的话:“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永远会清楚地呈现在你面前,这和你的幢憬无关,就像你是一棵苹果树,你幢憬结橘子,但是你还是诚实地结出苹果一样。”
15一个彻底诚实的人,如同黑夜中也健步如飞的人。他的内心只有一种声音,世俗的虚荣、生活的诱惑、他人的劝诫、权力的胁迫,这一切都无法入耳、入心。当一个人有所追寻时,他只会看到它所追寻的东西。
16坚定地成为自己,同时关心他人的命运。学会爱这个世界,但随时准备好与之抗争。选就是我每日对自己说的。
(原文/蒋方舟,基于命题需要有改动)
13.请解释下面加点部分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我们对于“成功”的想象就是“白玉为堂金作马” .......(2)有朝一日,“大鸣大放”,路人皆知 ........【答案】(1)财富和地位(2)出名(走红)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词句语境义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解答这类试题,既要紧扣具体语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理解其深层含义。“白玉为堂金作马”出自《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原句为“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形容贾家的富有。结合具体语境本题中应理解为财富和地位。“大鸣大放,路人皆知”出自亦舒的《流金岁月》,本文中可理解为“出名或走红”。14.文章①-③段讲述了当前社会人的“梦想”,结合全文说说这一“梦想”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6分)【答案】
(1)特点;功利的、外在的
(2)原因:社会风气的影响,自己无法抵御名利的诱惑(或听信他人的劝诫,受到生活的诱惑)。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以及筛选、整合、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解答本题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社会人的“梦想”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范围①-③段,但也要结合全文;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我想红……成为明星是梦想,成为冠军是梦想……”可知社会人的“梦想”特点是为名为利。分析原因时应结合文章第11—13段等内容从社会方面和个人方面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15.关注第④-⑤段中加点的两个“自豪”,同为“自豪”,原因大不同。请简要概括“我”和“社长”感到自豪的原因。(6分)
“我”感到自豪的原因: “社长”感到自豪的原因: 【答案】 “我”:为我们追求的梦想是远大的(或不平凡的)而自豪。“社长”:为儿子的梦想是出于内心的热爱(或遵从自己的内心)而自豪。【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段落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和信息梳理筛选提取能力。解答本题应回到文中相关语段,仔细研读,梳理筛选提取相关信息。由第4段,《世界第一麦方》的主角经过不断打拼奋斗,终于成为世界面包冠军,“做最好的厨子”“做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也能被称为梦想,以及他们的梦想竟然这样“不入流”等句中可知“我”感到自豪的原因是与他们“不入流”的梦想相比我们的梦想是多么的远大。“社长”感到自豪的原因可从第5段入手,结合“地球上的居民多半是为了生存而工作,因为不得不工作,他们选择这项或那项职业,不是出于内心的热爱,生存环境才是他们选择的依据”等内容分析概括出来。16.如何理解作者所说“一个彻底诚实的人,如同黑夜中也健步如飞的人”这句话?(6分)【答案】一个彻底诚实的人,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真正知道自己的梦想,不会受外部环境的各种干扰,专注而坚定地追寻自己的梦想。【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点语句含义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解答本题要将题干中的句子回归到原文中的位置,在此基础之上,联系上下文,瞻前顾后,联系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因本句是比喻句,考生可通过分析喻体和本体的相似之处,探究整合句子隐藏的真实本义,品味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彻底诚实”指的是从不面对选择,是一棵苹果树,虽幢憬结橘子,但是还是诚实地结出苹果一样。也就是能够清醒地了解自己的追求与目标;“黑夜中也健步如飞”是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内心只有一种声音,世俗的虚荣、生活的诱惑、他人的劝诫、权力的胁迫,这一切都无法入其耳、入其心,他只会看到它所追寻的东西。也就是目标坚定的人是不会受环境的影响的。
10.(2018·浙江温州)阅读下面“选文”和“导读”,完成8-11题。
选文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迅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开篇道出“奴才”本质】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似乎”二字颇耐人寻味】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那人”真的傻吗?】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此句可否写成“主人听到了喊声,走了出来”?】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聪明人”“傻子”“奴才”便是鲁迅所发现的三种类型形象,是社会上某一种人的标本。】
选自《鲁迅全集》第二卷《野草》
注:括号内为“导读”。
8.面对“奴才”诉苦,“聪明人”和“傻子”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请简要概括。(4分)8.聪明人采取的方式是虚伪地表示同情,傻子采取的方式是用行动帮助奴才。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根据题目,在选文中找到“‘奴才’诉苦”的段落,再概括“聪明人”和“傻子”是如何做的。选文前半部分写“奴才”向“聪明人”诉苦,“聪明人”以“同情和慰安”为主,却没有丝毫行动;选文后半部分写“奴才”向“傻子”诉苦,“傻子”则直接付诸行动。注意题目要求的是“简要概括”,不需要详述。
9.联系上下文,关注“导读”,从用词和句式的角度品析画线句子。(4分)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9.“慢慢地”“最后”写出主人听到了喊声但毫不着急的样子;“主人”一词放在最后,突出了主人的威严,凸显了主人很是笃定的心理,说明主人深知奴才是不敢反抗的,他对“奴才”的“奴性”是极了解的。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的能力。题目要求从“用词”和“句式”两个角度切入。用词上,可抓住“慢慢地”“最后”两个词,分析、揣摩主人的心理、性格,这两个词显示出主人的傲慢心理,他这样做,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尊贵身份;从句式上看,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语序是“主人最后慢慢地出来了”,那么,“主人”为何放在最后呢?结合时代背景和选文内容,“主人”即“奴才”的主子,他深知奴才是不敢在他面前显摆的,他在奴才面前要显出威严、笃定,所以即使是听到了喊声,也仍旧“慢慢”地“最后”才出来。
10.作家毕飞宇认为,国土是鲁迅笔下众多“奴才”中的一个。结合《故乡》,比较分析闰土和本文中“奴才”的异同。(6分)【以下《故乡》的片段,供参考】
(1)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2)“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10.(1)相同之处:①他们都会诉苦,他们的诉苦源于他们艰难的生活。比如,闰土向“我”诉苦,文中的奴才也不断地向聪明人和傻子诉苦。②他们安于自己的处境,不懂也不敢改变。例如,闰土终究恭敬地唤“我”为“老爷”;文中的奴才发现傻子要砸墙,就惊恐不已。(2)不同之处:①闰土只是一个麻木的奴才,他只是苦于自己的生活,将所谓的希望寄托于香炉和烛台。②而文中的奴才,为了做稳奴才,他出卖帮助他的傻子,向主人邀功献媚,显得很丑恶。【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题属于比较赏析。闰土出自课文《故乡》,命题者提供了课文片段,既提醒我们从片段中找答案依据,又降低了试题难度。结合课文,从片段中不难看出其表现:第1句,“恭敬”地称“我”为“老爷”,第2局句,他向“我”讲述他的苦难;另外,在课文中他还向“我”家要了香炉和烛台,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选文中奴才的表现:奴才分别向聪明人和傻子诉苦;聪明人“同情和慰安”,他就“舒坦”;发现傻子要砸墙,就“哭嚷”,“在地上团团地打滚”,大呼“人来”,称帮他的傻子为“强盗”;见了主人,十分“恭敬”。回答时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是“比较分析”其“异同”,即回答两人在做法、想法、性格上的“同”和“异”。将上述几个要点分类合并,归类为“同”和“异”即可。
11.本文中,鲁迅为何要将“那人”称为“傻子”?借助“导读”,联系全文,阐述你的理解。(8分)11.(8分)示例1:从聪明人及奴才的角度来看,“那人”的确是傻的。他不计后果帮助奴才,结果却遭到了奴才们的驱赶,并被称为“强盗”。事实上他并不傻,他是一个真心帮助奴才的人。“傻子”象征着那些用行动帮助他人、改变社会的真诚的勇敢者。鲁迅通过这个故事,揭露了现实的荒诞:少数的行动者正被多数的“聪明人”和“奴才”冤枉和打击。鲁迅在作品中将这样的人称之为“傻子”,透露着鲁迅对现实的深深悲哀和强烈批判,绝望中犹有希望。
示例2:“那人”其实并不傻,他真诚热心地用行动帮助奴才,但从聪明人和奴才的角度看,这个人不计利害地去行动,结果却遭到了驱赶,的确是一个傻子。故事中的三个形象,隐喻了社会中的三类人,一类是可怜又可恶的“奴才”,一类是虚伪圆滑的“聪明人”,一类就是“傻子”——要用行动改变现实的勇敢的英雄形象。鲁迅通过这个故事揭露现实的荒诞,表现了鲁迅对“傻子”被冤枉和打击的愤怒,透露出他对现实的悲观。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的能力。文中“聪明人”“奴才”和“傻子”的称呼,如同《愚公移山》中“愚公”和“智叟”的称呼一样,既可以从字面上理解,更可以从反面理解,即从作者的真实用意上去理解。从字面上,就是“聪明人”和“奴才”对“傻子”的看法,他们认为“那人”就是“傻”,是真傻,结果被称为“强盗”,被一群奴才驱赶;从作者的用意上看,“傻子”不傻,他真诚、热心,却被称为“强盗”,还被驱赶,令作者内心无比痛心:隐含对国人之麻木、冷漠的悲哀和愤怒。
11.(2018·浙江乐清)阅读下面“选文”和“导读”,完成8-11题。
选文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迅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开篇道出“奴才”本质】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似乎”二字颇耐人寻味】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那人”真的傻吗?】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此句可否写成“主人听到了喊声,走了出来”?】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聪明人”“傻子”“奴才”便是鲁迅所发现的三种类型形象,是社会上某一种人的标本。】
选自《鲁迅全集》第二卷《野草》
注:括号内为“导读”。
8.面对“奴才”诉苦,“聪明人”和“傻子”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请简要概括。(4分)8.聪明人采取的方式是虚伪地表示同情,傻子采取的方式是用行动帮助奴才。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根据题目,在选文中找到“‘奴才’诉苦”的段落,再概括“聪明人”和“傻子”是如何做的。选文前半部分写“奴才”向“聪明人”诉苦,“聪明人”以“同情和慰安”为主,却没有丝毫行动;选文后半部分写“奴才”向“傻子”诉苦,“傻子”则直接付诸行动。注意题目要求的是“简要概括”,不需要详述。
9.联系上下文,关注“导读”,从用词和句式的角度品析画线句子。(4分)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9.“慢慢地”“最后”写出主人听到了喊声但毫不着急的样子;“主人”一词放在最后,突出了主人的威严,凸显了主人很是笃定的心理,说明主人深知奴才是不敢反抗的,他对“奴才”的“奴性”是极了解的。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的能力。题目要求从“用词”和“句式”两个角度切入。用词上,可抓住“慢慢地”“最后”两个词,分析、揣摩主人的心理、性格,这两个词显示出主人的傲慢心理,他这样做,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尊贵身份;从句式上看,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语序是“主人最后慢慢地出来了”,那么,“主人”为何放在最后呢?结合时代背景和选文内容,“主人”即“奴才”的主子,他深知奴才是不敢在他面前显摆的,他在奴才面前要显出威严、笃定,所以即使是听到了喊声,也仍旧“慢慢”地“最后”才出来。
10.作家毕飞宇认为,国土是鲁迅笔下众多“奴才”中的一个。结合《故乡》,比较分析闰土和本文中“奴才”的异同。(6分)【以下《故乡》的片段,供参考】
(1)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2)“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10.(1)相同之处:①他们都会诉苦,他们的诉苦源于他们艰难的生活。比如,闰土向“我”诉苦,文中的奴才也不断地向聪明人和傻子诉苦。②他们安于自己的处境,不懂也不敢改变。例如,闰土终究恭敬地唤“我”为“老爷”;文中的奴才发现傻子要砸墙,就惊恐不已。(2)不同之处:①闰土只是一个麻木的奴才,他只是苦于自己的生活,将所谓的希望寄托于香炉和烛台。②而文中的奴才,为了做稳奴才,他出卖帮助他的傻子,向主人邀功献媚,显得很丑恶。【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题属于比较赏析。闰土出自课文《故乡》,命题者提供了课文片段,既提醒我们从片段中找答案依据,又降低了试题难度。结合课文,从片段中不难看出其表现:第1句,“恭敬”地称“我”为“老爷”,第2局句,他向“我”讲述他的苦难;另外,在课文中他还向“我”家要了香炉和烛台,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选文中奴才的表现:奴才分别向聪明人和傻子诉苦;聪明人“同情和慰安”,他就“舒坦”;发现傻子要砸墙,就“哭嚷”,“在地上团团地打滚”,大呼“人来”,称帮他的傻子为“强盗”;见了主人,十分“恭敬”。回答时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是“比较分析”其“异同”,即回答两人在做法、想法、性格上的“同”和“异”。将上述几个要点分类合并,归类为“同”和“异”即可。
11.本文中,鲁迅为何要将“那人”称为“傻子”?借助“导读”,联系全文,阐述你的理解。(8分)11.(8分)示例1:从聪明人及奴才的角度来看,“那人”的确是傻的。他不计后果帮助奴才,结果却遭到了奴才们的驱赶,并被称为“强盗”。事实上他并不傻,他是一个真心帮助奴才的人。“傻子”象征着那些用行动帮助他人、改变社会的真诚的勇敢者。鲁迅通过这个故事,揭露了现实的荒诞:少数的行动者正被多数的“聪明人”和“奴才”冤枉和打击。鲁迅在作品中将这样的人称之为“傻子”,透露着鲁迅对现实的深深悲哀和强烈批判,绝望中犹有希望。
示例2:“那人”其实并不傻,他真诚热心地用行动帮助奴才,但从聪明人和奴才的角度看,这个人不计利害地去行动,结果却遭到了驱赶,的确是一个傻子。故事中的三个形象,隐喻了社会中的三类人,一类是可怜又可恶的“奴才”,一类是虚伪圆滑的“聪明人”,一类就是“傻子”——要用行动改变现实的勇敢的英雄形象。鲁迅通过这个故事揭露现实的荒诞,表现了鲁迅对“傻子”被冤枉和打击的愤怒,透露出他对现实的悲观。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的能力。文中“聪明人”“奴才”和“傻子”的称呼,如同《愚公移山》中“愚公”和“智叟”的称呼一样,既可以从字面上理解,更可以从反面理解,即从作者的真实用意上去理解。从字面上,就是“聪明人”和“奴才”对“傻子”的看法,他们认为“那人”就是“傻”,是真傻,结果被称为“强盗”,被一群奴才驱赶;从作者的用意上看,“傻子”不傻,他真诚、热心,却被称为“强盗”,还被驱赶,令作者内心无比痛心:隐含对国人之麻木、冷漠的悲哀和愤怒。
12.(2018·江苏淮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22分)
老圣人 赵长春
(1)袁店河有个说法:人读书多了,读得出不来了,就叫“圣人”。这个说法有点讽刺和嘲弄。
(2)老圣人也被称作“圣人”,当年,他被唤作“圣人”,原因不得而知。现在老了就加了个定语,“老圣人”。
(3)老圣人做的事情有些不同于他人。就拿春分这—天来说,他要把村里的小孩子们召集起来,在村中老槐树下的大碾盘上,立蛋。
(4)立蛋,就是春分这一天,将鸡蛋立起来。老圣人先示范,轻手撮一鸡蛋,竖在平展的碾盘上,屏息,慢慢松开,鸡蛋就立起来了!然后,他给孩子们分鸡蛋,一人两枚,围绕碾盘,看谁先立起来,发奖。
(5)这个时候,是村子里春节过后的又一次小热闹。不过,大人们不多,年轻人更少,这时候,老圣人看着孩子们,一脸的笑。
(6)人们说:“这有啥意思?自己买鸡蛋,再买些铅笔、写字本文具盒……”老圣人说:“这很有意思。就拿春分立蛋来说,是老祖宗们四千多年前就玩的游戏,一辈辈、一袋袋,传到现在了,会玩的人少了,人家外国反而玩疯……”老圣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让孩子们立鸡蛋,心静一下,比玩游戏好。”
(7)说话间,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将鸡蛋立起来了。孩子们很开心地围拢着老圣人,听他讲春分,讲节气,讲碾盘的故事。
(8)碾盘也有故事,碾盘很老了,村里人用了好多年,如同村口的老井。现在,条件好了,人们不用碾盘了,包括石磙,还有老井。老井早就被填埋了,一些石磨、石磙,还有马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后来,人们才知道,被人偷跑了,卖到城里了……老圣人就操心老槐树下的大碾盘。有个夜晚,老圣人突然喊了起来,就在老槐树下。原来,那些人又来偷了!
(9)老圣人说,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村子都有历史,每一家都是传奇。这老碾盘,每家的祖辈都吃过它碾出的面、小米、苞谷……他说的故事,有个后来上了大学的孩子写了出来,写进了他的书里。老圣人保护老碾盘,差点儿拼了老命。
(10)春节,村上的人多了起来,都从外面回来过年,掂了年货去看老圣人。他说:“别看我,看看咱们的老槐树、老碾盘。”老槐树、老碾盘,就成了村子一景。
(11)还有,与别的村子相比,村上喝酒、赌博的人少,打骂老人的事基本没有,这也与老圣人有关。他喜欢管闲事,不怕人家烦。他说:“人都光想着赚钱了,不行,还得讲老理,这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些老理,是几千年的好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脸面。”
(12)想一想,对,就是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时说的,提倡的。(13)老圣人有一方墨,古墨,好多年了,油亮,沁香。他有个治疗小孩子感冒、头痛的验方,就是点燃油松枝,烘烤古墨,然后按摩孩子的额头。古墨微软,香香的透出凉
...意,有股幽幽的药味。几声喷嚏,打个冷战,小孩子就好了!他还治疗痄腮,研墨,毛笔
...蘸汁涂抹腮边,一圈一圈,如此两三天,就好了!
(14)老圣人说:“古人凭心,诚信为本。墨也讲究,内有冰片、麝香、牛黄等,为的是读书人安心、静心。学须静也,静须学也。可惜,好多人做不到了。”(15)老圣人九十多岁了,身体很好。他习惯饭前喝水,小半碗白开水。有记者采访,问这是不是他的长生之道。他说:“哪里呀,儿时家贫,每当吃饭,父母先让孩子们喝水,喝完检查,如果碗里控出来水,就少给饭……”说着,老眼泛出泪花,又笑道:“现在多好,吃啥喝啥,都有!”
(16)老圣人大名叫王恒骧,袁店河畔人。
(17)叫他“老圣人”,我觉得有些委屈了他,在袁店河的语境里。
(18)不过,“圣人”的真正意思是很有讲究的。在袁店河,也只有他能配上这个称呼。
(19)现在,读书的人少了,越来越少,谁还能再被称为“圣人”呢?
(原载《百花园》2017年2期)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圣人”做了哪些“不同于他人”的事。(4分)
【答案】春分立蛋,保护老碾盘,爱管闲事(讲老理),善用古墨(或用古墨治病,或用古墓治病,或用古墨静心亦可),饭前喝白开水。
【解析】本试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文章第3段开始说:老圣人做的事情有些不同于他人。下面就开始介绍着这些“不同于他人”的事,一直到文章的第15段,从中总结答案就可以。
17.品味第⑤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老圣人”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60字以内)(4分)
【答案】【示例一】是礼仪太好了,孩子们对立蛋游戏非常感兴趣,我们的好传统后继有人了。虽然这些大人不感兴趣,但是我会坚持的做下去。【示例二】春分是个好机会啊,立鸡蛋让孩子们的心好好静一下,现在玩这些游戏的人少了,但孩子感兴趣,传承就有了希望。【解析】本试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笑是心理满足高兴的外在表现,这里,“老圣人”笑了是因为看到孩子能立起鸡蛋,这是对孩子行为的赞美,也是看到这一传统后继有人的欣慰,围绕这样的主题,组织答案皆可。
18.说说第⑬段两处加点的“就好了”有何表达效果。(4分)【答案】运用反复的手法突出强调了古墨治病的神奇疗效,语言简洁活泼,表现孩子病愈后的轻松语言,表达了对老师智慧(或者传统文化)的赞叹。【解析】本试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就好了”这个句子出现了两次,这是使用了反复的手法,根据语境,这是在用古墨治疗小孩子感冒、头痛,“好了”说明古墨有效果,也表达了对其疗效的赞叹之情。
19.联系全文回答,“我”为什么觉得在袁店河的语境里,叫他“老圣人”有些委屈了他?(4分)
【答案】在作者眼里“老圣人”是一个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读书人。用他的道德智慧,改善乡风民俗,德才兼备),含有对老圣人的敬佩之意,在袁店河语境里,“老圣人”只是指年纪大,读书出不来的人,具有嘲讽的意味。【解析】本试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文章的开头写道:袁店河有个说法:人读书多了,读得出不来了,就叫“圣人”。这个说法有点讽刺和嘲弄。而文章的“老圣人”的行为,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捍卫和继承,所以说有些委屈了他。20.文中多次出现“老碾盘”,请探究其作用。(6分)
【答案】(结构上)“老碾盘”使情节更加紧凑,(串联了老圣人所做的事,是行文的线索)。(内容上)“老碾盘”代表着乡村的历史和传奇,(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蕴上)是表现了圣人道德与智慧的重要物件(表达对像老圣人一样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者的赞美)。(主旨上)呼吁充分认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表达对漠视传统文化的担忧)。【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探究能力。文中多次出现“老碾盘”,是老圣人故事中的主角,从文章内容“春节,村上的人多了起来,都从外面回来过年,掂了年货去看老圣人……老槐树、老碾盘,就成了村子一景”来看,体现了村民对老圣人的尊敬;“与别的村子相比,村上喝酒、赌博的人少,打骂老人的事基本没有”体现了老圣人对于村里道德教化的良好作用。从这些方面进行探究即可。
13.(2018·黑龙江哈尔滨)阅读《偶遇》,回答15-19题。(15分)
偶 遇
①小城有家卖饰品的小店,店名极有意思,叫“偶遇”。小店开在一条古旧的街道上。店里卖的都是小饰品:精美的钥匙扣,拙朴的香水瓶,会唱歌的玻璃小人,五颜六色的发圈……每一样,都是精致小巧的。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小屋,被装点得像童话。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店主是个六十开外的老妇人,穿大红的衫,戴贝壳串成的手链,笑容灿烂,举手投足间,自有一段风情。年轻时,她迷恋小饰物,一直没有机会开这样的店。退休了,她重拾旧梦,天天守着一堆“宝贝”,把日子过得如花似玉。....②那条街道我不常去,自然不知道这间“偶遇”。那天突然撞见,欢喜莫名。这样的相遇,不约定,带来惊喜。后来的一些天,我脑子里不时会蹦出那家小店来,一屋的小饰品,丁丁当当,丁丁当当。与老妇人的优雅,竟十分的般配。我不由自主地微笑,岁月里,我们会渐渐老去,梦想却不会。
③也是这样的偶遇,在武汉。文友拉我去逛光谷步行街。天桥之上,我被一朵一朵怒放的玫瑰花牵住了脚步。确切地说,那不是花,那是一堆橡皮泥。可它分明又是花,瓣瓣舒展,鲜艳欲滴。
④捏橡皮泥的,是个矮个子男人。眼睛细小,皮肤黝黑,满脸沧桑。沧桑中却有种淡定的平和。他在眨眼之间,把一小坨橡皮泥,捏成一朵盛开的玫瑰。我蹲下去,看他捏。他十指扭曲,严重残疾,却灵活。手像被施了魔法似的,在橡皮泥上轻轻一按,一瓣花开了。再轻轻一按,一朵花开了。
⑤我挑起一枝,紫色,典雅大方。想买。他说,这个不卖,人家预定好了的,你要买,我再给你捏。我惊讶了,我说,你可以重捏一个给预定的人啊。他却坚持不卖,说他答应过给人家留着的,就一定得留着。一会儿,他给我捏出另一朵来,洒上荧光粉。他关照:你回去对着灯光照上十来分钟,它会发光的,很美,很温暖的。
⑥从武汉回来,别的东西没带,我只带了那枝花回来。看见它,我总要想一想花后的那个人,生活对他或许有诸多不公,他却能够做到心境澄清,让花常开不败!.....
⑦还是这样的偶遇,在云南。夜晚的广场上,一群人围着篝火在跳舞。不断有人加入进去,天南地北,并不熟识。不要紧的,笑容是一样的,快乐是一样的,心灵因一团篝火,在瞬间洞开。我站在圈外看,有人跟我招手,来呀,一起来跳啊。我笑着摇摇头。手突然被一女子牵了,她不由分说把我牵进那欢乐的人群中。灯光暗影里,她脸上的笑容明明暗暗,如星星闪烁。她说,跳吧,一起跳吧,很好玩的呀。她很快踩上音乐的节奏,身体像条灵活的鱼,看得我眼热,跟在她后面跳起来。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跳舞,完全不得章法,欢乐却像燃着的篝火,把人整个点燃。曲终,转身寻她,不见。满场的欢声笑语,经久不散。
⑧人生还有多少这样的偶遇?在时间无垠的荒野里,我们都是跋涉的旅人,却因这偶然的相遇和眷顾,布下温暖的种子。日后,于某一时刻,不经意地想起,那些温暖的种子,早已在记忆深处,生根发芽,抽枝长叶,人生因此变得丰盈。
(选自丁立梅精品十年精选集《遇见》,金城出版社)
15.(2分)老妇人“把日子过得如花似玉”是说她把生活过得怎样?(如花似玉:旧时比....喻女子年轻美丽。)15.(2分)美好而充满活力。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词语的能力。此题相关内容主要在在选文前两段,老妇人为了实现梦想,开了一家饰品店,装点得像童话世界。她“重拾旧梦”,追求美好;她“穿大红的衫,戴贝壳串成的手链,笑容灿烂”,由之可知,她虽年老,却依旧活力无限。16.(2分)第④段画线句能看出矮个子男人作为一个手艺人,他。第⑤段画线句能看出矮个子男人具有 的优良品质。16.(2分)技艺高超 诚实守信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第④段画线句子是动作描写,两个“轻轻一按”,就成了一朵花,可见他手艺好,技艺高超;第⑤段画线的句子,他以人家预定好了的,坚决不卖给“我”,可见他信守承诺。17.(4分)第⑥段中加点的“花常开不败”有什么深层含义?“我”为什么会认为矮个子男人能“让花常开不败”? 17.(4分)(1)示例一:美好的生活一直延续下去(生活一直美好幸福)。
示例二:优秀的精神品质一直保有。
示例三:给人的温暖、美好的感受一如既往。
(2)示例:生活虽然对他不公(他虽然历经沧桑),但他能不为所困,淡定平和(心境澄清),坚强面对(用心努力地生活),所以他能“让花常开不败”。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第一问:选文第③~⑥段写“我”偶遇一个捏泥花的残疾人,他坚决不卖给“我”做好的花,说是别人预定的,其诚信美德和捏花的高超记忆让“我”印象深刻。根据选文内容,“花常开不败”中的“花”具有多义性,任选一个角度切入均可。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是.....“我”对他的祝福;从全文来看,与文章的主题“我”希望这种乐观、美好、向上的精神“生根发芽,抽枝长叶”有关。第二问:要解答这道题,需要从矮个子男人身上的优秀之处来分析:他“满脸沧桑”“十指扭曲,严重残疾”,但他“淡定”“平和”,并告诉“我”捏的花“会发光的,很美,很温暖”,可见他对生活是热爱的,能坦然、坚强地面对。18.(3分)第⑦段中“心灵因一团篝火,在瞬间洞开”的意思应如何理解? 18.(3分)一群陌生人的心灵因围绕篝火共舞,共同感受到了快乐,而在瞬间打开,相通相连。【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画线的句子在选文第⑦段,这一段写陌生人围着篝火跳舞,大家彼此的笑容、快乐,就如同熊熊燃烧的篝火,照亮了黑夜,也照亮了“我”的心。“我”被陌生女子牵手拉入舞池,尽管不得章法,“欢乐却像燃着的篝火,把人整个点燃”。因此,理解这句话可以从我们尽管彼此陌生,但却被篝火点燃了心中的欢乐这一点来回答。19.(4分)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文章第②段中,有一句话说出了三次偶遇的共同特点,请找到并写出。
(2)请写出你阅读本文后的两条启示。(要求:两条启示合理且不重复)19.(4分)(1)这样的偶遇,不特意,不约定,带来惊喜。
(2)示例:①保持阳光心态,乐观、快乐地看待生活;②应当将优秀的品德,如诚实守信发扬光大;③应当让梦想永不老去;④让温暖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文章内容的能力。第②段紧承第①段,总结上文:“我”意外撞见“偶遇”饰品店,“欢喜莫名”。下一句“这样的相遇,不约定,带来惊喜”开头“这样的”既承上,又启下,具有总领性质。(2)本题考查阅读感悟、谈启示的能力。阅读启示类题目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但有评分标准。回答时一定要扣住选文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情感、态度。选文共选了三个小故事,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偶遇”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美德的期盼、厚望。
14.(2018·四川广安)记叙文阅读(13分)
一碗米粉
⑴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 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⑵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去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⑶车站旁边就有卖米粉的,我说,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⑷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店主看出了他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我一定把钱寄来给你。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
⑸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来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杨。
⑹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位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⑺父亲开始带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姓名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这时,我突然想到,在网上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
⑻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真的找到了他。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老杨的头发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
⑼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⑽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⑾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老杨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老杨使劲地点头,久久地握着父亲的手。
⑿返回途中,我的电话响了,是老杨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他说,他今天特别高兴。
15.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分)
【答案】父亲坚持要我陪他去桂林,几经找寻,如愿地偿还了十五年前的那碗米粉钱。(语意相似或相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回答此题,首先应阅读全文,另外要善于把握关键语句概括主要信息。如浏览全文即可知道文章中的主人公是父亲,要陪我去桂林。抓住文章第(4)段插叙十五年前的故事,明白父亲坚持去桂林的原因;而抓住文章第(5)——(8)段写父亲多次寻找买米粉的老板,已偿还米粉钱。最后,根据以上关键信息,进行整合即可。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案】父亲是一个诚信、感恩、重情重义、执著的人。(答到任意3个词即可。共3分)【解析】本题概括父亲的性格特点,考查对人物品质理解把握情况。解答此题,先通读全文,了解人物主要活动,再抓住关键词句来帮助概括。如“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执着;“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我一定把钱寄来给你”——诚信、感恩;“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重情重义等,只要抽取关键词就能作答了。
17.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
【答案】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找到老杨后的激动和喜悦(兴奋)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本句是人物刻画,因此可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从句子“认出”“走”“握住”等动词,可判断运用了动作描写;“说”是运用了语言描写。从这些动词和语言中和两个“可找到你了”,写出了父亲多年来寻找店主,今天如愿时激动和喜悦之情。最后,加以概括即可。
18.作者在开篇用了两段文字写父亲坚持要去已经去过的桂林,而不去没有去过的西双版纳,这样写用意何在?(2分)
【答案】设置了悬念,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方法。开篇用了两段“父亲坚持去桂林”“不去西双版纳”,这让读者产生悬念——父亲为什么要坚持去桂林,一定有什么故事在里面。这自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后文告诉读者父亲去桂林的目的——还米粉钱,因此,前两段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19.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得到的启发。(3分)
【答案】参考示例一:我得到的启发是要做一个诚信、感恩的人。文中的父亲坚持去桂林偿还15年前的那碗米粉钱,这种信守承诺、懂得感恩的精神感染了我。
参考示例二:我得到的启发是要做一个善良,善解人意的人。文中的老杨看出父亲丢失钱包的窘态,不仅不收钱,还邀请父亲再来吃他的米粉。
【解析】此题是开放性试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启发思考。谈自己在文中获得的启发思考和感受,要注意观点必须符合题目要求——要从得到的启发和结合选文内容两方面作答,其次要把文章中心换成“我”角度进行阐述;第三要注意要求联系自己实际的问题必须联系实际。如,父亲坚持去桂林偿还15年前的那碗米粉钱,“十五年”未忘记自己的承诺,这启发我要做一个诚信、感恩的人。当然,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结合自己对文本夫人理解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回答。
15.(2018·贵州黔东南、黔南、黔西南)
一粒新西兰糖果
①如今的航空公司,飞机上服务的往往都是漂亮的空中小姐。你走进法兰西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公司的机舱,哇,一个比一个漂亮。有些航空公司却不然,反其道而用之,服务的都是手脚麻利的大嫂、大婶。这回我们从奥克兰乘新西兰航班飞香港,飞机上服务的全都是空中“胖大叔”“胖大伯”。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往那儿一站,整条过道差不多堵死。但“胖大叔”“胖大伯”服务好得不得了,满面笑容,随时过来问你要这要那。还过来捏捏被角,“先生,你脚上盖的够不够?”用完了早餐,飞机已快到香港上空,空中“胖大伯”又拿出小藤筐,准备给乘客发“餐后糖果”了。
②此时,天已经发亮,太平洋的天边云际,正投过来一线霞光。于是我看清与我坐在一排,等着接糖果的,是四位父母和他们的孩子。三个孩子跟我一样,是黑眼睛黑头发的,一个孩子是蓝眼睛黄头发的。胖大伯突然停了下来,玩了个把戏:“在拿糖果之前,我想请小朋友替我帮忙……”
③胖大伯有什么点子啊?
④“我想请一位小朋友替我把筐里的糖果,发给每位乘客。”这显然是在培养孩子。事情虽小,但很有意思。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目光对准了座位上的四位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我自然是希望三个中国小孩能站出来。但是,三个“黑眼睛”什么反应也没有。他们父母头都没抬,有—位甚至将书盖在眼睛上,似乎在补回昨晚的睡眠。看来,孩子是要成为买卖房地产的大亨,吞吐千万资本的富豪大商的,他们原意一个星期上五次钢琴、礼仪、跆拳道的兴趣班,却怎么也不会热心做给别人献糖果的小把戏!
⑤“Let me try(让我试试)——”那个黄头发的小孩站了出来!马上,机舱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小男孩接过胖大伯的藤筐,快乐地小跳着,小雀儿一样满机舱给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送糖果。
⑥情不自禁,我心中涌出难言的滋味,突然想到另一件事。有一次,我们返回深圳,到广州转汽车要上一道天桥,有一段长长的斜坡。当时,人来人往,背背包的、拖箱子的、提行李的,都鱼贯上坡。我突然问妻子,这么多人,你能分出,哪些是香港人,哪些是大陆人吗?同样的黄皮肤、同样的黑眼睛、操着几乎同样的粤语……她摇摇头。
⑦“可以分出来——”我说。你看那大人提着行李大包小包,让小孩轻松走在前头的,必是大陆人。而那大人若无其事,轻松说笑,让孩子提着拖着行李上坡的,是香港人。一问,还真八九不离十。
⑧“Hello——”这时,我听到耳边一个稚气的声音,是那个黄头发的孩子站在我身边,向我伸过来一个藤筐。我随手从中拿了一枚。⑨我吃了这一粒甜蜜的糖果,却把舒展开的这张糖纸带了回来,放在客厅的橱柜里,让所有来我家的孩子都能听到这个故事。
(选自《悦读馆》,作者陈秉安,有删改)
19.请从第①段写出新西兰航空公司做法和服务不一样的地方。(4分)
【答案】一反常规,机上服务人员为胖大叔胖大伯;胖大伯们堵死了过道,服务却又特别热情温馨。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提炼。第①段内容较多,解题时要紧紧抓住“做法”和“服务”两个关键词,找到和“做法”(服务人员为胖大叔)、“服务”(服务热情温馨)相关的语句和词语,由于原文语言较为具体,所以作答时要注意进行提炼和归纳。20.请从内容和结构解说结尾段的作用。(3分)
【答案】照应标题,收束全文,满怀期待,意犹未尽。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作用。文章结尾往往有照应开头的作用,另外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有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具体到本文的结尾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作答:一是再次出现“糖果”,照应标题。二是“我”把“舒展开的糖纸带回来”并“放在橱柜上”,这就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人回味悠长,同事收束全文。
21.请从文中选写两例,说明运用对比在表达上的好处。(4分)
【答案】对比比比皆是:新西兰航空公司招收服务人员与别的航空公司招用漂亮小姐的对比,胖大叔体型与服务态度的对比,中外孩子对发放糖果态度的对比,香港父母孩子跟大陆父母孩子携带行李的对比,大陆父母期待值与发放糖果小把戏的对比……好处是使文中形象突出鲜明,读者印象深刻。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手法的赏析。所谓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关于本文的对比,在文中出现了很多出,例如从选文的开端就能够找到,将新西兰航空的做法与服务与别的航空公司进行对比,这就表现了新西兰航空公司的的本质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2.请就第四段划线句子说说你读后看法。(4分)
看来,三个孩子是要成为买卖房地产的大亨,吞吐千万资本的富豪大商的,他们可能愿意一个星期上五次钢琴、礼仪、跆拳道的兴趣班,却怎么也不会热心做给别人献糖果的小把戏!
【答案】示例:多年来,我们的教育误入歧途,价值取向偏颇,功名利禄至上,包办溺爱,忽略孩子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几点,如价值取向偏颇,还可以从道德素养方面如功利性太强等,然后进行阐释归纳,在作答时还要注意运用议论性的语言。
16.(2018·黑龙江龙东)阅读《担担面的尊严》一文,回答第22-25题。(共9分)
担担面的尊严
①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我一位在华西医院当医生的朋友参加了医院组织的救援队,奔赴灾区,我当时正好在当无业游民,就跟着去帮忙抬担架。回程途中,车队堵在了成雅高速上,6个小时都没能移动分毫。
②沿连有很多乡民贩卖方便面火腿肠,我问了一下,一碗方便面竟然卖到了40元,开水2元。“这些小资产阶级!”我的医生朋友骂道。
③为了表达对发国难财的鄙视,她买了一碗方便面不加水啃着吃,我当时指出这不是干脆面,不适合干吃。她表示不是心疼那2元钱,这代表着她的honor问题。
④就在这时,我看见以三蹦子为主的大军中多了一位佝偻的老者,他挑着一条扁担,扁担两端是一口铜锅和一个煤球炉子,颤颤巍巍地行走着。我好奇地下车上前一探究竟,只见他支起锅炉,打开火,取出一把细薄的手工面,扔进铜锅开煮。同时极其麻利地打起了调料碗,我用鼻子都能闻出里面的红油、芽菜、蒜末、花椒面,以及透着一股焦香的猪肉臊子。
⑤这是正宗的担担面。你能想象在大半天粒米未进的时候突然出现一碗担担面的情形吗?我掏出钱包,摸出一张百元大钞,跟老者说:“来一碗。”“有没有零钱,我找不起。”老者半眯着眼睛回答。
⑥我愣住了,我想以该地段的物价水平,方便面都要卖40元,一碗担担面不破百就是对成都小吃的侮辱。我坚持把100元塞给老者,我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是honor问题。
⑦片刻功夫,面煮好了,老者用大盘子端着10碗面上了我们的车,他说10元一碗,绝不发国难财。
⑧“这是我的原则。”他说。
⑨车上7个人,我吃了2碗,那个刚啃完方便面的医生朋友吃了3碗,她看着瞠目结舌的我,赶紧尴尬地解释:“我其实没有这么能吃,这是一种大爱。”
⑩在那天之后,我再也没见过真正的担担面。在那天前,我也没见过。
(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
【注】honor:道德标准。
22.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2分)
【答案】示例: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位卖担担面的老者,在雅安地震的非常时期,依然按原价卖面的故事。
【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梳理文章内容,找出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进行概括。本文的故事发生在雅安地震时期,主人公是卖担担面的老者,事件是老者不发国难财依然按原价卖面;将这些内容概括即可得出答案。2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示例: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用其他乡民哄抬物价的行为与老人坚持原价卖面的行为作对比,突出老人不为利益所诱惑,坚守原则的优秀品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表现手法的理解和分析。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辨析。雅安地震后,一些乡民将方便面卖到40元;而一位老汉却坚持原价10元卖担担面,这两种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老人的高尚品质。
24.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请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进行回答。(2分)【答案】示例:结构上收束全文(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题,高度赞扬了老者的优秀品质。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段落作用。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包括:总领下文、为下文做铺垫、承上启下、埋下伏笔、照应标题、总结全文等作用。内容上的作用包括:丰富文章内容、抒发情感、表现或升华文章主题等作用。结尾“在那天之后,我再也没见过真正的担担面。在那天前,我也没见过”在结构上总结了全文,这里的“真正的担担面”是指老者不发国难财依然按原价卖面的的高尚品质。在内容上表达了对老者赞美之情,升华了文章主题。25.读了本文,请你谈谈生活中我们将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3分)【答案】在生活中我们要用自己坚守道德准则的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戒除私心,时时处处事事为他人着想,用高尚的社会道德来约束自己,不做损人利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