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基础教育复习提纲

2024-09-29

中学基础教育复习提纲(通用6篇)

中学基础教育复习提纲 篇1

中学教育学复习提纲

一、教育原理(教育与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及其关系)

二、课程论(课程及其分类;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三、教学论(教学及其意义、教学任务、教学过程特点—规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

四、德育论(德育及其意义、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过程特点—规律、德育原则、德育途径与方法、德育模式)

五、管理论(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及其模式、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班主任及其领导方式、班级管理内容与方法;学校管理—教育管理及其改革导向、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管理、教师管理)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

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学记》:“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 许慎:“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斯宾塞:教育就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杜威:教育即生活。

1、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社会性是人类教育与动物“教育”的本质区别。

(1)动物的“教育”是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2)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

(3)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人类的教育则绝不止于生理的成熟。

2、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培养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使每个人能更充分、更真实地生活,最终影响人类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教育是

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3、学校教育及其特点

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大教育观的形成

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应赞成终身教育的原则。“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终身教育”观念的形成使人一生受教育不再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而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大教育观就是基于“终生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他强调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处境,提高生活质量。这种教育落脚于提高人的学习能力,从而使每一个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那种把人的前半期看成是教育期,后半起看成是工作期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1、依正规化程度分

非正式化教育: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

形式化教育:定型的实体化教育,即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接受的教育。

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即具有类型和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和知识、能力分级的教育。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2、依实施机构分

学校教育(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家庭教育(特点:启蒙性、随机型、经验性)

社会教育(特点:对象的全民性、地点的广泛性、内容的实用性、时间的终身性、形式的开放性)

3、依存在方式分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

三、教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特点

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随着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生产关系性质的变化而变化的。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生产关系性质的变化我们可以把教

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 特点:

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2.教育具有原始性,无专门教育机构和教师,目的单

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

3.教育具有同一性(全民性与无阶级性),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二)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阶段。

1、学校的产生(1)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3)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在官府—我国奴

隶社会),森严的等级性(唐代的“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3)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具有鲜明的保守性(中国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雅典—文雅教育;西欧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斯巴达—军事教育;“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4)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5)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东汉末年—鸿都门学—我国最早专科学校—文艺专科学校)。

(三)现代教育形态

1、现代教育的特点

(1)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2)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1763年,普鲁士,强迫教育法令,世界最早教育法令)

(3)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4)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逐渐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5)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2、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1)教育终身化;(2)教育社会化;(3)教育生产化;(4)教育民主化;(5)教育国际化;(6)教育现代化(观念、功能、内容、手段等现代化);(7)教育多元化(教育研究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文化背景多元化、评价方式与标准多样化,、教育内容与形式多样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其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

研究来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三)普通教育学的任务

1、教育学的理论建设

(1)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

(2)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

(3)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构建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4)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2、教育学的实践运用

(1)教育学要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

(2)教育学必须为当代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3)教育学必须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而有效的转化为实践运用的问题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各发展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古代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孔子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主张有教无类。

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仅1229个字,却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

西方古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启发式;柏拉图的《理想国》——追求完美;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全面发展;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教育论著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产生阶段:

(英国)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捷克)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的《大教学论》(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1632年写)

(德)康德:1776年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科学教育学专著,1806年出版,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

(三)教育学的多元化阶段 –(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

–(俄国)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 –(意大利)蒙台梭利的《蒙台梭利法》 –(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前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 –(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前苏联)赞科夫的《科学与发展》

–(前苏联)巴班斯基的“教育过程最优化”思想 –(法国)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

(三)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1、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

2、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

3、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基本的研究方法

(1)类比、归纳、演绎(2)比较与分类(3)分析与综合(4)系统方法(5)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2、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根据研究课题有选择的针对研究目标、研究者或凭自己的感官、借助于其他手段和仪器,注视事物的现象、探寻事物的本质的方法。(2)文献法:通过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图书、作业、作品、试卷等,全面、准确掌握所要研究课题的研究情况,从而获得对所研究事物的新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3)调查法:研究者采用一定的手段获得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问题,探求规律的研究方法。分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

(4)实验法:在人工控制因子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自变量的变化和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法:不再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而是研究者根据对解决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的条件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可分为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三种。

(5)比较法:根据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被比较对象的异同,以获得新认识的方法。

(6)个案研究法:将一个具体单位(一个学生、一个家长、一个学生群体、一所学校等)作为案例,对它的若干现象、特征和过程做全面、深入、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摸清它的来龙去脉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一)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二)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三)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积极与消极的两重表现。政治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是有限度的,政治不能违背教育规律,更不可以用政治代替教育。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一)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二)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三)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一)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1、生产力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

2、生产力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

(二)生产力教育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教育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1、提供劳动者对生产过程要求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能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和机器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

3、提高劳动者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种所需的时间。

4、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5、可以提高劳动者加强生产管理的渴望和能力

(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现代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技生产力的经济功能,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中心环节的功能,现代教育又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最有效的形式。

三、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舒尔茨、贝克尔

人力资本——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高知识

技术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总之,教育不能无视生产力发展提供的条件而盲目发展,生产力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教育也不能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加速或滞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决定教育发展的需要;如果教育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需要改造的是教育而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三)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一)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二)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三)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四)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一)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二)信息技术改变着教

学和教育的观念

(三)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的五种形态:物质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观念形态文化、活动形态文化、心理行为形态文化。

二、教育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教育与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呈现出各自的相对独立性。第一,文化内容和教育内容存在范围与形式上的区别。第二,文化活动和教育活动存在着活动对象与活动功能上的区别。联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1、社会文化发展 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2、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3、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递和继承文化的功能;

2、交流和融合文化的功能;

3、创造和更新文化的功能

三、学校文化

(一)概念的界定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是一种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可细分为: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核心)、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教职工亚文化、课程亚文化、活动亚文化等。

学校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实现教育目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存在于头脑中的价值观念、社会态度、思维模式、审美情趣、生活习惯、以及

行为方式等现象的总称。它由认知、情感、价值、理想四种基本成分组成。校风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最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风气的总称,它是学校成员中最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代代相传且不易消散的特点。良好的校风能调节和规范学校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对新师新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1)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

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它表现在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即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出生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2、人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能动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个体发展源于人的内在需要,受人的生理成熟机制的制约。典型代表——孟子(性善论)、弗洛伊德(性本能论)、格赛尔(成熟论)

(二)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与训练等等。典型代表——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论)、华生(环境决定论)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遗传素质、生理成熟机制)和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发展关键期: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某方面能力、达到某种水平可能性最大的时期。口头语言关键期:2—3岁;书面语言关键期:4—5岁。

(二)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

(三)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从实际出发

人的发展阶段: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

11、12岁;少年期11、12岁—

14、15岁;青年期14、15岁—

17、18岁;成年期18岁以后。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缺失补偿、身心互补)——因势利导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遗传素质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二)遗传的意义

1、遗传素质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既不能忽视,也不能片面夸大其作用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成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态,即生理与心理机能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包括主体的需要和动机、指向的客体对象、活动的目的、内容、手段和工具,行为程序、结果及调控机制的基本因素。第三节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一)发现人的价值;

(二)发掘人的潜力;

(三)发挥人的力量;

(四)发展人的个性。

二、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及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三、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

1、初中阶段是“心理断乳期”,也称为“危险期”,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少年起飞”。

2、高中阶段是人生的定向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到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是高中阶段教育的特殊任务。

四、教育要适应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制约青少年儿童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教育是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2、教育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必须考虑到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内部矛盾,要从他们身心发展的状态和水平出发,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循序渐进。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对于人的教育活

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1、导向作用

2、协调作用

3、激励作用

4、评价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一)国家的教育目的

(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一)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

(二)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三)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教育理想与理想教育

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1、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

2、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穿早的可能条件

3、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4、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历史上教育目的的演化 “社会本位”(代表——柏拉图)与“个人本位”(代表——卢梭)

(一)古代的教育目的——儒家教育目的——侧重于“社会本位”的价值趋向,培养统治者的理想接班人

(二)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等反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

二、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德、智、体、美等方面)

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具有创新精神,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四、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智育: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受教育者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向数教育者传授健康的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锻炼身体的能力与习惯的教育。

美育:运用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去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精神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

习惯的教育。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教育目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

五、当前我国中小学在实施贯彻教育目的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知识信息饱和等)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1、具有主观能动性;

2、具有各自的思想感情;

3、具有独特的个性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具有身心发展的全面性;

2、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3、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对学生地位的传统认识——从属和附属地位;

(二)正确认识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1)学生的身份

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公民;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青少年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的公民(2)学生的法律地位

学生享有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受教育权、(3)学生的义务

受教育的义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义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义务;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

义务;遵守所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管理制度的义务。第二节

教师

一、教师的概念

接受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为其主要职责的专职人员,即是我们所称的教师。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三)教师职业的特点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示范者的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

四、教师劳动的特点:

1、特殊的复杂性;

2、独特的创造性;

3、鲜明的示范性;

4、显效的长期性

五、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1)新的教育观: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2)新的学生观: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3)新的教育活动观:教育活动具有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

2、良好的教育能力

加工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自学与研究(学科研究与教育研究)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积极乐观的情绪;豁朗开达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毅力

(四)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二、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教师教——学生学);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亦师亦友);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相长)

三、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1、民主平等;

2、爱生尊师;

3、教学相长

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1、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1)教师要者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位教学成功的喜悦;(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第六章

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它集中体现着现实世界对教育的各种要求,也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个性结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必须转化为课程并通过课程实施,才能进入教学过程。课程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检测和评价,制约着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配备和教学管理方式。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我国学者将课程概念的左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它包括课程表中规定的课程与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家庭作业、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三种形式。

狭义的课程仅指某一门学科。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就是教材。

二、课程的种类

(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二)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三)学科课程——我国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各学科均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时数和学习期限);活动课程(打破学科知识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而实施的课程);综合课程(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课程)。各类课程都有其优点和缺陷。

(四)显性课程(在学校情境中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而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隐性课程(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具有潜在性、整体性、持久性和非预期性等特点)。

三、课程的制约因素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第二节

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基本依据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课程目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二)课程目标的依据

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三)新课改所确立的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基础)

2、“过程----方法”目标;(重在能力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在体验与感受)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目的性、科学性、发展性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四)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课程计划。也称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统一要求,是编写各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和检查、衡量学校工作与质量的基本依据。因此,认真领会课程计划的精神,保证课程计划的实施,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的重要职责。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规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二是规定学科设置顺序和课时分配。三是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课程标准。也称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内容范围、逻辑顺序;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按学科分别编写的,课程计划所设置的每门学科,都应有相应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3.课本。即教科书或教材(狭义的),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课本或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学生的知识提供了基本材料。教师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是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当代教材发展新动向)

第三节

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1)安排课程表(安排课程表应遵循的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性原则);(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点、校外环境

二、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

2、课程评价的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3、课程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

4、课程评价的过程:

(1)课程评价中的基本问题:评价概念是否合适;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

(2)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确定评价的对象和方法;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资料;报告结果。

5、课程评价的方法:观察法、调查与访谈;纸笔测试;表现评估。

6、新课改中课程评价改革的要点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第四节

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课程改革趋势

(一)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二)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三)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二、我国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原有课程的弊端:课程管理僵化、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设置太多;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重必修课,轻选修课;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1.从课程目标上看。原有课程体系是以知识为本的,它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了促进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难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是以升学为目标的课程,使相当多的中学生感到学习吃力、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

2.从课程结构上看。原有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学术理性取向的,不符合课程

整合的原则。并且因周课时总是安排过满,学科比例分配不尽合理,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权威性、逻辑性,致使科目林立,缺乏均衡性、灵活性、整合性和选择性。由于“升学中心”的倾向,加之“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影响,我国课程明显地重理轻文,缺乏人文精神。

3,从课程内容上看。原有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注重经典知识的选择,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学生生活缺乏联系;学科体系落后,不符合现代科技发展水平;课程内容陈旧,时代感、人文性、实用性相对不足;缺乏培养能力的切实措施,大纲规定的能力目标难以落实。计划、大纲、教材之间相互脱节,培养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4.从课程实施来看。原有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学习和被动模仿,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特征,没能发挥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主动参与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5.从课程评价上看。原有课程偏重于知识记忆和考试分数,片面强调了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注重分数结果,忽视学习过程,这极不符合现代教育和课程多元化、科学化的评价标准。

6.从课程管理上看。原有课程仍然存在管理体制过于集中的倾向,尽管已提出课程分级管理的思想,但现实还不能真正执行,并且地方课程编制没有

地方特色,缺乏科学理论指导,造成简单重复,质量不高,难以适应广大农村、老、少、边、贫地区的需要。学校课程更是有名五分,几乎还是空白。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善学习方式;改革评价体系;改进课程管理。

2、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注重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

3、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评价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的评价体系(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国家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基本目标和政策,制定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评价制度与要求,确定各类课程的课时比例,组织编写教材编写指南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指导性意见,对国家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二度开发,规划地方课程,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

各地、各学校制定本校的课程实施方案。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减少教学科目,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彼此衔接,促进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发挥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经验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建立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方式。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和层次性、多样化。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正确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知识传授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

第七章 教学(上)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和造就合格人才的基本条件。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全面掌握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教学的作用与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1、定义: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即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和培养,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的特点:(1)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与教育、智育的关系

教学与教育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它们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是教育的一个部分,而教育本身包含着教学;教学只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一条途径,而教育除了教学之外;还可以借助于其他的途径对人实施教育影响。例如,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社会实践等。

教学与智育也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从而发展学生智能的教育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这一途径来实施的,同时还通过其他途径,如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等。教学不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也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因此,学校教育要以教学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就是以智育为中心。

二、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二)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三)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三、教学的任务

教学任务是教育目的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均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

我国普通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智能、体力和创造才能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以上几方面的教学任务,是密切联系、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它们并不是具体的一节课要完成的任务,但每一节课的任务都要据此及实际情况来确定,并且正是通过每一节课扎实具体地完成各自不同的任务,而最终达到教学任务的全部完成。

第二节

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一、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思想品德、发展个性的过程。

孔子主张教学中要“多闻”、“多见”,这是我国最早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以“统觉理论”原理为基础提出教学过程由“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

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从做中学来地哦啊董学生的积极性,并依据其认识发展提出教学过程

“五阶段论”,也叫:

1、发现疑难;

2、提出问题;

3、作出假设;

4、推断假设;

5、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概念的内涵:

1、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认识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但间接经验的学习必须一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可以相互转化。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

知情意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因素,他们的协调发展,不仅与教学内容有关,还与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关。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1)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还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2)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的形成;(3)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具有积极主动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表现在:(1)学生对外部信息具有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2)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时体现的独立性、创造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含感知教材、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教学效果

二、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规律制定的,也是长期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教学原则是反映教学规律的一般理论。正确贯彻教学原则,是实现教学任

务的重要保证。

教学原则来源于教学实践,植根于教学经验。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逐步发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因素,从而概括成教学原则,并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直观教具或教师形象化语言描述,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性认识,从而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直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期间以掌握间接经验的书本知识为主,但又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而直观教学是向学生提供直接经验的主要手段,有利于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印象,增强记忆效果,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依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用直观教具。各种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服务的;因此,必须从教学任务出发,选择和制作直观教具、幻灯片、电影片和电视片。对

象不同,使用的教具等也不完全相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情况按学科的特点进行选择和制作。直观教具等要有典型性、代表性,要用适当的方式突出需要观察的部位及事物的动态变化,以便获得最佳的直观效果。

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形成学生鲜明的表象,为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和掌握基础理论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2)要把直观手段的运用和语言指导相结合。

3)直观要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相结合。

—直观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直观要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因此,在运用直观手段时,要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提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对观察和语言描述的事物进行必要的讲解,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识。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知识、教学手段等是学习的外因,学生学习的兴

趣、愿望、知识基础、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内因。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凭借教师的主观愿望,注入、灌输,甚至强迫、命令是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的。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促进思考力和独创精神的发挥,才会既利于他们真正领会知识,又利于增长智慧,使各方面处于积极状态。历史上许多教育家都提倡过启发式教学。在我国,“启发”源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也是强调启发教学。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I)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启发性原则的核心,是在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法。

3、巩固性原则

中学基础教育复习提纲 篇2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和“炭”的区别: “碳”指碳元素,不是具体指某种物质; 而“炭”指具体的、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二、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的单质。

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三、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无定形碳: 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没有固定形状。

常见的无定形碳: 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物理性质) 。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强。

四、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

五、金刚石、石墨、C60性质不同的原因: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六、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具有还原性:

单质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七、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实验操作】1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

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

3集中加热;

4过几分钟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反应开始的标志: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 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 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 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八、还原反应: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具有还原性。木炭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原料: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 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不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

不用纯碳酸钙或碳酸钠等代替大理石、石灰石的原因: 它们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容易控制和收集,且成本较高。

发生装置: 同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原因: 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气体) 。

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原因: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用长颈漏斗插入液面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紧闭导气管出口,从漏斗中加水。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下降,则表明漏气; 若水面不下降,则表明不漏气。

验满: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不要伸入瓶内) ,如果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了。

检验: 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净化: 如果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时,可先将气体通过盛有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 除去氯化氢) ,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除去水蒸气并进行干燥) 。

二、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工业制法: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对应的探究实验:

无色无味,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操作】如教科书( 图6 - 14) ,将CO2气体慢慢倒入杯中。

【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然后逐渐上升,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

【实验结论】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操作】如教科书图6 - 15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 /3体积的水,

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注意: 二氧化碳没有毒性)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操作】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之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第一朵小花变红; 2第二朵小花不变色;3第三朵小花不变色; 4第四朵小花变红; 5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后由红色变成紫色。

【实验分析】1醋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酸( 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 2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3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5说明碳酸被分解了。

【注意事项】

1第二朵、第三朵纸花可以说明: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2纸花必须是干燥的。如果纸花不是干燥的,那么在把第三朵纸花放入水中时,CO2会与纸花里的水分反应生成碳酸使纸花变红,这样就起不到对照的作用。

3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的一种方法。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灭火( 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原因: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灭火器原理

干冰( 固体二氧化碳) :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光合作用: 作气体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四、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造成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六、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燃烧的现象】1发出蓝色火焰; 2放热; 3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煤炉从上至下,常发生的三个反应

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原因: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正常的血液呈深红色,当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浅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七、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

九、三大还原剂: H2、C、CO———共同性质: 可燃性、还原性。

十、三大可燃性气体及燃烧时的火焰颜色: H2( 淡蓝色) 、CO( 蓝色) 、CH4( 明亮的蓝)

十一、当碳与氧化剂不充分反应时,会生成一氧化碳。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的条件

燃烧定义: 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燃烧的条件( 本实验要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 :

【实验操作】a. 如教科书129页图7—5( 1) ,在500m L的烧杯中注入300m 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b. 如教科书129页图7—5( 2) ,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 或空气)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b. 白磷在水下燃烧。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与氧气( 或空气) 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通风橱是一种不完善的尾气处理装置,若改进上述实验,可将红磷和白磷装入密闭的容器内( 还要套一个气球) ,这样便于进行尾气处理。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 或空气) 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注意事项】1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对固体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颗粒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等都有关系。

2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3只有三个条件全部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自燃: 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 空气) ;

3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事项】

1着火点是可燃物着火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需破坏一个条件就可以使燃烧停止。

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二氧化碳灭火器内盛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使用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三、爆炸

定义: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爆炸还包括物理爆炸,它们是物理变化。

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可燃性粉尘如面粉、煤粉等也能发生爆炸。

粉尘爆炸实验

【实验操作】取一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剪去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像教科书133页图7—11那样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从橡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实验现象】“砰”地一声响,伴随一团火光产生; 放热; 塑料盖被掀起。

【实验分析】面粉被吹起后与空气充分接触,又被蜡烛点燃。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并放出大量热,产生的气浪将塑料盖掀起,说明可燃性的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能发生爆炸。

课题2燃料合理利用和开发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有些化学反应可以产生热量,如: 可燃物的燃烧; 铝、镁等金属和盐酸反应等。

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一些条件为“高温”的反应。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

1加大空气的量;

2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实例: 将块状的煤加工粉碎成煤粉,或者制成蜂窝煤等。

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

1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放热多、节省能源) ;

2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后果:

1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

2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气。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煤———“工业的粮食”

煤中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SO2、NO2、CO、烟尘等。( SO2、NO2可导致酸雨)

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可以将煤干馏,即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为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有用的物质。( 干馏是化学变化)

石油———“工业的血液”

石油中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 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将石油分馏,使石油中各成分分离。( 分馏是物理变化)

由石油炼制的部分产品和主要用途: 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

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沼气) 。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甲烷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在我国农村,使用沼气的好处如下:

1可以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2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3提高肥效。

可燃冰: 科学家们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甲烷水合物,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

可燃冰的优点: 能量高、热值大,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可燃冰的缺点: 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温室效应。

三、合理利用开发化石燃料能源

有效提高化石燃料的燃烧利用率

四、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酸雨的危害:

1腐蚀大理石建筑、钢铁制品;

2污染江河湖海,使土壤酸化;

3影响水中动植物生长,破坏森林、农作物的生长;

4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甚至使人死亡。

酸雨形成的反应原理:

来源: 含硫煤的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的氮、硫的氧化物。

五、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乙醇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

乙醇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 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

乙醇具有可燃性

乙醇的用途: 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 重要的化工原料; 制成车用乙醇汽油; 制造消毒剂; 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等。

车用乙醇汽油: 车用乙醇汽油是将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

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好处:

1节省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3促进农业生产。

六、防治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

酸雨的防治:

1、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

2、减少含硫煤的使用或使用脱硫煤。

3、改善汽车用燃料( 如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 。

4、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大力开发使用新燃料、新能源。

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够充分燃烧,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5、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6、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七、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中学基础教育复习提纲 篇3

【关键词】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 复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91-01

面对高考进行的复习,教师不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重组,连接成“知识网”,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高考复习效率。

一、问题提出

研究表明听觉获得的知识信息,仅能记住15%,只靠视觉获得的知识信息,仅能记住25%,如果把试听结合起来,则能够记忆的信息量不是两者之和,而是65%。①高考化学复习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法。

二、常见几种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的运用

1.辐射式提纲教学法在化学复习中运用

高三一轮复习时,各知识点就如散落一地的拼图块,彼此孤立、分散。所以教师在复习开始就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梳理高中化学,整理成知识联系图,如图1。

2.表格式提纲法在实验事实性知识复习中运用

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可以分为两大类:实验事实性知识与概括类知识②。像元素及其化合物这一类实验事实性知识,学生常常容易相互交叉混乱。因此,在复习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记忆方法。例如,在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的复习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表格式提纲法,把相关性质整理对比进行记忆,如下。

镁、铝化学性质比较

(1)与O2:常温下生成氧化膜,点燃燃烧,

2Mg+O2===2MgO(点燃);常温下生成氧化膜,

4Al+3O2===2Al2O3(点燃)

(2)与其他非金属:Mg+Cl2===MgCl2(点燃);

2Al+3Cl2===2AlCl3(点燃)

(3)与水反应:Mg+2H2O(热水)===2Mg(OH)2+H2;2Al+6H2O(沸水)===2Al(OH)3+3H2

(4)与强氧化性酸:跟浓硫酸、浓硝酸反应,不放出氢气;常温下被浓硫酸、浓硝酸钝化,加热反应,不放出氢气。

(5)与非氧化性酸:Mg+2H+===Mg2++H2;

2Al+6H+===2Al3++3H2

(6)与碱:不反应;2Al+2H2O+2OH-===2AlO2-+3H2

(7)用途:制造合金,制造照明弹、焰火等;制造合金,电力工业上作导线、电缆等,贮存和运输浓硫酸,铝箔常用作食品饮料的包装等。

3.网络式提纲教学法在有机化学复习中运用

高中化学教材将有机化学分散在必修2和选修5中,在复习中如按照教材編写顺序,就必须兼顾两本教材,重复复习关于烃、醇、酸的知识,增加学生不必要的劳动。复习中引导学生先进行自主复习,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找不同类有机物之间的关系,使有机化学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图,如图2。

三、小结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由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构成的,这些因素的有机组合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因而在高三化学复习中要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为主,选择其他方法与其进行优化组合,从而真正提高化学课的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董奇.2000.脑与行为——21世纪的科学前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8-20.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篇4

名词解释

负强化塑造观察学习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元认知 能力 智力 学习风格 认知风格 问题解决 迁移 创造力 有意义学习先行组织者

问答

1.在儿童行为管理中,运用惩罚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2.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3.学习陈述性知识时可以采用哪些有效的信息编码方式?

4.采用何种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5.如何利用经典条件作用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6.在教育教学中怎样发挥观察学习的作用?

7.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8.针对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是什么?

9.能力有哪些种类?

10.简述吉尔福德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11.论述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12.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应如何进行面向能力差异的教学?

13.学习风格的差异有哪些表现?针对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应如何开展教学活动?

14.认知风格的差异有哪些表现?

15.性别差异现象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在教学中应怎样对待性别差异?

16.动机的驱力理论与诱因理论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7.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内容。

18.分析不同目标定向的学生的差异。

19.试比较自我决定理论和自我价值理论。

20.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21.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22.根据TARGET模型,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3.简述概念的获得与运用

24.怎样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25.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迁移?

26.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学习、教学的基本观点

27.如何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营养学基础复习提纲 篇5

2、运动员膳食的特点。

3、婴儿的能量需要包括?

4、母乳的免疫活性物质。

5、预防佝偻病的措施。

6、母乳喂养的好处。

7、引起食物中毒不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原。

8、烹调对蛋白质的结构的影响。

9、肥胖的分类。

10、河豚毒素的来源。

11、有机磷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状。

12、油脂高温加热引起的变化。

13、老年人的膳食指南。

14、PEM的原因。

15、维生素B2的缺乏症。

16、容易由汗液丢失的营养素的种类。

17、RDA的发布部门有哪些?

18、AI的数据是如何获取的?

19、DRIs的应用。

20、机体蛋白质缺乏的判断依据。

21、机体维生素C缺乏的判断依据。

22、维生素A的缺乏症。

23、烟酸的缺乏症。

24、核黄素的缺乏症。

25、机体缺铁时的表现。

26、反应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生化指标。

27、烹饪中上浆、挂糊和旺火速成的目的。

28、机体缺乏钙时的表现。

29、脂肪热聚合原理。

30、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31、引起砷化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32、食物中毒的调查内容。

33、钠的生理功能。

34、O157:H7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的特点。

35、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要求。

36、营养补充剂的应用。

37、水产品的主要卫生问题。

38、有机氯农药的种类。

39、降血清胆固醇的营养素。40、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

41、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成蛋氨酸的维生素。

42、富含叶酸的食物。

43、维生素K的生理功能。

44、锌的良好食物来源。

45、胆固醇的概述。

46、正氮平衡、负氮平衡与总氮平衡。

47、油性皮肤的特征。

48、肥胖的并发症。

49、影响乳母泌乳量的因素。50、动脉和静脉的区分依据。

51、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

52、产褥期膳食的特点。

53、促进铁消化的因素。

54、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有哪些?

55、硒的推荐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56、蛋白质过量的危害。

57、婴儿的头围与胸围。

58、内分泌系统。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篇6

一、应掌握的知识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天然气主要成分CO 和CH4)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上溶剂的质量)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纯净物)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基本类型不包括氧化和还原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单质、化合物都是纯净物)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22.溶液都是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注:不是溶液的质量}*100%,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24.酸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酸性越强PH值越小,碱性越强PH值越大)

碱的pH>7;如:NaOH、Ca(OH)2 中性溶液pH=7。如:水、NaCl 25.Mg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2 2 8 2,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最外层电子小于4易失电子是阳离子,反正是阴离子。最外层等于4的既易得也易失电子,要根据情况而定)26.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1)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2)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27.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28.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29.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30.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其他口诀也可)

31.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3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对空气没有污染。(2H2+O2=2H2O水不是污染物,所以没污染)

33.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78%,其次是氧气,占21%。34.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O2。(这也是检验收集氧气是否满了,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口,看是否会复燃,若复燃说明收集满了。)35.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因为相对原子质量32比空气的相对原子质量29大,所以密度比空气的大)

36.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3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做此实验时,应预先在瓶底放水或细砂,原因是防止熔融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38.磷在氧气中燃烧,呈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的白烟。烟是固体。(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液滴)

39.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40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药品是(1)氯酸钾(白)和二氧化锰(黑色用来做催化剂)的混合物 KCLO3=KCI+O2

(2)高锰酸钾:其中在反应中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2KMnO4=K2MnO4+MnO2+O2(3)双氧水的分解和二氧化锰 2H2O2=2H2O+O2

4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注意:组成和构成的区别

42.氢气的用途有(1)治炼金属(还原性)(2)焊接金属(可燃性)(3)探空气球(比专轻)43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送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4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45.在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

46所学物质中为黑色的是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47.用墨书写的字画常年不色,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48.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国为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49.向澄清的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钙CaCO3 50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一氧化质CO中毒 51.为了证明某物质中含有碳酸盐,应加稀盐酸 52假酒可导致人失明,甚至死亡,假酒中含有甲醇 53.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54.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55.酸可以使紧色石蕊试剂变成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56.碱可以使紫色石试剂变成蓝色:使无色酚酞变成红色

57.浓硫酸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融口置质量会减少,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NaOH)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58.用石灰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逐渐变的原因是由于石灰浆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59.千能用NaOH于燥的是S02.C02,HCI这三种气体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选干操的条件 干燥气体不与干燥剂发生反应)

60.硫酸铜晶体(CuS04.5H20)的俗称是蓝矾或胆矾,固体二氧化碳(CO2)的俗称是干冰,氢氧化(NaOH的份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碳酸氢钠{Na2CO3)的纯碱 ,氢氧化钙CaH2的称是熟石灰、消石灰,氧化钙(CaO)称为生石灰,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二价铁都叫亚铁,含亚铁的溶液是浅绿色的(例:FeSO4是浅绿色溶液),含三价铁的溶液是粽黄色 例:硫酸铁溶液Fe2(S04)3

61五种白色沉淀是AgCl、BaSO4、CaCO3.BaCO3、Mg(OH)2

蓝色沉淀是Cu(OH)

2红褐色沉淀是Fe(OH)3 其中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是ACI和BaSO4 62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63.可以用酒精灯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

64.用滴管往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应伸入试管中, 65.CO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色

66.收集气体应用集气瓶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用量简、溶解较多固体时应用烧杯、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般便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应使用镊子、加热时常用酒精灯, 67.氧气的收侧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氢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上排空气法

68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在进行操作时,应先通氢气、后加热,原因是排净试管中的空气,防止混合气体加热时爆炸,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然后停止通氢气、原因是防止灼热的铜再次被氧化 69酒精灯火火焰温度最高的是外焰 7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71.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在集气瓶口复燃、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燃看木条在集气瓶口熄灭

72能区别盐酸和硫酸的试剂是氯化钡BaCL2溶液 73.能签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水的试剂是石蕊试剂 76,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78、由饱和溶液到不饱和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79、由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方法:降低温度、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 80,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种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达到泡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

81,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就是说在20℃时,100克水中最可以溶解食盐36克

8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83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84,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 85、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86、浓硫酸在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停搅拌

二、应掌握的化学方程式

1、电解水2H2O=2H2+O2(分解反应)

2、碱式碳酸铜分解CU2(OH)2CO3=2CUO+CO2+H2O(分解反应)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H2O.(化合反应)

4、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CO2(化合反应)

5、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化合反应)

6、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化合反应)

7、镁在氧气中燃烧2Mg+O2=2MgO(化合反应)

8、硫在氧中燃烧S+O2=SO2(化合反应)

9、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2P2O5(化合反应

10,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2KCIO3=2KCI+3O2(分解反应 11,高锰酸分解2KMnO4=K2MnO4+MnO2+O2个(分解反应 12.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置换反应

13、实铃室制氢气Zn+H2S04=ZnSO4+H2(置换反应)

14、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炭层CO2+C=2CO化合反应 15,碳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 置换反应 16。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化合反应

17,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来水CO2+Ca(OH)2=CaCO3↓+H2O 18.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2HCI=CaCI2+H2O+CO2(复分解反应)19,高温绕石灰石CaCO3=CaO+CO2分解反应 20,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化合反应)21,一氧化碳还氧化铜CO+CuO=Cu+CO2

22,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CaO+H20=Ca(OH)2(化合反应)

23、盐酸的检验HCI+AgNO3 =TACI+HNO3(复分解反应)

24、硫酸的检验H2SO4+BaCI2=BaSO4+2HCI(复分解反应

25、用硫酸铜检验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有水CuSO4+H2O=CuSO4.5H2O验证有无水的纯在,若有水生成则现象是由无色变成蓝色,反之没有水生成

26、甲烷燃烧:CH4+O2=CO2+2H2O 27关于酸碱盐的反应 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例:2HCI+CuO=CuCI2+H2O 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例: CO2+2NaOH=Na2CO3+H2O 酸+碱=盐+水(酸碱中和反应 例:NaOH+HCI==NaCI+H2O 盐+盐=新盐+新盐 例: Na2SO4+BaCI2=2NaCI+BaSO4 28化字实验现象: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条在氧气中燃烧 放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生成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大星四射,放出终量,生成色黑固体物

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的,有雾生成

7、在试管中用氯气还原氧化铜

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8,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

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9.一氧化碳在空中燃烧 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0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 有气体生成

11,加热试管中硫酸铜品体

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3,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 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4、向含有CI-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有自色沉淀生成

15、向含有SO4-(硫酸根离子)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16、一带锈铁钉红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 铁锈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7、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有蓝色累状沉淀生成

18、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氧化钠溶液 有红稀色沉淀生成(Fe(OH)3 19在生石灰上加少能水 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热

20,将一洁净铁钉侵入酸铜溶液中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入水 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变成绿色的溶液 25,红磷在氯气中燃烧

有白色烟雾生成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种类、个数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②、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如沉淀、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③、“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

4、化学反应中的“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六个不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同种元素质量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变”:物质的种类一定变(生成了新的物质);分子的种类一定变(生成了新的分子)

“一个可能变”:分子的总数目可能变。

5、使用托盘天平称药品质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②、易潮解的药品【如氢氧化钠(NaOH)】,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6、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7、化学方程式能给我们提供以下信息:①、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②、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③、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④、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8、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如把加热(常用“△”号表示)、点燃、高温、催化剂等,写在等号上方。

9、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注“↑”号;同样,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注“↓”。

上一篇:幽默出彩的自我介绍下一篇:大上海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