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号飞天思想汇报(共6篇)
神舟七号飞天思想汇报 篇1
神舟亮箭飞天圆梦-从神舟七号看中国飞天路
神舟,中国飞船的.名字.独一无二,举世瞩目. 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太空中的神舟七号,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白色航天服的翟志刚缓缓探出身子,慢慢移动脚步,全国13亿人民都屏住了呼吸,当他挥动五星红旗时,从全国各地爆发出了响亮的喝彩声!这一刻,中国人在世界航天史上叫响了自己的名字!
作 者:莫若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高新区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Y PARKS 年,卷(期):2008 “”(10) 分类号: 关键词:神舟七号飞天思想汇报 篇2
5 年:杨利伟从中校到少将
今年48 岁的特级航天员杨利伟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曾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 小时的他, 于1998 年1 月和其他13 位空军优秀飞行员一起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2003 年10 月15 日9 时, 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进入太空, 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经过二十多小时的太空飞行, 于16 日6 时23 分成功返回地球并自主出舱。 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由此成为现实, 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三个月前, 正团职、中校军衔的杨利伟刚刚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 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 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
2003 年11 月7 日,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授予杨利伟同志“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为杨利伟颁发了“航天功勋奖章”和“航天英雄”荣誉称号、“航天功勋奖章”证书。
此后, 荣誉纷至。
2004 年5 月4 日, 杨利伟到中国科技馆参加 “中国载人航天科普展”。 此时, 有媒体记者注意到, 杨利伟的身份已是大校。 资料显示, 杨利伟在实现首飞后已由中校军衔晋升为上校军衔。 在成功返回地球后的第二天, 身着军装出现的杨利伟, 肩上的“两杠两星”已变为代表上校军衔的“两杠三星”。
2007 年10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杨利伟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第二年, 也就是2008 年7 月22 日, 解放军总装备部举行将官晋衔仪式, 中国飞天第一人、“航天英雄”杨利伟被授予少将军衔。 从中校到少将, 杨利伟用了5 年时间。
3 人:航天员里将军比例高
除了飞天第一人杨利伟之外, 目前, 已经成功执行过太空飞行任务的8 名航天员中, 还有两位少将。
一位是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特级航天员的费俊龙。 比杨利伟年轻一岁的费俊龙, 1982 年6 月入伍, 原为空军某部飞行技术检查员, 飞过歼教五等机种, 安全飞行1790 小时, 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也是中国首批航天员。 他于2005 年10 月, 执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 2011 年6 月, 他与“神六”飞行乘组同伴聂海胜同时晋升为少将。
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的聂海胜2011 年9 月参加央视节目录制时, 被发现首次身着少将军装在公开场合露面。
聂海胜与费俊龙均获得了“英雄航天员”称号。
公开资料显示, 继1998 年选拔的首批14 名航天员后, 2010 年5 月, 我国完成第二批7 名航天员的选拔, 中间包括2 位女航天员。 截至目前, 航天员大队已经出了3 位少将, 堪称一支出将军比例特别高的特别队伍。
(选自2013 年6 月11 日《北京青年报》, 本刊有改动)
鉴赏空间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 通过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的描写, 揭示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重大意义。 《八名飞天航天员出了三个将军》 (节选) 一文介绍了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三位宇航员, 因为对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而晋升为将军。 读了上文, 我们知道, 国家和人民是不会忘记“航天英雄”的。
[读有所思]
结合上文和课文《“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请思考航天员需具备哪些优秀素质。
“神舟七号”走太空 篇3
想做我的搭档可不容易,除了累计飞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和基本身体素质良好外,还得通过中国航天城特有设施的技术考核和训练:每分钟转速24圈的转椅,训练你对震动及眩晕的耐受能力;前后甩动幅度15米的电动秋千,测试飞船进入轨道时人体可能产生的空间病。
新闻新闻,特大新闻!大名鼎鼎的“神舟七号”,也就是小弟我,马上就要升空了!上次 “神六”兄弟在天上转了几圈,让全国13亿人挺起了胸膛。我更牛,还要派搭档进行太空行走呢!
选个好搭档
在太空行走?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悬!要知道,所有物体在太空中都处于失重状态,人也一样,一不小心,就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成为活生生的“人体卫星”了!为了大家的共同安全,我一定要选个好搭档,不,是3个,既要素质高,又要本领强,有这样的人驾驶和操作,我才放心!
换套新行头
太空中温度变化很大,有阳光照射时温度高达100℃以上,没有阳光时可低于-200℃,这里没有氧气,没有大气压,同时存在着强烈的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轻则伤害人体,重则致人死命。为了保证搭档的安全,工程师准备了新的行头——舱外航天服。它由4层防护服组成,从里向外有液冷服、加压服、限制服和防热服,每层又分为几个小层,再加上头盔、手套和靴子,可以把搭档从头到脚“全副捂装”起来,完全与太空隔绝,并提供压力和氧气等维持生命的各项条件。
配上新装备
为了保证这次太空之行万无一失,我的很多装备和技术都是“神六”没有的。
首先,我的轨道舱里有一个“夹层”,叫做气闸舱,是专供搭档更换航天服的。它包括内外两扇闸门,内闸门与座舱相连,外闸门与太空相通。搭档出舱时,先在外闸门关闭的情况下打开内闸门,进入气闸舱,换好舱外航天服后把内闸门关上,然后打开外闸门,这样就可以进行太空行走了。
神舟飞天颂创新 篇4
神舟飞天颂创新
人间几欲上天堂?访嫦娥,问吴刚.华夏英杰多梦想,征玉宇,破天荒.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以雷霆万钧之势拔地而起,精灵般穿透夜空,跃然天庭.9月27日16时41分,我国航天员翟志刚缓缓开启轨道舱舱门,进入茫茫太空.他用洪亮的声音报告:“我已出仓,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问好!”他像一只展翅的.鲲鹏,在浩瀚太空挥动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那个历史瞬间,地球人屏息静气,共同见证了中国人第一次在茫茫太空留下的足迹.
作 者:艾立华 作者单位: 刊 名:学理论 英文刊名:THEORY LEARNING 年,卷(期):2008 “”(23) 分类号: 关键词:飞天梦想:神舟飞船从神一到神十 篇5
飞天梦想:神舟飞船从神一到神十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1999年11月20日—2013年6月26日)1.神舟一号——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返回时间: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评论反应:此间评论高度评价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称其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3秒; 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评论反应:此次航天飞船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3.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着陆时间:2002年4月1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评论反应: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着陆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航行任务: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评论反应:中国第一艘可载人的处于无人状态的飞船。
5.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 着陆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航行任务:考核工程载人环境,获取航天员空间生活环境和安全的有关数据,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工作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系统间的协调性。
评论反应: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航天员:杨利伟。
6.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 着陆时间:2005年10月17日4时07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
航行任务:攻克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进行空间科学实验,考核和完善工程七大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航天员: 费俊龙、聂海胜。
7.神舟七号——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 着陆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
航行任务:开展空间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及技术实验。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8.神舟八号——
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05时58分10秒; 着陆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30秒;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航行任务:与天宫一号对接。航天员:无人飞行器。
9.神舟九号——
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 着陆时间:2012年6月29日10时;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航行目的: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女)。
10.神舟十号——
发射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 着陆时间:2013年6月26日8时7分许;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草原上“神十”任务主着陆场预定区域。
航行目的:在神九标志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基础上,神十将进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神十发射并完成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后,我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将完美收官,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
1、杨利伟(神舟5号),男,汉族,1965年6月21日出生,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大学文化程度,身高1.68米,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2、费俊龙(神舟6号),男,汉族,1965年5月出生,江苏昆山人,党员,毕业于长春航校,大学文化。1982年6月入伍,1985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一级航天员,正师职,少将军衔。
3、聂海胜(神舟6号、神舟10号),男,1964年9月出生,湖北枣阳人,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他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480小时,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他曾入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员梯队。聂海胜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已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05年6 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船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2005年10月12日,终圆了“九天揽月”的梦想。
4、翟志刚(神舟7号),翟志刚,男,汉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龙江镇龙西村人,大学文化、双学士学位。1966年10月10日出生,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5年6月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基础训练基地)入伍,1991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职,大校军衔。2005年入选“神舟六号”航天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
5、刘伯明(神舟7号),男,1966年9月出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红星乡,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5年6月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入伍,1990年9月1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副师职,大校军衔。
6、景海鹏(神舟7号、神舟9号):男,汉族,山西省运城市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司令部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2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梯队成员。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
7、刘旺(神舟9号):男,汉族,山西省平遥县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9年3月出生,1988年8月入伍,1988年6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中队长,安全飞行1000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
8、刘洋(神舟9号):女,汉族,河南省林州市人,中共党员,学士学位。1978年10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1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少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安全飞行1680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10年5月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过两年多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
9、张晓光(神舟10号):辽宁锦州人,中国航天员。1966年5月出生,是1998年选出的首批14名航天员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校军衔。他曾是战斗机飞行员,任空军中队指挥官,至2004年有1000多小时的飞行经验。2013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
神舟七号飞天思想汇报 篇6
上的讲话
(2008年11月7日)
胡锦涛
同志们:
今年9月,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奋勇夺取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之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又获得了圆满成功。我国3名航天员首次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和空间科学实验,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向世界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我国航天员太空行走迈出的一小步,代表着我们在科技创新征程上迈出的一大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全体中华儿女都为伟大祖国取得的这一辉煌成就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广大航天工作者为祖国和人民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发图强、拼搏奉献,努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全体参加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研制、建设、试验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员、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向荣获“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和航天功勋奖章的翟志刚同志,向荣获“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和航天功勋奖章的刘伯明、景海鹏同志,向所有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向热情支持和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国各族人民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向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决策实施和不断推进的。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明确把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纳入发展高技术的“863”计划。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作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从世界科技大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适应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三步发展作出全面规划。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6年来,各系统各单位和广大航天工作者团结一心、群策群力、锐意创新、拼搏奉献,突破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先后实现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等重大跨越,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载人航天工程不仅有力带动了我国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相关领域加速发展,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量,而且培养造就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探索出依托重大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物的有效途径和体制机制。广大航天工作者大力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增添了精神力量。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显著提高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念,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成就再一次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民族,是自强不息、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民族,是爱好和平、积极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懈奋斗的民族。
同志们!
载人航天工程的生动实践,深化了我们对组织重大工程建设的认识,为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启示。
第一,科学发展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广大航天工作者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成功是硬道理,始终用“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确保成功、确保万无一失”统一思想,科学统筹、协调推进各方面各阶段的建设,形成了人力、财力、物力最佳组合,确保了工程建设和重大试验顺利实施,促进了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又好又快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不断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当代、无愧于后人的业绩。第二,社会主义制度是凝聚强大力量的政治优势。载人航天工程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全国数千家单位、几十万科技大军承担研制、建设、试验任务。各系统各单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大协作,自觉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形成了全国一盘棋、全力为成功的强大合力,谱写了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时代凯歌。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国家的显著政治优势,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创造历史伟业的强大制度保证。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这一显著政治优势,最大限度地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创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辉煌。
第三,自主创新是掌握民族发展命运的关键之举。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靠自力更生起步、在自主创新中发展。广大航天工作者勇于探索、善于创造、敢于超越,始终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前沿,攻克一道道世界性难题,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投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实施了工程任务,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具有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使我国加速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牢牢掌握我国科技发展的主动权,不断增强国家科技实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
第四,爱国主义是成就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在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过程中,广大航天工作者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以祖国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展现了对祖国的赤胆忠诚。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热爱祖国、奉献祖国是一切时代成就一切伟业的重要力量源泉。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在各族人民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爱国主义始终成为激励我国各族人民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
同志们!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创造层出不穷,不仅给世界生产力发展带来巨大推动,而且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面对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我们只有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战略主动。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总体水平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奋起直追,努力做到后来居上。我们一定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充分运用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的成功经验,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我们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作为强大动力,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改革创新精神是改革开放培育造就的伟大精神,也是推进改革开放须臾不可缺少的奋斗精神。只有锐意改革、不懈创新,才能不断开拓事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党不断增添发展进步的蓬勃活力。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培育改革创新意识、增强改革创新勇气,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努力使改革步伐持续迈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必须在全社会大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诚信合作、宽容失败,使改革创新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增强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在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上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我们要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任务,切实增强国家科技实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只能依靠自主创新来获得。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不断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必须加快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和若干发展前沿,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必须紧紧抓住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带动作用和重要影响的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带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整体跃升。
我们要始终把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大计,努力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归根到底有赖于各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谁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吸引、凝聚创新型人才,谁就能够掌握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努力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来。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奠定坚实基础。杰出的科学家和科技人才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必须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必须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发扬我国科技界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发扬科学求实、严肃认真、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优良作风,自觉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要始终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重要保障,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完善而具有活力的科技体制,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科技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重要保障。必须围绕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使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协调统一,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必须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技事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社会进步、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必须完善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和宏观协调机制,科学统筹涉及科技发展的重大关系,加快科技布局和结构调整,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必须进一步形成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竞争机制,坚持国家科技计划对全社会开放,支持和鼓励国内有条件的各类机构平等参与承担国家重大计划和项目,鼓励企业主动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努力形成全社会踊跃参与、各方面共同推进科技创新的生动局面。
同志们!探索太空永无止境,航天事业任重道远。广大航天工作者一定要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努力在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的伟大事业中继续有所创造、有所作为。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坚持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正确方向,积极参与国际空间合作,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神舟七号飞天思想汇报】推荐阅读:
神舟号飞船信息――神舟飞船构成12-10
神舟飞船12-18
飞天艺术01-19
《飞天》09-09
飞天教学反思10-02
四年级 飞天12-30
神舟9号作文500字05-17
飞天计划终策划07-05
3 《“飞天”凌空》教案08-16
玩“飞天弹弓”作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