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才

2024-05-29

上海市人才(精选8篇)

上海市人才 篇1

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日前正式建立人才诚信评估系统

(人才市场报2002年6月18日 第745号)

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日前正式建立人才诚信评估系统———人才业绩档案部从此将成为企业市场化招聘和人才资质诚信专业鉴定的权威性认证机构。“什么是人才业绩档案?又如何记录人才的各种动态信息?建立人才动态业绩档案有什么作用和意义?企业和人才又如何申办资质认证?”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位于中山西路620号四楼的市人才服务中心人才业绩档案部。

为您的诚信作证

王本德

人才业绩挡案收集对象及方式

人才业绩挡案收集对象:是指具有较高学历或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突出的岗位业绩的中高层次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级人才:享受国家、地方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副高以上职称或学科带头人;留学归国人员:精通某些领域专业知识和技术,归国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含博士后人员);新经济组织中的职业经理人:在外资、民营等新经济组织中担任3年以上部门经理职位,具有丰富的管理、经营能力和突出岗位业绩的人员;中介咨询服务人才:从事中介咨询服务专业,具备会计、审计、税收、财务、金融、投资经济、建筑设计、国际经济法等中介职业资质的人才;获准引进上海企事业单位的各类专业优秀人才;获准办理人才居住证的人员:获上海市人事局批准办理上海人才居住证、大专以上学历的优秀人员;具博士、硕士学位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会员单位人才:与上海市人事局人才服务中心业绩档案部签订人才业绩档案制作协议,成为人才业绩挡案部会员的各企事业单位中的人才。

人才业绩档案的收集方式:以单位委托、个人登记和会员制为主要方式,通过上海市人事局、人才服务中心各服务窗口和网络系统,广泛收集人才业绩档案信息资源。1.单位委托: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欲为本单位员工建立人才业绩档案的即可申请办理集体委托手续;2.个人委托:凡符合人才业绩档案制作要求的中高级人才,即可申请办理个人委托手续;3.会员单位服务:前期会员单位可以优惠地享受由人才业绩档案部提供的整套中高级人才业绩档案的制作;会员单位可以优先、优惠地从人才业绩档案库中查询相关人才信息和资料;人才业绩挡案部会定期向会员单位免费提供最新的人才测评与评估服务。

首批人才业绩档案建档对象

1.留学归国人员:精通某个领域专业知识和技术,归国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含博士后人员)。建立人才业绩档案的内容:人才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党派;学历教育信息:学历、学位、掌握语言及教育背景;工作履历信息:国内、国外工作经历情况;自我描述信息:对自我性格及所具有知识进行自我评鉴;对专业知识技能做出综合评价;软件评估信息:进行性格测试,了解个人性格特征和是否具备团队合作意识。

2.中介咨询服务人才:从事中介服务专业,具备会计、审计、税收、财务、金融、投资经济、法律、建筑设计、国际经济法等中介职业资质的人才。建立人才业绩档案的内容:人才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党派;学历教育信息:学历、学位、掌握语言及教育背景;工作履历信息:国内、国外工作经历情况;职业资格或技术职称诚信信息:对其已获得的职业资格或技术职称,进行诚信调查;职业诚信信息:了解其在业务开展中,是否有违法、违纪现象;软件评估信息:进行职业能力倾向与兴趣测试,了解其是否具备中介职业应具备的职业倾向;业绩考核信息:记载任职期间重大的业绩成就资料。

3.应届大学硕士、博士毕业生:建立人才业绩档案的内容主要是人才基本信息、学历学位、掌握语言及教育背景、论文学术诚信、在校考试及表现诚信,如有无考试作弊、担任过何种职务、社会活动能力如何以及通过CPI测试其职业能力倾向。

建立人才动态业绩档案的意义

员工是企业的支柱,没有优秀的员工,企业就无法良好地运作。

可是,如何考察员工,如何选拔人才、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人才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一大难题。面对纷繁复杂的人才大市场,仅仅凭应试者的个人简历、文凭和简短的面试很难判断出一个人才的真伪。同样,在企业内部,要想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员工的特长并使其能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潜能也不是一件易事。此时建立一份完整的人才动态档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人才动态业绩档案对企业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建立人才档案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各方面的专长与能力,从而使企业在挑选人才时做到有证可查,有据可依。例如:员工的能力强项是什么、有没有进一步深造发展的潜力、适合担任何种职位或者从事何种工种?这些,业绩档案都能提供比较正确的信息。

其次,建立人才业绩档案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对员工考察的工作效益,而且可以全面地、动态地记载员工历年的业绩和考核结果,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准确的依据。第三,通过前期的诚信调查和测评评估,增强了企业在招聘时的“免疫力”,为企业把好“进口关”。

近来,在求职市场中出现了不少鱼目混珠的现象,假文凭、假职称时有发现,那么如何防范“以假乱真”现象的发生呢?人才业绩档案将对人才的学历、职业经历等资质诚信进行调查和评估,使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去伪存真,让“假人才”无所遁形。

第四,通过建立人才动态业绩档案,使企业员工个人价值得到体现,有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推动企业在稳定、有序的良好环境中更好地发展。

何谓人才动态业绩档案

人才动态业绩档案与普通人才档案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人才动态业绩档案是专门面向社会或企业的中高层次人才而设立的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档案。动态业绩档案不仅可以包含人才的所有基本信息,如:学历学位教育经历信息、职业培训进修信息、工作履历信息等,并且通过多媒体手段将个人信息立体化、系统化、使人才的优势能得到充分展示与体现。同时,还运用现代化、科学化的手段,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职业生涯的发展情况,如:职业信誉、职业能力、团队精神、个人能力评估报告等动态信息,还可以对原有信息提供跟踪调查服务,这就使得企业在挑选人才时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有更直观、更全面的了解。

人才业绩档案的定义

人才业绩档案是人才诚信调查评估与分析的管理系统,它通过对人才信息的收集登记、加工整理和调查分析,以社会化运作方式,为社会各种机构提供人才诚信要素资讯的综合服务。人才业绩档案以人才业绩为主线,在建立人才的学位学历教育信息、职业培训进修信息、工作履历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依托现代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评估手段,对留学归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中介咨询服务人才和各类柔性流动人才提供学历诚信、工作履历诚信、职业能力诚信、职业信誉诚信、金融诚信等信息证明。

人才动态业绩档案的内容作证

1.人事诚信调查

学历诚信证明:即对人才的学历进行真实性诚信调查,杜绝假文凭;学位诚信证明:即对人才的学位证书进行鉴定。培训诚信:曾受过何种培训、获得过那种等级的培训证书、得到哪些收获、个人能力有何提高等;学术诚信:对发表过的论文(或著作)、学术交流成果、科研成果、创造发明等情况进行诚信调查。应届毕业生在校考试及表现诚信:应届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考试诚信、参加社团活动情况、担任职务以及社会实践情况、奖惩记录等等。

2.人才职业诚信证明:

工作经历诚信:前一个职位任职情况以及国外工作经历证明;工作业绩诚信:日常业务考核材料、任职期间有无重大成绩或失误、重大的业绩资料;工作技能诚信:技术职称、岗位职称等。

信誉诚信证明:

奖惩类:有无犯罪记录,荣誉、奖励材料,受党纪、政纪、国法处分的决定材料等;金融类:银行信贷信用度证明等;履行合同、职业道德规范类:与受聘用单位履行合同情况,职业道德规范材料等;其它重大事宜记录:可供单位了解、参考的有价值的材料。

评估类:个人能力测评:通过相关计算机软件进行测评(可选),并当场出具测评结果。软件测评的内容:CPI就职能力测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测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职业能力倾向与兴趣测试、智商测试、个人性格测试。

专家评估: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对各类人才进行综合评估,得出结论并且出具相应的评估报告。

上海市人才 篇2

1.1 世博会的召开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多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据权威部门测算,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有望创下参观人次和参展国家两个历史之最,来自国内外的参观者将超过7 000万。届时,来自世界许多国家和国内各省市的参展物品和参观者,将形成巨大的物流和人流,为上海物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由于物流业的发展刚刚起步,物流专业人才的短缺是上海面临的一大难题。物流专业人才是上海世博会最需要的六类人才之一。单从数量看,人员的缺口很大,据统计,届时直接、间接为世博会服务的人才需要30万[1]。随着上海世博会的日趋临近,世博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作为关键一环的人才工程也已迫在眉睫。

1.2 上海是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口

上海港2005年的货物吞吐量达4.43亿吨,首次超过新加坡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2006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37亿吨。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4.7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地位;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0.67亿吨。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13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 171.9万标准箱,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量的24%,在世界集装箱港口中继续位居第三[2]。可见,上海港在航海贸易方面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巨大的货物吞吐量必将在报关、仓储、运输、货代等领域产生巨大的人才需求。

1.3 对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认识不足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物流人才;中国物流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状况的改变也需要物流人才;2005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物流行业全面开放,物流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都将促进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3]。在这种巨大的物流人才需求下,各大中专院校纷纷增设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目前,上海市大中专院校中已有80%以上的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但从目前上海物流人才市场的供求结构和特点看,尽管物流业存在巨大的人才需求,仍有相当数量的物流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究其原因,还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人才供需矛盾。所以,对广大教育培训机构而言,应明确了解上海市物流人才需求的特点。

2 上海市物流业人才供求现状

2.1 人才供给状况

上海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新侨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院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物流专业也正在建设之中。这些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主要包括物流系统化管理人才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熟悉国内进出口市场业务的中介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和物流软件开发设计人才、商务谈判代表、外语人才等。由于该专业是复合型专业,一些学校规定学生毕业不仅要有毕业证、学位证,还要有专业技能资格等级证。目前上海市物流人才的供给特点是:本科以上的高层次人才的理论性强,操作实践能力弱;大专(高职)毕业生的理论知识薄弱,操作能力相对较强。

2.2 人才需求现状

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的迅速发展,使各大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急剧上升,仅上海市,人才缺口就达60万。目前,上海较著名的物流企业有:安吉天地、佳吉快运、巴士物流、海烟物流、百岁新联物流等。由于物流行业职位主要是以实际操作为主,所以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特点就是重操作性和经验性。管理人员甚至高层管理人员都要有基层操作经历,所以不论学历高低,基本要求从基层做起。作为物流的基层工作人员,工作很辛苦,工作地点一般在郊区,公司大都不提供班车接送。而且他们不仅要与客户打交道,还要与司机、装卸工人等沟通。很多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往往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又缺乏操作经验。这就造成目前大专层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而高学历毕业生就业率较低的现状。中国一些著名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如表2-1所示。

3 人才需求分析

3.1 数据来源

本文对上海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分析数据来源为前程无忧网。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网上招聘已成为众多企业招兵买马的重要途径。“前程无忧”(51job)是国内领先的集多种媒介资源优势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所以据其获得的数据有一定代表性,可以看作是市场调查方法中的典型调查法,作为分析本问题的数据来源。数据搜集过程为,在“前程无忧”主页上“个人服务”栏中的“职位名”项下输入相关岗位名称,如仓库管理员。后面的工作地点选择“上海”,点击搜索即可得出该岗位近两个月的需求状况。搜索结果主要包括发布日期、工作年限、学历要求、公司性质四个部分。在岗位的统计筛选过程中,岗位发布时间段为2008年4月4日至2008年6月4日;工作年限项选择应届毕业生/在读/不限、一年以上、二年以上、三年以上、五年以上5个层次;学历要求项选择无学历要求、初中/高中、中专/中技、大专(高职)、本科、硕士及以上6个层次;公司性质项选择外资、合资、国企、民营、其他5个层次。

3.2 分析方法及过程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4],将搜集得到的数据分类整理,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影响上海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根据前程无忧招聘网上的物流相关岗位,将物流人才需求结构分为4种类型,19个主要岗位见表3-1所示。

在物流人才市场需求中,除以上4大类型的人才需求外,还有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如物流工程技术、物流规划、物流软件开发等人才。由于数据的不易获得性,在此没有列入因子分析之中。另外,依据“前程无忧”招聘网获得的这两个月的人才需求信息中,难免有同一企业的相同岗位的信息不间断发布情况,在此忽略不计。

本次分析主要选取学历要求和工作年限要求两大指标。分析上海物流人才市场上19种物流岗位的人才需求特点。

3.2.1 学历重要性分析

(1)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

在因子分析之前,对样本进行KMO检验来验证变量间的偏相关是否足够小。做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变量间的相关阵是否为单位阵,是否适合用因子分析。其结果如表3-2所示。

KMO检验的值大于0.5,Bartlett's检验显著性=0.000,说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显著,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得出方差贡献率

利用SPSS13.0软件,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后,得到两个公共因子如表3-3所示。

(3)提取主因子

为了进一步地解释各公因子的含义,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旋转的方法采用常用的VARIMAX方法,旋转后因子载荷阵如表3-4所示。

正交旋转后,从众多指标变量中提取的两个公共因子分别反映了上海市物流人才市场学历要求的两个方面的主要特征:首先,通过因子载荷阵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约占53%,由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人才决定,可以将该公共因子命名为基础学历,表明基础学历人才对上海市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影响最大,反映了现阶段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主要为大专及本科学历,大专及本科学历人才供给的数量直接影响物流行业的发展。其次,第二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约占28.4%,由无/应届/在读、中专/中技和硕士学历三个因子组成,可以将该公共因子命名为边缘学历,即此类学历的人才需求不多,但也是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必要组成部分。

3.2.2 工作年限重要性

(1)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如表3-5所示。

KMO检验的值大于0.5,Bartlett's检验显著性=0.000,说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显著,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得出方差贡献率如表3-6所示。

(3)提取主因子如表3-7所示。

正交旋转后,从众多指标变量中提取的两个公共因子分别反映了上海市物流人才市场工作年限的两个方面的主要特征:首先,通过因子载荷阵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约占77%,由不限/应届/在读、一年以上、二年以上决定,可以将该公共因子命名为必备经验,反映了现阶段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主要为该工作年限的人才,其中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才最为强手。其次,第二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约占18%,仅由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单个因子组成,可以将该公共因子命名为极限经验,即具有此类工作年限的人才对上海市物流人才的需求影响不大,但也是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必要组成部分。

4 结论

物流业作为新兴行业,对各类优秀人才的需求不断升温,使物流人才成为近年人才市场中的紧缺人才之一。

4.1 技能操作岗位的需求量最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需求最大的是业务操作人员,如进出口操作、报关、现场操作、货代操作等。而且物流企业对这类岗位的学历要求不高,一般为大专水平,且中专、高中学历也可应聘。总体上看,高职物流专业毕业生最为抢手,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相关资格培训。薪酬上,企业普遍开出2 000~3 000元/月,并加一定的绩效工资。

4.2 管理型(包括基础管理型)人才需求旺盛

从分析结果看,物流人才市场对管理型(包括基础管理型)人才的需求仅次于技能操作型。大量的技能操作型人员势必需要相当的管理人员。这类管理人员大多有基层操作经历,学历要求一般大专及以上,工作经验一般一年以上。薪酬上看,管理型人才的基础工资大多在5 000元/月,根据绩效,还有丰厚的绩效工资。

4.3 策略型人才的需求不多、但属于紧缺型人才

策略型人才,像供应链总监、物流总监等职,市场需求不是很大,但要求甚为苛刻,先看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如物流配送总监需要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重要的是必须是相关工作经验,且曾经从事的行业必须一致,岗位也要对口。不过由于招聘普遍困难,很多企业有意将8年经验的门槛降低至5年甚至3年。学历的要求,总监类职位一般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有的甚至要求博士学历,月薪一般在每月20 000~30 000元。可见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高级物流人才,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要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必须具备过硬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有一定的学历水平和相当年份的基层工作经历[5]。

参考文献

[1]赵光辉,丘建华,赵艳.交通运输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需求及供给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8(9):41-45.

[2]王发仁,刘泽,徐建平.山东省会计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8):17-19.

[3]何晓林.物流人才供需不对称性探析[J].中外物流,2008(4):30-32.

[4]杜新建,张昕,杨浩雄.北京地区物流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9):308-310.

上海市人才 篇3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费、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进行了研究,并发现上海市提供给上海市后备人才培养的总体经费较为充足,但是仍有部分学校或运动队仍然收支不平衡。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经费的研究为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上海市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经费

竞技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体育经费的供给水平,适时、适量增加体育经费是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再加上运动训练耗资较大,训练经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运动队的竞技水平[1]。因此,训练经费的多少是影响训练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海市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上还存在着严重不足,没有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多元化培养体制[2]。应该广泛带动和利用社会这一丰富的资源,以学校为基础单位,建立上海市特有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资金链。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以“上海市”、“人才培养”和“经费”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查阅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经费相关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专家访谈法:通过实地拜访、电话访谈、邮件访问等方式,就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经费的问题,对上海市各级某些运动学校领导、教练员进行调研,广泛听取了专家们的建议和意见,获取第一手资料;逻辑分析法: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调研资料对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逻辑归纳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上海市专业运动队经费来源与支出

财政拨款是上海市竞技体育事业经费收入的主要来源。首先,为了保障专业运动队的训练质量,上海市对专业运动队训练场地的兴建和修缮进行补助。例如上海市拨款8966万元对上海体育馆进行了大修,投资8000万元对江湾体育场进行保护与修缮,投资14.9亿元兴建上海旗忠网球中心等;其次是对运动队建设经费的投入。例如2005年上海市对专业运动队的支出经费为29817元,2007年上海市对专业运动队的投入经费为18313万。丰厚的经费保障,为上海市竞技体育的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上海市各区县业余体校经费来源与支出

调查发现,当前上海市业余体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见表1),各学校办学规模不同,政府拨款额度也存在一定差异。从总量上看,大部分学校能够做到收支平衡,甚至略有盈余。教学经费、训练经费和运动员伙食费是业余体校经费的主要支出对象[3](见表2)。各项经费收入和支出的标准差与均值相差较大,说明在所调查样本学校中学校经费收入与支出存在非差大的差异。即有的学校经费非常充足,收入与支出的经费规模比较大。而有些学校,经费收入与支出规模则相对较小。

表1 上海市各区县业余体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

经费来源 有效样本 均数(万元) 标准差(万元) 最小值(万元) 最大值(万元)

办学经费 21 562.2014 576.76088 38 1970.2

政府拨款 22 500.9468 561.17090 38 1970.2

学费 4 49.4325 40.20286 4.58 89.00

其他 13 67.5131 107.42993 3.6 400.00

注:数据来源于沈建华《上海市区(县)级业余体校规范化建设》,属于上海市体育局社会科学、决策咨询项目论文。

表2 上海市各区县业余体校的主要经费支出(万元)

经费支出 有效样本 均数(万元) 标准差(万元) 最小值(万元) 最大值(万元)

教学经费 10 103.3415 205.55444 1.00 680.00

训练经费 22 99.7545 139.61118 10.00 548.00

运动员伙食费 15 48.8473 46.31287 5.39 182.00

注:数据来源于沈建华《上海市区(县)级业余体校规范化建设》,属于上海市体育局社会科学、决策咨询项目论文。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上海市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资金,但是仍有部分业余体校或体育传统学校或某一项目运动队仍然出现收支不平衡状态。这主要是由经费来源渠道较窄、获取比赛资金途径较为单一和学校自筹经费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的。

(二)建议

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应当拓宽经费来源渠道,重视社会融资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上海市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提供新兴力量。

参考文献:

[ ] 陈烨.山西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2(06):138-141.

[2] 秦文宏,黄军海.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基础培养状况及风险——典型案例分析[J].体育科研.2012(04):55-57.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申请书 篇4

资格认定证书编号

PJ[20

]

□□□□□□□

PJ[

]

PJ[

]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申请书

(2016版)

项目名称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所在单位

(盖章)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项目责任人

电子邮件

****年**月**日订

一、本申请书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制定。

二、申请人应根据申请书要求,逐项认真填写,留空部分请填无。

三、外来语须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单位(企业)基本情况表

单位(企业)名称

注册地行政区划

单位(企业)代码

□□□□□□□□-□

电子邮件

单位(企业)

法人代表情况

□身份证号□护照□军官证

最高

学历

任现职

电话

科研部门

电子邮件

财务部门

电子邮件

开户银行

开户名

单位隶属

□□

01.中央单位

02.地方单位

注册登记

□□

01.国有企业

06.外商投资企业

11.高等院校

02.集体企业

07.有限责任公司

12.研究院所

03.私营企业

08.股份有限公司

13.社会团体

04.联营企业

0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4.其他

05.股份合作企业

10.国家机关

单位职工总数

大专以上

研究开发

单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总数

其中大学本科以上人员数

企业上年末财务情况,新企业填写申报前一月的财务情况

企业注册资金

万元

其中外资(含港澳台)比例

企业注册时间

****年**月**日

企业总收入

万元

企业净利润

万元

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企业创汇总额

万美元

总资产

万元

总负债

万元

企 业

特 性

□□□□□(请将下列符合企业情况的代码填入空格内,最多填5项)

0.国家科技产业化基地内企业

5.科研院所整体转制企业

1.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6.国家高新区内的企业

2.高等院校办的企业

7.孵化器内的企业

3.科研院所办的企业

8.其他

4.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办的企业

单位需要说明的问题:

申报项目

(技术)领域

□□

(请将下列符合领域情况的代码填入空格内,最多填2项)

1.电子与信息

2.生物、医药

3.先进材料

4.光机电一体化

5.资源与环境

6.新能源、高效节能

7.绿色农业

8.其他高新技术

9.文化艺术

10.金融

11.新闻

12.体育

13.贸易

14.航运

15.其他社会科学

中文关键词

(用分号分开,最少3个,最多5个)

英文关键词

(用分号分开,最少3个,最多5个)

中文摘要

(限400字)

申请人基本信息表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职称

职务

政治面貌

出生地

回国时间

****年**月**日

最高学位

授予国家

授予时间

授予学校

所学专业

留学国家或地区

留学起止年月

留学学习专业

留学类别

留学方式

是否导师

外语语种

首次参加工作时间

是否获得国外永久居留权

电子邮箱

手机

回国后工作单位名称

传真

单位地址

电话

邮编

家庭地址

电话

邮编

户籍状况

证件编号

证件获得时间

证件有效期限

所持护照国别

护照号码

与现单位聘用(劳动)合同起止年月

国内外主要学术或社会兼职

出国前所在单位(学校)名称

出国前毕业学校名称

毕业时间

毕业专业

所获学历(学位)

留学学校名称

英文

中文

博士后单位

英文

中文

来沪前单位(就读学校)

英文

中文

代表性文章

英文

中文

期刊名称

发表时间

代表性专利

英文

中文

授权时间

转让收益

转让单位

代表性成果

英文

中文

转让情况

代表性著作

英文

中文

出版时间

出版社

申请人业绩介绍(包括简历、获得的研究成果、荣誉称号和特长等,其中简历由大学入学开始,按年月连续填写,字数在1500字以内):

项目可行性方案提纲:

一、项目意义

项目意义、价值、特色和创新点。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含知识产权状况和技术标准状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所在企业或行业的发展需求。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关键

研究的总体目标,研究思路和创新点,主要内容、采取的方法、所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及可行性分析。

三、执行年限和计划进度

按季度、列出计划进度和关键的、必须实现的节点目标。

四、工作条件和环境保障

申请人所在单位情况(包括已经具备的工作条件等);项目组织机制设计;产学研结合及工作开展设想等。

五、成果形式和考核指标

具体的成果定性、定量考核指标;成果的表达形式,能否申请并获得专利。包括:1.主要技术指标、形成的专利(申请不同类别专利数和可望授权专利数)、标准(标准草案和形成的技术标准水平)、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论文专著及其数量、指标和水平等;2.项目实施中形成的实验室、研发中心、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及其规模等;3.经济考核指标;4.人才培养情况。

六、预期效果和风险分析

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经济效益和产业化前景(预计年产值、年利润、年节汇、年创汇、年节能等);对环境影响程度及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可能的技术风险;可能的市场风险。

七、主要研究人员情况

项目责任人和主要成员介绍(简历、工作经历、代表性论文、著作、设计、专利等,并注明发表时间、刊物名称、专利号等;主要成果水平及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八、国内合作形式和合作单位意见

合作单位对合作内容、形式、参加人员数、投入资金数、保证工作条件签署具体意见并盖公章。

九、国际合作内容和合作形式

合作国别,合作内容,合作方式、与国外合作伙伴协议,预期目标。

十、附件

1、浦江人才计划留学人员资格认定证书;2、代表性论文专著首页、专利证书及其它申请人认为有必要提交的资料。

十一、所在单位意见

所在单位对项目人员配备及条件经费保障的承诺,并盖单位公章。

十二、区县科委、人社局或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意见(创业类须填写)

审查推荐意见,审核人签字并盖公章。

十三、专家组意见(由管理办公室填写)

对申请人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学术水平以及是否同意经费支持提出意见。

(专家组签章)

****年**月**日

十四、管理办公室意见

(签章)

****年**月**日

表1

项目研究人员表

姓名

证件类别

证件号码

性别

出生日期

现工作单位

现专业技术职务

签章

项目责任人

项目高级研究人员

上海市人才 篇5

国内人才申领《上海市居住证》审核试行办法

第一条(依据)

根据市政府发布的《引进人才实行〈上海市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制订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凡按规定申领《上海市居住证》(以下简称《居住证》)的国内人员,试行按要素计分审核。

第三条(用人单位)

本试行办法所称用人单位是指信誉良好,具有用人自主权,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符合本市产业发展方向的各类企业、事业、社团、民办非企业机构,以及住所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央及外省市在沪单位。

第四条(评价计分体系)

本试行办法的评价计分体系由一般分和附加分两大部分、共14项要素组成,满分为120分。

一般分部分由基本分、专业能力分、导向分三小部分、共10项要素组成,满分为120分。

附加分由4项要素组成,满分为30分。

申领《居住证》者的得分,为两大部分、14项要素得分的累计分值;累计分值如超过120分,计为120分。

第五条(一般分)

一般分部分由基本分、专业能力分和导向分三小部分组成。

一、基本分部分满分为55分,由年龄、受教育程度、受聘情况、亲属关系、住房情况等5项要素组成。

(一)年龄

年龄项最高分为10分。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1、35周岁以下10分2、36——50周岁5分3、51周岁以上0分

(二)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项最高分为25分,只计最高学历(学位);硕士、博士要求同时取得学历和学位。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1、博士25分

2、硕士23分

3、学士21分

4、大学本科20分

5、大专(高职)10分

6、高中(含职校、技校、中专)及以下0分

(三)受聘情况

受聘情况项最高分为10分,根据受聘于本市用人单位的情况计分。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1、以项目、任务等方式聘用10分

2、聘用(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及以上10分

3、聘用(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一年5分

4、未受聘0分

(四)亲属关系

亲属关系项最高分为5分。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1、父母、配偶中有一人为本市户籍5分

或配偶已取得3年及以上有效期《居住证》

或配偶要素累计分(不含本项分值)达到3年及以上有效期《居住证》标准分

2、其它0分

(五)住房情况

住房情况项最高分为5分,“在本市有产权住房”是指本人为产权人或共有产权人。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1、在本市有产权住房5分

2、其它0分

二、专业能力分

专业能力分部分满分为35分,由专业能力和专业培训等2项要素组成。

“特殊才能”的人才,专业能力的计分标准另行制定。

(一)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项最高分为30分,同时符合两个及以上标准只计最高分值。“获得执业(职业)资格”根据不同的执业(职业)资格,给予5—15分。“拥有发明专利”是指由申请人发明创造的专利,经同行专家认定后根据专利水平给予5—10分。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1、两院院士30分

2、博士生导师25分

或获得国家级奖励

3、获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0分

或受聘于事业单位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或受聘于机关担任局级以上职务

或受聘于企业高级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缴税月收入在10000元及以上

4、获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8分

或受聘于事业单位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或受聘于机关担任处级以上职务

或受聘于企业中级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缴税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上

或获得省部级奖励

5、获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5分

或受聘于事业单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

或受聘于机关担任科级以上职务

或受聘于企业一般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缴税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上

6、获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分

或受聘于事业单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

或受聘于机关担任一般职务

或受聘于企业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缴税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上

7、获得执业(职业)资格5—15分

8、拥有发明专利5—10分

9、其它0分

(二)专业培训

专业培训项最高分为5分。对于国家、本市和境外的专业培训证书,经认定给予1—5分。有多种证书分值可累计,但总分不超过5分。各类开展专业培训、发放专业培训证书的合法机构,可向市人事局申报专业培训证书认定,经认定后纳入本评价计分体系并予以公布。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1、取得经认定的专业培训证书1—5分

2、未取得经认定的专业培训证书0分

三、导向分

导向分部分满分为30分,由专业类别导向、产业(行业)导向、地区导向等3项要素组成。

(一)专业类别导向

专业类别导向项最高分为10分,根据人才开发目录划分紧缺、需要、控制。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1、紧缺10分

2、需要5分

3、控制0分

(二)产业(行业)导向

产业(行业)导向项最高分为10分,“高新技术、软件、集成电路行业”指经市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上述行业的企业引进相关的人才;“本市重点发展产业(行业)”根据人才开发目录确定。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1、高新技术、软件、集成电路行业10分

2、本市重点发展产业(行业)10分

3、其它0分

(三)地区导向

地区导向项最高分为10分,重点发展地区根据人才开发目录确定,要求居住地、工作地同时在重点发展地区。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1、重点发展地区10分

2、一般地区0分

第六条(附加分)

附加分部分最高分为30分,包括同行专家推荐附加分、人才在沪投资创业附加分、境外工作或学习经历附加分以及根据国家和本市法规规定经核定给予的附加分等4项要素,4项要素的得分可累计,但最高不超过30分。

(一)同行专家、行业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推荐附加分

同行专家、行业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推荐附加分项最高分为20分,如有多名专家和行业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同时推荐只计最高分。行业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向市人事局提出申请,经市人事局备案同意后具备推荐本行业“特殊才能”人才的资格

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1、两院院士推荐20分

2、行业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特别推荐15分

3、博士生导师推荐15分

4、其它0分

(二)人才在沪投资创业附加分

人才在沪投资创业附加分项最高分为20分。在沪投资额可累计;如创办多个企业及机构,缴税额可累计,聘用本市员工人数可累计。本项具体计分标准如下:

1、投资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20分

或投资创办的企业连续三年缴税额在100万元及以上

或投资创办的单位聘用本市员工100人及以上

2、投资额在5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15分

或投资创办的企业连续三年缴税额在50万元及以上

或投资创办的单位聘用本市员工50人及以上

3、投资额在3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10分

或投资创办的企业连续三年缴税额在30万元及以上

或投资创办的单位聘用本市员工30人及以上

或在本市投资创办民办非企业机构

4、投资额在1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5分

或投资创办的企业连续三年缴税额在10万元及以上

或投资创办的单位聘用本市员工10人及以上

5、其它0分

(三)境外工作或学习经历附加分

境外工作或学习经历附加分最高分为10分,经历应当连续,不得累计;有多次经历只计最高分。

本项具体计分办法如下:

1、有一年及以上境外工作或留学经历10分

2、有三个月及以上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5分

3、其它0分

(四)根据国家和本市法规规定经核定给予的附加分

根据国家和本市法规规定给予的附加分项最高分为20分,是指国家和本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有相应规定,经市人事局核定后可给予5—20分。

本项具体计分办法如下:

1、法规有相应规定5—20分

2、其它0分

第七条(标准分)

一、暂未被本市用人单位聘用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要素累计分值在50分及以上者,可办理有效期为6个月的《居住证》。

二、已被本市用人单位聘用或在本市投资创业的人员,可按要素累计分值分别办理1年、3年、5年有效期的《居住证》:

1、分值在90分及以上者,可由申请人任选办理三种有效期的《居住证》;

2、分值在89分以下、70分及以上者,可由申请人选择办理3年及以下有效期的《居住证》;

3、分值在69分以下、60分及以上者,可办理1年有效期的《居住证》。

第八条(本办法的调整)

市人事局根据人才引进宏观调控的需要,及时确定、调整并公布申领6个月、1年、3年和5年有效期《居住证》的条件和标准分。

第九条(附则)

上海市人才 篇6

申报条件

(一)用人单位基本条件

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用人单位引进本市紧缺急需的国内优秀人才

2、用人单位应正常经营、无不诚信记录,并依法纳税,按规定参加本市社会保险

(二)引进人才基本条件

在沪工作稳定,专业(业绩)与岗位相符,一般应能在本单位工作五年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或者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受聘相应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政府奖励的人员。

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和本市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核心成员。

4、列入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培养计划的人选。

5、在本市重点支持的产业和领域中担任高级经营管理职务且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人员。

6、本市金融、贸易、航运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地区总部投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中心紧缺急需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应属单位紧缺急需的业务骨干,且具有两年以上(截至申报之日)相应工作经历。

7、本市重点引进机构、项目或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紧缺急需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8、本市重点产业发展紧缺急需、取得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高级技师),或取得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技师)且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以上技能竞赛奖励的在工作一线从事技能类职业、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国家及省部级以上技能竞赛奖励,是指国家级或省部级技能类人才表彰、国家级技能竞赛金、银、铜奖或省部级技能竞赛金奖或一等奖。技能类职业、工种范围另行发布。

9、本市文化艺术、体育、传统医学、农业技术及其他特殊行业紧缺急需的专门人才。

10、在沪投资于本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为投资所在地区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中担任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职务的创业人才。

11、其他紧缺急需、确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除特殊说明外,所有申报材料均须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单位申报材料

1、单位介绍信,经办人员身份证。

2、单位申请报告,内容应当包括单位简介,申请事项和理由。

3、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须加盖单位公章);单位为分公司的,还须提供总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和人事授权书。

4、《上海市引进人才申请表》。

5、合同期限3年及以上,且自申办之日起有效期为2年及以上的劳动(聘用)合同。

6、反映政治素质、能力业绩以及无参加非法组织等违法记录的相关材料。

申请人申报材料

7、居民身份证、户口簿(需要外地详细住址页及本人信息页),集体户口的由户口所在地公安部门出具户籍证明原件。

8、婚姻状况证明材料,包括:

(1)未婚:由户籍地民政部门出具的未婚证明。

(2)已婚:结婚证书。

(3)离异:离婚证、离婚协议书或法院调解书、判决书。

9、户籍所在地乡镇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包括:

(1)已婚未育:提供已婚未育证明。

(2)已婚已育:提供《出生医学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者其他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相关证明材料。

10、学历、学位证书及验证报告。

11、就业期间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明材料和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包括:

(1)在沪无工作经历且直接从外省市进沪的,提供外省市就业地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明材料和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在外省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未参加社会保险的,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2)已在沪稳定工作的,应按规定参加本市社会保险并依法纳税,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由各受理点受理人员进行信息查询。引进人才需提供本市就业期间的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12、本市落户证明,包括:

(1)引进人才本人或其配偶在沪居住房屋房地产权证或者配偶的租用居住公房凭证。

(2)居住在人才公寓、职工宿舍等的,提供相应集体户口簿复印件或者户籍证明,以及同意落户证明。

(3)落户在本市直系亲属家中的,提供引进人才本人与直系亲属的身份关系证明、直系亲属在沪的居住房屋房地产权证或者租用居住公房凭证、直系亲属的居民户口簿,户口簿上所有登记人员共同签署的同意落户的书面证明。

(4)落户在市或区县人才服务中心集体户口的,提供市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出具的同意落户证明。

13、申请人外省市调出单位(或档案保管单位)出具的同意调出证明,如果档案已在沪,提供档案保管部门出具的保管证明原件。

14、配偶随调随迁,包括:

(1)配偶随调的,提供资料与申请人相同。

(2)配偶随迁的,提供身份证、户口簿及在外地已退休或无业(失业)的相关证明。

(3)配偶暂不调沪的,提供身份证、户口簿,提供由引进人才和配偶双方共同签署的书面承诺证明。

(4)配偶已在沪的,提供身份证、户口簿、工作关系证明。

15、未成年子女随迁材料,包括:

(1)提供居民户口簿或户籍证明。

(2)满16周岁以上且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就读的子女随迁的,另需提供就读证明、学籍证明或学籍卡。

1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其他相关部门根据需要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与依据的申报条件相应的证明材料:

◆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或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人事部)会同相关部委共同授予的政府奖励的个人证书。

◆ 国家或本市科技主管部门关于国家及本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和本市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批复证明。◆ 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或各省、市、自治区和人才主管部门关于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培养计划人选的批复证明。

◆ 上海市科技委员会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批复证明。

◆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关于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批复证明。

◆ 国家级或者省部级技能类人才表彰、国家级技能竞赛金、银、铜奖或省部级技能竞赛金奖或一等奖的证明。

◆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特殊人才的认定材料或者相应的专业资格证明材料。

◆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明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之一:

(1)通过考试、评审取得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评审表及聘任证书;

(2)根据规定实行以聘代评的行业(单位)中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提供单位的聘书;

(3)本市核发的(或外省市核发且通过本市考核复评的)国家二级以上技能类职业资格证书;

(4)经认可由相关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申报流程

中央在沪单位、市属单位到市人才服务中心各受理点进行单位审核及现场申报;其他单位到注册所在地的区县人才服务中心进行单位审核及现场申报。

1、用人单位注册:在21世纪人才网上(http://)进行单位信息注册、并填写相关信息。(首次申报时)

2、用人单位在网上登录填报引进人才申请信息,确认后打印《上海市引进人才申请表》并盖章、签字。用人单位备齐单位和个人的相关书面材料后,到指定受理点进行现场申报。

3、未通过审核的用人单位,首次申报时应到指定受理点进行单位审核。(首次申报时)

4、已审核通过的用人单位到指定受理点进行现场申报,提交符合规定的完整的书面材料。

5、市人才服务中心和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正式受理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

6、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7、审核通过人员信息在政务网上进行公示,时间15天

8、公示无异议的,由受理部门出具相关证明并办理相关手续。

注意事项:单位审核时须携带单位介绍信、经办人身份证、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附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单位为分公司的,还需提供总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和人事授权书。

户口迁移流程

1、引进人才在取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3个工作日后,持相关证明和本人身份证到拟落户地公安分(县)局人口管理部门办理《准予迁入证明》;

2、持《准予迁入证明》到外省市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

3、持《准予迁入证明》、《户口迁移证》及申报单位工作关系接收证明到原受理点办理《申报户口证明信》

4、持《准予迁入证明》、《户口迁移证》、《申报户口证明信》及其他相关材料到落户地的派出所办理落户手

上海市人才 篇7

一、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四个理念”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闸北的人才工作, 必须树立“四个理念”:一是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 走出发展困境, 必须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以人才引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人才使用为本的理念。要把用好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 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使各类人才作用充分发挥, 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三是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理念。要加大政府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力度, 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投资人才资源开发, 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 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 使人才资本投入增长速度高于物质资本, 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四是树立创新伟大、创业崇高、创优光荣的理念。要保护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激情, 营造尊重创新、崇尚创业、支持创优的良好氛围, 使各类人才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勤于创优, 促进人人做贡献、人人都成才。

二、加大培育集聚力度, 进一步促进人才服务业发展

以“中国上海人才市场”入驻闸北为契机, 大力培育和发展人才服务业。一要建设“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通过调整、建设一批功能性项目, 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性人才服务机构, 配套和完善一批生活服务设施, 围绕上海人才大厦建设这一核心, 逐步完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建设。产业园区将建设规划为信息交换服务、生活服务、专业服务和配套服务等四大功能性区域。二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人才服务业。把发展人才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着力点, 以大力拓展人才猎头、人事外包、人才信息网络等服务项目为基本手段, 完善人才资源配置体系, 加大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力度, 大力发展人才服务业, 有效提升人才服务业发展规模和能级。三要构建区域性公共人事服务体系。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整合资源, 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重点建设好公共信息服务、政策咨询服务、创业服务支持、人才流动服务、人才培训支持和人才发展保障等六个公共服务平台。四要推进人才服务信息化。加快开放共享的人才基础信息库和分类人才资源信息库建设。重点建立党政管理人才库、专业技术人才库、经营管理人才库、高技能人才库、社会工作人才库、科技创新人才库以及包括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特聘专家、区拔尖人才及领军人才后备梯队人员在内的领军人才库。

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进一步优化人才综合环境

人才发展的关键在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要实行优秀人才奖励制度。设立闸北人才工作专项资金, 专项用于支持高层次人才开发,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在继续做好闸北区领军人才、区拔尖人才和区优秀青年人才评选的同时, 设立区人才最高奖项, 建立健全奖励机制。二要实行“人才安居工程”。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统筹解决”的原则, 紧紧依托房地产市场体系及住房保障体系, 多渠道、分层次地解决引进人才住房困难问题。研究实施高端人才住房补贴、人才公寓计划、重点区域优秀人才租房补贴政策。三要构建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探索成立覆盖全区各类高层次人才代表的区高级人才联谊会, 推进高层次人才的组织化进程。聚焦企业和人才的个性化需求, 整合政府有关资源, 推出高层次人才菜单式服务项目, 切实为区高层次人才提供多方位、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开设定点医疗机构诊疗的“绿色通道”。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四要构建人才工作网络体系。将人才工作与党建工作、干部工作相结合, 依托区域性党建大格局, 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全覆盖实现人才工作的全覆盖, 加强人才工作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各街道 (镇) 、各创业园区、工商联人才工作站的开发、管理与服务职能, 把人才工作站进一步向居民区、经济园区和商务楼宇延伸, 建立人才工作站分支机构, 分发功能菜单, 组织和吸引有关人才和企业到人才工作站参加活动。

四、加大开发集聚力度, 进一步增强人才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

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 带动各类人才开发集聚。一要聚焦重点人才, 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把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作为提升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工程来全力推进。重点落实好各项培养开发政策, 使已经产生的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尽快成长起来。充分发挥闸北区留学生联谊会联情、联谊和联智作用, 广泛集聚海外留学人才。认真做好高层次人才, 关心好、服务好、凝聚好高层次人才, 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二要聚焦重点领域, 加快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以市北高新园区、上海多媒体谷、上大科技园区和东方环球企业中心以及“三个区带”的建设为载体, 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产业、创意产业中运用多种形式、多渠道集聚一批高端人才, 大力引进和培养服务外包高级人才, 发展信息产业人才, 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三要聚焦重点项目, 为人才创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抓住闸北新一轮发展机遇,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年度工作要点, 围绕信息服务产业、文化创意发展、教育卫生等一系列重点工作项目, 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在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上, 将有关政策向重点项目倾斜, 扎实做好人才保障服务工作。此外, 还要统筹抓好体制内外、各个行业、各个层次人才资源的开发, 要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工作, 使全区人才队伍的规模、质量和结构更加适应闸北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五、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整体水平

人才工作是个综合系统工程, 必须整合资源, 完善机制, 形成合力。一要加强人才工作组织体系建设。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 进一步推进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和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向基层组织延伸和发展, 使各级组织都来延揽人才、服务人才。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突出对“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情况的督促检查考核, 确保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二要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加大公共财政对人才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人才开发重点项目的投入, 在现有的由区级财政逐年安排的“闸北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的基础上, 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的多元化的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机制。三要实施“三区”联动工程, 推进区域人才共有共育。立足区情, 从区域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的需求出发, 积极推进园区、校区、社区“三区”联动的人才合作共育机制, 不断扩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继续做好高校优秀人才来闸北区挂职工作, 同时积极探索地区干部到高校、到企业挂职工作, 实现双向挂职, 良性互动。探索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以人才工作带动闸北区重点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工程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兴建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创优实践基地等, 吸引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优秀人才在闸北区创业和发展, 不断提高全区人才工作总体水平。 (作者单位上海市闸北区委组织部) ■

上海:赴英美招聘高层次金融人才 篇8

在英国伦敦、美国芝加哥和纽约分别举行的三场招聘会,现场签到共2176人,现场共收到应聘个人材料7486份次,面谈达到4432人次,初步达成意向800余人次。从参加招聘会的海外人才来看,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学历高且名校毕业生多。现场应聘的海外人才中约9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9%,硕士占75%,学士仅占6%。这些海外人才大多毕业(或就读)于国外著名学府,包括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商学院、伦敦城市大学等以及美国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

大多具有多年行业经验。80%的参会人员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其中,22%具有6~10年工作经验,16%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特别是参加美国芝加哥和纽约招聘会的人员,很多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熟悉国际行业惯例和操作程序,应用能力强。

回国意向比例高。70%以上的参会人員有意向回国发展,其中既有应届毕业生,也有持“绿卡”且工作经验丰富的留学人才,还有已入外籍在外工作生活20余年的“老留学生”。另有30%处于观望状态,但对回国发展抱有浓厚兴趣。

回国待遇期望有所降低。与历年海外人才招聘相比,此次参加招聘的海外人才对回国待遇的期望有所降低,主要表现在对职位级别和薪金等方面要求的普遍下降。这一方面是更实际地了解了国内情况,使个人的愿望要求更趋合理,另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行业情况恶化和失业转行的压力导致就业要求有所下降。

吸引了一批外国专业人士参会。三场招聘会均以留学人员参会为主,但也确实吸引了一批中高层次外国专业人士参加,比例较往年有明显提升,而且参会外国专业人士大多能用中文与用人单位直接沟通,成为招聘会上,的一道风景线。据统计,参会外国专业人士共50多名。

美国人才优势明显。英美两地三场招聘会相比较,美国的海外人才在数量质量上都具明显优势。美国应聘人员中,90%以上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其中近50%具有6年以上工作经验。而英国参会应聘人员有40%以上为应届毕业生。

招聘单位普遍反映美国的人才行业类别丰富,且从业时间较长,整体素质水平高,从国内教育背景看,美国的海外人才大多来自清华、北大、中科大等国内一流院校,而英国具有行业经验的人才比例较低。

此次美英人才招聘活动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祖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他们迫切需要了解祖国发展的信息和回国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也波及海外留学人才,在职业发展正处困境之时,此次招聘活动恰逢其时地为海外人才提供职业发展平台,因此引来他们的踊跃参与和一致好评。

在这次海外招聘活动中,使人深切感受到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工作、为国服务的迫切心情,其中也包括那些已获得“绿卡”或处籍的留学人员。他们许多人乘火车或驱车长途赶来参加招聘会,甚至有的从法国、德国乘飞机赶到伦敦参会,以及从美国西海岸乘飞机赶到纽约参会。部分留学人员还表示愿意放弃所在公司年底的丰厚分红,以最短的时间回到国内就业。外国专业人士参会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往届招聘活动,这也使人感受到了国家强盛和中华文化传播给人才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直接赴海外进行招聘,虽然成本高、组织工作繁杂,但却极大方便了海外人才,深受他们的欢迎。不少留学人才迫切地询问,你们明年还来吗?这活动是不是以后还有?企盼之情溢于言表。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他们也感到走出国门进行招聘,不仅有助于开拓视野,而且直接实地了解到相关专业的国际市场动态,了解到海外人才状况及他们对岗位的需求。

此次招聘充分体现了政府搭台、企业主导、中介服务、社会参与、媒体引导的“五位一体”的综合机制,有效整合了政府、产业、市场和社会的资源,有效发挥了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成为招聘会成功的基础和保障。今后应予以加强和完善,进一步注重发挥国内外各类人才社会组织的作用,不断提高人才集聚的实效。同时,在海外实地招聘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平面媒体以及“请进来”(即组织回国考察等)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加强与海外人才的常规化的“热线”交流,更准确地把握海外人才供需信息,更好地服务于人才集聚工作。

上一篇:人事经理年终总结下一篇:乡镇党建扶贫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