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差生

2024-08-28

中学数学差生(精选12篇)

中学数学差生 篇1

中学差生问题, 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大问题。中学数学差生是差生中最大的群体, 是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也是数学教育研究中非常棘手的问题。

一、数学差生的分类

从中学数学差生外部的反映来看, 表现为数学学习成绩低下, 学习长期持续困难, 有较严重的知识短欠。这些学生一般听课效果不好, 不作练习, 死记硬背, 无学习积极性, 他们在学习上是弱势群体, 在生活上往往是恶习势群体, 影响班级和学校的形象。进行仔细分析, 就能发现, 中学数学差生有一些是智力水平问题, 表现为多种智力成分的缺欠, 而有一些不是智力因素, 而是非智力因素, 比如兴趣、情感、意志、态度、性格等多方面的原因。

由此看来, 差生分可分为智力型差生和非智力型差生。

二、如何做好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如何更好地做好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对差生充满爱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 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 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 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 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 才能给他们以鼓舞, 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 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在教育转化工作中, 教师应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提高差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 培养差生的是非观念, 必须坚持正面引导, 以理服人, 切忌简单粗暴, 以势压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 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 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 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2、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尊重差生的人格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进步的动力之一, 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差生, 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 长期受冷落、歧视, 他们一般都很心虚, 对外界极敏感, 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 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 走出心理误区, 尊重差生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 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 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 同时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

3、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 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对差生以表扬为主, 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差生在课堂上“有饭吃”, “有事做”, 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 方法的启发性, 问题的针对性和差生的学习个性;并制定可行的目标, 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4、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树立他们的信心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 你只失去了一点点, 你失去了名誉, 你就失去了很多, 你失去了勇气, 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 为使差生进步, 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在差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 又要提出新的目标。

郭沫若在学生时就有几门功课不及格, 但并不妨碍他以后成为一位著名学者;牛顿小时候智力很平常, 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总少不了他;发明大王爱迪生曾因学习成绩不良被拒于学校门外;……这些在中小学阶段都被看作是平庸的人, 后来却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人物。让我们摒弃对差生的偏见, 多给差生一些爱心, 让爱的阳光温暖差生的心灵, 让爱的雨露滋润差生的成长, 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 努力加强对差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您的手中诞生!

中学数学差生 篇2

教师说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同样,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鼓励他们说题,是短期内提高期成绩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一招不只是对“差生”有益,几乎对所有的学生都有益。“差生”的考试成绩之所以差,大多是不会思考,面对一个题不知从何下手,有时虽然能写两步,但最终还是想偏了,结果得不到分,等考试后,老师一讲,他们大都有顿悟感,“噢!原来是这样!”但大都只停留在这一声感叹上,以为听懂了,就是会了。其实,你马上让他说一说解题思路,说一说数学方程式的书写,他可能立马就说不完全。隔几天考试时,再把这道题拿来让他做,他又是“似曾相识”,却又做不出来,这就是“差生”的“一错再错”现象。“说题”的最大功效是把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示出来,把缺点也暴露出来,老师可以有的放失地进行当场辅导,辅导这一个,受益的是全班学生。

在课堂上说题,一人说题众人听,其他人也能从中吸取教训或开拓思维。若是连续提问,比一比看谁说的更有条理,看谁说的更简练,还有一种竞赛的气氛。毕竟,这是从学生角度的思维,若是正确的,则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若不正确,可以当场纠正,解决一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障碍。刚开始时,“差生”可能会用“不会”为理由逃避“说题”,这时老师一定不能让他坐下,否则他永远也无法走出“差生”的怪圈。他说不会,是自卑心理在作怪。其实他是能说出一些的,只不过平时一直被无形的“差生”的阴影笼罩,会的也不自信了。这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就题目回答问题。老师当场引导他把题目最关键的部分回答出来,把一个题目分解成多个小问题,让他一一回答,同时要求其他学生做评判(这样对已经会了的同学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裁判,即使会了也会有兴趣听下去的)。这样做可能会多浪费一些课堂时间,但是换来的是“差生”的勇气和走出自卑的喜悦,还是值得的。全国特级教师、教育家魏书生之所以成功,恐怕有一半是得益于此,虽然他没有明确提出“说题”这一名词,但他的确是做了类似的工作,在“差生”的转化上做出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成绩。

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小本本”,记下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解题方法,和“顿悟”到的“一句话知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知识是必需记在纸上再看一遍才能理解和掌握的,这是减少“一错再错”的最有效的方法,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时我想到了考试作弊成功者的窃喜。其实会作弊也是一种能力――姑且称之为“作弊能力”。作弊为正人君子和大多数人所不耻,但推敲一下考试作弊的手法也可以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一些启示:估计考试要考这一点而又不会,抄下来,带入考场,如果有,则抄……。

而我们的“差生”呢?他甚至不知道某一知识点是必考的,会不会也不清楚,你问哪里不会?他随口答曰:“都不会!”这是典型的自卑者逃避现实的回答――越自卑越封闭,越封闭越落后,越落后越自卑,这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这时,老师要耐心地,特别要和蔼可亲地启发学生怎样把不会的记下来,记在“小本本”上。“都不会”也每关系,从现在开始,一点一点地积累。先挑重点的,常用的记。这时,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把“记”定位在“作弊”上,就好比:明天就考这一点,你把它弄清楚了,记下来,以备考试前再复习一下。这里要强调一点:是“记”而不是“抄”。有同学说:“我好多都不会”,于是把课本上的、资料上的相关知识从头抄到尾,抄了很多,其实还不如去复印一份更好!

4培养差生学习兴趣

1、密切与暂差生的感情

暂差生由于在较长时间内的学习差距,形成了心理上的自卑。其中很大的原因是错误地以为师生看不起他们。因此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甚至产生“敌意”,即使老师帮他们,他们有时也不认为是真心的。所以要使他们真正地理解师生的用意,接受师生们的帮助,就要使他们从感情上与师生们融洽。这就需要对他们多观察、多了解、多关心帮助。他们有思想包袱时及时开导他们;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时及时帮助解决;成绩上有了提高或纪律上有了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干部,成绩好的学生与暂差生多接近、多关心鼓励;还要注意对暂差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学会自重、学会自信、学会交往;遇到他们犯错误时,多采取个别座谈的方法,帮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样做使他们找回了自尊和自信,学会了交往和团结、学会了学习和生活。

2、化一言堂为多言堂,创建暂差生的参与机会

数学学科没有情感,没有优美华丽的词汇,只有数学逻辑和图形的排布,课堂气氛一般是沉闷的,要使学生产生兴趣,就必须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打破已往的过多限制,让学生“活”起来。要允许学生抢答,允许提出各种问题甚至是不合理问题,允许学生走上讲台,允许学生讨论研究,也允许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实践。教师既是点拨者又是学生中的一员,师生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愉快、和谐、民主的气氛中产生学习兴趣。

3、直观教学,实际操作

小议如何转化数学差生 篇3

一、教师对“差生”的尊重和接纳,是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差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差生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对差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差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比如,在数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差生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等都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老师心中有“差生”,“差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

二、改进教法,加强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差生认识前提差、思维能力差,因此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还要加强变式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情况及时得到反馈。讲授速度要适合差生的接受情况,必要时应该放慢镜头。讲课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另外特别应加强直观教学,凡能利用直观教具的应尽量利用。比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三角形,再把三个角剪下来拼凑成一平角,从而发现定理。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差生要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检查评价。评价时,特别应注意差生的进步处和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耐心激励差生上进,增强学会的信心。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具体事物去说明数学知识,用数学知识去解答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比如,讲相似三角形这一章时,结合学生们喜欢的战斗故事,问学生“炮兵是怎样击中敌人目标的,站在大炮前面摆小旗的人起什么作用?”还可以告诉學生,学习了相似形的知识,我们不用过河就可以测出河对岸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只用一根标杆就可以测出某建筑物的高度,等等。从这些学生常见又感兴趣的事物中提出他们没有想到或解答不了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求知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三、加强思想教育,培养激发差生的学习动力

一般说来,差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也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更缺乏学习的信心,认为“努力也学不会”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对于差生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应结合所学内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介绍张海迪顽强学习的事迹,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逆境成才的故事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为祖国四化建设而学好数学的热情。

四、降低要求,减轻作业负担,帮助差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对于数学作业,应以课本为主,不搞偏题、怪题,不搞题海战术。题量要适中,可以结合学生能力,拉开档次,不搞一刀切。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数学题目千变万化,但其规律和类型都是有限的。引导学生抓解题规律,用规律指导练习是搞高质量,减轻作业负担的根本途径。如几何题目繁多,就其类型来讲不过证直线的垂直和平行、证角的相等和不等、证线段的相等和不等、证比例式和等积式、证三点共线和四点共圆等等。而每类证明题都是有其内部规律的。

怎样辅导农村中学的差生学好数学 篇4

1、讲清楚数学是来源于生活, 适用于生活, 贴近生活, 学了数学马上用数学。

在书上适当增加或改编例题, 使学生学了数学就用数学, 从而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在讲正负数的加减法时, 增加了两个例子, (1) 以小华的父母在外打工每月工资约2000元, 每年房租费1200元, 每期寄回读书的生活费和学费1800元, 每月父母在生活费和杂费500元, 每年剩余多少钱? (2) 小红父母在外经商, 每月房租费500元, 税200元, 进货2400元, 营业额3500元, 每月的毛利润多少元? (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是打工或经商) 。

2、讲清楚数学的学科特点, 告诉“差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方法。

同时指导他先把最关键的知识在短期内补上, 使他能够大致跟上现在的进度。

我们不能只讲一些什么复习呀、听讲呀、做作业呀、问老师呀……等大道理。面对数学没有学好的“差生”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他这一科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常用的几个公式、概念没记住, 还是很重要的几个基本解题方法不能熟练应用, 或者是初中的一些重点知识没有理解透彻等等。有一个地方弄不清楚, 就有可能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有几个弄不清楚, 就可能沦为“差生”的行列。找准之后, 先把关键的知识补上, 补的时候要一对一地辅导学生学会自学, 即自己找到相应的知识, 自己钻研, 不明白的多问老师。这时, 为了给学生以信心, 老师的教学要做相应的配合, 如:知道这几个“差生”把某几个知识点补上了, 就适当地针对这几个知识点来一次简单的阶段性测试, 让他们也尝尝及格和得高分的喜悦。暗暗地、一步一步地证明他们已经跟上了老师的教学进度。正所谓“成功是成功之母”, 成功的喜悦比失败的教训更能激励“差生”的进步。同时在辅导时一定要强调做题习惯的培养。实践证明:“差生”数学题的原因除了相关的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外, 最致命的缺点是做题习惯不正确, 不知道怎样把已知条件进行转化。

3、要明确告诉“差生”。

只要按照老师的这一方法学习, 短期内, 如三个星期或一个月就会有明显的进步。

要有相应的测试, 测试成绩的提高是学习进步的主要标志 (至少“差生”这样认为) 。不要把验证进步的期限超过三个月, 这样“差生”会觉得太久。测试之后一定要及时与“差生”共同分析错因, 分析是知识点的问题还是做题习惯问题。

4、在课堂上多给“差生”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说题”。启发引导他们分析题目中每一句话的含义, 说出解题的思路。从“说题”入手, 揭开试题的神秘面纱。

初中数学差生如何辅导 篇5

1、直观教学,实际操作

数学是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又是由于其抽象性,造成了形成暂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教学中就必须设法进行直观教学,像物理、化学那样做一些简单的模型教具,直观地讲解,尽量增加学生视听、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养成动脑、动手实践、主动探索研究的习惯。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实践能力。尤其在讲立体图形、三角形、相似图形时收效甚大。

2、化一言堂为多言堂,创建暂差生的参与机会

数学学科没有情感,没有优美华丽的词汇,只有数学逻辑和图形的排布,课堂气氛一般是沉闷的,要使学生产生兴趣,就必须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打破已往的过多限制,让学生“活”起来。要允许学生抢答,允许提出各种问题甚至是不合理问题,允许学生走上讲台,允许学生讨论研究,也允许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实践。教师既是点拨者又是学生中的一员,师生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愉快、和谐、民主的气氛中产生学习兴趣。

3、密切与暂差生的感情

暂差生由于在较长时间内的学习差距,形成了心理上的自卑。其中很大的原因是错误地以为师生看不起他们。因此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甚至产生“敌意”,即使老师帮他们,他们有时也不认为是真心的。所以要使他们真正地理解师生的用意,接受师生们的帮助,就要使他们从感情上与师生们融洽。这就需要对他们多观察、多了解、多关心帮助。他们有思想包袱时及时开导他们;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时及时帮助解决;成绩上有了提高或纪律上有了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干部,成绩好的学生与暂差生多接近、多关心鼓励;还要注意对暂差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学会自重、学会自信、学会交往;遇到他们犯错误时,多采取个别座谈的方法,帮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样做使他们找回了自尊和自信,学会了交往和团结、学会了学习和生活。

2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1.热爱学生,增加感情投入,创设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

教师对学生倾注爱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教师应用尊重、平等、爱护等人类最崇高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要创设这样的心理环境,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学情绪。教师自然的教态、关切的目光和对偶发事件的巧妙处理,都会促使学生形成良好情感心理。在教学中我能够做到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我是他们的朋友。在这种良好的情绪氛围中,学生的情绪随之高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思维更加敏捷,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2.指导学生读。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新学一个章节内容,先粗粗读一遍,即浏览本章节所学内容的枝干,然后一边读一边勾,粗略懂得教材的内容及其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然后细细的读,即根据每章节后的学习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其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再次带着研究者的态度去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读“懂”,并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识结构,当学生掌握了这三种读法,形成习惯之后,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了。

3.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用扑克来代替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学生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它们想家,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3数学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

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知识去说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屋顶人字架做成三角形、汽车保护拦成平行四边形、车轮成圆形等,这其中固有物理属性等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数学原因,诸如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圆的旋转不变性,还有打台球的角度用到对称、聚光镜用到焦点等。 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探究过程,充分利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知中碰到的问题,对学生来说降低了难度,分散了难点,学生容易理解。教师要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为学生创设各种数学学习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当然,学生的参与不是目的,还要保证参与的质量。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和着教育发展的节拍,使初中数学课堂活动化、生活化、探究化、情趣化,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精彩的生命活力。

当奖励激励学生参与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经常鼓励,赞美学生,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他们身上的优点去克服他们的缺点,用积极的心态克服消极的心态。往往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赞美,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教学中,应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学生只要有一点点成绩,都要及时表扬。教师对学生适度的赞扬,及时的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产生学好数学的积极信念。老师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话及轻轻拍拍肩、摸摸头都让学生感到对他们的关心和肯定。

对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及时选择恰当的肯定性评价语言进行鼓励。我们常常采用下列方式: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用“你回答得棒极了”“你真会动脑筋”予以肯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特别成功,用惊喜的语气肯定,甚至表示向他学习;对欲言又止的学生,用“胆子大一些,试试看,老师会帮你的”;当学生自己完成了任务时,用“你成功了!”即使学生做得不够好,我们也使评价语言便于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长期坚持这样的思路组织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的欲望和自信心明显增强,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4营造数学课堂氛围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好处就是教学内容贴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数学不是空穴来风,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数学知识,学生们往往都兴趣很浓厚,例如,给学生讲解身份证号码中的学问和楼房的门牌号如何编辑,在这些问题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兴致很高并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讨论交流最终全班归纳出了最佳方案,这节课的学习因为密切联系生活他们觉得很有意义,对他们今后生活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启发和益处。这样的学习,学生很容易产生浓厚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参与研究讨论,有时相互争论很激烈。因此研究我们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是调节课堂气氛的一种有效方法。

让实验走进我们数学教学的课堂

初一学生刚刚从小学向中学过渡,对新的生活坏境和学习坏境充满好奇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设计一些动手的教学活动,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让学生自制一些立方体、圆柱、圆锥、棱锥等模型,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使他们知道了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并且也了解这几种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对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章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中学数学教学中差生的转化 篇6

关键词:数学;差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62-01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之所以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兴趣问题。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这个东西他有兴趣,那么再大的困难他都会克服。相反,如果他讨厌这门学科,那么做什么也是于事无补。如今,学生普遍害怕数学,数学在他们的思维里是困难的象征,而他们的意识告诉他们自己不想去征服这种困难。由害怕而生发出的讨厌和排斥,所以这一学科在他们看来无所谓了。其次,自主性差。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自主性差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抵抗不住外来的诱惑,他们违反规定的频率增高。这样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上课的时候管不住自己,上课纪律差,上课纪律不好这肯定要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试想一个乱哄哄的课堂,你在里边听的进去课吗?当然还有老师了,可你再想如果老师整堂课都在干涉纪律,这样的课效果会好吗?再者还有,

消极对待学习。不能正确理解及运用定理、公式,或死搬硬套。对于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一心想着抄袭了事。遇到困难不想办法解决,而是选择回避。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无所事事。

在这些学生的身上,缺乏对知识的渴望、缺乏自信心以及缺乏目标,久而久之,先是厌学,之后放弃。面对这些问题,我一直在琢磨:怎样才可以让这些差生转变成中等生甚至优生呢?这就是我今天要谈的差生转化问题了。我有几点粗浅的看法,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基于这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具体转化的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潜能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这些学生成为差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对这门学科缺乏兴趣。没有兴趣自然不想去学了,他们一直都在老师的压迫下学习,很被动,这样效果自然不会好。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差生对数学上的一些抽象的东西觉得很头疼,因此我们的教学不妨把这些东西放到生活中,用他们熟悉的东西来教他们理解。我也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形象的实物(制作教具),或者利用多媒体等。总之从不同的角度冲击他们,力求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用感情融化,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我们都知道差生大都比较自卑,他们得不到外界的认可。因此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越陷越深,最后完了。所以我们面对这些学生应该主动去接近他们,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此鼓励他们。有一句话叫“哀莫大于心死”。这些差生他们很自卑,可如果他们已经到了哀的程度,那就可怕了。所以我们必须用我们的感情来融化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给予他们的温暖。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前进。

三、给他们制定相应的目标。这些差生往往容易随波逐流,他们没有自己的目标,更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所以我们必须帮他们找到人生的定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待差生,要放低要求,作业的难易程度要接近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要注意加强对差生的辅导、转化,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逐步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对于布置的作业,要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差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四、借助集体的力量,让他们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

有句歌词这样写道“团结就是力量”。这一点也不假,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可集体的力量却无限大。马卡连柯认为:教师在集体中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要求个人,在教育集体的同时教育个人,并对个人产生影响。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发现一个具有一定学习目的和团结一致的学习集体,能有效地约束差生的行为,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使差生的转变产生奇迹般的效果。

通过自身尝试,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差生的成绩有很大的帮助,进而对大面积提高班级数学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增强差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篇7

一、认真指导学生进行预习与复习

对于课前预习, 以前大多数教师也有强调, 但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 缺乏持之以恒, 对学生的课前预习缺乏应有的指导, 学生往往像看小人书一样看一遍, 不得要领, 难以抓住教材的难点、重点, 也使预习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一到课堂上, 学生心中无数, 对教师提问, 作为差生的他们生怕教师提到他们, 课堂上一直处紧张状态, 自然也就不能专心听讲, 影响了课堂效果.为此, 我就在指导学生预习上下足功夫, 给他们规定预习内容, 要复习哪些与新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新课中将要学习哪些基本的问题, 这样一来, 收获大增.如上有理数乘法一节之前, 我就指导他们在预习中与小学乘法进行对比, 并列出了一个预习提纲: (1) 书中两因数有几种情况? (2) 填好下表.

在课堂上, 对成绩差的学生的提问一般不超出预习提纲中提出的要求.由于他们心中有数, 不会再担心一问三不知, 从而也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二、强化数学概念的教学, 让学生对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提升差生的学习信心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 差生难以理解, 上课时最怕老师提问他们有关弄清概念方面的问题.为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我采用形象化, 具体化与题目化的方法来进行概念课的教学.如讲数轴这一概念时, 以前只是说一遍定义, 学生说过即忘, 即使让他们死记, 到头来还是丢这忘那, 不能很好掌握.我围绕这个概念, 设计了一组题目, 让他们观察以下几种情况是否是是数轴?为什么?

并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改正.成绩差学生也要求来改, 而且也改得很对.期中考试出一道填空题: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数轴.竟然全班全填对了.这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提升了自信心.

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提问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好机会 .提问要适合他们现有的基础, 对成绩差的学生提问, 要从易到难, 由简到繁, 使他们经过思考能答对或答对一部分, 逐步培养他们的信心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讲完分配律后, 我出这样一道题让学生演板:

(56+34+12) × (-24)

这题不涉及复杂的符号问题.一个上台演板的差生完成得很正确, 我就及时地表扬了他, 并给出第二题: (56-34+12) × (-24) , 并鼓励他继续完成, 并提醒他注意有关的负号, 结果也做对了.这时这个学生真的很高兴, 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以后上课时不但不担心提问, 而且积极举手, 踊跃发言.平时提问时多观察差生的表情, 发现有低着头的、不自在的, 这些学生一般对所提问题不能正确作答, 不叫他们, 以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四、课堂练习, 重点辅导差生

要提升差生的学习信心, 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 在做课堂练习时, 应该重点巡视和辅导他们.但鉴于一般的差生害怕老师接近, 所以老师要真心关心、爱护、帮助他们.当发现他们不会做时, 不指责、不批评, 而是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找出错误原因, 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答案.当发现他们做对一些较难、较复杂的题目时, 及时表扬他们, 并可以让他们去演板, 让他们得到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 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自信心.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这些学生从害怕老师到希望接近老师, 从用手捂着作业本到主动把作业本送给老师看, 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这样的课堂练习,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五、考试命题时让差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何帮助“差生”提高数学成绩 篇8

一、关心爱护“差生”,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激励他们“想学”的愿望

小学生入学前, 因为智力开发的早晚不一样, 学生所处的环境不一样, 入学的时候, 对某科文化了解太少的人就成了入学时的“差生”。一些教师常常把学生入学的成绩视为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学习水平而忽视学生的潜在能力。在这种观念支配下, 教师对学生刚开始就丧失信心, 无形之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冷漠、压抑和伤害, 年复一年, 恶性循环, 这样学生始终是学不好的。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B.S.布卢姆实验证明:许多差生的问题不在智力方面, 而在于未得到各自所需的及时的关心和帮助。因此, 教师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 对差生都要格外关心爱护, 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困难, 不失时机地激励他们产生“想学”的强烈愿望。比如, 多找差生谈心、编座位照顾差生、上课提问不忽视差生、耐心回答差生的提问、当面批改差生的作业、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别帮助一二个差生等措施, 其效果颇佳。

“差生”的自尊心更是一个敏感的问题, 因为他们人生观还没树立, 一点不在意的伤害就可能给以后的学习带来不可预料的阴影, 所以, 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是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的前提和基础。

二、根据差生的心理特点, 激发学习兴趣, 诱导差生“爱学”

差生由“要我学”到“我想学”是一个十分可贵的进步。但是若不能把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稳定下来, 那一切努力将会前功尽弃。因此, 我根据差生的心理特点, 找到一些切实可行、有效的途径, 激发学习兴趣, 诱导他们“爱学”。

1)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尤其是差生熟悉的事物, 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数学有着同实践结合的丰富内容, 我注意引导得法, 创造学习的高潮环境,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2) 为差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兴趣的根源是来自对困难的战而胜之。”差生每前进一步比别的同学都要困难许多。考虑到这一特点, 我为差生在集体中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比如, 课堂提问对差生适当浅些, 作业、考试成绩以进步为准设立进步奖等。总之, 看到差生即使有微小的进步, 也应当给予肯定, 并及时通报家长, 让他们在班里和家中都体验到学习取得进步的喜悦, 从而稳定学习兴趣。

3) 引导差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把学习和完成任务结合起来明确学习对社会的意义, 是形成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 但还不足以保证产生真正的学习兴趣, 只有在为了完成某项实际任务时, 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习兴趣。例如, 在数学实践活动时, 我组织学生调查统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疑难。使学生懂得, 要解决疑难就需要学习、思考, 从中体验到动脑后的幸福和自己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威感和成就感。这样, 学习兴趣和刻苦钻研的热情必然会得到巩固和提高。

三、深入研究教材, 适当降低起点, 分散难点, 让学生感到“能学”

1) 在进行数学教学时, 要注意适当降低知识起点, 让差生也能跨进新知识的门槛, 感到自己能学在给学生上新课时, 把知识的“度”放缓一些, 对知识点少发挥、少加深, 让差生吃透教材的内容和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主。在练习中补充一些综合性题让成绩好的学生吃“饱”, 而对差生不作要求。对有的知识点, 也可以放在章节、单元复习或总复习中加深和拓宽。

2)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要做到上课速度适当放慢, 让差生感到能跟上教学进度。差生是班集体的组成部分, 教学效果应当追求全班的整体效果, 因此, 不要勉强赶速度, 而是做到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不能忽略差生。例如, 在讲重点内容时, 要切实做到放慢速度, 并尽可能重复一二次;在要差生回答问题前, 让他们有充分思考的时间, 诱导他们积极思维, 让他们真正地掌握有关知识。

3) 分散难点, 化难为易。在进行教学时, 应尽可能使差生感到易学, 同时, 要想方设法把难的东西变得容易一些, 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一些, 使他们容易接受。把差生看来是难的知识变为他们容易理解、消化的知识, 学习兴趣也就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四、根据差生的学习特点, 改善差生的学习方法, 使差生由“能学”变为“会学”

1) 在教学时, 要注意抓好各个环节。预习是一个学习周期的开端, 要切实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对教材有初步的理解, 为听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听课是学好功课的关键, 要求学生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及正确的思路都要在这个环节解决;复习是对知识的消化和记忆, 要注意学生对听课的反馈;作业和动手实践是对知识的运用和进一步掌握, 要启发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技能熟练的目的;应考是检查学习效果, 要经常注意衡量是否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经过这几个基本环节, 使得学生获得知识形成实践作用的“知识链”, 进而强调差生认识和掌握“先预习后听课, 先复习后作业;先课内后课外”的常规学习原则和明确各学习环节定时定量的具体要求, 就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 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要能做到拿出适当的课时或利用课外时间, 为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矫正;而对少数学生存在问题, 则进行分门别类指导, 并加强个别的辅导等。

3) 借助学生家庭的影响力及时地给学生提供辅导和矫正。有的学生父母、兄妹有文化, 要及时把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长进行交流, 并要求家长给予必要的帮助, 这对差生来说也是有效的。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从差生的心理上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着手, 从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上来落实对学困生进行循循善诱的启发和引导, 进而促进其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最终达到促进学习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摘要:小学阶段, 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 因为孩子们的家庭环境、遗传因素、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学生们的成绩很是参差不齐, 有一部分学生成为平常所说的“差生”。

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 篇9

初中数学差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 有的学生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 公式、定理, 不看课本, 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 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 例如: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他们分不清哪个概念是探讨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形状关系, 哪个图形是探讨图形本身的特殊形状; 同时他们也不懂图形的对称方式. 二是学生自学能力差. 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 同时也提不出问题, 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 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 读书被动, 无自觉性. 课堂上缺少解题的积极性,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 若无其事. 三是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 不复习, 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 马虎应付, 遇难不究, 抄袭了事, 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 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 不想寻根问底. 四是不重视考试, 缺乏竞争意识, 抱着我反正不会做的态度参加考试.

总之, 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 久而久之, 先是厌恶, 而后放弃, 为了要应付考试, 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 硬着头皮去学, 死读死记不求甚解, 或干脆放弃不学, 自暴自弃. 因此注重差生的转化工作, 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数学差生的转化工作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 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差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抽象性的学科. 因此, 教学时, 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 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 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 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 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

注重情感教育. 差生的情感都较丰富, 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 当他们有所成绩时, 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 教师应该及时予以表扬.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 曾经有这样一个女孩, 原先数学学习成绩还不错, 后来却自暴自弃, 学习成绩下降很快. 面对此情此景, 我看在眼里, 急在心上. 我适时找到她, 才知道是这个孩子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少年交往, 导致学习一落千丈. 针对这种情况, 我采取了循循善诱的方式来感化她、激励她, 使她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 并且让她坚信她身上有许多闪光的地方:聪明、有耐力……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细心呵护与教导, 她终于步入正轨, 数学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由差生跨入到优秀生的行列, 而且在一次数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这为以后的学习更增添了无穷的动力. 只要差生接受教师, 那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对差生进行分层教学,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所需的启发. 例如, 在初二几何“梯形中位线定理”的教学中, 我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分层教学:要求学生先回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的概念. 学生回答出来以后, 我提出问题: 梯形中位线有没有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类似的性质呢? 要求学生画图探讨和讨论, 然后讲出答案或猜想答案. 鼓励基础较差层次学生回答. 学生得出答案后, 我把学生讲出的答案作为命题板书在黑板上, 再要求学生就这命题画图写已知、求证. 然后抽一个中上层次的学生板书他自己所写的关于这命题的已知、求证. 接着, 我要求学生写证明过程或思考证明过程, 其中, 对优秀层次学生要求其用两种以上方法来证, 对中等层次学生要求写出一种证明方法的全过程, 对差生要求其思考并尽量写出一种证法的部分或全部证明过程. 最后,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我再讲解一次这命题的证明思路和证明过程. 这样, 通过这种分层教学,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和锻炼, 收到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要注意难易程度, 要注意加强对差生的辅导、转化, 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 对待差生, 要放低要求, 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 谆谆诱导的方法, 从起点开始, 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 让他们逐步提高. 大部分差生学习被动, 依赖性强, 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 不愿动脑筋, 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 甚至扔在一边不管, 教师在解答问题时, 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 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 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 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 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认真把好考试关, 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考试时, 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 培养他们的信心, 让他们尝到甜头, 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 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对差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 这样还可使有些差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 让他们有成就感, 激励他们积极争取, 努力向上. 从而达到转化差生目的.

简析数学差生的成因与教学对策 篇10

一、数学差生的形成原因

1. 社会的不良风气。

初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的广泛, 可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 很容易被那些不良、不健康的思想所感染。当今社会存在着很多的拜金主义者, 他们宣传读书没有用的不健康思想, 加上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确实也不够重视, 便使得很多学生受到了这种不良思想的感染, 从而歪曲了学习态度, 不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学习中来。久而久之, 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下滑, 学习兴趣丧失。

2. 家庭的溺爱教育。

由于现在的社会现状, 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出外打工, 不能够陪在自己孩子的身边。取而代之的是这些学生的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在陪着他们学习和成长。众所周知, 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 他们在照顾孩子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们没有精力时时刻刻地看护孩子学习。再加上“隔辈亲”这个道理, 无论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都无限地娇惯和溺爱这些孩子, 使这些孩子在平常的生活中逐步养成了懒惰、娇嫩的性格, 只知道索取, 不知道奉献, 当面对学习的繁琐和无味时就只会逃避, 从而无心认真刻苦地学习和钻研。

3. 学生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确实非常抽象, 学生需要仔细认真地动脑筋想和思考。浮躁的初中生很难静下心思考, 而数学教育又要求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将知识掌握牢固和理解透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脚步积极思维。学生在长时间的这种很不情愿的学习状态下学习, 就会对数学逐渐失去了兴趣, 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牢固。

数学知识的联系性非常强, 初中的数学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小学数学知识。学生学习了新的数学知识之后, 无论是解题还是解决实际问题, 都不可能只是单纯地应用这一个新知识, 而是所有学过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就必须扎实和牢固数学基础。可是现实当中, 很多学生在小学时就不重视数学的学习, 虽然每次考试都能顺利过关, 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将知识掌握全面和牢固。这导致学生在初中的学习当中出现知识不连贯, 不系统的现象。

5. 学生的学习方法或是思维方式不正确。

初中数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和小学数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大不相同。小学的数学教学任务相比之下比较轻, 教师在讲完每个知识点后都会有足够的时间将关于这个知识点的每个题型都讲解清楚, 学生都能做到非常熟练。而初中数学教学的任务就比较重, 教师的讲课时间非常有限, 因此, 教师只能将典型的例题精讲给学生, 学生只能靠例题的思路去课下练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但是有些学生却适应不了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 他们仍按照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初中的数学知识。这是导致那些小学虽然学习好的学生到初中之后数学成绩就直线下滑的原因。

二、针对差生的教学对策

1.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如果在教学中, 教师若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就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初中学生大都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 且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敏感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好这一心理特点, 改善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 设计出新颖的教学手段, 把枯燥、抽象、繁琐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能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鲜事物, 激励学生学习,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上进心。作为教师还要用风趣幽默、激情欢快的语言和表情来感染学生, 并营造有趣、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从而乐学、爱学、主动学和积极学。

2. 重点指导差生的数学学习方法, 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对那些非常喜爱数学, 但是因为总是找不到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的数学差生重点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他们对已有知识掌握得更加全面、牢固、扎实和系统的基础上, 有意识地培养这些数学差生的正确数学学习观念, 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使他们的数学能力得到飞跃性的进步和发展。

3. 尊重差生的人格, 让他们克服自卑及恐惧心理。

这些学生由于自己的数学差, 心里难免会伴有强烈的自卑感。他们内心十分害怕碰触关于数学的话题, 不愿意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惧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把自己封锁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久而久之, 他们就会养成孤僻、自卑的性格。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创设平等互助的教学环境, 对那些数学差的学生要格外尊重, 注意和他们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 时刻鼓舞他们参与到数学的讨论中。教师要使这些数学差的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其实很优秀, 没有比别人差, 以此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去除自卑心理, 提高他们的自我信任感。

4. 创造成功机会, 重拾数学学习信心。

教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要灵活地设计教学环节, 有意识地为那些数学差生制造学习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对数学的学习重拾信心, 并在数学学习的这个舞台上大展拳脚, 取得优异的成绩。

对待数学“差生”几点心得 篇11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这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学习动机是在不同的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现象。

一、端正办学方向,排除心理障碍

要唤起差生的学习动机,关键在于端正办学方向。首先,教育部门要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不以各种形式对校长和教师施加压力,不下达升学指标,不以升学率高低对学校和教师进行奖惩。

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国家合格人才,是学校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差生不是不能转变的,教师在差生转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家庭学习条件、智力发展特点和学习基础的不同,学生学习进度就存在阶梯,其成绩就 存在差异。教师对于那些思想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积极地接近他们,善于和他们谈心,在交谈中帮助他们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提高自我认识水平,使他们感情上得到安慰,理智上得到调整,自尊心获得补偿。

二、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在于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 社会需要联系起来。而对于思想和学习不太求上进的差生,又必须把社会需 要与他们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使他们有一种“危机感”,以促使其逐步产生学习动机。例如,为了帮助一名身残学生克服厌学情绪,班主任与他多次促膝谈心,启发他认识到,当今时代需要有理想、有知识、身体健壮的人。身残无法挽救,只有刻苦学习好文化知识,获得一技之长,弥补身体上的缺欠,将来才可能符合社会需要,才有出路,要向张海迪学习。与此同时,通 过多种方式给他补课。结果,这个学生确立了一个初步奋斗目标。

三、组织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文化知识的作用,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引起学习的需要,产生学习动机。

四、帮助积累知识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当某一方面的实际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就会产生对这类知识的兴趣。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差生积累知识。

五、利用原有动机迁移

在学生没有学习目的、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下,利用他们所喜欢的其它 活动动机,使这种动机和学习发生关系,把它转移到学习上去,从而产生学 习要求。

例如,某位差生,喜欢画画,当班内开设“字画栏”时,他积极投稿,为鼓励他,教师特意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在他画画兴趣达到高峰时, 教师启发他说,画画与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很有关系,大的画家都是知识修养 很高的人,你要想在画画方面有所长进,有所建树,就必须好好学习。教师的一番教导,使他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学习态度发生了改变。转

六、制造“饥饿感”,培养学习动机

所谓制造“饥饿感”,就是使学生从“饱食终日”的心理状态下摆脱出来,使之感到某种精神上的“饥饿”。

现代的学生一般都过着优裕的物质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无所用心,不思进取,甚至精神萎靡。对于这种学生,恢复制造“饥饿感”的 教育,乃是重要的课题。信息如洪水汹涌而来,不知“知识饥饿”的学生是很多的。例如觅书的需求源于知识的饥饿。对于不知“知识饥饿”的学生来说,书籍不可能是需求的对象。当教科书及其它书籍源源不断地提供在他面前时,他是不会主动地寻觅书籍的。这样,信息过多剥夺了知识饥饿感。因此,提供给学生的书籍不能过滥。即使教学上必要的读物,也应当等待有其必要时予以提供,无论在学校、在家庭,不宜提供过多过滥的参考书籍。再者,作为积极的动机,应通过种种的体验,使之意识到“未知的世界”,培育求知欲。觉悟到无知,是制造“饥饿感”的契机。在这里,必须使学生直面未知的世界,如果把学生紧紧捆在课桌上,这种体验就少了。从广泛的 体验中培养兴趣和爱好乃是培养动机的重要教育。

七、成功率与差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1.布置适于学生能力的难度恰当的课题。课题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以成功率符合要求左右为宜。遵循这一原则选择学习课题,会调动每一个学 生的积极性。不过,现实的状况并不可能那么理想化。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面对数十名学生布置同一课题,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成功率在 1/2者,仅仅是其中极少数的学生,对于其他学生来说,要么太难,要么过易。在学习课题和学习时间上对全员提出统一化的要求原本是不合适的。因此,需要在现行制度条件下,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谋求个别化。

2.引导学生拥有适于自身能力的要求水准。成功与失败,是受达成水准与要求水准之差所制约的。如果达成了要求水准以上的成绩,应判断为成功。

3.使学习课题与学科的价值判断多样化。无论什么课题、什么学科,在能够达成的场合,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考试体制下的学校里,只要取得了高分,而且主要学科取得了高分,就被认为是成功了。

浅谈数学差生的产生和转化 篇12

一、产生数学差生的原因

1. 缺乏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许多学生从一开始接触数学时, 只凭着自己的兴趣去学习, 只对课堂上生动有趣的内容和方法感兴趣, 而对数学基本技能感到索然无味。他们课前不预习;上课不认真听讲, 不做笔记;课后不去复习巩固, 作业马虎, 完成任务了事;学习缺乏主动性, 养成了懒惰的学习习惯。我所遇到的差生中有90%的同学不预习、不复习, 上课尽管坐着一动不动, 认真听讲了, 但一做就错, 因为从不做笔记, 有时教师叫他们记, 才勉强记在在书本上。学习方法不当和坏习惯是产生差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2. 意志薄弱, 学习的持久性差

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缺少解题的积极性,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 若无其事。他们的解题过程没有步骤, 缺乏积极思考,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学习没有动力, 不肯动脑筋, 总是漫不经心, 避而不答。有些学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烦琐的题目, 或是一听到是难题就产生畏难情绪, 缺乏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信心。

3. 缺乏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 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 并引导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动机是个体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多数差生对数学的抽象概括、逻辑思维毫无兴趣, 这是较典型的缺乏学习动机的表现。同时他们又缺乏自信心, 自卑感强, 自暴自弃。有些差生一直被教师、家长和同学看不起, 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心, 认为自己什么事都干不了, 便自暴自弃, 认为数学不是他能学好的, 最终放弃了对学好数学的信心。

4.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够

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少。不少教师上课缺乏表情和激情, 对学生出色的表现常常无动于衷, 很少鼓励较差的学生试一试。课堂是学生唯一能操练数学的场所, 如得不到教师的鼓励,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影响。教师课堂的提问面有局限性。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少被教师提问, 甚至一学期一次都没有, 这样就滋长了学生的学习惰性, 扼杀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及兴趣。

二、做好数学差生的转化工作

1. 表扬鼓励为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表扬和鼓励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 也是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的关系。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师生间的双向努力, 取决于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对于缺乏毅力、暂时表现后进的学生, 更应在学习上关心, 在生活上帮助, 对他们取得的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让他们感受教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希望。此外,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还要实行鼓励性教学, 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 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 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 当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应加以指责, 而应帮助他们分析, 鼓励他们再找出答案。在教学形式上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光荣感、成就感, 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

2. 对差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

对差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开设学习爱好小组, 激发差生的学习爱好, 鼓励他们努力进取, 积极向上。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这是解决差生学习上问题的关键。

3. 作业的选择要合理, 辅导要耐心

在布置作业时要放低要求, 作业的难易程度要接近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要注重加强对差生的辅导、转化, 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 采取逐步诱导的方法, 从起点开始, 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 让他们逐步提高。对于布置的作业, 要督促他们认真完成, 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差生, 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另外, 对差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 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 往往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教师要认真检查差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 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4. 考试要注重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考试中, 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 培养他们的信心, 让他们尝到甜头, 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对差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 这样可使有些差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 让他们有成就感, 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的自卑意识,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个别的差生, 可以采取单独出试卷考试的方法。总之, 教师要想办法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从而达到转化差生的目的。

上一篇:中学生经典名著阅读下一篇:土钉复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