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数学教学

2024-09-04

对中学数学教学(通用11篇)

对中学数学教学 篇1

当今的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国际化、个性化。中学教育也应从这样一个时代特征出发, 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 改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结构, 改进教育教学模式, 才能获得积极的成果。

下面, 就笔者在双语教学二次函数中网络对其的影响进行分类、讨论。

一、网络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以组为单位, 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的学习过程, 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模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 是指由不同的学习者组成一个学习团体, 为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 共同承担学习任务, 既相互合作又积极发挥每个成员积极性、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学习模式。学生间合作学习则是在一定的情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如教师的帮助或其他同学的帮助等等以及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料) , 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而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

结合二次函数这节课, 课件形成后, 利用网络合作学习的形式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 对课件中的安排进行讨论研究。方式有多种, 例如:QQ在线对话、视频、QQ群的讨论、QQ空间留言或Blog留言等形式的交流、讨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试讲, 将试讲的视频传至网上, 让各地的“学生”提出更多更好的可行意见与建议。进而结合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及本班学情进行二次备课。

与个体学习相比,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很多优势:

1、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能够使参与者的知识互补, 扩大学习范围。

2、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习内容深化, 同样的学习内容, 经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讨论, 能够使学习者对内容

的理解更加深入和细致。

3、学习者之间的相互积极作用,

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受到启发, 从而提高每个个体的学习积极性, 使每个小组成员的探索精神在其他成员的鼓励下得到发展。

4、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 每

个小组成员的个人需要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小组成员更有条件发现和研究问题, 每个成员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得到发展。

二、远程教学

现代远程教育是有效整合、配置各种优秀的教育资源, 提供完全基础的、各种层次的、个性化的在线教育服务。目前主要应用于各大学对异地学生的教学及企业对员工的培训。

近年来, 在基础教育领域, 因特网与传统教育相结合, 集中了名校、名师的优秀教育资源, 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把名师请回家”, 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包括建立网络化教学环境, 探索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它有别于传统教学, 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个别性。网络化教学主要针对基础教育领域, 它是摆在所有中小学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我国农村地区由于资源和条件的限制, 教师作为唯一的信息源更加强调其权威作用, 教学按教材进行“满堂灌”, 学生也受到全方位的控制。许多中小学教师习惯于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在他们的观念中, 不用教育技术, 就搞自己的一套也照样能取得好成绩。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这种观念使他们教育技术持消极态度。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上的农村所蕴涵的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与农村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之间有很大的冲突, 它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撞击, 这种撞击虽然目前在某种程度上还显得有些无力, 但改革的步伐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 是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这种撞击将使得传统的一些惰性负荷逐步变化, 孕育出新的文化类型。

三、结语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 是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化教育模式的优势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 是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化教育模式的特征, 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化教育模式, 并能参与网络教育建设的优秀教师队伍, 是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关键。网络不应只是用来延伸传统教学, 而应成为改革传统教学的有力工具。尤其是, 我们应该利用网络帮助学习者在充分的沟通、协作中实现高水平思维和深层理解, 促进积极主动的学科知识建构。但是, 目前我国的网络化教学还存在很多缺陷, 缺乏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 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师的观念还没有彻底摆脱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势, 网上教学内容还只是应用信息技术复制和照搬陈旧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实现与学科教学的完整整合等, 这一切都需要在不断的变革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其桂:《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教程》,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年。

[2]马冬:《网络文化碰撞与教学》, 《现代远距离教育》 (3) , 2007年。

[3]涂荣豹:《数学教学认识论》,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对中学数学教学 篇2

目前,我国写作教学的现状是不尽人意的,甚至可以说是处于一种贫困状态。1995年第1期《中学语文教学》上刊登了陈军老师的一封信,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学生应该写什么样的文章”的讨论,这场讨论虽然已告一段落,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深远的。陈军老师在信中说:“文章是什么?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会写文章?学会写什么样的文章?这些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我们究竟弄清了多少,还很难说。”事实也正是如此。陈军老师的这封信,以及这场讨论所反映出的由于我国目前写作教学的贫困而给我们带来的对这些根本问题的怀疑和困惑,则是一个严峻而不可否认的事实。面对写作教学中的怀疑和困惑,我们恐怕不仅仅要讨论“中学生应该写什么样的文章”,更要进行一场如何走出这个困境的讨论。于是写作教学的出路问题成了我们不可回避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世纪性思考。

一、写作教学现状贫困原因分析

写作教学改革的呼声是很高的,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是,为什么十几年来我们竟没有走出这个贫困的现状?我认为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对于写作思维特性的研究还很不够,更没有拿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对策来。具体表现在:

1.忽视了写作对象复杂性的研究

写作思维的对象是人以及那些直接与人发生着关系的现象和事物。在社会与自然构成的这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庞大的网络中,把一个人作为思维对象简直可以说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是:思维主体无论如何不能够让思维对象的多维性与多变性尽符合于他的研究与探讨。认识和揭示这样复杂的对象对于成熟的完善的思维机能来说尚且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对于不成熟或刚刚成熟的思维机能来说,其艰难程度就更大了。正因为如此,学生对于社会、家庭、学校中的一些现象和事物,虽然熟悉,却难以洞悉其本质特点,更不知如何将复杂的对象条理化,因而总是令人遗憾地舍弃那些有价值的材料,而经验性地胡编乱造,甚至用一些旧的套路去写一些写烂了的老题材。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只看到学生写作内容空洞的表象,而没有看到学生写作内容空洞的实质,总是错误地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纳为学生缺乏生活的体验,于是提出了写作教学的根本出路在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这种提法由来已久,时至今日,不少教师在文章中也渗透了这种观点,可是实际效果如何呢?我们并没有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相反地,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我们却疑惑起来了,难道这种提法就不值得人怀疑吗?有位教师带领学生游览了长城,回校后老师出了《长城观感》的作文题让学生写作,当场不少学生左右为难。有个学生只写了“万里长城长也长”这句话后就搁下笔来了,不知如何接下去。经老师启发,他又提笔写了第二句“万里长城长又长”,又抬头看屋顶了,老师看到他这样为难,再从旁提示,于是这位学生硬着头皮写第三句“万里长城他妈的长”,就低头伏在作文本上了。这事也许有点儿夸张,但反映观察之后仍然写不出作文的现象却是真实可信的。对于这些为数不少的同学,让他们作更多的观察,恐怕也是无济于事的。

2.忽视了思维过程的抽象性的研究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别的领域中的思维往往可以接触具体可见的事物或实验程序直观地显示、补充、修正和完善思维的整个过程,比如数学的运算可以借助计算机或别的仪器来完成,物理化学的问题可以通过实验课帮助解决,惟独作文,它既无直观教具,又无公式原理,无论是形象的观照描绘,还是情绪的体验和抒发,或者是思维的酝酿阐述,结论的形式表达,都不能够及时地得到直观的印证,整个思维过程完全是在抽象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个特点大大增加了写作的难度。

写作思维过程的抽象性,恐怕是形成学生作文难的最大的拦路虎了,然而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却显得无能为力。在教学中,不少教师是非常相信写作技法的。作文指导课上大谈写作技法:如何选材,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等等,归类分析,很是细腻。他们把这种技法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公式,是解决写作思维过程的抽象性的惟一方法,可效果如何呢?可以说毫无用处。正因为如此,鲁迅就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说法,他说如果我们一味地相信法,“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冯亦代也说,一味相信法,“只能误尽苍生,把原来可以造就的人推入深渊”。(《龙套琐语》载《读书》1987年第7期)因此,靠教师的写作技法的讲解,是绝对解决不了写作思维过程的抽象性的问题的。一篇文章由形象要素和思想要素两部分组成,但两者的组合却是千变万化的。文章的形式要适合文章的内容,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这可是个变幻莫测的魔方,这绝不是几个简单的程式可以说明的。

尽管如此,作文还是有法可循的。蹇先艾与鲁迅、冯亦代持的是同样的观点——否定写作技法,同时又说:“至于从实践中来的,从作品和作家创作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方法和技巧,鲁迅并不反对。”(转引自《写作》1984年第6期)换句话说,要写好作文,必须细悟范文,从中寻找出适合自己的材料与思想的表达程式,这样才能化抽象为具体。鲁迅也谆谆教诲我们:“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可是在教学中,我们却把这些教诲置之于脑后了,凡是模仿的作文,一概斥之为“葫芦文”,而让学生一步登天地“创作”,如此教学,无异于让他们在写作思维的抽象胡同里瞎折腾,写作教学有何成功可言?写作教学如何能走出这个困境?

3.忽视了思维表达的明晰性的研究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许多思维过程与结果,是不需要用清晰条理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只要达到“意会”的程度就行了。比如打篮球,如何带球过人,如何投篮,其中也不乏愉快的精神享受。凡是喜欢打篮球的人都能“意会”到,人们称这种“意会”为模糊思维。其实,达到了“意会”这个境界,对于客观事物也就基本上达到了认知的程度,而且,人们对周围世界所采取的许多行动,正是在“意会”了的情况下进行的,同样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是,写作思维则要求达到“言传”的程度——需要将这种过程与感受用文字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出来。如果说“意会”只是一种较为模糊、紊乱的思维境界的话,那么“言传”就是一种完全清晰、有条理和真实的境界了,而且,写作思维的“言传”比一般情况下的“言传”,其过程与结果应该更清晰、更有条理、更充分、更有逻辑性。对中学写作教学的世纪性思考对中学写作教学世纪性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 篇3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问题 措施

一、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态度决定高度”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在现代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严重误区,历史课往往被看成小科目,甚至是可有可无、处于“边缘地界”的学科,不被学校领导或其他学科的教师所重视,所以历史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学习中确实需要记忆一些知识,涉及到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纷繁复杂琐碎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为了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不少学生便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历史课在他们眼里也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课。而在背过之后,考试依旧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打击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以致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

(三)教师自身存在着许多问题

同事们常说:“现在的学生真是难教,对历史一点都‘不感冒!”“学生的历史考得真是很糟糕。”我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许多学生特别是男生对与社会有关的知识其实是很感兴趣的,只是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枯燥乏味的历史课。那么对于老师来讲,就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自己的授课方式。

二、有效开展中学历史教学的措施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改变原有的落后的教育教学模式上创新出一系列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改变课堂教学程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动机,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要以新课标为标准和基础,创新出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等行之有效的新方法,课堂教学活动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新的历史教学方式,重新定位。教师不光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注重学生能力、兴趣的发展和提高。在新的历史知识体系构建中,就必须要求教师注重历史内容的广度而不是追求专业课的深度,形成多方位、多视角的思维,也要注重历史的时代特征。在有限的课时里补捉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阶段的“亮点”,对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进行评析,增加兴趣、培养能力。

(二)教学中过程中多积累历史史料,提高学生兴趣

有句话很有道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长流水。历史老师视野要开阔,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要广泛涉猎。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跟什么都沾上边。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纯理论的东西,就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听了也会感到没趣。在课堂上,偶尔“天马行空”,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的“课外话题”,常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着迷,这既能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又能增加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把历史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化历史为现实。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很多学生认为离自己很遥远,学起来没有兴趣。大部分学生对时事政治比较感兴趣,往往在课堂上老师一讲时政热点问题就听得特别认真。教师如果能恰当地把历史与时事相结合,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

(四)经常给予学生学法上的指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要加强知识点的概况、归纳、综合等,以理解知识线索,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历史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不同的内容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指导。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能力的形成,大致需要三个条件,即知识、方法和理论。学法指导也就需要在这三个方面有序地进行,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历史思维形成的指导,使之能历史地、唯物地、辩证地分析、认识历史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要做到:(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提出问题。这是学法指导实施的前提条件,大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求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知识和技能,从不同方向进行探索,发挥创见,大胆“求异”,提出问题,这样才会成为知识的“收获者”。(2)分析问题。这是学法制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活动必须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来促进学生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3)解决问题。这是学法指导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要指导学生通过前两个环节的积累,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通过充分地讨论,提出自己的论据,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相机诱导,让学生自己选择、确定正确答案。

对中学数学教学 篇4

一、中学数学教育改革要求中学数学教师有以下全新的观念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二是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三是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四是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二、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对中学数学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这里所说的知识不仅包括中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数学知识, 还包括其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知识.中学数学教育改革需要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中学数学教师.同时, 中学数学教师需要增进其感性经验的积累, 促进其知识结构的优化.

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对中学数学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如下的要求:第一, 为适应教育改革, 必须掌握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理论, 具有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念;第二, 具有广博而牢固的专业知识, 对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第三, 具有驾驭新教材, 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第四, 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能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课程、进行教学和具有教学评价的能力;第五, 对课程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评价要具有新的价值观, 同时具有在新的价值观指导下的教学评价能力和组织教学评价的能力.

三、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对中学数学教师教学方式的要求

在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中, 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以“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教学方式, 造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比较弱, 学生的才华和智慧得不到应有的展示.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 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 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理念特别强调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那面对中学数学教育的改革, 我们如何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索呢?笔者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1) 运用学生的视觉感知, 让学生去“看”, 去“想”. (2) 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 让学生去“说”, 去“问”. (3) 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去“玩”, 去“动”. (4) 活用现代教学手段, 让学生去“听”, 去“悟”.

四、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对中学数学教师角色的要求

在21世纪中学数学新课程中, 数学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数学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中学数学新课程显示了中学数学教师角色有下列特征: (1) 教师要实现从较为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等多种角色的转变. (2) 教师要实现从较为单一的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实施者、建设者、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等多重角色的转变.

五、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对中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要求

评价是一门艺术, 精妙的评价会给生活带来清新的气息, 产生意想不到的美学效应.博大的评价召唤美;细致的评价激励美;适时的评价产生美;精当的评价展示美;真诚的评价净化美.评价如斯, 评价如诗, 评价美不胜收.既然评价能给人们带来那么多的美, 那么教师更应该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 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对我们的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很多年来, 高考的指挥棒成为教育教学的根本指向标, 人们已经习惯了向分数看齐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感到以前的评价意识是竞争性的, 别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现在教育改革要求我们实行的是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其中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体现在: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学生互评;还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内的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课内外作业评价、低年级采用的定量评价等.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笔者认为中学数学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 (1) 对参与教学活动程度的评价; (2) 对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评价; (3) 对数学思考与发展水平的评价; (4) 对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评价.总而言之, 对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不应只看卷面成绩, 要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应采用手段和形式多样化的评价.

对中学数学教学 篇5

关键词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措施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还是不太理想,过多地注重知识的记忆、模仿,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缺乏生命的活力。作为中学数学老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怎样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二、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创设动画情境:学生对于形象的动画卡片、投景、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非常感兴趣,他们的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不仅对创设情境产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必将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2)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3)创设故事情境: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而且可以从故事中得到更多的数学启示。

(4)创设挑战性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有效的激趣、导疑、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马芯兰老师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使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也不再那么空洞。教师这样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让学生对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

四、重自主探索,让学生“再创造”数学

关于“再创造”,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H.Freudenthal是这样解释的:“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也就是说,数学知识应由学生本人在数学活动中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而不是由教师“灌”给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

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再创造”数学。

如在“相似三角形”一章中有这样的例题:

“已知:在Rt△ABC中,CD是AB上

的高线。求证:△ACD∽△CBD∽△ABC”

当把它的结论隐去改编为“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图形你能得出那些结论?”变为

结论开发题时,课堂气氛立刻变得活跃,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后,提出了许多结论,如:⑴∠1=∠B,∠2=∠A⑵△ACD∽△CBD,△CBD∽△ABC,△ACD∽△ABC(例题要求的结论)⑶CD2=ADBD,AC2=ADAB,BC2=BDAB等。

還可以继续深入:如果把条件和结论互换,命题是否成立?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又得出了许多命题。如:

⑴已知∠1=∠B,∠2=∠A,求证:CA⊥BC,CD⊥AB(成立)

⑵已知CA⊥BC,AC2=ADAB,求证:,CD⊥AB,CD2=ADBD(成立)

⑶已知BC2=BDAB,AC2=ADAB,求证:CD⊥AB,CA⊥BC(成立)

⑷已知∠1=∠B,AC2=ADAB,求证:CA⊥BC,CD⊥AB(不成立)

⑸已知∠2=∠A,AC2=ADAB,求证:CA⊥BC,CD⊥AB(成立)

通过这样的演变和探索,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从而达到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做一题而通一类的目的。

五、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

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它应包含: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用数学的方式去分析,用数学的思想去处理这四个方面的意识。

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包括变换观察、有序观察等,如数学中的数“线段条数”。图上有多少线段呢?

先数单个的AB、BC、CD、DE共四条,再数中间有一个点的AC、…,然后相加,生活中的数客人数目、一栋楼房的门窗数目;数学中的对应与我们的认字时的倒正都有本质的数学联系,只是我们平时在无意识地运用罢了。

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相信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华荣.提高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初探,《新课程学习》2011.11

对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篇6

关键词:优化教学过程,中学,教学

所谓优化教学过程,就是在规定时间内,使学生在教育、创新和发展等方面的能力都取得最大效果。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切实做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素质健康发展”,笔者进行了中学数学优化教学过程的探讨和研究,就此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优化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把握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导向,拟定最优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前提。最优的教学目标具有全面性、适度性和区分性。

1. 目标全面性

指教学要完成教养、教育和创新三大任务。例如每节课要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在拟定教学目标时要深挖教材中的潜在因素,结合学校的具体教学条件、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确定了解、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四个层次,区分出知识和方法、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思想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等。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探索能力、思想品德教育、良好习惯的培养等多种要求,有计划地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中,使每节数学课尽可能地完成多层次的任务。

2. 目标适度性

拟定教学目标时不能片面追求全面性,不能因面面俱到而不分主次,不要认为目标定得越高、越全面越好。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平以及年龄特点相适应。如:空间观念的培养,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目标,同一年级在不同阶段所培养的目标也不同。

3. 目标区分性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其教材内容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存在着层次性。例如,讲解方程组的应用时,需要四课时,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同,同一年级每个班级的学生不同,教学目标也略有不同。

在拟定课时教学目标时,要根据新授课、复习课、探究课等不同类型,考虑到前后课时之间相互依存、发展、铺垫、延伸的关系,确定出每个课时教学目标的层次和侧重点。

二、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乐学

如果我们将教学目标比做“树干”的话,那么教学内容就是“枝叶”,教学目标只有依附于教学内容,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教学内容是否安排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实现“省时”、“高效”。教科书只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前提条件,教师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教材,合理安排课时教学内容,克服随意性。教师要吃透教材,领会教材编排意图,根据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实际,做到密度恰当、坡度适当、深度得当。对于学生刚接触到的新知识,或抽象的不易理解而需要分散难点的内容应适当少安排,有些知识虽然是学生刚接触到但难度不大的,可以利用旧知识迁移的方法。这样,可以从教学内容上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学生组合,激发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分配是否得当,是学生合作是否成功的基础。比如每次的小组活动都是同座或前后座交流,难免会缺乏新意,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在安排小组活动时要注意使学生有信息差,要根据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成绩、性别等均衡分配,要明确每个成员的分工。比如可以采取轮换制,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要由每个成员轮流担任,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且教师对于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学习,合作时间多少都要了如指掌,而且活动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合作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课堂应变能力。

四、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取得课堂教学的“最好效果”,就要通过最佳优化教学方法来实现,如何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关键。

1. 教的优化

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由于活动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心理特征、学校具体条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要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坚持训练学生独立地依靠已有知识去学懂新知识,突出教学内容中核心的基本概念,达到以纲带目,以简驭繁。

2. 学的优化

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的学法,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要改变重教不重学的状况,就应把学法研究列入中学数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探讨中。教学中运用直观演示毕竟是教师演、学生看,学生还是处于被动位置。学习是一种过程,要使学生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让学生动手做,而不是用耳朵去听。例如,教会学生预习方法、听课方法、思维方法、创新方法等,且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总之,要想“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质量”,必须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学法与教法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相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优化网络结构,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便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莫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0.

对中学数学教学失误及对策探讨 篇7

一、数学教学失误分类剖析及原因初探

1. 教学目标确定的失误

教学目标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应该如此”即“应然”的目标, 它出现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中, 另一类是“实际如此”即“实然”的目标, 指对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发挥实际指导作用的目标.这里着重讨论“实然”目标上的失误.这一目标尽管不出现在数学教师的书面计划上, 甚至有的也不表露在他们的口头上, 但却是教师工作的真正导向.因而对“实然”目标失误的研究, 更有其现实的意义.

2. 教学内容处理的失误

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来体现的, 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但是教学内容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和媒介, 不是自发地发生作用的, 而是由从事实际教学工作的教师直接掌握、处理、控制和调节的.这一“处理”环节的功能是双重的:既可以使它贴近实际, 便于学生掌握, 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也可能使它出现种种“失真”, 从而偏离既定的目标.从原因上分析:

(1) 是教师对数学教学内容理解的失真, 即对数学教学内容确定的意图及其体系、功能、要求等理解得不正确, 不全面或者不深刻, 因而难以实现既定目标.

(2) 是对数学教学内容传授的失真, 教师即使正确地理解了教学内容, 但在其表达过程中, 也会出现种种失真, 即他实际说出的内容并不等于他想说出的内容.

二、解决数学解题教学失误的对策

1. 注重数学解题思维过程的教学

解题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 为了教会学生解题, 例题的讲解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主要的思维活动, 同时也要把思路形成的过程揭露出来, 显示为什么要这样做和怎么做的思维过程, 突出问题中的探索环节及解题方法被发现的过程, 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作出比较, 找出自己思维的优点与不足, 以培养学生解题思维中的调控能力.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 暴露思维过程不只是展示给学生畅通的思维过程, 必须适当体现一些错误思维的暴露和纠正过程, 因为学生解题一开始的分析思路有可能是不对的, 这时如何选择有效的思维方向就显得非常重要.

例题:甲、乙、丙三人同时从同一地点, 沿着环形跑运动, 甲走, 乙跑, 丙骑自行车, 5分钟后丙追上甲, 之后又用4分钟追上乙, 甲的速度是每分钟70米, 乙的速度是每分钟150米, 求丙的速度是多少.这是一道典型的追及问题,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列方程解应用题, 其难点在于从问题中找出一个等量关系, 建立方程式:丙追上甲时, 丙比甲多走了一周, 即丙和甲的距离之差等于环形跑道的周长, 丙追上乙时, 丙比乙多走了一周, 即丙和乙的距离之差等于环形跑道的周长.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建立方程式的关键性知识是“两人运动的距离之差等于环形跑道的周长”, 将这一知识一般化, 可以概括出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性知识, 即“两运动物体运动的距离之差等于某一距离”, 学生获得了这种知识, 解决问题时就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建立方程式.

2. 手势语言在数学课中恰到好处地运用

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 但若没有手势, 课堂教学就像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手势语言在课中要求协调、自然, 恰到好处, 避免一些消极的手势.手势使用得当, 可以增强语言力度, 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 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身体动作幅度不宜过大.教室毕竟不是舞台, 应强调自然和真实, 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

3. 板书作为书面语言, 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教学中许多知识是通过板书来传递的, 数学中的解题、绘图、运算等是通过一定的板书来示范的.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四点: (l) 板书要清晰、条理, 具有层次性. (2) 板书要生动鲜明, 重点突出, 具有目的性. (3) 板书要内容突出, 布局合理, 具有计划性. (4) 板书要字迹工整, 绘画规范, 具有示范性.

4.正确的作业教学观应当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 是外显和内化的统一, 是结果和过程的统一, 最终是以是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落实“加强双基, 提高素质”来衡量的, 学生做作业所得到的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堆砌和孤立的题目解法, 而是不断地使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 逐渐拓宽并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达到内容的内化, 实现真正意义上能力的提高.基于以上认识, 在作业教学中要克服失误, 可以做以下几点尝试:

(1) 作业形式多样性

以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代替单一性的书面解题式的作业, 比如:既有复习性作业, 又有提高性和探索知识性作业, 以及自学性作业 (预习作业、补充阅读性作业) ;既有一般的书面作业, 又有实践活动性作业;既有个别独立完成的作业, 也有小组协作完成作业;既有教师布置的作业, 也有学生自己设计安排的作业等.例如:在学生学完初二几何《四边形》一章后, 布置学生写一篇小论文《我所认识的四边形》, 通过写作可以让学生对四边形中各种特殊图形的联系有根本的认识.

(2) 作业内容的层次性

对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探索 篇8

笔者认为,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 让学生学会审美和评价尤为重要。具体说来, 欣赏教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分析作品的形式和形象;二是理解、体验作品的内容;三是探究和领悟作品的内涵。在作品欣赏中, 由于学生一时无法超越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限制, 会使教学遇到困难。如面对毕加索、莫奈、马蒂斯、马奈、塞尚、凡高等大师的作品, 很多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常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些画怎么欣赏, 好在哪里, 我怎么看不懂?”反过来却不会提出“从作品中我能感受和发现了什么”等评价性意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学生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 当面对新的审美形象时, 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导向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 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 由于地区和民族文化等差异, 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别, 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因此,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 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 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 就让他们去欣赏人体艺术, 很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 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文章, 从中归纳出具有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 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在中学美术欣赏中, 教师对知识的讲解、理论的阐述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占很大的比重, 为了避免教师平铺直叙的枯燥讲解, 避免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 教师就必须在调动学生的内心需要和学习动机上下工夫。

例如, 创设一种激发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欲望的情境, 因为疑问是探究的原动力。这就要求教师敢于打破常规, 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画中人物的表现及其震撼力, 可安排和画中人数相同的学生表演这段圣经故事, 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 体会众门徒惊、疑、怒、惧等表情及不同的性格特征。

在美术欣赏课中, 应重视绘画作品风格的多样性。就外国作品分析看, 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流派不同, 风格多样。法国画家莫奈的《印象·日出》生动地描绘了融化在晨曦和朝雾中的光和色, 准确地描绘了莫奈对日出时转瞬即逝的海港景色的鲜明印象。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画家为抗议德国法西斯野蛮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而创作的具有鲜明政治倾向的油画, 画面正中发出哀鸣的马, 是遭受苦难的人民的象征, 画面左上角露出狰狞笑意的牛头, 是残暴与黑暗的象征, 其他则是表现人民所受到的苦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恐怖气氛。毕加索打破油画用色的惯例, 只用黑白灰三种颜色, 并运用了借喻和拟人的手法。由于绘画内容的多样性,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有的放矢地感知并进行评价。

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部分, 这毋庸置疑, 然而, 在对作品分析时所运用的语言、方法及教具仍需要进一步探究。在构图分析时, 可将相似或相反的作品进行比较, 如, 霍达的《静物》是一幅注重对象视觉特征精确再现的作品, 而塞尚的《静物》则具有稳重的矜持感。再如色彩分析, 可以将色彩强烈的作品制成黑白灯片或教具画进行对照, 使学生体会色彩在画中的作用。如果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构图的均衡作用, 可以抽掉画中某一部分的色彩和形象进行对比。这种实验性教学对中学生来说, 是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的。当然, 教具的设计必须是既经济又合理的。

综上所述, 欣赏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必须依据学生前一阶段的基础, 提出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 但都必须以提高学生对作品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作品含意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有效的审美评价, 是达到这一宗旨的主要途径。

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篇9

传统教学理论的体系是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传授为中心。走进新课程, 新的教学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把握, 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如, 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相结合;拓展开发语文课程新资源而不是只局限于教科书;提出不要把师生紧紧束缚在课堂上, 语文教学要从封闭形式转变为开放形式。新课程改革的观念对于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 在贯彻执行新课程理念时, 要用辩证的思维而不能形而上学。提倡三维度学习形式, 但也要防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出现走过场而流于形式;不以教师为中心, 但要保持教师正确的教学主导;不以课本为中心, 但要保持教科书是课改的重要资源, 文本是教学的重要依据, 要用好教科书, 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 不能远离文本另搞一套。语文教学从封闭形式转变为开放形式, 课堂教学仍然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方式, 是课程改革的原点, 班级授课制还是教学的根本组织方式。课堂教学的改革不能是功利的, 不能是浮躁的, 不能是形式主义的。

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中存在如下问题

1.“一刀切”的小组讨论

课堂上教师先板书课题, 然后是学生自己阅读一遍课文, 接下来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组织学生针对问题分组进行讨论, 然后是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情况。当学生汇报的时候, 教师不断地插话, 使学生的回答不断地趋于正确。最后教师作出小结。教师认为这样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甚至成了目前语文各类评优课、公开课的“时髦”。这种课同样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脱离文本进行分析讨论, 实际上是游离于“根本”, 学生脱离了语言文字的熟练掌握, 任何讨论都没有效果。

2. 陈旧式

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 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通过对课文认真细致的分析, 得出关于课文内容的一些结论。这种课往往教师讲得头头是道,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但实际上教师是在演戏, 学生是在看戏, 戏一演完, 得到的是抽象的结论。因为它以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学, 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学的最大弊病是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有, 我们有些教师总是试图通过讲析让学生理解一些东西, 其实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理解, 语文教学中还含有大量的形象思维, 并伴随着浓重的感情因素, 课文的特点应该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 感受的唯一途径只有让学生读 (自主学习) , 除此以外的任何人和物都无法代替。

3. 修补式

修补式教学模式只是把陈旧式教学模式做了一个改头换面的修补。只是把陈旧式教学模式里学生讨论部分, 或者师生问答谈话部分, 或者课堂练习部分, 或者其他学习活动部分改换修补一下。如果修补的是学生讨论, 教师就用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满堂灌”, 其余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老师灌输为主, 学生参与教学为辅, 实质上是陈旧式教学模式的变种。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 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彻底的转变

有的教师受陈旧教育观念影响太深, 虽然经过了新课程改革的洗礼, 却只是走了一个形式, 其实是对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规律以及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要求没有完全理解, 传统的教学观念也就没有得到彻底的转变。这些教师的教学活动仍然被陈旧的教育观念所控制, 指导教学活动的依旧是传统的教学理论。

2. 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步骤没有完全弄清楚

虽然学校领导、教师都参加过新课程改革的培训, 但只是了解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而没有完全弄清楚怎样去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只是了解到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学习形式、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而没有弄清楚如何去改革。

3. 一些认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做到“先立后破, 先实验后推广”, “先培训, 后上岗, 不培训, 不上岗”, 因为培训不合格, 有的教师带着一些认识问题工作, 就会上不好新课程的课。例如, 一些教师感到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 学生的合作学习办法只有小组合作学习一种。实际上除了合作学习形式, 还有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阅读课文、思考问题、作业、做实验、上网学习、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写学习小结等。这两种学习方法, 独立学习是根本, 是学生参与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的主要方法。合作学习其实是为学生的独立学习服务的。如果学生在独立学习中产生了困难, 可以借助合作学习加以帮助克服, 但他人的帮助只是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 不一定多多益善。做到适时适度, 恰到好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也要互补。比如, 低年级学生学习汉字, 主要还是靠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向教师模仿, 靠训练而得。

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认为, 近年来在改革与发展中的形式主义与浮躁现象相当严重, 吕型伟先生称之为“浮肿病”和“多动症”, 新理念层出不穷, 口号不断翻新, 模式不计其数。他甚至尖锐指出, 如果这一场教育改革最终失败的话, 原因大概就出自上面讲的两种病。课文教学花样翻新, 令人眼花缭乱, 热烈、快乐、热闹之后到底留下些什么呢?只剩下好玩、好看。

总之, 语文教学要注重师生互动进行语言练习, 经过师训生练来提高语文能力。学习语文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学习,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读书兴趣的养成, 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 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在主动识字习惯, 查阅工具书习惯, 读书习惯,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 动脑、动笔、积累习惯, 乐与他人进行交际的习惯等方面。

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篇10

【关 键 词】英语教学;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在人们日常交往和国际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对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英语教学也愈加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抱着“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美好愿望,大部分家长甚至在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给他们报了英语兴趣班、辅导班,让他们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英语学习。到了初、高中,无论从课时安排上,还是受重视的程度上,英语已经可以和语文、数学齐头并进了。然而,也恰恰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好多学生却由于跟不上教学节奏,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倦心理,直接输在了起步阶段。

我们为中学英语教学投入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然而为什么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呢?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的经验,我觉得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初中英语教学进行反思。

一、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而不是“赶时髦”,流行什么方法,我们就“全部照本宣科”地采用什么方法。

百余年来,各种外语教学法流派在不同时期都对我国英语教学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解放以前,我国的英语教学基本上采用的是语法翻译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建国后,我国所有一切外语教学都模仿苏联,采用了凯洛夫的教学法(基本还是语法翻译法)。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观点,其实当时的听说领先法主要还是直接法。到了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其中各色各样的交际法被提到了首位。交际法的优点是培养学生掌握交际能力,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交际化等。交际法目前也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教学法流派,培养交际能力几乎成为世界各国外语教学最普遍的宗旨。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在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界流行的舆论似乎是:只有交际才是时髦的教学理论、时髦的教学方法。无论教什么,无论怎么教,言必称“交际”。北师大胡春洞教授曾说过:“外语教学首先在教语言,教语言本身,教语言学研究的个性,而不是撇开语言本身去教语言使用,教交际。”就英语教学来说,不但语法要系统地教和学,语言、词汇也要有系统地教和学。这一点,就不是真正意义的教学。在教交际之中,教语言像交际教学那样,必然会增加教学困难和师生负担,造成对外语教学的误导。

事实上,外语教师在教学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往往要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实现教学方法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经验、辨别力和思维潜力,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培养“交流沟通,解决矛盾,完成任务的能力”;我们的英语教学还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在研究学的基础上研究教,而学的中心问题是学生的内在因素,尤其是学生的心理活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其智力,教会他们学习方法,并使其成为操练的中心。因为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

二、对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反思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寓教于乐,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切忌“偏向部分学生”,以成绩好坏来进行课堂教学。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教师应进行分层次教学,既不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也不能让基础弱的学生“吃不了”。对基础弱的学生尤其要重点照顾,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把难度降低,多提问,多鼓励,多监督,经常性地给予鼓励表扬,消除他们英语学习的自卑感和自暴自弃的心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信息处理的范围从文字扩大到了声音、图像,动画中学英语被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无限可拓展空间。教师利用多媒体增加图像、音乐等视听辅助手段,能有效地将学生置于同母语习得相仿的语言环境之中,将知识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展示给学生,扩大了教学容量,从而突破了旧有的单用语言去讲述,用粉笔去书写的局限。

然而尽管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手段优点很多,但其局限性也还是很明显的,比如弱化了师生的书写能力,大多数情况下黑板变成了摆设;大容量的内容使部分学生“消化不良”,学生做笔记跟不上,慢慢地干脆就不做笔记了;时时刻刻盯着屏幕,使学生本来就脆弱的眼睛更加缺少“滋润”了……

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手段并不是简单的修饰和锦上添花,以往传统直观的英语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要发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

三、对课堂现状的反思

1. 关于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试图引起学生言语反应的任何信号,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其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解,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现在很多英语课堂的提问基本是属于无效的提问,那些链锁式的、毫无启发式的、重复的或“yes”、“no”之类的满堂问充斥了整个课堂。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师生互动,热热闹闹,是对话,几乎所有学生都参与了问和答,但实际上不过是按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思路来走的,所以教师应该在备课上下功夫,设计出真正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而不是傻瓜式的“伪命题”。

2. 关于课堂基础知识教学。现在有的英语课过于重视“外包装”,老师的活动一个接一个,一会儿“对话”,一会“表演”,一会儿模仿……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热闹,课堂气氛很好,学生参与的也很积极,但一节课很少让学生接触到基本的字词,忽视了语言点教学,不发展和扩展学生的词汇,让学生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以也就不能完成“双基”目标。

3. 关于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英语教学设计就是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学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总体结构、具体环节及其有关层面,预先作出行之有效的策划,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

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研究和掌握课堂教学设计,是抓好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所以,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形成教学层次,构成教学坡度,而不是孤立地研究一节课、一篇文章。一节课、一篇文章、一个语法现象的教学,对学生掌握一项知识,虽然也经过由不知到知,由知到用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但这对整体来说只是一个系统。我们必须把教学过程作为整体来研究,才能看清造成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4. 关于课堂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英语同其他学科一样,特别强调研究性学习,其中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确实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同学们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不要把“自主”变成“自流”。很多时候在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坐在原位置上,不参与讨论,有的参与小组合作了,却一言不发,教师也视而不见;还有的时候,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甚至毫无讨论与探索的价值。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中,应当真正体现自主学习和发展个性的含义,切勿把自主等同于自流,个性等同于任性。

5. 关于容忍学生的错误。中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在语音、语言点和句型教学上往往是无所不用其极,追求最完美的效果,其动机固然可敬,但实际却是事倍功半。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的好:“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的宝座。”学生的学习失败就是教师的教学失败,学生易犯错的地方也就是教师传授知识时疏忽的地方。正视自己的错误,反省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加以改进才是上策。

总之,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经常进行反思,进而树立全新的语言教学观和学习观,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徐昌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误区[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1):17-20.

[2]肖玉敏.英语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3):9-12.

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篇11

一、让阅读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修养

阅读对人生的影响不可一概而论, 过分强调读的用处, 强调它的功利性, 会降低阅读的乐趣, 所以还是以平常心看待学生的阅读, 能够养成阅读的习惯, 即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真正的阅读是严肃和娱乐并存的, 这里的严肃, 不是一本正经地学, 而是愿意放下心中固有的判断, 去深入剖析, 并有自己的思考。同一本书、同一句话对人的启悟也不一样。所谓娱乐, 不是一味的媚俗的恶趣味, 而是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点, 从中获得长久乐趣, 即使是枯燥的东西, 如果能挖掘出不一样的东西, 那么这样阅读的过程将是有趣的。

我们过去的教育是填鸭式的, 总是把过深的东西交到学生手里, 又设下了很多限制, 要如何如何才能正确, 不允许这个、那个。实质上, 阅读最重要是从中获得快乐, 有所体悟, 不要给学生设限, 否定那些与考试无关的阅读。其实, 知识是相通的, 学生看似无关的阅读却能推进整体的学习素质。

理想的阅读境界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对于学生来说, 这种阅读的个性, 主要体现在对文章的理解上。他们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观点, 虽然这些理解很可能不同于教材、教师的解释, 但却表明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这就是一种很典型的个性化阅读现象。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除了课内还有课外。从内容上来说, 课内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起点, 也是主阵地。课外阅读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延伸。我们要通过课堂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方法引导, 逐步建构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从而达到能自主有效地进行课外个性化阅读的目标。

二、实行道德情感的教育策略

1.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教师要以情育情。

教师首先要以真挚爱心和感情感染学生, 使学生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这种情况下教师关于道德情感的教育和渗透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起到应有的作用。此外, 教师还要在讲课时、与人相处时以及对人、事、物做出评价时, 表现出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表达, 从而使学生在这样的榜样引导、熏陶下逐步形成积极的情感。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的能力, 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要设法及时引导和消除。例如, 为自己取得了好成绩而高兴是正常的, 但高兴之余同时贬低他人, 就不合适甚至是不道德的。对后一种表现, 教师要予以教育和引导, 使其道德情感健康发展。

2. 教师要以知育情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以道德认识为基础, 并且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由直觉性发展到形象性, 再发展到理论性, 即道德情感的水平和道德认识的水平有密切联系。因此, 培养道德情感可以采取先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然后激发出他们的情感体验, 接着再引导其情感体验不断概括和深化的策略。例如, 教师在分析道德范例时, 对好的行为明确表示赞扬, 从而使学生在领会道德要求的同时, 产生肯定、愉快的情感体验;对不良行为明确表示反对, 从而使学生相应地产生否定、愤慨的情感体验。这是一个由知到情、以知育情的过程。

3. 通过以境育情培养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的表现往往具有情境性, 所以, 道德情感的培养也要注意情境性。这里说的是后一种情况, 在培养时要创造某些情境以便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 组织学生活动时, 从活动内容到现场气氛都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共鸣程度, 尽量让学生在情境交融中受到情感教育和熏陶。

4. 舆论强化, 以群促情。

在班级生活中, 良好的舆论环境无疑有利于健康道德情感的培养, 而不良的舆论环境其作用无疑是消极的。所以, 教育者应培育、营造健康的学校和班级舆论环境, 让学生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受到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教育。

5. 形象激发, 促情共鸣。

语文教材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不仅充满艺术性, 而且极富思想性、人文性、德育性。因此, 教师应该重视对教材文化底蕴的挖掘, 通过讲解和对课文带有艺术化的情境设计, 让学生在情感和情绪上产生某种刺激, 真正情有所钟, 从而达到文道统一。利用语文教材中具体生动的形象引发起学生的情感的共鸣, 即是文以载道。例如, 讲《藤野先生》时引导学生深入领悟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用古诗词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即以学生为本, 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 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 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 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 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发展自已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具有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 它将建立起把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机制。当前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 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 求知欲强, 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 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育者的种种努力, 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 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

总之, 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摆脱旧的束缚, 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 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语文教学质量才能提高, 学生才能走近语文。

上一篇:玻璃幕墙密封防水构造下一篇:铺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