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研讨会心得体会

2024-10-27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研讨会心得体会(共9篇)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1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研讨会心得体会

张宣薰

2012年4月20日至22日,我在昌江县职教中心参加了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研讨会,听了洋思中学副校长曹伟林和我校李高芳老师对八年级数学《同底数幂的乘法》这节课的同课异构。课后又听取了曹伟林副校长的说课及其他领导的报告,颇有收获。下面我谈一下学习洋思经验之后的个人几点体会。

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首先呈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告知学生本堂课应该完成的学习目标,然后呈现各种不同种类的练习,让学生熟知、理解和掌握。在课堂上,教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目标。此模式省去了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上沟通的时间。从学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能很快地进入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参与学生的自学交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没有开小差和打瞌睡时间,课堂上体现的是学生紧张的学习气氛。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的同时,规定了完成的时间,促使学生不得不高效地自学。对于自学效果的检验,教师非常注重后进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提问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对中等生或后进生都能回答的问题,从不重复讲解。在检查完自学效果之后,教师能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并进行及时地训练。教师从不直接给出答案,有意的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得出结果,然后教师再给予肯定。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的整体程序是: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优先差生)——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对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中,我最深的几点感触是:

一、以学生自学为前提,然后及时地训练所学知识,打破了传统的引导讲解的教学方法。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突出。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让中等生,后进生把容易错的问题展现出来以便于共同讨论并最终解决,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三、“兵帮兵”充公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处理问题简捷,不拖泥带水,问题与另一个问题之间过渡快,要求学生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紧跟教师的指导去主动学习。

四、注重课堂时效性和实效性。教师敢于放手,相信学生自学的能力,对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不重复讲解以免打击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备课要非常认真,不仅是体现在教案上,还要体现在课本的标识上。另外,教师要对课堂有预见性的预案,借此来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五、课堂教学质量意识强。运用“引导讲授”还是“先学后教”那不是绝对的,“洋思”教师的教法是灵活多变的,大多数时间这两种方法是以第二种方法为主而第一种方法穿插运用。

六、教师注重学生良好行为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认为在学习引用此种教学模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采用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学生易懂,但课后学生遗忘也较快。因此,老师最好引导学生及时复习,适当布置精简的课外作业,加大周测,月测的力度,以促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长效记忆。

2.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却易淡化优秀生和特困生的培养。洋思中学采用了“兵帮兵”学习模式,值得借鉴。另外,对于课堂作业或课外作业能否进行分层次布置,值得探讨。

3.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还应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学习,我感觉我们与洋思中学的差距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信心需要进一步加强,观念需要更新。

2.后进生的转化是我们与洋思教学质量产生差距最主要的原因。

3.受客观因素影响,对日清、周测工作落实不到位。

4.学生生源复杂,家长重视不够,学生的养成教育行为习惯、自学能力较弱。

我对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

“先学”,先学不是预习,先学比预习更有效。“先学”之前教师要讲一两句,明确提出学习目标,并出示自学指导,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让学生很快通过引桥,走上自学的快车道。在“先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分析,为“后教”作好准备。

“后教”,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老师始终起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实质上还是学生讲、学生互相教。老师主要对规律、方法、注意点等进行点评。

“当堂训练”,当堂训练不仅仅是考试,还可以是测试,也可以是动手、动口的训练。对于当堂训练,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所必不可少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由“重教”转向“重学”,促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到引导学生学习这方面来,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的各种能力不断增强。从洋思的课堂教学可以看出,它很注重实效。首先,从教学手段来看,它较单一,没有花架,仅仅是一些简单的辅助设备,不像目前有些观点,上公开课就离不开花哨多媒体;其次,它上课的时效性很强,不注重导入,不在无为的地方花时间,从它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全可以看出,而是针对问题下功夫,通过思考、讨论、互相解答,堂堂清、日日清等落实教学目标和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学习,我决心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自己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洋思人”的敬业奉献精神,敢于改革创新的精神。总之,在学习洋思经验及实施新课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地反思,及时地取总结,适时地改进,充分地完善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2

为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和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改变那种上课听、考试背的陈旧教学方法, 洋思中学教师们做了有益的探索, 给我们指明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古语说得好, “学以致用”。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大胆引入洋思经验, 并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做了一些必要的补充和修改。我将传统的教学程序做逆向变动, 先让学生自学探索, 然后做作业, 接着同学评议, 最后教师综合各种反馈信息, 有针对性地讲解。现将我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巧妙导入, 公布目标。

在教学中, 在“学”与“导”的关系上, 主要靠学生“学”, 但关键又在教师“导”。“导”既要指向, 即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自学, 又要激趣, 即激发学生学习有关课文的兴趣。如引导学生学习《“秦王扫六合”》, 可告诉学生秦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年, 但创造了两个第一, 即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其一系列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措施, 对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影响极大;又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然后, 挂出事先写好的自学提纲与目标。

学生自学的提纲与目标, 一定要紧扣教材, 突出重点, 因此学习新课前, 教师要根据教学课标、教材和学生的承受力, 拟定出合理的明确的教学目标, 把课文做知识点与训练点的分工, 具体地提出要求, 应学会哪些知识、掌握何种能力都用文字表达出来, 向学生公布, 要学生根据自学提纲与目标, 开始自学。

2. 自学探索, 个别指导。

学生自学, 一要逐步授以自学方法, 二要加强指导与检查督促。由于学生智力有一个发展过程, 因此, 关于自学方法的介绍要逐步深入。学生自学时, 要反复读课文, 想想、圈圈、画画, 独立地感知与理解课文内容, 区分懂与不懂的部分, 把自己的疑难问题写下来, 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自学情况, 加强个别指导, 并经常检查学生的课本与笔记, 督促他们自觉学习。

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自学中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 要让他充分说出自己对这一问题是怎么思考的, 有什么意见。教师把握了学生的思路, 然后简洁明确地指点思考方向, 帮其扫除障碍, 端正思路。在个别指导的同时, 要注意收集学生自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供课堂讲解时参考。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总是参差不齐的, 对程度好的学生要严格要求, 对程度差的学生更要热情鼓励和具体帮助, 使他们也能愉快地完成自学任务。在自学过程中, 要允许学生小声议论, 提倡相互帮助, 但不能包办代替和互相抄袭。这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质量, 养成互相学习研究的学风很有作用。

3. 独立作业, 交流评议。

通过对照教学目标自我探索后, 要求学生做自我检测作业。通过试做一定的作业, 从而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加深和扩大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使所学知识具体化, 形成与新知识相应的技能, 从而发展智力, 形成能力。

在独立完成作业后, 学生开始交流评议, 交流的内容一般是:教学目标要求掌握情况, 自我检测作业完成情况, 自学中不懂的问题等。交流的形式一般是先在小组交流, 后各组推举代表到班级交流。有什么就谈什么, 必要时教师要求学生评议, 教师参加到谈话中去。在适当时机, 发表自己的意见, 给予学生以肯定、否定、指点、解惑、表扬等反馈信息, 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 调控自己的学习心理, 再投入新的尝试。

4. 重点讲解, 复习巩固。

教师根据学生自学、作业和评议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处理, 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整理等手段, 对各种信息进行评价、校正、筛选和优化。引导学生对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关键以及作业中经过反复思考难以解决的一些共同性问题进行点拨或讲解。教师讲解一定要抓住关键, 钩玄提要, 舍粗求精。例如, “爆发、北进、南下、东进、决战”寥寥十个字概括了斯巴达克起义经过的基本线索。又如, 隋唐时期的文化, 可用“五个一”加以归纳:一座桥——隋朝李春建造的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一卷经——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一条线——唐朝僧一行领导的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地球子午线的长度;一本书——唐政府编订并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唐本草》;一部药方——孙思邈编写的一部杰出的医学著作《千金方》。这样字少语精, 便于学生总体掌握。另外, 教师讲解时, 还要注意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在教师讲解以后, 让学生根据同学, 老师的反馈信息, 结合自己自学作业情况, 进行矫正。然后对照教学目标, 查漏补缺。其次, 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突出知识的纵横联系, 使知识在头脑中“竖”成线, “横”成片。另外还要做一些必要的习题予以巩固。

浅谈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篇3

这种教学模式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比及的优势,我认为它有着以下几点优势。

一、真正体现出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作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教育理念是“实践出真知”“尊重主体,面向全体”“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这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先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学,而是在让学生自学之前,教师先提出学生自学的目标,即自学所要达到的目的;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要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后教”不是简单地认为教师的讲授,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学后,发现问题、相互讨论、互相学习,即让学生教学生。“当堂训练”也是让学生通过练习,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这与教育者提出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相符合。

二、充分体现出分层递进的教育作用

按照教育的规律,每一个学校中不能分“快”“慢”班,而应该在同一个班级中有“好”“中”“差”的学生,这时候,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每一个学生都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则能够在同一時间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例如:在学生自学之前,教师可提出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学时所要求达到的不同目的,通过用投影仪放出难度不同的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完成不同的题目。只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才能给学生创造出这样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达到分层递进的教学效果。

三、正确检查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评价的可信度

以前,我们总是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抽时间完成,有部分成绩差的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就直接抄袭别人的作业,这样教师就不能准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就是当堂训练,使教师及时、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提高课堂评价的可信度。教学论的原理告诉我们,一堂课教学效率如何,是看学生如何学得好,学得了什么知识,提高了什么能力。课堂作业训练正是我们检验效率的重要途径。洋思中学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训练,不仅可以杜绝学生的抄袭,而且还可以准确地知道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换句话讲,如果学生的课堂作业不能当堂完成,那么我们就不能科学地、准确地评价出这节课的效率,课堂评价的可信度就降低,进而影响课后的查漏补缺,影响下一课时的教学。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新知识的习得,都必须以以前的知识为基础。所以我们在今天的教学中,要思考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我们所实施的最好方法,它能够让学生在上课时有充分的时间完成作业,杜绝“满堂灌”,作业过多地占用学生课余时间的做法。

四、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时,没有了解每一位学生,在不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的前提下,不研究学生,只研究教材,不研究学法,只研究教法,使我们课前设计的静态教学方案,不能适应动态的教学活动,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从而提高对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总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着其他教学模式所没有的特殊优势,正是由于洋思中学大胆地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洋思中学才有这辉煌历史。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第一中学)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4

学习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心得体会:高效的八字教学模式

学习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心得体会:高效的八字教学模式 洋思人创立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八字教学模式这个办学理念的核心要点是: (1)确立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生。洋思人有鲜明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且深入洋思人的心田,成为他们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在课堂内面向全体、特别关注中差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合格,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 (2)确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无论从开始的自学还是接下来的“兵教兵”,以及最后的当堂训练,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了导演的角色,具体的“演员”都是学生。 这种课堂教学的突出优势是: ①以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检查,接受能力慢的`同学在小组成员的带动,帮助下也能按时完成任务。课堂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成了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所以孩子们愿学乐学,相对来说,学习效果也要明显的多,应该说洋思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讲得比较少,教师在课堂上起组织教学作用,在学生自学有问题的地方适当点拨。 ②处理好课堂的诸多矛盾,打造和谐课堂。 教师不是“讲师”、“话筒”,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学生不是“听众”、“记录员”,而是学习的主体,责任在于学习。教与学在课上要有机结合。以学定教,学情决定教情,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先予教,课堂全过程是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反思我们的教学,老师都有一种感触:如今的孩子是越来越难教.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是滔滔不绝,深入浅出,甚至是大汗淋漓,而学生却平静如水,大多数人还只是停留在比较肤浅的水平,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实在让人费解、大为失望。 ③说到洋思的教学,我还要说的是“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做”。道理说起来并不深奥复杂,但真正按照这个要求并能持之以恒做下去,实在是难,很难。洋思的教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师徒同座,结对帮扶。对堂堂清不了学生,师傅负责帮助、监督徒弟学习,例题、习题、单词,一一助其过关。一次“清”不了,两次、三次……一般经过“二清”、“三清”,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日日清”,极个别仍不能“清”的,由老师帮助其“清”。“周周清”同样不可缺,他们实施周五验收制度,任课老师和班上的尖子生当验收员,班与班对调验收。 “清”不了的内容,由任课老师利用双休日帮助落实补救措施,再接受验收。现在,“三清”已内化为洋思的一种学习习惯,学生学习自觉主动,“清”不了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洋思中学学习体会。 篇5

——赴洋思中学学习体会

2011年9月16出发,学校领导梁廷玉校长和苏红主任带着我们23位新教师到江苏省泰兴市参观学习了洋思中学的教学和管理经验。

踏进洋思中学,耳闻目染了洋思中学厚重的校园文化,“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德育教育,“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从严治校、科学管理”的准军事化的学校管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络绎不绝的人流,丰硕的办学成果,让人深思、催人遐想,受益匪浅。

通过近一周的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坚定了自己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总体说来,洋思中学给我的最大启示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极具个性而又充满哲理的办学思想: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它像一盏明灯,给人以方向,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和力量,催人不断地追求新的目标。他们是对传统教育“学生难教”的彻底粉碎,是对只重视优生,而忽视或放弃差生的传统模式的无情宣战。一种教好每个学生,对人民负责,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能教好每个学生,让每个家长满意,就成为洋思人最大的幸福,相反,就是他们最大的痛苦。他们坚持从起始年级抓,从最后一名后进生抓起,不忽视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也不放过每一个学生的弱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辍学。他们满怀信心地千方百计地做好这些“学困生”和“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在洋思中学的校园里、师生间、课堂上,在我们看似平常听似平淡的教学现象背后,执着地洋溢着一种教育的博爱精神,对学生的赏识与信任精神,这即是“爱满天下”、“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的精神。这种精神从校长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层层张扬开,演化作洋思人自信的体行实践。

洋思人从心底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相信每一个教师都能教好,并且自信地实践着不选择学生、不苛求学生的原有基础,学校不分快慢班、班里不分优差生等刚性措施。实际上,洋思人把复杂的探究课题、把难以想象的教育难题都留给了自己,学生们由后进生到全体合格、青年教师由初上讲台到教学技艺精湛,倾注的自然是洋思人的心血。多年来,洋思中学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创造了入学率、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的骄人成果。执着于一种理念、提出一种教学模式并不难,积极尝试或部分成功也不难,但如洋思人之多年艰苦求索,广及各年级、各学科、全体教师、全体学生,且能一以贯之的成功案例实不多见。

洋思人演绎的是 “原生态”的现代教育理念,因此在洋思经验的文献里人们几乎见不到多少外国“圣贤”们的理论借鉴,也觅不到国内所谓专家的宏论妙语。然而,健康成长的学生们却又仿佛体验到了如布卢姆的“差异教学”、“掌握学习”的理念关照,乃至如合作教育、交往学习、自主建构性学习等现代 理念,也都在洋思人独特的品格中获得展现。另外,还必须指出,这里还有教育公平伦理理念、现代教学尊重学习者主体的理念,这都是作为教学改造之基础的理念。这些理念为洋思人执着坚忍的自信心所驾驭,就有了创造奇迹的动力的源泉。因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攀高,声明远扬。

二、独树一帜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1、有自然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洋思中学听课,给人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它的自然宽松、质朴随和,绝无刻意雕饰、重复排练过的痕迹。我们曾十分困惑于时下的公开课教学,也曾在评课时提出过“这堂课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问题”的悖论式的评价意见,起因即在于这些课的表演性和不自然。然而洋思中学开放式的公开课却让我们折服,让我们如沐春风而赞叹不已,它充满了生活般的互动交流,跃动着真实无妄的对或是错,那么平实,那么自然而然,甚至竟让那些不远千里来听课的教师们感到失落;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学生在那里兴致勃勃地学,教师只是点拨诱导,设置疑问,几乎不讲多少课,这样的课,我们也能办到嘛!于是乎,为了验证洋思学生的真实性,自己亲自感受了一堂《机械能》的主导角色,学生坚实的功底,灵便的反映,确实让我折服。

其实再往深层次追问,情况可能就全然不同了;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课,宗旨究竟是什么?洋思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们不是都沉浸在教学中了吗?甚至,如果我们不是有意强化自己的观摩者的角色意识,岂不是很自然地会转换角色像学生一样融入他们的教学生活融入他们的课吗?洋思的课,是在追求教学之内涵的超越境界里。已经淡化了某些惯例形式的课。洋思的课,突破了那种教师讲得尽善尽美,学生蛰伏于教师权威而被动、压抑的惯例;那种单向授受几天反馈调节的惯例;那种学生在课堂上只吸收不消化留待课后承受负担的惯例,是求得自然的返璞归真的课。

如果我们能把洋思的课堂教学之轻松与教师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备课、研究课、相互交流观摩课的情形相对照来思考,就不难悟出,超越传统惯例、走出自然轻松的课堂教学创新之路是何等不易,何等令人赞叹!而这里更潜隐了多少教师成长的艰难。

2、有自主的教学角色转换;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从根本上体现了现代教学关系中的角色转换。这种转换从课堂教学形式上看,教师仿佛已退居二线,他们遵循着凡是学生或通过学生群体交流能够学会的坚决不教、不重复的理念,真正是导师和引路人的角色了,而学生学习却占据了课堂上绝对优势的时间和空间。但真正难能可贵的是洋思人创造了一种自主学习的精神,从实质上把教学创造成了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的活动,洋思的学生既从一进校就获得了自己必然成功的那种自信,更融入了成功必须依靠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终于,洋思人创造了学生自主学习就像教师自主备课一样的氛围,也创造了课堂上学生们千姿百态地展示其自主学习结果的动人景象。

洋思的“先学后教”,渗透着自主精神,不仅预习在先,上课时往往经教师数语点拨,学生们就很快地“通过引桥,上了自学快车道”,而且所谓“后教”之“教”也不是教师教,依然主要是引导学生们自 己教自己,学会的教尚未学会的。而洋思的“当堂训练”,也与我们通常关心的当堂巩固、当堂掌握不尽相同,而是有检查自己学的功能,训练自己用的方法的许多追求。显然,洋思的课堂教学所关心的已不只是学生自主地学习,而是学习自主、训练自主、养成自主学习的品质,为此,他们布置学生进行课外作业则特别强调拓宽性。自主学习,这在洋思已不是一种理念,一种目标,而是事实,在这种事实里,其实已经在与终生学习的理念接轨。

3、有原创精神;

洋思中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之路,是从执着的信念和实践的经验中走出来的,称得上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有自力更生特色的原创性的道路。他们以活生生的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深刻地诠释着现代教育理念,却找不出些许模仿或因袭的痕迹;他们的成功包括成功自创的课堂模式,尽管没有经过多少形式包装,也堪与国内外诸多优秀范例相媲美,同时却又与他们绝不雷同;他们起步的时候条件相当艰苦,但却终以其卓越的教育精神、教师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出了奇迹。这是自信、自然、自主、自生的奇迹。

洋思中学的经验是创生的,它启迪人们思考与探究,更启迪人们以这样的精神去研究自己的实践,开辟自己的而不是洋思的创生之路。我们看重的正是这种精神。

三、他们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1、要求教师具有教学五大基本功:教材处理功、教法优选功、课堂把握功、差生指导功、教学美化功。

2、他们狠抓备课做到“三坚持”、“一超前”:在个人的备课基础上,坚持同课者集体研究,在抓好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坚持设计好每节课,在领导拿出样板教案的前提下,坚持让教师传阅借鉴,完成一周新授课的教案编写。

3、他们抓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在“准”、“活”、“优”、“清”四个字上下功夫,即传知准、方法活、效益优、条理清。

4、抓作业布置和批改:实行“三统一”、“三及时”,即统一作业布置要求,统一批改要求,统一建立学生错题档案,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矫正。

5、抓辅导:明确有“五有”,即有辅导对象、有辅导时间、有辅导方法、有辅导要求、有辅导记载。

6、抓考核、做到“三重”,即重考试与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教学目标检测相结合,重考风,重导向,每次考后教师都认真进行质量分析。

四、洋思模式给了我们什么:

在洋思中学的办学经验中,令人感触最深也是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充满了教育关怀的学生观。他们从不挑剔、不选择学生,而是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合格”“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尽心的老师。”

在洋思中学,学生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有所谓的好学生,但更多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甚至有 的是父母无暇照顾、管不了、犯了错停学的学生,但洋思中学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学校将基础差的学生分散到各个班,排座位时有意安排他们与优秀同学同桌。课堂上教师讲课的起点是基础差的学生,提问的重点也是基础差的学生,课后辅导的重点还是基础差的学生,力争使每个学生都会学习,都爱学习。

初中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是当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完成阶段,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实施的一个最薄弱环节。作为个体,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把“好学生”教好不易,把“差学生”教好更难。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既是基础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洋思中学经历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个原则—“解放学生”。实践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几十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不到十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掌握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更强,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题,就回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进取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就真正突现出来了。

许多学生上课,仍然是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还要做大量笔记,效果如何,多数要等到单元测验或是期中考试时才能看出来,学习上的问题自然会一天天地积累,甚至回积难重返。这种已成习惯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把学生作为一种机械的知识接受者,估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而洋思是课内的事情课内做,效率高了,效果好了,课后就不需要沉重的作业负担。洋思的寄宿生每晚都由学校组织收看新闻,组织学生自习预习,每晚到9点半就统一熄灯,节假日也不统一补课,让学生有选择地参加各项活动。所有这些都说明,洋思执行教育法规是认真的。洋思的教师,真正做到了教为学服务,重在激励学生学,教会学生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在博大的教育关怀中凝聚着的教育智慧,正是洋思教学模式的实质。

始终不渝地抓住管理环节,切实做到真抓实管、严抓细管、敢抓善管,是洋思成功的一个“过程保障”。

1989年,洋思中学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不折不扣执行教育法令法规,实实在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然而,面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社会压力,蔡林森校长认为,必须寻求一个充满活力的机制,使之成为有力的实践。于是,责任制开始走进洋思中学的校园。

洋思的校长有责任制。他们的责任是使学校全部工作创一流水平,其中包括德育工作的创优、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体育的达标、青年教师的培养等。

洋思的中层干部有责任制。要教一科、管一线、包一级。上示范课、听课、评课、检查备课、作业、辅导情况都有硬的杠杆。

洋思的教师也有责任制。既有备、讲、改、辅、考的过程管理目标,也有学生巩固率、合格率、毕 业率、优秀率的四率指标,更有学生德育、业务进修和传帮带的工作要求。

洋思中学以常规管理基本要求为准则,以教学为中心,制定了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各项工作管理考核评比奖惩制度,逐步形成民主、科学、严密的调控机制。

考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洋思中学教学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他们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出发,改进考试方式,控制考试频率,讲究考试效果。洋思中学严格按大纲教材命题,不出偏题怪题,注重代表性,强调覆盖面、以尽量反馈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暴露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考试以后,学校要求教师统计试卷中各项错误率,写出质量分析报告,召开质量分析会议,针对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课堂教学的弱点,制定改进措施,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评价教师,洋思做到按分数而不惟分数。考试没有加重师生的负担,没有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教学目标系统,已经成为教和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责任制的落实不仅需要注意成绩的检测,更要强化管理。洋思中学的领导每学期听课、评课100节以上。他们通过听课检查备课质量,通过检查作业评价教学效益。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查找责任、奖罚分明。从此,责任制的每一项内容、常规管理的每一个基本要求,都牢记在每一位教师的心头,引导着他们不懈努力。

洋思的成绩,洋思的奇迹,是洋思人奉献精神的结晶,首先洋思有一位极具奉献精神的好校长—蔡林森,他以校为家、爱生如子,他不仅具有一个优秀校长对教育事业应有的执着的爱,他还对他的学校、对他的学生有一种特有的自信,他相信他的儿女能够成人、成才一样,相信他的每一个学生,并把它变成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蔡校长非常务实,他对学生的信赖是真诚的,而且把它具体化为课堂教学的模式,在他们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人人进步、人人学好成为现实。蔡校长是严谨的,他的严谨体现在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严字当头,对己对人、对师对生一个样。蔡校长是自信的,但从不自满,他非常肯学习,他很朴实,并非有过人的才智,他相信笨鸟先飞的道理,在努力学习、不断学习中升华自我。在蔡校长带领下,洋思有了一个奉献、务实、能干的领导班子,有一支讲奉献务实的教师队伍,这些便是洋思取得奇迹的根本所在。

洋思为什么对大家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因为洋思是朴素的、真实的,是大家都可以借鉴的、模仿的;是因为洋思经验中的朴实道理还能给人以启迪、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有人说,洋思是一部书,从中我们可以读到教育的真谛;洋思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见我们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洋思是一个榜样,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以人育人的精神;洋思是一位兄长,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真诚热心的帮助。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洋思经验是对面广量大的初级中学的一种鼓舞,洋思能做到的,其他的学校也应该能做到。

五、思考与期待:

洋思的成功给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学习洋思,反思洋思,在洋思的基础上继 续拓展,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也是洋思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努力基石。

首先,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素质是一个内涵广阔的综合概念。素质教育的结果之一就是,学生不应该惧怕考试。洋思中学成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他们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摒弃考试,而是将考试成功地融入到素质教育之中,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器”。

众所周知,考试本来具有三大功能,即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检测功能。过去,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考试的检测功能、忽略考试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从而使得人们很朴素地将考试等同于应试教育。洋思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在深入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深刻地领会到,要改变这种“把考试等同于应试教育”、“把考试看作素质教育的绊脚石”等状况,学校必须改变过于强调检测功能的倾向,应注重考试的导向、激励功能。因此洋思中学的师生都把考试目的定位于重在导向、激励,而不是单纯的考核管理。学校领导要求教师在每次考试的命题上应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考查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不仅要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考查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状况,更要考查学生意志品质发展状况。因此,一方面,在洋思中学,考试成为了师生用来查漏补缺的途径;另一方面考试成为师生展示素质教育成果的舞台。

有考试必然有比较,比较的形式可分为纵向和横向比较两种。纵向比较有利于发现学生个体、班级整体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有利于发现学生个体之间、班级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以及各自成功与不足之处,以发挥考试的导向、激励功能。在应试教育中,对考试结果的比较却只重视横向比较而忽略了纵向比较。也就是说,应试教育看到的是考试成绩这一学习结果,而没有看到取得成绩的学习过程。洋思中学打破了“只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只看学生现有成绩,而不看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是否有所提高”的典型的应试教育评价观。因此,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改变了过于强调横向比较的倾向,注重纵向比较。在每次考试后,他们都会将班级的成绩与前次考试成绩相比较,分析班集体的总体水平,鼓励全体学生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将学生个体的成绩与前次考试成绩相比较,分析学生成绩、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在比较中,师生既看到了成绩,也看到了不足,并明确了各自今后努力的方向,使考试成为提高洋思中学素质教育质量的动力。

洋思的经验启示我们素质教育体系中的师生并不惧怕考试。相反,考试是检测素质教育成效的一个侧面。希望在学习洋思经验的同时,我们能更多地从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共同点中找到突破口,与洋思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其次,关于洋思课堂教学模式。

正确地对待和运用考试,的确是洋思中学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一大原因。但洋思成功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洋思中学抓住了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中心环节,在素质教育课程化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作业内容,做到了课堂教学的素质化。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犹如洋思中学腾飞的翅膀,也是洋思经验和洋思奇迹的精髓所在。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洋思中学摒弃了课堂上“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练习压在课外”等做法,普遍灵活地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发言踊跃,大部分作业当堂完成,教师讲得很少,只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点拨、指导、释疑,凡学生通过自学已会的内容,就大胆地不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洋思,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我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充分开发和释放出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就当前推进课程改革来说,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抓住了改革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个关键,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示范。

但是,洋思的教学模式不是僵化的模式。现代教学强调的是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教师教学应该从学生、教材、教学目标和自身的优势条件诸多因素出发,强调挖掘学生的潜能。

众所周知,洋思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是极为普通的。这一模式的构建既没有套用西方的固有模式,也没有超越当今我国的国情。他们完全是从国情和校情出发建构自己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本土化的模式,因此,该特征决定着该模式在当今中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任何一所学校都可以从中吸取营养,构建起符合自己校情实际又能促进本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学模式,做出像洋思那样的业绩。

我们从来不会说洋思是完美的,更不认为是惟一的,但是我们又认为,如果我们的初中都能办到洋思中学这个水平,我们的初级中学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将会大大地提高,起码流失会大大减少、成绩差的学生会大大减少。如果在洋思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前进、继续提高,整个初级中学教育薄弱状况将会得到显著的改观。

总之,我们到江苏洋思中学的培训学习,感悟颇深,启示很多:①、学习他们的着眼素质,面向全体的经验,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②、学习他们锐意改革,讲求实效的经验;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③、学习他们从严治校、科学管理的经验,全面提高办学水平;④、学习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他们给我们指明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益的阳光大道,我们将会在丫他中学的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让课堂焕发生命,让课堂高效,共同谱写素质教育的新篇章。

洋思中学经验学习体会 篇6

津市市第五小学 刘志龙

任何的学习都是极有必要的,任何的学习都是无法原样照搬的,任何的学习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任何的学习都为成就今天的我们和未来的我们做着铺垫。走在洋思中学的校园,我时时被一种热情鼓动着,这种热情时时促我在思考、对照,在繁复的思绪中,我归结出几点适用于我们工作中的经验:

一、树立先进、科学、适应校情的教学理念。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让每一个家长都满意”,含义勿用解释,我想到的是,我们要为考上高中,得以继续升学的孩子负责,所有的教学机智、课题研究在此下了许多工夫,是不是也要花些心力为那些将来从事体力劳动的孩子们的教育做些什么哪?一个未来的花匠、出租车司机、厨师 „„ 他们更需要什么哪?可以归结为一点,无论我们的教育对象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目前阶段,他们需要完成义务阶段的学习,更重要的伴随一生的是需要得到尊重。这样再去看所谓学困生,我告诫自己,不可以以任何恨铁不成钢的理由去伤害孩子的尊严。我希望我班里的孩子,即便成绩很差,在人群中也能开心、乐观,敢想敢做,勇于发挥自己的特长,就是这份对生活的热情可以成为他将来的立身之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就有了鲜活的内涵。

二、关注细节,培养习惯。洋思中学的学生行为规范条目众多,细致严格,所以校容校貌整洁划一,秩序井然。我也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习惯也非常好,小到坐姿、写字握笔,老师都一再提醒,教室里学生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作业纸分门别类。在智商、情商的基础上,当代教育心理学又提出习惯商的概念,的确这是让人受益终身的素质,所以,关注细节,提高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真的很重要。

三、关注学情,适时调整。

有感于洋思的课堂教学,课堂划定时间,时时检验学习效果,目标明确,给我的启示很大。我们可以变通一下,但明确目标、根据学情调整教学方法与进度需要我们做足功课,这能够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进而提高成绩。

四、加强教研组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实力。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研讨会心得体会 篇7

课程与教学改革势在必须、事在必然,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理念复制、模式翻新的层面, 而漠视教学实效, 忽视实践检验, 课改必然前途未卜。

此次笔者有幸随团专程去江苏洋思初级中学考察, 更加重了对现行课改及其产生的诸多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还在过程中!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矛盾冲突远没有结束!

洋思的校园, 是一处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教育之所;洋思的课堂, 是一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教学之地。但, 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初级中学, 却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产生了轰动效应, 吸引了举国上下无数仁人志士的目光。洋思成就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江苏省教育厅周德藩副厅长指出, 洋思中学创造了一个教育奇迹。

一、洋思中学拥有什么

一所地处偏僻的农村初中, 可以在三流的学生、三流的设备、三流的师资下创造出一流的成绩。条件与产出的强烈对比不能不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洋思中学到底拥有什么?

1. 朴实的教育信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说法, 没去过洋思的人不能理解。然而, 到了洋思中学, 它的内涵就不难理解了。在访谈中, 我们感受到洋思中学的教育信念: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而学不好的学生, 是没有的;经过有效的教育措施而不能形成良好品德的学生, 是没有的;只要千方百计地教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他们认为:如果有了教不好的学生, 这就是“师之惰”, 教师就必须反省自己, 哪个教育方式不灵了、哪个教育环节忽视了、哪个教育途径选择错了……这样一来, 只要出现教不好的学生, 教师就必有反省, 方法就必有改进, 学生就必有进步, 最终也就必然能实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目标。这里没有豪言壮语, 有的就是面向学生、面对现实、自我反思、不断改进的教育理念。

正如洋思中学秦培元校长所言:学生能不能成才不是教师教出来的, 是他自己学出来的。教师进课堂的任务不是去讲, 而是组织学生学。什么叫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会了才叫完成教学任务。这三句话的核心就是人人都能学好, 充分体现了洋思中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教学信念。

2. 扎实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中学历经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的教学模式。它既是一种方法, 更是一个原则。学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基础灵活运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有针对性地对课程与教学做适应性调整, 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 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还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使学生的学习更为扎实、高效。

在洋思中学的课堂上, 我们清晰地感受到, 所谓“先学”, 就是教师简明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 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 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所谓“后教”, 就是在自学的基础上,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而“当堂训练”则是在“先学后教”之后, 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加深对课堂所学的重难点的理解。

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形式是:独立自学——相互讨论——质疑发问——经验交流。这样, 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了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教师不再留作业, 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同时也恰到好处地注意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必要指导和补充, 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向互动和内在结合”。

3. 平实的教学策略——“兵教兵”, 合作学习

“兵教兵”是洋思中学在“后教”环节上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有效策略。教学中, 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 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或更正。

由于学生多半是寄宿的, “兵教兵”在课后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学习上的“困难户”, 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 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学困生”搭配坐在一起, 同住一个寝室, 他们结成“帮扶”对子, 成为朋友。

从现代教育理论来说, “兵教兵”体现了合作教育思想。它把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问题提高到教育教学活动的首要位置, 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生动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这也成为洋思中学实施“三清运动” (堂堂清、日日清、月月清) 的重要措施与保障。

洋思中学的发展历程反复证明, “一帮一”、“兵教兵”活动不单能解决“学困生”问题, 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 促使他们在学习上有紧迫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 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在“兵教兵”中, “学困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 “学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携手共进、互相提高。

4. 丰实的教学效果——“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100%”

在洋思中学我们了解到, 由于是农村寄宿学校, 学生的入学水平与基础都很弱。然而经过洋思的三年学习, 学生学业水平提高很快, 毕业时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均达到100%, 平均每年有80%的学生升入省级重点高中, 其中有一部分中等生和“学困生”。升入高中的洋思学生自学能力比别的学校学生强, 后续学习潜力很大。

这所曾经被称做“三流硬件”、“三流师资”、“三流学生”的农村联办初中, 如今已是硕果累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新课程改革示范基地、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等等, 洋思中学已成为省市乃至全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

二、洋思奇迹带来什么

基础教育的教学变革是艰难的, 这不仅仅在于变革本身, 还在于基础教育要面对太多的社会需求, 背负太多的沉重职责。过重的负担是教育、教学所无法回避的, 现实中的教学变革也只能在负重中前行。但, 洋思中学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 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一切以提高效率为导向,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虽然各地的教育环境与洋思中学存在诸多差异, 课改的进程与面临的现实问题也不尽相同, 但摒弃浮华、注重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应是共通的。洋思中学的教育奇迹无疑给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带来诸多启示。

1. 教改要实事求是

对于课程与教学改革现状,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杨启亮教授曾指出: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这越来越不只是一种要求或思想方法, 而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改革初期理论指导实践的角度思考问题, 也应该从实践如何检验理论的角度思考问题了。

在已经发生的课程与教学变革的现实中, 我们发现, 理论的期望总是最理想的, 实践的应答却总是千差万别, 而且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最理想的。事实上, 无论改革目标多么理想、理论系统多么先进, 最终都要回到它赖以实现的实际中来。教学改革不管走向哪里, 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 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是让“学生走向教师”, 还是让“教师走向学生”?这都是每一位教改实践者——一线教师首要面对和回答的根本问题。

洋思中学的做法是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以学定教”。在实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时, 洋思中学明确要求教师不要死搬硬套, 一切从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出发, 顺乎自然、讲究实效、灵活进行。洋思中学几十年如一日, 他们的办学经验昭示着:教学的最大实际就是学生的学习实际, 学生的学决定了教师的教。这是每一位变革践行者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

2. 教学要返璞归真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 各种教法可谓层出不穷, 各类课型也是花样迭出。然而, 热闹非凡的课堂往往一味追求形式, 脱离教学实际, 最终误导的是学生。

课堂教学要注重实效, 就必须返璞归真, 紧扣课程目标, 回归教学原点。课堂教学实践的变革, 不可能像经过精心编排和反复演练的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那样, 完美地实现理想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在钻研教材、研究学情上下足功夫, 不应在琢磨形式上费尽心思。

从洋思中学朴实、高效的课堂内, 我们感受到教学变革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 也绝不像当下的名师、专家以一课“走遍天下”那样的美妙、轻松、愉快。课堂教学变革涉及因素很多, 如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组织的能力及教学效果的达成等等, 但洋思中学的课堂归根到底最关注的是学生的参与面、学习的实践量和活动的有效性。

教学变革只有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才能成为现实, 也只有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才能看到教学变革的真实面目。因此, 实质性的教学变革就应追本溯源、返璞归真。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理解、掌控教学究竟能够怎样变革。

3. 教法要择适而用

如今, 经历一个时代的课程改革正步入十字路口, 我们的教学变革该往何处去?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在哪里?这已成为我们每一位教育人士不断思考的问题。当下教学改革, 最缺乏的显然不应是理念, 也不是什么模式, 而是理念与模式择适而用的本土化实践过程。

恰当地选择、运用先进的课改理念、教学模式, 对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刻意模仿, 甚至于强化推广, 把别的学校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教学模式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推广, 不仅不会解决教改中的固有问题, 反而会使课堂教学出现新问题。

承担变革任务的教师既无法超越自上而下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也无法回避教学变革中的矛盾和冲突, 但教师在以什么样的方式实施课改、实行到什么程度、涉及到哪些层面等方面都具有自我调适的权力。因此, 新课改启动之时, 学校全力加强教师的通识培训、更新理念本是无可厚非的。而课改思想、教学理念的认识达到一定水准之时, 我们应该更为关注教师的教学实践, 指导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来检验理论, 择适而用, 调适自己的实际教学行为, 这才是当务之急。

4. 教研要植根常态

目前, 教研活动普遍存在“三有余三不足”现象:一是课堂教学拓展有余, 守“本”不足。教学中过于注重拓展、一味拔高, 势必忽视教学基本目标的达成。二是教师素养展现有余, 学生能力训练不足。教师以华丽的语言、繁琐的设计, 乃至精彩的表演显示自身的能力、素养之时, 学生的实践活动、思维训练的时间必然被压缩、挤占。三是名特教师精品课展示有余, 普通教师家常课研讨不足。对于名特教师的精品课, 普通教师看着激动, 听着感动, 回去学不来, 只能照例用自己的方式上家常课。

示范课不能担负起课堂教学的引领作用, 或影响甚微。这必然造成观摩展示与常态教学相脱离, 教研活动本身是低效或无效的。这说明课堂教学的评价导向, 亦或说好课的标准出了问题。

观摩展示的课应该是让占绝大多数的一线普通老师看得懂、学得来、摩得起的课, 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研修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 常态课质量的高低才是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示范课的引领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但对一线教师而言, 观摩和研讨来自身边的、真实的常态课显然更有价值, 更能叩击教师的心灵。

教研活动应更多地关注常态课教学, 让普通教师的课堂, 以及教学中的困惑和需求成为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 这样的教研才能真正改变课堂、变革教学, 引领教师实现从理念更新到行为认同, 使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真正受益者。

概而言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要将新课改的理念真正落实并产生效益,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理念复制、模式翻新的层面, 而漠视教学实效, 忽视实践检验, 课改必然前途未卜。由洋思中学的教育奇迹来反观当下的课改, 我们可以获得诸多启示。改革中我们需要“实事求是”, 需要“返璞归真”, 也需要“择适而用”, 更需要“植根常态”。新旧思想的碰撞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改革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坚持“实践检验”的思想, 杜绝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 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才会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周德藩.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杨启亮.论理想的课程与教学的可能性.教育研究, 2009 (12) .

参观洋思中学和后六中学感想体会 篇8

为了加快我们学校教育改革,我们一行27人在刘校长的带领下乘车去江苏泰兴的洋思中学参观学习。在丝丝春雨的沐浴下,我们经过12小时的行驶于凌晨2点到达目的地。早晨7点我们赶往洋思中学。

一.通过听课与老师进行交流以及听报告,亲身体验了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那就是: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2、“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3、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

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

4、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

教师的作用:

①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

②教师语言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

③教师行间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必要的板演与练习进行调查,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疑难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

④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⑤对课堂检测题,教师是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这样,教师真正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也很想见识一下他们老师所说的“兵教兵”,可惜没有看到。

我觉得最值得我思考和借鉴的是洋思中学的“课课清”、“周周清”、“月月清”。

集体备课:

集中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①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②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③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这五确定是统一的;

④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⑤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⑥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

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洋思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的学校,学校通过它的管理、它的教学模式、它的办学理念成为了闻名全国的名校,所有这些值得闻名深思。

二.参观学习完洋思中学的第二天我们又去参观位于江苏省溧阳市的后六中学。后六中学位于城郊,校园面积20亩,教师43个,13个教学班。这个看上去不很美的学校,究竟是什么让她闻名全国?校长是这样回答的::“我们是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后六中学一直是抱着这种平稳的心态来教学的。当师资、硬件和生源都不如别的学校,学生学习时间又不能靠补课来增加时,他们靠的就是做实过程中的每一步。

早上7点10分,后六中学的晨读时间。学生在教室里琅琅晨读,有些老师在不足10平米的小食堂悠闲地吃早饭。在后六中学,语文和英语两门主科老师每天会把第二天晨读的内容、要求、任务写在黑板上。学校规定,教师不能只笼统规定预习什么,早读要求必须细化为一个个句子、一个个单词,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落实,有检查。晨读下课前的五分钟或正课上课前五分钟,老师会予以检查,不合格的学生要在下午第四节自习课上继续补习。要想在五分钟内检查全班的晨读效果确实有困难。经过研究,学校决定,每次抽查几名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督促他们学习。细节这个关键词,在晨读“读什么”、“如何检查”上体现得最为深刻。

关键不是谁来上课,而是课该怎么上,也就是准确把握课堂的定位。”胡建军校长介绍说,后六中学的教学没有什么创新或“重大发明”,就是老老实实贯彻教学要求,强调教学内容重在“双基”。比如教学难度按照7∶2∶1划分,后六中学关注的重点就是那个“7”,瞄准的主要对象是中下等学生,甚至最后几名学生。

“45分钟效益的衡量标准,决不是教师在45分钟里教给了学生多少,而应该是教会了学生多少,学生已掌握了多少。有的教师考试后埋怨,这道题我讲了几十遍,学生还不会。事实上这位教师是教了几十遍,很辛苦,很敬业,但仍然没有把学生教会,教懂。”胡建军再次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当你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时,你就去照顾普通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要么不讲,讲就要讲到位,讲通。”“每一点都是一知半解,讲100遍也是没用的。”在胡建军看来,课堂没有那么多高深的理论,就是要注重课堂效益。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看似讲了很多,但是不考虑学生的吸收程度和掌握情况,就等于在课堂上不断地制造差生。

后六中学的课堂没有一些公开课上的热闹新奇和轰轰烈烈,而是非常平凡朴实。课堂太实在了,看上去就不会很美。胡建军对此却很自信:“如果当场测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的课堂效果绝对比那些公开课好。”

不知什么时候,常规的上课成为了超常规,超常规的补课倒成了常规。后六中学所走的道路虽然很平常,但同样需要勇气和胆识。三.这两所学校给我们英语教学模式的可鉴之处

1.课堂教学注重实效,没有花架子,立足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突出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的自学合作探究及老师点拨性的讲授,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2.课堂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值得借鉴。课堂上使用的“堂堂清”测试卷有针对性,针对当堂的知识以及学生的层次上下功夫,避免漫无目的的题海战术,有助于实现高效课堂。

3.集体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分工合作、超周备课、统一重难点、统一课堂练习、统一检测题、统一作业,资源共享。

4.学生课堂上口语表达能力强,学生表达流利、快速、语感强,尽管有时存在个别语音语调的问题。反思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今后要注意鼓励学生,不要过多纠正学生的发音问题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多媒体教学容量大,利用率高,教学效果好,充分起到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6.抓好自己课堂的环节和落实,真正意义上落实15+30的课堂模式。四.我们初步探讨的英语课堂模式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简介 篇9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操作流程】

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2、“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3、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

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

4、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

【模式解读】

一、理念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二、教学策略

(1)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一般在7分钟左右,有的课4分钟。保证学生每节课有30分钟连续自学时间。

(2)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基础,适当调整。该少讲的不多讲,但必须保证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3)学生自谋自学策略。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教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4)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自学的力量源泉“兵教兵”,精诚合作,在兵教兵中,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合作互相提高。(5)教师精心备课,教师的形象、气质、基本功,教学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文化课是以理解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其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去 1 渗透实施。

三、备课笔记要求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题、教学内容;②学习重点;③学生思考,从学生实际出发,写出指导学生的策略;④课堂检测题的设计。

四、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的作用:

(1)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

(2)教师语言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

(3)教师行间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必要的板演与练习进行调查,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疑难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

(4)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5)对课堂检测题,教师是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这样,教师真正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

(二)、学生的作用

1、“兵”教“兵”:

(1)“兵”教“兵”也体现在“后教”的环节上。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

(2)“兵”教“兵”也体现在课后,对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同住一个寝室。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

(3)事实证明,一帮一,“兵”教“兵”活动不单能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学优生自己能学习上有紧迫感,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学者提出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2、“做”中学:

(1)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做”,自学不单纯看书,边看边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使学生能亲身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2)学生做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经历自学过程,得到对知识的处我感悟,这本身就是创新。

(3)允许差异。在做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基础。采取不贩方法与途径,只要能达到目标就被充分的肯定,这也是创新。

(4)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提高,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5)只有学中做,做中学,才能形成自学习惯。学生不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也养成了做事的好习惯,不依赖别人,什么事都自己动手操作,养成勤快、爱活动的习惯。

五、模式表现出的课堂效益

1.一能发现真实的,并加以解决;

2.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三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四能真正理解知识,不断提升质量;

5.五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思想品质和好学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6.六能最有效地“培尖补差”;

7.七能确保减轻负担。

六、集体备课要求

集中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2)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3)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

(4)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5)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6)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

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上一篇:「土地登记代理经验」土地违法行为的主要种类下一篇:六星级心态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