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风俗论文(共3篇)
民间风俗论文 篇1
我们知道, 服饰首先作为一种物质, 是用实实在在的材料做成的;在我国, 做服饰的物质材料最早是禽兽的翎羽毛皮, 当先民进入农耕文明后, 麻类植物或植物藤条上的纤维, 比如葛藤上的纤维, 还有丝织物, 都是服饰的最基本材料 (当然也不排除后来被处理得更高档的动物皮毛) ;而诗也能成为服饰的一种材料, 其同颜色、图案等一起, 又构成了服饰的文化内容与艺术品质, 这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苏蕙织在手帕上的“璇玑回文诗”, 就成为服饰的一种特别材料。我们暂且可以把它称作服饰的文化材料或者艺术材料, 它蕴涵了一定的美的价值。
服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内涵十分丰富, 有着无数精彩的事象表现, 而服饰中的手帕作为一种更加特别的文化现象, 也有着非常悠远的历史, 并蕴含着一段凄美的爱情与婚姻故事。
一、手帕文化的缘起
西晋末年, 朝廷昏庸, 天下大乱, 各族人民纷纷起义, 北方各族首领也乘机起兵, 互相争战吞并, 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 史称“五胡十六国”。周原名刹阿育王寺 (即今法门寺) 所在的美阳县也不断易主统治, 人民在兵荒马乱中过着穷苦悲惨的日子。拥有关陇这块土地的氏族贵族苻洪在公元350年称秦主, 其子苻坚于公元352年建都长安, 第三年称帝, 建立了历史上有名的前秦王朝, 年号为建元。美阳县在前秦的统治下渐趋安定。
据《晋书·列女传》记载, 始平 (今陕西武功县) 有个苏坊村, 苏坊村有个女子名叫苏蕙, 字若兰, 聪明灵巧, 能文能诗, 相传她是陈留县县令苏道质的三女儿, 大约生于前秦永兴元年 (公元357年) 。苏蕙从小天资聪慧, 三岁学字, 五岁学诗, 七岁学画, 九岁学绣, 十二岁学织锦。
苏蕙才智出众, 她长大后到她家提亲的人很多, 但是她心志很高, 能合她意的男子很少, 所以她的婚事就一直没有定下来。相传在十六岁那年, 苏蕙跟随父亲游览阿育王寺, 在寺庙西池畔意外地看到一位英俊的年轻人, 仰身搭弓射箭, 弦响箭出, 飞鸟应声落地;俯身射水, 水面飘出带矢游鱼, 真是箭不虚发。苏蕙觉得眼前的少年定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英才, 于是顿生仰慕之情。年轻人也看见了美貌如花的苏蕙, 心中也产生了爱恋之情。这个年轻人就是前秦安南将军窦滔。
上天眷顾有情人, 苏蕙十六岁时 (前秦建元十四年, 即公元374年) 与窦滔结为伉俪, 俩人郎才女貌, 恩爱无限。据《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与李善注江淹《别赋》中引《织锦回文诗序》所载, 窦滔因英勇善战而屡建战功, 被任为秦州刺史, 镇守今甘肃天水一带。但好景不长, 窦滔因年轻功高, 被奸臣谗言陷害, 皇帝苻坚将他判罪发配到荒凉的沙州 (今甘肃敦煌一带) 戍边。苏蕙与丈夫海誓山盟, 今生今世永不分离。后来苻坚图谋灭掉江南东晋, 窦滔又被重用, 封为安南将军, 镇守襄阳。窦滔在异乡遇到一位能歌善舞的女子, 名叫赵阳台, 将她纳为宠姬。远在家乡的苏蕙却独守空房, 日夜面对浩渺天空思念丈夫, 吟出了无数相思的情诗, 只可惜无法一一寄给丈夫。当她听说丈夫纳妾的消息后, 恍若遭了晴天霹雳, 悲痛欲绝, 满腹相思之情化为诗思。苏蕙为了挽回丈夫对自己的爱情, 把自己多日来吟成的思念诗篇, 构成一组奇特的回文诗, 织在一块手帕上。这块手帕上的诗分别用红、黄、蓝、黑、紫五种丝线织成, 手帕八寸见方, 以841个字容纳了7958首诗, 寄赠身处遥远边关的丈夫窦滔, 倾诉自己对丈夫的一片深似江海的恩爱之情。窦滔被妻子的这片痴情深深打动, 于是便回心转意, 遣赵阳台回关中, 和苏蕙重新和好。
苏蕙把她织在手帕上的诗命名为“璇玑图”。“璇玑”原意是指天上的北斗星, 她之所以把自己的作品取名为“璇玑”, 是因为这幅手帕上的文字图形以颜色排列成像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的图案。这幅织锦图寓含着她对丈夫的爱情就像星辰一样永恒不变的深意。这是一首首藏头藏尾诗, 回旋往复, 犹如一幅密码情书, 一般人看不懂, 只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上人才能看懂。这是极其含蓄的一种爱情表达方式, 很符合古代东方女性的思维特征。
苏蕙之所以能写出这样复杂而且深奥的诗, 绝对不是偶然的, 正如宋代陈耆在其《本堂集》中所说的:“人之为诗, 非苟然也。……鲍、谢、李、杜, 各自有体, 非固好异, 亦惟其人而已。”[1]人之作诗著文完全和他 (她) 的生活环境以及人生遭遇有关, 而且也是一个人诗心的体现。
苏蕙“五彩相宣, 莹心曜目”的“璇玑回文诗”总共841个字, 纵横各29个字, 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都可以成诗, 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 绝妙至极。“璇玑图”后来广为流传, 这个不平凡的爱情故事也流传至今, 可谓千古绝唱。苏蕙因此而被称为是魏晋时期的三大才女之一, 也是回文诗之集大成者, 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织锦女工艺家。
一幅深情玄妙的“璇玑图”, 意蕴深远。它是中国文学深奥、瑰奇的精品之作, 千古称奇。洪亮主编的《璇玑辞》说:当时南方因天时地利, 才子才女多如过江之鲫, 然而北国仅以一个才貌俱佳的苏蕙, 就足以使他们黯然失色, 真可谓是月明中天, 群星失灿。
中国的服饰文化往往蕴涵着很多自然的内容, 中国服饰历来重视取法自然的观念。比如最早的服装形制就是上衣下裳, 夏商时期的仰韶文化或红山、龙山文化, 直到周文化, 上衣颜色呈黑色, 象征黎明时期的天色;下裳呈黄色, 象征土地的颜色。周代以后, 帝王们冕服上的十二章纹图案, 完全是从自然万物得来的灵感, 参照自然万象, 形成了日、月、星、山、火、禽鸟、虫、龙等等图案。苏蕙织在手帕上的“璇玑图”就是从天象上的北斗星座得来的灵感, 以纺织刺绣的手法创制出服饰的奇迹, 并成就了一种别致的服饰文化和服饰审美现象。
苏蕙的“璇玑图”轰动了前秦 (东晋) 那个混乱不堪的时代, 大家争相传抄, 试图解读出诗味, 但是能全懂的人却极少极少。“璇玑图”流传到后世, 不知令多少文人雅士伤透了脑筋。唐代女皇武则天对“璇玑图”着意推求, 写出了二百多首诗, 并写了著名的《织锦回文记》。南宋女诗人钱唐幽栖居士朱淑真写出了《璇玑图记》, 对苏蕙和窦滔的悲欢离合发出特别的感慨。宋代高僧起宗将其分解为十图, 得诗3752首。明代学者康万民, 苦研一生, 撰下《“璇玑图”读法》一书, 说明原图的字迹分为五色, 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体, 后来传抄者都用墨书, 无法分辨其体, 给解读造成一定困难。康万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 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 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4206首;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 一往情深, 令人为之动容。《诗薮》外编卷四写道:“苏若兰璇玑诗, 宛转反复, 相生不穷, 古今诧为绝唱。”[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个地方出了这样一个才情卓著的女子, 给当地人都带来了无限荣光。据陕西武功、扶风一带的地方志等资料记载, 后人为了纪念苏蕙和窦滔, 在法门寺西北的法门镇建了一座照壁, 中央是一块青石板, 上面刻着一个纵横各29字合为841字的文字方阵。把她在法门寺住过的小巷取名为“织锦巷”, 并专门为她修了“织锦台”;她漂洗过丝线的渠池被命名为“绫坑”;在她送窦滔去流沙的法门寺的北门外城墙上, 还用砖刻了“西望绫坑”四个大字以及“苏氏安机处”五个小字, 并以青石一方刻“璇玑图回文”, 嵌镶在北门照壁中间, 供人们观赏。在离城门大约十多米处, 还建了一座照壁, 上面刻有“武镇秦国”四个大字和“安南将军遗址”六个小字。但是, 这些遗迹解放后都被毁掉了。当地人称作洗锦池的绫坑在织锦巷北城门外西侧一百多米处, 据说是苏蕙织锦时洗锦的地方, 现在已经变成一块低凹的庄稼地。与织锦台相关的遗迹是窦滔墓。窦滔墓位于扶风县城门外漆水河东岸周秦坡村南。这座墓在解放后平整土地的时候被毁掉了。清朝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书写有“前秦安南将军窦滔墓”的石碑被埋于地下, 只露出碑头在地面。1983年宝鸡市文物局在原地恢复了窦滔的墓堆, 并把石碑周围的土挖开, 露出了碑身, 同时在原石碑旁加立了书有“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滔墓”的水泥碑。
苏蕙在手帕上织出“璇玑回文诗”, 不仅创造了文学上的奇迹, 而且也创造了纺织上的奇迹。她把诗与织锦结合, 形成了奇特的服饰文化, 演绎了美丽凄婉的爱情传奇, 并对后世关中男女的爱情婚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传承演化, 逐渐形成了关中独特的民间风俗, 也催发了秦地纺织、刺绣的发展与兴盛。所以, 苏蕙和窦滔离合悲欢曲折而又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影响十分深远, 武功、扶风一带, 甚至关中西部各县男女青年在初次相见时 (即相面) , 女子若相中男子, 都要郑重地送给男子一个自己精心织出的漂亮的手帕。在结婚时, 女方还要织许多三色以上的花手帕, 分别赠送给婆家的亲戚、邻居或朋友, 用意在于让丈夫不要三心二意, 对待妻子的爱情要专一。这种做法后来逐渐形成了传统的关中地方婚姻礼俗。
苏蕙为什么要把代表自己心志和感情的诗织在手帕上, 送给自己的爱人?从人文的角度来说, 这是具有隐喻意义的。在手帕上织出情诗是一种特别的表达, 把诗组成璇玑图形, 象征了天;用五色 (黑、绿、黄、蓝、红) 区分不同文字, 暗合了五行;手帕八寸见方, 与中国古代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观念是吻合的, 所以其中的文化蕴涵是丰富而深刻的, 既可以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去认识, 又可以从“天人相分”的角度去认识。苏蕙所织的手帕上的诗打动和感化了她心爱的人, 丈夫最终回心转意, 与她和好, 符合孟子所倡导的“五伦”之义中的夫妇之情义。荀子有这样一段名言:“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有知, 亦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3]
二、陕西关中民间送手帕的风俗及手帕的文化学和美学意义
“帕帕头上戴”是关中八大怪中的一怪。关中地处北方, 一年四季风多尘沙大, 特别是每到秋天以后, 黑风黄风频繁来袭, 世称沙尘暴。许多妇女出门时, 都喜欢将手帕戴在头上。其用途, 一是刮风时可以用来遮挡灰尘, 二是天气太热时可以用来遮挡烈日, 三是天冷时还可以保暖, 四是下雨时遮护头发。在过去的关中, 在农田里可以见到干活的妇女头上顶着各色各样的手帕, 在路上也能看到行走的妇女头上顶着颜色鲜艳的手帕。所以, 在关中广大的地区, 到处都能看到妇女头顶手帕的景象, 形成了一道风雅别致的景观。特别是在武功、扶风、周至、眉县、乾县、兴平一带, 至今还流传着结婚的新媳妇要给婆家人送手帕的习俗。
可能有人会问, 陕西关中新娘结婚时给人送手帕, 代表什么意思?我们认为, 一是给筹办婚礼的人一种答谢方式, 是体现女方对男方亲属、邻居在婚礼上细心、上心和勤劳的一种感谢;二是希望男方的本家、亲戚、邻居等多多关照新娘;三是手帕在过去那个年代是流传很久的东西, 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用作擦脸、擦嘴、擦汗、擦眼泪、擦鼻涕等的物件, 而作为婚礼上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赠给所有希望得到这个礼物的人, 让他们也沾一沾喜庆的气氛, 即沾一点喜气;四是拉近新娘和周围人们情感的一种间接表达方式。以前, 农村有人家结婚, 全村人都会沾点喜气, 都希望能够得到新媳妇送的一方手帕, 所以, 村里人都以得到新媳妇送的手帕为荣幸。新媳妇给人送的手帕, 最早都是在娘家用棉线织成的, 后来农村人的经济改善了, 商业发达了, 人们就从商店里卖手帕。自己织的手帕叫土手帕, 从商店买的手帕叫洋手帕。
手帕原本不是服装本身, 只是服装的配件或随件, 但是关中妇女把它戴在头上, 使它直接具备了服装的功能, 所以它在关中人们的生活中成为实实在在的服装。手帕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事象, 它已经被美化或艺术化, 关中青年男女在相亲或结婚时以手帕相送, 标示着人们在将他们的日常生活转化为某种审美对象, 旨在从他们的服饰、外观、家居等物品中营造出一致的风尚。日常生活审美化也许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 亦即人们把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周围的环境看作是艺术的对象[4]。手帕在关中男女爱情和婚姻生活中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标志, 这说明了关中人们是有情致的, 更是解风情的。在婚恋中, 以手帕相赠, 使人们凡俗的生活有了品位。
一种事物能够成为文化, 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一是要有意义深厚的故事;二是需要经过较为漫长时间的历史传承;三是在较为广大的地域被众多的人们所接受, 从而形成一种风情习俗。陕西关中的手帕完全具备了上述的条件, 所以成为一种文化, 是当之无愧的。
以前在反映陕西人生活的影片中, 常常能看到身穿对襟夹袄或棉袄的老年妇女, 头上都戴着 (顶着) 一块黑色、白色或月白色的帕帕 (手帕) 。这种景象在过去的关中农村都能看到, 而现在却很难看到了, 因为现在的老年妇女头上不戴手帕了。原来陕西关中地区盛产棉花, 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 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保持头发的整齐和清洁。关中妇女们头戴手帕, 也成了一大风景。
在过去的关中农村, 手帕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心灵手巧和爱美的妇女们, 能把一方小小的手帕, 变换出许许多多的花样来。过去的妇女们顶在头上的手帕都很大, 有的人把它折成四四方方的几层顶在头上, 有的还用手帕把头发包起来。过去关中总是少雨、干旱, 自然就缺水, 农村没有冼澡的条件, 洗头也不方便, 留长头发的妇女就更麻烦了, 所以头上戴手帕的关键作用是使头发干净、整洁。
过去的手帕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特殊的印象——一块手帕, 有很大的魔力, 它戴在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的头上, 一个活脱脱的关中农家大妈的形象就出现了, 她给人的印象是朴素、大方、干净、利落, 而且又隐隐显现出能干的信息;如果这方手帕顶在了一位老奶奶的头上, 你一定会想到她是那么淳朴、善良, 庄重、慈祥, 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一方小小的手帕, 又像一个舞台上的小道具, 能把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媳妇打扮得花枝招展, 风流俊俏, 惟妙惟肖, 走过她的身旁, 你也会禁不住地回头张望再三;还有哪家女子爱打扮, 把一方颜色亮丽的手帕做成一种特别的形状, 绑在头发上, 更会显得妖娆美艳, 风情万种;小小的手帕若戴在了一个小姑娘的头上, 你会感觉她一定是一个清纯、活泼、可爱又小巧玲珑的人儿, 并增添了几分幽默感。这是一种生活审美化的具体表现。
当一种东西被几乎所有人都喜欢并被普遍接纳的时候, 它就成为了一种景观, 最后演变为风俗。手帕在过去的关中就是一道人文化的风情民俗景观, 被普遍地使用, 以至于人们都离不开它。法国文化学者居伊·德波在他的《景观社会》中说:“展现的东西都是美好的, 美好的东西才展现出来。”[5]
有一首歌谣唱道:“我的童年也有一块小手绢, 我只用它轻轻地擦去头上的汗……窗外的白杨树, 你可看见……”现在有了手帕纸、遮阳伞、防晒霜、口罩、太阳镜、时尚帽等现代女性生活必需品, 妇女们无论下地干活, 或者走亲戚、回娘家, 到镇上赶集, 她们头上再也不用顶一方手帕了, 她们觉得头上顶个手帕, 显得陈旧、古老、土气, 失掉了现代时尚性。如今, 关中的妇女们早已经丢弃了头戴帕帕的风习, 就是在偏远的农村也很难见到这一奇异的风景了。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过去, 在陕西关中武功县流传着一种简单却又不失浪漫的风俗——送手绢。千百年来, “手绢相赠”已成为武功婚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究其文化根源, 则与苏蕙织锦回文璇玑图有关。苏蕙的织锦回文对后世影响极大, 由织锦回文璇玑图起源的小手绢, 更被作为爱情的象征, 引发了民间送手绢的风俗。武功乃至关中至今还保留着这种送手帕的民间风俗。以手帕为信物作为定情方式, 在其他民族风俗中也流行, 比如土家族从古至今一直流行男女以手帕为定情物的风俗。最初的手帕是素帕, 多为丝织品, 不像现在市场上拥有的大小不一、图案各异、色彩斑斓、质地多样的各式手帕。在过去, 素帕也是很时髦的, 一般人用不起。
“遭孽只有郎遭孽, 一片素帕都没得, 两只衣袖揩烂了, 揩了许多桐子叶。”这首民歌是对比较遥远的过去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当时相恋的男女在劳动生活中, 送手帕擦汗、揩手, 表示互相关心和爱慕之情 (一般都是女的给男的送手帕) 。手帕随身携带方便, 用起来也方便, 又因手帕是丝织品, 可借此隐喻思 (丝) 念情人之意。过去女子将其作为定情信物, 相沿成习。也有男子给女子送手帕的习俗, 比如有民歌唱道:“郎有一块乖手帕, 放在天边雷脚下, 多情妹子从此过, 我把手帕送给她, 手帕传情好成家。”“郎送手帕妹不收, 人前人后多害羞, 收了手帕怕人讲, 不是情妹把郎丢。”
用手帕作为信物定情的方式, 早在唐代就有记载。著名诗人元稹在《莺莺传》中写了张生和崔莺莺在手帕上题诗相赠、倾吐爱慕之情的故事。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中以手帕传情的描写就更多了。当时民间流传着许多描述用手帕传情的民歌, 冯梦龙搜集的一首民歌《山歌·桐城时兴歌》这样写道:“不写情词不献诗, 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 横也丝 (思) 来竖也丝 (思) , 这般心思有谁知?”以手帕定情, 形式简单, 内容朴素, 含义丰富, 体现了男女双方爱情的纯洁和真挚。
关中多情的女子为她心爱的人赠送手帕, 作为定情之物, 并在结婚时再给婆家人送手帕, 表达多层美好的心愿, 成为婚恋文化中一种美好的习俗, 承载着浪漫而又严肃的地域风俗的内涵, 意义深远, 丰富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宝库, 值得永久传承。
现代化的生活使人活得越来也现实化, 人们急功近利地追求物质化的现实享受, 而对于浪漫性诗意型手帕文化早已不感兴趣, 这就使人失去了更多的精神性的东西。因此, 充满情趣的手帕文化与手帕美学事象最终只能存留于我们的记忆中。如果谁再头上顶一块手帕, 仿佛会显得土气。人们都热衷于追求时尚, 比如太阳伞、手巾纸、湿巾等, 然而时尚并不是一种美, 甚至是一种丑。法国文化学者罗兰·巴特指出:“时尚不过是现在对过去健忘症式的替代而已。”[6]因此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也说, “时尚是无法忍受之丑的一种形式, 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每六个月改变一次”[7]。要让它再回到我们的眼前, 只能借助于文学艺术的手段还原它的原貌, 比如小说、戏剧、电影、电视、绘画等。曾经非常熟悉的生活景象的失去, 是我们生命的悲哀与无奈。
三、结语兼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纺织企业的联姻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 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服饰活动及其文化, 既是一个时代变化的‘晴雨表’, 更是检测该时代社会生活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8]一方小小的手帕, 曾经创造过我们服饰、爱情和婚姻等诸多辉煌的生活内容, 并逐渐演化成一种特别的民情风俗, 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关于美好过去生存状态的记忆。手帕作为情感、特殊关系或者某种意愿的承载物, 它是有文化学的意义的, 代表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南宋时期的思想家叶适认为, 事物的运行演化, 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象, 于是产生了彼此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 在这种关系中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行为规范, 这就是“人文”。“人文”就是要讲道义, 讲责任, 这也是“人文”的真正含义[9]。窦滔见到了苏蕙从远方寄来的手帕以及“璇玑回文诗”, 既为爱人的一片真挚情感所打动, 更为作为一个丈夫的责任感所警惕。后世陕西关中的男女们继而以手帕相赠, 也延续了这样的人文内涵。
传承了苏蕙与窦滔重修美好婚姻的传统, 以手帕为桥梁, 沟通了苏蕙、窦滔和后世关中男女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 苏蕙、窦滔成为后世关中男女忠贞于爱情婚姻的榜样。
中华人文精神代代血脉相系, 使华夏民族的民情风俗特色鲜明, 本色不改, 活力永驻, 手帕文化就是一个特殊的代表。
在物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 尽管苏蕙、窦滔的故事渐渐模糊, 虽然布织的或丝织的手帕离我们越来越远, 使我们的记忆越来越模糊, 但是民间服饰文化却被一些有志于传承美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人们空前地重视起来, 并以经济运营的方式, 形成了著名的陕西武功县苏蕙土织布家纺企业。
悠久、深远而且厚重的传统文化, 催生了现代纺织企业与技艺, 优美、灿烂而且浪漫的文学故事, 又成为了联系传统和现代最美好的桥梁。
苏蕙的艺术创造、爱情故事以及关中的民间手帕风俗, 使我们产生了更多联想——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而厚重, 文学与艺术故事灿烂而繁多, 由此催生更多纺织企业与文化结合, 发展和开发现代纺织服装产业, 资源深厚, 前景广阔, 不可限量。
注释
1[1]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91页
2[2]据《扶风县志》关于《璇玑图织锦诗》的读法, 认为可将原图分为红、蓝、黑三色。先看红色, 手帕边围与中间呈井字形以及中内正方形中有“始平苏氏心诗璇玑图”字样;再看蓝色, 其井字形外围所夹的四个长方形、井字形内四角与井字中心正方形, 以及中心正方形周围;最后看黑色, 井字外围四角的小正方形与井字形内四周四个长方形。四围、四角红字读法从“仁”字起顺读, 每首七言四句, 逐字逐句逆读, 都形成回文。中间井字红字读法, 从“钦”字起顺读, 每首七言四句;逐字逐句逆读, 也全成回文;还可以相间一句或相间二句顺读, 两边分读, 上下分读, 均能成为完整的诗。关于蓝字从中行各借一字, 从“邵南”起, 互用分读法, 可以读出多首四言十二句诗;再取两边四字, 可以形成多首四言六句诗;而两边分读, 又能形成多首四言十二句诗;两边各连一句, 或两边遥间一句, 都能成诗;两边分读, 左右递退或互分读, 或者虚中行左右分读, 均可成多首六言六句诗或六言十二句诗, 以下三段俱同;井字内从“诗用情”起顺读, 回环读, 可成多首五言四句诗;从“思感”起横读、逆读, 从里边往外读, 从外面往里读, 或从下一句逆读, 都可以形成多首四言四句诗, 其余三段相同。关于黑字从“嗟”字起, 反复读可以得到三言十二句诗;如果左右分读, 可成多首三言十二句诗;还可以半段顺读, 可成三言六句诗;中间借一字读, 就形成多首四言六句诗;两边各借一字互用, 也可成多首四言六句诗;中间借二字互用分读, 均可读出多首五言六句诗;以下三段读法相同。井字内从“岁寒”反复读, 从外面往里面读, 从里面往外读, 或者回环读, 都可读出多首五言四句诗, 其他两段读法也相同。按图琢磨, 反复吟诵, 可读出无数首诗, 真可谓诗情泉涌, 诗趣丛生。
3[3][9]转引自: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62页, 62页
4[4][5][7]转引自周宪.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46页, 1页, 362页
5[6][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熬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65页
6[8]庄华峰等.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45页
民间风俗论文 篇2
在绥宁那地方
我的老家坐落在湖南省邵阳市西部边陲绥宁县的一个小村庄内。
那里山清水秀,有青山――可采野菜;有良田――可割稻;有竹林――可挖笋;那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邻里和谐。
清明节时,万物欣欣向荣。我会提着一个篮子跟爷爷上山采野菜。采的野菜各式各样:有蕨菜、阳荷姜、车前草……
到了秋天,田野里一片金黄,我便和爷爷一起下田割水稻。来到田野,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水稻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阵阵秋风吹过,翻起金色的浪。
我卷起裤腿,光着脚丫,准备走进水田里。一碰到水,一股清凉犹如触电般传到全身。农村的温度真的要低一些呀!我咬咬牙,忍着冷走进水田。拿起镰刀,左手握住禾蔸,右手用镰刀顺势往下往禾蔸上一割,“唰”的.一声就把稻子割下来了。之后,我又扛着几把水稻来到打谷机前脱粒。打谷机开始转动,发出轰隆轰隆的响声,我把水稻放到转轮上,只见水稻的稻粒刷刷刷,就被转轮上的勾子勾下来了。我把稻子禾蔸左翻翻,右翻翻,那上面的稻粒便都掉下来了,也有顽皮的稻粒飞溅出去……
打下的稻谷一块块地晒在坪里,像铺上了金色的地毯,书本上的文字就飞到这儿来了……
秋天的老家,水果也多,我家门前就有一棵梨树。这梨树长得高大结实,开出的花雪白雪白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每年的7、8月份,奶奶站在梨树下剪梨,爷爷爬到树上去摘梨,而我就坐在树下等吃梨。梨子又大又黄,水分充足,味道很甜。
这时候,奶奶总会提着一篮一篮的大水梨,送给东边的张爷爷,西边的李奶奶,腿脚不便的王婆婆……回来时我以为篮子是空空的,没想到奶奶的篮子里,有李奶奶的腌笋,王婆婆的土鸡蛋……礼尚往来,是绥宁邻里的一种习惯。
前几年的冬天,湖南下了场大雪,老家的竹林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只能偶尔看到竹子露出的绿。风一吹,竹子就微微摇晃,结冰的竹叶发出沙沙的快乐声。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正是挖冬笋的好时机,我跟爷爷奶奶一起来到了竹林里。放下筐子,各拿一把锄头去挖笋。我先找了一块地方,将雪扫去,寻找竹子露出的根。如果有,我就把根旁边的土挖开,因为奶奶说过,笋一般都长在竹根两旁。我抡起锄头,用力向下挖,再用力地将土翻出来。当挖到很深很深的地方时,终于看到了一点点笋尖。我小心翼翼地扒开土,生怕损伤到小笋子,扒了很久后,我用刀将笋子从根上切下来。此时我已累得大汗淋漓,不得不脱下外套,撸起袖子干活。一天下来,我们的成果就是满满一筐笋,望着这筐笋,想起绥宁的牛肉冬笋火锅,我的口水已不自觉流地出来。
我的老家,在绥宁那地方,在北纬26°16′~27°8′、东经109°49′~110°32′。
小年有哪些民间风俗 篇3
1、沐浴理发
小年的习俗之一就是沐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按民间说法正月期间是不能剪头发的,否则头发就会长不出来的,小年期间把头发剃了,直到来年过了二月二龙抬头后才可以再剪的。
2、贴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动多种多样,多是为了过大年做准备,剪贴窗花也是其中一项。
3、换灶神画像
小年这一天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4、大扫除
过了小年,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忙活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
小年的习俗
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扫尘土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贴春联
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婚嫁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小年夜的习俗简介
据了解,在中国古代,取得功名的家里,都是在腊月廿三过小年,平常的百姓家里则是在腊月廿四过小年,如今大部分的人家都会统一选择在大年的前7天也就是腊月廿三过小年,如果当年没有腊月三十,那么小年则是在腊月廿二。
目前,在中国民间,南北文化的差异也导致小年的时间也有差异。例如在南方地区大家都倾向于在腊月廿三过小年,而在北方地区,也有人选择腊月廿四这一天过小年,而台湾地区的小年,则是在除夕的前一天过。
小年究竟应该吃什么呢?同时在小年这一天会有什么习俗呢?在各地,小年都要 祭灶 ,灶神可以保佑一家人在来年红红火火健健康康。在祭灶神的时候,要放甜食在灶神边,寓意是让灶神吃了嘴甜,在玉帝说好话不说坏话。
祭灶时还要供上碗面汤(面条),俗话说: 灶王爷本姓张,一年一顿杂面场。 杂面汤是用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制成,可见灶王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民间风俗论文】推荐阅读:
春节的民间风俗作文500字05-25
山西面食风俗文化论文10-27
民间小说论文09-20
民间文学论文05-15
民间文化论文07-20
订婚风俗12-17
社会风俗10-20
风俗礼仪01-04
信仰风俗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