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管条例

2024-08-12

上海市城管条例(共6篇)

上海市城管条例 篇1

参阅|《上海市城管执法系统法律文书样式(2018版)(》一)

法律文书样式目录 1.现场检查笔录2.证据照片(图片)登记表3.谈话通知书4.询问笔录5.责令改正通知书 6.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7.陈述申辩笔录8.陈述申辩复核意见书

9.听证告知书10.听证通知书11.听证笔录12.证据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13.先行登记保存物品处理通知书14.暂扣物品决定书15.延长暂扣物品期限决定书16.解除暂扣物品决定书17.行政处罚决定书18.当场处罚决定书19.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20.责令改正拆除清除恢复原状决定书21.延期(分期)缴纳罚款批准书22.行政决定履行催告书23.加处罚款决定书24.强制拆除决定书25.代履行决定书26.立即代履行决定书27.代履行催告书28.强制执行申请书29.执法协助通知书30.送达地址确认书31.送达回证32.案件移送函33.指定管辖申请书34.指定管辖通知书35.立案审批表36.撤案审批表37.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审批表38.案件调查终结审批表39.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表40.集体讨论记录

41.结案审批表42.审批表43.卷宗封面44.卷内文件目录45.卷内备考表法律文书制作基本规范

一、当事人基本情况填写

(一)公民:填写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居民身份证号码、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一般与居民身份证的信息一致。

(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填写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证照类型及编号、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一般与营业执照或者登记文件上的信息一致。

(三)个体工商户: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以登记的字号为当事人,填写名称、经营者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有效证件类型及号码、地址、联系电话等;无字号的个体工商户,以登记的经营者为当事人,填写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有效证件类型及号码、地址、联系电话等。

二、文书编号规则

(一)罚缴文书编号规则实施罚缴分离制度法律文书的编号统一设定为10位阿拉伯数字,采用手写或者打印的方式。10位阿拉伯数字编号按下列规则编制:

1.左起第1位表示罚缴分离法律文书的种类,数字设定为“1、2、3、4”。其中,“1”代表《当场处罚决定书》;“2”代表《行政处罚决定书》;“3”代表《延期(分期)缴纳罚款批准书》;“4”代表《加处罚款决定书》。

2.左起第2、3位数字表示年份。例如,2017年用“17”表示,2018年用“18”表示,以此类推。

3.左起第4、5位数字表示城管执法大队(支队)、基层中队。4.左起第6、7位数字表示内容由各区城管执法局自定,并报市城管执法局执法监督处备案。

5.左起第8、9、10位数字表示法律文书的顺序号。按照法律文书制作的顺序排列,自001起,自然递进。

(二)其他法律文书编号规则

除实施罚缴分离制度的法律文书外,其他法律文书的编号统一由文字与数字相结合的方式设定,文书编号的形式为:地区简称+城管+文书简称+年份号+顺序号组成。

1.地区简称。一般与同级人民政府发文文号使用的简称相同,如黄浦区简称“沪黄”。

2.文件简称。文书简称用文书标题中的关键字加上“字”表示。例如,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简称为“处告字”。

3.年份号。文书制作年份号用“〔

〕”表示,内填具体年份数字。例如,2017年制作的文书为“〔2017〕”,2018年制作的文书为“〔2018〕”,以此类推。

4.顺序号。文书顺序号内填6位阿拉伯数字。左起第1、2位数字表示城管执法大队(支队)、基层中队编号,左起第3、4、5、6位数字为序列号,按照案件办理的先后顺序编制,自0001号至9999号,自然递进。

三、文书制作基本要求

文书制作应当完整、准确、规范,符合相关要求。

(一)文书规格除有特别要求的文书外,文书尺寸统一使用A4(210mm*297mm)纸张印制。执法过程中需要利用手持移动执法设备现场打印文书的,在文书格式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文书规格大小可以适当调整,并报市城管执法局执法监督处备案。

(二)文书格式

1.标题:文书标题中行政机关名称使用2号宋体加粗;文书名称使用1号宋体加粗;文号使用3号仿宋或者仿宋_GB2312。

2.正文:同一文书正文尽量保持字体、字号一致,需加盖公章的制作式文书,正文使用3号仿宋或者仿宋_GB2312;表格内文字使用4号仿宋或者仿宋_GB2312。3.落款:使用3号仿宋或者仿宋_GB2312。

4.排版:行距为固定值28磅,表格及填写式文书尽量一页排完。落款需加盖公章的制作式文书,公章与正文尽可能同处一页;文书页数在2页或2页以上的,需标注页码。

(三)填写式文书制作要求

1.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用蓝黑色或者黑色的水笔填写,保证字迹清楚、文字规范、页面清洁。

2.文书栏目应当逐项填写(空项用“\”反斜杠处理),有选择项的应当根据需要勾选。

3.签名和标注日期必须清楚无误。有条件的,可以按照规定的格式打印。

4.两联以上的文书应当使用无碳复写纸印制,并标注联号。

(四)复印件(影印件)制作要求

1.当事人提供身份或资格证明或其他文件原件的,复印(影印)后,由执法人员在不影响重要信息处手写“与原件核对无误”,签名并签署日期;或加盖样章(印章为方形,尺寸约6cm(长)* 2cm(宽),采用蓝色油墨),填写相关内容。经核对与原件无误

执法人员签名:

日期:

****年**月**日

2.当事人仅提供复印件的,由当事人在不影响重要信息处手写“此件为复印件(影印件),与原件核对无误”,签名并签署日期;或加盖样章(印章规格同上),填写相关内容。此件为复印件(影印件),与原件核对无误 当事人签名:

日期:

****年**月**日

3.特殊情况下,由行政机关调取的主体证明材料需经当事人核对,由当事人在不遮挡重要信息处手写“经核对此件信息与本人身份信息无误”或“经核对此件信息与本单位主体信息无误”,并签署姓名和日期。

四、案卷顺序

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卷按照执法办案流程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参考顺序如下: 1.立案审批表

2.案件来源材料(包括投诉信函、投诉受理记录、案件移送函、上级交办材料等)3.现场检查(勘验)笔录 4.证据照片(图片)登记表

5.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审批表或行政强制措施审批表 6.证据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或暂扣物品决定书(包括送达回证)7.谈话通知书 8.责令改正通知书

9.询问笔录(包括当事人询问、证人证言,按被询问人、询问时间顺序装订)

10.当事人主体有效身份证明材料(包括被询问人身份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11.送达地址确认书 12.执法协助通知书

13.执法协助书面意见(包括所附材料)14.有关书证、物证材料 15.鉴定委托书 16.鉴定机构资质证明 17.鉴定报告

18.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及照片(复查)19.案件调查终结审批表

20.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或听证告知书(包括送达回证)21.陈述申辩笔录 22.陈述申辩复核意见书 23.听证申请书 24.听证通知书 25.听证委托书

26.听证公告(包括网站公告截屏或张贴公告照片)27.听证笔录 28.听证报告

29.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表 30.集体讨论记录

31.行政处罚决定书(包括送达回证)

32.延长暂扣物品期限决定书(包括审批表、送达回证)33.先行登记保存物品处理通知书、解除暂扣物品决定书(包括审批表、送达回证)

34.延期(分期)缴纳罚款申请及批准书(包括送达回证)35.罚没收据及物品处理记录(包括物品销毁记录及照片、拍卖变卖材料等)36.强制执行的相关材料 37.结案审批表

38.行政复议相关材料(包括复议申请书、答复书、复议决定)39.行政诉讼相关材料(包括起诉状副本、答辩状、判决书)40.其他材料法律文书具体样式及填写说明

1.现场检查笔录城管执法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名称现场检查笔录

(一)检查地点:

检查时间:

****年**月**日

分至

分 当事人:

(个人姓名/单位名称)

身份证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电话:

地址:

在场人:

职务:

电话:

检查人员:

记录人员:

现场检查情况(城管执法人员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并告知其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和如实回答询问,提供有关资料,协助调查并不得阻挠的义务):

附件:

1、现场情况示意图;

2、现场照片

张;

3、现场摄像

分钟。当事人(在场人)签名:

见证人签名: 检查人员签名:

记录人员签名:第页(共

页)

城管执法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名称现场检查笔录

(二)检查地点:

检查时间:

****年**月**日

分至

分 当事人:

(个人姓名/单位名称)

身份证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电话:

地址:

在场人:

职务:

电话:

检查人员:

记录人员:

现场检查情况(城管执法人员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并告知其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和如实回答询问,提供有关资料,协助调查并不得阻挠的义务):

城管执法人员当场告知当事人:你(单位)的行为违反了《

》第 条第款第 项的规定,依据《

》第条第 款第项的规定,将依法暂扣

。你(单位)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当事人辩称:

。附件:

1、现场情况示意图;

2、现场照片

张;

3、现场摄像

分钟。

当事人(在场人)签名:

见证人签名:检查人员签名:

记录人员签名:第页(共

页)注:本文书适用于实施暂扣措施的现场检查。填写说明现场检查笔录是执法人员对涉嫌违法行为现场情况进行检查时制作的文书。其中,现场检查笔录

(一)是执法人员常用的检查笔录;现场检查笔录

(二)是执法人员在实施暂扣措施过程中使用的检查笔录。

一、填写要求 1.检查地点:实施现场检查的具体地址、场所、区域等。2.检查时间:现场检查的起止时间,要具体到时、分。3.当事人:按要求填写当事人基本情况。4.在场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其他人等。写明在场人的姓名、职务、电话。5.检查人员:写明参加检查的两名以上执法人员的姓名。6.记录人员:一般是检查人员的一员。7.现场检查情况(1)两名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的记载;(2)写明案件来源情况,是否通知当事人到场、是否有证人见证检查活动等;(3)准确、客观、全面记载违法事实或违法行为,包括有关数据、位置、状态、情节程度等,不使用模棱两可或者推断性语言;(4)检查时收集的许可证明文件、工程图纸等情况记载;(5)现场进行拍照取证、责令改正或已改正的情形等,应当一并记录;(6)采取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或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况。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记录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并记录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情况;(7)两名执法人员签名,注明日期。8.当事人(在场人)意见:应当有“以上情况属实”的意思表示及姓名和日期。拒绝签名或盖章的,由执法人员在备注中予以注明。现场有见证人的,见证人应当签名,并注明身份和日期。

二、注意事项1.在场人是指检查过程中,参与现场检查的人员。被检查人是公民的,在场人即为其本人,在场人处可不填写,划“\”反斜杠处理;被检查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在场人为该单位参与现场检查的人员,如负责人、项目经理、员工等,填写时应当注明职务身份。2.同一时间同一执法人员只能检查一个涉嫌违法现场。3.现场检查时应当进行视音频同步记录。

2.证据照片(图片)登记表城管执法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名称证据照片(图片)登记表 收集时间

****年**月**日

分收集地点 收集方式□现场拍摄/□网络下载/□举报人提供/□媒体图片/□其他部门移送□其他方式

收集人员姓名 收集人员身份□执法人员□其他人员: 照片、图片粘贴(打印)处:

证明内容:

上海市城管条例 篇2

为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实施《条例》,现就其主要内容作如下解读。

一、关于修法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本市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更为复杂,原《条例》已经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不适应性:一是不适应国家层面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在立法理念、监管方式等方面都作了重大突破,在责任追究上一改环保领域手段过软的弊病,针对违法排污者创设了按日计罚等硬措施。原《条例》的部分内容与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不尽一致,相关制度措施也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二是不适应新时期环境治理工作。近年来,国家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大气、水、土壤行动计划相继出台,同时,国家对各省市明确下达了环境目标,要完成这些目标,任务还很艰巨,需要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三是不适应环境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今年国家层面由环保部牵头的环境保护改革方案有20项。同时,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照中央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布局,先行先试。本市正在进一步深化环评审批改革,探索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鼓励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环境监测社会化等改革创新工作。随着依法行政的推进,改革要于法有据,这些改革创新需要通过修订《条例》予以法制化。四是不适应“四个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四个中心”。距离目标节点不足五年,迫切需要通过修订《条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绿色发展,进而将生产要素向“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集中。

二、关于修法的基本原则

《条例》的修改贯彻了“广泛参与、绿色发展、全面监督、严格执法”的基本原则。一是“广泛参与”,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环境保护,营造社会共治的格局;二是“绿色发展”,突出源头防治,从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三是“全面监督”,督企与督政并重,在强化企业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的同时,督促相关政府部门积极履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护群众环境权益;四是“严格执法”,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三、《条例》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推进全社会共同治理

《条例》按照“更好发挥政府的主导和监管作用,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的指导思想,明确了不同主体的责任:对于政府,重点强调各级政府对所辖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将环境保护履职情况作为对政府和领导人督察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对于企业,重点强化其主体责任,除了依法履行污染防治义务外,还需要公开污染物排放和防治信息,推动实施清洁生产和绿色改造等。对于社会公众,重点引导公众绿色出行,注意节约资源,积极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通过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多元化渠道。

(二)关于推进源头治理

未来,本市通过末端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减排空间也更加有限。同时,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偏重、污染排放过于集中等结构性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因此,除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外,必须大力推进源头治理。为此,《条例》第二章、第三章分别从规划管理和绿色发展不同的角度加强环境保护的源头治理工作,其中重点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第一,细化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该制度是近年来国家重点开展的一项国土空间管控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战略,为提高可操作性,《条例》从两方面予以细化:一是确定生态红线保护具体范围,明确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的滩涂湿地等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实施严格保护。二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与城市规划之间的衔接,明确分类分级管控和严格保护的要求。第二,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条例》明确市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等部门应当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将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纳入淘汰类、限制类产业目录。针对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违法情况突出的地区,明确区政府应当采取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生态整治等方式实施综合治理。第三,积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一是鼓励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对产品设计、物料采购、制造、销售、物流、回收和再利用等各个环节实施绿色改造。二是推行绿色办公,控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三是鼓励环保产业发展,推行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和加强物资循环利用等措施。

(三)关于创新市场化环境治理机制

环境保护任务日益复杂多样,政府监管、企业治理都有必要借助市场化机制,在降低监管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实现治理目标。为此,《条例》创新设立了以下四项治理机制:一是污染防治协议制度。创制了环保部门与排污单位签订污染防治协议的制度,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从政府跟企业之间的对抗走向合作,加快推进环保重点工作。二是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排污单位可以委托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实施污染治理。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的,排污单位仍然需要承担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三是排污权交易制度。排污单位可通过排污权交易取得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四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探索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通过市场手段强化对重污染行业的监管,同时,把环境风险责任社会化。

(四)关于环境管理制度的优化和改革

近两年,环保部门积极探索环境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改革前,环境管理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三同时”、项目试生产、竣工验收、总量控制、排污许可、排污申报等制度。改革后,取消建设项目试生产,主要是前段的环评制度和后端的排污许可证制度,竣工验收、排污申报纳入许可证管理。《条例》将改革的内容用法规加以固化,具体规定如下:

第一,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该制度实施以来,发挥了重要的源头防控作用。为进一步完善环评制度,《条例》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制度改革:一是抓源头,强化规划环评。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审批部门不予审批。二是抓重点,实施分类管理。明确环评文件实行审批和备案两种方式。三是提效率,规范程序。一方面规定,技术审和行政审分离,技术评估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十天,不计入审批期限。另一方面规定,已经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中包含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予以简化。四是抓公开,全面接受公众监督。明确了环评报批前、审批阶段和建设阶段三个环节的信息公开要求。

第二,细化总量控制制度。一是明确“批项目,核总量”。新建、改建、扩建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排污单位应当在环评阶段通过申请或者排污权交易取得排放总量指标。二是对现有排污单位的排放总量指标,由环保部门按照公平合理、鼓励先进和兼顾历史排放情况等原则,综合考虑行业平均排放水平以及排污单位的减少污染物排放措施等因素确定。三是建立奖惩制度。通过在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污染物排放超过总量限值的,则可责令其停产整治。

第三,强化排污许可证制度。《条例》将许可证制度作为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一是明确核发范围,要逐步涵盖所有固定污染源单位。二是实施动态管理,当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要求等发生变化的,环保部门可依法变更排污许可证上的载明事项。三是衔接事后监管,将许可证规定的内容作为执法、收费的管理依据。

(五)关于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2014年本市颁布了《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本市又探索了不少污染防治新措施,此次主要固化了四方面措施:一是完善污染天气应急措施。出现污染天气或者预报出现重污染天气以及根据国家要求保障重大活动的,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暂停或者限制排污单位生产、限制高污染机动车行驶等应急措施。二是加强高污染机动车管理。对高污染机动车实施区域限行措施的同时,要求托运单位不得委托使用高污染机动车运输的单位或者个人从事运输活动。三是加大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力度。船舶进入国家确定的排放控制区时,应当使用符合要求的燃油;具备岸电使用条件的,应当使用岸电。四是强化扬尘管理。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本市扬尘排放控制标准,并要求相关单位严格遵守该标准。

(六)关于创设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近年来,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但相关法律、法规仅作了原则性规范,缺乏可操作性。针对本市土壤污染实际情况,《条例》创设了以下规定:一是建立政府调查与企业监测相结合的土壤污染监控评估机制。首先,环保等部门应当定期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污染源排查工作。其次,排污单位应当定期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向环保部门报告。最后,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出让、转让、租赁、收回前应当进行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质量评估。二是强化土壤污染的防范和修复责任。发现存在环境风险的,土地使用者应当制定风险防控方案,并采取防范措施;污染发生后,排污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修复责任;生产、销售、贮存液体化学品或者油类的企业还应当进行防渗处理。对于农用地,实施分类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严格规范土地转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污染场地用于敏感性建设项目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予以修复后,方能投入使用;非农用地转变为农业用地的,要求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估,严把环境质量标准关。

(七)关于完善水污染防治措施

2009年本市颁布了《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对保障饮用水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水行动计划,对水污染防治提出了更为全面和严格的要求。为贯彻落实“水十条”的相关要求,《条例》作了以下规定:一是对接“水十条”,要求列入限制类产业目录的排污单位,按照环保部门和经济信息化部门的要求,实施清洁化改造。二是强化水源地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规定太浦河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域禁运危险化学品。三是防范污水外运偷排偷倒风险,禁止生产性污水外运处理。

(八)关于完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目前,本市的固体废物处置能力不足,固体废物的管理应当体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条例》鼓励对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再利用,不能资源化再利用的固体废物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置。为了促进危险废物资源化再利用的同时,确保安全,《条例》还从以下两方面做出特别规定:一是定标准,即危险废物再利用标准应当符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管理规定。二是严论证,即产生单位应当在资源化再利用前组织技术论证,并将技术论证报告、再利用方案、去向等内容向环保部门备案。此外,为了缓解本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的现状,条例规定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可以提供收集贮存危险废物服务,但需要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九)关于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环境信息公开是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的基本手段和公众监督机制的重要内容。为此,《条例》规定对政府和企业分别提出了信息公开规定的要求。一是对政府的要求,要求环保等部门依法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监测、许可、处罚以及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等信息。企业环境信用信息也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同时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二是对企业的要求,《条例》扩大了《环境保护法》规定需要公开环境信息的企业范围,并明确要求在本市环境信息公开平台上发布信息。另外,对石油、化工、钢铁、涉重金属排放企业还要求通过特定形式定期向公众介绍污染防治情况,介绍公众监督。

(十)关于落实最严格法律责任

上海市城管条例 篇3

一、城市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近年来,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社会心态复杂化的现象日益凸显,在治理无序设摊、违法搭建、黑车、群租等城市公共管理领域,容易诱发社会矛盾的触点增多、燃点降低,给城市正常运行和社会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目前城市管理领域主要存在五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城市公共管理的一些重点领域、重要环节还存在立法相对滞后、法律法规缺失的问题,例如在国家层面至今无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专门法律法规,城管执法部门通过“借法执法”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导致工作实践中“执法体制不顺、执法职责不清、执法规范不明、执法监督不力”等问题日益突出。另外,一些城市管理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还比较原则,操作性还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治理违法建筑、非法小广告、无序设摊等执法效能。

二是执法程序不规范。对照新颁布实施的《行政强制法》以及《上海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等法律法规,本市各级城管执法部门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畅、执法程序不完善、执法行为不规范、自由裁量空间较大、执法随意性较强、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等问题,执法公信力和透明度需要进一步提升。2010年4月13日,松江九亭城管协管员与当事人发生摩擦,引发社会群体事件,不仅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也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

三是执法力量不匹配。由于大量外来人口导入,上海人口总量呈集聚和不断扩大趋势,2300多万常住人口、近1000万外来常住人口以及大量流动人口给城市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城郊结合部、大型居住社区,大量外来人员以及本市部分下岗失业人员通过无证占道设摊、兜售小商品、运营黑车等谋生,导致城市管理任务日益艰巨繁重。但由于受到基层城管分队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限制,目前嘉定、奉贤、松江、闵行、浦东等区部分城镇城管执法队员配置还不足10人,而城镇常住人口有20万至30多万,现有执法力量难以实现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往往出现“小马拉大车”局面,导致城郊结合部地区成为城市环境、社会治安问题的高发地区。

四是执法协作不紧密。城市管理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司法部门的协同配合,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目前,在城市运行管理中,政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力量整合、联勤联动的效应还未充分发挥;在打击非法收运地沟油、食品加工黑窝点等涉及广大市民群众身心健康的违法活动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还不畅通,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如何有效整合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能、增强执法威慑力,还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改进。

五是执法环境不理想。近年来,城管执法队员在依法查处违法搭建、非法小广告、无序设摊、非法收运地沟油等工作实践中,由于触及当事人的经济利益,暴力抗法现象逐渐增多,一些地区的相对人甚至向“家族式、团伙化、地域化”等黑恶势力发展,公开对抗正常执法,辱骂、威胁甚至殴打城管执法队员。2008至2011年,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共发生暴力抗法6100余起,2600多名执法队员受伤,其中90多名执法队员受重伤。2010年1月,虹口区1名市容协管员在地铁口劝阻违章设摊,被一小贩刺死。另外,一些新闻媒体对城管执法工作缺乏客观公正报道,有些甚至是完全失实的负面报道,导致城管形象“妖魔化”;一些市民群众对城管执法工作不理解、不支持。

二、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律规范

现代法治文明社会,城市管理的核心是依法管理。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民群众法治意识、权利意识、监督意识、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城市管理的任务越来越艰巨繁重、复杂多样。如何保持城市环境的整洁有序、城市运行的平稳安全、市民生活的和谐安定,关键要有一整套严格、具体、周密、完备的城市管理法律体系作支撑和保障。

一是完善城市管理法律体系。为解决本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专门法律缺失问题,从高阶位的法律层面来理顺城管执法体制、规范城管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效能,2010年下半年,市城管执法局在市人大法工委、城建环保委、市政府法制办等指导帮助下,正式启动《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草案)》调研起草工作。历经近两年的努力,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于2012年4月19日表决通过了《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并于7月15日正式施行。《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健全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明确了城管执法体制、执法权限、执法规范、执法协作、执法监督等规范,将有力地促进城管执法人员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有效地提升城市管理法治化水平。另外,还应按照城市管理新形势新任务,加快修订完善治理违法建筑、地沟油、非法小广告等法规规章,使城市管理法律体系更具完整性、协调性、现实性和操作性,切实解决好城市管理中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

二是完善城市管理制度规范。新颁布实施的《行政强制法》、《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对规范城管执法行为、提升城管执法效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这两部法律法规,市城管执法局注重建章立制、强化制度管理,研究制定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16个配套性文件,细化完善了执法程序、执法规范、队伍管理等制度规范,使法律法规更具操作性,确保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nlc202309031911

三、深入推进城管执法规范化建设

面对当前社会管理特别是城市管理领域存在思想舆论统一难、各方利益协调难、矛盾纠纷化解难、流动人口管理难等新情况,政府部门原有的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政策措施管理城市的办法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努力实现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向综合运作法律、政策、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的转变,必须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坚持规范履职、文明执法,善于运用法律思维、法律手段解决城市管理难题顽症,把城市管理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一是严格规范执法主体。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强制法》,理顺了市、区县、街镇三级执法管理体系,明确了区县城管执法局的执法主体资格,完成了区县城管监察大队的更名以及“三定”工作,确保执法主体符合法定条件。针对城郊结合部、大型居住社区城管执法力量严重不足、相关部门聘用大批协管员违规执法等问题,一方面增加城管执法编制,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市各郊区县、大型居住社区将增加1200多个城管编制,重点调整充实一线执法力量,确保执法力量与城市管理的任务相匹配,确保执法人员身份资格符合法定要求。另一方面清理整顿协管员队伍,严格协管员管理考核,坚决避免协管员违规参与执法,避免协管员穿着仿冒城管执法制服,维护好城管执法队伍社会形象。

二是严格规范执法程序。按照《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法》以及《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界定执法权责、优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规范执法行为,着重建立健全五方面程序规范:即严格规范调查取证行为,避免钓鱼执法事件发生;严格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避免执法不公正不公平;严格规范行政强制执行程序,避免乱作为不作为;严格规范扣押物品保管和处置,避免损害当事人的权益;严格规范执法信息公开内容和流程,避免执法不公开不透明。通过严格规范执法程序,保障行政执法过程公正、透明、可监管,提升执法公信力,做到取信于民。

三是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制定《上海城管执法人员行为规范》、《上海城管执法督察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明确要求城管执法队员必须遵守“着装、仪容、举止、用语、执勤、办案、廉政”等七方面的行为规范,严格要求队员在执法工作中必须做到“五在先”(敬礼在先、亮证在先、告知在先、劝导在先、教育在先),逐步实现执法工作由“简单驱散型”、“单纯处罚型”向 “劝导教育型”、“综合服务型”的转变。同时,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执法责任追究保证金、政风行风评议、公众满意度测评等规章制度,对日常执法督察发现、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反映的“不作为、不规范、不文明”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过错责任,从而推动广大城管执法队员自觉依法行政、依法执法,整体提升了城管队伍文明规范执法的水平。

四是着力提升执法效能。针对当前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的特点,城市管理要在法治的框架体系下,不断创新执法理念、方式和机制,统筹兼顾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统筹兼顾城市秩序与城市活力、城市形象与民生保障的关系,最大限度维护城市安全有序,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针对无序设摊管理难题,各级城管执法部门积极探索、以人为本、化堵为疏、标本兼治,逐渐走出了一条“民意主导+执法管理”的治理新路,有效化解了执法冲突和社会矛盾。对居民确有需求的早点、蔬菜、修配、小百货等摊点,充分挖掘利用中小道路、待建工地、社区活动场所等资源进行疏导,既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生活便利,又从源头上解决了马路设摊乱象,也促进了社会就业与民生改善。全市现有各类设摊疏导点1000余处,共疏导摊位6万余个,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另外,积极探索和推行了“首违不罚”、“特殊对象物品不暂扣”、“困难群体人性化疏导”等工作机制,提升了柔性管理、文明执法的水平,实现了执法效果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建立完善城市管理社会协同机制

城市管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既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更要整合资源、合力推进。面对上海城市管理任务日益艰巨、管理手段较为单一、执法力量相对不足等实际情况,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城市管理联勤联动新模式新机制,努力实现从“部门单打独斗”向“部门协同、公众参与”转变,充分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形成执法管理合力,共同提升城市长效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联勤联动机制。认真总结、固化迎博办博期间城市管理“条块结合、多方协同”的工作经验,推动全市各级城管执法部门积极主动融入区县、街镇的“大联动”、“大联勤”工作体系之中,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闵行、嘉定、长宁、杨浦、徐汇等区探索构建了“管理力量大整合、社会服务大集中、信息采集大平台、矛盾隐患大排查、社会治安大联防、行政执法大联动”的联动机制,发挥了条块资源优化组合效应,实现了执法管理效能倍增,有效破解了违法搭建、非法收运地沟油、偷乱倒渣土、非法小广告等一大批社会管理难题顽症,确保了城市平稳有序运行,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建立健全“两法”衔接机制。打击非法收运和处置地沟油、非法食品加工黑作坊、无证行医、散发张贴非法小广告、兜售假冒侵权商品等违法行为,仅仅依靠行政执法部门实施行政处罚,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嘉定、宝山等区探索构建“两法”(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卫生、食药监、工商、城管等行政执法部门与公安、检察院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联席会议、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在整合执法资源、加强执法保障、及时有效收集固定证据、提高案件查办效率、准确有效打击违法行为、增强执法威慑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应在全市各区县总结推广嘉定、宝山两区的试点经验,建立完善“两法”衔接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

三是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扎实有效的社会动员,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是城市高效、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各级城管执法部门注重社会宣传动员,一方面依托新闻媒体、政务微博、政府网站等多种载体,加强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社会宣传,引导市民群众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改善城管执法社会环境;紧密结合城管执法进社区活动,深入开展“夏令热线”、“绿色护校”、“校门清”等便民利民服务活动,想方设法为市民群众排忧解难,提升市民群众对城管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另一方面充分依托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平台,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在全市组建了3万多人的城市管理志愿者队伍,广泛引导志愿者和市民群众参与清洁城市、美化家园等公益活动,激发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构建“共管共治、共建共享”城市美好家园的社会氛围。

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 篇4

(1998年9月22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通过)

第一条 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作用,适应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医(包括中西医结合)医疗、教育、科研等活动及其管理。

第三条 发展中医药事业必须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坚持中西医结合,团结、依靠中西医药人员,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立足于创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学现代化和国际化,为人民健康服务。

第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第五条 市卫生行政部门是本市中医工作的主管部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工作。

各级计划、财政、人事、医药、科技、教育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发展中医药工作。

第六条 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各区、县行政区域内政府设置的独立的中医医院或者中医门诊部不得少于一所。

综合医院应当开设中医科室,并设置中医病床;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开设中医急诊。地段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应当开展中医医疗执业活动。村卫生室应当运用中医药预防、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

第七条 设置、撤销或者合并中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医疗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向市或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其中,撤销、合并中医医院的,必须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未经本市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中医医疗执业活动。

第八条 中医医疗机构配备的中医药人员、业务用房和医疗设备应当达到国家和本市的标准。

其他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疗执业活动的,应当配备相应的中医医务人员。

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的中医科室开展门诊、住院诊疗活动的,其中医治疗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九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增加中医事业经费的投放。中医事业经费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卫生事业经费的增长幅度。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安排发展中医专项经费,用于扶持中医医疗、教育、科研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点项目。

中医事业经费和发展中医专项经费必须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第十条 本市鼓励企业事业组织和社会各界、境内外人士以各种形式资助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的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应当继承、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发掘和推第十一条

广有独特疗效的中医诊疗技术,提高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和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对国家和市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特色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科、专病项目,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医疗场所的设置、医务人员的配备、资金的投入、设备的添置、约定医疗机构的定点选择等方面采取优先扶持措施。

第十二条 本市鼓励西医药人员学习、运用中医药理论和中医诊疗技术,鼓励中医药人员学习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鼓励中、西医药人员共同研究中西医结合理论和诊疗技术,促进医药科学的发展。

第十三条 中医药高等院校应当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教育,重视中医临床经验和现代医药学理论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中医药专业水平和现代医药学知识。其他医药高等院校应当设置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

医药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院所应当有计划地培养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研究生。第十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稳定和发展中医药专业技术队伍。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培养中医药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业务骨干,制定培养规划并组织实施。

医疗机构应当组织和支持在职中医药人员参加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第十五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和保护名中医药专家。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当采取专项措施,做好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总结和继承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继承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师承教育,为师承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师承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市人事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 举办面向社会招生的非学历中医教育,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第十七条 全社会应当重视和支持中医药文献的收集、整理、翻译、出版工作。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落实经费,支持出版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中医药著作。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保障措施,加强本市中医药领先学科的建设,支持单位、个人开展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的研究,做好中医药新技术的开发工作,促进中医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科研院所、医药院校、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应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中医药防治,中药单方与复方的开发和中药剂型改革等开展研究工作。

本市依法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和中医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九条 中医药学术团体应当有计划地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组织中医药咨询服务,宣传中医药知识,组织或者协助组织中医药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

第二十条 本市鼓励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及医药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和地区间的中医药合作与交流,吸收和运用高新技术开展中医药研究,推进中医药产品的开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第二十一条 市卫生行政部门和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应当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列为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社会医疗保险服务的约定医疗机构。

患者前往中医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社会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结算。

第二十二条 下列项目的评审和鉴定,应当成立专门的中医评审、鉴定机构或者安排一定比例的中医专家参加:

(一)中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二)中医医疗、科研机构的评审;

(三)中医药科研课题的立项和成果鉴定;

(四)中医医疗事故的鉴定;

(五)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项目。

第二十三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有下列情形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开展中医医疗、教育、科研和管理工作有突出成绩的;

(二)捐赠有价值的中医药文献或者有独特疗效的药方和中医诊疗技术的;

(三)在发展中医药事业中有其他突出贡献的。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未按规定设置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中医病床或者开展中医医疗执业活动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并可给予通报批评。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撤销或者合并中医医疗机构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并可给予通报批评。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擅自从事中医医疗执业活动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行政部门依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和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面向社会招生的非学历中医药教育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三款规定,截留、挪用中医事业经费或者发展中医专项经费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归还,并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 篇5

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

2009年06月25日 15时26分 116 主题分类: 民族民政

“志愿服务”

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号

《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09年4月2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九年四月二十三日 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

第一条 为了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鼓励、推动和规范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展或者发起的有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志愿服务,是指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自愿以智力、体力、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公益性活动。

本条例所称的志愿者,是指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个人。

本条例所称的志愿者组织,是指依法登记、专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公益性社会组织。

第四条 志愿服务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

第五条 本市鼓励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失业人员等有困难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和个人提供志愿服务;提倡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领域以及社区服务、应急援助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全社会应当尊重志愿者及其提供的志愿服务。

第六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支持志愿服务活动。

学校应当将培养志愿服务意识纳入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内容,鼓励大学和中学学生参加适合自身特点的志愿服务活动。

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传播媒体应当积极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本市确定每年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三月五日)当周集中宣传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第七条 上海市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市志愿者协会)负责指导、协调全市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提供服务,依法维护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志愿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和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市和区、县民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与志愿服务活动相关的服务和行政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和帮助本辖区内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第九条 志愿者组织应当根据自己的章程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政府部门、人民团体以及慈善、救助等社会组织根据社会公益活动、应急援助以及举办文化、体育、科技等大型活动的需要,可以招募志愿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也可以委托给志愿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十条 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组织、政府部门、人民团体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在招募志愿者时,应当尊重志愿者本人的意愿,根据其时间、能力等条件,安排从事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并为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安全、卫生等必要的条件或者保障。

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应当对志愿者的个人信息保密,未经志愿者本人同意,不得公开或者向第三方提供。

第十一条 志愿者应当具备与其所从事的志愿服务活动相适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组织未成年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应当符合其身心特点,并征得其监护人同意。

第十二条 志愿者享有以下权利:

(一)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时间、能力等条件,选择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二)获得与所从事的志愿服务活动相关的信息和培训;

(三)获得与所从事的志愿服务活动相关的必要条件或者保障;

(四)向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三条 志愿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接受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的指导和安排,履行志愿服务承诺,完成相应的任务;

(二)尊重志愿服务接受者的意愿和人格、隐私等权利;

(三)保守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获悉的依法受保护的秘密;

(四)不得利用志愿者身份从事与志愿服务活动宗旨、目的不符的行为;

(五)不能继续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时,及时告知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

第十四条 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可以根据有志愿服务需求的组织、个人的申请,或者根据社会实际需要,确定志愿服务活动项目。

第十五条 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向社会招募志愿者时,应当将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的相关内容予以公布,并告知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第十六条 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可以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要求,以及申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志愿者。

第十七条 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与志愿者之间、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与志愿服务接受者之间,可以根据需要就服务的内容、期限、要求及其他必要事项签订书面协议。

第十八条 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应当根据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需要,对志愿者进行相关培训。

第十九条 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应当对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可以根据志愿者的要求,就其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出具有关的证明材料。

第二十条 对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中由本人所支出的交通、误餐等费用,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可以给予适当的补贴。

第二十一条 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一般应当避免安排志愿者从事需要承担重大管理责任、经济责任或者具有较大人身伤害风险的服务活动。

在特殊情形下,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安排志愿者从事需要承担重大管理责任、经济责任或者具有较大人身伤害风险的服务活动,应当按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签订书面协议。

第二十二条 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为志愿者办理相应的人身保险。

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安排志愿者从事有安全风险的志愿服务活动时,应当为志愿者办理必要的人身保险。

第二十三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或者借用志愿服务的名义进行营利性和其他违背志愿服务宗旨的活动。

第二十四条 志愿者组织可以通过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等形式,筹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资金,支持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二十六条 志愿者组织筹集的志愿服务活动经费应当用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交通、误餐补贴等开支,不得挪作他用。

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的来源及使用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捐赠者、资助者、志愿者的监督。

第二十七条 市志愿者协会应当定期将本市的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状况、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情况等信息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八条 鼓励有关单位在招录公务员、招聘员工、招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录取有良好志愿服务表现的志愿者。

对有良好志愿服务表现的志愿者,其所在地区、单位应当予以鼓励和关心。

第二十九条 对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由有关主管部门予以褒奖。需要市人民政府褒奖的,市民政局和市志愿者协会可以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建议。

第三十条 未经登记,擅自以志愿者组织的名义开展活动的,由市或者区、县民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产。

志愿者组织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的,由市或者区、县民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并可以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

其他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市地方性法规有处罚规定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志愿服务接受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发生争议的,可以自行协商解决或者由市志愿者协会、人民调解组织主持调解,也可以依法通过诉讼等途径解决。

《上海市华侨权益保护条例》 篇6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46号

《上海市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xx年9月1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xx年12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xx年9月14日

上海市华侨权益保护条例

(20xx年9月14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了保护华侨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发挥华侨在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中国公民在国外定居的认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华侨权益保护应当遵循平等保护的原则。华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

第四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华侨权益保护工作,切实维护华侨的合法权益。

市、区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应当鼓励华侨参与本市经济社会建设,为华侨提供政策咨询和法律服务,组织、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华侨权益保护工作,组织开展华侨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为华侨参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在本市居住、生活提供便利,做好华侨权益保护工作。

第五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对华侨权益保护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

第六条本市各级归国华侨联合会应当宣传贯彻法律法规和侨务政策,密切与华侨的联系,反映华侨的意见和建议,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七条华侨在本市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活动,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八条鼓励华侨发挥海内外联系广泛的资源优势,参与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在本市对外开展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和民间友好往来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鼓励和支持华侨发挥人才、技术、资金的优势,参与本市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鼓励和支持华侨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等领域,以及本市其他重点发展领域投资。

鼓励和支持华侨参与本市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九条鼓励华侨以本人、其设立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名义在本市投资。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和侵犯华侨投资设立的企业依法享有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擅自查封、扣押华侨投资设立的企业的财产或者责令其停产停业。

华侨依法投资、经营获得的利润、其他收入和清算后的个人资金等各项合法收益,可以依法汇往境外。

第十条鼓励华侨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创新创业。

华侨和华侨投资设立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独立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采用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开展成果转化活动。

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华侨的知识产权保护,依法维护华侨作为知识产权申请人和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鼓励华侨参与国家和本市的人才创新创业类计划或者项目。

华侨来本市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孵化和科学知识普及教育以及科技管理等活动,按照本市有关规定享受相关费用资助。

第十二条华侨在本市就业的,可持本人的有效护照等证明材料,办理参加社会保险各项手续,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参保、缴费。

华侨在本市就业的,经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持本人的有效护照、就业证件等证明材料,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

第十三条华侨在出国定居前已经参加本市职工养老保险但未达到法定的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其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事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达到法定领取条件时,可以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在本市办理离休、退休手续后出国定居且已享受本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华侨,应当每年按规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由我国驻外使领馆或者相关机构出具的“在境外居住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审核表”或者领事认证。

在出国定居前已经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且在本市办理离休、退休手续后出国定居的华侨,回国期间可以按照本市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十四条华侨在本市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可以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其在境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和成果可以作为评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参考依据。

第十五条华侨可以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在本市购买自住商品房,房产登记发证机构应当依法登记发证。

华侨对其在本市的私有房屋,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侵犯。

历史遗留的华侨私房问题,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华侨在本市的私有房屋、华侨投资设立的企业和华侨投资开发用地因公共利益需要被征收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依法征收华侨在本市的私有房屋,征收人应当按照本市有关房屋征收管理的有关规定履行告知义务。华侨不在国内的,征收人可以通过其在本市的亲属或者代理人协助通知房屋所有权人,也可以通过公告或者邮寄送达方式通知房屋所有权人。

第十七条华侨依法继承遗产、接受遗赠和赠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侵占。

华侨回国来本市继承遗产、接受遗赠和赠与的,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华侨的合理请求,提供必要的协助。

华侨有权处分所继承的遗产、接受的遗赠和赠与,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华侨在本市的投资收益、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益以及其他合法收益,可以依法被继承。

第十八条 华侨子女回国就读本市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其父(母)在本市就业或者其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监护人具有本市户籍的,与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同等入学待遇,由各区教育部门按照规定办理就学手续。

华侨报考本市高中阶段学校,其本人报考时具有本市初中学籍,且其父(母)出国前具有本市户籍或者其直系亲属监护人具有本市户籍的,可以参加高中阶段招生考试,与本市户籍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华侨可以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报考本市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普通高等学校。

本市侨务、教育等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在华侨及华侨子女中开展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弘扬和交流活动,在政策、资金上支持和鼓励学校、社区等利用各种资源开展相关活动。

第十九条鼓励华侨在本市兴办慈善公益事业或者向慈善公益事业捐赠。

华侨投资设立的企业捐赠财产用于慈善公益事业的,依法享受所得税优惠。华侨从境外向本市捐赠的物资用于慈善公益事业的,依法减征或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第二十条华侨捐赠应当遵循自愿和尊重捐赠人捐赠意愿的原则。华侨有权决定其捐赠款物的品种、数量、金额、用途、受赠对象和捐赠方式。禁止向华侨摊派或者强行募捐。

华侨直接向受赠人捐赠的,受赠人应当依据合同约定向华侨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据,对受赠的款物造册登记,并妥善管理捐赠款物,按照捐赠意愿规定的用途使用。

华侨对其捐赠款物的使用有监督检查的权利。对违反捐赠意愿的行为,华侨有权质询和投诉。

第二十一条华侨从境外向本市捐赠物资的,市、区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可以协助办理有关入境手续,为华侨实施捐赠项目提供帮助。

经受赠人同意,华侨对其捐赠的项目可以留名纪念;由华侨单独捐赠或者主要由华侨捐资兴建的公益事业工程项目,可以冠名纪念。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批准的,从其规定。

市、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会同侨务部门依法对华侨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华侨捐赠的财产及其增值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侵占。

对在慈善公益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华侨,市、区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可以给予表彰。对华侨进行公开表彰,应当事先征求其意见。

第二十二条华侨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在本市出境入境,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应当依法办理。

华侨回国在本市居住的,应当按照有关出入境证件办理规定,向本市公安机关申请换发、补发护照,申请往来港澳通行证或者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

第二十三条华侨在本市区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期间在本市的,可以在本市原籍地或者出国前居住地进行选民登记,参加选举。

本市区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期间,选举委员会应当依法做好华侨选民登记工作。

第二十四条华侨在本市办理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电信、社会保险、财产登记以及房屋租赁和买卖、投资创业、住宿登记、机动车驾驶证申领等事项,需要提供身份证明的,可以凭本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证明身份。

华侨持本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在本市办理前款规定事项的,有关单位应当依法为其办理。

第二十五条依照本市有关规定,华侨在本市办理子女就读、升学、照顾生育、社会救助等事务需要认定身份的,由市或者区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出具相关身份证明。

第二十六条原户籍注销地为本市的华侨,出生在国外并且其配偶或者父母一方具有本市户籍的华侨,申请回本市定居,符合条件的,市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应当核发《华侨回国定居证》,公安机关依据《华侨回国定居证》为申请人办理常住户口登记手续。

华侨中来沪定居工作或者创新创业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原户籍注销地非本市的,其本人、随同其回国的配偶、子女或者国内随同其调动、迁移的配偶以及其十六周岁以下或者在普通中学就读的子女,可以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办理本市常住户口或者《上海市居住证》。

第二十七条在本市居住的华侨因突发原因造成临时性困难的,其居住地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救助,其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协助做好相关救助工作。

第二十八条华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依法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协商和解或者调解解决;

(二)申请仲裁;

(三)向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投诉;

(四)申请行政裁决、行政复议;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九条市、区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接到华侨投诉后,应当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回复投诉人。

对应当由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投诉事项,市、区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应当及时转交其他有关部门处理。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处理投诉,并在回复投诉人的同时,将处理情况通报同级侨务部门。

第三十条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干预或者侵犯华侨投资设立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

(二)未经法定程序,擅自查封、扣押华侨投资设立企业的财产或者责令其停产停业的;

(三)未按照规定为华侨办理相关社会保险手续的;

(四)违法侵犯华侨对其私有房屋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的;

(五)未按照规定为华侨及华侨子女办理相关入学、报考手续的;

(六)向华侨摊派或者强行募捐、违反华侨捐赠意愿使用捐赠款物或者挪用、侵占华侨捐赠财产的;

(七)其他侵犯华侨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外籍华人在本市的正当权益,按照法律、法规和本市有关规定予以保护。

上一篇:中国各银行简介下一篇:关工委版面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