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机振动、节能技术监督培训课件
水机振动、节能技术监督培训课件 篇1
水机振动、节能技术监督制度及工作方法
一、总则 1.振动管理
1.1振动是水力发电企业旋转设备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综合指标,包括机组振动、摆度、脉动,以及重要辅机的振动等,是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修水平的综合反映。异常的振动会严重危害设备的安全运行。
1.2旋转设备的振动监督工作应深入到设计、产品选型、出厂验收、基建安装、调试、运行、停用、检修及技术改造等各个环节,达到设备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1.3旋转设备振动监督工作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旋转设备工作在良好的振动状况下,减少设备的损耗,避免发生损坏设备的事故,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
1.4旋转设备振动监督工作的任务是执行旋转设备的振动国家标准及各项反事故措施的相关规定;掌握设备的振动变化规律,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分析振动事故;参与制订反事故措施,不断提高旋转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1.5旋转设备振动监督工作要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旋转设备振动监督的专业水平。
2.节能监督
2.1节能技术监督工作应以质量监督为中心,以水库优化调度为重点,对耗能设备及系统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实行全过程的技术监督。
2.2节能技术监督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管理工作,要组织协调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的工作,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共同搞好节能技术监督工作。
2.3节能技术监督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国家、行业有关节能技术监督和节约能源的规程、规定、条例,建立健全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计量为手段的节能技术监督体系,实行技术责任制,对影响发电设备经济运行的重要参数、性能和指标进行监督、检查、调整及评价。使水、电、油、气的消耗率达到最佳水平.2.4节能技术监督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广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降低发电设备和系统的能源消耗。
二、岗位职责及工作办法 1振动管理
1.1各技术监控管理服务单位根据监控服务合同作为本地区集团公司所属各发电企业技术监控的主要职能部门,行使技术监控管理职能,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认真贯彻执行振动国家标准及其他有关规程制度与反事故措施,检查、指导与协助各发电企业开展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工作;
(二)及时了解掌握各发电企业主要旋转设备的振动状况,研究解决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的关键技术问题,参加与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有关的重大事故原因调查与分析,制定相应的反事故措施;
(三)协助制定本地区集团公司所属发电企业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工作计划与规划;定期对本地区集团公司所属发电企业进行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工作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对策;
(四)参与各发电企业与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有关的主要设备选型及出厂验收、重大技术措施与技术改造方案的审查、咨询、鉴定等工作;
(五)每半年向集团公司上报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工作报告,及时了解各发电企业有关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的重大事故与缺陷情况,并提出调查分析资料与处理建议;
(六)组织召开本地区集团公司所属发电企业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和推广振动处理工作经验和先进技术;
(七)组织对本地区集团公司所属发电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培训、考核;
(八)有条件的逐步建立本地区集团公司所属发电企业的旋转设备振动技术管理网络或状态监测远程技术中心。
1.2各发电企业各运行班组要建立运行日志,日志上要对本班组值班时间内各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出总结。如有振动异常的设备应在日志上注明设备名称、测点号、振动(摆度、压力脉动)值及设备运行工况。
1.3设备运行中受到电气因素的冲击或运行工况发生急剧变化,如无法判断机组是否受到危害,应对机组的振动进行全面观测与评估.1.4对于因振动过大、振动故障或存在异音而停运的机组,在未查明原因无法判断机组是否正常的情况下不得盲目重新启动机组,在确定机组正常可恢复运行时,也应制定启动振动监测措施,报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1.5与机组振动有关的一般检修项目应按检修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1.6针对机组异常振动处理的特殊项目,电厂应列入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1.7关机组的导轴承调整与轴瓦间隙、镜板水平(垂直)度、空气间隙、转轮间隙、大轴中心等检修记录应记入振动监督台帐。对于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区域(运行水头与导叶开度或轮叶开度、机组出力等的关系)等均应逐步形成详细记录,督促电厂负责执行。
1.8与机组振动有关的检修质量标准,包括空气间隙、转轮与转轮室间隙、转子中心、各轴承调整整定的间隙值及紧力、推力轴承的受力调整等,同时应根据每台机组的制造厂规定,结合运行、检修中的实际情况作合理调整,并由厂总工程师批准,作为制度执行。
2.节能监督
2.1各技术监控管理服务单位根据与各分子公司(发电企业)签订的技术监督服务合同,行使节能技术监督的管理职能。应成立以主管生产领导或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监督领导小组,由相关专业人员开展具体工作。其职责如下:
(一)贯彻执行国家、行业、集团公司有关节能技术监督的条例、法规、规定等;
(二)按照监督制度定期向集团公司技术监控领导小组及技术监控办公室报送节能技术监督月报、季报、工作计划及总结,报告节能技术监督情况和调查分析资料以及提出建议;
(三)掌握节能技术领域的最新动向,建立节能技术档案,研究和提出节能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以指导各企业的节能技术工作;
(四)认真行使监督职权,对违反节能法的行为有制止权,对严重影响发电企业安全经济运行的高耗能设备投运有建议整改权;
(五)指导和参与各发电企业的水、电等重要计量装置的配置和质量认证工作;协助节能科技项目的攻关;
(六)负责对各发电企业节能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七)定期组织召开节能技术监督工作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制定节能监督工作计划和任务;
(八)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交流,推广现代化节能管理办法、节能技术改造和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不断提高各电厂节能技术监督水平。
2.2设计与制造监督
参与主机设备和主要辅助设备的设计、选型及评审工作,对性能优异、节能效果明显的产品有推荐建议权。
2.3运行与检修监督
(一)水能利用
1.以经济合理的运行方式和通过对发电厂按机组的效率特性、主辅机的最佳组合进行经济调度;
2.加强与水情测报的联系和管理,做好雨量与来水的预报与检测,进行水情预报、来水评估的跟踪与分析工作,充分利用汛期前后的水量提高发电电量;
3.各发电企业要定期对进出水口、拦污栅等外部过流流道进行定期检查,尤其是洪水季节,以杜绝不必要的堵塞而导致的水头损失;
4.加强对机组耗水率的考核与管理,同时开展对闸门漏水、导叶漏水量的检测与处理,保证水能的有效利用;
5.梯级水库应建立统一的流域调度,考虑各水库的调节性能与来水分配的特点,合理安排机组的运行方式,以获取各水电厂的最大效益。
(二)运行经济性
1.定期开展对机组的运行工作水头、调速系统的轮叶协联(双调机组)、不同水头下的机组出力等的检测、试验与记录,并提出分析报告,同时校正与优化机组(双调)协联曲线;
2.根据机组效率特性曲线,及综合调度要求与机组气蚀、振动等运行稳定性表现,合理安排机组的运行工况,尽量减少开停机次数,节约开停机与空转水量,有效提高水能利用率;
3.发电企业主要系统及设备如水轮机、发电机、主变等,在试生产、大修或重大技术改造前后,必须参照国标或有关标准进行相应试验和验收,以掌握设备及机组性能; 4.有条件的机组应进行原型效率的测试与运转特性曲线修订,为机组的经济运行提供直接指导。
(三)厂用电
1.定期对厂用电的各段母线的耗用电量进行分类计量统计,分析其实际变化,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节能优化;
2.对影响机组和设备经济性能的问题要制定消缺方案,结合大修或小修进行消缺。积极采用先进的调频技术,并进行必要的改造工作,以降低辅助设备的单耗。
【水机振动、节能技术监督培训课件】推荐阅读:
振动监测技术05-21
振动控制技术05-24
振动焊接技术11-05
振动测试技术01-10
激光振动测量技术03-24
直饮水机02-07
水机销售话术10-01
超纯水机验收细则10-03
输电线路振动测量技术02-21
NVH技术:振动控制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