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论文

2024-08-05

文学理论论文(通用8篇)

文学理论论文 篇1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712 ]

考试科目名称: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本试卷分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两大部分

(1)文学理论(100分)文学本质论

约25分

文学作品论

约25分 文学创作论

约20分 文学接受论

约20分 文学发生发展论

约10分(2)文学评论(50分)

4、题型结构

第一部分:文学理论(100分)填空题:

5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 20分,共40分

第二部分:文学评论(50分)文学评论题:要求考生阅读试卷提供的材料,写一篇评论文章。评论角度自选,可整体上谈,也可就内容或形式的某一方面立论。5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文学理论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系统掌握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能运用文学理论的基本理论和观念来解决文学领域的现实问题,分析具体的文学现象与文学作品。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文学理论

1、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①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③ 文学是人类掌握世纪的一种方式 ④ 文学的社会作用

2、文学形象及其审美形态 ① 文学形象

② 文学形象的审美形态

3、文学作品的构成

①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② 文学作品的内容 ③ 文学作品的形式

4、文学体裁

① 文学体裁的涵义、区分、特点与意义 ② 诗歌、小说、散文

③ 戏剧文学、影视文学

5、文学的创作

① 文学创作中的主体与客体 ② 文学的创作过程 ③ 文学创作与文学传统 ④ 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思维

6、文学的创作方法、风格和流派 ① 创作方法的涵义和原型

②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 ③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原则与方法 ④ 社会主义文学及其创作方法 ⑤ 文学风格 ⑥ 文学流派

7、文学的接受 ① 文学的接受活动 ② 文学鉴赏 ③ 文学批评

8、文学的生产、消费与传播 ① 文学生产

② 文学消费 ③ 文学传播 ④ 文学与文化产业

9、文学的发生与发展 ① 文艺的起源 ② 文学的发展

③ 不同社会发展时期的文学 第二部分:文学评论

根据试卷提供的文章,写一篇文学评论文章。要求:

1、要体现评论文章的体裁特点,不可写成抒情散文或泛泛而谈的读后感。

2、要扣住所给材料进行评 3 论,不能抛开材料另起炉灶。

3、要求有一定的理论背景,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

4、字数控制在900字到1100字之间。

三、主要参考书

1、文学理论:赵炎秋主编:《文学原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文学评论:赵炎秋主编:《文学批评实践教程》(修订版),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2011年第2次印刷。(注:此书只供考生写作文学评论参考,不进入文学理论的考试内容。)

文学理论论文 篇2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材,教材编写,《文学散步》

文学理论课程是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一般在大一的下学期或是大二的上学期开设。该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然而目前该课程却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学生不愿学,上课常常做着跟课程无关的事情,教材成了摆设;而教师也不愿教,往往觉得很难把教材中的理论很好地传授给学生。下面,笔者就以《文学散步》和《文学理论基础》两本教材为例,谈谈本人的一点看法。

《文学散步》由台湾学者龚鹏程所著。这本教材的编写方式不同于我们传统所见的文学理论教材,它别开生面,令人眼前一亮,原来文学理论教材可以这样写。教材取名“散步”,仿宗白华《美学散步》而成。温儒敏给予该书很高的评价,称该书“突破了一般‘概论’的藩篱,富于才情的新鲜见解处处呈现,成就了一本很有学术分量、却又相当‘好玩’的书。”并指出了该书的独特之处,即“摆脱了一般文学概论从理论到理论的套路,采取的不是高头讲章,而是问题探讨,从读者关心又有趣的一个个问题入手,一步步深入梳理文学的知识系统。”由此可见,该书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此类例子在书中随处可见,如:何谓作品?何谓文学?为什么替文学下个定义是不可能的?文学果真需要科学来撑腰吗?何谓欣赏?美在何处?为什么要欣赏文学作品?如何培养美感能力?文学知识的性质究竟如何?与其他知识的关系究竟如何?形式与内容之间的问题如何解决?文学现实或传达了什么意义?文学史的编写是否可能?为什么哲学著作可以变成文学作品?等等。在书中虽然这些问题都是以作者的口吻提出的,但事实上都是文学理论学习者或研究者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作者完全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去思考文学的基本问题,并做深入浅出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给出了答案。

全书分为十九章,前四章就“欣赏文学作品”作了不同层面的解读,五、六、七三章主要探讨“如何欣赏文学作品”,八、九、十、十一四章分别论述了“文学的形式”“文学的意义”相关问题,十二、十三两章对“文学的功能”进行思考,随后的六章就文学“与社会、与真实、与道德、与历史、与哲学”的关系进行考察分析。由此可见,该教材关注的不是文学的本质、定义、起源而是文学的语言特质、文学的欣赏、功能和意义,谈的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学与社会、道德、历史、哲学的关系。而且认为创作方法、文体及文体流变、文艺思潮等这些内容应该交给文学史去处理才是,“那些自然主义、写实主义、象征主义之流派兴衰云云,亦不该混入其中,当交由批评史叙说。”在此,亦可以看出,作者严格区分了文学概论教材和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的教材,换而言之,文学概论教材的主体内容应是文学内在的知识论规律和方法学基础的问题,虽然在讲到某一理论问题的时候,会涉及到它的发展演变史,但这也不过起的是辅助作用。

由南帆等学者所编写的《文学理论基础》是新时期以来极具特色的三本教材之一,它“在继承了《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开放性的文化研究视野的基本上,对大量的文学事实、文学经验进行了新的概括”。

按编者在《后记》中所言的“对文学理论的了解需要循序渐进”的观念,该教材将文学理论的讲解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文学是什么;第二,如何研究文学。这样也就构成了全书的结构模式。全书共由四部分二十四章组成,其中,上编第一部分是“文学的构成”,讨论的是文学本身的诸多要素,属于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二部分是“文学与文化”,将文学置于与历史、宗教、民族、地域、道德、性别等文化关系背景中去考察,属于文学的外部研究。下编第一部分是“文学史与文学理论”,主要考证了文学史上重要文学思潮的流变过程;第二部分是“批评与阐释”,主要涉及文学批评的内容。这种处理不同于传统文论教材五大块(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和发展论)的框架模式,而是各部分主旨明确,脉络清晰,“这种结构模式有利于读者打破常式,以新的角度和思路看待问题。”

我们知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同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理论,进而也会影响到一个时代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正如上文所说,文学理论教材反映的是文学理论的建设成果。相比现实的文学发展状况,文学理论教材往往稍显滞后性。所以当我们打开很多文学理论教材时,会发现里面的观点和例子都很陈旧,不能将新的文学问题、文学现象纳入其中,这样就很难吸引学生。不过,也不是说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所有新问题都应被写入理论教材,那么,面对众多新兴文学现象,究竟哪些可以成为文学基本问题而被纳入文学理论教材呢?这就给教材编写者们提出了一大挑战,即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关注文学的转型,将文学热点问题纳入文学理论教材中去考察。现如今,传播媒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的纸质文本到了如今的电子文本,传统文学也面临着网络文学前所未有的挑战。再比如像“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学边缘化”“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诸如此类的问题,笔者以为都应当成为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可喜的是,已经有不少学者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有所行动。由南帆等编写的教材中就设专章来讨论此类问题:如第八章论述了“传播媒介”,第十四章论述“文学与性别”以及第十六章论述了“文学史与大众文学”,具有较强的时代意识。这样的教材可谓是与时俱进,能够以敏锐的眼光关注现实文学发展中的新问题,并有所思考,将最新研究成果纳入教材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这些问题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和困惑的,也是他们感兴趣的一些话题。

上文提到的“传播媒介”“性别”“大众文学”等都属于文化语境中的内容,也是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南帆提出了“关系主义”的理论研究范式,“即认为文学必须置于多重文化关系网络之中加以研究,文学性质、典型性格、文学理论史之上的一些著名概念包括文学经典问题都必须在复杂的关系网络中得到多重解释,而不是力图将结论还原到某一种单一的‘本质’。”的确,在教材中,他们很好地贯彻了这一范式,如在第二部分“文学与文化”中,将文学置于复杂的文化关系网络中进行考察。这种范式还说明了另外两个特征:跨文化研究、反本质主义。跨文化研究是本教材最大的特点,“它是对自律文论的反驳,也是对旧的中国式文学与政治关联之理论范式的突破”。这可谓是本教材的最大特色,也体现了南帆等人作为当代文艺理论学人的学术敏锐视角。另外,教材也没有专章来论述“文学是什么”这样的本质问题,而是认为本质主义是形而上的,无法阐释活的文学,它抛弃了具体,忽视了历史,提出“对文学与本质的考察远不如对文学与历史的考察重要。”“总之,要回到具体、回到历史也就是考察多重因果关系交织之间的文学,而不是期待找到一把独一无二的钥匙打开文学之门。”

以上是对两本教材编写特点的一个主要梳理。两本教材写于不同的时代和语境:《文学散步》写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而《文学理论基础》写于21世纪的大陆。两本教材对待中西文论的观点也不一样。《文学散步》提到的文学例证、文学经验大多是中国本土的。黎湘萍在《跋:“狐狸”文论》中谈到了该书在当时的贡献:“第一,它是台湾中文系年轻学人中最有意识地运用中外美学方法来讨论‘文学内在’的‘知识论规律’与‘方法学基础’问题的,这对向来重视传统经学的台湾中文系不啻是一大跃进;第二,它是最具生命意识的文论。他有意识地吸纳了中国哲学(特别是新儒学)中强调生命和心性的思想,由此而上接中国传统的精神史,是他的文论虽然看似具有非本质主义的特性,实际上却奠定在生命美学的基础上,而在表层上,则是回归文学本身最基本的语言层面进行分析。”再就《文学理论基础》而言,正因为跨文化研究是其特点,它也就特别重视西方文论,视西方文论语境为圭臬,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论资源。

虽然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没有固定模式,但彼此仍是可以借鉴学习的。比如,《文学散步》就值得我们的教材编写者们借鉴,倒不是说也要学它那种“散步”的方式,而是说像它那样要有问题意识,重视中西文论的融合而不致中国文论“失语”,要有相当的价值取向及生命关怀。

如今的文学理论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而如何把一本正经的枯燥深奥的理论讲得有趣“好玩”是对教材编写者的一大挑战。在笔者看来,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时既要突出教材的理论性也要注意语言的使用以及事例的选择。教材编写者们首先要有课程意识,就是让教材利于教学。不能把理论架空,就理论谈理论,谈到最后只能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应当理论结合实践,要有具体可操作性。虽然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但是反过去它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首先,就文学理论来讲,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经验、文学现象的总结概括,它要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其次,要清楚它的使用对象,它面对的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是文学领域的初学者,而不是一般的学术研究者。本质主义也好,反本质主义也罢,它都应当从中外文学经典、中外文论资源中总结出具有相对普遍性和完备的理论框架、基本观念和研究方法,为学生进入文学领域、解决文学问题提供理论的支持。当然,也可以把最新的理论成果适当的纳入教材中去,使教材与时俱进,而不至于出现一本教材用几代人的现象,或是用所学理论无法解释新的文学现象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龚鹏程.文学散步[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

[2]胡友峰.跨文化语境下文学理论的书写困境[J].当代文坛,2012,(06).

[3]张玲.对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教材的一种考察——以体例框架的建构为中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2).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篇3

事实上除了明显地包含着比较的意味之外,“比较诗学”以至于整个比较文学,与一般的文学研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不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外古今的文学,便无从谈起文学比较。比较就意味着文学认识结构的多维化。从《中西比较诗学论文选》中所收的古添洪的《直觉与表现的比较研究》、高锦雪的《镜里真容——由傅莱的形象观和王国维的境界说到华兹华斯的意象论》、叶维廉的《道家美学·山水诗·海德格》诸文来看,比较结果确实带来了一些“新东西”,至少使一些为人所忽视的或玄奥难懂的旧观点清晰地突现,而且披露出各自内在合理的因素。道家的“无言美学”与克罗齐的“直觉艺术论”有不谋而合之处;加拿大学者傅莱(N.Frye),中国学者王国维和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等等,都把想象中的真实(包括真挚的思想感情)作为艺术的本质,这与“直觉说”也有一些亲缘关系;然而,他们之间又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有的强调“言”与“意”的分立,有的主张“言意合作”,有的顺应自然,有的穷尽心智。总之,各人以不同方式进行的比较,如同从不同侧面观察了文学这一复杂的“多面体”,其结果要比单纯的“模仿说”或“表现说”更令人信服;因为,无论从哪一角度来看,文学艺术的本质都不是那么单纯的。然而,这几位研究者也不是将各家理论加以杂糅或拼凑,他们都从特定的理论立场出发,选取某个重点,加以抽丝剥茧的分析;例如,古添洪的文章着重于辨明艺术直觉(“意”)与艺术媒介(“言”或“音、色、形”)的相互关系,对克罗齐既肯定也批判,所列举的中国古代各家文论则用以支持自己的看法,而比较的意味自然而然地体现于其中。高锦雪的文章虽然也比较了傅莱、王国维、华兹华斯三人有关的论点,但重点是在华兹华斯的“意象论”上,锐意于阐发艺术的真实律。叶维廉则从山水诗和“物我关系”方面比较中西美感意识和认知方式的异同。从这些对学术思想有所建树的“比较诗学”论文来看,比较不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展示了扩大文学研究范围所带来的良好结果。

我们从《中西比较诗学论文选》中还可以看到,有些论文甚至把比较的形式完全消溶在比较的内容之中,从而收到说理周全、分析透彻的效果。旅美学者刘若愚的《中西文学理论综合初探》一文,结合作者过去的重要英文论著《中国诗学》和《中国文学理论》,评说现象学派等西方文学理论的得失利弊,综合和演绎出中西结合的文学概念。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字句结构,既超越它本身,同时也将注意力引向它本身:在超越它本身时,它现出创境,那是现实的扩展,而在将注意力引向它本身中,它满足了作者与读者的创造冲动。”并认为:“批评中国传统文学的方法论可以奠基在这上面。”显然,刘若愚的文学观较广泛地涉猎了自然物(包括社会生活)、作品、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当大的理论概括力,只有对中西各种批评理论作很全面和精到的综合,才能有此成就。

在文学理论上达到“学贯中西”的程度,实在是盲之容易、行之极难的。因此,从整体来说,“比较诗学”目前的国际发展水平还是停留在对各别文学批评流派和有关理论的阐释阶段。这便与文学理论研究没有多大差别。然而,只有真正弄清不同理论的内涵,才能把比较研究置于扎实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认为:一般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是“比较诗学”的先驱和后盾,而“比较诗学”可以从许多侧面深化文学理论的研究。由于这个缘故,本世纪西方出现的各种文学批评理论,已成为“比较诗学”集中研究的对象。论文选中,也选了介绍“现象学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和“原型批评”的文章,应该也是基于这一考虑。

《中西比较诗学论文选》展示了中西文论的异同,在开阔人们的视野,加深人们对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关系的认识上,做了有益的工作,值得欢迎。

文学理论重点背诵 篇4

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世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文学无法脱离世界单独存在。文学活动的发生(四说):

巫术发生说:英国弗雷泽最早提出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认为巫术原理有两条:1,相似律。2,接触律。巫术仪式逐渐变为巫术表演,包括舞蹈、美术、音乐等的发展,戏剧艺术的历史逐渐发生。

宗教发生说:德国赫尔德认为文学源于宗教。历史上宗教与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集中表现在欧洲中世纪。文学艺术收到宗教的影响,除了反映的是宗教体裁外,发展也收到基督教的制约。

游戏发生说:德国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各种游戏说大都认为文学史无外在目的的游戏活动。

劳动说: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原因:1,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2,产生需要;3,构成主要内容;4,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

文学和真善美的关系:

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答: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点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的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最终,文 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 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学升华”。质而言之,真、善、美及文学创造的价值 追求。

人文关怀是 ”善“的终极价值体现的原因: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况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人的一切精神创造都是从人的需要出发的价值活动,体现着人的尺度和目的,因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就成为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文学的价值追求也是以人为中心的。所以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

文学的含义:

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虚构:就是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根据行文的需要,凭借自己的联想、想象合理地虚构出一些故事、情节或有关细节,从而进行有效地表情达意或凸现主旨。一般来说,合理虚构的情节在生活中未必已然发生,但一定是可能发生的,即使生活中不可能出现,它也能够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

文学和历史的区别:

文学:注重细节描写,更多时会脱离主干,描写枝干。历史:较少细节描写,只写事件本身,严格按照事件主干来写。在某些场合,当叙事和史实的记载难以分清时,则把史实当做叙事来看。

审美: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文学的形式系统:修辞(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结构。

多元:比较肯定每一极都具有其独立的价值,这些价值不能被其它方面所替代和掩盖的。

自然主义: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

现实主义: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表现在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

雅与俗:

从字面上讲,一个指高雅美好,一个指平凡通俗。文学艺术的界限仅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并且随着时间的流变和接受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文学艺术领域,雅与俗同毛泽东提出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具有同一层面的含义。俗:1,是民间自发的结果。2,按商业规律创作和生产的结果。

继承和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继承好的经验传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取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且要立足于现实。创新是指不能将传统看成永恒不变的法则。

双百双为原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著名的双百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化和文艺事业的一个根本性方针。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总是受着物质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并随其改造而改造。但具有相对独立性。艺术生产:

马克思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生产”,将其与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活动一起列入“精神生产”的范畴。

文学创造的主客体理论:

主体:主动地自由的具有改造世界能力的一种存在;客体:成为主体的对象,成为艺术主体表现的内容。艺术的主体是作者,艺术的客体是进入作者世界的一切对象物。

文学创造的客体: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

文学创造的主体:

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

1材料:

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 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醋糟的 刺激和信息。

2艺术发现:

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 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3创作动机:

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4艺术构思:

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

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意义:

无意识在暗中组合材料;一是在艺术构思中起主要作用,无意识承担大量的工作;一切形象、情节、结构等及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有意识完成。

很多场合中,意识是被无意识控制。无1,意识会控制创作的动机、激情、艺术形式;很多无意识的记忆是埋藏在心底,有时不能被意识理解,会曲折隐晦的决定作品的框架风格。3,无意识领域里很多时候带有民族文化的原型记忆,不能被情形的认识和分析。4,无意识和人更本质的奥秘联系在一起,不能被理性清醒认识。5,无意识和语言。我们对语言的使用不可能是有意识的。因为语言在意识之前。

构思方式:①综合;②突出和简化;

③陌生化:诗意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即性: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迅速地创 造出某作品的状况、特点是趁热打铁。

13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的把 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艺术真实:

即非生活真实又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作,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真实。

艺术形式: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结合,是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是艺 术文本的存在形态,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

重要性:1,形式的内在的美感直接能成为审美的对象。2,艺术内容的表现必须要借用相对完满的形式。3,能够提供想象的另一种空间。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的文学体裁。

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 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 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 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抒情:一种审美表现,需要适度的意识控制与思维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偏于表现个人内心感情。

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1,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3,个别与一般的统一;4,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 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对人物的形象或客观事物的非常具体化的表现,包括外在具体形态和描写性格。

单一性格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式不存在的,但文学作品中有,叫做“简单人物“,除此之外,还有“复杂人物“或“圆形人物”

把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称为“圆形人物”,把具有简单性格的人物形象之称为“扁形人物”。“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 审美想象空间,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空间。

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 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审美意象: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特征:本质特征哲理性、表现特征象征性、形象特征荒诞性、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

叙事学: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基本特征: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故事:文本所表现的事件关系。包括开端——发展——高潮。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答: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点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的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最终,文 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 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学升华”。质而言之,真、善、美是文学创造的价值 追求。

结构:叙事作品的结构是指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

抒情:一种审美表现需要适度的意识控制与思维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偏于 表现个人内心感情的文学类型。

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 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即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 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文体:体裁、语体、风格三个层次。

狭义的风格:①语言的风格——修辞手法;

②体裁:是风格的基础。指一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其艺术结构在历史上具有某种稳定的形式,这种形式是随着艺术反映现实的多样性以及艺术家在作品中所提出的审美任务而产生发展起来的。③语体

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 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外文本的既成心理 图式,叫做期待视野,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历史唯物主义的批评方法:强调文学作品要反映一个时代对于人物个人性格命运的决定性影响意义,并将这作为最高标准,要求用历史发展看待文体。

典型形象的分析方法:强调人物形象分析。

心理学批评:精神分析批评——性和文学创作的关系,把所有文学作品都看成性的无意识的流露和心理补偿;

原型批评——荣格

传统批评模式:①伦理道德批评往往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由之而形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②社会历史批评: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由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识。

近现代分析方法——

1,文化分析方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一种较为稳定的民族气质并婉转而深层地的反映在作品中。

2,种族意识的批评(黑人批评)

3,女权主义批评:重视作品中队女性描写和作家的性别意识作为衡量作品高低重要的标准。

4,身份理论:作者是怎样展现社会身份的和怎样分析社会身份对人的压力。5,殖民理论和后殖民理论。6,酷儿理论。

※ 审美批评:以美的向度作为对文学批评和讨论。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着重强调作品的“畅神”“移情”效果和娱乐、愉悦作用,把文学作品看作是再真善美基础上又超出了真善因而使“超功利”的一种审美对象。

心理学批评: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 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批评。

※ 精神分析发展

盘点英美文学理论教材 篇5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发生了一次次革命性变化,与之相应,英美各高校也出现了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的文学理论教材。这些教材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当代西方理论与批评的全景,而且表现出与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不尽相同的体例和风貌。了解和研究英美高校的这些教材,特别是国外学者为解决“理论”危机而做出的种种颇有创意的努力,对于我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目前收集到的近50部英美文学理论教材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20本教材作为研究对象(见篇末附录),通过认真研读和分析,以把握英美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思想和写作体例,并希望通过对这些教材的梳理和辨析,为我国当今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的类型

导论型教材 在英美文学理论教材中,不难发现其书名冠以“导论”、“引论”(Introduction)或者“指南”(Guide)的导论型教材,但这种导论型教材与国人理解的不完全一致。在国人看来,作为导论型教材,应该关注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核心范畴等基本问题,有比较明确的理论建构和明晰的范畴界定,论述过程缜密,结构也应相对完整。而在英美高校,这种具有完整体系的教材并不多,也许受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当代哲学不再诉求宏大叙事的影响,英美文学理论教材似乎不再追求建构普遍的理论体系。

就所掌握的资料来看,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是少数具有完整体系建构的教材之一。该教材涉及到文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韦勒克试图通过对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区分来界定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文学研究的内部和外部的区分来寻找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并重点阐述了文学理论的“内部研究”,分析了与此相关的重要概念。该教材对我国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影响颇深。卡勒的《文学理论》也属于导论型教材。如果说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是一种建构型体系的教材的话,那么这一本便可以视为“解构型”教材了。该教材对文学理论中的几个关键范畴均提出了质疑。其开篇标题为“理论是什么?”第二章标题是“文学是什么?”接下来则对文学与理论的关系作了否定的回答。“文学是什么?你也许会认为这是文学理论的中心问题,但事实上,它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该教材通过分析历史上各种界定“文学”的说法,最后将 “文学”理解为从五种视角审视的结果,从而构成了对传统文学理论试图找到文学的普遍性本质的消解。这种解构方式告诉人们,对“文学”这一术语的界定的不可能与无限可能。苏瑞希·纳华的《文学批评基础》侧重从哲学的角度反思文学理论,是一本有相当理论深度的教材。该教材首章为“哲学与当代文学理论的危机”,谈到了“客观主义、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和极端不确定主义”所带来的文学理论的危机。以此为出发点,论及“诗学的形式与功能”、“变异、价值和文学理论”等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并探讨了文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及其意义与前景。这本教材可视为理论面临坍塌之际的反思和重建。

一些研究文学理论中特定范畴的专论性教材,我们也将它们归入导论型教材内。安德鲁·本尼特与尼古拉斯·罗伊尔合著的《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就属于此类,该书第二版分二十八章,每章涉及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如“开端”、“读者与阅读”、“人物”、“悲剧”等,第三版又新增四章,仍沿用这一方式。该书各章之间虽亦有参阅,但就总体而言,各章几乎全凭某一关键词而自成一体。此类教材因各章节之间独立性较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之中可以从不同的章节入手,从而形成不同的思维路径。

有些导论型教材则具有史论结合的特征,如查尔斯·布莱斯勒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该教材既有对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的质疑与界定,又有对自古希腊以来学科史的勾勒,包括对20世纪以来的主要理论批评流派的介绍。还有些教材主要通过对西方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流派的评述来结构全书,伊格尔顿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就是如此,它将西方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流派梳理出三条线索,从而引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结论。与之类似,佛克马和易布思合著的《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也是通过对各理论流派的选择性介绍和评价,试图建立一个科学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文学理论。

选本型教材 选本型教材即选辑他人著述而成,一般为选家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选择编排一些理论或批评实践文本,其中大多为经典文本,偶尔也收录学生习作,用来作为课堂教学或学生阅读练习的实例。

英美高校文学理论的选本型教材不只是资料汇编,大多具有选家眼光和水准,大多在选编中有说明、指要或有一定篇幅的介绍。如诺顿出版公司的《诺顿文选理论与批评选集》,在前面就有长达28页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导引”,对“什么是阐释”、“什么是文学”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理论与批评作了概要的介绍。再如罗伯特·C.戴维斯和罗纳尔德·席勒夫编选的《当代文学批评:文学与文化研究》,该书用两章的篇幅介绍了“什么是文学研究”和“什么是文学理论”。这类教材在英美文学理论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

根据编选标准和内容的差异,我们又可以将选本型教材分为三种。一种是依据历史编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诺顿文学理论与批评选集》。该书有2600多页,遴选了自古希腊至今的文论家著作,按照文论家出生年代先后而编排。另一种是按理论批评流派选编,这类教材往往精选出文学理论流派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理论批评著作片段。例如安·杰斐森和戴韦德·罗比的《当代文学理论介绍》,选取了俄国形式主义、语言学批评、美国新批评、结构—后结构主义批评、阅读阐释理论、精神分析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等八种文学批评流派的代表性著述,勾勒出一幅当代批评理论之图。第三种则是前两种的综合,既根据主题或专题选择,又兼顾历史与流派的顺序。例如英国文论家拉曼·塞尔登编著的《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全书共分为五大主题:再现;主体性;形式、体系与结构;历史与社会;道德、阶级与性别。每一主题下又分为若干子题目。菲利普·莱斯和帕特里夏·沃夫编选的《当代文学理论读本》也与之类似。该书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按照流派编选了索绪尔语言学、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接受美学与读者接受理论、女性主义等理论家的文章;后半部分则按照主体、语言与文本性、话语与社会、后现代主义等专题编选。

手册型教材 英美高校文学理论教材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互为补充。相对于导论型教材和选本型教材而言,手册型教材是与前两种类型配套使用的教学参考书。这类教材又分两类,一类是辞典,一类是批评方法手册。手册型教材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为一般读者或者初涉批评领域的人提供了获取知识的途径。#P#与导论型教材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体系性不同,手册型教材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普及。有些辞典收录的词条范围很广,如《韦伯文学百科全书》,该辞典言简意赅地介绍西方近几十年来令人眼花缭乱的名词和术语。安约翰·派克和马丁·库勒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术语》则仅限于文学理论批评的术语,这类辞典既可供初学者入门,也可作为工具书。

手册型教材与选本型教材也有差别,选本型教材虽然也辑录的是他人的文本,但重点在选,手册型教材则带有实践性质,重点在指导如何运用。该类型的典型例子是威尔弗雷德·L.古尔灵等编著的《文学批评方法手册》,该手册介绍了数种批评理论,每章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节介绍该理论的背景、性质与运用范围,第二节为经典批评文本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对该批评理论本身的评价。比如该书第二章“形式主义批评方法”,第一节介绍了形式主义理论的背景及分析方法;第二节为“形式主义批评方法的实际应用”,具体包括:①用形式主义方法解读《致他羞涩的情人》,②短篇小说的形式和结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③对立统一:《哈姆雷特》的形式,④形式中的意义等。第三节是“形式主义批评方法的局限”,对于只关注于文本内在的形式主义批评,编者认为“我们不应该再坚持文学的独立性,而是要恢复文学跟生活和思想的联系”。这类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即在介绍使用各种批评理论的批评实践时,往往选择相同的文学文本作为批评对象,《文学批评方法手册》中是用不同方法分析了《致他羞涩的情人》和《年轻的布朗先生》这两部作品。朱利安·沃尔夫莱和威廉·贝克合著的《文学的诸种理论:批评实践案例研究》也是如此,该教材收录了分别用结构主义批评、后结构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对《雪封》这部小说的评论文章。这种编排可以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各种批评方法的不同特色,同时也训练了学生阐释文学文本的能力。

教师用书 教师用书严格地说不能叫教材,而是带教辅性质的参考书。这些用书对文学理论本身和教学方法都作了富有启发性的提示,迪安·F.萨多夫和威廉·E.凯恩合著的《大学当代文学理论教学》和麦克·肖特的《阅读、分析和文学教学》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有些英美文学理论教材还注意到了多种类型的教材配套使用的问题。如塞尔登的三本教材就是可以互相参阅和补充的。其一《当代文学理论导论》,主要评介了20世纪以来的各种理论批评流派;其二《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则分主题遴选了自古希腊以来的经典文学理论著述;其三《理论实践与文学阅读导论》是一本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批评案例分析。

二、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立场

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立场指编写者对文学理论性质的看法和关于文学理论教学的指导思想。编写者的立场与其理论素养、文学观念特别是所属的理论派别有关,在教材编写中,往往表现为编者对各种文学理论观点或流派的取舍和评价,对具体的理论术语的界定和表述,以及对教材的逻辑思路及建构方式的选择和设定等。由于编写立场的差异,有些教材侧重于对文学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因素的阐释,有些教材则集中研究文学的语言和结构,使得英美的文学理论教材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导论型教材一般表现出鲜明的学派立场,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将文学研究分为内部和外部,从构架上看似乎是一种全面的文学研究,但在具体论述中,著者对文学研究中的传记、心理学、社会和思想等四种从“外部”切入的态度有所保留和否定,他们认为这种研究忽视了文学的审美价值,忽视了语言符码的特殊性,将文学作品虚构世界的生成机制简单化了。实际上著者是站在新批评的立场上,主张文学理论应立足文本,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特性。伊格尔顿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立场与韦勒克相左,著者毫不回避自己所坚持的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该书从“什么是文学”开始,在缜密的论证过程中否定了传统和当下社会的各种观念,在追问中得出结论:纯“文学”只是某些特定的意识形态给人造成的错觉,对于文学的价值判断具有历史可变性,它与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佛克玛和易布思合著的《二十世纪文学理论》虽然提出要建立一个具有普遍适用的、科学的文学理论范式,但纵观全书,他们是希望以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为基础,同时吸收接受美学、符号学等相关成分来合成。卡勒的《文学理论》则通过一系列的质疑表现出一个解构主义者的学派立场。

英美文学理论教材所表现的这种鲜明的学派意识与编著者在编写教材时的文学现状及文化思潮有一定联系,而这些教材所坚持的指导思想通过被学生接受和掌握,又可推动某一学派和思潮的普及和发展。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无疑起到了推动和传播新批评主张的“内部研究”的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的多样化发展及文化的多元并存促使文学理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反映在教材编写上则表现出综合性的倾向或采用比较客观的立场来评述各派理论。正如朱利安·伍尔夫雷和威廉·贝克编著的《文学的诸种理论:批评实践案例研究》中所言:“没有一种理论是封闭或者自足的”,“批评、理论的写作和阅读已经泛滥,超出了‘理论’这一术语的同质性”。当今的许多教材往往不再有十分鲜明的学术立场或是学派意识,而是囊括诸多文论观念,其框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凯思·格林和吉尔·列俾汉的《批评与实践教程》就体现了这种特征。该教材全面阐述文学和语言、结构、历史、作家(主体性)、读者、政治和文化之间关系。塞尔登的《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也是从再现;主体性;形式、体系与结构;历史与社会;道德、阶级与性别五个方面来编纂教材的。英国罗杰·韦伯斯特的《文学理论研究入门》则在文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互动关系中探询文学研究的意义,他认为,文学是“一个各种意义斗争激烈的领域”,多种定义可以和谐并存。这些教材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无不有一定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提供任何简单的定义的答案,也许是当今文学理论教材的一个积极而非消极的特色。

需要提及的是,英美文学理论教材十分注重吸收西方文化和文学资源,特别是本国文学的历史和现状情况,由此显示出一种本土立场。英国学者拉曼·塞尔登编著的`《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选用了100多个文论家的著述,其中英国文论家占三分之一以上,在第一编第三章和第五编第二章,分别所选的五个文论家都是英国的。英国罗杰·韦伯斯特的《文学理论研究入门》第一章分析了英国文学的现状,针对英国经验主义的传统,提出现在到了强调理论的时候了,第二章又设一节专门探讨英国的文学传统。英国汉斯·伯顿斯的《文学理论基础》主要以英国近代马修·阿诺德的诗歌为例子作为演示。美国查尔斯·E.布雷斯勒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开篇所选的范例就是“美国文学之父”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些对我国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中如何利用本土资源有启示意义。

三、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的逻辑思路

清晰严谨的逻辑思路无疑是每一位理论家在阐述自己的理论或描述理论现状时所遵循的,只有如此,教材中各方面的内容才能融为有机的整体,同时也才能让学生易于把握教材的内在线索,并藉此掌握相关理论。

英美文学理论教材大都具有相对清晰而又体例各异的逻辑结构。有些教材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质疑某种观点来结构全书。如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就是从对当时流行的“起因研究法”和“个性说”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文学研究方法的发难开始的。塞尔登编著的《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则表现出对各种批评理论中自我中心主义的反击,因为那些理论“总是威胁要切断读者及其熟悉的精神支柱”,而对文学研究不是“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评价”,而是“发出绝望的呼喊或进行道德的讨伐”。由此这些教材形成这样一种思路:置疑现状→否定传统→提出新观点→论证新观点。

英美文学理论教材中有些力求在各理论流派之间寻找其内部的逻辑关联,以统摄整个教材。如凯思·格林和吉尔·利俾汉的《批评与实践教程》,编者首先介绍与文学的本质特征——语言相关的批评方法,然后一步步走向文学的外部,形成一个以文学文本为圆心的众多的同心圆,其结构方式是由内及外:语言符码→结构含义→历史生成→作者主体→读者接受→政治意识→文化解读,由此勾勒出各种批评理论的内在关系。有些教材集中围绕文学理论中的某个或某些方面,显示各种文学理论批评的联系与发展。如汉斯·伯特斯的《文学理论基础》将各种批评理论聚焦在“阐释”和“阅读”上,关注各批评理论的阐释功能。他在序言中指出,曾经“有段时间里文学文本的阐释和文学理论似乎是两个不同而且毫无关联的物”,但是“在最近的三十年,阐释和理论彼此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事实上,对于当代的许多批评家和理论家来说,阐释和理论已无法分开”,由此该书便有如下章目:第一章:意义解读:实用批评与新批评;第二章:形式解读(上):形式主义与早期结构主义(1914—1960);第三章:形式解读(下):法国结构主义(1950—1975);第四章:政治解读: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从章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章关注的都是作为各种批评理论的共同功能,即如何阐释文学作品。

还有些教材则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根据各理论流派本身的理论难度来结构全书。如罗易斯·泰森的《当代批评理论--使用者指南》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由易而难的结构方式。有些教材甚至从具体的文学现象入手,无论是全书的导论,还是每章的开始,都是从具体的文学文本讨论入手走向文学理论教学的。如安德鲁·本尼特和尼古拉斯·罗伊尔的《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中大多数章节的开篇便是一首诗歌或一篇小说的片断。这些精心挑选出来的文本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初有一个比较生动或强烈的印象,从而产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和欲望。

英美文学理论教材在编排上也有一些新的特点。如有些教材表现出明显的厚今薄古倾向。塞尔登、彼得·威多森及彼得·布鲁克合著的《当代文学理论导读》为了更好地介绍当今后现代影响下各种怪异理论,在第四版里把以前版本里涉及到的理论(包括1993年增加的新批评)压缩成一至六章,仅占整本书的一半,而用另一半篇幅论述各种后现代理论。有些教材在编排上更为前沿。如安德鲁·本尼特和尼古拉斯·罗伊尔的《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的结构就彰显出一种后现代的去中心化的色彩。全书分二十多节,既有传统的如“叙述”(Narrative)、“人物”(Character)和“修辞和比喻”(Figures and tropes),也有耳目一新的“笑”(Laughter)、“自我认同”(Me)、“上帝”(God),还有“意识形态”(Ideology)、“种族差异”(Racial difference)、“怪异理论”(Queer)等,各节之间相互独立,亦没有偏重。

四、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的编排风格

从编辑学的角度我们还发现,英美文学理论教材有诸多和国内大学教材迥异的特色。

英美教材的封面设计与国内教材相比,更具个性化。有的教材采用的是带有现代色彩的油画,如布莱斯勒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和伊格尔顿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有的教材则刊入一幅颇有意味的图片,如塞尔登和彼得·威多森及彼得·布鲁克合著的《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第四版)的封面,画的是一个若有所思的人端坐在一扇门前,他在思考什么,门里面又是什么?这些都给读者以遐想。此外,还有的教材封面居然是一幅漫画,如安德鲁·本尼特和尼古拉斯·罗勒的《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的封面,漫画中的教师西装革履面带笑容的拍着学生的肩膀,两位学生却被缚于木板上不能动弹,甚至连嘴巴也被封住,下面一行小字说明:“通常,艾德尔森特别恩典的给少数几位学生讲授关于当代小说的后结构主义分析”。

英美教材在目录的编排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如罗伯特·C.戴维斯和劳拉·芬克编著的《文学批评和理论:从古希腊到现在》,全书的编排顺序是按年代来进行的,但在后面又编排了一个按主题分类的目录。诺顿公司多人合编的《诺顿文学理论与批评选集》更多达五个目录,分别按:著者出生时间;现当代流派与运动;文类;历史分期;论点与主题等五种顺序来编排。这种方式已接近计算机的链接,它提供了多个入口,给学生带来一定的便利。

英美教学非常强调课外阅读,因此它们的教材无一例外都附有指导学生进一步阅读的书目,并且书目的编排有多种方式。一般按照由易而难的顺序,这样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理论知识。也有一些编著者根据教材自身的内容安排阅读书目,如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由于各章内容的相对独立性,所以他的扩展阅读书目是按章来附录的。苏瑞希·纳华的《文学批评基础》由于专业性很强,因此在按章注释之后对一些参考书目还作了言简意赅的介绍。罗杰·韦伯斯特的《文学理论研究入门》的扩展阅读书目做得更为精致,分别标为文学理论的入门或普及性著作、一般导读性书目、接受理论书目和语言理论书目等四部分,并且每一部分的前面都有一个简短的说明,俨然一本课外自学指导手册。

英美文学理论教材也很重视附录,注意增加一些特殊的内容。罗易斯·泰森的《当代批评理论——使用者指南》每节都附有批评实践的范本。美国查尔斯·E.布雷斯勒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则在第三章到第十一章的后面附有一篇学生的评论文章,值得一提的是该教材2003年版中第三到第十章的后面均附有与该章内容相关的网址。

顺便说一下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的再版特色。英美文学理论教材在再版时往往有较大的变动,内容或增或减,顺序也多有调整,这样做也是与时俱进,使教材更具时代特色。查尔斯·E. 布莱斯勒编写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1994年首版后,分别在1999年和2003年再版,每版都有变化,不断加入最新的文学理论观点和材料。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多森和彼得·布鲁克合编的《当代文学理论导读》第四版也是如此。

文学理论论文 篇6

文学院 09中文实验班

解静 094030227

论叙事性作品

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以诗文理论为主,自明清以后,随着小说戏曲的发展也产生了相当系统的叙事理论。叙事学是在结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叙事文本进行研究的理论。叙事文学研究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旨在描述控制叙事(及叙事过程)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是文学作品中同抒情性作品相区别的一种基本的话语类型,如早期的神话和史诗,就是最早的叙事文学。

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从内容上看,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及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学的社会意义就在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动态过程;从形式上看,叙事诗话语的虚构,叙事话语中的对象仅仅存在于叙事话语中,因而使叙事内容与客观现实之间产生距离。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讲述了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在孤儿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最后通过不屈不挠的奋斗,最终成为了一名作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部叙事作品中,作者虚构的大卫这一主要人物,通过讲述他自幼丧父,母亲改嫁,被迫送到寄宿学校读书,到工厂当学徒,后学习写作等一系列社会行为,以及最终成为一名作家这一结果,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突出的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叙事学的社

会意义就在于深刻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动态过程。优秀的叙事文学就在于它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

叙述活动全过程包括三个层次: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故事,包括了事件,情节,人物,场景四个部分。全书一共分为65章,从我的出生,我对早年的回忆,我家乡发生了变化„„到最后的回顾揭示了大卫人物命运变化过程。这一个个的事件串成了故事发展的情节,大卫出生时的场景刻画——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预示了大卫童年的不幸遭遇。叙事文学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极为重视,大卫经历了大苦大难之后尝到了人间的幸福,靠的是他的真诚,直率的品格,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所有的情节都是围绕大卫这一人物形象展开的,而且现实主义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叙事就是讲故事,其中涉及到两个时间概念,一个是文本时间,也就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也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另一个是故事时间,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时间的前后关系。而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从时序,时距,频率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大卫科波菲尔》就是采用顺时序叙述,也就是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序列一致,作者从大卫的出生开始写起,一直到他长大成人,这也是大卫一生成长的历程的自然发展顺序。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插叙,如,在母亲改嫁那章,插入了善良的老渔夫辟果提一家的生活经历与现状。又如在大卫投靠贝西姨婆那段中,又插入了贝西婆姨的往事,她虽然外表冷酷,但对她丈夫仍然没有忘怀,即使他抛弃了他,另寻新欢,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浪荡人,但他只要回来向婆姨要钱,她就给,从这段插叙中可以看出婆姨为人重感情,有情义,同时,又为下文婆姨送大卫去读法律等行为做了铺垫。时距是指叙述的步速,是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比较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不同的时距可以影响叙事速度的变化,文中最后,大卫爱妻多拉死后,大卫很伤心,满怀悲痛出国旅游散心,三年后回来了。三年本来是很长的时间,可作者就用了出国旅游散心六个字概括了大卫三年来的行为活动,这是时距的加快。频率是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数次与该事件在文本中叙述的次数。不同的叙述频率会造成不同的效果。如,在大卫寄宿在伦萨学校中,多次写到了大卫被鞭打的情节,这种重复的效果是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当时教育制度的黑暗,从而也表现了作者对大卫悲惨遭遇的同情。

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叙述视角。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法国学者热耐特把叙述视角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三种类型。在《大卫科波菲尔》这部作品中,全书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其中融入了作者本人的很多经历,带有一定的自传色彩,是一部带有半自传性的小说。从叙事学视角的角度分析,它属于内聚焦叙述,这往往采用第一人陈叙述,叙述者通常的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他既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向读者进行描述和评价,这种叙述视角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使读者感到真实,有利于表现“我”的特殊的心理。作品中,叙述者就是作品中的主人公

大卫,在他身上赋予了狄更斯本人的强烈的主观色彩,在大卫身上寄予了他美好的人道主义思想,在他笔下,大卫是一个聪明,善良,坚强,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孩子,对大卫不行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他又以孩子的心理视角细致的表现了”我“(大卫)童年的特殊心理,如大卫以儿童特殊的敏感对追求母亲的那个冷酷,残暴,贪婪的谋得斯通商人一开始就怀有敌意,当谋得斯通虚情假意的拍拍大卫的头时,她发现那只手放肆地碰到母亲的手,便生气的把他推开了。当然,另一方面,这种叙事又限制了叙述的视野,没有像零聚焦那样全知全能的叙述。如大卫他就没能知道艾米丽被斯蒂夫斯诱跑后后接下来发生的事,而这些事情则是通过老渔夫辟果提的口中得知的。

第三个层次就是叙述动作。叙述动作就是讲故事,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语的本身,而且表现于叙述动作,作品中还有声音,它包括故事中人物对话的声音和用什么口气或态度叙述。前者指故事中人物的对话,独白,心理活动等人物的语言,如《大卫科波菲尔》中有关米考伯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一个人要是每年收人二十镑,花掉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那他会过得很快活,但要是他花掉二十镑一先令,那他就惨了”,充分表现了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天生爱慕虚荣,喜好挥霍,不切实际,不肯脚踏实地,但即使负债累累还是乐观的面对生活。文中还有叙述者的声音,有时会脱离故事的内容而凸显出来,它通过巧妙的修辞和横插的议论诗人注意到叙

述声音的存在。“三月的一个下午,风刮得很猛。路上走来一个女人,步履维艰,不时地用手捂着帽子,生怕被大风吹跑。推开院门,她径直朝一座二层小楼走去,那就是我的家,我出生的地方。她没去敲前门,而是走到窗旁向里面张望着。一个美丽的妇人,就是我深爱的母亲,坐在壁炉旁,抚摸着手中有欢迎新生儿祝词的刺绣,抽泣着。她在为我——一个一出生就没有父亲的孩子难过。”这里明显可以看出叙述者的声音的存在,本文虽用第一人称,文中大卫还没出生,所以关于时间环境以及婆姨的出场的描述都是叙述者发出来的。

综上所述,《大卫.科波菲尔》讲述的是主人公大卫自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一个星期五夜间十二点”“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生活与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的各色人物,各类机缘如同河流中的顽石,又似岸边的花草,在惊险的同时美丽着。狄更斯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并在行文中穿插回顾基调的语句,令人感到亲切、自然、随和,宛若作者夜间坐在火炉旁,端着热气腾腾的茶娓娓诉说生平。小说笔法细腻、生动,善于用朴实、简短的语句将人物性格及复杂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在大卫向朵拉求婚的一节中,他用不到一百字的笔墨将年轻人那种犹豫、迟疑而又急切、兴奋的感情活脱脱地展示给读者。此外,小说选取的叙述基调也非常别致,用顺叙的记述方法、倒叙的写作基调将大卫的一生展开。大卫仿佛站在一座高山上俯视自己经历的半生光阴,在叙述中几乎没有情绪的大起大

文学理论的范式转化研究 篇7

一.范式理论的经典概念

美国学者库恩提出了“范式”理论, 成为了公认的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成果。范式理论有其基本的两个核心元素:范式吸引了一批特定的科学共同体成员;范式又为重组的共同体提供谜题和问题。统一而论, 范式在同一种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方法论的基础上, 在其模型为广大科学实践者所接受的基础上, 对这一特定的科学共同体进行制约、协调和整合的作用。范式不但在社会科学上应用, 而且拓展到文学理论应用, 在文学理论研究领域里, 理论是一种对科学及文学现象的认识和认知, 是对科学及文学认识的阐述与解释;而范式则是一种模型和框架, 它代表着共同体要素的承诺, 同时以取代明确的规则而成为科学文化解答的基础和原点。库恩用范式这一科学共同体的承诺, 推动了科学的革命, 赋予了其重大的历史性价值。

中国文化研究也借用了范式理论的发展性概念, 我国文学理论界通过对文学理论的反思和重构, 重新审视考察“理论焦虑”与“后现代的范式危机”, 进行范式转型的探索与研究, 并且从不同的公共领域、公民、道德角度对中国政治文化进行范式思考。

二.比较分析文学理论现代和后现代范式的内在逻辑

(一) 、现代范式和其中的同一性逻辑。

1、现代范式。

文学理论现代范式在历史的进程中凸显了理性的光环, 在这一理性的延伸之下, 衍生出了经验主义、普遍主义和人性的一致性等理念, 这些现代文学理论中的各衍生理论都是基于启蒙理性崇拜精神, 有两个观念是通用并与现代文学范式密切相联的。其一是:普遍主义观念, 其内涵是指理性和科学的原则是世界通用标准, 它是控制宇宙全范畴的普遍真理。其二是:人性的一致性, 即人作为宇宙的主体存在, 具有特征的一致性, 并且不论是处于何时, 还是处于何地都具有同一性。

现代文学理论的范式正是以启蒙精神的普遍原则作为关键核心点的文学体现, 现代文学范式主流理念是自由人文主义构想, 它以对文学作品的价值认同观为前提, 基于人性的一致性原则和普遍性原则, 自由人文主义阐述出了永恒的概念意识, 即任何一个好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超越时间的束缚, 并且超越文学作品本身历史时代的局限, 以统治宇宙的人性主义力量显现出现代文学中自由人文主义的激情。自由人文主义的对自由、自主和理性的文学价值观体现出了“人”作为普遍主体的不懈追求, 体现出了著名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独立自主的反思主体, 以及康德的“呼吁自己的理智”哲学观念。

2、现代范式中的同一性逻辑。

同一性逻辑是现代范式的主要特征, 其逻辑原则是把普遍原则扩大化到极致领域, 以统括的概念取消了差异性的存在根因, 导致极端化和文化暴力侵蚀, 它用抽象的同一性抹杀了差别事物的具体表现和个性特征, 这种同一化标准支配着文学的统一解释, 而使差异性特征黯然失色。

在现代文学范式中, 其同一性逻辑往往伪装成一种普及全球的统一性思想而对被统治者加以同化, 其实这是统治者强加给被统治者的一种意志表现, 其在现代文学范式中体现出来的意志实质是以地方涵盖全部、以特殊代表普遍, 它在特定的历史阶段, 将特定群体的意识形态用复杂的话语手段, 转为一种“自然存在的、不可变更的”形式呈现出来, 显现了自由人文主义的文学价值观。那么, 这种无可非议的启蒙渊源的同一、普遍性原则, 自然也将诗人、作家等文学表现者扶上了主体的地位, 并通过文学世界的架构来传达特定的统治意识形态, 那么, 隐藏在其中的中心化、同一性逻辑则很难被发现。在现代化范式的中心追求中, 对异体的排斥、消除不确定性是一显著特征, 而建构一个中心化的、人为秩序的系统则标明了文学理论现代范式的某种特征。

(二) 、后现代范式与其中的差异性逻辑。

在现代范式研究中, 自由人文主义以普适的价值观念为规范, 并设立同一性和统一性标志;而在后现代范式研究中, 则新生出了解构主义哲学观, 它以质疑、解构和批判的观点对普适的价值规范进行针对性的解剖。

1、后现代范式中的差异性逻辑。

差异性逻辑是后现代范式中提倡的一种辩证逻辑思维方式, 它打破了同一性逻辑的思维方式, 揭开了不同事物的不同层面, 认为任何一个概念和理论思考都不是只有一个入口, 而是由各种可能性组合而成的多个入口。差异性逻辑已经将启蒙运动所带来的宏大解释予以破碎性的解体, 并用社会实践验证了总体同一化所带来的危害, 例如:纳粹法西斯主义。

2、后现代范式。

解构主义哲学观在本质上是矛盾、差异和颠覆, 在解构主义力求从文本边缘中突显出文本矛盾, 从而将文本的统一根据予以打碎式的重构, 将原来控制着文学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宣告解体, 为差异性文学理念打开新的通道。另一方面, 在话语形成的过程中, 现代范式中的人文主义自由价值就是以权力为扩张点, 运用话语的运作权来压制不同矛盾的话语冲突;而在后现代范式中, 解构主义则要重申这些“另类话语”的合法性, 认为这种“另类话语”更具存在价值, 为差异性话语提供了伸展的空间。

后现代范式以“差异”、“他者”、“认同”、“表征”为基本理念, 构成了后现代范式的结构体系。“他者”是一个热门概念, 意指我们之外的他人, 是有别于自我特征的另类特征, 自我与“他者”是互为参照, 自我是常态、稳定的参照点, 而“他者”即是反常、不稳定的相反体, 这种二元对立结构在政治文化上就显现出了不对等, 另类的“他者”就受到压制和排挤, 话语权被“自我”统治者所掌控。

基于对自我话语权的统治批判, 差异在话语变化过程当中不断地扩大和深化, 认同不再是完整不变的同一体, 而是倾向于分解和重构的变化体, 既然认同是变化的, 那么话语的建构实践也就成了差异的表征, 霸道天下的话语文化必然不符合社会的发展, 在健全的社会机制下多变的话语表征必然同时并存, 在文学实践中也存在平等的多元文化权利, 诸如:女性、弱势阶层等, 对同一逻辑的颠覆必然导致多元化、平等化的诉求和申辩。后现代文学理论体现了各种差异性逻辑征服同一性逻辑的“多于一”的思维胜利。

三.我国文学理论研究实践范畴下的范式转型思考

由“理论的焦虑”和“范式的危机”催生而出了我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大讨论, 旧有的理论承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需要, 传统意义下的许多文学概念和结构态势已无法为新时代下喷涌而出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现象提供圆满的解释, 新生的文学理论范式应运而生, 例如:“文本”取代了“作品”、“话语”代替了“语言”, 同一性和自由人文主义已无法适应差异化和多元化的“后现代生活”状态, 范式创新、转型已成为时代所需, “记忆范式”、“空间范式”和“文化政治范式”已成为新型的范式关键词。

1、记忆范式。记忆是在时间的维度上, 通过与时间的本质联系而构成文学理论研究的核心, 记忆的理论范式为任何一种理论的创造提供心理源泉, 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机械复制, 而是一个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历史系统。记忆的范式超越了“现代”与“后现代”的差异概念, 也延伸了科学社会价值的内涵, 记忆范式记载了过去的客观存在, 也通过对理论的重构证实了文学与社会、历史的不可割裂的关联, 从文学记忆的视角贯穿文学理论发展进程。

2、空间范式。空间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理论概念, 它与“焦虑感”有着本质的关联, 它受制于社会进程中人类的干预实践活动, 诸如:信息资源互通与共享、资本扩张与跨国消费等, 具有其时代性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含意;但相反地, 空间也对人类的意识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类在空间范式的视角下进行多元化的关注现象, 例如:都市生态文化研究、视觉与图文关系文化研究等, 这些空间范式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至深至远的重大影响。

3、文化政治范式。

文学与政治已在历史的进程中得以结盟, 当政治与文化互融之时, 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就会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传统理论范式的失效, 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后”语境下的政治和社会学资源, 延伸了文学理论研究的内涵, 为文学理论的创造性提供了可能。

四.结束语

在当前的时代特征之下, 我们的学者对传统文学理论研究范式的“理论上的焦虑”正在积极思考和探索, 尝试运用差异性逻辑的思维进行文学理论范式研究, 在话语差异性认同的情境下进行调适性梳理, 并以范式为切入点,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范式转型进行研究, 通过范式的转换进行文学理论的革命, 要打碎前现代社会中的同一性和统合性规范, 运用差异性逻辑重构后现代社会中的差异性和另类差别, 呈现出后现代文学理论范式研究中的多元化、批判化和反本质主义、反自由人文主义特征, 为新时代下的社会和文学现象提供实践性的、圆满的解答或解释, 多维度地创设文学理论研究体系, 实现文学范式的重大转型。

摘要:20世纪以来, 库恩的“范式”理论对文学理论研究的一系列演变与转换具有重大意义, 文学理论研究在不同的时代有其不同的思维逻辑和不同的范式, 以自由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学理论现代范式, 用同一性逻辑的思维彰显出一种启蒙的理性精神;而在后现代范式中, 则出现了文学理论研究的颠覆性思维, 即:差异性逻辑, 其与同一性逻辑思维方式截然不同, 是以质疑为特征、批判自由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和表征。这种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的范式转型, 使文学理论的价值重建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其中, 记忆范式、空间范式和文化政治范式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多元化的视角启发。

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之浅见 篇8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材 教材编写 《文学散步》

文学理论课程是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一般在大一的下学期或是大二的上学期开设。该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然而目前该课程却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学生不愿学,上课常常做着跟课程无关的事情,教材成了摆设;而教师也不愿教,往往觉得很难把教材中的理论很好地传授给学生。下面,笔者就以《文学散步》和《文学理论基础》两本教材为例,谈谈本人的一点看法。

《文学散步》由台湾学者龚鹏程所著。这本教材的编写方式不同于我们传统所见的文学理论教材,它别开生面,令人眼前一亮,原来文学理论教材可以这样写。教材取名“散步”,仿宗白华《美学散步》而成。温儒敏给予该书很高的评价,称该书“突破了一般‘概论的藩篱,富于才情的新鲜见解处处呈现,成就了一本很有学术分量、却又相当‘好玩的书。”并指出了该书的独特之处,即“摆脱了一般文学概论从理论到理论的套路,采取的不是高头讲章,而是问题探讨,从读者关心又有趣的一个个问题入手,一步步深入梳理文学的知识系统。”由此可见,该书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此类例子在书中随处可见,如:何谓作品?何谓文学?为什么替文学下个定义是不可能的?文学果真需要科学来撑腰吗?何谓欣赏?美在何处?为什么要欣赏文学作品?如何培养美感能力?文学知识的性质究竟如何?与其他知识的关系究竟如何?形式与内容之间的问题如何解决?文学现实或传达了什么意义?文学史的编写是否可能?为什么哲学著作可以变成文学作品?等等。在书中虽然这些问题都是以作者的口吻提出的,但事实上都是文学理论学习者或研究者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作者完全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去思考文学的基本问题,并做深入浅出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给出了答案。

全书分为十九章,前四章就“欣赏文学作品”作了不同层面的解读,五、六、七三章主要探讨“如何欣赏文学作品”,八、九、十、十一四章分别论述了“文学的形式”“文学的意义”相关问题,十二、十三两章对“文学的功能”进行思考,随后的六章就文学“与社会、与真实、与道德、与历史、与哲学”的关系进行考察分析。由此可见,该教材关注的不是文学的本质、定义、起源而是文学的语言特质、文学的欣赏、功能和意义,谈的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学与社会、道德、历史、哲学的关系。而且认为创作方法、文体及文体流变、文艺思潮等这些内容应该交给文学史去处理才是,“那些自然主义、写实主义、象征主义之流派兴衰云云,亦不该混入其中,当交由批评史叙说。”在此,亦可以看出,作者严格区分了文学概论教材和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的教材,换而言之,文学概论教材的主体内容应是文学内在的知识论规律和方法学基础的问题,虽然在讲到某一理论问题的时候,会涉及到它的发展演变史,但这也不过起的是辅助作用。

由南帆等学者所编写的《文学理论基础》是新时期以来极具特色的三本教材之一,它“在继承了《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开放性的文化研究视野的基本上,对大量的文学事实、文学经验进行了新的概括”。

按编者在《后记》中所言的“对文学理论的了解需要循序渐进”的观念,该教材将文学理论的讲解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文学是什么;第二,如何研究文学。这样也就构成了全书的结构模式。全书共由四部分二十四章组成,其中,上编第一部分是“文学的构成”,讨论的是文学本身的诸多要素,属于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二部分是“文学与文化”,将文学置于与历史、宗教、民族、地域、道德、性别等文化关系背景中去考察,属于文学的外部研究。下编第一部分是“文学史与文学理论”,主要考证了文学史上重要文学思潮的流变过程;第二部分是“批评与阐释”,主要涉及文学批评的内容。这种处理不同于传统文论教材五大块(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和发展论)的框架模式,而是各部分主旨明确,脉络清晰,“这种结构模式有利于读者打破常式,以新的角度和思路看待问题。”

我们知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同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理论,进而也会影响到一个时代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正如上文所说,文学理论教材反映的是文学理论的建设成果。相比现实的文学发展状况,文学理论教材往往稍显滞后性。所以当我们打开很多文学理论教材时,会发现里面的观点和例子都很陈旧,不能将新的文学问题、文学现象纳入其中,这样就很难吸引学生。不过,也不是说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所有新问题都应被写入理论教材,那么,面对众多新兴文学现象,究竟哪些可以成为文学基本问题而被纳入文学理论教材呢?这就给教材编写者们提出了一大挑战,即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关注文学的转型,将文学热点问题纳入文学理论教材中去考察。现如今,传播媒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的纸质文本到了如今的电子文本,传统文学也面临着网络文学前所未有的挑战。再比如像“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学边缘化”“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诸如此类的问题,笔者以为都应当成为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可喜的是,已经有不少学者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有所行动。由南帆等编写的教材中就设专章来讨论此类问题:如第八章论述了“传播媒介”,第十四章论述“文学与性别”以及第十六章论述了“文学史与大众文学”,具有较强的时代意识。这样的教材可谓是与时俱进,能够以敏锐的眼光关注现实文学发展中的新问题,并有所思考,将最新研究成果纳入教材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这些问题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和困惑的,也是他们感兴趣的一些话题。

上文提到的“传播媒介”“性别”“大众文学”等都属于文化语境中的内容,也是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南帆提出了“关系主义”的理论研究范式,“即认为文学必须置于多重文化关系网络之中加以研究,文学性质、典型性格、文学理论史之上的一些著名概念包括文学经典问题都必须在复杂的关系网络中得到多重解释,而不是力图将结论还原到某一种单一的‘本质。”的确,在教材中,他们很好地贯彻了这一范式,如在第二部分“文学与文化”中,将文学置于复杂的文化关系网络中进行考察。这种范式还说明了另外两个特征:跨文化研究、反本质主义。跨文化研究是本教材最大的特点,“它是对自律文论的反驳,也是对旧的中国式文学与政治关联之理论范式的突破”。这可谓是本教材的最大特色,也体现了南帆等人作为当代文艺理论学人的学术敏锐视角。另外,教材也没有专章来论述“文学是什么”这样的本质问题,而是认为本质主义是形而上的,无法阐释活的文学,它抛弃了具体,忽视了历史,提出“对文学与本质的考察远不如对文学与历史的考察重要。”“总之,要回到具体、回到历史也就是考察多重因果关系交织之间的文学,而不是期待找到一把独一无二的钥匙打开文学之门。”

以上是对两本教材编写特点的一个主要梳理。两本教材写于不同的时代和语境:《文学散步》写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而《文学理论基础》写于21世纪的大陆。两本教材对待中西文论的观点也不一样。《文学散步》提到的文学例证、文学经验大多是中国本土的。黎湘萍在《跋:“狐狸”文论》中谈到了该书在当时的贡献:“第一,它是台湾中文系年轻学人中最有意识地运用中外美学方法来讨论‘文学内在的‘知识论规律与‘方法学基础问题的,这对向来重视传统经学的台湾中文系不啻是一大跃进;第二,它是最具生命意识的文论。他有意识地吸纳了中国哲学(特别是新儒学)中强调生命和心性的思想,由此而上接中国传统的精神史,是他的文论虽然看似具有非本质主义的特性,实际上却奠定在生命美学的基础上,而在表层上,则是回归文学本身最基本的语言层面进行分析。”再就《文学理论基础》而言,正因为跨文化研究是其特点,它也就特别重视西方文论,视西方文论语境为圭臬,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论资源。

虽然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没有固定模式,但彼此仍是可以借鉴学习的。比如,《文学散步》就值得我们的教材编写者们借鉴,倒不是说也要学它那种“散步”的方式,而是说像它那样要有问题意识,重视中西文论的融合而不致中国文论“失语”,要有相当的价值取向及生命关怀。

如今的文学理论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而如何把一本正经的枯燥深奥的理论讲得有趣“好玩”是对教材编写者的一大挑战。在笔者看来,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时既要突出教材的理论性也要注意语言的使用以及事例的选择。教材编写者们首先要有课程意识,就是让教材利于教学。不能把理论架空,就理论谈理论,谈到最后只能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应当理论结合实践,要有具体可操作性。虽然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但是反过去它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首先,就文学理论来讲,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经验、文学现象的总结概括,它要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其次,要清楚它的使用对象,它面对的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是文学领域的初学者,而不是一般的学术研究者。本质主义也好,反本质主义也罢,它都应当从中外文学经典、中外文论资源中总结出具有相对普遍性和完备的理论框架、基本观念和研究方法,为学生进入文学领域、解决文学问题提供理论的支持。当然,也可以把最新的理论成果适当的纳入教材中去,使教材与时俱进,而不至于出现一本教材用几代人的现象,或是用所学理论无法解释新的文学现象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龚鹏程.文学散步[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

[2]胡友峰.跨文化语境下文学理论的书写困境[J].当代文坛,2012,(06).

[3]张玲.对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教材的一种考察——以体例框架的建构为中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2).

上一篇:我的小豆芽英语日记下一篇:入党知识:入党相关问题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