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中感知 在活动中体验

2024-09-12

在操作中感知 在活动中体验(精选9篇)

在操作中感知 在活动中体验 篇1

在操作中感知在活动中体验

——《认识千克》教学设计与评析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中心小学钱燕

设计理念:

《认识千克》是苏版国标新教材数学第五册的教学内容,之所以引起我的关注,是因为它与旧教材在编排顺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很多教师在上此类课时,都不同程度地忽视学生的感性认识,缺乏感知活动,纸上谈兵多,动手实践少。《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能结合教材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注重操作活动,强调学生的体验,使学生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同时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应用于生活。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29—3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1千克物体的轻重,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教学准备:

(教师用)课件、台秤、薯片、红枣、木耳等。

(学生用)六人一组:台秤、红枣、木耳、大米、鸡蛋、各式水果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购物情境。谈话:同学们,小明和妈妈正在超市购物,瞧,他们买了什么?

第一层次:出示两袋大小明显不同的包装食品。(两袋薯片)

师:你们知道谁重呀?为什么?

生:大袋的薯片重,用眼睛看的。(板书:看一看)

第二层次:出示两袋差不多大的包装食品。(一袋红枣、一袋木耳)

师谈话:今天钱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特殊的朋友,他们正在争论,都说自己重,到底谁重呢?

生1:一样重。

生2:红枣重。

师:大家出现了不同的答案,关键在于这两袋食品差不多大,光靠眼睛看不出谁重谁轻。你们的桌上有红枣和木耳,你们能想办法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

学生小组活动后,交流解决方法。

生3:掂一掂。(生上讲台掂。板书:掂一掂)

师:刚才这位同学用手掂出了红枣重一些,那么它到底有多重呢?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

生4:用秤称一称。(板书:称一称)

[教师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从大小不同的两袋食品到大小相同的两袋食品比轻重,产生用秤称的必要。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操作体验,认识千克。

1、学生尝试称一称红枣的质量。

同桌两人合作,活动后交流称的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看出来的。

2、认识秤面和千克。

让学生观察秤面,说说在秤面上看到了什么。

师提问:你知道Kg表示什么吗?

师讲述:Kg是千克的符号,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又叫做公斤。现在秤面上的指针指着1,说明了什么?

生:表示这个物体重1千克。

师:如果指针指着2呢?谁能在秤面上找到3千克、4千克、5千克吗? 生上台指。

师:你能看出这个台秤最多能称多重的物体吗?(指名生答)

3、学生再次称一称红枣,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让学生再次称一称红枣的质量,然后让学生都掂一掂,体会1千克有多重。再称一称木耳,看木耳的质量够不够1千克。

[在学生初步感知千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再次称一称,并掂一掂,初步感受1千克到底有多重。]

4、进一步感受和体验1千克。

(1)称一称、拎一拎1千克的物品。

① 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的大米、苹果、梨、香蕉等。

② 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请同学们用手拎一拎,用心好好感受一下。③ 同桌两人互换物品,边拎边闭上眼睛,再次体会一下1千克有多重。

(2)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1千克鸡蛋。

(3)教师出示一些物品,指名学生用手拎,猜一猜有没有1千克。

(4)下面请大家不用秤称,凭自己的感觉装出1千克。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估计得最准确。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猜一猜、装一装等活动中,逐步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1千克到底有多重,真正建立起1千克的质量观念。尤其是装一装的活动,更能检验出学生对1千克的质量观念有没有真正建立,从而把本节课推向高潮。因为物体的质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也体现了新课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这一教学理念。]

三、应用拓展,完善体验。

1、基本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3、4、5题。

2、拓展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师讲解净含量、载重量、电梯、汽车超载等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把知识拓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真是无处不在。]

3、多媒体播放“你知道吗”的内容。

[练习设计趣味性强,将静态信息动态化,既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又寓安全教育于数学活动中,密切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4、认识形形色色的秤。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常见的秤,说说各种秤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对教材进行了重组,让学生主动参与,体现了“在需要中学”的思想。]

四、总结全课,把知识延伸到课外。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指名生回答)师谈话: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希望同学们课后到商店里去看一看,哪些物品重1千克。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一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试试你能帮妈妈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

[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学生可以将了解的结果记录下来,或写成数学日记。这样就很好地体现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的教学理念。]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我参加“镇第四届基本功大赛”时上的一节公开课。在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创造性地整合教材。

我能大胆地打破教材编排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教学中,对课本的内容进行了重组,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理念。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

2、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要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我尽可能地将数学学习纳入学生的生活背景中,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探究。精心设计、组织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称一称、掂一掂、拎一拎等活动中,既加深了对千克的认识,又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经历生动的学习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了知识技能目标,而且明确提出过程性目标,可见,对学生的学习要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我把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千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感觉到“1千克”的物体到底有多重。在小组进行的称一称、掂一掂、试着猜一猜、装一装、再称一称、比一比的活动过程中,真正建立起千克的质量观念。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让不同的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的发展。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实际体验,培养他们从小具有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

4、改进的地方。

本节课教者非常重视帮助学生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安排了一系列活动。但称的东西的质量几乎都是1千克,对学生的思维可能会造成定势,可以在“装一装”的活动后,出示2千克、3千克重的物品让学生猜质量,从而更加巩固学生对1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

在操作中感知 在活动中体验 篇2

《家庭树》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家庭”的第一课, 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 使其明白“我”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理解“家庭”的概念, 为懂得“我的成长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作好铺垫。本课根据儿童的实际认知能力, 除去了“家庭结构”的抽象概念, 设计了“家庭树”的具体形象, 以激发学生对家庭成员及其之间关系问题的兴趣与感知。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能懂得尊敬长辈的一些礼节, 愿意尊敬长辈。

2.行为与习惯:在生活中正确称呼家庭成员, 逐渐养成尊敬长辈的习惯。

3.知识与技能: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家庭结构) , 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

4.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感受、实践、交流, 形成能力。

教学准备:

全家福照片, 歌曲《家族歌》《让爱住我家》。

教学流程:

一、师生真诚对话, 走进学生生活

(一) 激趣导入, 谈家庭

导:同学们的活泼、热情让老师想起了童年。老师很想把自己引以为豪的家庭成员介绍给同学们认识, 你们喜欢吗? (喜欢) 谢谢同学们。

1. 教师展示全家福, 并介绍家庭成员。

2. 学生相互交流其家庭成员及兴趣爱好。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全家福并作介绍。

评析:教者首先展示并介绍了自己少年时的全家福照片, 师生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对话, 课堂教学多向互动, 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家庭结构的概念。

(二) 小结, 揭示课题

1. 师述:在这个家庭中, 我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爸爸和妈妈分别是谁的孩子? (板书:爸爸、妈妈、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2. 这个家庭中先有了谁, 后有谁?

3. 揭示课题, 完成板书。

我的家庭先有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才有了爸爸、妈妈, 最后有了我, 我们一家三代人组成了家庭树 (老师画简笔画) 。今天, 老师跟同学们一块学习《家庭树》。板书:

4. 阅读《家庭小辞典》问:你读懂了什么?

评析:板书、简笔画的设计, 深入浅出, 形象生动, 有利于学生弄清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明白长幼位序, 了解家庭结构关系。

二、凭借活动载体, 生成教学目标

活动一:听录音, 说趣事

1.师述:同学们在家这所特殊的“学校”中生活了十年左右了, 一定与家人之间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 马小华也一样, 大家一起来分享他家的快乐吧。

2.听录音 (马小华与家人趣事) 。

3.学生互说家庭趣事, 再上台诉说自己的家庭趣事。

评析:这一环节学生在兴奋、欢快、活泼的气氛中品味着家庭的欢乐、温馨, 引发了学生的家庭归属感和幸福感。

活动二:认识亲戚

1.师述:我们在浓浓的亲情呵护下茁壮成长。你知道哪些人时刻关心爱护着你吗?

2.学生回答 (叔叔、阿姨、伯伯……) , 解释什么是亲戚。

3.他们和“我”是什么关系呢?听歌曲《家族歌》。

4.小组对抗赛。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评析:活动二的教学设计运用了听歌曲、小组对抗赛等形式, 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强化了学生对家庭成员关系的认识。

活动三:理清父系亲戚关系

1.师述:同学们知道哪些人是爷爷、奶奶的孩子和爸爸的同辈吗?他们的孩子是“我”的什么人?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 老师用卡片板演父系亲戚关系。

评析:此教学活动设计, 化难为易, 把学生引向深入, 为后面填写抽象的家庭关系图起到铺垫作用。

活动四:填写“我”的家庭关系图

1.师述:同学们的家庭成员各不相同,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我”的家庭关系图。

2.学生填图。

3.反馈。学生介绍“我”的家庭关系图的填写。

活动五:共唱《让爱住我家》, 回归学生家庭生活

1.师述:家是我们时刻眷念的地方, 爱支撑着我们的家, 那就让爱永住我家。

2.师生共唱《让爱住我家》。

评析:师生共唱《让爱住我家》, 再次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 回味家庭的温馨, 产生对家庭和亲人的眷念之情。

三、总结升华情感, 回归学生生活

爱是付出、爱是感谢!同学们全心全意爱我们自己可爱的家吧!

反思:

1.师生真诚对话, 走进学生生活

克林伯格认为, 在所有的教学中, 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 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知识传递, 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家庭树》一课第一教学环节的设计, 构建了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间对话的平台。师生在双向交流、多向互动中, 彼此敞开心扉, 相互接纳。道德认知有了生命才有情感, 道德认知回归生活, 应是新课程追求的价值目标。

2.以活动为载体, 促进学生发展

新德育课程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强调以活动为载体, 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家庭树》一课的教学设计, 教者安排了学生喜闻乐见, 精彩纷呈的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去主动探究, 体验感悟, 生成教学目标。事实证明, 只有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获取切身体验的东西, 才能入脑入心, 珍藏久远, 有效促进学生的德性成长。

3.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在操作中体验 在探究中感悟 篇3

一、体验应建立在学生的动手操作基础上

皮亚杰曾说过:“知识来源于儿童的亲身体验,来源于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数学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的头脑灌输到学生的头脑,而只能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正如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所说,数学学习主要是进行再创造,这个过程必须是由学生自己去完成的,所以说数学不是听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例如在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材中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我在教学时,设计了如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先多媒体显示三组生活中对称的物体,第一组:天安门、飞机、奖杯;第二组:蝴蝶、蜻蜓、蝉;第三组,各种美丽的窗花。问学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两边是一样的。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个对称的图形,学生在动手操作、展示、汇报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到两边一样的图形可以对折起来剪,这就是在操作中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初步感知。

二、体验是一个不断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在对自然事物、社会现象的接触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体验,并在不断反复的体验活动中生成新的感悟。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自主学习的需要,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走出失败的阴影,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够出现意外的体验和思维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布鲁纳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1.课改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探究机会,让他们充分地参与认识的全过程,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的绝不由教师包办代替,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鼓励创新,张扬个性,让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

2.提高探究兴趣,激发感悟的潜能。喜欢听故事、做游戏、看动画片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我在课堂上灵活运用猜谜、讲故事、做游戏、看动画片等形式,寓教于有趣的情境中。但是,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感悟。感悟,在数学学习中更多地表现为灵感、顿悟、直觉。

三、操作感悟,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手脑并用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而数学教学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动手操作,体验感悟。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决不是教师直接教会的,而是通过体验和感悟获得的。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析、比较,还要感悟、体验,从中发现特征。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从事数学活动提供交流和合作的机会。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然而满足这种强烈需求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动手操作,它不仅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更是学生理性认识提升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建构中掌握知识,探究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是的,“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会数学”,“学会数学中去发现”,我们就能走出“教师说得口干舌燥、而学生依旧一脸茫然”的“怪圈”。

3.动手操作,发散思维。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仅有学和做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动作是思维的载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学生的思维活动要借助语言来表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培养各种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合理的思维发散及联想,能达到在实践中创新,创新中实践的目的。

孩子们把操作活动当成玩具大比拼,精彩纷呈,富有创意,他们用自己的巧手玩出了各自的奇思妙想,不仅发现了图形的美,而且表述出了图形美在哪里。

四、拓展应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更要善于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宝贵礼物”,它能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学习了“统计的初步知识”后,让学生回家统计自己家一个星期扔掉了多少个塑料袋,制成统计表。既应用了数学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意识教育。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后,让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并给爸爸妈妈说一说你用到了哪些图形。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篇4

王红

创设活动课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最佳的、也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应着重注意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体验学习,强调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也就是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悟到了什么”。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安排有效的课内、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使课程吸引学生,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充分体现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善自我,使课程教学有效,体现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的教学新理念。

而活动课是侧重学生直接经验的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男生女生》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让四名男生、四名女生上台活动,教师先是让男女生之间相互问好、交换礼物、握手,男女生很自然地按教师的要求开展交往活动,然后教师提出了“请男同学拥抱一下女同学”,结果全班同学一愣,继而哄堂大笑,台上准备开展活动的学生也尴尬地不知所措,借此时机教师引出了“男女同学的交往与同性同学的交往有所不同”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这次课堂活动安排中,教师创设了一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中获得了切身的体验,促其感悟,达成了教学目标,体现了活动课的特点。

那么,怎样促成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呢?为此,我们开展了教学探索。

一、整合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得知识。

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要在教学同一过程中整合三个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渗透中。

初中思想品德课与传授文化知识中渗入德育内涵的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并不以传授文化知识作为其主要功能,而是借助于这些文化知识为载体,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教育。如《文明交往》一课的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交往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通过活动,掌握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模拟与人交往的各种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感受文明交往的重要意义,学会与人、特别是陌生人打交道,形成良好、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教学设计先让学生模拟教材中“礼貌与言行”的漫画情境做课堂表演,表演过后开展对表演角色的评价,再联系自己的行为自评;然后教师布置学生根据情境“学说表示感激的话”,注重学生行为的训练;最后教师再布置学生在课后开展社区调查活动,体验以各自不同的交往方式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充分认识礼貌、微笑在交往中的作用,通过对交往技巧的实践,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这种活动设计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参与中学习,落实了三维教学目标,不仅激活了学生认知上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全面激活了学生的身心,是知情合一的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这种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亲身旅历和感悟,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是自得自悟的全部活动状态,它的亲历性、构建性的特点造就了高倍数的教育价值。

二、关注个别差异,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张扬个性。

新课程从学生个体所获得的经验出发,兼顾学生个体间与个体内结构倾向与功能的个别差异,侧重其态度、动机和兴趣,对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经验的活动进行统整。

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充分发展。如在《认识自我》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活动“给自己画个‘像’”,让学生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描述自己,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踊跃参与,在描述自己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展现淋漓尽致;随后教师又让学生开展评价,给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引出“悦纳自我”的话题;最后课程在“推销我自己”活动中结束。教师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有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一套方法来施用于所有的学生,教学中联系学生本身实际和个性特点,课堂上既有群体性活动,又有个体性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的知识经验背景来进行相应的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张扬,在学生的道 德发展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开展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潜能。

良好品德培养不能靠课堂里的说教,而应该让学习者更多地到社会中去实习、见习、操作、体验,应该在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作用下进行,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而采用探究与发现的学习方式,可以达到理解、质疑、活化、创新的较高思维水平,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目的就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能力的发展,也会促进知识的内在理解、迁移。有学生形象地说:“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 由此可见,体验学习是一种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而在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体验,发展了潜能。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安排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布置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探究实践活动。如前例《文明交往》一课,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后开展社区调查活动,体验以各自不同的交往方式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活动情况反馈显示:大多数学生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了这一活动,各活动小组同学纷纷出点子、制定访问计划、拟访问提纲、选择访问对象、开展访问调查,在活动中尝试与陌生人交往,得到了体验,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在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氛围中圆满完成了任务。

四、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生成智慧。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实际相联系,有意识地设计和营造与教学主题相适应的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情趣,体验到课堂生活的丰富多彩,藉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并从中获得切身体验和感悟,生成智慧。

学生的智慧迸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情境能促进学生感悟。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除了教师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肢体语言、文字板书外,还可选择一些图片、实物、音像制品等,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换位思考、课堂辩论、小游戏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如在《自我保护》一课教学中,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排练小品,布置了“路遇劫匪”、“遭遇火灾”、“被人敲 诈”等情境,课堂上学生每表演一个情境,教师就让学生讨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结果学生的对策五花八门,行之有效,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智慧。这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进行反思评价,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提升思想。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人是有意识、有情感、有内心世界的,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是思想品德课的内在要求。而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主体自身的独特体验过程,离开学生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行为规范就不能真正内化。

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往往是渐进式的,刚开始阶段,大多数学生的感觉可能是“好玩”,但随着活动的推进,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断地提升,由此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理念和道德情感。教学活动需要反思和评价,这不仅局限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反思和评价,教师更要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进行自我评价,可以就自己的兴趣、学习的态度、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习的结果等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评价和反思,从而发扬自身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关注了教育的生成性问题,既重视过程体验,又重视结果,让学生感到真实、有效,使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在活动中生成,思想在活动体验中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和思考活动的自由,让课堂动起来,这是新课程理念实现的关键。学生的学习与教师所致力于的教学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教师设计并实施体验教学,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的体验学习成为现实,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只有让课堂活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得以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得以锻炼,才能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在操作中感知 在活动中体验 篇5

摘要:本文从现阶段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入手,用一线教师的视角对教基一【2015】4号《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劳动教育目标”和“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两个部分进行了深入解读,并提出了劳动教育的关键在于综合体验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劳动教育中小学体验性教育发展性教育

2015年7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由于各大媒体的纷纷转载,一时间逐渐被人遗忘的劳动教育又重新回归教育话题中心,许久不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点再次被大力宣扬。只是与以往不同,劳动再也不是德智体美的附属品,而成为各项素质的基础,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这一文件几乎令所有劳技教师兴奋不已,认为劳动与技术的春天就要到来,而我认为,这一文件虽描绘了一幅劳动教育的美好前景,但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甚至是更苛刻的要求。下面我从背景和内容两个方面对文件进行解读。

一、文件出台的背景――重视劳动教育,靠劳动创造生活

1.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

2013年六一前夕,总书记在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时指出,“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调“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希望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2015年五一前夕,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201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少先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再次强调“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并对广大少年儿童提出“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小标兵”的殷切希望。因此,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努力把广大少年儿童培养成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热爱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根本要求。

2.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当前,由于各种原因,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例如,很多学校就为午餐浪费严重的现象感到头疼;家长也会因为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用品的大量浪费而揪心;社会更是为青少年的独立生存自理能力而担忧。其实,我们需要的是全面渗透性的劳动教育,而不单单是劳动与技术课堂,这样才可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可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可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可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因此,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能够为他们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劳动教育现状亟待改进。

文件特别提出“总体上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近年来,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受到较大程度的削弱,现状不容乐观。从学校来讲,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从家庭来讲,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从社会来讲,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所蔓延,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被淡化。因此,加强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开设,并让其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劳动连接的枢纽,真正靠劳动创造生活,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是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现实需要,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件精神解读――多样性劳动为基础,综合性体验是关键

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能把儿童的功课表排满。”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体验教育的重要性,而教基一【2015】4号文也从目标、原则、关键环节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强调了多样性体验教育的重要性,构建了一个综合性体验性的劳动教育模式。

1.再次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最终目的。

《意见》既提出了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又提出了劳动教育的工作目标。

培养目标:旨在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这比2003年《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的劳动目标中多了“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以发展的眼光,做可持续性的教育,让每位孩子成为劳动的终身受益者,这一提法为现有的劳动教育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

工作目标:一是在宏观目标上,提出用3-5年时间,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二是在微观层面上,提出具体工作路径,加强示范引领,推动在全国创建一批国家级劳动教育实验区,推动地方创建一批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带动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这些工作目标对所有老师特别是劳技老师提出了要求,只有所有教育工作者先动起来,搭建好劳动教育的平台,培养目标最终才能实现。

2.搭建多渠道体验性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爱上劳动并养成习惯。

这次《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提出要切实抓好相关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等关键环节。劳动再也不是口号,不是动嘴,不是惩罚,而是切实贯穿于学习与生活中的多种体验性活动。

其一,落实好已有的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积极开发新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劳动体验。

义务教育阶段三到九年级切实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高中阶段要开好通用技术课,要明确并保证课时。地方和学校还可结合实际在地方和校本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意见》的“完善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中提出劳动教育资源本身是很丰富的,工厂、农场、商店、田园,到处都可以是劳动教育的场所。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因地因校制宜,加强劳动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并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建立各行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从而满足劳动教育需要。其实,身处南京的我们真的有太多资源可以利用,如南京民俗文化博物馆(甘家大院)就有很多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供参观与学习,我们完全可以广开渠道,开门办学,聘请相关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此外还有部分小学将相关人员请到学校开设课程,让学生不仅能睁开眼睛看,更能够动手体验。

除了充分利用劳技课堂外,其他学科也可以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如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强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如语文作文《一次劳动的体验》;德育劳动之星的评比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喜悦与成就感;而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如生物课中利用《种子的发芽》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不易,让学生体验“粒粒皆辛苦”的历程。充分利用每个学科的特点,具体挖掘学科中的劳动教育潜质,在所有课堂中贯穿劳动教育,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各种滋味,是《意见》跨越以往一切文件的一大亮点。

其二,积极组织开展校内劳动,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从细微处着手,让学生养成习惯自觉劳动。

我们可以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不再让校园保洁成为惩罚学生的工具是本次《意见》重点提出的。其实,发挥学生的主人公精神,让学生自主美化布置教室,进行班级最整洁课桌评比,将劳动融入日常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劳动的魅力,这样的班级保洁和个人内务整理就不会是负担,反而更好地促进了劳动习惯的养成。其次,我们可以普及校园种植,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展养殖。如南京江宁的龙都中学就利用学校的优势开设了食用菌栽培的特色课程;更有乡村学校根据当地家家户户都以种植景观植物为生的特色开设景观植物扦插课程,集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于一体,为很多学校提供了一个校内资源开发范本。再次,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电器维修、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教师特长,例如有的教师擅长编中国结,有的教师擅长绣十字绣,这些教师都可以开设相关兴趣小组或组成社团活动。南京十三中的中国结社团就在青奥交流会上一枝独秀,吸引了众多外国运动员,让参与的学生感觉特别自豪。最后,学校还可以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如利用特色节日进行主题劳动教育:母亲节教孩子制作手工纸花或为母亲做家务,以此评选最优母亲节礼物;端午节制作粽子和鸭蛋篓子,元旦或中秋制作花灯,让学生切身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

其三,结合校外资源,组织校外劳动实践;结合研学旅行、团日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用体验性服务劳动增强学生的社会劳动责任感。《意见》的这一提法极大拓展了劳动教育的宽度,将劳动教育直接引入社会。当今社会各部门发展日趋完善,因此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不再仅限于街道边拣垃圾,社区老年公寓服务、公共交通引导服务、免费参观讲解服务等越来越多的社会公益服务项目向更多的志愿者敞开了大门。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此类服务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稳定的社会责任感,获取自我认同和社会价值;还能帮助学生找到个人兴趣爱好,形成一定的职业规划。

其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引导学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和学校判若两人,在校积极劳动,而在家则高高挂起,家务活碰都不碰。按《意见》的要求,需将家务劳动纳入劳动教育的考核范围。只有让家庭和学校对待孩子的标准高度统一,才能真正让劳动融入日常生活,既有利于孩子养成自觉的劳动习惯,又充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

3.化体验为量表,全面综合性评价促成长。

所有教育,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内容再丰富,也是纸上谈兵。因此,《意见》这次虽没有提出劳动教育具体的评价体系,但明确指出了劳动教育评价的重要性。它“要求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开展劳动教育督导,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同时要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劳动教育最重要的是过程,因此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劳动评价可以说和德育评价类似,重体验难量化,不过我们还是可以设计相应的评价表,结合家庭、社会,对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劳动与技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劳动与技术的操作技能(含技术设计);劳动与技术的实践能力和劳动与技术学习的成果质量进行评价。如:志愿服务单位填写服务时间并对服务态度和质量给予评价;通过创建“家政服务表”让家长对孩子的家务时间和质量做出统计;在学校,通过劳动与技术课程及其他课程对相关作品进行评价;这些过程性评价表格的累计,最终形成完整的评价。有了这样一个全面的综合性评价,才能真正做到靠劳动创造生活,在劳动中发展自我。

综上所述,《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一文作为劳动教育的指导性文件,为我国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构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是抽象的,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劳动与技术教师积极参与,不断充实;这个体系也是明晰的,将劳动作为生活的基础,从基础教育抓起,让每个人都在劳动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篇6

——“认识线段”中真情境的创设

沈丽军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第三册第六单元“厘米和米”的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如何让二年级学生能感知抽象的线段并掌握其特征呢?在多次的磨课中,逐渐清晰认识:要让学生在有效的真情境中体验,建立线段的表象。在一次次情境体验中感悟,学会表述线段的特征。

【试上】

童话情境引入:

师:今天,数学王国的小公主邀请小朋友去数学王国游玩,想去吗? 生:想!

师:小公主带来了一封信,里面有2根线。(实物投影上摆放着2根弯曲的毛线。)师:比比看,哪根毛线比较长? 生:红线长。师:为什么呢?

生1:我看看就是红线长。生2:把2根线放在一起比一比。„„ 【思考】

上述教学情景完全是教师人为编造的童话情境,这样的情境没有丝毫趣味性,“美丽的小公主”直到下课也没露面,“2根毛线”非得借用“小公主的信”展开吗?这样虚假的情境创设又能为新知孕伏多少?又能挖掘多少与新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这种数学情境至少在相关数学教学中价值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静心反思,这样的情境只是伪情境,除了能借

助课件让外表华丽花俏外,对于激发学生的有效兴趣、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诱发学生的探究潜力是毫无裨益的。

创设怎样的真情境,使学生真正受益呢? 【再上】 活动情境引入:

师:(出示1根跳绳)谁来给大家表演一下跳绳,哪怕会跳一下也行。学生全部举手,都在纳闷:数学老师来上活动课吗?不过,跳绳可是他们喜欢的一项活动,怎能错过?

师:(再出示1根跳绳)这边再请2人用这根绳子表演拔河。讲台一边1个学生在跳绳,另一边2人在拔河,好不热闹。师:谁能把跳绳时和拔河时的绳子样子画下来?

指名学生板画。

师:2次活动中的绳子画下来有什么不同? 生1: 拔河时的绳子是直的。生2: 跳绳时的绳子是弯的。操作情境中认识线段特征:

师:观察你们桌上的毛线(随意摆放),你怎样把它变直? 生:我拉住毛线的2头往两边一拉,弯的毛线就变直了。学生操作,发现线段的特征。

老师演示:在学生拉直的毛线中剪一刀,把毛线拉直。师:剩下的能看成是线段吗?它的端点在哪里? 生:是。(学生上前指出端点)师再演示:再剪一刀,把它拉直。再提问:还能看成是线段吗?端点呢? „„

操作情境中学生自创线段:

老师出示一张圆形纸片。提问:这张纸上能找到线段吗?

不利用别的工具,你能在这张纸上变出一条线段吗? 学生动手探究。

指名一学生上前演示,折出一条折痕。

师:这条折痕就可以看成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 师:你还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短)些的线段吗? „„

整节课都贯穿着类似的小小操作情境、活动情境、探究情境,学生在这样的真情境中开开心心地参与了,轻轻松松地掌握了线段的本质和非本质特征。

【反思】

乔纳森(Jonathan)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一书中,对情境作过这样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我们所要追求的真情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首先要做到:源自生活。儿童都是通过观察大量生动的、色彩鲜明的形象,通过触摸操作各种实物,才建立有关“数”与“形”的认识的。只是儿童的这些经验常常是零散的、混沌的、表象的、粗糙的或者是无序的,因此,最有效的学习组织就是能积极地唤起儿童的这些经验,使他们能在教师有序引导下主动地去将这些经验“数学化”。再次教学时,活动情境(跳绳、拔河)的导入、操作情境(剪毛线、折纸片)的展开都是采用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创设了一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感受和接纳的感性教学情境,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情感认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产生教与学的共鸣,感受数学与生

活同在的乐趣。

其次是激发兴趣。真情境必须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教学中,我们要选取儿童身边的、感兴趣的、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事例、场景,以此来诱发儿童学习新知的内在动因,促使他们能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从而实现情感层面上的“乐学”。如上述数学课“跳绳”、“拔河”是学生感到新奇的,是“非常规性”的。这就给学生一开始上课就设置了悬念,激起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使教学过程波澜起伏,唤起、维持和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便能够快速、有效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

第三是孕伏、体验。真情境的创设不能简单的就因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设置,真情境的创设应让学生玩过动过之后有思考、有回味,要有数学思维的空间,更要为后面的新知学习中的难点作好铺垫、孕伏。第2例中通过情境的有效创设,让学生在笑声中、在积极思考中不知不觉地把握了“线段是直的;有2个端点;线段是有长有短(有限长)”的新知,从而实现了认知层面上的“会学”。教师只有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数学学习情境,才能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体验、“做”中解决、“做”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操作中感知 在活动中体验 篇7

1.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己的出行做好计划与安排。

2.培养学生收集社会信息、处理社会信息、分析社会信息的初步能力。

3.激发学生处理问题的自主意识,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1.能运用上网查询、报纸查询等方式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

2.通过出行前的讨论交流、查找资料、对比分析 ,安排好出行方式,使学生会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要求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与安排。

【教学准备】

1.课件:襄阳古隆中、武汉黄鹤楼的视频介绍以及相关的图片。

2.学生前置作业:

( 1) 家住宜昌的小明想利用暑假到四川重庆去看望打工的爸爸,你知道他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吗? 帮他选择一种交通工具,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 2) 收集襄阳到武汉的交通工具 ,时间、票价以及主要景点。

【学习过程】

活动一:谈话导入,走进“巧安排”。

1.师 :谈到出行 ,我们免不了要乘坐交通工具 ,同学们 ,你们都熟知哪些交通工具呢? ( 飞机、轮船、火车、汽车)

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 ,那么这些交通工具各有什么样的优势呢?

3.小结 :看来啊 ! 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工具将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先进,也越来越方便着人们的出行。如何选择交通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出门之前巧安排”这个话题。

【设计意图 :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也是最好的课程的资源 ,用学生熟悉而又喜爱的话题“旅游”导入新课,由生活引入课题,把教材内容引发为学生活动,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活动二:情境呈现,感知“巧安排”。

1.课件出示案例 :家住宜昌的小明想利用暑假到四川重庆去看望打工的爸爸,你知道他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吗? 帮他选择一种交通工具,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 幻灯片出示) :组长做好分工、交流的顺序 ,并选出一名代表准备班级交流。

2.小组内交流前置作业第一题。

3.派一个小组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评价。

师:对于大家的建议,小明一定会慎重考虑,希望同学们下次出行前也能从经济、舒适、快捷几个因素 出发 ,选择最佳 的交通工具。

【设计意图 :教材是个例子。怎样用好这个例子 ? 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状况、知识能力等进行适当的改变,实现既不脱离教材,也不唯教材。】

活动三:角色体验,探究“巧安排”。

1.( 准备角色分配) :嘉宾2人 ;其他4~6人一组组成若干个旅行社。

嘉宾陈述:大家好! 暑假快到了,我们想利用假期进行一次出行活动,要参观襄阳的古隆中、宜昌的三峡、武汉的黄鹤楼,但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更好, 请各个小组帮个忙, 选择一下路线和交通工具,设计一份合适的出行方案,我们将择优选择,获胜的方案设计小组就为金牌设计组,同时评出金牌设计小组两个,最佳设计小组三个、优秀设计小组四个。

( 主持人边陈述边播放这几处的景点视频。 )

( 幻灯片出示 :嘉宾 :商议对方案质疑的侧重点。旅行社经理组内做好分工,确定好记录人、发言交流的顺序,做到组内有序的交流。 )

2.各小组合作分别设计一份他们最满意的出行方案( 参考前置作业第二题。 )

() 小组设计方案

出发地:_________

目的地:_________

选择交通方式:_________

行车时间:_____________

与其他交通方式比较,它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与其他交通方式比较,它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深入每个小组( 旅行社) 辅导。

【设计意图 :郭思乐教授说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将路线定位“歇马、襄阳、武汉、宜昌”四地之间,既增加了与本土的联系,也将出行路线、交通工具变得多元化。】

活动四:方案展示,深化“巧安排”。

( 幻灯片出示要求 :嘉宾 :注意倾听 ,针对方案进行质疑 ,最后评出金牌旅行社。

旅行社经理:交流方案语言有激情,思路清晰,说理充分。

旅行社成员:对经理的交流进行恰当的补充。 )

1.各旅行社推荐一个发言人展示方案,嘉宾质疑。

质疑要点预设: 从旅客的哪个角度考虑设计的? 达到什么目的? 给旅客提醒一下注意什么?

2.嘉宾商议确定金牌旅行社,教师采访小组的同学心情怎样。

采访要点点拨:设计时的心情;完成方案后的心情;此时此刻的心情。

3.金牌设计小组谈获奖感言。

【设计意图 :展示“出行方案”,其实是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出行方案的思维过程, 也是展示自己是如何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交通工具和旅游线路的,更重要的是,在组长阐述制定出行方案的理由时,让大家认识到了各种交通工具的优势和不足。】

活动五:运用导行,延伸“巧安排”。

1.引导小结:今后什么样的安排才是巧安排? 点“巧”。

2.露一手 :以小组为单位 ,抽取时间和目的地 ,每个人为自己设计一条出行路线,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3.为亲人安排暑假的旅行计划。

【设计意图 :为自己设计一条出行路线 ,为家人设计暑假出行方案,让孩子对如何安排出行路线更加明确,养成出行前进行合理安排自得良好习惯,积淀知识,享受成长的快乐。】

板书设计:

出行之前巧安排

巧———适合

摘要: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教育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关注儿童当前的现实生活。但是,在他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来自父母的呵护,却很少进行自我体验或自主实践,教他们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出行方式,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当前独生子女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明理 篇8

关键词:生活;体验;感悟

【学习目标】

1.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己的出行做好计划与安排。

2.培养学生收集社会信息、处理社会信息、分析社会信息的初步能力。

3.激发学生处理问题的自主意识,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1.能运用上网查询、报纸查询等方式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

2.通过出行前的讨论交流、查找资料、对比分析,安排好出行方式,使学生会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要求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与安排。

【教学准备】

1.课件:襄阳古隆中、武汉黄鹤楼的视频介绍以及相关的图片。

2.学生前置作业:

(1)家住宜昌的小明想利用暑假到四川重庆去看望打工的爸爸,你知道他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吗?帮他选择一种交通工具,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2)收集襄阳到武汉的交通工具,时间、票价以及主要景点。

【学习过程】

活动一:谈话导入,走进“巧安排”。

1.师:谈到出行,我们免不了要乘坐交通工具,同学们,你们都熟知哪些交通工具呢?(飞机、轮船、火车、汽车)

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那么这些交通工具各有什么样的优势呢?

3.小结:看来啊!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工具将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先进,也越来越方便着人们的出行。如何选择交通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出门之前巧安排”这个话题。

【设计意图: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也是最好的课程的资源,用学生熟悉而又喜爱的话题“旅游”导入新课,由生活引入课题,把教材内容引发为学生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活动二:情境呈现,感知“巧安排”。

1.课件出示案例:家住宜昌的小明想利用暑假到四川重庆去看望打工的爸爸,你知道他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吗?帮他选择一种交通工具,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幻灯片出示):组长做好分工、交流的顺序,并选出一名代表准备班级交流。

2.小组内交流前置作业第一题。

3.派一个小组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评价。

师:对于大家的建议,小明一定会慎重考虑,希望同学们下次出行前也能从经济、舒适、快捷几个因素出发,选择最佳的交通工具。

【设计意图:教材是个例子。怎样用好这个例子?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状况、知识能力等进行适当的改变,实现既不脱离教材,也不唯教材。】

活动三:角色体验,探究“巧安排”。

1.(准备角色分配):嘉宾2人;其他4~6人一组组成若干个旅行社。

嘉宾陈述:大家好!暑假快到了,我们想利用假期进行一次出行活动,要参观襄阳的古隆中、宜昌的三峡、武汉的黄鹤楼,但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更好,请各个小组帮个忙,选择一下路线和交通工具,设计一份合适的出行方案,我们将择优选择,获胜的方案设计小组就为金牌设计组,同时评出金牌设计小组两个,最佳设计小组三个、优秀设计小组四个。

(主持人边陈述边播放这几处的景点视频。)

(幻灯片出示:嘉宾:商议对方案质疑的侧重点。旅行社经理:组内做好分工,确定好记录人、发言交流的顺序,做到组内有序的交流。)

2.各小组合作分别设计一份他们最满意的出行方案(参考前置作业第二题。)

( )小组设计方案

出发地:_________

目的地:_________

选择交通方式:_________

行车时间:_____________

与其他交通方式比较,它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与其他交通方式比较,它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深入每个小组(旅行社)辅导。

【设计意图:郭思乐教授说,“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将路线定位“歇马、襄阳、武汉、宜昌”四地之间,既增加了与本土的联系,也将出行路线、交通工具变得多元化。】

活动四:方案展示,深化“巧安排”。

(幻灯片出示要求:嘉宾:注意倾听,针对方案进行质疑,最后评出金牌旅行社。

旅行社经理:交流方案语言有激情,思路清晰,说理充分。

旅行社成员:对经理的交流进行恰当的补充。)

1.各旅行社推荐一个发言人展示方案,嘉宾质疑。

质疑要点预设:从旅客的哪个角度考虑设计的?达到什么目的?给旅客提醒一下注意什么?

2.嘉宾商议确定金牌旅行社,教师采访小组的同学心情怎样。

采访要点点拨:设计时的心情;完成方案后的心情;此时此刻的心情。

3.金牌设计小组谈获奖感言。

【设计意图:展示“出行方案”,其实是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出行方案的思维过程,也是展示自己是如何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交通工具和旅游线路的,更重要的是,在组长阐述制定出行方案的理由时,让大家认识到了各种交通工具的优势和不足。】

活动五:运用导行,延伸“巧安排”。

1.引导小结:今后什么样的安排才是巧安排?点“巧”。

2.露一手:以小组为单位,抽取时间和目的地,每个人为自己设计一条出行路线,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3.为亲人安排暑假的旅行计划。

【设计意图:为自己设计一条出行路线,为家人设计暑假出行方案,让孩子对如何安排出行路线更加明确,养成出行前进行合理安排自得良好习惯,积淀知识,享受成长的快乐。】

板书设计:

出行之前巧安排

巧——适合

在学校生活中体验“我能行” 篇9

通过实施体验教育深深体会到了首先要树立实践育人的新理念。理解“体验”的含义,体验的“体”,意为实践;“验”,意为经验、感受、收获。体验教育意义重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技能,提高素质。我把入手点放在建立多种多样的实践教育基地上,通过设立适合少年儿童成长的岗位,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实践活动。在体验生活的阵地和岗位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建设体验阵地、利用体验阵地的过程中,既发扬了队员的自主精神,又培养了队员的创新精神。

其次,体验教育体现了少年儿童成长的主体性。任何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获得真才实干,掌握过硬的本领,无不需要积极的内心体验。对于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的少年儿童来说,他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起始阶段,他们的成长成才尤其需要不断获得需求的满足和成功的激励,需要主体的参与和积极的内心体验。辅导员应该引导少年儿童进行社会生活体验,针对高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中队队员在家、在校均有劳动岗位,人人争当劳动小能手。在寒暑假期间开展“今天我当家”,“记载父母一天的工作生活情况”,“当一个月家庭出纳会计”活动,让他们体验父母的艰辛,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自理能力,培养责任感。

要引导少年儿童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在平日教学中让他们参与课堂设计、作业设计、互改习作,出单元测试题,引导他们做学习的小主人,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知识技能时的幸福、愉悦。

第三,体验教育优化了儿童心理品质形成的过程。现阶段的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是众星捧月,处处保护有加,致使不少孩子胆怯、孤僻、任性、唯我独尊、不会与人合作,经受不了任何挫折。

体验教育强调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我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情景教育、情感陶冶、修养指导、行为训练、自我教育等方法,启迪少年儿童进行积极的心理活动,加强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性格胆怯的孩子,我先找他们谈心,寻找孩子胆怯的症结所在,给他们在班里当众讲话的机会,可担任“晨读主持人”、担任“班级读报员”、让他们在集体的氛围中找到自信,培养勇敢精神。对于任性、唯我独尊的孩子,在我校的军训活动中,体验部队生活,让他亲眼目睹铁的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学会自律。对于不会与他人交往的孩子,中队吸收他们成为“交往沙龙”的成员,通过角色模拟演练,帮助他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体验助人的快乐,从而成为一个开朗活泼的孩子。我觉得只要给每个孩子找到合适的体验岗位,他们一定能在这个岗位上扮演好角色,获得全新的感受,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下面具体谈谈我是如何针对学生在学校中发生的一些现象,开展体验教育,对学生的点点滴滴进行德育渗透,从而使队员树立“新世纪我能行”的自强理念、自信精神。

第一,通过校园生活的实践,引导少先队员学会和同学们合作共处,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本领,体验老师的辛苦,获得为人师表的真实感受,明白尊重老师的道理,自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一个好学生。

新的学期开始,学生们升入五年级了,感到自己在学校中是大孩子了,于是有的干部提议帮助一年级新入学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我很赞成这个提议,积极鼓励孩子们大胆去做。于是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干了起来。有的小组帮助一年级的做值日,不仅帮助做而且教小弟弟、小妹妹怎样做值日。有的小组教他们背诵校训,唱校歌。还有的为他们出板报,布置科普园地。更有意思的是有的中队干部给小同学当起了小小辅导员,通过当小老师、小姐姐、小哥哥的体验实践,体验了老师的辛苦与责任感,体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做一名好教师应该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

第二,我们中队召开了“说说我自己”的主题队会,每位队员介绍自身优势,绽放闪光点。队员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畅想自己今后如何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都值得学习。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激励作用。每人“送给同学一句座右铭”更是情真意切,体现了我们中队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大家在五(2)中队这个大集体中能相知相爱,共同进步。

第三,开展“今日我以育才为荣,明日育才以我为荣”的爱校教育活动。参观校史展览,了解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新学期,我校建好了规模宏大的学校食堂,食堂分为三层,能容纳近三千人同时进餐。小学生看到这样大的食堂不禁欢呼雀跃,为育才学校的建设日益完善而自豪。我看在眼里,抓住这个好的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鼓励学生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为校园的美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好小小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教育。有些学生结合“环保”教育提出了干干净净‘进出’食堂,安安静静进餐有益健康”的口号。有些同学提出“节约粮食,珍惜别人劳动成果”。

第四,在升旗发言中提出倡议。我中队倡导全校同学“新世纪,我能行”。结合迎奥运八年成长畅想,展望2008年的美好蓝图,激发队员的历史责任感。

第五,给每个队员一次机会,设计和组织一次主题队会。让队员学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体验同学们共同参与、团结合作的快乐,从中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本领。

为了改变当前学生时间观念淡薄,做事拖沓的现象。使学生认识到时间是宝贵的,树立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教学生会合理运用时间,人人做时间的小主人。由队员自主设计和组织了“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主题队会商讨确定,“珍惜时间,提高效率,勤学向上,团结互助。”为班训。孩子们领会了时间是公正的,它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悔恨。

每个人表态说“时间”的名言、警句告诫大家要惜时。队员立志“不教一日闲过”。摸准时间的脾气:均等性、不复返性、严厉性。通过讲述科学家凡尔纳的小故事。使他们懂得了学习效率与学习时间是成正比的,谁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速度,谁赢得了胜利,就赢得了成绩。不会利用时间的人,老是诉说时间的短暂,只有善于利用时间,才能找到充裕的时间。欣赏三位女同学的配乐朗诵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更深切的体会到作家敏锐的观察个人们带来的启示。

最后讨论怎样才能和运用时间呢?结论是运用柳比歇夫花56年研究出来的时间统筹法,巧用时间,零星时间合理用。

为了再进一步领会时间的特点,运用体验教育“一分钟的价值实践与汇报”。(读书、写字、算题„„)

此时,队会达到高潮,中队制定惜时公约。合理安排时间就是节约时间。这次学生们知道把时间老人送给的礼物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发现大家很自觉的遵守惜时公约——“珍惜每一分钟,合理安排时间,尽量缩短做一件事的时间,今日事今日毕”。

当然,开展体验活动的首要前提是唤醒并树立少年儿童的主体意识,只有让少年儿童变“要我”成长,为“我要”成长,体验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成为少年儿童的基本素质。

上一篇:外汇代客理财合同协议下一篇:感恩节的礼物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