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经典名著阅读

2024-08-28

中学生经典名著阅读(精选12篇)

中学生经典名著阅读 篇1

最近几年调查表明, 我国国民的阅读率普遍走低, 教师的阅读状况也不尽人意, 很大一部分教师除了教材和教辅之外, 很难看其他的书, 至于经典名著阅读, 更是少有问津, 就历史教师而言, 很少有人耐心地阅读过几本史学经典名著和其他人文与教育经典。

本文意在以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谈谈经典名著阅读的重要意义和阅读的途径。

一、专业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超越性的经典阅读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长期的、连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随着时代本身的发展, 终身学习观已成为个体发展的迫切需要, 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主要途径是教师自己坚持不懈地学习、读书、思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谆谆指出一条建议———读书, “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 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

的确, 教师的教育生命中不可或缺书籍的滋养, 读书是提高教师教育技能技巧的关键措施。但目前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 本身都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 师范教育又没有过系统的滋养, 阅读书籍相当有限, 走上工作岗位后, 因为工作的繁忙和身心的疲劳, 使他们拥有自由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具有阅读习惯的教师, 大多选择了功利性的阅读:即只读教学案例, 读教学技巧的书籍。从教学来看, 技巧当然是重要的, 没有高超的教育技巧, 就没有教育的智慧, 这便是把功利性阅读降格为庸俗的实用主义阅读了, 这种阅读的唯一结果就是窒息教育的精神生命, 扼杀教育的生气。因而教师当前急需要的是超越性的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 “教师要读的书有三类:自己所教学科的书, 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 跟自己所教学科有关的书”, 超越性的阅读就是主张教师直接去读这些方面的经典原著。哲学家叔本华曾劝告有志于哲学研究的人说:“只有从那些哲学家思想的首创人那里, 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 谁要是向往哲学, 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

对于教师来说, 只有这种超越性的阅读, 才能在经典名著中分享前人思想学术成就, 积淀底蕴, 丰富学养, 让自己的内心鲜活, 文化气质油然而生, 也才能把汲取的知识转化为教育永久的动力, 从而达到教育的自然之“道”的最高境界。

中学历史教师的经典名著阅读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阅读中外史学名著和史学理论著作, 深化专业知识, 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能力;二是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著作, 尤其是教育学家的经典名著, 开阔教育的视野, 理解教育的真谛, 把握教育的规律;三是阅读中外思想史上有意义的中国和西方学者在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的人文经典, 构建多元的人文知识结构, 使自己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以便于在历史研究与教学中, 真正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创新性学习的需要

当前,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传道的角色中走出来, 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引导者。如何做一名成功的引导者, 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具备学科研究能力的创新者。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把一味地研透教学大纲、吃透教材、讲透教学内容便视为教学成功的最高境界, 教师潜生的是保守, 不求发展的惰性, 一些历史教师视专业研究为畏途, 不能享受专业发展带来的乐趣。笛卡尔说过:“最具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也同样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一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鼓励和培养读者的好奇之心, 求知之欲望, 阅读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史学名著, 不但可以提高素养, 而且从中可以学到提出问题、分析史料, 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因此, 研读一本经典名著, 就犹如给自己的思想找到一块基石, 立足于这块基石就可以构建自己的学术思想大厦。这便好似站在巨人的肩上, 以他们为思想榜样, 学着以他们的眼光和视角来看待问题, 观察世界, 而这种视角也正是理性的创造性思维的真正动力。教师的这种创新性思维, 有利于课程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主导地位和宏观启迪的实施。

三、课程建设与开发和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 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 教师仅是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 而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积极参与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教师的这种自主决策权力, 无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对课程设计与研发能力的主体性作用的有效发挥, 有赖于教师自身学科知识的深厚底蕴和学科研究的理论素养。

同时,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也越来越被重视。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学反思从根本上说并不是追求得出系统的理论, 而是借助已建立或获得的理论认识来分析教学实践,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教学反思却必须借助于理论的指导, 才能正确地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解决问题、改进教学的方案。也只有具备一定教育理论素养的教师才能在教学反思中站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基础上, 理解所遇问题的性质、内涵和意义, 才能更好地制定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案。因此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直接影响教学反思能力。

目前, 有相当一部分历史教师对历史学科研究理论所知甚少, 对各种各样的历史观也多是道听途说, 或闻所未闻, 教育理论的掌握也是一鳞半爪,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阅读一些历史学科和教育理论类的名家名著, 从中感受其广阔缤纷的理论世界。因为对于历史学家和教育学家来说, 每一本著作都包含着他们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理论内涵, 阅读之, 决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提出的某个思想观点很深刻, 很新颖, 而是因为这些思想观点是被系统的、严密地论证出来的, 认真地阅读, 就是与这些名家们站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思想对话, 体味他们缜密的理论思维过程, 增强理论学习的兴趣, 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和理论修养, 同时又能在这些理论的启迪下, 孵化出新的课程思想, 组合出新的教育观念, 嫁接出新的课程策略。

四、拓展和涵养主体精神的特殊意义

经典著作因其丰富的承载力和阅读的特殊机制在拓展和涵养主体精神方面有其独特的影响力。与经典文本的对话, 与作品意境相通相融, 便能充分感受名家的思想与精神, 因为这些文本都是作者将自己的智慧和生命体验付之于字里行间的, 读懂了就是一种思想和品德的终极关怀, 有益于自身人文品格精神境界的良性构建与灵性启迪。

教师的这种良性的主体精神对学生人格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 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 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 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经典名著阅读为教师的形象增添厚重的质感, 何况爱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好的品格。教师读书的品格感染、熏陶着学生, 师生之间这种精神上的以读书及其趣味为纽带的密切联系, 是师生彼此追寻生命价值的支撑, 是他们相互的智慧和人格力量的共荣共生。

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 除了社会、学校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宽松的舆论环境、工作环境外, 教师自身的善于调节更为重要, 教师不妨在经典名著阅读中有效地进行调节, 因为面对经典的博大精深, 它要求我们要真正地沉静下来, 将宁和怡悦的心境放进书里, 任何浮泛燥动、急功近利的心绪都不可能形成真正的阅读佳境。同时当我们与文化精华对话时, 我们的心灵也会变得坦荡而宽广, 柔韧而顽强, 温煦而宁静, 这种春风化雨般的滋养会荡涤一切的浮燥和倦怠, 有益于思想的自由驰骋和身心的健康与愉悦。

在充分认识经典名著阅读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后, 接踵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去阅读。

五、重组时间, 为教师的阅读创造条件

有些教师感叹, 想读书但无时间。的确, 时间资源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日常教学中, 教师的授课任务已经很重, 除了参与课堂教学之外, 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批改作业等。由于在学校的任务过多、过杂, 教师的在校活动中显得杂乱而片段化, 穷于应付, 缺少时间和精力投入阅读。哈格里夫斯曾把时间比作教师的敌人, 他说:“时间是教师的敌人, 让教师的期望无法实现!”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他认为必须给教师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并引导他们去读书。

教师的反思和学习都需要时间, 学校必须要合理重组教学时间, 解放教师的时间, 把教师从繁杂琐碎、耗时低效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帮助教师实现从“事务型”到“学习型”的转变, 教师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 广阔的阅读才有可能。学校要建立多元化、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 不再让学生的成绩决定一切, 要把坚持广泛阅读也纳入教师评价考核之中, 亦或以校本方案的形式督促教师读书。学校还要努力营造校园读书的氛围, 校长要以身作则, 同时要安排固定的时间组织教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等, 努力把学校办作学习的团体。

六、掌握阅读的工具

面对茫茫书海和我们有限的阅读时间, 如何掂量经典名著对我们专业发展和教学指导的轻重缓急, 价值高下, 不妨依据一些工具途径, 达到更有效的阅读。

1. 走过导读的门径

著名学者、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讲过:“读古代之书, 不可不知其人, 论其世”这就意味着阅读经典, 不仅是阅读经典的文本本身, 同时也是必须围绕着、簇拥着这一“经典”的一系列“经典阐释”来进行, 并以此为门径, 进一步认真地研读体验原著, 寻微探幽。

2. 预备知识的积累

由于年代久远和文化发展变迁, 以及时代知训技术条件的局限, 对于古典名著中的许多内容我们不易做到完整全面的理解。阅读中国古典著作时, 我们需具备古汉语、文献学、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如古典作品中注意的讳字、特殊的修辞、礼俗和典章用语、方言和语音学的掌握等, 理清作者思想, 得出一个合乎当时社会情态及作者原意的解释。

阅读外国经典名著时, 深刻理解原著的精髓需要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的预备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对一些术语的内涵和转移的把握, 方能领略著作的准确含义。

3. 构建阅读的理解力

阅读中, 主体阅读理解能力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审美体悟的鉴赏性理解能力

“鉴赏”是对文本的鉴定和欣赏, 即主体在阅读时辨别、确定文本的优劣, 并由此获得美好的享受, 领略其精神意蕴的活动过程。由于经典名著包含社会、历史、宇宙的多种审美因素, 是个体审美意识、时代审美意识和人类共同审美意识的复合, 使得经典阅读的过程中, 审美意蕴丰富, 而主体在对这种审美性的感悟、理解和接受中, 就是一种鉴赏性理解能力的构建。比如教师在阅读史学名著时, 就是通过这种鉴赏性解读, 潜移默化地感受史学家的学识风范, 以其倡导的思想观念引领自己的行为方式, 并最终实现由外烁的被动模仿向内在的自觉体悟的转化的, 专业学习与发展也便在这种熏陶下渐入佳境。

(2) 解读过程的反思性理解能力的构建

前文说到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反思性能力的构建, 经典阅读中, 也需要这种反思性阅读理解力的构建。现代阅读观认为, 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并不仅是局限于对经典名著的一味鉴赏, 它同时也是对文本的反思性理解, 即由“鉴赏者”到“解读者”的演变。解读观认为:文本是一种包含诸多“空白点”的未完成的立体召唤结构, 而这些“空白点”就是反思的契机, 所谓读书阙疑, 便是这一深层阅读的自然结果。我国学界把读书存疑当作一条理解读物的道统, 朱熹曰“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 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 阅读阙疑, 由疑而问, 必须反思, 方能形成独立的理解。

自然, 经典文本中的内容、形式存在一定的规定性, 我们可以突破权威的理解,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但也不能超越一定的文本限制, 同时, 经典阅读也有一定的选择性, 阅读时同样存在着吸取积极成分, 剔除消极成分的选择, 批判性的反思能力, 同样是要具备的。

(3) 个性化生成的创造性理解力的构成

解读是指向未来的创造, 经典阅读的核心结果不仅强调的是个性化理解, 更要重视的是个性化的生成。解读的目的就是力求在读者与文本的开放式的视域融合中产生新的视域, 实现文本定义和读者自身的共同超越。教师在对经典名著的由鉴赏到解读过程中, 以反思的姿态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创造性地试探回答这些问题, 形成渐进的或突发的思想火花, 由这些思想火花再联系教学的实践过程, 与教学的反思融为一体, 这便是一种创造性理解的生成。

总之,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对于经典名著自在而又执着的阅读, 既是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 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生命质量, 为了心灵的惬意。阅读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永恒的生存方式。

参考文献

[1]仓修良主编.中国历史名著评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

[2]刘明翰主编.外国史学名著评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

[3]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6.3.

中学生经典名著阅读 篇2

零口中学 周成文

设计思想:

《红岩》这部小说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具有强大的可读性。被誉为“青少年成长不可不读的作品”。因为青少年在受教育时期读什么书,不是无足轻重的问题,而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问题。当今社会流行的“快餐式”文学作品,大多数作品无从评估其艺术性和思想性,它们属于成年人的休闲读物。给青少年的阅读以正确的引导,用文学的经典著作滋养下一代,用革命文学的经典激励下一代,这是语文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巴金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是要人变得更好。”

初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崇拜偶像,崇拜英雄。而《红岩》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个个当之无愧,正是时下孩子们缺少的应当崇拜的偶像。歌星、球星固然可以成为学生狂热崇拜的偶像,但是青少年的偶像世界更应该有革命先烈的一席之地,不能让我们的孩子精神世界有空白和残缺。

教学目标: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题,引导学生做有信仰、有抱负的新一代中学生。2.用复述和过电影以及记读书随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强化阅读革命文学经典的兴趣,引导学生走一段“红色阅读”之旅。

教学准备:

1.《红岩》小说做到学生人手一本。2.有关视频、图片、文字材料。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从学生读书现状引出革命小说《红岩》的推荐。

教师指出学生需要拓宽的阅读面,从而引出革命文学《红岩》的推荐——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烈士的血痕已经浅淡,但是历史不会忘记,民族不会忘记,我们这无数后来的人不会忘记,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舍生忘死,勇于献身的革命前辈。我们应当发扬革命先辈无私无畏的伟大精神传统,前赴后继,完成革命先辈未竞的事业,未了的遗愿,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所以在我们的读书世界中,应该有革命文学的一席之地。《红岩》就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励志读物”。

二、推荐《红岩》的若干理由。

1.请读过《红岩》的同学自由谈一谈自己的看法。预设:①故事特别吸引人,想一口气读完。

②长辈特别推荐,用心良苦。

③看电影和电视剧之后,没看够,想再读读原著。„„ 2.教师在学生畅谈的基础上进行凝炼和补充。

①小说中的很多人物不是虚构的,而是有真实的人物原型。

字幕打出人物原型参考:

江姐(江竹筠)彭松涛(彭咏梧)成岗(陈然)小萝卜头(宋振中)华子良(韩子栋),1947年8月18日成功越狱(唯一越狱成功的革命志士)大特务徐鹏飞原型人物:徐远举

叛徒甫志高原型人物:刘国定、冉益智、李文祥、涂孝文等 ②作者也都是亲身经历这段历史的人。

杨益言、罗广斌都是在重庆解放前投身反蒋斗争的共产党员。被捕后,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内目睹了许多革命者顽强不屈的斗争和壮烈牺牲的场面,并且自己也亲身经历了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③《红岩》的故事取材于真实的历史。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重庆秘密监狱渣滓洞、白公馆制造了骇人听闻的“11.27”大屠杀。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出示字幕:

渣滓洞仅有15人脱险成功:

肖钟鼎、刘德彬、孙重、傅伯雍、周洪礼、张泽厚、杨纯亮、陈化纯、杨培基、刘翰钦、周仁极、杨同生、钟林、李泽海、盛国玉(女)。

白公馆仅有19人脱险成功:

罗广斌、周居正、毛晓初、郑业瑞、任可风、段文明、贺奉初、杜文博、杨其昌、周绍轩、尹子勤、王国源、李荫枫、郭德贤(女)、郭小波、郭小可、江载黎、李自立、秦世楷。学生阅读,谈感受和发现。(罗广斌是《红岩》的作者之一)④影响深远。

1961年1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可以算作是珍藏版)。在1997年已经第48次印刷。被译为多国文字,发行量高达千万册,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被誉为“青少年成长不可不读的作品”。

三、阅读《红岩》的方法。

1.读过的同学或者喜欢读书的同学谈成功的读书经验。预设: ①顺序阅读法。

因为这个故事有清晰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所以很适宜从头读到尾,以便清楚地了解事情前因后果。②写读书笔记阅读法。

因为这是一个令人热血澎湃的故事,每一个英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都令人过目难忘。读过之后,信笔写下自己当时的感受,可以更好地把握阅读的主要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感情,体会作者的感情,与作者及书中的人物心心相印。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世纪新人。

③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法。

在浏览目录的基础上,认真读一读前言,对整个故事的梗概有大致的了解。然后选择最想首先阅读的章节细细读来。2.教师推荐适合这本书的几种读书方法。①形成画面的方法。读书把语言文字转化成鲜活的形象与画面,这是一个硬工夫,需要我们不断习练。阅读这本书,可以在自己的脑子里边读边形成画面,这样可以读得特别深入,真正做到入眼,入脑,入心。播放电视《红岩》视频片断,学生谈感受。②复述情节的方法。

读过某个章节,我们被书中的情节与人物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特别想与人交流和沟通。那么,我们可以在各自的小组或者在家里与爸爸妈妈绘声绘色地讲一讲所读的章节,这样还可以练习口语表达,提高口语水平。

学生课堂之上选读某个章节,说主要内容。再试着在小组内讲一讲。

四、维持读书热情,培养读书习惯。

1.出示其它红色经典推荐书目。

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吴强的《红日》、徐光耀的《小兵张嘎》、张品成的《赤色小子》。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2.发出号召。

中学生经典名著阅读 篇3

关键词:后现代阅读 大学生 经典名著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4-132-003

Postmodern Reading the Class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Read and

Countermeasures

Sun Shuhua(Hun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and Engineering, Hengyang, Hunan, 421001)

Abstract: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pick through reading the classics of the situa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udents' reading the classics,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read post-modern times on the way and reading the classics.

Key words: postmodern reading; university students; classics

CLC number:G252.17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4-132-003

阅读是人类世界特有的文化传播活动,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文学名著是名人所著,经历了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并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力的杰出作品。而文学名著在大学生人格意志、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和塑造心灵等方面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优秀的文学作品塑造了民族性格,影响了民族心理,增长了民族智慧,为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打开了一扇窗户,更由于它在最小的面积上凝聚了最大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信息,因而,文学阅读也就成为一个人构建精神家园、创造诗意世界的最重要的活动。

然而,由于社会激烈的转型,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生活的快节奏,人们追求实用、速度、效率等客观因素的深刻影响。网络和电子媒介的普及和应用也正飞速地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整个社会陷入了一个“浅阅读”的浮躁时代,在这个功利时代安坐下来静下心阅读文学名著几乎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大学生不读书、不读名著现象已经司空见惯。据2010年3月7日《中国文化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民图书阅读率已连续 6 年走低。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它的阅读水平。在强调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走向和谐文明的今天,全民阅读特别是大学生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来认真实施。

1 后现代阅读方式的特征

著名学者高宣扬在《后现代论》中指出:“作为一种表现时代精神的思想性范畴,‘后现代’所要表达的是一种‘不确定’、‘迷糊’、‘偶然’、‘不可捉摸’、‘不可表达’、‘不可设定’及‘不可化约’的精神状态、思想模式、品位模式和事物状态。”近年来,现代网络技术的进步使传统阅读方式和现代阅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人们的阅读方式具有了明显的后现代特征,从而也标志着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传统阅读和现代阅读相比,后现代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是信息时代和读图时代所特有的产物,是一种以图画代替文字为主要内容,以超文本代替纸本为主要载体,以解构代替结构为主要方式来获取信息的一种阅读方式。[1]后现代阅读时代以其跳跃的超文本的非线性阅读、海量的浏览式的浅阅读、调侃的颠覆传统的消遣性阅读、交互的互动的对话式阅读、多元的时尚的充满不确定性的阅读方式,使中国传统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后现代阅读作为一种在数字化信息时代蓬勃发展的新生事物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广博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迅捷方便的检索方式、图文并茂的阅读手段和轻松自在的阅读体验、相对开放的阅读环境和相对廉价的阅读成本、广泛密切的社会关注和敏感热切的社会参与等等。但是,由于后现代阅读方式反映的是人们面对信息压力时产生的一种焦虑、浮躁的心态,推崇的是娱乐、游戏、休闲的快餐式的浅阅读,阅读时更注重当下的快感和满足,使得读者对社会与文化的深度思考逐渐缺失,同时,纷繁芜杂的海量信息,使得自控力弱好奇心又强的读者在阅读时注意力难以集中,阅读效率低下,并且极其容易在多元文化面前受到道德冲击,迷失自我。后现代阅读语境下,大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正在逐渐式微。[2]

2 后现代阅读时代大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现状

大学生平时学习比较紧张,需要应对各种资格考试、等级考试及其它各种考试,同时还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阅读时间相对较少。而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更是使大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变得肤浅、功利,传统、高雅、严肃的经典名著颠覆成戏说。[3]笔者对所任教的导游专业的152名学生进行随机采访,惊讶地发现通读过四大文学名著原著的学生没有一个,读过其中之一、之二的也是屈指可数。在图书馆工作多年,也发现书架上的中外文学名著常常是问津者寥寥。很多学生常看的杂志只有《读者》、《故事会》以及时尚杂志《瑞丽》等;受大众传媒、大众文化的影响,图书馆借阅量较高的有钱钟书、张爱玲、海岩、安妮宝贝、郭敬明等作家的作品以及金庸、梁羽生、琼瑶、三毛、卫斯理等作家的言情武侠、玄幻推理小说,李敖、刘墉、余秋雨、易中天等人的散文随笔和以秦、汉、唐、明、清朝历史和人物事件为题材的史传小说……追逐时尚、注重消遣和娱乐,目的性明确、阅读功利化是大学生阅读的基本特征。

毛泽东曾要求八大军区的司令员每人读《红楼梦》五遍,当今读图时代,许多大学生之于《红楼梦》、《水浒传》,只看过连续剧;不再迷恋于《西游记》瑰丽神奇的想象,更喜欢的是《大话西游》、《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他们也不再悉心研读《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艺术、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更热衷于《水煮三国》、《诸葛亮日记》等对经典名著的调侃和解构,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还衍生出《三国无双》、《星际三国》等170多款电子游戏,文学名著文本被拆解成风中碎片……大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疏离,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3 大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阅读,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建设更离不开阅读。国际阅读学会在总结阅读对于人类的最大的益处时,曾经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它的阅读水平。

经典名著,是经过时代洗涤后,沉淀下来的文学艺术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无论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还是从作品精神内涵角度看,都可作为学生学习的典范。三国时期,孙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司马光·《资治通鉴》)吕蒙读书后即非复“吴下阿蒙”。毛泽东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的菊香书屋,从1950年到1966年就收藏了书籍十几个书架,多达几万册,建成一个资料齐全,又适合毛泽东需要的个人藏书室,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无论是负笈求学的青少年时代,还是在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中,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担任党和国家主席的日理万机的政治生活中,都在孜孜不倦地读书。是读书造就了毛泽东,毛泽东从农民的儿子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都和他“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有着必然的联系。

易中天先生在《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中曾说过,“先秦诸子中,我们可以从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在老子那里读到生活辩证法;在庄子那里读到艺术人生观;在荀子那里读到科学进取心——在孔、孟、墨、韩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态度,在老子、庄子、荀子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智慧。”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谈读书》中也对阅读有过精辟的论述:“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阅读可以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可以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建构核心价值。在强调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走向和谐文明的今天,经典名著的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应该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来认真实施。

4 后现代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怎样引导大学生进行经典名著阅读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风气,这个民族是可怕的,也是很悲哀的。”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在这个后现代阅读时代,不能单纯地储存图书,而应该主动服务,肩负起向读者推介图书,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使命。那么,后现代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怎样引导大学生进行经典名著阅读呢?

4.1利用世界读书日倡导和推动经典名著阅读

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在世界读书日,高校图书馆可协同团委通过读书和举办讲座等形式开展活动,让书香飘满校园,这对于推动全民族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将起到促进作用。各级领导也可以在这一天深入学生生活,助推学生阅读。“学而时习之”,“学而不厌”(《论语》),长此以往,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经典名著的阅读,就能升华我们的人生。

4.2加强图书馆馆藏建设,丰富和充实文学类馆藏

图书馆建设是开展读书活动的基础工程,没有布局合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很难想象会有学习型学校。高校对图书馆的建筑面积、环境设施、图书数量、服务质量等做出较高的要求。由于经费紧张,物价上涨等因素,高校往往压缩文学类图书的采购,理、工科类学校图书馆的科技类图书所占比重很高,社科类图书往往只占购书经费的较小部分,而经典名著流通量不大,在书架上也显得单薄,普遍存在藏书陈旧、种类少、更新慢的问题,这在客观上打击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及时建立与大学生沟通的渠道,不断分析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取向,购买一些经典名著,合理调整文学类图书的馆藏结构,满足大学生的阅读需求。

4.3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吸引更多学生来馆阅读

一方面,图书馆要尽可能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在声光、色彩、温湿度和环境布置上下功夫,尽量使读者在视觉、听觉、感觉和心理上感到舒适,宁静、优雅、舒适、整洁、温馨而又人性化的阅读环境能够吸引并留住读者,使读者安心完成自己的阅读和思考。另一方面,图书馆要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手段,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4.4开设公共课程,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文学作品

后现代阅读时代,提纲式、读图式的速读和缩读的方式,难以让人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在人类文学经典的宝库中,汲取人生的养料,获得思想启迪,情感熏陶,精神升华,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放。作为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使命的高校图书馆,有责任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进行经典名著的深度阅读。一方面邀请专业教师作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以校园文化节、读书沙龙、征文竞赛、阅读演讲比赛等形式来推动经典名著的学习和阅读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读书活动中找到读书兴趣,获得读书动力。

吴宓说:“哲学是汽化的人生,诗是蒸馏(液化)的人生,小说是固化的人生,戏剧是爆炸的人生。”阅读不同的作品,必须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读唐诗、宋词,因为它们是“蒸馏”的人生,阅读时要“慢品”,要“浅斟低酌”。而读戏剧,则要“入戏”,要打开身上的每一个毛孔,让“爆炸”在自己身上发生,体验现场震撼的感觉。经典名著的深邃与复杂也决定了不仅不同的经典需要不同的读法,同一经典在不同的阶段阅读,也要用不同的方法。因此,另一方面,图书馆要联合校学生会、团委一起牵头,举办中外经典名著解读系列讲座。专家学者独到的见解和渊博的学识,从不同侧面揭示经典名著的意蕴和内涵,能够使读者茅塞顿开,受到启迪,同时,专家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也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5 结语

后现代阅读时代,大学生要有重视阅读经典名著的意识,主动培养自身的阅读兴趣,要把经典名著的阅读作为人生的必修课。逝者如斯,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大学时代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学校的师资资源和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在阅读实践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强知识底蕴,提升人文素养,这样,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从容应对,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高宣扬.后现代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4.

[2]孙桂洁.对于大学生阅读经典问题的深度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9,(4):53-55.

[3]张苏梅.浅析后现代阅读方式[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7-30.

文学经典名著阅读四步法 篇4

第一步 泛读法

泛读, 就是一般地、初浅地读, 目的是让学生在泛读中掌握基本的、常识性的知识, 比如作者的生活朝代、故事情节、人物姓名、写作背景等。这种阅读, 仅仅停留在初级层面上, 远未达到对人物形象进行详细分析, 对人物性格进行深入探讨, 对人物的内心情感进行细致揣摩的程度。如读《红楼梦》, 学生会告诉你林黛玉体弱多病、多愁善感, 王熙凤性格泼辣、能说会道、富有心计, 贾宝玉疯疯癫癫、无所事事。这些评论不能说不对, 问题是过于肤浅、过于表面, 缺乏独立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学生要具备较高的欣赏水平, 较高的分析能力, 就需要教师作进一步指导, 引领他们迈向更高的台阶。

第二步 精读法

精读, 不同于泛读, 所谓“精”, 必须注重读地要细致、有品位, 不流于俗套。要想做到这一点, 并不是随便说说, 或者一篇小说读上一年半载就叫做精读。在你了解了书的背景和故事主线之后, 要在具体的细节上下功夫。比如说:《老人与海》这篇小说的主题意义是什么?相信在很多老师的引领下, 或者学生自己的判断下都会得出:老人桑提亚哥在与鲸鱼搏斗时表现出了不肯服输, 刚毅而坚强的“硬汉”精神, 尤其是那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更是给人以震慑。但是, 当你结合时代和背景, 仔细地去探讨本书的主题意义时, 就会发现还不仅如此, 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从更多的层面去理解《老人与海》的意义所在。例如:大海的象征义、鲨鱼的象征意义、大马林鱼的象征意义, 以及最后一幕出现的一对情侣对大马林鱼骨骼的评论等, 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以新的启示。

第三步 巧读法

所谓“巧读”主要是放在“巧”上下功夫。例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 对于很多同学初次拿到厚厚的一本书, 往往会望而却步, 甚至有的同学开始还有兴趣或者想去尝试, 但是由于阅读量太大, 再加上老师强硬的逼迫, 会给我很多同学的心中留下“怯读”的阴影。所以, 我在高一的时候, 布置读《三国》并不是一下子从每个章节入手, 而是主要先给他们介绍书中具有个性色彩的人物, 例如刘备的、关羽的重情义, 张飞的粗犷而霸气, 曹操的狡诈和多变。一开始慢慢引导, 学生自然便会引起兴趣, 然后使他们迫不及待的自己去找寻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另外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便是通过学习成语的方式来学习三国, 我把它称之为“成语话三国”。顾名思义, 就是通过书中的很多成语引发一个有一个故事, 从而把这些故事串联起来, 那么对于三国一书的主要情节也就记得八九不离十。通过我的搜索和统计, 三国一书中可以找到的成语一共是八十二个, 几乎每个主要的故事都可以用成语去概括。你比如说:三顾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望梅止渴、三气周瑜、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等等, 在教学生记住成语的同时, 也记住了一个有关三国的故事, 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第四步 问读法

围城经典名著阅读笔记 篇5

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毫无疑问是悲剧的典型,重重城墙之内的他早已没了男人的血性。铁的硬,豆腐的淡而无味,轿子的容量狭小,还加点泥土气,这就是他们的民风,就是发财做官的人,也欠大方,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能如周敦颐笔下的盛夏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者,少之甚少。在如此小气的环境下成长,便是方鸿渐悲剧人生的第一重城,钱钟书先生在本书之初便交代出主人公的家庭背景,一番伏笔之下,后来主人公的多少荒唐和怯懦也就不那么让人反感而是觉得可悲了。

第二重城。文凭不过白纸一方,却能将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方鸿渐在国外不学无术、不思专攻,临到毕业在父亲和丈人的催促下才慌乱得在毕业证书上造假。人生如棋盘,一步错步步错。既胸无大志,又不敢随性而活,这样的人是极为矛盾的。虽说造假证是当时国内社会对留洋博士过于推崇之下的不得已,但是这一行为终究为他归国之后遭遇的种种歧视埋下了深深的伏笔。这一重城,是社风世情,是造假证归国之后被无知的乡人盲目吹捧的些许自得,竟幻化成迷境幻影,让方鸿渐难以清醒。

第三重城。封建时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西方自由恋爱的思想在当时中国青年的身上并存,方鸿渐是个矛盾中的典型。一封古文书信回乡想要与周家姑娘解除婚姻,却不敢承认自己真实想法,拿着两不耽误的借口与父亲商量,被父亲痛骂一番立马就收了心思;归国的邮轮上,他既为鲍小姐的大胆举动心神荡漾又觉得不成体统怕人瞧见;归国后他明明心念着唐晓芙,却又不敢对苏文纨挑明心意。如此纠结、不会拒绝的人,如何不会坎坷一生呢?

一个方鸿渐,映射了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迷茫、纠结、既不敢与传统割裂,又不敢真正接受新潮。在这样的人物里,也有当下年轻人的影子。我们也会偶尔迷茫、没有目标、无所适从,可是从这样的人物身上,我们终该明白,所有阻碍我们的城墙并非只是外界造成,没有人可以困扰我们,能够困扰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一个足够睿智的人,可以看穿世事的因由,不为所惑;一个足够洒脱的人,可以不顾世人的眼光,率性而活;一个足够强大的人,可以不惧任何磨难,砥砺向前;一个足够坚定的人,终究可以成为想要的自己。

阅读经典名著,提升语文素养 篇6

关键词:农村教育;阅读名著;素养

一、现阶段名著阅读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师和家长不够重视

目前在我国农村,名著阅读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犹如带着镣铐的舞蹈。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当中,学校、教师和家长往往都会因为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而只注重对学生的应试教育。

2.学生自身不够重视

对于很多农村的初中生而言,他们并不太喜欢阅读具有深邃含义和现实意义的经典名著与文学作品,而更喜欢阅读现代流行的许多快餐书籍,比如小说和漫画等。经典文学名著因为其自身特性,通常具有一定的地域风格、人物特色和时代特点等,与农村初中生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等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再加上大多数初中生因为年龄所限,生活经验缺乏以及思维模式有所限制,尤其是农村初中生更是对世界各地多彩文化的见识体验少,因而导致他们会对经典名著的阅读理解感到难度很大,也就不愿意深读和深究。

3.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很多在名著阅读这方面的教学方法都较为落后,其主要表现在: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较少、讲解方式自说自话、太过灌输给学生自己的主观阅读体会与感悟、以名著总结资料代替名著让学生进行阅读等,这些落后且过于形式化的教学方式都不利于学生的名著阅读与思考,更何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名著来提升语文素养的措施

1.改变思想

若想改变现状,解决以上问题,让农村初中的学生真正可以通过阅读名著来提升其语文素养,首先就要从思想入手,也即是学校、教师和家长都要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性。其次从实际情况上来看,我国近年来中考语文的名著阅读题所涉猎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仅依靠课本中的名著节选课文已经无法完成试卷上的阅读题目,所以这更需要加强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和范围,从而使学生真正学好语文这门课程。

2.制订措施

制订一套完整完善且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对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方面来说意义重大。制订这项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让农村初中的学生真正开始开展阅读名著的活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名著阅读活动进行引导,而并非只单纯对名著的内容进行讲述与解读。教师将传统的名著讲述与解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对名著做出简要介绍后,激发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继而主动开展阅读,是一项非常好的名著阅读引导措施。当然,这一引导措施若想真正发挥出其效果,还需要做到常态化,也就是要促进学生阅读名著的坚持性,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名著阅读习慣;学校或班级内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名著阅读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的同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个人所长,并通过一定的比赛竞争来提高学生对阅读名著的热情,继而更进一步达到教学目的。

3.指导方法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时,要充分令学生把“读”与“写”两者相结合,以求让学生真真正正地读出实实在在的效果。其具体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点:让学生制作名著简介卡片,摘录名著的作品名、作者、作者国籍以及主人公的相关信息等,以便记忆;让学生进行名著故事梗概写作,比如结合名著的序言与后记等写一则几百字的内容简介,以增强学生对名著全书的整体印象;让学生摘抄名著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写名著片段简评,比如根据所摘抄下来的精彩片段进行分析与简评,以便学生及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写名著全篇的读后感,使其真正体会到名著带给自己的人生启示与文学熏陶。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工作尤其是农村教育工作的成效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地引导农村初中生进行经典名著阅读,从而提升其语文素养,很多教育教学专家和工作者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总结出了重要理论。然而,若想真正做好这项工作,使农村初中的学生真正阅读好名著、学好语文这门课程,还需要更多的农村教师们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浅谈高中生如何高效阅读经典名著 篇7

一、宣传发动, 寻求支持

高中生阅读现状难以令人满意, 学校的忽视、家长的漠视是很重要的原因。学校、家长是功利的, 他们关注的是分数、排名。所以, 打动他们得从功利入手, 从分数谈起。随着江苏省高考方案的变化, 语文在高考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新高考中, 语文试卷分值已增加到160—200分, 绝对分值增加了, 相对分值增加得更多, 语文分值已由原来占总分值的五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一强, 文科更是占五分之二强。试卷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文科类考生直接考名著阅读的分值在15分以上。这种形势的变化, 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传达给校领导和学生家长, 引起他们的重视和关注, 改变他们对语文学科尤其是名著阅读的轻视态度, 获得他们对学生开展名著阅读的支持。

二、科学规划, 统筹安排

经典名著阅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需要高中三年的统筹规划。结合高中生的实际、《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和江苏省《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 我们给学生做了三年一贯的规划, 详见下表: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利用每天中的时间。我们的口号是“事情做完就看书”, 无论什么时候, 做完了该做的事情就看书, 给自己规定每天读书的量, 比如一天读20页。2.设立早读、午读制度, 保证一周中有不少于两次的课外阅读时间。3.课上时间。开设专门的课外阅读课, 每星期抽出课表中的一至二节课, 专门用于课外书的阅读、指导、活动。4.双休日、寒暑假时间。每学期读书不少于2本。

三、兴趣激发, 方法指导

语文学习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能太过功利。对学生来说, 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 他们渴望自己喜欢读的书, 其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它初始是没有十分切实的目标的, 不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真切的任务而去读书。读书的功用主要在于获取生活信息, 满足个人情趣, 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则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因此, 必须淡化课外阅读目标要求的功利性, 让学生自由地读书。

1.激发读书兴趣, 培养读书习惯。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 当是语文教师的天职。让学生阅读兴趣持久而浓厚, 避于媚俗追求典雅,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2.选择适合学生的作家作品。

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 并且表现为他能用那些英勇的、忠于崇高思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只有自己对自己谈话, 诉诸自己的良心, 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

3.指导读书的方法。

多读是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 但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 必须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益。读的积极性有了, 还存在一个怎么读的问题。学生喜欢读书, 但多数学生并不会读书, 有不少学生仅仅追求一个情节, 有的读了不少书但收益并不大, 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我们对学生要少一点方法论, 多教给他们一点“渗透术”。要致力于整体领会, 通过阅读充实学生心灵, 让他们心无旁骛, 在内容情理、语言艺术上多领悟。大致的方法如下:

(1) 浏览了解。先看看作者是谁, 写作的背景如何, 再读读序文以及跋语, 了解一下名家对该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评价。然后通读一遍作品, 感知作品的故事以及人物的命运。 (2) 宏观阅读。俯瞰作品全貌, 把握作品的叙事技术与结构布局或者叫写作模式。 (3) 微观精读。细读文字, 理解作家的语言风格和写人画物的各种技术。在此基础上, 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4) 随时进行勾画摘抄。学生在阅读的同时, 要标出精彩词句、语段, 课余进行诵读, 这是一个直接积累知识的过程。 (5) 做好读书批注, 制作卡片。 (6) 写评论文章或者读书随笔。学生可以在习作里评价作者、分析作品, 也可以引发联想、提出观点。 (7) 集中阅读与广泛阅读相结合。在专门阅读自己喜欢的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后, 要广泛阅读一些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专门阅读可能受益比较大, 较明显地接受其风格与思想的影响, 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得以快速提高。广泛阅读, 可以了解多种写作风格, 从中吸收更多有益的东西, 便于形成自己的风格。

四、健全机构, 丰富内涵

1.健全学校课外阅读的组织机构, 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 主抓教学的行政领导担任副组长, 并设立相应的组员。课外阅读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步骤地进行。

2.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办学品味。如建立古诗长廊、读书园、读书角等。全力打造“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寝室”,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3.设立班级图书箱, 每年尽可能多补充新书。班内设置图书角, 制定具体的借书、换书、捐书制度, 以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

4.教师要加入到读书活动中, 与学生一起看书, 定期交流读书心得等。

5.学校、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 做好家长工作。要求家长积极支持子女的课外阅读, 陪子女多逛书店、多买书, 常谈论书本内容、交流读书体会。

6.让学生制作“读书卡”, 记录阅读过程。“读书卡”的内容包括:书名、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日期、读完整本书时的日期、推荐这本书给同学阅读的理由、家长签名;背面记录哪一天从哪一页读到哪一页。“读书卡”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性材料”。学生可以把它作为书签用, 教师又可以把它作为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凭据。学生读完一本书就可以交一张“读书卡”, 负责收“读书卡”的学生会及时将书名登记在“本学期已读书目”的表格上。

7.成立“阅读小组”, 交流阅读心得。全班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阅读小组”, 各小组推选小组长, 小组长负责登记每个成员所拥有的课外书目, 组织小组成员制定读书计划。小组成员若能按计划完成阅读任务, 在一定时间后, 他们就可以交流大家都读过的这几本书的心得体会并互相促进。

8.以班级、学校为单位,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推进课外阅读的开展, 维持学生阅读的热情与兴趣。譬如:定期举办 “好书推荐”活动、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报告会、读写知识竞赛、古诗背诵竞赛、读书笔记评展、手抄报展评、读书沙龙、评选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等。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积极性。

总之, 提高高中生经典名著阅读的有效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需要我们常思、常辩, 更需要有心人为之奋斗不息。

我国著名女作家茹志娟读书十分讲究读懂、读熟、读透。在她家书房的墙壁上, 挂着这样一幅条幅, 上面写着两个大字——“煮书”。她对青年人说:“对于读书, 光看是不行的。看个故事情节, 等于囫囵吞枣。读, 就仔细多了, 然而读还不够, 进而要‘煮’。‘煮’是何等烂熟、透彻, 不是一遍两遍可熟的。”

茹志娟对读书的理解, 就是“看”—“读”—“煮”, 这样就做到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初步了解到透彻理解。我们在读书时, 也要把读的书“煮”烂, 记在心中, 千万不要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中学生经典名著阅读 篇8

文学经典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取知识, 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与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的对话中, 接受精神的洗礼、心灵的滋养、灵性的启迪, 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他的阅读水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正因如此,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其中初中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新课标教材把名著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序, 以突出强调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以期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融会贯通, 相辅相成的目的。

二、学生阅读现状的分析

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很多媒体都有报道, 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更是深有同感。对本校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 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阅读品位堪忧。学生课外忙里偷闲读点东西, 主要是为了放松消遣, 他们只愿意读点通俗读物。

2.阅读方式堪忧。“读影视版”“读连环画”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如对初中生最感兴趣的《西游记》的阅读方式调查, “读原著”有20%、“读简缩版”有40%, “读影视版”有40%。

3.阅读习惯堪忧。对八年级800个学生进行调查:学生选择“圈点批注”的有230人次;选择“摘抄好词好句”的有250人次;选择“写读后感”的有50人次;选择“只读不动笔”的有270人次。也就是说, 有33.7%的初中生课外阅读基本只读不动笔。

三、学生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的原因分析

导致初中生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的原因很多, 大致有几个方面:

1.没有时间。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 学生课业负担重, 从早读到晚自习, 有很多课和成堆的作业, 学生没有时间顾及课外阅读。

2.缺少支持。在学校, 教师以分散精力, 影响学生为由, 不提倡阅读课外阅读;在家里, 家长只看学生成绩, 认为课外书是“闲书”。

3.缺乏指导。很多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 渴望读些好书, 但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 学生无从选择, 往往逮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

四、我的思考

如何改变这种令人忧虑的阅读现状,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潜心摸索, 得出些许粗浅的认识。

(一) 确保学生阅读的时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少做题, 多读书”的主张。为了切实让学生有时间可读, 又不增加其负担, 我就大力提高课堂效率, 尽可能减少其他作业。把以往一些抄写这些费时、低效, 甚至起反作用的作业, 大胆废除。与之相反, 将课外阅读当作一门天天要做的作业来布置, 以保证学生阅读时间的占有, 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 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引领

近年来, 中学生阅读情趣与品位日趋娱乐化、浅层化。一些学生的课外阅读只凭喜好, 随便找一些武侠、言情、搜奇猎怪的小说来读, 这样不仅收获不大, 反而容易受书里不良东西的影响, 产生副作用。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蒋绍愚先生说得切中肯綮:“……如果不加引导, 完全让他们自由选择, 那么, 就可能会有相当多的学生只愿意读一些通俗文艺, 消遣作品, 而终身和经典名著无缘。如果我们培养了这么一代人, 这将是一个绝大的悲哀。”课外阅读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 就会陷入误区, 被社会上的一些低俗的不健康的东西迷住眼睛, 从而背离“好读书, 读好书”的课外阅读宗旨。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阅读的书, 比不阅读还要坏。“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成长需求, 一方面鼓励学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文学名著;另一方面, 向他们推荐品位格调俱高、文质兼美的时代作品。

(三) 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序指导

初中生的阅读刚刚起步, 学生往往不能自己很快地摸着门径。如果听任学生自己盲目阅读, 不仅收益甚微, 而且还往往使学生在观念上产生误会, 以为课外阅读只是粗略阅读, 不需要精研。久而久之, 养成不良阅读习惯, 读任何书都马虎了事。因此,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如冰心的《繁星·春水》,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展开联想和想像, 深入感受诗的意境, 进而与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 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像《鲁滨逊飘流记》、《格列佛游记》等小说, 学生容易被其中曲折的故事所吸引, 但不能就此止步。可以先让他们理出小说的情节线索, 掌握故事的大概, 然后引导他们关注其中的人物性格和小说的深层内涵, 以及小说艺术上的突出特点, 这样才能在多方面受益, 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四) 保护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导师, 是阅读的最大动力。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 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课外阅读是学生的事, 教师只能引导, 不能越俎代庖, 而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 允许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自主权。只要内容健康, 尽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例如喜欢想象、幻想的同学可以选择《海底两万里》、《西游记》等;有远大抱负的同学, 可以选择《名人传》、《居里夫人传》等……其次, 应积极开展活动, 保持学生兴趣。如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 让学生以“保尔精神之我见”为话题作演讲;读《水浒传》开展讲故事比赛……这些活动, 不仅让学生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中学生经典名著阅读 篇9

一、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意义

初中阶段正当人生的黄金时期, 阅读名著, 如同与大师携手, 可以增长见识, 提高修养, 丰富情感, 启迪智慧, 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为精神补钙。

1. 有利于开拓视野, 提高语文素养。

绝大部分经典名著容量大, 人物多, 生活积累和艺术积累丰富, 上下五千年, 纵横几万里, 包含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 《红楼梦》就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阅读长篇文学名著, 可以吸收丰富的知识, 积累各样的经验, 神游四海名山大川, 尽享各地的美妙风光, 探索微妙心理, 徜徉历史长廊, 极大地拓展视野, 增长见识。

同时, 在阅读过程中, 还可以积累语言材料, 在头脑中建立和贮存对语言的种种感性认识, 形成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 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 有利于发展个性, 丰富精神世界。

文学名著内容丰富, 异彩纷呈, 中华古典文学让学生认识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各国的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异域风情, 尊重多样文化;作品中人物的美好感情、高尚气节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了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品中的各种是非观念、传统现代的冲突激荡让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长篇文学名著阅读必须长期坚持, 要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欣赏又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从而发展个性, 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3. 有利于陶冶性情, 提高人文素养。

名著阅读对学生美的情操的陶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黄庭坚说, “士三日不读书, 对镜觉面目可憎, 向人则语言无味”, 就是说读书有益于陶冶人的性情。名著阅读过程也是接受美感教育的过程。经常进行文学名著阅读, 能陶冶学生的性情, 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并借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当前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及其原因

当前名著阅读的现状如何?据笔者近二十年从教农村中学的观察:尽管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 提出了量化标准, 出现了名著导读设计, 各地区中考也加入了名著阅读的考查, 尤其是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名著阅读得到了一定的强化。但是, 作为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 有阅读的时间, 却因家庭和自身等因素, 名著阅读的意识不强, 阅读习惯没有养成;八九年级的学生教材推荐和中考考查的名著阅读率尚可, 可是在阅读品质上功利性、依赖性、浮浅性较为严重, 名著阅读的广泛性就更加令人担忧了。可见, 当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究其原因:

1. 教育现状使学生教师一起远离了名著阅读。

对于名著阅读, 现在并非不重视, 只重视名著阅读的目的被局限于提高教学质量, 看名著只是为了应试, 这意味着必须为课内阅读服务, 围绕课堂所学内容展开。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 课外阅读如果不遮上一层“为了学习、为了成绩”的面纱, 就难以正大光明地出现在家长和学校面前。即使一部分支持学生阅读名著的语文教师, 也是出于“有了一定的阅读量, 语文成绩才能上去”和“名著阅读能提供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问题是, 以这样的功利面目出现的课外阅读, 是否真正适合青少年的成长需要?能否满足他们的心灵饥渴?这也许就是很多青少年学生畏惧名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当阅读与成绩挂钩时, 阅读就不再是一种享受而变成负担了。

2. 快餐文化的流行、网络文学的泛滥造成学生观念的偏差。

不少学生及家长认为, 以前从书上得到的, 现在同样能从大众媒体中得到, 所以没有必要读书, 这就使快餐文化、网络文学挤占了学生大部分的读书时间和空间。殊不知, 那些诸如“大话西游”、“水煮三国”之类的快餐文化不但远离了原汁原味的名著, 甚至还是对原著的歪曲和亵渎。试问这怎么能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审美熏陶, 怎么能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3. 当前思想教育滑坡, 弱化了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淡化了国家和民族意识, 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自我欲望膨胀, 个性自由迫切, 在此情况下, 他们很少关注名著这些沉重话题。因此, 我们更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让经典名著为中学生的精神补钙。

三、引导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策略探索

面对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 身体力行, 为学生课外名著阅读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 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 坚持经典阅读, 积累人文素养, 提高文化品位。以下是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和探索。

1.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第斯多惠说过,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学生阅读, 不如营造一种氛围, 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调动他们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教室、图书室是学生阅读的重要阵地, 室内可挂设有关读书名言的条幅, 出版以读书为主题的墙报, 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同时, 教者还要深入学生, 了解读书的进度, 解答读中的疑问, 交流读后的感受等, 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欣赏名著, 感受阅读的乐趣。

2. 获得家长的支持, 创设家庭读书氛围。

课外阅读的时间有一大部分在家里, 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 应让家长明白, 孩子的阅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引导。然后让家长知道具体的做法:为孩子创造安静的读书空间, 为孩子选择足够的好书, 给孩子足够的读书时间, 甚至帮孩子制定适宜的阅读计划等。

更进一步说, 家长要孩子多读书, 自己也要多读, 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家长要注意创设人文学习的家庭环境, 一家人共同学习, 交流阅读感悟, 分享读书的乐趣。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可以发表自己对文章的一些见解, 家长也可以对孩子的某些见解进行纠正或及时表扬。这种民主、宽松的家庭读书氛围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并能和学校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链”, 使学生真正养成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让名著阅读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3.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名著。

现代传媒产生了许多可以利用的资讯, 这些资讯能拓宽学生的读书视野, 便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阅读名著。如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前, 可先让学生从网上查阅笛福的生平资料及作品的背景介绍材料, 这样读者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就会深入一些。又如, 播放电视剧《西游记》和《骆驼祥子》等, 可以让学生与名著进行对比, 在比较中理解名著的内涵。多媒体可以提高名著阅读的效率, 比如, 我们在突破名著的重点, 把握名著的精彩片段, 让学生去体会名著中用词的准确性时, 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帮助学生快速阅读, 使之迅速地处理、收集有价值的信息, 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4. 指导恰当的阅读方法,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读书有了方法, 就像拿到了知识宝库的钥匙。在名著阅读过程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把阅读课文的方法应用到长篇名著的阅读中去, 做到举一反三, 驾轻就熟。 (1) 对比阅读法。把两个读物或同一读物中两个不同片段进行比较阅读, 让学生对著作的诸多要素作出比较、评价。 (2) 浏览式阅读法。叶圣陶先生曾说:“如果只注重精读, 而忽略略读, 功夫只作了一半。”对于作品中的非重要情节, 应以快速阅读的方法浏览, 随意获取一定的信息。 (3) 精读式阅读法。对作品的重要细节、关键情节、话外之音要静心细读, 慢慢品味, 体会立意构思, 揣摩布局谋篇, 欣赏妙词佳句等, 以获取一定的认知或情感体验, 提高审美品位。 (4) 创造性阅读法。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新见解, 从而以有所创新为目的来阅读, 阅读中绝不迷信原著, 而是在精读和研读的基础上,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勇于质疑, 大胆创新。 (5) 不动笔墨不读书。可边读边做读书摘记, 或作圈点勾画、旁批, 作卡片, 写心得, 改写等, 以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和表达习惯。

5. 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收获丰厚的阅读效果。

很多长篇名著内容复杂, 意义深刻, 学生较难把握。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应开展各种阅读活动, 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 展现作品的动人魅力。如在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 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故事会——“我”讲三国故事、演讲比赛——话说三国人物、读书报告会——“我”看《三国演义》中的风俗人情、作文竞赛——读《三国演义》有感、绘画展——三国人物展、影评——影视周等活动, 从各方面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交流阅读的心得体会, 加深学生对名著文本的理解, 铸就学生的思想深度。这一系列的活动, 不仅能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读完、读透名著, 更能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去感受作品, 理解作品, 并领会作品的意蕴。

总之, 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更是学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 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是他们受用终身的精神底子, 是他们挺直脊梁的精神钙质。教师对于学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和问题, 应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疏通, 引领他们领略名著的无限风光, 让他们培养兴趣、读出滋味、领悟内涵, 最终达到让经典名著为中学生的精神补钙的目的。

摘要:名著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在现实的社会背景下, 中学生的名著阅读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和危机。为此,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为精神补钙。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篇10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便是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在阅读的天地里自由翱翔。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四大名著的兴趣,愉悦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快乐地接受语文知识。兴趣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真正建立起来。教师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的方法主要有:向学生介绍名著的价值和地位,以此引起学生的重视;用动人的情节悬念唤起学生的思考;利用知识竞赛激起学生对所需知识的探求,等等。阅读中的思考是叩动学生心弦、震撼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的最关键的一环。抓好这一关键环节,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掀起一阵阵感情的波澜:或喜或悲,或爱或恨,或泣或歌,或沉或昂,学生沉浸在“阅读情感”的氛围之中,就会增加阅读的兴趣。如读鲁迅的《无猖会》中有一段:“他记扮《水浒》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稍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娇长夫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发,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读到此,我便特意问学生:“知道‘黑矮汉、稍长大汉、头陀、胖大和尚、茁壮妇人、娇长夫人、青面、歪头、赤发、美髯、黑大汉、赤脸长须’分别是指《水浒》中的哪个人吗?”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水浒》。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热情高涨地看起书来。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名著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阅读的过程应始终贯穿思考的环节。“思”的质量高,阅读的质量也随之高。因此,语文教师要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耐心地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以优美的语言、精彩的情节、完美的人物深深地吸引学生,让其勤于动脑,带着问题去读,培养其独立钻研和思考的能力,提高阅读的兴趣,达到“好读书”、“多读书”的境界。

二、指点方法,提高阅读

阅读名著的方法因文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格式,不能强求一律。阅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 精读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要“字求其训,句索其旨”,这其实就是精读。精读就是字斟句酌,仔细揣摩,反复体味。精读是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学生在讲读教学中学过的读、划、评、写等方法,都可以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遇到难度较大的读物,应鼓励学生在精读过程中努力学会这些本领。“熟读深思”,必见其效。遇到精彩片断,应加以精读,反复吟咏、玩味,并圈点、批注、记录。这样,才会有收获。课外阅读不能书本一开就完事大吉,要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就一定要做好课外阅读指导,尤其对那些有一定深度的课外读物更应如此。如千古绝唱《红楼梦》,这部书最大的诱惑就是: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层次的人,都可以读,只是悟得深浅不同罢了。不同的人会看出不同的人物,甚至还可以对号入座,这正是它的神奇所在。对于阅历尚浅的初中生来说,要真正地读好这部名著的确很难,教师就需要选择重要的章节,有目的地指导他们精读,加深对名著的认识和理解。如第四回《薄命女便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回中的“护官符”揭示了四大家族盘根错节的关系,是全书的总纲。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读一读、谈一谈的方法,认真品味,学生才能体会到“护官符”的巨大作用,以及贾雨存枉法断案的内幕。然后课外再指导学生去细细品读《红楼梦》的其他重要章节,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使名著的阅读落到实处,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2. 泛读

简单粗略,知其大意,谓之泛读。通读时应以泛读为主,泛读速度很快,可以博览群书。对于一般的课外读物,较快地浏览过去,可以达到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增长知识的目的。正如鲁迅说的:“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读。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利用泛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当今科学飞速发展,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突飞猛进,这必然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泛读法,不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3. 摘录批注

此方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教师指导学生善于抓住关键性词句,抓文眼,抓线索,拨冗去繁,提纲挈领,抽取自己所需知识和信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了什么书,在读书笔记本上记下篇名、作者、出处,作为日后考核阅读量的依据。读到好的文章,及时摘录警句格言、妙词佳句、精彩片断,写好心得体会,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这几种方法各有用途,应有机结合,巧妙使用。阅读的书籍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我们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三、组织检查,有效评价

只种不收,无疑是徒劳。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进行考查,促使他们认真对待课外阅读。通过考查,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肯定课外阅读的收获;发现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更有效地指导课外阅读。

1. 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评。评价的内容可以多样化:可以对作品的主题、情节等谈体会,说看法;其次,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既可以师评,也可以学生互评,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平等的首席”加以引导、点评,并为学生修改自己的读书心得提出宝贵的建议,优秀的在一定范围内展出。这样,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定期开展故事会,让学生就读的课外书讲一个故事,看谁讲得最引人入胜,由同学评出“故事大王”。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利用课前5分钟,开展“一人谈一文”活动,选出优秀者举行校级阅读交流会。

4. 搞征文比赛或办手抄报,这对开展课外写作活动、促进学生思想进步、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大有好处。

5. 同学之间的交流是最直接最贴近的思想传递,最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可以使同龄人之间取长补短。教师可以每两周安排一节课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活动,限定篇目,设计题目,开展多层次的阅读竞赛。

浅谈高中生如何高效阅读经典名著 篇11

一、宣传发动,寻求支持

高中生阅读现状难以令人满意,学校的忽视、家长的漠视是很重要的原因。学校、家长是功利的,他们关注的是分数、排名。所以,打动他们得从功利人手,从分数谈起。随着江苏省高考方案的变化,语文在高考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新高考中,语文试卷分值已增加到160—200分,绝对分值增加了,相对分值增加得更多,语文分值已由原来占总分值的五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一强,文科更是占五分之二强。试卷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科类考生直接考名著阅读的分值在15分以上。这种形势的变化,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传达给校领导和学生家长,引起他们的重视和关注,改变他们对语文学科尤其是名著阅读的轻视态度,获得他们对学生开展名著阅读的支持。

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经典名著阅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高中三年的统筹规划。结合高中生的实际、《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和江苏省《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我们给学生做了三年一贯的规划。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利用每天中的时间。我们的口号是“事情做完就看书”,无论什么时候,做完了該做的事情就看书,给自己规定每天读书的量,比如一天读20页。2.设立早读、午读制度,保证一周中有不少于两次的课外阅读时间。3.课上时间。开设专门的课外阅读课,每星期抽出课表中的一至二节课,专门用于课外书的阅读、指导、活动。4.双休日、寒暑假时间。每学期读书不少于2本。

三、兴趣激发,方法指导

语文学习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太过功利。对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他们渴望自己喜欢读的书,其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它初始是没有十分切实的目标的,不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真切的任务而去读书。读书的功用主要在于获取生活信息,满足个人情趣,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则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因此,必须淡化课外阅读目标要求的功利性,让学生自由地读书。

1.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读书习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当是语文教师的天职。让学生阅读兴趣持久而浓厚,避于媚俗追求典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2.选择适合学生的作家作品。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并且表现为他能用那些英勇的、忠于崇高思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只有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

3.指导读书的方法。多读是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但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益。读的积极性有了,还存在一个怎么读的问题。学生喜欢读书,但多数学生并不会读书,有不少学生仅仅追求一个情节,有的读了不少书但收益并不大,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我们对学生要少一点方法论,多教给他们一点“渗透术”。要致力于整体领会,通过阅读充实学生心灵,让他们心无旁骛,在内容情理、语言艺术上多领悟。大致的方法如下:

(1)浏览了解。先看看作者是谁,写作的背景如何,再读读序文以及跋语,了解一下名家对该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评价。然后通读一遍作品,感知作品的故事以及人物的命运。(2)宏观阅读。俯瞰作品全貌,把握作品的叙事技术与结构布局或者叫写作模式。(3)微观精读。细读文字,理解作家的语言风格和写人画物的各种技术。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4)随时进行勾画摘抄。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要标出精彩词句、语段,课余进行诵读,这是一个直接积累知识的过程。(5)做好读书批注,制作卡片。(6)写评论文章或者读书随笔。学生可以在习作里评价作者、分析作品,也可以引发联想、提出观点。(7)集中阅读与广泛阅读相结合。在专门阅读自己喜欢的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后,要广泛阅读一些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专门阅读可能受益比较大,较明显地接受其风格与思想的影响,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得以快速提高。广泛阅读,可以了解多种写作风格,从中吸收更多有益的东西,便于形成自己的风格。

四、健全机构,丰富内涵

1.健全学校课外阅读的组织机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主抓教学的行政领导担任副组长,并设立相应的组员。课外阅读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步骤地进行。

2.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味。如建立古诗长廊、读书园、读书角等。全力打造“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寝室”,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3.设立班级图书箱,每年尽可能多补充新书。班内设置图书角,制定具体的借书、换书、捐书制度,以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

4.教师要加入到读书活动中,与学生一起看书,定期交流读书心得等。

5.学校、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工作。要求家长积极支持子女的课外阅读,陪子女多逛书店、多买书,常谈论书本内容、交流读书体会。

6.让学生制作“读书卡”,记录阅读过程。“读书卡”的内容包括:书名、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日期、读完整本书时的日期、推荐这本书给同学阅读的理由、家长签名;背面记录哪一天从哪一页读到哪一页。“读书卡”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性材料”。学生可以把它作为书签用,教师又可以把它作为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凭据。学生读完一本书就可以交一张“读书卡”,负责收“读书卡”的学生会及时将书名登记在“本学期已读书目”的表格上。

7.成立“阅读小组”,交流阅读心得。全班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阅读小组”,各小组推选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登记每个成员所拥有的课外书目,组织小组成员制定读书计划。小组成员若能按计划完成阅读任务,在一定时间后,他们就可以交流大家都读过的这几本书的心得体会并互相促进。

8.以班级、学校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推进课外阅读的开展,维持学生阅读的热情与兴趣。譬如:定期举办“好书推荐”活动、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报告会、读写知识竞赛、古诗背诵竞赛、读书笔记评展、手抄报展评、读书沙龙、评选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等。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积极性。

学生名著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12

针对以上情况,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对学生的名著阅读进行指导, 激发阅读兴趣。

一.活用影视资源因势利导

荧屏上热播的由经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可以搭起学生与名著之间沟通的桥梁, 使学生乐于走进名著。我们应承认一部电视剧或电影作品对学生的吸引力确实胜过一部厚厚的名著, 它可以使学生轻松快捷的了解名著。许多学生说自己是在看过电视剧后才对原作产生兴趣的。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契机, 进行适当的引导。例如可以在和学生交流时提出电视剧与原作的一些有出入的地方与学生进行探讨, 评价改编的成败得失。学生往往对这样的话题感兴趣, 进而产生对名著一探究竟的想法。在看电视剧的过程中, 学生的一些阅读障碍 (如难记难认的地名人名) 也被顺利扫除了。影视资源和名著阅读两者相得益彰, 会让学生带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走进名著的阅读, 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二.巧用课内资源设问激趣

在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课文是名著的节选。这些课文可以当作是开启名著阅读的钥匙, 使用得当就会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收获“四两拨千斤”的惊喜。

教学《荒岛余生》一课, 我这样设计问题:鲁宾逊在荒岛生活的28年中都做了哪些令常人想象不到的事情?他始终是一个人在荒岛上吗?他最后是怎样回到自己的故乡的……学生在这样的问题驱使下对原著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迫不及待的找到小说想要破解谜团。

教学《在烈士墓前》一课, 我这样设计:你怎么看待保尔自杀的举动?他在烈士墓前的反思和他的经历有怎样的关系?围绕这些问题学生们各抒己见, 争论的面红耳赤。在这个时候, 我先不对他们的回答作出评价, 而是布置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拓展性的作业, 学生们完成的很积极, 这部名著也为他们所熟悉了。

由于教学中注意贴近原著, 将课内资源与名著阅读有机结合, 学生的阅读热情高涨, 对名著也不再抱着“神秘感”了。

三.善用生活素材开拓视野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听到这样的俗语:“少不看水浒, 老不看三国”,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应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有关名著的各种信息, 让生活的活水滋润名著阅读的田园。

另外, 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着对名著的戏说, 什么《水煮三国》、《水浒歪传》……五花八门, 应有尽有。虽然社会各界对此褒贬不一, 但这些作品仍然吸引了大批中学生, 把它作为消除紧张情绪的法宝。如果引导得当, 我们可以让这类作品带领学生走进名著的世界, 学生也会在遇到疑难时找老师了解原著的真面目。靠着这种好奇心, 学生会自觉阅读更多的名著。

上一篇:系列工作下一篇:中学数学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