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山公园随笔

2024-06-08

峰山公园随笔(通用12篇)

峰山公园随笔 篇1

我们来到六峰山公园的门口。进到里面去,看不到六峰山。问六叔:“六叔!哪里有什么六峰山啊?骗人哩?”“你抬头看看就知道啦。”我把抬个75°角。哇!好高的六峰山啊!这是我见过的最高的山了。既不高,也不峻,也不险。我兴奋得拉起弟弟的手一起爬山。

我问过六叔,他说从山底到山顶有900个左右阶梯。每个阶梯有30厘米高。弯弯曲曲。像条蜿蜒的龙,像匍匐的蛇。

后来我和弟弟比赛--看谁先到达山顶。于是我一声哨响,弟弟马上冲了上去,我也不甘示弱,三层当做两层跨。不出1分钟就追上了弟弟。又过了4分钟。我顶不住了~~我算算。大概也爬了400个阶梯了吧?一路上饱览了六峰风光:有很多花开放着,红得赛火;粉得似霞。白得斗雪。一阵阵花香传来,令人心旷神怡。想不舒服都不行啊。

再上N层楼梯之后。我们来到“庙”,我猜这里的人一定很尊重吧。还盖了个楼亭。我也想进去包览一番,可我怎么也挤不进去。后来都是六叔带着我和弟弟硬挤进去的。庙里有3个塑像。中间那个是。旁边两个不知道。我左右望望,看见挤到前面的人们都拿着3枝香,应该是拜祭关公的吧。糟了,我手上没香。这时我弟弟拿来3根烧着的香递给我。

峰山公园随笔 篇2

横头山、松峰山地质公园集地质遗迹景观、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对横头山、松峰山地质公园的研究可以促进地质遗迹保护、推动经济的发展, 发展了科普教育, 研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横头山, 松峰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概况

横头山、松峰山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面积114km2, 分布地质体有出露很少的二叠系土门岭组地层, 华力西晚期的白岗质花岗岩, 燕山晚期三个侵入期的辉长—闪长岩岩组, 花岗闪长岩岩组和白岗质花岗岩岩组, 反映两次喷发旋回的侏罗系中统太安屯组酸性、中酸性火山岩。

经历了华力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的内动力作用, 控制了上述地质体分布的大格局, 受新华夏构造运动影响明显, 形成园区内的山峰、石柱、砬子, 陡壁等地质遗迹, 在微地貌方面主要表现在外动力作用, 溶蚀、风化、剥蚀、崩塌、冻融、冰川等一系列作用, 形成了奇石异洞, 风动石、象形石、拟态石等地质遗迹景观。

2 横头山, 松峰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黑龙江省横头山、松峰山地质公园按李四光先生所划分的中国大地构造体系, 属于北东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第二隆起带张广才岭隆起的西缘。区内大面积分布火山岩、花岗岩类岩石, 地层零星分布。园内出露地层有: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其中新生界分布最广, 古生界被花岗岩吞蚀而零星出露, 中生界侏罗系中统火山岩大面积出露。

2.1.1 古生界

公园内和周边分布有下二叠统交界屯组, 土门岭组和上二叠统五道岭组。交界屯组分布在公园外东部山河林场附近, 面积约0.25km2, 主要由厚层状大理岩及砂岩、板岩组成, 上与土门岭组整合接触。土门岭组分布在公园的西北角和西南角, 公园外东侧。主要由灰色—灰黑色泥质板岩、粉砂质板岩、粉砂岩、炭质板岩, 各种板岩夹灰岩, 大理岩透镜体组成, 其上被五道岭组不整合覆盖。而五道岭组分布在公园附近。属五道岭组下段, 主要由中—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夹板岩、粉砂岩、细砂岩及流纹斑岩, 不整合覆盖在土门岭组之上, 其上部又被太安屯组不整合覆盖。

2.1.2 中生界

公园内广泛分布有侏罗系中统下段和上段的太安屯组地层。从火山岩的相变情况看, 有两次火山喷发活动, 体现的岩性不一:太安屯组上段下部主要为中性火山碎屑岩夹酸性凝灰熔岩、板岩、凝灰砂岩。太安屯组上段中部主要为中酸性凝灰熔岩、凝灰岩夹炭质凝灰质板岩、粉砂岩。而太安屯组上段上部以流纹斑岩及凝灰熔岩、熔凝灰岩夹炭质板岩为主。

2.1.3 新生界

该地层分布在头道河子, 二道河子两岸, 面积约为36km2, 占公园面积的19.8%。

1) 上更新统冲积洪积层。分布在河流的两岸冲—洪积阶地上, 主要由黄色、淡棕黄色、灰黄色黄土状粉质粘土、粉砂土组成夹薄层细砂或砂砾。

2) 全新统现代河谷冲积层。分布在河流两岸的河漫滩, 主要以砂砾为主, 其次为粗砂、中砂、细砂。变相较大。自下而上砂砾渐变为细砂和粘土类土层。

2.2 岩性特征

园区内主要分布有华力西期晚期的白岗质花岗岩岩组, 是华力西期岩浆活动的第四侵入期, 岩性为白岗质花岗岩, 花岗岩等, 还有燕山期早期辉长—闪长岩岩组, 花岗闪长岩岩组, 白岗质花岗岩岩组, 共三个岩组。

2.2.1 辉长—闪长岩岩组

该岩组是燕山期侵入旋回早期侵入岩的第一侵入期形成的, 侵入太安屯组岩层中, 被燕山期早期白岗质花岗岩侵入, 本岩组岩石类型为闪长岩, 辉长岩。

2.2.2 花岗闪长岩岩组

该岩组是燕山期侵入旋回早期侵入岩的第二侵入期形成的, 侵入太安屯组岩层中, 被燕山早期白岗质花岩侵入, 在园区南端可以看到三者关系。本岩组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

2.2.3 白岗质花岗岩岩组

该岩组是燕山期侵入旋回早期侵入岩的第三侵入期形成的, 侵入太安屯组岩层中, 在园内中部和东北部两处岩体都显示了这种关系。岩石类型为白岗质花岗岩。

3 结论

横头山、松峰山地质公园地貌景观的形成受内、外两种动力所制约, 历经印支、燕山以及后来的新构造运动, 太平洋板块的位移, 使本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改造, 地质体的展布方向与构造方向吻合, 以北东方向为主, 伴以北西向正断层。横头山、松峰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真实地记录了本区整个地质发展史, 它是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可以说, 对横头山、松峰山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要:横头山、松峰山地质公园园内地质遗迹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状态良好, 人文景观独特, 这些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地域特色鲜明, 综合价值较高, 公园有广阔的多功能发展空间, 可以建成科研、教学、旅游、渡假、保健疗养、科普教育和娱乐场所的统一体, 发挥它的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本文从地层岩石组合、岩性、地貌、区域构造运动方向等方面分析了其形成的地质特征。

关键词:横头山,松峰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地质特征

参考文献

[1]杨世瑜, 吴志亮编著.旅游地质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2]卢志明, 郭建强等.地质公园的基本概念及相关问题思考[J].四川地质学报, 2003.

[3]后立胜, 许学工.国家地质公园及其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

顺峰山公园文心画院规划设计 篇3

关键词:文心画院;传统园林;岭南风格;广东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4-0000-00

收稿日期:2013-01-07

修回日期:2013-04-10

Abstract: Wenxin garden is one of the Chinese-style gardens which located in Shunfengshan Park. By using the traditional garden design methods, it is designed to be a Lingnan Style gard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ce, function, node and architecture, describ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Wenxin Garden.

Key words: Wenxin Garden ;Traditional Garden;Lingnan Style ;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顺峰山公园位于广东顺德市境内,环境优美,园内有顺峰山、青云湖和青云山等自然景观。园内人文历史景观亦是随处可见,如顺峰山上有一座明代的佛塔,塔型庄重挺拔;青云山上有青云塔,塔形清秀,体态轻盈;青云峰下有一座清代孔庙,依山就势,气宇不凡。

文心画院处于顺峰山公园的南部山坳,依山伴水,安静恬淡。紧挨基地有一组用现代建筑材料修建的具有地方传统风格的观音阁,该建筑增加了画院的历史气息,但建筑细部生硬。另外,基地背对顺峰山上宝林寺侧立面,该立面较为单调。

文心画院规划基地约7.5 hm2,规划建筑面积3 500㎡。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湖边码头和山坳园林。功能以作画室、书法室、展览馆为主,兼作书法家协会办公室。

1 规划原则

1.1追求传统园林的意境

“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 [1]。园林作为人类接触自然的场所, 力求与自然和谐共生, 师法自然, 体现着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 呈现出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洒脱自然情调[2]。规划时,考虑基地周边的湖景山景,将其纳入园林中,重天然,不强为,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因势利导,完美地表达诗情画意[3]。

1.2体现岭南园林地方风格

岭南园林往往是园林建筑包围多重庭园, 而这类园林的特点是以建筑空间为主, 宅居和园林融为一体, 表现出园主人的务实精神。庭园设置不在于大与全, 而在于实用。建筑的布置经营, 以实用为度[4],切合基地大小。岭南风格也体现在细节上,如园中小尺度的庭院空间多在建筑本身表现岭南风格。

1.3立足现代功能

新规划的园林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园林的怡情游乐功能,同时亦满足新的需求,如设置画室、展厅、培训室等。园林的形和神是传统的,园林的建造方式和使用功能是现代的。

2规划格局(图1~3)

2.1空间格局

由于基地被公园主干道分开,故将基地规划为功能不同的两个区,一个是“渔人码头”,一个是文心画院。基地内的自然湖面保留,并作为园林的核心水景区。规划为“码头居首,大园居中,小园环绕,园中有园”的空间格局(图4)。

北部的“渔人码头”为一开放空间,结合主干道人流,规划为游客聚集嬉戏之处。其余用地为文心画院的书画主题区,以原有自然湖泊形成画院的核心自然景观区,周边环以三个人文景观园(图5)。

将岭南庭院空间纳入各人文园中,特别是“画苑”与“艺苑”。空间组织及造景方面,积极借鉴传统园林做法,特别是重视自然景观要素的应用。

2.2 功能分区(图6)

基地主要由4个使用功能区和5个景观功能区组成(图6)。使用功能区分入口、“画苑”“艺苑”“茶苑”等4个部分;景观功能区分为“渔人码头”“竹林”“荷园”“石林”、湖心岛等5个片区。不同功能区自成体系,又互相交融。

三苑各有其功能:“画苑”供书画之用,才有岭南民居形式,协调基地一侧的观音阁;“艺苑”作展览之用,位于山坳,环境幽寂;“茶苑”靠近画院入口,挨着主干道,给文人“倚南窗以寄傲,登东亭以舒啸”,供游人喝茶饮酒等休闲娱乐之用。

3 园林造景

3.1湖景

主要由“绣漪湖”及“荷园”组成,分布散而不乱,使人产生丰富的景观感受。进入“文心门”,可以观赏整个“绣漪湖”风景。主景是正对轴线的“艺苑”建筑群,前景是“瞻碧亭”,后景是湖心岛。“荷园”及“茶苑”的水使“绣漪湖”形成了广阔的水体空间。“绣漪湖”与“荷园”是一主一次、一收一放的水景关系。

3.2庭景

主要以“画苑”“艺苑”为主,体现建筑包围园林的特点。

“画苑”空间与之前的开阔湖景形成对比。进入“画苑”,便有一种视野从之前的开阔转为狭长之感,一面是实墙,一面是岭南民居式的建筑立面。“画苑”的空间组合比较紧凑幽深,为三进岭南传统院落,利于绘画创作。

“艺苑”位于轴线位置,按照传统合院格局进行布置,在“艺苑”南北轴线上的临水位置设置了观景平台,与“文心门”前面的观景台相互呼应,形成对景关系。

3.3岛景

主要为湖心岛片区,处于“绣漪湖”一隅,营造幽静神秘、耐人探究的自然景观,与一侧的“艺苑”庭院景观形成对比。

nlc202309042038

湖心岛与“瞻碧亭”成对景,从“文心门”看去,是全园纵深最大处,但视野狭长深邃,与之前面的宽广湖景形成对比。湖心岛上的 “水乐亭”呈扇面形,视线正对“观月轩”,“观月轩”在湖景中可形成若隐若现的动态之景,引人探究。湖心岛与湖岸之间形成水溪,利用水流声,造“八音涧”。湖心岛后竹林丛中设置具“曲径通幽”美学效应的“寻诗径”系列小景。

4建筑设计

建筑风格是体现岭南园林特色的关键。文心画院内均是岭南风格的混凝土仿古建筑。权衡经济与造型,通过与甲方的协商,确定的仿古做法是:屋面为传统木构梁架、柱枋形制,采用混凝土仿木构做法。

文心画院建筑的功能以书画为主,有展厅、藏画阁、书房、画房、办公室、小型报告厅等。建筑开间一般在5间以下,根据需要设置前后廊。大体依照传统建筑典型平面,心间、次间、稍间等依次变小,突出心间立面。但也根据功能做了一些改动,如“友于画室”和“青藤书屋”等每个开间为一画室,故开间均等;在“青藤书屋”留一开间做敞亭,倚观水景(图7)。

正厅位置的建筑为卷棚歇山顶,如展览用的二层楼阁“环彩楼”,书画家交流用的“博雅堂”(图8)等,其余用悬山或硬山顶。虽然悬山在岭南建筑中不常用,但为体现园林的飘逸,可在个别建筑上采用。

建筑梁架为混凝土仿木,不用斗拱,采用广府穿斗式,在梁底梁肩上做弧线和少许雕饰,梁架露明,很少吊顶,除了“环彩楼”一层做了吊顶装饰。主体建筑墙面贴青砖片,色泽质感接近传统青砖墙。 岭南园林建筑宜在装饰装修上最大限度地体现岭南特色,因近代影响也多处运用了西洋装饰手法。门窗的花纹多用弧形图案,且花纹多次重复排列。门窗多用彩色玻璃和蚀花工艺,并且多处运用西洋宝瓶、琉璃花窗、铁件等。

(注:项目主要设计人:姜磊 孔跃维,指导:程建军 陈志军。本文受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项目资助,序号2009S016)

————+——————————

参 考 文 献

[1](明) 计成( 原著) , 陈植( 注释) :园冶注释[ M ] . 第2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7.

[2]肖芬.论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J].南昌大学学报( 人社版),2003(3) :81.

[3]梁敦睦.中国传统园林的点景艺术[J].中国园林,2000(6) :66.

[4]陆琦.岭南传统园林造园特色[J].华中建筑,1999(4) :119.

审稿编辑:杨宏烈 陆琦

顺峰山公园作文 篇4

顺峰山公园就在我家附近,所以我经常去那里玩。还没走进公园里,就在远处你就会先看到公园的标的物,一个高能高大而雄伟的牌坊。它是亚洲第一坊,它坐落在我的家乡,我为它骄傲,我为我身为顺德人而骄傲。

一进公园里第一眼就会先看到亚洲第一坊,要到牌坊去,首先

要走过牌坊前的五条小桥,过了小桥,就看见一根根用石头砌成的柱子,柱子的身体上刻着精美的图案,有双龙戏珠…。.我在公园里玩的时候,看到过有三个人想试一下能不能抱得住这粗壮的柱子,结果是不能的。

穿过牌坊来到了一个湖边,你到来还可以在湖边租游船到湖

上游玩湖水清澈见底,休闲极了。只要风姑娘从湖上轻轻的吹过,水面就会出现一圈圈的微波,结合湖上一只只的游船起来一看,美极了。饶过湖边来到了高大的拱桥,在拱桥上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湖边垂钓,我站在桥上看了一会儿,收获还不错哦!

从拱桥走过去就到了一片树林,沿着树林边的小道往上走,走到树林的顶峰就是青云塔了。我爬上了青云塔,从塔上四面八方往下看,哇!不看还不知道,一看不得了啦,站在塔上几乎可以看到半个顺德呀,真的有点大地在我脚下的感觉。

游顺峰山公园作文 篇5

在公园门口。我抬头看见了一座巨大的牌坊,牌坊用大理石砌成龙形的柱子。牌坊的上面写着“顺峰山公园”这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牌坊北面有五座白玉石拱桥,桥下河水潺潺。五座白玉石拱桥又叫五行桥。

牌坊南面有一个广场,广场两旁种着一排排绿色的柳树,柳树的枝叶像春姑娘的秀发,微风轻轻一吹,枝条就随风舞动。

我们继续向前走,在不远处,就看见一个很大的人工湖,叫青云湖。湖水清澈见底,满盈盈的,阳光照在上面,水面像铺上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微微荡起细碎涟漪,仿佛一匹新缎折出的轻皱,格外绚丽悦目。游客们可以泛舟湖上,欣赏湖光山色。坐在舟中迎着微风,青山绿树、蓝天白云倒映湖中,何须抬头观看,一切尽在绿水中;有时能看见水面上有鸭子快活地游动着,不时发出“嘎嘎”的叫声,像是在招朋呼友,倒是一阵的热闹;有时能看见几条可爱的小鱼从嘴里冒出几个小泡泡,偶尔跳出水面,闪出一点亮光,“咚”的一声又没影了……

湖边还有一大片荷花,抬头望去,有的地方稀稀疏疏地单立着大绿伞,有的地方层层叠叠,挨挨挤挤,有大有小,有歪着脑袋的,有笔直站立的。荷花和荷叶的茎上都会有些剌,像是警告人们不要乱采摘它们。荷花有的含苞,有的半放,有的怒放;颜色有大红的,有浅红的,有粉红的,真是千姿百态,婀娜多姿。含苞着的荷花像一支利箭,指向天空,可是,蜻蜒却毫不惧怕它的锋利,站在头上,欣赏着它的美;半放的荷花似乎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用手帕半遮自己的脸;而怒放的荷花却像一位好客的姑娘,笑得多么灿烂,伸出双手,迎接着远方的客人。一阵微风轻轻一吹,所有的荷花翩翩起舞,像是在开一个巨大的舞会。如果你仔细一闻,一股清香就会扑面而来,芬芳扑鼻。看着眼前的朵朵荷花,我不禁想起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们沿着湖边小路向前走,湖岸边长着许许多多不知名的野花,五颜六色,争奇斗艳,蜜蜂蝴蝶以及很多小鸟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真是鸟语花香,芳香扑鼻。

放眼四望,有一些游客在湖边大树下边吃美食边欣赏着眼前的湖光山色;有些游客带着钓鱼杆悠然自得坐在湖边钓鱼;有一些游客三五知己的沿着湖边小路散步观景,谈笑风生……

美丽的顺峰山公园作文 篇6

游览时,我发现这里花草树木种类繁多,公园里处处鸟语花香。刚走进公园我们就看见五行桥,走上一座桥,你会发现有河流在下面翻腾。越过五行桥,我们来到牌坊下,牌坊高约三十五米,牌坊雕刻着许多栩栩如生的图案。中央刻着五个大字“顺峰山公园”有两位门神、有双龙戏珠、有凤凰……牌坊后是个大广场,有许多人在那玩耍,有的骑单车,有的在跳广场舞,有的放风筝,还有的再跑步……玩的最疯狂的是两位男女孩,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但是,对面的凉亭似乎不满意,广场想把客人占为己有。不久,安静的凉亭也热闹起来了,有人在唱歌跳舞,引来了好多人围观。

凉亭后方,是一个荷花池,湖里种满了荷花,一朵挨着一朵美丽极了!有的荷花完全盛开了,露出淡淡的花蕊,有的荷花开了一半,像一个穿着粉红色纱裙的小姑娘;还有的荷花只是一个花骨朵儿,引来了蜻蜓立在上面。我不由吟出一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后来,我们走到油菜花地,从远处看,油菜花地就像金色的海洋,风儿吹过,泛起金色的波浪。从近处看,每朵油菜花都各不相同。有的像小喇叭,有的像向日葵,还有的像辫子。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真是美不胜收!油菜花上面有很多勤劳的蜜蜂在飞来飞去,哦,原来它们正在辛勤地采蜜呢。

描写顺峰山公园的写景作文 篇7

夏日的阳光照进了竹林,稀稀散散的阳光显得很温和。不像冬天无力的光眼,夏日的阳光在此泛滥,还带着一种风的感觉。

风的感觉是清凉的,但一到竹林,亦是一种幽静。每一片竹叶,每一个枝头,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早晨被太阳镀亮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在竹叶上打着滚,是因为阳光的淋浴,愈发显得越亮了。深吸竹林的空气,当喜怒哀乐束缚你全身时,这竹林空气会带着一丝幽香,消除你心中的苦闷,让你在迷途中不徘徊。我靠在竹子上,心里不禁发出感叹:无论是城市里的繁华小屋,还是小屋中的高档沙发,哪能比得上这一竹一叶?

峰山公园随笔 篇8

顺峰山湿地公园是佛山重点花色主题绿化亮点工程,是集休闲、锻炼、摄影、科普教育的好去处。今天,雨后初晴,阳光明媚,让我带你一起去看看春天里的湿地公园吧!

湿地公园位于顺峰山公园的东北角,在去湿地公园的路上,绿树成阴,路边有许许多多的小野花,你看,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白的……多好看呀!我们边走,边玩,边聊,不知不觉就到了。

远远就看到湿地公园里的儿童乐园,听到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里有莫比乌斯楼梯,有滑滑梯,有沙地,还有蹦床等,许多小朋友正在尽情地玩耍。最好玩的,莫过于莫比乌斯楼梯,它从正面看是一个“8”的形状,是根据莫比乌斯环的`原理设计的。据说185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把一张纸条扭转180。后,两头粘接起来做成的纸环,具有魔术般的性质,这样的纸环只有一个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这种纸环被称为“莫比乌斯环”。神奇的莫比乌斯楼梯令我们着迷,一遍遍上上下下,玩的开心极了。

再往前走,就是湿地花海了,据说她的设计理念是以花为魂,以水为脉,总面积达9万平方米,植物种类达120多种。你看,走在花径中,欣赏着四周的花海,真是美的享受。春天有紫色的香彩雀,粉紫色的马樱丹,红色的亮叶朱蕉、白色和黄色的大花曼陀罗……看着看着,我们说话的声音变小了,脚步变慢了,我们都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

花海中还有美丽的湖,你可以分别站在荷香台、观莲台、木栈桥、莫奈桥等地方欣赏到周围绝美的湖景花海,花海与湖水交相辉映,像美丽的童话世界。站在这些观景台上,欣赏着荷花、睡莲和湖水,以及周围缤纷的花海,仿佛我们也成为她们中的一员,成为童话世界里的花仙子。

月湖公园的下午杂文随笔 篇9

那个下午,气候还有些温暖,我穿着一件衬衫和短袖,汗还时不时地冒出来。

聊着一些关于近况的话题,但更多时候,我们都在拍照,这个季节,没有什么比盛放的花更美丽,引人注意。

我们不断地捕捉着美的瞬间,截取出巧妙的上镜角度,然后会心地分享自己的所得。

捕捉的美好瞬间

这种感觉让人不由得回到了中学时代,无忧,无论哪个角度都那么美好。的确,她是一个很好的姑娘,多年以后我还是这么觉得。

在湖的另一端,是一位吹长号的胖大叔。

从我来到湖边的那一刻起,就听他一直在吹,偶尔间歇的换气之后,吹得更加嘹亮。

我想不明白,他怎么会有这样难以置信的肺活量和精力,或许,正应了胖纸都是潜力股这句话。

在我这么想着的时候,他默契地吹得更加卖力。

湖中的脚踏船和着号声缓慢前进,漾起的波纹似乎也跟节奏很是契合,仿佛电影里七八十年代北京北海公园荡起双桨的欢快感觉。

那天,我带着满足和遗憾离开了这座城市,满足是因为见到了想见的人,遗憾是因为没见到想念的人。

湖心岛即景

后来的一次鬼使神差,我又去了那个城市,也是下午。

我独自坐在月湖公园近湖的亭子里,倚着栏杆,周围鲜有行人。

冷空气从四面八方奔袭过来,拍打着我的全身,许多还钻进了我的外套里,衬衫里。瞬间,感觉到透彻的冰凉和清醒。

我开始反思自己所做的一切,赴汤蹈火地为一个人究竟是不是正确:

我相信内心

但内心真的可靠吗?它有时候却会指引我做出一些疯狂举动;

我相信缘分

但缘分真的存在吗?有时好像也在于一个人是否勇敢追求;

我相信付出

觉得喜欢一个人,所有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而她给予的回报都像是额外的恩赐;

或许,正因为这样坚定的相信才导致了她的不相信吧。

已经远去的2012

近来事情又扎堆过来。

在写这篇日志的时候,头脑里似乎有数不尽的浮云飘来飘去。白茫茫,空荡荡,一片嘈杂,连灵感都失了踪影。

峰山公园随笔 篇10

那是星期六的下午,全部报名成员在校门口集合,好像有五六十个人,都是清一色的团服,粉红色的,胸前一个团总支的标志。点完名以后,我们搭乘一辆大巴上,奔向火炉山的山脚下。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每个人都要上来介绍自己,有才艺的就表演才艺,没才艺的也要编出个才艺来,比如说,讲个笑话。

下午四点多,我们到达后山的山脚下。下车后,每个人肩上都扛着很多东西,有睡觉的帐篷,有烧烤用的工具和食物。我们爬到烧烤地点大约五点半左右,然后就各自分组,我和两位美女和一位现在的好朋友一起。

烧烤的过程就是,男生基本负责烤,女生就负责吃。偶尔去客串一下别的组,抢点吃的,或者借点工具什么的。

大约七点左右,我们都吃完了,天也已经黑了,我们重整旗鼓,整理好装备就上路了。我们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小走,走走停停,你来唱歌我来喝。偶尔超过前面的同学,过一会又被后面的人给追上去了。就这样走了一个多钟,终于开始走下拨路了,一群人是一群游客一样,黑压压的往山下的广场走去。

终于在九点的时候到了山下的广场,然后开始搭帐篷,女生就负责铺坐垫。等帐篷搭好以后,我们分成好多个组进行玩游戏,打扑克或者是真心话大冒险。

就这样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多,我有点困了,就爬回帐篷里面睡觉。外面有人值夜,都是比我们大一届的师兄。等到了四点左右,被叫醒起来看日出。虽说只睡了一会,但精神状态不错。应该起来有三四十个人,拿着手电筒就往山顶的方向爬。

一路上都是黑乎乎的,那崎岖的山路并未阻挡我们的热情。我们一路上唱着高昂的歌,激发斗志。终于在五点半左右爬山了山顶。我们坐在那巨大的石头上,一群人并排坐着,等待着日出的到来,我们互相拍照留念。

在六点半左右,终于盼到了日出的到来。不过,基本都被乌云给遮住了,偶尔还可以看到一点。但是我们并不失望,我们体验到了这种乐趣。

等到了七点半,我们就陆陆续续的下山。到达山下的广场,我们把帐篷都叠好,然后排成一排,举着团旗,拍照留念。

差不多九点左右就开始搭大巴返回学校。

这是一次记忆犹新的经历,也是第一次野营,以此作为纪念,感谢!

联峰山拓展总结 篇11

2011年2月21日至2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集中培训,以前也参加了多次公司组织的培训,但是这次的培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首先要感谢公司给予我这次培训的机会,让我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又一次的提升。应该说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培训期间,首先范总从哲学的角度给我们讲解了如何发展企业,我学习到了逻辑分析的重要性。其次各个部门经理及相关岗位人员给我们讲解了各自工作岗位的专业知识培训,让我们了解到各个工作岗位的不同职责,从而懂得了沟通协作对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各个部门之间应该相互协作,才能使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张经理为我们讲了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我学到了如何做好人力规划与运用,高效率的人力资源运用,这方面恰恰是我的薄弱点,这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最后一天由文郡老师带领我们进行集中培训,这次培训跟以往的培训大不相同,培训过程中做了很多个小游戏,这些游戏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每个人都从游戏中学到了新的知识。

培训结束后我们又参加了拓展训练,本次拓展不单单是活动,每个团队都带着任务,虽然那天刮着风下着雪,但是丝毫没有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每个队伍都成功的走完了全程。在我看来,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输赢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拓展训练虽然结束了,但留在心里的记忆是永恒的。回顾训练过程中的艰辛,感受颇深。拓展过程中,我们忘记了彼此的年龄,忘记了彼此工作的身份,忘记了彼此生活的环境,我们抛开一切,全身心的投入到拓展运动中,当团队任何一个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以“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激励、支持的队友,最终使每个人都顺利的走完了拓展训练的全称。过程是艰苦的,结果却是快乐的。

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脚步还在不断的前进、、、、、、陈玉丽

峰山作文300字 篇12

我们先来到韶峰山脚下,然后往上走,我们走呀走呀,才走到十分之一我们就累的气喘吁吁,走到半路上,我捡了一根又粗又长的棍子,撑着地面一步一步往上爬,我爬呀爬呀突然棍子断了,我摔了一跤,我一边叹气一边说:“快到山顶了没有?快到了没有?我快累死了。”说着说着终于到了山顶,我往下一看,四面八方都是雾茫茫的,真像在云里面一样,可是,爸爸却不见了,我大声喊爸爸,爸爸。只听在树林里冒出一句话来:“我在这里。”说完,爸爸从树林里爬了上来。

后来爸爸说:“我们一起去坐缆车吧。”我和小伙伴们一听都兴奋极了。我和爸爸妈妈坐一部缆车,一开始爸爸吓的半死半活,他像个小孩子一样大喊大叫,我们真拿他没办法,终于到了目的地,爸爸从缆车上下来,停止了喊叫,终于变得平静了。

上一篇:放言赠君一法决狐疑翻译及赏析下一篇:论语交友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