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六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本答案(共10篇)
6六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本答案 篇1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6到第18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6课《盼》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答:(1)走在放学路上盼着变天。(2)放学回家时天上下了几个雨点儿,盼着出去买酱油。(3)继续寻找借口出门,盼着雨别停。(4)吃过晚饭,没有机会出门,怕雨下完了明天就没有雨下了,又盼着雨停。
2.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示例: (1) “每天在放 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这一段心理描写既生动又有趣,非常具有孩子气,反映了儿童天真、可爱的特点。“我”为了能穿上新雨衣,便日夜盼望下雨,可天偏偏和“我”作对。于是“我”便撒起娇来,责怪起太阳和天气预报,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让人读来既感觉亲切,又觉得好笑。
(2) “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这一段心理活动是在“我”的原本以为能穿上新雨衣了,却未能如愿,但“我”并不甘心,仍心心念念着第二天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于是“我”又担心今天把雨都下完了,明天没有雨可下,那么自己的愿望便又不能实现了,所以“我”祈祷雨能停下来。“我”为了能穿上新雨衣可谓煞费苦让人感觉既可怜又可爱。
第17课《古诗三首》
1、说说《浪淘沙》这首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诗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黄河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
后两句作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牛郎织女家,侧面表现了黄河的雄伟。
2、想想《江南春》这首诗抓住哪些景物写出江南春天的特点的?
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写出了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朝展的酒旗。
3、读一读这两句诗,你发现了什么?
一水 护田 将绿绕,两山 排闼 送青来。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和拟人 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
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
1、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1)地球美丽而渺小,不会再长大。
(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3)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其他星球。
2、”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是怎样一 步一步得出的?结合课文内容,和同学交流。
课文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和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人们: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3、读下面的句子时,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两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和同学交流。
现象:
乱砍乱伐、乱倒垃圾、无节制开采、大肆捕杀、乱排乱放导致水资源及大气受到污染等现象。
标语:
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学习方法 篇2
1、语文知识的掌握不可能靠一天、两天就可以学好的。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有一个好的计划,并且照计划执行。
比如:每天可以规定自己复习多少字词(或者哪些课本)并将重难点加以整理和归类。哪些字容易读错,哪些字容易写错的,哪些字有形近字,形近字的用法,哪些字是多音字,以及它的读音和用法,成语的写法和用法,注意每课的词语搭配。
2、句型练习
小学生句型练习既是重点,也是重点,也是难点。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本语文总复习方面的书,督促孩子每天练习一个方面的句型,家长做出检查。也可以根据孩子平常表现出来的知识缺漏,有针对性的练习。
3、积累与运用
这个内容家长可以结合所有小学语文教材,让孩子背诵并默写每个单元的日积月累,并知道怎么用,能结合情景填空。
另外要背诵重点篇目的文段,注意关键字词和语句。
4、阅读训练
每天做一篇阅读,边读短文边积累好词佳句。
边做边揣摩出题者的意图,看看出题者为什么会这样出题,并且要总结每个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除了课外阅读,还有课内阅读。课内阅读要结合老师讲的内容多思考,多记忆,多总结。
5、作文练习
作文在小学语文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要多读书,多总结写作方法,多观察,多练习写。
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表达真情实感,写观察日记,写周记,写读后感。
多读范文,多修改,修改自己的文章和同学的文章。
6六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本答案 篇3
重{ 泊{ 降{ 模{
㈡主题总结:作者通过学生生涯几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㈢技巧总结:在写作上有哪些方法值得学习?
㈣读课文第3、4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
1、“编织的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意思是-――――――――――――――
⒉第一节叙述―――――――――,引出对――――――――――――――的回忆。
3、“黄郦鸣翠柳”,“白鹭上青天”,完整的句子是――――――――――――――
4、引用《千家诗》的诗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5、第4自然段可分为三层,请在原文中划,并且在下面概括各层次的内容。
6回忆春夏秋冬的诗句,越多越好。
7 你读过什么名著,是否曾经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请把它写出来。
板书设计: 往事依依
引出回忆 看 读 品 听 登
↓ 选材精当 山 水 千 国 北
回忆往事 ========>水 浒 家 文 =======>固
│ 语言优美 画 传 诗 课 楼
↓ 前后照应 蕴含哲理
6六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本答案 篇4
比和比例》-单元测试6
一、单选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本题5分)A÷3=B×5,A与B的比是()
A.1:15
B.15:1
C.3:5
D.5:3
2.(本题5分)甲种笔3元钱买4枝,乙种笔3枝4元钱,甲、乙两种笔单价的比是()
A.4:3
B.3:4
C.4:4
D.9:16
3.(本题5分)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1:4,面积比是()
A.1:16
B.1:4
C.4:1
4.(本题5分)一本书先提价25%,现价与原价的比是()
A.15:16
B.5:4
C.1:1
5.(本题5分)一个三角形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是()
A.1:2
B.2:1
C.1:1
D.无法确定
6.(本题5分)如果x=y,那么x:y等于()
A.3:1
B.1:3
C.1:1
D.1:2
7.(本题5分)在8:5中,如果前项加上8,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A.加上8
B.乘以2
C.加上10
D.乘以5
8.(本题5分)有一根粗细均匀刻有刻度的竹竿,在左边的刻度3的塑料袋里放入4个棋子,在右边的刻度2的塑料袋里应放入()个棋子才能保证竹竿的平衡.
A.4
B.5
C.6
二、填空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9.(本题5分)如果4A=3B,那么A:B=4:3____.
10.(本题5分)甲数和乙数的比是5:3,已知甲、乙两数的和是24,则甲数是____.
11.(本题5分)从学校到图书馆,小红要用8分钟,小明要用10分钟,小红和小明速度的最简比是____.
12.(本题5分)大、小两个圆的直径比是3:2,则它们的周长比是____,面积比是____.
13.(本题5分)6的4个因数组成的比例是____.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本题7分)水果店第一天和第二天卖出的水果质量比是2:3,第三天卖出的水果与第二天的同样多,三天一共卖出320千克水果,第一天卖出水果多少千克?
15.(本题7分)五一节假期中,小华原计划每天花40分钟,共读儿童小说60页.照这样算,如果他把每天的读书时间调整为50分钟,共可读多少页?(用比例解)
16.(本题7分)某校做一块水泥浇灌的乒乓球桌面,其中公分石和沙的比是7:3,公分石比沙多用了160千克,水泥用了200千克,这块桌面重多少千克?
17.(本题7分)有两种不同形状的纸板,一种是正方形的,另一种是长方形的,正方形纸板的总数与长方形纸板的总数之比是1:2.用这些纸板做成一些竖式和横式的无盖纸盒.正好将纸板用完.问在所做的纸盒中,竖式纸盒的总数与横式纸盒的总数之比是多少?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习作一 篇5
现在的同学可能都喜欢看武侠、言情之类的小说、书刊,有时会达到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他们一旦看迷了书,便会走火入魔,那他们上课一心只想着书,没心思学习,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还有些人被书中的一些情节所吸引,模仿书中的人物,有时还会走向犯罪的道路。这不是看书害了自己吗?这只是“开卷未必有益”中包含的第一层:开卷不一定有益。还有第二层。
其二就是,我们看书,要有选择。那些不健康、对我们没有多大帮助的书,就不要看。要看书,就看一些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对我们学习、生活中都有帮助的书。这样的书就是好书,只有看好书,就不会毁了自己。有人把书比作了朋友,看好书,就是交好朋友,才会进步;则看不好的书,当然是交不好的人作朋友,那样你就会退步。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所以,只有看好书才会对你有益。因此,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我真心的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有选择的看书。而不要因为看错了一本书,将自己引入歧途,毁了自己的一生。
我认为开卷未必有益。诚然,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修养身心,但“开卷”只是“有益”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既然是药,就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置人于死地。不是吗?代的德国,不少人因看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受其不良影响而论为希特勒的殉葬品。“不好的书就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残害”。一点也不假,现在就有一部分同学迷上了武侠或言情小说,整天看那些庸谷怪诞的书籍,而把功课“丢”在一边,导致学习成绩一直往下降,最后,你的努力还不是-成竹篮打水一场空。试想,“开”这样的书“卷”,能说是“有益”的吗?“一本好书胜过珍宝,一本坏书坏过强盗。”因此,开卷是否有益,得先看开什么卷。
有位哲人曾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时,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见书就读的人,而是会读书的人。有的人看书不认真思考,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随便翻翻,有的人去读不适合自己的书,有的人甚至抱着猎奇的态度去读书,试问,这样的“开卷”,又何益之有?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作为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自然有它的积极意义,但若作为“开卷”就“有益”的断语,却是不妥当的。
“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这句名言是说什么书都读的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那么,那个人如果看了不良的书,看过瘾了,可能会做出不良行为。
果戈理《死鬼灵》中的比什伽秋,什么都读,他并非饱学之士,而是缺少鉴赏力的傻瓜;《庄子·列御冠》中的朱泽漫,他学了一门特殊的杀龙技术,其实没有什么地方有龙可杀,他才明白世间无龙,其本领白学也。如此说来,如不加选择地开卷,总会事倍功半,害多益少!
作家赵树理说:“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掏金’”。
梨子吃了对心脾有害;红枣吃了对牙有害;药吃了对身体有益,但也有副做用。
英国作家菲尔丁所云:“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可能会把你戕害。”如果片面理解“开卷有益”任为一切书皆读,而不取舍,不问内容,读了就有益,其实不对!我们必须学灰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有所感悟的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才有益。
所以,我希望大家切记,开卷是未必有好处的,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本书的内容是全部正确的。
尽管“开卷有益”是个成语,但我认为:如果盲目开卷,未必有益。
开卷是否有益,主要还是看谁看书,看什么书和年龄这些因素。
如果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人看书,不管看什么书,他吸收的总是不好的语言和思想。相反,是一个素质极好的人看书,他就会有选择性地看书,而且还会去粗取精,把好句好段和好的思想吸收了,不好的语言和思想就会被他排斥。要是两个心理完全不同的人同样都是看一本书,心术不正的人看了,就会学着做案的手法,而素质极好的人看了,就会学着破案的思维。
语文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篇6
一、会写字及组词
5.中彩那天
维wéi(思维、维持、维护、维修)
财cái(财政、财富、财产、财大气粗)
属shǔ(属于、属相、金属、军属)
货huò(货物、订货、货币、货车、货品)
驰chí(奔驰、飞驰、风驰电掣、驰名中外)
赠zèng(赠予、赠送、赠给、赠款)
驶shǐ(驾驶、行驶、急驶而过)
德dé(品德、公德、德育、德高望重)
惑huò(迷惑、惑乱、谣言惑众、大惑不解)
码mǎ(码头、号码、尺码、、码头、数码)
库kù(水库、车库、库房、库存)
捎shāo(捎带、捎脚儿、捎口信)
橡xiàng(橡树、橡胶、橡皮、橡皮泥)
拨bō(拨打、拨号、拨款、拨云见日)
7.尊严
尊zūn(尊重、尊敬、自尊、尊严、尊贵)
沃wò(肥沃、沃土、沃野)
呈chéng (呈现、呈交、呈报、呈献)
惫bèi(疲惫)
堪kān(堪称、疲惫不堪)
善shàn(善于、善良、友善、善始善终)
款kuǎn(款式、款待、款项、条款、存款)
例lì(例如、例会、例题 、例外、条例)
瘦shòu(瘦小、瘦弱、肥瘦、瘦骨嶙峋)
杰jié(杰出、杰作、俊杰、人杰地灵)
喉hóu(喉咙、咽喉、喉结)
捶chuí(捶背、捶打、捶衣裳、捶胸顿足)
僵jiāng(冻僵、僵硬、僵持、僵局)
配pèi(配合、配套、配方、搭配、配音)
二、读读写写
维持 财富 器重 属于 百货 情形
道德 橡皮 尊严 逃难 号码 善良
例外 喉结 赞赏 僵硬 捶背 许配
精湛 朴实 款待 闷闷不乐 迷惑不解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骨瘦如柴 拨电话
三、读读记记
拮据 奔驰 馈赠 天津 损伤 晾晒
竹签 火候 耽误 赚钱 熟练 教导
讲究 受益 沉重 道谢 眼神 抱怨
宽容 梦寐以求 走街串巷 将心比心
四、多字音
第五课:中彩那天
据:jū(拮据)jù(根据)
中:zhòng(中奖)zhōng(中间)
第六课:万年牢
把:bà(刀把儿)bǎ(把手)
闷:mēn(闷热)mèn(纳闷)
削:xiāo(削铅笔)xuē(剥削)
第七课:尊严
难:nàn(灾难)nán(难关)
量:liáng(思量)liàng(重量)
第八课:将心比心
扎:zhā(扎针)zhá(挣扎)zā(包扎)
五、形近字
维(维持)属(属于)驰(奔驰)捎(捎信)
唯(唯一)嘱(嘱咐)驶(行驶)哨(口哨)
使(使用)惫(疲惫)堪(难堪)例(例外)
拔(拔河)备(准备)湛(精湛)列(列车)
拨(拨动)喉(喉结)僵(僵硬)捶(捶背)
弛(松弛)候(时候)疆(新疆)垂(垂直)
六、反义词和近义词
近义词
精湛—精深 器重—看重 馈赠—赠送
教诲—教导 耽误—延误 漂亮—美丽
思量—思考 惬意—满意 朴实—纯朴
抱怨—埋怨 鼓励—勉励 宽容—包容
反义词
拮据—富有 崭新—陈旧 仔细—马虎
熟练—生疏 灰暗—明亮 赞赏—厌恶
七、词语解释
1.拮据:缺少钱,家庭条件贫困。
2.梦寐以求:寐,睡觉。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3.闷闷不乐:形容不高兴的样子。
4.迷惑不解:辨别不清,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其中的缘故。
5.疲惫不堪:堪,忍受。疲劳得不能忍受了。
6.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7.骨瘦如柴:形容瘦到了极点。
8.将心比心: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
八、课文内容归纳
1.《中彩那天》
主要内容:父亲中彩得到汽车,但彩票是给库伯先生捎的,最后父亲把车还给了不知道自己中彩的库伯。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中彩的是库伯的彩票,是否把车还给库伯),父亲的决定是(把车还给库伯)。父亲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万年牢》
在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指(糖葫芦工艺高、质量好),第二次指(做生意讲实在),第三次指(做一个诚实可靠的人)。父亲是一个(认真、实在)的人。
3.《尊严》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展现了哈默(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自尊、自爱、自强)的性格特点。
4.《将心比心》
主动地关心、爱护别人,就会处处得到别人的关爱。
九、日积月累:语文园地(二)
为人之道
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7.说“信”:
确实地相信叫确信;
非常地相信叫深信;
坚决地相信叫坚信;
忠实地信仰叫笃信;
对自己怀有信心叫自信;
履行自己的诺言叫守信;
取得别人的信任叫取信;
6六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本答案 篇7
导语:该部影片根据原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改编而成。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出海遭遇灾难,先被海盗攻击,再到种植园,最后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
6年级下册语文书第4单元作文400字
读后感主人公鲁宾逊向往航海,他开始了向非洲海岸航行的旅程。他乘坐的船在南美洲海岸对面一座海岛附近触礁,只有鲁宾逊一个幸存下来。他急中生智,做了一个木筏将沉船上的粮食、弹药、淡水、衣服工具等搬到岸上去。为了能长期生存下去,他吃得很节省。后来,他逐渐开扩了山洞,寻到了野味,还找到了几股清泉,写写笔记,不愁吃喝,生活还过得有滋有味。
此后的24年,他一直在岛上生活。他在小山另外建成一座房子,名曰“夏日别墅”。他还种了玉米、大麦和稻谷,学会了磨面和烤面包。每天早晚,他阅读从沉船上找到的《圣经》感谢上帝把他从海里救上来,有一天,他发现了野人的踪迹。凭借他的智慧与本领,他不仅赶跑了野人,还救出了几个俘虏。他们自得其乐地延续着世外般的生活,鲁宾逊还意外地发现了其中的一个人是自己从小未曾谋面的父亲。终于有一天,他们借着一艘英国船只回到了阔别35年的家乡。后来他结婚了,过着知足幸福的生活。绝岛漂流,鲁宾逊几乎陷入绝境,但他没有被悲观绝望的情绪所压倒,也没有听天由命,坐以待毙,而是发挥自己的全部才智,靠着顽强的毅力和勤劳的双手与大自然作斗争,创造崭新的生活。鲁宾逊不仅是一个白手起家与自然抗争的劳动者,他更具有无限的勇气和坚韧不拨的实干精神,他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热情令我们振撼。
此外,28年滞留荒岛的经历也不能止住他继续冒险奋斗的脚步。鲁宾逊这种勇于进取冒险精神,体现了当时资产阶级不满足现状,要开拓世界创新未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魄。
知足常乐,奋斗常乐,到底哪个才是生活的真谛呢?但是,我们都知道,要求仅限于生活必需品的人是最快乐的,而欲望超过这个限度,要求越多,要么所得越多,要么失去越多。
6年级下册语文书第4单元作文400字
读后感这几天,我把《鲁滨逊漂流记》读完了,心里深有感受。
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在一次遇险后,他上了一个有野人出没的孤岛,他在孤岛生活了28年,克服了种种困难。《圣经》成了他的精神支柱。鲁滨逊凭着他的惊人的意志盖房子,用兽皮做衣帽,种谷子驯服山羊等。他和野兽斗智,和可怕的食人部落斗勇,还救了一个野人,鲁滨逊把他叫做“星期五”,还把他收作仆人。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的船来到这个孤岛附近。鲁滨逊帮船长制服了叛变的水手,回到英国。这时他的父母都死了,于是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收益,把一些送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当一个人独立生活的时候,还有这样的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实在是难能可贵。因为人总不能被困难吓倒,而应迎难而上,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在一次背包旅行的途中,鲁滨逊乘坐的飞机在无人岛上坠毁.这是什么地方?炽热灿烂的阳光,一望无垠的大海在鲁滨逊眼前展开的是一幅浪漫,孤独,刺激和冒险的画卷。然而,如果真的独自留在无人岛上会怎么样呢?这里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煤气炉,打不通手机,也没法叫外卖送餐。除了泥土,大海和一直生活在那里的动植物以外,无人岛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为了让人类生存而存在的。一滴水都要亲自去找,一个火苗都要亲手点燃。在这样的状况下,你还会感到浪漫吗? 鲁滨逊并不是天才,但是他有着更强的好奇心。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软弱与无能。从呱呱坠地到背上书包,父母,学校为我们铺设了成长的道路。我心安理得地在这条平坦的大道上走过了一年又一年,没有挫折,没有风浪,而我还整天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其实我根本没有咀嚼过生活中的苦涩,我是幸福的。然而幸福中的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能吃饱穿暖,背上书包去上学,每天接受家人们的关爱,社会的关注是一种莫大的快乐。
这本书使我懂得:坚持、乐观、毅力的重要性,也使我知道了人生不一定是一路顺风的。6年级下册语文书第4单元作文400字
读后感这个假期我读了许多本课外书,但使我受益匪浅的书还是那本《鲁滨逊漂流记》。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1659年,9月30日。有一个人在一次航行中遇到了可怕的大风浪,船翻了,除了这个人,没有一个人活着。他流落到了一个荒芜人烟的孤岛上。然后,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在28年后,他终于离开了荒岛。这个人就是倒霉而又幸运的故事的主人公-鲁滨逊.克罗索。
鲁滨逊一个人在孤岛上生活了28年!多么惊人的数字!可见他是何等的勇敢!鲁滨逊刚来到孤岛是绝望的,他说:‘我整天悲痛我这凄凉胡环境,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没有出路,没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兽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但慢慢地,他独特的个性体现了出来,对生活充满希望,不再每天沉浸在悲观之中,他开始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建了小房子,做了小桌子、小椅子,捕了小羊、小狗,种了小麦、稻子…..,就这样鲁滨逊用自己胡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
鲁滨逊还是坚毅的人。他曾经这样说道:“我的脾气是要决心做一件事,不成功绝不放手的。”“我要尽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他没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经验,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费很大劳力,花很长的时间,连做一块木板都要42天呢!他做得许多事都是白费的,没有成功,但鲁滨逊没有灰心失望,总是总结失败的教训,又重新开始。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词带翻译 篇8
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翻译: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翻译:
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
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翻译: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5、《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翻译: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翻译:
岐王府第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
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落花时节又重逢李君。
7、《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翻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8、《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翻译: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9、《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翻译:
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翻译: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11、《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翻译: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12、《潼关》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翻译:
千年的高云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阵阵秋风吹散了“得得”的马蹄声。
语文书九年级上册第九课预习教案 篇9
好的文章总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它会让你或欢喜或悲哀,或豪情万丈,或悒郁满怀。《故乡》是一篇很好的小说,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被多个国家收入教科书中。上一节课,我们读了一节课的课文,那么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怎样的心情?
二、讲授新课:
在课文结尾,文中的“我”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师板书:悲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学生读课文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故乡的景、故乡的人。
1、提问:故乡的景色怎样?这一段描写写出了故乡怎样的特点?哪几个词语能集中表现出来?
学生思考回答: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没有一些活气。
齐读来感受一下这种悲凉。
老师:如果说故乡景色的悲凉可能会受到“我”的心情的影响(怎样的心情?)或者天气的影响(怎样的天气?),而故乡的人却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2、提问:课文中写了故乡哪些人,主要写了谁?
3、我们先来看看二十年后的闰土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启发。) 师生共同归纳梳理:外貌的变化、与我的距离、生活的现状、精神的麻木、寄希望于偶像。(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他的父亲十分爱他”,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地也是善良的。但这个富于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少年闰土,到了现在,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为什么他在少年时就能有所感而又形容得出.现在却形容不出了呢?因为“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但“不懂事”的时候是一个活泼泼的人,现在“懂事”了,却成了一个“木偶人”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所说的“事”,实际是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观念。他已经没有反抗现实的不幸的精神力量。他把所有这一切都视为根本不能战胜的。他只能承受,只能忍耐,他尽量不去思考自己的不幸,尽量迅速地忘掉自己的困苦。他不再敢主动地去感受世界,思考生活、思考自己。久而久之,他的思想干瘪了下去,他的感受力萎缩了下去,他的表现力衰弱了下去,他的精神一天天地麻木下去,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感受力、没有思想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木偶人。只有宗教还能给他带来对未来的茫远的、朦胧的希望。他的精神已经死亡,肉体也迅速衰老下去。成年闰土体现的是“我”所说的“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人的特征。)
4、提问:为什么闰土变成“木偶人”了呢?找出课文中的原文回答: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6六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本答案 篇10
①每天天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②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③她的性格( )(A、和睦 B、和蔼 C、和气),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④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很( )(A、和睦 B、和蔼 C、和气),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⑤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⑥她自己是很节俭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 )(A、管教 B、管理 C、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⑦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7.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边的横线上。
依次是:
8.“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9.这段文字记叙的重点是( )
A、母亲勤俭持家的习惯及任劳任怨的态度。
B、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及宽厚仁慈的态度。
10.这段文字正确的层次划分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1.对这段文字的内容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家人及母亲的勤劳、俭朴和仁慈。
B、写母亲勤劳、俭朴的品德和对我的影响。
C、写母亲勤劳、俭朴和仁慈的品德及其对我的熏陶。
D、写我对母亲教育培养之恩的感激之情。
【6六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本答案】推荐阅读:
6年级上册语文书作文11-14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07-24
语文书6年级上册第10课预习教案04-07
六年级上册语文丛答案12-11
语文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读后感07-02
三年级语上册语文课本04-04
新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书02-08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01-04
三年级语文书上册部编09-04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练习4作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