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进博会成功举办感悟体会心得(精选7篇)
第三届进博会成功举办感悟体会心得 篇1
第三 届 进博会 成功举办感悟体会心得月 5 日至 10 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这次进博会体现了几个新特点,一是规格高,习近平主席在进博会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二是展区面积超过历届,展览品类多,展品涉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六大领域。三是参展范围广,交易活跃。此次进博会,来自世界各国的主要生产商和经销商以高质量的商品参展,采购签约高潮不断。四是公共卫生和高科技产品成为了新亮点。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医疗和公共卫生产品服务展区受到格外关注。为适应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市场需求,高科技产品和服务成为各国产商推荐的重点。
进博会展现了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全球化寒流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投资和贸易规模大幅度下滑,世界经济增长前景黯淡。世界人民需要信心和鼓舞。中国率先控制了疫情,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实现了经济的恢复性增长。根据世界银行和 IMF 的预测,今年中国将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
现正增长的大国。中国已经成为了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此次进博会展现了中国强劲的市场需求,为各国产商开拓了新市场,赢得了广泛好评。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为各国产商找到了新需求,中国经济的恢复性增长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希望。
进博会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共享市场的发展自信和责任担当。习近平主席在此次进博会开幕式致辞的演讲中上指出“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这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最强音,让世界共享中国市场是中国发展自信的体现,也是中国为推动世界投资和贸易复苏而提供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
当前,实现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是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建设开放新高地、促进外贸创新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是新时代中国强
化对外开放战略的关键性举措。在新发展阶段,在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的前提下,中国的对外开放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让世界共享超大规模市场和经济增长的红利,中国将在国际合作竞争中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第三届进博会的心得感悟 篇2
未来的几天里,八方来客、四海宾朋将再一次齐聚上海,把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向世人一一展示。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创新更多、层次更高——全球疫情下,进博会的如期举行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商界注入极大信心。
对进博会这一全球顶尖的开放平台和贸易创举,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筹备,连续三届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吸引外来投资、拓展合作领域、助力产业转型、推动消费升级,向全世界展示着中部大省坚定的开放决心和磅礴的开放力量。每一年的进博会,我省都组成了庞大代表团赴沪参会,今年亦不例外,全省注册报名企业、机构4931个,注册报名人员14682人。
谈收获,今年还要去进博
连续参加两届进博会,河南收获了什么?最初觉得就是单纯的采买之旅,结果让我们认清了与全球顶尖企业的制造和服务水平之间的差距。参加进博会可以说是开眼界之旅,但同时也让企业看到了全球最先进的业界动态、最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经验——参展主体、多家企业纷纷表示。
通过进博会,进一步扩大了河南的进口规模。两届进博会期间,河南交易团都举办了经贸洽谈活动,并向中外客商发布了河南交易团采购需求,通过省情推介、采购需求发布、成交合同签约和现场对接洽谈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合作、扩大开放,推动实现进出口均衡发展——河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企业参会行为已转化为实在成果:首届进博会上,河南省交易团举行的全球跨境电商对接活动中,河南保税物流中心与豌豆公主、澳洲CW大药房成功签约,去年,项目已相继在郑州中大门建成开业,河南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以“只比原产地高一点点”的价格买到澳大利亚的药品和日本的美妆及母婴用品。
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河南交易团与来自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客商达成了106个贸易合作合同,合同金额379.9亿元。河南交易团“采买”商品包括矿产品、食品、原油、光伏产品、塑料及其制品、医疗器械、食品加工机械、纺织品等——对河南推动产业转型、消费升级和外贸均衡发展,更好融入全球市场、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只要参加,就有收获,去年、今年,企业争相注册前往。河南省商务厅提供的材料显示:今年赴沪参会企业涵盖外贸、外资、服贸、商贸、物流等多个行业。近5000家企业、机构,足见河南企业“走出去”的愿望之迫切、交流合作的需求之强烈。
作为经济大省,河南实有市场主体总量已超过761万户,企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前两届进博会上,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一些航空领域的先进产品和技术悉数亮相,为河南的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其他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
11月6日上午,河南交易团将再一次在上海举办采购需求发布暨现场签约会,我们期待豫企能“结缘”更多全球名企,进一步提升河南消费的档次,提升“河南制造”的质量。
谈意义,助推中原更出彩
10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三届进博会河南交易团筹备情况。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举办本届进博会对促进我省对外贸易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主发布人、河南省商务厅副厅长高翔回答了三点。一是通过进博会,可以进一步推动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借助进博会采购平台作用,通过引进原材料、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进口优质最终产品,倒逼我省企业降低成本、改进工艺、创新技术,从而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二是通过进博会,可以进一步促进河南省消费升级。河南将抓住进博会机遇,引进一批国外优质特色产品和服务,满足全省消费者对高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助力消费升级,推动河南省由消费大省向消费强省转变。
三是通过进博会,可以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进博会期间,河南省将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通过精准邀商、以商邀商,大力宣传和推介本地营商环境,力争把更多的国外资金和技术吸引到河南、落地到河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作为贸易大省,河南去年进出口总额超过5700亿元,但是河南也是一个贸易顺差大省,有巨大的平衡空间。进博会展示了先进的高端设备、高端装备、高端技术、高端服务,为河南企业提供了良好的采购机会,也为企业转型升级、调整产品、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会。
河南省商务厅提供的资料显示:两届进博会,河南交易团不仅斥巨资买了商品,同时也签下不少技术和服务合同。购买先进技术,对于加快河南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提升作用;购买先进服务将对河南在新时代建设贸易强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起到促进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严重影响了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和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召开进博会,就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融合互动,更好地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进博会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誓和行动,是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参加进博会,是河南坚持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开放的河南脚步铿锵: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脚步不会停滞,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脚步不会停滞。
★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有感心得
★ 进博会观后感
★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个人心得体会
★ 在车博会开幕式的致辞材料
★ 观看秋季开学第一课个人心得感悟
★ 观看惊涛骇浪感悟与心得
★ 观看《小巷管家》心得感悟精选
★ 走路上学观看心得感悟
★ 观看九一八节目心得感悟202
第三届进博会成功举办感悟体会心得 篇3
本届进博会,各国企业参展积极踊跃,总展览面积比上届扩大近3 万平方米。可见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也说明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对中国市场充满了信心和期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下行压力,中国始终坚定地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世界风雨同舟。中国不仅在国内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战略成果,而且为世界抗击疫情提供了大量援助和捐助,尤其是一批批中国志愿团队冒着生命危险奔赴万里。我们无私地向世界分享了战疫的“中国经验”,提振了战疫的“世界信心”。同时,中国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将研发的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在危难时更体现了“中国担当”。中国不仅在国内实现了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前三季度累计进出口正增长,而且积极履
行对世界的承诺,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的历史性成果。在世界经济遭遇“寒冬”时,中国更是不惧“严寒”,积极参与和举办各类国际性的经贸活动,“雪中送炭”,为世界发展注入“中国暖流”。
“大国更应该有大的样子。”中国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未来也将这样做。在刚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就提出了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的奋斗愿景,这是基于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研判和深入分析作出的。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命运的真诚,充分表达了中国好也让世界更好的决心,再次彰显了大国该有的胸襟、格局、担当和志向,为未来进一步推进世界开放合作、共同发展树立了信心,做出了榜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华民族是一个乐于结交五湖四海朋友、热情好客的民族,是一个喜欢欢聚一堂、热热闹闹的民族,更是一个与朋友交而讲信、一诺千金的民族。我们说到,做到!
世界发展离不开共享,共享更需自身强。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我们要更加做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地践行、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第三届进博会成功举办感悟体会心得 篇4
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对中国市场满怀期待,是海外参展商接受为期14 天的健康医学观察,也义无反顾、千里赴会的重要因素。他们珍视当下世界最有潜力的市场,而进博会,是中国主动搭建的进入这一市场的平台。
今年的进博会企业展,展览规模更大,药品、医疗器械、乳业、高端消费品、汽车、工业电气、工程机械等行业排名前十的知名企业大部分都将精彩亮相。美国福特汽车、法国路易达孚、美国高通、日本松下、瑞士罗氏等皆已连续三年参展。
大咖级“新朋友”也在不断加入“进博朋友圈”。比如,今年首次签约的全球精品工业集团历峰拿下 500 多平方米的展览净面积,首度参展的优衣库母公司日本迅销集团签下 1500平方米的展位。数百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在本届进博会期间进行“全球首发、中国首展”,不少行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也将展示其首发产品。
越来越多的“新朋友”成为进博会的“老朋友”。在陆家嘴见到以色列沃特金有限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伊万时,他用一口地道的汉语告诉
记者:“第二届进博会上,我们收获了超过 300 家企业的潜在客户和代理商的关注,因此决定将公司的中国区总部落户在上海陆家嘴,并启动了在长三角地区投资建厂的工作,做到设备生产本土化。”他说,今年公司将继续在进博会上玩转“黑科技”,亮出城市垂直农场和抗菌材料产品等。
短短一年,从参展商变成投资商,这是进博会的吸引力,这场盛会正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服务中国八成汽车主机厂、主打设计的意柯那将在今年的进博会实现“首秀”;世邦魏理仕将以“未来中心”为主题,带来多项国内首发的地产科技软件以及服务方案……上海自贸试验区陆家嘴管理局经济发展处主管冯吉告诉记者,今年,陆家嘴管理局推动 8 家全球知名企业首次参展进博会,陆家嘴区域内还有约 40 家企业参展第三届进博会。从推动企业参展进博会,到吸引外商来华投资,把“新朋友”变成“老朋友”,陆家嘴形成了一套深度服务进博会的工作机制。
第三届进博会成功举办感悟体会心得 篇5
战“疫”之年,人类从未如此寄希望于科学。金秋时节,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于“科学天团”闪烁的熠熠星光之间,人们看到的是象征人类智慧巅峰的“最强大脑”团结合作、齐心为抗疫建言、为推动科学发展出谋划策的群像。
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本次论坛作视频致辞中所言,在当前形势下,尤其需要开展新冠肺炎药物、疫苗、检测领域的研究合作,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共性问题,让科技创新更好造福人类。他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将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回顾往昔,人类文明史上的每一次进步,从经济社会的变革到民生福祉的改善,无不伴随着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与创新。以人类与未知疾病的斗争为例,从天花、黑死病到鼠疫等,一系列曾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疾病最终被征服,从根本上说,都归因于在医学尤其是药物或疫苗研发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从而扭转人类命运的走向。
连续举办三届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朋友圈”持续扩容,磁力越来越强,此次“云”集包括 61 位诺奖得主在内的 137 位科学大
咖。细细观察,其中的不少大师、大家,比如今年首次参加论坛、因发现丙肝病毒肝炎而摘获 202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病毒学家哈维。阿尔特等,都是行走在科学最前沿,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助力人类疏解在能源、环境等方面遭遇的困境,以实实在在的科技成果造福人类,并获得诺奖垂青。
放眼当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尤其让人动容的是,在此次论坛开幕后,多位与会的顶尖科学家在论及科技创新时发出了共同的心声:亟需开展更广泛、更密切的国际科技合作。
谈及疫情防控,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2006 年诺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说,“全世界从未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灾难、也从未历经过如此大范围的国际合作”;此次在论坛上最新揭牌成立的上海世界顶尖科学家发展基金会,也将促进科技交流、促进科学家跨代际跨国界交流与合作列为未来的工作重点。
不仅病毒没有国界,人类还面临着诸多未知风险。此次疫情已经充分表明,人类社会已经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抵御未知风险,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只有联
合起来,才能集结更多智慧、打造科技利器。可以说,疫情之下,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召开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就是一次海内外科学家齐心合力、为共同推动科学事业进步而积极贡献的有力尝试。
第三届进博会成功举办感悟体会心得 篇6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第三届进博会企业展规划面积 36 万平方米,比第二届增加 6 万平方米。
欧莱雅集团是第三届进博会参展商联盟理事会首任轮值主席单位。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让—保罗·安巩表示,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博会向世界证明,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没有停滞,方向并未改变,这对全球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备受期待,将给参展企业带来更大信心。”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中国总裁高祥钦认为,进博会是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建设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世界经济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
将在“云端”参与本届进博会的俄罗斯切尔诺戈洛夫卡饮料公司亚洲贸易活动负责人尼古拉·索科洛夫说,从习近平主席以往的讲话中,能看到中国开放的决心和行动。展会对正处于困难时期的世界贸易而言意义重大,很可能成为“后疫情时代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机遇”。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丸川知雄说,“习近平主席之前在进博会上表达了进一步扩大开放、与各国共同发展的意愿,很期待本届进博会上中国的新举措新倡议。”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今年将在进博会上展示绿色矿产品、绿色物流解决方案以及部分创新技术。淡水河谷中国区总裁谢雪说,进博会为企业自我展示和沟通交流提供了平台。“进博会如期举行,向世界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将在推动全球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西班牙政府已连续第三年组织参与进博会。除自行报名参展的企业外,还将在本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设立 300平方米的国家馆。西班牙外贸投资促进局表示:
“进博会显示出中国继续扩大开放的决心,为国际合作打造了重要平台,将推动西班牙汽车制造、技术装备和医疗器械等高品质产品对华出口。”
【篇二】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观后感全集
本届进博会上,世界 500 强企业数量达到往届规模,主要跨国企业纷纷表示将继续扩大在华投资,彰显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坚定信心。
泰国法政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阿颂西表示,泰国企业积极参加进博会,不仅获得了大量订单,还通过增强沟通交流,为进入中国市场赢得更多便利。“中国依靠科学、有力的防疫措施有效控制住疫情,前三季度实现经济正增长,为世界经济尽快复苏注入动力。”
波兰锐思塔履带式推土机日前作为首批展品已运抵上海。该企业品牌销售经理托马斯说:“进博会为全球商业伙伴打造了展示最新、最先进设备的大舞台。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我们对参加本届进博会充满了期待。”
波兰格但斯克深水集装箱码头总裁卡梅隆说:“中国经济复苏对全世界至关重要。格但斯克港是波兰第一大港口,也是波罗的海沿岸的港口之一,来自中国的货物在格但斯克深水集装箱码头吞吐量中占比超过 50%。随着中国经济强力复苏,码头的货运量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中国加快复工复产让世界物流行业重新运转,给各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带来了信心。本届进博会将为世界早日走出疫情阴霾带来希望和信心。”
西班牙米塔特酒庄今年首次报名参展。酒庄负责人伊格那西奥·吉尔表示,“自我们 2017 年进入中国市场后,红酒销量就以每年 30%的速度快速增长。我们积极参与进博会,希望能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知名度。”
“进博会给我们提供了通往中国市场的平台。”意大利达涅利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马蒂诺·弗朗索瓦·大卫表示,在过去 3 年中,达涅利在中国的收入翻了一番,进博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为外企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机遇。”
据了解,本届进博会将展示不少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全球”“中国”。高祥钦指出,中国是全球少有的消费群体多元化、开放包容的市场,“中国市场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各国企业”。进博会在引领中国市场趋势、提升消费体验上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加大了在中国的研发力度,在进博会展示我们的研发产品,与同行交流经验,共同推动产业和科技的创新发展。” 【篇三】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观后感全集
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主席将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证明了中国对办好进博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视。”日本花王集团公关部负责人说,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中国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对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也在进一步扩大,“我们有幸参与了前两届进博会,收获巨大。展会提供了展示新产品的大舞台,助力提升品牌知名度。”
厄瓜多尔出口与投资促进局副部长维罗妮卡·查韦斯表示,厄瓜多尔将进博会视为与世界各国互联互通、加强贸易合作的重要机遇。“进博会打造了国际一流的开放合作平台,推动形成更好的全球贸易环境。”
“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面对疫情挑战,各方应更加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加强开放合作。”埃及埃中商会主席菲基表示,进博会是向中国市场展示和推广产品与服务的时机,能有效帮助外国企业与中国市场进行对接。“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重要动力。”
近40 家阿根廷企业将参加第三届进博会。阿生产发展部长库尔法斯强调,阿方愿充分利用进博会的平台和资源,深挖双边投资贸易合作潜力。“中国市场的强劲活力和韧性,为阿根廷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阿根廷牛肉促进协会顾问豪尔赫·格林伯格说,今年参会的防疫规定非常严格,但参展商热情不减,“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开放的平台,扩大中国市场,实现合作共赢。”
第三届进博会成功举办感悟体会心得 篇7
篇一
东方风来,全球瞩目。上海西郊“四叶草”展馆内,以进口为主题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热情拥抱五洲宾客。
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来自五大洲的3600多家企业参展,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来了200多家,包括中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在内的境内外采购商超过40万人……
有限展位,无限热情。11月6日,36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集体签约参展2019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一位难求”的进博会再次反映了各国对外开放、包容、普惠理念的共同追求。
“世界上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主席洞察历史规律、把握时代潮流,深刻阐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势,明确提出了各国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三点倡议。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之际,主席的演讲指出了共建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的正确方向,向世界传递着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坚持开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间”“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主席在演讲中对各国提出的倡议,是对经济全球化历史大势的把握和顺应,也是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形势下,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好造福各国人民的务实选择。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拿出更大勇气,拿出务实行动,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才能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中国经济的“大海”,是壮阔之海,无惧任何狂风骤雨,始终顺应时代潮流奔涌不息;也是开放之海,真诚向世界敞开胸怀,始终与各国合作共赢。历史大势浩荡前行,中国前行的步伐铿锵有力。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将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举办进博会,是中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也是新时代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一个生动缩影。
一次次握手、一份份订单背后,是海内外参展商和嘉宾的普遍共识:通过扩大进口和举办进博会,中国为世界经济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良好预期,体现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
“我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主席的话语掷地有声。开放、创新、包容……以进口博览会为契机,中国将以更开放的姿态与世界携手,共绘互利共赢的精彩画卷!
篇二
20xx年11月5日,国家主席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演讲中提到“中国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中国将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中国将始终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中国将始终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总而言之,时代趋势,开放共享、互利共赢,中国将始终是全球发展积极贡献者。
中国智慧为全球开放提供动力。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全球发展需要全球开放,而中国对于推动全球开放始终贡献智慧,提供动力。一直以来,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可以断言,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全球开放贡献智慧,提供动力。
中国智慧为世界发展注入活力。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当今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中国智慧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创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切实为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做出了积极地贡献。世界大同为之必然,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可以说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离不开中国,在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道路上,中国将会贡献更多像“一带一路”一样的智慧,始终是全球发展积极贡献者。
中国智慧为世界发展贡献更多。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国将为扩大开放加大推进力度,贡献更多智慧。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5项措施将会对全球发展起到积极性作用。
中国将始终是全球发展积极贡献者。中国智慧为全球开放提供动力,中国智慧为世界发展注入活力,中国智慧为世界发展贡献更多,面对日益发展迅速的世界形势,中国将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篇三
20xx年11月5日,中国·上海召开世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迎来了共82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来自130多个国家的3000多家企业、16万采购商参加企业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国家主席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表明了中国向世界打开的经济大门不会只是打开,而是会越开越大。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11月5日,主席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一大创举。这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
我国之所以愿意对外开放,是在顺应时代的发展。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进博会签订了数目如此之多的单笔150亿订单。在全球都努力向工业4.0发展的过程中,各国在互联网的和发达物流、交通工具的连接下,已然成为了一个紧密的地球村。在这种背景下,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应该包容、开放、敢于迎接挑战而共同发展,而不是为了躲避风险而固步自封。从整体来看,我国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对改善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民间资金的投资和消费能力有积极意义。挑战是,进一步的开放对我国企业而言是大浪淘沙,会倒逼我国优质企业同步升级发展,存活下来的都是“金子”,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但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而进博会,将进一步打开中国经济的大门。
篇四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一大创举。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这届进口博览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就是要欢迎各国朋友,把握新时代中国发展机遇,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实现共同繁荣进步。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砥砺前行,依靠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同时,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
开放带来进步,开放催生机遇。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展会,进博会在国际贸易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奏响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时代乐章,书写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中国故事。在进博会开幕式上,习主席提出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等5个方面的务实举措,表明新时代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决心。向世界敞开大门,才能顺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提供更加丰富、更为多元的消费选择,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持续释放市场潜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同时,世界经济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风险挑战加剧。时代潮流不可阻挡,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推动开放合作,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就应坚持开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间;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从空中俯瞰,进博会会场恰似一枚银色的“四叶草”。扎根开放合作的沃壤,各国合作共赢的伟大事业正在蓬勃发展。进博会大幕开启,再次向世界表明: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我们期待各方共同努力,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收获丰硕成果,书写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增进各国人民福祉的崭新篇章。
篇五
20xx年11月5号举世瞩目的中国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开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进博会吸引了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展,采购商则超过了15万人。
进口对一个国家是非常重要的,尽管中国制造已经遍布全球,但我国仍需进口国内短缺的资源和高质量的外国产品。在2017年中国购买力平均达23.3万亿美元成为了全球的消费市场。20xx年前三个季度中国进口贸易总值达到了1.5万亿美元增长14.1%,中国已经连续九年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和消费国。举办进口博览会是我国表明开放市场和促进世界贸易的意愿。为了吸引进口增加消费我国已在多个政策出现了改变。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进博会的召开,无疑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坚持对外开放新姿态的重要契机。
我国一直以来进口的商品包括了原油、铁矿石、大豆、天然气等,这些都是我国市场较为紧张的资源。其他商品包括油漆、胶纸、化妆品原料、香精、奶粉、电子产品,还包括旅游服务等,都将成为我国未来进口的商品和服务。本次进博会共设置了七大展区,内容涉及消费电子及家电、服装服饰及日用品、汽车、智能及高端装备、食品及农产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除了品类齐全之外,甚至有100多项产品和技术是全球首发。国家会展中心“四叶草”、紧张有序的大飞机组装车间、时尚精致的咖啡工坊、热气腾腾的小笼馒头……未来五年我国进口商品将超十万亿美元,开放市场是我国未来的一个重要举措。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物美价廉的商品将进入我们的视野,进口产品将不会是一个奢侈的选择,它们甚至将会比国产商品更便宜。普通百姓将会有更多更优质的选择。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习主席以“三个坚持”指明了国际经贸合作方向,那就是“坚持开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间”“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放眼当下的全球贸易实践,中国提出并奉行的“三个坚持”,在推进经济全球化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从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到举办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理念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广泛共识,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了积极参与、互利共赢的新姿态。
篇六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学习了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内容,回顾历史,思考当下,展望未来,了解全球经济发展大势,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方式、方法,明白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学习了从历史、当今和未来三个维度加强开放合作的时代重要性。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习近平同志站在人类历史的制高点,指出造福人类是科技创新的最大动力,共享创新成果,是国际社会的一致呼声和现实选择。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是越来越宽的人间正道。
一、“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讲话内容为当前经济形势的企业发展提供了准确方向。习近平主席指出,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应坚持开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间,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包容普惠,融入各国的共同发展。
二、“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用三个“不会停滞”宣示了拥抱世界的决心和信心,这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对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年年举办的表态也表示支持,认为这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窗口,能增强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家坚定了以更高的站位、更开放的思维,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第三届进博会成功举办感悟体会心得】推荐阅读:
第三方物流成功案例09-30
成功学学习心得感悟01-23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心得体会12-18
关于举办第三届职工运动会的通知05-10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感悟心得体会10-13
世博会成功案例07-25
成功的举办12-18
成功心得体会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