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理论论文

2024-10-21

儿童文学理论论文(精选8篇)

儿童文学理论论文 篇1

《学术研究导引》课程论文

韦勒克《文学理论》中的文学批评理论

导语:本文系云南大学中文系《学术研究导引》课程论文,该课程中学科导师张国庆及冯良方二位先生专一于学术研究之确定领域,冯良方先生为同学们做过《治风与学风》讲座,张国庆先生为同学们做过《和研一同学谈谈学习与治学》讲座,他们严谨而从容的治学态度及综合而恰当的治学方法于我影响颇深,明确了我的学习理念。宋家宏先生于十二月五日进行了《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的学理区别》相关讲座,为在文学理论方面如一门外汉的我打开了一扇门。后在导师的推荐下大量阅读文学理论相关书籍,尤以韦勒克、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拜读最为深刻,于遐思中考虑再三,汇成课程小论文一篇,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内容肤浅粗鄙,其不当处颇多,希盼老师指正。

摘要: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是一本关于文学的本质、功能、形式及内容的经典理论书籍,作者以“文学的外部研究”、“文学的内部研究”架构其理论体系,不再以多年以来影响文学创作的社会环境进行架构,是文艺批评工作者的案头必备书之一。本书于总体上对文学进行理论探索,并专章论述了文学的评价问题,各章在分论相关文学问题时对文学批评问题也多有涉及,关注“文学性”,在批判“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的文学批评方法时,提出了“透视主义”文学批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文学批评最终应回归到文学作品本身。

关键词:韦勒克《文学理论》 文学评价 透视主义

译者刘象愚先生在《文学理论》[1]总序

(二)中提及韦勒克,首先肯定了他是一位“20世纪西方十分有影响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他的《文学理论》从总体上对文学进行了理论探索,论及文学的定义、本质、功用、结构以及文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韦勒克《文学理论》在其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中第四章论述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关系时,认为他们三者完全是互相包容的。[2]所以,本篇课程小论文试图从《文学理论》第四部分“文学的内部研究”第十九章的“文学评价”入手,结合其他章节,论述韦勒克《文学理论》中文学批评理论。

一、文学评价的定义

对于文学的评价定义,韦勒克首先区分了“价值”与“评价”,价值多指正面价值,它是文学评价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而评价有正面价值,也有反面价值。然后他指出“我们在估价某一事物的等级时,要参照某种规范,要运用一套标准,要把被评估的事物或兴趣与其他的事物或兴趣加以比较”[3],即文学评价要参照某种规范,运用一套标准,同时还要将评价对象与其他事物比照其价值。而我们应该参照什么规范,运用什么标准进行文学评价,则是文学评价的关键。

韦勒克认为“文学的本质、效用和评价必然是密切地互相关联的,我们在判断某一事物价值时,必须以它是什么和能做什么为依据;我们在评价它时,必须把它与那些同它具有相同性质的事物加以比较”。[4]所以我们进行文学评价依据的就是“文学自身性质的等级”。在对文学进行评价时,首先必须弄清楚文学的本质,文学的结构、文学的存在方式、文学的效用等文学自身性质,然后才能确定文学评价的对象及范围,通过文 《学术研究导引》课程论文

学作品之间的比较,进而对文学进行评价。因而文学评论就涉及了韦勒克文学理论的其他方面,我们只能层层推进,才能获得对文学评价的准确定义。

在文学本质论一章中,韦勒克得出一个结论:“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极其复杂的组合体。”[5]他认为文学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整体,反对简单地把文学划分为“内容”和“形式”两部分,而采用“材料”和“结构”重新定义文学的结构,即“一切与美学没什么关系的因素称为‘材料’,一切需要美学效果的因素称为‘结构’”[6]文学作品就可以看成“为某种特别的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的符号体系或符号结构”。他基本认同英伽登的文学分层理论,把文学分为声音的层面、意义单元的组合层面和“世界”的层面(包含表现的事物层面和“形而上性质”的层面),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观照文学作品,可以从传记、心理学、社会、思想等其他艺术层面对文学作品进行外部研究,也可以从文学作品的谐音、节奏、格律、文体、意象、隐喻、象征、神话、叙述模式、类型等进行文学的内部研究,但韦勒克始终认为文学研究的根本是“文学性”,外部研究不能脱离文学作品,只有外部研究服务于文学作品时才可以称作文学研究,否则则是其他学科的研究。它的起点是文学作品,终点也仍然是文学作品,至于走内部研究或是外部研究的道路,都是可以的。因此文学评价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但不能脱离文学作品本身,文学作品的价值、结构、符号三者不能分离,好的文学评价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整体评价。

在理清了文学自身性质,明确了文学评价的对象和范围之后,文学的评论还有一个评论者的问题。韦勒克在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一章中论到:“艺术作品可以成为‘一个经验的客体’,我们认为,只有通过个人经验才能接近它,但它又不等同于任何经验。”[7]所以在文学评论中必然涉及评论者的个人经验,不是所有人都能进行评论,只有有能力的读者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评论。因此,在最后,韦勒克得出一段总结性质的文字:“对诗的评价,就是任何有能力的鉴赏者对结构性的呈现于诗中的审美价值的性质及其关系的经验和认识,文学的多种价值时潜在地存在与文学结构之中的,只有当读者遇到必要的条件是才能在观照它们的时认识它们并实际上评价它们。”[8]也就是说,文学评价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结构、符号系统进行分析,从不同层次进行审美观照,判断其价值。

二、文学评价标准

对于文学的评价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义,那么上文中涉及的文学评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韦勒克在“文学的评价”一章在对现有的一些文学评价标准(如形式主义的评论标准,艾略特的评论标准)作出分析评价后,提出了他的一个评论标准——作品的审美价值。

首先韦勒克对形式主义文学评论标准提出了疑问:纯粹以形式主义的标准去对文学作充分的评价时可能的吗?形式主义的评论标准就是“新奇和惊异”,即陌生化标准,然而这一标准是一种相对主义的标准,因为没有任何作品可以保持常新。而读者的阅读也是相对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勒特,对一部作品的重读,有的会发现新的意义,产生新的联想;而有的则不会。

那是否可以像艾略特所建议的那样,以审美标准批判文学的文学性而以超审美标准批判文学的伟大性?韦勒克认为这种文学评论是分为两步进行的,先判断它是不是文学,然后再评论它是不是好的文学。他反对这样机械地将作品分为形式和内容两部分。他论述到“一部文学作品的材料,在一个层次上是语言,在另一个层次是人类的行为经验,在又一个层次上是人类的思想和态度。”[9]这又一次论述了文学是一个复杂的有层 《学术研究导引》课程论文

次的整体结构,旨在说明艾略特的这种二元标准是不对的,它割裂了文学的整体性。但韦勒克对于艾略特的另一种评价标准却十分肯定。他赞同艾略特说的诗中必须呈现批评家能够接受的那种连贯的、成熟的和经验事实之上的世界观的评论标准。他认为连贯性无疑是一个审美的标准,成熟是一个心理学的标准,而“经验真理”则是要求把艺术和现实做比较。同时,他还对艾略特的标准进行了补充:艺术作品的成熟指的是它的包容性、明细的复杂性、冷嘲和紧张性等,在作品与现实的比较关系中,我们的判断应该是以生动、强度、模式对照、广度或深度、静态的或动态的等美学属于来表达。

韦勒克还批判了19世纪以前多以作家的等级地位来评论文学作品的标准,有对现代过分的、不必要的相对主义提出反对,同时要避免时代主义。提出通过分析作品的审美结构、符号系统来寻求作品的审美价值。他在文中论述到“我们认为,没有一个文学批评家真能把自己降为一个否定有审美规范存在的时代主义者,或者真去依附那种所谓‘固定等级’的极为贫乏而学究气十足的绝对主义”。他强调文学评论的标准是文学本身的审美价值。然而,韦勒克又反问自己这种价值到底在那里呢?是在诗中?在诗的读者?还是在诗与读者之间?如前文所引到的,“文学的价值时潜在地存在于文学结构之中的,只有当读者遇到必要的条件时才能在观照它们时认识它们并实评价它们。” 即一方面,文学作品的价值客观地存在于“决定性结构”之中;另一方面,这种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获得其现实实现。所以,文学评论的标准就是从文学“决定性结构”中体验到的审美价值。

三、文学评价方法

在讨论过文学评价的定义、标准之后,就是怎样运用这个标准了,即文学评论的方法。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多次提到“透视主义”(perspectivism)方法,同样,这也是韦勒克认为解决现代文学评论问题的一种方法。

韦勒克首次提到“透视主义”是在论述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三者关系中,批判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中提出的,他反对相对主义的随意性,把文学史降为一系列散乱的、不连续的残编断简,也反对绝对主义的固定性,趋奉当代风尚或设定一些抽象的、非文学的理想。“文学的各种价值产生于历代批评的积累过程之中,它们反过来又帮助我们理解这一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接受一种可以称为‘透视主义’的观点。”“透视主义的意思就是把众多类型的文学,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不同时代都在发展变化着,可以相互比较,而且充满着各种可能性”[10]根据透视主义方法,在文学评论中,我们应该从整体上观照一部作品,纵观这一作品从诞生之日起在历史上的一系列解释和批评,探求它的全部意义。

然而,“‘透视主义’并不表示对价值随心所欲的解释和对个人怪诞思想的颂扬,而是表明从各种不同的、可以界定和批评的观点认识客体的过程。结构、符号和价值形成了这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不能人为地将它们分开。”[11]所以,透视主义虽然可以多角度多方面观照文学作品,但仍强调其客观的确定性,而这个确定性就由作品的结构、符号和价值确定。韦勒克在文学的存在方式中也论到“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完美的认识一个客体的性质,但我们却无法否认一个客体,尽管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透视它。我们总是抓住其中某些“决定性结构”,这就使我们认知一个客体的行动不是一个随心所欲的创造或者主观的区分,而是认知现实加给我们的某些标准的行动。因此在使用透视主义方法时,除了需要整体上多角度把握作品,横向上,观照作品自诞生之日起在历史上的一系列评价,纵向上,观照作品多层次意义,还需要抓住作品的“决定性结构”,作品的“永久”价值。《学术研究导引》课程论文

同时,在具体运用“透视主义”评论方法时,韦勒克还提醒我们应该注意“评判的”批评和“印象的”批评、意义的阐释和价值的判断、感性判断和理性判断的融合,不能将上述每组中的二者对立起来。

注释:

[1][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3][4][5][6][7][8][9][10][11][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参考文献:

[1]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美)雷内·韦勒克(ReneWellek)著,张金言译.批评的概念[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9 [3](英)艾略特(Eliot,T.S.)著,李赋宁译注.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4 [4] 余燕萍.韦勒克“内部研究”论重估[D].河北师范大学.2007.[5] 支宇.文学批评的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支宇.文学批评的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 凌英菲.新时期韦勒克《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再版及其研究情况[J].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第7 期74页

儿童文学理论论文 篇2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材,教材编写,《文学散步》

文学理论课程是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一般在大一的下学期或是大二的上学期开设。该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然而目前该课程却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学生不愿学,上课常常做着跟课程无关的事情,教材成了摆设;而教师也不愿教,往往觉得很难把教材中的理论很好地传授给学生。下面,笔者就以《文学散步》和《文学理论基础》两本教材为例,谈谈本人的一点看法。

《文学散步》由台湾学者龚鹏程所著。这本教材的编写方式不同于我们传统所见的文学理论教材,它别开生面,令人眼前一亮,原来文学理论教材可以这样写。教材取名“散步”,仿宗白华《美学散步》而成。温儒敏给予该书很高的评价,称该书“突破了一般‘概论’的藩篱,富于才情的新鲜见解处处呈现,成就了一本很有学术分量、却又相当‘好玩’的书。”并指出了该书的独特之处,即“摆脱了一般文学概论从理论到理论的套路,采取的不是高头讲章,而是问题探讨,从读者关心又有趣的一个个问题入手,一步步深入梳理文学的知识系统。”由此可见,该书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此类例子在书中随处可见,如:何谓作品?何谓文学?为什么替文学下个定义是不可能的?文学果真需要科学来撑腰吗?何谓欣赏?美在何处?为什么要欣赏文学作品?如何培养美感能力?文学知识的性质究竟如何?与其他知识的关系究竟如何?形式与内容之间的问题如何解决?文学现实或传达了什么意义?文学史的编写是否可能?为什么哲学著作可以变成文学作品?等等。在书中虽然这些问题都是以作者的口吻提出的,但事实上都是文学理论学习者或研究者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作者完全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去思考文学的基本问题,并做深入浅出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给出了答案。

全书分为十九章,前四章就“欣赏文学作品”作了不同层面的解读,五、六、七三章主要探讨“如何欣赏文学作品”,八、九、十、十一四章分别论述了“文学的形式”“文学的意义”相关问题,十二、十三两章对“文学的功能”进行思考,随后的六章就文学“与社会、与真实、与道德、与历史、与哲学”的关系进行考察分析。由此可见,该教材关注的不是文学的本质、定义、起源而是文学的语言特质、文学的欣赏、功能和意义,谈的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学与社会、道德、历史、哲学的关系。而且认为创作方法、文体及文体流变、文艺思潮等这些内容应该交给文学史去处理才是,“那些自然主义、写实主义、象征主义之流派兴衰云云,亦不该混入其中,当交由批评史叙说。”在此,亦可以看出,作者严格区分了文学概论教材和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的教材,换而言之,文学概论教材的主体内容应是文学内在的知识论规律和方法学基础的问题,虽然在讲到某一理论问题的时候,会涉及到它的发展演变史,但这也不过起的是辅助作用。

由南帆等学者所编写的《文学理论基础》是新时期以来极具特色的三本教材之一,它“在继承了《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开放性的文化研究视野的基本上,对大量的文学事实、文学经验进行了新的概括”。

按编者在《后记》中所言的“对文学理论的了解需要循序渐进”的观念,该教材将文学理论的讲解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文学是什么;第二,如何研究文学。这样也就构成了全书的结构模式。全书共由四部分二十四章组成,其中,上编第一部分是“文学的构成”,讨论的是文学本身的诸多要素,属于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二部分是“文学与文化”,将文学置于与历史、宗教、民族、地域、道德、性别等文化关系背景中去考察,属于文学的外部研究。下编第一部分是“文学史与文学理论”,主要考证了文学史上重要文学思潮的流变过程;第二部分是“批评与阐释”,主要涉及文学批评的内容。这种处理不同于传统文论教材五大块(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和发展论)的框架模式,而是各部分主旨明确,脉络清晰,“这种结构模式有利于读者打破常式,以新的角度和思路看待问题。”

我们知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同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理论,进而也会影响到一个时代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正如上文所说,文学理论教材反映的是文学理论的建设成果。相比现实的文学发展状况,文学理论教材往往稍显滞后性。所以当我们打开很多文学理论教材时,会发现里面的观点和例子都很陈旧,不能将新的文学问题、文学现象纳入其中,这样就很难吸引学生。不过,也不是说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所有新问题都应被写入理论教材,那么,面对众多新兴文学现象,究竟哪些可以成为文学基本问题而被纳入文学理论教材呢?这就给教材编写者们提出了一大挑战,即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关注文学的转型,将文学热点问题纳入文学理论教材中去考察。现如今,传播媒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的纸质文本到了如今的电子文本,传统文学也面临着网络文学前所未有的挑战。再比如像“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学边缘化”“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诸如此类的问题,笔者以为都应当成为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可喜的是,已经有不少学者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有所行动。由南帆等编写的教材中就设专章来讨论此类问题:如第八章论述了“传播媒介”,第十四章论述“文学与性别”以及第十六章论述了“文学史与大众文学”,具有较强的时代意识。这样的教材可谓是与时俱进,能够以敏锐的眼光关注现实文学发展中的新问题,并有所思考,将最新研究成果纳入教材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这些问题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和困惑的,也是他们感兴趣的一些话题。

上文提到的“传播媒介”“性别”“大众文学”等都属于文化语境中的内容,也是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南帆提出了“关系主义”的理论研究范式,“即认为文学必须置于多重文化关系网络之中加以研究,文学性质、典型性格、文学理论史之上的一些著名概念包括文学经典问题都必须在复杂的关系网络中得到多重解释,而不是力图将结论还原到某一种单一的‘本质’。”的确,在教材中,他们很好地贯彻了这一范式,如在第二部分“文学与文化”中,将文学置于复杂的文化关系网络中进行考察。这种范式还说明了另外两个特征:跨文化研究、反本质主义。跨文化研究是本教材最大的特点,“它是对自律文论的反驳,也是对旧的中国式文学与政治关联之理论范式的突破”。这可谓是本教材的最大特色,也体现了南帆等人作为当代文艺理论学人的学术敏锐视角。另外,教材也没有专章来论述“文学是什么”这样的本质问题,而是认为本质主义是形而上的,无法阐释活的文学,它抛弃了具体,忽视了历史,提出“对文学与本质的考察远不如对文学与历史的考察重要。”“总之,要回到具体、回到历史也就是考察多重因果关系交织之间的文学,而不是期待找到一把独一无二的钥匙打开文学之门。”

以上是对两本教材编写特点的一个主要梳理。两本教材写于不同的时代和语境:《文学散步》写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而《文学理论基础》写于21世纪的大陆。两本教材对待中西文论的观点也不一样。《文学散步》提到的文学例证、文学经验大多是中国本土的。黎湘萍在《跋:“狐狸”文论》中谈到了该书在当时的贡献:“第一,它是台湾中文系年轻学人中最有意识地运用中外美学方法来讨论‘文学内在’的‘知识论规律’与‘方法学基础’问题的,这对向来重视传统经学的台湾中文系不啻是一大跃进;第二,它是最具生命意识的文论。他有意识地吸纳了中国哲学(特别是新儒学)中强调生命和心性的思想,由此而上接中国传统的精神史,是他的文论虽然看似具有非本质主义的特性,实际上却奠定在生命美学的基础上,而在表层上,则是回归文学本身最基本的语言层面进行分析。”再就《文学理论基础》而言,正因为跨文化研究是其特点,它也就特别重视西方文论,视西方文论语境为圭臬,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论资源。

虽然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没有固定模式,但彼此仍是可以借鉴学习的。比如,《文学散步》就值得我们的教材编写者们借鉴,倒不是说也要学它那种“散步”的方式,而是说像它那样要有问题意识,重视中西文论的融合而不致中国文论“失语”,要有相当的价值取向及生命关怀。

如今的文学理论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而如何把一本正经的枯燥深奥的理论讲得有趣“好玩”是对教材编写者的一大挑战。在笔者看来,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时既要突出教材的理论性也要注意语言的使用以及事例的选择。教材编写者们首先要有课程意识,就是让教材利于教学。不能把理论架空,就理论谈理论,谈到最后只能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应当理论结合实践,要有具体可操作性。虽然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但是反过去它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首先,就文学理论来讲,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经验、文学现象的总结概括,它要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其次,要清楚它的使用对象,它面对的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是文学领域的初学者,而不是一般的学术研究者。本质主义也好,反本质主义也罢,它都应当从中外文学经典、中外文论资源中总结出具有相对普遍性和完备的理论框架、基本观念和研究方法,为学生进入文学领域、解决文学问题提供理论的支持。当然,也可以把最新的理论成果适当的纳入教材中去,使教材与时俱进,而不至于出现一本教材用几代人的现象,或是用所学理论无法解释新的文学现象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龚鹏程.文学散步[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

[2]胡友峰.跨文化语境下文学理论的书写困境[J].当代文坛,2012,(06).

[3]张玲.对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教材的一种考察——以体例框架的建构为中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2).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篇3

事实上除了明显地包含着比较的意味之外,“比较诗学”以至于整个比较文学,与一般的文学研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不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外古今的文学,便无从谈起文学比较。比较就意味着文学认识结构的多维化。从《中西比较诗学论文选》中所收的古添洪的《直觉与表现的比较研究》、高锦雪的《镜里真容——由傅莱的形象观和王国维的境界说到华兹华斯的意象论》、叶维廉的《道家美学·山水诗·海德格》诸文来看,比较结果确实带来了一些“新东西”,至少使一些为人所忽视的或玄奥难懂的旧观点清晰地突现,而且披露出各自内在合理的因素。道家的“无言美学”与克罗齐的“直觉艺术论”有不谋而合之处;加拿大学者傅莱(N.Frye),中国学者王国维和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等等,都把想象中的真实(包括真挚的思想感情)作为艺术的本质,这与“直觉说”也有一些亲缘关系;然而,他们之间又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有的强调“言”与“意”的分立,有的主张“言意合作”,有的顺应自然,有的穷尽心智。总之,各人以不同方式进行的比较,如同从不同侧面观察了文学这一复杂的“多面体”,其结果要比单纯的“模仿说”或“表现说”更令人信服;因为,无论从哪一角度来看,文学艺术的本质都不是那么单纯的。然而,这几位研究者也不是将各家理论加以杂糅或拼凑,他们都从特定的理论立场出发,选取某个重点,加以抽丝剥茧的分析;例如,古添洪的文章着重于辨明艺术直觉(“意”)与艺术媒介(“言”或“音、色、形”)的相互关系,对克罗齐既肯定也批判,所列举的中国古代各家文论则用以支持自己的看法,而比较的意味自然而然地体现于其中。高锦雪的文章虽然也比较了傅莱、王国维、华兹华斯三人有关的论点,但重点是在华兹华斯的“意象论”上,锐意于阐发艺术的真实律。叶维廉则从山水诗和“物我关系”方面比较中西美感意识和认知方式的异同。从这些对学术思想有所建树的“比较诗学”论文来看,比较不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展示了扩大文学研究范围所带来的良好结果。

我们从《中西比较诗学论文选》中还可以看到,有些论文甚至把比较的形式完全消溶在比较的内容之中,从而收到说理周全、分析透彻的效果。旅美学者刘若愚的《中西文学理论综合初探》一文,结合作者过去的重要英文论著《中国诗学》和《中国文学理论》,评说现象学派等西方文学理论的得失利弊,综合和演绎出中西结合的文学概念。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字句结构,既超越它本身,同时也将注意力引向它本身:在超越它本身时,它现出创境,那是现实的扩展,而在将注意力引向它本身中,它满足了作者与读者的创造冲动。”并认为:“批评中国传统文学的方法论可以奠基在这上面。”显然,刘若愚的文学观较广泛地涉猎了自然物(包括社会生活)、作品、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当大的理论概括力,只有对中西各种批评理论作很全面和精到的综合,才能有此成就。

在文学理论上达到“学贯中西”的程度,实在是盲之容易、行之极难的。因此,从整体来说,“比较诗学”目前的国际发展水平还是停留在对各别文学批评流派和有关理论的阐释阶段。这便与文学理论研究没有多大差别。然而,只有真正弄清不同理论的内涵,才能把比较研究置于扎实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认为:一般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是“比较诗学”的先驱和后盾,而“比较诗学”可以从许多侧面深化文学理论的研究。由于这个缘故,本世纪西方出现的各种文学批评理论,已成为“比较诗学”集中研究的对象。论文选中,也选了介绍“现象学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和“原型批评”的文章,应该也是基于这一考虑。

《中西比较诗学论文选》展示了中西文论的异同,在开阔人们的视野,加深人们对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关系的认识上,做了有益的工作,值得欢迎。

文学理论重点背诵 篇4

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世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文学无法脱离世界单独存在。文学活动的发生(四说):

巫术发生说:英国弗雷泽最早提出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认为巫术原理有两条:1,相似律。2,接触律。巫术仪式逐渐变为巫术表演,包括舞蹈、美术、音乐等的发展,戏剧艺术的历史逐渐发生。

宗教发生说:德国赫尔德认为文学源于宗教。历史上宗教与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集中表现在欧洲中世纪。文学艺术收到宗教的影响,除了反映的是宗教体裁外,发展也收到基督教的制约。

游戏发生说:德国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各种游戏说大都认为文学史无外在目的的游戏活动。

劳动说: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原因:1,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2,产生需要;3,构成主要内容;4,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

文学和真善美的关系:

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答: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点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的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最终,文 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 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学升华”。质而言之,真、善、美及文学创造的价值 追求。

人文关怀是 ”善“的终极价值体现的原因: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况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人的一切精神创造都是从人的需要出发的价值活动,体现着人的尺度和目的,因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就成为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文学的价值追求也是以人为中心的。所以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

文学的含义:

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虚构:就是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根据行文的需要,凭借自己的联想、想象合理地虚构出一些故事、情节或有关细节,从而进行有效地表情达意或凸现主旨。一般来说,合理虚构的情节在生活中未必已然发生,但一定是可能发生的,即使生活中不可能出现,它也能够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

文学和历史的区别:

文学:注重细节描写,更多时会脱离主干,描写枝干。历史:较少细节描写,只写事件本身,严格按照事件主干来写。在某些场合,当叙事和史实的记载难以分清时,则把史实当做叙事来看。

审美: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文学的形式系统:修辞(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结构。

多元:比较肯定每一极都具有其独立的价值,这些价值不能被其它方面所替代和掩盖的。

自然主义: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

现实主义: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表现在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

雅与俗:

从字面上讲,一个指高雅美好,一个指平凡通俗。文学艺术的界限仅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并且随着时间的流变和接受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文学艺术领域,雅与俗同毛泽东提出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具有同一层面的含义。俗:1,是民间自发的结果。2,按商业规律创作和生产的结果。

继承和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继承好的经验传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取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且要立足于现实。创新是指不能将传统看成永恒不变的法则。

双百双为原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著名的双百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化和文艺事业的一个根本性方针。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总是受着物质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并随其改造而改造。但具有相对独立性。艺术生产:

马克思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生产”,将其与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活动一起列入“精神生产”的范畴。

文学创造的主客体理论:

主体:主动地自由的具有改造世界能力的一种存在;客体:成为主体的对象,成为艺术主体表现的内容。艺术的主体是作者,艺术的客体是进入作者世界的一切对象物。

文学创造的客体: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

文学创造的主体:

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

1材料:

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 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醋糟的 刺激和信息。

2艺术发现:

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 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3创作动机:

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4艺术构思:

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

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意义:

无意识在暗中组合材料;一是在艺术构思中起主要作用,无意识承担大量的工作;一切形象、情节、结构等及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有意识完成。

很多场合中,意识是被无意识控制。无1,意识会控制创作的动机、激情、艺术形式;很多无意识的记忆是埋藏在心底,有时不能被意识理解,会曲折隐晦的决定作品的框架风格。3,无意识领域里很多时候带有民族文化的原型记忆,不能被情形的认识和分析。4,无意识和人更本质的奥秘联系在一起,不能被理性清醒认识。5,无意识和语言。我们对语言的使用不可能是有意识的。因为语言在意识之前。

构思方式:①综合;②突出和简化;

③陌生化:诗意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即性: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迅速地创 造出某作品的状况、特点是趁热打铁。

13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的把 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艺术真实:

即非生活真实又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作,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真实。

艺术形式: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结合,是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是艺 术文本的存在形态,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

重要性:1,形式的内在的美感直接能成为审美的对象。2,艺术内容的表现必须要借用相对完满的形式。3,能够提供想象的另一种空间。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的文学体裁。

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 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 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 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抒情:一种审美表现,需要适度的意识控制与思维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偏于表现个人内心感情。

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1,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3,个别与一般的统一;4,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 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对人物的形象或客观事物的非常具体化的表现,包括外在具体形态和描写性格。

单一性格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式不存在的,但文学作品中有,叫做“简单人物“,除此之外,还有“复杂人物“或“圆形人物”

把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称为“圆形人物”,把具有简单性格的人物形象之称为“扁形人物”。“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 审美想象空间,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空间。

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 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审美意象: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特征:本质特征哲理性、表现特征象征性、形象特征荒诞性、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

叙事学: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基本特征: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故事:文本所表现的事件关系。包括开端——发展——高潮。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答: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点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的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最终,文 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 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学升华”。质而言之,真、善、美是文学创造的价值 追求。

结构:叙事作品的结构是指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

抒情:一种审美表现需要适度的意识控制与思维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偏于 表现个人内心感情的文学类型。

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 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即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 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文体:体裁、语体、风格三个层次。

狭义的风格:①语言的风格——修辞手法;

②体裁:是风格的基础。指一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其艺术结构在历史上具有某种稳定的形式,这种形式是随着艺术反映现实的多样性以及艺术家在作品中所提出的审美任务而产生发展起来的。③语体

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 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外文本的既成心理 图式,叫做期待视野,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历史唯物主义的批评方法:强调文学作品要反映一个时代对于人物个人性格命运的决定性影响意义,并将这作为最高标准,要求用历史发展看待文体。

典型形象的分析方法:强调人物形象分析。

心理学批评:精神分析批评——性和文学创作的关系,把所有文学作品都看成性的无意识的流露和心理补偿;

原型批评——荣格

传统批评模式:①伦理道德批评往往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由之而形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②社会历史批评: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由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识。

近现代分析方法——

1,文化分析方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一种较为稳定的民族气质并婉转而深层地的反映在作品中。

2,种族意识的批评(黑人批评)

3,女权主义批评:重视作品中队女性描写和作家的性别意识作为衡量作品高低重要的标准。

4,身份理论:作者是怎样展现社会身份的和怎样分析社会身份对人的压力。5,殖民理论和后殖民理论。6,酷儿理论。

※ 审美批评:以美的向度作为对文学批评和讨论。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着重强调作品的“畅神”“移情”效果和娱乐、愉悦作用,把文学作品看作是再真善美基础上又超出了真善因而使“超功利”的一种审美对象。

心理学批评: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 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批评。

※ 精神分析发展

儿童文学理论论文 篇5

摘要: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思考道德心理的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如:道德发展中的自我中心主义、自律道德、观点采择、移情和道德情绪归因判断等;二是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关键词:个体道德发展 道德心理研究 儿童心理理论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研究的外延和内涵大小是不同的,前看是儿重对他人心理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而他人的心理内容很丰富,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有知、情、意三方面,个性心理又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儿童对他人心理的不同子系统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就相应的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的不同研究内容,儿童对这些不同的子系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按照韦尔曼的观点;对他人个性特质的认知是到七八岁后才能形成。品德是社会性中的核心成分,它们也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些方面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其他主题都是道德心理领域的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理论虽然在次级结构中可以分为知、情、意,但就其是本质来说只是认知,因此要比道德心理的外延小一些。

儿童心理理论可以启发道缚心理研究新课题。目前道德心理在认知方面的研究多是集中在第一层次,就是研究儿童对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认知或社会认知,而几乎没有专门涉及第二甚至更复杂的认知,如对他人是如何认识另一个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行为的把握,以后我们可以在此方面作些尝试。同时品德也可以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的内容,可以研究儿童在对他人的具有价值判断的品德的认知与一般意义的心理活动或状态的认知在发展上有何不同。

儿童文学理论论文 篇6

摘要:英美文学教学应适应时代要求,注重生态文论引入,引导学生从生态视角阅读作品,培养学生生态意识。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生态文论,培养学生生态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意义的认识,增强学习英美文学的成功预期,正确引导学生正确评定英美文学课程的实用价值,从而有利于教师调动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反过来促进生态文论介入教学,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关键词:生态文论;英美文学;学习积极性

学生对学习某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学习该课程的成功预期,以及对该课程实用价值的评定等等,均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英美文学作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教学中应适应时代要求,注重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引入,引导学生从生态视角阅读作品,进而培养学生生态意识。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生态文论,培养学生生态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意义的认识,增强学习英美文学的成功预期,和学生正确评定英美文学课程的实用价值,从而有利于教师调动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反过来促进生态文论成功介入教学,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一、生态文论介入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成正比,那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生态文论介入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性:首先,生态文论介入英美文学能促进学生英语语言基本功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因为生态文论介入英美文学,并不是在课堂讲授的内容中机械地添加一些文论方面的知识,而是将教学中心从文史知识的识记转移到培养学生运用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来赏析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上。原著阅读是赏析的基础。只有学生大量阅读原著,才有随后的参与文本意义的发现过程。原著的阅读和分析能有效扩大学生英语词汇量,并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满足学生提高英语技能的需要。而且,文学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最丰富的宝库。

具体文学原著的阅读与分析能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感性理解。

第二,生态文论介入英美文学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建设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生态意识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鲁枢元教授提醒我们,相伴现代工业文明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正在不知不觉地向着人类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迅速蔓延,导致人类自身内部的“精神污染”。这里的精神污染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现代社会中科技发明对人的健康心态的浸扰,物欲文化对人的心灵渠道的闭塞,商品经济对人的美好情感的腐蚀。当代人的许多精神问题,如自杀、吸毒、精神分裂、抑郁症等等,都随着社会发展的程度看涨。其突出表现为现代社会高度存在的疏离化:即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的疏离、人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疏离。

因而,生态批评意识涵盖范围广泛,不仅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更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发展意识。而一方面,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着重实用轻人文素养的现象,强调大学生掌握可见可测的知识技能技巧,不够重视学生需要、兴趣、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功利性使得竞争异常激烈。大学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承受很多学业、人际、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压力使得学生对情感、爱、理想和心理归属等需要格外强烈,学生会觉得精神空虚,难以走出心灵的困境。英美文学课程中引导学生从生态的批评视角对具体文学作品阅读和分析,其目标是帮助学生探讨现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危机及其文化根源,让学生理解二元论思维方式和极端的理性思维的形成、表现及其危害,培养学生对生命、自然的敬畏和关爱意识,从而进一步为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树立生态意识如生态的消费观、爱情观、求职观等等提供启示,帮助学生建立与自然、他人和谐相处的存在状态,走出心灵的困境。满足学生的精神成长之需,因而也能吸引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应用生态文论分析文学作品的成功预期

对教学任务的成功预期,也就是学生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教学任务的判断,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另一重要决定因素。影响学生的成功预期的,是学生对教学任务难度的认识。如果学生学习中能体验成功,那么就不会对教学任务产生畏难情绪,由此带来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信心和积极性。反之,消极的情绪体验会让学生失去信心和积极性。英美文学教学中,为生态文论成功介入教学,实现其教学意义,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体验成功运用生态文论阅读和分析具体作品的乐趣,调动学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1.教学资料的选择:阅读是分析的基础。如果所选的原著对学生来说太难,必然会降低学生课后阅读的积极性。

故教师要精心选择课堂教学用的具体作品。本人认为,应该选择能吸引学生兴趣,难度不大的一些经典文本,如《简爱》《蝇王》《傲慢与偏见》《老人与海》等;选择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英美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如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梭罗的《瓦尔登湖》等;重点选择现当代作家的短篇作品,尤其表现现代心灵拜物化,精神空虚,迷茫的短篇小说,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感悟二元论带来的极端理性主义思维的`危害,人与自然相疏离、相异化的可悲。

2.充分应用网络、多媒体,创造生态批评情境:网络与多媒体教学显然有着信息容量大、信息种类多(包括图像、音响等信息)的优点。将信息以文字、声音、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帮助教师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的情境与氛围。而更为主要的是多媒体与网络辅助教学可以为教师指导和监控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提供便利,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了可能。例如,教师利用校园网络开设英美生态文学交流社区。教师可在英美文学社区上传相关生态文献资料,发表建议,指导学生预习。还可以将课件上传,以供学生复习。利用社区督促学生发表意见,完成课后思考题。通过浏览学生的讨论帖子,及时有效了解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反馈和效果。学生也可以自己发起话题,相互讨论,等等。

3.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对话”:由于生态意识内涵广泛,涉及伦理、性别、道德、求职、消费等等方面,容易吸引学生发表自己对这些方面的看法,从而较易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英美文学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只有积极参与讨论,才能体验成功运用生态文论阅读和分析具体作品的乐趣。

三、应用生态文论分析文学作品的实用价值

所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否有用,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又一因素。英美文学课程中培养学生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分析作品及作品中人物、主题或文化现象的能力,其实用价值不仅在于通过原著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水平,还在于学生可将这种分析能力应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从生态批评角度,对自己和周围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重新审视,从日常生活做起,树立生态的自然观、消费观、伦理观、爱情观、求职观等,建立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都相和谐的存在状态。

英美文学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运用生态文论阅读和分析具体作品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阅读完《瓦尔登湖》后,教师即可根据作品中对人与自然的生命整体性和人的生活可以简单到什么程度的描叙,引导学生对“自然”的观念进行梳理,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如何被人类工具化、资源化,而后可将话题引导到人类对非人类自然的道德关怀是否需要上,帮助学生树立关爱生命意识。随后教师可进一步将话题引向学生的消费现象上面,从关爱生命、关爱自然入手,与学生一起分析何为健康的、适度的消费,从而将对《瓦尔登湖》湖的阅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消费现象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生态消费观。

只要教师能坚持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不会感到生态文论介入英美文学教学无用,学生的阅读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越高,学生的英语技能水平也就提高的越快,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故人文素养的提高和生态意识建设更易成功。正如殷企平教授宣称:文学不但实用,而且非常实用[3]。

儿童文学理论论文 篇7

所谓儿童文学, 是指“切合儿童年龄特点, 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 (陈子典, 2003:43) 。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起点, 学术界还有所争论, 但“儿童文学”这一术语在五四时期开始展露头脚。儿童文学翻译的萌芽期是晚清时期,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 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被引入中国。五四时期是西学翻译的高潮期, 儿童文学翻译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可以说,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与儿童文学翻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由于儿童文学本身在文学系统中处于边缘地位, 儿童文学翻译作为文学翻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长期受到忽视。笔者在中国知网以儿童文学翻译为主题词进行检索, 其中1990-1999年相关文献少于10篇, 2000年至今相关文献114篇, 包括硕博论文52篇。这些数据表明, 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我国呈现上升的趋势, 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儿童文学翻译。但总的来说, 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学术界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地位。1990至今发表在全国权威翻译杂志《中国翻译》上关于儿童文学翻译的文章不足5篇。可见, 目前在中国儿童文学翻译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目前, 中国儿童文学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历史角度谈儿童文学翻译以及对翻译策略和技巧的研究。本文将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 以《夏洛的网》为对象, 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的相关技巧和策略。

2 功能翻译理论简介

功能派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凯瑟琳娜·莱斯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的思想。其学生汉斯·费米尔突破了以原语为中心的对等理论的限制, 提出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 。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根据目的论, 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即结果决定方法。除了目的法则, 目的论还有另外两个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让接受者理解, 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 (仲伟合, 钟钰, 1999:47) 。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间存在语际连贯一致, 也就是忠实原文。在这三条法则中, 忠实性法则从属于连贯性法则, 而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都服从于目的法则。可见, 翻译的目的不仅是决定翻译方法的首要原则, 也是翻译应该遵循的最终原则。

费米尔认为翻译是“译者根据客户要求, 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情况, 在原作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 (转引自刘嫦, 赵友斌, 2009:109) 。由此可见, 决定翻译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译文读者。诺德 (2001) 在《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中谈到了功能翻译理论与文学翻译的关系, 特别强调了译语和译文的重要性, 提出“以译语为中心”。翻译目的论肯定了译语读者的作用并强调了译文读者的重要性。但是“以译语为中心”不是是完全忽视原文。诺德还提出了忠诚原则, 兼顾忠实原文, 力求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多边关系的一致性。

功能翻译理论以翻译目的为核心, 标准多元化, 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在评价文学翻译时不应再去纠结漏译了多少, 不应过分抠个别字眼, 或者争论究竟要直译还是意译, 归化还是异化, 而是要看是否达成了翻译的目的, 满足了译文读者的需求。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先生经《狼图腾》原作者姜戎同意删除了书中部分的议论和非小说的文字, 使整部作品更加的流畅和生动, 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功能翻译理论解释了很多缩译、编译作品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它们没有局限于原文, 而是面向译文读者, 以译语为中心,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3《夏洛的网》翻译分析

《夏洛的网》作者是著名的美国作家、散文家E·B·怀特。此书初版于1952年, 风行世界五十多年, 发行千万册, 是一部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的童话, 在亚马逊网上书店 (www.Amazon.com) 获得了读者们五颗星的终极评价。目前此书主要有三个中译本:康馨1979年的译本, 肖毛2000年的网上译本, 以及任溶溶2004年的译本。由于康馨版的太老, 而肖毛的译本存在不少错误, 因此选择任溶溶先生的译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具体分析中译本之前, 要再次强调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与成人文学语言相比, 儿童文学语言有其独特性。在描写气候时, 成人文学会用“风和日丽”、“雷电交加”这样的词, 而儿童文学可能会用“温和的风、暖洋洋的太阳”和“雷公公在发脾气”之类的词语。儿童的文学接受能力和欣赏方式是以儿童生理器官的感觉、运动机能为生物体条件和基础的, 儿童的文学接受能力结构中保留了比成人读者更多的身体动作功能和意识 (黄云生, 2002:11) 。因此他们欣赏文学作品时更注重直观感受, 对颜色、声音、形状的描述很感兴趣。虽然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但抽象思维中在很大程度上人带有较大的具体形象性 (林礼元, 徐胜三, 1981:41) 。这些都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站在儿童的角度上去讲述故事, 语言浅显明白, 通俗易懂, 生动形象, 口吻纯真, 充满童趣。正如儿童文学家陈伯吹说的那样, 译者也要像作家那样“和儿童站在一起, 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 以儿童的耳朵去听, 以儿童的眼睛去看, 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 (陈伯吹, 1959) , 面向译文小读者, 以译语为中心, 才能翻译出让小朋友们喜爱的作品。

任溶溶先生不仅是翻译家, 还是儿童文学家, 他自己创作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因此他在翻译《夏洛的网》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儿童的心理, 用纯真的口吻, 生动活泼的语言去打动小读者们。任溶溶先生的翻译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叠词、拟声词的频繁使用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 描写占了相当的比例。儿童文学语言在描写方面用词形象感更强, 色彩感更鲜明, 声响、动态更突出, 词语组合形式多变。

下面的三个例子分别是对烂泥、雨以及小猪威尔伯吃食的动作描写。烂泥“湿嗒嗒的”“黏黏糊糊”, 连续连个叠词的使用, 给译文小读者一种真真切切的触觉上的感受。第二个例子是下雨的场景, “阴沉沉”是对天色的描写, “弯弯曲曲”“一道一道”是对雨水形态的描写, 而拟声词“噼噼啪啪”“咕咚咕咚”则从听觉上唤起读者对雨声的注意。在第三个例子中, 对应“gulp and suck”的是“大口大口地吃, 大口大口地喝, 大口大口地吃, 大口大口地喝”, 译者不仅用了“大口大口”这样的叠词形容词, 而且还将前两个短语各重复一次, 形象地表现了小猪吃食时的急切与喜悦。而拟声词“稀哩哗啦”和“呼噜哗啦”则从声音上加强读者对小猪吃食的样子的认识。

1) Wilbur amused himself in the mud along the edge of the brook, where it was warm and moist and delightfully sticky and oozy. (White, 2008:12)

威尔伯待在河边的烂泥里自得其乐, 烂泥暖和, 湿嗒嗒的, 黏黏糊糊, 舒服极了。 (任溶溶, 2008:167)

2) The next day was rainy and dark.Rain fell on the roof of the barn and dripped steadily from the eaves.Rain fell in the barnyard and ran in crooked courses down into the lane where thistles and pigweed grew.Rain spattered against Mrs.Zuckerman's kitchen windows and came gushing out of the downspouts. (White, 2008:24)

第二天下雨, 天色阴沉沉的。雨水落在谷仓顶上, 不停地东屋檐上滴落下来;雨水落到谷仓院子里, 弯弯曲曲地一道一道流进长着蓟草和藜草的小路;雨水噼噼啪啪地打在朱克曼太太的厨房窗上, 咕咚咕咚地涌出水管。 (任溶溶, 2008:177)

3) Wilbur grunted.He gulped and sucked, making swishing and swooshing noises, anxious to get everything at once. (White, 2008:66)

威尔伯呕呕地叫。它大口大口地吃, 大口大口地喝, 大口大口地吃, 大口大口地喝, 发出稀哩哗啦、呼噜哗啦的声音, 急着要一口气吃个精光。 (任溶溶, 2008:217)

通篇译文中, 凡是涉及到描写的地方, 任先生都灵活、巧妙地结合了大量的叠词、拟声词。叠词其实并不是简单的重复, 它的恰当运用, 能够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提高小读者对事物形象的把握, 给人以美的享受。运用象声词, 可以使语言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给小读者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对照上面的三个例子, 可以看出汉语比英语叠词、拟声词要丰富得多。任先生没有局限在原文, 而是顺应了译语的习惯, 结合儿童语言的特点, 巧妙地使用了大量的叠词和象声词, 译文给儿童读者可视、可闻、可触摸的强烈感知, 触发他们的想象, 并吸引着他们继续把故事读下去。

3.2 化难为易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难点, 儿童文学作品也不例外。充分理解原作的难点, 并转化为相应简单易懂的译语呈现给儿童读者, 这是对儿童文学译者的一个基本要求。

英语文学作品中多用到一些长句、复合句, 这是英语句子本身的特点, 但在汉语中长句并不多见, 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中。在阅读过程中, 儿童不像成人那样先对内容感兴趣, 其次再是韵律和节奏, 相反, 韵律和节奏首先给儿童以审美的愉悦, 激发他们的情绪。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注意将一些长句、复合句变短, 变得容易一些, 从而使他们不会觉得故事语言冗长、枯燥, 从而失去了往下读的兴趣。

例4中“the quickest way to spoil a friendship is to wake somebody up in the morning before he is ready”这半句的翻译并没有按照原来的顺序, 而是将“before he is ready”提前, 叙述的时候遵循中文习惯的逻辑顺序, 更具说服力, 便于儿童读者理解。而且译者对“spoil a friendship”不是以“破坏友谊”草草结束, 而是给了解释, 使译文更加通俗易懂。例5是一个很长的句子, 通过一系列介词“of”“toward”和“into”描述了孩子们去过的地方, 接着是“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这个句子比较复杂, 翻译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译者用了四个“朝着……”的紧凑排比句处理, 并且对于出现三次的“wonderful”分别选择了不同的词“美妙”、“惊人”、“奇妙”与“音乐”、“冒险”、“兴奋地”搭配。并且译者对定语从句进行了处理, 将原来的一个长的复杂句断成两句, 增加了新的主语。这样, 整句译文读起来句式工整, 逻辑明了, 浅显易懂。

4) If you have a new friend here, you are probably disturb- ing his rest;and the quickest way to spoil a friendship is to wake somebody up in the morning before he is ready. (White, 2008:32)

如果你在这里真有个新朋友, 你这样叫恐怕只会打搅他休息, 大清早人家还在睡觉, 你却把他吵醒, 这最容易伤害感情, 破坏友谊了。 (任溶溶, 2008:185)

5) The children grabbed each other by the hand and danced off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merry-go-round, toward the wonderful music and the wonderful adventure and the wonderful excitement, into the wonderful midway where there would be no parents to guard them and guide them, and where they could be happy and free and do as they pleased. (White, 2008:112)

两个孩子手拉手, 朝着旋转木马, 朝着美妙的音乐, 朝着惊人的冒险, 朝着奇妙的兴奋地, 蹦蹦跳跳地跑去, 跑进那神奇的游艺场。那里没有爸爸妈妈保护他们, 指点他们, 他们可以快快活活、自由自在, 爱干什么就干。 (任溶溶, 2008:261)

此外, 在翻译过程中,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有时候会产生理解的困难。源语读者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能译语读者从未听说或很难理解, 这时就需要译者添加必要的解释说明。在任先生的整个译文中, 一共有4处脚注, 分别解释了主日学校 (任溶溶, 2008:200) , 昆斯伯罗大桥 (任溶溶, 2008:205) , BB猎枪弹 (任溶溶, 2008:297) 。另外一处解释说明比较特殊。如例6, 小女孩弗恩上课的时候一直在想着自己刚养的小猪威尔伯, 当时老师问她问题时, 她根本没听清, 嘴里只喊着那只小猪的名字。同学们为什么会笑呢?因为宾夕法尼亚州的首府是哈里斯堡。鉴于儿童读者的知识有限, 译者为了使译文达到同原文同样的效果就添加了特殊说明, 这样中文读者也会跟着笑起来。

6) 她正在想着她的小猪, 这时老师问到:“弗恩, 宾夕法尼亚州的首府是哪里?”“威尔伯 (1) , ”弗恩像做梦似地说。同学们格格笑起来。弗恩脸都红了。

(1) 美国宾夕法尼亚的首府应该是哈里斯堡。 (任溶溶, 2008:165)

3.3 以译语为中心, 译出童趣

对于儿童文学翻译来说, 最难的是以儿童的口吻译出童趣。儿童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儿童的情感、思维、兴趣和语言都与成人有明显的区别, 因此译者必须进入儿童的世界, 充分体会儿童的思维方式与说话方式, 尽量让译文充满纯真和童趣。任先生的译文中有很多出彩的地方, 下面将举几个例子。

7) “What are you thinking about”, Charlotte?he asked.“ was just thinking, ”said the spider, “that people are very gullible.”

“What does‘gullible’mean?”

“Easy to fool, ”said Charlotte. (White, 2008:59)

“你在想什么啊, 夏洛?”它问道。

“我正在想, ”蜘蛛说, “人是阿木林。”

“‘阿木林’是什么意思?”

“就是傻瓜, 容易上当受骗。”夏洛说。 (任溶溶, 2008:211)

例7中“gullible”本是个形容词, 意思是容易受骗的。而任先生把它巧译为“阿木林”。“阿木林”是上海方言, 用来形容某人不韵世道、做事不灵活, 为人迟钝, 易轻信人。这个译法非常聪明, 因为如果直接译成“容易受骗”, 那么后来再用更直白的中文来解释“容易受骗”这四个字就很难了。“阿木林”不仅有方言特色, 而且读起来也上口, 更显童趣。

8) …that pigs of ours was an extra good one.He’s a solid pig.That pig is as solid as they come. (White, 2008:72)

我们这只小猪是一只特级好猪。它是一只王牌猪。这猪是天字一号的。 (任溶溶, 2008:222)

例8对这只小猪的形容词是“good”和“solid”, “solid”出现两次。任先生将这些形容词依次翻译成“特级好猪”, “王牌猪”以及“天字一号猪”, 层次逐渐提升, 表现出猪的主人惊喜、激动之情。选词独到, 有幽默感, 能够让儿童读者喜欢, 并且印象深刻。

9) "What do you mean, less than nothing?I don't think there is any such thing as less than nothing.Nothing is absolutely the limit of nothingness.It's the lowest you can go.It's the end o the line.How can something be less than nothing?If there were something that was less than nothing, then nothing would not be nothing, it would be something--even though it's just a very little bit of something.But if nothing is nothing, then nothing ha nothing that is less than it is." (White, 2008:27)

“比零还要少,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不认为有什么东西会比零还要少。零就是零, 什么也没有, 这已经到了极限, 少到了极限, 怎么能有东西比零还要少呢?如果有什么东西比零还要少, 那么这零就不能是零, 一定要有些东西———哪怕只是一丁点东西。如果零就是零, 那就没有什么东西比它还要少。” (任溶溶, 2008:180)

“什么叫比啥都不是还不是?”威伯回答。“我不认为有什么东西会比啥都不是还不是。‘啥都不是’已经到了顶了, 那绝对是天地的顶端, 世界的尽头了。怎么可能还会有比啥都不是还不是的东西呢?要是你说得对, 那‘啥都不是’就该是点啥, 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但是如果‘啥都不是’就是‘啥都不是’, 那么你就找不到会比啥都不是还不是的东西。” (肖毛译)

例9是对“less than nothing”的一个论述, 充分体现了一个孩子的天真无邪以及有时候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小固执。对比一下肖毛的译本, 他将“nothing”译成“啥也不是”, 但是读到最后发现这段话就像是绕口令一样。可能成人读者会发现其中的有趣之处, 但对于儿童读者看起来就比较困难。任先生把“nothing”译成“零”, 小朋友刚学数字的时候就有了零的概念, 所以“比零还少”是从儿童的角度出发, 口吻更加儿童化, 表现了孩子的纯真可爱, 容易引起儿童读者的共鸣。

4 结束语

通过对《夏洛的网》中译本的分析, 可以发现任溶溶先生的翻译比较成功。作为一个专业的儿童文学家和儿童文学翻译家, 任先生能够用儿童眼睛去看世界, 用儿童的思维去思考, 用儿童的语言去说话, 为儿童读者们呈现一了部优秀的译作。

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的译者来说, 在翻译之前必须要明确翻译的目的, 以译语为中心, 面向译文读者, 把握儿童心理特征、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用符合儿童语言特点的语言把原著的语体、风格和美感忠实地传达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译出越来越多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作品。近年来, 《哈里波特》、《纳尼亚传奇》等儿童文学作品风靡全球, 中国也掀起了儿童文学翻译的热潮, 越来越多的译者加入到儿童文学翻译的行列。在儿童文学译作不断丰富的同时,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翻译的质量, 儿童文学翻译批评也需要更多人来参与和关注。

参考文献

[1]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http://www.amazon.cn/mn/advancedSearchInputApp.[2009-08-05]

[3]http://www.shulu.net/th/xldw/xldw.htm.[2009-08-05]

[4]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M].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 1959.

[5]陈子典.新编儿童文学教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6]黄云生.儿童文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

[7]林礼元, 徐胜三.小学儿童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8]刘嫦, 赵友斌.功能翻译理论给文学翻译批评的启示[J].外语学刊, 2009 (2) :108-111.

[9]任溶溶.夏洛的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文学理论的兴衰 篇8

俄国形式主义虽然被称为形式主义,但这种理论从一开始就和语言学有密切关系,注意语言的结构和功能。雅各布森从莫斯科到布拉格,后来又到美国,对于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结构主义理论,都做出了很大贡献。捷克学者穆卡洛夫斯基(Jan Mukalovsky)认为,日常语言会由于长期使用而趋于自动化,失去新鲜感,而文学语言则尽量“突出”(foregrounding)自身,不是传达信息,而是指向文学作品自身的世界。这一观念显然与俄国形式主义有直接的联系。从莫斯科到布拉格再到巴黎,从俄国形式主义到捷克结构主义再到法国结构主义,这就形成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六十年代之后,结构主义从法国传到英美,成为西方文学理论一股颇有影响的新潮流。

在二十世纪四十和五十年代,英美的新批评同样注重文学的形式和语言,通过细读和修辞分析,力图把文学之为文学,具体化到一个文本和文学语言的层面来理解。文萨特(W. K. Wimsatt)与比尔兹利(M. C. Beardsley)提出两个著名概念,一个是“意图迷误”(intentional fallacy),认为文学作品是本身自足的存在,作品的意义并非作者意图的表现。另一个是“感受迷误”(affective fallacy),即自足存在的作品之意义,无关读者众说纷纭的解释。这两个“迷误”概念就使文学的文本(text)独立于作者和读者,成为韦勒克(René Wellek)所谓“具有特殊本体状态的独特的认识客体”〔3〕。韦勒克与沃伦(Austin Warren)合著的《文学理论》一书,就提到俄国形式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把文学研究分为内在和外在两种。他们认为从社会、历史、思想、作者生平等方面去研究文学,那是文学的外部研究,而他们注重的是文学的内部研究,即研究文学的语言和修辞,包括音韵、节奏、意象、比喻、象征等形式特征。在作品分析方面,尤其在诗的理解和阅读方面,新批评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

在五十年代末,诺斯罗普·弗莱(Northrop Frye)在其《批评的解剖》一书中提出神话和原型批评,就超出个别作品的细读,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比个别文本更广阔的理论框架。这种神话和原型批评所理解的文学是意象、原型、主题和体裁组成的一个自足系统,批评家从这样的文学系统中,可以找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型(archetype)。这些原型“把一首诗同别的诗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把我们的文学经验统一成一个整体”〔4〕。原型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有如昼夜交替、四季循环,或者像各种仪节,每年在一定时刻举行,所以弗莱注重神话、仪式和历史的循环论,把文学类型的演变与四季循环的自然节律相关联。对应于春天的是喜剧,充满了希望和欢乐,象征青春战胜衰朽;对应于夏天的是传奇,万物都丰茂繁盛,富于神奇的幻想;对应于秋天的是悲剧,崇高而悲凉,那是物盛当杀、牺牲献祭的时节,表现英雄的受难和死亡;对应于冬天的则是讽刺,那是一个没有英雄的荒诞世界,充满自我审视的黑色幽默。然而有如残冬去后,又必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牺牲献祭之后,诸神又会复活一样,讽刺模式之后,文学的发展又有返回神话的趋势。原型批评从大处着眼,注意不同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文学有一些基本程式,这些最终来源于神话和祭祀仪式的程式是每一部新作得以产生的形式原因。所以弗莱说:“诗只能从别的诗里产生;小说只能从别的小说里产生。文学形成文学,而不是被外来的东西赋予形体:文学的形式不可能存在于文学之外,正如奏鸣曲、赋格曲和回旋曲的形式不可能存在于音乐之外一样。”〔5〕弗莱的原型批评在五十年代末,就已经打破了新批评对作品的细读,注重在不同文学作品下面,去寻求决定文学形式因素的程式和原型,这也就为后来从欧洲传来的结构主义,在思想上奠定了基础。

弗莱的原型批评虽然超出新批评着眼于个别文本的细读,但却没有否定新批评提出的“意图迷误”。事实上,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发展一个重要的趋势,正是越来越否定作者的权威,使批评成为独立于作者意图的一种创造。与此同时,新批评提出的“感受迷误”则完全被否定,因为否定作者的同时,文学理论也越来越注重读者在阅读和理解当中的积极作用。从现象学到阐释学,再到德国的接受美学和美国的读者反应批评,这就形成充分肯定读者作用的主流趋势。当然,法国批评家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宣称作者已死,好像读者的诞生非要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那又是西方理论家喜欢走极端、言过其实的一个例子。凡大讲理论、奢谈作者已死的人,往往正是从巴尔特这位作者那里接受了这一批评观念,这在无形中就构成对其所谈理论本身的讽刺。我们在讨论理论问题时,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批判意识,其重要性也由此可见一斑。

上一篇:笔记本推介会策划案下一篇:民族团结研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