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因工死亡补偿协议书

2024-10-19

非因工死亡补偿协议书(精选10篇)

非因工死亡补偿协议书 篇1

甲方:马宗果家属()

乙方:溧阳申菱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丙方:

马宗果(身份证号***635)系乙方职员,于2011年9月4日非因工死亡(医院诊断为脑疝形成珠网膜下脑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为妥善解决马宗果死亡善后事宜,甲、乙双方结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原则,经协商达成如下补偿协议:

一、丧葬事宜:甲方负责处理死者丧葬的全部事宜(从太平间起到死者安葬完毕为止)。

二、补偿金额:

1、太平间尸体存放及相关费用5400元(伍仟肆佰元整);火化及骨灰盒费用3080元;运尸费2300元(从神木县医院太平间到榆林殡仪馆)。

2、丧葬费:员工所在单位平均工资3个月的补助(3个月*1876元/月=5628元)。

3、一次性困难补助费:员工所在单位平均工资12个月的补助(12月*1876元/月=22512元)。

4、家属来回车费补贴:10580元(壹万零伍佰捌拾元整)。

5、家属电话费补贴:500元(伍佰元整)。

6、发放未领月工资,金额为:

三、乙方已代付全部医院费用、安排家属宾馆食宿费用,该款由乙方全部承担(如甲方违反本协议,乙方有保留追讨之权利)。

四、付款方式:乙方一次性支付给甲方现金元。

五、违约责任:

1、乙方迟延付款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一次性支付余款,并有权要求乙方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两倍支付利息。

2、因任何一方违约而导致诉讼、仲裁或申请强制执行的,应当向对方支付实现债权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调查取证费、交通、通讯费、误工费、公证费、律师费。

六、见证条款:丙方见证双方全面实际地履行补偿协议

七、甲方负责补偿款项合理分配,如由此引发争议,概由甲方负责,与乙方无关。

八、协议签订执行后,双方再无其他任何争议,任何一方不得反悔,不得以任何理由就马宗果非因工死亡事件对乙方提起诉讼、仲裁,如甲方

跟非乙方提起诉讼、仲裁,乙方会积极配合甲方进行诉讼、仲裁。

九、本协议一式陆份,甲乙丙双方各执贰份。

甲方(签名及手印):乙方(签名及手印):

丙方(签名及手印):

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

非因工死亡补偿协议书 篇2

非因工死亡是指职工和离退休人员除了工伤及其违法犯罪外而造成的死亡类别。非因工死亡在现实中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好像与用人单位无关,但从劳动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劳动者被解除合同应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理论来分析,非因工死亡对遗属的伤害要远远比解聘的后果严重得多,遗属失去了赖以收入的经济基础和人身。

1 企业职工非因工死亡待遇制度在我国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职工非因工死亡待遇千差万别

职工非因工死亡待遇问题,早在1951年颁布实施的《劳动保险条例》中就做了规定。就目前情况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已经制定了全国统一的非因工死亡待遇制度,只有企业职工的这种待遇依然是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非因工死亡补偿规定项目及其标准。正是这种地方政府的自主性,使得职工非因工死亡待遇千差万别。从全国情况来看,企业职工非因工死亡待遇一般包括: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遗属生活困难救济费,有的地区还包括供养的直系亲属死亡丧葬补助费。各项费用标准的基数大多数分为两定因素。

1.4 职工对非因工死亡待遇认识的模糊性,不利于法律和政策的执行

很多职工都知道,如职工因工死亡,社保部门或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工亡待遇。但很少有人知道职工非因工死亡,遗属应得到哪些照顾性的救济和补偿。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死者家属并不熟悉相关法律的规定,认为人不是为单位死的,跟单位提条件理由不充分。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就产生了这样一种现象:职工遗属认为不应该去找单位获得赔偿,不主动去找,而用人单位往往不是采取主动的态度,最终待遇根本无法得到落实。

2 相关政策建议

2.1 统一标准和范围

我国应参照《工伤保险条例》,加快制定全国统一的非因工死亡待遇制度立法工作建设。首先要准确定位非因工死亡待遇制度的立法层次。如果立法层次不够高,就可能会出现法律效力不够强,保险工作中就会出现很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其次,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非因工死亡待遇制度的规范性文件和相关细则,统一标准,统一范围。

2.2 适时提高标准,政策与时俱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

种情况:在职人员按企业养老保险人均缴费工资或本人缴费工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

离退休人员按企业离退休人均基本养老金或本人基本养老金标准。但给付的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总月数却从2个月至36个月不等。遗属生活困难救济费也从30元至300元不等。如此巨大的待遇差异,造成了死亡职工家属心理极大的不平衡,导致了很多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以及退休职工死亡不报冒领养老金的恶性事件。

1.2部分地区企业职工非因工死亡待遇政策相对滞后由于企业职工非因工死亡待遇,国家没有出台更新文件,因此部分地区执行的仍然是一些老标准和文件。以河北省为例,由于冀劳社办[2001]163号文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项目及计发标准未包括建国后参加工作非因工死亡职工家属按月领取的生活困难救济费,同时又没有明文规定以前的文件失效,造成政策掌握上存在一定偏差。由于政策的相对滞后,三四十元的补助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只是杯水车薪。

1.3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特别是自由职业者非因工死亡后,待遇无法得到落实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非公有经济在国有经济中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但是由于立法层次偏低以及原工作单位的不稳定,一旦职工特别是自由职业者发生非因工死亡事件,待遇根本无法得到有效落实。遗属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后,使他们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困难重重。不仅违背了社会保险的初衷,而且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化、永不停滞”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为利于做好企业职工死亡的善后工作,适当解决其供养直系亲属的生活困难,应合理确定遗属生活困难救济费标准,并且应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同步调整。加强政策的协调性和系统性建设,使他们在痛失亲人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感受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3 资金纳入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死亡,代表一生的结束。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老了”的体现。笔者认为,非因工死亡待遇制度应该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延伸,应将职工非因工死亡待遇各项费用纳入养老保险基金统筹支付范围。不要因为年龄上的差距,人为划分为单位和社保两种资金解决渠道。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同样缴纳了养老保险,就应该不分单位、不分年龄同样享受死亡待遇制度。只有这样,职工非因工死亡的待遇才能有资金上的保证。

总之,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非因工死亡待遇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完善,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基础,是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让人民群众得更多实惠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报告.

[2]郭士征.社会保障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9).

非因工死亡补偿协议书 篇3

以上是两个月前轰动全国的富士康员工多起跳楼事件。其中还有一则新闻很值得我们思考。在郭台铭到厂区时,有前几跳的家属在门前要求支付抚恤金。此后郭台铭也曾高调宣布停发抚恤金。因为,郭台铭认为正是富士康对跳楼员工多达十几万元的死亡抚恤金,才造成部分员工选择在富士康跳楼。那么郭台铭是否有权停止支付死亡抚恤金?中国大陆对支付抚恤金及其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呢?

中国的职工死亡抚恤金分为两种,一种是因工死亡,即工伤死亡。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基本实行工伤保险制度,因此这种死亡抚恤没有问题。还有一种是非因工死亡的抚恤金,这种情况的死亡抚恤政策比较混乱,各地不是很统一。富士康的跳楼员工应指此种情况。

对于非因工死亡的抚恤制度最早见于195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其内容如下:

乙、工人与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丧葬补助费,其数额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两个月;另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其供养直系亲属人数,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数额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到十二个月。详细办法在实施细则中规定之。

另外在1953年的《劳动部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的决定》中第二十三条规定:

工人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退职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乙款的规定,除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两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外,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供养直系亲属一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二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九个月;三人或三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十二个月。

在此有必要作个备注,195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是中国劳动保险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我们到现在才逐一建立并实施。因此在员工非因工死亡的抚恤金制度的探讨上还是应该从这个文件开始。

从这两条规定中可以看到,第一,职工的非因工死亡费用由两部分组成,即丧葬补助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丧葬费和抚恤金。第二,我们还可以看到丧葬费和抚恤金应该从劳动保险基金中承担。当然当时的劳动保险基金还不是现在的劳动保险。但它还是表达了一种思路,即丧葬费和抚恤金不应由企业直接承担,应由社会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颁发后,由于历史原因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施。由于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中的各种责任全部由企业承担了。这造成后来国有企业的沉重负担,以至于我们不得不重新建立社会保险的制度。虽然现在社会保险已经包括五种社会保险,但是对于丧葬费和抚恤金的标准和承担者,在各地还没有统一。以深圳为例,职工非因工死亡的丧葬费和抚恤金见于《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

第四十一条 在本市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死亡或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在职员工非因工死亡的,其死亡时符合供养条件的供养亲属享受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

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的标准为:

(一)丧葬补助费为其死亡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二)一次性抚恤金以其死亡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供养亲属为1人的,支付上述基数的6倍;供养亲属为2人的,支付上述基数的9倍;供养直系亲属为3人及以上的,支付上述基数的12倍。

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另见北京市的《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规定》:

第二十七条 被保险人死亡后,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丧葬补助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

2009年北京市财政局与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调整我市职工丧葬补助费开支标准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本市实行丧葬补助费包干使用办法,不分职务级别,将职工丧葬补助费的开支标准从800元调整为5000元。与此同时,北京市还取消了遗体告别费用报销和直系亲属来京办理丧事路费补助。

以上两地政策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各地支付标准虽然不同,但是其原则没有变,丧葬费和抚恤金应该由养老保险支付。应该说富士康给死亡员工的丧葬费和抚恤金是高于深圳市的地方标准的。但奇怪的是这些费用没有通过养老保险承担,而是富士康自己承担了。除非富士康没有为这些员工缴纳养老保险。难道是富士康自己觉得还是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同时,富士康停止支付抚恤金的行为应该是指其自行支付的部分,而不是养老保险中应该承担的部分。

非因工死亡一次性赔偿协议1 篇4

甲方:xxxxxxxxxxx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乙方:(xxxxxxxxx妻子姓名),岁,身份证号码:

(xxxxxxxxxx儿子姓名),岁,身份证号码:

(xxxxxxxx母亲姓名),岁,身份证号码:

xxxxx在甲方承建的2012年7月20日下午16:50时,xxx在桃源居项目部18栋2单元3层楼给工人发工资时突发疾病晕倒在地,后送往医院治疗,于2012年7月29日上午11时因脑瘤疾病医治无效去世。现甲、乙双方就倪尔贵非因工死亡赔偿一事达成如下协议:

一、经甲、乙双方确认,倪尔贵突发疾病后所产生的医药费共计125000元已由甲方支付。

二、经甲、乙双方协商,甲方一次性赔偿乙方人民币xx万元(大写:xx万元整),系甲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支付给乙方所有赔偿款项和费用的总额(包括但不限于丧葬费、一次性救济金、抚恤金,家属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殡仪馆发生的费用,甲、乙双方共同认定倪尔贵为非因工死亡的基础上甲方自愿给乙方的补偿金,及其他所有费用。)。

三、经甲、乙双方确认,乙方于倪尔贵治疗期间在甲方的借支35000元(大写:叁万伍仟元整)在上述赔偿总额中扣除。余下265000元(大写:贰什陆万伍仟元整)于2012年8月2日下午3:00前支付完毕。

四、甲方支付前述款项后,对乙方所有的赔偿义务概履行完毕,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甲方提出任何权利及主张。乙方内部对甲方支付的款项分配问题与甲方无关。乙方自行商量指定一名收款人,甲方向乙方指定收款人支付完毕后即履行完赔偿义务。

五、以上条款,甲、乙双方自愿遵守、履行。

六、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乙方:

非因工死亡补偿协议书 篇5

一、支付项目:

1、丧葬费:

厅级及以上人员(含经批准享受厅级待遇的离休人员)为4000元,其他人员为3500元。丧葬费包干使用,节约部分归亲属所有,超支部分亲属自理。

2、遗属困难补助金:

2000年1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期间,企业退休人员死亡后,符合供养条件的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130元。

2008年9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为:农业人口遗属每人每月230元,非农业人口遗属每人每月280元。

2011年1月1日至今:农业人口遗属每人每月300元,非农业人口遗属每人每月350元。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因公死亡人员遗属,在此标准上每人每月增加50元。

2013年9月30日以前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遗属。农业人口遗属由原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330元,非农业人口遗属由原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385元。

3、一次性抚恤金:(2013年10月1日开始有,之前没有)

已退休人员死亡的,抚恤金标准以死亡前月基本养老金为基数,一次性发放20个月。

其他参保人员死亡的,抚恤金标准以死亡前最后一个月缴费工资为基数,按照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分档发给:缴费年限满10年的,全额发给,一次性发放20个月;满9年不满10年的,发给90%;满8年不满9年的,发给80%;满7年不满8年的,发给70%;满6年不满7年的,发给60%;满5年不满6年的,发给50%;满4年不满5年的,发给40%;不满4年的,发给30%。

二、支付渠道

1、企业退休人员因病死亡时,符合供养条件的遗属享受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由企业从企业管理费用中列支。

2、依法破产企业已移交社会保险机构管理的离退休人员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从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3、抚恤金从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三、遗属条件、范围

1、职工成离退休人员死亡后,其生前直系亲属无生活来源,系依靠死者供养,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列为供养直系亲属:

(1)祖父、父、夫年满60岁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祖母、母、妻年满55岁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祖父、祖母作为供养对象,还必须是目前无子女或子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又没有收入来源者。

(3)子女(包括养子女,前妻或前夫所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孙子女、弟妹(包括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弟妹)年未满16岁或虽满16岁仍在上中学或职业中学的;孙子女、弟妹作为供养对象,还必须是目前无父母或父母均丧失劳动能力而又没有收人来源者。

2、职工及离退休人员自幼依靠他人抚养长大,现抚养人符合第一条(1)、(2)款条件的,可视为供养直系亲属。

3、职工及离退休人员死亡时其遗属当时符合供养条件的,可列为供养直系亲属,凡职工及离退休人员死亡时,其遗属当时不符合供养条件,以后才符合供养条件的,不再列为供养直系亲属范围享受定期生活困难补助。遗腹于可列为供养直系亲属范围,不受本条限制。

四、权利竞合的处理

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因交通事故及其它原因死亡,其供养对象获得交通事故赔偿及民事赔偿的,若赔偿标准高于因病及非因工死亡待遇标准的,企业不再支付相应待遇;若赔偿标准低于因病及非因工死亡待遇标准的,企业予以补差。

五、附法律依据如下:

《关于原行业统筹单位因病和非因工退休(职)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陕劳社发[1999]495号)

《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及离退休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通知 》(陕劳发[1999]559号)

《关于对西安市劳动局企业职工及离退休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有关问题请示的复函》(陕劳办函字[2000]108号)《关于将离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补助费纳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陕劳社发[2000]190号)

《关于进一步确定供养直系亲属范围和条件有关问题的通知》(陕劳社发[2000]37号)

《关于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后有关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问题的通知》(陕劳社发[2001]253号)

《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颁布);

《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及离退休人员遗属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陕劳社发〔2008〕82号)

《关于调整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陕人社发〔2011〕31号)

《关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死亡后遗属待遇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陕人社发〔2013〕65号)

非因工死亡补偿协议书 篇6

豫劳社养老〔2007〕36号 各省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直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遗属津贴制度,现就调整企业职工(含离退休人员,下同)因病或非因工死亡有关待遇问题通知如下:

一、丧葬补助费

在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丧葬补助费调整为按职工死亡当月本企业养老保险人均缴费工资3个月的标准发给。离退休(退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丧葬补助费调整为按所在省辖市上企业离退休人员3个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标准发给。二、一次性抚恤金

在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调整为按职工死亡当月本企业养老保险人均缴费工资20个月的标准发给;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调整为按其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养老金20个月的标准发给。

三、遗属生活补助费

从2007年7月1日起,对供养直系亲属按月给付的生活补助费标准调整为:遗属是非农业人口,户籍在省辖市市区的月生活补助费标准为300元,户籍在县(市)乡(镇)的月生活补助费为220元;遗属是农业人口的,月生活补助费标准为150元。孤身一人的,在上述标准上另加20元。遗属生活补助费从职工死亡次月起给付。遗属待遇标准确定后,除我省统一调整标准外,不因遗属本人居住地变动而改变。

职工有多名遗属时,全部遗属的月生活补助费标准之和,不得超过该职工生前月工资或月基本养老金。

四、供养直系亲属丧葬补助费

在职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死亡时,供养直系亲属丧葬补助费调整为按当月本企业养老保险人均缴费工资1个月的标准发给;离退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死亡时,供养直系亲属丧葬补助费调整为按当月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个月的标准发给。

五、职工供养直系亲属范围及享受遗属生活补助费的条件

职工供养直系亲属范围及享受遗属生活补助费的条件,比照《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8号)执行。具体是:

(一)职工供养直系亲属,范围包括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遗腹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二)上述规定范围中的人员,以死亡职工工资或养老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在职工死亡30日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规定享受遗属生活补助费。

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O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3、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4、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

5、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

6、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职工子女及其配偶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

7、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三)领取遗属生活补助费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生活补助费:

1、年满18周岁且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就业或参军的;

3、因病非因工死亡职工配偶再婚的;

4、被他人或组织收养的;

5、死亡的。

(四)领取遗属生活补助费的人员,在被判刑收监执行期间,停止享受生活补助费。刑满释放仍符合领取生活补助费条件的,按规定的标准享受生活补助费。

六、支付渠道 本通知规定的各项待遇由原支付渠道支付。

七、其他 本通知规定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由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适用本通知。

退职人员只享受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丧葬补助费。

本通知从2007年7月1日起执行。其中离休干部一次性抚恤金调整时间按机关离休干部调整时间执行。

本通知内容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但各供养亲属抚恤金总和不能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非因工死亡补偿协议书 篇7

直系亲属救济费标准的通知

黑劳社发[2000]24号

各市、地劳动局、财政局、省农垦总局劳动局、省直各厅(局)、中直行业各有关单位,有关军工企业:

为保障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因病非工死亡生前供养直系亲属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安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将职工、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遗属救济费标准作如下调整。

一、遗属救济费基本标准:

1、遗属居住在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及孙吴、逊克、嘉荫县的,每人每月105元;

2、遗属居住在牡丹江、佳木斯、鸡西、鹤岗、双鸭山、伊春、七台河、大庆市的,每人每月100元;

3、遗属居住在县(市)城的,每人每月95元;

4、遗属居住在乡镇或农村的,每人每月90元。

二、1937年7月7日至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以及符合《劳动人事部关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劳人险[1983]3号)规定条件退休并享受退休后照发本人原标准工资的老工人死亡,其遗属救济费在基本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加发10元;1937年7月6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离退休

人员死亡,其遗属救济费在基本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加发20元。

三、职工、离退休人员遗属鳏寡孤独的,其遗属救济费在基本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加发10元。鳏寡孤独遗属救济费低于其所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

四、调整后救济费的发放范围、审批办法和资金来源仍按《黑龙江省企业职工死亡待遇改革办法》(黑劳险字[1993]34号)的规定执行。

五、本通知从2000年10月1日起执行。

黑龙江省劳动和祖传保障厅黑龙江省财政厅

非因工死亡补偿协议书 篇8

[日期:2008-05-19] 来源:广州市肢残人士联谊会作者: [字体:大 中 小]办理政策依据

(一)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

(二)劳动保障部《关于印发〈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劳动部发〔2002〕8号)

(三)《广州市职工非因工负伤与疾病等级评定标准》(穗劳福字〔1997〕7号)

(四)《广州市职工常见病病情相对稳定确认标准》(穗劳福〔1999〕2号)

(五)《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

(六)《广州市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管理实施办法》(穗劳福字〔1998〕5号)

(七)《广州市职工难治病、重病、较重伤病范围确认标准》(穗劳社工伤〔2003〕2号)

受理条件(范围)

1、对非因工负伤或因病职工的伤、病、残程度作出等级鉴定;

2、对非因工负伤或因病职工病情是否相对稳定及医疗期作出鉴定;

3、对非因工负伤或因病职工伤病情状况(是否属于难治病、重病、较重伤病)作出鉴定;

4、对上述鉴定事项的复查鉴定申请作出鉴定;

5、对确认是否属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的等级鉴定申请作出鉴定;

6、对法院或其他机关委托的上述事项作出鉴定。

需要提供的资料

(一)申请非因工负伤或疾病劳动能力鉴定须填报《广州市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一式两份,并同时报送以下材料:

1、与该次诊断之伤病相关的住院资料及近期门诊病历;

2、各项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报告单;

3、化验单(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等);

4、疾病证明书;

5、恶性肿瘤须提供病理检查报告单;

6、手术治疗者须提供手术记录;

7、医疗期申请应提供该职工的实际工作年限及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的证明;

8、属于工亡职工亲属供养关系确认的申请应提供工亡职工的《广州市职工工伤认定申请表》及《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及与该工亡职工存在亲属关系的证明;

9、失业人员(符合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有10年以上连续工龄者)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提供劳动手册和失业证;

10、对法院或其他机关委托的鉴定事项应出具委托书。

(二)申请非因工负伤或疾病劳动能力复查鉴定须填报《广州市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申请表》一式两份,并同时报送以下材料:

1、《劳动力鉴定结论书》原件;

2、与该次诊断之伤病相关的住院资料及近期门诊病历;

3、各项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报告单;

4、化验单(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等);

5、疾病证明书;

6、恶性肿瘤须提供病理检查报告单;

7、手术治疗者须提供手术记录;

办理时限

符合条件、材料齐全的予于受理;不受理的说明理由并一次性告知所需补正的全部材料。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

收费标准

见《劳动能力鉴定收费标准》。

领件须知

当事人请持收件回执到原受理窗口领取办理结果,或办理邮递。

领件时请仔细检查、核对有关的材料。

受理部门

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广州市梅东路28号梅花村大厦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综合服务大厅

邮编:510600

咨询电话:

87656279(服务窗口)

87652883(业务办公室)

非因工死亡补偿协议书 篇9

在我国,不论是劳动部制定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以下简称《保险办法》),还是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保险条例》),都没有界定职工工伤的概念。而是采用列举式的立法例,具体规定何种情形下可以认定为工伤;何种情形下,可以视为工伤;何种情形下,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如《保险办法》第8条规定了10种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第9条规定了6种不应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了7种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第15条规定了3种视为工伤的情形,第16条规定了3种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在我国法上,职业病工伤的一种。

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可以发现,二者规定的工伤情形大同小异,对不应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也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保险条例》对工伤的认定区分为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和视同工伤的情形,而《保险办法》没有作如此的区分,而是一体的规定为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对不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保险条例》规定的范围比《保险办法》显然要窄得多,体现了对不应认定为工伤的控制,以体现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如《保险条例》第16条第1项规定的是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而《保险办法》第9条第1项规定的是犯罪或违法,不应认定为工伤。显然“违法”包括“违反治安管理”,但又不限于此,还可能包括其他的违法行为。而《保险条例》所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并不是不得认定工伤的全部要件,而只是要件之一,该要件必须导致职工伤亡这个结果发生时,才能得出不得认定为工伤的结论。

另外一个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是,《保险办法》属于部门规章,而《保险条例》属于行政法规。依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3条的规定,后者是前者的上位法,前者是后者的下位法。根据《立法法》第79条第2款规定,后者的效力高于前者。《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7条第2款的规定,法律、法规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规章原则上不作重复规定。因为前者制定在先,后者颁布在后,所以,不能严格适用上述规定。但根据《立法法》第71条第2款的规定,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作为行政法规的《保险条例》颁布后,作为部门规章的《保险办法》自然不能成为认定工伤的依据。认定工伤的依据是《保险条例》。

二、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则是指职工非职业原因而患病或者非因工伤而受伤的情形。

三、职工工伤医疗期及其待遇的规定

(一)职工工伤医疗期的规定。

《保险条例》第31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的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二)职工工伤医疗期待遇的规定。

根据《保险条例》第29条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具体包括:

1、第29条第3款规定,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第29条第4款前段规定,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3、第29条第4款后段规定,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4、第29条第6款规定,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符合本条第三款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5、第31条第1款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6、第31条第3款规定,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职工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情形。《保险条例》第40条规定,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三)拒绝治疗的;

(四)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

四、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及其待遇的规定

(一)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以下简称《医疗期规定》)第3条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1、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2、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第4条规定,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劳动部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第1条关于医疗期计算问题第2款规定,病休期间,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包括在内。第2条关于特殊疾病的医疗期问题第1款规定,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

另外,根据《劳动法》第29条第1项规定,职工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规定》第2条也规定,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二)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

待遇规定。

根据《医疗期规定》第5条规定,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具体而言:

1、病假工资。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劳动法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2、疾病救济费。《医疗期规定》第5条对病假工资与疾病救济金的规定为并列方式,但《劳动法意见》59条对此的规定却是选择方式。从二者规定的时间看,前者规定时间在先,后者规定在后,根据《立法法》第83条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规章,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对于病假工资与疾病救济金应适用《劳动法意见》的规定,即只能适用其一,即或适用病假工资,或适用疾病救济金。但不论适用哪一种待遇,均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对此,各地的做法不一。如山东省劳动厅转发劳动部《关于发布的通知》(鲁劳发[1995]67号)第1条规定,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停工累计不超过180天的,由企业发给本人工资70%的病假工资;累计不超过180天的,发给本人工资60%的疾病救济金。据此,只要企业职工因病例或非因工负伤累计不超过180天的,病假工资与疾病救济金同时适用。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本市企业职工疾病休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最低标准的通知》(沪劳保保发14号)第1条规定,企业支付职工疾病休假期间的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得低于当年本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80%。也就是说,病假工资与疾病救济金只能适用其一,不能同时并用。

3、医疗待遇。《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3条规定,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第4条第3款规定,个人账户主要用于小病或门诊费用,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大病或住院费用。根据《决定》第7条第2款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本决定的要求,制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总体规划,报劳动保障部备案。统筹地区要根据规划要求,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后执行。具体包括:

(1)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险部《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保险项目意见》)第1条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是指符合以下条件的各种医疗技术劳务项目和采用医疗仪器、设备与医用材料进行的诊疗、治疗项目:

第一,临床诊疗必需、安全有效、费用适宜的诊疗项目;

第二,由物价部门制定了收费标准的诊疗项目;

第三,由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的定点医疗服务范围内的诊疗项目。

具体由《保险项目意见》附件《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范围》第2条对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范围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2)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第2条规定,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通过制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进行管理。据此,劳动和社会保险部制定了《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对西药、中药和中药饮片部分作了明确的规定。

4、补充医疗保险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及《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第4条第4款的规定,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提取额在工资总额百分之四以内的从成本中列支。

非工伤死亡补偿协议 篇10

甲方:XXXXXXXX有限公司乙方:,为死亡职工的父亲,身份证号码:

甲方单位职工XXX,于XXXX年XX月XX日参加工作,于XXXX年XX月XX日下班后,在宿舍休息时因患高血压,在上厕所后突发脑溢血晕倒,随经同公司工友送往XXXXXX医院救治,在XXXXX抢救无效死亡。

基于上述事实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甲乙双方自愿放弃工伤认定申请,已共同确定XXX为非工伤死亡。XXX于XXXX年XX月 XX日出生,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供养亲属情况:

父亲:姓名年龄出生日期职业家庭住址

为妥善处理XXX的死亡善后事宜,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根据《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以下

简称《规定》)第十条规定:“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发给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或供养直系亲属生活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丧葬补助费的标准:3个月工资(月工资按当地上社会月平均工资计,下同);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标准:6个月工资;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在职职工6个月工资。由甲方支付乙方其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或供养直系亲属生活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总额是15个月当地上社会月平均工资。月工资按XXX上社会月平均工资XXX元计,共计金额是:XXXX元(大写:X万X仟X佰X拾X元)。

二、乙方在收到甲方的补偿金后,须一次性结清XXXXX医院所有的医疗费用,医院所有的费用与甲方无关,概由乙方负责。

三、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甲方已履行了补偿给付义务。

四、乙方自愿放弃就甲方补偿后所享有的仲裁、诉讼的权利。

五、乙方补偿款项在供养亲属人数及合理分配,如由此引发争议,概由乙方

负责,与甲方无关。

六、协议签订后,双方再无其他争议,任何一方不得反悔。乙方不得以任何

理由向甲方索要任何赔偿。

七、本协议的最终解释权归甲方。

八、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协议一式三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甲方执两份,乙方执一份。

甲方:XXXXXXXX限公司乙方:

上一篇:崇明高三语文作文下一篇:话题作文审题化大为小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