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才工作

2024-09-15

上海市人才工作(精选8篇)

上海市人才工作 篇1

附件4:

上海市吸引国内优秀人才来沪工作

一、受理依据

1、《上海市人才流动条例》

2、《关于印发〈上海市吸引国内优秀人才来沪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沪人[1999]51号)

3、《关于外省市转移进沪人员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沪劳保社发[2003]9号)

二、受理条件

(一)申报单位条件

符合本市产业发展方向(可参考本市优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各类单位,具有一定规模,无不良记录,有用人自主权和独立法人资格,同意为拟引进人员提供聘用期不低于3年的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可作为申报单位申请办理人才引进调沪手续。

(二)引进人员条件

无不良记录,身体健康,系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可参考《上海市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目录》),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国内人员:

1、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已婚人员,其在外地的配偶须同时符合35周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条件并同时调沪。

2、由本市(市科委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提出申报,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紧缺急需、专业对口的高新技术专业人员。

3、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

4、本市紧缺急需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5、具有特殊才能的其他人员。

上述2、3、4、5条人员其配偶可按其原身份随调。调动人员年龄须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上。

引进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工作业绩,来沪工作岗位与其工作业绩具有相关性,属本市紧缺急需。

三、申报程序

1、需引进人才的单位,按照管理权限,由上级主管(代管)部门向市或区(县)人事局提出申请;自主用人单位可向注册地的区(县)人才服务中心或市人才服务中心提出申请。

2、受理部门要核对申报材料,要求材料真实、齐全,符合申请引进的相关规定,并按规定将信息输入政务网。

3、市、区(县)人事局根据职责进行审核和审批。

4、经审批同意后,各受理部门按规定办理调动手续。

四、申报材料

1、申报单位的申请报告(应如实写明申请引进理由);

2、申报单位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执照、法人代码证);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申报另提供由市相关部门核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软件企业或集成电路企业的证书(以上证件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3、填写完整的引进人员及随调配偶的《引进人才登记表》(调出单位与申报单位分别签署意见并盖章);《引进人才登记表》中调出单位未签署意见和盖章的,由调出单位(须具有人事调动权)另行出具本人政治表现及同意调动函(商调函);

4、引进人员及随调人员的学历、学位证书及学历、学位验证证书(核对原件,留复印件;验证需留原件);

5、调动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及批复(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6、引进人员的业务考核证明,并附加能反映其业务能力的材料,如奖励、专著、论文职务任命书等;

7、引进人员(及随调、随迁配偶、子女)的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

如配偶已在沪,须提供在沪方的户籍证明及工作单位证明;

8、引进人员的婚育证明材料:

未婚者:由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委员会或调出单位出具的未婚证明;

已婚无子女:结婚证书(核对原件、留复印件)、女方户籍所在地计生委出具的已婚未育证明;

已婚有子女:结婚证书、子女出生证明和独生子女证(均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9、引进人员(及随调配偶)的由本市二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近期体检证明;

10、引进人员(及随调配偶)与调入单位签订的聘用期不少于3年的聘用(劳动)合同(核对原件、留复印件,试用期内暂不受理);

11、反映引进人员落户何处的落户证明:

申请落户自购房处:房产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并提供所属派出所名称;

申请落户在沪直系亲属处:落户处户口簿与产权人身份证(均核对原件、留复印件)、住房产权人签字同意落户及亲属关系证明;

申请落户单位集体户口:单位集体户口户口簿复印件或证明、单位同意落户证明;

申请挂靠服务窗口集体户口:服务窗口集体户口管理部门出具的同意入户的意见;

12、其它必要的证明材料。

注:用人单位必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五、调动及户口迁移手续

引进人员经批准调沪后,按下列程序办理调动和户口迁移手续:

1、调动人员带《调令》、《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迁沪落户确认单》、本人身份证到本市落户地区(县)公安分局的户政部门办理《准予迁入证明》。

2、持《准予迁入证明》到外省市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持《调令》到外省市原单位办理人事关系调出手续。

3、调动人员到本市调入单位报到后,填写《申报常住户口登记表》(须填写完整)并加盖调入单位公章。如人事档案需委托人才服务中心管理的,应当及时办理档案托管手续。

4、持《准予迁入证明》、《户口迁移证》、《申报常住户口登记表》、《存档凭证》到原调沪手续承办部门换领《申报户口证明信》。

5、持《准予迁入证明》、《户口迁移证》、《申报户口证明信》、《迁沪落户确认单》、落户地址户口簿到落户地的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六、受理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1:30;

13:30-17:00

七、受理机构

(1)上海市人事业务受理中心(上海市高安路21号)

(2)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浦东:上海市商城路660号;浦西:上海市中山西路620号)

(3)上海市各区县人事局委托受理机构

上海市人才工作 篇2

1.1 世博会的召开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多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据权威部门测算,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有望创下参观人次和参展国家两个历史之最,来自国内外的参观者将超过7 000万。届时,来自世界许多国家和国内各省市的参展物品和参观者,将形成巨大的物流和人流,为上海物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由于物流业的发展刚刚起步,物流专业人才的短缺是上海面临的一大难题。物流专业人才是上海世博会最需要的六类人才之一。单从数量看,人员的缺口很大,据统计,届时直接、间接为世博会服务的人才需要30万[1]。随着上海世博会的日趋临近,世博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作为关键一环的人才工程也已迫在眉睫。

1.2 上海是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口

上海港2005年的货物吞吐量达4.43亿吨,首次超过新加坡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2006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37亿吨。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4.7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地位;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0.67亿吨。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13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 171.9万标准箱,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量的24%,在世界集装箱港口中继续位居第三[2]。可见,上海港在航海贸易方面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巨大的货物吞吐量必将在报关、仓储、运输、货代等领域产生巨大的人才需求。

1.3 对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认识不足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物流人才;中国物流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状况的改变也需要物流人才;2005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物流行业全面开放,物流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都将促进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3]。在这种巨大的物流人才需求下,各大中专院校纷纷增设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目前,上海市大中专院校中已有80%以上的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但从目前上海物流人才市场的供求结构和特点看,尽管物流业存在巨大的人才需求,仍有相当数量的物流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究其原因,还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人才供需矛盾。所以,对广大教育培训机构而言,应明确了解上海市物流人才需求的特点。

2 上海市物流业人才供求现状

2.1 人才供给状况

上海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新侨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院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物流专业也正在建设之中。这些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主要包括物流系统化管理人才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熟悉国内进出口市场业务的中介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和物流软件开发设计人才、商务谈判代表、外语人才等。由于该专业是复合型专业,一些学校规定学生毕业不仅要有毕业证、学位证,还要有专业技能资格等级证。目前上海市物流人才的供给特点是:本科以上的高层次人才的理论性强,操作实践能力弱;大专(高职)毕业生的理论知识薄弱,操作能力相对较强。

2.2 人才需求现状

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的迅速发展,使各大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急剧上升,仅上海市,人才缺口就达60万。目前,上海较著名的物流企业有:安吉天地、佳吉快运、巴士物流、海烟物流、百岁新联物流等。由于物流行业职位主要是以实际操作为主,所以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特点就是重操作性和经验性。管理人员甚至高层管理人员都要有基层操作经历,所以不论学历高低,基本要求从基层做起。作为物流的基层工作人员,工作很辛苦,工作地点一般在郊区,公司大都不提供班车接送。而且他们不仅要与客户打交道,还要与司机、装卸工人等沟通。很多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往往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又缺乏操作经验。这就造成目前大专层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而高学历毕业生就业率较低的现状。中国一些著名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如表2-1所示。

3 人才需求分析

3.1 数据来源

本文对上海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分析数据来源为前程无忧网。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网上招聘已成为众多企业招兵买马的重要途径。“前程无忧”(51job)是国内领先的集多种媒介资源优势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所以据其获得的数据有一定代表性,可以看作是市场调查方法中的典型调查法,作为分析本问题的数据来源。数据搜集过程为,在“前程无忧”主页上“个人服务”栏中的“职位名”项下输入相关岗位名称,如仓库管理员。后面的工作地点选择“上海”,点击搜索即可得出该岗位近两个月的需求状况。搜索结果主要包括发布日期、工作年限、学历要求、公司性质四个部分。在岗位的统计筛选过程中,岗位发布时间段为2008年4月4日至2008年6月4日;工作年限项选择应届毕业生/在读/不限、一年以上、二年以上、三年以上、五年以上5个层次;学历要求项选择无学历要求、初中/高中、中专/中技、大专(高职)、本科、硕士及以上6个层次;公司性质项选择外资、合资、国企、民营、其他5个层次。

3.2 分析方法及过程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4],将搜集得到的数据分类整理,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影响上海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根据前程无忧招聘网上的物流相关岗位,将物流人才需求结构分为4种类型,19个主要岗位见表3-1所示。

在物流人才市场需求中,除以上4大类型的人才需求外,还有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如物流工程技术、物流规划、物流软件开发等人才。由于数据的不易获得性,在此没有列入因子分析之中。另外,依据“前程无忧”招聘网获得的这两个月的人才需求信息中,难免有同一企业的相同岗位的信息不间断发布情况,在此忽略不计。

本次分析主要选取学历要求和工作年限要求两大指标。分析上海物流人才市场上19种物流岗位的人才需求特点。

3.2.1 学历重要性分析

(1)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

在因子分析之前,对样本进行KMO检验来验证变量间的偏相关是否足够小。做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变量间的相关阵是否为单位阵,是否适合用因子分析。其结果如表3-2所示。

KMO检验的值大于0.5,Bartlett's检验显著性=0.000,说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显著,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得出方差贡献率

利用SPSS13.0软件,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后,得到两个公共因子如表3-3所示。

(3)提取主因子

为了进一步地解释各公因子的含义,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旋转的方法采用常用的VARIMAX方法,旋转后因子载荷阵如表3-4所示。

正交旋转后,从众多指标变量中提取的两个公共因子分别反映了上海市物流人才市场学历要求的两个方面的主要特征:首先,通过因子载荷阵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约占53%,由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人才决定,可以将该公共因子命名为基础学历,表明基础学历人才对上海市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影响最大,反映了现阶段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主要为大专及本科学历,大专及本科学历人才供给的数量直接影响物流行业的发展。其次,第二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约占28.4%,由无/应届/在读、中专/中技和硕士学历三个因子组成,可以将该公共因子命名为边缘学历,即此类学历的人才需求不多,但也是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必要组成部分。

3.2.2 工作年限重要性

(1)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如表3-5所示。

KMO检验的值大于0.5,Bartlett's检验显著性=0.000,说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显著,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得出方差贡献率如表3-6所示。

(3)提取主因子如表3-7所示。

正交旋转后,从众多指标变量中提取的两个公共因子分别反映了上海市物流人才市场工作年限的两个方面的主要特征:首先,通过因子载荷阵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约占77%,由不限/应届/在读、一年以上、二年以上决定,可以将该公共因子命名为必备经验,反映了现阶段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主要为该工作年限的人才,其中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才最为强手。其次,第二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约占18%,仅由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单个因子组成,可以将该公共因子命名为极限经验,即具有此类工作年限的人才对上海市物流人才的需求影响不大,但也是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必要组成部分。

4 结论

物流业作为新兴行业,对各类优秀人才的需求不断升温,使物流人才成为近年人才市场中的紧缺人才之一。

4.1 技能操作岗位的需求量最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需求最大的是业务操作人员,如进出口操作、报关、现场操作、货代操作等。而且物流企业对这类岗位的学历要求不高,一般为大专水平,且中专、高中学历也可应聘。总体上看,高职物流专业毕业生最为抢手,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相关资格培训。薪酬上,企业普遍开出2 000~3 000元/月,并加一定的绩效工资。

4.2 管理型(包括基础管理型)人才需求旺盛

从分析结果看,物流人才市场对管理型(包括基础管理型)人才的需求仅次于技能操作型。大量的技能操作型人员势必需要相当的管理人员。这类管理人员大多有基层操作经历,学历要求一般大专及以上,工作经验一般一年以上。薪酬上看,管理型人才的基础工资大多在5 000元/月,根据绩效,还有丰厚的绩效工资。

4.3 策略型人才的需求不多、但属于紧缺型人才

策略型人才,像供应链总监、物流总监等职,市场需求不是很大,但要求甚为苛刻,先看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如物流配送总监需要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重要的是必须是相关工作经验,且曾经从事的行业必须一致,岗位也要对口。不过由于招聘普遍困难,很多企业有意将8年经验的门槛降低至5年甚至3年。学历的要求,总监类职位一般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有的甚至要求博士学历,月薪一般在每月20 000~30 000元。可见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高级物流人才,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要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必须具备过硬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有一定的学历水平和相当年份的基层工作经历[5]。

参考文献

[1]赵光辉,丘建华,赵艳.交通运输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需求及供给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8(9):41-45.

[2]王发仁,刘泽,徐建平.山东省会计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8):17-19.

[3]何晓林.物流人才供需不对称性探析[J].中外物流,2008(4):30-32.

[4]杜新建,张昕,杨浩雄.北京地区物流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9):308-310.

上海市人才工作 篇3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把人才发展战略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思考、来研究。为此,我们党于2002年底明确提出了“党管人才”原则,并将这一原则作为指导今后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上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的人才高地战略,是全市各级党组织结合上海实际情况不断实践“党管人才”原则的过程,也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推动“党管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构筑人才高地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人才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根据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①的战略定位,以及上海不断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生产力布局整体性调整的要求,中共上海市委于1994年提出了“要实现上海跨世纪发展目标,关键在于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的战略构想,在原来大规模投资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人才资源开发,推动上海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资金、土地等有形资源转向主要依靠以人力资源为代表的无形资源。进入21世纪以后,根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四个中心”需要提高人才构成的国际化程度、增强上海人才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上海进一步调整和深化构筑人才高地战略的具体内涵,明确构筑人才高地的重心由构筑国内人才高地向构筑国际人才高地转移,逐步实现人才构成的国际化、人才活动空间的国际化和人才教育培养的国际化。

构筑人才高地的过程,是一个人才理念不断创新、“党管人才”工作在上海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实施人才高地战略,党的人才工作理念得到发展。党管人才,一方面意味着党的人才工作的对象的拓展,从原先主要关注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体制内”人才,进一步延伸为同时面向以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人才为代表的“体制外”人才,为全市所有用人单位和各类人员服务。另一方面,党管人才还体现为党的人才工作内容的调整,从计划经济条件下单纯地依赖行政手段调配人员,向发挥人才市场配置作用进行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转变,从微观具体的事务管理为主向拟定法规、制定规划、综合协调、信息服务等宏观管理为主转变。

构筑人才高地的过程,是一个优秀人才不断汇聚、人才队伍的总体实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围绕构筑人才高地这一战略目标,上海不仅聚焦重点领域,汇聚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优秀人才和研究团队,而且从引智、育人、开发三个方面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全面加强人才培养,使上海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从而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通过实施构筑人才高地战略,党的人才工作格局不断优化。按照“党管人才”原则,中共上海市委打破人才开发体制中存在的政出多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等突出矛盾,构建起了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在市委成立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基础上,各区县、大口党委也成立相应的人才工作协调机构和职能部门,形成沟通畅通的“党管人才”组织体系。

通过实施构筑人才高地战略,党的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瞄准国家和上海的发展战略进行项目聚焦、资金聚焦和政策聚焦。在构筑人才高地过程中,中共上海市委通过制定《上海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上海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为上海人才高地建设明确了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通过推动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部门出台“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浦江计划”等重大人才开发项目,制定涵盖人才引进、培养、开发、保障等各方面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

通过实施构筑人才高地战略,党与人才的联系沟通日渐密切。围绕扩大人才工作的覆盖面,中共上海市委及相关工作部门以加强非公有制领域人才服务和管理网络建设为重点,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非公人才的特点和需要,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分别举办高级专家、留学回国人员、民营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党校研修班。同时,积极依托社区党建工作网络,不断拓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覆盖率。截至2007年底,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覆盖率已经超过98.5%②。这些措施都有效地增强了党对非公有制人才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实施人才高地战略,增强了上海人才队伍的综合竞争力,也推动了上海人才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但同时,人才高地战略的实施也带来了人才构成的多样化、人才流动的频繁化和人才意识的活跃化等新情况新问题,对如何更好地实现“党管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主要表现为:

(一)在人才构成多样化背景下,要求上海各级党组织更善于与不同类型的人才打交道。人才构成的多样化一方面表现为人才来源的多样化。要真正将上海建成国内外一流人才的汇聚之地,不仅要充分发掘上海自身的人才资源,更要敞开胸怀,广泛吸纳国内外的优秀人才。为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以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科技攻关等为载体,以本市紧缺急需人才和年轻有潜力的人才为重点,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其他省市的优秀人才,有力地推进了本市人才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吸引国内优秀人才的同时,上海也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重点是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上海围绕构筑国际人才高地这一目标,积极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截至2006年底,共吸引7万余名归国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和创业,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上海也成为全国吸纳归国留学人员最多的地区。

另一方面,人才构成的多样化也表现为人才流向的多样化。长期以来,上海的优秀人才主要集中于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之中。但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据统计,2008年上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266.6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2007年时的45.1%上升为45.7%。与此同时,上海的非公有制人才也呈快速上升的趋势。早在2004年底,上海的非公有制人才已占全市人才总量的近六成③,并且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体制外”人才分布的范围越来越广,涉及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金融保险、专业服务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众多领域。“体制外”人才所起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在上海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实施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中,民营科技企业均已超过三分之一。

上海人才队伍中外来人才和“体制外”人才数量越来越多、发挥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强的趋势,要求上海的各级党组织不仅要善于与上海本地的人才打交道,更要善于与来自不同地域、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的人才打交道;不仅要善于与“体制内”人才打交道,更要进一步拓宽视野,敞开胸怀,善于与“体制外”人才打交道。

(二)在人才流动频繁化背景下,要求上海各级党组织不断密切与各类人才的交流沟通。实施人才高地战略,一项主要内容就是通过不断完善上海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以人才的自由流动保障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早在20世纪80年代,为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部门所有、单位所有、条块分割的状况,解决人才短缺与人才积压的矛盾,上海开始逐步推动人才市场的发展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动。尤其从1994年开始,为配合人才高地战略的实施,上海通过构建以中国上海人才市场为中心的、多层次的人才市场体系,完善保障人才合法流动的相关规章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推动人才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单位之间的流动。

在人才流动的频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人才流动的范围也在不断延伸,人才流动空间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上海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渐密切,这促进了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这种流动是双向的,既包括发达国家为弥补自身在高科技领域的人才短缺大量吸引优秀人才,所引发的人才的流出;也包括上海围绕构建国际人才高地战略积极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所带来的人才的流入。从1999年开始,上海通过推行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突破国籍、户籍等刚性制约,按照“户口不迁、编制不转、智力流动、来去自由”的原则,以引进人才的知识、资金和创新成果为核心,吸引一批海外人才参与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

人才流动频率的提高和范围的延伸,都使党与人才的联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结构是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的组织体系,人才通过组织配置的方法分布于各个地区和行业之中,因此,人才无论如何流动都在组织体系内,都在党的视野中。但在当前人才流动成为一种常态的环境中,如何拓宽上海各级党组织与人才的交流渠道,实现党与人才联系沟通的日常化、制度化,是真正做好“党管人才”工作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三)在人才思想活跃化背景下,要求上海各级党组织善于对各类人才进行有效的引导。从1994年上海明确提出构筑人才高地战略至今,上海人才队伍的整体面貌有了根本改变,一批拥有较高学历层次的中青年人才成为上海人才队伍的主力军。这些中青年人才思维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和新观念,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比较明显。同时,这些优秀人才具有较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工作技能,主体意识比一般人更强,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但是,目前上海的一些党组织对新时期人才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够,习惯于传统手段,不善于和青年人才群体沟通,不善于主动走近他们、关心他们,不了解他们的思想特点和行为规律。因此,要真正体现“党管人才”,就要求上海各级党组织既要充分适应上海人才队伍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强的特点,又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引导。

“党管人才”原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现行干部人事制度作出的一次重大调整和创新,也是深入推进上海人才高地战略的重要保证。进一步推进上海的“党管人才”工作,要求上海各级党组织必须正确理解、把握和践行“党管人才”的要求,不仅从理论上回答“为什么管”和“管什么”的问题,而且从实践上解决“怎么管”的问题。

首先,要推动观念创新,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在党的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人才都是由党统包的,对所有人才的选择、衡量、考核和管理基本上都是以政治类职务为标准,各类人才的起用也往往由行政单位的主要党政领导来决定。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整个世界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全部的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如此高度地依赖于人的创新能力和水平,这也要求上海各级党组织把思想认识从那些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断推动观念创新。党对于各类人才,应改变传统的将人才作为“依附性财产”的控制型、统揽型思维,而是将人才资源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充分保障人才的自由流动,给人才发挥创造性以广阔的空间;充分尊重各类人才的价值,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充分重视人才工作在党的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只有不断加强党对整个人才队伍的管理,才能逐步拓展党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其次,要重视政策保障,大力营造保障人才充分发展的政策体系。“党管人才”不是管住人才、抑制人才,而是要促进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和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此,上海各级党组织应着眼于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动涵盖人才引进、培养、保障各方面的综合性政策体系的调整和完善。积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选拔机制;以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为目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与工作绩效相挂钩的人才工资体系和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政策的导向作用从整体上推进上海的人才队伍建设。

要着眼于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建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针对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对科研人员以简单量化的指标进行考核,导致一些科研人员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现象,推动相关部门和单位结合科研工作的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延长评价周期,调整评价标准,使各类人才能在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中开展科学研究,发挥自身才能。

第三,要突出服务职能,构建真正适合各类人才特点的服务网络。做好“党管人才”工作,要求各级党组织对自身的职能定位作出调整,变管理人才为服务人才,通过真心诚意为各类人才做好服务工作来感召和凝聚人才。

建立和完善制度化的沟通联系机制。与各类人才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需求。特别是要注重发挥重点人才的作用,各级党组织要直接联系一批优秀企业家、各领域高级专家和高技能人才,做好服务工作,并以这些重点人才为渠道,广泛联系各类人才。同时,各级党组织也要不断拓展联系和服务的对象,及时发现和联系年轻有潜力的高层次人才。

建立和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推进信息公开平台建设,通过平台实现相关信息的快速发布和反馈意见的全面收集,为党委、政府相关工作部门与各类人才之间搭建起常态化的双向交流渠道;以保证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为目标,完善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管理政策,破除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强化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还要针对目前人才服务行业良莠不齐的现象,推进人才服务行业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上海人才服务工作。

第四,要完善协调机制,形成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人才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其中组织部门在宏观指导、制定政策、协调关系和搞好服务上发挥着牵头抓总的作用,但并不是说,人才工作是仅靠一两个部门就能够承担和做好的。做好人才工作,要特别注重整合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既要发挥人才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也要调动其他部门和工、青、妇等社会团体的参与作用;既要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更要调动人才使用单位的积极性,避免造成“一头冷一头热”的现象。同时,还要加强对人才政策的统筹和协调,做到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套、有机衔接,消除各项政策之间的矛盾性和不确切性,避免因重复投入造成政府资源的浪费,使各项政策能切实地、充分地发挥成效。

总之,上海各级党组织应充分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建立和完善“党管人才”的工作机制和体系,保证上海人才高地战略的顺利推进,使人才真正成为推动上海未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注释:

①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②《上海年鉴》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年鉴2008》,上海年鉴社2008年版,第47页。

③《2006年上海人事人才工作会议昨发布今年人事工作多项重要举措落实非公人才同等政策待遇》,《上海青年报》,2006年1月27日。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上海市人才工作 篇4

(人才市场报2002年6月18日 第745号)

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日前正式建立人才诚信评估系统———人才业绩档案部从此将成为企业市场化招聘和人才资质诚信专业鉴定的权威性认证机构。“什么是人才业绩档案?又如何记录人才的各种动态信息?建立人才动态业绩档案有什么作用和意义?企业和人才又如何申办资质认证?”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位于中山西路620号四楼的市人才服务中心人才业绩档案部。

为您的诚信作证

王本德

人才业绩挡案收集对象及方式

人才业绩挡案收集对象:是指具有较高学历或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突出的岗位业绩的中高层次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级人才:享受国家、地方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副高以上职称或学科带头人;留学归国人员:精通某些领域专业知识和技术,归国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含博士后人员);新经济组织中的职业经理人:在外资、民营等新经济组织中担任3年以上部门经理职位,具有丰富的管理、经营能力和突出岗位业绩的人员;中介咨询服务人才:从事中介咨询服务专业,具备会计、审计、税收、财务、金融、投资经济、建筑设计、国际经济法等中介职业资质的人才;获准引进上海企事业单位的各类专业优秀人才;获准办理人才居住证的人员:获上海市人事局批准办理上海人才居住证、大专以上学历的优秀人员;具博士、硕士学位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会员单位人才:与上海市人事局人才服务中心业绩档案部签订人才业绩档案制作协议,成为人才业绩挡案部会员的各企事业单位中的人才。

人才业绩档案的收集方式:以单位委托、个人登记和会员制为主要方式,通过上海市人事局、人才服务中心各服务窗口和网络系统,广泛收集人才业绩档案信息资源。1.单位委托: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欲为本单位员工建立人才业绩档案的即可申请办理集体委托手续;2.个人委托:凡符合人才业绩档案制作要求的中高级人才,即可申请办理个人委托手续;3.会员单位服务:前期会员单位可以优惠地享受由人才业绩档案部提供的整套中高级人才业绩档案的制作;会员单位可以优先、优惠地从人才业绩档案库中查询相关人才信息和资料;人才业绩挡案部会定期向会员单位免费提供最新的人才测评与评估服务。

首批人才业绩档案建档对象

1.留学归国人员:精通某个领域专业知识和技术,归国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含博士后人员)。建立人才业绩档案的内容:人才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党派;学历教育信息:学历、学位、掌握语言及教育背景;工作履历信息:国内、国外工作经历情况;自我描述信息:对自我性格及所具有知识进行自我评鉴;对专业知识技能做出综合评价;软件评估信息:进行性格测试,了解个人性格特征和是否具备团队合作意识。

2.中介咨询服务人才:从事中介服务专业,具备会计、审计、税收、财务、金融、投资经济、法律、建筑设计、国际经济法等中介职业资质的人才。建立人才业绩档案的内容:人才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党派;学历教育信息:学历、学位、掌握语言及教育背景;工作履历信息:国内、国外工作经历情况;职业资格或技术职称诚信信息:对其已获得的职业资格或技术职称,进行诚信调查;职业诚信信息:了解其在业务开展中,是否有违法、违纪现象;软件评估信息:进行职业能力倾向与兴趣测试,了解其是否具备中介职业应具备的职业倾向;业绩考核信息:记载任职期间重大的业绩成就资料。

3.应届大学硕士、博士毕业生:建立人才业绩档案的内容主要是人才基本信息、学历学位、掌握语言及教育背景、论文学术诚信、在校考试及表现诚信,如有无考试作弊、担任过何种职务、社会活动能力如何以及通过CPI测试其职业能力倾向。

建立人才动态业绩档案的意义

员工是企业的支柱,没有优秀的员工,企业就无法良好地运作。

可是,如何考察员工,如何选拔人才、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人才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一大难题。面对纷繁复杂的人才大市场,仅仅凭应试者的个人简历、文凭和简短的面试很难判断出一个人才的真伪。同样,在企业内部,要想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员工的特长并使其能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潜能也不是一件易事。此时建立一份完整的人才动态档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人才动态业绩档案对企业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建立人才档案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各方面的专长与能力,从而使企业在挑选人才时做到有证可查,有据可依。例如:员工的能力强项是什么、有没有进一步深造发展的潜力、适合担任何种职位或者从事何种工种?这些,业绩档案都能提供比较正确的信息。

其次,建立人才业绩档案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对员工考察的工作效益,而且可以全面地、动态地记载员工历年的业绩和考核结果,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准确的依据。第三,通过前期的诚信调查和测评评估,增强了企业在招聘时的“免疫力”,为企业把好“进口关”。

近来,在求职市场中出现了不少鱼目混珠的现象,假文凭、假职称时有发现,那么如何防范“以假乱真”现象的发生呢?人才业绩档案将对人才的学历、职业经历等资质诚信进行调查和评估,使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去伪存真,让“假人才”无所遁形。

第四,通过建立人才动态业绩档案,使企业员工个人价值得到体现,有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推动企业在稳定、有序的良好环境中更好地发展。

何谓人才动态业绩档案

人才动态业绩档案与普通人才档案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人才动态业绩档案是专门面向社会或企业的中高层次人才而设立的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档案。动态业绩档案不仅可以包含人才的所有基本信息,如:学历学位教育经历信息、职业培训进修信息、工作履历信息等,并且通过多媒体手段将个人信息立体化、系统化、使人才的优势能得到充分展示与体现。同时,还运用现代化、科学化的手段,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职业生涯的发展情况,如:职业信誉、职业能力、团队精神、个人能力评估报告等动态信息,还可以对原有信息提供跟踪调查服务,这就使得企业在挑选人才时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有更直观、更全面的了解。

人才业绩档案的定义

人才业绩档案是人才诚信调查评估与分析的管理系统,它通过对人才信息的收集登记、加工整理和调查分析,以社会化运作方式,为社会各种机构提供人才诚信要素资讯的综合服务。人才业绩档案以人才业绩为主线,在建立人才的学位学历教育信息、职业培训进修信息、工作履历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依托现代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评估手段,对留学归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中介咨询服务人才和各类柔性流动人才提供学历诚信、工作履历诚信、职业能力诚信、职业信誉诚信、金融诚信等信息证明。

人才动态业绩档案的内容作证

1.人事诚信调查

学历诚信证明:即对人才的学历进行真实性诚信调查,杜绝假文凭;学位诚信证明:即对人才的学位证书进行鉴定。培训诚信:曾受过何种培训、获得过那种等级的培训证书、得到哪些收获、个人能力有何提高等;学术诚信:对发表过的论文(或著作)、学术交流成果、科研成果、创造发明等情况进行诚信调查。应届毕业生在校考试及表现诚信:应届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考试诚信、参加社团活动情况、担任职务以及社会实践情况、奖惩记录等等。

2.人才职业诚信证明:

工作经历诚信:前一个职位任职情况以及国外工作经历证明;工作业绩诚信:日常业务考核材料、任职期间有无重大成绩或失误、重大的业绩资料;工作技能诚信:技术职称、岗位职称等。

信誉诚信证明:

奖惩类:有无犯罪记录,荣誉、奖励材料,受党纪、政纪、国法处分的决定材料等;金融类:银行信贷信用度证明等;履行合同、职业道德规范类:与受聘用单位履行合同情况,职业道德规范材料等;其它重大事宜记录:可供单位了解、参考的有价值的材料。

评估类:个人能力测评:通过相关计算机软件进行测评(可选),并当场出具测评结果。软件测评的内容:CPI就职能力测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测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职业能力倾向与兴趣测试、智商测试、个人性格测试。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申请书 篇5

资格认定证书编号

PJ[20

]

□□□□□□□

PJ[

]

PJ[

]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申请书

(2016版)

项目名称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所在单位

(盖章)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项目责任人

电子邮件

****年**月**日订

一、本申请书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制定。

二、申请人应根据申请书要求,逐项认真填写,留空部分请填无。

三、外来语须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单位(企业)基本情况表

单位(企业)名称

注册地行政区划

单位(企业)代码

□□□□□□□□-□

电子邮件

单位(企业)

法人代表情况

□身份证号□护照□军官证

最高

学历

任现职

电话

科研部门

电子邮件

财务部门

电子邮件

开户银行

开户名

单位隶属

□□

01.中央单位

02.地方单位

注册登记

□□

01.国有企业

06.外商投资企业

11.高等院校

02.集体企业

07.有限责任公司

12.研究院所

03.私营企业

08.股份有限公司

13.社会团体

04.联营企业

0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4.其他

05.股份合作企业

10.国家机关

单位职工总数

大专以上

研究开发

单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总数

其中大学本科以上人员数

企业上年末财务情况,新企业填写申报前一月的财务情况

企业注册资金

万元

其中外资(含港澳台)比例

企业注册时间

****年**月**日

企业总收入

万元

企业净利润

万元

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企业创汇总额

万美元

总资产

万元

总负债

万元

企 业

特 性

□□□□□(请将下列符合企业情况的代码填入空格内,最多填5项)

0.国家科技产业化基地内企业

5.科研院所整体转制企业

1.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6.国家高新区内的企业

2.高等院校办的企业

7.孵化器内的企业

3.科研院所办的企业

8.其他

4.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办的企业

单位需要说明的问题:

申报项目

(技术)领域

□□

(请将下列符合领域情况的代码填入空格内,最多填2项)

1.电子与信息

2.生物、医药

3.先进材料

4.光机电一体化

5.资源与环境

6.新能源、高效节能

7.绿色农业

8.其他高新技术

9.文化艺术

10.金融

11.新闻

12.体育

13.贸易

14.航运

15.其他社会科学

中文关键词

(用分号分开,最少3个,最多5个)

英文关键词

(用分号分开,最少3个,最多5个)

中文摘要

(限400字)

申请人基本信息表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职称

职务

政治面貌

出生地

回国时间

****年**月**日

最高学位

授予国家

授予时间

授予学校

所学专业

留学国家或地区

留学起止年月

留学学习专业

留学类别

留学方式

是否导师

外语语种

首次参加工作时间

是否获得国外永久居留权

电子邮箱

手机

回国后工作单位名称

传真

单位地址

电话

邮编

家庭地址

电话

邮编

户籍状况

证件编号

证件获得时间

证件有效期限

所持护照国别

护照号码

与现单位聘用(劳动)合同起止年月

国内外主要学术或社会兼职

出国前所在单位(学校)名称

出国前毕业学校名称

毕业时间

毕业专业

所获学历(学位)

留学学校名称

英文

中文

博士后单位

英文

中文

来沪前单位(就读学校)

英文

中文

代表性文章

英文

中文

期刊名称

发表时间

代表性专利

英文

中文

授权时间

转让收益

转让单位

代表性成果

英文

中文

转让情况

代表性著作

英文

中文

出版时间

出版社

申请人业绩介绍(包括简历、获得的研究成果、荣誉称号和特长等,其中简历由大学入学开始,按年月连续填写,字数在1500字以内):

项目可行性方案提纲:

一、项目意义

项目意义、价值、特色和创新点。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含知识产权状况和技术标准状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所在企业或行业的发展需求。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关键

研究的总体目标,研究思路和创新点,主要内容、采取的方法、所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及可行性分析。

三、执行年限和计划进度

按季度、列出计划进度和关键的、必须实现的节点目标。

四、工作条件和环境保障

申请人所在单位情况(包括已经具备的工作条件等);项目组织机制设计;产学研结合及工作开展设想等。

五、成果形式和考核指标

具体的成果定性、定量考核指标;成果的表达形式,能否申请并获得专利。包括:1.主要技术指标、形成的专利(申请不同类别专利数和可望授权专利数)、标准(标准草案和形成的技术标准水平)、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论文专著及其数量、指标和水平等;2.项目实施中形成的实验室、研发中心、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及其规模等;3.经济考核指标;4.人才培养情况。

六、预期效果和风险分析

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经济效益和产业化前景(预计年产值、年利润、年节汇、年创汇、年节能等);对环境影响程度及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可能的技术风险;可能的市场风险。

七、主要研究人员情况

项目责任人和主要成员介绍(简历、工作经历、代表性论文、著作、设计、专利等,并注明发表时间、刊物名称、专利号等;主要成果水平及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八、国内合作形式和合作单位意见

合作单位对合作内容、形式、参加人员数、投入资金数、保证工作条件签署具体意见并盖公章。

九、国际合作内容和合作形式

合作国别,合作内容,合作方式、与国外合作伙伴协议,预期目标。

十、附件

1、浦江人才计划留学人员资格认定证书;2、代表性论文专著首页、专利证书及其它申请人认为有必要提交的资料。

十一、所在单位意见

所在单位对项目人员配备及条件经费保障的承诺,并盖单位公章。

十二、区县科委、人社局或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意见(创业类须填写)

审查推荐意见,审核人签字并盖公章。

十三、专家组意见(由管理办公室填写)

对申请人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学术水平以及是否同意经费支持提出意见。

(专家组签章)

****年**月**日

十四、管理办公室意见

(签章)

****年**月**日

表1

项目研究人员表

姓名

证件类别

证件号码

性别

出生日期

现工作单位

现专业技术职务

签章

项目责任人

项目高级研究人员

上海市人才工作 篇6

1.用人单位的注册资本(实到资金)一般应在人民币100万元及以上;知识型服务企业、科技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应届毕业生首创企业(需申请出具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可不受上述注册资本的限制(含人才 派遣机构); 人用2.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资本(或开办资金)一般应在人民币100人单万元及以上。企业非法人单位(分公司)其上级法人的注册资金一般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含人才派遣机构); 位条3.外省市政府、企事业单位在沪设立的办事机构等派出机构,不属受理范围件(含人才派遣机构派遣的人员);本市用人单位招聘的,以项目、办事处、代表处等各种形式驻外省、市工作的人员,不属受理范围;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以不改变其户籍的形式来本市工作或者创业的各类人才;

申请2.符合本市重点发展领域的紧缺急需的具有大专学历的特殊人才或高技能人个人才;

3.在沪投资创业,且本人投资额达到相当数额、企业符合本市重点发展的产人条业领域、企业经营良好、具有相当的社会贡献的优秀投资人才。可经企业件 所在地人事部门会同工商、财税、征信等部门认定,并出具推荐意见后报市人事局审核;

1.《拟调档人员信息表》、《工作经历查档信息表》

2.国内人才《上海市居住证》申请表(原件1份、复印件1份);(合同与万宝盛华公司签订的员工,申请表上盖章处无需用人单位盖章)3.学历学位验证证明和学历学位证书(原件1份及复印件1份)注:学历是必须项,学位可作为加分项!4.本人身份证(原件1份及复印件1份)(请员工提供2代身份证办理); 5.本人外地居民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需要外地详细住址首页及本人信息页),本人为集体户口的由集体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户籍证明(原件1份及书面复印件1份);

材料 6.本市住所证明原件、复印件;

①已在沪购置产权房的提供产权证(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②居住单位集体宿舍的由单位出具集体宿舍证明原件(附单位房地产权证复印件1份);

③借住在亲友家的提供该套房屋户主的房产证或者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④亲友书面同意入住证明原件;户主所在地居(村)委会出具的寄宿证明原件;(请注明亲友关系)

7.市二级以上医院(包括二级)出具的健康状况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体检证明3个月之内有效);

8.一年期及以上的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1份。首次办理时,人事档案或外调函进入人才中心时,合同至少还有6个月以上有效期; 万宝盛华合同另附《派遣协议书》);

9.与万宝盛华签订合同还需提供《岗位协议书》(公司盖章,原件)。10.①目前所在单位营业执照和有效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②若单位为分公司的,另需提供总公司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加盖公章)及总公司出具的授权书复印件。

③若公司为境外公司上海代表处或办事处,需提供单位《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1.专业技术证书、获奖证书、专利证书及有关推荐证明等提供原件及复印件; 2.申领人配偶为本市户籍的,出具配偶的居民户口簿、身份证及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加分3.近期个人收入证明(近期三个月内任何一个月的由税务部门出具的个人缴项书税单,或者单位代扣代缴证明原件);

4.配偶若为三年有效期的居住证,请提供其结婚证、居住证及通知书副联(原面材件及复印件1份);

料 5.学位证书及验证证明;

6.国外工作单位出具的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工作经历证明和国外工作收入纳税税单(验原件);

特别提醒:申请人若在申领表中选择则必须提供相关材料

1.为未成年独生子女首次申报随员,提供子女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需外地详细住址首页及个人页,且上面必须注明孩子身份证号码)、出生医学证明、独生子女证、父母结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离婚的需要提供离婚证和判决书或协议书)(16周岁以上的提供全日制普通高中就读证明和学籍证明)2.为未成年的非独生子女首次申报随员,提供子女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需其他外地详细住址首页及个人页,且上面必须注明孩子身份证号码)、出生医学证明、准生证或者社会抚养费缴纳证明、父母结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离事项

婚的需要提供离婚证和判决书或协议书)(16周岁以上的提供全日制普通高中就读证明和学籍证明)。3.为配偶首次申报随员:提供结婚证和配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配偶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需外地详细住址首页及个人页)或户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上海市人才工作 篇7

一、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四个理念”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闸北的人才工作, 必须树立“四个理念”:一是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 走出发展困境, 必须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以人才引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人才使用为本的理念。要把用好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 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使各类人才作用充分发挥, 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三是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理念。要加大政府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力度, 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投资人才资源开发, 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 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 使人才资本投入增长速度高于物质资本, 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四是树立创新伟大、创业崇高、创优光荣的理念。要保护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激情, 营造尊重创新、崇尚创业、支持创优的良好氛围, 使各类人才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勤于创优, 促进人人做贡献、人人都成才。

二、加大培育集聚力度, 进一步促进人才服务业发展

以“中国上海人才市场”入驻闸北为契机, 大力培育和发展人才服务业。一要建设“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通过调整、建设一批功能性项目, 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性人才服务机构, 配套和完善一批生活服务设施, 围绕上海人才大厦建设这一核心, 逐步完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建设。产业园区将建设规划为信息交换服务、生活服务、专业服务和配套服务等四大功能性区域。二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人才服务业。把发展人才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着力点, 以大力拓展人才猎头、人事外包、人才信息网络等服务项目为基本手段, 完善人才资源配置体系, 加大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力度, 大力发展人才服务业, 有效提升人才服务业发展规模和能级。三要构建区域性公共人事服务体系。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整合资源, 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重点建设好公共信息服务、政策咨询服务、创业服务支持、人才流动服务、人才培训支持和人才发展保障等六个公共服务平台。四要推进人才服务信息化。加快开放共享的人才基础信息库和分类人才资源信息库建设。重点建立党政管理人才库、专业技术人才库、经营管理人才库、高技能人才库、社会工作人才库、科技创新人才库以及包括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特聘专家、区拔尖人才及领军人才后备梯队人员在内的领军人才库。

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进一步优化人才综合环境

人才发展的关键在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要实行优秀人才奖励制度。设立闸北人才工作专项资金, 专项用于支持高层次人才开发,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在继续做好闸北区领军人才、区拔尖人才和区优秀青年人才评选的同时, 设立区人才最高奖项, 建立健全奖励机制。二要实行“人才安居工程”。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统筹解决”的原则, 紧紧依托房地产市场体系及住房保障体系, 多渠道、分层次地解决引进人才住房困难问题。研究实施高端人才住房补贴、人才公寓计划、重点区域优秀人才租房补贴政策。三要构建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探索成立覆盖全区各类高层次人才代表的区高级人才联谊会, 推进高层次人才的组织化进程。聚焦企业和人才的个性化需求, 整合政府有关资源, 推出高层次人才菜单式服务项目, 切实为区高层次人才提供多方位、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开设定点医疗机构诊疗的“绿色通道”。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四要构建人才工作网络体系。将人才工作与党建工作、干部工作相结合, 依托区域性党建大格局, 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全覆盖实现人才工作的全覆盖, 加强人才工作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各街道 (镇) 、各创业园区、工商联人才工作站的开发、管理与服务职能, 把人才工作站进一步向居民区、经济园区和商务楼宇延伸, 建立人才工作站分支机构, 分发功能菜单, 组织和吸引有关人才和企业到人才工作站参加活动。

四、加大开发集聚力度, 进一步增强人才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

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 带动各类人才开发集聚。一要聚焦重点人才, 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把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作为提升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工程来全力推进。重点落实好各项培养开发政策, 使已经产生的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尽快成长起来。充分发挥闸北区留学生联谊会联情、联谊和联智作用, 广泛集聚海外留学人才。认真做好高层次人才, 关心好、服务好、凝聚好高层次人才, 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二要聚焦重点领域, 加快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以市北高新园区、上海多媒体谷、上大科技园区和东方环球企业中心以及“三个区带”的建设为载体, 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产业、创意产业中运用多种形式、多渠道集聚一批高端人才, 大力引进和培养服务外包高级人才, 发展信息产业人才, 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三要聚焦重点项目, 为人才创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抓住闸北新一轮发展机遇,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年度工作要点, 围绕信息服务产业、文化创意发展、教育卫生等一系列重点工作项目, 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在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上, 将有关政策向重点项目倾斜, 扎实做好人才保障服务工作。此外, 还要统筹抓好体制内外、各个行业、各个层次人才资源的开发, 要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工作, 使全区人才队伍的规模、质量和结构更加适应闸北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五、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整体水平

人才工作是个综合系统工程, 必须整合资源, 完善机制, 形成合力。一要加强人才工作组织体系建设。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 进一步推进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和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向基层组织延伸和发展, 使各级组织都来延揽人才、服务人才。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突出对“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情况的督促检查考核, 确保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二要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加大公共财政对人才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人才开发重点项目的投入, 在现有的由区级财政逐年安排的“闸北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的基础上, 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的多元化的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机制。三要实施“三区”联动工程, 推进区域人才共有共育。立足区情, 从区域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的需求出发, 积极推进园区、校区、社区“三区”联动的人才合作共育机制, 不断扩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继续做好高校优秀人才来闸北区挂职工作, 同时积极探索地区干部到高校、到企业挂职工作, 实现双向挂职, 良性互动。探索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以人才工作带动闸北区重点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工程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兴建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创优实践基地等, 吸引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优秀人才在闸北区创业和发展, 不断提高全区人才工作总体水平。 (作者单位上海市闸北区委组织部) ■

上海: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篇8

《通知》指出上海市将关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包括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依托大型企业集团探索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上海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将结合实际,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优化环境、聚焦政策,充分发挥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主体作用,在符合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具备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条件的控股(集团)公司、大型企业等组织机构中试点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引导他们以与主导产业相关的培养项目为抓手,在技能培养、考核评价、使用激励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和改革试点,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推进高技能人才评价改革、完善高技能人才使用激励机制 带动相关产业技能劳动者整体素质提升。

上海市明确培训对象以企业技能岗位从业人员为主,并将在岗农民工纳入其中。有条件的培养基地可以与区县合作,共同培养与企业产业链相配套的上下游企业技能岗位从业人员。

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上海不仅聚焦了各类鼓励政策,还加大了扶持力度,推动行业、企业积极培养符合自身岗位要求的技能劳动者。培养基地组织技能岗位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费补贴等级由中级以上扩大到所有等级,补贴范围从通用工种扩大到特有工种。培养基地自主开发培养项目将获得一定的开发经费支持,标准是每个培养项目2—5万元。对建立首席技师制度的培养基地,以每名首席技师l万元的标准给予培养基地工作经费资助。

上海市要求培养基地在对本企业技能岗位从业人员实施培养的同时,还要向与其产业链相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的技能劳动者开放资源,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服务,使相关产业技能劳动者队伍建设水平得到整体提高。一般来说大型企业集团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培养条件和资金保障.那么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就相对缺乏这样的先天优势,于是往往陷入“培养不如挖人”的困境.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自身发展。因此,在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同时,新政策兼顾更广大的中小企业技能岗位从业人员的培训需求。从长远来讲,整个行业的产业链也能得到完善和提高。

上一篇:镇“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方案下一篇:金钱是数字还是问号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