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人才网

2024-09-29

大上海人才网(共8篇)

大上海人才网 篇1

本市教育部门日前完成的“2005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截至去年底的统计,2005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平稳,供求两旺,总体就业率达到96.77%,比去年同期略高。其中,毕业研究生就业率98.49%,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6.73%,专科(高职)毕业生就业率96.18%。

毕业生增加带来就业压力

去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338万人,比上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上海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1.7万人,比上年增长17.3%。其中,毕业研究生1.7万人,比上年增长21.4%;本科毕业生5.4万人,比上年增长17.4%;专科(高职)毕业生4.6万人,比上年增长17.9%。

面对就业压力,教育部门、高校积极拓展就业市场,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广大毕业生适时调整心态,理性就业,使得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女生就业率比男生高1%

调查显示,学历层次越高,就业率就越高。

各个学历层次,男女毕业生分布有差异。其中,专科学历层次,女生比男生多;而本科、研究生学历层次,男生人数都多于女生。2005年,上海高校女生的就业率在各个学历层次都高于男生,总体就业率比男生高1%。

主要流向社会服务业与制造业

去年,上海高校毕业研究生在沪报到就业的主要行业流向:社会服务业22.11%,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18.94%,制造业17.26%,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5.63%。

本科毕业生在沪报到就业的主要行业流向:社会服务业26.68%,制造业18.18%,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9.58%,金融、保险业6.24%。

专科毕业生在沪报到就业的主要行业流向:社会服务业20.66%,制造业18.39%,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6.56%,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6.48%。

本科毕业生出国与升学比例高

去年,上海高校共有3039名毕业生出国,占毕业生总数的2.60%。本科学历层次的出国人数最多,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4.19%。

去年,本市高校毕业生升学数量为1144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78%。其中,研究生升学人数942人,占该学历毕业人数的5.54%;本科生升学人数6519人,占12.07%;专科生升学人数3982人,占8.66%。

制造业成引进人才大热门2005年进沪就业的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共29623人。引进的毕业生行业流向如何?总体人数上,制造业,社会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建筑业排在前5位,所占比例分别为23.42%、20.95%、11.92%、7.47%、5.18%。(徐敏)

来源:解放日报

大上海人才网 篇2

大上海御龙湾位于古运河畔,坐享上风上水之地,北依蜀冈,竹西公园、古邗沟相伴左右,毗邻国家5A级瘦西湖风景区,扼据扬州市东北分区要喉,距文昌商圈只有2.5公里,畅享10分钟城市交通生活圈,与繁华配套仅咫尺之遥。界龙集团将斥资10亿元逾8万平方米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商业配套集群,其中以江苏省单体规模最大的大润发旗舰店为领航的多功能复合型城市综合体,可服务于3.5公里半径范围内的15万城市居民,将再现隋唐盛世时期“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的商业盛况,届时形成的东北分区商业中心将与文昌商圈遥相呼应,举足间尽享都市的繁华与浪漫。大上海御龙湾28万平方米的国际生活示范区,将打造成为融购物、娱乐,休闲、商务于一体的未来城市副中心。

在建筑设计上,大上海御龙湾兼具海派风情与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人车分流,超宽楼间距延伸景观视野;优尚建筑,简约线条俊朗立面,立面材料采用进口环保面砖、干挂石材,庄重而又不失美观;6米挑高精装大堂,精雕细琢,以考究的礼仪风范打造标准之上的标准;户型方正南北通透,动静分离;3米层高,突破传统2.8米,敞亮空间倍感气派。同时配置了提供新鲜直饮水的户式净水处理系统、独立VRV中央空调系统、24小时热水系统等,不仅提高了楼盘的精工品质,同时使人居生活有了全新的奢华定义。3000m2的五星级专属会所设有高档室内恒温游泳池,红酒吧、雪茄吧、中西餐厅、健身房、视听书吧等,以国际化视野打造顶级湾居生活的光荣与梦想。

在景观设计上,大上海御龙湾表现为以隋唐文化为内涵的江南园林,室外总体造坡造景,环境优雅高尚,以林为景,一步一景,以河为园,悄然感受一半公园一半家的私密空间,小区中央景观带,户户推窗见景,既可远眺古运河岸悠悠水韵,亦可俯视竹西佳处百花笑绿柳飘的美景。

《大上海》:续写上海滩传奇 篇3

最佳拍档再度联手

1996年,王晶、文隽、刘伟强联手创立的“最佳拍档”公司在低迷的香港影视逆袭而上,三人联手打造的“古惑仔”系列、《百分百感觉》及《风云雄霸天下》等片等成为港片后黄金时期的经典之作。然而在2000年后,“最佳拍档”三雄逐渐分道扬镳,随后,三人先后融入香港影人的北上大潮,各自为战,分开后的三人除了刘伟强的《无间道》系列之外,都鲜有做人成绩。直至今年冲击贺岁档的枭雄史诗巨制《大上海》,昔日的“最佳拍档”方再次实现聚首——刘伟强监制、文隽策划、王晶导演。这个幕后黄金阵容,在观众看到周润发跟黄哓明的名字之前,已然给观众打了一剂强心剂,可谓“最佳拍档一出手,观众便知有没有”!

两代许文强上海滩成功“合体”

许文强,一个虚构的人物,却在上世纪80年代让周润发成为当时最红的影星,在新世纪又让黄哓明跻身华语影坛一线男星行列。风衣、礼帽外加一袭纯白围巾,曾经是万千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形象,也曾让无数的少年心向住之。可是当周文强遇见黄文强,上海滩会是什么样?也许没有人敢做这样的设想,而《大上海》却图文并茂的给出了响亮的答案。

然而,两代“许文强”相聚《大上海》,演绎的却并不是许文强的故事。此番黄哓明和周润发在大上海中成功合体饰演同一个角色——不同时期的同一个人物“成大器”。曾经的许文强,如今的成大器,黄哓明要诠释年轻时的拼搏张狂,周润发要演绎中年后的老成狠辣。既然许文强一角曾让俩人红遍大江南北,那么成大器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许文强”?我们拭目以待!

既有文武双全又有吻舞双全

出演《大上海》,不仅让新旧两代许文强齐聚上海滩,更圆了洪金宝和周润发两位华语影坛大哥大的合作梦。两位大佬出道皆超过30年,各自主演影片也曾大战数次,印象最深刻的当属1987年《秋天的童话》对战《东方秃鹰》,周润发的文对决洪金宝的武,实在让观众一饱眼福。然而,俩人从未有过的银幕合作也多少让人感到遗憾。所幸《大上海》让双雄首次碰撞,一文一武再现江湖,虽今时不同住日,不过大佬风韵犹在,观众期待不减!

近几年,周润发主演的电影作品中鲜有感情戏份,而在《大上海》中,王晶却让发哥一次过够了“儿女情长”的瘾。据悉,在片中冯文娟与袁泉一起饰演成大器的初恋情人知秋,童菲与莫小棋则饰演成大器的红颜知己阿宝。“成大器爱阿宝,心里却想着知秋”是周润发在片中最真实的爱情写照。《大上海》中令人期待的感情戏,在已曝光的预告片中可见一斑,周润发与莫小棋既有在都市舞池中相拥起舞,又有“危难关头”的浪漫一吻,此处一吻一舞,吻酥了莫小棋的心,舞醉了成大器的情,更激发出了观众对这场乱世儿女情和战火英雄义的热切期待!

狂轰乱炸出一个“大上海”

《大上海》根据二战之前,1920至19:30年代活跃在上海的一位黑帮老大的真实经历改编,片中除黑白两道的恩怨情仇外,江湖乱斗、军阀混战、争权夺利等桥段比比皆是,这些也决定了影片必然存在大场面,此处的大场面不仅仅是简单的刀枪相见,而是升级至随时随地可见的大爆炸。对于影片中的爆炸场面,导演王晶自称《大上海》里的爆炸场面比自己这些年所有的爆炸戏加起来都精彩。试想,发哥或西装革履或锦绣长衫,一番枪战之后扭头潇洒离去,任凭身后狂轰乱炸、子弹横飞……这样的场景是否似曾相识,如此的劲爆,怎能让人不期待?

大上海人才网 篇4

一、上海“千人计划”

上海“千人计划”引进创新人才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55周岁,在本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得到同行专家认可,身体健康,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国(境)外著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知名实验室担任相当于副教授级以上职务的专家学者。

(二)在国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其他相关专业机构和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三)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紧缺急需的,具有国际领先或国内一流专业水平的其他海外高层次人才。

申报人需为2015年1月1日之后回国,且回国后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合同(签订意向性合同的,须签订后6个月内到岗,并签订正式工作合同方可入选)。引进后应全职在国内工作不少于3年,每年回国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

申报人才需符合《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规定的基本条件。

申报人才原则上不允许破格。如确需破格的,申报单位须同时提交《上海“千人计划”破格人选推荐表》。每位破格申报人才需至少两位同行专家(一般应为院士、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具有正教授职称专家或者相关领域知名企业家等)从工作资历、业绩贡献、发展潜力等角度实名推荐,并分别填写破格推荐表。

二、上海领军人才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工作和创业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符合下列条件,可提出申请:

(一)符合“道德素质过硬、专业贡献重大、团队效应突出、引领作用显著、发展潜力较大”的基本条件;

(二)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即1961年1月1日以后出生。

已入选中央和上海“千人计划”、上海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不在本次申报之列。

担任局级及以上领导职务和享受局级及其以上待遇的人员,不再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企事业单位领导,不在本次申报之列。

三、上海市青年管理英才

上海市青年管理英才人选一般从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青年中选拔,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德才兼备。

(二)具有中国国籍的、全职在上海工作的青年,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

(三)担任正科级或相当管理职务。

(四)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和较好的群众基础,表现出较强的领导潜质。

(五)“选苗育苗”工程培养对象、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任等,特别优秀的可纳入选拔范围。

四、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

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一般为具有中国国籍、全职在上海工作的青年人才,同时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学风正派。

(二)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

(三)在金融重点领域崭露头角,获得国际国内较高专业成就及荣誉称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上海人才市场颁布“禁扰令” 篇5

笔者近日了解到,针对这种另类骚扰,上海人才有限公司下属的所有人才市场共同颁布禁令,严禁“搭便车”招聘,即使是场内企业,发资料也要有界线,

“违规招聘在沪上人才市场中并不稀奇。”上海一人才市场招聘负责人柳春鸣说,目前招聘会取消了门票,一些小企业经常会采取流动的方式,混入人群中,向求职者推荐岗位,

表面上看没什么,但这其中隐藏着极大的隐患。由于这些企业没有经过主办方的审核,资质和规模都很难确定,因此,不乏有的企业以招聘为名骗取求职者报名费。

WW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业、特别是保险公司和培训机构,在招聘会上往往热情过度。不少求职者抱怨,有些保险代理人的过分推荐让他们受不了,简直就是贴身紧逼;而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更是喜欢围追堵截,不把资料塞到你手中不罢休。

WW

“对此,我们为这些机构设置了3米线的禁区。”柳春鸣表示,在3米以内,公司可以进行推荐,一旦“出界”就不允许再尾随,这样可以让求职者清静不少,从而安心寻找岗位。

上海市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 篇6

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人才需求,根据《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构筑国际人才高地,人才高端化、国际化和人才工作制度化、市场化取得新成效,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人才队伍规模稳步壮大。截至2015年底,上海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476.39万人,比2010年底增加85.31万人。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或者中级及以上职称的343.22万人,比2010年底增加95.18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从2010年的25.01%提高到30.17%。

集聚培育一批高层次人才。截至2015年底,上海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72人(其中1人为两院院士);中央“千人计划”人才894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支持的杰出科学家34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支持的特聘教授25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43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7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近1万人。上海领军人才1186人,上海“千人计划”人才676人,首席技师1021人。

不断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上海已成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和创业的首选城市之一。截至2015年底,上海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2家,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家,留学生创业园11个。留学人员13万余人,比2010年底增加4万余人;常年在沪外国专家8.8万人,比2010年底增加约1万人。持有效外国人就业证、实际在沪就业的外国人8.6万人,其中9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比2010年底增加约1.6万人。同时,不断加大本土人才国际化培训力度,形成若干特色培训项目。

有效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决定性作用。人力资源服务业已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5年底,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1086家,行业营业总收入从2010年的550亿元增长到2282亿元。全国首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区——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成为国家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示范建设区。招聘、派遣、培训、人才测评、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人才服务功能已经齐备,国有、民营、外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决定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持续优化人才综合发展环境。“十二五”期间,基本形成居住证、居住证积分、居转户、直接落户相衔接的国内引才政策体系和海外人才居住证(B证)、外国专家证、直接落户、出入境便利为主的海外引才政策体系。实施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办法,完善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分配激励机制。设立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浦发硅谷科技银行,大力优化科技创新人才融资环境。基本形成公共租赁房、人才公寓、共有产权房、商品房资助为主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初步构建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医疗服务体系。建成以市区两级人才中心为主、行业人才中心为辅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千人计划”人才专窗服务能级。

(二)人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总体看,“十三五”时期上海人才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突破,全球城市群在国家经济增长中的核心带动引领作用日益突出,国际形势的新变革对上海人才开展国际竞争提出了更加艰巨的新使命。从国内环境看,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政策转型的新常态,国内形势的新发展对上海人才的引领辐射作用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新要求。从上海自身看,未来五年处于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冲刺期,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司法改革试点、教育综合改革等,为上海人才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新舞台、更多的新机遇。

在上海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进程中,人才发展尚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突出表现为:人才发展不平衡现象和不合理格局依然存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数量相对不足、能级相对较低,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缺乏,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依据市场规则、按照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的制度环境尚不健全,人才配置、集聚、评价、流动、激励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尚需大力推进;人才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与建设国际人才高地的目标不相匹配,海外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国际化进程亟需加快;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体制尚需进一步改革,更灵活、更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解除人才后顾之忧的法治、教育、医疗、住房等综合发展环境有待深入优化;人才工作体制尚需进一步健全,合力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人才优先、国际竞争、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以用为本、服务发展的指导方针,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人才需求,将高端引领、市场导向、国际发展、制度创新、简政放权贯穿上海“十三五”人才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大力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大力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大力释放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大力优化人才综合发展环境,为实现上海“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为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坚持高端引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集聚造就一批具有创新引领力的世界级高层次人才,厚植上海原创优势,畅通从人才强到科技强再到经济强的传导链条,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围绕人才集聚、培养、流动、评价、激励等环节,突出市场发现、市场认可、市场评价的主导作用,以市场化方法统筹体制内外的人才工作,实现人才工作方法的优化升级。

——坚持国际发展。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人才高地,坚持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放眼全球、对标国际,贯彻人才国际化发展主线,全方位提升上海人才国际竞争力、辐射力、影响力。

——坚持制度创新。坚持在改革中释放制度新红利,在开放中激发改革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在创新中打造发展新引擎,矢志不渝推进人才制度持续创新,大力破除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率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坚持简政放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以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为契机,大力推进下放权力、放大收益、放宽条件、放开空间,真正把权和利放到人才和市场主体手中,构建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更好地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集聚造就一批世界一流人才,优先推进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与上海经济转型发展相适应、与社会民生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布局,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良、素质一流、富于创新的人才队伍,基本建成集聚能力强、辐射领域广、创新创业活跃的国际人才高地,率先确立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为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发挥先导作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人才基础。

——人才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达到2000人,常住上海的境外人才达到18万人,留学归国人才达到17万人,重点领域本土人才国际化培训累计达到5万人。

——人才队伍结构更趋合理。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40%,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148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5%,知识型服务业人才占人才总量比例达到60%,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达到9000人,人才贡献率达到54%。

——人才市场体系与国际接轨。完善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各类人才自主择业的市场运行机制,基本建成统一规范灵活、国内国外双向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提升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

——人才发展环境具备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瓶颈有效破解,人力资本投资占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8%,人才发展的事业环境、生活文化环境、服务环境具备国际竞争力。

三、主要任务

(一)集聚造就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型人才。

实施高端引领发展战略,集聚造就一批在不同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型人才,为提升上海人才国际竞争力、辐射力、影响力提供支撑,推动我国逐步从现有规则接受者向新规则制定参与者转变。

重点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企业家和通晓国际规则的创业投资家,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拓宽培养渠道。大力集聚一批以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能工巧匠为代表的科技高层次人才。全力引进造就一批熟悉国际金融运作、具有战略眼光、拥有原创能力的国际金融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一批通晓航运金融、海商海事、航运保险、航运交易、航运咨询、航运经纪等领域的复合型国际航运高层次人才。着力引进造就一批熟悉贸易投资规则的战略性国际贸易高层次人才。在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燃汽轮机、集成电路、高端医疗装备等人才紧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支撑“十三五”期间上海产业转型升级。引进扶持一批在文化艺术和人文社科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名家大师、具有引领带动效应的高层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育造就一批以东方学者、名校长名教师为代表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育高层次人才。集聚培养一批适应亚洲医学中心城市要求的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卫生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一批适应亚太知识产权中心城市要求的复合型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

(二)开发培养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专门人才。

坚持服务发展的人才开发导向,聚焦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聚焦保障改善民生的需求,加大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专门人才开发力度,支撑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健全金融人才国际开发、全球培养、跨国使用机制,加快形成一支以“海外金才”、“领军金才”、“青年金才”为主体,能支撑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国际金融紧缺急需人才队伍。融合高校、航运企业、航运协会和专业中介机构资源,完善航运人才多层次、实训式、复合型培养模式,加快形成一支以高级船员、高级引航员、航运经营管理人才、航运技术服务人才、航运信息分析人才为代表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国际航运紧缺急需人才队伍。大力引进培育一支以跨国经营管理、国际贸易投资、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法律、国际商务谈判人才为主体,具备跨文化、跨部门、跨领域沟通协调能力的高素质国际贸易紧缺急需人才队伍。健全以文化项目为导向的开发机制和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的发现机制,集聚培养青年理论家、文艺家、新闻家、出版家、文化企业家、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加快形成一支与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相适应的文化紧缺急需人才队伍。以推动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职业教育校企互聘、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和评价为抓手,努力造就一支品行高尚、能力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教育紧缺急需人才队伍。健全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公共卫生、全科医学、急救护理人才开发,加快培育一支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与市民对高水平高质量卫生服务期盼相匹配的卫生紧缺急需人才队伍。

(三)大力推进人才国际化发展。

加大海外引才引智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和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引进各类上海紧缺急需的海外人才。围绕国家和上海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大力引进高端外国专家,实现在沪境外人才总量持续增长,入选“外专千人计划”专家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加快本土人才国际化进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人才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加大推荐上海人才赴国际组织任职力度,促进各类人才融入国际竞争。探索建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赴跨国公司挂职锻炼机制。优选一批境外培训基地,扩大境外学习培训规模,完善培训项目质量评估机制和成果推广机制,全面提高境外培训的效果和效益。

健全人才国际化发展网络。融合海外人才联络机构、招商引资海外办事机构、海外侨联联络机构、海外留学人员组织等网络资源,构建更便捷、更高效的海外人才引进和国内人才境外培训服务网络。完善海外人才服务网络的管理制度,建立海外人才服务机构定期来沪交流机制。

(四)加快推进人才市场化进程。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市场。放大上海自贸试验区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人才服务机构的政策效应,充分利用国际著名人才机构服务优势配置全球人才资源。深化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提升人才市场服务能级,构建面向长三角城市群、面向长江经济带、服务全国、连接全球的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具有国际辐射能力、跨国配置能力的亚太人才交流中心,迈入全球重要人才市场行列。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综合运用财税、人才、信息服务、银行信贷等方式,大力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龙头企业规模化、信息化、品牌化、跨国化经营,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在国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推进国资国企选人用人的市场化进程。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契机,加快建立国资国企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建立除任命制高级管理者之外的岗位全部实行公开化、市场化选人用人制度。

(五)大力优化人才区域布局。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研究制定区域人才重点开发目录,通过人才政策资源与服务资源叠加,引导人才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流动集聚,促进本市人才布局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不同区域人才错位发展、良性竞争的格局。

加快在张江核心区和紫竹、杨浦、漕河泾、嘉定、临港等重点区域形成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区,加快在陆家嘴(600663,股吧)、外滩和北外滩形成国际金融人才聚集带,加快在外高桥(600648,股吧)港区、洋山深水港区、北外滩、临港等区域形成国际航运人才集聚区,加快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虹桥商务区等区域形成国际贸易人才集聚高地,加快在中心城区都市产业园形成专业中介服务、文化创意人才和“四新”经济人才集聚地,加快在各郊区工业开发区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人才集聚区。

推进城乡人才发展一体化,研究制定中心城区与郊区人才交流政策,通过挂职锻炼、带教培训等形式,促进郊区教育、卫生、养老、文化服务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形成城乡人才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六)大力提升上海国际人才高地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人才交流和人才培训为纽带,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人才合作。发挥上海人才的国际竞争比较优势,为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推进经贸投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战略,发挥上海人才高地的龙头带动辐射作用。建立完善长江经济带全流域人才发展协商机制,促进全流域人才合作创新和协同发展。放大上海人才发展示范效应、辐射效应、外溢效应,举办长江经济带人才发展高峰论坛,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提高长江经济带全流域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和人才资源开发效能。

引领服务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人才开发,推进长三角地区人才发展一体化。完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人才发展协调机制,研究建立统一的人才市场准入制度和标准,推动区域内人才信息共享、政策协调、服务贯通,强化同城效应、优势互补和融合发展。

提升上海人才服务全国能级。坚持上海人才支援与当地人才开发并重,继续选派一定规模、素质过硬的干部人才援助队伍,帮助受援地区培养基层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受援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发挥上海驻外省区市办事机构资源优势,加强上海自贸试验区与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的互动,推动人才制度创新成果的相互借鉴;健全与京津冀、珠三角、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及各国家主体功能区的人才合作交流机制。

四、重点工程

(一)建设国际人才试验区。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改革平台,充分发挥“双自联动”优势,推进人才政策先行先试,构建人才、智力、技术、资金、管理、服务等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的国际人才试验区。建立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探索区内注册、海内外经营的离岸模式,打造具有引才引智、创业孵化、专业服务保障等功能的国际化综合性创业平台。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园区,新建一批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试点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高层次人才招聘、薪酬、考核、科研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打造若干“学科(人才)特区”。推动设立张江科技银行等现代科技投资金融机构,开展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二)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更大力度实施“千人计划”,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及科研、工作、生活配套完善政策,重点引进全球一流的科学家、创意家、创业家。健全工作和服务平台,建立“千人计划”人选进入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组制度,探索建立“千人计划”人才更加灵活的岗位聘用制度,充分发挥“千人计划”人才的作用。完善“千人计划”宣传机制、评价机制和资助机制,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品牌。“十三五”期间,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新兴学科、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推进上海“千人计划”建设,争取一批人才入选中央“千人计划”。

(三)实施上海领军人才计划。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实施科学与工程领军人才计划、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领军人才。“十三五”期间,新增一批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争取若干人才入选两院院士、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领军人才国家队。健全服务联系制度,加强对领军人才的服务保障;加大宣传力度,明确宣传导向,强化上海领军人才工作品牌。推进各地区、各系统领军人才后备队伍建设,形成领军人才培养梯队。

(四)实施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着眼于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持续保持和提升本市人才竞争力,每年遴选一批管理、专业技术、创业等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进行重点开发。在高校、科研院所及领军型科技企业建设一批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加大对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资助力度,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活力、成长潜力的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到2020年,培养造就一支能够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素质青年英才队伍。不断完善优秀大学生选调项目,吸引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从事公共管理工作。

(五)实施首席技师培养计划。鼓励引导企业设立首席技师工作室和完善首席技师制度,对企业推进首席技师培养计划及建立首席技师工作室给予经费资助。到2020年,新资助一批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对产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市级、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艺精湛、引领作用突出的首席技师。依托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设立一批新型学徒制试点单位。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职工技能培训制度,深入推进高师带徒、校企合作等项目。

(六)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家培训工程,支持非公领域企业管理人才参加海外研修、挂职实训,着力提升资本运作、品牌运作、团队管理和资源掌控能力,造就一大批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着力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敢于创新、熟谙经营的企业家。重点扶持培育一批领军型企业家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家和具有高成长潜力的青年职业经理人。

(七)实施“四新”经济人才开发工程。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四新”经济的发展态势,探索“产业基地+产业基金+产业人才+产业联盟”四位一体的推进模式。建立集成电路、车联网、机器人、卫星导航等“四新”经济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探索政产学研新型管理机制,打造“四新”经济人才跨界成长生态系统。探索设立产业和信息化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产业和信息化创新创业成就奖,构建促进“四新”经济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

(八)实施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计划。适应社会结构变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等社会发展新趋势,加大社会工作人才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支撑。实施社会组织人才的“百千万”工程,重点培育百名社会组织带头人、千名社会组织专门人才、万名社会组织人才,进一步加强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劳动就业、社区管理、社区调解、残障康复、养老护理和家庭生活服务等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批基层社会服务人才培训基地,构建知识普及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相结合的培训体系。结合政府职能转变,拓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和岗位,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制度,推进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五、重大政策

(一)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优化永久居留证申办条件,健全完善市场认定人才机制。完善永久居留证申办途径,健全从居留向永久居留的转化衔接机制。逐步有序放宽为境外高层次人才聘雇的外籍家政服务人员签发相应期限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扩大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口岸和境内申请办理R字签证(人才签证)的范围。扩大来沪创新创业的外国人在口岸申请Z字签证(工作签证)和S2字签证(私人事务签证)范围。探索实施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上海创新创业政策,符合条件的外国留学生可直接办理就业手续、签证和工作类居留许可。争取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行海外人才技术移民政策。

(二)实施更具竞争力的国内人才引进政策。充分发挥人才引进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进一步强化市场发现、市场认可、市场评价的引才机制,以市场评价方法统筹体制内外人才引进标准。优化调整居住证积分指标体系,畅通创新创业人才、特定公共服务领域人员享受居住证积分待遇通道,简化居住证积分申办流程。研究制定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积分落户政策,实现人才落户由条件管理向积分管理转变。完善人才直接落户政策,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

(三)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产学研用的协同育人模式。探索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对产业的支撑。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高层次紧缺急需和骨干专业技术人员专项培训。加强全市人才计划顶层设计,建立相互衔接配套、覆盖人才不同发展阶段的梯次资助体系。逐步建立上海人才计划与国家级专家选拔的衔接机制,上海推荐的国家级专家候选人原则上从上海领军人才中产生,畅通上海高层次人才的成长通道。探索建立人才计划的社会化管理制度,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才计划的规划研究、评估监管,充分发挥社会和市场作用,形成公开、透明、高效的人才资助机制。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选拔资助力度,进一步向企业一线和青年科技人才倾斜。

(四)完善人才双向流动政策。破除人才流动障碍,畅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等各方面人才流动渠道。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履行所聘岗位职责前提下,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在岗创业或者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等。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保留基本待遇离岗创业。允许高校、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科研人才兼职。鼓励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科研院所聘任企业、行业高层次人才担任研究生兼职导师或者指导教师。制定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实施办法,打通博士后培养机构与企业创新平台之间的流动通道。

(五)改革人才评价政策。建立市场化、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落实创新主体对创新人才的最终评价权。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分类评价体系,对基础研究人才,突出同行评价,注重研究成果质量及对国家、社会的影响力;对应用研究人才,强化创新创造业绩贡献评价,注重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产学研结合等,不将学历、论文论著等作为限制性条件;对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突出转化效益效果评价,注重产值、利润等经济效益和吸纳就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率先在中小学教师、工程领域中建立新型人才评价机制。开通优秀人才职称评审“直通车”,对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成果显著的优秀中青年工程技术人员,可打破学历、任职资历要求,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

(六)创新成果转化政策。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下放给高校、科研院所,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在境内的使用、处置不再审批或者备案。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研发团队所得不低于70%。科技成果转化所得收益用于人员激励部分,可一次性计入高校、科研院所当年工资总额,但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基数。依法妥善处置科研人员在创新创业中的争议和矛盾,维护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合法权益。

(七)创新人才激励政策。加大创新人才激励力度,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股权奖励收入时,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研究实施股权奖励递延纳税试点政策。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健全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开展高校经费使用自主权改革试点。探索提高科研项目人员经费比例。探索实施委托社会机构开展上海杰出人才遴选工作,大力表彰创新创业的杰出人才。加强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八)创新人才创业融资政策。扩大政府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加大支持早中期、初创期企业发展。完善鼓励天使投资的税收支持政策。健全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商业银行与风险投资、天使资本的投贷联动模式。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积极探索和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保险产品,分散创业者创业风险。简化海外高层次人才外汇结汇、直接持有境外关联公司股权及离岸公司进行返程投资等有关审批手续。

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一)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引导鼓励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发展。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众创空间建设。吸引国际孵化器入驻上海。鼓励国有孵化器引入专业团队管理运营。调整财政投入方式,加强对众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企业的资助,加大政府购买创新创业服务力度。

(二)加强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政府购买科技服务政策,加强技术经纪人培育,促进技术经纪人队伍发展。鼓励各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帮助人才获取信息、提升能力、实现价值。打造一站式、全流程、专业化的人才发展政策和生活服务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建立健全市场化机构运营、政府机构监管的运作模式。提升大数据在人才开发中的深度应用,拓展社会化的人才工作移动端服务。

(三)健全创新创业法治环境。重点围绕人才市场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培养、使用、引进、评价、激励、保障等环节,研究制定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外国专家来沪工作管理等地方性法规,把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纳入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轨道,依法维护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

(四)优化人才生活环境。鼓励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产业园区平台利用自用存量工业用地建设人才公寓(单位租赁住房)等配套服务设施,鼓励用人单位实施人才住房资助计划。注重发挥市场和社会作用,扩大医疗开放领域,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提高人才医疗服务的能级和水平。积极创造条件,为优秀人才子女就读提供便利。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建设适应人才生活需求的购物、就学、就医、文化及娱乐休闲场所等配套设施。

(五)优化人才文化环境。提升城市开放度和包容性,积极举办国际顶级文化赛事,大力吸引国际文化组织进驻上海,不断增强城市文化魅力。提升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文化节庆品牌影响力,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个性、提升海派文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力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七、实施保障

(一)健全人才工作合力机制。

进一步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树立人才强国的战略意识,进一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各级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职责任务和工作规则,健全领导机构,配强工作力量,完善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机制。将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列入相关部门“三定”方案。

完善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管理制度,细化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将人才工作列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的重要内容。建立人才公共数据采集、共享、应用长效机制,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二)加大人才优先投入力度。

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开发的政府投入机制,加大支持力度,落实保障人才投入的财政资金。统筹运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和促进以职工职业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建设。探索研究人才发展投入税收减免政策,落实国家有关鼓励和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发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探索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加大人才投入的政策措施。完善分级分类人才资助体系,有效整合人才资金,加大对人才发展重点区域的投入,保障人才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建立健全人才投入效果评估机制,优化人才投入结构和扶持政策。

(三)强化规划实施监测评估。

大上海人才网 篇7

办法明确, 对经上海市人社局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 可持推荐函到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申请办理5年有效期的工作类居留许可;工作满3年后, 经用人单位推荐, 可按规定到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办法突破外籍人员在沪就业需有两年工作经验的限制, 对在上海地区高校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外国留学生, 可凭上海自贸试验区、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出具的证明, 申请办理外国人就业手续和相应的工作类居留证件。

上海电影大棋局 篇8

德国著名电影导演赫尔佐格带着新片前来角逐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对他来说,上海是进军中国的“入口”。而令“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感到兴奋的是,上海将成为他在中国拍摄的首部电影《极智追击:龙凤劫》的全程取景地。

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蛰伏多年之后,上海正重新集聚世界电影人的目光。

在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发布的《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中,电影产业被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上海过去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以制造业为主,如今面临产业升级和优化的历史使命。它要建设国际化的大都市,以电影产业为代表的无污染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一定是重点支柱产业。”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构建国际化电影生产大基地、大市场,形成电影企业集聚、产业链完整、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产业重镇,成为上海的发展目标。

由是,上海电影新的大棋局正缓缓开启。

一场座谈会“新七条”

2014年10月27日,上海展览中心,一场座谈会为上海电影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来自全国各电影制作机构的代表、电影艺术家及与电影相关的上海各界人士约300人出席了这次上海电影工作座谈会。

会上,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以下简称上海市文广局)等9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发布。

对于上海电影来说,这是继上海市人民政府2011年4月《关于促进上海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颁布之后,又一个“重磅”政策。

“这显示了上海市政府着力发展电影产业,要把上海建设成为继北京之后中国又一个电影产业中心的诚意和决心。”上海市文广局电影处副处长彭奇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经过一年涉及全产业链的调研,时任上海市文广局局长胡劲军和他的同事们梳理出了上海电影近些年的症结所在:上海出品的电影,市场份额偏低,缺乏两个效益俱佳、具有票房号召力的优秀作品;民营电影制作主体多但不强;上海电影发行能力偏弱,主要渠道在长三角地区,没有形成全国性的渠道和网络;上海票房总量占比在全国排名下滑。

针对这些问题,政策从战略层面布局,在资金支持、金融税收、土地规划、人才培育、区县联动等7个方面对电影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给予扶持,被业界称为“新七条”。

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王长田参加了那次座谈会,会上,他将手中薄薄的8页纸反复看了好几遍,对其中“落实上海电影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这一条尤为称赞,认为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影视机构进驻上海。而光线传媒联手七星娱乐共同投资成立的“上海明星影业有限公司”,此前已经在上海闵行注册完毕。

201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麒麟影业首席执行官庞洪曾在多个论坛上谈及“融合创新”与“文资结合”,他当时就呼吁中国电影产业实现金融创新。在会上看到新发布的政策,他和他的团队乐了,“我们盼望的支持政策都得到体现且力度超过预期”。座谈会召开的前一天,麒麟影业宣布其总部落户正在上海北部崛起的“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

座谈会召开一年之后,上述政策具体落地。2015年11月5日,上海市进一步出台了《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此后的几天时间里,上海市社会文化管理处、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等处共计收到近200项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另有700多家企业前来咨询。

根据上海市文广局电影处提供给《瞭望东方周刊》的资料:《细则》规定的扶持奖励范围几乎涵盖了电影产业链的方方面面,目前已有98个项目接受了资助或奖励,总金额近2亿元,其中对于电影创作的直接扶持近1亿元。

徐峥之问

2013年初,当电影《泰囧》在全国票房飘红之时,上海的一群电影人却在那一年的政协会议上忧心忡忡——《泰囧》的演员、导演都来自上海,但影片和近13亿元的票房不属于上海。为什么上海留不住徐峥式的本土人才?

近几年,伴随上海在电影产业方面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落地,不仅是徐峥这样的本土人才逐渐回归,也吸引了宁浩、赵宝刚等许多外来人才的入驻。

2016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导演王小帅与制片人刘璇共同宣布冬春(上海)影业有限公司成立。王小帅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坦言,正是上海近几年出台的针对电影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他们。

“上海的新政策是比较丰富的,除了对于票房好的电影有奖励之外,对于那些在国际上获奖,或是他们认为优质的项目,甚至从一开始就会给予资金上的扶持。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吸引优秀的电影人才在那边立项。”王小帅的夫人刘璇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振兴电影产业最重要的是人才基础,也是电影产业链最前端的问题。”彭奇志说。

在留住人才的同时,培养人才也是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上海近几年在与梦工厂、迪士尼等国际顶尖的影视机构合作中,暴露出自身各类电影人才严重缺位的问题。上海的影视教育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石川对本刊记者说。

而在上海市文广局电影处副处长王晔看来,在近几年中外合拍电影的推动下,具备国际化合作能力,能与国际接轨的电影人才需求也将日盛。

nlc202309091249

2014年发布的政策已注意到这些问题,将鼓励上海教育培训机构能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多类型的电影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作为重点。

2015年7月,导演陈凯歌出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2016年6月,导演贾樟柯又受邀担任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这两位为上海电影教育事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强大的名人效应,更是新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

为了更好地汇聚人才,几乎在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成立的同时,围绕上海大学周边,一个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以下简称“环上大”)也在迅速生长。“我们在这里设立了一些人才孵化的项目,为刚刚从学校毕业的电影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出路。”彭奇志介绍。

影视业相关企业1300多家

2016年6月,博纳影业正式宣布落户“环上大”,与博纳同来的还有11个在上海申报立项,并将在上海取景拍摄和制作的电影项目。

王晔至今还记得2015年炎夏飞去北京与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会面的场景。“我给于冬详细介绍了上海近几年扶持电影产业的政策,他很感兴趣,当时就眼前一亮。”王晔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十几天后,于冬专程赶来了上海。“那天很热,于冬看了‘环上大’,特别喜欢,指着其中一栋大楼说,就是这儿了。那栋大楼就是如今博纳影业的新址。”王晔说。

博纳落户上海,于冬曾表示,主要是看重上海对电影企业的金融支持。在宣布设立博纳上海总部的同时,博纳影业与中国华融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华融国际控股共同成立的文化产业基金管理公司也一同落户。而这家基金管理公司未来计划募集50亿元人民币,用于博纳影业的股权投资。

“长期以来,上海的电影企业只有上影厂规模较大,民营机构力量不够强大,没有形成相互竞争的态势,缺乏发展活力。”上海社科院上海电影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荣跃明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彭奇志认同这种说法。她告诉本刊记者,为了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上海市近几年开始大力引进多种形式的市场竞争主体,从2015年开始,又聚焦在国内电影产业有影响力的大企业。

如今,除博纳之外,在国内VR内容制作方面领先的米粒影业,在后期音效制作方面居世界前列的立鼎影业等也都把总部放在了上海。

“我们希望通过引进一些在行业内的标杆性企业,来扩大上海产业链中端的体量。”彭奇志说。

2016年8月17日,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将是中国国有电影产业迈出的历史性一步。”彭奇志说。

彭奇志还记得,2008年上海文广局设立电影处时,上海能够制作电影的公司还不到30家,每年的制片只有十几部。而这个数字到今年已经以几何倍数更新:目前全市与影视业相关的企业已达到1300多家,2016年上半年已完成制片50部。

过去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上海影片屈指可数,而2016年上海有12部以上的影片参与暑期档的票房大战。

发行如何冲出长三角

“在电影产业中,发行是龙头,有了发行就有话语权。”彭奇志说。但院线和发行恰恰是上海电影产业中较为薄弱的一环。

而作为全国最早从事市场化电影发行业务、累计发行影片最多的专业化电影发行公司之一,上影集团在发行方面面临更强大的对手。

据中国电影家协会的公开资料:2012年度,除中影集团及华影公司外,按照票房收入衡量的前五名发行公司为华谊兄弟、光线影业、博纳影业、美亚华天下及乐视影业(北京)有限公司。上影并不在其中。

胡劲军曾透露,目前,上海本土的专业影视发行团队的主要渠道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没有形成全国性的渠道和网络,导致上海出品的电影只能依靠总部在北京的各发行公司实现全国营销。而北京的中影、华夏两家国有发行公司和在北京的几家民营电影发行公司,占据了全国近90%的市场份额。

“我们现在正在洽谈引进一些有国际影响力的发行企业,以增强上海的发行能力。”彭奇志透露。

在院线方面,荣跃明认为,上海过去的影院基础较好,但布局已经差不多了,仅能在商业业态上作一些调整。

“新七条”中明确提出:加强影院布局统筹和支持现有市区影院实行改造建设。

引进行业领先企业,盘活和挖掘现有资源,提升放映空间之外,上海电影的发行放映是否还能走出一条新路?

“上海的影院和银幕数日益趋于饱和,现在更适合精耕细作。未来的发展趋向还是分众市场。”石川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上海的观众整体观影素质较高,个性化也比较突出,因此应该满足其多元化的观影口味。

2013年6月14日,上海4条院线、10家影院组成了“上海艺术电影联盟”,目的是为观众发掘高质量艺术片,也为新锐艺术电影导演“入市”铺路。

石川对这个联盟的发展和艺术片市场的前景非常看好。“如果上海能在全国率先形成分众化市场,将对全国电影市场的导向起到示范作用。”石川说。

“新七条”中也加入了“支持本市艺术电影放映、展映和活动”的内容。这也许预示着上海艺术电影放映的春天即将到来。

所有政策中最靠谱的事

知乎上有人发问:“为何上海影视行业远远不如北京,上海影视辉煌不再了?”在众多的回答中,很多人都提到了上海企业人才办公居住的高成本。“一个上海的灯光助理有时候都能拿到600~1000元一天,是北京的2倍。”网名为“陈兔虫”的网友说。

在彭奇志看来,面对这样的劣势,上海一方面要为企业和人才提供租金、税收等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提升政府的服务质量。

作为冬春(上海)影业的创始人,刘璇特别对本刊记者提到,在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方面,“上海明显优于北京”。冬春(上海)影业公司从注册到电影项目的申报,政府都全程提供服务。

在上海电影“新七条”中,关于建立和完善上海电影摄制服务体系的内容落地最为迅速。

“新七条”颁布的第二天,上海市电影摄制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其主要职责是为各类主体来沪拍摄影视剧提供包括政策信息咨询、政府沟通、拍摄协调等方面的服务,服务的内容有115项。

这样的机构设置在全国尚属首例。导演张建亚将这个机构的成立评价为“所有政策中最靠谱的事”。

徐峥指导的《港囧》在上海拍摄时曾想在陕西南路上的一个居民区取景,住户们却以扰民为由拒绝剧组进入。服务中心负责人于志庆陪着剧组工作人员在居民楼下等了一天,拎去的水果都被直接扔了出来。后来,于志庆找到街道办事处,请他们一起出面协调,终于帮助剧组得到了拍摄许可。

由服务中心制作的《上海影视制作服务手册》每年更新一个版本,其中详细罗列了上海现有的各区县取景拍摄地,包括专业的影视拍摄基地、旅游景点、都市地标性建筑、古镇老街、文化场所的地理位置与联络方式。此外还有包括影视设备租赁、3D拍摄、后期特效、影片修复、影视翻译等服务机构的具体信息和联络方式。

运营两年来,上海市电影摄制服务中心已完成了1000多起成功案例,服务过350多个影视剧组。

据彭奇志介绍,其实,在上海,电影立项之初,政府就实施了精准定位服务。电影处成立了十几个人组成的资深专家团队,在影片立项时就免费帮助企业评估影片是否有市场价值,能否通过审查等。“专家的一两个点子,往往能挽救上千万元的成本。”在彭奇志看来,在电影立项上把好关,可以帮助企业尽可能地少冒风险。

“我们的专家也会及时发现好的IP作品,评估其是否具备电影改编的基础,并向相关企业进行推介。”彭奇志说。

(本刊记者刘佳璇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中学基础教育复习提纲下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