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成兴业”励志奖学金评定条例

2025-01-2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成兴业”励志奖学金评定条例(通用10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成兴业”励志奖学金评定条例 篇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成兴业”励志奖学金评定条例

第一条(奖学金名称)开成兴业(上海)礼品有限公司根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办学的方针和培养目标,设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成兴业”励志奖学金。

第二条(宗旨)开成兴业(上海)礼品有限公司为鼓励学习勤奋、品德和成绩优异的学生,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为激励学生自强自立,体现企业对困难学生的关怀,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设立奖学金。

第三条(经费来源)“开成兴业”励志奖学金由开成兴业(上海)礼品有限公司根据艺术设计学院学生获奖人数提供一定数额的经费。开成兴业(上海)礼品有限公司每年9月底10月初前将奖学金汇到我校指定帐户,并经过学校的财务制度和评审程序后发放。

第四条(评审制度)“开成兴业”励志奖学金采取学院对学生资格审核、推荐、评审机构评定为主的评审制度。

第五条(评审机构)奖学金评审机构为“开成兴业”励志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评审奖学金的日常工作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负责。

第六条(参评资格)具有正式学籍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品学兼优的家庭贫困的本科学生。

第七条(助学金)学院困难学生中按成绩绩点排列前15名者,每人每年奖励1500元。

第八条(特别奖)在第七条获助学金的15位学生中,若成绩在整个学院学生成绩中排名第一至第三位者,每人每年再奖励5000元;若成绩在整个学院学生成绩中排名第四至第十位者,每人每年再奖励

2500元。

第九条(评选方法)

1.“开成兴业”励志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评选和颁奖时间定为每年9月底或10月初,具体时间根据每年的教学日历而定。

2.奖学金评定根据艺术设计学院困难学生品德和学习成绩情况,按学习绩分点高低评选学生。

3.参评者是根据学校认定的艺术设计学院困难学生,各课成绩必须合格,且学习成绩绩点≥1.8。

第十条(评选程序)

1.学生本人根据本学年度学习成绩平均绩分点情况提出申请。

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成兴业”励志奖学金评审委员会按照本学年度学生学习成绩平均绩排名情况进行评审,确定获奖学生名单,同时报开成兴业(上海)礼品有限公司备案。

第十一条(监督与公布)“开成兴业”励志奖学金评审监督由校学生处负责,获奖者在审定批准后,需在校园内公布。

第十二条(颁证与记载)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行颁奖仪式,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开成兴业(上海)礼品有限公司联合颁发荣誉“开成兴业”奖学金证书及奖(助)学金。

第十三条(追回制度)如发生获奖学生违纪现象,即追回当年颁发的奖学金。

第十四条本条例自2009年5月31日起施行。

第十五条本条例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处负责解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成兴业”励志奖学金评定条例 篇2

杨霖奖学金是由杨霖先生为鼓励我校学生勤奋学习而在我校捐资设立奖学

金。鉴于我校对该基金的良好运作,杨霖先生于2008年初再次捐赠100万元港

币,每年获奖额度增至32名。现制定如下评定细则。

一.评定对象

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依据“杨霖奖学金”协议要求,机械、电气两专业名

额稍多于其它专业。

二.评奖条件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而奋斗,热爱母校,思想政治表现好,品行端正,勇于竞争,锐意创新;

2.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或在学术上有较深的研究,有较强的科研能

力和创新精神,并取得突出成果;

3.尊重师长,友爱同学,乐于助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能承

担社会工作,具有团队协助精神;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体魄。

三.资助金额

奖励学生数:32名,奖励金额:2500(元/人)。

四.评定程序

1.学生处下发评定通知后,学生个人根据申请条件,填写《杨霖奖学金评

审表》,并附本学年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2.由班主任或辅导员在评审表上填写推荐意见;

3.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审核后确定推荐学生名单,填写杨霖奖学金申报汇

总表交学生处备案;

4.学生工作部(处)对候选人详细审核,征求基金会评委委员会意见,无

异议后形成初选名单,由学生工作部(处)正式签发证书,将相关资料存档、备

份;

5.财务处将奖学金存入获奖学生个人的农业银行卡。

备注

本细则自在全校范围内公布之日起执行。

各奖项均作为一种荣誉记录在案。

本细则由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成兴业”励志奖学金评定条例 篇3

2011级硕士研究生资助办法

为继续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不断完善资助体系,加大对硕士研究生的资助力度,实现奖学金资助的全覆盖,针对2011级硕士研究生特制定此办法。

一、指导思想

贯彻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改革硕士研究生资助体系,充分调动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完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资助对象

本资助体系的资助对象为考试方式为免试或统考,且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2011级硕士研究生(即入学时人事档案转入我校,没有工资收入的2011级硕士研究生)。

三、资助体系构成硕士研究生资助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奖学金、生活补助、助研和助管(助教)岗位津贴。

(一)奖学金由学校提供,用于冲抵学费。依据黑龙江省物价局批复我校的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和教育部、财政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范围上对上述资助对象实行全覆盖,程度上将奖学金分为两个等级,各等级奖学金对应的冲抵后应交学费金额及学校提供的生活补助金

额见表1。各等级奖学金所占比例根据国家下达的计划内指标确定。

表1 各等级奖学金对应学费及生活补助金额表

(二)助研岗位由导师设置,导师视研究生学习工作情况确定津贴额度。

(三)学校每年设置助管、助教岗位,岗位按学校有关文件管理。

四、硕士生奖、助学金管理

(一)研究生院根据国家下达的计划内指标和学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将奖学金名额下达至各院系。

(二)各院系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本单位的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办法,并予以公布。

(三)奖学金实行动态管理,各院系根据本单位制定的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办法,共进行两次评定。学校招收的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自动获得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第二学年重新评定奖学金等级。第三学年的奖学金等级依照第二次评定结果确定。

(四)2011级硕士研究生的奖学金评审在新生复试、录取后确定,并随录取通知告知学生本人。

(五)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资助年限与硕士研究生所在专业学制相同。

(六)生活补助按月发放,从入学当年的9月份开始发放至取得毕业证书之日止。若硕士生延期毕业,则学制为2.5年者,其生活补助发放至学制结束当年的3月份;学制为2年者,其生活补助发放至学制结束当年的8月份。

(七)经导师同意,研究生可申请助教、助管岗位。

五、有关说明

(一)本办法自2011级入学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二)硕士生如在校期间违反国家、学校相关规定或因休学、退学和出国等原因不能进行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等工作,学校、导师停止发放以上各类奖、助学金。

第一章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办法 篇4

评定资格

(一)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全年无不及格科目(补考不计成绩),且学年考试考查平

均成绩(不含操行分)在80分以上,操行分80分以上。

(二)全学年无旷课(学生手册为准)。

(三)全学年的考试考查平均成绩(不含操行)占70%;

(四)获系级以上奖项情况(个人提供材料)占10%;

(五)参加社会实践,义工等活动情况(本人提供证明材料)占5%;

(六)参加考研情况,参加实训,实习情况占5%;

(七)进校以来承担院,系,班工作情况占5%(由系团总支,班主任打分);

(八)家庭经济困难占5%;由班级评定小组参照贫困生档案执行;

(九)英语过级加5分;

(十)计算机等级考试过二级加5分,过三级加8分,过四级加10分。

第二章国家助学金评定办法

评定资格

(一)家庭经济困难并列入系特困生动态档案中,生活简朴,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无

补考情况,已均交家庭经济调查表和申请表者)。

(二)全学年无旷课节数。

(三)全学年的考试考查平均成绩(不含操行分)占50%;

(四)进进校以来承担院,系,班工作情况占10%(由系团总支,班主任打分);

(五)参加院系活动占20%(由系团总支打分);

(六)进校以来承担院,系,班工作情况占10%(由系团总支,班主任打分);

(七)家庭经济困难占10%;由班级评定小组参照贫困生档案执行;

(八)英语过级加5分;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成兴业”励志奖学金评定条例 篇5

学生处勤字【2014】33号

各班级: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审与材料填报工作的通知》、《新疆师范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办法》要求,现就我校2013-2014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工作通知如下:

一、评选名额

根据教育厅下达新教材[2014]68号文件的名额和经费预算,各班级具体名额见附件1。

二、评选范围及奖励标准

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范围为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全日制统招本、专科学生(不含直升本),奖励标准为5000元/人·年。

三、评选条件

1、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参评学生必须为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其它条件按《新疆师范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办法》执行。如确有品行兼优的优秀学生在单科成绩限制上需破格考虑推荐的,学院需另附申请材料,经主管院领导签字盖章后随其他材料同时报送。

四、申请和评选程序

1、申请者向班级评定小组提交个人申请材料及相关详细先进材料。个人申请材料内容可包括个人优秀事迹、综合素质、家庭经济困难等情况。

2、通过班级评定小组评议后,申请者登录学工系统进行申请。

3、由班主任在学工系统中审核并提交材料至学院评议小组。

五、评审所需材料 1、2013-2014学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初审名单汇总表(见附件2),一式一份;

2、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审批表(见附件3),一式一份,其中推荐候选人、推荐人、院领导签字及填写日期处务必手写;

3、推荐候选人大学期间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一份,需校级(含校级)以上奖励;

4、推荐候选人基本情况简介;

字数在500字以内,以第一人称介绍。简介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如: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习情况、综合素质、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等方面的介绍。简介内容统一用宋体小四号字,文字内容行距为18磅、A4纸单面打印)。

六、学工系统申请、审核及上报材料时间

学生申请时间:2014年10月14日至10月15日

电子及纸质材料报送时间:2014年10月20日

所有上交材料请用A4纸打印,手写内容务必使用黑色碳素笔,汇总表及情况落实报告需院领导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汇总表、情况报告需报送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申请表只需报送纸质版。纸质材料报送至学工办努尔老师处,电子材料发送至努尔老师邮箱或用优盘拷给努尔老师。

七、其他事宜

1、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办法,国家励志奖学金与国家励志奖学金不可兼得。

2、国家励志奖学金实行公示制,各班级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严格评审。

3、本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表格,依据教育部要求,必须填写规范,整洁,不得多页,不得擅自改动表格。各班委在审核时要严格把关,如有发现申请表格

式有误、不符合要求的将无条件退回,且取消评选资格。

此次评定工作时间很紧,任务重,望各学院高度重视,认真安排,按时报送材料。

附件1:2013-2014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各班级名额分配表;

附件2:附件3: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表;附件4: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表填写模板。

2013-2014学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初审名单汇总表;

学工办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成兴业”励志奖学金评定条例 篇6

根据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资金管理规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现就计网1431-1433班、信管1434班、软开1439班2016年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选工作的有关程序报告如下:

(一)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基本申请条件

一、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未受过任何处分。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没有不及格科目。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不下饭馆,基本在学校食堂就餐。

6、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7、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其他公益活动,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

8、积极参加素质拓展,且素质拓展学分合格。

9、前一学年参加志愿服务情况良好且获奖后愿意服从安排从事下一学年的校内志愿服务。

二、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未受过任何处分。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不下饭馆,基本在学校食堂就餐。

6、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学习,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

7、积极参加素质拓展,且素质拓展学分合格。

8、前一学年参加志愿服务情况良好,各项指标考核合格,且获奖后愿意服从安排从事下一学年的校内志愿服务。

(二)评审流程

1、在9月份和10月初核实各班贫困生名单,并在班级群公示 2、10月8日在各班班级群发通知,要求想申报本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同学用民院纸手写一份个人申请书,包含家庭经济具体情况和在校表现。3、10.18日在各班公示自主申报国家励志和国家助学金的名单。

4、收集自主申报国家励志和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基本情况,10月26日在各班级群公示,并要求填报自主申报表。上传学校的奖助学金文件,并在班级群将奖助学金申报条件截图重点强调。

5、在班级群发通知自主报名参加奖助学金评定小组,每班选6-10个同学组成评定小组,人数不够的由班干部建议推荐,评定小组成员必须非自主申报奖助学金人员,规定普通同学占60—70%。10月26日各班各评定小组成员在班级群公示一天,有异议的可以联系老师说明情况。

6、各班公示无异议后,10月27日起,由辅导员组织各班评定小组成员审阅提交的材料,根据申报人员的材料及在校表现进行讨论,讨论后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确定最后的名单。

华南理工大学奖学金评定规则 篇7

组织与实施机构

(一)学生工作部(处)负责指导并会同各学院开展本科学生综合测评和先进个人与先进班级评选工作。

(二)各学院成立“本科生综合测评及先进班级、先进个人评审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评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主管学生工作和主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代表等7或9人组成,具体负责指导和实施本学院的本科生综合测评和先进个人评选、先进班级评比工作,接受和处理学生的申诉和异议,并将解决方案提交学生工作部(处)审定。

(三)各学生班级应在本学院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成立“班级学生综合测评和先进个人评议小组”(以下简称为“班级评议小组”),由班主任主持,由班长、团支书和经民主推选出的7或9名办事公正的学生组成,具体负责对本班级参评人员的评议。

本科生综合测评

(一)本科生综合测评应坚持学生自我总结评价、班级评议小组评议和班主任(学生辅导员)确认三方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测评。

(二)班级评议小组成员应接受班主任(学生辅导员)的具体工作指导,对学生的品德操行和文体活动等情况在集体评议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做到客观、公正。

(三)班级评议小组应将学生综合测评结果以适当的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学生本人可就异议之处向班主任或班级评议小组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有异议可向所在学院评审工作领导小组说明情况。

(四)本科生综合测评总积分由德育成绩积分、智育成绩积分和文体成绩积分三个方面组成。

(五)本科生综合测评采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网上操作。

(六)获奖学生建议名单须经班级公示、学院公示,获奖班集体建议名单须经学院公示,公示期均为3天。无异议后学院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审批通过获奖学生及班集体建议名单。

奖励类别及金额

奖励金

1.先进班级奖励金

(1)“校园十佳班集体”奖励金:2000元;(2)“先进班集体”奖励金:1000元。

2.先进个人奖励金

(1)“十大三好学生标兵”奖学金:10000元/人;

(2)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如有变动,以教育部规定为准);(3)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如有变动,以教育部规定为准);(4)学校奖学金:一等奖:3000元/人,二等奖:2000元/人,三等奖:1000元/人;

(5)社会捐赠奖学金:奖励金额根据学校与捐赠单位的协议确定;(6)学习进步奖:800元/人。

荣誉称号

1.学校对获得校园十佳班集体的班级授予“校园十佳班集体”荣誉称号,对获得先进班集体的班级授予“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2.学校对获得十大三好学生标兵奖学金的同学授予“十大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对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捐赠奖学金,且体质测试成绩达到学校要求的同学授予“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对获得学习进步奖的同学授予“学习进步奖”荣誉称号。

3.符合“三好学生”申请条件,且担任主要学生干部(任学院团委及学院学生会副部长或以上职务,或任班长、团支书等职务),在任职岗位上表现突出、成绩显著者可申请“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其比例不超过当年学院“三好学生”人数的20%。

4.根据学校学生体质测试管理有关规定,(2016年9月1日之前)体质测试平均分70分及以上者,方可参加“十大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的评选。

先进班级评选

先进班级评选应以先进班级评比积分结果为主要依据,按照班级申请、学院评审推荐、学校复审确认的程序进行,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先进班级的评比积分统计办法请移步第二篇推送,小编为你详细解析。

校园十佳班集体 1.条件

(1)本学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2)班级在班风学风建设、党团组织建设、科技文化创新、社会实践等方面成绩突出,在全校具有一定示范作用。

2.评选方式

各学院均可向学校择优推荐一个班级参评“校园十佳班集体”,学校通过组织评审或答辩等方式最后确定。

先进班集体

1.条件

(1)必修课成绩及格率不低于90%;(2)体育达标率不低于95%;

(3)参加假期实践人数比例不低于90%;(4)班级评比积分居所在学院各班排名前35%;

(5)班级成员在本学至表彰文件正式印发前(以下简称“本评选期内”)无因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而受到学校处分;

(6)班级成员所居住的宿舍本评选期内未有被学校、学院评为“脏、乱、差”的房间;

(7)班级在本评选期内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

2.评选比例

各学院评比出的先进班集体占所在学院参评班级总数的比例不高于20%。

先进个人评选

先进个人评选应以本科学生综合测评结果为依据,采取学生本人自愿申请、学院评审、学校复审确认的原则进行,充分鼓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评选资格

1.全日制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本科学生;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校纪校规;

3.本评选期内无因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而受到学校处分;

4.德育成绩积分不低于60分;

5.本学年内必修课程无不及格或不通过科目,以首次考试成绩为准;

6.(2016年9月1日之前)体质测试平均分70分及以上者,方可参加各类奖学金的评选;

7.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表现良好以上。

申请基本条件

1.“十大三好学生标兵”奖学金

符合国家奖学金评审条件,体质测试成绩达到学校“三好学生”评选要求,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提出申请,最终由学校通过组织评审或答辩等方式确定。

(1)本学荣获省级以上“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等具有重大影响的荣誉称号;

(2)必修课单科首次成绩90分以上(含90分);(3)获得国际级科技学术竞赛或科技成果奖(含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前二名(或二等奖及以上);

(4)获得国家级科技学术竞赛或科技成果第一名(或一等奖)的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5)获得国家级科技学术竞赛或科技成果第二名(或二等奖及以上)的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排名第一的负责人;

(6)获得省级科技竞赛或科技成果第一名(或一等奖)的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排名第一的负责人;

(7)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以上(含1篇)SCI收录论文、EI光盘版收录期刊论文、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中的Ⅱ类期刊论文;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以上(含2篇)EI光盘版收录的其它论文、ISSHP收录的论文、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中的Ⅲ类期刊论文;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以上(含3篇)中文核心期刊、ISTP收录的论文;

(8)有实用价值的个人专利(需有专利授权证书)。

2.国家奖学金

(1)综合测评成绩总积分居本班前10%;(2)本学智育成绩积分居本班前10%;

(3)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

3.国家励志奖学金

(1)综合测评成绩总积分居本班前25%;

(2)本学智育成绩积分居本班前35%;

(3)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4.学校奖学金

(1)一等奖学金:综合测评成绩总积分居本班前10%,本学智育成绩积分居本班前15%;

(2)二等奖学金:综合测评成绩总积分居本班前16%,本学智育成绩积分居本班前25%;(3)三等奖学金:综合测评成绩总积分居本班前30%,本学智育成绩积分居本班前35%。

5.捐赠奖学金

(1)综合测评成绩总积分居全班前30%;

(2)本学智育成绩积分居本班前35%;

(3)捐赠者的其他要求。

6.学习进步奖

(1)综合测评成绩总积分和智育成绩积分均居本班前55%;

(2)本学年智育成绩积分在本班排名比上一学年提前10名或提前幅度在35%以上。)评选人数及比例

1.国家奖学金的获奖学生人数由学校根据教育部确定的名额下达至各学院;

2.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获奖学生人数由学校根据教育部确定的名额下达至各学院;

3.学校奖学金的获奖学生人数由学校下达至各学院,获奖总人数一般不超过本学院参加综合测评学生人数的18%,其中获得一等奖学金人数不超过本学院参加综合测评学生人数的1%,获得二等奖学金人数不超过本学院参加综合测评学生人数的5%,获得三等奖学金人数不超过本学院参加综合测评学生人数的12%;

4.捐赠奖学金的获奖人数由学校根据当年与捐赠单位的协议下达至各学院;

5.学习进步奖不设人数比例。

其他相关说明

(一)本硕、本博连读创新班,卓越班,联合班,信息工程(冯秉铨实验班),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单独评选,其“学校奖学金”获奖比例不超过本班学生人数的36%,其中获得一等奖学金人数不超过本班参加综合测评学生人数的2%(条件:综合测评成绩总积分居全班前20%,学年智育成绩积分居本班前30%),获得二等奖学金人数不超过本班参加综合测评学生人数的10%(条件:综合测评成绩总积分居全班前32%,学年智育成绩积分居本班前50%),获得三等奖学金人数不超过本班参加综合测评学生人数的24%(条件:综合测评成绩总积分居全班前60%,学年智育成绩积分居本班前70%)。学习进步奖不设人数比例(条件:本学年智育成绩积分在本班排名比上一学年提前10名或提前幅度在35%以上)。

(二)转专业学生原则上在原就读学院和班级参加评选。

(三)本学被评为“校园十佳班集体”的班级,下一学该班获各等级“学校奖学金”的比例均可在上述规定的比例基础上增加1个百分点;本学被评为“先进班集体”的班级,该班本学可在上述规定的比例基础上再增加1个三等“学校奖学金”名额。

(四)以上各类奖学金不重复发放。同时符合同一奖学金的评选条件时,以综合测评排名先后为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成兴业”励志奖学金评定条例 篇8

法大发„2008‟52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政法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以下简称“学生奖学金”)的评定对象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优异,或综合素质全面并在创新能力、个人特长、公益服务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我校全日制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生和研究生。

各类非全日制学生、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研究生以及外国留学生,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学生奖学金的种类包括:校长奖学金、优秀本科生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学生科研创新奖学金、竞赛优胜奖学金、志愿服务奖学金。

第四条 学生奖学金评审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第五条 学生奖学金工作的领导机构为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工作部负责学生奖学金评定的组织、协调等工作。各学院成立由学院院长负责、分管学生工作的分党委副书记(院长)、分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副院长及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等组成的奖

-1- 学金评定工作小组,负责本院学生奖学金的初评、推荐及院内公示、异议调查等事宜。

第六条 学生奖学金评定的一般程序

(一)学生向所在学院提交书面申请。

(二)学院奖学金评定工作小组对申请人材料进行审核,拟定初选名单。

学生科研创新奖学金由学院奖学金评定工作小组负责组织答辩。

(三)学院对初选名单进行院内公示,公示期为三个工作日。如对公示人选有异议,可向学院反映。学院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应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结果向异议人反馈。

(四)公示结束后,学院将推荐名单报学生工作部。

(五)学生工作部汇总学校学生奖学金推荐名单,并提请学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批准。

第七条 学生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

凡申请学生奖学金均应按规定提交真实有效的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竞赛获奖证书等证明材料,其中除学习成绩应按规定提交所需学年成绩外,其他科研成果的发表或竞赛的获奖时间均限于评奖当学年内发生,具体时间为上年9月1日起至当年8月31日止。

奖学金评定中所涉期刊分类参照《中国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执行。

第八条 同时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学生科研创新奖学金、志

-2- 愿服务奖学金或竞赛优胜奖学金者,学校按各奖项规定分别予以奖励。同时获得以上奖项,又以同一业绩获得校长奖学金者,学校颁发相应荣誉证书,但只按校长奖学金奖励金额发放奖金;同时获得以上奖项,又以不同业绩获得校长奖学金者,按相应规定分别发放奖金。

第二章 优秀本科生奖学金

第九条 申报条件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模范履行公民义务。

(二)思想品德优良,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模范遵守校规校纪,参评学年内无违反校规校纪记录。

(三)学习努力,学习成绩符合本办法第十条之规定,且参评学年内无不及格课程。

(四)参评当年取得总学分不得低于《中国政法大学本科学分制管理办法》规定的一学年应取得的最低学分。

(五)参加国内或国(境)外交换交流培养的学生,如访学期限为一学期,可选择仅以在我校一学期的必修课平均成绩参评,也可选择一年(在我校修读一学期,在交流交换学校修读一学期)的必修课平均成绩参评;如访学期限为一学年,可以交换交流学校访学一学年成绩参加奖学金评选。

第十条 优秀本科生奖学金设三等,各等级评定标准如下:

-3- 一等奖学金:当学年必修课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且单科成绩均不低于70分。二、三等奖学金:当学年必修课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且单科成绩均不低于65分。

第十一条 评定比例与奖励金额

一等奖按应参评学生人数的5%评定,奖励金额为3000元; 二等奖按应参评学生人数的10%评定,奖励金额为2000元; 三等奖按应参评学生人数的15%评定,奖励金额为1000元。第十二条 评选规则

(一)初选以学院为单位,分年级、专业按分配比例和名额进行。奖励名额以本年级本专业学生在籍实际人数为基数,提前毕业学生以及被开除学生不计算在内。

(二)评选应以学生当学年必修课平均成绩进行排序,并结合学生在校期间一贯表现择优进行。

(三)评选人数以规定比例为限,如符合条件的学生人数不足应评数,则按照实际人数评选,不降低评选标准。如符合条件学生人数超出应选比例,则按照成绩排序选至满额为止;如出现成绩并列且超出应评数,则以并列学生必修课优秀率由高至低排序选至满额,其余学生顺延至下一等级参评。

第三章 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第十三条 申报条件

-4-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模范履行公民义务。

(二)思想品德优良,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有较强的奉献精神。

(三)学习努力,学习成绩符合本办法第十四条相关规定。

(四)创新能力强,科研成绩突出。

第十四条 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设三等,各等级评定规则及标准: 一等奖学金:学位课程均为优秀,其他课程均不低于75分,并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论文应为独立完成,下同)。二、三等奖学金:学位课程均为良好以上,其他课程均不低于70分,并在公开出版报刊发表学术论文。

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应根据学生在读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成绩及科研成果综合评定。

第十五条 评定比例

(一)硕士研究生按实际人数的10%评定,其中一等奖2%,二等奖3%,三等奖5%。

(二)博士研究生按实际人数的15%评定,其中一等奖3%,二等奖5%,三等奖7%。

评选人数以规定比例为限,如符合条件的学生人数不足应评数,则按照实际人数评选,不降低评选标准。如符合条件学生人数超出应选比例,则按照成绩排序选至满额为止;如出现成绩并列且超出应评数,则以并列学生必修课优秀率由高至低排序选至满额,其余学生顺延至下一等级参评。

-5- 第十六条 奖励金额: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2000元,三等奖1000元。

第四章 学生科研创新奖学金

第十七条 学生科研创新奖学金以奖励学习成绩良好,并在科研创新方面表现优异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第十八条 学生科研创新成果的形式为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创造发明等。

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必须为本人独著(文中应明确本人身份),且字数在5000字以上;创造发明以申报国家专利被受理之日起计,多人合作的申请人应为成果第一完成人。

第十九条 学生科研创新奖设三等,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评定。第二十条 本科生科研创新奖学金申报条件

(一)一般条件

1.思想品德优良,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2.学习努力,专业必修课成绩均在70分以上,其他课程(包括实践课)均合格。

3.学风端正,无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或发明成果的行为。

(二)不同等级条件

一等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调研报告等。创造发明为当然的一等奖。

-6- 二等奖:在公开出版的报刊上发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调研报告等。获得“学术十星”称号的为当然的二等奖。

三等奖:在校内外学术研讨会上提交论文、在校内出版的内部报刊上发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经相关领域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推荐的学术论文、调研报告等。

第二十一条 研究生科研创新奖学金申报条件

(一)一般条件

1.思想品德优良,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2.学习努力,成绩良好。

3.学风端正,无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行为。

(二)不同等级条件

一等奖:硕士研究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并有在其他公开出版的报刊上发表文章;博士研究生在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2篇。

二等奖:硕士研究生在公开出版的报刊上发表文章2篇;博士研究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1篇,并有在其他公开出版的报刊上发表文章。获得“学术新人”称号的,为当然的二等奖。

三等奖:作为省部(或以上)级科研课题或其子课题负责人,或作为课题主要完成人并独立完成五分之一以上工作量。

第二十二条 本科生科研创新奖一、二等奖和研究生科研创新

-7- 奖一、二、三等奖的评定无名额限制,符合条件即可获奖。本科生科研创新三等奖获奖人数以参评学生数的2%为限。

第二十三条 学生科研创新奖学金奖励金额为:一等奖2000元,二等奖1000元,三等奖500元。

第五章 竞赛优胜奖学金

第二十四条 竞赛优胜奖学金以奖励在文化、科技或体育等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

第二十五条 申报条件

(一)学生参加国家级竞赛并获得前八名或三等以上奖项,或参加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得前六名或三等以上奖项。

(二)参赛项目一般应为国家部委、国家级行业学会、省部级新闻媒体或北京市主办的比赛,其中国家部委、国家行业学会组织的全国性比赛视为国家级比赛,国家部委组织的行业性比赛或跨省的区域性比赛,以及省(直辖市)等组织的比赛均视为省部级比赛。

(三)申报竞赛优胜奖所参加比赛,参赛队应在8个队(含)以上。

(四)集体项目申报竞赛优胜奖,其替(候)补队员比照正式参赛队员降一等级申领本奖,如果正式参赛队员符合三等奖申报条件,则替(候)补队员不再具有申报资格。

(五)以科研成果申报竞赛优胜奖者,成果应为申请人独立完

-8- 成,或申请人为成果第一完成人。

第二十六条 竞赛优胜奖学金设三个等级,奖励金额分别为:一等奖2000元,二等奖1500元,三等奖1000元。

第二十七条 各奖级评定标准

(一)一等奖:国家级竞赛前三名,或获得一、二等奖;省部级高校体育比赛中甲级队比赛第一名。

(二)二等奖:国家级竞赛第四、五、六名,或国家级竞赛获三等奖;省部级竞赛中获一、二等奖,或省部级高校体育甲级队比赛第二、三名。

(三)三等奖:国家级竞赛中第七、八名,或省部级竞赛获三等奖;省部级高校体育甲级队比赛第四、五、六名,或乙级队比赛前三名。

第二十八条 学生在提交竞赛优胜奖申请时,除同时提交奖状、奖杯等原件外,还应提交竞赛主办单位签发的书面参赛(评比)邀请函或通知,以及竞赛规则、比赛规程等相关文件。

第二十九条 学院进行院内公示同时,应将竞赛优胜奖申请提交教务处,教务处组织相关部门对有关赛事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意见。

第六章 志愿服务奖学金

第三十条 志愿服务奖学金以奖励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优秀

-9- 的本科生。

志愿服务是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不计报酬,参与公益活动或社会服务工作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以申报:

(一)在志愿服务中作出较大贡献、在学校有较大影响的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间(以《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志愿服务认证手册》的登记为准)累计超过100小时。

(二)在国家或社会较有影响的重大比赛志愿服务活动中,或在大型志愿者主题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为学校争得荣誉。

(三)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有突出贡献,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志愿者。

(四)获得学校“十大志愿者”称号的同学为志愿服务奖的当然人选。

第三十二条 志愿服务奖学金每评选一次,每年评定名额原则上为20名。

第三十三条 志愿服务奖学金的评定工作依据《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志愿服务认证体系》,采取自愿申报,组织评定和服务单位评定相结合的程序进行。

第三十四条 评定程序

(一)申报: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可自行向所在学院分团委提出申请。

-10-

(二)组织评定:学院分团委组织对本院申请人进行评定并拟定候选人。

(三)服务单位评定:申请人如在固定的志愿服务基地进行志愿服务,须同时提交服务单位的服务评定书。

(四)综合评审:校团委负责对全校志愿者服务奖候选人进行综合评定,拟定获奖人选,并报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批准。

第三十五条 志愿服务奖学金奖励金额为2000元。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校长奖学金是学生奖学金的最高奖,依据《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奖学金评定办法》进行评定。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成兴业”励志奖学金评定条例 篇9

优秀学生

人文学院吕楠俞勇桢梅波张猛梁宜马林付万贺李鸟鸟沈佳颖汪沂邵凯颜易帆章屹张彰冯莲魏恺吴佳莹郏巧彬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人文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人文学院

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人文学院郭旭项依忆沈宇星王晓苍李婷胡伊娜张寅裕陈姣姣冯铖吴璐缤张水娟陈哲马晶冯凤芳宋敏董玮徐青刘婷婷裘王芳张姣顾寅钢谢春丽邬微晔张晨叶方魏施含笑戴依伊戴杨越吴娟沈景画俞勇桢邵凯沈黎燕张水娟赵文琼叶蓉吕楠张猛章屹冯莲徐燕张科清吴琳峰冯凤芳章淑薇童欣欣俞金花贾慧梅波马林郭旭项依忆叶沫一朱艺雯张寅裕姚琛戴芳芳李青青路佳唐丽青叶青叶沫一吴姿娟葛沸波张科清姚琛杨悠悠王梦菡戴芳芳邵晨卉柯琼晓宋珊珊王翠吕芳陈文烨杨若兰张立赵文琼张艳俞金花张璐龚晓萱徐飞英贾慧章萱童晶晶朱吉吉黄薇张彰蔡夏乔邵晨卉宋珊珊施含笑徐飞英梁宜付万贺魏恺沈宇星冯铖吴璐缤宋敏董玮邵頔顾寅钢戴依伊戴杨越李鸟鸟汪沂路佳唐丽青李婷胡伊娜杨淑贻杨悠悠马晶柯琼晓王卉蔡夏乔 朱艺雯朱书广 许江晨徐燕 杨淑贻沈黎燕 王展霞张文杰 吴琳峰李青青 罗婷高婷婷 章淑薇童欣欣 罗珊珊李月嬿 叶蓉邵頔 程斯纳潘丽娜 茹佳李敬 李靖周智剑 张逸旻张佳燕 朱书广陈姣姣 罗婷高婷婷 沈佳颖颜易帆 王晓苍吴姿娟 王展霞张文杰 王翠吕芳 谢春丽张艳 吴佳莹郏巧彬 王卉叶青 葛沸波许江晨 王梦菡陈哲 徐青刘婷婷

陈文烨杨若兰罗珊珊李月嬿裘王芳张姣张立程斯纳潘丽娜邬微晔张晨张璐龚晓萱茹佳李敬叶方魏周智剑李靖章萱童晶晶张逸旻张佳燕吴娟沈景画朱吉吉黄薇

学业优秀一等奖学金

人文学院俞勇桢邵凯张彰蔡夏乔朱书广陈姣姣沈黎燕张水娟邵晨卉宋珊珊罗婷高婷婷

学业优秀二等奖学金

人文学院

学业优秀三等奖学金

人文学院

优秀学生干部

人文学院

赵文琼叶蓉吕楠张猛颜易帆章屹于霞吴姿娟王展霞张文杰吕涵智董玮童欣欣赵姗姗俞金花杨春兰戴杨越梅波张吉王东民李方重郭旭朱琼王恒叶青葛沸波许江晨杨淑贻雷蕾陈哲戴芳芳柯琼晓徐青罗珊珊李月嬿张立程斯纳张璐龚晓萱叶方魏沈煜万燕倩张逸旻黄薇周智剑梅波陈奕耶傅周平周雪张水娟邵晨卉李月嬿裘王芳张曦东商意盈施含笑徐飞英梁宜付万贺冯莲魏恺徐燕张科清金二春吴琳峰周颖王翠邵頔顾寅钢杨婷贾慧王俨马林汪沂葛烨项依忆路佳叶沫一朱艺雯周永伟张寅裕杨悠悠王梦菡李青青马晶刘婷婷胡维陈叶沈张黎潘丽娜潘月丹茹佳李敬李靖章萱张佳燕吴娟马林戴娇芳郭旭杨淑贻马晶徐青楼晓勤来敏毓宋敏刘婷婷张伟沈佳颖 沈宇星王晓苍 冯铖吴璐缤 冯凤芳宋敏 吕芳章淑薇 谢春丽张艳 李慈瑶戴依伊 戴娇芳李鸟鸟 吴佳莹郏巧彬 唐丽青王卉 李婷胡伊娜 张倩姚琛 苏导杰王梦迪 宋丹妮鲍庆干 陈文烨杨若兰 裘王芳张姣 邬微晔张晨 金灿灿肖真 王明奎童晶晶 沈景画朱吉吉 付万贺沈佳颖 冯铖李靖 龚秋星赵剑 陈慧陆洁栋

光华奖学金

人文学院邵頔吾米提·吐尔逊 南都一等奖学金

人文学院吴姿娟南都三等奖学金

人文学院张猛张立李丹旦南都二等奖学金

人文学院奇瑞21世纪东方之子奖学金

人文学院东芝奖学金

人文学院松下奖学金

人文学院汇丰银行奖学金

人文学院玫琳凯奖学金

人文学院博世奖学金

人文学院

社会实践优秀奖学金

人文学院

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

人文学院文体活动优秀奖学金

人文学院

研究与创新奖申报人文学院

先进班级人文学院

江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条例 篇10

时间:2009-6-25 0:00:00 点击数:

(2004年8月修订)

为鼓励研究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坚持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国家设立研究生奖学金。根据原国家教委、财政部1994年9月26日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奖学金办法》(教财【1994】50号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条例。

一、研究生奖学金的种类

研究生奖学金分普通奖学金和优秀奖学金两种。

二、研究生普通奖学金

(一)普通奖学金的评定条件

凡是具备下列基本条件的计划内公费研究生,均有享受普通奖学金的资格。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的研究生按合同或协议执行。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未受校纪处分; 3.勤奋学习,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各门课程学习成绩合格。

(二)普通奖学金的标准

1.博士研究生

⑴入学前没有参加过实际工作(指应届毕业生及其他非在职人员,下同)和参加实际工作累计时间不满两年者,每生每月320元。

⑵入学前为在职职工,大学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累计时间满两年以上者,每生每月340元;大学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累计时间满四年以上者,每生每月360元。

2.硕士研究生

⑴入学前没有参加过实际工作和参加实际工作累计时间不满两年者,每生每月260元。

⑵入学前为在职职工,大学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累计时间满两年以上者,每生每月280元;大学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累计时间满四年以上者,每生每月300元。

(三)普通奖学金发放管理办法

1.普通奖学金按月发放。普通奖学金从新生报到注册的9月份(春季博士生为3月份)发起,新生因交费、体检、请假等本人原因导致注册延期或参加过工作的研究生未及时交纳《工资转移单》而未能按时发放的,自注册或交纳后发放,之前的不予补发。

2.在校研究生休学期间停发普通奖学金,返校注册后下月开始发放。

3.普通奖学金从毕业生毕业离校的7月份(春季毕业生为4月份)起停发。(即发至6月底、3月底)。因本人原因导致延期毕业的或虽已毕业但因出国、考研等原因暂未离校的,延长期间(博士研究生超过3.5年,硕士研究生超过2年)和暂未离校期间均停发普通奖学金。

三、研究生优秀奖学金

(一)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的类别

研究生优秀奖学金(以下简称优秀奖学金)分四类:

1.研究生一等优秀奖学金(以下简称一等奖学金);

2.研究生二等优秀奖学金(以下简称二等奖学金);

3.研究生三等优秀奖学金(以下简称三等奖学金);

4.研究生单项优秀奖学金(以下简称单项奖学金);

(二)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申请条件

1.申请各类优秀奖学金者,必须是根据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正式录取的本校在籍注册的全日制研究生。

2.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3.学习勤奋,严谨踏实,勇于进取,成绩优良。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凡本学年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无资格申请各类优秀奖学金:

1.违反校纪校规受到校纪处分者;虽违反国家法律、法令、法规,但未受到司法部门或公安机关处罚者; 2.学位课、必修课或指定选修课成绩有不合格者;

3.未修满规定的学分者;

4.无故不参加集体活动者;

5.宿舍卫生不达标者;

6.延期毕业者;

研究生一等优秀奖学金

1.评定比例为6%,奖金额为1000元/学年。

2.一年级研究生学习成绩优异,通过学位英语水平考试,智育排名在学院同年级内前10%;二年级及以上博士研究生有两篇以上学术论文、硕士研究生有一篇以上学术论文在全国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或有科研成果通过鉴定(署名在前二名)。

研究生二等优秀奖学金

1.评定比例为10%,奖金额为600元/学年。

2.一年级研究生学习成绩优秀,通过学位英语水平考试,智育排名在学院同年级内前15%;二年级以上博士研究生有一篇以上学术论文在全国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硕士研究生有一篇以上学术论文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或有科研成果通过鉴定(署名在前三名)。

研究生三等优秀奖学金

1.评定比例为15%,奖金额为400元/学年。

2.一年级研究生学习成绩优良,通过学位英语水平考试,智育排名在学院同年级内前20%;二年级以上博士研究生有一篇以上学术论文在全国性学术刊物或国际刊物上发表,硕士研究生有一篇以上学术论文在学术刊物发表,或有科研成果通过鉴定(署名在前五名)。

研究生单项奖学金

为了鼓励在德、智、体、美中某一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或为学校做出特殊贡献的研究生,学校设立单项奖学金。根据评定条件,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每学年每位研究生只能参评一种单项奖。

1.创新奖

用于奖励在本学年中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艰苦努力并取得专家认可成绩的研究生;用于奖励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通过先进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各界合作并产生明显社会效益的研究生。奖金额为300-500元/人

2.优秀论文奖

用于奖励在本学年中在全国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并取得专家认可成绩的研究生。奖金额为200元/篇

3.社会工作奖

用于奖励在社会和社团工作中组织管理能力较强、投入较多并取得较大成绩、任期一学年以上的研究生干部。奖金额为200元/人

4.文体活动奖

用于奖励在文体活动中获得省级(不含省大运会)以上奖励的研究生(个人前六名,团体前三名)。奖金额为100-200元/人

5.其它特殊贡献单项奖

为奖励在除前述四方面外的某一领域做出特别贡献或取得重大社会影响的研究生,各学院可根据需要设立此类单项奖。

研究生单项优秀奖学金配额(除优秀论文奖之外)按比例到学院。

(三)评选办法

组织领导: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的评定工作在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由学生工作处、研究生部负责指导和审核。各学院可根据本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学院的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评选程序:

1.以学院为单位,由学院向全体参评研究生公布关于各类优秀奖学金名额和评奖条件,提出评比要求。

2.研究生个人对照有关条件向学院提出书面申请,或经班主任、辅导员、导师推荐产生获奖候选人。

3.由各学院汇总候选名单,事先征求研究生导师意见,根据申请条件经充分协商后产生初选名单。

4.学院进行初审后,在学院范围内预公示一周,充分征求师生意见。如有异议,由学院负责复核与解释。

5.各学院将初审后拟获奖的研究生名单和材料按要求送交学生工作处汇总后,经学校批准,由学院正式公布获奖者名单。

(四)其他有关问题 1.优秀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于每年十月进行。

2.获得各类优秀奖学金的研究生,由学校发给奖学金和证书。

3.凡已获得奖学金的研究生,如发现有弄虚作假、欺骗组织等行为,学校将追回已发奖学金和证书,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4.获得各类奖学金的学生,凡聚众请客、大吃大喝、挥霍浪费者,学院要进行批评教育,不听劝阻者应追回其奖学金,造成不良后果者,视情节给予必要的处理。

5.全国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是指在CSCD核心库、CSSCI源刊物、三大检索源刊物或江南大学研究生中文重要期刊推荐目录。

本条例从2004年9月起在04级及以后的研究生中执行。

上一篇:校园宣传活动方式下一篇:让写作教学快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