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

2024-08-15

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共12篇)

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 篇1

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英语阅读教学成果的有效性对于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以及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高中英语学习阶段教师选择怎样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对于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概述

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策略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 是指通过将一定的理论作为基础并以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指定的一种总体的教学实施方案。是一种具备灵活性以及灵活实用性的教学模式且具有一定的属于自身的程序以及引用范围,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合理的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以及确定师生行为的程序等。袁振国先生曾提出过 “教学策略专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 即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 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引导其活动的有效方式。”这种对教学策略的定义实际上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依照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特定的教学条件, 采用多种情景创设、相关内容的多媒体设置、方式方法的选择以及组织形式的创新等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进而实现教学策略的目的。因此, 教师在实施教学策略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个体以及教学内容在教学设定以及实施的过程中作出相应的改善与创新。

二、英语阅读学习策略概述

英语阅读学习策略的定义因不同的时期、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文化背景条件而异。英语阅读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采用合理、恰当的策略去促进学生英语阅读学习能力的提高。英语阅读学习策略有助于学习者通过自我语言系统的构建对于英语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通常会采用一些具有实质意义的方法、学习技巧以及有目的性的行动去帮助自身阅读学习效果的有效性。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初期一些学者通过将阅读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习结合进来得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有效性的阅读策略训练与阅读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时对知识的记忆水平、阅读水平以及学习成绩都具有显著性的作用。

三、高中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策略对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策略的影响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为了加强学校英语教学以及学习的能力, 同时为了使大多数教师能进行双语教学, 学校利用周四下午业务学习时间, 对教师进行英语培训, 培训分为一级、二级两个层次, 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平台。对于其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高中阶段对英语教学阅读策略的选择需要摈弃过去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采用新型复合新时期学生特性的阅读教学策略。而高中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策略对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策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通过以教师阅读策略为主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阅读策略的深入研究以及集中培训, 并且通过给学生进行阅读策略运用示范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对策略运用形式进行一个全面的辅导, 帮之学生掌握策略的重点以及优势, 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学习策略并熟练的运用策略进行英语学习。其次, 在教学的过程中高中教师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时注重对学生单词的记忆能力的培养, 在对学生进行单词教学时需要循序渐进, 通过将课本与单词运用结合起来进行单词用法的教授, 并在接下来遇到其它用法时再次延伸并更深层次的进行教授, 指导学生结合语境进行单词的背诵与记忆。最后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培养与宣讲使学生广泛的将策略运用到阅读学习中,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 但是在很多时候往往无法做好兴趣教学, 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策略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通过以教师的主导为主, 很多时候学生都是一个被动的存在。因此, 教师在进行阅读策略教学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可以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 让学生之间进行自主阅读策略交流, 每一位学生将自己的英语阅读学习策略进行分享, 通过这种学生自主分享交流与教师宣讲策略相结合的形式对于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策略的选择以及提高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以及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英语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以及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有效性成果具有重大的联系。在新课改环境下对于如何选择正确的英语阅读教学以及学习是教师以及学生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通过实践证明英语阅读学习策略的选择对于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学习能力以及英语阅读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影响。笔者相信, 在未来随着教师以及学生通过对英语阅读教学以及学习策略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 英语阅读教学以及学习策略将增添更多更有益的内涵。

摘要: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英语最为重要的阶段, 对英语的学习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 是高中英语教师着重注意的项目。教师需要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选择正确的策略进而去培养学生选择正确的阅读学习策略的能力, 以提高英语学习的成绩以及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策略,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孙宇.高中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策略对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策略的影响[J].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3 (11) :123-124.

[2]熊慧芳.高中英语合作学习阅读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动机及成绩的影响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 2014, 16 (10) :45-46.

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 篇2

崇仁二中

张志华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根据《新课程标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能力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基础之上。在这五个方面中,有些目标(如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显然不适合直接通过纸笔学业考试的方式来进行考查,而应该通过形成性评价方式来考查。因此,英语学业考试应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学英语学业考试应把阅读技能力作为主要考查内容之一,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书面材料的能力以及从各种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由于承载信息的媒介日益多样化,阅读技能已经不局限于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因此,要以适当形式考查学生从图表等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适当选用一些实用性的语言材料作为考题的载体,如广告、告示、说明书、指令,不要千篇一律地使用故事和短文作为试题的载体。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历来受到重视,但大多数英语教师的阅读教学局限于以应试为目的的阅读训练,并没有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角度进行阅读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四化”问题:阅读材料选择单一化、教师训练方法简单化、学生阅读技巧误区化、学生阅读习惯被动化。

我校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大部分学生对英语阅读缺乏兴趣,在英语阅读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教师也是就题目论题目,以做阅读理解代替阅读训练,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缺乏系统而有效的策略。

因此,研究阅读理解课有着必要性和实用性。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阅读是一个心理语言的过程。读者对一系列的语言符号进行解码。而这些语言符号是由作者选择来代表他们希望表达的思想的代码。阅读过程结束时,读者了解并吸收了作者要表达的意义。阅读有许多不同的目的,有些为娱乐,有些为获取信息,有些为消磨时间等。《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中学英语阅读课程应当有意识地运用与阅读相关的理论来指导学生的阅读模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模式,以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并加强对阅读材料的正确理解。

英语阅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模式(bottom–up model)。在这种模式中,读者获取信息是从辨认最基本的语言符号开始,即从字母到单词、短语,然后从短语到句子、段落,最后从段落到篇章,再到对作者意图的把握。

阅读的另一种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模式(top-down model)。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断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这一过程不仅要求读者具有必要的语言能力,同时也对读者的预测机制、认知能力和语篇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随着对阅读心理过程研究的不断深入,阅读的“相互模式”(interactive model)逐渐形成并趋于成熟。这种阅读模式认为,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这两种模式会交替或同时出现,它取决于文章的类型、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和语言能力等因素。

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对阅读理论的研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图式理论”强调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该理论认为,读者对阅读材料中信息的理解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能否及时激活这些知识。相应的图式一旦被激活,读者就能加速理解过程。

在实际阅读中,学生无论采取哪种阅读模式都会用到阅读微技能。阅读技能可以被分解成许多阅读微技能,英语语言学家John Munby在他的《交际法大纲》中就将英语阅读技能分解成100项阅读微技能。例如,猜词、略读、掠读、揣摩寓意和排序等。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①利用阅读策略的传授为载体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最终达到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

②提高本组教师学习新理论,接受新思想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构建基于学校的校本培训及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是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阅读材料、学生和学生、班级和班级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从精选阅读内容、指导阅读技巧、丰富阅读形式等方面开展研究,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首先,研究阅读理解题在考试中的比重、题材、题型等: 然后,研究阅读理解题有效的解题方式和方法。

1、不同题型的阅读理解解题策略。

2、不同题材的阅读理解解题策略。

3、激发兴趣的策略。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枯燥、难懂的阅读材料兴趣不高,甚至有些反感,这时,需要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积极地去完成它。

4、营造氛围的策略。做阅读理解题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心理变化的过程。因此,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的心理氛围,对学习非常有利。哪怕学生回答错了,只要不是恶意扰乱课堂秩序,都应积极鼓励他们。学生只有觉得学习是快乐,自然会爱学习的。

5、学科渗透的策略。

在做阅读题时会遇到一些数学、文学、地理、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学生知识的学科渗透,有些问题会迎刃而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实验研究采取对比法(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进行。以高一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

(1)对比法:

① 横向对比:把被试对象分为条件相等的室验组和对照组,只对试验班改进教学模式,授予阅读策略,而对照班仍按原来的阅读模式和教学模式进行阅读。试验结束后,将两组的结果加以对比分析。

② 纵向对比:对比分析实验班在施加试验因子前后的结果。(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走访、观察等方式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掌握、对阅读内容理解的深刻性、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素质等进行定性分析。

(3)统计法:把观察、调查和测验中获得的数据资料,利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统计检验,对实验的效果作出评价,然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2009年1月--9月:准备阶段。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学英语指导书等理论书籍,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收集有关阅读理解的材料,进行题材和题型分类,确定研究的具体方案,并进行方案的可行性论证。确立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 2、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实践阶段。根据材料分类以及制定好的方案进行验证,作好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记录,进行实验的比较。记录学生平时的测试成绩,对阅读理解题型得分率进行分析。同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根据实际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策略。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课题研究就从精选阅读内容、指导阅读技巧、丰富阅读形式等方面开展研究。确定了一个实验班,一个控制班。

第一、利用各种媒体资源精选了学生较感兴趣文章,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多以幽默、故事类的文章为主,中间穿插学生熟悉的人物故事,及跟课文内容有关的话题。

第二、实验班都使用统一材料,立足于课堂,指导阅读技巧。课前集体备课,共同讨论对材料如何处理,如何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传授阅读技巧。

1、帮助学生改掉不正确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速度。我们选择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难度适宜的读物,他们就不会因遇到生词或不太懂的短语、句子或段落而回过头来再看,并有意识的提高阅读速度,从而减少了出声阅读或指字阅读出现的几率。

2、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猜测词意、语意的能力。初次见到生词时,可根据它的构词形式,上下文关系和情景关系对它的可能含义作假设,如可以利用词的结构------词根、前缀、后缀进行推测,3、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 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 如:略读、跳读、细读等等。

4、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回答问题,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始终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帮助学生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5、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许多地方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

第三、丰富阅读形式,使学生保持对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阅读训练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灵活使用各种阅读形式,激发并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通过朗读,加深阅读理解深度。

学外语的人必须有朗读的习惯,朗读对于学生改进语音语调、培养语感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在教授一篇课外阅读文章之后,结合文章特点,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或默读,这不仅可以使阅读真正活起来,使人印象深刻,还可以领略文中词汇、语句、修辞、文采,或篇章结构所带给读者的语言美感和语言内涵。

2、通过改写,培养整体理解能力。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往往会有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我们要求学生全面把握整个篇章内容,而不是个别词语,辩认出篇章开头的某些关键性词语时,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然后用简短的语言改写整篇文章。3、2010年11月—2011年5月:完善阶段。对前期所作研究及实验进行完善并以论文形式展现。4、2011年5月—2011年9月:总结阶段。对所用的实施方案、记录、成绩分析表等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写一份有设计、有实施、有案例的研究报告。汇编资料,总结研究成果,申请课题评审。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学生方面 1.、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了,阅读体裁更加丰富,并减少了不正确的阅读习惯。学生对于阅读的自信心得到加强,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的交流积极而有效。

2、学生的阅读练习得分率提高,阅读能力得到加强。

阅读理解题的得分率尽管存在着试题难易以及生词量多少等偶然因素,但跟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直接关系。不难看出,学生通过两年的不断训练,到高三这一阶段已逐步培养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增长态势。跟实验实施阶段之前相比,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加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阅读策略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是有价值的。应该说,这一结果正是我们在实验初期想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二)教师方面

1、增强了课题成员的科研意识,促进了课题成员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

2.、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加速了教师个人的成长。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英语教研组的老师多次参加学校及市里举行的各种教学研讨活动,我们周颖、王瑞、戴宁茹等老师在全市或全校开了研究课。经过对本课题的探索、研究与实践,英语教师们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很多老师撰写了科研论文,有些还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或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更有老师因为教学工作的突出表现,受到教育部门的嘉奖。展示如下:

3、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教案,可供教师学习借鉴。

(三)阅读策略方面

1、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2、在实践中教会学生阅读技巧。

阅读是个长期的过程。阅读技巧对学生来说似乎很实用,但仅仅传授阅读技巧,而没有实战演练,这些技巧只能是纸上谈兵。在学生掌握某种阅读技巧后,教师应辅以大量相应的阅读材料加以巩固。如不同题材的文章,其脉络的体现方式不同,游记以地点为线索,人物传记则往往以时间为线索,等等。学生只有在大量接触类似的文章后,才能下意识的运用所学技巧,尽快理清文章脉络,最大限度的从阅读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3、扩大学生阅读量,开拓学生视野。

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1、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建立相应的教学反馈和评价机制的重要性。及时的教学反馈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是决定教学实验成败的关键。它能使我们在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避免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学反馈和评价机制较为单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多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到目前为止,对英语阅读感兴趣的同学已经大幅增加,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此不感兴趣,甚至是排斥的。如何让绝大多数甚至是全部学生都参与到英语阅读中来,并且成为一种日常习惯,是我们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地方。

3、课题成员的论文撰写及发表情况不尽如人意,应鼓励成员多进行思想总结,多撰写论文并投稿。

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篇3

关键词:阅读能力;重要性;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93-01

一、阅读理解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纪,英语已逐渐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学好这门语言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阅读理解能力是衡量语言学习者综合语言水平的 重要标准,也是学生将来直接运用外语能力获取感性认识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它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重轻的地位。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阅读理解题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占的比重相当大,我们用“得阅读者的天下”来形容它的重要性一点都不夸张。这充分说明英语教师们积极探索有效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必要性。

二、阅读理解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一直是一大难点,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英语教师必须先找准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影响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量不足,形成障碍。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毕业生的词汇量有了新的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词汇、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和常用句型结构以外,还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达到30万以上。但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甚至连掌握最基本词汇的要求都做不到,这势必会影响到阅读理解的效果。

2、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相关信息太陌生,造成概念上的空白。新课标下的阅读理解题在选材上更趋向于人文化、社会化,注重阅读材料的真实性、实用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注重能力与素质考查。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有着比较广阔的视野,对一些富有时代性的信息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3、学生对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对句子的结构成分识别不清,影响对句意的理解。语法学习常常被学生们认为是最难最枯燥的部分,学生们往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记住语法规则的条条框框,到了具体的句子中还是无法灵活运用,影响对句子和篇章的理解。

4、.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影响阅读效果。许多学生遇见生词不善于结合上下文猜测词义,习惯性查阅词典,考试时就感到无所适从。还有些人找不准文章的主题句,判断不好段落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不住句中的关键词和线索。以上因素都会造成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欠缺。

5、没有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导致解题障碍。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带有一些坏习惯,如阅读时爱出声、咬文嚼字、边读边查词典、逐词分析等。还有的学生回视的现象很严重,不仅影响阅读速度,也不利于把握段落和篇章的意义。

三、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1、夯实词汇教学,攻克阅读难点。词汇是各种语言中最小的单位,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所以要读懂句子,首先得理解词义才能读懂文章。因此,教师必须抓好词汇教学,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扫除影响学生的阅读的障碍。除了抓好常规的语音知识和构词法等的教学,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按照读音规则记忆单词,尽量引导学生进行意义记忆,避免机械记忆。同时,做好听写、默写、朗读、背诵等辅助性活动,强化记忆,利用遗忘曲线规律过好单词听写关。

2、扩大学生视野,了解阅读材料背景知识。阅读材料的题材可能涉及文学、历史、地理、天文等。广泛阅读能不断扩大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受益非浅。因此,教师多向学生讲授英语知识,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对西方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和饮食习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真正做到见多识广,就不怕遇到太陌生的阅读材料。

3、对于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要精讲多练,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地解决问题。精讲不仅突出了重点,还大大缩短了讲解时间,学生就有条件进行更大数量,更多形式的练习。只要学生熟练掌握了基本用法,自然能够触类旁通。

4、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技巧训练,提高阅读效率。在阅读技巧训练课中,我们首先应该注意选材,尽量做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生词量不宜过多。其次,还要在保证正确理解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如果因为一味地追求速度而忽略了准确性,这种训练便失去了意义。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坚持做限时训练,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并解决相关问题。另外,教师还要指点学生在阅读时抓住文章中重点段段落,段落中主题句和句子中的关键词,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

5、帮助学生纠正不良阅读习惯,取得突破。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率。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步改掉阅读训练中的坏习惯,使他们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结语

总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中学阶段的英语阅读是教学中的重头戏,必须要常抓不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除了长期的有计划的训练,学生自己还得多读多练,同时认真总结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准确性,得到语言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魏立明.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策略 篇4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

现行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提出了要求。学生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分别是构成并且直接影响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的两个主要因素。在实际阅读过程中, 这两个因素又是既互相制约, 又相辅相成的。然而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学生普遍存在英语阅读速度慢, 理解能力差的现象。英语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通过扩大词汇量以及提高分析能力, 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词汇是语言表达中最小的单位, 无词不成句, 无句不成文。读懂句子, 首先得理解词义;读懂文章, 必须得理解句意, 因此, 必须抓好词汇教学, 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扫除影响学生阅读的障碍。除了平常的词汇课程教学外, 本人在所教班级分组做了以下实验: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得分情况, 把学生平均分为两组, A组学生每天只需要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以及作业即可, B组学生在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以及作业之余, 还要记住由我每天提供5个书本以外的单词, 而这些单词是在阅读的文章或者是阅读理解的问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每隔两天, 我对B组学生单词背诵的情况进行检查, 以巩固他们的记忆效果。在一个月后的随堂检测里, B组学生的阅读理解正确率比A组有了一定的提高。另外, 在教学中, 我们备课组一致认为要读懂文章, 必须让学生了解英语句子的种类和特征, 与其将文章解释给学生听, 不如让学生自己来解释。在实施了高效课堂之后, 我们备课时总会将文章中一些难句、长句挑出, 让学生自主分析句子的各种成分以及句子属于五种基本类型中的哪一种。

二、通过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体裁广, 内容丰富, 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 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材料。根据内容需要, 我们采用预习导学案、默读、就课文回答、抽词填空和判断正误等形式。另外, 课上要对学生开展限时阅读训练, 并为学生设置适中的练习, 然后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我们对于reading部分以及project部分的文章, 都是开展高效课堂模式, 以友善用脑和问题式教学方法相结合, 一般是要求学生快速地阅读文章, 先读懂读透文章, 略去文章的次要成分, 自主回答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 然后再进行细节阅读, 将文章的内容条理化, 结合导学案上的一些问题、判断正误或者选择单词的恰当的英文解释, 以增加学生对文章内容以及生词等的理解。

我们在教学中配合同步阅读, 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同步阅读结合起来, 使学生课内外知识相互促进, 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在我教师生涯的第二年, 有位学生英语水平较低, 每次阅读理解的正确率都很低, 他坚持每天做一篇阅读理解, 针对自己做错的选项, 每天到办公室请教, 在期中考试中他的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在平常教学中, 不可能每一个学生都做到一一辅导, 但是结合这位学生的情况, 我给班级中的学生每隔一两天布置一篇文章阅读, 题材不限, 难度适中, 既有故事性的文章, 也有科普性以及应用性的文章, 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书进行阅读理解, 回答问题, 我则在第二天的早读课对文章进行讲解, 给予他们反馈。

三、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有效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在我们使用的牛津英语的课本中, 每一篇reading后面都配有相应的文体的阅读策略。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 即快速寻找文章中每一段的中心句, 通过上下文, 猜测词义和代词的指代;通过分析文章的用词, 推断作者的态度。

文章中每一段的中心句一般出现在段落的开端或者结尾, 我们可以通过中心句来了解文章每一段的大概意思, 对于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速度有很大帮助。而阅读理解的问题设置一般都是按照文章段落逐步提出的, 学生掌握了这一技巧, 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还能准确地找出问题的答案。另外对于生词意思的猜测, 我们也有过专门的课程来讲解, 比如通过单词的词干、前后缀、文章的上下文内容来猜测。我们还可以根据文章中一些有感情色彩的词来判断作者写作的态度, 如果褒义词多, 就是赞成的态度, 贬义词多, 就是反对, 而如果都是用的中性词, 则说明作者是中立的态度。

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比较薄弱, 因此在碰到英语阅读时, 很多学生根本不看, 或者只看一点, 觉得不会, 就主动放弃,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还注重培养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精神要专一, 切不可碰到一点难句长句或者生词就心烦意乱, 产生急躁、恐惧等负面情感, 影响他们的阅读效果,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还注重采用赏识教育, 对于学生好的表现, 我们不吝表扬, 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使得他们在阅读时心无旁骛, 才能使学生对阅读的文章思路清晰, 理解深刻。

总之, 在我们老师和学生持之以恒的努力下, 在了解了限制我们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后, 扩大词汇量, 理解句子结构, 增加阅读面将不再困难, 英语底子薄弱的学生也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 2006.

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 篇5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高考把阅读作为重要考查项目。优化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优化阅读策略,阅读策略的差异对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英语学习者能卓有成效地调控自己的阅读策略。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英语教学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高考也把阅读理解作为考查的重点,而提高阅读成绩的关键在于优化阅读策略,因为阅读策略的差异对成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阅读策略是指为了有效地组织和安排阅读活动而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它包括阅读观念和阅读管理两个部分。阅读观念是读者对于如何做好阅读理解的各种认识的总和,它对阅读行为起着无形的支配作用。阅读观念具有稳定性与可变性,它受读者的所处的文化环境、个人经历与传统学习的影响。正确的阅读观念需要培养,更需要长期的锤炼与不断修正。阅读管理是读者调控阅读过程的手段与措施,它包括认知与情感两方面的因素,两者是阅读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只有协调得当,阅读活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阅读策略具有整体性,是观念与管理互相制约的结果。新观念,新方法,新技巧不断进入策略系统之中,读者要根据自己水平的变化与内容的不同,不断做出调整,使系统呈现动态性特征。因此,读者在运用阅读策略的时候,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适度,二是要把前馈与后馈相结合。本文是对高中阅读策略的理论性归纳:一是为了指导常规的课堂教学,这是最终目的;二是为了指导学生应试的答题能力,这是应用性的目的。

二、微观的阅读过程是“自下而上”(bottom—up)阅读模式的过程。这是一个字母、单词、词组句子等语言单位的详细而精确的辨认过程,其得到的意思也是这些语言意思相加的总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步解析作者通过语言平台意欲表达的思想,阅读活动被称为“重新架构作者理念的解码过程。”宏观的阅读过程是“自上而下”(top—down)阅读模式的过程。它是选择最少的必要语言提示来进行猜测,所以这种方式也被称作“心理语言学猜测游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是主动参与者,他还要借助语言的表音系统,句法系统和语义系统重建书面语意义,而且要借助个人的先期经验及对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对信息进行再次加工,前瞻结果。

在阅读测试中,考查“微观”能力的检测点主要体现在事实细节,猜测词义等题目上,考查“宏观”能力的检测点体现在文章主旨、深层判断、推理判断、与推测结果等题目上。近几年高考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语篇”的基本命题思路,重点检测考生对语篇的领悟能力,在选材上趋于多样化、现代化和生活化,注重语言与文化相结合,并增加阅读量和提高读速。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的教学策略是:整体规划,阶段侧重,强化阅读宏观意识与微观意识,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统一于具体的阅读过程中。

阅读微观意识的培养可从处理冗余信息,快速捕捉有效信息入手,传授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不拘泥于对个别与阅读理解考题无关的词、句或段的理解。具体地说,可以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式,调整读速,利用文中的“信号词”来解题。有些信号词预示前后内容相同或相似,或者相互补充,如and, in addition, what’s more, such as等。遇到这类词,可适当加快阅读速度,或可借此推测生词的词义。

培养宏观意识可以用缩写和编写提纲的方法进行训练,也就是把文章段落先缩写为句子,后再缩写为短语,进而把整篇概括为简明的提纲。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确定主次信息点,过滤冗余的信息,浓缩关键信息,最后把信息点概括成为连贯的短句或纲要。此外,还要教会学生,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实词可以帮助确定文章的主旨大意和基调。代词I, we, 转折词but、yet,情态动词must, should与连词 unless, though等,暗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要放慢速度,其信息往往是答题的主要依据和线索。

三、阅读深度由低到高分为3个等级:表层理解、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表层理解是指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与细节,属于言内阅读。深层理解要求读者能弄清楚作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需要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深层理解与评价性理解属于言外阅读。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应该包括言内与言外阅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之上进行的,两者相互联系,高层次的理解包含着低层次的理解。例如下列例句就包含着不同水平的理解:

The hungry lion gathered himself for a spring;the poor man was too frightened to move.(1)表层理解

What was the lion going to do?(2)深层理解

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man and the animal?(3)评价性理解

Do you think the way the author wrote was successful? Why? If you were the man, what would you do? 很明显,(2)和(3)都没有现成答案,这时候非需要言外阅读的参与不可。由此可见,文章中关键词语的字面意义与合理理解文章所必需提取的信息相距越远,即言内阅读与言外阅读相距越远时,阅读难度就越大。因为读者这时在提取和加工信息中作的努力就越大,需要推导补充的空缺环节就越多。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影响言外阅读的相关因素有:(1)词汇量的大小。(2)句子结构的复杂性。

(3)读者的背景知识以及对题材的熟悉程度。(4)文章中话语以及连续语境的相关程度,等等。

上文提到,近年高考中涉及较低能力要求的事实性和细节性考题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在未降低言内阅读原有要求的情况下,对言外阅读的要求提高了。

针对影响言外阅读的相关因素,根据高考阅读的要求,教学策略是:精选有代表性的教材、资料,阶段侧重,瞄准深层理解、语段功能的识别、生词推测、文章推理等重要检测点,点击要害,以求最优化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会学生运用主题句去推测、揣摩文字背后作者的意图,运用归纳、对比、演绎技能,运用背景知识去挖掘文章深层涵义,正确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同时,指导学生认真体会文章的语气与感情基调(如赞同,否定、厌恶、商量、反问、怀疑、惊叹与讽刺等等),句子背后的标点符号(叹号,问句等)往往暗示作者的原意。此外,还应指导学生注意多次出现的信号词(包括同现词,近义、同义词与反义词等),都有助于找寻文章背后观点的蛛丝马迹。

四、阅读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

教授阅读方法宜集各家所长,不走极端,这本身就是一种策略。现在以两篇文章举例子,用以说明阅读策略何以指导阅读实践。

例1.Decision-thinking is not unlike poker—it often matters not only what you think they think you think.① The mental process is similar.Naturally, this card game has often been of considerable interest to people who are, by any standard, good thinkers.The great mathematician John von Neumann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game theory.In particular, he showed that all games fall into two classes: there are what he called games of ‘perfect information’, games like chess where players can’t hide anything or play tricks: they don’t win by chance, but by means of logic and skills.Then there are games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 like poker, in which it is impossible to know in advance that one course of action is better than another.②

One mistaken idea about business is that it can be treated as a game of perfect information.Quite the reverse.Business, politics, life itself are games which we must normally play with very imperfect information.Business decisions are often made with many unknown and unknowable factors which would even puzzle best poker players.But few business people find it comfortable to admit that they are taking a chance, and many still prefer to believe that they are playing chess, not poker.1.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is text is______.A.the process of reaching decisions B.the difference between poker and chess C.the secret of making good business plans D.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in winning games 2.An important factor in a game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 is ______.A.rules B.luck C.time D.ideas 本文选自2000年高考阅读题,第一题要求考生围绕整篇短文进行概括和归纳,划线的第一句为主题句,揭示了全文主要内容为.The mental process of reaching decisions故选择A,这里要求学生具有阅读的宏观意识,从划线的第二句可知,因为存在许多未知因素,无法预知采取那种行动更好,要靠运气,故选B。这里要求学生具有言外阅读的技巧。

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培养 篇6

【关键词】高中生 英语 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172-02

一、培养学生阅读策略的必要性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每天都坚持做阅读训练,可还是错很多。这是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困惑与障碍,也是我们日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硬伤。学生大多在阅读过程中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去捕捉有效信息,最后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学生应该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掌握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只有学生能够恰当地使用学习策略,才能真正掌握学习主动权,才能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既是《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体现,也反映了高考试题命题的变化趋势。

二、学生对阅读策略的运用情况

2.1 阅读策略的种类

Cohen根据Malley和Chamotn(1990年)的语言学习策略系统将阅读策略分成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母语策略三大类,包括如:预测推理文章内容、猜测词义、略读、跳读,以及阅读者为了达到阅读目的所采用的有选择性和控制性的行为。这些策略对阅读效果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2 学生阅读策略的使用

学生所使用的阅读策略多为认知策略,较少用到元认知策略及母语策略。成绩好的学生使用的策略较成绩差的学生多。学生更多地采用那些不受学科和内容制约的、通用的学习策略。学生倾向于采用那些不需要合作或不受他人影响的策略,相对较少采用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的策略。

三、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

3.1 高中生应掌握的阅读策略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近年高考英语试题直接考查阅读能力的“阅读理解”题权重为27%。另外与考查阅读能力密切相关的“完形填空”题权重为20%。在设题方式方面,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深层次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根据高中生对阅读策略的运用情况,以及高考对学生的要求,我们要重点对学生进行以下几种策略的指导和培养。认知策略:预测策略,选择性注意策略,推断策略以上下文策略,阅读习惯等;元认知策略。

3.2 阅读策略培养

阅读策略的培养主要分为专题型和渗透型两种方式。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专项指导,告知学生阅读策略的定义、使用价值、训练目的以及预期效果等。并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对学生阅读策略的训练,将策略训练与教学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外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3.2.1 预测策略

预测指借助逻辑、语法、文化等线索,对文章的主题、体裁以及结构等进行预测。阅读正文前,就标题(如果有标题的话)来合理推测资料的大概内容,也可在读了二、三段之后预测下段内容。

如 Module1 Unit1的阅读文章摘自《安妮日记》,对于刚刚升上高中的它们来说,阅读这样一篇英文原著还是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使用网络视频和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及当时犹太人的悲惨命运,这样学生就能从时代背景出发预测并思考安妮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本课的文章,就不难理解安妮当时的心境和为什么将日记视为自己的朋友,从而深刻地领悟安妮日记的内涵。

如此日积月累的坚持下去,便可提高学生的预测策略。

3.2.2 选择性注意策略

选择性注意策略指阅读前根据阅读目的决定要注意的相关信息,在阅读文章过程中选择性查阅生词,特别注意一些关键词、语义标记词等。学生可以运用略读和寻读两种方法。

略读(Skimming)

Skim有掠过的意思,又有从牛奶等液体上撇去的意思,转意为“快速掠过,从中提取最容易取得的精华”。这种读法包含有原词的所有意思——快速读过去,取出读物中关键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读法理解为快速浏览课文,领会文章大意。一般而言,通过标题可知道文章的主题。对文章的首段和末段要多加注意,以便发现作者的观点。

寻读(Scanning)

Scaning的意思是扫读或查阅,是快读或速读的一种。Scan就是通常所说的“扫描”。其特点是快,但又要全部扫及。Scan这个词的词义似乎矛盾,它既可以理解为“仔细地审视”,也可以理解为“粗略地浏览”。这种情况倒成了扫读的绝好证明。从形式上看,扫读是粗粗地一扫而过,一目十行,但从读者的注意方面来看,却又是高度的集中,在快速阅读中仔细挑出重要的信息。因此,查阅可以理解为迅速找出文章中的有关事实细节或某一具体信息;有时要找出某一个单词或词组,如人名、地名、日期、价格等;有时要找出文中所述的某一特殊事件,而这一事件可能是由一个词或短语交代的。若不具备一定的能力,这样的细节恐怕不易发现。

3.2.3 推断策略

推断策略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原有的知识和文章提供的信息创造出新的语义信息。

3.2.4 上下文策略根据上下文补全句子中的省略部分,特别注意文中一些代词,如it,that,this,they等,通过上下文判断该代词的真正含义

3.2.5 阅读习惯(ReadingHabit)

学生在英语阅读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只有将这些不良习惯改正,才能全面的提高英语能力。

(1)出声读。因为眼睛的移动速度比舌头动作快。出声读不但影响速度,而且会分散一部分精力去注意自己的发音。

(2)逐字读。许多常见词,如功能词,不需停顿单独理解。

(3)默读。虽然没有大声读出来,但在脑中一字字读,也会影响速度,分散精力。

(4)指读。以手指挨个指着读,有碍理解和速度。除非手指飞速移动,引导眼睛快看。

(5)回读。眼睛回向移动,寻找先前读过的信息,而不是继续读下去以获取完整的概念。

这些都是影响思考,降低阅读速度的不良习惯。教师要帮助学生加以改正。

3.2.6 元认知策略

教师指导并鼓励学生在课外主动阅读英文报纸、杂志或小说;注重背景知识的学习,如文章中介绍的知识或阅读大量其他书籍以扩大知识面;阅读英文课外书籍或报刊杂志时,做读书笔记;制定阅读计划,并经常检查自己的阅读情况。

中学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策略 篇7

那么, 在新课标下, 如何有效地开展英语阅读课教学呢?

一、有效预习———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学生阅读之前, 教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有关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材料和预习练习, 指导学生预习。背景知识材料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其视野。预习练习能使学生明确预习目标, 使预习有的放矢。课前预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

二、有效参与———提供阅读实践活动的保障

课堂导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篇章结构、主题思想、细节信息到文章寓意等多方面地理解课文。这一程序由以下三个环节组成:

1. 引入新课。

引入新课就是把课文的主题呈现给学生,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提供的语言情境中来,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对于不同课文, 教师应采用不同形式导入新课, 常见导入新课形式有:提问、讲故事、设置悬念、介绍背景、观看影片、唱歌等。

2. 作出预测。

预测就是预先推测或测定。预测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题目或图片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可能用到的词汇,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主要词汇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句子。在这个过程中, 不但使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输出,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参与的能力。

3. 设计任务。

教学必须在主体参与方面解决问题, 增加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的机会和时间。英语阅读教学形式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活动, 就是让学生作为阅读实践活动的主角, 并使阅读活动作为一种主动的、探索式的认知体验。在“任务式”活动中, 教师应多层次、多形式地设计阅读活动。

三、有效练习———拓展阅读能力的空间

阅读课后, 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练习、巩固和扩展在阅读课中新学到的语言知识, 还要发展其说和写的能力。课后练习多种多样, 要针对不同的阅读课来设计练习, 形式有表演、缩写、改写课文、复述故事等。在关注课后练习的同时,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 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后阅读, 延伸课堂阅读。阅读后可以以手抄报或英语读书笔记的形式展出。给学生搭建一座展示自己英语学习风采和获得成功感的平台。

四、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活动的氛围

阅读环境是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阅读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 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如文字材料、书籍、英汉双解词典、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教师按学生层次的不同因材施教, 给予不同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 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阅读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阅读环境则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活动意味着给学生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充分发挥学生使用工具和利用资源的自觉性。

五、结论

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策略使用研究 篇8

阅读作为语言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 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在整个阅读过程中, 阅读者会使用不同的技巧 (Catherine, 1992) 。阅读策略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为了完成阅读任务、提高阅读效率和控制整个阅读过程所采用的策略 (戴&胡, 1998) 。阅读策略在阅读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合理地使用阅读策略可以帮助阅读者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 从而在阅读测试中有更好的表现。通过对阅读者使用的阅读策略进行研究, 研究者们能够提出有效的教学启示, 为提高学习者的阅读水平作出贡献。

不同的研究者对阅读策略进行了不同的分类。Unquhart和Weir (1990) 将阅读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阅读前策略 (预读和预测) 、阅读中策略 (自我质疑和自我监控) 及阅读后策略 (自我评估与自我检验) 。认知策略包括泛读策略如略读和精度策略如区分大意与细节、预测词义等。前人的研究显示: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最多的阅读策略有调整阅读速度、预测词义、利用背景知识等在内的三十个策略 (邹、张&周, 2003) 。

阅读策略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 研究者们主要研究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使用的阅读策略及成功的阅读者与不成功的阅读者在阅读策略使用方面的区别。这些研究表明:高水平的阅读者往往会更合理有效地使用不同种类的阅读策略 (Block, 1992) 。

本文将参照刘 (2002) 的研究, 使用包括预测、词汇技巧、浏览、略读、结构分析和演绎在内的六类阅读策略, 调查某医学院校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在阅读策略使用方面呈现的特征。此外, 本文比较了不同水平的阅读者 (高、中、低) 使用阅读策略, 其目的是给教学者相应的教学启示, 对英语学习者进行策略培训, 从而提高学习者的阅读水平。

2. 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为南京某医学本科学校英语专业的65名大一学生, 他们的年龄在19~21岁之间。他们的英语阅读课由同一位教师承担, 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相同。

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调查问卷、阅读测试。调查问卷主要是调查受试者在平时阅读过程中经常使用的阅读策略, 问卷中的阅读策略一共分为预测、词汇技巧、浏览、略读、结构分析和演绎六大类。

阅读测试采用的是2007年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一共包括4篇阅读篇章共20道选择题。鉴于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是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参加的考试, 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 受试者被给予40分钟完成四篇文章的阅读, 所有受试者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测试。

受试者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调查问卷。过了一个星期在英语泛读课上 (40分钟) 完成了阅读测试, 研究者根据阅读测试成绩挑选出6个受试者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在英策语略阅读预策测略使词用汇技上巧呈现浏怎览样的略特读点?结 (2构) 分不析同阅演读绎水平的学平均生分在阅3.读42策略3使.5用0上有3.何66差异3?.1 (83) 针2对.9呈3现的3.特31征和存在的差异, 能够得到怎样的教学启示?

3.结果与讨论

英语专业大一新生阅读策略使用情况从表2来看呈现出以下特点: (1) 所有策略的使用频率均在中等或中等以上, 这表明受试者在阅读测试中有时甚至是经常使用阅读策略; (2) 在这六类阅读策略中, 只有浏览这一类阅读策略属于高频率使用的阅读策略 (3.66) , 其他均属于中等使用频率的策略。研究者在与部分受试者面谈的时候了解到, 大一的课程有一门是泛读, 浏览是教师在泛读课上经常强调的策略,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浏览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的原因; (3) 受试者使用频率最低的策略是结构分析, 采访中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在阅读过程中, 他们会快速地阅读寻找关键词解决问题, 不会在意文章的结构, 因为他们觉得了解文章结构并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阅读。

研究者根据受试者阅读测试的成绩将受试者分成高、中、低三个水平组, 其中高水平组为70 (包括70分) 到100分, 中等水平组为60到65分, 低分组为55分 (包括55分) 以下。目的是研究不同阅读水平的受试者在阅读策略使用方面的差异。研究者采用了SPSS17.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不同水平组使用的策略的平均分和标准差,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

表4显示的不同水平组的学生在使用六大类策略时呈现的特点。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1) 三个水平组使用阅读策略的频率属于中等甚至偏上水平; (2) 除了高水平的阅读者阅读策略使用率高于其他两个水平组; (3) 在三个水平组中, 中等水平组是策略使用率最低的。这些结果表明, 尽管阅读策略的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阅读者的阅读水平, 但是策略使用率并非与阅读水平呈正相关。

为了进一步检验不同水平组表现出来的阅读策略方面的差异性是否显著, 研究者使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以检验不同水平组之间的策略使用差异是否显著, 结果如表5所示, 不同水平组的学生在阅读策略使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 研究者得出以下结论: (1) 大一英语专业的学生六大类阅读策略的使用率属于中上水平, 这表明在阅读过程中, 学习者还是倾向于使用一些阅读策略; (2) 在所有策略中, 学习者使用最多的是略读, 其次是词汇技巧类策略;而学习者使用频率最低的是结构分析类策略; (3) 比较三个水平组的学生使用策略的情况, 高水平组的学生使用策略频率最高, 其实是低水平组, 这表明阅读水平与策略使用率并非是呈正相关的; (4) 不同水平组的学生在策略使用上并无存在显著差异。综上所述, 高水平阅读者策略使用率还是高于其他两组, 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策略培训。针对本文的发现, 研究者提出如下建议:首先, 训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在访谈中很多学生表示由于时间限制, 他们经常会放弃一些他们认为有用的策略, 而使用一些比较快捷的策略如略读和浏览。阅读速度是阅读的关键 (花, 2011) , 阅读速度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其次, 在阅读课上要多向学生介绍更多的阅读策略, 王 (2002) 指出教师有必要将阅读策略的训练融合到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访谈的结果也表明, 在阅读课上老师介绍的阅读策略有限, 针对策略的阅读练习不多, 因而学生会经常使用略读和浏览策略, 而对类似结构分析和演绎策略并不是十分熟悉。孟 (2004) 在她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学生对于阅读策略培训持支持态度, 因为他们认为阅读策略有助于他们减少阅读时间并且提高阅读效率。最后, 向学生介绍有关构词法的知识。刘 (2011) 指出, 词干和词缀的线索能够帮助学生增加词汇量, 很多学生认为阅读中很大的一个障碍就是生词, 构词法的知识会帮助学生推测词义, 更顺利地完成阅读任务。

本文研究了医学院校大一新生在阅读策略上呈现的特征, 同时研究了不同水平的阅读者在策略使用上的差异。由于条件是时间限制, 本文没有将六类策略异议分解为若干子策略研究, 因此本文的结果是一个宏观的结果。后续的研究者可以从更细的策略分类进行研究, 或是以高中生或是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使用调查问卷, 阅读测试, 以及面对面的访谈等方式研究了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在阅读策略使用方面所呈现的特征。同时作者通过对比发现了成功的阅读者与不成功阅读者在阅读策略使用上存在的差别, 并且探讨了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与阅读成绩的相关性。通过此项研究, 作者旨在提出相应的教学启示, 从而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和成绩。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阅读测试,阅读策略,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Brown, 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pedagog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Catherine, E.Read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3]Urquhart, A.&Weir, C.J.Reading in a Second Language:Process, Product and Practice[M].Newyork:Newsbury House, 1990.

[4]胡春洞, 戴忠信.英语阅读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5]花晓艳.浅议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策略[J].海外英语, 2011 (1) :25-26.

[6]刘丹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策略研究[J].外语界, 2002 (6) :13-18.

[7]刘颂新.阅读技巧之猜词[J].海外英语, 2011 (1) :33-34.

[8]吕中舌, 涂远程.中国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8 (4) :77-84.

[9]孟悦.大学英语阅读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2) :24-27.

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 篇9

一、学会视读

许多学生在阅读时,习惯于读出每个词的读音,或是在自言自语、一词一句地读,这就使“读音”在头脑中化成了声音讯号,即等于绕了一个弯子,这样阅读势必会影响速度。因此,在平时就应要求学生读时不出声,不用手指,把注意力只停留在文字符号上,避免嘴唇蠕动或低声诵读,以免分散注意力,减缓阅读速度。科学实验证明,视读比出声读要快二至三倍。因此,在日常的阅读训练中,要时时鼓励学生视读,碰到不理解或不认识的单词绝对不停顿、打磕,快速跳过去,全文通读,以提高阅读速度。

二、扩大视幅

视幅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一眼能够看到的范围,视幅的大小因人而异,依据阅读能力的熟练程度而不同。许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总是一词一句地读,逐词逐句地去理解,这种读法,大大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和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在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先要求学生学会按意群进行阅读,然后训练学生只看关键词,不看其他词。关键词是整个句子的灵魂。这样不仅加快了阅读速度,而且也使句子的理解更完整,更彻底。因此,在日常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做相关练习以扩大视幅,努力做到以意群、词组,甚至是句群为阅读停顿单位,扩大视幅,提高阅读速度,增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这样坚持下去便可以在理解阅读内容的同时获得理想的阅读速度。

三、寻找主题句

主题句是每一段的主题思想。一般而言,大多数主题句出现在段落的开头,开宗明义;有些主题句则在段尾,画龙点睛;有时主题句也会出现在段落中间,承上启下。在训练中要培养学生快速、有意识地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具体细节的关系,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信息,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识别信号词

信号词是显示文章线索脉络的词,是文章中语义的传输纽带和语句流畅连贯的衔接手段。常见的信号词有:表列举,如for example、such as、like等;表并列或相同意思,如and、also、in addition to、as well as等,在阅读中遇到这些词时,可快速往下读,不用担心会出现新的思路;表明意义转折,如although、but、however、on the contrary等,这些词的出现,暗示文章思路要发生转折;引导原因或结果,如because、so that、for this reason、therefore等,这些词表明了故事发展的因果关系;表事件发生顺序,如first、then、finally、at last等,这些词有助于了解作者的思路;对文章进行概括总结,如as a result、in short、in a word等,这些词是对所述重点的归纳总结,对理解文章内容具有很强的指示和引领作用,在阅读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阅读中快速扫读,找出信号词,有助于学生循着作者思路,迅速找到所需信息。

五、限时阅读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带着问题跳读,能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有针对性地获取所需内容,找到特定的具体信息或某一问题的答案。跳读时,视线要快速跳过无关信息而迅速捕捉关键词、短语或句子。在训练中,文章(大约250-300词)的阅读时间,可由10-15分钟,逐步缩短到5-6分钟,循序渐进,提高阅读速度。限时阅读使学生有紧迫感,由于时间有限,任务明确,此时学生心无杂念,阅读任务才能够顺利完成。

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 篇10

1.丰富日常阅读资料,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中学生大都处于好奇心比较强的年纪,其实每个学生最初对英语都有着比较强的好奇心,但是如果老师给学生安排的阅读资料是一些比较乏味的内容, 时间长了,不仅学生不愿意阅读,就连老师也提不起兴趣了。因此,英语老师们要将阅读教学中的英语资料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以此来吸引学生,培养兴趣。例如,老师教学时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提供的教材,还要购买一些有趣的英文杂志或者报纸等,这些资料不仅要包含学习英语所需要的一些语法、句型等,而且还须涵盖与生活相关的小故事。这样就会给枯燥的学习课堂增添一丝活力,避免因为教材内容单一化而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2.加强日常阅读训练,突破学生口语难关

很多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一个问题: 即使英语成绩很高,但是在学习口语上却有很大难度。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 学生们都觉得自己的英语发音不标准,所以不敢说,也怕说得不好让老师和同学笑话。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加强英语阅读的训练,让学生逐步克服口语发音这一大难关。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而且不能有偏心现象,不能只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练习,而忽视了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 上课时不能只有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说,学生坐下面不呼应。老师要鼓励学生用英语与自己在课堂上交流。 因为很多学生不愿意说英语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发音不标准,所以老师在纠正学生发音时可以多放一些语速相对适中的阅读材料来训练学生的听力,并让学生试着跟读,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口语。

3.加强阅读技巧指导,兼顾精读与泛读

英语阅读教学并不仅仅是带领着学生盲目地阅读,而是有一定技巧的,只有这样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有保障。 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时要兼顾精读与泛读,根据阅读资料内容的深浅、相应问题的设置来确定什么样的文章要精读。 因为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力策略,它可以让学生获得很多的语法知识及了解词汇的应用环境。此外还要确定什么样的文章要泛读甚至跳读,因为这类文章或许是已经经过认真分析的,或者是对于学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阅读只是为了解决与其相对应的题目。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分析一篇文章、怎样根据实际问题去分析答案。例如,老师要教会学生根据文章上文的意思,去判断甚至猜测下文或者题目中不认识的生词,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而且对学生阅读能力及做题能力都有很大提升。

4.及时检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很多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考试能得分就行,没必要大声读出来,也就不把阅读当回事。因此老师要从这点出发,对症下药。例如,老师可以定期组织阅读比赛,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阅读比赛,对赢得比赛的组员还可以给予适当鼓励。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还会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谈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篇11

【关键词】中学生 英语 阅读能力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和要求,也是大面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很多,主要体现在词汇量不足、对所读文章的内容不熟、语法知识掌握不牢、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等方面。

一、夯实词汇教学,理清句意,排除阅读难点,为阅读理解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词汇是语言表达中最小的单位,无词不成句。读懂句子,首先得理解词义;读懂文章,必须得理解句意。研究结果表明,当一篇文章的生词量超过5%时,就会对阅读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抓好词汇教学,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扫除影响学生阅读的障碍。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归纳和区别一些同音词、同义词和反义词,在大量的阅读与交际中理解生词的不同意义,把生词记牢,使词义掌握得更全面。

英语的句子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要读懂文章,必须让学生了解英语句子的种类和特征。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简单句的五种基本类型和几种复合句(如时间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比较状语从句和宾语从句)。学生学会了辨析不同的简单句型,就能排除各种修饰语的干扰,准确地找出句子的主干,把握句子的大意。教会学生辨析运用各种复合句,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同时,要引导学生对中英文语法规则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自觉运用英语习惯去思维和阅读。特别是非谓语形式作定语后置或定语从句后置,在英语教学中尤其要加强练习和比较。如:

(1)A lot of homework to do.应译为:许多作业要做(不定式后置作定语修饰homework)。

(2)The boy who is standing under the tree is my son.应译为:站在大树下那个男孩是我的儿

子(定语从句后置作定语修饰The man) 。

二、鼓励学生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减少阅读理解的难度

实践证明,学生经历或熟知的故事类文章,由于能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结合起来,所以阅读理解效果较好。而对他们不甚了解的说明类文章,阅读理解的效果就不太理想,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相关背景知识,不理解文章所表述的内容。可见,给学生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非常必要。

背景知识的介绍,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或集中讲解,或有意渗透。在学生阅读前,教师介绍文章的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减少阅读理解的难度。讲解阅读练习时,通过分析学生习题中出现的错误,也可以及时补充背景知识。此外,还可要求学生加强课外阅读,了解名人轶事、西方文化、科普知识和最新的科技成果,在课上或课外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的一种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倾向,他就会主动、积极、执著地去探索,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自信心。选择内容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报刊,很容易激发他们强烈参与的欲望,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讲“Let’s celebrate!”的第一课时,就可以先请学生在《英语辅导报》中找有关festival的内容,上课时,先找学生尽可能英语复述梗概,其他同学可以就复述提问题。这样就会在上课之初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四、利用泛读与精读,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阅读速度

开展课外泛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泛读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词语知识和增强理解能力,还能开阔视野。教师指导学生泛读,要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提供难度适当的材料给学生自读,使他们养成自读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教师提供的泛读的题材要广,既要有故事性文章,也要有科普性文章和应用文。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体裁广,内容丰富,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材料。同时,课堂教学必须合理设置阶段目标。根据内容需要,可采用预习、默读、就课文回答、复述课文、判断正误等形式。要优化阅读课教学,必须按照背景知识介绍——学生阅读课文——阅读效果检查——语法知识适度讲解——语法练习——作业布置的步骤组织阅读课教学。另外,课上要对学生开展限时阅读训练,并为学生设置适中的练习,然后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纠正学生的理解错误,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精读时,一般要求学生快速地阅读文章两遍。先读懂读透文章,略去文章的次要成分,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然后概括文章的内容,将文章的内容条理化。课后,还需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些题材相同、难度相当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同步训练,以扩大阅读量和增强对生词和新语法的理解。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同步阅读结合起来,使学生课内外知识相互促进,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五、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解题准确率,做到事半功倍

有效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包括:快速寻找文章的主旨句,把握文章的大意;根据文章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谋篇布局;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和代词的指代;通过分析文章的用词,推断作者的态度。

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端或文章的结尾,集中精力把主旨句找出来。文章的第一段通常为主旨句段落,最后一段通常为总结段落,其他的段落都是说明主旨句的。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对提高学生回答细节问题的速度大有帮助。细节题一般是按照文章的顺序逐步提出的,学生掌握了这一技巧,可以迅速、准确地找出问题的答案。

此外,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可以通过上下文的内容去猜测。可根据单词在句中的成分猜测单词的词性,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猜测单词的褒贬性,进而猜测单词的大意。作者对所写内容或人物的态度,可通过作者在文章中的用词进行推断。如果作者用的都是褒义词,说明作者赞成,反之就是反对;如用的都是中性词,说明作者持中立态度。

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策略 篇12

一、深化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

英语学习进入初中阶段学生会开始逐渐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词汇, 这些词汇在词义和用法上也会越来越复杂, 对于词汇有良好的掌握是学生阅读能力及阅读水平的根基, 也是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培养的。词汇看似是很固定的教学内容, 其实词汇中也有很多灵活的地方, 教学中不仅要拓宽学生的词汇量, 更重要的是要加深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 这样学生对于词汇的掌握才会更为牢固。

初中英语学习进入一定阶段, 学生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一词多义的现象, 有的词汇会出现在很多不同的词组及语境中, 并且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意思, 学生对于这样的词汇往往很难分辨, 以have为例:have可以作为动词有各种用法, 学生对于各种用法间往往容易产生混淆, 经常是同一个词放在不同句子中词义就会弄错。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并且加深他们对于词汇的认识, 我会将词汇带到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不同语境中, 并且给学生列举出来:

1) I have lunch with my friend in the classroom (吃) .

2) I’m the only child in my family, I want to have a brother (有) .

3) It is raining outside when I have math class (上课) .

4) I want to have a rest (休息) after school.I always have fun (乐趣) in English classes.

所有这些组合中都出现了have, 然而在每一个语境中have都有不同的意思。通过这样的梳理与对比能够马上让学生脑海里的概念逐渐清晰起来, 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也会更为深入。

二、提升学生对于语言的应用能力

阅读过程其实就是对于语言的综合运用过程, 这不仅考验着学生对于词汇、语法、句群的理解与认识能力, 这也考验着学生对于这门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很多时候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在于学生对于英语在语言层面上的掌握, 还考察着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这些都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体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点, 也应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拓宽, 理解能力不断提升, 这不仅能够很好的加强他们对于语言的应用能力, 这对于提升他们的阅读技巧也有很大帮助。为了训练学生的听力及语言应用能力, 我会在课堂上穿插一些英语谜语的教学过程, 通常谜语中都会包含一个从句, 例如:

1) It is a country that has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2) He was a famous person who had 1093 inventions.

3) It is a city which is named"foggy city".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们学过或者熟知的, 学生们在想答案时需要对过往的知识进行回顾, 同时, 很多问题中还能领会到跨文化的内涵。这些益智性的游戏不仅能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智能, 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三、加强学生对于文化价值的认识

培养学生对于文化价值的认识是提升学生对于这门语言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对于阅读过程而言, 很多时候对于文章的理解不仅仅限于对于词句的含义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清晰的体会到语言后所传达的文化价值, 这是对于学生提出的较高的要求, 也是教学中的一个要点所在, 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

课本中很多文章都能够折射出英语后的文化价值, 以《Friends》为例, 这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较为贴近的一个章节, 在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够很好的向学生们渗透英语文化价值取向。课堂上我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情景:假如你的好朋友最近郁郁寡欢, 你感觉他心事重重, 而从别人口中你了解到他最近有事情发生, 但具体是什么事情你并不知道, 面对这样的情境你会怎么做?很多学生脱口而出:向他问问啊, 看看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也有学生说:可以向其他同学打听一下。大部分学生想到的都是去探究到底发生了什么, 面对学生们的想法我并不意外。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 也是跨文化的差异所在, 我告诉学生们:在英语文化价值中, 对于他人的尊重意识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他人的隐私部分, 如果别人没有主动对你说, 即使是你的好朋友, 你也不应当问个不停或者私下打探, 这都是对于他人隐私的冒犯, 也是对于他人的不尊重。学生们听到我的阐述后表现的有点意外, 然而, 听到这番话后也让他们觉得受益良多, 很多学生借助这个小例子对于英语文化价值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上一篇:树立方法下一篇:课程教学建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