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基础

2024-05-14

中学数学教学基础(共9篇)

中学数学教学基础 篇1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础

摘要英语语音是学习英语的第一步,也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基础,语音学好了,对于以后记忆单词、学习语法、发展口语、提高听力、快速阅读,都有着极大帮助。但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语音教学一开始就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没有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语音基础。本文主要从农村中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语音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如何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搞好语音教学。

关键词语音教学英语学习基础

【分类号】G633.41

一、农村中学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学的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多做题多记单词,单词的读音却要靠死记硬背或标注汉字或汉语拼音才能记住,单词的拼写要靠死记硬背字母顺序才能记住。在中考取得好的成绩,可是却学成了“哑巴”英语,到九年级毕业了很多同学都不能和别人用英语正常的交流,或者有几个能说几句英语的同学也语气平淡,无重音变化,无语调起伏,就像是在读单词表。

二、语音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1、学习好英语语音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地保持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对将要学到的新内容很有兴趣了解,但是由于学生英语音标未能掌握,学习方法未正确,加上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慢慢的对英语的兴趣在不断减退。但反之学生就会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那样兴奋异常,运用刚掌握的本领去尝试读出不认识的单词,对于学过的单词又能牢固、准确地掌握,体会到成功后的欢乐,学习的兴趣自然能永远保持俗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所以现在的八年级二班,在他们七年级时我利用讲完字母后的一个星期时间,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如观看视频教学,玩音标游戏,制作音标卡片等让同学们学习语音语调。然后每学期开学我还会利用两、三节课来巩固语音的学习,让同学们利用制作的音标卡反复操练,不懂多问。到现在他们中的大部分同学都能自己独立拼读单词,只需我正音,我相信对他们将来的英语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2、良好的语音、流利的口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有良好的发音,有流利的英语口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能在大家的注视下大胆说出流利的英语,同学们都会特别的羡慕,带着这种情绪就会更加努力的学习英语,同时也有利于中考高考成绩的提高,将来找工作面试时也会因为良好的英语发音,流利的口语而给面试增色不少。上学期我鼓励八年级二班的胡文杰(一个较为腼腆的男孩)参加了彭州市第二届英语口语比赛,虽然只获得了区片第三名,但他更加开朗和自信了,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更加注重语音语调了,同学们也很羡慕他良好的口语,更加重视英语学习。

三、如何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搞好语音教学。

1.音素归类训练,掌握拼读方法

七年级开学初经过一段时间的音素学习之后,学生全部会认读所有的音素,这时我把所有的音素按发音归类,并且让学生们制作字母卡片,利用课余时间多练习,目的是使学生在发音时按发音部位发音更准确。然后在学生准确的发音基础之上,进行辅音与元音相拼读的练习,每堂课有目的地进行几组拼读练习,并包括重音学习指导、音节知识的学习也在这一阶段中进行。为使学生能主动的学习拼读并能很快的掌握拼读要领,我在小组之间进行拼读比赛,看谁拼得有对又快,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格外高涨,拼读的正确率也越来越高,学生参与的态度更积极了,我趁热打铁布置几组拼读语音练习作业,下节课继续竞赛比拼读,这时我又顺势增加竞赛难度,在原有的音节上加一个音节或改变重音位置来考学生,就这样学生掌握了初步的拼读能力。

2全班齐声练习,分组练习和个别练习

在英语语音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会遇到困难的,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要适当的运用语音学的知识给以简单的解释和更正。班上的学生多,如果全班齐声作发音练习,教师很难听请学生的发音是否正确,当然也就无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但又不可能采用个别练习的方法,人数多,时间有限,势必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能参加活动。解决的方法是把全班齐声练习与分组练习、个别练习交替运用。练习的人数由多到少,由少到多。这样,教师就有机会听清学生的反映,同时由于练习的方式变化多端,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同学们不会觉得无聊。

3、利用汉语拼音,进行音标教学

我经常对学生说:“英语的辅音和元音就像语文的声母和韵母,重音就像声调一样,拼读规则也差不多。”音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听准、辨清、观察、模仿、练习、会运用48个因素和学会拼读音标,记住读音规则。教学音标的目的不仅是认识48个音标,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音标的拼读来学习英语的能力。英语自学的前提是必须学会使用学习工具―英语字典,七年级字母教学完成后,我都会让学生们准备一本英语字典。教会学生查字典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一个具体要求,要从紧张的教学中抽出一点时间随时练习查字典,每次查一两个词,养成习惯。“磨刀不误砍柴功,”学生学会了查字典,如虎添翼,学起来就更加“自由”了,可以从字典中发现一个新单词的多种意思,这样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又拓宽了知识面,就让学生当堂通过查字典自己读出,学会查字典后,教师还可提出课前预习的要求,做练习或造句时,鼓励学生使用书本上没有的词汇,这样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了较好的预习自学的基础,有利于学生们终身学习。

总之,英语语音教学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使命。特别是在农村中学作为英语老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理论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练多模仿多学习;在语音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还要帮助学生克服害怕羞于启齿的心理障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还要鼓励竞争,给予适时激励。同时,让学生也应该明白英语语音学习的重要意义,学生才能在学好英语语音的同时,能够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等技能进行日常会话,轻松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轻松与别人进行英语交流,彻底解决农村中学学生“哑巴英语”的尴尬局面。

参考书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梁仪《初中英语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3.陈华《语音教学的重要性》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学数学教学基础 篇2

一、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强大力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 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事实.现代计算机具有很强大的生成图像的功能, 在函数基础教学中若能发挥出计算机的强大作用, 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详细一点来讲, 首先, 计算机辅助函数图像的教学必须根据教学设计进行合理设计, 将引导学生发现函数图像的变化与函数的系数之间的关系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点.这是函数教学中的一项基本教学要求,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直接影响着最终教学目标的实现, 而且可以再更大程度上发挥出计算机独有的作用.其次,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对于生成函数图像和数字计算方面的处理, 一般的方法是, 给出几个具体的典型的这类函数的例子的图像, 然后对其进行分析, 由教师引导得出相应的总结, 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计算机辅助的情况下, 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在生成函数图像和数字计算这方面的优势, 让学生能够充分观察到函数图像变化的每一个细节,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从而不仅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而且为之后教学的改革提供了莫大的活力.再者, 计算机在数学函数教学中的运用, 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选择合适的数学课件、教师具备较强的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学生可以熟练地操作计算机, 如此一来, 才能使得教学工作更加切合实际, 促进数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函数学习意识

众所周知, 函数的学习涉及了众多的概念, 而且抽象程度比较高, 比如变量、常量、取值范围、对称轴、增减性等.最初接触之时学生会觉得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若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渐地培养学生对函数学习的意识, 将会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比如, 教师在讲授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内容时, 可以设计一些题目, 提前为函数的学习做好准备.可以向学生提问这样一个题目:写出5个横坐标是纵坐标的2倍的点, 且至少有一个点的横坐标是负数, 这样的点能够写出多少个?要求学生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这5个点.在此类型的问题解答中, 动态变化的关系不仅促使学生发现坐标的变化规律以及位置关系, 而且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产生朦胧的函数思想.还有,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征等的不同, 学生对于函数学习的理解程度自然也不一致,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经常性的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去, 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最新学习动态和情况, 因人而异地为他们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和思想上的引导, 提高学生对函数学习的信心, 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创设函数教学情境

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个性凸显的时期, 传统的枯燥教学方式无法一直吸引他们的眼球, 在函数教学过程中创设函数教学情境,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而且也为教学手段的创新打下了坚实而有力的基础.比如“龟兔赛跑”的故事学生们都熟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恰当地运用这个小故事绘制函数图像, 用横轴表示时间, 纵轴表示路程, 绘制出四个不同的函数图像, 让学生找出与之最吻合的那个.像这样的用图像描述故事的还有孙悟空与二郎神对打的过程中的变化, 这个变虫子, 那个立即变鸟来吃虫子, 然后这个变蛇, 那个又变鹰来抓, 让学生从中理解函数的两个变量之间是有种制约关系的, 从中更好地理解概念.让学生在趣味性的课堂教学中不仅加深了对所学函数知识的印象, 而且培养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更多的主动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 要注重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在平时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学习形式中, 教师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基础函数知识, 比如用待定系数法求简单函数的解析式、用配方法求简单抛物线的顶点等, 扎实的基础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情境教学中来, 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浅谈中学语文基础教学 篇3

关键词:中学语文;基础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12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中学语文教学就应该是那水天一色、风光无限的池水一潭,它虽无江河湖海的壮阔气势,却独有半亩方塘的清景半片。语文教学作为第一语言教育,是由言语教育与文学教育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言语教育即通常所说的语文教育,是文学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它引导着中学生流连陶醉在芳香馥郁的文学花丛,它承载着中学生驶向浩瀚的文学海洋。

然而,经过六年的小学语文教育升入中学的学生,在语文方面是否已经具备了驶向浩瀚的文学海洋的能力呢?笔者认为,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因此,如何在中学阶段尽快弥补学生的这一不足,关键问题是要搞清楚不足在哪里,从而明确目标,进一步对症施治。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逐一展开论述:

一、中学生的语文基础究竟怎么了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学生的语文基础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是没有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思考,只记“结果”,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对内容进行理解、揣摩;完成作业不主动。二是语文基础知识十分薄弱。相当比例的学生尚不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甚至区分不了声母和韵母,不会标声调;书面表达能力弱,作文很难做到文从字顺;解题过程思维僵硬,不能融会贯通,更妄谈举一反三;三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阶段没有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二、学生基础薄弱的“病根”在哪里

我们一直强调语文基础,小学阶段也一直在“夯实”,可是六年过后如此现状,不得不让我们再去反思这个问题。在小学阶段很多强调语文基础成功教学的法宝,其本质都是“记忆”二字。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语文能力是差在“语文之外”,不是记得不牢,而是缺乏对语言的审美、对生活的感悟、对问题的理解、对形象的感知。究其原因,可归结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对。

不能否认,语文基础其实包括了语音、字词、句法、修辞、标点、文化文学常识、写作常识以及诗文背诵等方面,这些确实需要靠平时日积月累的记忆。这些知识实际上并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过分突出,但在小学阶段却被许多教师当作“核心内容”反复训练,实际上大大损害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养成。还有一部分语文基础题,比如标点的运用、病句修改、诗文赏析,一般会综合在阅读部分来考核。其实已经是一种汉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要靠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死记硬背是无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但却被很多教师一带而过。

陆游曾讲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他认为诗外才是真正学诗的基础。语文是一门综合课程,作文更是一门综合艺术,学习语文不仅要“记”,更重要的是要去表现、感悟、升华、启迪、引领,语文应该由语言、思维、审美三方面构成,“记”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不是全部。但又有多少学生愿意在“记”之外而有所投入呢!

由此可见,很多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并不在“记忆”得不够,更多的原因是在教和学的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和失误。因此,在找到了“病根”之后如何“医治”就成了关键所在。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夯实语文基础。

三、如何“补救”学生的语文基础

一是从培养习惯入手,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既然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六年的“定式”,唯记忆而轻能力,现在就要颠覆他原有的方式,变成重记忆唯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暗示、调整和强化。比如,笔者在教学中就有意识地强调理解和感悟,而这方面学生开始时不太重视,甚至不感兴趣,认为“与考试无关”。笔者就通过课堂提问“逼迫”学生重视,再反复举考题中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练习,还教学生解题的方法。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情况方有所改观。再者,从小处着手,严格要求,使学生形成习惯。要从具体问题着手,比如做选择题,笔者就要求学生将错项在原题上改正,不能只填序号,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做题应付的态度。其次,要坚持长期严要求,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持之以恒,不给他偷懒的空子。这就需要教师多费心思,多检查、严要求、勤落实。

二是从提高兴趣入手,让学生慢慢“喜欢上语文”。之所以很多学生害怕语文,就是小学那种“记忆”式的枯燥训练,泯灭了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笔者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语文活动力争把课讲得深入浅出,从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入手,慢慢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比如,好多学生容易写错别字,就可以让学生每天给自己或别人找一个错别字;很多学生容易混淆“衣”字和“示”字偏旁,就指导他们找规律,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是在课堂中突出基础知识的训练。学好词句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教学中,笔者在讲、读课文时,花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正音,结合语句理解字、词的意思,重点词句反复训练,讲细、讲透切,使学生领会到位。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使学生认识词语在一个完整句子中的作用。“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为学生扫除学习障碍,才能更快让学生进入课本、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是让读贯穿全课。俗语说得好,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无独有偶,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也曾讲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张先生把学生是否熟读课文作为评判一节语文课教学成败的标准。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就是一个字“读”,必须紧紧抓住这个“读”字做文章。因为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课文的内容自然也就理解了,甚至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就是赋予作品生命。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朗读要正确,不能读错字、掉字,不能出现破句;(下转第14页)(上接第12页)第二遍朗读要读流利,学生在流利朗读课文的同时了解课文大意,分清文章脉络;第三遍要读出感情(精读),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做到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最后是品读,做到赏析与反思、完善与修正相结合,将读写训练相结合,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能力。

五是在语文基础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如果只是把它作为死的知识记忆下来,那么语文基础知识就失去了它的最重要的意义,所以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具有运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基础知识越学越活,越用越熟。因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重学以致用。比如刚学过一个单元的字词,就让学生用这个单元的字词写一段话;学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就让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各写一段文字;学了文章中修辞手法的应用,就指导学生运用多种修辞写一段有文采的话;或者利用活动课开展改病句、改错别字、查工具书、演讲、辩论等比赛活动,让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在活动中。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让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语文学习形成良性互动。

总之,语文基础知识的夯实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需要全体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希望自己的这点思考能给各位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豫霞. 半亩方塘见清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浅析[J].南昌教育学院报,2010(6).

[2] 李瑛. 论中学语文教育的两大任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中学数学教学基础 篇4

【关键词】中职校;电工技术基础;思维品质

《电工技术基础》是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非常重要的一本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而思维品质是衡量思维能力的标准,所以,不论在理论教学环节,还是在实践教学环节,都必须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中专电工技术基础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教给学生各种联想方法,培养思维的多维性。

1.1逆想联想

电工技术基础是研究电路和磁路规律和应用的科学,而电磁现象及规律是分析电磁的重要基础知识和理论,但往往学生存在着模糊的概念,运用逆向思维可使学生正确、灵活掌握电磁规律。比如在讲解电流磁效应时,给学生讲清电流周围必然存在着磁场,即电流产生磁场,反过来磁场是否一定产生电流,什么样的磁场才可产生电流?通过具体的演示和讲解给学生说明磁场不一定都产生电流,变化的磁场才会产生电流,而不变化的磁场不会产生电流。且使学生联想到电磁波的传播,更进一步证明变化的磁场产生的变化的电流和导体有关无关。这样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豁然开朗。

1.2类比联想

类比联想的主要特征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某些性质的类似进行类比;二是根据对象集合的结构间的类似进行类比。如分析电动机工作原理时可和变压器工作原理进行类比联想;讲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关系时和单相交流电路分析法类比。这样把单相、三相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提高学生对交流电路的更好理解和灵活应用。

1.3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是从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展开想象。如讲解电感电容在交流电中的作用时,从直流电路中的作用对比联想,讲串联交流电路、并联交流电路时和串联直流电路、并联直流电路加以对比联想,形成鲜明对比,这样可使学生正确把握二者的异同,更好地理解交流电路特点。

1.4定向联想

定向联想是有明确指向的且以推导出特定结果为主旨的联想。如推证RL和C并联电路的电路特点以推出其特点为预定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联想所学有关RL串联电路特点和C电路特点,经过认真分析作矢量图,推出RL和C并联电路特点。电工技术基础教学中,教会学生各种联想方法有助于学生思维展开,有助于加快学生思维节奏,对培养其多维性很有益处。

2引导学生辩异比较,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教学中会遇到一些内容概念相似,结构相似,作用相似,或者形状相似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容易混淆,因此应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运用辩异比较,一是可以使学生弄清各种概念的区别与联系,防止产生概念混淆的错误。例如U=U1+U2和U=U1=U2辩异比较,I=I1=I2和I=I1+I2进行辩异比较,使学生明确它们的异同,从而更进一步明确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大小是代数和关系,而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大小(有效值)是矢量和关系,克服学生交直流计算概念上的错误。再如电机铭牌上标明380/220V和变压器铭牌上标明的220/12V,发电机铭牌上标注380/220V的辩异比较,从表面和形式上看很相似或相同,但实质是不同的,从而使学生避免了在使用上述电器时的错误。二是可以防止学生产生错觉。如讲交流电路中两纯电阻或纯电感串联时由U=U1+U2讨论能否由此得出两不同性质,负载串联时也有U=U1+U2两同种性质和负载并联时由I=I1+I2时讨论两不同性质负载并联时是否也有I=I1+I2;通过这些辩异对比,避免学生产生不正确的联想,能够判别公式运用之间的异同,并区分它们各自的内在规律。

3梳理知识结构,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就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对所学内容进行逻辑分析、综合、分类、重新组织,将知识系统化。中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般来说不感兴趣,有时存在用到什么学什么的现象,理论知识不能形成连贯整体,其思维的无序性和单一性影响了思维能力的发展。电工技术基本理论是分析电路电器的重要依据。尤其在电子技术中交直流并存,没有系统的交直流电路知识会给电路分析带来很大困难。为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已学的知识加以组织和整理,使知识系统化。引导学生整理平行性的知识结构,即把分散在各节或各章而且又是解决相同或类似题目的理论知识概括性地“拎出来”,形成一个平行性的知识系统。如把单相交流电路一章的内容按知识结构,把纯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由其电路结构、矢量图、欧姆定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等归纳成总览表进行对比,掌握它们之间的异同。再如整理三相交流电路知识结构时,把三相对称负载与非对称三相负载由阻抗值、阻抗性质、接法、相电流线电流关系、相电压线电压关系、三种功率归纳成总览表,进行对比,掌握本章知识结构,形成单元系统化。引导学生整理纵深性的知识结构,即按照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将课本各章的知识系统地串起来,用这种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使之有条理,有层次,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如把电子器件知识和放大整流脉冲数字电路知识系统地串起来,使学生形成一个“器件、电路、应用”的知识系统。再把交流电路分析法、电磁理论和电气设备常用低压电器工作原理系统地串起来,形成由理论指导分析电气的知识系统。另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沟通电工和电子相关内容的联系,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可更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加深概念教学是先决条件;采取启发式教学是有效的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探索是重要途径;有目的地组织训练是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中学数学教学基础 篇5

课,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所以使得许多学生对该课程产生畏难情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内驱力,教师要根据该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自身情况,把握细节,增强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思维意识的萌发,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下面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讲几点建议。

一、注重入门教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绪论作为教材的第一课,也是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基础》的入门教学,在整个教学中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电子技术基础》内容理论性较强,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入门教学时要选择好教学内容,减少数理论证,把掌握概念和突出应用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上好第一课。在讲第一课时,我就从介绍日常生活中的电子产品开始,如,智能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数码相机、计算机等,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电子技术,再介绍一些电子技术基础与所学专业的联系,引起学生的重视和

思考。通过简单的介绍,不仅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学生的好奇心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一下子产生了学习兴趣。

二、联系实际生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电子技术课程有操作技术性较强的特点,电路的制作、测量和调试以及设备的使用是学习电子技术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把所讲的内容与实物相结合,使理论具象化;另一方面,理论的学习一定要与实际操作结合,可以将理论知识的讲授穿插到操作之中。例如,电子仪器的使用,教师就可以边讲理论知识边给学生做示范,这样所得的结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牢记。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社区、街头进行义务维修家电活动,并在旁边予以技术指导,不仅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还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思考、解

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

动力。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

《电子技术基础》中电子电路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只能通过讲解分析原理图等简单的来让学生接受电路分析的理论,枯燥乏味,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极易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多媒体技术以生动的图像、声音等效果将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可观的图画,取代了传统课堂上的粉笔、黑板,使课堂不再死板乏味。教师可以利用3DMAX、Flash等软件制作一些比较形象的、直观的课件演示。还有一些费时费力的实验,可以利用EWB、Multisim等软件来模拟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测一些实验结果或数据,让学生的手、脑、眼、耳都动起来,唤起学生的情绪和兴趣,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重视探究性学习,任务驱动教学

所谓任务驱动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探究问题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依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动手解决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将任务驱动法运用到《电子技术基础》的课堂上,例如,在学习“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布置几个简单且循序渐进的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这种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课堂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五、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

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自身的素质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具备知识素质、语言素质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如果教师学识广博,知识完备,那就更容易将知识有效地串联起来,使得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同时也能增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果教师语言精准生动、幽默风趣,那么所讲解的内容才会更加的清楚易懂,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思维敏捷不混乱,勇于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就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平,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利用人格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学无止境”,同样,教学活动也是永无止境的,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兴趣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要把教学改革创新放在第一位,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为我国培养出竞争力强、创造力强、业务精良的电子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天宏。浅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优化教学[J]。科技信息,.

[2]许慧芳。浅谈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

中学数学教学基础 篇6

一、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因为人的发展既不能由父母包办,也不能由教师代替,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主体性的发展。“没有主体内在潜能的开发,没有外在文化知识经济发展主体的内化,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②

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作用的过程(即人作用于人的过程),其核心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也就是说主体的发展,不仅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且把教师也视为并列的活动主体,且发挥着指导者的作用。教育中的这种‘双主体性’决定了教师要负教的责任,学生要负学的责任,只有双方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教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③然而,考察我们当前的课堂教学实践,则不难发现受“应试教育”、“升学教育”的影响,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仍然存在,其根源就在于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正常发挥。这种状况既阻碍了教学改革的开展,也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英语教育应该如何发挥这种“双主体”作用呢?在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促进者,是言语交流活动的共同交际者,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者、研究者。教师进行的一切教学研究活动都应该在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基础上,以学生的需要,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能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①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灵活选择教学模式。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活动是相互联系和促进的,教师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教学对象对听说读写进行有侧重或平衡的综合训练。 ②重视师生间情感沟通。英语教学中具有大量的言语交流活动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而语言的交流离不开情感交流。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教学课这一有利条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尊重学生发表的看法,理解学生学习中的顾虑和难处,关爱学生,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安全感”。在宽松和谐的语言学习气氛中,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增强自尊,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 ③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言语交流活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关键。英语教学中,从造句到看图说写,从讲故事、情景对话到角色扮演、即兴发表见解都是启发学生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交际性特征,加大师生间、学生间言语沟通的面,做到用中学,学为了用(learn by doing,learn for doing)。外语教学的意义就是在这种“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真正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④

④做好学法指导。教学是教学生学,外语课是使学生掌握外语,学生掌握外语必须靠自己去学,这是学生主体性的根本表现。简单说来,就是“学生愿学,能学,可以不走弯路地学”。 ⑤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认为主要就是表现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被动接受式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式的“我要学”,最终走上能自我教育式的“我会学”的路子。总之,“我们提倡学生主体,并不排斥教师指导;只是教师指导的作用在于实现学生主体而学生主体又反过来活跃教师的指导活动,两者相互为用。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因教师的指导作用而发挥更好的积极性,学习上不走弯路;从教师说,可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进步”。⑥所以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是素质教育落在实处的根本。 二、面向全体性

“应试教育”使学生遭到不平等的对待,只注意少数学生,忽视了多数学生,特别是歧视差生的现象在许多学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完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个学生负责。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当然应面向全体学生。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已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日渐发挥作用,懂外语已成为衡量现代人的标准之一,每个未来的普通公民在中学阶段都应打好一门外语的基础。每个学生,无论将来干什么,如果缺少能基本运用一门外语的能力,必将影响到个人才能的全面发展。因此,英语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努力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基本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目的和要求。 当然,面向全体不等于“齐步走”、“一刀切”,“因材施教”指的就是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承认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抓中间,而不放两头,知人善教,好、中、差分别要求,如对外向型学生,要利用其善交际之长以带动班上的言语交流活动;对内向型学生,则要鼓励积极参与,大胆张口。总之,教师要从学习上,个性上发挥不同学生优势,做到既照顾全体,又培养个别。

三、发展全面性

英语教育因其教育的特殊性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是大有可为的。首先,初、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的规定上,已明确提出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获得语言基础知识、言语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方面的教育),这足以说明英语教育必须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其次,中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过程本身就是发展学习智力因素,提高认识素质的过程。如通过对语音、语法、语句、语篇的学习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通过对英语语法结构,文学作品和语言逻辑问题的分析而发展其思维力和想象力。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对青少年的外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成功的中学英语教学必然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正确动机、浓厚兴趣和坚强意志紧密联系。因此,要体现素质教育全面性,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此外,英语学科中大量开展的听、说、读、写言语活动对学生心理素质、交往素质也有促进作用。目前英语教学中大力倡导的“语言整体教学”(the whole language teaching)能较好地融上述多种素质的培养为一体,是一种值得认真研究和掌握的教学模式。

在英语教育中我们应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特征,但全面性不等于全优生,“品学兼优”在任何时候都是少数。全面发展也不等于“平均发展”,在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英语教育也应为有专长的学生提供应有的发展环境。 四、注重基础性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即指在教育内容要求上要从最基本最必需的,对今后发展有一定影响的方面去培育人,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学习乃至提高全民素质打好基础。换句话说,“基础教育不是直接出人才而是为未来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的教育”。⑦

本着素质教育的这一基本属性,素质教育向学生提供的只能是“基本素养”而不是职业素养或专业素养;是让学生拥有“一般学识”而不是成为某一专门领域的“小专家”。“应试教育”突出的则仅是考试的选拔功能,在其影响下,为了升学,应付考试,教师不得不把学生往“题海”里拉,让学生钻牛角尖,专门关注偏、难、深的知识点,教学要求被随意拔高,教学难度被无限加大,从而使教育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对全体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素质教育,造成学生畸型发展,“高分低能”的现象很普遍。 英语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三大基本学科之一应该给学生提供哪些最基本的东西呢?我认为《九年义务制教育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所提及的四个方面,正是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即: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习能力。就英语基础知识来说,要求学习掌握正确发音,具有拼读能力,能用最基本的句型进行口笔头语言交流,切实掌握大纲要求听、说、读、写四会的基础词汇;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方面,做到能听说最基本的日常交际用语(《大纲》已列出),能读懂简易读物、浅显的书信、报刊、说明、时刻表等,以及能写英文短信、留言、通知、日记等;此外,通过英语教育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使其具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上述所指不仅能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而且能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打好基础,为学生今后的就业也能打下一定基础。 五、着眼未来发展性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主要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把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开发潜能、启迪心智、增强后劲上来”,⑧也就是说,教育要着眼于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其立足点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应试教育”则着眼现在,着眼于能考多少分,不关注现在的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多少价值。这种教育上的“短期行为”带来的自然只是“短期效应”,难以使学生在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获得“生存能力”或立足之地。 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英语教育就要在教给学生知识,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加强语言交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语言知识是“基础的”,具备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只是“初步的”,要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用于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是远远不够的,而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某方面的交际能力更多的还是要靠学生今后去继续学习,不断练习提高。这种学习能否继续下去,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具有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或说“终身学习能力”,或说“学会学习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主要指自学能力),关键又在于:“学生是否有学会学习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教师是否有教会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和教学对策”。⑨为此,英语教育首先要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激励他们满怀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英语活动,了解掌握英语的过程,掌握英语学习的规律,从而学会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自学和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基础 篇7

一、系统思维的培养

按照知识的系统性,把本门课程中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这就是系统思维。《电工基础》中,应用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等,能求解复杂电路;应用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特征,能很好地求解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关系和相位关系。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系统思维,能使学生将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掌握要点重点,化繁为简,便于理解和记忆。

在R-L串联电路中,电压关系满足构成电压三角形(图1),阻抗关系满足构成阻抗三角形(图2),功率关系满足构成功率三角形(图3)。要对学生进行系统思维的训练,就应在教学中根据已知参数引导学生灵活应用相似三角形求解待求参数。如求解电路中的功率因素cosφ中,除了从定义中去求解外,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原则,从电压三角形中用阻搞三角形中用和功率三角形中用来求Z解。

在上述知识联系的过程中,通过举例“在R-L”串联电路中,已知电阻R=3Ω,感抗XL=4Ω,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是多少、电路的功率因数是多少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和练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系统思维习惯。

系统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脱离死记硬背的消极、被动学习,善于联系、分析、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有利于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学生智力水平。

二、求异思维的培养

求异思维常常表现为认识的独创性。训练求异思维,就是训练学生在平常中见异常,在相同中见不同,在“求异”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掌握和运用。

《电工基础》的知识系统中,有不少看起来平常,也有些相近的概念和定义,如电压和电位,容抗、感抗和阻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要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就要求学生能够在平常中见异常,在相同中见不同。只有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才能使学生养成求异思维的习惯和形成求异思维的能力。

在看起来很平常的知识和方法中寻找不平常的东西,在相近的知识中寻找不同特点,是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方法之一。例如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值就是根据欧姆定律I=RU求出被测电阻RX的大小。即用伏特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用安培表测出通过待测电阻中RX的电流,然后应用欧姆定律I=RU计算机待求RX的阻值。这是一种测量电阻常用的平常的方法,但是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时,有电流表内接(如图4所示)和外接(如图5所示)两个测量电路。分析两个测量电路产生的测量误差,才能使学生认识到平常中的不平常,相同中的不同,才能让学生掌握测量电阻时,在什么情况下采用电流表内接的测量电路?在什么情况下采用电流表外接的测量电路?在教学中,可根据以下步骤,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1.选用阻值已知的电阻作待测电阻RX,并使RX<

2.再次选用阻值已知的电阻作待测电阻RX,并使RX>>RA,分别用电流表内接和电流表外接两种测量电路测量RX的阻值;再将测量值与电阻的已知值进行比较,分析测量的误差。

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比较测量误差:用伏安法进行电阻测量中,当待测电阻RX远小于电压表之内电阻RV时(即RX<>RA),采用电流表内接的测量电路误差小。通过测量误差的分析比较,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当RX<>RA时,应采用电流表内接的测量电路。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训练,逐步形成学生求异思维。

三、想象思维的培养

想象思维,就是把自己具有的知识和经验加以改造,产生某一事物新形象的思维。想象是创新的开端,许多创新都是从想象开始的。

在《电工基础》的教学内容中,对有些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是需要想象的。在讨论电流和磁场时,将小磁针放在通电导体附近会发生偏移,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需要想象才能理解;把一通电导体放到另一磁场中,通电导体会受到力的作用,这也需要想象才能理解;当通过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时,线圈中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同样也需要想象才能理解和认识。

日光灯电路是R-L串联电路的典型应用实例,在讲解电路可对学生进行想象思维的训练。在一个周期中,单相交流电压或电流波形图有两个过“0”点,即有两个时刻的电流或电压值为“零”,设计在电流或电压为零的时刻,日光灯为什么不会熄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R-L串联电路中,联系电压的大小关系,设计日光灯电路中总电压是否等于灯管两端电压与镇流器两端电压的代数和等问题让学生不断的想象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基础 篇8

关键词 基础会计;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4-0020-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会计的国际化要求中国应当走向世界,与国际惯例接轨。因而基础会计的教学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适应培养新型会计人才的更高要求。开展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当今教育教学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下面就十几年教学工作简单谈谈笔者的看法。

1 学生现状分析

目前中职学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特别对会计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但他们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2 教师的素质要求创新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创新。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创新教学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倡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创新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所谓创新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新的规律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学活动。

3.1 运用多媒体,激发创新热情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笔者根据所讲内容积极采用多媒体、光盘进行辅助教学。在讲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时,由于没有真实的凭证和账簿,笔者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制作课件,屏幕影像和解说形象地显示所讲内容,全面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各器官,丰富学生的视听感知,使学生积极思维。其次,利用多媒体等教学系统可以拓宽学生获得信息渠道,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3.2 积极参与,形成创新意识由于基础会计教学的本质是思维活动教学,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必须让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笔者在讲“会计主体”前提时,让两个学生上台表演,一个扮演会计,一个扮演私营业主。业主出去采购,拿来一些“发票”,会计予以报销;业主出去旅游度假,也拿来一些“发票”,会计断然拒绝。通过轻松诙谐的表演,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所讲内容。在讲完记账凭证核算程序后,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发挥发散性思维,根据学生的志趣爱好、性格特点、认知水平和潜能的不同,分组让学生来当教师进行试讲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和记账凭证核算程序。通过试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慢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3 设疑引导,训练创新思维“提出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学生提问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实际措施,也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有效手段。笔者在讲完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后,提出这样的问题:从银行提现金应编制什么凭证?有些学生认为只应编制现金收款凭证,也有些学生认为只应编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还有些学生认为应编制现金收款凭证和银行存款付款凭证两张。学生争论得激烈,究竟哪一个答案对呢?如果单从收款凭证、付款凭证的概念来看,这笔业务似乎既可编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也可以编制现金收款凭证,若这样,就会造成不同的企业可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就缺少可比性或者造成重复记账。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心中充满疑问,此时笔者再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这样让学生在设疑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掌握知识。只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的创新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

3.4 诱导质疑,挖掘创新潜能基础会计和实际联系得很紧密,带有十分明显的“职业性”,学生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的“刚性”原理进行操作,但是实际生活的复杂性,有时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而且现在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课堂上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为学生创造良机,鼓励学生对教师、对书本提出质疑,让学生的天赋和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笔者在讲借贷记账法时,要求学生预习“借”“贷”的含义,并查资料为什么这里的借贷没有中文的意义。由于学生课前有任务,并且对任务都有一定程度的完成,所以上课时他们都能很快掌握所讲内容。只要教师逐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多向思考、科学想象等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潜能就一定能被发掘出来。

3.5 肯定自我,建立创新人格自信心是人生潜能最有力的控制者;自信心是人的个性最鲜明的执行者;自信心是创造性思维中最重要的因素。由于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层教学,问题的难度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在提问及练习上有很强的针对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提高。让大多数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从而让他们从展现自我中得到乐趣并不断完善自我,树立信心,建立创新人格。

中学生优秀作文:基础 篇9

带着一连串问题,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并向大人询问,终于得出了结果。周六我和家人登南门山,当看到那一座座高楼耸立在山上的峭壁时,我不禁十分疑惑;这质量极高的楼房是如何稳固筑于建在如此悬崖峭壁上呢,且暴雨倾盆之时,松软泥土滑落山体,为何高楼不会随之坍塌。

事先打好牢固的地基,才能使这栋楼房如石般坚硬如钢板稳固,带给人们一个安全安心的生活环境,保障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原来,建楼之前那些设计师们最为注重的并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看中的美丽房屋造型,而是怎样可以使房屋的地基更加牢固,这才是万丈大楼拔地而起之本。通过一次普通的外出游玩,引发了我一系列的思考,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打好基础的重要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将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为自己的人生打好基础,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国民党有美国的后台支持,有多余共产党五倍的兵力,更有比共产党的小米加步枪好过不知多少倍的先进武器装备。基础一词在生活中很常见,大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都需要良好的基础。

战争期间,人民群众自发为部队抬单架,送伤员,为前线运弹药,为战士们送吃的喝的,正是有了这样良好的群众基础,人民军队才可以取胜。可能你总会想现在多玩会儿,等到上九年级甚至是高在再努力也不迟,可是,你想过没有,你没有在初年级把所学的课程学好,没有把该学的知识学到家,想在九年级,高中搞好学习岂不是太晚了;即使有可能,也要付出比别人多出许多倍的努力呀。正如我的小学的一位老师所说,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环套一环的,每个新环节就是我们新学到的知识,若有一环断了,然后后面不就接不上了吗?是啊,学习就是如此。

如果这样,何不现在就认真学习,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为自己后来的学习,以及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呢?

写到这里,这又让我想到了国共两党的三年内战。有一句话是淮海战役是中国农业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我觉得这句话也不无道理,可以解释中国共产党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的原因了。这让我联想起来了我们日常学习,在学习中,想牢牢掌握老师所授之课,必须要有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雨的自述小学生作文下一篇:外送服务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