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设材料

2024-09-04

铺设材料(共7篇)

铺设材料 篇1

引言

混凝土建筑的热容颇大, 致寒冷地区的办公建筑于夜间停供暖后自然降温不大, 令全日平均室温接近18℃, 夜间节能不佳。笔者提出在楼板上、下面 (地面、天花) 铺设隔热物料 (如岩棉) , 以降低楼宇混凝土结构向室内传热, 令室内家具在夜间向外界散失热量, 而达至室温可较大幅下降。

1开敞式办公室模型

计算对象为一个进深9m、宽10m、层高3.75m的典型办公楼单元。单元间与单元间之间、单元间与走道之间墙为石膏板轻质间墙。地面铺设25mm厚岩棉板加木地板, 天花 (楼板底面) 铺设33mm厚岩棉板 (考虑横梁增加了面积, 其热阻相当于25mm厚岩棉) 。走道与办公室单元之间的间墙内填岩棉板, 作用如楼板上、下面的隔热材料。其热阻很大, 计算夜间室温下降其影响可忽略不计。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为3W/ (m 2·K) , 窗墙比约42.7%。

楼板上、下面隔热层如图1所示。

按北京地区气候条件计算:室外设计温度-12℃, 供暖期平均室外温度-1.6℃, 室内温度18℃。办公楼全天12h使用、12h停用。设计热负荷为37.5W/m 2, 在平均室外温度时, 热负荷为24.5W/m 2。

2热负荷分析

首先计算室内无热容, 即无家具及忽略空气的热容, 夜间可达到的最低室温及楼板温度。假设12h的变化可忽略, 实际计算显示变化仅约1.6K;中心混凝结构对楼板温度的影响宽度只约2m处 (0.09%温差) , 而走道一般宽度为1.8m。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中心结构向楼板的传热不大, 但对室内温降Δt1、Δt2亦有影响。相关温度标示如图2所示。

注:[]内数值为考虑楼板传热后进行修正所得。

室内家具热容对室内温度变化的影响必须考虑。室内温度下降、升温亦需一定时间。笔者以估算的家具单位面积热容35kJ/ (m 2·K) 再修定计算, 得出于平均室外温度-1.6℃下, Δt1为3.214K。若家具减半, 则Δt1为4.03K。实际升温时供热能力为56.413W/m 2, 约为设计热负荷的150%, 若供热能力为45W/m 2 (设计热负荷的120%, Δt1及Δt2会较小) 。

计算条件如下:日间供暖时地面热阻为0.841W/ (m 2·K) , 楼板底面 (天花) 热阻为0.735W/ (m 2·K) ;夜间室内散失热量时地面热阻0.79W/ (m 2·K) , 楼板底面热阻0.785W/ (m 2·K) , 假天花热阻忽略不计;热负荷照明12W/m 2, 50W/人, 6m 2/人, 个人计算机/办公室设备10W/m 2。

计算在供暖期及1月份平均室外温度下, 天阴时, 不同人员密度情况下, 全日 (24h) 围护结构平均耗热。日间内部得热及太阳辐射得热可抵消部分或全部热负荷, 而夜间只需升温热负荷。

对于不铺设保温岩棉板的一般办公楼, 因为内部得热或太阳幅射得热超过热负荷而让楼板升温, 若室温最高只容许上升至20℃, 则日间楼板可吸热上升1.91K (无假天花) 或1.04K (一般玻璃棉假天花) , 夜间只分别需5.145h和7.857h以热负荷24.5W/m 2散热, 便可让夜间室温降低到18℃。

表2所示为本文方案与一般办公楼的周一~周四全日24h平均耗热计算结果。数据显示耗热相差不大。

W/m 2

注: (1) 供热能力倍数P=1.2; (2) 设计热负荷为37.5W/m 2 (净面积) ; (3) -1.6℃为供暖期平均室外温度, -4.3℃为1月份平均室外温度; (4) 人员密度为80%; (5)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为3W/ (m 2·K) ; (6) 家具热容为35kJ/ (m 2·K) ; (7) 楼板热容为279kJ/ (m 2·K) ; (8) 每日使用12h。

但办公楼一般5天使用, 2天降温 (周六、周日) , 该方案于周六、周日可降温至5℃, 令耗热降低。其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天晴对表3中的计算结果影响不大, 是因为家具于傍晚降温速度快 (约5h便下降至10℃, 家具减半则更快) , 而升温所需时间只约见表若于室温接近18℃时便开始供暖, 耗热更多, 故日间太阳幅射得热利用不了。

注: (1) 晴天、阴天相同; (2) 同表2中的注 (1) ~ (8) 。

对于一般办公楼, 日间得热则可利用, 表4所示为其计算结果。

比较表3与表4, 由于该方案可让室温下降至5℃, 非使用时段耗热可大幅降低。

表5所示为一周平均耗热计算结果。可见耗热下降, 晴天可节省31%~43%。

3冷负荷分析

由于楼板上、下表面铺造了隔热层, 会令夏季由太阳辐射热导致的冷负荷上升, 故计算了该方案与地毡式地板配以轻质间墙及胶地板配以混凝土块间墙之冷负荷差别。其结果如表6所示。

注: (1) 平均日照6.625h; (2) 平均太阳辐射强度假设为平均最强值的80%; (3) P=1.1; (4) 同表2中的注 (2) ~ (7) 。

注: (1) 一般办公楼P=1.1, 该方案P=1.2; (2) 同表2中的注 (2) ~ (8) 。

注: (1) 窗墙比0.427; (2) 假设夏季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75%; (3) 窗户材质系数为0.55。

计算方法:先计算各种地板造法 (胶地板, 地毡式地板, 木地板+25mm厚岩棉隔热层, 地毡式+25mm厚岩棉隔热层) 吸收太阳幅射热后稳态时, 向室内对流散发的热量比率, 然后假设有50%辐射由地面吸收、50%辐射由家具吸收并即时化作冷负荷, 计算出太阳辐射转化为冷负荷之比率。再利用文献[2]CLTD冷负荷计算方法, 计算各方向 (东、南、西、北) 由8∶00至17∶00的平均SCL。

按前述所得各种地板造法冷负荷的相对比例计算铺设隔热层后的冷负荷。得出地毡地板加隔热层比未采用隔热层的冷负荷高出7.32%, 而木地板加隔热层比光胶地板高出29.23%。

很明显, 与胶地板配混凝土块间墙比较, 采用隔热层后冷负荷上升比地毡式地板配轻质间墙多 (表4的数据约为表3的4倍) 。

参考文献

[1]Takashi M, et al.Field survey on internal furniture in officebuilding[C].Annual meeting of Architechural Institute ofJap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986:265-266.

[2]ASHRAE Handbook:Fundamental American Society ofHeating[M].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s, 1997.

草坪的种植铺设 篇2

草坪种植方式主要有草籽播种、分栽、铺砌草块、铺草卷等几种。

一、播种法

利用播种繁殖形成草坪, 优点是施工投资最小, 生命力较强;缺点是杂草容易侵入, 养护管理要求较高, 形成草坪时间较长。

1. 选种

选择优良合格种籽, 播种前应做发芽试验和催芽处理, 确定合理播种量, 一般要求草籽纯度在90%以上, 发芽率50%以上。

2. 种籽处理

为了提高发芽率, 达到苗全、苗壮的目的, 播种前可对种籽加以处理。如细叶苔草种籽可用流水冲洗数十小时;结缕草种籽可用0.5%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4小时, 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放在阴凉、干燥处;野牛草种籽可用机械搓掉硬壳;羊胡子草籽可用流水冲洗96小时, 或用40~50℃温水浸种, 并随时用棍搅拌, 水凉后再用清水冲洗, 以除去种皮外面蜡质。

3. 播种时间

春季至秋季均可进行。一般暖季型草坪播种宜在5~6月, 冷季型草坪播种宜在3~4月或8~9月。冬季不过分寒冷的地区, 以早秋播种为佳, 有利越冬。草坪在冬季越冬有困难的地区, 只能春播, 但春播苗多易直立生长, 播种量应稍多些。

4. 播种

一般采用撒播法。先在地上做3米宽的条畦, 灌水浸地, 水渗透稍干后, 用特制的钉耙 (耙齿间距2~3厘米) , 纵横耧沟, 沟深0.5厘米, 然后将处理好的草籽掺2~3倍的细沙土, 均匀撒播于沟内, 可先纵向撒一半, 再横向撒另一半, 然后用竹扫帚轻扫一遍, 将草籽尽量扫入沟内, 用平耙耧平, 最后用重200~300公斤的碾籽碾压一遍 (潮而黏的土不宜碾压) 。播种后及时喷水, 水点要细密、均匀, 从上而下慢慢浸透土层8~10厘米。第一至二次喷水量不宜太大, 喷水后检查并及时覆土埋平被冲出的草籽。二次灌水后加大水量, 保持土壤潮湿, 喷水不可间断。

二、栽植法

适合种籽繁殖较困难的草种或匍匐茎、根状茎较发达的种类, 如野牛草、大羊胡子、小羊胡子、白三叶、麦冬、崂峪苔草等。

1. 栽植时间

生长季中期栽植最佳, 暖季型草宜5~6月, 冷季型草宜4~9月。

2. 选择草源

草源地一般是事前建立的草圃, 以保证草源充足。在无专用草圃情况下, 可选择杂草少, 目的草种生长健壮的草坪。如果草源地土壤过于干燥, 应在掘草前灌水, 水渗入深度10厘米以上。

3. 掘草

掘取匍匐性草根, 根部最好多带一些宿土, 掘后及时装运。草根堆放要薄, 并放在阴凉之地, 必要时可搭棚存放, 并经常喷水保持草根潮湿, 一般每平方米草源可栽种草坪5~10平方米。掘非匍匐性草根, 应尽量保持根系完整丰满。掘前将草叶剪短, 掘后去掉土和杂草, 装入湿蒲包或湿麻袋中及时运走。如不能立即栽植则须铺散存放于阴凉处, 并随时喷水养护, 一般每平方米草源可栽草坪2~3平方米。

4. 栽草

(1) 条栽法。先挖 (刨) 沟, 沟深5~6厘米, 沟距20~25厘米, 将草蔓 (连根带茎) 每2~3根一束, 前后搭接埋入沟内, 埋土盖严, 碾压灌水, 及时挑除野草。 (2) 穴栽法。用花铲刨坑, 深度和直径均为5~7厘米, 将草根呈梅花形 (三角形) 栽入穴内, 用细土埋平, 拍紧, 耧平, 再碾压一次, 及时喷水。

三、铺草块

带原土块移植, 除土冻期间一年四季均可施工, 尤以春、秋两季为好。各草种均适用, 缺点是成本高, 易衰老。

1. 选择草源

选择无杂草、覆盖度95%以上, 草色纯正, 生长势强, 面积大的草源。

2. 掘草块

在选好的草源地上, 先灌足一次水, 待水渗透后便于操作时, 人工用平锨或带有圆盘刀的拖拉机, 将草源地切成长块状, 草块大小根据运输方法及操作而定, 大致有45厘米×30厘米、60厘米×30厘米、30厘米×12厘米几种, 切口约10厘米深, 然后用平锨或平铲起出草块。掘取草块应边缘整齐、厚度一致, 紧密不散, 草块带土厚度5~6厘米或稍薄些。

3. 运输及存放

草块掘好后, 可放在宽20厘米、长100厘米、厚2厘米的木板上, 每块木板上放2~3层。装车时用木板抬, 并码放整齐。运到后将草块单层放置, 注意遮阴, 经常喷水, 保持草块潮湿, 及时铺栽。

4. 铺草块

先掌握地面标高, 最好钉桩拉线作依据, 草块的土面应与线平齐。铺设草块可采取密铺或间铺。密铺应使缝隙错落互相咬茬, 草块边要修整齐, 互相衔接不留缝, 草块间填满细土, 拍实, 使草块与草块、草块与地面紧密连接。间铺间隙应均匀, 缝宽为4~6厘米。注意一定要铺平, 否则将来低洼积水, 会影响草坪生长。最后用500公斤的碾子碾压, 并及时喷水养护, 保持土壤湿润直至新叶开始生长。

四、铺草卷

经育苗地培育出的草像地毯一样, 可卷起运至工地, 又像地毯一样铺开, 优点是工期短, 见效快, 缺点是成本略高。

1. 起草搬运

地毯式草卷长宽以1米为宜, 每卷卷起直径为15~20厘米, 重约30公斤 (含水量25%~30%) , 苗龄2个月即可卷起出圃。搬运时可采用简易担架, 轻抬轻放避免撕裂。

2. 铺设

管道铺设的优化模型 篇3

在时代的前进、经济的飞速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竞争的加剧,他们的生存越来越艰难,为了生存的需要,同类企业由原来的竞争状态更多地转向了合作共存,在发展的过程中联合起来集中在一起建设分厂,形成规模,产生局部的地域优势和数量优势,逐步提高知名度,从而形成好的品牌效应,就像一家小商店可能营业额很小,但几十家凑到一起形成一个小商品市场反而比自己单独时的营业额要多得多一样,集中化、规模化更有利于吸引顾客,同时降低自己的成本,同行之间虽然有竞争,但加强合作却能实现共赢,各种工业园和高新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在同一园区可以更有效合理充分地利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对石油化工类工业园区内的管道运输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利用二叉树和多目标规划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将问题抽象成一个明确完整的数学模型,得到了一个相对来说容易实现的优化设计方案。

2 问题分析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在同一工业园区各石油化工厂规模较小,离铁路的距离有远有近,这样每个工厂单独往车站铺设管道费用比较高,因此多采取合作的方式把自身产品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工厂的产品汇合之后再通过建设共用管道一起运往车站就可以降低运输成本。那么如何设计管道铺设方案,使所需成本花最少,是文中所关注并提出解决办法的的问题。

3 模型假设与说明

模型假设与说明主要包括3个方面:(1)不考虑地形、气象等因素造成输油管道绕行的情况。(2)假设铁路线是直线,且可以根据情况在任意点建设车站。(3)假设结点与结点之间的管道都是直的。

4 符号解释与说明

符号解释与说明包括::第个节点,包含起始节点(石油化工厂)、中间节点(管道铺设交汇处)和终止节点(车站);:从第个节点到第个节点铺设管道的单位费用即权值,包含管道本身费用和因其他因素(如拆迁、工程补偿等)引起的附加费;:从第个节点到第个节点的距离;():以铁路线为横轴合理的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第个节点的坐标,其中初始节点已知,中间节点及终止节点未知。

5 模型建立与求解

结合实际,考虑以下情况:

(1)各工厂所处不同地段及已有地面建筑的价值不同,由此产生的拆迁、工程补偿等附加费用并不相同。

(2)各厂产量不同,用来往外运输的管道型号可能并不相同,所需费用也不尽相同。

所以各节点间的权值并不相同,因此在设计方案之前,应该聘请不同的工程咨询公司进行评估,再根据不同公司的资质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加权平均数作为参考值,最终得出各节点间权值单位长度铺设费用=管道费用+附加费。

从最简单的只有两家石油化工厂需要铺设管道到车站这种情况逐步推广,最终得出有多家石油化工厂铺设管道的模型。

(1)只有两家石油化工厂且在铁路同一侧:

两家石油化工厂与车站中间铺设管道的情况比较简单,他们三者连接只需一个中间节点即可完成,其铺设方案如图1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建立的数学模型为: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将已知数据带入上面的数学模型中,利用LINGO软件进行编程运算,即可求出使得铺设方案最优的中间节点和终止节点的坐标。若节点坐标有相同的,则在原方案基础上减少一个或多个节点及两重复节点间的管道,得出的设计方案即为最优方案;若中间节点与终止节点(车站)重合,则说明不用公用管道更省钱,与实际相符,并算出该方案下所需的最少费用。

(2)有三家石油化工厂且在铁路同一侧:

三家石油化工厂两两汇合或三者汇合的情况有多种选择,但无论哪种汇合方式,其图形均为树形,且最复杂为完全二叉树(即所需中间节点最多)的情形,研究这种最复杂情况下的最优,然后根据计算结果适当减少中间节点即可。三家石油化工厂与车站进行管道铺设的二叉树图形也不唯一,可以根据霍夫曼算法,根据初始节点的权值大小不同,逐步生成一颗最优二叉树,然后建立模型进行优化运算,不妨假设从三家石油化工厂铺设管道的铺设费用,则生成的最优二叉树如图2所示。

根据上面的信息建立的优化数学模型为:

约束条件:

将已知数据带入上面的数学模型中,利用LINGO软件进行编程运算,即可求出使得铺设方案最优的中间节点和终止节点的坐标。若节点坐标有相同的,则在原方案基础上减少一个或多个节点及两重复节点间的管道,得出的设计方案即为最优方案;若中间节点与终止节点(车站)重合则说明不用公用管道更省钱,与实际相符,并算出该方案下所需的最少费用。

(3)多家石油化工厂及分布在铁路两侧:

多家石油化工厂的情况只是在(1)、(2)情况下的推广,根据实际数量及权值的不同利用(2)进行扩充,在有单位铺设费用突变的地方适当增加节点,即可方便得到最优的设计方案。分布在两侧的情况可以先考虑单侧情况建立模型,然后两个模型合并起来建立一个多目标最小模型即可。

6 模型应用及推广

多目标规划作为《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力求使所选用的决策达到最佳状态,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实际生活中的以下6类常见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规划模型来解决:物资调运问题、产品安排问题、原料搭配问题、损耗最小问题、区域整点问题、条件最值问题,结合《离散数学》中最优二叉树等相关知识能够数形结合,建立一个了直观方便容易实施的模型,该模型的推广空间很大,比如其他管线(煤气、暖气、自来水等管道)的铺设、物流运输、战略物资储备等诸多方面,利用此模型,都能得出比较理想的方案。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该模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模型只考虑了在某些理想情况假设下的情形,在实际的管道铺设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要素会比较多,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在模型基础上增加新的要素即可。

参考文献

[1]姜启源.数学模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袁新生.LINGO和Excel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Duane Hanselman、Bruce Littlefield.Matlab 7.朱仁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叶其孝.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辅导教材.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71-85.

平基法铺设排水管道 篇4

1 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就是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加固的方法主要有换填土层法、长木桩加固法和短木桩加固法等。换填土层法是将淤泥层挖除后换填好土、钢渣、碎砾石料等, 并压实或夯实到要求的密实度。短木桩加固法是用长0.8m~1.2m的木桩, 每隔1.0m左右, 打人2根~3根短木桩将土层挤密, 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长木桩加固法是通过打人长2.0m以上的长木桩, 将荷载传递到深层地基中去, 达到加固地基。

2 混凝土条带形基础的施工

混凝土条带形基础的施工, 包括支模、浇筑混凝土、养护等工序。

3 排管

排管应在沟槽和管材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根据施工现场条件, 将管道在沟槽堆土的另一侧沿铺设方向排成一长串称为排管。排管时, 要求管道与沟槽边缘的净距不得小于0.5m。

排管时, 对承插接口的管道, 宜使承口迎着水流方向排列, 并满足接口环向间隙和对口间隙的要求。不管何种管口的排水管道, 排管时均应扣除沿线检查井等构筑物所占的长度, 以确定管道的实际长度。

4 下管

下管前, 应按设计要求对开挖好的沟槽进行复测, 检查其断面尺寸、开挖深度、平面位置、边坡和槽底标高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槽底土层有无扰动;槽底有无软泥及杂物;设置管道基础的沟槽, 应检查基础的顶面标高、宽度和两侧工作宽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基础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抗压强度等。

此外, 还应检查沟槽的边坡或支撑的稳定性。槽壁不能出现裂缝, 有裂缝隐患处要采取措施加固, 并在施工中注意观察, 严防出现沟槽坍塌事故。如沟槽支撑影响管道施工, 应进行倒撑, 并保证倒撑的质量。槽底排水沟要保持畅通, 尺寸及坡度要符合施工要求, 必要时可用木板撑牢, 以免发生塌方, 影响降水。

下管方法分为机械下管和人工下管两种。应根据管材种类、单节重量和长度以及施工现场情况选用。不管采用哪种下管方法, 一般宜沿沟槽分散下管, 以减少在沟槽内的运输工作量。

1) 机械下管适用于管径大、沟槽深、工程量大且便于机械操作的地段。机械下管速度快、施工安全性高, 并且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提高生产效率。因此, 只要施工现场条件允许, 就应尽量采用机械下管。机械下管时, 应根据管道重量选择起重机械常采用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等。

2) 人工下管适用于重量轻、管径小、沟槽浅、施工现场狭窄、不便于机械操作的地段。目前常用的人工下管方法是压绳下管法。

压绳下管法分立管压绳下管法和撬棍压绳下管法两种。

撬棍压绳下管法是在距沟槽上口边缘一定距离处, 将两根撬棍分别打入地下一定深度, 然后用两根大绳分别套在管道两端, 下管时将大绳的一端缠绕在撬棍上并用脚踩牢, 另一端用手拉住, 控制下管速度, 两大绳用力一致, 听从一人号令, 徐徐放松绳子, 直至将管道放至沟槽底部就位为止。

5 稳管

稳管是将管道按设计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稳定在地基或基础上, 一般由下游向上游进行稳管。

稳管要借助于坡度板进行, 坡度板埋设的间距, 一般为10m。在管道纵向标高变化、管径变化、转弯、检查井等处应埋设坡度板。坡度板距槽底的垂直距离一般不超过3m。坡度板应在人工清底前埋设牢固, 不应高出地面, 上面钉管线中心钉和高程板, 高程板上钉高程钉, 以便控制管道中心线和高程。

稳管通常包括对中心线和对高程两个环节:

1) 对中心线作业是使管道中心线与沟槽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重合。如果中心线偏离较大, 则应调整管道位置, 直至符合要求为止。通常可按下述两种方法进行。

(1) 中心线法借助坡度板上的中心钉进行。当沟槽挖到一定深度后, 沿着挖好的沟槽埋设坡度样板, 根据开挖沟槽前测定管道中心线时所预设的中线桩 (通常设置在沟槽边的树下或电杆下等可靠处) 定出沟槽中心线, 并在每块坡度板上钉好中心钉, 使各中心钉的连线与沟槽中心线在同一铅垂面上。对中时, 将有二等分刻度的水平尺置于管口内, 使水平尺的气泡居中。同时, 在两中心钉的连线上悬挂垂球, 如果垂线正好通过水平尺的二等分点, 表明管子中心线与沟槽中心线重合, 对中完成。否则应调整管道使其对中; (2) 边线法进行对中作业是将坡度板上的中心钉移至与管外皮相切的铅垂面上。操作时, 只要向左或向右移动管子, 使两个钉子之间的连线的垂线恰好与管外皮相切即可。边线法对中进度快, 操作方便, 但要求各节管的管壁厚度与规格均应一致。

2) 对高程作业是使管内底标高与设计管内底标高一致。在坡度板上标出高程钉, 相邻两块坡度板的高程钉到管内底的垂直距离相等, 则两高程钉之间连线的坡度就等于管内底坡度。该连线称为坡度线。坡度线上任意一点到管内底的垂直距离为一个常数, 称为对高数 (或下反数) 。进行对高作业时, 使用丁字形对高尺, 尺上刻有坡度线与管底之间的距离标记, 即对高数。将对高尺垂直置于管端内底, 当尺上标记线与坡度线重合时, 对高即完成, 否则需调整。

6 结论

总之,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是隐蔽工程, 贯穿于施工阶段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每一道工序的要求, 从施工准备、管道及管井、试验及回填等几方面, 加强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 才能防止各种质量通病的发生, 确保整体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优良, 提升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摘要:市政排水管道属重力流管道, 铺设的方法通常有平基法、垫块法、“四合一”法, 应根据管道种类、管径大小、管座形式、管道基础、接口方式等进行选择。常用的方法为平基法, 现就平基法的施工过程进行论述。

关键词:平基法,地基加固,稳管

参考文献

[1]丛培绿.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1997.

给记叙文铺设色调 篇5

首先说说冷峻色调。这是指在描写景物的色彩时,以暗色为主。所写事物大都是黑色的,或者是接近黑色的,比如夜晚、暮色、阴云、浓烟,雾霾等等。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现昏暗、阴沉、暗淡、朦胧的气氛,表达一种冷漠、悲凉、沉闷、压抑、严峻、消沉的情绪。

有一篇微型散文《孤雁》这样写道:“黄昏,阴云如墨,暮色如漆,大地上泼满了黑芝麻糊。秋风与秋雨在天地之间恣意渲染凄凉。一两声凄厉的雁鸣,倏然播进我听觉。寻声望去,一只孤雁,穿越云层,飘掠而过,眨眼之间,被浓黑的夜色吞没。孤雁,你从何处飞来?又向何方飞去?那冷色的音符,泄漏你生命的悲苦。但愿你在征程上,没有凄风苦雨,没有矰缴网罟。一路抵达充满诗意的归宿。”

这段文字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暮雨孤雁图。作者描写了黄昏时如墨的乌云,如漆的暮色,泼满黑芝麻糊的大地,还描写了在风凄凄雨淋漓的暮色中,不知从何方飞来的一只孤雁,它淹没在浓黑的夜色里。这些景物描写全是暗色调的、冷色调的,你根本看不到一点亮色和温暖。从而渲染了凄冷、阴沉、昏暗的气氛,衬托了孤雁只身飞行,孤苦无依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孤雁的深深同情。

其次谈谈热烈色调。这是指在描写景物的色彩时,以亮色为主。所写景物大都是白色的,或接近白色的。通常是光明的、雪白的、闪光的。比如黎明、白昼、阳光、白云、晴雪、银月等等,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表现亮丽、明艳、灿烂、热烈、欢快的气氛,表达一种热忱、开朗、欢乐、高昂、激昂、奋发向上的情绪。

有一篇微型散文《红梅》这样写道:“一场暴风雪过后,驿外断桥边,梅花以主角的名义闪亮登场,她要和冬天叫板。看吧,那含苞未绽的,宛若南国万点红豆,在枝头排列成游行的队伍,紧握紫赤的拳头,向冰天雪地炫耀力量。那半开半合的,宛如微微启开的紫唇,啃噬冰雪的桎梏,简直要把冬天啃出血来。那完全绽放的,挥洒紫红的热血,洇湿缠裹枝头的雪纱;点燃一枝枝红艳艳的火苗,烧灼冰雪,煮熬春色。那是怎样浓烈的红啊!虽然只是那么一星半点,却足以让所有的白色都感到恐慌。”

这段文字描写了严冬季节雪后红梅的景象。白雪是亮色的;红梅也是亮色的,它们有的含苞未绽,宛若南国的红豆;有的半开半合,宛如紫红的嘴唇;有的完全绽放,挥洒紫红的热血;红艳艳的梅枝像火苗,烧灼着冰雪。这些全是热烈色调的描写,给我们渲染了一个明丽、浓艳、火热的气氛,从而更好地表现了梅花傲对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抒发了作者不向强者低头的气概。

最后讲讲中和色调。这是指描写事物色彩较为平和、适中,既不明亮的刺人眼目,也不阴暗的模糊不清。具有一种清新、素淡,柔和、温婉的情调,表达一种悠闲、宁静、闲适、自在的心境。

有一篇微型散文《天鹅湖》这样写道:“翻过翠微的山色,我终于见到你了,天鹅湖!我梦中的仙境。山峦们挽起手臂围着天鹅湖。天鹅湖躺在中央,做着淡蓝色的梦在中央。在淡蓝色的烘托中,浮游的白天鹅变蓝了,白天鹅振翅溅起的水珠变蓝了,连白天鹅的歌谣也蓝了。在淡蓝色的熏陶中,从远方飘过来的清风变蓝了,清风撩起的雪浪花变蓝了,连浪花的呢喃絮语也变蓝了。在淡蓝色的浸染中,沐浴水中的金太阳变蓝了,成了蓝宝石;照影妆扮的云朵变蓝了,成了蓝花花。”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给我们描写了天鹅湖迷人的景色。作者描写天鹅湖是淡蓝色的,湖中游泳的白天鹅是淡蓝色的,白天鹅溅起的水珠是淡蓝色的,白天鹅吟唱的歌谣也是淡蓝色的,湖中的浪花是淡蓝色的,浪花的声音是淡蓝色的。映在水中的太阳成了蓝宝石,投影水中的白云成了蓝花朵。总之,凡描写的事物都蒙上了一层淡蓝色。这些全是中和色调的描写,给我们渲染了天鹅湖素净、柔和、优美的气氛,表现了作者浏览天鹅湖的恬适、愉悦、自在的情怀。

总而言之,在记叙文写作中,如果需要描写景物,一定要赋予景物一个统一的色彩基调。没有基调的颜色,就好像没有统帅的士卒,不能协调一致,也就不能和谐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也就缺乏了美感。让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注重色彩基调的描写,从而写出优美动人的文章。

为学生铺设成功写作阶梯 篇6

一、积累材料, 丰富文库

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作用, 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如教学《雨》一文时,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用多种感官观察“雨前、雨中、雨后”的雨景特点, 有目的地认识事物, 由表及里地认识, 由此及彼地联想。由雨水联想到农作物以及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表达了人们喜悦的心情, 使学生认识到作者这样善于分析联想, 做到移情入物, 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 才能感人。

同时除了认真学习课文外, 还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 扩大知识面, 充实写作材料。只有多读书, 广读书, 学生才能潜移默化地被那些动人的画面、精彩的描绘、形象的比喻等优美词句、语段、表达方法感染,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外物转化为内物, 将这些“精华”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自然会使文章增色生辉。“书山”“学海”中的写作素材, 学之以恒, 取之不竭。

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 还要凭借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我们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 接触自然, 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 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 听取生活中的种种声响, 用心感受生活脉搏, 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 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 不断充实、丰富知识, 陶冶情操。也就是说, 要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素材, 开发学生写作的源泉。

二、广开渠道, 随时练笔

素材丰富了, 还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 勤写多练, 提高写作水平。那么, 作文训练就不能局限于教材中规定的内容, 需要教师为学生的写作广开渠道, 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

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 它能促使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做生活的有心人。习惯了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 并能做到专心致志, 开动脑筋, 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写作素材也就丰富了, 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到那时, 无论写人或记事的记叙文, 都会有血有肉, 生动具体。坚持写读书笔记, 一方面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另一方面还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 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

三、设境引导, “送米下锅”

即使素材储备充足, 训练途径丰富, 大部分学生也不一定就能写出好文章。材料的选取、准备, 思路的引导、理顺, 仍需要教师引导。教师要为小学生的作文“送米下锅”。

1. 亲身尝试, 身临其境

小学生作文多是记叙文, 多是记叙一些亲身经历过 (或听到或看到) 的事。为此, 让学生亲身尝试, 身临其境尤为重要。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 动口说一说、议一议, 动脑去想一想, 然后再写。这样有序引导, 学生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2. 实物观察, 充分体会

写物的文章可以让学生目睹实物, 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充分讨论, 然后再有序记录。这样成文有序、作文简易, 再适当加入想象, 作文内容就充实多了, 也具体多了。

3. 录音录像, 直观演示

为了加深学生对人、事或景的认识和理解, 还可借助录音录像等手段帮助学生有效组织材料。比如, 写春游或写一处景物, 除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游历、参观外, 还可将重要环节、重要场景摄录下来, 然后在作文课上播放, 让学生从另一角度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重点之处加深印象, 更有利于写得具体, 写得详实。

4. 多说常记, 日积月累

为了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为学生作文“补充营养”, 还可以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每天把听到的新闻、趣事讲给大家听, 大家听后谈一谈感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 又为学生以后的作文提供了素材。

5. 多忆多思, 指导选材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 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 就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 而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没必要写, 也没有内容写。为此,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 即每日一忆, 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有意义”, 想想有哪些有意义的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长此以往, 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 这就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宝库, 学生就不必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情境——铺设数学对话的平台 篇7

一、铺设问题情境———“思”数学

顾汝佐先生曾指出:“情境铺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 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学启于思, 思源于疑”,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 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发, 因此, 教学中要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创设问题,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如:小数加减法问题情境

提问:要对这两个城镇进行比较,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观察以上算式, 你发现什么?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加减法.以情境铺设, 形式上学习材料动态生成, 让学生研究自己创造出来的问题, 内容上问题整体呈现, 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 为知识的对话创造契机.

二、铺设生活情境———“找”数学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课堂上尽量创设接近生活原型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产生问题, 领受“真实的任务”, 形成迫切的解决需要, 并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在完成任务的对话过程中高水平地掌握知识, 获得认知与个性的发展, 让学生领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从而亲近数学, 热爱数学.

如:行程 (相遇) 问题情境创设

师:公路某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为使伤员短时间内能得到救治, 该怎么办?

生1:拨120, 叫救护车.

生2:就地叫车, 送伤员到医院.

生3:一方面用车送伤员去医院, 另一方面拨120, 叫救护车.

……

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揭示课题并板书例题, 然后让学生上台走一走, 同桌演一演,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相向、同向、相背, 什么是同时, 什么叫相遇, 学生自始至终展示着自己, 进行着与生活、数学的对话, 以饱满的热情理解到行程问题的结构特点, 并掌握其解题方法.

铺设生活情境, 呈现的是一种安全、熟悉、放松、自在、和谐的生活氛围, 构建了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学生能在这种生活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活, 并在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 快乐、喜悦地享受.

三、铺设游戏情境———“玩”数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让人对客观事物产生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 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 开发新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的知识特点, 采取游戏的方法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积极探索研究新知识.

如在教学“认识图形”后, 教师为学生每人准备了一块长方形饼干和正方形饼干, 请学生们吃饼干, 看你能不能吃出一个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来.学生们一个个兴奋不已, 兴趣盎然.他们小心翼翼地啃着, 啃出了一个个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甚至更多边的图形来.

实践证明, 创设游戏情境, 是天真活泼、爱玩好动的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数学游戏能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创设最佳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

上一篇:对中学数学教学下一篇:移动源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