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评价方法

2024-07-25

中学数学教学评价方法(共12篇)

中学数学教学评价方法 篇1

探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创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关其评价方法研究自然非常重要。教学评价是衡量学生是否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包括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家长监督情况和社会影响评价等多个因素。

第一,“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评价模式建构。

学校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它是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主要场所。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主要在学校完成;另一方面,学校要制订基本的学习评价模式。根据大纲要求可以看出,学校是基础,家庭是保障,社会是关键。因此,评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行为时,既要考虑到学生在学校的基本学习情况,又要考虑到家庭和社会因素。

第二,针对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模式建构。

对探究性学习进行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和综合性两个方面的评价。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性学习应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相关配套的评价模式也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某个方面,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学生在某个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之后再进行评价。最后还要对学生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评价的目的。

第三,开放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建构。

开放性是数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一大特征,它源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开放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导引线。有研究者将常见数学开放题分为:“按命题要素的发散倾向分为条件开放型、方法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按解题目标的操作模式分为规律探索型、量化设计型、分类讨论型、数学建模型、问题探求型、情境研究型;按信息过程的训练价值分为信息迁移型、知识巩固型、知识发散型;按问题答案的结构类型分为有限可列型、无限离散型、无限连续型。”针对以上题型,对学生进行评价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按命题要素对学生的分类讨论、得出结论等探究行为进行相应的评价;其次,按解题目标,对学生的规律探索、量化设计、数学建模、问题探求、情境研究等能力进行评价;最后还对学生的信息迁移、知识巩固、知识发散等能力进行评价。

第四,情感价值和思想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建构。

情感教育既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点。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行评价。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鼓励、信任和希望;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需求,使他们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分层教学评价正好为情感教学评价提供了机遇,通过对课前预习、例题讲解、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外作业探究等行为分层进行评价,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评价是一种非常适宜于课改要求的评价方法,它重点强调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包括动脑、动手以及社会实践),而非“研究”能力。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评价体系和现实紧密联系,既考查了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性,评价方法,建构

中学数学教学评价方法 篇2

一、自修自改

对于一篇文章,通常可从内容、结构、语言三个方面着手修改。

内容上,要求中心鲜明,材料真实典型。如有位同学的作文《我的老师》,写老师如何带病如何为自己补课等,读之令人乏味,且有套用作文书上的事例之嫌。我便开导他:“文章要自己写,所记事情贵在真,所抒感情贵在深。这篇作文,你要先认真回忆读书七年来,教育过自己的十多位老师,然后选一位或最熟悉、或最喜爱、或最佩服、或最尊敬的老师来写,写自己印象中最深刻,最能表现老师高尚品德的事。”课后,这位同学对自己的作文做了反复认真的修改,重新选取了三件较为真实、典型、新颖的事例。如表现老师热爱学生时,他写课余时间老师教学生唱歌、玩游戏等,特别是详写了一次“丢手帕”的游戏,写学生的兴奋开心,写老师的开怀大笑,写场面的热闹非凡,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好老师的美好心灵。

结构上,要求严谨,我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衔接、照应,如开头要有吸引力,结尾要耐人寻味。

语言上,一是要求修改字、词、句等错误,爱用华丽词语的,用词先要注意自然通顺,然后再考虑生动形象。二是毫不吝惜地删去可有可无的字、词、句,使文章更简洁精炼.自改作文要注意培养兴趣,使之养成习惯。

二、互评互改

互评互改是让学生相互交换评改他人作文的一种评改方式。每个同学的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值得他人学习。通过互相评改作文,可以达到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目的。能用挑剔的目光找出并修改他人的错误,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提高。

相互评改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给每个学生发一篇他人的作文,让学生按老师提供的标准认真仔细的批改。在修改好字、词、句、标点、材料等的同时,还要写好总评,最后由老师检查验收。二是把全班学生按座次四人一组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发给四篇作文(不能是本组成的),让大家共同评改几篇作文。采用读读、议议、改改的办法,在充分交流意见之后,最后每人总批一篇或由组长汇集大家的意见执笔写好每篇作文的总批,最后交给老师。

三、小组评价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方法 篇3

1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及其作用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性评价,是美国著名评价学专家Scriven于1967年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强调要开展以调节教育过程、保证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为目的的评价活动,也就是说,在教育活动进行当中,即学生知识、技能与态度“形成”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价,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并将评价中收集到的信息用于调整教学以满足学生需求及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是教与学的双向评价,其目的一方面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全面提高英语能力,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另一方面,能促使教师全面、细致、深入地总结课程、教材和教法等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有益于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

2 英语形成性评价主要方法

2.1 档案袋评价

一是建立档案袋。首先给班上的同学每人建立一个档案袋。学生档案袋的封面要注明其个人信息。档案袋由六部分组成,即前言,说明本档案袋的类型。检索,是指档案袋里必须有一页目录,标明页码。主体,是指档案袋里装进去的所有资料(评价的主体)。日期,每一页资料的收集都要标明具体的日期。反思,学生的反思是档案袋中很重要、很独立的一个部分。信息交换,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二是档案袋的主体。档案袋可以记载学生学习的实质,让学生收集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品。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周记、日记的形式记载下来。三是对档案袋的评价。对档案袋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不仅要给档案袋所收集的材料进行评价,即项目评价,而且要对档案袋进行总体评价(优、良、中、差),哪些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教师应让学生掌握等级标准,并说明如何划分等级。要让学生随时翻阅,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历程,以便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更能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档案袋的内容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培养自信心。档案袋评价把学生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直接反馈给学生本人,使他们及时进行自我反省,达到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互动,促进共同成长和发展。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反思和自控/。通过互评,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同伴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主动发展。

2.2 学习评价表

评价表应反映某一特定时间内学生在某一项活动或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程度,它依据所使用的一系列具体标准而制定。评价表用来记录学生是否掌握某一具体知识、技巧、过程、能力以及态度。通过评价表,教师可以了解在哪些方面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帮助或进一步指导。评价表的形式力求多样化。借助于评价表,学生就可以进行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只有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时候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评价标准、更好地反省自己的学习习惯与学习策略。

2.3 口语测试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前5分钟让学生做值日报告,根据值日生的水平,采用师生问答、看图说话、对话表演、讲英语故事、用英语复述所学过的课文等教学活动。评价标准是要求学生语音语调基本正确,不会使人听了产生歧义。教师和学生给值日生当场评价,作好记录。每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次综合评定成绩等级。但应注意的是,应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层次,采用不同口试形式。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形式:机械型(朗读课文、回答教师简单问题等)练习型(提供图书话题、讲英文小故事、扮演角色进行口语表达等)交际型(教师提供情景或学生自设情景,学生之间承担角色进行表演等)。教师可将口语成绩按10%的比例记入期中和期末总成绩。

2.4 学习日志

学习日志是学习者用来记录自己的学习经历并对此进行反思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它可以看成师生间的一种书面对话。学习日志是个人反思性写作的一种形式,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并使得学习经历有意义。它能使外语教师知道学生心里想些什么,并对教学提供反馈,因此教师能及时调整学习活动而课程也会更贴近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一个星期写一篇学习日志,也可以一个月写一篇。值得一提的是,中学英语教师在收集了学生的学习日志之后,要及时阅读,给予评价,并在自己的教学日志上作情况记录。教师一般不对学生的语言进行修改,但是必须对他们所写的内容进行评论,也可以在课堂上讨论学生写的日志。

3 结语

中学数学教学评价方法 篇4

一、评价方法

1. 评价内容多元化

学生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 还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依据教育教学目标, 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评价主体多元化

发展性评价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 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 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多主体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

3. 评价方法多样化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和方法的关注与整合。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并且关注个体差异。

二、具体做法

1. 课堂中自评、组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在学生心目中, 一句肯定的话语, 一种会意的眼神, 一个满意的微笑都会让我们的学生增长成功的自信。但在课堂中, 光靠教师的评价有时太单一, 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及家长都要参与到评价中来, 同时还可让学生互评, 让学生通过互评取长补短, 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学习物理的感受, 提高学生对学习物理课的兴趣。

设计物理教学活动自我评价表。教师确定评价标准, 指导学生如何评价, 由学生根据在课堂上的情况自己做出比较合理的评价, 每堂课评价一次。通过自我评价, 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使学生的潜在智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 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真正把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2. 平时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有些素质, 如学生的情感体验、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等, 需要教师平时仔细观察记录, 才能给学生较为公正的评价。有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学生较为系统地学完一部分内容后才能进行评价。我的做法是在平时进行分项考查, 在期末进行综合。在平时为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学习风格等个体差异, 在本学期初, 我开始实行了一种新的师生交往方式———物理日记, 所谓“物理日记”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他们对每节物理课内容的理解、评价, 包括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

3. 笔试和面试相结合

笔试是常用的评介方法, 从笔试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在一定程度不同上也可以看出学生物理课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的素质。但笔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笔试中, 学生有些看法、有些创意无法用书面表达,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体现, 教师也无法从试卷中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面试恰恰可以弥补笔试的缺陷。

三、重视评价后的反馈作用

评价中的反馈环节对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功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评价反馈, 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 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 还有可能得到教师、同学和家长对改进学习所提出的建议, 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燕山中学阅读教学评价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不读课外书,难有读书兴趣;书读得越多,读书的兴趣就越浓。本方案的设立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创造成功阅读的机会,强化阅读的愉悦体验,使“乐读书、多读书、读好书”逐渐成为学生的日常行为。

2.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和信息、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情感和思维、得到审美体验和享受。

3.培养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新课程要求开设语文实践活动,旨在打破课内课外的界限,课外阅读活动能使学生自主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精神,是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职责,而大量读写实践能丰富学生视野,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内容及措施

1、定内容

推荐各年级的必读书目,开展“大阅读”活动 《一千零一夜》《列那狐的故事》、《汤姆叔叔的小屋》、《金瓜汤,银瓜汤》、《八十天环游地球》、《木偶奇遇记》

《稻草人》、《名家经典童话——严文井》、《成语故事》、《十万个为什么》、《格列佛游记》、《女生贾梅全传》、《小桔灯》、《上下五千年》、《史记故事》、《西游记》、《三国演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智慧背囊》、《雾都孤儿》等

2、定时间 每周在语文课中抽出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或进行阅读交流活动、每周二中午或课外活动为课外阅读时间,保证学生在校的课外阅读时间;要求语文教师每天的语文家庭作业必须有课外阅读任务,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为阅读交流时间,形成家校合力,让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共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3、定活动

我们把五月份定为“读书月”,结合“读书月”展开系列活动。开展一次课外阅读研讨活动,举办一次读书班会活动、图书跳蚤市场活动、经典诵读活动、读书笔记展览、阅读考级等活动,举办各类小比赛,如:讲故事比赛、背诵古诗比赛、读书演讲比赛、读书小报评比等,评选出在读书方面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和优秀指导老师。

4、定指导

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自主阅读,老师可在学生情趣性萌发,情感性熏陶的前提下,恰当地渐进地交给学生若干方法。如:在七年级,让学生掌握记住故事梗概,并加以复述的方法;还可以学习课外读物部分词汇,加以领悟和解说。在八年级教学生在阅读中注意用得比较好的语句和语段,学习语言美的鉴赏方法;此外,还可以学习就书中令读者感到有疑

义的内容或语言提出自己的疑问与看法。在九年级,应该深入一步领会精美的语言与各种写作方法的运用及浓缩一本书内容的方法。还可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做读书笔记与读书卡片。同时,在各个年级,还可以激发学生适当联系语文教材,学习在课外书籍中寻找相关的知识和材料,扩大知识面,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学会思维的发散。

5、定评价

以学生的借书量和读书笔记为参照,结合学生阅读课的展示,评选出“读书之星”、“读书能手”、“书香班级”等。

三、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制定学校阅读计划、2、开展集体备课,确定各年级必读书目、年级指导方案、评价方案

3、各班制定班级读书行动计划

4、组建班级图书角

三月份:

1、继续进行“课前5分钟经典诵读或读书交流”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2、指导读书方法:读书做笔记

3、定期检查学生阅读情况,评选班级阅读小能手。

四月份:

1、开展一次课外阅读指导课研讨活动

2、组织一次优秀读书笔记展览

五月份:

1、“读书月”系列活动

六月份:

1、各年级进行必读书目读书情况检测

2、评选校阅读之星、书香班级

燕山中学

中学英语听力评价方法初探 篇6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听力评价方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它们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英语听力是培养学英语交际能力的必经阶段,居于语言听、说、读、写四大功能之首。听力的理解是输入信息与听者头脑中已有知识的动态的交互过程,整个过程是一个非常活跃、非常积极的动态过程。

英语听力的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听的目的不是听懂每个单词,而是理解口头语言的意思,这是将语音符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的输入过程。英语听力的教学通常可以分为听前、听中和听后三个教学环节。听前和听中是学生从外部获取信息和语言的过程,而听后是将存储于头脑中的信息和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过程。听的活动必需步骤明确,层次分明。听前的活动主要是为了听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听中活动是听力课的主体部分,是学生通过听来获取语言的过程;听后活动是围绕着听的过程,提供语言材料进行的输出性的活动。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的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下面列举几个听力评价方法与案例,以供参考。

评价案例1(一级听力评价)

听录音选图。从所给的三幅图中选出与你所听到的句子情景相同(相近)的图画。

录音材料及答案:

(1)She has a bike.(A)

(2)Lucy usually goes to school on foot.(C)

(3)I would like some apples.(B)

评析

本案例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听到的词句指认正确图片的能力,符合一级目标中有关“听做”的要求。此案例的选项采用图片而没有采用文字,直观而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能更好地体现考查的目的。

评价案例2(二级 听力评价)

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内容,选择最佳选项回答问题。

录音材料:

T: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Mike?

M:I am going to be a computer programmer.

T:Why?

M:The computer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Every family will have more than one in the future .

T:Where will you work?

M:I think I will work in Shanghai . In my uncles computer company.

T:Does your uncle work in Shanghai?

M:Yes.His company moved from Beijing to Shanghai last year.

T:What should you do now?

M:Study hard and go to a good university.

评析

本案例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听简单的对话或录音材料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学生听到的并不是几个孤立的句子,而是完整的一段对话,而且有一些冗余的信息。学生只需听懂对话的主要内容,而不必听懂录音中的每一句话。

评价案例3(三至五级听力评价)

表格填空:根据你所听到的短文内容,填写下面表格,每空填一词。

评析

在此类试题中,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在表格中填入一些关键信息。评价活动采用了文字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听懂语段并认读、选择关键信息的真实能力。这种考试形式比较接近真实生活中英语的使用情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通过选择语段的录音材料、采用图片或文字的表现形式,体现不同层次的评价活动。

总而言之,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只有通过自己亲身使用语言,才能形成和有所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有利的教学条件,让学生自己在观察、体验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既学习语言知识又培养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中学数学教学评价方法 篇7

考试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进行的终结性检查。通过考试,教师能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能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为改进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但是,试卷的测验结果———分数,只是个数字,教师要经过判断、考虑和解释, 把那些数字转化为评价。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评价方法,准确地分析考试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出公正而合理的评价。

笔者以锦州市第八中学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成绩为例,从20个教学班中抽取1个班级共70人,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

2. 考试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未经过整理的成绩,仅是按学号排列,处于无序的状态,无法准确反映这科成绩的特点,因而需按照一定的方法使之条理化,并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以展示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效果。对考试成绩的分析,应从集中趋势、离散趋势,优秀率、正态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

2.1 成绩的集中趋势

在描述统计中,常用来反映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有平均值(Mean)、中位数(Median)、众数(Mode)。此次考试的集中趋势有如下结果,见表1。

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个班的平均成绩为107.89分,中位数成绩为112分,众数成绩为121分。如果仅用平均值来说明集中趋势是不客观、不全面的,应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2.2 成绩的离散趋势

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可用标准差(SD)、方差(VAR)、全距(Range)、最小值(Min)、最大值(Max)等统计量来反映离散趋势。结果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最小值(Min)=48分、最大值(Max)=141分、全距(Range)=93分,相对于满分为150分的总分来说,全距比较大。根据这一结果,可以判断出这个班学生的数学水平相差比较大,如果教师采取一些及时有效的方法,考试成绩中的最小值就会有很大的提高空间。通过比较班级之间的标准差(SD)、方差(VAR),可以看出班级之间成绩的波动情况,值越大说明波动就越大。

2.3 成绩的等级

成绩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不及格(小于满分的60%,即小于90分)、及格(满分的60%至70%,即90分到105分)、中(满分的70%至80%,即105分到120分)、良好(满分的80%至90%,即120分到135分)、优秀(满分的90%以上,即135分以上),对于临界值的成绩取上限,例如90分,放在90—105这一组中。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此次考试中不及格的学生有12人,占到总数的17.1%,及格率为82.9%,优秀率为8.6%,绝大多数学生取得了及格及及格以上的成绩,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取得了良好及优秀的成绩。

2.4 成绩分布图

将考试成绩绘制成分布直方图和曲线图,通过图像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班级成绩的总体分布情况,用横轴表示分数段,纵轴表示人数(频数)。

2.4.1 对成绩进行分组

分数段的划分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通常情况下考试取5分或10分为组距,对于150分的总分来说,确认10分为组距,划分分数段为40—50、50—60、60—70……共分11个分数段(对于临界值的成绩取上限),并计算各组的频数、频率,列出学生成绩的分布表(表4)。

2.4.2. 汇出考试成绩分布直方图及曲线(图1)

正常情况下,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应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于正态分布,如果成绩分布呈正态或近似于正态分布,则说明考试试卷在设计上总体是合理的,反之则说明试卷是不尽合理的。从本次考试成绩分布的直方图可看出:分数之间没有出现断值,是连续型分布的。从图中的分布曲线看,分数的分布基本近似于正态分布,从这一点可看出本次测验结果与学生的情况一致,试卷设计合理。

为了更准确地判断出是否是正态分布,可以对反映集中趋势的三个统计量进行分析。从理论上讲,只有Mean=Median=Mode时,分布才是完全的正态分布。本次考试成绩以上三个值分别为107.89分、112分、121分,可以得出Mode>Median>Mean,即平均分没有出现在频数最高点处,所以本次成绩分布图严格来说是一种负偏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试题比较容易或应试者基础较好。观察学生的原始分数,发现个别学生成绩较差也是形成这种负偏态的原因。因此,要想提高这个班总体的成绩,必须加强对学习较差学生的辅导力度。

3.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集中趋势、离散趋势、优秀率等描述性的统计量;通过成绩分布图,可以看出班级成绩的总体趋势。对于任课老师来说,对考试成绩的准确分析,能够使他们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补救,进而提高成绩。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正确判定自己在班级成绩中的位置,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摘要:本文作者运用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对锦州市第八中学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成绩进行了分析, 从而较为全面地描述了学生成绩的全貌。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正确判断自己在班级成绩中的位置, 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还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发现存在的不足,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考试成绩,分析,评价

参考文献

[1]郑凯, 张路.体育应用统计基础[M].沈阳出版社, 2004.

浅谈中学英语评价方法情境化 篇8

评价是英语课程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 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 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境与需要, 注重学生学习的发展与变化过程, 使每一个学生具有学习的自信心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在我国, 改革课程评价理念与方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意味着课程评价的根本转型:由竞争本位、分等级为核心的评价观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观。

国外有关此类研究较早, 比如多元化学生评价的改革在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开始兴起。多元化学生评价是指不单纯采用标准化测验, 而是采用多种途径, 在非结构化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系列评价方法。它不是以单一的多项选择方法, 而是以观察、记录、让学生完成作品或任务、团体合作计划、实验、表演、展示、口头演说、检核表等多种方式进行;不是从单一的考试背景中, 而是从广泛的背景 (从教室到家庭到社会生活) 中收集信息。

二、开展中学英语评价方法情境化的意义

开展中学英语评价方法情境化, 一方面可以为学生个人提供有益的反馈, 帮助学生进步, 使学生能不断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促进发展, 提高能力;另一方面, 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 注重从学生的日常表现中提取信息, 通过收集每一个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课堂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测试情况, 并通过形式多样的全面评价获得多源反馈信息, 从而深刻地、积极地改进教学, 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而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三、开展中学英语评价方法情境化背景

1.现行教学评价的不足

多年来, 中学英语评价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评价功能单一, 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 忽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 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 注重学生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考查, 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全面素质的考查;评价方法单一, 过于重视纸笔测验, 侧重对书本知识的考查, 忽视对知识在不同情境之下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

2.改革评价方法是新课程的需要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 新课标注重素质教育, 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强调学习过程, 体现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优化评价方式, 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依据课程改革的这一基本理念, 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 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将枯燥的抽象内容寓于一个十分有趣的、惹人探求的情境之中, 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 再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合理的评价方式, 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情境化评价的优点

评价方法情境化指的是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自然环境下进行评价。它可以真实、全面、自然、客观反映被评价者个人的情况。情境化评价模式中的情境是指“实际的情境”, 也指“类似实际的情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通常指学校所能提供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通过评价方法情境化, 不会出现传统智能评价的只重视纸笔方式的测验和 IQ 的高低、只重理论轻实践、只重知识的再现而忽视创造能力的考核, 通过评价方法情境化, 真实反映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四、开展评价方法情境化的内容

1.课堂教学评价情境化

所谓情境教学, 是学生置于真实语境中学习真实语言, 是learn English而不是 learn about English。正如学骑自行车的方法是骑自行车, 而不是读《骑自行车须知》;学游泳的方法就是跳进游泳池里, 而不是站在岸上观看别人如何游泳。既然学生要掌握并运用一种活生生的语言, 教师就应该设计语言环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 能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并积极参与言语实践活动。

在这种自然而然形成的气氛中如实地、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同时学生也能自然地发挥自己的水平。那么如何进行教学评价情境化呢?

首先, 我们在各个教学步骤当中注意情境化渗透:通过课本剧表演、小品、值日报告等进行复习;用歌曲或游戏、借助动作和运用简笔画等呈现新词汇;利用语言交际活动、实物、设置悬念、创设模拟情境等引入新句型;在听力训练前先提供情景, 让他们在情境中聆听;阅读教学也强调先从现实问题出发, 呈现真实情境, 导入课文情境, 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最后的巩固阶段, 即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阶段, 这也是教师评价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阶段。

我们在教学的不同阶段, 都要注意进行情境化的评价, 例如:在教七年级Unit 2的时候, 本来学生甲要问乙:Is this your book? 学生乙回答:Yes, it is。因为这本书本来就是乙的。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甲拿错了另外一个同学的书, 如果乙回答:No, it isn’t。你会觉得乙很机智, 能根据情境变通。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扮演乙的好多同学仍然选择对甲说:Yes, it is。因为他们本来准备的是这句话, 这时你就会觉得乙不会活用英语。这时我们就应引导乙作出相应的调整, 要学会随机应变, 不能太死板。还比如, 学生自动问答互换, 本来是回答的先问了也行。特别在师生互动中, 本来教师设计让学生来回答并反问的, 如果学生直接根据情境进行提问, 教师也应快速跟上。

总之,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 课堂评价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所以我们在教学活动中, 要根据情境教学理论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并设计不同情境, 在情境中进行评价。

2.课后学习评价情境化

课后学习是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扩大课外英语知识, 提高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课后的作业除了有书面和口头之外, 还应布置实践作业, 这些作业设置一些旨在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项目, 在实际情境操作过程中, 考查、评价他们运用英语的情况。

比如:教学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5中《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课后我们可以进行招聘保护动物、保护环境志愿者活动, 首先告诉大家:Being a volunteer is great. So we should call up everyone to do the volunteer work;接着让大家根据他们能做的volunteer work, 让他们谈论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志愿从事的公益活动, 促使他们更加热爱班级、关心社会;接着让他们写一下自我推荐 (Introduction Report) , 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既巩固了该单元的语言项目, 又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最后, 进行活动记录, 各小组陈述本组志愿队的情况, 推选出最佳志愿队并作出评价, 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志愿者的工作, 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 进行德育渗透。这些专题作业都可作为情境化评价的重要形式, 可在平时坚持运用。

3.试卷命题注意情境化渗透

在测试当中我们也必须注意语境题目, 突出语境理解。在中考卷常见题型中, 它们都或多或少地联系语境。

(1) 听力:

要借助语境理解大意, 并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2) 选择题:

强调交际, 语法和词汇考查也要渗透在语境当中;关注真实语境中语言知识的运用, 在命题过程中要求题干简洁, 情境有效。特别是动词, 要放在一个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考查, 使语法知识的测试也注意到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3) 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

必须通过语境或上下文才能准确地选出答案,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

(4) 任务型阅读:

考查学生基本运用语言的能力, 尽可能地与情境联系。

(5) 书面表达:

命题时要注意主题结合生活情境、结合时代特点, 注意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能够表达自己个人见解的能力。语境丰富, 贴近生活, 通过语境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命题者还通过设置不同的语境, 充分体现了语法是为交际服务的这一指导思想。只有这样, 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使用性, 还有评价的运用性。

五、结束语

营造出一个轻松、和谐自然的语言环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感受学习英语的快乐, 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评价的情境化, 降低学生对纸笔考试的紧张度, 让学生及家长的眼睛里不只有分数, 让初中英语学习快乐起来。当然, 评价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实际运用语言的情况, 对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大胆的尝试, 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活用能力, 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中学数学教学评价方法 篇9

一、校本课程评价内容和方法

(一) 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的目标应该首先体现三维目标, 在课程改革要求的基础上更加的突出人的培养。校本课程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挖掘学生的潜能, 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及满足其个性发展, 补充形成健康人格所必须的各要素。

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人文社会类《正气歌》, 在内容上选择了中文、外文和音乐篇目数十篇, 是对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的培养体现了我校的善雅志特色教育理念。另一具有巴蜀特色的优雅少女和俊朗少男俱乐部的开设, 广受学生欢迎和社会关注, 以培养新时代的女性和男性公民所必须的基本素养为基本目标。

校本课程应该鼓励创新, 注重积淀。学生的创能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校本课程的另一意义所在, 为此校本课程在内容和组织上应鼓励创新, 并能够形成有效的培养模式而积淀下来。我校的数十名教师共同开设的财商选修课在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上各年级层层推进, 对学生的财商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经过几年的开设该课程逐渐成熟, 成为我校特色课程之一。

学校共开设了一百余门选修课, 我们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做出了如下细化:

表1: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案表 (略)

(二) 针对教师的评价策略

校本课程针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评价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与课程评审委员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重点考虑学生对课程的认可满意程度。旨在通过多渠道反馈, 教师的自我总结提炼, 进一步促进课程目标的落实和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发展。

校本教师团队既要基于学校的教师队伍, 还要有更广阔的视野, 注重社会力量的挖掘。我校的很多艺体, 美术课程的开设逐步转向专业化队伍, 聘请校外专业人士授课也是我校校本选修的特色之一。我校的厨艺课的开设就是基于我校食堂厨师队伍的精湛和食堂硬件设施的保证。那么针对教师的量化评价时需要基于学校的办学实际, 既要保护好教师的积极性, 又要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提升, 评价需要具有弹性, 要能形成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开发。评价好的校本课程要及时物化, 形成长效机制, 进一步形成我校特色的可持续的校本课程体系。

表2:针对教师的评价方案表 (略)

(三) 针对学生的评价策略

校本课程针对学生的评价是学生为主体, 评价以显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突出形成性和过程性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 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获得成功的体验是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开展学习讨论、辩论以及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持续性评价, 把握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 旨在发现学生的潜质,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视学习过程。

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在, 做到以人为本。因此除了对知识、技能等可以量化的评价以外, 更要评价学生的兴趣、态度、策略、合作精神等不易量化的品质。评价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的方式, 学期末综合各项评价指标, 按等级对学生进行评价。我校将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学生在展示前准备海报和宣传, 学生的热情和参与度都非常高成绩。优异者学校进行集中表彰。

当然由于学科的差异性, 评价还应具有弹性, 根据学科实际和学生情况作出相应的改变。

表3:学生学分认定量化表 (略)

二、我校校级精品课程的评价方案

我校在每年暑假对开设的一百多门校本课程进行集中评价, 选出校级精品课程, 校级优秀课程, 然后在教师节进行表彰, 将成果纸质化, 物质化, 形成积淀, 形成我校的校本课程特色。

1.评价策略。

(1) 成立校本课程评审小组。由外聘专家、学校校级领导、教务处主任、教科处主任、课改处主任、学生处主任、学科教研室主任等组成评审组, 对现有校本课程进行全面评审, 以此来评定校本课程开展的质量。 (2) 评定校本课程等级。校本课程等级评定, 实行“一年一评”“逐层晋级”制度。等级评定全部从校本课程起步, 一次评审过关, 下次再开设此课后可申请晋级, 直至评为精品校本课程。

2.评价程序。

申报:在学校指定的时间内上交校本课程等级评定申报表, 准备好相关申报必需印证材料。

初审:由学校课改处、教科处、教务处、学生处及教研室主任按照学校课程管理规定以及评价指标, 初步确定课程等级。

终审:由学校聘请校内外专家及学校校级领导组成终审小组, 审核初审过关的校本课程, 最终确定校本课程等级。

公示:对于终审结果, 将在校园“内网”上公示一周。对终审评定为“精品校本课程”的, 将在校园“外网”上面向社会, 公示一周。公示结束, 如无异议, 学校在教师节予以表彰。

3.评价指标。

课程目标评价。课程设计的意义, 开设课程的必要性、现实性和可能性, 通过该课程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这些课程目标与学校教育理念的一致程度。

课程计划评价。课程计划是否具备科学性、适用性、时代性, 有无完整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安排, 有无明确且成熟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等。

课程资源评价。教师个人的知识准备、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以课程计划、教学设计、讲义等课程资源为主要评价依据。

课程过程评价。主要是对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 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评价侧重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 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感受及收获等。主要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学校“精品校本课程”评审小组组织相关教师听课, 对学生进行随堂问卷调查等。

课程效果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实施以后是否达到了原来设计的教学目标。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效果问卷调查, 征询专家、教师等的意见。

4.激励机制。

(1) 课时津贴。为激发教职工积极性, 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课时津贴, 按超课时加教案费发放。每学期发放一次, 课时数按实际上课节次计算。

(2) 学校奖励。为了肯定教师为校本课程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打造“精品校本课程”, 学校对认定为“校本课程”的任课教师 (团队) 给予物质及精神奖励。

校本课程:一次性奖励加颁发“校本课程”教师荣誉证书。

优秀校本课程:一次性奖励加颁发“优秀校本课程”教师荣誉证书。

精品校本课程:一次性奖励加颁发“精品校本课程”教师荣誉证书。

(3) 连续两年被评审为精品校本课程, 学校将予以特别奖励, 所编校本教材由学校负责出版发行。塑造校本课程品牌, 面向全市及全国宣传。

(4) 教师开设的选修课评为优秀校本课程和精品校本课程的, 在职称评定和评先评优中享有优先权。

三、反思总结, 旨在未来

我校开展的131校本课程实施已过一轮, 我们在探索中实践, 实践中探索, 不断推进校本课程的深入开展和评价体制的完善。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评价 篇10

关键词:成绩,考评,办法,实践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运用可操作性的手段, 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信息, 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上的判断, 从而为学生的自我完善和教师教学提供依据的过程。

一、评价体系全面、多样化

课堂中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都把考查放在课堂之外, 使考查学生的过程脱离教学实际, 造成学生紧张的应试气氛。在课堂中考查学生, 不仅让学生能够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加深认识, 巩固记忆, 集中精力听课, 而且能够使教师及时得到教学反馈, 从而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 从而使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提高教学效率。课堂考查的方式有很多,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课堂提问、课堂作业、课堂讨论等。在这样的考查方式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合理地给予成绩, 并且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赞扬。这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数学课堂模式是学生在课堂上“鸦雀无声”“一片肃静”, 而数学教学只凭一张考卷是无法考查学生的动口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应从“封闭型”变为“开放型”, 课堂因由“一片肃静”变为学生的探讨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内容浅显的章节或者教材中的一些课后思考题, 让学生到讲台上做“小老师”。在学生讲课之前, 教师可引导他们在课前确定好教学目标、教学手段, 找到讲课的重点和难点, 编写教案。在“小老师”讲课的时候, 教师和其余的学生在讲台下要认真听讲、记录, 在课下做好评价。这种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了知识, 改变了过去学生口述表达能力差的现状。

此外, 还要重视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查。在一些大型的考试之前, 例如期末考试, 教师可以事先编纂一套试题, 对学生进行预考。考题的量不要过大, 而且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题型。然后规定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作答。如此考查, 学生都有得分的可能, 因此学生会认真地准备, 主动地参与, 减轻了“统考”中的心理压力, 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进行正式考试之前, 教师可以事先向学生说明此次考试的大概范围、考题的类型、难易程度等, 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要求自由命题。这样学生的兴趣大增, 都会主动查阅相关资料, 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和习题, 然后和同学再仔细讨论、研究, 最后请教于教师。等学生初步拟好题后, 教师再经过严格合理的筛选、综合, 最后形成一份完整的试卷, 再进行考试。这样的试题内容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而且因为学生积极参与了命题过程, 所以他们在答题的过程中就会认真, 积极性也高, 成绩自然不错。这样学生在自己命题考查自己的过程中调动了积极性, 培养了兴趣, 掌握了知识, 洞察到了数学试题的编写和解答各种题型的方法、思路, 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考试之后, 组织学生写好数学考查小论文, 就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批阅的思路、应试的心理、试题的类型等让学生自己选题。写好后由教师批阅, 挑选好的小论文班上进行交流, 学习, 然后打分, 再由教师修改后推荐发表和评奖。这样, 促使学生在考试后主动地对试题和一段时期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小结,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用标准分数衡量学生成绩

依靠主观印象和单纯打分来衡量学生是否努力学习, 往往有很大的片面性。有的学生比较努力, 但因评分不够高而说他没有用功, 实在是冤枉;有的学生评分较高, 教师说他很努力, 其实他的潜能远未发挥出来, 教师的评价实是“过奖”。因此要打破沿袭的“百分制”, 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采用统计法得到标准数据, 对学生进行全面衡量。如用n表示考查的次数;S表示标准差, 由公式求出学生各项得分的平均分和标准差, S的大小表明某个学生成绩的稳定状态。通过公式计算, 教师可参考两个数据及平时学生的表现给每位学生合理地打出考查内容中的等级, 记入学生的成绩报告单。这种方法能准确地评价每位学生成绩结果的真正优劣。

三、改进现有成绩报告单形式, 全面评价学生

打破家长用一次性成绩报告单衡量子女学习的习惯, 让改进办法得到家长的认同。就目前而言, 没有学生成绩的报告单家长难以认同;另外只写考分的成绩报告单有很大的片面性, 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全过程。为此需对原有的成绩报告单进行修改, 使之成为一份既能保留原来的优点, 又能体现素质教育特点和要求的报告单。

中学数学教学评价方法 篇11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多元性;改革

多年以来,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评价和其他学科一样,实行的是注重结果比较和优劣鉴定的终结性评价。主要表现在过分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习能力培养;过分重视学习结果判定,忽视学习过程监控;过分重视学生横向比较,忽视学生主体的自我激励;过分重视教师评价,忽视学生自评互评。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方式给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学生感受不到进步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不利于教师积极改进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瓶颈”。

一、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所谓发展性评价,就是指“评价不再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可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更是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以及改善教师的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具体的讲,发展性教学评价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目标的发展性

树立“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体现发展、一切促进发展”的理念。在评价中“寻找闪光点、找到进步处”,充分肯定成绩,提高信心动力;及时发现问题,明确发展方向,使师生都可以在过去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提高。

2.内容的全面性

不仅将学生的知识掌握、学科能力作为评价的内容,还将过程体验、方法理解、合作交流、探究领悟、社会实践纳入其中,特别是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实践精神、创新意识、人文思想等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评价的重要领域。极大的扩展了教学评价的领域和范畴,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主体的多元性

强调充分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评价内容、评价计划、评价方法由教师学生共同协商,评价过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评价结论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评价始终能够在一种既严肃科学、又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同时,积极让家长参与评价过程,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想法,使家校协同的教育合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4.方式的多样性

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有机结合;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有机结合。评价的方法不仅有传统的课堂提问、纸笔测验,还有观察记录、作品评价、表现评定、自我总结、小组评价、交流访谈等多种手段的灵活运用,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领促进和学生的自我激励作用,真正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发展性评价的主要方法

1.测验评价法

不可否认的是,这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评价方法,在测验时要注意目标的发展性:遵循能力立意的宗旨,综合考察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发展情况.难度要合理,基础题、中等题、较难题数量控制在7:2:1。方法的灵活性,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平时考试与期末统考相结合;题型的多样性,要做到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相结合,知识记忆类试题与理解运用类试题相结合,特别是加大开放探究类试题的比重。

2.观察评价法

根据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活动课等不同特点,通过自主学习、复习检测、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巩固、课后作业等各种方式收集学生评价方面的信息,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迅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的情况;自学的主动性、合理使用教材的情况;小组学习中与同伴的合作探究、观点交流情况;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回答结果的逻辑性情况;课外实践参与的兴趣、收获、小结等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核评估。

3.成果评价法

就是教师布置具体任务,通过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取得的实际成果来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进行科学评价的方法。学生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书面或口头语言式的,如历史演讲稿、历史书籍读后感、课本剧剧本、调查报告、历史手抄报、历史小论文等;也可以是身体运动式的,如历史剧中的表演;还可以是实践成果式的,如仿制的历史文物、制作的历史课件、编绘的历史图表等。优点是大大拓展了历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丰富了历史教学评价的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全面的培养提高。

4.资料评价法

又称档案袋或记录袋评价法,做法是为其本质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展示其发展历程的档案,作为学生了解其进步成果和教师评价学生的科学依据。这是一种真正体现发展性理念的评价手段,档案袋的时间可长可短。既可以是一个学期学年度,也可以是整个初中或高中三年时间;内容具有广泛性,不仅仅是是体现了学生“闪光亮点的”东西,如历史竞赛的获奖证书、精心制作的历史制作、丰富精美的历史手抄报等;也可以包括学生自己不满意的或未完成的资料如分数不高的考试试卷、半途而废的仿制文物等;特别是学生自己的评定材料如自我鉴定、发展计划、学习总结、改进措施以及同伴的评价等资料;主体上既可以是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材料,也可以是教师或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材料如教师寄语、家长留言等;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法相比,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充分体现了评价的过程性、发展性、主体性,突出了学生自身发展情况的纵向对比、而淡化学生之间发展水平横向比较比较。通过分析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资料信息,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长处与问题不足,明确了进步发展的方向手段,有利于教师和家长给学生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个性指导。

5.团队评价法

这是与新课程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相对应的新型评价方式。过去那种过分强调学生个体之间的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造成了学生的竞争与疏远,不利用集体精神的培养。而采用小组评价法,将评价的对象由学生个体变为学习小组,每个学生都明白自己的学习是在学习小组中进行,学习任务需要小组中成员人人明白,学习过程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参与、结论思想需要小组成员共同提炼,评价的结果对每个成员都会产生影响。实践中可分为小组内成员的自我评价和外部组织(其他小组和教师)对小组的评价。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可以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共同探究意识。

三、发展性评价的实施效果

实践证明,新的课程评价方式极大的改变了过去那种一张试卷比高低、考试分数定优劣,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充分调动,自主发展的动力不断泯灭的评价机制,使评价不仅能了解学生历史学习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激发;而且使教师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实现教师学生的主动积极发展、全面和谐发展、整体共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2]吴磊.中学历史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篇12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是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学习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能够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

我们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呢?假如,我们从伦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铜盔的金属质感,能否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物理属性的辅助教材?假如,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我们不禁要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的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并不是该科学的主要特征。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为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的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从中我们看到,减弱客体媒介中所黏附的非审美信息和压抑主体的非审美情感是评价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会使教学无法开展。同时,教师需要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䌷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2. 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它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向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而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三、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1. 欣赏与形式分析。

在这一阶段的评价,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分。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感知→分析→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直觉水平才能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

2. 作品内容与形式。

上一篇:电子化图书馆下一篇:复方氧化锌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