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儿童文学(共12篇)
英语儿童文学 篇1
随着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的确立, 越来越多的学子走进了独立学院, 开始了他们的求学之旅。英语专业因其就业时的广泛性, 成为部分文科生的首选。和一本、二本外语院校的学生一样,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要接受全面的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的训练, 同时也要了解英美社会与文化知识, 提升文化素养。英美文学就是文化知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 如何在英语专业中较好地融入文学教学, 是独立学院英语教学者深思的课题。
1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文学教学的现状和困惑
独立学院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不同于公立院校, 由于其招收的学生入学成绩低于一本、二本院校, 所以对学生定位于“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其培养计划中, 文化知识型的课程安排得稍少一些。笔者所在的独立学院将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合并为一门课程, 共计72个学时。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专用教材, 大多数教材的内容及教学时数要求都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和学校给予这门课的学时。更严重的是, 能胜任文学课教学的专业老师并不多。承担这门课的年轻老师能讲清文学史, 却驾驭不了文学作品。很多教师把文学作品赏析上成了精读课, 偏重文学教学。对作品、对人物、对写作风格的诠释, 只能依赖参考书目和网上的评论, 缺乏自己的理解, 很难引领学生赏析。而学生因其词汇量少, 接触原版作品少, 文化背景了解少, 加之缺乏老师的引导, 无法走进文学。倘若问起对某个文学作品的看法, 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单词太多了。”仅此而已, 遑论欣赏。
2 英语专业文学教学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特点, 要求担任此课教学任务的老师采取独特的教学方法, 否则很难将学生引入文学的殿堂, 领略经典的魅力。
2.1 文学史格式化
笔者所在的独立学院英美文学均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英国文学选读》和《美国文学选读》。此教材的特点是以作品赏析为主, 文学史则在序言部分用中文做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文学毫无感觉的学生来说, 这样的编排很难让学生将某个作家和它时所处的时代结合起来, 因而也就不能体会到作品和时代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 可以将集中介绍的文学史拆开和作品选读一起按时代分成若干个章节, 先讲时代特点, 时代主要文学流派的特点, 主要代表作家, 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 然后再认真阅读分析选读中的有关章节。经过这样处理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的关系。
鉴于学时的限制, 讲授文学史的方法必须有所突破, 要及时、高效。将文学史格式化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大的信息量。
下面就是几个经过格式化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史, 如表1所示。
2.2 引导学生成为文学欣赏的主体
格式化文学史可以将浩瀚的文学简单化, 但取代不了文学阅读。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入学成绩低于一本二本的学生是不争的事实, 想在毕业之后和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争取同样的就业机会, 以偏重技能型课程的学习无可厚非。如何让它们主动接受文学的熏陶, 欣赏到经典作品的魅力, 就是任课老师要思考的问题。
“走近文学”, 不是地抄下黑板上或多媒体课件上老师对作品的分析;
“走近文学”, 老师要帮学生打开的一个心结就是“生单词太多, 我看不懂。”生单词多毫无疑问是阅读的拦路虎, 但文学欣赏不同与基础英语或高级英语的阅读。后者一定要讲清句子的语法或句法, 讲单词或词组的意义, 而前者却完全可以绕开生单词 (不是完全不在意) , 将重点放在情节发展, 人物塑造方面;
“走近文学”, 是让学生自己走, 任课老师可以牵着学生的“手”, 但“步子”一定要让他们自己迈;
“走近文学”, 一定要让学生自觉走的不太难。
2.2.1“起承转合”识英诗
文学欣赏难, 最难莫过于欣赏诗歌。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我连中文诗歌都不懂, 怎么读懂英国诗歌?”那我们就从中文诗歌开始讲解。中文诗歌讲押韵, 英文诗歌也有韵, 比如十四行诗就有严格的韵律;中文诗歌有起, 承, 转, 合, 英语诗歌也有起、承、转、合, 而恰恰就是“起承转合”四个字可以将学生对英诗的畏惧减轻一半。
笔者认为:英诗中的“起”, 是诗人对人或物的客观描述;“承”是诗人用一些修辞手法对人或物作进一步描述;“转”是诗人借人或物言志;而“合”则是诗人产生的联想。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我好似一朵云独自漫游》是用以上方法诠释英诗的最佳选择。
当学生对这种诠释诗歌的模式适应了之后, 笔者再引导他们欣赏拜伦的诗歌《她在美中行》, 济慈的诗歌《希腊古瓮颂》, 阿诺德的诗歌《多佛海滩》, 就会对英诗写什么、怎样写、自己读什么, 怎样读, 似乎就能找到感觉。他们不再纠结生词, 而转而欣赏诗人怎样借修辞抒情, 怎样借景借情言志, 诗歌赏析不再遥不可及。
2.2.2 梳理情节读小说
英文原版小说在赏析中存在篇幅长, 生词多, 人物关系复杂的特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习惯了英语课上老师侧重所谓“语言点”的教学模式, 而对文学课老师在二个学时的教学中完成一篇长达五六页的英文小说选读难以适应。“生词太多了, 看不懂。”他们仍旧以为生词是阅读的主要障碍。
这又是一个误区。
生词多会妨碍阅读,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小说阅读不是精读, 小说阅读和诗歌阅读一样, 不能太纠结生词, 不需要搞清每个句子的结构, 也不需要弄清每个词或词组的用法及衍生意义。小说阅读的重点是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读懂意思尤为重要。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囿于文化知识的缺乏和阅读量少等原因的限制, 无法读懂字里行间的意思, 也无法把握人物的内心活动, 他们以为读小说无非就是记几个单词或词组而已。
如何让学生读懂英文小说, 进而喜爱读小说, 把小说作为终生的阅读任务是文学赏析课教师的责任。笔者认为可以梳理好小说的情节, 引领学生一步一步走进小说。
以阅读狄更斯的后期作品《远大前程》第39章为例。开始阅读之前, 对狄更斯和狄更斯的作品, 以及《远大前程》写作背景的简单介绍是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要做的是“读作品”。
首先“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 人物。
天气很糟糕。 (It was wretched weather, stormy and wet, strong and wet and mud, mud, mud, deep in all the streets.通常这样的天气是会有故事的。)
时间是晚上11点左右。 (I read with my watch upon the table, purposing to close my book at eleven o′clock.As I shut it, SainPaul′s and all the many church clock in the city—some leading, some accompanying, some following—struck that hour.) and I listened again, and heard the footstep stum-
有人来访 (…ble in coming on…I took up my reading—lamp and went out to thestair head.Whoever was below had stopped on seeing my lamp.)
阅读至此, 在不查阅字典的情况下, 它冗长的开场白中, 读出了故事的三要素。接下来要关注来访者。本节的关键人物麦格维奇, 从他一出场, 作者就让他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他知道受访者的名字, 并且准确地说出受访者住在公寓的第几层楼。当作者问道:“What floor do you want?”他答道:“The top, Mr.Pip.”见到Pip他很高兴。“I had seen a face that was strange to me looking up with an incomprehensible air of being touched and pleased.”incomprehensible air, 捉摸不透的神情, 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又一伏笔。除了incomprehensible air之外, 作者有引领读者关注来访者的又一神情。“He looked about him with the strongest air—an air of wondering pleasure, as if he had some part in the things he admired.” (他用最奇怪的神情上下打量, 仿佛他看到的东西中有他的功劳。)
来访者不顾Pip的无礼, 用肢体语言帮助Pip回忆起自己是谁。他“took the handkerchief from his neck and twist it round his head.”他“hug himself with both his arms and take a shivering turn across the room, looking back at me for recognition”来访者不是别人, 就是多年前Pip帮助过的逃犯。
当年的逃犯马格维奇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本章的高潮出现了。
Pip告诉马格维奇, 他现在生活很好, 因为“I had been chosen to succeed to some property.”“What property?”马格维奇问。“I don′t know.”Pip答道。“Who′s property”“I don′t know.”“Could I make a guess at your income since you come of age?As to the first figure, now.Five?”马格维奇知道Pip成年后继承的财产第一位数是5.
“Concerning a guardian.”he went on, “some larger.Maybe.Asto the first letter of that′s larger′s name, now, would it be J?”J.
马格维奇知道财产监护人的名字第一个字母是J.
Pip的真实身份真相大白。助他成为有钱的绅士的人不是臆想中的有钱人哈维莎姆小姐 (Miss Harvisham) 而是逃犯马格维奇。
作者事先埋下的两个伏笔:马格维奇的incomprehensible air和the strongest air都找到了答案。他是Pip的恩人, Pip享用的一切全都浸透着他的血汗, 他惊讶, 他自豪, 他高兴, 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作者揭示这些伏笔的方式一点也不突兀, 而是娓娓道来, 让Pip和马格维奇通过对话彼此相认。作为英国小说大师, 作者狄更斯讲故事, 制造悬念的功夫可不一般。
本章的阅读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认识Pip, 了解Pip的内心活动, 并欣赏作者剥削人物的神来之笔。
当察觉到马格维奇对自己, 对房间的一切有一种充满喜悦的似曾相识的神情时, 他很反感, 说话的语气毫不客气。 (“I had asked him to question in hospitably enough, for I resentedthe sort of bright and gratified recognition.”)
当Pip认出马格维奇曾经是自己帮助过的逃犯时, 他极不情愿地伸出自己的手, 而马格维奇握到Pip伸出的手时激动不已。Pip的冷漠, 傲慢, 与马格维奇的真诚形成水火两重天。 (Ireluctantly gave him my hands.He grasped them heartily, raisedthem to his lips, kissed, and still held them) .
马格维奇欲亲吻Pip, Pip推开了他。 (I laid a hand upon hisbreast and put him away.)
Pip居高临下, 俨然是这位逃犯的救命恩人。 (Stay!Keep off!If you are grateful to me for what I did when I was a child, I hope you have shown your gratitude by mending your way of life.如果你还对我小时候所作所为心存感激, 我认为你改过自新就已经表明了你的感激。)
此时此刻, Pip还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梦中。Pip的梦粉碎了, 当他得知马格维奇就是他所继承的财产的主人后。此时再看Pip:
马格维奇的问题越来越接近真相, Pip的回答越来越没有底气, 傲慢的Pip在一步一步退守自己的防线。
“When my lips had parted, and had shaped some words thatwere without sound.”嘴唇张开, 却发不出声。
“I faltered.”支支吾吾。
“With my heart beating like a heavy hammer…”心中打鼓。
Pip彻底崩溃了。“All the truth of my position came flashing on me;and its disappointments, dangers, disgraces, consequences of all kinds, rushed in such that I was borne down by them and had to struggle for every breath I drew.”失望, 危险, 羞愧, 各种各样接踵而来的后果, 一起涌上来, 将Pip压垮, 令他窒息。 (…I seemed to be suffocating.) Pip站在那里, 呆呆地站着, 疯狂地看着马格维奇, 感到整个房间像在被海浪冲撞一样, 天旋地转。
Pip的“远大前程”就这样被马格维奇的到来毁灭了。
Pip的人生转折发生在马格维奇向他讲述了自己如何在异国他乡, 忍受着各种煎熬, 节省下来每一分钱, 资助他成为绅士, 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后。他不再排斥马格维奇, 而是在知道马格维奇又一次成为逃犯后, 他冒着危险又一次伸出援手, 收留了他。马格维奇的经历唤醒了Pip的良知。 (…for his preservation would then have naturally and tenderly addressed my heart.自然地温柔地打动了我的心。)
Pip开始反思。 (…and it was not until I began to think that Ibegan fully to know how wrecked I was, and how the ship in which Ihad sailed was gone to pieces.) 我驾驶的人生之舟被击得粉碎。
在不用翻字典查阅任何单词的情况下, 教师就引导学生走近了Pip, 走近了狄更斯, 也走近了文学。
狄更斯在马格维奇出现时埋下的伏笔, 制造了悬念, 多变而且出人意料的情节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渴望知道马格维奇真实身份的好奇心, 会让他们继续阅读, 直到找出答案。
狄更斯在刻画Pip这个形象时, 利用他和马格维奇之间的对话, 展示了两人在表情, 语言上的鲜明对照, 让我们看到被金钱和上流社会腐蚀的年轻人, 怎样一步一步地由傲慢, 惊愕, 失望, 崩溃到新生的过程。
没有单词和词组的讲解, 没有句子结构的分析, 只有读者随着情节发展, 和主人公一起所经历的困惑, 心跳和心动。
3 结束语
英语专业的学生, 在专业学习期间接受文学经典作品的熏陶很重要。尽管学习者不是一本、二本的学生, 也许英语基础并不是那么“强悍”, 但如果讲授者方法得当, 善于引导学生, 他们是可以、而且能够走进文学的殿堂的。
参考文献
[1]狄兆俊.中英比较诗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2]辜正坤.中西诗鉴赏与翻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
[3]茅于美.中西诗歌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4]王步高.唐宋诗词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5]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英语儿童文学 篇2
even cry,it will soon stop
bedroom playground Jiang river
stacking toy with our common
blue sky,white earth
go small windmill
small horse,small flowers
show the smiling faces of his shyness
depression is now the world‘s people
offensive.Also can not be changed
especially when the time to send our young peopleinto middle age into old age
our hard life
only one night a year
temporarily used to spending
only one night a year
think of things far away
moving and pale
我想活在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世界
人们天真,善良,不互相伤害
即使吵架,也很快和好即使哭泣,也很快停止卧室里,操场上,江河边堆积着我们共同的玩具天空蔚蓝,大地洁白走到哪里都是小风车小木马,小花朵
展露出羞怯的笑脸
如今的世界叫人忧郁厌恶。又无法改变
特别是当时间把我们送入青年送入中年,送入老年我们艰辛生活,苦中作乐每年只有一个晚上
用来短暂地挥霍
每年只有一个晚上
想起遥远的事物
创编英语剧,助力儿童英语学习 篇3
一、基于“文本分析”的“英语剧”创编实践
本单元的主题是“征求别人意见”,故事围绕“Mike一家去快餐店点餐”展开。“story time ”板块呈现的是Mike、Helen和爸爸在快餐店点餐的场景。他们相互询问各自想要的食物和饮料,然后向服务员点餐。
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前,笔者指导学生将讲台布置成食品柜台,营建一种购物情境。刚刚上课,学生的注意还游散于课堂之外,通过情境布置可以将学生的心收回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
学习应由已知进入未知。笔者基于儿童原有英语知识经验,复习《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食物类单词。引导学生展开对话,复习和食物有关的词汇和询问意见的句型。
T:What is this?
S:Its a cake.
T:Would you like a cake?
S:Yes,please .
这里主要是帮助儿童回忆一些食物词汇,如ice cream、hot dog、egg、pie、sweet等。
3.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完了目标词汇coffee、tea、juice和milk等词后进行问答活动,旨在让学生正确运用a、an和some,理解不可数名词。本板块有四幅图,其中第一、二幅是Mike、Helen、Dad分别点餐,第三幅图是爸爸一个人向服务员说出三人需要的食物,第四幅图中服务员上菜后Mike、Helen 对她表示感谢。第三幅图中出现的“Anything else?”对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到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个短句,笔者在进入第三幅图前创编了一个“英语对话剧”,以此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引领儿童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4.对话操练
当学生说出一种食物的名称时,笔者追问:“Anything else?”直到学生说出所有需要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复习了食物类词汇,充分理解了“Anything else”的用法。
5.角色扮演
在学生有了足够的语言输入后,笔者扮演dad,学生扮演waitress。二者展开关于“Id like...—— Anything else?”的语言输出。之后创设了stationary shop、fruit shop、toy shop等购物场景,让学生两人一组创编英语剧,将已学过的词汇与本单元的句型融合起来:
S1:Hello.
S2:Hello. Can I help you ?
S1:Yes. Id like ten apples,please.
S2:Anything else?
S1:Id like some bananas, too.
S2:Here you are.
S1:Thank you.
二、基于儿童“英语剧”创编实践的理性思考
在儿童“英语剧”的创编实践中,教师要避免程序繁琐、生搬硬套,应立足英语文本中的“语篇”,在儿童已有英语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炼文本主线,创设儿童喜欢的情境,将各个活动环节串联起来。
1.从英语文本出发,立足儿童英语学习的已有知识经验
英语文本和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是英语剧创编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教学中不必刻意创设另类的教学情境。如本单元中的“story time”板块,笔者通过发掘场景,让学生在剧本情境中展开对话,将英语的语言输入与输出、词汇句型的新授与巩固等进行有机融合。如此,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灵动起来,学生也会自觉关注并运用语法。
2.依循文本和经验,打造儿童语法学习新的增长点
在儿童“英语剧”的创编实践中,笔者始终关注文本中的新句型、新语法知识,拓宽文本的内容,丰富文本的表现形式,将语法渗透到儿童的语用学习过程中。通过立体化的英语剧表演、对话等活动,给学生输入丰富的语言信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将内化的语言信息外化表现出来,展开语言的意义输出。在这个过程中,将新学习的语法点、语法项目嵌入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对于学习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儿童有意识地操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输出语言。
总之,在儿童英语剧创编实践中,教师要精心打造英语剧场,在立足教材文本的同时创编文本,丰富英语文本的表现形式。尊重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将儿童已有知识经验作為创编英语剧的生长点。如此,儿童才会主动学习英语知识,英语教学才会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文华小学)
英语儿童文学 篇4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育,儿童文学教学
中小学英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 即中小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进行英语学习。英语教学中的阅读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儿童文学作品。然而, 当前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育中还没有全面发挥儿童文学的教学作用, 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英语教育中开展儿童文学教学的意义, 提出了在中小学英语教育中进一步开展儿童文学教学的方法和对策, 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儿童文学在中小学英语教育中的教学作用。
一、儿童文学教学在中小学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1.儿童文学教学是中小学生语言学习的心理特征的必然要求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 要提高中小学英语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掌握中小学生语言学习的心理特征。中小学生普遍处于青少年时期, 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学习的热情, 而且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1]。青少年非常渴望接受新鲜事物, 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 青少年并没有太多的亲身实践的机会。要满足青少年接触新鲜事物的心理需求, 书籍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由于青少年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 当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情时往往采用幻想或想象的方式来进行理解, 喜欢用娱乐的方式来理解事物。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特征与成年人有很大的区别, 他们更喜欢想象丰富、语言温和、句子简短、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儿童英语文学浅显性、童稚性、奇幻性和趣味性, 非常符合青少年的语言学习心理特征, 能够锻炼青少年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满足青少年的阅读趣味和好奇心, 提高青少年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儿童文学教学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
在中小学英语教育中开展儿童文学教学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新课标的规定中,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不仅包括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使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获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还包括对学生的创新精神、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观察能力进行培养, 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能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了解等等[2]。新课标还对中小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进行了规定。
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就必须重视中小学英语教育中的课外阅读, 通过英语儿童文学故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并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培养并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观察能力。
3.儿童文学教学是改变我国传统儿童观的必然要求
我国传统的儿童观没有给儿童独立的社会地位和人格, 往往将儿童作为成人的附属品来对待。我国的儿童读物从数量上较少, 质量也普遍不高, 为儿童专门选集和编写的儿童读物很少, 而传统的《三字经》《弟子规》《立蒙训》等儿童读物大多以说教为主, 使儿童接受完全成人化的教育。在中小学英语教育中开展儿童文学教学正是改变我国传统儿童观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英语教学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促进儿童的健康和自由发展, 坚持儿童本位观。
4.儿童文学教学是培养儿童文化素养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英语教育的目的不仅包括培养和训练儿童的语言能力, 还要培养和训练儿童的文化素养, 二者相辅相成, 促进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中小学英语教育中, 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风土人情和历史地理, 开拓学生的眼界,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建立世界意识。在儿童英语文学中蕴含了丰富的英语文化信息,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 还能够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为不同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儿童英语文化作品, 能够逐步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范围, 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了解, 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二、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育在开展儿童文学教学方面的不足
1.中小学英语教师没有正确认识英语教学与儿童文学的关系
在中小学英语教育中开展儿童文学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 而当前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与儿童文学之间的关系还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3]。从本质上来说,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与儿童文学具有较大的共同点。向学生传授不同国家的生活习俗和语言文化背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提高英语教育的效率。而儿童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 能够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可以说儿童文学是一种重要的英语教学资源, 然而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教师没有受到专门的儿童文学的专业学习和熏陶, 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往往不能很好地利用儿童文学来进行英语教学。
2.英语教学中没有对儿童文学进行课程定位
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 中小学英语的课程体系中几乎没有儿童文学的课程定位, 绝大多数的中小学英语课程仍然以教材为主, 将教材作为全部的课程学习内容, 没有给儿童文学留下必要的课堂空间和时间。尽管一些学校的课外阅读作业中涉及了一些儿童文学, 但也仅限于对学生的语言技能进行锻炼, 没有发挥出儿童文学应有的教学作用。甚至一些家长和教师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 认为学生阅读儿童文学无益于提高英语成绩, 反而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 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阅读儿童文学, 这种功利化的教育模式导致了中小学英语教育中儿童文学教学的尴尬地位。
3.中小学英语教育中儿童文学的教学效率不高
虽然由于新课程标准的推动, 在我国的中小学英语课堂中增添了不少儿童文学内容, 但儿童文学的教学效率却依然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很多中小学英语教师在利用儿童文学进行教学时没有把握住儿童文学的特征。与一般的大众文学不同, 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是儿童, 其美学品格和艺术个性都比较独特。这就要求要抓住儿童文学特征以及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开展儿童文学教学,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很多中小学英语教师都很难把握住这些教学要求。很多中小学英语教师本身缺乏儿童文学的素养, 在进行儿童文学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讲解, 反复地讲解作品中的语法知识和单词, 导致整篇儿童文学作品支离破碎, 容易使学生丧失兴趣。
三、提高中小学英语教育中儿童文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鉴于儿童文学教学在中小学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中儿童文学教学存在的不足, 必须采取有力的方法和措施在中小学英语教育中全面开展和推行儿童文学教学, 将儿童文学教学的教学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1.中小学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和儿童文学教学能力
在中小学英语教育中开展儿童文学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是将英语儿童文学介绍给学生的关键角色。中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 教师本身的儿童文学素养和阅读经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将儿童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必须先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和儿童文学教学能力。中小学英语教师要正确认识儿童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扩大自己的儿童文学阅读量, 积极学习语言教学与儿童教学的理论知识。教育部门可以将儿童英语素养作为中小学英语教师岗位考核和选拔的重要指标, 并积极为中小学英语教师, 特别是农村英语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教师要掌握灵活多样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 例如, 可以让学生阅读英文版的《白雪公主》《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学生比较熟悉的儿童文学作品, 让学生通过中英文版本的对比来掌握其中的英语语言知识。还可以学生朗读优美的英文儿童诗歌, 例如TwoLittle Birds, Friends等等, 培养学生的语感。还可以采用续写故事、改编故事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例如, 让学生对《哈利波特》《魔戒》《北极特快车》等英语故事进行改编或续写。教师只有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才能够将英语儿童文学的教学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中小学生的学习行为非常容易受到学习氛围的影响,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儿童文学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既包括校园氛围、课堂教学氛围, 还包括课外学习氛围。中小学英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 经常使用多媒体、网络等技术手段, 把握学生的语言学习心理特征。例如, 教师可以开辟一个英语儿童文学学习专栏, 让学生组成课外学习小组等等。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英语儿童文学读书会、英语诗歌朗诵比赛、英语话剧等活动, 组织学生观看英语电影、学唱英语儿歌等等。
3.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要提高中小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 就必须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小学英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推荐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英语儿童文学读物, 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除传统纸质图书之外, 可以推荐学生观看英语儿童影视作品、阅读有声读物和电子书籍等等。教师要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年龄阶段, 推荐合适的英语儿童文学读物, 并从作品的词汇、语言、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进行指导, 帮助学生养成课外英语阅读的良好习惯。
总之, 在中小学英语教育中开展儿童文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和方法提高儿童文学教学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课程地位, 将儿童文学教学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并通过儿童文学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文学素养, 使中小学生能够更加自由、愉悦地进行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冷选英.少年儿童读者的阅读心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24) .
[2]曹文英, 吕杰.儿童文学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地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 (01) .
英语儿童文学 篇5
On behalf of my school holiday to all my classmates congratulations,I wish everyone a happy holiday!
I als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all the teachers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thanks and highest respect.Your teacher is not only respected,it is hard gardener.Love your school such as home,such as sub-LOVE-sheng; diligent,hard working; teaching and selfless dedication.You create a beautiful environment,you create a good quality,for your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the School to create a good foundation and conditions.Students,“61” you are most happy holiday,“61” is also our most happy day.Since:
You are the baby home,it is the hope of home.Happiness can you grow up on the home is full of singing and laughing.Children are your schools,it is hoped that the School.You can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school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You are the future of society,it is the community‘s aspirations.You ca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on the passion and friendship.The flowers are your homeland,it is the hope of the motherland.You can grow up healthy and strong,full of beautiful homeland and hope.I hope the students: a civilized,studious,independent,co-operation.Study Institute,Institute of Living,learning life,learning to create.As rich as an adult sense of responsibility,rich sense of mission,a dignified life,serious work,study happily,growth.Love for the motherland,love the party,love the people,love nature,love life,love science,love learning,love of labor.Cherish life,cherish the time and treasure friendship,cherish the opportunity to study and development.Show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concerned about the collective,caring for others.Dear teachers,classmates United,courtesy others; distinguish between right and wrong,identify the beauty and ugliness,man of integrity.Make an ideal long-term,dignified behavior,learning and good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of the successors of the communist cause.I hope teachers: work,love health,rigorous inquiry.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 policy,teaching,education simultaneously Friday.Firmly establish a sense of service,quality awareness and quality consciousness.For every student,an educational treasure every opportunity to better each lesson,do everything to promote the health of every student,harmonious,all-round development.Of life for the student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同学致以节日的祝贺,祝大家节日快乐!
我也借此机会向全体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你们既是尊敬的老师,更是辛勤的园丁。你们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你们创造了优美的环境,你们创造了优良的质量,你们为学校的发展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同学们,“六一”是你们最快乐的节日,“六一”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日子。因为:
你们是家庭的宝贝,更是家庭的希望。你们能够快乐地成长,家庭就充满欢歌与笑语。你们是学校的孩子,更是学校的希望。你们能够全面地发展,学校就充满生机与活力。你们是社会的未来,更是社会的希望。你们能够和谐地发展,社会就充满热情与友爱。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希望。你们能够茁壮地成长,祖国就充满美好与希望。
希望同学们:文明、好学、自主、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像大人一样富有责任心、富有使命感,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友谊、珍惜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关心社会、关心环境、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明辨是非、辨别美丑、为人正直。做一个理想远大、品行端庄、学习优良、身心健康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英语文学的艺术之美 篇6
【关键词】简爱 写实主义 浪漫主义
一、《Jane Eyre》中的平等观
艺术是生活的反应,但绝不是对生活简单的复制,否则作品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一部优秀了文学作品,当然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在生活来源的基础上更要立意高远,为人类灵魂追逐的远方建构一座灯塔,夏洛蒂做到了。在《Jane Eyre》中,一位平凡、瘦小的女主人公在面对爱情的时候,敢于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Do you think I can stay to become nothing to you? Do you think I am an automaton?—a machine without feelings? and can bear to have my morsel of bread snatched from my lips, and my drop of living water dashed from my cup? Do you think, because I am poor, obscure, plain, and little, I am soulless and heartless? You think wrong!—I have as much soul as you,—and full as much heart! And if God had gifted me with some beauty and much wealth, I should have made it as hard for you to leave me, as it is now for me to leave you. I am not talking to you now through the medium of custom, conventionalities, nor even of mortal flesh;—it is my spirit that addresses your spirit; just as if both had passed through the grave, and we stood at God's feet, equal,—as we are!”
这段话不仅仅是文中女主人公的呐喊,更是作者自身丰富情感的体现,即便面对渴望的爱情,即便人的相貌有美丑之别,但是越过死亡的坟墓后,站在上帝面前的灵魂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意识在当时的英国是难能可贵的。爱情是美好的,在爱情面前,我们可以高贵的渴望,但不能卑贱地祈求。
二、《Jane Eyre》中的哲学观
夏洛蒂·勃朗特充满人生哲理的情怀让她的作品更加深入人心,也正是这样的艺术手法让其作品更上一个层次,也更符合读者的阅读口味,让读者反复思索生命存在的意义。例如,“Life is too short, can not be used vengeful build hate”,的确如此,人的一生如此短暂,怎能让有限的记忆被仇恨占据呢!所以,不论我们出身贵贱、容貌美丑、都应怀揣对生命的热爱和感恩。除此以外,《Jane Eyre》中的经典对白,还揭示了当不得不放弃原本最为珍惜的东西时女主人公的复杂但却坚定的理性:
(当简发现罗切斯特先生有个精神失常的妻子之后的与罗切斯特先生的对白)
Mr. Rochester: So come out at last. You shut yourself in your room and grieve alone. Not one word of reproach.Nothing.Is that to be my punishment? I didn't mean to wound you like this. Do you believe that?I wouldn't hurt you not for the world.What was I to do? Confess everything I might as well have lost my life.
Jane: You have lost me, Edward.And I've lost you.
Mr. Rochester: Why did you say that to me? To punish me a little longer? Jane, I've been though! For the first time I have found what I can truly love. Don't take if away from me.
Jane: I must leave you.
通过这段对白,我们不难发现,作品中Jane的平等观和爱情观在哲学范畴里是相互统一的,其实作品背后所展现出来的正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真实世界观。
文学作品以生活为原型,但往往被作者赋予更高的价值观念,文学的魅力也在于此,英语文学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从Charlotte Bronte的《Jane Eyre》中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许圣东.《简爱》文学欣赏[J].青年文学家.2013(30).
英语儿童文学 篇7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之一, 但是长期以来, 教师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历史与传统、宗教思想和价值观念等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 而对于最能体现异域文化的文学作品则较少涉猎, 这就难以从根本上做到对英语语言及文化的深度学习。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重点高中, 虽然学校重视英语阅读, 但大多数教师只是指导学生阅读一些高考试题中简短且实用性较强的阅读篇章。这样的阅读指向导致了学生的阅读趋于功利性, 英语文学体验较为贫乏。笔者曾对所在学校师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不足、对复杂句式的畏难、对文学作品语言的不熟悉等, 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偏低。
文学阅读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方面, 是其他阅读文本所无法比拟的。王初明 (2009) 认为篇幅较长的英文小说, 某些词语和句型会反复出现, 通过重现强化学习者的记忆。文秋芳、周燕 (2006) 提出英语文学作品能提供丰富的语言和语境的体验, 帮助学生扩大语言输入量。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笔者学习研究了一种目前在美国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文学圈, 并尝试将其应用于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
二、理论基础
文学圈 (literature circles) 是一种以阅读小组为单位进行的阅读教学方法。这一概念是1994年由美国学者Harvey Daniels在其著作《文学圈:学生集中的教室里的呼声和选择 (Literature Circles—Voice and Choice in the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 》中提出的。此后的十几年, 美国各级学校将这一模式作为英语阅读课程的利器。根据Harvey Daniels在书中的描述, 文学圈是由几个选择同一本书的学生组成的临时阅读小组, 小组成员自主选择喜欢的书籍来阅读, 并讨论决定阅读的进度 (刘淼、金艳峰2006) 。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 每一位成员在小组中都有特定的角色和职责, 按照角色完成阅读任务, 填写讨论提纲。在完成独立的阅读之后, 小组成员见面讨论所读的内容, 在讨论会上, 每位成员按照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讨论提纲进行讨论, 将自己阅读过程中的阅读心得与其他成员进行分享。小组成员定期见面, 依次轮流各个成员的角色。最后, 完成对一本书籍的讨论之后, 又开始新一轮的“文学圈”活动。
“文学圈”特别强调“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是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 通过自身创造性的学习, 实现自主性发展的学习实践。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书籍, 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 而小组又是以一群对同一个阅读材料“志趣相投”的成员所形成的, 又给予小组合作更多的契合点。小组内各个成员的个性特征、阅读理解能力、文化背景知识等不尽相同, 可以激发彼此的学习潜能, 从而通过小组合作获得很好的学习机会。此外, 小组每个成员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自己能够胜任或者希望尝试的角色, 这样令各个成员明确自身的职责, 学习协调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 依次轮流的角色互换, 使得小组成员学会聆听不同的观点, 用多元的方法和角度分析作品。
根据邦尼·希尔 (Bonnie Hill) 、南希·约翰逊 (Nancy J.Johnson) 、凯瑟琳·诺埃 (Katherine L.Noe) 等人所著的有关文学圈的《文学圈与反应》《由文学圈开始》等书籍, 文学圈构成以读者 (学生) 为主的阅读策略, 重视不同读者不同的阅读感受以及同一读者不同时期的阅读感受, 包容不同的观点, 鼓励密集阅读和延伸阅读, 通过“角色扮演”和“积极对话”创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培养积极的阅读态度, 培养小组成员对文学的喜爱, 在阅读中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挖掘文学的多元方面。
三、“文学圈”在英语文学阅读中的具体应用
(一) 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涉及到的主要英语文学作品有德国籍犹太人安妮的《安妮日记》、根据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改编的戏剧剧本、根据小仲马的《茶花女》改编的电影《窈窕淑女》、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美国女作家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等, 此外还涉及其他一些英美文学作家的作品, 如美国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简·奥斯汀、勃朗特三姐妹、乔治·艾略特等。由于大多数文学作品出现在选修六之后, 因此, 笔者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实验文学圈阅读教学。结合人教版教材, 笔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列出了《百万英镑》《茶花女》《李尔王》《杀死一只知更鸟》《傲慢与偏见》《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尼丝·格雷》《福洛斯河上的磨坊》等英语小说;学生在自身兴趣的基础上, 又讨论增加了《双城记》《远大前程》《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月亮宝石》《环游地球八十天》等作品。
(二) 组成临时阅读小组
根据以上书单, 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书籍并以4~6人组成临时阅读小组, 不同的小组阅读不同的书。笔者应用“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开展英语文学的学习, 但刚开始学生并不了解“文学圈”, 笔者制订了一些阅读小组的准则, 并指导其“如何正确处理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如何选择恰当的讨论话题”“怎样倾听其他成员的观点并作出反馈”“讨论中发生观点冲突时该如何文明应对”等。
(三) 准备小组讨论角色
在自读准备阶段, 各个阅读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独立、认真地阅读, 然后根据自身爱好、特长等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希望挑战的角色。“文学圈”通过让学生分工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参与讨论。在“文学圈”活动初期, 笔者将各个角色先固定三个星期, 帮助学生熟悉“文学圈”阅读学习模式及各个角色的职责, 再采取一周轮换一次的做法 (姚家锐2009) 。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文学圈”理论基础上, 提出了下列“文学圈”阅读活动成员的角色及职责 (见表1) 。
(四) 填写讨论角色日志
小组成员经过自主阅读, 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的熟识, 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所扮演的角色用笔记录下来。各个成员扮演的角色不同, 所填写的角色日志也会有所不同。笔者与各小组共同讨论制订各个成员的角色日志。例如, 小组主持人提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引发讨论和思考;插图画家绘制话题需要的图片或引用相关媒体的插图, 以介绍故事情节及场景、联结者联系实际生活或自己的所见所闻挖掘作品内外的联系;文学欣赏者引导小组成员欣赏文章中的优美句子并学习写作技巧;词汇能手挖掘文中生词的特定意义;记录编辑者记录小组每个成员精彩的发言部分并编纂成册。
(五) 扮演讨论角色
扮演讨论角色, 这是阅读成果展示环节。笔者将讨论分为组内成员展示、组间交流展示和综合输出展示三种表现方式。先组内成员展示, 小组成员凭借自己已填写好的角色日志指导自己将角色任务展示出来。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 并提出问题、补充自己的见解等。也可采用组间交流展示形式, 各阅读小组将本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 其他“文学圈”小组就某一问题集中讨论, 提出本组的观点 (黄宏震2013) 。综合输出展示环节, 成员可以将自己的角色职责进一步延伸。例如, 小组成员在熟悉阅读材料内容之后, 结合自己扮演的研讨角色, 写一篇阅读体会;小组成员共同合作, 创作一个绘本故事、写推荐书评、改编故事的结局、扮演小说中的人物角色、开展佳作赏析朗诵会、制作精美的英文海报, 将小组的各项作业和各次讨论成果编纂成册。这些活动能将成员的角色作用充分发挥并展示出来。
(六) 评价讨论成效
“文学圈”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 不能用单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文学圈”教学模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鼓励学生多阅读, 借助英语文学作品这一载体, 获得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发展。评价的项目可以是小组成员讨论过程中的表现, 也可以是成员在阅读体会、绘本故事、推荐书评、戏剧表演、海报制作等展示活动中的表现。笔者采用学生自评、小组成员评价、小组之间评价与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小组成员通过“文学圈”阅读完一本书之后需要完成一个评价表。
(七) 组成新的讨论小组
当一轮“文学圈”阅读活动结束后, 小组成员重新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 “志同道合”的阅读者组成新一轮“文学圈”阅读小组 (吕旭红2013) 。在一次次循环往复中, 小组成员对“文学圈”阅读模式越来越熟悉, 不同个性、不同爱好、不同特长的小组成员在互相学习中碰撞出一轮又一轮的火花。
四、“文学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笔者将“文学圈”应用于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 遇到了一些困惑, 在尝试把握“文学圈”模式核心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 创造性地加以应用, 并提出以下实施建议。
(一) 坚持阅读完整本书
“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有一套系统的组织结构, 学生通过“文学圈”模式, 坚持阅读完整本书, 并从中有意识地贯彻阅读策略, 更能提高对作品的理解。例如阅读戏剧作品《李尔王》, 为了更透彻清晰地把握作品, 要求学生用图式勾勒出各人物的关系, 并且要能填补出《李尔王》戏剧情节的各个部分的空白, 包括背景、矛盾冲突、发展、降势和结局。笔者对像《李尔王》这种节选型课文适时进行了一些拓展, 要求学生坚持阅读完整本书, 以便对作品有个全局性的把握, 并通过拓展阅读, 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
(二) 勿以小组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是“文学圈”模式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通过小组讨论, 每个成员可以充分交流和分享各自的见解, 但是不可以只期待小组讨论后的集体观点, 以此来代替个人观点, 否则就失去了个人阅读的动力, 不利于学生自身阅读知识的积累。选修十第二单元《李尔王》的阅读课文节选了李尔王与女儿们的对白, 堪称莎士比亚作品中最为经典的场景之一, 每个成员对这些对话都会有自己的见解, 必须要自己细细揣摩, 小组讨论对此应是呈现“百家争鸣”的现象, 而不能是“大一统”的现象, 应强调个人阅读和个人见解的重要性。
(三) 迎接挑战性阅读学习
在上述扮演讨论角色环节, 已经有了不少丰富的阅读任务。“文学圈”阅读的成功, 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小组成员冲刺和挑战阅读任务获得成功后的幸福感和成就感。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李尔王》时, 设计了一些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例如, 能否把这个故事从不同人的角度来讲述, 可以是李尔王三个女儿中的任意一个, 甚至可以是以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来重新诠释《李尔王》这个故事。
结束语
英语文学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文学圈”模式应用于英语文学阅读, 既可以提供大量有效的语言输入, 又可以创造丰富的语言输出活动, 同时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笔者发现, 经过一段时间的“文学圈”模式应用于英语文学阅读的实践, 从学生的《评价讨论成效表》中可以明显地看出, 无论从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还是教师评价, 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发展均有显著提高。应用“文学圈”模式阅读英语经典著作, 可以引导学生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 感受语言的魅力、享受思维的快乐、发展独立人格, 最终实现教育对个人发展和培养的真谛。
参考文献
黄宏震.2013.以“文学圈”阅读方式促进英语课文阅读的有效开展[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12) :43-47.
刘淼, 金艳峰.2006.文学圈---阅读教学方式的变革[J].语文建设, (8) :45-47.
吕旭红.2013.英语阅读教学“文学圈”模式与传统模式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 (7) :101-105.
王初明.2009.学相伴用相随---外语学习学伴用原则[J].中国外语, (5) :53-59.
文秋芳, 周燕.2006.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 (5) :76-80.
英语儿童文学 篇8
一、解读绘本内涵意义
何为绘本,绘本在各种资料中是怎样被解释的呢?绘本,英文称PictureBook,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的历史是非常辉煌的,17世纪诞生于欧洲,20世纪三十年代,绘本传向了美国,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七十年代,台湾开始了绘本阅读,随后中国大陆引起了绘本阅读的热潮。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而21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
英文绘本原版故事较多,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述方式,是不可多得的英文样板教材,而且绘本中的句子重复、押韵,特别适合小学生阅读。在指导绘本阅读时,教师可以通过对绘本的形象讲解,让孩子们主动地参与到听故事、读绘本和说故事的过程中。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加入“读绘本、说故事”的环节,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爱上英语课。
二、推荐优秀绘本书籍
《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生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别林斯基也曾经说过:“阅读一本不合适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筛选出一些优秀绘本推荐给他们。
英语绘本有许多,如:《牛津阅读树》《体验英语》《一起作业》等。这些绘本语言生动精练,画质优美。绘本中的图画有鲜明的形象,典型的形态和富于理性的推测想象空间;绘本中的文字与孩子们的生活联系紧密,能够帮助他们扩展理解力、想象力和思考力,是以较为完美的故事呈现。因此,我们可以推荐这些绘本给孩子,让他们仔细摸索阅读,在阅读中体验快乐英语。
三、 绘本与教材融合
1. 依托绘本,探索字母教学
26个英语字母是必学的,也是英语中最为基础的。当然,也是译林版牛津英语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字母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枯燥乏味的,孩子们在学习时会昏昏欲睡。那么,要怎样做才能激起孩子们的兴致,让他们爱上字母学习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绘本资源,创设轻松自然的学习情境,让孩子们与字母交朋友,与字母做游戏,在感受字母学习快乐的同时,享受绘本阅读的喜悦。
案例: 在教26个字母之 前, 我带着孩子们阅读了绘本Chicka ChickaBoom Boom。故事从第一句话开始就含有字母,随着故事情节的延续,26个字母一一出现在孩子们眼前。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我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把绘本内容逐页呈现给他们。当他们看到字母出现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读。绘本故事放完了,他们26个字母也学完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26个字母的组成和先后顺序。显而易见,如此的阅读要比单调的讲授效率高很多。更重要的是,在阅读英文绘本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26个字母,还体验了字母们富有诗意的团结互助精神。
2. 挖掘绘本,探寻词汇教学
小学阶段的英语词汇是学习的重点,孩子们年龄小,不会用技巧记忆单词,他们总是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会让他们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笔者一直在思索,该如何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让孩子们容易记,也愿意记。此时,绘本的出现,打破了词汇教学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运用绘本故事创设趣味情境,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轻松学会单词,并丰富内心的情感世界。
案例:在教动物类单词时,我带着孩子们一起阅读Brown Bear·BrownBear What Do You See ?在阅读中,我和孩子们经历了奇妙的动物园之旅。每翻一页,我们就能看到一只新的动物,随着动物的陆续出现,韵律感极强的句型也出现了。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朗读那些简单、易懂的句子。在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他们很快记住了许多动物类单词,如:bear,bird,duck,horse,frog,cat,dog等。
走出儿童学习英语的困境 篇9
一、从心理角度来看
我们学习母语时, 无论周围的语言是简单还是复杂, 都是我们模仿、学习的素材, 因此, 我们对母语的认识没有难易之分。然而, 通常的英语教法却是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来的, 一开始就给英语学习者有难易之分的概念, 英语是越学越难, 而且在相当长的学习时间里都没有有效地掌握英语, 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众多英语学习者的心理障碍, 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我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和信心。
二、从生理的角度来看
生理研究表明:人的听觉细胞从0~3岁成长60%, 3~6岁成长20%, 6~13岁成长10%。儿童时期是人类记忆力的黄金时期, 也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丰富的语言能够刺激听觉细胞的正常生长, 而听觉细胞的正常生长更有助于语言的学习。学习母语如此, 学习英语也是如此, 错过这段时间, 要完整掌握一门语言是相当困难的。很多留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 过了13岁去国外留学, 他们的外语发音和语调总还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因此, 开始就接触丰富的语言符合我们生理的发展。
三、从音韵的角度来看
音韵是语言的语声、语调、语韵的总和。掌握音韵, 有助于发音和对语言的记忆。只有系统完整丰富的语言才可能让我们完整而准确地掌握音韵, 婴儿就是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掌握了音韵而渐渐发音说话的。所以, 英语初学者只有感受到丰富多样的语音和语调才能完整准确地掌握音韵从而能说出语音、语调都地道的英语。
四、从语言系统的完整性来看
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语法组成的系统。语音有高、有低、有长、有短, 语义有深有浅, 语法有稳定性、有不稳定性, 这构成了语言系统的科学特征:语言系统是有序和无序、稳定和不稳定、简单和复杂相结合的有机整体。也正是由于这三个要素的复杂多样性, 才构成生动活泼的语言。对语言来说, 系统的整体性是第一性的。只有在整体的语言系统中学习语言、语义、语法, 才能有效地掌握英语语言。所以, 英语学习从单词、简单句型、语法入手, 把语言的单个要素和构成要素的部分特征割裂出来, 破坏了语言系统的整体性, 使得我们的英语学习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这样也导致我们一到实际运用时, 不是用词不当, 就是语不达意。
五、从人的认知行为看
人的认识或学习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吗?起码我们学习母语的方式不是这样的。我们出生下来, 周围的一切语言无论简单或是复杂都是我们模仿学习的对象, 长大后自然就能流利地使用母语。因此, 把人的认知设定为从易到难, 从简单到复杂的模式, 是典型的机械自然观, 它直接影响了我们学好英语。
六、最后从文化的角度来看
西方不仅有科学文化传统, 同样有深厚的人文文化传统, 这些文化传统同样给我们滋养, 提升我们的人格和思想境界, 我们学英语应该要了解西方文化精神, 而不能仅仅学习所谓的日常生活英语。儿童英语内容在文化内涵方面的严重缺失, 当然也影响我们以后的英语表达水平。从以上可知, 成功的英语学习者最终都是自觉或不自觉把自己放到整体语言环境中去学习的, 而且学习语言的高手都靠背诵。辜鸿铭, 精通九国的语言文化, 曾获赠博士学位达13个之多。他深厚的西方文化素养极得益于童年背诵《浮士德》、《莎士比亚》等的经历。他后来在北京大学教英诗时, 有学生他请教掌握外语的妙法, 他答到:“先背熟一部名家著作作根基。”
十三岁以前, 儿童的学习方式以记忆为主, 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反复与背诵是儿童的专长。况且儿童有一副完美的耳朵, 对声音极为敏感, 只要所听者正确, 即能发正确之音;儿童对视觉图案的记性也特别灵敏, 一个字只要多看几次, 即能牢牢记住。又儿童天生直觉能力极强, 只要有千百句语句常在口头绕心头转, 久而久之, 自能融会旁通, 进而应用自如。
所以, 坚持让儿童背经典文章。就可以走出儿童学习英语的困境。背诵不仅可以使儿童从小感受西方优秀文化的精神, 同时也是儿童掌握精粹语言的有效方法。选择背最有文化价值的文章, 比如, 《莎翁十四行诗》、《苏格拉底的自辩》、《英文名著选》、《圣经选》。这些文章不仅具有恒久的文化价值, 而且是高度凝练的精粹语言, 是值得终生学习的。家长或者老师播放这些录音, 儿童坚持听、跟读、诵读, 既可熏习西方优秀的文化精神, 为未来中西文化的融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又可习得优雅的语言, 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英美文学与英语阅读教学 篇10
(一) 英美文学的阅读教学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课标》) 指出, 高中学生学习外语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程爱民 (2002:17) 认为:“英美文学课的首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 而不仅仅是去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或是英语水平”。这很适用于高中阶段的广大英语学习者。
因此, 在高中阶段, 一方面, 教师从英语教学方面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 帮助学生拓展视野。课堂中渗透英美文学不但能促进高中英语教学, 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培养其多元文化意识, 降低跨文化交际的焦虑。另一方面, 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社会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学生接触到这些作品时, 首先大量生动、优美的语句和地道的语言表达为学生提供了原汁原味的英语语料, 在一定量的语言“输入”之后, 学生的英语水平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 高中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
英国心理学家Botzlar在谈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时说:“要不断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虽然在高考的压力下, 学生早已厌倦了无休止的语法灌输和乏味的填鸭式教学, 但是当代的高中生, 他们对新鲜事物依然充满好奇, 内心感情丰富, 对新知识的学习拥有很强的接收能力。事实上,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操作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学生对获知英美文学的强烈渴望, 他们尤其喜爱原版小说, 学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穿插讲解英美文学的相关知识。他们希望在阅读、欣赏英美文学的过程中, 个人的精神世界也得到极大丰富。因此, 英语课堂教学除了主要围绕考点知识的传授和解题方法的训练, 英美文学的阅读教学渗透, 更有利于培养有独立意识的学生个体, 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程设置的作用和意义
根据《课标》的指导思想,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 提高跨文化意识, 要求学生通过中外文化的学习和比较,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 养成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 初步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逐步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这一指导思想, 在高中阶段将英美文学设置于英语阅读课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 丰富语言知识, 拓宽国际视野
语言学习的关键是有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 (input) , 而不是一味地把句子拆开, 逐一分析。如果目的是“应用”而不是“研习”, 按语法程序安排的课程不仅不必要, 而且不足取。对英美文学的学习更应该着眼于句子、文章, 了解它在表达什么, 再通过大量的积累去总结单词和语法的使用规律。
例如, 课堂教学中, 指导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的文章, 学生就记住了“All the word’s a stage, and all the ma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世界是个大舞台, 我们都是演员) , 学生便将此句用在演讲结尾时, 不但升华思想的深度, 而且还会与听众引起共鸣。阅读《傲慢与偏见》, 学生牢牢记住书中第一句话“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这是一个世人通晓的共识:一个有钱的单身汉一定想娶个好老婆) , 它的引申就是“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这个以“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的句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自然而然背下来。写作文时, 他们经常借用这个句式, 不但有气势, 而且便于开门见山地引出话题。学英语, 并非学习语言本身, 而是把它当作一门工具, 利用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主动地收获快乐。
这样的教学渗透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促进文学知识的普及,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净化学生的心灵, 最终可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 同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英美文学教学中, 同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课件、视频、音频材料等教学资源, 引起学生的兴趣, 更好地实现文学教学目标。如白可和白德铭 (2010:91) 提出, 利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建构以教师言语解读文本为主, 以视听解读文本为辅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 此种模式可以保证文学教学相对稳定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英美文学作品时, 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 作品的时代主题和意义,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文本, 分组合作, 利用网络等资源, 搜索相关影像资料, 翻阅相关评论报导, 更深入挖掘作品的价值。例如, 对作家和作品人物进行简单介绍时, 利用Power Point将演示型课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运用幻灯片覆盖、隐藏、层叠等技巧, 并加以精练的文字介绍, 形象直观, 使学生易于记忆和掌握。另外, 很多英国文学名著被多次拍成电影、电视剧,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选择不同版本, 例如, 夏洛蒂·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e) 的《简·爱》 (Jane Eyre) 这部作品就被改编多个版本, 而由乔治·C·斯科特 (George CScott) 和苏珊娜·约克 (SusannahYork) 饰演的版本被认为是最好的。该片忠实于原著, 故事结构更加紧凑, 爱情主题更加突出。乔治·C·斯科特的精湛表演, 将一个维多利亚时代哥特式的爱情故事演绎得凄美动人。饰演简·爱的苏珊娜·约克, 外表沉静, 含蓄内敛, 也被公认为最接近原著的精神气质。这些多媒体元素的加入,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热情。当堂呈现, 资源共享, 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其中, 课内课外两个课堂得到有效融合, 教师用较少的语言就帮助学生领悟到作家的写作风格和作品主题,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 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英语教师应有深厚的文学底蕴, 能用艺术的语言去滋润每个求知的心灵, 学生才会被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所展现的魅力所感染和折服 (张春开2012:11) 。
例如, 笔者在讲解雪莱 (Percy Bysshe Shelley) 的西风颂 (Ode to the West Wind) 时, 先当堂诵读这首诗歌, 当提到学生最熟知的最后一句“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behind?” (假如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时, 要求学生一起背诵, 顿时激起学生对这首诗歌学习的期待。接下来, 让有准备的同学介绍这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评和补充。师生互动, 课堂和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撰写读后感, 将优秀的学生习作向报刊杂志投稿, 带给学生成就感的同时, 学生也用更大热情和动力去学习英语。当然, 笔者在教学中也发现, 如果以历史为脉络要求学生去阅读年代久远而文字生涩的文学作品, 学生不但理解起来困难, 而且学生也质疑作品本身与他们生活的联系, 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丧失兴趣, 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价值大打折扣。另外, 考虑到英美文学的阅读教学课程在一个学期总课时占有课时量较少, 教师只能精挑细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甚至是里程碑式的作家和作品, 选读篇章不但要最富代表性, 而且篇幅适中、内容生动, 学生们更有乐趣去阅读。
三.结束语
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英美文学的阅读教学为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一条更有意义、更有效的教学途径。本文基于高中生的英美文学学习现状, 结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做法, 就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上的课程设置问题进行探讨。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 学生也认同这样的学习方式, 但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上让学生更全面了解英美文学作品本身, 采取何种方法更有效, 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总之,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设置英美文学相关内容, 这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白可, 白德铭.2010.文本·言语·声像—试论多媒体时代英美文学教学模式的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S1) :91-93.
[2]程爱明.2002.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 (1) :14-18.
文学素养与英语教学 篇11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学素养;语言文字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英语更是学校的一门主要课程,教师和学生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力图能熟练掌握这门语言,但结果往往差强人意。
究其原因,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课堂上,不少教师仍沿用单一的“满堂灌”的形式。即使准备再充分,讲解再细致,也难以实现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甚至还会造成学生对教师和教材过于依赖,缺失了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事实上,传统的英语教学目标的制订也有所偏差。英语学科的教学目的不单是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还要注重学生鉴赏英美国家语言文化的能力和跨文化社会能力的培养。因为,英语虽然是一种交际工具,它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人文性和思想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涉外活动日益频繁,仅仅依靠正确的语法、句型、词汇表达,哪怕是流利的语音语调,也难以做到应付自如。我们还需要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文化、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但目前,许多教师把课堂的重心放在语法分析、词汇讲解上,再补充大量习题给学生用以巩固知识点,甚至推荐一些所谓速记窍门,让学生在死记硬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虽然能掌握大量知识点(或者叫考点),在实际运用中却左支右绌,还有可能在这种枯燥的学习中逐渐丧失对英语的
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习英语的成效,必然要培养其兴趣。但如何能在英语教学中实现这一点,是许多教师感到困扰的问题。笔者以为,文学素养恰恰是一个关键。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又是艺术的语言。语言和文学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语言的精华。莎士比亚的戏剧、狄更斯的小说、狄金森的诗歌及其他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恰似充满文学色彩的语料词库。高雅、通俗、含蓄、明快,不同时代不同作家,多样的风格正体现了英语表意丰富的特点。而学生在阅读时更能身临其境,摆脱掉一味死记硬背的枯燥乏味,从而感受到不同场合不同语言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并且能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有一定了解。
不仅如此,文学素养可以说是一笔宝贵的人文财富。通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加强其语言和文化修养,并且对开阔眼界、陶冶性情、培养文化的鉴赏能力和跨文化能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璨如繁星,恰似一个万花筒般的天地,学生在其中自由地徜徉不但可以巩固其语言基本功,还能引导他们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升华其思想。
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首先,对课本中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要求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相关作家背景及作品信息资料,以锻炼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将生词和语言点作为教授重心,更要注重把握整篇文章的布局谋篇和逻辑关系,并适当介绍修辞来引起学生兴趣并展现文学之美。同时,也可以利用目前多媒体优势,运用视听法等新型教学方法。欧美原声录音、原音电影,包括唱片等等,比起书面资料来显然更加立体、直观。特别是如今学生对于欧美演艺明星也比较关注,适当引入流行的曲目、电影等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而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舞台剧则弱化了原著中抽象晦涩的一面,使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轻易深入到作品当中,从而有兴趣、有机会细致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并感悟到语言的魅力和人生的哲理。除此之外,要注意多进行课外的阅读扩展。文学作品的题材无疑是多种多样的,它们采用不同的手法,体现不同的语言特点。课本选取的虽然是经典,但在浩瀚的文学之海中毕竟只是沧海一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推荐并安排学生阅读英美文学原著,并与之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引导他们对语言文学进行鉴赏,在长期积累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总之,要想在英语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课前做好信息的搜集整理,课堂上运用朗读、视听、鉴赏等多种方法,课后进行大量扩展阅读等等,用英美文学名著的人文思想、智慧和魅力去吸引学生、征服学生。笔者相信,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学生能够更轻易找到英语入门的途径,并在长期的积累中产生持之以恒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英语儿童文学 篇12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文学阅读
英语文学融合了大量的英语词句,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提升了阅读能力。英语文学的阅读实质是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听、看、写、读能力的综合考验,它在高校英语的教学中应用价值非常高,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学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一、英语文学阅读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1.过于看重词汇和语法的积累,忽视了整体阅读理解。 当前多数的高校英语教学中,由于应试体制的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把英语学习的关键词汇和重点语法进行讲解,对英语中的词句组合、语法应用等进行讲解,忽视了英语阅读的整体性教学。对具有代表性的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只是断章取义的讲解,讲解的侧重点仍然是文章中的词句和语法,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导致英语文学阅读的教学效果不能高效的发挥出来,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也是很不利的。
2.英语文学的阅读量不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学阅读教学时,大都是以课堂讲解为主,以教材的内容为例, 在课下时间,缺少对学生阅读量的督促和掌控,而且对具体的阅读素材也缺少有效的指导,由于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的学生在课下也没有自觉的进行英语文学阅读的训练,阅读的训练只是在课堂上,这不仅会导致阅读能力的不及时衔接,而且还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有一个充足的阅读量也是十分重要的。
3.讲解方式的陈旧,缺少新意。当前很多的高校英语教学,对于英语文学阅读的训练,采用的形式是教师先对阅读素材进行整体上的通读理解,然后对文中的重难点和关键语法词句进行细讲,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的角色只是被动的记录笔记,这就导致学生不能独立的进行思考,对文章的理解速度跟不上,没有从整体上进行理解把握,对教师的依赖过重,这也给课下阅读训练带来了困难,阻碍了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4.阅读的专业性较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学阅读是其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师在英语阅读训练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材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主的,教材的内容也是以教学目标为主的,各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大同小异,不能完全的体现出高校教育的特点,学生对这种课堂性较强的文学阅读素材兴趣不是很大,不能真正的满足学生对英语专业文学阅读的需求,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英语文学阅读失去兴趣。
二、对高校英语文学阅读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改变教学方式,兼顾词法和文章的教学。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现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看重英语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忽视了文章的整体理解,这对学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对于高校英语教师来说,就要创新教学理念,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英语的词法和语句教学作为英语文学阅读的一种辅助,在英语文学阅读的过程中,对重点词法和语句进行理解,在文章的整体理解下来对重点内容进行划分,并对其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进行理解,并且对其含义延伸进行扩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进行迁移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
2.重视对学生的课下阅读安排。英语文学阅读如果只是存在于课堂上,那么所获得的阅读效果是十分微小的,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效果很小。对于这种状况,教师就要在课下给学生安排一定量的阅读,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适当的安排课下“作业”,让学生充分的利用课下时间来训练阅读水平,增加阅读量,经过课下的阅读量积累,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学阅读的接触量,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学生的阅读量到达一定的程度后,再对学生进行理解能力的深化教育。
3.适当的选择多样化的阅读素材。从现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来看,对于英语文学阅读的素材选择,大都是以英语为主要使用语言的国家社会概况来定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英语教师就要改变这种状况, 尽可能的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接近的文学阅读,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学名著,并根据教材规定的教学目标给学生的课下阅读素材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样在提高学生阅读量的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
4.树立新的教师思想,改变讲解方式。英语教师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教学思想,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教学技能水平,根据教材的内容设定,与现实生活进行融合,在此基础上,选取和实际生活联系强的英语文章。在进行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带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讲解中,跟上教师的节奏,对重要的语法和词句,可以先由学生进行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下一步的指导,教师要在整篇文章讲解结束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并对其进行延伸理解,以便于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高校英语教学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它的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改变教学理念,对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的采取措施予以改正,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英语儿童文学】推荐阅读:
儿童英语教学06-06
学前儿童英语教育07-18
儿童英语话剧表演剧本06-04
儿童英语在线启蒙经验07-24
11首儿童英语故事08-24
儿童英语教学计划08-31
儿童英语演讲稿10-05
儿童常用英语口语10-06
儿童英语学习网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