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古诗词三首(共8篇)
人教版五下古诗词三首 篇1
人教新课标五下《古诗词三首》说课稿
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向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人教新课标五下《古诗词三首》说课稿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1.教材分析:
《牧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本组教材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专题展开,《牧童》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憩图。全诗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的表达了牧童那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2.学情分析:
那么,五年级学生对这首诗是一个怎样的认知情况?这首诗对他们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什么呢?他们又想以怎样的方式来学习这首诗呢?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我在课前对学生做了这样的调查:
1.你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么?
2.你认为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需要进行单独的识字学习吗?
3.你会背这首诗么?
4.你能大概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吗?
5.你能从诗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吗?
调查中我发现:80%的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95%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进行单独的识字学习,70%的学生会背这首诗,能大概说出这首诗意思的占30%,能从诗中体会到诗人情感的只有极少数。
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熟读并背诵古诗,感知古诗大意。
2.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向往。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向往。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所以教学本首诗,我准备采用“诵读法”、“重点字词剖析法”、“情景教学法”、“设景想象教学法” 来展开教学。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体现“快乐读美文,轻松学古诗”的教学理念,并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具体教学过程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欣赏音乐,走进《牧童》。
课前,我先播放一首欢快的《田园之歌》让学生欣赏,并这样引导:是呀,美妙的音乐能带给人愉快的心情。其实,能带给人快乐的事有很多,比如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就感到很快乐,看到同学们端正的坐姿,甜美的微笑,我也很快乐。说说看,什么事使你感到快乐?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情趣高涨时,我顺势导入: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快乐的心情走进唐代诗人吕岩的诗——《牧童》。并板书课题:牧童
这样,让教学在师生对话中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课堂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品读古诗,读出味道。
诗词的美妙在于诵读。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我分这样三个层次进行:
1.读正确。
首先,我让学生初读整首诗,重点认读:“铺”、“蓑”、“卧”并指导写法。
2.读出节奏。
初读后,我告诉学生诗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3.读出内涵。
在学生读出节奏的基础上,我这样引导: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诗词很多时候是一首歌,是一幅画。我想知道,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
读出诗中所蕴含的画面。
学生可能会说:我读出了诗中所蕴含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草地、牧童、蓑衣、月光等,接着我引导学生想象景物的颜色和姿态,学生可能会说: 的草 的笛声 的牧童 地躺着 的草场 的月光
的晚风 的月夜
如此,学生从单个词语入手,经过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使诗中的景、人、物变得鲜明生动起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连词成句,说出整首诗的意思,体现了学习的梯级,为下面的古诗理解降低了难度。
读出诗人愉快的心情
为了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我追问,这是一个怎样的牧童?你能读出诗人什么心情?学生都能说出这是一个快乐,悠闲的小牧童。那么,你是怎么体会到作者愉快心情的呢?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牧童的快乐与悠闲呢?让学生品读诗句,从而发现景物描写最能反映作者的心情。原来,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我适时适度的引导学生高兴地诵读这首诗。
这个环节我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从而解决教学重点。
走进诗境,感悟诗情。
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我以“你从诗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这样快乐悠闲的牧童?”一问,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
预设一:抓住“铺”想象画面,品味“弄”感受情趣。
当学生说:从“笛弄晚风三四声”中看到了一个快乐的牧童时,我追问:是谁在吹笛子?在什么地方吹?此时,我适时播放音乐《牧笛笛子》,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真切地体会到了一个“弄”字所蕴含的情趣。
接着,我运用画面再现情境,让学生感受牧场的辽阔,并对学生进行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同学们,此刻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中的哪一个词给了你这种平缓舒服的感觉?以此引领学生感受“铺”字用词的精妙。
“只有入境,才能悟情。”本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运用画面与音乐再现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美的画面,美的音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体验,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发展。
预设二:想象“卧月明”,感悟诗中情。
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从“不脱蓑衣卧月明”中感悟到了牧童的快乐与悠闲。我先出示课件:《牧童休憩图》给学生以感官上的体验,再引领学生回到诗句中,让学生找一找哪个词更能体现牧童的无拘无束?
学生很快找到:“不脱、卧”这两个词。接着我引导学生体会:他为什么不脱蓑衣?他躺在一个怎样的地方?怎样躺?把“卧”换成“坐”或者“立”,行吗?这样,学生在交流中、反复品读中感悟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与天真烂漫。
这样,抓住重点字词品读品味,避免了古诗教学逐字逐句的串讲串问,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从而真正学有所获。
接着,我挖掘教材的留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躺在柔柔的草地上,闻着青草的芳香,望着天上的明月,享受着晚风的抚摸。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这位躺在草地上的牧童,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在美妙的遐想中,学生融入诗境,走进牧童的内心世界,由此抒发情怀,发表见解。此时,学生化牧童为自己,化自己为牧童,与诗中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探作者心,窥别样情。
读诗,不仅要读出诗中画,还要读出诗中人。这对学生而言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很好的导向,是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的深入。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我这样引导:同学们,快乐的心情是相通的。眼前的一切不仅令牧童陶醉,令我们大家陶醉,也令诗人吕岩陶醉。其实,吕岩喜欢牧童,还有另外的原因呢。此时我出示诗人吕岩的资料。
让学生了解到了诗人向往远离喧嚣、悠闲自乐生活的原因后,我创设意境,学生配乐吟诵古诗。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
这不仅是教学回归到古诗的本体,更是学生情感的回归与升华。进而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拓展延伸,背诵积累。
学习古诗,就是要让学生在欣赏古诗的同时爱上古诗,所以在学生“意犹未尽情犹未止”时,我出示了一组以“儿童生活”为体裁的诗句让学生赏析。
人教版五下古诗词三首 篇2
有幸在全国第三届“杏星杯”青年教师教学艺术大赛中执教了五年级《打电话》一课。通过参考相关书目并进行了反复修改, 前后进行了多次试教, 让我真切地体验到数学学习只有建立在学生真实的学习背景下才能取得预定的目标。而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起点, 才可能有效地对教材进行处理和整合。而要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智慧地处理和驾驭课堂, 更重要的是课堂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必定是以一定的思维深度作为支撑点的。本文以几个片段 (实录) 为例, 谈一谈在创设学生认知起点和提高课堂效率上的一点心得体会, 也可以说是前后教学的一个对比和反思。
[课堂实录一]
1.提出问题, 初步感知
师: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 我们育才教育集团有一个3人的民乐合奏节目要参加省少儿电视台的节目汇演, 但是因为晚上的一场暴雪, 道路上冰冻非常严重, 电视台临时取消了这次活动。老师接到电视台的通知后, 要尽快地把这个消息告诉这3位同学。
如果说每一位同学都在家, 用打电话的方式, 每分钟可以通知1人。通知完这3名同学一共要几分钟呢?
生:可以一个一个打, 需要3分钟。
生:可以先打给其中一位同学, 这名同学再通知第2位同学, 老师再打电话通知第3位。
师:说得非常好, 这就是数学中一种最优化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是要运用这种方法一起来探讨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打电话)
2.优化过程, 形成图示
师:那么怎样把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打电话过程清楚地表示在黑板上呢?
生:用画图表示吧。
师根据学生的表述在黑板上画图。
指着图问:谁看懂了老师画的图?上面的图形和数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生:长方形代表老师, 圆代表学生, “1”表示第1分钟通知到的学生, “2”表示第2分钟通知到的学生。
师:非常好!看来老师画的这个图同学们都能看懂, 说明这个图示法很管用。
3.小组活动, 探讨方法
师:如果参加这次演出的学生有7人。想一想:怎样打电话最节省时间?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 请学着上面的图示法清楚地表示出打电话的过程。
2) 汇报时请先说出你们设计的方案一共需要几分钟, 再具体展开说过程。
3) 选出一位同学汇报小组方案。
生:我们是这样想的, 第1分钟老师通知1位同学, 第2分钟老师和这位同学可以通知2位同学, 这样已经有3位同学接到通知。那么第3分钟的时候, 这3位同学和老师就可以通知剩下的4位同学, 所以3分钟就可以完成任务。
师:真厉害!居然可以控制在3分钟内完成。那么你们能不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这3分钟通知到的总人数?
生:1+2+4=7 (人) 。
师:那么谁能说一说这个“1、2、4”分别代表什么意思?为什么第3分钟通知到的是“4人”, 而不是5人或6人, 也不是3人呢?
生:……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把表格中的信息填写完整)
通知:7人
1+2+4=7 (人) 3分钟
[课堂实录二]
1.总结提炼, 形成模型
师:算得这么快, 是不是这个数据表中隐藏着一些数学规律呢?请你们同桌讨论一下,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同桌交流)
生:从第2分钟起, 每1分钟能接到电话的人数是前一分钟的2倍。
生:从第2分钟起, 累计人数等于前1分钟的累计人数×2+1。
师:这个“+1”指的是什么?
生:“+1”指的就是老师呀!
生:累计人数等于“2n-1”, n表示时间。
板书:
1+2+4=7 (人) 3分钟
1+2+4+8=15 (人) 4分钟
1+2+4+8+16=31 (人) 5分钟
2.根据规律, 现场应用
师:猜一猜今天现场来听课的老师有多少人?
生:大概200多人吧。
师:如果把今天来现场听课的老师看做250人的话, 如果按这样的规律打电话, 只要几分钟就可以通知到所有的老师?
生:8分钟就可以了。算式是1+2+4+8+16+32+64+128=255人8分钟
3.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师:在生活中找到了最优的方案, 在具体实施中还应注意什么?
生:每个人在接到电话后应很明确知道他接下去第1个要通知谁, 第2个要通知谁。
生:而且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
师:下面有一道趣味题, 你能用打电话的规律来解决吗?
阿米巴原虫 (一种寄生于肠内的虫, 会引起痢疾或肠炎) 是用简单分裂的方式繁殖的, 每分裂一次要用3分钟。请问一个阿米巴原虫18分钟后变成了几个阿米巴原虫?
师:短短的18分钟阿米巴原虫就从原来的1个分裂成了63个。而如果让它再继续分裂下去, 后果不堪设想!
生:老师, 我觉得应该是64个。63个是18分钟后新增加的阿米巴原虫, 而求一共有几个应该加上最初的那个阿米巴原虫。
师:真是不简单, 老师都没有想到, 你居然考虑到了, 太了不起了!让我们一起为他鼓掌。 (学生鼓掌)
修改:18÷3=6 (次) 1+2+4+8+16+32+1=64 (个)
……
[反思评析]
1.学习借鉴突破瓶颈:有效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现实的认知起点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面对“打电话”这课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特点, 必须精心设计和创设学习情境, 充分挖掘学生的认知起点,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而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教材第132页例题所呈现的是要求学生给15人打电话设计方案, 参考书中大多是给15人或7人打电话设计方案。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可能一下子还达不到这样高的要求, 所以在试教时我选择了给7人打电话设计方案。但是实际教下来并不如我所料, 课堂上学生知道分组要比一个个打电话节省时间, 但要清楚明白地用叙述或者是图例的方式把打电话的方案表现出来难度非常大, 有的小组根本就不知道应该怎么操作才好。虽然整个过程还是按照预设进行下来了, 但总觉得不很踏实。细细品味, 问题还是出在起点上面, 一节课下来参与学习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 而更多的学生则是处在一种旁观者的角色, 可以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显现, 更谈不上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为什么已经降低了难度, 效果还是出不来呢?课后我静下心来反思, 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细细思量下来觉得问题主要出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 照搬照抄, 没有从班级学生的现实起点出发设计教学。参考中的课堂实录反映出该班学生厚实的学习基础。从一开始把15个学生平均分成3组需要7分钟, 到分成不平均的3组需要6分钟, 进而到分成不平均的4组只需要4分钟以及“树型图”的创新, 其间学生严密的分析和精辟的语言将整个探究过程展示得一览无余而不显一丝累赘。虽然已经改成给7人打电话, 但本人却照搬照抄, 而忽略了我们孩子的学习起点, 这样的设计不失败才怪!
其二, 分组的思想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由于受参考的影响, 在设计课的导入阶段时就已经埋下了败笔, 学生都已经知道:设计打电话的方案时要进行分组, 然后分组进行要比一个一个打节省时间。殊不知, 最节省时间、最优化的方案其实并不是将学生分成几组, 它其实是一种单线联系的树型设计方案 (如左图) , 一个学生接到电话之后接着去通知没有接到电话的同学, 每一个接到电话的同学 (包括老师) 都有打电话的任务, 让每一个人都不空闲下来, 直到通知完所有的同学为止。学生在教师不正确的引导之下自然而然就顺着分组的思路去思考和探讨, 这样的设计当然会禁锢学生的思路。
其三, 如何用图示法表示出最优化的打电话过程, 教师的教缺乏有效的引导。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参考书中的设计: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探究, 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充分利用叙述、图式、颜色等方式表达出来, 并算一算用几分钟。生1在表述他的观点之后, 教师用图把生1的意思一步一步表示出来。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把事先准备好的图纸发给每个组, 在上面标出每个人接电话的时间, 这充分说明了画图是一个难点, 教师在其中的引导示范作用非常重要。而本人在教学中没有进行画图示范, 学生当然不会准确地用图示法表示怎样才是最省时、最优化的。
因此在经过深入分析之后, 笔者以为要取得一个好的开端必须突破上面三点。基于以上的思考, 我对第一稿进行了修改。第一个改动是再次降低了学习起点, 将给7人打电话设计方案降低到了给3人设计方案。给3人打电话要求最省时, 如果每分钟通知一人, 打完电话需要几分钟呢?大部分同学不难得出2分钟可以完成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把这2分钟的打电话过程用一种方法清楚地表示出来呢?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 于是教师就顺其自然把图示法展现在黑板上, 让学生明白可以用图形代表老师和学生, 数字1、2分别代表每一位同学接到电话的时间, 这就是第二个改动。有了这样的铺垫, 学生在为7人设计打电话方案时就简单多了, 同时抓住最省时、最优化的特点, 学生能比较容易地在3人图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给7人打电话的树型图, 事实上经过现场上课的验证, 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2.动态生成灵活驾驭:有效的数学学习必须以一定的思维深度作为支撑点
一节课要出彩, 只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是不够的, 关键还在于目标的达成度怎样?虽然如今的课堂“活”了, 但是很多课的知识点教得却是越来越不扎实, “数学味”已经越来越淡, 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 参与面也很广, 却不知思维的含量很低。
人教版五下古诗词三首 篇3
一、人教版与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比较
人教版与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都选编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两版教材所选的古诗词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下面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两版教材所选的古诗词进行比较分析:
1.两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古诗词在编排上的比较
两版教材在古诗词的编排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色,具体如下:
人教版对古诗词的编排是以“课文+课外古诗词背诵”的模式进行编排的。它将部分古诗词以课文的形式编入教材,例如七年级上册的《古代诗歌四首》、八年级上册的《诗四首》。其余部分则全部编入每册书最后的“课外古诗词背诵”板块。在每册“课外古诗词背诵”部分都选有各种古诗词10首,六册共选课外古诗词60首整。
鄂教版对古诗词的编排则是以“课文+诗词诵读”的模式进行编排的。它是将部分古诗词以主题的形式编成课文,并将其安排在每册的第六单元最后一课,如九年级上册《唐诗两首》、九年级下册《咏月诗两首》。其余部分则分散编入每单元后的“诗词诵读”板块,每一个“诗词诵读”板块选取两首古诗词。每册教材六个单元,全套六册教材共计32个单元,所编入古诗词的数量为72首。
2.两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古诗词数量及比例统计比较
(说明:①课文数以课文标号为基础,篇数以具体篇目为基础,每诗算作一篇;②诗歌所占比重中的篇数比中,括号外基数含课外古诗词,括号内基数不含课外古诗词)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古诗词编选上的一些特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无论是“课文数”、“篇数”、“古诗词所占比重”在整体数量上都比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要大,尤其是除去课外古诗词之后的“篇数比”13.6%更是鄂教版在该比重(4.32%)上的3倍多。但是两版语文教材包括课外古诗词之后的篇数比(人教版32.6%,鄂教版31.1%)却相差不大,据此便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的编排是课内课外并重,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则将古诗词的重点放在课外。
3.两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古诗词体裁分布及比例统计比较
(说明:①“诗”中的“古体”既包含了唐代以前的古体乐府和民歌,也包括了唐代白居易等人运用古体所写的新乐府;②“词”、“曲”因小令为绝大多数而未进行区分)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古诗词的体裁分布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其相同之处是:两版初中语文教材都将“诗”作为古诗词的主体部分,在“诗”的部分又以“律诗”为主;两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律诗”所占比率分别为31.46%(人教版)、32.5%(鄂教版),可以说相差不大;两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体”所占比率分别为20.22%(人教版)、18.75%(鄂教版),相差甚微,足见两版教材都对“古体”予以了足够的重视;两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曲”的比率都是最少的,分别为4.49%(人教版)、3.75%(鄂教版),相差不大,可见两版教材在曲的选编上都比较少。
不同之处是:两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词”的选编数量上差别较大,“词”在两版教材上所占比率为17.98%(人教版)、26.25%(鄂教版),从鄂教版所选的“词”数量和比率上看,其对“词”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其次是两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绝句”选编,“绝句”所占比率分别为25.84%(人教版)、18.75%(鄂教版),从人教版教材“绝句”数量和比率来看,其对“绝句”的重视程度要高于鄂教版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的比率由重到轻分别为律诗、绝句、古体、词、曲,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的比率由重到轻分别为律诗、词、绝句古体(并列)、曲,除律诗、古体、曲外,人教版更侧重绝句而鄂教版则更侧重于词。
4.两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古诗词作品作者的朝代分布及比例统计比较
(说明:①因古诗以唐朝为分界线,唐以前为古体诗,唐以后为近体诗,教材所选唐代以前的作品不多故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归为一类;②教材中元明清作品选入较少也归纳到一起;③作者的人数以有具体名字的作者为准,无名的作者不计入内,如《诗经》、《古诗十九首》等;④作者人数中括号内为两套教材共同选的作者人数)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两套初中语文教材的作品作者在朝代分布上的一些特点:
相同之处:两套初中语文教材作品比率排名均是:唐、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元明清(鄂教版后两个的比率一样),作者比率排名均是:唐、宋、元明清、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据此可知这两套教材均是以唐宋作家的古诗词为主要部分,作品比率排名与作者比率排名稍有不同,可能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作品中有一部分作者不明有关系;两套教材所选取的作者中,相同的作者占绝大多数,两套教材基本以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为主,说明两套教材的古诗词选文标准均属主流;两套教材所选古诗词的作品与作者比率基本趋同,人教版所选作品89篇,作者46人,鄂教版所选作品80篇,作者41人,基本上是按2:1的比率选取古诗词作品。
不同之处:两套初中语文教材的作者比率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这个时间段上差别比较大,这一时期作者比率人教版为8.7%鄂教版仅为4.87%,人教版几乎是鄂教版的2倍,但两版教材在这一阶段的作品数及比率相差不大,这说明人教版更注重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作家作品代表作的广泛性;两套教材的作者比率在元明清这个时间段也有较大差别,这一时期作者比率人教版为13.04%鄂教版为17.07%,但就其作品的数量而言,人教版仅比鄂教版少一篇,说明鄂教版在元明清这一阶段所选的作家作品的广泛性比人教版稍广一点。
二、人教版与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特点分析
通过对人教版和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编选数量的比较分析,我们了解了两套教材在编排、数量、体裁、作者和朝代分布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下面我们来看看两套教材在古诗词选编上的一些特点:
1.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选编的特点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选编数量比较大且编排集中。平均每册教材的诗歌总量接近15首,其中10首课外古诗词背诵被放在一起。古诗词的数量大能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优秀的古诗词作品,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集中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重视。但这种数量较大且安排集中的方式也容易致使教师试图把它们作为一篇课文的模式,一次解决版块内的所有古诗词,使得学生难以深入学习这些古诗词,体会其中的妙处,而仅把它们作为背诵的材料。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诗在体裁上占据绝对优势。这一版教材中律诗、绝句和古体的比率加起来接近80%,而词、曲两类体裁仅占20%,其中仅律诗所占比重为就为31.46%而词仅占17.98%,仅律诗这一体裁就将近为词的2倍。这一方面突出了诗的主体地位,强调了诗的重要性;但对词而言,这似乎有失公允。诗词本都是作者用以抒发情感的文学形式,即便有主有次也不应如此悬殊。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体裁集散明显。这一版本的语文教材的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下册这四册书中,律诗、绝句、古体、词、散曲这五类体裁均有涉及,这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各种体裁予以了解掌握,并在各个阶段进行相应的巩固。但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则分别以绝句和律诗为主,尤其是七年级下册除课文《木兰诗》外,其余10首均为绝句。这种体裁分布过于明显,致使七年级上、下册的古诗词未能很好地衔接。
2.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选编的特点
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以课外分散为主,课内集中为辅。全套鄂教版初中语文一共六册教材共包含古诗词80首,其中72首是课外古诗词,占据着古诗词总量的9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人教版的67.4%。分散在各个单元的“诗词诵读”的课外古诗词,有利于语文教师在每一单元都适当进行古诗词教学,学生对古诗词的体会和理解也能更深入。因此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课外分散为主的基础上也可以适当的提高课内集中的比率。
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古诗词的编排上是“诗配画”的形式。本套鄂教版教材借鉴《绘图千家诗》的编排手法,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每一首古诗词都配上了独具特色的精美插图。这些插图的配置,有利于以图画将学生带入情境感受诗歌中所绘出的氛围,体会作者的心理特点。这是鄂教版教材在诗词编排上的突出特点。
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体裁上总体均衡。诗总体占比为70%,词曲占30%,仍以诗为主体,但古体与绝句均占18.75%,律诗为32.5%,词为26.25%,内部各体比较平均。但鄂教版对曲这一体裁的重视程度不够,80首古诗词,仅保留3首曲,显然对元曲有失公平。
人教版与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古诗词的选编上各有千秋,人教版主次分明、集中明显但分散不够,鄂教版分散有余而集中不足。通过比较分析获取的两套教材的特点,也能为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予以启示,对诗歌的教学我们要做到将集中与分散结合起来。
人教版五下古诗词三首 篇4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是呀,故乡的月亮总是那么令人怀念,今天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就是一首与“月”有关的诗。③揭示课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字典中“泊”字的两个音节(bó pō)及其不同的意义,选择正确的读音。齐读
课题。)
*查找资料,了解诗人
①课前,你们通过收集资料,都知道些什么呢?(a.“瓜洲”现在扬州的一小镇,位于长江北岸。b.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②解题:“泊船瓜洲”(“泊”是“停泊” 的意思。)*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①全班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②根据注释,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③ 自由朗读,并从诗中找出能集中表达诗人想回家的一个字。(“还”字)*紧扣“还”字,披文入情 ①自由汇报:你学懂了什么? ②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习。a.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问:从这两句诗句中你还体会到什么?(可提示:从“一水间”、“只”、“数重山”等词去体会)生:我能体会到作者离家非常近。……(板书:靠家近──很想还)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读读诗句,想象画面。◆推敲诗句用词的准确。
将“绿”字与诗人曾想过的“到、过、入、满”作对比,想一想诗人为什么最后选”绿”? ◆启发想象:假如你来到江边,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对岸,而对岸的不远处就是你离开很久、思念很久的家乡,此时你有何感想?
(引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引导学生概括诗人此时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板书:思家切)过渡:诗人思家切,可他能还吗?(学生板书:不能还)③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体会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自主探究,感受诗境
①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诗人为什么不能还?……)
② 讨论、升华诗情:既然诗人已经离家很近了,而且他又这么渴望回到家乡去,那他为什么不回去看看呢?
③学生先猜测有几种可能,师再顺势简介当时的时代背景。
(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高境界,他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的思乡情深深地震撼了我们。)
④同桌互说诗意。⑤分男女生读古诗。*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①总结学习方法:刚刚我们通过初读诗句──紧扣题眼──朗读感悟的方法学习了《泊船瓜洲》这首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秋思》。
②初读诗句,了解诗人情况。③合作学习,了解诗句大意。
a.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b.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带信的人将要出发的时候,我却又打开了封好的信。)④指导朗读,感悟情感。*咬文嚼字,体会“推敲”
①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两首诗中都因某个字用得特别妙而成为千古绝句,有谁知道是哪两句诗、哪两个字吗?(绿、见)
②过渡:我们已经体会了“绿”字的妙用,那么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③师讲解: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④总结:秋风无形,但处处可“见”;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现在让我们也来当一回王安石,推敲一下以下的句子该用什么字好。
⑤填字练习。
a.选择最恰当的字填入括号内,并说说理由。旺、浓、闹
红杏枝头春意()。起、动、翻、皱、拂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b.自由填字: 春风吹()了树梢,吹()了小草,吹()了河水,吹()了花苞。*反复诵读,指导背诵
①有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②指导背诵。
第二课时
*查找资料,了解诗人
①上节课,学习了两首思念家乡的古诗,今天继续学习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长相思》。课前通过收集资料,你们有哪些收获呢?(从作者生平及作品内容等方面进行交流。)
②简介作者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是清初满洲贵族人士中,文学造诣很深,艺术成就很高的词人。他的作品大多数反映满洲贵族的生活情调,尽管缺少广泛的社会意义,但情真意切,显现着一种华贵的悲哀,一种优美的感伤。他和朱彝尊、陈维嵩被称之为清代”词家三绝”。
③这首词作于康熙十二年(1681)。是作者随康熙皇帝东巡到山海关的途中所作。④纳兰性德善作词,反对模仿,强调独出心裁。“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自查释疑,读懂诗句
①学生试读。思考: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②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注意书上的注解。)a.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走过一段山路,又走过一段水路,我向榆关那边行。夜深了,周围千百座帐篷里亮着灯。)b.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儿刮了一更天,雪又下了一更天,刮得我心儿碎,连回乡的梦都未做成。在我的家乡啊,可没有这样 的风云交加的声音。)
③再现形象。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
④观察插图:想象作者深夜站在军帐外,他在望何处?心里又在思念谁呢? *讨论探索,感受诗境
①根据插图,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词人在夜深时无法入睡,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②讨论探究,感受诗境。
(从词的内容看,写的是从军出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无法入睡就是因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
*反复诵读,体会诗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中送别的情景,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这种思乡之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触景生情)③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情。*积累内化,拓展延伸 ①背诵全词。
人教版五下古诗词三首 篇5
作者: 李凤兰(小学语文
甘肃嘉峪关二期小学语文二班)评论数/浏览数: 1 / 2476
发表日期: 2010-03-15 23:00:50
人教版demo小学语文五年级五年级上册第二组古诗词三首
修作业模版内容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难点分析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8.课堂练习9.作业安排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11. 自我问答: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对于语文课,最怕的是古诗教学,总觉得把握不好尺度,讲深了学生听不懂,浅了又觉得意犹未尽。怎样进行好本堂课的教学呢?
我们班共有52人,女生19人,男生33人。部分学生理解力不强,新教材的不断变化冲击着我以往的教学经验,讲读确实已经不适合课改的施行,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能力的形成,怎样教学《古诗词三首》?我在设计教案时突破了以往的问答及条条框框,力争改变过去的老路子,向自己已习惯的传统方式和定式思维挑战。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既可言志,又可传情,诗情画意浓缩在方寸之间。诗中有画,读诗时要想象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时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这一课的设计中,充分运用画面想象是教学的一大亮点,而想象是依托文本的想象。将诗句的读厚,演化为画面的丰实。指导学生想象由显性画面(景物)到隐性画面(人物情感),使想象具有层次性。让学生在充分想象中,悟诗意,读诗情,品诗境。
教学内容分析
《古诗词三首》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以童年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 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读着这些诗词,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见。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感觉那遥远的,古代儿童的生活;那一幕幕生活的镜头,一经诗人的生活妙笔,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对于身处童年的孩子们来说,亲切感更是油然而生。《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2.进一步了解宋词的有关知识。3.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教学难点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6.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2.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2)指明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篙、棹”)(3)多种形式读诗,要求正确、流利。(4)自学,看看能否弄清诗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提示:看图理解是好方法。(5)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3.再读感悟,体会诗境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全班交流,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要求: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3)师生共同评析。4.品评诗句,悟其感情 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猜猜诗人当时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在观察两个孩童?(喜爱)5.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六)拓展活动
1.课外读读写儿童的诗。2.推荐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第二课时
(一)乐调情
1.用学生熟悉的曲子唱纳兰性德的《长相思》。2.学生交流有关宋词的知识,教师适时小结。3.板书题目,读题。(强调“乐”的读法)4.介绍辛弃疾生平。
(二)读入情
1.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读准:醉、相、媚、锄、媪、亡赖、剥)3.采用各种形式读这首诗,要求:正确、流利。
(三)品悟情
1.自由读词,理解词语意思,准备质疑。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3.同桌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句子意思。4.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5.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6.请学生自由谈所想象的画面。(特别提示: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 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7.学生自由读,边看图边读边悟情。
(三)议深情
1.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2.总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
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 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词吧。
(四)布置作业
1.同学们,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而宋词则是这灿烂文化中一颗闪 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读读宋词,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2.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3.用自己喜欢的曲子唱《清平乐•村居》给父母听。教后反思
对于语文课,最怕的是古诗教学,总觉得把握不好尺度,讲深了学生听不懂,浅了又觉得意犹未尽。怎样进行好本堂课的教学呢?
学习《古诗词三首》时,课前我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设计教案时突破了以往的问答及条条框框,力争改变过去的老路子,向自己已习惯的传统方式和定式思维挑战,部分学生理解力不强,新教材的不断变化冲击着我以往的教学经验,讲读确实已经不适合课改的施行,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能力的形成,本节课自认做到如下三点突破:1.赛读激励:学生自由读后我强调了古诗的朗读方法,需注意的韵律、节奏、语调等等,之后进行范读,让孩子在模仿中懂得该如何去把握,其实对自己的普通话和朗读能力还是有一定信心的,指名读后,请同学评议,鼓励学生勇于挑战他人,男女声赛读,同桌对读,组内挑战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的评价语言也恰到好处地出现,孩子们乐于接受。2.读中悟诗意:读熟之后就要唤醒学生们的感觉,激活诗意,适时讲述诗人的写作背景来帮助他们,在解决重点词句的前提下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引导没能准确理解的地方,并引导学生明白前两行是所看,后两行是所想。3.对于“词牌”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所以简略进行了介绍。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②(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来自百度百科)附录:
课文原文及译文、作者: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完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欣赏天空中的明月。
赏析: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作者简介
吕岩
[唐](约公元八七四年前后在世)一名岩客。字洞宾,河中永乐(一云蒲坂)人。(唐才子传作京兆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咸通初中第,两调县令。值黄巢之乱,遂携家归终南,放迹江湖间。相传他后来在长安酒肆,遇到仙人锺离权,遂得道,不知所终。这就是民间盛传的“黄粱梦”故事,许多小说家戏曲家,都取以为小说、戏曲的题材。岩所作诗,流传甚多,全唐诗辑为四卷,行于世。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译文: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现的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很奇怪吗?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清平乐•村居
【南宋】辛弃疾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⑤?
大儿锄豆⑥溪东,中儿正织⑦鸡笼。最喜小儿亡赖⑧,溪头卧剥莲蓬。[1] 【译诗】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绿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而又美好,那满头白发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子,豆地锄草身在河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人教版五下古诗词三首 篇6
一、读拼音,写词语。
mù tónɡsuō yīzhēzuì()()()挡()酒
mâichújī lónɡbāo lián pãnɡ
明()()头()()
2、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篙:棹:
3、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相媚好: 媪:
二、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停棹.(zhàodiào)收篙.(ɡāo ɡǎo)屋檐.
(zhān yán)翁媪.(wēnǎo)亡.赖(wúwánɡ)清平乐.(yuâlâ)
三、辩字组词。
牧()蓑()醉()檐()牲()衰()碎()瞻()
四、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笼 lǒnɡ()xiānɡ()hãnɡ()lónɡ()相xiànɡ()横
hânɡ()
五、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1、笛弄晚风三四声()
A、逗弄;B、设法取得;C、要,玩弄。
2、怪生无雨都张伞()
A、怪怪的陌生人。B、很生疏。C、怪不得。
3、醉里吴音相媚好()
A、吴地的音乐。B、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言。C、姓吴的人家所唱的歌。
六、先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再翻译句子。
1、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归:蓑衣:
七、按提示填空。
1、这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
2、《牧童》是《舟过安仁》是 写的;《清平乐·村居》是一首,“清平乐”是,是 代词人
八、背诵古诗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
。,1、默写。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一句的意思。
3、你能用两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一下文中描写的小儿吗?
人教版五下古诗词三首 篇7
关键词: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文
一、古诗词注释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意义与作用
古诗词的注释主要是对文字进行转化的过程,古诗词的作者、使用者、文字内容是转化过程的三个主要部分。注释的内容包括文章类、语言类、文献类和文艺类等四类,注释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读者了解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和文人风情。
古诗词的注释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理解古代语言的好帮手。生动有趣的注释对于学生学习古诗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内容的具体分析
古诗词的注释中有的是对地名进行解释,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黄鹤楼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现今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有的古诗词注释对词牌名进行解释,例如,《蝶恋花》是宋词中常见的词牌名,使用这种词牌名要求有特定格式和音律。还有的古诗词注释是为了更好地描述事物,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指月亮。《游山西村》中有“莫笑农家腊酒浑”,“腊酒”是指腊月份酿造的酒。于谦《石灰吟》中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是指高尚的情操。
还有的注释需要对古今异义进行解释,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中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词中的蓝并不是现在大家所理解的蓝颜色,在古代特指一种蓝色的植物,这种植物可以从中提取蓝色的染料。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诗中的青春并不是指一个人所处的年龄阶段,而是指春天的景物美好、风光旖旎。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注释有助于学生学习古诗词,能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本文分析了古诗词注释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意义和作用,并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注释进行详细的探讨,为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注释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魏刚.也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注释[J].语文学刊,2013(16).
[2]马趁红.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学习方法初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4).
人教版五下古诗词三首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微信添加好友,搜一搜公众号:洪老师文化之家教学团队
即可第一时间了解更新资料详情 更有免费资料获取 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微信添加好友,搜一搜公众号:洪老师文化之家教学团队
即可第一时间了解更新资料详情 更有免费资料获取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2.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2.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微信添加好友,搜一搜公众号:洪老师文化之家教学团队
即可第一时间了解更新资料详情 更有免费资料获取 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
(3)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四、当堂小结,生谈感受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三课时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继续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的春天。2.强调曾是多音字
3.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三衢山的道上)
二、初读古诗,补充学法
1.师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2.学生根据古诗学习的方法自学古诗。
3.齐读1、2句。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强调“泛”“尽”的意思?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学习古文的方法。】
4.“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很好,游兴愈浓。指导学生读出1、2句的,微信添加好友,搜一搜公众号:洪老师文化之家教学团队
即可第一时间了解更新资料详情 更有免费资料获取 体会诗人的心情。
5.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有些失望的时候,却听到树上的黄鹂,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3、4句。6.此时诗人的心情一定是—惊喜的,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7.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心情的变化。(配乐朗读)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全诗的意思。
三、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欣赏美丽的春色。(播放视频)
2.用学过诗文描绘春色。板书设计:
绝句 唐 杜甫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
微信添加好友,搜一搜公众号:洪老师文化之家教学团队
即可第一时间了解更新资料详情 更有免费资料获取
宋 曾几 心情变化
微信添加好友,搜一搜公众号:洪老师文化之家教学团队
【人教版五下古诗词三首】推荐阅读:
人教版五下语文复习08-23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下第一单元习作教学设计05-31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9-27
1五下古诗名言复习05-2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杜甫诗三首09-05
苏教版五下习作6教案10-02
教科版科学五下复习题11-07
苏教版五下语文教案12-10
新人教版五下复习提纲科学10-05
苏教版五下数学试卷分析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