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论文(精选12篇)
民间文学论文 篇1
摘要:我国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学都主要是叙事文学, 即使是抒情诗、歌谣、谚语、等也不乏叙事性, 并在主题的取向、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意象的运用和布局谋篇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它特有的叙事模式。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民间文学的几种叙事模式。
关键词:民间文学,叙事模式,主题
综观各类民间文学作品, 几乎没有哪一种类型是与叙事无关的, 或者说我国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学都主要是叙事文学, 即使是抒情诗、歌谣、谚语等, 也不乏叙事性, 并在主题的取向、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意象的运用和布局谋篇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它特有的叙事模式, 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赞美英雄与劳动。
赞美英雄、赞美劳动是各民族民间文学永恒的主题, 千百年来, 在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人物画廊中, 英雄形象如群星灿烂, 光彩照人。其中有创世救世的神, 如开天辟地的盘古、填海的精卫、补天的女娲、射日的大羿、追日的夸父、治水的大禹, 也有战无不胜的王侯将相、无所不能的能工巧匠, 侠客义士和普通劳动者。如杨家将、岳家军、薛仁贵、包公、刘百温、徐文长、李逵、武松、鲁班、阿凡提等等。还有从下层劳动者成为王侯将相的英雄, 如唐朝受封王侯的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薛仁贵, 在民间传说中就曾是一个靠打短工卖苦力生存的下层劳动者, 是个每餐吃四个人的饭量, 干四个人的活的大力士, 后来从军, 随唐王李世民南征北战, 从火头军一直升到兵马大元帅 (《薛仁贵传奇》) , 成为唐王朝的开国将领。
民间文学在赞美劳动、创造了大力士之类的劳动者英雄形象的同时, 也塑造了像鲁班、阿凡提那样充满智慧的劳动者形象和美丽温顺、勤劳善良劳动妇女形象, 如织女、七仙女、马兰 (马兰花传说) 、七妹 (七妹与蛇郎传说) 、田螺姑娘、刘三姐等等。尽管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被神化了, 但他们作为劳动者本质特性并没有被改变, 对他们的赞美就是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
民间文学赞美英雄与劳动的主题取向模式, 对我国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至今, 赞美英雄和劳动依然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
(二) 人神婚配是民间文学最常见的情节设计模式。
如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织女与牛郎, 天仙配传说中的七仙女与长工董永, 劈山救母神话中的三圣母和书生刘彦昌, 《柳毅传》中的柳毅和三公主小龙女的结合等。人神 (仙) 婚配又衍生出人妖之恋、人鬼之恋、人狐之恋、人与异物之恋等。如《搜神记》卷十六中《紫玉韩重》、《辛道度》、《谈生》记载了几个人鬼恋的故事和后来的《白蛇传》《田螺姑娘》的传说等。《聊斋志异》也有不少人鬼恋、人狐恋的故事, 如《青凤》《聂小青》《婴宁》。在中国, 人神 (仙) 婚配, 把神仙人格化, 具有宗教的影响, 也是我国“天人合一”传统理念的反映, 还体现了我们的祖先对美满婚姻家庭的理想追求。如牛郎织女传说中, 天上的织女星化作一个漂亮女子来到人间, 与勤劳而贫穷的农夫牛郎结成夫妻, 生下一男一女, 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美满生活。这种男耕女织、夫妻恩爱、子女双全的生活图景, 正是农耕社会我们汉族先民追求的一种理想家庭模式和生存方式。这正是人神婚姻的神话传说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长久地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变形化生。
变形化生是民间文学人物形象的设计模式。变形是指原始神话中的创世巨人的人兽合体形象, 如女娲上身为人, 下身是蛇。炎帝牛头人身。就连倍受人间信男信女崇拜的王母娘娘, 其原始形象也是半人半兽的怪物, 根据《山海经》的描写:“西王母其状如人, 豹尾虎齿, 善啸, 蓬发戴胜, 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化生是指这些创世救世的巨人既是人又是神, 也可以不断地生化成别的东西。如开天辟地的盘古死后, 他的身体各个部分化生为世间的万物, 气息化成风云, 声音化成雷霆、左眼化成太阳, 右眼化成月亮、四肢五体化成大地的四极和五岳, 血液化成江河, 经络和血脉化成山川道路, 肌肉化成田地, 发须化成星辰, 皮毛化成草木, 齿骨化成金石, 精液化成珠玉, 汗流化成雨水, 身上的种种虫子经风的吹抚化成了黎民百姓。[1]追日的夸父死后, 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大山, 他扔下的手杖, 变成了一片五彩云霞一样的桃林。
民间文学中的人兽合体和变形化生叙事模式, 与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有关。“图腾崇拜的信念是原始文化最典型的特征[2], ”是原始人认识和关照现实世界的最典型最有特点的方法之一。那个时代,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 而这些图腾大多是动物, 于是他们崇拜的动物就成为了他们崇拜的神的化身的一部分。同时, 这也是由于原始人对某种自然变故缺乏认识而产生的非理性的想象, 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转化为另一些事物的。
(四) 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的叙事模式, 常常使故事中人物命运逆转, 如《本事诗》所记传说“崔护”条, 写崔护与卢氏女一见钟情, 相思相恋, 精诚感动, 卢氏女死而复生, 终成眷属的故事。孟棨的《本事诗》是搜集记录唐代人的诗歌写作背景的。“崔护”条记录了“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一诗的背景故事:下第举子崔护清明日郊游, 因口渴到一家讨水喝, 得遇一个美丽姑娘, 二人虽未交谈, 但目已传情。第二年, 崔护忽然想念这个姑娘, 再去时未能遇到, 于是留下“人面桃花”诗于门扉而返。过了几天, 崔护又去, 听到这人家有哭声, 一问, 才知原来那姑娘读了他的诗后竟因相思失望而死。崔护也禁不住入内大哭, 竟将那姑娘哭活了。于是二人遂结为夫妻, 悲剧转化为喜剧。后来汤显祖据此改编成元杂剧经典剧目《牡丹亭还魂记》。
死而复生有真死, 也有本应死而未死。后者可以使故事情节突变, 达到出人预料的艺术效果。如宋代民间故事《金玉奴》, 乞丐头家庭出生的金玉奴, 不惜一切辅助丈夫莫稽及第, 可是, 莫稽当官后竟嫌弃她的出身, 在带着她赴任的路上, 将她推下河里淹死。当他到任后, 上司淮西转运使许德厚提出要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他求之不得。可没想到许的女儿竟是金玉奴。原来金玉奴没有死, 她被莫嵇推下河后, 正巧被路过的许德厚救起并收为义女。最后通过许的说服教育, 又使他们夫妻重归于好。这种 (假) 死而复生的叙事模式在民间文学作品和后来的戏剧、小说中被反复运用。
(五) 善恶报应。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这是中华民族最具影响的主流道德潜意识之一, 在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中几乎随处可见。如《白蛇传》的几个民间的流传版本中都有善恶报应的情节:一种说法是, 千年以前, 牧童许仙在放牧中曾经救过一条冻僵的小蛇, 这条蛇就是后来的白素珍, 她修炼了一千年后, 化生为美女来西湖寻许仙报恩;另一种说法是, 白素珍是西湖中的一条已经修炼了500年但未能成精的白蛇, 一天, 因偶然吞食了一个小男孩吐出的三个汤团, 就又相当于修炼了500年。成了正果后, 她为报恩, 来人间找到了那个当年的小男孩, 他就是许仙。如果这是“善有善报”的话, 那么唐代殷桂英化鬼复仇的故事表现的却是“恶有恶报”。
进京会试的穷书生王魁, 落榜后结识了当红歌伎殷桂英, 并在殷的倾囊资助和鼓励下, 两年后中了头名进士, 被朝廷任命为徐州检判。会试之前, 王曾对殷海誓山盟, 表示一旦及第即娶殷为妻, “若有弃义, 当受鬼神之责。”可是他封官徐州后便娶了豪门之女崔氏为妻, 无情地抛弃了殷。殷人财两空痛苦地自杀身亡。两年后, 殷化鬼附其身, 使王魁终日魂不守舍, 精神恍惚, 最终引刀自刺而死, 受到了报应。
善恶报应的叙事模式对文人创作影响极大, 冯梦龙的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就是一篇以善恶报应叙事模式结构故事情节的典范之作。
善恶报应又延伸出生死轮回模式。后者是前者的补充, 也是叙事者是对善恶报应的印证。
(六) 悲剧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叙事模式在《搜神记》中所记录的民间传说《韩凭夫妇》就已经显现了:宋康王霸占了舍人韩凭的妻子并囚禁了韩凭, 后来韩凭夫妇双双自杀。康王将他们的坟墓相对而垒, 一夜之间两座坟上长出两株大树, 树枝交叉在一起, 还有一雌一雄两只鸳鸯鸟栖于树上“晨夕不去, 交颈悲鸣, 声音感人”。这两株树, 后来被人们称为“相思树”。
被称为中国民间传说四大爱情悲剧的孟姜女传奇、牛郎织女传奇、白蛇传传奇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传奇, 都不同程度地因循了这种大团圆结局的模式:梦姜女哭倒长城滴血验尸, 找到了丈夫的尸骨并骗取秦王厚葬丈夫后自己投海自杀, 与丈夫同去了另一个世界;每年七月七日, 喜鹊含来树枝搭起鹊桥, 让牛郎、织女在天空相会;白蛇终于打败法海救出许仙, 夫妻团圆;梁、祝“生不同衿死同穴”, 化作一对美丽的蝴蝶, 朝夕相伴, 快乐自由地飞舞在花丛中。
民间文学的悲剧大团圆结局叙事模式对文人创作的影响也极深刻, 如关汉卿的《窦蛾冤》、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白居易的《长恨歌》、曹雪芹、高鹗的《红楼梦》等等。当代的小说、戏剧、电影也都在不厌其烦地采用这种叙事模式。
参考文献
[1]刘锡诚:《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M], 第18页,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2]恩格斯·卡西尔:《人论》[M]第105页,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民间文学论文 篇2
这年春天,几个孩子在山上寻花摘草抓蝴蝶,玩得很开心。有个红衣小孩在捉蝴蝶时,不慎一个跟头摔倒在悬崖边,头上的一顶红帽子不偏不倚飞到了长在崖边的一棵小树上。
红衣小孩爬起来,伸手去取,却怎么也够不着,急得大哭起来。
这时,十二岁的刘聿安慰他说:“别哭了,我取了给你。”边说边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走到悬崖边,向小树靠拢过去。
孩子们看到他这大胆举动,齐声惊呼道:“刘聿,太危险了,别取了吧!”
刘聿小心踩在小树枝上,猫腰伸臂,终于拿到了红帽子。孩子们正准备伸手拉刘聿上来时,不想那小树枝受不住压力,咔嚓一声断了,连同小刘聿一起坠落下去。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坏了孩子们。他们低头往下一看,下面深不见底,连呼了几声“刘聿!刘聿!”也没听到回音。他们想刘聿准摔死了,个个哭丧着脸回去报信了。
说来无巧不成书,刘聿连同小树摔下三十余丈处,正好是一个鹰窝,他跌进两只小鹰中间了。因为鹰窝软绵绵的,他居然没受一点伤。
吓昏后醒来的刘聿望望上面,再看看下面,都是刀削一般的直壁。这鹰窝是在悬崖峭壁中一块突出的斜石上筑造的,往上爬,无绳可攀,无阶可登;想下去,离地少说还有五十余丈,又没踏脚之处。
刘聿身陷绝境,进退两难。
老鹰觅食归来,见窝里有个人,吓得在悬崖周围飞来飞去。它又舍不得两只嗷嗷待哺的小鹰,盘旋了几圈还是飞近鹰窝,把嘴里衔的兽肉对准鹰窝投掷,然后又飞走了。
刘聿接到兽肉,虽然是生的,但为了活命,只得一面强忍吞食,一面将兽肉扯碎喂养小鹰。
时间万般难熬地一天一天地过去,老鹰每天飞来投食,刘聿就每天以生肉充饥,日夜与小鹰为伴,过着野人一般的生活。小鹰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个子慢慢长高,翅膀渐渐长硬,天天能在空中绕几个转转再飞回窝里去。
刘聿望着小鹰在天空飞翔,羡慕极了,心想,我要有小鹰会飞的本领,那该多好啊!
有一天,刘聿喂完食,看见一只小鹰飞出窝时,爪子一收带出一把草来,心里顿悟道:有办法了!
他脱下短衫,撕成一条条带子打成布绳,待小鹰飞回窝时,他贴近一只较强壮的鹰,将布绳分别缚在它的双足上。
小鹰与刘聿混熟了,也不介意他在自己身上搞什么小动作。
之后,他又将布绳的另一头分别在自己的左右胳膊上系牢。做好了这一切,刘聿爬出鹰窝纵身一跳。
小鹰大吃一惊,忙展开翅膀腾空而起。小鹰毕竟力气有限,身上又带着一个几十斤重的孩子,它越飞越低,越飞越慢,几个盘旋后,终于气喘吁吁地落在了平地上。
刘聿高兴极了,平平安安地向家里跑去。
家人寻找多日,不见刘聿下落,以为他葬身峡谷被野兽吃了,一个个哭得泪人儿一般,突然看到刘聿回家,手里还抱着一只救命的鹰,真是喜出望外。
邻居及小伙伴们听说刘聿平安回来了,个个跑来看望他,得知他是凭借小鹰死里逃生时,更是惊讶不已。
文中的刘聿为了帮助别人掉下了悬崖,这种助人为乐的牺牲精神是可嘉的。但更让人震撼的还是他的自助和智慧。
当他发现自己落在半山崖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时候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相当镇静并很快适应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吃老鹰叼来的生肉,先活下来才会有摆脱险境的希望。所以在面临危险的时候,能保持冷静、理智的心态就是战胜困难的第一步。
“天助自助者”,“求人不如求己”,就像刚开始学步的小孩,如果每次跌倒了都等着妈妈来扶,就永远学不会自己行走。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孤立无援的情况,这时候就必须自己救自己,如果光是想着别人来解救你,可能会陷入更大的危险。故事中的小孩正是靠自己的聪明与努力救了自己一命。
民间文学中的豆腐 篇3
最大众化的美味食品,是豆腐。
鉴于此,在浩如烟海的我国民间文学中,有不少故事都提到了豆腐,比如戏剧舞台上的小丑,鼻子上有块白粉,这白粉就是豆腐。
据民间故事称,武松打虎归来后,县官要他披红挂绿骑马上街,此事轰动了阳谷县。于是满街潮涌,人人争先,皆欲一睹壮士风采,可怜武大郎个子矮,蹦跳再三也无法看到,情急之际,便爬上了一家豆腐店的豆腐架。当武松来到面前时,他高兴得手舞足蹈,把豆腐架踩倒了。老板生气,便抓起一块豆腐摔在武大郎脸上,那豆腐应声开花,人们也快活地大笑,都说武大郎成了“漂亮”的小花脸——从此,丑角便被称为小花脸,且鼻子上都要画上一方白花花的豆腐块。
豆腐的好名声,还使人想起了关公——湖北荆州的豆腐,就是以“关公”命名的。传说,关公镇守荆州时,恰逢天气炎热,士兵们以辣椒下饭,不少人得了内生火的病。关公知道豆腐中有石膏的成分,石膏性凉可以败火,便亲自下厨,大显身手,结果做出的豆腐特别水灵,特别清凉。将土们吃了这种豆腐,生内火的病很快好了。再后来,江陵籍的将士还把家乡出产的皮蛋拌入嫩豆腐,加上佐料,使其味道更鲜更美,如此代代相传,终于成了一道名菜。
尤其有趣的是,即便是豆腐渣,在民间文学中也同样榜上有名——浙江湖州一带的“腊月二十五”,就是这样一个与豆腐渣有关的节日。据说,玉皇大帝每年都要听灶王的汇报,以此决定他的“方针大计”。有一年年成不好,玉皇大帝听了灶王的汇报后,仍不放心,就派天神下凡搞搞“调查研究”,结果看到家家在吃豆腐渣,不见一丝荤腥。玉皇于是开恩,第二年给了人间一个田蚕双丰收的好年成。这以后,每到腊月二十五,当地居民都要吃吃豆腐渣,以祈求玉皇大帝再度开恩,再度赐给他们一份吉祥与幸福。
最后,再让我们看看其貌不扬却蜚声四海的臭豆腐。
据说,北京“王致和臭豆腐”的首创者,就是我们安徽的一个落弟举子。这则故事写道,清康熙八年,安徽学子王致和进京赶考,结果名落孙山,又没有了回乡的盘缠,便在前门延寿寺街卖豆腐。有一年夏天,他做的豆腐太多,卖不掉,只好仿照家乡做豆腐乳的方法把豆腐切成小块,并稍事晾晒,加入花椒食盐放入缸内腌制起来。至秋凉打开一尝,居然成了臭豆腐,且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这以后,他虽然屡试不第,但臭豆腐却越做越好,索性彻底“下海”,干起了专营臭豆腐的个体户,自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改善,他的臭豆腐终于名扬四海,成了北京城的一道名吃。
如此看来,人们爱吃豆腐并让它在各类故事中充当主角,的确带有很大的普遍性——豆腐之名声,的确称得上“赫赫”、“鼎鼎”。
B
豆腐,清清爽爽,白白净净,使人见之不忘,食之不忘。
但在民间文学中,却偏偏有一个黑色的神与豆腐有关,这位大神,就是瘟元帅。
传说,瘟元帅成神前是个卖豆腐的,叫雷琼。有一次,他所住的小村庄惹恼了玉皇,愤怒的玉皇命令土地神把毒药投入井中,意欲毒死除了雷琼以外的所有人。由于雷琼生性善良,玉皇不忍加害,便叫土地神通知雷琼:务必不要再喝井中的水。雷琼得知消息后,决定以自己的死换回大家的性命,便用井里带毒的水做了一盘豆腐,并一口气吃光了这盘豆腐,结果瘟死在地,浑身发黑,以此警示大家。后来,此事为玉皇得知,深受感动,便封他为上天瘟元帅,专管驱瘟逐邪,使瘟疫不再流行。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旧时各地才建有瘟元帅庙,其神象皆塑得浑身发黑。
在关于豆腐的故事中,还有一个十分悲壮的,这就是“七月十四喝豆浆”。传说明朝末年,大举南侵的清兵包围了松江城。于是,松江知府李待问亲自带兵守城,坚守数月,不见援兵。到了七月十四日,清兵再度攻城,李待问知道难以抵挡,便把城内仅有的一点黄豆磨成豆浆,分给百姓充饥,遣散他们立即出城。然后,他一人独坐松江大堂,从从容容写下遗书,要清兵进城后少捕少杀,爱护百姓,写完后方坦然自刎。松江人七月十四日必喝豆浆的习俗,就是为了纪念李待问。这位传说中的抗清英雄,也的确死得重于泰山。
当然了,在关于豆腐的众多传说中,也有不少与皇上有关的,这位皇上便是乾隆。
比如,乾隆微服私访游西湖时,遇到暴雨,挨饿半天,便走进一家民舍求食。主人烧了一个菠菜豆腐后,觉得亏待了来客,便将吃剩的半只鱼头凑上豆腐同烧,又成一菜。由于乾隆正在饥饿之中,自然觉得此鱼远胜宫庭御膳百倍。回京后,乾隆大大赞赏杭州西湖的“鱼头豆腐”,重赏御封,还欣然亲题“皇饭儿”三字。于是,这看似下里巴人的鱼头豆腐顿时身价百倍,成了名菜中至尊至贵的佼佼者。
再如,乾隆曾先后八次去过山东曲阜,各种孔府御宴已吃得索然乏味,厨师急中生智,便将普通的豆腐与菠菜同锅烹烧,结果青白分明,清嫩可口。还自称此乃“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乃是“一品豆腐”,满面春风地请乾隆品尝,乾隆吃惯了山珍海味,吃起豆腐来觉得格外清爽。于是龙颜大悦,从此,这“一品豆腐”也便成了孔府的一道名菜。
如此看来,平民味十足的豆腐,不仅百姓喜欢,皇上也悠然神往。豆腐之美名,怎能不让天下人刮目。
C
豆腐是迷人的——像诗。自然,在关于豆腐的民间故事中,有不少与诗人有关。
请听两个与大诗人杜甫有关的故事。
传说,杜甫当年住四川时,发现临江有个开豆腐店的穷人,因荒年无豆断了生计,便到禹庙求见他的老朋友弘文长老,请教有无不用豆做豆腐的方法。长老会意,随口念了一句古诗:“岁拾栗橡随狙公”。聪明的杜甫立刻用栗橡代替黄豆,在长老的指点下小心翼翼地试验,终于做出了一种美味的豆腐。这成功使诗人喜不自胜,便匆匆返回豆腐店,把这种全新的手艺教给那走投无路的穷人,还大笔挥洒,亲自写下“临江豆腐店”的招牌。当豆腐店开张时,他又撰写了一副对朕:“又麻又辣山珍味,下酒下饭豆腐鲜”,横批是“天下第一家”。这以后,由于店家的勤勉刻苦,临江豆腐店日益兴旺,杜甫亲自制作的“临江豆腐”,也便渐渐名扬天下,成了四川忠县(即古代临江)的一道风味小吃。
也许是有缘份吧,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路经陕北时,也曾与一位卖豆腐的老人相知相助,至今被人引为美谈,这就是关于地名杜甫川的传说。那传说写道,安史之乱时,杜甫一心平反,便一路风尘,千里迢迢赶赴陕北,意欲投奔肃宗,当他路经延安,曾遇到一位卖豆腐的老人。老人见黄昏已至,行路艰难,便留下杜甫过夜。杜甫感激,于是帮老人做豆腐,第二天又帮助老人卖豆腐。临别之际,老人还赠了盘缠给他。后来,杜甫念念不忘这位善良的老人,曾写诗怀念陕北之行,当地的乡亲们也将杜甫走过之川称为杜甫川,也称豆腐川。至今,宋代范仲淹题字的“杜甫川”刻石犹在,似可作为这段佳话的佐证。
注意,杜甫是最具平民意识的大诗人,他的诗记录着人民的诸多苦难,至今读来仍惊心动魄。于是,在上述故事中,最具平民意识的诗人也就与最具平民意识的豆腐相随相伴。也许,这就叫相得益彰吧!
让我们再听一个故事。
清代大文豪袁枚是个“食癖”,拿今天的话说,是个“美食家”。他不仅写有一部著名的烹饪学专著《随园食单》,而且十分留意各种美味佳肴的制作方法。一次,他在友人家吃到一盘美味无比的豆腐,便立即请教该豆腐的烧法。主人打趣说:“如你三折腰,我定然一一传授。”袁枚听毕,立即敛容起身,三次鞠躬,自然,那豆腐的烧法也就学到手了。
为一盘豆腐而三折其腰,似乎算不得高雅,但,如若把吃理解为一种学问,那么,这种谦恭好学的精神就理应首肯赞扬了。最有趣的是由此流传下来的一首小诗,那诗写道:“珍味首推郇令庖,黎祁尤似易牙调,清清白白陶元亮,竟使袁公三折腰。”此诗中的郇令易牙皆是古代的著名厨师,诗中的黎祁与陶元亮则是豆腐的别称。《辞源》第1947页称:“宋陆游剑南诗槁五十粼曲:拭盘堆连展,洗釜煮黎祁……黎祁,蜀人以名豆腐。”至于陶元亮,相传是制作豆腐的始祖,故而豆腐以陶元亮名之。
古人之诗,后人可鉴。细细品味其诗其事,结论不言而喻,这就是:倘若没有这种三折腰的求学精神,何来袁枚那洋洋洒洒的烹饪学专著?学问学问,如若不问,行吗?
换言之,在与豆腐相关的民间故事里,学问极多,细细品味这些故事,不是比品尝豆腐更意味深长吗?
D
豆腐朴实无华,豆腐洁白如玉,这无人怀疑,但豆腐的药用价值,却未必所有的人都知道。
请看民间故事中的描绘。
传说,战国时,孙膑为宠涓所害,不仅受了刖刑,成了残废,还被扔在臭烘烘的猪圈里与猪为伴。幸亏他叔父的养子王义卖豆腐路过这里,才发现了他的踪迹,于是天天送豆腐给他吃,总算救活了他的性命。后来,孙膑被救到了齐国,被宠涓追捕的王义则逃到朱仙镇仍以卖豆腐为生。再往后,孙膑成了齐国的军师,为了报答王义的救命之恩,曾把齐国有名的中医和做豆腐的名师请来,一起研究,推陈出新,用八种温性良药做配料,制成了药香扑鼻的豆腐干。王义学会此法后,果然生意兴隆,又由于朱仙镇的豆腐干经常远销千里之外,这才又有了“干里香”之美名。
又据传说,山东诸城的“三鲜小豆腐”具有催乳的功能。那传说写道,城西白官庄有户人家,儿媳生子后缺奶,一位乡村老医生便为他开了一剂不花钱的药方:“三鲜小豆腐一大盆,连吃加喝,二日吃完。”那么,这所谓的三鲜是什么?原来是三种野菜——萋萋菜,苦菜,荠菜。这户人家如此法做出豆腐,果然治好了儿媳的病。显然,这配有野菜的三鲜小豆腐,是豆腐家族中的一枝奇葩。
那么,在豆腐这个“兵强马壮”的大家族中,究竟谁的名气最响呢?
显然,是四川的麻婆豆腐。
据说,这位麻婆本姓刘,嫁于陈春富为妻,由于脸上有雀斑,被人称为陈麻婆。起初,小两口在成都北门外万福桥头开了家夫妻店,经营素饭小菜,由陈麻婆掌灶。巧的是,小店附近还有三家店铺,分别卖豆腐、牛肉和菜油。由于万富桥是交通要道,每天都有许多脚夫在此歇脚,到了中午,脚夫们常常买上一勺菜油,割上几两牛肉,再端来一箱豆腐,送到灶上请陈麻婆加工。陈麻婆心灵手巧,总是把这三样东西烧得酥香无比。久而久之,陈麻婆豆腐名声日彰,不仅脚夫们赞不绝口,文人雅士、富商巨贾也慕名而至,致使“麻婆豆腐”很快成了一道饮誉八方的四川名菜。直到今天,万福桥畔的“陈麻婆豆腐店”仍是座无虚席,热闹非凡。
民间文学的特征与发展 篇4
关键词:民间文学,特征,发展
民间文学的传承区域是民间, 其本体内容也是折射或直接表现民间生存与民间情感, 民间在此既是人的文化代称, 也是生产生活方式的物的复合体。
一、民间文学的主要特征
1、口头性。
口头性是民间文学的最主要特征。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学都主要借助于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和传承, 这主要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也正应为如此, 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失传, 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2、群体性。
民间文学艺术是典型的集体智慧创造的结晶。民间文学源于民间, 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工作、生活中共同创造并发展起来的, 凝聚了群体的创新心血。这种群体性, 不仅仅包括空间上的集体性, 也包括时间上的集体性, 因为即使在最开始是由某个人创造的, 但在其不断地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 则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民间艺术家的心血和智慧。
3、题材和体裁的丰富多样性。
随着民间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题材和体裁也逐渐丰富多样。如果按题材分, 可分为军事、爱情、神鬼、生活、爱国等种类, 几乎包括了常见的文学作品所有的题材, 可见其涉及面之广。如果按体裁分, 民间文学可分为故事、传说、童话、寓言、笑话、歌谣等多种类别, 体现了民间文学发展的多样性。
4、变异性。
上文已述, 民间文学具有口头性的特征, 也正是这个特征, 使民间文学没有一个固定的底本, 在流传过程中, 通过不同作者的不同讲述, 甚至同一作者的每次讲述都会略有不同, 导致同一故事在不同的环境下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版本, 体现出其“变异性”特征。
二、民间文学的发展
1、民间文学的新样式
随现代社会的发展与现代视听传播工具的发达, 会使民间文学的发展形成质的飞跃。 (1) 影视文学。电视机、幻影机、传声器的应用等, 产生了影视文学这一新的文学样式, 这种文学样式应属民间文学之范畴。影视导演将生活中 (民间的) 传说、故事等加工提炼, 拍成电影电视剧, 也使其得以广泛流传, 成为民间文学的一种新形式:首先, 它具有民间文学创作的口头性。电影中的人物对话、抒情方式都十分口语化, 而且泛生活化, 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也融入了自己的体会、理解, 用最不做作的表现形式, 最直接明快的表达方法来面对观众;其次, 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许多电影、电视剧都是加工文学作品, 或历史故事, 不同的导演会使同一主题内容风格情趣遇异。 (2) 通俗歌曲。随着传播工具的发达, 通俗歌曲出现, 风行一时, 与美声音乐分庭抗礼, 这是民歌的一种新发展, 也是民间文学新的发展方式。可以说, 通俗歌曲是民歌的一种延伸, 是另一种新的形式。通俗歌曲的主要特点是通俗, 歌词浅显而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形式自由, 长短、快慢不拘一格, 唱人们心中之想唱, 抒发人们心中之喜怒哀乐。 (3) 网络文学和手机文学作品。随着计算机和手机的大量使用, 产生了大量的网络文学和手机文学, 在这些作品中, 其中一部分是将社会中已经流传着的民间文学作品转化为文字形式在网上或以手机短信的形式流传着, 因此可以说, 计算机和手机的广泛使用, 一定程度上为民间文学的创作和流传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途径。 (4) 新故事。新故事的兴盛使民间文学的传统表现方式得以发扬光大。新故事本身与民间文学在作品的故事性、表达的叙述性和载体的口语性上有其共同性, 同时, 新故事借鉴了民间文学的某些表现形式, 使故事形式新颖丰富, 具有一种新的艺术情趣和审美价值。新故事的这种形式, 也使民间文学出现了更多的传载形式和表现方法。
2、加强对我国民间文学的保护措施
许多国家或地区的版权法并不保护民间文学或者并不对民间文学赋予特别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 民间文学保护措施中存在着保护的不均质性、功利性和非活态性等问题。但应该注意到, 民间文学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它需要保护, 而且对它的保护需要依赖综合的手段, 既需要法律的调整, 也需要政策扶持。参考国际保护民间文学的先进立法经验,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现实需要, 我国应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保护民间文学的法律, 借此消除我们用现有知识产权法保护民间文学时所遇到的大部分异议, 这样就可以把民间文学问题从著作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也可以更加自由地以独立的方式处理民间文学问题。
3、加强学校民间文学课程建设
首先, 民间文学应该紧跟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进入学校教育体系尤其是高校。其次,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 调整优化教学目标, 提高民间文学课程地位, 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鼓励学生参与和调查各种民间文学和民俗活动, 锻炼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进而探索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把握民间文学的本质与特征, 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也使民间文学课程呈现其独具的文化意义。
综上所述, 民间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文本, 作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并没因社会的进步、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衰亡。相反, 民间文学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 也融入社会中, 百姓依然是民间文学创作的主体, 更大胆、更直接地表述自己的意见。总之, 当代民间文学正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开拓新的领域, 有力地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生.在民间文学的发展变化中来认识民间文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
[2]、韩雷.被遮蔽的民间文学批评——对民间文艺学六十年的反思[J].文学评论.2011 (1)
[3]杨树喆.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整合与中华民间文学的总体风格[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4)
民间文学故事 篇5
金蛇郎君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老人家,他有三个女儿,都貌美如花。其实二女儿和三女儿是双胞胎。老人家的老伴早逝,留下三女儿。他们的生活清苦,但安宁恬静。
可是有一天,那份宁静全被打破了。老人家上山砍柴,千不该万不该踩到了一条蛇。垵道理说,对于砍柴人而言,一条蛇不算什么,随手抽一根木棍都能将蛇打死,然后将蛇拎回家,煮上美美的一锅蛇肉羹。可是老人家踩到的蛇,非比寻常。那蛇浑身金灿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光彩动人。那金蛇还巨大无比,轻而易举地将老人家盘起来,对老人家说:“你踩到了我,你要把女儿一个嫁给我,不然我就吃了你,现在放你回去,给你三天的时间”。
老人家伤心欲绝,悲痛万分,失魂落魄地回家。大女儿、二女儿正欢喜地等着他买回去的胭脂,三女儿等父亲回来吃饭。老人家今天出门,答应女儿,卖完柴后会到集市给她们买胭脂。老人家一回家就抱头痛哭。三个女儿都急,当她们知道原因之后,大女儿和二女儿回房默默流泪。三女儿却跪了下来,毅然地说,她愿意。那一夜,父女只有泪水,只有痛苦。
第三天,锣鼓喧天,一支隆重的迎亲队伍来到来人家,留下可以令他们挥霍一辈子的财物,带走一位美丽的新娘。新郎是一位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的男子,他的服装是金色的,金灿无比,令人不忍将眼球从他身上离开。老人家望着满屋子的金银财宝失声痛哭,两个女儿却雀跃欢呼。
三天后,三女儿回娘家,解开了他们心中的迷。三女儿并没有被金蛇吃掉。相反地,她嫁得很好,过得也很好。迎亲的新郎便是金蛇,金蛇有着白娘子相似的.心理,羡慕人间的真情。
在三女儿的盛情邀请下,老人家全家去拜访三女儿,他们简直惊呆了。三女儿住的简直的皇宫,富丽堂皇。他们用的是金碗筷,常常穿的是金丝做成的衣服。虽然他们的生活富裕,但是纯朴,三女儿烧柴做饭,金蛇郎君砍柴挑水。在三女儿住了一个月,老人家觉得该回去了,便告辞。可是,二女儿硬是要留下来。善良的三女儿仍旧热情的招待二女儿。可是二女儿却以德报怨,她趁金蛇郎君出门,将她的妹妹残忍杀害,尸体埋在荒郊野外。金蛇郎君回来时,说二女儿回去了。就这样,二女儿无耻地冒充自己的妹妹,过着富裕的生活。可是,每天金蛇郎君去井边挑水时,总有一只小鸟乖巧地落在他的肩头,小鸟会让金蛇郎君挑一段,在快到他家门口时,小鸟便哀鸣几声,盘旋几圈,悲伤地离去。久而久之,他们成了朋友。金蛇郎君将小鸟带回了家,精心照顾它。小鸟经常寸步不离金蛇郎君。可是二女儿却异常地讨厌小鸟,因为小鸟对她一点都不友善。后来,二女儿发现,小鸟是三女儿的冤魂化成的,于是趁金蛇郎君不在是时候,用筷子刺瞎了小鸟的眼睛,担心金蛇郎君责问,一不做二不休将小鸟杀了,剁碎,泼在茅房边。可是小鸟啄伤了二女儿的眼睛。金蛇郎君问起,二女儿说,来了另一只小鸟,小鸟就跟它飞走了。她的眼睛是挂东西时不小心撞到门楣受伤的。为此,金蛇郎君将门换掉了,叮嘱以后类似的事情由他来做。
不久,在茅房旁长了一簇翠绿的竹子。金蛇郎君上茅房时,竹子便召来阵阵凉风,赶走蚊子,二女儿上茅房,竹子便将蚊子全部赶出去咬二女儿。二女儿心中有鬼,不高兴了,便说那些竹子很讨厌,让金蛇郎君砍掉。金蛇郎君砍下竹子,做成凳子。那凳子,如果上面是金蛇郎君便稳如泰山,如果是二女儿便遥遥欲坠。二女儿趁金蛇郎君不在时,将凳子扔进灶台当柴烧。那时是冬天,隔壁的老婆子来讨火炭取暖,问:“你灶里有没放上面东西啊”?二女儿当然答没有。当老婆子的小孙子回来时,老婆子便告诉小孙子橱柜子里有个糕点,又软又香,一定很好吃。小孙子打开橱柜一看,大声喊:“奶奶,你眼花看,哪是糕点,分明是又黑又丑的榜舍龟。”说完,张开嘴巴,咬了一口。忽然,有个痛彻心扉的叫喊传来。小孙子吓得将手中的东西丢在地上。地上顿时躺着一个少妇,一眼瞎了,少了条腿。老婆子进来一看,吓坏了。少妇当然是三女儿,她便将事情原委告诉老婆子。小孙子咬了三女儿一条腿,老婆子用跟筷子接在三女儿身上,那筷子竟成了三女儿的腿,而且跟她原来的一模一样。三女儿又有了原来那骄人的身段了。老婆子将一颗黑豆点在三女儿眼睛,原本瞎了的眼睛好了,三女儿又有明亮迷人的眼睛。
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及其利用探索 篇6
摘要:德育工作是我国一项长期性的教育工作,德育资源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充分挖掘各种德育资源,以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德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在德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德育内容的传播、道德情感的培养等方面有着独特价值,因此,应加强对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促进我国德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就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及其利用探索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利用探索
前言:民间德育资源的利用,能够对德育实践活动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并对德育理论体系的充实、完善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应对民间德育资源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并加强对其的利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寻求一条更加符合实际的新型德育道路,为德育方式的创新提供借鉴依据。
一 、民间德育资源相关概述
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德育资源的支持[1]。德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中华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文化、制度文化等能够被德育工作所利用的所有文化内容。其中,民间德育资源是能够对德育工作起到积极作用的民间文学资源。民间文学必须要具备德育内容,并能够被德育工作所开发利用,实现提升人道德素质的德育作用,才能被称之为民间德育资源。
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类型主要包括民间谚语、故事资源、长诗、歌谣等,而一些资源相对较少的笑话、民间小戏、歇后语等具有道德伦理主题的民间文学,被统一归属为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其他体裁中。
二、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特征
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具有口头性、艺术性、生活型、相对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口头性不仅是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特征,同时也是民间文学的特征。民间文学德育资源是带有德育内容的民间文学作品,而民间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和传播得以传承的,因此,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具有口头性的特征。并且由于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传承能够不受知识水平和年龄的限制,更加容易被人们所获取。
民间文学的内容和蕴含的情感能够通过唱、说、演等艺术手段表现出来,本身就具有艺术性的特征,而这一特征也使民间文学德育资源感染了艺术的气息,转变了以往德育枯燥、乏味的印象。
民间文学的创作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能够将一定时期的民族特征充分体现出来,具有生活性的特征,而经过开发利用的民间文学德育资源也并没有失去这一特征。
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会因人的主观意识发生一定的变化,不能完全将原有资源的内容、风格等完全保留下来,这就使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具有了相对性的特征。例如,现在被称为德育资源的某一民间文学,并不一定永远都会是德育资源。
不同地区的民间文学会带有不同的地域特色,融入当地的民族特征,致使民间文学德育资源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因此,在开发利用民间文学德育资源时,应充分结合该地区的区域特征,做到因地制宜。
三、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利用
(一) 学校对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利用
将民间文学转化为学校德育资源,是学校构建高效德育体系的需要[2]。同时,学校也是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能够促进民间文学德育资源价值的有效发挥。
学校可以利用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对单一的德育课程进行合理补充,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与学校的正式课程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学校对德育课程的需求,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区域特征开展校本课程,会更加符合实际,获得更好的效果。校本课程除了理论课程外,还应设置相关的活动课程,以保证德育歌谣、德育谚语等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学校的其他课程也应时刻与德育教育相联系,利用情景教学等教学方式将民间文化德育资源融入历史、语文、地理等课程中,既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对其道德素养进行培养熏陶。
学校还可以利用民间文化德育资源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将德育资源融入学校的标语、雕塑设计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品德的陶冶和道德教育,并进一步拓宽了文学民间德育资源的利用途径。
(二) 家庭对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利用
人们最初的道德教育主要是来源于家庭,现阶段家庭德育的影响力正在持续下降,利用民间文学德育资源,能够对提升家庭德育影响力进行有益的尝试。
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具有口头性的特征,在家庭中,父母在做好孩子道德榜样的前提下,应养成运用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运用谚语、歌谣、民间故事等,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家长再利用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同时,也应从中得到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并对自身的教育方式起到启发作用,不断改进完善教育方式,使家庭道德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提升家庭德育的影响力。
(三) 社会对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利用
文化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3]。民间文学德育资源源于社会,也应在社会中得到充分利用。现阶段我国社会中能够利用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的途径十分有限,还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其的深入探索。
应发动群权威人士和专家学者利用民间文学德育资源,积极开展道德教育,以其权威性对人们产生良好的引导作用。加强民间文学德育资源在社会活动中的融入,例如民族节日活动、社区活动等,在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舞蹈、歌谣的编排中,加入民间文化德育资源,既能够增添节日气氛,要能够使人们爱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教育。
在城市的设计与规划中,可以充分利用城市中的公交车车体、城市雕塑、城市标语、文化墙体、广告牌等资源,将民间文学德育资源融入其设计中,营造城市的道德文化氛围,同时对人们起到道德熏陶的作用。
结论:
民间文化德育资源是整体德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对其的挖掘和利用,充分明确其口头性、艺术性、生活性、相对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并与实际相结合,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进行合理利用,以促进德育工作高效性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姚元全.浅议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3,4(4):52-55
[2] 林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J].高教探索,2013,4(4):142-146
关于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问题 篇7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的系统学习, 使学生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进一步深入感知、了解和接受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传统, 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和文学知识;培养学生一定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能力、作品的赏析和研究的基本能力;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 使学生认识自己在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传承中的义务和责任。因此, 加强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 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民族情感和精神、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形成的需要, 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 加强领导, 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 切实解决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促进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科学定位学科
要在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学科关系作出客观准确分析的基础上, 科学定位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两个学科。其一, 由于国际上通用的Folk-lore一词实际上是一个“民众知识”或“民间风俗”的民俗学范畴的词语和概念, 不是属于别的任何学科范畴的词语或概念, 而且这个概念包容量很大, 因此, 民俗学学科应经过拓宽、调整后, 升到一级学科的位置, 现在处于二级学科地位, 显然大大制约了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其二, 由于民间文学在我国曾经与“人民口头文学”是同一学术名词, 对民间文学进行语言文学的研究, 特别是口语文学或语体文本的研究, 包括对它的分类体裁、叙事形式、格律样式、修辞手法等的研究, 无疑都是对该学科的本格研究, 因此, 民间文学在文学门类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中应作为它的二级学科, 而不是现在的三级地位。其三, 由于民间文学和艺术就其产生、发展、流变和活动形态、存在样式而言, 主要是“民俗的”, 因此, 它又属于“民俗文艺”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讲, 与民间文学相对应的民俗文艺 (或民俗口头传承) 还应列入民俗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因此, 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教育部主管部门进一步理顺并拓宽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 根据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繁荣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身的科学规范的要求, 尽快把民俗学调整到一级学科上来, 将民间文学和民俗文艺分别归属于民俗学和中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门下成为二级学科, 使我国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与时俱进, 迅速有效地适应我国新世纪发展先进民族文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三、增设本科专业
近几年, 我国在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硕士、博士学位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部分学校已经设有相关博士点和硕士点, 也培养了一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高层次人才。但是, 从本科教育来看, 目前全国高校尚无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业, 这是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一种缺憾。为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门人才的需求, 在文科类高校中增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科专业十分必要。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以其综合性和现实性的学科特征, 对促进经济建设发展, 社会和谐稳定能产生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竞争、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的今天, 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使得培养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人才的前景看好。因此, 培养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在高校增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科专业还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 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由于与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经济学、民族学、地理学等学科交叉, 增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科专业可以整合相关学科知识, 有利于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 有利于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
四、加强课程建设
学校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础, 在一定意义上说, 任何课程体系的建立都与国家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因素相联系, 其中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 也是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我国新课程的改革中, 文科类学校将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 在高校开设独立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 这对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和提高专业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整个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必须作为素质教育进入学校教育体系, 且构成一个相对完备的课程体系。它既可以以基础文化课程的形式出现, 还可以以实践课程或生活课程的形式实施, 也可以作为研究性拓展课程开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和教材的编写, 从实施过程到评价体系都应体现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自身的特点。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教学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教学水平。教育部门应采取措施, 加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建设, 支持和鼓励建设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 并根据课程建设的基本建设要素、主体建设要素、过程建设要素、教学评价要素和标志性成果与特色等五个方面进行组织评估验收, 保证建设成效。
五、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与高校其它教学课程相比, 由于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传承内容和形式有其特殊性, 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的实施过程显现出更强的实践性, 更注重实践环节, 因此, 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坚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 课堂教学和课外调查相结合。根据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特点, 一方面采用教唱民间歌谣, 学讲民间故事, 临摹民俗图画, 演练民俗游戏, 观看民俗音像资料等等形式, 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理解、接受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传统。另一方面, 由于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产生于民间生活中, 因而开展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外教学活动, 参与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实际活动, 比课本的讲授更具有生命力和趣味性, 而且更为重要。因此, 对学生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知识的传播和能力的培养更需要拓展到课外去, 如组织开展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采风活动, 搜集民间俗语谚语, 民间故事, 婚葬节庆风俗习惯等等, 通过丰富多彩和生动有趣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活动, 让学生接触民间生活、了解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内涵, 从而达到开阔视野和启迪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田野作业实际能力的目的。
六、加强教材建设
加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材的建设, 组织编写适应不同层次、具有不同地方色彩的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地域广阔, 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极其丰富, 涉及范围极其广泛, 因此, 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材的编写应本着取其精要、删繁就简的原则, 其内容应重点介绍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重要的民俗文化事项和民间文学体裁, 注重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内涵的揭示, 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最新发展动向。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材的内容还应体现时代特征、区域特征和生活特色。注意开掘本民族和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资源, 将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知识和理论巧妙地融合于特定的民俗和民间文学场景、事项或具体的活动之中, 促使学生提高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喜爱和发扬光大的意识。在教材建设方面, 教育部门要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材纳入优秀精品教材立项项目, 大力支持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教材的项目申报和建设, 提高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材的质量和水平。
七、加强教学手段建设
针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教学特点和培养要求, 在教学中要注意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的有机结合, 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 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手段, 生动形象地讲述复杂深奥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理论知识, 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尽量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此, 高校必须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教学提供必须的教学资料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条件, 如建设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博物馆、多媒体音像图文档案库, 建立专用多媒体教室, 编制多媒体课件, 举办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 使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质量和比重不断上升。还要重点加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门网站建设, 开辟信息交流渠道, 促进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信息和资源的共享。通过建设教学手段的建设, 实现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和研究资源建设的数字化、数据化和网络化的跨越式发展。
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条件, 教师队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 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 目前我国从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 专业知识结构也不合理, 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 教育部和高校务必把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 视为学科发展的根本。尤其要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并作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鼓励他们脱产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拔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重点培养, 支持他们赴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机构进修深造, 从而优化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师资队伍结构, 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规模相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师资队伍。
九、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政府和高校应加大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经费投入的力度, 努力改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和科研的基本条件, 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业的重点课程、精品教材、重点研究项目和实习场所的建设提供必须的经费保障。
参考文献
[1].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3].黄永林:论民俗文化教育[J], 文艺报, 2005-8-11。
地方高校民间文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篇8
《民间文学》是普通高校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色课程。其课程目的在于通过讲授民间文学的发展史、基础理论、基本课题和研究方法,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价值、各种体裁及其代表作品。同时介绍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具备调查、采录、搜集、整理等民间文学工作的能力。通过这门课的学习, 可以使大学生认识了解民间文学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内涵, 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作用。同时, 也可以为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然而,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特别是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 民间文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受到了冲击, 并被卷入“传统”与“现代”之争。民间文学的传承、发展甚至生存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民间文学课程也由此面临着时代的困境与选择。在传统民间文学逐渐被淡化甚至遗忘的时候, 如何使当代的大学生了解和接受民间文学文化的教育, 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人,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
传统的民间文学教学在教学方法上, 主要是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围绕民间文学教材讲授整个民间文学的学科体系, 从民间文学概述即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基本特征和价值等开始, 再到民间文学的基本类型即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史诗、民间歌谣的介绍, 最后, 介绍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 阐述民间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等。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几大弊端:一、教材内容的陈旧性。现有的一些教学内容时代久远, 或者该民间文学只在一些偏远地区流传, 无论时间和空间都距离现代学生的生活比较远, 因此很难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二、原生态的民间文学受到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强烈冲击,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学, 同时以文本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展现民间文学的鲜活性及其文化语境。三、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单向输出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即在整个民间文学教学中, 学生往往以观众或听众的身份学习理论知识。
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对地方高校民间文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
一.契合时代, 更新教学内容
民间文学分为三种形态:原生态、再生态和新生态。“原生态指现在仍活在民众口头和实际生活中的传统的民间文学, 这一类民间文学正在逐渐衰亡。再生态民间文学指经过整理和改编, 转化为书面或视听样式的民间文学, ……新生态民间文学指从当代社会生活中自然产生, 反映人民某些意愿或时代风尚的新的故事、笑话、歌谣、谚语等。”1 (p11) 其中后两种形态的民间文学借助网络、手机、电视宽带等新的传媒技术, 服务于当下的民众生活, 因此比原生态的民间文学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目前的教材中, 选用了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其中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史诗、民间谚语与谜语, 民间说唱与民间小戏等等。而很多契合当代生活的再生态和新生态作品比如新传说、新故事、新说唱以及新谚语、新歌谣等等都没有收录在内。众所周知, 民间文学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民间文学的幻想性、夸张性也很符合孩子们的兴趣。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 很多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故事在现在看起来难免幼稚可笑。此外, 很多民间文学在创作的时候, 有的为了讽刺当时的时政, 有的是反映某一个特殊时期的特定人物的生活情形。这些在今天的大学生看来, 都很难引起共鸣。为了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笔者在民间文学课堂上, 会有意识地引用一些再生态或者新生态的例子。比如, 在讲到四大传说的时候, 会给学生观看一些《白蛇传》《孟姜女》的视频片段。在讲到歌谣的时候, 有意去掉了教材中引用的比较陈旧的例子, 增加一些反映现代生活尤其是现代大学生活的歌谣, 使得民间文学充满了现代生活的气息。当自己熟悉的事件、人物或者环境以新民间文学的形式出现的时候, 学生们往往会比之前更有兴趣, 参与的热情也大大增加。
在更新课程内容的时候, 还要注意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民间文学各种类的研究, 都有一些各自相对独立的方法和流派。以神话学为例, 就有历史地理学派、人类学派、社会学派、心理分析学派、语言学派、功能学派等。就故事学而言, 就有类型学、比较故事学、故事演变史、民间故事原型批评、表演理论的故事学等等。此外, 史诗学、传说学、说唱学都是如此。这些研究包含了民间文学各环节、各种因素的考察, 将民间文学的研究引入更广阔的天地。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理论与方法, 增强他们追踪学术前沿的意识。
二.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丰富教学手段
民间文学是用传统的民间形式创作和传承的文学样式, 它既有其他文学形式的审美特质, 也有着其他文学形式所不具备的生活属性。在民间, 在现实生活中, 所有的民间文学活动都是在自然, 自由, 自在的状态下进行的。而且, 很多民间文学作品都是以立体活态的表演形式存在。比如神话这一文学形式在很多民族中就具有神圣的性质或神圣的地位, 它进入到了这些民族的仪式生活领域, 是整个仪式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在整个仪式场所中集合了很多的象征符号, 无论是特定的时空、行为, 还是所使用的器物、服饰甚至食物, 都只有完整展演才能完全释放其丰富的象征性。再比如民间歌谣, 由于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所以可以分为很多类型, 比如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生活歌、儿歌等。而地方民歌又可以分为四句头、五句体、十字调、信天游、吴歌、爬山歌、鲁体和谐体等等。这些繁复多样的民歌, 产生于特殊的生态地域环境, 满足了特有的民族审美心理。这些内容, 如果只是让学生阅读文本 (歌词) , 是完全体味和享受不到其真正韵味的。大众传媒在冲击民间文学的传承与发展的时候, 也有效地记录和保存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发生的真实和自然的状态。如果能借助影像资料, 把民间艺人表演民间文学的场景直接放给学生看, 就可以让神话、民族史诗、民间说唱与小戏还有民间歌谣等等都回到其生存的具体环境, 学生就可以借此感受到文本以外的整体情境, 如表演的环境、地点、服饰以及演唱者的姿态、腔调、韵律、动作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让学生领略到立体的活态表演, 无疑更能增加学生学习民间文学的积极性, 并进而了解民间文学的原貌, 体会民间文学作品的丰富内容。
此外, 现在还出现了很多根据民间文学题材改编的影视剧。比如电视剧 《天仙配》、《牛郎织女》、《精卫填海》、《八仙过海》、《薛平贵与王宝钏》、《穆桂英挂帅》、《刘海戏金蟾》;电影 《白蛇传》、《孟姜女》、《梁祝》; 还有动画片 《宝莲灯》、《阿凡提》、《十二生肖闯江湖》等等。还有另外一些影视作品则把民间文学的内核放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中加以表现。比如电影《青蛇》、《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沉睡魔咒》等等。可以说民间文学为当下的影视改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且这些作品往往因为注入了现代元素或流行理念, 所以更能激发现代观众的兴趣与热情。而民间文学也因此在现代传媒语境中获得更为久远的生命力和更为广泛的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 很多根据民间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往往与真实的民间文学有差距和隔阂, 无论是主题思想、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 都同原始的民间文学相去甚远。这类作品, 虽然借助民间文学题材, 但更多地融入了导演、编剧或者演员的个人思考。如根据民间传说白蛇传改编的就有电影《青蛇》, 以及台湾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央视版《白蛇传》、新加坡版 《白蛇后传之人间有爱》等、不仅添加了很多人物和故事情节, 而且还改变了原作中的人物性格。这样的作品迎合了当前人们娱乐的心理, 却抹杀了原作的传统性。如果学生们以看改编的影视剧来代替阅读民间文学作品, 那势必会造成诸多的错误理解。
因此, 在给学生观看类似的作品时, 教师需要作出及时的评价和引导。
三.依托地方文化, 突出实践教学
民间文学的特殊性决定了以之为对象的《民间文学》课程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讲述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或者介绍民间文学的各种体裁及其代表作品。除了这些一般文学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之外, 民间文学课程还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具备调查、采录、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能力, 因此实践教学在 《民间文学》课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践教学, 学生可以接触到原生态的民间文学, 切实感受民间文学的风貌, 初步了解并具备民间文学工作者的能力, 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然而, 由于课时以及人力物力财力所限, 大学本科教育中《民间文学》 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很难得到真正的落实。以笔者所在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民间文学》课程分别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七学期, 一学期16周, 每周2 课时。这样的安排无法保证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时间。尤其对于大四学生而言, 他们往往需要面对实习、找工作等一系列的问题, 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此外, 很多民间文学发达的地方, 往往是相对偏远的地区, 如果带领学生去这些地方进行民间文学的采集工作, 确实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那么,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 , 让学生深入民众生活, 掌握第一手的民间文学资料呢?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紧密依托地方文化, 以学生家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资源为切入点, 落实民间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学生除了少部分来自外省外, 大部分来自广东省。而广东有着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可以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三大分支, 三大分支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都积累和形成了繁复多样的民间文学, 以神话传说为例, 就有太平天国的传说、五羊传说、龙舟传说等等。民间歌谣、说唱和小戏方面, 三大分支也各有特色。其中广府民间文学, 以粤剧和广东音乐为代表;潮汕民间文学, 以潮汕歌册为代表;而客家民间文学则以客家山歌为代表。此外还有雷州歌、八音锣鼓、高州民歌、浅州歌、潮剧、咸水歌、潮阳英歌等。每种民间文学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学生们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民间文学形式, 了解这些民间文学的精华所在, 清楚具体的时空要求以及该种民间文学的分布、传承及其现状。从学生们熟悉的家乡入手来挖掘, 搜集和整理民间文学, 无疑更有效, 也更能保证所收集资料的真实、全面和准确。
通过组织学生走向自己熟悉的民间文学的情景语境, 把课堂教学和田野有机结合。更能帮助学生们真正理解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民间文学的传承环境, 进而体会民间文学的价值、意义及民间文学课程的重要性。学生们通过对自己家乡的民间文学或者相关民俗文化现象的采录, 可以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加深对本土民间文学传统的认识, 增加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在理解了自己的文化之根后, 学生们才有可能成为有潜力的优秀的民间文学传承群体。
培养“服务地方、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是很多地方高校在新的形势下的办学宗旨, 重视实践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是这一宗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体现。尤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文学, 正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与经济价值。社会急需一批热爱和精通民间文化, 擅长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的专门人才。地方高校作为地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更应当在培养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继承、传播、创新型人才方面做出积极贡献。而民间文学课程的设置则有助于培养专门性、应用型人才。希望通过民间文学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能让广大学生认识到民间文学的重要意义, 自觉树立对民间文学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并自觉加入到民间文学的保护和传承中, 最终实现民间文学在传承中保护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守华, 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民间文学论文 篇9
希腊神话故事和圣经故事可以说是英美国家生活的一部分, 圣经故事既是宗教故事, 更是生活中的寓言, 成为人们创作的灵感来源。文学是一种艺术, 艺术本就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两希文学已经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所以, 自然就成为文学的基石, 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创作源泉。古希腊的神话文艺理论和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以及文艺理论自然就是英美文学的“两大源头”。
1 两希文学自身的成就以及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1.1 古希腊文学的成就及影响
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历程分为早期、盛期和衰期, 整个希腊文化绵延了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 取得了斐然的文学成就, 诞生了为世人称颂的神话、史诗、寓言、戏剧。
希腊神话没有专门的书籍流传, 神话故事在《荷马史诗》、《神谱》和奴隶制的古典时期创作的历史和哲学著作中。现代所能见到的古希腊神话就是后人根据古籍中的记载整理成书的, 古希腊神话是整个古希腊文学的土壤, 古希腊文学的其他形式都是在神话上的延伸。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在诗歌上的巨大成就, 成为了后代欧洲史诗的典范之作, 其艺术生命力长盛不衰。其中的《奥德修记》是欧洲以个人遭遇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形式的开山之作, 这篇对奥德修生平描述的文章, 充分的肯定了个人的力量和坚持的信念;同时在文学中开始表现人类的理想。在文学的表现手法上来看, 史诗这种文学形式已经具备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些基本因素。《荷马史诗》将那个时代的苦难史诗、复杂史诗、性格史诗的特点融为一体, 产生了集艺术和各种文学手法于一体的英雄史诗。
希腊文学中的寓言和戏剧也是文学的集大成者。寓言将民间的语言和题材进行了充分发挥, 为以后英美文学创作时语言的选择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式, 其中很多短小的寓言和比喻被后来的英美文学常常引用。戏剧无论是悲剧还是戏剧都有经典的代表作, 悲剧中宣扬的反抗精神成为后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
古希腊文学由神话到史诗, 在到寓言和戏剧, 文学的形式在不断的创新, 涵义不断丰富, 艺术技巧日趋成熟, 可以说, 古希腊的文学成就为以后整个欧洲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原始的创作模板, 以人为本的思想更是后世文学创作思想的基石。由此可以看出, 古希腊文学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创作主体上, 都为英美文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流。
1.2 古希伯来文学的成就及影响
古希伯来文学和古希腊文学的文学表现形式有较大的区别, 古希伯来文学是一种宗教性质的文学, 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共同构成的《圣经》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作品了。但是不能小看这一本《圣经》, 它被赞誉为书中之书。古希伯来文学, 主要讲述了希伯来民族对于上帝的信仰, 认为时间万物都来自于上帝之手, 将神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种宇宙观和宗教自然观为基督教做接受才有了《旧约全书》, 可见, 希伯来文学主要是成就就是基督教的文学成就。《新约全书》就是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 主要叙述了耶稣的生平, 将所有的宗教文件进行了汇编。
《圣经》对英美等国家的文学影响主要是在哲学、社会、伦理的思想上, 在文学上主要是《圣经》中诗歌、小说和戏剧的体裁带给后世文学的创作灵感。
古希伯来文学像一位隐藏的老师, 将后世文学的创作在形式上和细想内容上以及文学的创作母题上给予大量的引导, 现代研究西方文学都可以看到《旧约》在文学作品中的影子, 《旧约》为西方文学创作塑造好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 将西方文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有一个高峰。
以上是古希腊和古希伯来文学对英美文学影响的宏观概括, 当然, 仅仅是宏观上的把握是不足以发现两希文学对英美文学的深远影响和奠基作用, 这里可以换一个角度, 从英美的具体文学去探寻两希文学。
2 英美文学中的两希文学
2.1 英美文学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文艺复兴时期开始, 希腊神话在欧洲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人们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很多文学创造家都从神户故事中寻找题材。这里以英国的文学创作为例。
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创作的两篇悲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就是直接从古希腊神话故事中寻找的原始题材。处在同一时期的弥尔顿将三十多个希腊神话的人去和故事都集中在一篇小篇幅的《科玛斯》中, 展示了他从神话故事中得到灵感后的丰富想象。十九世纪英美诞生了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其中的浪漫主义诗人们特别推崇希腊和罗马神话, 对神话绚丽多彩的故事赞不绝口。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曾经感叹“神话真是伟大”。18世纪末期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一首《初读贾莆曼英译的荷马史诗有感》中表达了他读到荷马史诗后的激动和震撼, 济慈在神话故事的强大魅力吸引之下, 还创作了《恩底弥翁》、《许配里翁》等传世之作。
希腊神话故事对英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作家影响很大, 神话中神或者是人对命运的不屈服和顽强抗争, 激励了一代浪漫主义诗人们的无限遐想, 而浪漫主义诗歌又赋予了希腊神话故事新的生命力。比如雪莱、拜伦、朗费罗都曾经在诗歌中讴歌为人类带来温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 将这位英雄的形象结合自身所处的时代, 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雪莱创作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愿望。
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第一源泉, 它和基督教的文明支撑起整个西方文学擎天大厦, 这里举得的例子只是希望透过一滴水看见整个太阳。
2.2 英美文学中的希伯来《圣经》文学
著名学者诺弗莱对《圣经》在英国文学中的影响是这样来评价的:讲授英国文学必须同时讲解《圣经》。学习英国文学的人, 如果不了解《圣经》就不能对其作品的中心思想和内在含义进行透彻深入的理解。可以看出, 《圣经》和古希腊文学合二为一, 交相辉映。纵观英美文学的发展, 可以看出, 任何作品走能直接或者间接找到《圣经》的痕迹。
享有英国诗歌之父美誉的诗人乔叟在其巅峰之作《坎特伯雷故事》里, 主题是暗示人生是一个灵魂长途跋涉的过程, 最终归于上帝的怀抱, 故事的结构采用的是朝圣之旅的形式, 这就从故事的形式和主题细想都统一于《圣经》所具有的精神内涵。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挖苦波洛涅斯, 称他“以色列的土师耶弗他”就是借用了《旧约·土师记》中用少女献祭得到上帝帮助打败敌人的耶弗他的形象。
17世纪英美文学创作中出现的大量优秀作品都是从《圣经》取材, 这些作品将圣经中的任务和故事赋予了新的含义, 将圣经的故事和人物发展成为文学中的一种象征手段。弥尔顿的《失乐园》和《复乐园》就是直接从圣经中取材, 《复乐园》是以《旧约》为基础, 《失乐园》则以《新约》为基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创作的诗剧《该隐》就是依据圣经中该隐杀死弟弟的故事来改写, 侧重表现自己中心思想。文学名著《白鲸》中的主人公就是作者梅尔维尔从《旧约·列王记》中的以色列亚哈国王为原型进行创作的, 这之中亚哈的性格和《白鲸》中艾哈伯的性格同出一辙, 更明显的是, 这篇小说中的生还者伊希梅尔, 其名字是直接使用的圣经中的人物名称。此外, 美国诗人朗费罗在抒情小诗《人生颂》中使用了圣经中的原句:“你本是尘土, 仍要回归尘土”, 他的诗歌中, 上帝也是最常用到的词语。
到了20世纪, 美国的文学创作中经常将基督受难的形象作为作品中个人为众人受苦的象征手段。伟大的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的结尾将耶稣殉难的形象转化为老人背着桅杆的形象。其实现代很多文学作品中, 圣经的影响更加突出了, 很多现代英美作家的作品题目都直接取自《圣经》美国戏剧家米勒在《堕落之后》中表现了现代人的生存问题, 斯坦贝克的《伊甸园之东》抒发人间没有伊甸园的感慨, 海明威也有一篇直接从圣经中取名的著作《太阳照样升起》。这样的例子都是举不胜举的, 可见《圣经》在整个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影响力一直没有衰减。
3 结束语
两希文学中, 希腊文学注重理性和现实, 希伯来文学则是感性和精神, 二者的黄金时期虽然早已消逝, 但是在整个西方的文学发展中, 依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西方文学的基石。英美文学是在这块基石上搭建起来的文学世界, 如果不了解他们的基石, 也就不能清楚这座文学城堡的具体构造, 只有在对两希文学完全了解的情况下, 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体会英美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深层意蕴。
摘要:诞生公元前12世纪的希腊和希伯来这两个小岛的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简称“两希”文学, 二者是世界文学奇迹, 也是西方文学的源头, 更是英美文学的基石。该文就将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 通过“两希”文学对英美文学中小说、诗歌、散文等的影响, 剖析“两希”文学和英美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古希腊文学,古希伯来文学,英美文学
参考文献
[1]覃承华.希腊文学与希伯来文学:英美文学的基石——基于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两希”情结解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23 (3) :49-50.
[2]覃承华.略论英美文学中的”两希”情结[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0 (4) :149-150.
[3]樊嫒.两希文学的成就和影响浅析[J].中国科技博览, 2009, (22) :230-230.
[4]姜岳斌.古希伯来文学的美学贡献[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27 (1) :37-41.
[5]赵静, 李莹, 袁超.浅谈希腊神话对英文文学的影响[J].海外英语, 2010 (9) .
民间文学论文 篇10
一、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教学的目标、内容与课程性质
( 一)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 民间文学知识是一切从事文学事业的人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民间文学课程应为文学专业的必修课。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不但是某一群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自发表露, 还是他们关于历史、科学、宗教和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 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作为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部分歌谣、谚语、俗语、顺口溜等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样式在向其后代传授生产、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 传达民族信念、指导其人生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民间谜语在后辈智力开发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民间故事中的机智人物故事本身就是传播民间智慧的媒介之一。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教育作用是广泛而深远的。 部分民间故事通过善与恶、美与丑、勤劳与懒惰等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在虚实交织的情节中, 传达出朴素的民间道义批判。 又如民间歌曲, 借助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乐器及曲调形式, 或表达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或倾诉世间的不平, 或歌咏至死不渝的爱情, 都有利于良好学生审美情趣的建构。
除了上述智育、德育两方面的教学目标, 在民间文学教学中, 引导学生感知体悟其中的自然朴素之美, 也应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 中文系学生大都缺乏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基本认识, 部分学生知道一些民间传说、故事, 但对其本民族或其他民族的文学样式知之甚少。 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应将对某一民族民间文学作品或某一样式民间文学作品的讲述与对其民族历史、 地理、文化等方面的讲述相结合, 指引学生体悟这些民间文学样式所蕴含的自然、原生态之美。
( 二) 民族民间文学教学内容改革
在民间文学教学中, 传统教育以系统讲授民间文学基本理论知识为主, 在艰涩的理论讲述中贯穿部分代表性作品并简要赏析。 这种理论先行的民间文学授课方式收效甚微。 正如孙正国先生所言:“ 当前教学的出发点则是理论结构的假设为核心线索的教学观, 也正是这种教学观, 几乎毁灭了民间文学的教学出路。 ”
与古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等文学课程相比较, 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学了解不多。 因此, 我们在授课中要根据学生实际不断调整讲述内容, 从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入手, 合理引导, 使其对民间文学的感性体认渐渐理性化。 诸如神话部分的教学, 我们应先向学生介绍一些中外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神话作品, 继而鼓励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通过作品的讲述, 不但展现了民间文学的展演性质, 也使学生容易理解神话即“ 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如此, 我们在探讨诸如神话的定义、起源、内容、分类、特点、价值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时, 便不再空洞晦涩,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仅是神话, 其他如民间故事、歌谣、传说、英雄史诗、爱情叙事诗等内容的教学我们也可采用以作品为原点逐渐导向理论知识的方法, 以便学生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学习。
二、民族民间文学教学方法改革
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课程教学中, 长期以教师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 不利于学生课堂主导地位的发挥, 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因此, 我们有必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 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以形式多样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弥补传统填鸭式教学的不足是我们教学方法改革的第一步。 在民间文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通过口头讲述、课堂讨论、 问题辩论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感受民族民间文学的独特艺术魅力, 并形成对民族民间文学的基本认识与学理思考。 互动式教学方法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部分会民族语的学生乐意将他们从祖辈、邻居那里听来的口头文本带到课堂, 通过语言表演, 展现民族民间文学极富民族性、表演性的传承现场。 因此, 学生才能逐渐领悟民间文学的魅力, 进入课堂教学的民间语境。 此外,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是我们在民族民间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之时不忘田野调研的重要性, 在传授民族民间文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
三、民族民间文学教学手段改革
多媒体教学已广泛应用于民族民间文学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以“ 说”“ 写”为主的授课方式, 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集讲述、图片、音频、视频、动漫为一体的、充斥大量教学信息的多元式、立体式课堂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即使是深奥复杂、艰涩难懂的理论知识, 学生也可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轻易获得。 这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手段不但能使民间文学课堂教学容量增大, 还能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 提升其课堂参与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学生不但能在课堂“ 亲临”那些具有流传变异特性的民间文学文本表演现场, 感受其不同的存在形态, 还能学习一些田野调研可供借鉴的经验。 当然, 多媒体教学只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辅助形式, 传统教学手段也不能被完全摒弃。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也应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高校中文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教学改革极为必要, 本文对当今民族民间文学改革的几点体会只是其一种可能性尝试, 如何切实推进民族民间文学教学的良性改革, 探索一条适合民间文学教学的改革之路, 是每一个教育、教研工作者急需面对的问题。
摘要:如何提高民族民间文学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有效教学探索是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课程教学中, 我们既要设定合理的教学目的, 也要在充分了解课程性质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 提升教学效率, 使学生在掌握民族民间文学课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一些民俗文化方面的知识, 增进民族交流和理解。
关键词:民族院校,民族民间文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关于藏族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探析 篇11
关键词:藏族 民间文学 基本特征
藏族民间文学从不同角度分析具有不同的特征。一方面,藏族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种形式,所以,它具有与其他文学相同的特征,同时,藏族民间文学还具有与其他族别或地域民间文学相同的特征。此外,藏族民间文学还具有藏族文学特有的个性特征。下文将对藏族民间文学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进行探析。
一.藏族民间文学的共性特征
藏族民间文学所具有的共性特征指的是其与所有民间文学所共有的相同特征。民间文学具有创作过程中的集体性,流传过程中存在的口头性,传承过程中的变异性等特点,下面将对这些特点在藏族民间文学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
1.创作过程中的集体性。创作过程中的集体性是指民间文学的创作是由人民群众集体完成。这是保证民间文学高度的艺术性、思想性的重要特征。民间文学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成千上万的人民将内心真挚的情感与他们的理想愿望都集中在民间文学的创作过程之中。这才保证了民间文学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和谐统一,使得民间文学具有很高的感染力。民间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集体性是民间文学集体思想倾向性及审美观的基础。
2.流传过程中的口头性。民间文学是一种通过口头语言表达信息、再由听觉接收的艺术形式,即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是靠语言符号来传递信息的,这就是民间文学流传过程中的口头性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民间文学的创作形式多为口头创作,所以民间文学的语言简单朴素、通俗易懂。如民间文学中的民间故事、诗歌的语言就能够很好地体现民间文学流传过程中的口头性这一特征。
3.传播过程中的变异性。民间文学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变异是指由于时间和空间的不断变化,民间文学的内容或思想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或者只是存在于简单的字词或句子中,亦或是存在于思想内容或情节结构之上。这种变异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方面,民间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集体性与流传过程中的口头性是产生变异的内因,民间文学有广大人民集体创作并用言语的方式来传承,这必然导致民间文学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异。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是民间文学产生变异的外因,民间文学的创作是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所以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也会导致民间文学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异。
二.藏族民间文学的个性特征
由于民间文学在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不一,比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区域以及不同部落之间都会出现风格迥异的民间文学,这就导致民间文学出现个性特征。
1.藏族民间文化多选用讴歌民族精神为创作主题。藏族民间文学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诸如神话、民歌、故事传说等多样的文学体裁。但是,藏族民间文学却有一个共同的创作主题,那就是讴歌藏族人民英勇无畏、勤劳勇敢、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借此来表达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以及面对困难时无畏无惧的崇高精神。
2.藏族民间文学拥有丰富的创作手法。藏族民间文学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藏族民间文学的创作过程中,它的语言形式主要有藏族方言或书面语。但藏族民间文学在创作过程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创作手法,那就是在现实主义中融入浪漫主义。这种创作手法在经历过漫长的历史的检验后,已经可以很好地运用到藏族民间文学的创作中了。如藏族民间文学作品中历史人物、名胜古迹、宗教传说等相关作品都是融合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两种创作手法的具体体现。
3.藏族民间文学具有复杂的审美标准。藏族民间文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相对稳定但却复杂的审美标准。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首先,藏族民间文学体现出藏族民族所独有的宗教的审美标准,即按照宗教的审美标准来塑造人物和构建情节,这使得民间文学的审美标准与宗教的审美观是一致的。其次,藏族民间文学具有独特的审美客体。民间文学在创作过程中将鬼神或动物赋予只有人才有的感情和矛盾,这就会造成民间文学中会出现一些超自然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具有不同于人的独立性格和丰富情感,这形成了藏族民间文学中独特的审美客体。
三.结语
总的来说,从宏观上把握藏族民间文学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类和研究民间文学,从而帮助我们认识和把握藏族民间文学在藏族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最终实现藏族民间文化的不断繁荣和发展。
民间文学论文 篇12
关键词:民间文学,高中政治课,教学导入
一、民间文学在高中政治课教学导入中的功能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
民间文学具有趣味性、通俗易懂的特点,以民间文学作为教学导入的一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思维迅速地集中到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就会持续地钻研它,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高中政治课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七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时,就可以用盲人摸象这一民间故事作为教学导入的方法,通过这一故事引出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从而讲授整体与部分的知识点。这些民间故事,学生可能或多或少地都听过,在教学导入中的运用,教师通过一个不同视角讲授一下就能吸引学生兴趣,从而把学生逐渐引入课堂。此外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例如在讲授哲学与生活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时,就可以用战国时期有个人买矛与盾的故事为导入,从而引导出教材中的矛盾关系。
(二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教师的讲授、满堂灌,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民间文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首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把学生引到课堂参与中,学生对所运用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俗语,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教师引导下,把书本上的知识与事例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出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采用民间的故事,可以营造出一个学生讨论学习的氛围, 学生对于民间文学中蕴含的哲理,积极讨论,从不同角度探究,是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所以说民间文学的运用,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法。
(三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教学效率 。
由于民间文学通俗易懂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在自己的思维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观点,“先行组织者策略”,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的同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尤其是一些理论性的知识点,学生更是难以理解,所以要在课程开始前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知识作为学生接受新课的“先行组织者”,以方便学生理解。通过这些民间文学做导入,列举一些事例或者故事为分析对象,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正符合这一要求。例如在讲授生活与哲学质变与量变的关系这一节,可以引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或“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这些文学经典谚语作为引导,使学生对于质量互变的关系,清晰简明地可以理解,而且学生对于这些谚语很好地记忆下来,每当联想到这些知识,就会联想到质量互变的原理。学生在课堂上很好地学会相关知识,而且在课后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分析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 )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民间文学一般具有一定的哲理, 因此具有很强的德育价值。民间文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教学导入中的运用,更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教学导入中,采用一定的民间文学,用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使学生更好地联系生活,以事例中的人物作为自己的榜样,从而激发自己的情感,树立态度、价值观。例如,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避趋之”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谚语作为教学导入,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以毛主席的睡衣这样的故事作为引导,用伟人给学生树立榜样,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二、民间文学在高中政治课教学导入中的应用策略
(一 )采用针对性强的民间文学。
在教学导入中, 所采用的方法是为教学内容做的一个铺垫,就导入来说,导是辅助,入是根本1。民间文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应用要具有针对性, 所选取的材料必须紧紧围绕教材中的知识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出知识点,并且民间文学具体内容的选取,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否则不具有针对性将实现不了政治课教学的知识目标。例如,在讲授整体与部分联系的时候,盲人摸象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首先,盲人根据自己所触摸的部分, 盲目地判断大象的样子就可以说明部分是组成整体的部分,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然后通过展示大象实际的样子就可以说明,要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这样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可以很好地解释清楚这些知识点, 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知识。
(二 )采用具有趣味性的民间文学 。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巨大推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事物产生兴趣,才会促进学生积极地了解学习,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民间文学在政治课教学导入中运用,要具有趣味性,这是其运用的一个重大策略, 所选取的材料内容既要充满情趣更要富有意味。趣味性的导入能够对学生产生较大吸引力, 吸引学生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的交流2。另外,所选取的材料还要启迪学生,使学生产生联想,引导学生探求有关道理, 在一个趣味性的导入之后, 学生不仅产生兴趣,而且深思其中的哲理。
(三 )发挥民间文学的启发功能 。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获得启发。在教学导入过程中,采用启发性的导入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民间文学在高中政治课教学导入中的运用,应该遵循这样的策略,运用一定的文学常识、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或者诗歌作为导入,也要考虑到这些材料的启发性。在课程开始采用启发性的民间文学内容作为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探求,通过这些材料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大胆地思考这些疑问,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余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好地理解所学的教学内容, 可谓是作用巨大。
(四 )优化民间文学的选择 。
民间文学的运用与选择,是教学资源选择的过程,在教学导入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民间文学,是一个必须选择与斟酌的过程,选取的材料要有一定的目的性。首先要对民间文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必须深入地了解它的内容含义及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其次就是对其进行选择,民间文学在高中政治课教学导入中的运用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开展, 采用更好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根据学生的需要选取材料内容,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出发进行选择。材料内容的选择还要突出重难点,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有一定的了解。最后就是选取的民间文学如何跟教材内容知识的组合, 这是一个很考验教师能的过程,合理的组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教师就是白费力气。民间文学在政治课教学导入中的运用与选择是一个很关键的过程,必须精心地进行分析,慎重考虑选择,才能实现政治课教学的最优化。
(五 )采用新颖的民间文学 。
在政治课教学导入中,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故事或材料,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新课导入的重要功能主要是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导入必须新颖,以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3。民间文学在政治课教学导入中的运用,也要遵循此策略,采用一些比较新颖的民间故事或者民间歌谣、诗歌、谚语,学生对这些新颖的东西好奇心比较重,容易引导他们探索。并且,新颖的材料内容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易与实施政策联系起来,养成学生关注时政的习惯。在教学导入中,不仅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材料,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疑问,让学生思考。
三、结语
【民间文学论文】推荐阅读: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11-05
民间文学儿童文学11-23
现代民间文学05-21
民间文学概论07-30
民间文学艺术07-08
汉语言文学专业民间文学重点12-17
民间文学教程考试题目08-08
自考民间文学教程真题09-07
民间文学复习题10-01
自考民间文学历年真题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