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谦让谦让征文(共10篇)
学会谦让谦让征文 篇1
谦让是传统的优良美德,但不是一种法则,也不是一种道德绑架。现如今,关于公交车上“让不让座”,这成了当下的“热门话题”之一。近年来,新闻上多次出现了关于“让座”的事情。这个内容让我们对“让”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都说“信者,仰也;仰者,信也。”同样“礼者,让也;让者,礼也。”按照字面意思,一个一个剖析,则是有礼貌的人,让;让的人有礼貌。但所表达的意思与之有异,只是这差别不大,所以被人们理所当然的遗忘。断章取义,我们最会做的。往往,这一句话之前一定还有着什么东西。所以表达的是在别人最是需要,而自己又不是特别需要时,“故意”让别人得到。其中“故意”就是礼,“得”就是让。但是这得看个人的理解了。
那么,什么叫让呢?让到底是什么呢?公交车站,上班族的交通工具之一,也是很常用的。当然,车来时,排队上车排队上车肯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会有急的和不急的人,那么,此时着急的人肯定是更需要的。那么此时若有不着急的人,若他愿意,则可以和这个人换位置。若是不愿意,那也没有什么,因为别人不欠你这个。所以让是愿意,愿意是退让一步需要帮助的人。让给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让,不分年龄,不分大小。
所以不要盲目的去弘扬被误解的传统美德。所以在公交车上,让座是不可,只是给你让座的人,你要给他说“谢谢”。如果自己是经不起久站得,遇到无人让座时,可以与司机或旁人说明。但是不能强制性让别人站起来,因为这样的语气会让人感到不爽,有事别人不让也要体谅,因为人家是真的不方便。
但是若是身强体健的人,见到年迈的老人就应该帮他一把。让是让给需要帮助看起来弱小的人们。
正确的谦让会让美德一直被传播下去,从而弥补因美德而引起的误会。
学会谦让 篇2
南川区木凉乡中心校
赵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学会谦让》。
曾经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让我很感动。当把橘子皮剥去,看到里面的很多小瓣,男孩就问:“橘子,为什么你长这么多的小瓣呢?”橘子回答说:“这是为了大家分着吃。”“那苹果你为什么没长成小瓣呢?难道是为了让我一个人吃吗?”“不!”苹果回答说,“是为了让你能完整地把我献出去。”
现在,独生子女占所有家庭的80%以上,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就被家人宠着、爱着,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谦让与分享了。社会之所以称其为社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共同规则的建立与遵守。你爱别人,别人也会爱你;你与人谦让,别人也会与你谦让;你与人分享,别人也就与你分享了。
当我们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总是为能抢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挤到、踩到别人的时候从不屑于说对不起;当我们被人挤到或踩到的时候,总是对对方不说声抱歉的话而耿耿于怀甚至拳脚相加。
当我们作为子女的时候,总是不愿意耐心地和父母交流,总是大方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钱,总是大声地把父母的话送上天,对于父母的生日,可是有几个能记住呢?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作为中小学生的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应改正自我,严于律己,应义不容辞地履行义务,带好头,做好文明的标兵。
如何做一个讲文明的人?谦让也许是一张纸的厚度,也许是一点耐心的等待,也许是一句善良的问候,更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一言一行,在不经意间,我们传播着热情,尊重,关爱和友谊。
我相信,文明就像一盏灯,灯亮一些,我们的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这点点滴滴的赞美和欣赏,如甘霖似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我相信,文明是一种力量,好像奥运火炬手传递一样,经过每一个人的手中,都能汇聚、释放所有人的热情。
学会谦让作文 篇3
那是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爸爸妈妈吃过饭后便去加班了。恰巧我小姨带着我那个比我大一岁的姐姐来到了我家玩。我的小姨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和我那个小姐姐玩起了游戏来。我和姐姐在卧室里,她说要玩小红帽的故事,我立马就答应了,可是她让我演大灰狼,我没有同意。
我求她跟我换一下角色,可她不讲理地说:“怎么地,愿玩不玩,不玩拉倒,反正我就得当小红帽!”我便跟她吵了起来,同时惊动了小姨,小姨来到我的卧室,问明了情况,然后就对姐姐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你是姐姐,应该处处谦让妹妹一点,可你这倒好,竟和妹妹吵起来。”
我本以为姐姐会因此生气,可没想到一向争强好胜的姐姐,听了小姨的话,竟然主动开口向我道歉。这情景深深触动了我,使我明白了谦让的美好。
学会谦让作文高二 篇4
我在网上见过一则这样的故事有一个老人他去世了,他和他的狗到了天堂和地狱的门口。守在门口的一个守卫说:“你们两个人其中要有一个人要去地狱,一个要去天堂。”听完老人马上向天堂跑,看到这里我就觉得这个老人非常的坏。可是事情并不是这样的,到了天堂门口老人在门口前停了下来狗也停了下来。那个守卫就非常的疑惑不解,他就问:“老人,你已经到了天堂门口怎么还不进去呢??”老人就笑着说:“其实我并不想要进天堂我只想要我的这一只狗进入天堂。”守卫就更加疑惑了说:“那你为什么还要往天堂的路跑呢??”老人说:“我这一只狗啊特别的忠诚啊,只要主人在哪里他就跟去哪里。所以我不得不跑到天堂门口让他进去。”
守卫听了,热泪盈眶,把他们两个人都送到了天堂。在哪最后一刻我也感动了。是啊只要是人都会谦让的,我在那时想到要是那一只狗肯定会更加的忠诚,更加的照顾主人。
我学会了谦让作文 篇5
一个小时后,姐姐载着小姨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哇!眼前一亮!记得以前小姨穿着朴素,像个男孩,没有一点女孩子的味道。现在呢,一头棕黄色的头发,上身穿着洁白短袖衬衫,下身是纯黑色的短裙,脚上套着一双时尚高跟凉鞋,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非常阳光。
姐姐告诉我:今天晚上,小姨在我家住。我别提有多高兴。姐姐从房间拿出羽毛球拍,在小姨面前晃了晃,说:“我们来比试一下。”小姨笑着接过一只球拍和姐姐来到操场“过起招来”。我没得说就当裁判员。第一局姐姐胜出,第二局小姨胜……
两局过后,姐姐说:“我累了,紫颖你来和小姨对垒。”我听了浑身是劲,
连忙接过姐姐手中的球拍。别看我个子比小姨小,打起球来却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开始出球了,我声东击西,忽远忽近,忽上忽下,造成小姨判断失误,连失去几个球。小姨笑着说:“紫颖太厉害了,我认输!”最终我以10比9赢了小姨。
后来姐姐上场,又被我以一分之差打败。连打败两个比我球技高超的“老将”,使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笑得合不拢嘴。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对着妈妈耳朵悄悄地地说:“下午我和姐姐、小姨打羽毛球,全是我赢了,你说我厉害不厉害?”
没想到妈妈听了,却笑着对我说:“傻孩子,那是小姨和姐姐让着你的,她们是怕伤害了你的自信心。”哦,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学会谦让作文600字 篇6
刚进班级时,大家都互不认识,虽然都很陌生,但是彼此之间的友谊小船都在默默的靠近,但对于我来说,这并不真实。
记得有一次,我在写作业,翘着个二郎腿,前面的同学再教我同桌做题目,但是他不小心碰到我一下,害我的作业上划过一条大勾,我非常气愤。他连忙和我说对不起,我理都不理,上去就是把他作业给撕破。这时,他也生气了,在我手上抓上一条痕迹,血液流了下来,我马上给他一个巴掌,然后我们两个就打了起来,旁边的学生都急忙来阻止我们。这时,老师刚好经过,问问我们怎么回事。明白了事实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不适合在这读书,还说我控制不了自己,我放眼望望四周,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我感到很尴尬,眼眶中挤出几大滴热泪。后来老师把我桌子搬到最后,告诉我再给我一次机会,看看能不能行,我默默地点点头。
就是因为这件事,在以后,要好的同学们都渐渐离我疏远了:原来经常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现在叫他都不理我,假装没听见。我叫同学去打篮球,他们就说不去,说有事。其实我知道是因为我的习惯让他们离我越来越远。
所以我就开始慢慢了改变:有时同学不小心踩到我的脚,我只是说没事,然后就走了过去,同学也感到一丝温暖,有时同学不小心画到了我的作业,我就说用东西粘掉就没事了。就这样,同学们越来越发现我改变了,不在像以前那样蛮不讲理,老师也发现我变了许多,就叫我把桌子搬回原处,让我继续保持下去这种状态。
没错,生活就是如此,“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不应该因为一些小事而吵架,应该互相包容,何必要搞的心中不愉快呢,这一谦让,这一改变,让我成长了。
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谦让 篇7
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谦让
“李小多分果果,分到最后剩两个,一个大、一个小,大的留给张小弟,小的留给他自己。”这是一首充分体现了分享与谦让的教育思想的儿歌,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然而在实际生活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做不到将大苹果留给他人,也许经过一定教育问幼儿选哪个时,幼儿嘴上会说选小的,但是实际去拿是一般都会拿大的(除非不喜欢)。幼儿能否理解分享与谦让的道理,有一次,饭后我拿着西瓜准备分给小朋友,孩子们看到老师端着的西瓜兴奋的叫起来:“老师给我一块大的,老师我要最大的!”
下午区域游戏时,涵涵跑过来说:“老师阳阳要抢我的玩具的?”据我了解,阳阳是看到涵涵手中有很多玩具,自己却只有很少的几块,所以就伸手去拿了。
渐渐地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们乐于分享,家里又好吃的东西,都愿意拿来分给小朋友,可是让他们学会谦让却比较困难,有时虽然在老师的提醒下有谦让的行为,但那不是发自内心的。
怎样才能让幼儿产生主动自发谦让的行为呢?
我学会了谦让为题目的作文 篇8
晚上洗脚的时候,爸爸先坐在了蓝色的小椅子上。这个小椅子有后背,靠上去很舒服,平时总是我坐的。当我从卧室出来时,发现我已经坐不到了,心里很难受。我站在一旁,一心想坐这个椅子。爸爸说:“谁叫你不早点出来的?”我伤心地大叫:“我非要坐这个小椅子不可!”我一边喊叫,一边用手去拽小椅子。爸爸并没有让我坐,我还是想坐。爸爸生气地说:“我就不能坐一次吗?”我伤心得已经流下了眼泪。我一边哭一边求救妈妈:“妈妈,爸爸今天不给我坐蓝色小椅子。”妈妈也说:“谁叫你不早点出来洗脚呢?今天就让爸爸坐吧。”我没办法,只好给爸爸坐了,但是我很不服气。
我把脚放进热水盆里,爸爸问我:“《三字经》里的`孔融四岁能干什么?”我说:“能让梨。”爸爸说:“我来给你讲个故事吧,就叫《孔融让梨》”听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有好东西要让大家分享,还要学会谦让。爸爸后来夸我:“会谦让的孩子才是有教养的。”现在,我不伤心了。
学会谦让谦让征文 篇9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在生活中懂得谦让、学会交往。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谦让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尚书》云:“满招损,谦受益。”由此可见古人就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谦让的好处。“孔融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教育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谦让的意思是谦虚地礼让或退让。在生活中我们与人交往时懂得谦让,会受益无穷。常言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你与他人为琐事发生矛盾时,不妨将这句话记在心间,主动退一步,或许你会获得更多人的赞许,受到更多人的尊重。
在生活中,倘使你总喜欢充分表现自己,处处争胜,就给他人以压迫感,因而被他人视为“侵犯”,而引起反弹的力量。相反,如果你在人群中经常保持谦让态度,尊重他人的权益,满足他人“自我舒张”的需要,你也就因此而得到周围人们的拥护与爱戴,获得支配他人的力量。老子说得明白:“圣人后其身而身先。”意思是他明明是往后退的,结果却站在了前面!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谦让吧。在家里,有好吃的,先让长辈吃;有行玩的,先让弟弟妹妹玩。在学校,与伙伴产生小摩擦是在所难免的,这时你一定要有谦谦君子之风,主动退让;在上下楼梯时,不与同学争抢,在排队时遵守秩序,不往队伍中间“加塞子”等等,如果你做到了这些,就表明你是一个有修养的人,是一个会交往的人,也是一个受欢迎的人。
最后,我衷心的祝愿全校师生沐浴在这明媚的春天里,享受工作、生活、学习的乐趣,工作愉快,学习进步!
谦让,成就美丽 篇10
“东边来了一只羊,西边来了一只羊,一起走到小桥上,你也不肯让,我也不肯让,‘扑通’一声掉进河中央。”这是我在女儿的儿歌书本里看到的。记得小时候,这首儿歌就已被我所知,现在依然用来教育孩子。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常常会看到,有些学生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一点微不足道的蝇头小利而互不相让、恶语攻击,甚至拳脚相加,使事情发展到不欢而散直至无法挽回的地步。这样做不仅使双方怒火中烧,破坏了各自的心情,而且损害了双方的形象,试问,这样做有意义吗?这样做值得吗?不相谦让、斤斤计较的结果既然是害人又害己,那为什么不能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展示自己的涵养,表现自己的大度,谦让一下别人又何妨?
有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拳王乔·路易在拳坛所向无敌。有一次,他和朋友一起开车出游,途中因前方出现异常情况,他不得不紧急刹车。不料后面的车因尾随太紧两辆车有了一点轻微碰撞。后面的司机怒气冲冲地跳下车来,嫌他刹车太急,继而又大骂乔·路易驾驶技术有问题,并挥动双拳,大有想把对方打个稀巴烂的架式。乔· 路易自始至终除了道歉的话外再无一语,直到那个司机骂得没趣了,扬长而去。事后,乔·路易的朋友不解地问他:“那人如此无理取闹,你为什么不好好揍他一顿?”乔·路易听后认真地说:“如果有人侮辱了帕瓦罗蒂,帕瓦罗蒂是否应为对方高歌一曲呢?”
做人境界之高低,往往就体现在处理矛盾的不同方法上。懂得谦让的人会主动化解矛盾,而不懂谦让的人却总是激化矛盾。其实以乔·路易的实力,只需不重的一拳,就可以给那个蛮不讲理的人一个深刻的教训,而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只是以谦让的人格力量去感化对方。
谦让是一种豁达的挚爱,可以化冲突为详和,化干戈为玉帛,谦让又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别人冲撞了你,内心也会感到不安,你以谦让待人,自然会得到别人的理解与拥戴。谦让需要深厚的涵养,它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能陶冶人的情操,带给人心灵的恬淡与宁静。谦让品质的培养对于我们基础教育而言刻不容缓。
首先,正确理解谦让。
无理解的让,不是谦让,而是退让,是逃避,是懦弱,是无奈。真正意义上的谦让应该是不准一味地迁就那些狐假虎威的人而为非作歹,而准一味地牵就那些脚踏实地的人却奋发图强;不准故意的相让那些居心叵测的人而偷梁换柱,而准有意的相让那些专心致志的人却自食香果;不准特别的放纵那些争名夺利的人而挑拨离间,而准特殊的放任那些淡泊明志的人却静观自得;不准过分的就让那些图谋不轨的人而横冲直撞,而准过度的就让那些宽大为怀的人梦想成真。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周恩来曾三次谦让于毛泽东,一次次把毛泽东推上党的重要领导岗位乃至最高领导岗位·。在那艰苦卓绝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种领导对被领导的谦让,是让贤、荐贤。尤为可贵的是,周恩来的谦让不是消极的闪避和撂挑子远走,而是一种积极的协助与扶持。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生学习的。
其次,培养谦让意识。
俗话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谦让不但能让你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感激,而且会使你拥有很多知心朋友,当你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伸出无私的援助之手,这是对你谦让别人的最大回报。而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永远品尝不到帮助别人的乐趣的,他也只能是孤家寡人,没有知心的朋友和他同舟共济,这样的人不是很可悲也很可怜?
在当今的社会中,谦让似乎已经过时了。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很多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家里什么好的都是孩子优先,那么在学校,争、抢是普遍现象,他们早已习惯了唯我独尊,缺乏谦让意识。难道谦让真的过时了吗?当然没有。谦让是一种胸怀,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养。我们需要谦让精神,这个时代也呼唤谦让精神,今天,谦让不过时。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谦让意识。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在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增强彼此间的合作意识、谦让意识。如确定一节以“谦让”为主题的班会,可以让学生把生活中“会谦让”和“不能谦让”的一些事例用各种形式表演出来,让学生真实地感知谦让是一种美德;在平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故事:如孔融让梨、六尺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唐尧虞舜的禅让等故事,听完故事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与分析,从而使学生了解谦让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谦让的意识;在学习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一些细节,鼓励学生的谦让行为。如两个班级在校门口相遇,提倡一个班级的同学能主动让另一个班级先行。
最后,注重言传身教。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应该在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告诉学生真正聪明的人常常以退为进。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谦让,应常常和他们谈心,从学习、生活、思想上关心他们,教他们如何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教育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体谅同学和谦让别人。因为只有互相谦让,同学们才能友好相处;只有在团结、和谐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心情舒畅,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外,更应该对生活中有谦让品行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更多的同学向他们学习。教师也可以及时和学生家长沟通,在家长的配合下做好谦让品行的培养。要使学生认识到有一颗宽容之心、谦让之心并使之升华到行为上将是自己终身受益。
除了言传还有身教。
记得在学期初发书的时候,有一本书被雨淋湿了,书皮发霉了,当这本书发到李金龙手中时,他立刻告诉老师书皮发霉了,虽然没有要求老师给他换一本,但是从他的表情中明显可以看出,他拿到这本书是不情愿的,同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我随即将自己的教本和他调换,同学们此时看在眼里,愧在心里。一句“老师,我想要那本书。”打破了此时的寂静,原来是班长魏梦旭。“为什么?”我接着问。“因为这本书教给我两个道理:从书上我学会了要保护书,书是知识的海洋;从老师那里我懂得了谦让。”“说的真好,老师为你骄傲,为你鼓掌!”同时全班同学都为她鼓起掌来!
【学会谦让谦让征文】推荐阅读:
谦让作文600字 学会谦让11-06
学会谦让主题班会教案02-25
谦让作文500字 谦让之美12-28
谦让的名言12-27
中班我会谦让教案07-26
谦让优秀作文08-02
谦让的主题班会02-14
谦让学生作文02-23
有关谦让宽容的名言06-16
谦让小学优秀作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