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报业人才策略

2024-06-11

上海报业人才策略(精选4篇)

上海报业人才策略 篇1

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 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 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高技能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上海高技能人才发展现状

近年来, 上海市不断加大高技能人才工作力度, 通过加强培训培养、拓宽晋升渠道、完善表彰机制、引导提升待遇等工作, 使上海高技能人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12年底,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已达28%。同时, 技能劳动者队伍整体等级结构比例趋向合理, 中高级技能劳动者的比重明显上升, 技能劳动者初、中、高等级比例达35:37:28。

但随着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 高技能人才工作也面临着更多更艰巨的挑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映在以下四方面:

(1) 总量不足、结构矛盾仍然存在。当前上海技能人才队伍无论在总量、结构还是素质要求上, 未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劳动者的技能等级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不够合理。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度不够, 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

(2) 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有待提高。部分企业对技能人才“重使用、轻培养, 要求多、支持少”的现象仍然存在, 对职工职业培训投入总体不足。不少企业没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用于一线职工技能培训, 特别是在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中, 这样的情况较为普遍。

(3) 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进一步完善。目前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认识仍有偏差, “重学历, 轻技能”的观念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在高技能人才的使用方面, 依旧存在着待遇偏低、地位偏低的问题。高技能人才退休后的待遇也与专业技术人才存在较大差距。

(4)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基础工作还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社会培训资源能级还不够, 培训模式内容、设施设备以及师资力量不能充分满足高技能人才培训需求。同时, 与新产业新技术发展相比, 新职业项目标准的开发相对滞后, 部分职业培训鉴定的标准、模式与生产操作实际存在一定差异。

二、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策略选择

1、完善企业主体、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1) 健全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的主体作用, 深入推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高师带徒等项目, 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职工技能培训制度。探索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在技能培养、考核评价、使用激励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和改革试点, 同时为其上下游产业技能人才培养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2) 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鼓励职业院校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 重点强化企业实训环节, 联合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符合企业需求的青年高技能人才, 切实提高毕业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3) 完善高技能人才社会化培训机制。依托社会各类培训资源, 推进市场化、社会化的职业技能培训。紧密结合本市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及时调整补贴培训范围和补贴标准。强化政府补贴培训的质量监管, 规范并引导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健康发展。

(4) 进一步完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机制。以上海市产业发展为需求, 充分整合社会各方资源, 建立与大教育体系紧密结合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坚持向社会提供公益性、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实训、鉴定等服务。

2、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业绩和贡献为重点, 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1) 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扩大企业评价自主权, 根据职业特点和岗位使用要求, 灵活运用考核鉴定、考评结合、业绩评审等方法开展高技能人才评价。大力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 实施对院校学生应知应会并重的技能鉴定。

(2) 坚持“抓鉴定质量、树证书品牌”。不断完善考核模式、规范流程,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建设,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人员、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加强鉴定站所的监督管理, 推动鉴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3) 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完善职业技能竞赛组织程序、参赛条件、竞赛职业 (工种) 选择、竞赛内容和激励方式。积极开展全市、区县、行业企业、院校等不同层次、类型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参加国际技能大赛、组队参加国家技能竞赛。

3、健全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的高技能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

(1) 实施首席技师培养选拔千人计划。鼓励并引导企业建立完善首席技师制度, 选拔树立一批行业、企业的技能领军人才。

(2) 引导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完善高技能人才供求信息和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定期发布制度。探索实施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 使高技能人才在聘任、工资、带薪学习、培训、出国进修、休假、体检等方面享受与工程技术人才同等待遇。

4、促进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 强化各项技术支持, 加大资金投入, 夯实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

(1) 促进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加大从外省市引进符合上海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行业紧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力度。落实高技能人才在沪办理人才引进居住证、居转户以及直接落户的相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技师协会及行业、区域技师协 会的组织作用, 并继续举办高技能人才党校研修班, 为上海高技能人才搭建继续教育、进修、技能交流的平台。

(2) 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各项技术支持。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专家的作用, 加强职业标准开发、提升和鉴定题库的开发工作, 并同步做好培训计划大纲和鉴定题库的开发维护以及培训教材的编写修订。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师资培养力度, 加快培养一批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同时又能指导生产实训的一体化教师。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调查统计制度, 探索建立上海高技能人才数据库。

(3) 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与财政局密切合作, 统筹运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促进以职工职业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建设工作。

三、未来高技能人才发展的重点难点

随着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深入推进和相关政策规定的调整, 下一阶段需着重探讨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有:

1、如何突破中小型企业职业培训难的瓶颈

近年来企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 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主要还是依托在沪央企及本市国企等大型企业集团, 中小企业对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参与度都远远不够。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 中小企业的培训需求较分散、培训制度不健全、员工流动性大, 难以组织集中培训。

2、如何增强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当前, 外来农民工中技能劳动者的比重和结构比例与本市户籍的从业人员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一方面, 企业、农民工个人对技能培训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 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自身素质不高及其在岗位上的实际情况, 很难开展等级工培训, 仍主要依托区县开展岗位培训, 使得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 规范培训和培训质量较难控制。

3、如何合理使用各类资金, 完善补贴培训机制

目前补贴培训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失业保险基金, 随着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于失保金使用范围的进一步规范, 补贴培训的可用对象范围将有所变化 (如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校大学生等人群将不在可用范围内) 。同时, 如何合理使用教育费附加, 使之有效促进本市企业职工职业培训和加强职业培训基础工作建设, 也需要与财政部门进一步沟通、商议。

摘要:高技能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详细分析目前上海高技能人才发展现状, 并对未来的发展的难点与重点进行策略研究。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体系,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张钰晓.浅谈职业培训提高市场就业[J].决策与信息, 2008, (10) .

[2]张建平.大力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体系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研究[J].中国培训.2009年01期

[3]吕成鹰.技能竞赛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思考[J].中国培训.2011年03期

[4]王蓓;黄林芬;张良民;董岩.搞好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J].才智.2011年17期

[5]毕结礼.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策略思考[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上海报业人才策略 篇2

鸦片战争前, 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社会阶段, 是一个在清王朝统治下的独立的封建大国, 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政治上是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制度。在这种条件下, 不仅官办的《邸报》, 就是民间报房的《京报》也没有什么新发展, 而是流于程式化, 长期处于主要抄传谕旨、奏折等官府文书的状况。就在中国因循守旧, 且因腐败从18世纪中叶走上国势日衰的下坡路时, 资本主义在欧美迅猛发展。英国等西方国家在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后, 自18世纪60年代起, 又开始了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工业革命, 生产力大为提高, 科学文化日益发达。诞生于16世纪的近代报刊,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 功用日显, 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传媒和舆论工具。工业革命开始以后, 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掀起了殖民扩张的新热潮。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 英国在统治了印度, 侵入了缅甸、马来半岛等东南亚地区后, 加紧了对中国的扩张, 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大肆向我国倾销商品, 而且也带来了资本主义文明和近代报刊。

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联系在一起的, 其办报中心经历了一个从香港到上海的转移过程。探寻中国近代报业中心转移的轨迹, 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地域布局、报业结构、办报模式等, 都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

早期的办报中心——香港

香港是个天然良港, 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 是早期殖民主义者进入中国内地的一个重要海港门户, 为英国殖民主义者垂涎已久。1840年, 英国政府为实现商业扩张和保护鸦片贸易, 出兵侵华, 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求和, 于1842年8月29日, 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这是外国资本主义强加给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第三条规定把香港割让给英国。鸦片战争的发动者巴麦尊说, “香港是插入中国领土的一个楔子, 同中国内地的关系正如瓦特岛之于英国, 长岛之于美国” (1) 一样, 侵占香港, 便于“英国作为军事和商务基地” (2) 。香港被割占, 成为英国殖民者首先着力经营的地方。

在这种特殊条件下, 近代报刊首先是英文报刊, 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在香港迅速发展起来。香港第一份近代报刊是英文的《香港公报》, 是随着英国侵略军出现于香港的, 主编是英军翻译马儒翰, 1841年5月在澳门出版, 旋即迁港。之后到1860年前, 英文报刊在香港出版共约16种, 大部分是商业报纸, 主要有《中国之友》、《香港纪录报》、《德臣报》、《孖剌报》等。可以看出, 这些报纸与英国在香港的经济、政治活动及需求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报纸的增多, 各家报纸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求生存和发展, 各报都很重视经营和发展, 纷纷加大行情、船期和广告的分量, 出版专门的行情版、航运版、广告版。为满足欧美本土关心对华贸易人士的需要, 还纷纷出版海外版。

从1860年到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 香港报业仍继续发展, 仅英文报纸就有七八种新报问世, 报纸的商业化程度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此外, 中文报刊也在香港出现, 时间早于上海。《遐迩贯珍》创刊于1853年8月, 由马礼逊教会主办, 是香港最早的近代中文报纸。之后, 《香港船头货价纸》 (1857年11月创办) 、《香港新闻》 (1861年7月) 、《中外新闻七日报》 (1871年3月) 、《香港华字日报》 (1872年4月) 、《近事编录》 (1864年等相继出版发行。

总的来看, 不论在报刊的数量上还是在报纸的商业化程度上,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 中国近代报刊在香港的发展一度相当繁荣, 使香港形成了办报的一个中心。这是当时的澳门、广州甚至上海等地所无法比拟的。有一个历史事例能从一个侧面来印证这一状况。这就是后来相当有影响的中文近代报刊、创办于上海的《申报》, 其创办人为英国商人美查, 在创办《申报》之前曾专门赴香港考察报业, 作为创办《申报》的借鉴, 说明当时的香港报业是比较繁荣和发达的。

侵略者为自身利益, 选择了上海

上海是中国人口最多、物产最丰富的长江流域的经济门户。一方面, 鸦片战争后, 西方列强将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 且强行建立了“国中之国”的租界, 外国商人发现, 上海是中国江海交通的枢纽, 通过上海将商品转输到各地极为便利。于是, 他们将对华贸易的重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上海成为他们进行商品倾销的重要基地。另一方面, 中国出口的大宗商品丝绸和茶叶, 其产地临近上海, 此时不必再绕道广州出口, 可以直接经过上海运往海外。这样一来, 上海的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对外贸易刺激了上海商业的繁荣, 上海迅速取代广州、香港, 成为中外贸易的枢纽和全国工商业中心。当时曾有人评论, 对外贸易的心脏就是上海, 而其他口岸不过是血管罢了。

在繁荣的贸易和商业的背后, 存在着频繁的信息交流, 蕴藏着对信息媒介的巨大需求。于是直接为殖民者的经济活动服务的外文商业报纸, 而且主要是英文报纸, 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最早的一家是英文《字林西报》, 其前身是《北华捷报》的附张《每日航运和商业新闻》, 创刊于1856年, 后因增加了行情、物价等内容, 改名《每日航运和商业新闻》, 1864年再次扩充内容, 改名《字林西报》, 成为独立出版的日报。《字林西报》出至1951年停刊, 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它在形式上纯为英国报纸的风格, 内容主要为行情、船期、广告等商业材料, 但始终有很强的政治性。创刊不久即被英国驻沪领事馆指定为该馆集商务供述各项公告的发表机关, 并得到租界工部局的经济资助和优先刊载工部局文告、付费广告的特权。因此, 它被视为英国驻沪领事馆和租界当局的喉舌, 被上海的外国人称为“英国官报”。

除《字林西报》外, 从1860年到1894年, 外国人还在上海租界创办了30余种英文报刊, 其中多数为商业报纸, 出刊后, 竞争激烈, 曾不断发生兼并。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每日时报》 (1861~1862) 、《上海晚差报》 (1867~1871) 、《上海通信》 (1867~1871) 、《华洋通闻》 (1874~1927) 、《文汇报》 (1879~1930) 等。

除英文报纸之外, 上海从19世纪60年代还出版有葡萄牙文报刊、法文报刊、德文报刊、日文报刊等外文报刊。它们大多数是商人创办的商业报纸, 总体原则是维护该国在华的经济、政治利益。

继外文报刊之后, 从19世纪50年代末起, 教会中文报刊开始在上海出现。1857年, 英国伦敦会在上海设立的墨海书馆主办了《六合丛谈》, 内容包括宗教、科学知识、商业行情和新闻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随着上海租界人口的激增, 传教士、教众人数增多, 传教士报刊也显著增加, 到1894年前, 先后出版十余种, 主要有《中外杂志》 (1862年) 、《万国公报》 (1868年) 、《福音新报》 (1874年) 、《小孩月报》 (1875年) 、《格致汇编》 (1876年) 、《中西教会报》 (1891年) 等。

随着西方殖民者对华经济侵略的加剧, 为了向中国商民推销商品, 字林洋行于1861年在上海率先创办了中文商业报纸《上海新报》。英国商人美查以盈利作为主要目的, 于1872年4月30日创办了《申报》。这是一份在上海乃至全国近代报刊史上颇有影响的中文商业报纸。它的创办和发展充分显示了上海近代报刊在全国新闻事业中的中心位置。

从1850年到1894年, 外国人在上海创办了60多种中外文报刊, 其中有数种后来发展成为颇有影响的全国性报纸, 使上海取代香港成为中国近代报业的中心, 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地域布局、报业结构、办报模式等, 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附1865年~1895年各主要城市新办报刊统计表) 。

上海具备成为全国新闻中心的优势条件

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便利的交通、繁荣的商业和贸易之外, 上海之所以取代香港成为全国近代报刊的中心, 还因为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首先, 上海拥有广大的新闻信息的信源和受众群体。上海贸易和商业的发展吸引了各地的资金, 吸引了人口的汇聚。来到上海从事商业活动和出卖劳动力的有各地的杂色人等, 其中以浙江人、江苏人、广东人居多。1853年上海县城内小刀会起义, 1860年、1862年太平天国军队两次逼近上海, 许多居民为了躲避战乱, 纷纷拥进租界。种种原因使得上海城区 (主要是租界) 人口骤然膨胀。近代中国还没有一个城市具有像上海这样复杂的人口构成, 每天每时在他们中间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发生, 这为新闻媒介的涌现创造了极好的新闻来源, 而且准备了庞大的读者群。

其次, 外国殖民者在上海强行建立了“国中之国”———租界。毋庸讳言, 租界的存在对上海近代报刊的发展提供了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起初, 租界不过是租赁给外国人的一块居留地, 按1845年签订的《土地章程》规定, 我国政府对这块居留地仍然有土地管辖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可是由于殖民主义者的强蛮狡诈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英、美、法殖民者进一步攫取了租界的行政、立法、司法大权。从政治意义上来说, 这是外国殖民者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和文化的侵略;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讲, 在租界创办的报刊免受清政府律历的严酷禁锢, 租界为外文商业报纸、传教士报刊及中文商业报刊提供了一定的言论自由空间,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报刊的发展。

最后, 长江中下游生产的恢复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带动了上海的发展。随着英、美、法等国的侵略步伐向中国内地挺进, 中国贸易和商业的发展也由广州、香港逐渐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就使得上海新闻中心的形成有了一个网络背景, 使上海报刊同全国各地取得了最密切的联系, 能迅速广泛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同时, 19世纪60年代, 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在一些进步清政府官员的倡导下开展起来。上海、武汉、广州等地开设了造船厂、机械局等近代工业工厂。洋务运动的兴起为上海近代报刊的繁荣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2]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第一卷) 》,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63年版, 第354页, 第340页。

[1].方汉奇、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第二版)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2].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 (第一版)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金融危机下我国报业生存策略 篇3

报业面临阶段性危机

其实, 在金融危机没爆发前, 报业的发展就遇到了许多困难, 比如成本的压力, 经营结构单一, 主要依靠广告和发行, 而广告又依赖于汽车、房地产、医药等几个主要行业。此外, 读者群的平均年龄增大、新媒体对人们接受信息方式的改变等。随着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到上游实体经济, 我国报业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

首当其冲的是报业的广告经营遭受严重打击。报纸的广告客户生产厂商将面临资金和市场方面的双重压力, 这将迫使他们缩减开支, 导致广告投放减少。据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CTR) 调查, 报纸广告的资源主要来自房地产、零售业、汽车、通信、金融、食品等行业, 前3个行业的集中度高达63%~65%, 而上述6个行业的集中度则达到了80%。金融危机作用下企业减少广告投放, 公众消费意愿不足, 过分依赖这些“广告大户”行业的报业受到巨大冲击。根据慧聪的统计, 2008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报纸广告刊登额 (按刊例价格计算) 385.14亿元, 同比增长15.2%。到了8月、9月份, 报纸广告同比开始出现负增长, 10月份虽有反弹, 但是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阴影下, 11月份再次呈现负增长, 下半年报刊广告同比增幅不到3%。①

报纸发行方面, 目前国内报纸发行在渠道建设模式上总体还处于粗放型状态, 结构松散, 抗风险能力差。金融危机下, 报业在面临广告大幅减少、经营衰退, 成本、资金压力增大的情况下, 已经减少了对发行网络的投入, 有些甚至考虑放弃原有的发行网络, 很多发行网络因裁员大大降低了对报纸的推广力度。另一方面, 金融危机也使很多单位、个人捂紧“钱袋子”, 压缩自己的订报费用, 这更加重了报纸的发行难度。

此外, 纸张、油价、劳动力等成本因素也推动报纸价格不断上涨, 种种不利因素都使我国报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无可否认, 金融危机使得本就险象环生的我国报业市场更加脆弱, 但是我国报业距离美国式报业危机还有距离, 报业仍有自身安身立命的基础:首先, 报业有着无可否认的内容优势, 这种内容优势主要来自报纸的公信力, 公信力来源于报业多年来形成的权威内容和精湛的采编技巧, 尤以权威分析、精辟言论见长, 能够把最核心的新闻和最有价值的资讯及时提供给受众, 新媒体信息海量, 但是信息多而杂, 缺乏公信力;其次, 报纸作为最为古老的信息传播媒介, 其形成的阅读习惯和消费空间并不如预言家们所称已经进入“消亡时代”, 消费市场依然值得信赖。中国首次传媒公信力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 现在“报纸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介”。②

另一方面, 美国报业已发展至成熟期, 而中国报业仍处于成长期, 这在业界已是共识。对于一个成熟的产业来说, 原有盈利模式所规定的市场所能提供的腾挪空间越来越局促;而对一个成长中的产业来说, 则意味着仍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有待于发掘。

因此金融危机给我国报业的压力是阶段性的, 这种阶段性压力会加快报业优胜劣汰的步伐。那些没有任何应对之策, 消极被动等待的报业会深受影响甚至消亡, 但是对于那些未雨绸缪、积极探索应对之策的报业来说, 这也是发展的一个新契机。

我国报业发展对策

尽管我国报业的发展远没有西方成熟, 没有经历西方报业稳定成长的历程, 但只要业界有信心, 努力优化报业资源, 积极开发报业市场潜力, 也就能转“危”为“机”。

走数字化转型之路。金融危机为报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 使传媒产业面临新一轮洗牌。数字化传播载体主要是新媒体, 包括网络、手机、移动媒体等, 它的“新”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数字化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 只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就赢得了传统媒体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数字化传播的优势显而易见, 它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一点对多点的传播模式, 实现了多点对一点, 多点对多点等多样传播模式, 信息传播可以通过网络博客、论坛、视频短片、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传播, 受众从纯粹的信息接受者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此外, 新媒体还有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规模更大、速度更快等特点, 这些优势正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广告主和营销机构的认同, 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日益严重。

在数字化时代, 报纸如果不想被淘汰, 就必须积极走数字化转型道路。报纸网络化是目前国内很多报社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式, 但具体到操作层面上却问题很多。比如大多数报社自办的网站技术弱、资金少、机制不灵活, 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甚至仍然停留在电子版阶段, 与此同时, 报业却以廉价的收费甚至免费为新闻门户网站提供击败自己的海量新闻内容。美国报业专家阿兰·穆特将上世纪90年代多数报纸对其网站实施的免费政策称为报业的“原罪”, 这些成了报业网络化生存的隐患。而盈利对于大多数报业网站遥遥无期, 探索合理有效的报业网站盈利模式就成了报业当务之急的事情。金融危机下风雨飘摇的美国报业正在试图尝试其他形式的电子版收费模式, 比如在线购物企业亚马逊公司今夏将推出大屏幕电子阅读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波士顿环球报》参与了KindleDX产品的发布计划, 这款产品适合阅读报纸和杂志, 其视觉效果与纸质书报相似, 他们还对使用该阅读器的订户提供优惠。这些都是我国报业值得借鉴的地方。除此之外, 报业还可以积极介入手机报等其他新媒体。

探索经营新渠道。金融危机下, 报业对市场的依赖显而易见, 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带来的经营微利化趋势、同质化的恶性竞争、新兴媒体的兴起等使得报业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 加剧了整个报业的危机, 因此探索报业经营新渠道已是业界的当务之急。

目前, 我国报业尽管也成立了报业集团, 但大多数报业集团并没有改变传统的以广告“养”发行、“养”报社的单一盈利模式, 如前所述, 其中部分报纸广告的资源主要来自房地产、零售业、汽车、通信、金融、食品等行业, 金融危机下, 这些行业很容易出现波动, 只要广告市场出现“疲软”, 报业自然要受“牵连”, 风险自然无法回避。类似北青传媒、赛迪传媒等在2008年业绩大幅跌落就是最好的例证。

目前, 为应对广告额大幅下滑、纸张价格上涨等不利市场环境, 大多数报业采用了控制报纸的期版扩张、给报纸尽量瘦身、降低报损率、降低直接成本等应急措施。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必须转变报业发展的模式, “尽快实现由单一报社向传媒企业的转变, 即报社再也不是单纯的出版印刷发行报纸的单位, 而应该是拥有以报为主, 兼有多种媒体产品共生共荣的传媒企业”。③这种经营战略要求报纸除了坚持传统的“内容为王”外, 还要重视渠道为王, 推动集团内容产品升级, 使集团形成以报刊为主业, 兼具互联网、数字出版、广播电视、商务印刷、电子商务、休闲旅游、会展演艺业一体化的大传媒产业格局, 从而实现其利润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性, 形成整个报业的良性发展局面。

关注受众信息新需求。新媒体时代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 报纸受众的阅读诉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大众传播媒介出现的初期要求知情权, 到发展期要求表达权, 再到繁荣期要求反论权, 到如今又要求监督权和免知权, 受众的信息接收需求和习惯已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到如今主动要求和索取, 而受众对信息宽度和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总的来说, 受众信息需求呈现内容多样化并且更关注自身利益的特点。读者需求的变化对报纸的有效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报业应转变思路, 准确定位, 努力培育忠实受众。从培育受众的角度来说, 受众与报业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 传播学家E·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受众在媒介接触使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媒介印象将影响其以后的媒介选择行为。受众市场培育简单的说就是“让读者养成读你这份报的习惯”④, 要实现此目标, 除了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内容和高品质的服务外, 还要多开发区域受众, 尤其是本地受众。

注释

1 汪家驷:《报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考》, 《中国记者》, 2009 (5) 。

2 喻国明等:《报纸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介》, 《新闻与写作》, 2007 (7) 。

3 蔡永强:《转型与超越:新时期报业发展的对策选择》, 《企业经济》, 2008 (12) 。

浅谈新媒体时代报业的经营策略 篇4

众所周知,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 是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 它主要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移动技术, 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 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1]在当代社会, 网络、手机、电子报刊等媒体形态越来越普及, 它们既可以满足人们个性化和互动性的信息交流需要, 同时又能迅速及时地提供大量信息, 因而成了当今人们最容易获取相关信息的传播渠道之一, 这种新型的电子传播方式更大程度上地释放了信息的传播价值, 使信息发挥出了最大的效益, 同时, 它们的最大特点是:人们只需有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或电脑便可以随时随地迅速及时地免费浏览时下最热门的新闻。

新媒体的出现, 解决了传统媒体的缺陷, 使传统报业的优势逐步减弱, 在新媒体的威胁下, 我国传统报业的发展已陷入危机状态, 报纸在众多传播媒介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 我国传统报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困境,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广告主的广告投放策略发生了改变。广告主的广告投放有大批向互联网转移的趋势, 这也使报业的收入削减不少。 (2) 由于灵活的市场化体制机制使新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及传播信息的海量迅速拥有了更多的机会, 这给报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3) 相对于传统的纸媒, 数字媒体容量高、携带方便、在信息交流互动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4) 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倾斜, 相比于传统的纸媒, 移动新媒体的不确定性更具诱惑, 更有成长空间。 (5) 报业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正当竞争,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报业的整体竞争力。

尽管新媒体所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影响, 使得报纸在可预见的时空里的商业模式遭到冲击, 但并不会将其摧毁, 甚至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概括来讲, 其原因包括:

(1) 改变读者们长时间养成的传统阅读习惯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 目前还会有大量读者保有阅读纸媒的这种习惯。 (2) 报纸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介, 其广告载体价值仍然具有较大的空间。 (3) 报纸的版面大、篇幅广, 其特殊的新闻性能够增加广告的可信度。 (4) 报纸的权威性较高, 易于储藏, 具有保存价值。 (5) 报纸的发行面广, 覆盖面宽。

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面对困难和挑战, 只要充满信心, 开拓创新, 就一定会走出一条崭新之路。

二、新媒体时代报业经营策略

面对如此强大的新媒体时代到来, 传统的报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并且焕发出勃勃生机, 就必须要尽快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打破陈规, 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并且要具备更加科学有效的经营策略。总结起来大概分为如下几点:

第一, 要有强烈的读者意识, 遵循“读者至上, 需求第一”原则。读者是报纸的上帝, 没有了读者, 就没有市场, 也就没有了影响力, 报纸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和存在的意义。新媒体改变了读者和报纸的关系, 如果不懂得读者的需求就不可能在新媒体时代生存, [2]一张报纸对读者的服务越好, 报纸的市场抗击打能力就越强。

第二, 要不断听取年轻人的新声, 他们的思想新潮, 敏捷, 接受新事物, 尤其是新媒体的速度快、能力强, 在他们的文化中包含着浓郁的新的新闻与信息文化元素, 是不可多得的重要力量。

第三, 充分运用差异化的经营策略,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创办不同的报刊, 使报刊既针对性强又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 这样一来, 报业也能够在经营过程中使产品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第四, 创造独特的产品, 打造品牌竞争力, 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号召力。报纸能否得到很好的生存和发展, 最根本是取决于报纸是否具备自己鲜明的特色、具备公信力、具备信息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在报业激烈竞争的前提下, 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特色, 没有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 就不会在激烈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更不会持续发展下去。因此, 长期坚持品牌特色建设, 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 是新媒体时代报业经营的重要策略之一。[3]

第五, 不断创新、勇于追求是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已成为现代人良好的思维模式, 也更是报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思维方式。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够永远具有活力, 才能够为报业生存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站在时代的高度, 选择鲜活的事例, 有独特的眼光、独到的见解, 同时还要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图片和版式、鲜明的特色表达方式, 要与众不同、要充分吸引读者, 要以高质量、多层次、个性化的信息产品为目标, 提出传统的内容优势,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六, 注重报纸的自身变革。积极发掘自身传统优势, 扩大影响力, 加强舆论引导, 运用多种形式赢得广大读者。

第七, 注重“独家报道”, 既能吸引读者, 又可以在媒体竞争中赢得先机。多媒体时代, 最新的新闻永远在网上, 报纸仅仅是一种信息传播形态, 但如果重视了头版的报道, 把最吸引人的内容放在头版位置显著呈现, 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新兴媒体对报业带来强烈冲击的今天, 面对媒体变局, 新媒体时代的报业必须不断探讨自身的发展战略, 延伸触角, 取长补短, 突破困境, 找到新的平衡点, 才能够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摘要:当代社会,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影响是致命性和决定性的, 面对同自己抢占市场份额的新媒体的强大冲击, 传统报业的转型和发展迫在眉睫。本文在对传统报业的生存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其经营策略进行深入探索, 旨在寻找报业发展的有效出路, 使传统报业得到持续而稳定的新的发展。

关键词:现状,新媒体,报业,经营策略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新媒体时代的概念[DB/OL].

[2]马国仓.新媒体冲击下的英国报业[J].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9.

[3]李忠志.数字化传播时代报业的竞争策略[J].传媒, 2012.

[4]支庭荣.媒介管理 (第三版) [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2.

[5]周鸿锋.传媒产业经营实务[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0.

[6]吴静.浅析我国报业经营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月刊, 2009 (5) .

【上海报业人才策略】推荐阅读:

报业广告05-26

报业经济05-30

报业危机06-07

报业单位08-03

报业改革08-17

报业管理08-26

报业市场09-18

中国报业10-28

报业财务管理10-14

报业集团转型10-18

上一篇:免费医学教育下一篇:谐波齿轮减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