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治理工作责任书(通用9篇)
小金库治理工作责任书 篇1
“小金库”治理工作承诺责任书
六安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六安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小金库”治理“回头看”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单位已认真组织实施“小金库”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回头看”工作。自查结果表明,本部门及所属单位没有“小金库”,特此承诺。
1、没有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
2、没有以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
3、没有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4、没有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
5、没有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
6、没有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7、没有未经财政部门批准在市支付中心以外违规开设银行账户;
8、没有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我单位对上述结果真实性完全负责,如被发现上述情况不实,本单位和本人愿承担一切责任,特此承诺。
本责任书一式三份,报市治理“小金库”办公室一份,市纪委一份,单位留存一份。
单位(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名):
财务负责人(签名):
二〇一〇年月日
小金库治理工作责任书 篇2
关键词:“小金库”;性质及特点;危害及原因;治理
全国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 是中央针对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任务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不仅是经济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更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一项重要工作, 还可起到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保驾护航的目的。所以, 要想解决“小金库”的问题, 只有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综合治理方针, 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杜绝这一集体腐败现象。
一、“小金库”的性质及危害
(一) “小金库”的性质
“小金库”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 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 化大公为小公、化小公为私有, 未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由此可见, “小金库”就是通过不正当、不合法渠道聚敛形成的“私房钱”, 是在损害大公的基础上来满足一己私欲, 其实质是一种损公肥私的工具, 是席卷公众钱包与公共财政的暗流, 是集体腐败, 同时也是官员贪污挥霍、中饱私囊的暗箱。因此, 设立“小金库”就属于一种侵占、截留、私分国家或单位收入的违纪违规甚至违法犯罪行为。
1、违纪。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13条、114条、117条、119条的规定, 对隐瞒、截留、坐支应当上交国家的收入的或将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的钱款合伙私分的或以个人名义私存公款的或违反有关规定擅自开设银行账户的, 追究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按情节轻重不同分别给予党纪处分, 直至开除党籍, 可见设立“小金库”首先违反了该条例。
2、违规。
违反《会计法》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 致使出现“两本帐”、“多本帐”甚至假帐, 从而使“小金库”的资金游离在财务、审计监督之外。
3、违法犯罪。
设立“小金库”可能涉及的犯罪行为有以下5种:贪污罪:由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将“小金库”资金据为己有或瓜分, 数额较大的, 就构成贪污罪。挪用公款罪:挪用“小金库”资金归个人使用, 进行非法活动的, 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 进行营利活动的, 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 超过3个月未还的, 就构成挪用公款罪。贿赂犯罪:以单位的名义, 将“小金库”资金“进贡”给上级单位或部门, 达到一定数额时就会构成单位行贿罪;若以个人名义行贿的, 则构成行贿罪。因以其个人名义行贿, 说明行贿前已将资金据为己有, 同时构成贪污罪。私分国有资产罪:以单位或集体名义将“小金库”资金等国有资产私分给个人, 数额较大的, 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被追究刑事责任。隐匿、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为逃避检查或担心“小金库”被发现,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 情节严重的, 构成隐匿、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
(二) “小金库”的危害
1、导致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 进而扰乱破坏财务管理秩序。
设有“小金库”的单位把本部门、本单位的小团体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采取各种手段隐匿、截留国家财产, 现在“小金库”的资金数额越来越大, 给国家财产和集体利益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成为滋生腐败、诱发职务犯罪的“温床”。
由于“小金库”的资金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他们随意支配, 任意挥霍, 导致公款送礼、吃喝嫖赌等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严重腐化社会风气, 而且给少数人挪用、私分、侵占甚至贪污制造了“良机”。
3、损害了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
一些领导干部私设“小金库”并大肆挥霍资金, 影响了干群关系, 削弱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4、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因利益驱使,
导致出现乱摊派、乱收费等情况而聚集的“小金库”, 加重了企业和人民群众负担。
二、“小金库”屡禁不止的原因
(一) 小团体利益的驱动
一些单位领导对“小金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是非观念模糊, 缺乏全局观念, 他们只考虑本单位的小团体利益, 不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如有的贫困市县, 为了本地区多争取上级的各方面补助资金, 虚报冒领, 设立账外账, 拆东墙补西墙;有的部门或单位为了给其干部职工多发“福利”, 也采取虚报冒领的办法设立“小金库”, 不惜损害国家的利益, 等等。
(二) 监管部门监管乏力, 甚至默许“小金库”的存在
有的地方无法从财政上确保行政执法部门和单位的经费, 因此就默许其从收费、罚款中自行解决, 一些部门和单位便“大胆”操作, 并善于“发挥”, 毫无顾忌地设立账外账, 明目张胆地搞“小金库”;有的地方搞扶贫救助等公益性活动时, 财政拿不出钱, 就习惯于给下属部门和单位摊派任务, 并且往往对那些设有“小金库”的部门和单位要求更多, 这也从反面增添了这些部门和单位经营“小金库”的底气;甚至个别地方年底用收缴“小金库”的钱来解决财政支出的困难, 或用来平衡财政预算, 等等。
(三) 单位负责人财经法纪观念薄弱
部分领导干部在思想上不重视财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 片面地认为只要不装入个人腰包, 为职工谋福利就不算违法, 并且存有侥幸心理。即使“东窗事发”, 依照老的处理方式, 不过是接受“限额5万元”的“最高处罚”, 比之于违规违纪所取得的实际好处, 这样的风险和成本, 基本可以不被考虑。
(四) 财务管理工作薄弱
1、财务管理薄弱为“小金库”的生存
创造了条件, 如用普通收据做账、用白条抵现、无据凭证支出等造成的各种虚假支出现象;现金管理不严格, 一些大额收入和支出不通过银行转账, 而直接用现金收付, 有的甚至以个人名义将“小金库”资金存入银行, 或干脆将现金带回家中保管;收费管理混乱, 一个单位多部门、多人收费现象较为普遍, 等等。
2、由于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确定
会计等财务人员属于单位内部员工, 他们的任免、薪酬标准、奖金等, 都由本单位领导决定, 他们甚至也是“小金库”的直接获利者, 因此, 他们从主观上, 没有监督和抵制的愿望, 而客观上又无抵制的能力, 多数人会选择同流合污, 帮助制造假账, 销毁“小金库”原始记录, 为检查设置障碍。
(五) 查处力度不够, 往往是重经济处罚, 轻个人处理
“小金库”问题因为牵涉到千丝万缕的关系和复杂的成因, 有关部门在查处时不深入、不到位, 没有追根溯源, 没有对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因此, 国家以前多次组织过的清查活动, 虽有收效, 但远没有达到令行禁止的地步。另外, 对没有揣到自己腰包的“小金库”资金, 不管数额多大, 在查处上一般都以违纪论处, 而缺乏法律依据来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三、预防与治理“小金库”的对策
为了彻底铲除“小金库”这颗“毒瘤”, 避免其以后再死而复生、故态复萌, 我们认为应建立以下3大防线:
(一) 第一道防线———建立不想设“小金库”的机制
1、降低地方政府对“小金库”资金的依赖。
结合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 在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 通过改革压缩地方政府行政成本, 从而降低地方政府对“私房钱”的依赖度。
2、加强思想法制教育, 提高单位负责人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
要通过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帮助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努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的财经纪律和法规教育, 不断提高他们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要结合案例进行警示教育, 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小金库”对国家、单位、个人的危害性, 做到警钟长鸣, 从而从心理上自觉地消除私设“小金库”的念头。
(二) 第二道防线———建立不能设“小金库”的机制
无论是从国家“大财政”的角度防范“小金库”, 还是从单位“小财务”的角度堵塞“小金库”, 都必须尽快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同时加强监督, 以从根本上铲除“小金库”滋生和存在的条件来实现从源头上遏制“小金库”。
1、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进一步完善“收支脱钩”、预算内外统筹安排、综合预算的管理方法。按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和有关政策, 将所有政府非税收入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之中, 并改革和扩大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减少收费环节, 运用财政票据电子化开票、自动化核销管理系统, 以避免财政性资金被挤占和挪用的现象, 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2、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
把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扩大到基层预算单位, 确保预算资金专款专用。强化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 从严控制新开账户, 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推行公务卡制度, 控制预算单位现金使用量, 规范津贴补贴支付行为, 逐步实行财政统发, 强化对工资和津贴补贴支付的监管, 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堵塞少数单位私设小金库、曲线转移财政资金的现象。
3、加强单位财务管理。
合并单位账务, 一个单位设立一套帐并按月据实向主管部门和统计、财政、审计等部门报送会计报表。积极推进会计委派制, 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适用性、有效性, 在制度上保障单位负责人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4、落实举报制度。
充分发动群众, 发挥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的作用, 重视举报工作。各级纪检、监察、财政、审计部门都要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 注意发挥网络举报作用。认真做好举报的受理工作, 建立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 指定专人负责, 以做到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着落。要认真执行信访工作保密制度, 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 依法依纪从严惩处。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 从而使私设“小金库”现象失去生存空间。
(三) 第三道防线———建立不敢设置“小金库”的机制
1、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把“小金库”问题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目标之一, 明确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是“小金库”问题的第一责任人, 一旦发现“小金库”, 除了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外, 还必须对承担直接领导责任的相关领导实行责任追究。新印发的《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中的一大亮点就是明确了“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 真希望这次治理能真正遏制住“小金库”的设立。
2、加大对“小金库”的处罚力度。
遏制“小金库”泛滥及屡禁而不绝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大对私设“小金库”行为的惩戒力度, 只要发现私设“小金库”, 除了全额追回上缴财政外, 还必须做到不论是哪个单位, 也不论涉及到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 真正做到“该免的免、该罚的罚、该惩的惩”, 对涉及到侵占、私分、公款私存等行为的, 要严格追究刑事责任, 甚至今后可以在《刑法》增加集体腐败罪等罪名, 对违法设立“小金库”的行为以犯罪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劲松.前堵后追治理“小金库”[N].中国财经报, 2009-05-07.
[2]、浅析新时期“小金库”的防范和治理[EB/OL].四川省邛崃市审计局网, 2009-05-08.
[3]、王增文.论“小金库”的形式、成因及治理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6) .
[4]、段国昌.小金库的形成原因与整治对策[J].金融经济, 2007 (1) .
论加强小金库治理工作的举措 篇3
关键词:小金库;治理;腐败现象
“小金库”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经济领域中持续多年,并且现在仍在提起。按照通俗的理解,凡是非法侵占、被截留、未上缴、未入账、没纳入预算或私自存放的资金均属于“小金库”范畴。我国于2009年开始在全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中迈出了治理“小金库”的步伐,经过五年时间的治理,已经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较好地完成了阶段性专项治理工作的各项任务。但“小金库”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类“小金库”建立的背景复杂,手段隐蔽,查处的难度大,隐形的阻力大[1]。
一、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小金库”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流失,诱发并滋生了一系列腐败现象,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是妨碍经济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危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毒瘤,必须坚决清除。
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是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需要。对规范各类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意义重大。
治理“小金库”与治理其他消极腐败现象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哪个地方哪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涉及全局性的一项长期任务。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从源头上防范“小金库”问题的发生,形成“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治理工作体系。
二、加强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重要举措
“小金库”问题产生的原因繁杂,存在形态具有隐蔽性,资金往来也具有多样性,在治理工作中,必须按照“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多策并举、综合治理,坚决查处和纠正违纪违规问题[2]。
(一)加强警示教育,增强领导干部遵守财经纪律的自觉性
“小金库”问题屡禁不绝,最主要的根源就是思想认识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小金库”产生的前提条件一定是管理体制和机制上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同时涉案人员法制意识淡薄,内心追求享乐和奢侈之风。因此,防治“小金库”,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同样重要。要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快建立健全教育防范机制,把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着力增强领导干部遵守财经纪律的自觉性,从思想上认识到设立“小金库”的违法性和危害性。要利用“小金库”重大典型案例,对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财务人员对“小金库”问题严重性的认识,增强法纪观念、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筑牢抵制“小金库”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构建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小金库”问题发生
建立长效机制是“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要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边治理、边规范、边完善的要求,积极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要特别注意抓好以下三点:一要明确责任。长效机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工作任务,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共同参与和努力,共同承担责任,督促相关部门抓好落实。不仅要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统筹考虑、系统研究、逐步推进长效机制建设,而且要抓紧布置、积极指导、认真督促所属单位的长效机制建设工作。要落实责任,分解任务,明确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要明确任务。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小金库”成因的深入剖析、系统研究、查明诱因、找准症结,有针对性推进体制改革、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制度规定,从源头上铲除滋生“小金库”的土壤。衡量治理工作成效,不仅要看查处了哪些大案、发现了哪些问题,还要看建立完善了什么制度、研究落实了什么措施。三要明确方法。首先要加强调查研究和组织协调,对近期治理中发现的问题全面梳理分析,对照现行制度办法,剖析产生“小金库”的制度根源,找准薄弱点和风险点;然后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从加强教育、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强化监督等方面入手,制定本地本部门的长效机制建设计划,明确和分解任务,确定时间步骤;最后加强督促指导、狠抓工作落实,出台或完善一批具体制度办法。
(三)落实责任追究,加大查处案件力度
查处案件是促进“小金库”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取信于民的重要举措。在治理工作转入常态化以后,下大力气查处一些涉案金额大、性质恶劣的大案要案作为防治“小金库”问题的突破口,通过加大对查处案件的处理处罚力度,确保重大问题彻底查清、典型案件彻底查透。对举报的线索或案件,做到举报必核查,查实必惩处,决不姑息养奸。同时,要选择部分重大案件,以适当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震慑和警示作用。对重大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对抗检查、销毁证据的单位和直接责任人,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同时,严肃追究主管领导和系统“一把手”的责任。特别是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参与处理处罚和责任追究工作,确保“小金库”问题处理处罚质量。
(四)有效整合监管资源,充分发挥治理工作综合效应
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要与完善财政体制机制同步建立,与国有资产和非税收入管理等各项改革协调推进,与规范津贴补贴、加强资产财务管理等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建立健全财政、财务、会计、资金、资产管理制度,确保管理、控制、评价、制约等措施到位,同时列入财政监督长期任务,形成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与推进改革、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和完善制度相互配合、整体推进的局面。同时,要把“小金库”治理工作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整合监管力量,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协调机制。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互通情况、信息共享,共同构建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参考文献】
[1]黄瑞深.如何防治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J].中国审计,2010(14)
“小金库”治理工作总结 篇4
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
接到通知后,我部门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起来,召开由工作会议,进行自查部署。明确自查范围,确定自查内容。同时,对照相关文件要求,认真开展自查,并对“小金库”、业务接待费用、会议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内容进行重点清查。要求财务人员认真清查,不走过场。
二、全面落实,认真自查
通过学习上级的文件精神,我们深刻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对待“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绝不能敷衍了事,要把此项工作做为头等大事来抓,认真开展自查。一是我们按照“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通知要求的相关内容,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将自查自纠内容逐项分劈到各主管人员,指定牵头人员,以确保此次“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不走过场,全面覆盖、不留死角。二是在自查阶段,按照上级要求首先从公司财务和各经营网点财务入手,重点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全面自查。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总结 篇5
:
根据《转发<关于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规定,我单位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细致地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在自查自纠工作中未发现存在私设“小金库”违法违纪问题,并通过自查自纠,进一步加强了我单位各级领导和财务人员执行财经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的意识。现将自查自纠阶段工作报告如下:
一、自查自纠组织实施情况
我单位于2010年7月30日向下属各单位下发《关于成立我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以单位一把手为组长的“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由单位财务资金部具体负责此次专项治理工作。2010年8月24日转发了《转发关于<集团关于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通知>的通知》。
2010年8月25日我单位召开我单位关于开展专项治理“小金库”工作会议,我单位党政领导班子,综合办公室,资金财务部,经营管理部和下属我单位所有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财务负责人参加会议。我单位党委书记全文传达《公司关于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文件和《我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以及集团有关领导的讲话精神。“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布臵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并 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了我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自查自纠阶段的时间,要求我单位各单位要正确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提高思想认识,严肃认真对待“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下属单位一定要按集团“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要求积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自查自纠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发现存在“小金库”问题,不隐瞒、不回避,坚决清查按要求处理,并及时上报。
按照我单位自查自纠工作计划的要求,2010年8月26日至2010年9月6日我单位自下而上开始自查自纠工作,自查自纠的主要目标为货币资金的使用和资产使用情况,参加自查自纠人员为我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办公室成员,各单位财务人员,我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自查自纠单位为本部及下属三个独立法人单位,四家独立非法人单位,共计七家单位。自查自纠工作是在我单位2010年4月份的内部例行审计报告的基础上开展,对我单位各单位上年存在内部审计问题是否已经解决进行整改调查,重点检查我单位各单位货币资金使用、存货管理、应收应付款的管理、资产处臵和各项经费的使用是否符合财务制度要求。我单位全部在自查自纠范围内的经营单位于2010年9月4日按要求上交了承诺书、自查自纠报告及自查自纠报表,2010年9月4日至9月6日我单位对各单位上报承诺书、自查自纠报告及自查自纠报表进行了汇总整理和复核,并于9月6日对自查自纠情况进行了公示。截止到我单位上报集团报告期间未 收到举报信件及电话。
二、自查自纠发现“小金库”情况
在此次“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中,并未发现我单位及下属单位存在“小金库”等情况。
三、建立防范“小金库”问题长效机制措施
通过此次自查自纠工作,提高了我单位各级领导及财务人员对“小金库”存在的危害性和严重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了我单位各级领导和财务人员执行财经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的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单位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建立防范“小金库”问题长效机制措施:
(一)从源头抓起,全面治理
从源头抓起,铲除“小金库”滋生的基础。如对基层单位对外所发生的必要业务招待费,单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一些符合实际的政策,使其没必要设立“小金库”。加强银行账户监管,基层单位未经批准不得私自开设银行账户,对取得的各项收入严禁搞“资金体外循环”。规范各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节约和控制成本支出、加强对各单位发票管理、合同管理的检查,防止“白条”收入不入账形成“小金库”。
(二)加强资产管理
首先,加强资产产权管理,对单位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办公设备等资产全面实施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加强资产产权管理,3 防止国有资产闲臵、浪费甚至流失,避免通过固定资产采购、处臵环节来谋取“小金库”。
(三)加强对下属单位财务人员管理
强化会计职能,消除虚假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会计的监督和核算职能得到切实加强,从而杜绝“小金库”产生。
(四)加强群众监督,加大查处力度,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设立“小金库”问题举报箱,公布专门举报电话,制定举报奖励制度,对自觉抵制“小金库”行为遵纪守法的单位和个人应进行宣传、表彰。对违法违纪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并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绝不姑息迁就。加大对各经营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起到警钟长鸣作用。
(五)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
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尤其是健全财务制度,完善财务管理。按照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财务、审计监督。严格执行《会计法》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规定,一个单位只允许设立一个账户,并按月据实向主管部门报送会计报表;加强不相容职务之间的相互牵制、监督。以季度为单位,定期召开会议,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上报。
四、自查自纠报表重要事项说明
在此次“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中,未发现我单位及 下属单位存在“小金库”等情况,因此,没有重要事项说明。
二〇一〇年九月八日
心得体会:必须建立、完善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所属栏目:二次创业 加入时间:2011年6月17日10:27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国资委下发了《2011年省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继续深入推进“小金库”治理工作,明确治理重点,加大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案件,努力构建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一、专项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科学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深入治理“小金库”,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根本的要求是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而“小金库”的存在,不仅导致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诱发和滋生一系列腐败现象,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是妨碍经 济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对“小金库”必须彻底清除。
第二、认真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是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重汽实现“二次创业”的客观要求。
过去十年,中国重汽紧紧抓住市场发展机遇,拼搏进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企业新发展,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如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又是对国有企业的严峻考验。中国重汽肩负着振兴民族重卡的重任。为了保证企业长治久安,中国重汽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实施“二次创业”伟大工程,公司还专门成立了“小金库”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并且把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作为今年的根本任务积极推进,以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过去有些单位把“小金库”作为小集体铺张浪费的重要渠道和减收增支的暗流,严重影响了企业收入分配的公平,扰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中国重汽重组以来,三令五申强调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严肃企业财经纪律、严禁设立“小金库”,我们要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为契机,完善机制,加强基础管理,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深入治理“小金库”,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需要。“小金库”往往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渠道,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对此,中央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把治理“小金库”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国有企业要将查处“小金库”作为推进国企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抓手,认真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和完善惩防体系建设,不断把治理“小金库”工作引向深入,为反腐倡廉工作筑好“防火墙”。
二、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注重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小金库的发生。要加强对财务人员以及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典型案例和身边发生的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引导,使人们认识到“小金库”是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随时会把自己卷入违法违纪的队伍中去,损害的不仅仅是国家和企业的利益,还有个人及家庭的兴衰荣辱,从而克服侥幸心里,增强法律意识,自觉抵制“小金库”的产生。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财务制度,特别是加强内部控制,堵塞管理环节的漏洞,从源头上堵塞“小金库”的产生。卡车公司重组以来,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力度,从班组、车间到专业厂,层层把关落实,工资的发放也严禁以现金形式列支,从而杜绝了“小金库”的主要来源渠道。同时建立和完善了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发现“小金库”则一查到底。
第三、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加大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力度的同时,要推行政务公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清理“小金库”的治理督查工作,建立多渠道的监督网络,设立举报电话,使“小金库”无处藏身。
总之,建立和完善治理“小金库”长效机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此项工作要常抓不懈,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产生,更要依赖于制度建设与体制创新。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更好的保护领导干部和维护国家及企业集团利益。
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情况总结报告
为不断深化和巩固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成果,构建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小金库问题的发生,我校根据广州市番禺区财政局〔2011〕3号的文件精神,遵循“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原则,深入探究小金库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从银行账户开设、票据管理规定、国有资产处置、严格财务核算和加大监督管理方面,提出治理小金库有关政策要求和工作规范,将小金库纳入日常监 7 督管理规定中,建立健全制度、管理和监督“三位一体”的长效防治机制。现将我校的工作开展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育
严把教育培训关,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小金库”的产生。加强教育学习,使领导干部不想设“小金库”,强化现有制度执行措施,认真制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整体宣传方案,围绕不同治理阶段的宣传要求,深入开展宣传,扩大影响,一方面提高学校领导干部对治理“小金库”工作意义的认识,提高自我约束和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搞“小金库”不仅违纪,而且违法,也违反国家规章制度。首先,学校领导不仅自己不搞,而且要管好自己的下属也不搞。其次,用典型案例,用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教育,克服侥幸心理,增强遵纪守法意识。第三,增强廉政教育的经常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干部通过学习、反思和对照廉政规定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修正,增强遵纪守法意识,自觉抵制“小金库”。
二、完善制度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小金库”治理工作,把此项工作上升到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并安排部署我校的“小金库”治理工作,为我校扎实有效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二是机构组建到位。根据今年“小金库”治理工作要求,成立了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并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到了机构队伍健全、治理力度不减,为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强化制度建设,修订完善现有制度,使领导干部不能设“小金库”。不断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特别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审计控制力度,堵塞管理环节的漏洞,在源头上斩断“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把“小金库”问题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目标之一,明确学校校长是“小金库”问题的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现“小金库”,除了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外,还必须对承担直接领导责任的相关领导实行责任追究。
三、深化改革
深化改革,创新账户管理模式,使“小金库”无处藏身。治理“小金库”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管理账户,我校完善了内部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账户开立、使用、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同时对账户管理的日常监督检查,解决公款私存、账外设账、多头开户等问题,使“小金库”无处藏身。通过专项治理,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学校财务管理,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
四、强化监督
关于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承诺 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的部署、要求,解决“小金库”这个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坚决防范和杜绝“小金库”,我单位按照泊头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开展全面复查等小金库治理工作,并郑重承诺如下:
一、严格按照规定步骤,扎实推进治理工作,不走过场,坚决扫清工作死角。
二、严格执行本次“小金库”治理的政策规定,认真落实各项治理措施,务求实效。
三、严格遵照要求准时上报“小金库”全面复查报告表等报表,并保证数据完整、真实、全面、准确,不虚报、瞒报、漏报。本单位承诺愿意主动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监督。若承诺不实,愿意承担责任,并自愿接受处理。
单位负责人:
纪检负责人:
财务负责人:
泊头市自来水公司
“小金库”治理对策研究 篇7
一、规范预算管理, 增强收支透明度, 铲除“小金库”的滋生土壤
一是通过推进部门预算改革, 建立规范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等相互衔接的预算体系, 将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政府预算体系之中, 从源头上将财政资金管理起来。
二是按照政府职能运转的整体要求, 简化财政供养人员的性质划分, 该政府承担供养的由政府承担, 应由社会承担供养的加速推进市场化进程, 形成规范化的运作程序和明确的责任范围, 既保证事业的成功又可防范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是抓好专项资金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专项资金和社会基金的管理机制, 杜绝“套取、骗取、转移”等行为的发生。
四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规范招投标标准和体系, 抓好重点项目的管理。对采购项目要严格遴选、论证、审核和排序, 实行项目预算的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二、加强账户管理, 规范资金流程, 挤压私设“小金库”的机率
一是加强财政库银横向联网建设, 实现网上国库集中支付和清算业务、拨款业务, 完善收入退库、扣缴等功能。
二是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支撑, 积极完善“金财工程”业务流程, 加强系统平台建设, 完善预算编制系统、决算编制系统、财务报告编制系统, 健全资产管理、债务管理平台, 规范基层财政信息的管理与监督。
三是创新支付方式, 改革直接支付手段, 规范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行为, 杜绝资金外流的机会。
三、加强财政资金管理, 开展资金绩效评价, 压缩“小金库”的生存空间
一是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绩效评价, 将监督检查涵盖到财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让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紧密结合起来, 使绩效评价与财政监督相结合, 扩大绩效考评范围, 把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二是重点对资金分配、拨付、项目实施、工程建设等环节进行跟踪检查, 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安全和规范, 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透明度。
四、规范国有资产管理, 增强资产处置和资产出租的监督力度, 截断私设“小金库”的后路
一是把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用强有力的规章制度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配置、处置的各个环节。
二是按照宏观控制与具体管理相结合, 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 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 按公用性、公益性、经营性及闲置与待处理资产等不同状况实行分类管理。
三是加强资产收益管理, 健全资产收益分配制度, 让职工参与资产经营管理和监督, 增强资产收益分配的透明度。
五、加强教育, 重视宣传, 丰富监督手段, 拓宽监督领域, 湮灭私设“小金库”之心
一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 重视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开展培训和教育, 增强其遵守财经法规的主观意识。
二是设置资产管理专门机构, 配备专职审计监督人员, 完善监督机制, 健全监督法规制度, 拓宽监督领域, 丰富监督手段和途径, 将群众的监督与职能部门的监督相结合, 构建立体监督模式, 发挥立体监督的作用, 彻底消除私设“小金库”的思想根源。
六、试行责任追究制度, 严查重处, 加大私设“小金库”的违规成本
一是对“小金库”资金要坚决没收, 对“小金库”已发生的非正当支出应坚决追回。
二是要消除“法不责众”的错误观念, 对私自挪用公款的行为要依法追究经济和法律责任。
三是认真探索在财经法律体系内如何完善防止和打击私设“小金库”的违法行为, 从源头上根除私设“小金库”的侥幸心理, 以此保持治理“小金库”的高压态势。
七、探索改革财会干部管理模式, 尝试在行政机构及国有非营利组织中推行会计委派制, 拆除私设“小金库”的组织架构
“小金库”一般存在于财务部门, 很大程度上是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不正常的干预造成的。现行财会干部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会计人员的薪酬、升迁等与本单位领导手中的权力密不可分, “端人家碗, 受人家管, 就不能揭人家短”。因此, 应尝试实行会计委派制度, 财会干部能够严格按照《会计法》及相关财经法规制度公允地进行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 从而加强对单位收入、支出的监督, 达到根除“小金库”的目的。
对治理“小金库”的几点思考 篇8
关键词:小金库 成因 治理措施
0 引言
在我国经济领域,“小金库” 作为一块绊脚石,凭借自身较强的隐藏性和较大的危害性,直接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且对其进行治理存在一定的难度。近年来,国务院下大力气果断采取措施开始治理和整顿小金库,进一步扼制“小金库”行为的蔓延和恶化。国务院于2010年3月23日在北京组织召开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对于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了明确的指示。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查治理“小金库”工作。透过高频率、多层次、多部门、全方位的治理活动,可以充分地展现出“小金库”危害的严重性,同时也显现了“小金库”治理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1 “小金库”的概述
所谓“小金库”形象而通俗地讲,就是企业单位或部门的“私房钱”,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侵占或截留国家、单位的收入,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没有将其进行列收列支或没有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同时将这些侵占、截留的资产化大公为小公,最终化为私有。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各种物资比较紧缺,所以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在我国得以普遍推行,在财政范围,通过统收统支的方式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低水平社会保障与福利等进行管理,因此平均色彩比较浓厚,部门成员之间在信仰支撑和道德的约束下,使得“寻租合谋”的行为难以形成。因此,难以产生私设“小金库”的现象。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利益分化日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滋生了权力的市场化,以及腐败现象等。在制度建设方面,由于我国公共财政制度与框架体系尚不完善,存在漏洞和监管的盲区,同时行政管理体制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私设“小金库”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设置“小金库”的企业或单位来说,设置“小金库”的动机为:
1.1 部门小集团利益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为了对请客送礼、滥发钱物等不符合规章制度的支出进行合理的解决,同时逃避相关部门监督和处罚,在这种情况下,少数人开始设置小金库,对于不合规的支出从小金库资金中进行解决。
1.2 地方利益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进而导致财政出现好坏不均的现象,由于中央对财政实行集中管理,对于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还没有真正形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上项目、跑项目的现象,对地方政府或企业等,通过名目繁多的指标进行考核,对达标、升级情况进行确定,这种考核有的与地方经济利益相联系,有的与领导干部的政绩相挂钩,为此,地方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在跑项目以及应对考核的过程中,难以处理各种不合规的支出,而小金库则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设置小金库。
1.3 个人利益 在对干部进行选拔、考核过程中,受奖惩制度、监督机制不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不到位,以及没有落实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跑官、要官、买官,以及任人为亲的现象,为了打点个人的前途,部分人员能够充分的利用自己掌控的小金库资金,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达到了个人目的,另一方面费用支出不需个人负责。
2 形成小金库的原因
对于“小金库”情况,在国家财务制度中都有明确严禁设置的规定,相关部门对存在的“小金库”加大了查处力度,然而“小金库”却屡禁不止,并且呈现增长的趋势。对于少数人来说,由于自己控制着“小金库”,可以随意支配使用资金,同时为自身带来利益。而控制“小金库”的人一方面能够得到回报,另一方面能逃避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处罚。通过进行分析,可知“小金库”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行为人法制观念淡薄,监管体系不完善。
2.1 法律意识淡薄 在国家财经法规知识方面,部分人员平时不注意学习,做事不遵守财务制度,处理财务问题由着个人喜好和习惯,或者抱有侥幸心理。
2.2 价值观念扭曲 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部分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取,对社会存在的负面现象没有准确地认识,在社会主义法制不完善、不健全的情况下,经不住各种诱惑,进而出现私设小金库的现象。
2.3 机制不完善,责任追究不到位 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促使小金库的产生和发展,其中主要涉及干部的教育与管理,以及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程度。通过对选人用人机制、公务员的分类管理体制等进行不断完善,实行整体推进,标本兼治,进而对小金库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控制。
2.4 监管、查处不力 一是对小金库实施监督检查,流于形式、走过场,监督检查机构查出小金库后,自身受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往往通过以罚代法的形式对小金库现象进行处理,侧重对单位进行处罚,不重视追究责任,通常情况下是收钱了事。二是检查人员的业务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对检查方法进行创新。对于小金库现象难以通过传统的审计、检查手段进行查处和监管。三是完善监督制度。对于审计机关来说,只有审计的权力,而不具备直接追究责任的权力,但是具备追究责任权力的相关部门,由于缺乏专业人员,这些都需要进行协同处理。四是制度建设落后。例如1995年出台政策对小金库进行定性监管,在新时期对小金库的概念、认定、处理等缺乏政策的支持。
3 治理小金库的措施
对“小金库”进行治理,一方面需要治标,另一方面需要治本。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对内控机制和监督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同时建立健全“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铲除“小金库”。
3.1 开展警示教育 对于独立进行经济核算的单位或部门的领导、管理人员,以及财务工作者,在党的方针政策、财政法律法规等方面,有关部门需要对其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组织他们进行定期培训,交流经验,对有关案例进行剖析,确保每个管理者、经营者知法、懂法、守法。
3.2 重新定性“小金库” 将“小金库”重新定性为侵占公共财物、集体贪污的犯罪行为。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小金库”的危害缺乏必要的认识,最初“小金库”被定性为“不正之风”,后来将“小金库”划归到“违规、违纪”行为行列中,而对“小金库”的处罚依然停留在纪律层面。对于“小金库”来说,其开设根本不存在任何“正当性”,私设“小金库”属于贪污公款的犯罪行为。另外,治理“小金库”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对其进行治理缺乏健全的法律惩罚体系。为了治理“小金库”,应该在法律体系方面加快建立进度。同时,按照侵占公共财物、集体贪污腐败的犯罪行为对私设“小金库”进行定性。只有这样,治理“小金库”才能有法可依、违法必究,通过法律的手段进一步增加责任人的风险代价。
3.3 完善财务管理 按照《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同时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监督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通过对手续、核算程序等进行健全化、规范化处理,通过进一步完善经手、会签、审核等制度,将财务收支等有关情况定期向职代会通报,进而堵塞各种漏洞,彻底打消欲设“小金库”者的念头。
3.4 加大会计核算制和“收支两条线”工作力度 通过采用会计委派,定期岗位轮换、交流和随时调整的方式,对不具备集中核算的部门和单位进行管理。通过核算制对具备条件的组织或党委进行管理;全面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对于一个部门多头账户、多个结算单位的行为要坚决取缔。
3.5 加大监管力度 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方式,开展专项检查、随时抽查,以及异地互查活动。通过审计检查有关部门招待费、应酬费、修理费等各项费用支出,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寻找“小金库”。通过组织、媒体、公开举报等方式进行监督,对“小金库”进行监督,使经营管理者的活动处在广大群众视野之内。
3.6 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及有关规定,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设立“小金库”的单位主要领导以及直接责任人,按组织程序先免职,再按照党纪政纪条规严肃追究责任,对于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查处一点、规范一片,使妄为者望而却步,欲设而不敢。
参考文献:
[1]王一建.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11).
[2]刘平生,梁玉琴.对治理“小金库”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1(03).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总结 篇9
一、工作开展状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全面动员部署专项治理工作
1、迅速动员部署,提高思想认识
7月19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公司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于7月26日召开公司系统“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公司总经理曹培玺和党组书记黄永达分别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国资委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全面部署了公司系统“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各单位按时保质完成专项治理工作,彻底根除“小金库”的思想根源、制度根源和资金根源,建立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会后,系统各单位立即行动,层层部署,迅速落实,在7月底前将中央、国资委和集团公司关于“小金库”专项治理的政策要求传到达了系统全体职工,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对专项治理工作的思想认识,营造良好的治理环境。
2、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工作指导
公司成立了由总经理和党组书记任组长、总会计师和纪检组长任副组长的“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公司系统各单位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纪检组长兼任,成员由监察、财务、人资和审计等部门负责人构成,负责贯彻落实公司“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办公室还抽调专人具体落实专项治理日常工作,构成了顺畅的沟通机制和业务指导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系统各单位全部按照公司要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参加,有关业务部门参与的“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和由分管领导负责的“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机构。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落实工作职责,确立了公司专项治理工作的“五机制”,即领导负责制、承诺制、公示制、举报制和问责制。
3、做好宣传发动,细化实施方案
公司透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宣传治理“小金库”的有关政策规定,在公司外网开设了“小金库专项治理”专栏,公布有关政策和信息。公司及系统各单位都设立专项治理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在专栏醒目位置登载了国资委和公司的举报电话、邮箱,广泛发动群众,鼓励群众举报。
公司印发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各单位结合实际也相应制订了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了各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公司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上要求各单位注重“四结合”,即要与日常监察举报掌握的问题、与内部审计揭示的问题、与年度决算发现的问题、与内控评审反映的问题相结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全面开展自查自纠,狠抓工作落实
1、深入发动,扎实推进自查自纠工作
8月31日,在专项治理工作进展到自查自纠的关键阶段,公司再次召开全系统“小金库”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动员部署阶段工作,进一步强调部署公司系统“小金库”专项治理自查自纠阶段各项工作。公司总经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曹培玺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专项治理工作,从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的高度出发,从维护公司政治安全、经营安全、形象安全的高度出发,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主动暴露问题,把专项治理工作提升到事关公司全局的工作来抓,不但要抓好、抓实,而且要确确实实抓出成效。
2、落实职责,实行双承诺
在自查自纠工作开始阶段,公司要求总部各部门负责人、系统各单位负责人签署过程承诺书:承诺按照国资委及公司要求,确保自查工作面覆盖所有下属单位,不走过场,不留死角;确保专项治理资料没有遗漏,自查彻底,纠正及时,上报信息真实、完整,不发生隐瞒不报现象;确保将自查自纠状况在本单位内部以不同形式进行公示,严格理解职工群众监督。在自查自纠工作结束时,公司要求负责人签署结果承诺书:对于自查没有“小金库”的要进行承诺,对于自查发现“小金库”的,还要承诺再无其它“小金库”,即对是否存在瞒报、漏报的状况进行承诺。公司总部各部门负责人、系统各单位负责人均签署了过程承诺书及结果承诺书。双承诺制结合公示制,确保专项治理工作理解各方监督。
3、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工作成效
为确保自查自纠取得实效,系统各单位结合实际,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华能股份公司组织所属37家单位召开了自查自纠工作交流座谈会,华能股份公司“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工程部、生产部、多经部等部门负责人分别与37家单位负责人进行“一对一”交流座谈。华能山东公司对一厂多制、存在多个核算主体、管理单位较多、现有基建任务以及新加入单位等占所属单位60%的12家单位进行了检查督导,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成效。
透过宣传发动、职责落实、创新方法等工作措施,确保了系统各单位自查范围涵盖了财务、人资、基建、燃供等各个部门,三产、检修、后勤服务及其它表内表外全部企业,收入、支出、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以及发票、合同、票据的真实性、合理性等各个领域。
(三)开展重点检查,夯实自查自纠成果
1、周密安排,制定检查方案
为做好重点检查工作,确保检查质量,公司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印发了《“小金库”专项治理重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公司重点检查工作目标、程序、资料和方法等。重点检查工作方案确定了三项检查要点、五类检查资料、八种检查方法及四点具体要求等。
2、抓细抓实,统一检查要求
根据重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公司进一步细化了开展重点检查工作程序和检查资料,统一标准、程序,增强了重点检查工作开展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公司重点检查的统一程序为:(1)召开进点见面会,明确重点检查工作目标、工作程序和配合要求;(2)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对中央和国资委开展专项治理的政策和工作进行再宣传和再动员,鼓励群众举报和监督;(3)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被检查单位治理工作开展状况;(4)重点检查公示,第一时间将公示张贴在被检查单位办公场所,公示资料包括检查时间、资料、要求,国资委和公司举报电话、检查组组长电话,以及举报“小金库”奖励政策等;(5)开展现场检查工作,透过重点访谈、翻阅已有审计成果、查看会议纪要、核实财务账簿等方式排查“小金库”;(6)总结分析,构成重点检查报告。
3、精心组织,确保检查成效
重点检查范围涵盖公司所属全部重要区域产业公司,在各区域产业公司的基础上再抽查若干家基层企业,做到了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同时兼顾。公司组织派出了25个检查组、一百余人,对所属12家产业区域公司及其71家基层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二级产业公司覆盖面达48%,总体覆盖达30%。
重点检查组每到一处即就贯彻中央和国资委关于“小金库”专项治理政策和工作要求进行再宣传、再动员。透过重点检查,进一步夯实了自查自纠工作成果,为圆满完成“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四)认真整改落实,不断深化巩固专项治理成果
1、制定工作方案,分步实施,逐项落实
为进一步做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确保整改落实阶段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证治理效果,巩固治理成果,公司印发了《“小金库”专项治理整改落实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六大目标,布置了六项任务,提出了四点要求,使“小金库”专项治理整改落实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一项一项抓落实,切实增强整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深化巩固专项治理成果。
2、提高认识,迅速落实,扎实开展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
12月初,《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评价[]175号)下发后,公司迅速行动,进一步加大“回头看”工作力度,公司领导透过召开公司系统视频会议专门部署,务求实效。系统各单位高度重视,用心行动,在认真分析自查自纠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小金库”界定政策和处理政策的宣传力度,重点关注重点单位、重点业务,主要采取了“六看三追五不放过”的做法,透过“六看”对自查自纠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检查,透过“三追”对自查自纠工作进行了查缺补漏,透过“五不放过”对“小金库”问题进行了整改落实,同时鼓励主动申报,鼓励员工举报,不断深化和巩固“小金库”治理成果。
3、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治理成果,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公司高度重视整改工作,系统各单位认真分析本企业发现的“小金库”问题,结合管理隐患排查结果,组织制订整改落实工作方案,结合单位实际状况,明确整改要求、整改措施、职责人和完成时限,确保整改工作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得当、整改到位,不留死角和隐患,坚决杜绝“查而不纠”和“前清后乱”。对自查发现的“小金库”,在认真核实余额的基础上,及时纳入了单位规定账簿核算,规范进行了财务、税务处理;对于小团体私分、挪用的“小金库”,及时进行了追缴;对自查上报的“小金库”,按照自查自纠有关处理原则,对职责单位和职责人员进行了必要处理。各单位针对发现的问题,紧密结合企业内部管理现状,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查找容易出现“小金库”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防止“小金库”问题的再次发生。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摸清了“小金库”资金来源,发现了管理薄弱环节
公司系统透过对各项经济事项和业务处理进行彻底排查发现,所属27家企业存在“小金库”72个,底“小金库”滚存余额1,059.14万元,后新增金额1,503.03万元,累计金额2,562.17万元;20后支出金额1,673.11万元,2010年10月底“小金库”余额899.36万元。截至目前,发现的“小金库”已全部停止运作,并纳入了单位法定账簿管理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透过对“小金库”问题的分析,发现“小金库”设立形式主要包括:
1、透过隐匿收入设立“小金库”,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对外带给机组大修劳务收入、废旧资产处置收入、灰渣处置收入、资产出租收入、税费手续费返还收入等。
2、透过虚列支出设立“小金库”,主要包括虚列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人工成本等。
3、其他原因设立“小金库”,主要包括产权瑕疵无法入账资产和安全风险等抵押金收入。
(二)积累了工作经验,夯实了工作基础
在自查自纠“小金库”,分析成因,摸清“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渠道,查找管理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同时取得以下成效:
1、进一步提高了对“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的认识,坚定了铲除“小金库”的信心和决心。公司系统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各级单位广泛动员,用心行动,“小金库”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司系统各单位透过加强政策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切实认识“小金库”的危害性,进一步深化了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的认识,再接再厉,树立信心,坚定决心,继续把“小金库”治理工作推向深入。一是将防治“小金库”纳入本单位财务工作的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列为内部审计、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资料;二是把“小金库”防治工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资料,确保“小金库”防治工作的常态化。
2、透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小金库”治理政策尽人皆知,为建立长效机制奠定了群众基础。对“小金库”的界定政策,继续加大力度,广泛宣传,坚决、彻底地消除对“小金库”问题的模糊认识,鼓励自查和举报,不论是谁设的“小金库”,不论是什么形式的“小金库”,不论用于什么支出,都务必坚决清除,绝不姑息。同时,对中央已经明确的“依法依纪,宽严相济”的原则和“自查从轻从宽,被查从重从严”的处理政策进行大力宣传,使“小金库”的界定和处理政策尽人皆知,为建立长效机制奠定了群众基础。依靠群众,鼓励监督,一是长期保留“小金库”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实现“小金库”防治工作的制度化;二是整理“小金库”典型案例,坚持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各级领导人员和员工的职责意识和法纪观念;三是制定“小金库”职责追究制度,做到常抓不懈。
3、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小金库”治理工作经验。在“小金库”治理工作过程中,除采用领导重视,广泛动员、制定方案、加强组织,统一部署、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等传统的工作经验以外,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小金库”治理工作经验。一是“四结合”,即与日常监察举报掌握的问题、与内部审计揭示的问题、与年度决算发现的问题、与内控评审反映的问题相结合;二是“双承诺”,在自查自纠工作工程中,公司要求总部各部门负责人、系统各单位负责人不但要签署过程承诺书,承诺按照国资委及公司要求,确保自查工作全覆盖、无遗漏,而且要签署结果承诺书,承诺除自查发现“小金库”外再无其它“小金库”。三是“五机制”,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落实工作职责,确立了公司专项治理工作的“五机制”,即领导负责制、承诺制、公示制、举报制和问责制;四是“一对一”,组织所属单位召开了自查自纠工作交流座谈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以及工程部、生产部、多经部等部门负责人分别与各单位负责人进行“一对一”交流座谈;五是“六看三追五不放过”,透过“六看”对自查自纠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检查,一看思想认识是否到位,二看宣传动员是否到位,三看组织领导是否到位,四看工作措施是否到位,五看职责追究是否到位,六看整改落实是否到位。透过“三追”对自查自纠工作进行了查缺补漏,一追遗漏,二追空白,三追死角,主要是追查账内、账外、隐匿在单位外部的“小金库”。透过“五不放过”对“小金库”问题进行了整改落实,即构成原因不查清不放过、涉及款项不追缴不放过、相关职责不追究不放过、警示教育不到位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4、促进了基础管理,堵塞了管理漏洞,提高了管理水平。公司系统各单位根据发现的“小金库”问题和排查特殊管理资金(资产)暴露出来的各类管理隐患,按照“标本兼治、堵疏结合、惩防并举、综合治理”的方针和“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透过完善体制、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和强化监管,综合采取完善治理结构、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分配制度、健全内控体系、强化资金管理、规范职务消费、加强警示教育、细化处罚措施等办法,“开前门,关后门、堵旁门”,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注重源头治理,促进了基础管理,堵塞了管理漏洞,提高了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修订了财务、审计、投资、评价、人事等党政制度85项;二是内部审计工作深入开展,公司系统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076项,提出整改推荐1968项,完成整改1628项,设备检修、更新改造专项审计调查、基建工程审计等取得用心成效。
三、下一步的工作
(一)对管理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管理
1、坚持专款专用,进一步加强保险防灾费及各类代办手续费收入管理
公司下发了《关于加强保险防灾费和各类代办手续费收入管理的通知》(华能财[2010]295号),要求系统各单位进一步加强对相关收入的管理,将保险公司支付的保险防灾费及开展代理业务收取的代办手续费全额入账,并专款专用,杜绝产生“小金库”的可能。
2、理顺业务流程,进一步加强废旧资产处置、资产出租管理
隐匿废旧资产处置收入发生“小金库”问题的状况相对密集,各单位应按照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规范废旧物资处理和资产出租管理,理顺有关业务流程,完善内控制度,明确关键控制岗位,落实职责人及奖惩制度,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互相监督,确保该类收入入账及时、完整。
3、严格审批程序,进一步加强保证金、押金类收入管理
对于保证金、押金类收入,各单位应将收取的款项透过单位法定账簿核算处理,规范审批程序,严格发放、退还手续,杜绝构成账外资金。
4、规范关联交易,进一步加强多经企业管理
由于历史等原因,多经企业与主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各单位应进一步加强多经企业管理,理顺投资管理关系,规范关联交易,铲除“小金库”滋生土壤。
(二)着力于建立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小金库”专项治理的目的就是要发现、纠正、防治,最终消灭“小金库”。对于“小金库”问题,要“拔掉草、除掉根、铲掉土”,不但要坚决予以纠正和查处,而且要根据“标本兼治、堵疏结合、惩防并举、综合治理”的方针和“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原则,以专项治理工作为契机,透过完善体制、健全制度和强化监管,按照“划清线、筑牢坝、修好渠、堵死漏”的思路,从根本上清除“小金库”的思想根源和制度根源,仔细排查和坚决阻断“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渠道,铲除滋生“小金库”的土壤,建立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1、加强思想教育。进一步加大界定“小金库”的政策和防范“小金库”的制度的宣传工作,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影响力和知晓率,把规章制度内化为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在思想上“划清线”。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如网络、报纸、专题会议、职工大会等,增强法治理念和制度意识,增强按制度办事的行为意识,筑牢遵纪守法的思想基础,让公司员工养成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按制度办事的良好习惯,营造人人知晓制度、人人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围。透过加强思想教育,使其不愿设立“小金库”。
2、健全内控制度。制度自身完善,是制度执行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小金库”问题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制度缺失、执行缺失、监督缺失造成的。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在行为规范上“筑牢坝”。制定制度既要思考制度本身的系统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又要兼顾相关制度之间的配套与协调,防止出现制度与制度之间相互矛盾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相互关联、良性互动的制度体系。透过健全内控制度,使其不能设立“小金库”。公司目前正在试点建设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就是要依托SAP系统,搭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纵向到底就是到最基层企业,横向到边就是到业务源头,构成一个纵横全覆盖的无缝信息网,切实加强公司对基层单位的管控力度。
3、完善体制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是公司得以健康、有序运转的前提。有些“小金库”问题是因为体制机制不合理,该办、务必办的事情在现有的体制机制里办不了,铤而走险想出来的办法。因此,要对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进行评估、改善和完善,在疏导合理需求方面“修好渠”,建立分工负责、职责明晰的体制,构成运转协调、科学有效的机制。透过完善体制机制,使其不必设立“小金库”。目前公司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三级管理体系,明确了公司总部、区域/产业公司和基层单位的管理定位,清晰了管理界面,细化了管理权责,优化了管理流程。
【小金库治理工作责任书】推荐阅读:
小金库治理工作方案12-01
小金库治理工作总结11-03
2011“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总结10-08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2011年工作总结09-01
小金库治理11-07
在全市“小金库”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1-21
小金库治理问题05-15
治理小金库总结05-15
小金库的专项治理 课后练习08-27
石堡子学区小金库治理自查自纠报告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