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素材临考冲刺(通用7篇)
高三语文素材临考冲刺 篇1
高考语文临考友情提示4(苏教版高三备课资料)
武昌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以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声衬寂,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术语再现
表达技巧(手法)
表达技巧主要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M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描写手法: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等。
语言的整体风格:有含蓄委婉、清新自然、飘远闲逸、恬然冲淡、沉郁顿挫、雄浑壮阔、古朴典雅、刚健明朗等。
名句名篇默写模块
【友情提醒】
1绝对地忠于原文默写:不写错别字,不添字落字,不改变顺序。
2考前查找一下有没有背诵不下来的名篇(初高中的)要重点识记。
3《诗经氓》你背熟会写了吗?高中课本几篇重要的散文?
4课外名句往往一题二空,请同学们熟记含三个以上句子的名句。
【答题技巧】:
1、按规定默写。2、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开始如果不会先空着,做完其它试题后或许能想起来。
3、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象小学生一样写字,切勿卖弄。严禁空白!
4、脑子里根本没有印象,则不必苦思冥想,浪费时间,要把时间用在能够挣来分数的句子默写上,要注意养成“一字不差”的习惯。
【课外名句背诵热身】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孔子《论语》)
答案:诲人不倦
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学记》)
答案: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鲜克有终。(《诗经》
答案:靡不有初
4、见贤思齐焉,。(《论语》)
答案: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胜人者有力,。知人者智,。(老子)
答案:自胜者强自知者明
6、君子之交淡若水,。(《庄子山木》)
答案:小人之交甘若醴
7、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
答案:然后能自反也然后能自强也
8、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诫子集》)
答案: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文学类文本阅读模块
【友情提醒】
1散文与小说同样准备2同学们已做过的`文学类阅读题切切要看一遍!
3总结各类题型:靳老师总结的答题套路举要已经发给同学们了,请再次看看。4一定有探究题和词句含义题。
一文学作品阅读解题四步法
(一)不求甚解,捕捉基本要素。
必须实施快速阅读法。即在第一遍阅读时,不追求文本的细枝末节,不被文本的疑点难点缠住手脚,而应“不求甚解”,重在快速把握文脉,力求捕捉文本的人、事、景、物几大要素。
(二)潜心研读,赏析主旨艺术。
实现对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复杂情感、行文的结构特点、主要的表现手法、鲜明的语言特点等重大问题的深层赏析。赏析的过程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加以分析、综合、评价、探究的过程,是调动思维能力发现文本的思想内容美和艺术形式美的过程,也是激发审美情趣、进而引发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由于上述要点正是命题所要考查的重点,因而也正是相关答案在大脑中基本形成的过程。
三)推敲题干,落实文中依据。
此阶段已进入解题的实质性阶段。首先应统览四道大题。一是弄清题目的类型,二是印证在上一步研读中大脑中所产生的“雏形答案”,这就等于吃下了“定心丸”。然后逐题推敲题干,确立题干指向,谨防漏答偏答、顾此失彼、旁逸斜出等现象发生。题干的关键性话语中,无一字无来由。务必依据设问指向,到文中寻找并具体落实答题的区间范围(相关的词、句、段,或标题),并及时圈点勾画,以备解题时或筛选,或举例,或概要,或赏析。
(四)因题布点,定位答题要点。
所谓“因题布点”,就是做到:问什么答什么要“清”,答案的落脚点要“清”,回答哪几点要“清”,答案的主题词要“清”。比如,要你“结合全文”,就要统览全篇,不要纠缠一点;要你“分条概括”,就要择其要点,分点陈述,不得交叉包容;要你“简要分析”,就要恰当举出文中例子,并且言明作用;若问“有哪些”,那就不止一条;若问“为什么”,那就要区别是答“原因”还是答“用意”,若答“原因”就要指出文中的逻辑关系,若答“用意”,就要答安排材料的作用;若要“结合生活实际”,就要举出生活典例,谈出体会;若要“探究”,就要由表及里、及此及彼、深层开掘、多元理解。
二现代文答题7点意识
(1)整体把握全文的意识(2)大语境(文章主旨)与小语境(问题所在段段意)结合意识(3)作答扣紧主旨思想意识(4)依据分值分条作答意识(想到几条就写几条,有把握的放在前面,错了不扣分,漏点要扣分)(5)利用原文语言作答意识(6)术语套路意识(7)语言简明准确意识。
三如何有效地组织语言?
A、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一般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应该严格紧扣题干要求,对准文中有效信息,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加工整理,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契合要求的标准答案。
B、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考生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那样的回答距标准答案都有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相距甚远。
C、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答题技巧】
靳老师总结的答题套路举要已经发给同学们了,请再次看看。
1步骤、方法与原则
一、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为段落标注序号,概括段意及主旨。
⑴是什么体裁的文章?⑵写的是什么物象、事件?
⑶文章的思想脉络怎样?把握结构。⑷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⑸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6)勾划出文中关键句子。
第二步:题文对照,进行有效信息处理。
⑴审察题干,发掘提示性信息:答题角度、阅读范围、表达要求。
⑵带题研读,找“三点”:
①提问点--认真读题,看准题目要求。
②对应点--根据题目要求找准、找全对应区域。
③入选点--筛选出可以进入答案的要点
第三步:整合相关材料,组织答案。
⑴摘抄原文词句直接作答。
⑵利用文中词句组合作答。
⑶形象化语句意思的抽象转述。
2形象类
问法--根据原文,简要分析文中人物(或所写景物)的特点。
答法--(1)用最精练的语言一语中的。
(2)根据原文内容,分条列举,力求全面。
注意--原文中往往有明显的段落、语句对该形象分别进行描述或说明,故:
(1)提炼其段落大意或关键句、关键词,分条列举即可。
(2)有时,个别要点需要自己根据文本概括。
(3)尽量使用原文的词语、文句作答。
3结构类
一、问法--
①本文从哪些角度写了什么?(作者……的原因有哪些?)(角度)
②文章是如何将几个材料(画面)组织到一起的?(线索)
③简要分析本文内容是如何逐步深入的?(层次)
二、答法--
①角度类:从……(角度),表现了/描写了/抒发了……(内容);再依次分条
②线索类:作者以……为线索,(运用……手法),将……(等几件事、几个材料、几幅画面)组织到一起的,(表现了……中心)。
③层次类:首先写……,其次写……,然后写……,最后写……
4理解类
一、问法
①第……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短语)的含义是什么?(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或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含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②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起什么作用?(理解重要句子的作用)
二、答法--
①理解含义类:抓住关键词语,瞻前顾后;紧扣段落大意,上下联系。理解含义类的题目,最好的也是最常见的技巧是还原法或者叫置换法,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文意,将形象的、含蓄的、有着特殊意义或有复指意味的词语或句子,还原成原来的意义。并且问题的答案往往就在这个词句的前后。
②理解作用类:
思想内容上:更好地(突出地、强调了、强化了)抒发(表现、展示)了……(此处只需把文章主旨或段落大意明确补上即可)的思想情感。
行文结构上:见下表。
位置 特点或作用
开头段: 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总令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文章或段落中间 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内容的叙写);总令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文章或段落结尾 点名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睛;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点睛句 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 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 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5表达技巧类
一、表达技巧类主要分成三个方面:
一是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
二是修辞手法:主要考察比喻、拟人、反语、反复、双关、对比等手法的特点。
三是表现手法:比如衬托、象征、想象、渲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
特别说明:表达技巧类的基础知识比较零碎琐屑,比较难,回答这类问题,很关键的一点是能积极记忆部分常见手法的作用及术语。
二、问法--①文章(第……段文字)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效果?
②文章使用了……手法,有何作用(效果)?
三、答法:先指出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再分析效果或情感。
浅谈高三语文冲刺复习策略 篇2
【关键词】冲刺复习 梳理 列表 知己 记忆 善思
在高三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复习没有好处,成绩上升幅度不大,他们宁愿把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上,也不愿“浪费”在语文上。这种想法看起来有道理,其实是一种偏见。
在最后一百多天的时间里,要使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我看是不现实的,但要使自己的考试成绩提高一个层次,却完全是有可能的。首先,语文水平与语文考试成绩不完全是一回事。语文素养需要长期的积累感悟和锻炼,而语文考试成绩有某种特殊的要求,因此有某些特殊应对的方法。如果能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掌握某些方法,进行强化训练,成绩提高一步是完全可能的。其次,高考语文试题是有非常清晰明确的规律可循的,因此要树立答题的规律“意识”。每一位同学当通过做题,多多思考,举一反三,悟出规律,学会“吃一堑长一智”,练就“以不变应万变”的本领,反思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几条“规则”,并把它化作操作性实践,形成一种能力。
那么怎样复习才最有效?做到二十个字:回顾展望,列表织网,知彼知己,死去活来,简练沉思。
回顾展望:对历年高考试卷作一回顾和梳理
首先是“回顾展望”。我们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必须对高考近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考了些什么,哪些内容是必考的,重复了几次,哪种题型只出现过一二次,哪些内容是课标中要求的但还没有考,从而推知将来可能会考些什么。这个梳理工作十分重要,在梳理的过程中你也会明白某一类题目该怎样回答。完成了这一步,心中就有了底,这比零打碎敲做习题不知好多少!
列表织网:最有效、最明晰、最便于记忆的方法
在“回顾展望”的基础上,就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列出一张张表格,编织自己的知识网络。列表和织网是最有效、最明晰、最简易又是最便于记忆的方法。它可以使你头脑清晰,一目了然。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微观的应对方法。这一步骤很重要,否则,只是把过去考卷做一遍,仍然会感到杂乱无章,答题时就没有把握。表,可以是有大有小,大表是总的框架,在总的框架下,再切分多个块面,每个块面上,再有更细致的要求和例题。
比如,现代文阅读有一个必考的内容,就是对文章主旨、要点、段意的把握与揭示。这就要熟练掌握文章句群中的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君臣关系”。在“表”中列出区别“君臣”的要点:“君(中心句)”往往是1.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型句子;2.记叙性文字中的议论性句子;3.“总分”句群中的“总”句;4.“举例说明”所要“说明”的道理,“比喻句”所要“喻”的内容;5.各种复句关系中所强调的分句,等等。“臣”则往往是相反,即引出话题的句子,议论性文章中“描写”、“抒情”、“说明”、“补充”的内容,形象化的阐释性文字,各种复句中非强调的分句,等等。在现代文一般要求的下面,又可列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等。不同文体又有不同的要求与考点,每一项后可附上历年高考的例题和经典的题型。
知彼知己:从考试的错误中了解自己
第三句话是“知彼知己”。“彼”是指课程标准和历年高考题,“己”就是自己的学习情况,看看自己掌握了哪些,哪些还有缺陷,哪些要重点复习,重点训练。了解自己的方法是为自己编一本“错题集”,你可以从历次考试的错误中了解自己,也可以通过做各种难易不同的练习发现自己。我曾经让学生理解不同难易度的句子。或者将同样的句子,进行一步步的启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领会的先后便不相同。比如对孔子的这句话标点、翻译:“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这句话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有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古今异义,意动用法等等。学生们可以自测一下,看看自己能回答到什么程度。(答案为“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正确的翻译为:“古代的人,不轻易地承诺,因为他们以做不到为耻辱。”)然后针对自己的问题有的放矢去弥补、解决。
死去活来:不能忽视背诵默写等死功夫
“知彼知己”后,就该真刀实枪地干了。怎么干?我觉得还是要强调四个不太好听的字:“死去活来”,就是要下一点苦功夫。不过如果方法不对头,即使下功夫也只会很忙乱,结果劳而无功。这叫做“下了功夫未必成功,不下苦功则必然不成功”。一百多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如果能有计划地充分利用,完全可以跨进一大步。列表织网找缺陷的过程,本身就是下功夫的过程,网络织好了,表列出来了,那么该记的就要记,该背的就要背,该练的就要练,该写的就写,这是个死功夫,别人是无法代替的。
比如古文这一块,古代的作家作品文体等常识,要按朝代、体裁、作者,由整体到局部,结合课文,认真仔细地进行复习。考试内容不会超出这个范围。不要小看这一分两分,考试成绩就是这样一分一分加起来的,而且这些看似零星的知识会转化为能力,从而使你在回答大题目时豁然开朗。因为很多题目看上去是能力题,其实还是识记题。文言文100多个实词,18个虚词都要一个个记。特别是课文下面的注解,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名句默写更要下功夫,该默写的课文名句要一句一句牢牢记住,并会默写。时常有学生在考试时,明明背得出,但因某个字写错了,结果前功尽弃。现在学生电脑用得多了,很多基本的字都想不起来怎么写,因此默写这一点要引起充分重视。各种句式,固定结构,以及语段翻译、分析、综合、评价、鉴赏的一般的方法规则都要牢记于心。比如文言翻译必须注意“留、换、调、删、添”,宁可句子不很自然,也要“直译”。可是,很多学生往往大而化之。我曾要求学生谈谈有关“资治通鉴”的作者、编写体例,并将这四个字翻成白话,很少有学生说得完整准确的。其实大家都接触过,都懂它的意思,但就是答不到位。(正确的翻译是:“帮助皇帝、官员治理国家的一面完整的镜子。”)
简练沉思:忙里偷闲,使脑子处于“活水”状态
最后讲“简练沉思”。简练,就是要操练,但不必多,不要沉入题海。题目是要做的,但要紧的是有功,有效。“沉思”很重要。在做的过程中要善于思考、迁移,举一反三。
比如作文这一块,可以把历年考试的内容大致框架分为“读书做人”四个字,下面再可以分为几大块,如关于读书与成才、关于人品与修养、关于社会与自然、关于思辨与想象等等。读书成才又可以再细分,如何看待理想,对待挫折,《我想握着你的手》、《必须跨过这个坎》其实就是这一类题目。所以在准备时还要把每一个问题与自己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联系起来,分门别类准备材料,思考观点,还可以与同学进行讨论。其次,不妨看看历年来高考高分作文、满分作文,想想它得高分满分的原因何在,而自己作文的缺点是什么,特长在哪里,与那些文章对照一下,选几个题目进行热身赛,写出几篇样稿,最好再请有经验的老师批改一下。好的作文里必须有“我”,为此考生们还必须有自己的拳头产品。现在当然不可能去博览群书,但至少要“熟读一本书,熟悉一个人”,以便在作文时,引用自由,如数家珍,以静待动,以不变应万变。
“简练”的目的是要考生不把时间编排得过满,“练”而不“简”,太满了,反而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不能腾出时间精力进行“沉思”。“沉思”太重要了,以上谈的所有内容最终靠深入的思考,才能决胜于考场。我建议,即使在最忙的时刻,也不要忘了稍稍翻翻报纸杂志,稍稍玩玩自己喜欢的运动,使自己的脑子处于“活水”状态,有利于临场发挥。
古人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实施这些措施时,还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增有删,不能过分机械地套用。我相信,如果能切切实实地按照这五句话去做,那么同学们一定能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的。
高三语文素材临考冲刺 篇3
■句子填空:逻辑很重要
王慧表示,首先考生要了解中西方的思维差异,在解题时便有了方向,西方比较重视逻辑。解题的时候要注意词汇的衔接、语法的衔接,最重要的是逻辑上的衔接。其实,任何两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外乎两种情况:要么是顺接,要么是逆接。判断空格前后句之间的关系,看是顺着说下去还是有转折,再寻找正确的选项解题就容易多了。平时考生在做阅读训练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
■阅读理解题:把握大意,定位细节
有较强阅读能力的考生在考试中要尽可能快地看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细节的问题可以通过跳读来查找定位。解题时,考生要放松心态,因为题目不难,主要是定位以及对同义词、近义词的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BEC阅读理解题不需要过多揣测命题人的思路,只要从文章出发就可以了,一般来说,看懂文章加把握细节,就可以搞定阅读了。
■完型填空题:习惯用法结合语境
BEC完型考查的词汇一般不是商务术语,是四级以下的普通词汇。大家可以通过搭配、用法和上下文的语境来做题。不过如果词汇量不够的同学,还是需要强化一下。除了专门的词汇书之外,还可以从真题入手,把真题里出现的高频单词吃透,熟悉搭配。
阅读、写作、听力须稳扎稳打
在考试阅读方面,沪江网的伏彩瑞建议考生,首先要了解商务知识,熟悉商务词汇,一方面可选择商务英语阅读教材系统学习积累,另一方面,通过阅读商务报刊巩固加深理解;第三,可以背专门的词汇,因为语言只有在语境中运用,方可真正领悟掌握。
在考试写作方面,语法、英语写作基础及商务语言积累是前提条件,接下来就是要熟悉BEC初、中、高级体裁类型及评分标准,最后一定要注意实战写作,
在考试听力方面,伏彩瑞表示,考生须真正培养听力理解分辨能力,辅以泛听,磨炼敏锐的语感,并且精心选择精听材料,泛听材料要与商务相关。无论精听还是泛听,都可选择部分边听边说。
[证书透视]
商务英语三大专业方向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化,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英语人才,尤其是即懂商业贸易、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紧缺,目前的商贸英语人才,主要有3大专业方向。
■国际贸易方向
本专业方向需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技能及商业运作能力,能从事商务与秘书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由英语语言能力、商务运作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技能模块构建成整个教学计划的核心。
■国际商务管理及秘书方向
本专业方向需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技能及商业运作能力,能从事商务管理与项目策划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掌握商务运作的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运用英语和计算机从事国际商务及秘书工作。
■会展英语方向
本专业方向需掌握会展与广告设计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会展设计规划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造设计的实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国际、国内各种会展的组织与策划、会展翻译、会展协调与服务、外事办公等工作。
高考冲刺语文作文素材 篇4
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体现在无私奉献上。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不少楼层、小区甚至城镇都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在这些地方,都会出现一群群身着带有洁白和平鸽标志红马甲的人。这些人24小时全天值班,提供测量出入人员体温、登记小区居民需求、清理丢弃口罩垃圾、传递疫情防控消息等服务,做着别人不愿意甚至害怕做的事情。他们有的在棚子里值守,有的走街串巷挥洒汗水,顶风冒雨、不惧危险,待到疫情稳定之日,这群“临时工”又会悄然离去,回归各自的工作岗位。
高三冲刺语文作文方法 篇5
立德树人,是高考的方向,更是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做为老师,要及时梳理中央政策,对其把握要跟上形势需要。高考命题,很多时候是贴近国家政策来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推行“一带一路”,高考是中国关键词,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是千禧年宝宝18岁成年,高考命题是“给2035年的青年写一封信”。在今年,中宣部提出“学习强国”,团中央要求广大青年每周一课的“青年大学习”,大的政策导向,用小的角度切入,科学家,大国工匠,都是因为学习而成就一生的。海军70周年纪念,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五四”百年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在平时的训练,要从这样的角度去思考设题。
聆听领导声音,感受其亲民情怀。
国家领导人时常外出进行国事访问,或深入一线调研、视察、走访,常有一些重要性的讲话精神,对其中的关键词,要懂得思考分析,其中蕴含着一些治国理念或人生情怀。新时代领路人出访欧洲,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提问,“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其中的奉献情怀,感动很多人。新时代领路人在四月去重庆视察,提出“两不愁三保障”,从言语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领导人的胸怀,更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去面对,以之为楷模,率先垂范的精神,令人感动。高考命题,是选拔年青人,作文材料是让考生有话可说,考查学生评价问题的能力,及其引导年青人成长的。青年的成长和自信,青春与奋斗,一样在其中。20高考作文的关键词“追梦”“圆梦”“青春”“拼搏”,都是紧密结合国家领导提出的要求。
分类整理素材,指导一材多用。
根据高考命题出现的“家国情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等方向,语文老师要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便于学生总结。对所拥有的作文素材,要善于引导分析其合适的角度。在科技时代,利用教室多媒体,播放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个人”或各界杰出人物的专访。一个令人尊重的人物,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闪光点。比如感动人物的钟扬,“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家国情怀”等角度,都是可以联系起来论述,在相应主题的作文里做论述的材料。做为老师,利用平时的琐碎时间,引导学生如何对材料进行概括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指导辩证思维,打造作文亮点。
高三语文高考冲刺热身练习46 篇6
组合训练篇(全国适用)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46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在全国上下_____的脱贫攻坚战中,从来都不缺文艺的身影。文艺的优势是什么?是形象生动,接地气,连人心,百姓容易接受。党的十九大召开不久,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小品《喜鹊为啥叫喳喳》,小品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脱贫攻坚政策融入其间,生动揭示了牧区贫困户为什么致贫的原因,巧妙融入了牧民最为关心的草场承包权延长30年等政策,使文艺真正受惠于贫困牧民。一台小品讲活了政策文件,牧民们听得懂,记得牢,看得_____。近年来,有许多这样的文艺工作者活跃在基层,也有不少老百姓_____的歌曲、小品、影视剧等文艺作品,深入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政策,发挥文艺的重要作用,让脱贫实践_____。文艺的力量是什么?是抒发人的情感,提振人的精神。扶贫先扶志,文艺工作者大有作为
文艺工作者不仅要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帮助贫困群体立志向,树理想,也要从文化立人的角度,以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提升贫困地区群众文化素质,培育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目前,相当多的文艺工作者通过文艺支教、专业培训、辅导讲座等各类文艺服务项目,丰富村民精神生活,让贫困群体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众志成城
兴致勃勃
耳熟能详
如虎添翼
B.众擎易举
兴高采烈
喜闻乐见
锦上添花
C.众擎易举
兴致勃勃
耳熟能详
锦上添花
D.众志成城
兴高采烈
喜闻乐见
如虎添翼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生动揭示了牧区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巧妙融入了牧民最为关心的草场承包权延长30年等政策,使贫困牧民真正从文艺中受惠。
B.生动揭示了牧区贫困户为什么致贫的原因,巧妙融入了牧民最为关心的草场承包权延长30年等政策,使贫困牧民真正从文艺中受惠。
C.生动揭示了牧区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巧妙融入了牧民最为关心的草场承包权延长30年等政策,使文艺真正受惠于贫困牧民。
D.生动揭示了牧区贫困户之所以致贫的原因,巧妙融入了牧民最为关心的草场承包权延长30年等政策,使文艺真正受惠于贫困牧民。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富脑袋”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C.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D.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4.请仿照示例,分别以“友情”“爱情”为开头另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亲情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牵挂,在岁月的风雨中飘摇。
5.右图是我国发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该标识中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120个字左右。
二、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至于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
7.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突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B.经典阅读可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C.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但一定是越早安装越好。
D.经典阅读作用于人的思维和情感模式,从而能让人们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
8.下列有关“信息时代对年轻人的影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在逐渐消逝。
B.信息时代下,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使他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C.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所以这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而很可能是“脾气”。
D.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通过网络上的“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建立“三观”。
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对于年轻人来讲,信息时代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因为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
B.热爱生活的人一定爱读《春晓》,他们会把一丝丝的伤感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
C.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很多年轻人最终从网络中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
D.经典阅读中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组合练第46练答案与解析
1.D;
第一处,“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众擎易举”比喻大家同心合力,就容易把事情做成功。根据“全国上下脱贫攻坚”的语境,应选“众志成城”。第二处,“兴高采烈”形容兴致很高,情绪热烈,侧重于兴趣浓,十分高兴;“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十足、精力旺盛。语境强调小品生动,牧民们兴趣浓厚,应选“兴高采烈”。第三处,“喜闻乐见”指喜欢听,乐意看;“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语境强调的是群众喜欢听,喜欢看,而不是“熟悉”,应选“喜闻乐见”。第四处,“如虎添翼”比喻强大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锦上添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根据文艺的力量对“脱贫实践”的影响的语境,应选“如虎添翼”。故选D。
2.A;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为什么致贫的原因”句式杂糅,应改为“为什么致贫”或“致贫的原因”;二是“使文艺真正受惠于贫困牧民”主客体颠倒,应理解为:使贫困牧民真正从文艺中受惠。B.“为什么致贫的原因”句式杂糅,应改为“为什么致贫”或“致贫的原因”;C.“使文艺真正受惠于贫困牧民”主客体颠倒,应理解为:使贫困牧民真正从文艺中受惠。D.“之所以致贫的原因”句式杂糅,应改为“之所以致贫”或“致贫的原因”;故选A。
3.B文中“富脑袋”的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A.表示强调;B.表示特殊含义,与文中引号的作用一致;C.表示特定称谓;D.表示引用。故选B。
4.【解析】 仿写句子时要注重对例句的分析,例句前半句采用“……是……”的句式,后半句采用“在……中+动词”的句式,按照这个格式仿写出的句子基本结构就是“友情是……,在……中……”“爱情是……,在……中……”。另外,仿写时要注意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
【答案】(示例)友情是一种不能缺少的眷恋,在成长的旅途中相伴。爱情是一种不能忘怀的慰藉,在人生的磨难中闪光。
5.【解析】 回答本题,注意把握标识中的事物,比如图形、字母、汉字、数字等,然后结合标识的主题理解其寓意。这个标识的构成要素可分为三个部分:数字和时间、和平鸽、“V”字形长城。在回答图形寓意的时候要注意组织好语言,按照一定的顺序,联系题干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等组织答案。
【答案】 该标识以数字“70”、时间“1945-2015”、“V”字形的长城、和平鸽为设计元素。数字、时间,指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V”字形的长城象征中华民族铸成钢铁长城,获得抗日的最终胜利;五只飞翔的和平鸽象征和平与希望,也象征五大洲人民战后重生,迈向美好未来。
6.答案(1)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2)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3)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解析:选A。偷换概念。经典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不是经典阅读。
8.解析:选B。A项,原文说的是“似乎在逐渐消逝”;C项,强加因果;D项,原文说的是“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并不是事实。
高三语文素材临考冲刺 篇7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
201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十教案:冲刺高考作文
先看作文题目,然后开始做其他的题目,同时想一想与作文有否联系,可以记下来。写作文时按如下4步写:
⒈看表分配时间:1/5时间一定用于审题。可以画个概念图;思考与自己思想中的例子建立联系(不要多,选出2-3个较说明问题的就行)。⒉你究竟想说明的是什么?(一定要言之有物),不要写得太复杂了,思想的推导不能超过2-3层,(如果有很多的材料,一定要写就分段写)。节省老师的时间很重要,要明确再明确表述的内容,不产生歧义。多用肯定的完整句型,主+谓+宾 要完整的 ⒊写清楚(准确的)4个段落的标题。并将结论写在段落的首句。⒋牢记下面的8点技巧 用短句,越短越好。
用长句写几个哲理和概括(全文不超过3个复杂的句子)。
可以用排比强化语气,从不同的视角产生排比(辅助属性方面)。来点背景材料和细节的描写(1-2例中使用)。结果提前,龙头(华丽)、猪肚(丰富)、豹尾(留有余味)。
调动感情说服老师。A——〉B;1—2—3—4—〉跌宕起伏的思想,要连续。
重点要尽力多提几次,每段都要提到。多写几句就会成为兴奋点和核心的义群(亮点)。不忘主题。决不掺水(材料必须有所放弃,少即为美)。分配好写作的资源(段落的概念不重叠)。
字要写慢,一定笔画到位;不会的字用拼音写(不写错字)。
到目前为止,你的写作能力想有一个较大的进步恐怕已不现实了。但是,在考试写作文之时按照以下步骤执行,相信会为你的高考作文增光添彩 第一步:准确审题
作为考生,应讲究写作的程序。花60分钟时间写作文是比较适当的,其中应该有15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构思。一定要仔细研究题目,审题不慎,满盘皆输„„详细 第二步:抓人标题
从考试实际情况来看,考生在编拟标题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题文不符;二是过于宽泛,大而无当;三是俗套。因此,我们要能编拟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标题„„详细 第三步:明快开头
开头方法之一:开门见山话题点穿;开头方法之二:引用名言文采凸现;开头方法之三:排比点题铺排文气„„详细 第四步:言之有物
名人的素材好用,但是别用大路边上的那些。比如李白的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等等„„详细切记
资源互助社区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表达应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⒈基础等级 ⑴符合题意 ⑵符合文体要求
⑶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⑸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⑹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⒉发展等级 ⑴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⑵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⑶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⑷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分。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照应圆合法
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谈小说创作时说:“要是你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就一定得开枪。如果不开,那枪就不必挂在那儿。”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技法呢?前面写到的事物,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到的事物,前面要有交代,这就是所说的“照应圆合”法。写作假如忽视照应,就会造成上下文之间脱节,全文结构含量显得支离破碎。照应手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首尾照应。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遥相照应。这就是说,把开头描写的事物或提出的问题,在结尾处用各种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给人首尾圆合的印象
二、文题照应。这种照应法往往用在标题比较含蓄、或含义较深刻的文章中,须加一定说明、注释。因此行文对标题起了注释、说明、点化作用。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
三、对话照应。就是以典型人物语言多次重复照应。如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口头禅:“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突出了孩子之死对祥林嫂的沉重打击。
四、细节照应。生动而典型的细节反复出现,可以突出细节的典型意义。如茹志娟小说《百合花》中,小通迅员衣裳的破洞共出现四次,突出小战士羞涩、淳朴的性格。
五、关键词语照应。即表达主旨的关键性词句在行文中互相照应,互相补充。
资源互助社区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
六、悬念照应。在作品中设悬,又不马上释念,而是反复暗示,使读者关心人物命运或事件结局的兴趣愈来愈浓厚
七、伏笔照应。即前伏后应,作者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有联系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或暗示,即埋下伏笔,待其出现后自然形成一种照应关系。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顺序多组法
写人记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总得有个顺序。因为事物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所以反映客观事物的文章也是千变万化的,因而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方法。记叙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四种:
一、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过程的先后次序进行的叙述。这是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叙事方法,它能起止清晰、层次分明,事件人物交代明白,前因后果变化自然。事件脉络清楚,令读者一目了然。顺叙多以时间先后为序,即按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先后来写,多件事的叙述中,则先出现先发生的事先写,后出现后发生的事后写,一切按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为线索。
二、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精彩片断提到文章的开头写,然后再按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写,这种方法称为倒叙。倒叙可以造成悬念,使行文跌宕起伏,牵动读者去寻根溯源,产生阅读的强大吸引力
三、分叙,又称平叙,就是平行叙述或交叉叙述,指叙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两件或多件事,也即通俗小说中所常说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分叙可以使纷繁的事表现得头绪清楚、气氛突出,造成文章的多线交错却脉络分明,具有立体效果
四、插叙,是指因特殊要求,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与中心事件或与主旨相关的内容,结束后再续原来的叙述,插叙的方法很多,有所谓“追叙”,如对过去事件片断的回忆;有所谓“补叙”,如对有关人或事作必要的补充、解释;有所谓“逆叙”,如对有关内容进行由今及古、由近而远的追根溯源。
话题作文要有所创新,就应调用多种叙述方法。除以上叙事方式外,还可把文章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和意识流顺序。但无论使用何种叙述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叙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能将所选用的材料连缀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波澜跌宕法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是说文章似名山胜景一般,要层峦叠嶂,峰回路转、曲折回环,方可引人入胜。很多人写记叙文时,往往只注意叙事条理、线索结构的分明清晰、完整清楚,因而平铺直叙、水平如镜,看不到曲折错落、起伏回环。这种文章虽然也使用了相应的叙事手法,叙述能概括具体,但缺乏点情趣,少了点波澜,仍不能算好文章 所谓“波澜”,是指叙事时有张有弛,有起有伏,如波如澜。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起伏错落,一波三折,吊起读者紧张的心情,以吸引读者。例如《水浒传》中写武松景阳冈打虎一段,可谓波澜起伏。作者写武松打虎过程时,先如平地一声惊雷,“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局势何其紧张;随后写武松惊出一身冷汗,躲过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气氛暂时得到些缓和;然后波澜又起,当武松抡起哨棒直打老虎时,却将哨棒劈在树枝上,以致断为两截,这险至极处可令读者紧张至极。当赤手空拳之时,读者为武松也提心吊胆到了高峰;乃至武松与老虎最后殊死搏斗,令人跟随武松经历了一场生死斗。这一波一伏,如浪撞礁石,似海波叠起,真正扣人心弦。
总之,文章的曲折起伏:一是来自生活本身的复杂多变,曲折起落,因此,写作时一定要研究生活;二是作者对所描写事件的参差错落、跌宕起伏要深刻地体验,尤其对处于事件情节中心的人物形象有全面的感受,才能写得合乎生活和艺术的逻辑;三是作者叙事时既要考虑
资源互助社区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
生活的逻辑,又要合乎读者的接受心理。平铺直叙固然令读者松弛,而一味地风风火火,脱离生活逻辑的紧张也令读者疲倦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欲擒故纵法
军事上用兵有“欲擒故纵”之计,即当敌人锐气尚盛时,我故意避战示弱,骄纵敌志,使其懈怠,丧失警惕,而后乘机擒之。“擒”,捉拿的意思,可以看成矛盾的收结,解决。而“纵”是放开,为了解决矛盾,不能回避矛盾,先得分析,揭示矛盾,等矛盾暴露到一定地步,再顺势擒拿。由此看来“纵”是一种手段,而“擒”是一种目的,放纵是为了更好擒捉,放纵是在擒拿这一目的支配下进行的,是充分掌握了解决矛盾主动权的,所以叫“欲擒故纵”。在论辩性的文章中常用此法来反驳错误观点。它一般先让对方把话说完,然后,抓住对方要害,驳倒他,这放开是为了最后驳倒。如有人说:“评弹是靡靡之音,听了要死人的。”我们可以这样反驳:“按他的说法,如果前线打仗,就不必派军队去作战,也不用飞机、坦克和导弹,只需派一个评弹团就行了。几首曲子一唱,敌人‘闻曲披靡’,一个个自动倒下去,岂不痛快?”既是歪理,其逻辑必然是荒谬的,我们先让它自我暴露,再接歪理推下去,必然会得出荒谬的结论。
此法不单用在论辩性文章里,许多叙事性作品也用。《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段的主旨是要突出林冲取胜,表现他的武艺高强和谦抑大度,但作者不急于一下子揭示,而是先写林冲拜见洪教头,洪教头傲慢不理,一纵:洪教头说林冲是假冒教头,诱讨酒食,林冲不作声;二纵:洪教头提出比武,林冲却称不敢,三纵:洪教头气势汹汹,来攻林冲,林冲退避,四纵:接着开枷,拿二十五两银子为利物,五纵:最后,林冲一棒打翻洪教头,纵于一“擒”。这样“欲擒故纵”,设置波澜,扣人心弦,文章就显出了一路山重水复的丘壑之美。因此,“纵”是方式、手段,“擒”是目的、结局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点面综合法
向水面投一粒石子,一圈圈波纹就从石子入水的“点”向外漾开,渐去渐远,这圆形的“面”和“点”组成一幅和谐的图景。春来时,万木竞发,成了一片绿的海,如果这“海”面上点缀上几朵红花,这“点”和“面”又将会是怎样的一幅动人的画面!把这个生活图景移植到作文上,就成了“点面结合”的写法。“面”是俯视图,给人以广阔展放的视野;“点”是特写镜头,给人以具体深入的印象。
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日》对长江三峡进行了全面绘景,作者不是对所有景物都点到为止,在具体写景时,也没有对三峡的景点进行一一细写,而是既全面概括地勾勒出了景物的全貌,又抓住了三个峡不同的特点,选取重点的景点进行细致刻画。写瞿塘峡是突出它的雄伟。巫峡体现了幽深秀丽、千姿万态的特点。至于写西陵峡,则着力突出它的奇险。这样既全面描写了三峡全景,又突出了三个峡各自的特点,给人深刻的印象 散文多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议论性文章亦常见此法。《过秦论》中用反衬法先说六国之强盛时,主要从人才下笔,先以信陵君等四君子为例,用“明智忠信、宽厚爱人、尊贤重士”写其为人,用“约纵离横”写其外交,用“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写其才能;这是“点”的剖析。接着一口气列举了20位著名的人士,从出谋划策、沟通思想、统帅军队三个方面说,这是“面”的叙述。这种把典型与全局、个别与一般结合起来的方法,会使议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显得深刻全面,丰满充实。
记叙文《包身工》也同样用了此法,那群受尽苦难的小姑娘就是“面”的描写。可是,也只有当枯枝般的“芦柴棒”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当病中的她被带工头狠命踢打,在刺骨的寒风中被冷水浇头时,愤怒的火焰才会在读者心中熊熊燃烧。这正是“点”的力量。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抑扬生变法
资源互助社区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
一篇文章,初看开头,便知结尾,一般不会引人入胜。如能做到千折万转,抑扬有致,曲径通幽,就能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诱人的艺术魅力。所谓“抑扬生变法”,就是指在文章中对所写之物,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陡然一转,或褒扬抬高,或贬低否定的一种艺术手法。运用这种方法来构思写作,往往可以使文章波澜陡起,摇曳多姿,从而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例如《琐忆》一文,文章旨在通过对有关鲁迅关怀青年的几件小事记叙,歌颂鲁迅的伟大人格。然而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却写了自己“不敢去接近他”,因为之前作者道听途说了许多关于鲁迅的议论,如“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爱骂人”、“睚眦必报”、“不容易接近”等等。然后笔锋一转,开始记叙自己与鲁迅交往的几件事。通过这几件事,作者得出的结论正好与道听途说的相反,鲁迅恰恰是一个心胸广阔、人格伟大的人物,他对青年无限关心和爱护,对敌人无限仇恨,他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人格的体现。文章采取这种“欲扬先抑”的叙述方法,既更好地凸现和歌颂了鲁迅的伟大人格,又增添了文章的波澜,使文章摇曳多姿。
在具体写作中,正确运用此法应注意两点:一是要从整体上着眼,安排好轻重、主次、详略。不论欲扬先抑,还是欲抑先扬,所“欲”都是目的,所“先”都是手段。前者抑是为了扬,重点在扬;后者扬是为了抑,重点在抑。切不可详略不分,平均用墨,更不能轻重例置,喧宾夺主。二是要掌握好“度”和转换的自然。过了一定的“度”,就可能失实或有悖于事理而影响表达效果。转换不自然,就可能虚假而不能令人信服。所以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草率从事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悬念解疑法
所谓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中间)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因为悬念是兴趣不断的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所以悬念设置得好,就能收到吸引读者始终怀着紧张情绪或关切心情迫切地读下去的艺术效果
利用悬念进行叙事,在文字作品中十分常见,如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祝福》和《智取生辰纲》中均有精彩的悬念手法的运用。不论是谁,读到祥林嫂“老了”,是不会就此打住的,必会怀着急切的心情去了解她的命运之谜。同样,看了精干练达的杨志竟然被“枣贩子”劫了生辰纲,也会急不可待地求索造成事态发展背后的原因。
在作品中设置悬念,一是可以使叙事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二是可以吸引读者,牢牢抓住读者的心。常见民间说书艺人说书时“卖关子”,也是在利用人们总有“欲知后事如何”的心理,用悬念来抓住听众
悬念的设置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一个悬念的提出、破译、完成,往往是一个独立事件的完满收结,是对主题的一次较为完整的表现(如何为的散文《第二次考试》即属此类)。此类悬念,不但是一种叙事方法,也是一种构思方法。因此,这类悬念从设置到完成,要有一定长度。就一篇作文来说,悬念不宜设置过多,一般有一两个就行了,不要像好莱坞电影那样,追求“五分钟一个兴奋点”。第二种: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叙事本身追求一种悬念迭出、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第三种:我们不妨把它称作是悬而未决的悬念,它可以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使文章意味无穷。如例文《陈伊玲的故事》即是。这种手法在时下的一些小小说中最常用
本式的基本套路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
资源互助社区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
一、面对考场作文,要摆正心态,沉着应战。考场作文,年年有之。“作文战场”,经年不衰。这也是我国考试制度中的一项惯例,照常行事吧。故,考生不必有什么“恐高症”、“失语病”。作为一名考生,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去驾驭,若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充满胜利信心,那么, 成功必然是属于你的!◎变被动的受知,为主动的认知。弃“马后课”,施“马前课”。 高考作文的实质,就是一个字“写”、两个字“写作”、三个字“写文章”、四个字“考场作文。”
本来,作文是有规律可循的。高考作文,也如此。
{题型}不外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给材料又命题,话题作文(其实, 话题作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延伸和变形)。
{材料}高考作文的材料,或谈人生、谈社会,或讲科学、论艺术,或回顾历史、设计未来„„ {表达}要恰当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也就是,要巧妙运用各种表现方法。考场作文,要根据不同题目要求,有的重在叙述和描写,有的强在议论和抒情,有的好在说明方法的运用
既使是重在叙述或描写的文章,也有具体事件的选择和安排。如写人:或通过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或选择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来刻画人物;还可运用运用细节、心理变化的过程来展现人物命运„„
同是抒情,可采用直接抒情法,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可选用借景抒情法,抒发对故乡山水的怀念之情;还可通过触景生情法,流露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同样,叙述、议论、说明等表现方法的确定,都可灵活地綄合地加以运用。
还有,在作文中,要展现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技巧;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等,会使你的文章增辉添彩,定能考出好成绩!
二、高考作文成功“三要素”
⒈准确立意
首先,要确立主旨。
作文题和确立主旨的关系,有两种情况: 一是,作文题,明示主旨 如:“战胜脆弱”(1998年,全国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0年全国题)。有些作文试题,提供一个概念,如:“责任”(1995年,上海题)、“诚信”(2001年,全国题)看来,没有明示观点,但有倾向性暗示:“责任”,就是“应用责任心”;“诚信”,是以人为本。二是,题目不规定主旨,只提供思考和选材的范围。考生要据此,自主立意。如:“遥望星空”(1992年,上海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1999年,全国题),此类题目,思维空间广阔,要自主确立主题。
⒉完善结构
先立意,接着调集素材。如何组织材料,突出主旨,结构形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连通贯性,是结构的基本要求。无论记叙,还是说明、议论都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前后文的连贯
完整性,也是结构的一个基本要求。事情有头有尾,过程有起有伏,发展有因有果。不论什么文体,什么表达方法,都要注意表达的完整性。
构思精巧,是对文章结构的进一步要求。结构精巧,有三个方面:
⑴结构的匀称美。
⑵结构的变化美
⑶结构的独创性。指结构的独特和创新,如寓言式、采访式。结构形式的独特要以切合内容
资源互助社区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
为前提,要切合主题,切合题材,这样才有意义,有价值规
⒊着意语言
在考场作文中,这几种句式,应加以关注:起始句、过渡句、中心句、展开句、点题句、结尾句。
三、高考作文的“快”和“美”
考生考得好, 不仅靠平时用功,还要靠临场发挥得好
在考场上,除了情绪稳定、审题准确外,讲究考场作文的“快”和“美”也是很关键的。〖考场作文的“快” 〗 体现在三个方面: ⒈审视题目快。
考场上作文,一般用8—10分钟阅读材料、审视题目要算是快的了。这种快要几方面配合:眼睛看得快、心里记得快、手里摘得快。对题目中的关键字或词要边看,边记,边对照分析。如,《毁树容易种树难》中的“易”和 “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先”和“后。”很快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正反关系。⒉组织结构快。
审题后,要立即打开记忆仓库,进行积极思维,边组织材料,边安排文章结构。要求构思快,采用一般的“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来帮助思考 {记叙文}
总 :概括介绍人物(或事情发生原因); 分 :具体分说人物事迹(或事情经过); 总 :总结人物精神(或事情的结果意义)。
{议论文}
总:提出中心论点;
分:分析问题(论证论点过程); 总:结论
{说明文}
总:概括某一事物的形貌; 分:分说某物的各个方面; 总:概括某物的功用、意等。
上术这个三段式结构,虽不是最好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不过先摆下阵式,不容易乱。然后,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再依“谱”灵活运用。⒊动笔起草快
应试作文,还是打草稿好。它有利于稳定情绪,保持良好的应试心态。在考场上写草稿,要注意快速。
一般可先拟好提纲,认真写好开头;然后,再续写下去,不用全部写在草稿纸上。,即使全写草稿,也不用写出全部句子,或用符号,或用省略,或用概括,总之,自已看懂就行。快速起草还要依据文体特点,不能千篇一律: {记叙文}
须注出情节的脉络,用细节、道具、特征和动作串联的,要注明用在什么地方,起到什么作用
{议论文}
还须标明论据的排列次序、引发的突破点。
资源互助社区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
草稿内容,选优留用。起草、眷写,要一气呵成。〖考场作文的“美”〗
文面要美,引人注目,给人留下好印象,可多得分。⒈字体工整。不乱涂抹,错字少 ⒉标点正确。⒊格式标准。
四、高考作文,临场发挥好的“五个巧” ⒈巧用开始5分钟
要抓住开头的5分钟。答完那些语文知识后,最好微闭双目,做1分钟左右的短暂休整,稳定情绪、让自已从疲惫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然后,以清醒的头脑、明晰的眼光,去阅读作文题。此时,切忌将试题匆匆一瞥,急忙动笔,而要定下神来,一字一句地去审读题目或题目中提供的材料,要反复品味题目。对题目一定要想得全面一些,深入一些,细致一些,决不能大而化之。要舍得花最初的5分钟,把试题的一字一句“吃透”。不仅要看表面的意思,还要看到它内在的意思,审准了题目,避免跑题、离题,写起来也快 “审题是成功的一半。” ⒉巧用“两分法”
因为,作文试题的内涵比较丰富,充满哲理。所以,要全面地看问题目,要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写议论文,要做到观点辩证全面,内容以少胜多,提高一分为二的认识能力,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⒊巧开头
要写好“一见钟情”的开头。高考作文,多是要发表议论。发表议论,写好第一小节相当重要。开头主要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中心论点表达出来。加上切题快,表述能力强,阅者会“一见钟情”。⒋巧举例
举例要准而精
“准”:就是举例要与观点相统一,例子要为观点服务。
“精”:除叙述要简明概括外,所举事例要有代表性,要典型。这样的事例,可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⒌巧结尾
考场写作,时间宝贵.结尾也应快些。
结尾方法,可采用首尾呼应法,或总结法,较为把握。
五、高考作文,常见病灶 ⒈切题病
⑴背离:文章主旨,背离命题者的意图,一点不沾边。多为“宿构”文章。或改头换面,或生硬拼接
⑵偏离:或未能准确理解题意;或无提纲,写跑题了。
⑶散乱:立意不集中;观点背离或偏离话题;想一点,写一点。⑷模糊:故作高深,行文晦涩;不明确点题,看不出主旨。⒉素材病
⑴空洞:作文像答政治题,条条框框;无细节,无事实,无引语,无形象化句子。为空洞文章。⑵单调:素材少,不足以论证观点或表现人物。
资源互助社区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
⑶陈旧:虽素材多,但全是熟悉面孔
⑷囫囵:有了素材,不会取舍, 囫囵地照搬,细节与论题无关。
⑸雷同:素材虽多,但素材的角度、范畴没有分别,几个素材只能发挥一个素材的作用。⑹悖离:观点与素材、人物与细节都要求统一,如果素材不能说明观点,细节不能表现人物,二者就悖离了。⒊思想病
⑴错误:文章表达的观点是错误的。⑵庸俗:表达些俗气的观点。
⑶偏激:有的一卟障目,不见泰山;或戴墨镜看事物,都是阴暗的;出语绝对,扩大、夸张 ⑷陈旧:观点烂熟平常。无须证明。
⑸隐晦:观点正确,表述含混;或雕琢太过,以辞害意,不明其意 ⒋语言病
⑴粗糙:言语单调,少变化,错别字、病句多。
⑵枯槁:措辞普通,表述平直,无修辞、少感情,无味道。⑶低幼:小孩子之语调。
⑷烦冗:用些语言思想苍白,多唠叨
⑸晦涩:语言太主观,难懂;或语言跳跃太大。⑹游戏:语言花哨,玩世不恭,随意马虎,不严肃。⒌构思病
【高三语文素材临考冲刺】推荐阅读:
高三语文人物作文素材11-24
沪教版语文第一册现代文素材整理(用于写作高三复习)08-28
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三语文 优秀作文点评之人生态度作文素材 苏科版07-17
高三语文复习05-12
高三模拟语文06-12
高三语文范文11-16
高三语文备考复习05-26
高三语文课06-29
高三语文反思教学11-15
期末语文高三作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