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治理(精选8篇)
小金库治理 篇1
2015审计继续教育
第一章 小金库治理工作提出的有关背景
一、前两次较大规模的全国小金库清理检查活动
小金库的特点:将贪腐准制度化,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贪腐体系。
小金库的结果:导致贪污腐败金额巨大,危害严重。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分别以1989年和1995年开展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全国小金库清理检查活动。
1989年开展的小金库清理检查主要是针对消费基金增长过快、私人滞纳费比较严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通知,就是要求结合税收财务五项大检查,对小金库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检查。
1989年的小金库清理检查是结合全国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同时进行,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范围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的企业、事业单位、行政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涉及各个领域。
治理的时间范围包括三个月,但工作成效非常显著,发现了大量的小金库问题。据统计,1989年全国小金库清理检查共查出各种小金库资金10.01亿,占当年财政收入的0.38%。从检查情况看,小金库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各单位,国家和单位的收入,支出用途主要是发放奖金、补贴实物、请客送礼、购买控购、禁购产品,挥霍浪费甚至贪污腐败。
1989年的小金库清理检查有效遏制了小金库多发、高发势头,加强了企业和各单位的财务收支管理,对加强财政收支监管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小金库问题研究,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各单位私设小金库问题较为普遍的现状,以国办发1995年29号文件批转财政部审计署和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再次开展了比较大规模的小金库清理检查。共计对21万户企业和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查处违规资金40多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0.6%。对一万多户企业和单位进行了经济处罚,对130多个责任人追究了相关责任。1995年的小金库治理工作效果比较明显,通过专项治理,惩处了私设小金库的违规行为,促进了反腐败的深入开展。
2006年底,安徽的一些离退休老领导、老干部给中央领导写了一封信,就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问题提出了十一条建议,其中有一条就是建议中央要清理小金库。
调研工作从2007年开始,经过深入调研之后,特别是掌握的数据发现,问题并没有大家初始想象得那么简单,得到的数据和调研反映的情况让人震惊。
二、调研中形成的一致意见
通过广泛深入调研以及对小金库治理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几个一致性的意见:
1、进行小金库治理非常必要,意义非常重大
2、小金库治理的难度大?
3、对小金库的界定要规范一些
4、对小金库治理一定要严肃处理责任人,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三、此次小金库治理的特点
1、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集体研究讨论小金库治理工作,主要领导先后三次听取工作汇报
2、将小金库治理工作的要求写进中央全会的决定
3、第一次将小金库治理工作作为建立健全惩治或预防腐败体系2008年至12年纲要及其规划的重要举措
4、中央领导就小金库治理工作多次作出中国指示或批示
5、本次小金库治理工作时间长
第二章 本次小金库治理的一些基本特点和政策规定
?
一、本次小金库治理中关于小金库的定义
1995年清理检查小金库时,小金库的定义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有关规定,侵占国家或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
本次对小金库的定义是这样的明确:违反法律法规及其有关规定应列如未列入单位法律账户的各项资金含有效证件及其形成的资产。
二、如何准确理解和定性小金库问题
1、强调资金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户内核算,那么只要是在大账里面核算,既使是有一些财务核算问题,比如说会计科目使用不当,那也不是小金库问题,只要是在大账外,就都是小金库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2、对小金库的认定,不强调设置小金库的手段或使用的目的,认定是否是属于小金库问题,不看性质是否严重和恶劣,就看是否符合小金库认定的这些要素和要件。
3、小金库的认定同会计核算一样强调主体。会计法规定:独立的法人单位需要依法设立账户,其财务收支必须真实完整地纳入账户内核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检查发现有一些单位或主管部门将本单位或本部门的资金转移到下属单位账户内核算,其支出由上级单位和主管部门实际掌握、支配,虽然在下级单位的会计账目内核算了,同样将此类问题定性为上级部门或上级单位的小金库。对于下属单位我们是依据会计法将其定性为会计造假,其理由是将不属于本级单位的收支纳入了账内核算,依据会计法同样需要进行处理。通过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定性为小金库最关键最可行的标志就是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目内核算。按照会计法规定,会计账簿,单位的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或其他辅助性账簿,现实中有一些情况和问题比较严重,但是依据这样的规定,我们不能将其定性为小金库。
4、依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核算必须真实、完整,那么对于不真实的会计核算,比如与虚假经济事项列支、虚列支出,或以没有真实经济业务事项的票据报销费用、套取资金的问题我们同样将其定性为小金库。
三、本次小金库治理的一些相关政策规定
本次小金库治理在处理处罚方面有两大特点,一是宽与严,二是奖与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本次小金库治理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依法依据、宽严相济,明确规定对自查发现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凡自查认真、纠正及时的,对责任人单位可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对有关责任人可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中共中央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对其所属单位开展的内部检查视同自查,这是从宽的角度讲,鼓励自查,支持自查。中央为什么会出台鼓励自查这样的一个政策规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保护干部、相信干部的角度出发而出台的一项重大举措。
对于被查发现的小金库问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这个处理分为以下几各方面:
1、对检查发现的小金库问题进行财政财务和税务处理处罚,对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进行行政处罚,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财政财务处罚主要是依据会计法,要求将小金库问题资金纳入账内核算,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补交税款。同时依据会计法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罚款处理,对会计人员可依法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为了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严肃惩处设立小金库或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确保小金库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中央纪委2009年专门出台下发了设立小金库或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使用中国共产党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发[2009]20号文件。
对于非党员领导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审计署2010年再次出台文件,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
中纪发[2009]20号文件和监察部第19号令,这两个规定是中央纪委监察部为本次小金库治理工作作出的司法解释性质的一个文件,这两个文件可以严肃财经纪律,加大对小金库违规问题的责任追究力度,增强效果和警戒作用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于我们确保小金库治理成效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奖与罚。
国家鼓励社会群众参与小金库治理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中央出台政策,对举报小金库的有关人员给予奖励,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按照入库额给予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奖励,社会团体或国有企业按照小金库的设置额给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奖励,这个奖励对调动群众参与小金库治理工作发挥了一个重要的作用。
罚就是对依法检查发现的小金库问题,要严格依法治理,进行责任追究和相关处理处罚。三年来,我们对检查发现的小金库问题都依法进行了罚款处理,对单位及有关责任人进行了经济处罚、补税等财政财务管理措施,那么对于检查发现的需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的,我们一是和纪委联合,移交了需要处理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函,要求纪委监察部门在进一步核实情况,理清责任的基础上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这个移交分这样几个层次:
1、对部分重大案件直接移交中纪委处理
2、对问题不是十分严重的但也需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的,是移交给相关部门的纪检监察查机关进行处理
3、会计人员参与小金库需要吊销会计资格证书的我们移交当地财政部门进行处理
4、对于查处之后,线索比较清晰,涉嫌犯罪的我们是直接移送到司法机关处理
本次小金库治理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要求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得力。
在治理范围上明确规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都要纳入本次小金库治理的范围,要求更加明确,治理的覆盖范围更加全面。
在治理的方式方法上,中央也明确要求与其他专项,比如扩大内需,资金监管,以及国务院廉政会议上提出的消费卡、购物卡的治理等方面结合起来,特别是将小金库治理以纪检监察、财政审计这些机关的日常监督检查和审计工作结合起来,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治理小金库的一个平台,提高了治理工作成效,也降低了政府的监管成本,提高了政府的监管效率。
第三章 小金库的表现形势、存放形态、使用用途
一、小金库的表现形势
小金库的表现形势,或者叫小金库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盈利收入设置小金库
(二)虚列支出设置小金库
(三)转移资产设置小金库
(四)其他形式设置小金库
(一)盈利收入设置小金库
1、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盈利收入设置小金库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主要是盈利资产出租出借收入或资产处置收入
2)将乱收费、乱罚款新增的一些收入盈利设置小金库
3)将下属单位上缴的收入盈利设置成小金库,类型比较多。
2、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盈利资产出租出借收入盈利设置小金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仅将部分资产租赁收入入账或按照最新的行政单位资产出租出借管理办法规定上缴财政,那么将其他一部分的租赁收入直接盈利设置小金库。
2)将单位的资产委托给下属单位,甚至社会上所谓的物业管理公司的单位去经营、管理,也有一部分单位将其所占有的资产委托给机关服务中心对外出租。这些资产租赁收入是放在机关服务中心、委托单位去核算,没有纳入账内管理。一部分资金是用来职工的福利支出,另外一些租金收入还用于职工的福利,比如说年终奖金、年终补贴等等。
3)将资产出租收入直接做支出之后将剩余部分纳入账内核算。
3、盈利收入设立小金库的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形是盈利经营收入设置小金库,比较常见的有这样几种情况:
1)很多事业单位将其所办理的杂志等经营权与其他单位签订了委托经营协议,将其经营收入没有全部纳入账内核算,只是将应得的一部分收入放入账内核算。
2)在社会团体,我们发现在社会团体存在比较多的也容易引起争议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团体在举办某些会议时,有一些单位为其提供赞助,那么社会团体在财务处理的时候围绕地税,将这个赞助的收入直接在会议承办点列支,然后收支结余部分作为收入入账。
4、盈利收入比较多的主要是把一些投资收益不在账内核算。
(二)虚列支出设置小金库
虚列支出小金库应该来说是本次小金库治理检查中发现的一种较为严重较为普遍的设置小金库的主要手段。虚列支出设置小金库由于其实支出在账内反映,所以其具有隐蔽性强,检查难度大这几个特点。
虚列支出设置小金库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形式:
1、虚列挪用财务资金
2、以虚列会议费、劳务费、假发票、假合同的手段套取资金设置小金库
1)虚列会费
虚列会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报大花小,也就是说在会议费预算的时候,会议费的标准额度做得很大,但是实际在会议开支所需费用很小,那么套取资金,剩余资金就存放在会议地点,酒店,供个人消费或直接体现、办理购物卡等。
②那么另外一种就是在年底由于经费额度较为宽裕,直接虚列会议费支出。
2)虚列劳务费
另外一种比较普遍的就是虚列劳务费,比较普遍的是以虚列职工人员名单,以劳务费的名义领取现金,然后私分。
3)以假发票、假合同的手段虚列支出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另外一种比较普遍的就是以假发票、假合同的手段虚列支出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这种违规问题的金额非常巨大,而且非常普遍,无论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还是社会团体国有企业都普遍存在,那么我们在09年至11年小金库专项治理过程中发现的此类案例非常多,非常普遍。
3、虚列职工工资,套取资金设置小金库
(三)转移资产设置小金库
通过购置资产设置小金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以购买资产或服务为由将资金转出,转出的资金远远高于实际支付的产品或产品服务的价格,价差就存放在该单位或者转移至关联单位,甚至转移到个人上或账外开设的账户里,成为小金库。
2、用费用的方式,列支、购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不纳入账内核算。
3、在单位合并、撤销等情况下,故意将部分资产滞留长外部纳入账内形成账外资产。
4、在对外投资的时候,特别是将专利权无形资产等对外投资时,仅仅将部分资产在账内核算,其他未纳入账内的部分资产或应享有的股权私下签订合同,将投资收益或应占有的股份账内核算甚至被少数个人占有。
(四)其他形式设置小金库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部分单位将自有资金对外投资炒股,进行二级股票市场的操作,在会计核算的时候,仅仅将投资本金纳入账内核算,投资的收益没有纳入账内核算,而是直接将投资收益放在账外,直接私分或发放津贴补贴等,投资亏损又冲减投资成本。
2、是部分单位前期参股、入股或持有的某些单位的法人股,随着参股的公司上市,法人股解禁,那么产生的巨大收入也不纳入账内核算,而是单独存放,被少数人私分或发放津贴补贴、奖金,甚至用来弥补单位的经营损失等。
3、还有一种比较多的违规问题类型,但目前我们还没有把他定性为小金库,就是很多单位将结余资金直接转移到工会账户,以工会活动的名义发放职工津贴补贴。这种问题类型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都比较多,特别是对一些经费来源较为充足,地方财政部分补助经费比较高的中央部门。目前我们正在与全国总工会商议进一步细化或完善工会经费管理办法。
二、小金库的主要使用用途
从统计情况看,小金库款项主要用于补充经费,构建资产、公款旅游、吃喝玩乐、发放补贴、私分贪污。
一般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而言,小金库资金主要用途:一是补充经费或是构建资产;二是用于发放津贴补贴;第三种主要用于请客送礼。
第四章 2009年—2011年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总体情况
2009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精心组织,狠抓工作落实小金库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初步统计:
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三年来共发现小金库58225个,涉及金额266.54亿元,小金库支出金额165.35亿元,余额101.19亿元。其中自查自纠发现小金库46981个涉及小金库金额174.15亿元,重点检查发现小金库11244个涉及金额92.39亿元。
从单位类型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发现小金库34369个,涉及金额149.63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包括金融机构发现小金库21685个,涉及金额98.05亿元,社会团体和公募基金会发现小金库2171个,涉及金额18.86亿元。
一、小金库问题在资金来源、支出用途、存放形态和分布情况等方面的特点
(一)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1、从小金库资金来源看,盈利资产出租收入和经营收入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设立小金库的主要来源。
2、从小金库支出用途看,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主要用于集体福利和弥补经费支出。
3、从小金库存放形态看,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资金余额和资产原值为58.52亿元。其中银行存款24.05亿元,占41.1%,固定资产7.69亿元,占13.14%,股权和债权7.41亿元,占12.7%,现金5.69亿元,占9.7%,有价证券2.62亿元,其他11.06亿元
4、从小金库分布情况看,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主要集中在地市级以下单位。
(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的情况
1、从小金库资金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小金库资金来源主要是盈利收入。
2、从小金库支出用途看,发放奖金、津贴补贴、福利等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主要支出用处。
3、从小金库存放形态看,现金和银行存款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存放的主要形态。
4、从小金库分布情况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主要集中在二级以下企业和单位。
(三)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业金融机构
1、小金库的主要来源,主要是虚列支出。
2、从小金库支出用途看,接待宴请、礼品礼金、公款旅游支出是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小金库主要支出用途。
3、从小金库存放形态看,固定资产和银行存款是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机构小金库存放的主要形态。
4、从小金库分布情况看,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金融机构小金库主要集中在三级、四级及以下分支机构。
(四)国有及国有控股证券业金融机构
1、小金库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虚列支出。
2、小金库资金主要用于发放奖金、津贴补贴、福利等。其中发放奖金、补贴、福利等支出。
3、从小金库存放形态看,国有及国有控股证券业金融机构小金库的存放形态主要是固定资产。
4、从小金库分布情况看,国有及国有控股证券业金融机构总部设立小金库的金额较大。
(五)国有及国有控股保险业金融机构
1、小金库资金来源主要是虚列支出。
2、从小金库支出用途看,保险业金融机构的小金库主要用以支付和返还佣金、手续费、业务回扣、赔付支出等。
3、从小金库存放形态看,固定资产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保险业金融机构小金库存放的主要形态。
4、从小金库分布情况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保险业金融机构小金库主要集中在三级、四级及以下分支机构。
(六)社会团体和公募基金会
1、小金库资金来源主要是盈利收入和虚列支出。
2、从小金库支出用途看,社会团体和公募基金会的小金库主要用于集体福利和购置资产支出。
3、从小金库存放形态看,社会团体和公募基金会小金库资金余额主要是固定资产和银行存款。
4、从分布情况看,社会团体和公募基金会小金库主要集中在省级及以下民政部门等级的社会团体和公募基金会。
(七)处罚人数统计
据统计,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行政处罚1954人,处理3255人,党纪政纪处分1865年,移交司法机关处理625人。
(八)敏感性问题统计
2011年督导抽查发现291个单位使用小金库资金购买商业预付卡6199万元,占督导抽查发现小金库单位个数的15.8%,占督导抽查发现小金库金额总数的11.2%。购买的商业预付卡主要用于礼品礼金支出,抽查发现商业预付卡用于礼品礼金支出占抽查发现商业预付卡总数的78.5%,发给职工个人的占19.8%。
2011年还督导抽查发现140家单位存在以会费、培训费的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的问题,涉及金额2697万元,以会议费、培训费名义套取资金设置的小金库主要是用于接待宴请、公款旅游支出占46.7%,用于职工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支出占24.8%,个人私分占8.7%,用于礼品礼金支出占7.5%。
2011年督导抽查发现437家单位使用没有真实经济事项的假发票3120张,套取资金5209万元设立小金库。
(九)本次小金库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截至2011年11月底,三年来全国纳入范围的111.99万个单位,共计发现小金库60722个,涉及金额315.86亿元,责任追究10429人,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39.64万个。
二、本次小金库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查处了大量违规违纪问题,小金库一发、多发的势头得到了明显遏制。
(二)掌握了小金库问题、规律特点,推动了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
(三)通过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四)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净化了社会风气,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肯定。
第五章 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
三年小金库治理工作结束后,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将向常态化转变。中央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企业单位将继续发挥作用,密切配合,深入推进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今后在财政和审计的政府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小金库的检查都将作为各个专项检查的一项最重要内容纳入其中,继续加大对小金库的查处力度,防止小金库问题再次死灰复燃。
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是小金库治理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在坚决查处和纠正违规违纪行为的同时,更加注重制度,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不断深化财政、金融、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体制改革,逐步建设和完善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
在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要求和强调要注重源头治理。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指出,要巩固小金库治理成果,加强整改落实,推动完善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
9月23日的反腐倡廉专项治理工作汇报会上,贺国强同志在听取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汇报以后强调,开展专项治理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防止同类问题反复出现的长效机制。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源头治理小金库的重要意义,不断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治理小金库这种顽症,必须充分依靠制度建设,因为制度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是防止小金库最有效、最持久的手段。
关于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我想介绍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一、中央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加强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所做的一些工作情况介绍
二、对当前小金库产生的一些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中央及有关部门已经采取的一些措施及办法
三、介绍中央关于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下一步的意见和计划
四、对各单位加强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中央治理小金库领导办公室加强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的有关情况
中央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高度重视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坚持将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贯穿小金库治理过程始终。
2009年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之后,中央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要求在治理清理检查发现小金库问题的同时,要从制度、体制、机制和教育等方面对小金库自身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找出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同时,按照“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政府行政理念,2010年,中央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联合人民日报、中国纪检检查报、中国财经报、中国审计报、财政监督杂志等媒体举办了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有奖征文活动,组织编写了《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征文选编》。
此外,中央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对2009年检查发现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小金库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疏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产生小金库问题的原因,针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由于支撑小金库的薄弱环节,从加强教育、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强化监督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的二十个研究课题,组织编写了《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课题汇编》。
2011年,为进一步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加强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2011年4月,中央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制订下发了关于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原则全面总结小金库治理工作经验,深入剖析产生小金库问题的原因,从加强教育、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强化监督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出台制度,采取措施推进改革,逐步建立从源头上防止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产出小金库赖以生存的土壤,彻底清除小金库,从根本上解决小金库这个反腐倡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为加强各地区各部门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的指导,2011年9月30日,中央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办公室还组织召开了全国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经验交流会,全面总结长效机制建设成效,介绍各地区各部门好的经验和做法,以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长效机制建设的工作指导,谢部长在会上做了重要发言,对长效机制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据统计,三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累计出台制度,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共计30多万份文件,有利地加强了财务管理,对从根本上解决小金库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三年来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二、小金库自身的问题原因分析以及目前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建立完善的相关制度办法
中央在坚决查处严肃追究小金库问题的同时,对小金库问题自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大家普遍认为,小金库问题自身的原因很多,有教育方面的问题,有体制方面的问题,有制度和健全,制度执行不利等方面的原因,也有监管不到位,监督不得利,监督措施不全等方面的原因。
(一)教育方面
当前小金库问题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领导干部及财务人员财经法规意识淡薄,对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的教育不够等,是小金库多发、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防止小金库思想是先导,教育是基础,领导干部及财会人员是重点。构建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必须将其纳入反腐倡廉建设总体格局之中,建设从思想引导入手,从教育基础抓起,着眼于领导干部及财会人员遵纪守法观念,廉洁从政意识,拒腐防变能力和财经业务素养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中央有关部门根据中央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建议,发文明确要求在财会人员后期教育培训中,必须增加小金库相关知识的培训。在党校干部培训学院的相关培训过程中,要增加对领导干部小金库知识的培训,以增加领导干部及财会人员、财经法规意识和财经业务素养的培训,并且将其作为一种制度,并形成一种制度。
(二)制度方面
当前小金库产生的制度方面的原因有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利,制度存在缺陷等方面的一些原因。中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制定和完善了78项制度,各地区和各部门也普遍加强了现金、账户、资产,以及会议费、培训费等方面的管理,制定和完善了8300多项制度,有的地区还把非税收入通过POS机刷卡直接缴费至财政专户,杜绝节流挪用问题,一些中央部门则重点完成了会议费、劳务费等容易支撑小金库问题的支出管理,堵塞漏洞、强化制约。
(三)改革方面
小金库自身问题改革方面的原因主要在于改革不到位,比如,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不到位,中央和地方财力保障不均衡,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财政保障程度差异巨大。
为了彻底根除诱发小金库的深层次原因,深入推进改革,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等文件,深化了财政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国有资产管理,政府改革等各项改革,在强化财政资金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推进公务卡改革方面也迈出了巨大的步伐,截至2010年底,已有35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250多个地市、600多个县区实施了公务卡改革,减少了预算单位的现金提取量,对规范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监督方面
小金库滋生问题大面积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督不利,处理处罚不到位。针对这一情况,中央纪委监察部和有关部门发文明确了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党纪政绩处分规定,加大了对设立小金库或使用小金库款项的党纪政绩处分,增强了政策作用。
财政部、审计署等五个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强化内部监督。财政部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预算信息的主动公开,强化社会监督。
在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期间,各地区各部门在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
一是注重系统性。系统的研究,做好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工作,坚持一盘棋的事项,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确实保证各项机制建设的落实。
二是注重针对性。注重依据实际情况,系统总结疏理具体问题,准确把握机制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制订对策,完成制度办法。
三是注重有效性。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在机制建设过程中,及时把有效做法制度化,建立长效管用的制度办法,防止同一个问题反复发生。
三、中央关于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下一步有关安排
(一)加强教育
1、计划把防止小金库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及其干部培训机构教学内容,在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在岗培训中,开设防止小金库的有关课程。
2、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利用小金库典型案例加大对广大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的警示、教育工作。
(二)完善制度
1、加强预算管理
2、加强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
3、加强现金管理
4、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培训费和劳务费等费用管理
5、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收入和处置收入管理
6、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7、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
8、加强票据管理
9、清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上下级之间资产财务管理
10、加强社会组织财务会计管理
11、加强对社会组织活动的管理
12、加强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
13、加强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
(三)深化改革
1、要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
2、深化政府采购管理改革
3、全面推进公务卡改革
4、推进行政单位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5、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
(四)强化监督
1、要进一步积极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和单位财务公开,加强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以遏制小金库行为的发生。
2、推进小金库问题监督检查的常态化,将防止小金库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和检察考核之中,在预算、决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以及预算单位资产财务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专项资金检查等监督检查过程中,要将小金库问题作为检查的重要内容。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系统加强对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财政支付情况的日常监控,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纠正。
3、加大对小金库问题处理处罚和责任追究力度,进一步完善小金库问题财政处理处罚规定和违法违纪行为,加快对小金库违法行为的刑事可罚性研究,强化对小金库问题责任人的处理处罚力度,加大违纪违法成本。
四、对各单位加强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应该抓教育
首先还是应该抓教育,要让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依法依己,合法合规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健康向上的、积极的合规的企业文化和单位文化。
第二,应该建立一些经常性的一种教育制度,经常性和制度化的一种教育制度,要让广大的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明白哪些属于小金库问题,怎么来准确把握和判断哪些属于小金库问题。那么如果出现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违规款项的行为应该受到哪些处罚。
第三,要通过一些小金库违规违纪问题的一些典型案例加强警示教育。
(二)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要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2、要建立健全内部的审计结合,加强内部控制
3、建立健全外部审计制度
4、建议推进单位内部财务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三)要加强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
确保所有的财务收支都纳入账内核算,所有的收入支出都从单位的账户里面列收列支。
(四)积极推进相关改革
(五)小金库问题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关于小金库问题的检查方法和技巧,中央治理办由财政部和审计署联合编发了一本《小金库检查方法与技巧》这样一本书,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对于小金库的检查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从检查收入入手
主要是根据单位的收入来源和经营活动范围,要检查是否所有的收入项目真实完整地纳入账内核算。特别是对一些容易滋生小金库问题的,比如说资产出租收入是否完整准确地纳入账内,比如说投资收益等。
2、核查一些敏感性费用
比如会议费、劳务费等,要特别检查是否存在以购置办公用品的名义办理购物卡等。
3、从检查对外投资入手
主要是看对外投资的核算是否规范,投资收益是否真实、全面地纳入账内。
4、从检查票据入手
包括票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事项的真实性以及票据本身的真实性进行核查,主要是防止以虚假票据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5、检查单位的银行账户
一是要检查是否所有的银行账户都纳入账内核算;二是要检查账户的开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三是要检查账户内的资金余额与会计账面账薄内反映的余额是否一致。
6、检查本单位与下属单位及其关联单位的资金往来情况,防止通过上下级和关联交易转移资金资产
7、对单位的资产情况进行全面核查
主要是看资产是否全部纳入账内,有否存在账外资产的情况。
小金库治理 篇2
一、规范预算管理, 增强收支透明度, 铲除“小金库”的滋生土壤
一是通过推进部门预算改革, 建立规范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等相互衔接的预算体系, 将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政府预算体系之中, 从源头上将财政资金管理起来。
二是按照政府职能运转的整体要求, 简化财政供养人员的性质划分, 该政府承担供养的由政府承担, 应由社会承担供养的加速推进市场化进程, 形成规范化的运作程序和明确的责任范围, 既保证事业的成功又可防范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是抓好专项资金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专项资金和社会基金的管理机制, 杜绝“套取、骗取、转移”等行为的发生。
四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规范招投标标准和体系, 抓好重点项目的管理。对采购项目要严格遴选、论证、审核和排序, 实行项目预算的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二、加强账户管理, 规范资金流程, 挤压私设“小金库”的机率
一是加强财政库银横向联网建设, 实现网上国库集中支付和清算业务、拨款业务, 完善收入退库、扣缴等功能。
二是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支撑, 积极完善“金财工程”业务流程, 加强系统平台建设, 完善预算编制系统、决算编制系统、财务报告编制系统, 健全资产管理、债务管理平台, 规范基层财政信息的管理与监督。
三是创新支付方式, 改革直接支付手段, 规范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行为, 杜绝资金外流的机会。
三、加强财政资金管理, 开展资金绩效评价, 压缩“小金库”的生存空间
一是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绩效评价, 将监督检查涵盖到财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让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紧密结合起来, 使绩效评价与财政监督相结合, 扩大绩效考评范围, 把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二是重点对资金分配、拨付、项目实施、工程建设等环节进行跟踪检查, 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安全和规范, 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透明度。
四、规范国有资产管理, 增强资产处置和资产出租的监督力度, 截断私设“小金库”的后路
一是把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用强有力的规章制度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配置、处置的各个环节。
二是按照宏观控制与具体管理相结合, 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 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 按公用性、公益性、经营性及闲置与待处理资产等不同状况实行分类管理。
三是加强资产收益管理, 健全资产收益分配制度, 让职工参与资产经营管理和监督, 增强资产收益分配的透明度。
五、加强教育, 重视宣传, 丰富监督手段, 拓宽监督领域, 湮灭私设“小金库”之心
一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 重视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开展培训和教育, 增强其遵守财经法规的主观意识。
二是设置资产管理专门机构, 配备专职审计监督人员, 完善监督机制, 健全监督法规制度, 拓宽监督领域, 丰富监督手段和途径, 将群众的监督与职能部门的监督相结合, 构建立体监督模式, 发挥立体监督的作用, 彻底消除私设“小金库”的思想根源。
六、试行责任追究制度, 严查重处, 加大私设“小金库”的违规成本
一是对“小金库”资金要坚决没收, 对“小金库”已发生的非正当支出应坚决追回。
二是要消除“法不责众”的错误观念, 对私自挪用公款的行为要依法追究经济和法律责任。
三是认真探索在财经法律体系内如何完善防止和打击私设“小金库”的违法行为, 从源头上根除私设“小金库”的侥幸心理, 以此保持治理“小金库”的高压态势。
七、探索改革财会干部管理模式, 尝试在行政机构及国有非营利组织中推行会计委派制, 拆除私设“小金库”的组织架构
“小金库”一般存在于财务部门, 很大程度上是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不正常的干预造成的。现行财会干部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会计人员的薪酬、升迁等与本单位领导手中的权力密不可分, “端人家碗, 受人家管, 就不能揭人家短”。因此, 应尝试实行会计委派制度, 财会干部能够严格按照《会计法》及相关财经法规制度公允地进行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 从而加强对单位收入、支出的监督, 达到根除“小金库”的目的。
浅析“小金库”的审计治理 篇3
摘 要 所谓“小金库”是指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单位收入和应上缴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小金库”的危害性极大,笔者总结以往的审计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审计方法。
关键词 小金库 审计 治理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当前我国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不治理腐败问题无法解决人民的怨气,而近年来“小金库”问题却屡禁不止,诱发和滋生了各种腐败现象,作为经济卫士的审计机关在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审计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小金库”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掌握对其审计技巧,深入挖掘和清理“小金库”,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一、“小金库”的概念
根据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具体规定的通知》(财监字[1995]第29号)规定: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小金库”亦即“账外账”,具体包括:(一)各项生产经营收入。包括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出租收入、出售残次品和边角废料收入、处理报废固定资产变价收入、逾期押金收入、销售不动产收入、发售股票申请表售表收入、股票发行费收入等。(二)各项服务和劳务收入。包括加工、维修、运输和代理业务收入、服务业收入、广告收入、出版发行收入、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收入等。(三)各项价外费用。包括价外收取的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补贴、违约金、手续费、包装费、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及其他形式的价外收费。(四)各种集资、摊派、赞助、捐赠等收入。(五)股票、债券等投资收益。(六)各种形式的回扣和佣金。(七)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八)各项罚没收入。(九)各类协会、学会的会费收入等。(十)其他应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应交存财政专户的收入。(十一)通过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将资金转到本单位财务会议部门账外的。2009年4月,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中纪发〔2009〕7号)再次对“小金库”的范围作了上述界定。
二、“小金库”的形成原因
国家财务制度严禁设置“小金库”,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小金库”查处力度,而“小金库”行为却屡禁不止,主要是由于“小金库”为少数人控制,能为少数人随意支配资金提供方便,能为少数人带来现实的利益,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又能逃避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形成;究其根本是行为人法纪观念淡薄,价值观扭曲,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造成的。一是行为人法纪观念淡薄,缺乏财经法纪知识和守法意识。部分人员平时不注重学习国家财经法规知识,不按财务制度办事,按个人的喜好和习惯处理财务问题,或者明知不可为但报有侥幸心理,既使相关部门查出后再想办法解决。二是行为人及相对人价值观念扭曲。部分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文明的价值取向,对社会负面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政治建设缺乏系统的全面的有效理解,经不住诱惑。三是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责任追究不到位。诱发小金库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干部教育管理,財政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规范、透明的选人用人机制,公务员的分类管理等,要统盘考虑各方面存在的制度、机制缺陷,不断完善,整体推进,标本兼治,才能起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从根本上杜绝设立小金库的动机。四是监管和查处不力。一是监督检查流于形式,由于监督检查机构受经费制约,查出小金库问题以罚代法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只侧重处罚单位,不侧重责任追究,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收钱了事;二是检查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检查方法有待更新。通过多年的常规审计和其它相关部门检查,违纪单位手法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审计和检查手段很难适应小金库的查处;三是监督体制有待完善。审计机关有审计权,没有直接责任追究权,相关部门有责任追究权,又缺乏大量的专业人员,如何协同配合有待完善。
三、“小金库”的表现形式
1.瞒天过海型。这是常见的一种形式。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通常利用非正规票据或自制票据将收取的房租、管理费、废品变卖收入等隐瞒不入账。如将食堂承包收入、商店承包租金,出售、出租资产收入不入账,房屋租金、资产处置等资产出售、出租收入,不纳入法定账目之内,在法定账簿之外循环形成“小金库”。
2.虚假协议型。这种形式也较为常见。一些单位通过签订假协议或开具假收据,将一部分收入记入财务帐,一部分收入记入“小金库”。如某单位出租房产,协议约定年租金为45万元,该单位为达到截留收入的目的,又重新与承租方签订假协议,年租金为30万元,将差额15万元转入“小金库”,几年来共截留收入60万元。
3.以收抵支型。这种形式较为隐蔽。某些单位将支出直接与应收款相抵,既逃避了税款,又逃避了监督,在账外形成了“小金库”。如某单位将房产出租给某公司开办酒店,年租金30万元,而该单位账面三年只收到40万元的租金,经查证,余下的50万元为该单位在酒店的招待费,收支相抵,双方既隐瞒了收入和支出,又少缴了税金,出租方还因此减少了招待费支出。某单位将房产出租给超市,不收取租金,但要求超市每逢节日向该单位提供发放给职工的物品、食品。
4.虚列支出型。通过虚列劳务费、房修费、基建费用等平时开支金额比较大的费用项目来套取资金,将款项转移到账外,形成“小金库”。如某单位“虚构”了一个办公楼维修项目,用虚假的工程发票将40万元公款划入“小金库”。
5.长期“往来”型。将应是财政收入的资金不作收入,长期是挂在“暂存”账上,还有将财政资金或者其它公款私自借出,以“暂付”款名义挂账长期不还,该列收列支的跨年度没有正式列收列支、或将支出直接冲减“暂存”或“暂付”的款项。
6.资金变脸型。将预算内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或将财政性资金作为单位资金存放,不交财政专户储存。要注意执收、执罚单位将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是否按规定上交。依法取得的收费(基金)、自办刊物发行收入、罚没收入、暂扣款、保证金、固定资产处置收入、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等是否严格执行了收(罚)缴分离,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
7.假公济私型。将某些合规或不合规的业务活动与单位正常经济收支划分开来进行单独核算,逃避监管、隐瞒收入。如某些学校把一些不开收据而私自收取的无物价部门规定的各种类型补课费如节假日补课、开办特长班等收入作为部分老师个人行为,将所收款项单独在法定账簿之外进行核算,一方面逃避相关部门监管,另一方面又可获得相当资金用于一些不合理开支。
8.截留款项型。有些单位的收费理应上缴上级主管部门,但是个别单位采取缴大留小的方式,将其中的一部分留下来。如某局城建科,将本应上缴市局的20万元收费截留下来,建立了“小金库”。
9.代收不入型。如中小学校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或其他管理部门的要求从学生中代收的款项(如:考务费、实验操作、办证、建档费、作业本费等),如果代收没有纳入账内核算而直接上缴,这样也会形成“小金库”。如某校帐外收取学生的新生电子建档费19万元,上缴教育主管部门却只有17万元,且不说不入账不符合规定,其2万元的资金结余也就成了 “小金库”中的资金了。
10.回扣不入型。如学校针对学生的某些大宗公共项目活动如:课外辅导资料、校服费、饮水费、电影费、保险费、防疫费等,资金往往直接从学生中收取,并直接支付有关单位,同时会收到有关单位给予部分提成等。由于这种服务得到的回扣收入具有隐蔽性,无疑也是形成“小金库”资金的渠道之一。
11.上下转移型。由于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一般都有上下级关系,还会有一些实体存在,要注意其中的资金的流向的合理与合法性。不正常的资金流向一般就会是“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四、“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小金库”的隐蔽性特点决定了审计“小金库”具有较大的难度。在此,本人结合审计工作实践,对“小金库”的审计方法作了一下总结,共归纳出九种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
1.审计公示法。通过审计公示,让被审计单位职工知道已经有审计部门来审计,且知道审计的内容、审计人员的工作地点、举报电话等。这样可以发动群众,争取知情者举报“小金库”。然后,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进行详查,从内部攻破“小金库”的堡垒。审计人员切忌到一个单位后“默默”无声地审账,到审计结束也没有让被审计单位其他人知道。
2.突击盘点法。突击盘点的重点应放在库存现金上。因为有些单位的“小金库”账目不是指定专人保管而由单位出纳代管,单位財务现金与“小金库”账上的现金混在一起交错使用。在合理怀疑被审计对象可能存在“小金库”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对库存现金进行突击盘点,攻其不备,清查库内所有现金、支票、票据和有价证券等全部资料,让财务人员说明多余现金来源或短少现金去向,迫使其交待出“小金库”账册。
3.银行账户追查法。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注意观察分析被审计单位的银行账户情况,并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银行开户情况自查表和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如果审计人员发现该单位在审计自查表以外存在账户,应予以特别关注,进一步追查,就有可能是“小金库”的银行账户。
4.票据审核法。就是以票据领购、使用、缴销、结存登记为线索,通过计算机排序、计算或人工摸排审核寻找差异的审查方法。通常检查时,先扎死一定期间内收费单位领用票据的数量,然后对已使用的票据进行统计并与账面的收入数进行核对,如发现票据金额大于账面金额,该单位就可能存在收入不入账或少入账、套取资金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对于有收费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核查收费票据是发现"小金库"的一种有效方法。
5.数据分析法。就是审计人员运用审计分析性复核方法和专业判断能力,通过对单位的财务收支和业务活动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对比,据此分析该单位是否存在私设"小金库"可能。如果发现单位的财务收支和业务活动数据出现异常变动,审计人员应持职业怀疑态度,特别关注"小金库"可能性。然后,结合单位的部门设置和职能,进一步确认可能设置"小金库"的机构,进而找准"小金库"的突破口。
6.大额支出审查法。虚列支出和重复列支费用是形成“小金库”的重要手段之一。审计中,一是对比分析被检查单位近年来费用总额增减变化和结构变化情况,分析变化的原因是否合理,发现疑点要顺藤摸瓜,一查到底;二是审查费用时,找出可疑发票,追查确认虚假支出是否进入“小金库”;三是重点检查大额费用发生是否真实,主要把修理费、会议费、购置费等作为检查重点。
7.资产清查追踪法。在审计时,应注意查阅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对己报废的固定资产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进行核对,对应有残值及变价收入而账面却没有的固定资产,应进一步进行核实,以确认是否存在隐匿收入的问题。尤其是对长期不用或下马项目的资产、即报废资产的处理去向要进行追踪。对于发现账外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等货物,若无支出凭证,则应追踪购买资产的资金,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扯出隐藏的“小金库”。同时查看是否存在资产的租金收入、水电费收入体外循环等现象。
8.调查走访法。即向业务单位和管理及服务对象就特定事项询问调查,搜寻蛛丝马迹,对查出“小金库”至关重要。由于不少单位不配合,常使“小金库”问题的确认取证困难重重。在内部无法突破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应当及时变换审计策略,注重外围突破,主动走访调查业务单位和管理及服务对象,了解被审计单位有无用自制收据收费、收费不开票、开阴阳票据等问题,以获取“小金库”的相关证据。
小金库治理报告 篇4
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做好2011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公司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贯彻集团公司关于“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严格按照“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步骤,广泛动员,精心部署,认真组织,稳步推进,扎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各项工作,着力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全面动员部署专项治理复查工作
1、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工作指导
公司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的“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公司下属各单位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纪委、总经办、财务部和审计等部门负责人构成,负责贯彻落实公司“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办公室还抽调专人具体落实专项治理日常工作,形成了顺畅的沟通机制和业务指导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落实工作责任,确立了公司专项治理工作的“五机制”,即领导负责制、承诺制、公示制、举报制和问责制。
2、做好宣传发动,细化实施方案
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宣传治理“小金库”的有关政策规定,在内网上开设了“小金库专项治理”专栏,公布有关政策和信息。公司设立专项治理举报电话,广泛发动群众,鼓励群众举报。
(二)全面开展复查,狠抓工作落实
1、深入发动,扎实推进复查工作
公司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专项治理工作,从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的高度出发,从维护经营安全、形象安全的高度出发,认真开展复查工作,主动暴露问题,把专项治理工作提升到事关公司全局的工作来抓,不但要抓好、抓实,而且要确确实实抓出成效。
2、落实责任,实行双承诺
在自查自纠工作开始阶段,公司要求总部各部门负责人、签署过程承诺书,承诺按照集团公司要求,确保自查工作面覆盖所有的经济活动过程,不走过场,不留死角;确保专项治理内容没有遗漏,自查彻底,1
纠正及时,上报信息真实、完整,不发生隐瞒不报现象;复查阶段确保不流于形式,严格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对于自查没有“小金库”的要进行承诺,对是否存在瞒报、漏报的情况进行承诺。公司要求下属各单位负责人均签署过程承诺书及结果承诺书。双承诺制结合公示制,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接受各方监督。
(三)开展重点复查,夯实自查自纠成果
1、周密安排,制定检查方案
为做好重点复查工作,确保复查质量,公司结合实际,认真研究,确定了公司重点复查工作目标、程序、内容和方法等。对容易滋生小金库的经济活动领域进行重点检查。
2、精心组织,确保检查成效
重点检查范围涵盖公司所属全部重要区域,在此基础上再抽查个别重点单位,做到了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同时兼顾。公司组织派出了2个检查组、对公司所属各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复查结果未发现有私设“小金库”的现象。
(四)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治理成果,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通过对“小金库”问题的分析,发现“小金库”设立形式主要包括:
1、通过隐匿收入设立“小金库”,资金来源主要废旧物资处置收入、铁屑、刚刨花处置收入提成的预留和资产出租收入等。
2、通过虚列支出设立“小金库”,主要包括虚列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费用、人工成本等。
3、供应、销售过程中容易滋生的小金库。
4、其他原因设立“小金库”,主要包括加班费等预留形成的小金库。
加强对以上领域的监管,针对以上情况,建立了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形成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小金库”专项治理的目的就是要发现、纠正、防治,最终消灭“小金库”。对于“小金库”问题,要“拔掉草、除掉根、铲掉土”,不但要坚决予以纠正和查处,而且要根据“标本兼治、堵疏结合、惩防并举、综合治理”的方针和“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原则,以专项治理工作为契机,通过完善体制、健全制度和强化监管,按照“划清线、筑牢坝、修好渠、堵死漏”的思路,从根
治理小金库总结 篇5
一、认真开展自查上报工作
市清查办公室按照市清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建立工作制度,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加强督导,扎实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进行报道,发了3期简报,在《xx日报》发表4篇文章,在xx电视一台、三台,xx日报第一版分别公布了【清理银行账户和“小金库”及规范非税收入】举报电话,使单位清楚、群众了解,让社会公开监督。现已接到举报电话4起,对2起及时进行了处理,2起在处理过程中。宣传了清查政策,营造了清查气氛,促进了工作开展。
二是严格要求。为了进一步做好自查阶段工作,要求各单位及时召开所属二级机构负责人会议,要求每个单位要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组织人员,周密安排,精心部署,认真贯彻会议精神,严格按照清理工作要求,对本单位的情况认真清理,如实申报,绝不能走过场。
三是认真审核。对各单位申报情况,依据政策法规和清理要求,逐单位、逐项目、逐数据进行认真全面核实把关,对上报项目不全、数字不清的,要求重新填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市公路局路政管理处车辆检测收费、超限运输收费,经我们讲政策,已及时上交财政专户。
四是强化督导。督导各单位按要求按时上报,清理办公室根据各单位上报情况,与16家所属较多二级机构的大单位财务科长进行了谈话,要求其进一步自查自纠,彻底搞清本单位的银行账户、“小金库”及非税收入情况,防止漏报、瞒报,确保自查阶段取得实效。并对各县区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沈丘、扶沟、太康等县认真贯彻全市清理工作会议精神,行动迅速,及时开展工作,沈丘县的做法在《xx日报》进行了发表。
二、自查工作初见成效
市直各单位按照通知要求,明确专人负责,对本单位设立的账户、账户余额和非税收入进行认真清理,如实填报。大多数单位经一把手签字、单位签章后按时上报,个别单位没按时上报自查情况。
1、银行账户、“小金库”申报情况:
截止6月16日,市直各单位共上报银行账户339个,上报解冻帐户申请122个,经审批,现已解冻104个。没有一个单位自报“小金库”。
2、非税收入申报情况:
截止6月16日,上报自查报表的有75个一级机构、182个二级单位,还有6个一级机构及部分二级机构未上报。
2007年市本级非税收入自查上报纳入财政管理xxxxxx万元,未纳入财政管理xxxx万元。2008年1-4月份纳入财政管理xxxxx万元,未纳入财政管理xxxx万元。2007年1月—2008年4月份,未纳入财政管理xxxx万元。据了解,仍有个别单位的一些收入没有上报,需要进一步检查。
2007年未纳入财政管理的主要有:....;
三、存在问题
一是个别单位重视不够,不按时上报;没上报单位有:政法委、市直机关工委、保密局、档案局、残联、文联、无委会。
二是有的部门没有及时召开会议,工作进度慢;三是有漏报、瞒报、不如实上报现象。
四、下步打算
(一)对没有上报的单位,查明原因,做到不漏一个单位。建议首先检查不按时上报自查报表的单位。
(二)进一步做好县市区的督导检查工作。
(三)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及时通报检查进展情况,及时宣传县市区和单位好的经验做法。
“小金库”治理工作办法 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精神,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根据《凉州区2011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校在积极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同时,制定了凉州区中坝镇上坝小学 “小金库”治理工作办法。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坚持教育在先,防范在前,从加强教育引导入手,结合“小金库”治理工作中查处的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例,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库”教育防范机制,提高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凉州区2011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使全体领导、教师充分认识“小金库”的危害性,明白“小金库”助长了铺张浪费、奢靡享乐歪风,是消极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要从切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党员干部、教职工积极参与专项治理工作。
二、总结经验,完善制度
全面总结“小金库”治理工作经验,深入剖析产生“小金库”的原因,找准容易滋生“小金库”的重点环节,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源头治理。我校经上坝小学“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协商,制度了上坝小学“小金库”治理工作制度:
1、收费、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决不允许将收费、罚没收入与本校的经费划拨和职工的奖金、福利挂钩。
2、取得的收费收入、罚没收入等,应在3日内上缴非税管理部门,对零星收入账面余额不足300元的,经上级管理部门同意,可每30日上缴一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截留、挪用、私分。
3、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收费票据。
4、加强对各类收入的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核算制度。
5、严格按照收费许可证收费标准收费,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超标准收费。
6、收费和一切财务收支、核算工作必须纳入学校财务进行统一管理,不得设立账外账、“小金库”。
7、学校固定资产报损残值和废品收入,应及时、全额上缴学校财务,不得随意使用。
三、加强管理
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强化预算约束。规范财务资金支付方式,减少资金使用上的“跑冒滴漏”。严格执行本单位财务管理办法,规范学校财务收支管理。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规范本单位财务行为。
四、强化监督
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资金运行的监督制约,切实做好民主理财和大项开支逐级审批工作,把教职工监督和上级部门监察紧密结合,增强监督的整体合力。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财务审计监督,强化阳光操作和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小金库”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小金库”治理如何突出重围 篇7
三年的专项治理过程中, 宏观的治理氛围已经形成, 但“小金库”始终欲断难断, 主客观的影响因素交织, 利益的驱动。“小金库”治理如何突出重围, 收得实效, 是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重围”的存在使小金库治理的难度和强度不断加大, 所以, 分析“围”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将推动“小金库”治理工作真正收到实效。
一、“小金库”治理的利益围
纵观“小金库”发案的种种, “小金库”绝大部分都与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甚至个人利益密切相关, 作为一种“普惠式”的腐败, “小金库”通常被一些单位作为谋福利的手段, 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这种利益的驱动使小集团内部空前团结一致对外。这是“小金库”治理面临的第一重包围。
俗话说“不患寡、患不均”, 再公平的分配政策也存在矛盾和不满, 所以, 要想攻克, 必先内部瓦解, 而重奖举报无疑是最有效的“离间计”。
为了鼓励举报“小金库”,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中办发[2009]18号) , 举报人自愿向“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举报“小金库”违法行为, 经核查属实, 由“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根据举报时效、举报材料的详实程度、举报内容与查实内容相符程度等, 按照查出并已收缴入库的“小金库”资金、税款、罚款合计金额的3%-5%, 给予举报人奖励, 奖励资金最高额为人民币10万元。中央出重拳, 治理“小金库”, 但在实际中, 很多举报人不敢领奖, 惧于报复, 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应保守举报人的秘密, 信息不外露, 真正保证举报人的安全, 以确保奖励举报的初衷和实效。
二、“小金库”的隐蔽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技术围
经过这么多轮的治理工作, “小金库”所采取的形式不断翻新, 更加具有隐蔽性。2011年5月24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民银行、监察部等部门《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意见的通知》, 首次将公款消费、收卡受贿等问题摆到突出的问题。客观来讲, 这个办法的出台是正中要害的, 也是了解实际情况的。通过预付卡的形式洗钱、套现、偷逃税款以及行贿受贿, 这已是较为普遍的规则。但新规的执行是否就能确保预付卡的管理呢?从最近新闻报道也可以看出, 新规出台遭遇“见招出招”, 催生出办卡“黄牛党”, 只要给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就可以代办卡;另外, 专家也建议, 细则应明确购物卡使用环节中也要实行实名制。中央党校教授林喆认为, 购物卡实名制不可能完全抑制腐败, 但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 不仅购卡环节需要实名制, 用卡环节也同样需要。同时, 还应采取其他配套措施, 如审计、公示等, 以减少制度漏洞, 避免“重拳打在了棉花上”。
另外, 一些事业单位的“小金库”手段不断延伸, 如有的将这部分“账外账”放在本机构下属的酒店和培训中心, 因为酒店和培训中心都属于企业, 审计机关一般不对他们进行审计, 正是这些花样繁多的伪装手段为“小金库”的泛滥提供了保障。所以, 要突破“小金库”治理的技术围, 就必须深入了解情况, 加大检查力度, 广泛发动群众。
三、制度缺陷—“小金库”治理的制度围
到目前为止, 有关查处“小金库”的法律文件主要散见于《会计法》《税收征管法》《财政违法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之间, 还没有一部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对“小金库”的内涵、执法主体、处罚标准等进行系统而具体的规定, 许多设立“小金库”的行为难以找到处罚依据, 威慑力大大下降。不仅如此, 我国目前财务管理制度、国有资产产权制度、行政收费管理制度等财务管理制度还不系统、不完善, 所存在的漏洞和真空地带往往成了“小金库”设立的突破口。
有鉴于此, 必须加强“小金库”治理的制度建设, 一方面, 在完善现有与惩治“小金库”有关的法律制度的基础上, 尽快出台一套系统而具体的对设立“小金库”违法违纪行为的制度体系, 让清理“小金库”的工作有法可依。另一方面, 要查找现有的财经管理制度中的漏洞, 加强各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银行账户审批和管理方面的制度, 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制度建设, 收入分配相关制度, 不断缩小“小金库”的生存空间。
四、处罚不得力—观望与侥幸的心理围
目前不少单位存在这样的错误思想, 认为小金库是为了方便工作, 不是为了谋私利, 不象个人贪污受贿那样是违纪违法, 国家对小金库的态度也有些马虎, 对于私设小金库的行为仅仅属于违纪行为, 还不属于违法行为, 对小金库的处理也显得有些简单。小金库问题被查实以后, 往往都是看做一般的违纪违规, 针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充其量只是涉及政纪处分, 而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处理处罚力度, 第一要变革执法手段与方法, 改变过去那种重查处、不重处理;重处理事, 不重处理人;重处理单位, 不重处理个人;重经济处理, 不重人事处理的倾向, 坚持重在处理, 严格处罚。第二, 执法力度差异化, 对性质和情节轻, 且承诺接受惩罚的单位可以给予一定的宽限期, 而对私设“小金库”屡查屡犯的直接相关人员, 尤其是负责人, 除以经济上的处罚外, 还要追究其行政责任, 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第三, 提高执法人员自身素质。执法人员要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素质, 提高自身执法水平, 真正做到“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另外, 还要筑牢检查人员的思想道德防线, 构筑坚定的执法防线。
五、惩治腐败———环境围
“小金库”治理正如治水, 堵是很重要, 但疏更加重要。“小金库”需要疏是因为存在客观需要, 如果整个宏观经济环境不整改, 分配资金、批项目的潜在利益交易的客观需求仍然存在, 不采取“小金库”的手段, 就会迫使一些单位和个人去寻求别的途径。究其根本, 问题的根源在于腐败, 所以这已经不仅仅是治理“小金库”这样一个经济问题, 而同时应该是一个政治层面的问题, 是如何治理腐败的问题。
要想整治腐败问题, 必须从干部入手。从其公开的“一举一动”上, 以及其暗中的“一举一动”上, 观察和发现其是否藏有“腐败”的动机?从其妻子、子女及近亲属公开的“一举一动”上, 以及其暗中的“一举一动”上, 了解其暗藏“猫腻”动态?当然, 有时可以从其戴“名表”、抽“名烟”、穿“名衣名鞋”、住“豪宅”、开“豪车”上, 透露其不义之财来之迹象。不过, 发生南京“周久庚”事件后, 类似戴“名表”、抽“名烟”等露富的有权势的人, 已明显见少了。由于前一阶段, 中纪委公布了惩治“裸官”问题, 眼下还在位的官员, 在送其妻子及子女移居国外的情况, 更要显得隐蔽了或是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了 (先将妻子或子女以调整工作或读书环境为由, 迁居其他偏僻地区等, 在不引人注目时, 再悄悄地移居国外等) 。所以必须建立干部的动态管理档案, 对于有上述迹象的干部要引起预警。另外, 加强防腐的制度建设, 形成惩治腐败的威慑力。只有有效制止腐败, 才能断了“小金库”的市场, 才能防止“小金库”不断翻新的形式和手段, “小金库”的治理工作才能真正突围。
摘要:“小金库”的治理已经历了三个年头, 经过不断地宣传和检查, 小金库的基本含义和设置方式、手段已经广为人知, 但“小金库”却依然在有些单位和个人身上存在, 屡禁屡不止, 这也暴露了“小金库”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小金库”治理如何突出重围, 就必须从分析“小金库”的“围”开始, 有的放矢, 真正铲除“小金库”成长的土壤, 收得治理实效。
关键词:长效机制,小金库,腐败
参考文献
[2]马海涛.“小金库”治理难的原因及对策[J].财政监督, 2009 (10) .
小金库治理 篇8
关键词:小金库 企业管理 危害
近年来,平煤股份八矿一直把严格收支两条线,坚决清理“小金库”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常抓不懈,根据集团公司的统一布署和本矿的工作安排,每年都开展1-2次专项治理。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煤矿企业的生产管理特点,进一步加强对私设“小金库”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防范性措施,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小金库”的发生。
1 “小金库”的概念及来源
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小金库”,首先要解决概念不清、界定不明的问题。概念弄清,界线划明,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从多年来的实践可以看出,“小金库”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固然与煤矿企业原来粗放式管理遗留下来的管理漏洞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一些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对“小金库”的概念模糊不清、界线划分不明有直接的关系。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日常所截留、所挪用的一些“小的公收入”就是“小金库”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那么如何定义“小金库”呢?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小金库”主要表现为对煤矿企业各种应交收入和职工工资的截留、挪用。煤矿企业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①实物资产的租售收入,如门面、土地、设备、厂房等的租售收入。②各种服务性收入,如材料处理收入、澡票收入、存车费收入、水电费收入、卫生费收入、劳务收入、办证费、电视收视费等。③各项罚没收入。④押金、保证金等形成的资金。⑤通过“戴帽工资”、虚开发票套取的收入。所谓“戴帽工资”,也称截留工资,是指在工人正常工作获得报酬之外,多出来的那一部分资金。具体来讲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工人头上“戴”了以后又收回单位;二是职工为单位办事当时垫付的开支在开工资时直接加到职工头上;三是一些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上班的人员,将个人工资卡交给单位,单位按月给其开支,这样所开工资款全部由单位掌握,该工人既得了“三金”,又保留了公职,这些钱形成了更为隐蔽的长期“小金库”。
2 “小金库”产生的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问题。“小金库”的产生除本位利益驱动外,最根本的是一些领导干部对“小金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是非观念模糊。错误地认为单位设立“小金库”问题是个“小问题”,片面地认为“小金库”的资金只要不是独落个人腰包,就不算违法违纪,为“小金库”的存在提供了“思想基础”。二是管理存在漏洞。“小金库”的存在与现有制度执行不严、管理制度的出台相对滞后有直接关系。企业对下属单位的收支情况监督乏力,使某些单位轻而易举地截留了上缴款,为设立“小金库”提供了空间和条件。三是个别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差。煤矿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特殊性,一些会计、出纳、办事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有些人员法纪观念淡薄,不能坚持原则,往往是只听领导安排,缺乏监督的意识和胆量。四是执纪不严,处罚不力。由于目前法规制度的不完善,在“小金库”问题的处理上,得不到重罚和法律制裁,大凡私设“小金库”者,都是为了“小团体”利益,因此,清理出来以后,很难处罚到某一个人头上,只是“一收了之”,使“小金库”现象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3 “小金库”的危害
①成为违法违纪腐败行为滋生的土壤。“小金库”虽小,但其危害性却大,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一是腐蚀了煤矿企业的管理干部。二是助长了“拜金主义”。三是损害干群关系。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小金库”的很多资金来源是对企业各种收入的截留或转移而形成的,长此以往,日积月累,会使企业效益缩水,给企业财产和利益带来损失。③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性生产经营。私设“小金库”违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致使出现“两本账”、“多本账”,甚至是假账,严重影响了法规制度的严肃性,也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企业经济秩序。
4 “小金库”的治理对策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使领导干部不想设“小金库”。帮助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努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其次,强化制度建设,使领导干部不能设“小金库”。一是要把好财务关。要严格执行国家财政法规和财经纪律,健全财务制度,完善财务管理,严格管理好营业外收入。二是严格把好工资关。三是全面实行财务“收支两条线”和厂务公开,决不允许把执法执纪收入和经营收入加以隐瞒截留和挪作他用。第三,要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使领导干部不敢设“小金库”。一是纪检监察部门要始终保持查办案的高压态势,加强对“小金库”案件,特别是“戴帽工资”案件的查处力度。二是纪检监察部门要联合财务、审计、工资等部门加强收支两条线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制订措施,补充管理漏洞。三是要充分利用厂务公开这一有利形式,要求基层单位把单位收支情况、执法执纪收入情况纳入厂务公开的范围,阳光操作,接受职工监督。四是通过明查暗访的方式,加强对基层单位工资的监督。五是实行有奖举报,加强群众监督。公布举报电话,欢迎广大职工群众进行监督,一经查实,对实名举报者给予保密并奖励。
只要我们理清思路,掌握规律,措施得力,有信心,有决心,就一定能使“小金库”现象得到最大限度的遏制。
参考文献:
[1]吕光焱.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
[2]王石生.关于“小金库”的成因、定义、表现形式、危害性及其对策的研讨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1(03).
【小金库治理】推荐阅读:
小金库治理问题05-15
治理小金库总结05-15
小金库治理工作方案12-01
小金库治理工作总结11-03
小金库的专项治理 课后练习08-27
小金库治理工作责任书10-07
2011“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总结10-08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2011年工作总结09-01
石堡子学区小金库治理自查自纠报告11-15
在全市“小金库”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