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英语教学计划

2024-08-31

儿童英语教学计划(共8篇)

儿童英语教学计划 篇1

智障儿童的英语教学计划

如何让这些特殊的孩子,开口说英语、喜欢英语这门学科呢?为此我试着了解他们,关心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采取多种方法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智障儿童在智力发展上存在着缺陷,语言的发展速度缓慢,同时非智力方面也存在着沟通能力差、依赖性强、胆小怕事、稍有困难就退缩等问题.因此英语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尤为困难。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让这些特殊的孩子,开口说英语、喜欢英语这门学科呢?为此 我试着了解他们,关心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采取多种方法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喜欢老师,从而喜欢英语这门学科

智障的孩子往往害怕与人交往。而我们的英语教学又需要学生能够大胆地说。因此无论是在英语课上还是在课后。老师都要把这些特殊的孩子看成活生生可以发展的人,树立平等的理念,以平常心接纳特殊孩子,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孩子感受老师的爱并喜欢老师。

智障孩子的学习动机具有被动性和盲目性。很多孩子都是先喜欢老师,再喜欢这个老师的课。我班有一个特殊的孩子叫唐群越,性格固执,逆反心理强,不爱讲话。开学几天都不愿进教室,第一次上英语课他就站在外面玩耍不理我,班主任劝了很久他也不理不睬。我思索了一下,微笑地走过去.向他做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告诉他我姓文,这个学期将教授他英语,然后伸出手作出握手的邀请,他犹豫片刻才不好意思地伸出手来,我趁机握住他的手问: “越越,这几天你不进教室,被很多老师批评了,是吗?”他点头,我接着问: “那你想不想要表扬呢?”他又点头,我说: “那好呀,你现在进教室,我让全班同学都表扬你,好不好?”他想了想,说“好!”于是,我拉着他的手进了教室,对全班同学说: “越越前几天不敢进教室,但他今天勇敢多了 我们一起表扬他,好不好?”全班同学都说好,我趁机教了表扬语“GOOD,GOOD,VERYGOOD”,当同学们朝越越竖起大拇指大声喊出“GOOD.GOOD,VERY GOOD” 时,他开心地笑了。此后,他再也没有旷过英语课。智障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样,有着极强的自尊心,教师只要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对他平等相待,就能得到他们的认同和喜爱。

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并修改教学目标。从而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智障儿童本身受智力所限,思维发展缓慢,认识水平较低,运用能力较差,同时受其它因素所影响,发音不准、吐词不清,语言表达不连贯、不完整,所以英语教学的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太远.而是要从智障儿童的言语特点和社会需求出发,不断修改。通过课堂教学,将课内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智障学生单纯的发音或语言训练很难取得理想的进展,所以发音吐词方面的目标不能定得太严,大部人能听懂就可以了。对学生所犯的不影响交际的口语错误,教师应尽量采取宽容的态度。不必过分挑剔学生在表达过程中的语言错误.同时还可将枯燥的语法排除在教学内容之外。中低年级的智障学生,以提高兴趣为主,可将知识重点定在字母及问候语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上,特别是字母的教学,每堂课都可让学生反复练习和巩固。字母是最容易被智障学生接受的的教学内容,当他们走上社会,也许单词和句子都难以运用,但字母就能真正走进他的生活,因为字母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地铁的的标识及我们经常说的QQ、MSN等。高年级的学生,可将重点放在日常用语的教学上,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技能训练,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只有目标合理,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英语保持长久稳定的兴趣。性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加英语教学的趣味

智障儿童学习速度缓慢,对于学习到的事物很难类化或转移到日常生活当中,理解力不好,在学习抽象的事物上有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切勿单一,要设法将教材内容转换成生动活泼的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语言实践,从而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和初步交际的能力。下面我介绍几种常用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

1.游戏法: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兴致盎然的活动中学习英语,从而提高听说能力。例如复习单词“girl”与“boy”时.可以带领学生玩这样一个游戏:教师说“girl”,女生站起来大声说: “I’nl a gir1.”,教师说“boy”,男生站起来大声说.I m a boy.”。

2.比赛法: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经常在英语课上引入竞争机制,开展比赛。如在进行日常用语对话比赛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能正确无误地说出短语,获胜者将获得全班同学的表扬。对于高年级同学,设计自我介绍的英语独自,限制时间,男女各出一名代表,获胜者将获得老师赠送的小礼物。

3.表演法:表演是指把课文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出来,它形象直观,形式自由,实用性强,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方式。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头饰,寻找适合故事主题的音乐伴奏磁带,为学生创设声情并茂的教学情景。表演分个人表演和小组表演,较长的句子和课文适合小组表演,而简单的对话适合个人表演。表演法最适合运用在反馈阶段.只要求学生上台模仿老师的表演,说完整的句子即可,如:I’m 一.He is.”.这样就会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口语的教学也就事半功倍了。

4.故事法:它能使学生各个方面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提高学生听和读的熟练度,义能培养他们说的流利度。英语故事的内容要短小精悍,便于学生记忆、理解、背诵、复述,如《小象的故事》、《小老鼠偷蛋》等,学生表演时,老师可参与并鼓励其他同学一起运用表情及肢体辅助。

5.表扬法:流利和达意是口语训练的主要目的。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用英语语言说话,要采取鼓励、赞扬的态度,注意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说话的欲望,设法多给他们一些成功的喜悦和温馨的体验,促进智残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教师要仔细倾听他们的口语,并不时用点头、微笑、表扬、小红花“弋币制)等来表现教师的反应。

6.韵律法:韵律法是我用得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小论是枯燥的单词还是活泼的chant f英语韵律儿歌)都可以运用。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升降调和有节奏的重复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学习兴趣并强化教学内容。我们教学的单词一般不超过两个音节,教学生朗读时,单音节的可采 L}j降调,双音节的可采用一升一降的音调,带着学生边读边拍手,每一个音节拍一次手,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剑集体朗读的乐趣。

四、因势利导,个别教学到位

对智障儿童要施以个别教学.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教师要一起制定有利于智障学生康复、学业进步的个别教学(训练)计划。所制定的计划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一是多提问,强化其听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是多动手实践,培养其动手能力;三是利用电教媒体及直观教具,培养埘事物的认识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智障学生潜在优势,从而达到或接近正常儿童认识水平,保证个别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

儿童英语教学计划 篇2

1计划免疫流动儿童的定义

迮文远编著的《计划免疫学》对计划免疫流动儿童定义, 是指“户口不在居住地, 或户口在本地而人在外地居住时间在3个月以上儿童[1]”。本地将流动儿童的标准定为“凡外区县流入本地区但离开户口所在乡镇或出区境的儿童”, 居住时间4个月以下的为短期流动, 4个月以上的为长期流动。

2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现状

2.1 流动儿童家长健康意识薄弱, 接受免疫主动性差。

流动人口文化知识、卫生意识和经济状况较差。其中大部分家长居无定所, 为温饱奔波, 无暇顾及儿童的预防接种;其次由于80年代开展计划免疫以来, 传染病日趋减少, 特别是小儿传染病发病率已明显下降, 因此流动儿童家长认为自家小孩未进行过预防接种也没有得传染病, 而导致不愿接种, 甚至拒绝接种, 另外个别家长因未婚生育或超生, 家长怕罚款躲避不去接种, 从而导致了部分流动儿童漏建卡、漏接种现象发生。2011年6月调查我镇的2009年6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出生的72名流动儿童, 建卡57人, 建卡率79.17%, 建证49人, 建证率68.06%, 有效接种53人, 有效接种率73.61%。

2.2 宣传教育工作不扎实, 不能持之以恒。

计划免疫人员之所以得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并取得显著的成就都与以往计划免疫宣传教育工作密不可分, 可以说群众已充分认识了计划免疫宣传教育工作的意义, 因流动儿童家长的职业比较繁杂, 大多无固定住所, 或居住条件差, 无法看到电视和收听广播的宣传, 所以常规的宣传方式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在实际走访调查中, 约80%左右流动儿童家长不知道小孩要打什么预防针, 预防什么疾病。因此计划免疫宣传教育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做的还不够, 不仅要持之以恒还不能留于形式。

2.3 计划免疫人力不足。

我镇共有53个行政村, 计划免疫人员5人, 从扩大免疫规划工作以来, 工作量明显增大, 主动搜索的流动儿童数量不够。计划免疫是一项细而繁琐、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如果计划免疫工作人力不足, 队伍不稳定, 势必对今后的计免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和不良影响。

2.4 流动人口的管理尚未取得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

公安部门对外来人口以暂居证方式管理, 尚未涉及儿童。教育部门只管理已经在学的儿童, 部门间缺乏有机的协调。由于流动人口的职业以打工、商贩为主, 儿童随家长流动性较大, 范围较广, 光靠防疫部门是不够的。

3流动儿童管理对策

3.1 政府支持, 多部门共同协作

建立地方性法规, 依法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 (包括流动儿童的管理) , 各部门应依法通力协作, 如公安、教育、工商、卫生、计生等部门齐抓共管, 形成力, 真正使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要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中有关疫情管理, 严格执行凭证入托入学制度。

3.2 建立各项流动儿童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流动儿童的建账制度, 定期开展调查摸底制度, 查漏补种制度, 及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报告制度等。重点加强建筑工地及农贸市场周围流动儿童的摸底工作, 将流动儿童管理纳入常规工作, 做好流动儿童的档案工作并定期上报。

3.3 加强组织建设, 充实计划免疫队伍

上级的防疫机构对下级应经常性进行业务培训与考核, 提高计免人员的业务素质。根据工作考核结果, 适当增加计免人员的工作报酬, 这样才能稳定思想, 巩固队伍, 使他们以更好地积极性和责任心投入到计免工作上来。

3.4 建立横向网络

各县、市、省之间应建立计划免疫横向联系网络, 建立预防接种史转索制度, 实行流动儿童出生地 (或原籍) 与现住地双管齐下, 出生地防保机构及时转、索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 现住地及时为流动儿童建立相应的计免接种卡、证, 两地建立联防制度, 互通信息, 及时联系, 消除免疫空白。

3.5 广泛宣传, 普及免疫知识

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 有针对性进行宣传,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单、标语、接种证等多种形式, 多方位的反复开展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教育, 由现在的被动搜索变为主动上门要求免疫服务。

摘要:目的 为探讨温泉镇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问题, 进一步完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措施, 以便更好地实施计划免疫工作。方法 于2011年6月对2周岁以内的流动儿童进行计划免疫状况调查。结果 有效接种率73.61%, 主要与家长的文化水平、对计划免疫的认识及家长的工作等原因有关。结论 应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

关键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推出“彩虹计划” 聚焦弱势儿童 篇3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拍摄的5部公益作品将按照电影的制作水平选择知名导演团队进行拍摄制作,其目的是将为更多的公益事件通过影视镜头向大众还原真正有深度、有触动的真实与温暖,目前56网正在与国内多个真正有意愿共同做公益的知名导演就微电影的拍摄计划进行沟通中。

“温暖2012”作为以关注弱势儿童为主方向的公益计划,希望唤起公众对打工子弟、留守儿童、贫困儿童、自闭症儿童、残障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帮助,作为一家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互联网媒体,56网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身体力行地推动着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2011年初,56网联合全球多家知名NGO组织共同发起了以“分享爱”为主题的“彩虹计划”,成为国内首个以视频网站主导的以传播公益理念、推广公益项目为核心目标,以聚合、分享、创新、时尚为核心价值观的大型公益分享平台。尤其是加入人人公司以后,56网在与人人网积极进行业务、资源整合的同时,也开始携手在公益事业领域持续发力。借助“Video+SNS”的独特资源优势,以及二者超过2亿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公益事业在社会化媒体上的传播正在呈现口碑化、创新化的趋势。

儿童国画教学计划 篇4

引导语:岁月流逝,流出一缕清泉,流出一阵芳香,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儿童国画教学计划(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国画教学计划篇1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在绘画史上历史悠久,特别经过唐、宋两代人的发展,使中国画成为现在绘画的独立体系中国画作为东方绘画的主流,体现着华夏文明的民族精神,是我国一大历史瑰宝,为使这一瑰宝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我认为中国画应从儿童抓起。

一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动,但模仿力很强,天真可爱,心理学家认为

儿童可塑性强,幻想力丰富,是学习绘画的黄金时期,爱美是人类的共性,爱画是孩子们的天性,应该说儿童都喜欢画画,通过画画,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从中获得极大乐趣。每个儿童或多或少都潜在着这种本能,儿童画画介于游戏与心理表象之间通过绘画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对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培养想象力,锻炼儿童手、眼、脑的高度和谐统一,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二为什么培养儿童想象力

想象是艺术创作的动力,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可以通过想象,把它直观的表现出来这就是艺术创造,而儿童的最大特点就是想象加幻想,儿童对于形象的感知多于思考,幻想多于现实,时空交错无拘无束这一切都是由儿童本身心理因素所决定的,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兴趣,有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在绘画上表现出简练、概括、无拘无束单纯的笔墨,这正是儿童国画的本质,这完全归结于他们自已的思维方式和绘画特点,在辅导儿童画画训练中,要积极地发挥儿童绘画的特点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在辅导儿童绘画上,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有趣的国画训练中,让儿童懂得什么是中国画怎样画中国画,同时还要启发他们,不仅要逐渐熟悉什么是传统国画,什么是现代国画,而且要画出自已心中的国画,表现自已的独特感受,这样才能充分开发儿童的想象力。

三怎样辅导儿童学国画

辅导儿童国画,要结合儿童所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引导启发式训练,很多儿童所喜欢小动物如:小鸡、小猫、小兔、小狗等。我们要抓住儿童的这一特点。从诱导儿童兴趣出发,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智力,并培养他们敏锐的感受力,在辅导国画训练中要多讲解,多做示范,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用通俗易懂、活泼简短的语言以及形象比喻,联想等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他们易于接受并使绘画兴趣大增用准确熟练的绘画技法示范,使他们较快的掌握绘画步骤和方法。如:画一群小鸡;利用墨色的渗化效果,表现出小鸡毛茸茸很可爱的感觉,小鸡要有前后左右浓淡、形态各异,多和少等变化,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绘画技法。如:画金鱼,要画出游动的感觉,用墨要有浓有淡,有轻有重,如:头要画的重一点,要用浓墨,身子要淡一些,尾要轻一些等等要把金鱼透明飘浮的感觉都画出来。这时儿童情绪激动,求知欲倍增,让他们自已动笔,鼓励他们,不怕把画画脏、画坏,少批评,多鼓励,发现一点点进步,马上给予肯定,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启发引导中学到了本领。

儿童在国画创作中,表现出脑、眼、手的随机随意运动,他们都会偶然得之出现,老师想象不到的奇特效果,这就构成了儿童国画的稚拙天趣、生动的特点,这种既“原始”又’现代‘的感觉,是我们大人永远不可企及的。

所以我们一定保护儿童这一极其宝贵的生性,训练儿童国画,理性讲解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要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大胆的发挥,自由的表现,儿童的想象力是极其独特的,因为他们什么框框都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实施潜移默化的正确引导,并进行丰富多彩的艺术熏陶是非常必要的。儿童国画水平的提高,不是条条框框,更不是机械性的训练,而是“天道酬勤”;自由想象,在训练儿童画能力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儿童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如;从一幅国画构图立意,促进了智能的增长,同时也陶冶了他们热爱国画艺术的情操。

儿童国画教学计划篇2

我们四年级的孩子,对国画只有一点点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一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国画,因此这一阶段的国画教学,我做了以下准备:

一、对儿童进行国画教学,必须选择通俗易懂、简练易学的内容作教材;

儿童虽然很小,但他们的思想比较独立,有了自己的所喜所好,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追求。儿童大都喜欢画小动物和一些色彩鲜艳而熟悉的水果或蔬菜。对儿童教学就必须用这些通俗的、常见的、儿童所能理解的、但又简单易学的东西作为教材,而不能用成人的那套山水、花鸟、人物等技法进行强化教学。根据这一点,我就从名家画苑、儿童绘画等中筛选和裁剪出一些适合儿童特点、而又被儿童所喜欢的画卷作为教材,然后对所选教材从步骤、运用方法及墨色配置三方面进行解剖,自己再反复多练,在能熟练绘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二、常规训练

画水墨画需要使用较多的工具,如:毛笔、调色盘、盛墨盆、清水盆、垫布等,儿童一时难以适用,为了使儿童能正确灵活地使用这些绘画工具,并能整洁地完成作业,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针对这一点,我采用的方法是:首先,用一定的课时向儿童介绍这些工具及其用途;其次,讲述示范使用多种工具的正确方法和姿势;最后,采用游戏的形式,指导儿童反复练习怎样收摆工具、怎样协助老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及课后收拾工作。这些事做的次数多了,再加上我每次课前反反复复地强调,使儿童逐渐领悟了这些常规的重要性,做起这些事情来也就很自觉了。

三、必须培养儿童学国画的兴趣。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是儿童学习的动力,它可以启发儿童的求知欲,调动儿童的积极性。然而它的来源并不是儿童一时的情绪冲动,而是儿童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对儿童进行国画教学还必须采取先易后难这一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儿童感到国画画容易,画国画好玩,才能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然后再逐步深入教学活动、逐步引导儿童对画国画的认识。于是,我先用游戏的形式给儿童讲解绘画的工具和基本笔锋及焦、浓、淡墨特点和配制方法,让儿童在纸上乱画,使他们感受到墨在宣纸上自然成形的现象,了解了墨色变化的基本知识,使他们更深一步的认识到画国画的工具与以前所常用的工具不同了、自己所画出来的画也不一样了,自然而然就激发了儿童学习国画的愿望;我还将收集的许多儿童国画作品给儿童看,告诉他们这是小朋友的画,在比赛中得过奖,并在许多书上刊登过。因而调动了儿童学国画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紧扣这一点,第一节课一定要上得生动有趣。使儿童有回味无穷的感觉。

四、必须抓好国画的基本技能训练

国画是由形体结构、笔峰、浓淡不一的墨色组成的具有欣赏价值的画面,要使儿童学好,就必须抓好基本技能的训练。

首先,抓好握笔姿势训练:国画是用软质的毛笔作画,它有独特的握笔方法,握笔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绘画作品的效果。而毛笔的握笔方法与以前儿童所接触过的笔的握笔方法不一样,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新事物,要想让儿童很快掌握有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讲解示范握笔的姿势、再手把手的教儿童进行练习,然后在每次作业的时候加以提醒指正,通过一段时间,儿童就能正确、轻松、自如的握笔了。

其次,抓好蘸墨技能训练:刚开始学国画的儿童,一般不大会蘸墨,不是画得较干枯、缺乏墨色变化,就是笔的水分太多,将画面浸成黑乎乎的一团。其原因就是不会用水。针对这一问题,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讲解再让儿童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使儿童掌握这一技能。然后抓好用笔技能训练:用笔方法有中峰、侧峰、卧峰等,我教这一技能时采取用形象语言来示范了讲解。如:中峰,用笔笔杆象立正、卧峰,用笔笔杆象睡觉等。然后让儿童用笔在纸上任画各种笔画,在儿童其本能区分用笔方法时,就选一些儿童喜欢的动植物进行巩固练习。如:荷花、樱桃、金鱼、虾等。

最后抓好用墨技能训练:国画在一定的程度上借助于不同墨色的变化使人产生不同感觉起到不同的艺术效果。而“用墨之妙,全在用水“,笔上含水和墨的多少,便产生了焦、浓、淡等墨色的变化。为了让儿童掌握墨的这三层变化,我先让儿童观察焦、浓、淡三层墨色的水墨色,使他们在直观上感受这三层墨色的不同。

五、布置小小画展,进行讲评工作

讲评是对儿童的作品进行较透彻的讲解和评论。通过讲评,使儿童知道什么样的画才是美的、怎样画的画最漂亮,从而形成初浅的审美观。并能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儿童国画教学计划篇3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土壤上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界美术领域中有着独特的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是我们的美好愿望。

中国画由于其特性在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难点。一是从儿童画往国画的过渡问题;二是如何处理教学中西画与国画的关系的问题。三是对现代儿童如何教授中国画的问题。

针对中国画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我做了以下方面的研究:

一、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完成儿童画向国画的过渡阶段。

(一)过渡期的教学理念

如何让学生对中国画感兴趣,教育的主体——学生有兴则来,无兴则去。由此可见,兴趣对学员学习来讲十分重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大小对学习的深度、广度、长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首位,应用教学的多种元素来激发学生兴趣,并通过不断地培养、巩固、提高,使兴趣向乐趣、志趣转变。

(二)充分利用幽默语言感染、启迪学生、营造氛围。

语言的启发性、示范性、激励性、形象性、针对性、幽默性等十分重要。就象我们大部分人都喜欢听相声、看小品一样,孩子更是喜欢幽默语言(好玩,新奇、有意思)。这种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会收到出奇制胜、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幽默语言的运用符合学生探究新奇的心理特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使学生更主动更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探究之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教师的亲合力。幽默的语言魅力,另人回味无穷,产生多种联想,扩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启发思维,挖掘潜能,使学生在思考之中对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运用自己幽默的语言艺术,能引导学生自发、自主、自觉、自由地走进教材,融入生活,会使课堂更加充满活力,充满个性,充满灵性。

二、不断完善国画教学中的针对性、可行性,逐步建立系统的教学计划

培养学生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着手,精心安排。我将长期教学分成几个阶段,每阶段分几个学期安排教学内容,从内容的横向联系、竖向联系以及横竖之间的联系来考虑。如中国画的纵向内容:山水.、花鸟、动物、人物。表现形式:水墨、彩墨、焦墨、写意、工笔、线描、青绿等。学习阶段:初级>中级>高级。教学形式:临摹>写生>创作。再如中国画的横向联系:西方绘画>中国画>等其它艺术来制定。

三、精心选编教学内容,让学生吸收多方面营养。

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一出发点,我认为只教授国画课程远远不够,还需兼顾别的学科。这样利于激发学员求知欲、触动好奇心、调动积极性、使学员从其它类型的艺术中吸取更广泛的营养,这种横向的联系可以提高纵向的深度。由此,我将教学内容安排为:中 国 画:写意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等

四、学高为师,提高示范能力。

不论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怎样可行,丰富的内容如何吸引人,形式如何鲜活,教师的爱心、细心、耐心等多因素都离不开一个重要前提,即: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绘画水平及示范能力的高低,这些因素对教学能否持久起到重要作用。

五、调动多种积极因素,促进教学的顺利发展。

儿童文学教学计划 篇5

课程类型授课对象授课教师开课单位编写日期

2008 — 2009 学年第 二 学期

儿童文学

授课教案

第 1 本

本课程共有教案 1 本

任选课 任选课

陈峭燕

中文系 2009-2-12

教材处理情况

一、总体说明

本学期的《儿童文学》是任选课。选用的教材是黄云生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这本《儿童文学教程》是为了适应高师院校本、专科学生系统学习儿童文学的需要而编写的。

这本教材较其他的儿童文学教材有着它的特点:

1、突出师范性。按照中小学教师的现代化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体现中小学教育的特点,达到师范院校教育专业大专以上水平,提供中小学教师所需的儿童文学理论和知识。

2、强调实用性。反映儿童文学理论最新研究成果个各地儿童文学教学的成功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教材内容与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提供专业技能技巧训练的可能性。教材的编写以儿童文学理论和儿童文学史基本板块。同时,以问题考察和创作、鉴赏及阅读指导等理论分析作为基本理论的延伸及补充;以作家作品的介绍和评述充实历史概述的内容。在概述之后,又编选了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每篇作品均附有简要的评析。所选之作皆为中外精品,按文体分类编排,以供教学例举和学生欣赏研究之用。

二、删减的内容

由于总授课学时只有36学时,所以不可能把教材的上、中、下三篇均讲完,只能选择一些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及文体考察和鉴赏及阅读指导等儿童文学当中最重要的、精华的内容。对于在教材中占了很大比例的中篇——儿童文学史,就只有选择一些内容灵活地穿插在授课的过程中加以简单的介绍。而下篇——儿童文学作品选评,也是有所选择地和文体考察和鉴赏及阅读指导等知识点的讲授结合起来。在授课的过程中,尽量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这本教材的师范性和实用性特点。

三、补充更新的内容

由于我校部分学生将来会从事幼儿教育,而且幼儿文学中儿童文学特点尤其明显,所以在讲课时会有意补充一些幼儿文学的知识,在给学生举例说明的时候也会着意选择一些经典的幼儿文学作品。如给学生介绍幼儿的审美心理特点、幼儿情趣的美质及如何进行幼儿童话、寓言的改编等。

四、备注

在以《儿童文学教程》为主要的讲授教材的同时,授课老师还以《儿童文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幼儿文学概论》(重庆出版社)、《儿童文学作品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新编儿童文学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儿童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教学的参考资料。同时还辅之以生动精彩的动画片、儿童影片片段及儿歌CD等,既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领略到儿童文学的魅力,也令老师的评析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具体教案(1)

一、章节:前言——呼唤儿童文学

二、课时安排:2

三、教学目的要求:

让学生明确儿童文学的学科特点,理解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重点:

明确儿童文学的学科特点。

五、教学难点:

理解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密切关系。

六、教学内容:

(一)《儿童文学》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而设的专业课。主要讲授儿童文学的特点,结合儿童年龄发展中的婴幼儿、童年期、少年前期和少年后期等阶段,详细分析不同阶段儿童文学的特点、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等。着重介绍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童话、寓言、儿童小说和儿童散文等九种不同文体及其写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儿童文学的鉴赏、批评和写作能力。

(二)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密不可分

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一文中指出:“人类社会根本改造的步骤之一,应当是人的改造,人的根本改造应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着手。”

儿童文学首要的和杰出的功能就是审美,而审美则从整体素质上提高人。

中国的教育重理性重知识,而轻感受轻陶冶,削弱了儿童文学在教育上的本质意义。

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本位,以儿童的乐趣为中心的。儿童文学家应是语言游乐场的建造者。

让幼儿快乐比让幼儿懂得一个道理要有用得多。

七、作业:

推荐学科阅读书目,要求学生课外借阅儿童文学经典书籍

八、课后反思:

具体教案(2)

一、章节: 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读者

第三节 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

第四节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二、课时安排: 6课时

三、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读者、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特点,把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四、教学重点:

对于儿童文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五、教学难点: 把握儿童文学儿童读者的特殊性,把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一)概念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范围

1、古典意义、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的范围并不一样。

2、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区别。

3、儿童文学的范围相当广阔。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读者

(一)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

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基本的阅读者和接受者。

另一方面,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看,儿童文学不仅被儿童所阅读,而且常常也被成人所接受。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下两类情况: 一类成人读者是出于“身份”或“职业”的需要走向儿童文学;

另一类情况是有些成人读者在阅读天性上、在文学心灵的深处与儿童、儿童文学有一种沟通、默契和认同感。

成人读者在儿童文学接受领域的存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成人读者是儿童文学艺术生产过程的参与者,也是儿童文学阅读过程的引导人和帮助者;另一方面,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也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二)儿童读者的特殊性

儿童读者的文学能力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文化三个层面: a)生理层面

儿童读者的阅读感受是以生理上的感觉和快感为基础的,而生理层面的感受力,也就构成了儿童读者特殊性的基础层面。b)心理层面

儿童文学的文学能力不仅需要生理机能作为基础和背景,而且更需要心理层面提供的心灵的力量。c)文化层面

儿童文学作品是一种特定文化背景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学内容。

(三)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年龄因素最为重要。这里先从其它方面论述:

性别差异 儿童读者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其文学阅读兴趣和能力会显示出性别差异。儿童读者在接受和阅读作品方面的性别差异也引起过许多作家的注意。

智力差异 智力因素与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力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导致儿童读者多样化的原因还可能来自其心理个性的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的影响。

第三节 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

(一)儿童年龄特征

儿童文学的服务对象,包括了从3岁到15岁的全部儿童。根据儿童年龄特征,我们把整个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儿期(3—6岁)、童年期(7—12岁)、少年期(13—15岁)。

(二)儿童年龄阶段适应性

儿童文学要成为儿童读者的审美对象,就必须考虑自身对儿童年龄阶段的适应性。因而,可以儿童文学作品划分为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等几个阶段。

儿童文学的年龄阶段特点,是以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的特点及其阶段性划分为客观依据的。如:

幼儿期 《小蝌蚪找妈妈》等 童年、少年期 《鲁滨逊漂流记》等

第四节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一)概论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首先是指在儿童文学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集中、更为典型的艺术品性。

其次体现了儿童审美趣味和阅读能力的特殊规范和要求。

(二)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这几个方面。举例分析。

(三)观看《小飞侠》片段,领略、分析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七、作业: 课外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从所教过的作品中体会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八、课后反思:

具体教案(3)

一、章节: 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创作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作者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创作

二、课时安排:4课时

三、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儿童文学的作者以及儿童文学的创作过程

四、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了解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也可成为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者

六、教学内容:

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创作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作者

(一)儿童文学作者的条件

首先,要有对儿童的爱心和责任感 其次,独特的生活积累 第三,特殊的审美意识

第四,特殊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儿童文学作者的类型

从社会职业身份来看,我国现阶段的儿童文学作者队伍,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专业作家,为数不多;专门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专业作家就更少。

2、少年儿童出版社或少年儿童杂志的编辑。

3、教师,尤其是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

4、中小学生。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创作

(一)儿童文学的创作过程

从操作实践来看,有两个大致的阶段: 一是艺术构思阶段; 二是语言文学表达阶段。

(二)儿童文学创作的题材类型和表述方式

从长期以来的儿童文学创作实践中,人们把儿童文学创作的题材概括成16种类型:

有家庭生活型、学校生活型、社会生活型、英雄型、冒险型、动物型等。作家、理论家刘绪源对这16种题材类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它们概括成儿童文学创作的三个最基本的母题,即:

1、爱的母题;

2、顽童的母题;

3、自然的母题。

三大母题所体现的三种审美眼光,构成了儿童文学作者的三种表述身份,这就是:

a)人身份的表述方式; b)儿童身份的表述方式;

3、人类共同身份的表述方式。

(三)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

1.主题 2.形象 3.结构 4.情节 5.语言

(四)作业: 阅读安徒生、郑渊洁、任溶溶等作家的作品。

四、课后反思:

具体教案(4)

一、章节:第三章第一节儿歌

二、课时安排:2

三、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儿歌的特征和种类,并能应用于分析作品;初步掌握儿歌创作的基本要求,并学习编创儿歌。

四、教学重点:

掌握儿歌的特征和种类。

五、教学难点:

运用有关知识来分析儿歌作品,并学习编创儿歌。

六、教学内容: 一)、历史演变

又称童谣,是幼儿口头传唱的歌谣。儿歌一词普遍使用是在“五四”后歌谣运动大发展时期。二)、特点

(一)自然合节的音乐性

(二)天真活泼的稚拙美

(三)歌戏互补的可操作性 三)、几种主要艺术形式

(一)摇篮曲。也称催眠曲,古代则名抚儿曲。摇篮曲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艺术样式。《觉觉喽》等。

(二)数数歌。这是数学和文学的巧妙结合的儿歌。数数在儿歌中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数字和有趣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达到游戏、识物启智的目的。《数蛤蟆》等。

(三)连锁调。即连珠体,或叫衔尾式。它的结构形式较为特殊,将前句末尾的词语用作后句开头的词语。《月亮毛毛》等。

(四)问答歌。也叫盘歌,或叫对歌。它利用一问一答或连问几句再连几答的形式。《谁的耳朵》等。

(五)绕口令。即拗口令或急口令。也是一种带游戏性质的儿歌特殊形式。它是

一种训练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好工具。《虎和兔》等。

(六)颠倒歌。也称错了歌、古怪歌或滑稽歌。它是通过大胆的夸张,有意地渲染违背常理的奇怪现象或“废话连篇”的一类儿歌,以期以反衬正。《听我唱个颠倒歌》等。

(七)谜语歌。用儿童歌谣形式来表述谜面的就是谜语歌。谜语歌多选用儿童习见的事物为谜,谜面也较浅近。《月亮》等。

(八)游戏歌。游戏歌是配合儿童游戏内容或伴随游戏动作的儿歌。儿童边做边唱,且歌且舞,从而提高游戏兴趣,增添欢乐情绪。《手指歌》等。

(九)字头歌。特点是每句句末字词几近相同,一韵到底,每首大抵有一个完整的意思。子字歌、儿字歌、头字歌等。四)、儿歌的欣赏 五)、儿歌的主要功能:

1、陶冶性情

2、开启心智

3、训练语言

七、作业:创作一首儿歌。

八、课后反思:

具体教案(5)

一、章节:第三章第二节儿童诗

二、课时安排:4

三、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儿童诗的特征和种类;了解儿童诗创作的要求;能对儿童诗进行分析评论;体会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

四、教学重点:

掌握儿童诗的特征和种类。

五、教学难点:

对儿童诗进行分析评论。

六、教学内容 一)、与儿歌的关系

儿童诗与儿歌是既区别又联系的两种儿童文学体裁样式。

区别在:

1、词语运用上:儿歌讲究顺口自然,有“俗味”;儿童诗在浅白晓畅中多一些“稚趣”,注重情感的纯度。

2、儿歌讲究韵律节奏,注重语音外在表现形式上的音乐感,人称“半格律诗”。儿童诗可以更自由少拘束,音乐美体现在诗意当中,人称“自由体”。

3、儿歌追求幽默、机智的谐趣,而儿童诗更关注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

4、儿歌适合于歌唱游戏,有娱乐和游戏的特质,而儿童诗更适合于吟诵听赏,讲求精神性的消费。

联系:

儿童诗与创作儿歌之间的界限并不分明。它们都是适合儿童接受的诗歌文体;同时文体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在创作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诗化的儿歌和歌化的儿童诗屡见不鲜。这类作品往往同时为儿童诗选和儿歌选收录。

二、艺术特点

1、真率明朗的情感性

2、形象鲜明的叙事性

3、稚拙活泼的趣味性

4、流畅简洁的音乐性 三)、几种常见的诗体

1、童话诗。叙事诗的一种,是童话艺术和诗歌形式的结合。它有完整的童话故事内容,其中的人物多为拟人形象。又称为诗体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2、故事诗。与童话诗的区别仅在于它讲述的是现实生活故事。《爸爸的老师》等。

3、抒情诗。指直接抒发浓烈感情的诗歌样式。《海带》等。

4、讽谕诗。一种批评、规劝的具有较明显的教育意味的儿童诗。《下巴上的洞洞》。

5、散文诗。指用散文形式写的抒情诗。《童话》等。

6、题画诗。指为画面或照片题写的诗。《蒲公英》等。四)、儿童诗的欣赏与评析

七、作业:课外阅读各种种类的儿童诗

八、课后反思:

具体教案(6)

一、章节:第三章第三节童话

二、课时安排:6

三、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童话的特征、种类和表现手法;弄清童话最本质的特征是幻想;尝试幼儿童话的改编,并能运用童话知识对童话作品进行分析评论。

四、教学重点:

掌握童话的特征、种类和表现手法。

五、教学难点:

弄清童话最本质的特征是幻想。

六、教学内容 一)、童话的历史演变

童话,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儿童文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裁之一,它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童话的发展经历了民间童话和文学童话(或称创作童话)两个历史阶段。二)、童话的三种形象类型

1、超人体童话形象

这类童话形象在民间童话中最为常见。是指那些具有超人的神奇能力、能造就超自然奇迹的形象。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

2、拟人体童话形象

这是童话故事中最普遍的童话形象,它们指的是各种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人格化的事物。如春姑娘、时间老人、风伯伯等。

3、常人体童话形象

这类童话形象指以人的本来面目出现在童话中的人物。三)、童话的特征

童话最基本的特征是其丰富多彩的幻想。幻想是童话的灵魂。童话的幻想是通过某些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夸张、象征和拟人。

1、夸张

2、象征

3、拟人

四)、童话中的艺术幻想

1、运用幻想的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在作品中设置一个幻想情境。

在这一类型的童话中,又有两种童话。一种是现实中的人物不介入幻想情境,一种是在幻想情境中引入现实人物。

第二种类型:作品中幻想情境与现实情境并存。这类作品在幻想手法的运用上也分两种:(1)幻想情境与现实情境平行存在。(2)幻想情境与现实情境有机交融。

2、运用幻想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幻想要植根于生活(2)幻想的逻辑

幻想的逻辑指使用幻想时应遵循的一些规律: A、幻想与现实要巧妙融合 B、幻想的合理性

C、幻想要基本符合自然规律 五)、童话的分类与改编

1、童话的分类:

(1)从童话的形成过程和作者看,可以分为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亦称艺术童话)。(2)从童话的体裁看,可以分为童话故事、童话诗、童话剧。(3)从童话的内容看,可以分为文学童话和知识童话。

2、幼儿童话的改编(1)主题应明确(2)脉络要清晰(3)语言要生动

以《白雪公主》和《皇帝的新装》的改写为例,加以说明。

七、作业:课外阅读中外经典童话。

八、课后反思:

具体教案(7)

一、章节:第三章第四节寓言

二、课时安排:2

三、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寓言的特征和常用的表现手法;能区别寓言和童话的异同;能进行寓言的改写。

四、教学重点:

掌握寓言的特征和常用的表现手法。

五、教学难点

寓言的改写。

六、教学内容 一)、历史形成

寓言,是一种寄托着教训和哲理的简短故事。寓言源于民间,受到神话传说的直接影响。

寓言三大主要发祥地:希腊、印度和中国。二)、寓言的特点

(1)明确的寓意。寓意是寓言的灵魂,故事必须为寓意服务。

(2)生动的比喻。寓言是借助设譬立喻的艺术手法来表达寓意的故事。生动的比喻是一篇寓言成为优秀之作的基本保证。

(3)精炼的语言。篇幅短小、情节简单是寓言在形式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三)、寓言与童话的关系

(1)、寓言和童话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1)都源于民间,受到神话、传说的直接影响。

2)都较广泛地采用拟人、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具有较强的幻想虚构性。3)都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具有象征意义。(2)、之间的诸多差异

1)寓言的情节单纯,篇幅短小,而童话的情节比较曲折丰富,结构也复杂多变,更注重对人物的刻画和细节的描写,篇幅相对较长。

2)在象征性上,寓言习惯于用概括性语言将寓意点明,训诫的意味比童话明显。

3)对幻想的表现二者也有不同的限制与要求,4)寓言不一定塑造出性格鲜明的形象,而童话对此则有较高要求,无论是常人体形象,拟人体形象还是超人体形象都必须有鲜明的性格。四)、寓言的改写(1).扩展情节(2).丰富形象(3).改变语言(4).更换主题

以《伊索寓言》中的《兔子和乌龟》以及《天鹅、梭子鱼和虾》中的改写为例加以说明。

七、作业:阅读中外一些经典的寓言。

八、课后反思

具体教案(8)

一、章节:第三章第五节儿童散文

二、课时安排:2

三、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儿童散文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儿童散文的概念、特征、分类。以及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作品分析。

四、教学重点:

儿童散文的概念、特征、分类。

五、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作品分析。

六、教学内容:

一)、儿童散文的基本特征:

1、童心和童趣是儿童散文的灵魂和核心。

2、带有故事性的叙事方式。

3、易于儿童接受的理趣。

4、优美、活泼、朴实、简约的语言特征。二)、儿童散文的分类

1.写景散文。重在描绘优美的自然风景、四季变化和季节特征。2.抒情散文。重在抒发儿童纯洁善良美好的情感。3.叙事散文。重在描写儿童生活中发生的事。4.知识散文。重在向幼儿介绍各种知识。

5.游记散文。主要叙写山水名胜、风土人情和记叙儿童旅游生活中的见闻。6.童话散文。兼具童话和散文的特点。三)、儿童散文作品分析。

分析两篇儿童散文:《冬娃》、《感觉的盒子》。

七、作业:阅读中外儿童散文。

八、课后反思:

具体教案(9)

一、章节:第三章第六节儿童故事

二、课时安排:2

三、教学目的要求:

明确儿童故事的基本概念,掌握儿童故事的特征和种类,并应用于作品分析。

四、教学重点:

明确儿童故事的基本概念,掌握儿童故事的特征和种类。

五、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运用有关知识来分析作品。

六、教学内容

一)、现代故事的概念与民间故事的区别 1.民间故事的特征 : 1)口传性 2)集体性 3)变异性 4)佚名性

2.现代概念的故事特征: 1)书面创作 2)个人创作 3)固定性

4)有明确的作者署名 二)、儿童故事的基本特征

1.结构单纯,脉络清晰。2.情节曲折新奇,趣味性强。3.主题集中明朗,有针对性。4.语言质朴、明快、口语化。三)、儿童故事的分类

1、动物故事

动物故事是以描摹动物的生活、行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富有趣味地

介绍各种动物的习性、特点,或表现它们与人类的交往关系,并间接地反映人类社会的生活。

2、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是直接源于现实生活的故事,大都取材现实儿童生活或与儿童生活有关的社会内容,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3、历史故事

指以一定史料为依据编写的故事。

4、图画故事

图画故事是一种以图画的美术形式来表现故事内容的文学样式。大致可分为两类: 1)无文图画故事

2)图文并重的故事,以图为主,以文为辅。

七、作业:课外阅读中外儿童故事。

八、课后反思:

具体教案(10)

一、章节:第三章第七节儿童小说

二、课时安排:2

三、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儿童小说的基本概念,掌握儿童故事与儿童小说的区别;掌握儿童小说的特征和种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来对儿童小说进行分析评论。

四、教学重点:

掌握儿童小说的特征和种类。

五、教学难点:

运用有关知识来对儿童小说进行分析评论。

六、教学内容:

一)、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的区别:

1、儿童故事的作者,大都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比较客观地叙述事件的进程; 儿童小说作者的立场则更自由些,可以有更多的主观情感注入作品,或者说更审美化。

2、儿童故事的价值在于故事本身,重视的是精彩事件的叙述结构;儿童小说的价值在于人物和主题,重视的是典型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深度。

3、儿童故事讲究的是讲故事的技巧;儿童小说为要加强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效果,则必须更注意精雕细刻的描写。换言之,故事是粗线条的;小说则是精细的。二)、儿童小说的文学界定

首先,儿童小说是小说。

其次,儿童小说是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小说。

判定一部小说是否儿童小说主要不是根据写的是否是少儿生活、少儿形象,而是根据作者的视角是否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状态和审美情趣,作品所产生的文学效果是否为少儿感兴趣、所接受。三)、儿童小说的分类

1、就作品形式分: 1)长篇小说

2)中篇小说 3)短篇小说

2、就作品内容分

1)生活小说。以现实生活为素材的现实小说,如《妈妈最爱谁》。2)历史小说。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内容的小说。如《杨家将》。

3)传记小说。以一个人或拖喊人的生平事迹为素材的小说,如《小妇人》。4)冒险小说。以冒险历难的事件为素材的小说,如《鲁滨逊漂流记》。5)惊险小说。以推理、破案、惊险事件为内容的小说,如《宝岛》。6)神怪小说。以虚构的神怪作为描述对象的小说,如《西游记》。

7)武侠小说。以武士、侠客、英雄豪杰作为描写对象的小说,如《童侠彪子头》。8)科幻小说。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小说,如《气球上的五星期》。9)动物小说。以动物作为主人公刻画的小说,如《雪虎》。四)儿童小说的欣赏、评论

以爱尔兰的一篇儿童小说名篇《妈妈最爱谁》为例。

七、作业:阅读《妈妈最爱谁》后写一篇鉴赏短文。

八、课后反思

具体教案(11)

一、章节:第三章第八节儿童影视文学、儿童戏剧文学

二、课时安排:2

三、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儿童影视文学、儿童戏剧文学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掌握儿童影视文学、儿童戏剧文学的特点;了解儿童影视文学、儿童戏剧文学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

掌握儿童影视文学、儿童戏剧文学的特点。

五、教学难点:

儿童影视文学、儿童戏剧文学的欣赏指导。

六、教学内容: 一)儿童戏剧文学(一)儿童戏剧文学的特点 1.结构单纯,线索明晰。2.情节生动,故事性强。3.动作性突出,富有儿童情趣。4.人物性格个性化,动作语言简洁化。

(二)儿童戏剧文学常见的类型 1.多幕剧、独幕剧 2.悲剧、正剧、喜剧

3.儿童话剧、儿童歌舞剧、儿童戏曲、儿童木偶剧、儿童皮影戏、儿童哑剧

(三)儿童戏剧文学的意义 二)儿童影视文学

(一)儿童影视文学的特征 1.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富有个性。2.情节单纯,富于悬念。3.动感突出,基调明快。

(二)儿童影视文学的意义

三)儿童戏剧文学、儿童影视文学的欣赏指导 四)作家链接、作品导读与推荐

七、作业:试欣赏一部儿童影视片,尝试写成一篇鉴赏文章。

儿童水墨画教学计划 篇6

1.教学目的:

水墨画教育的价值,并不在于孩子的绘画技能有多么熟练,或画出了什么惊人的杰作。通过水墨画教学活动,使少儿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

2.教学目标:

引导和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让孩子体会“笔墨”。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手部力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3.教材分析:

水墨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绘画之一,是用中国独有的毛笔,以水调墨、调色,画在具有渗化性能的生宣纸及其它吸水性较强的纸上的一种绘画,是在笔、墨、水综合运用下进行意象造型的画种,画面形象不拘泥于自然,讲究直抒胸怀。它历史悠久,具有简单、概括的特点,符合儿童的思维,易被儿童理解接受,水墨画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它的愉悦性、形象性、可操作性和自主性深受幼儿喜爱。通过水墨画学习,可促进手眼协调及各种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可以体验水、墨、色在宣纸上的奇妙变化和画面的笔情墨趣,了解和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点。

4.水墨国画的意义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光辉、灿烂、悠久的历史。它与西方绘画不同,有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在世界美术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让儿童从小了解、学习水墨画有着重要的意义。

儿童学画水墨画,不能作为专门化的技术训练,更不能用成人化的一套技法要求孩子,以免扼杀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儿童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学会一些儿童能够接受的简单的表现技法,让儿童借助笔、墨、水的功能来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从而陶冶他们美好的情操,启发他们潜在的智慧才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为将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创造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儿童水墨画是非常有趣的,不只是水墨游戏的表现,也突出色彩与童趣的结合,更有一番韵味。

5.儿童国画教学的课程框架

学画的方法不足一而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适应的教学方法与内容有差异。低年龄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已具备一定的临摹能力,且学习任务少,学画时间充足,家长学生能把较多精力集中到学画上,便以较快入门,为进一步学画打下扎实基本功。高年龄的学生,自控能力强,表现力丰富,内容与低年级不同,需要适当调整,并增加难度。

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学画兴趣,了解文房四宝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熟悉毛笔性能,了解用笔的正、侧、卧、逆、散的不同方法和效果,学会简单的调墨调色。内容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绘制容易的事物如水果、蔬菜、鱼虾、小动物,认识毛笔“线条”,在明暗素描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石头的皴法和一些树的画法,使水墨风景更富有生机等。

儿童英语教学计划 篇7

1 计划免疫“提供方”的影响因素

1.1 对计划免疫重视不够, 缺乏监督管理

近年来, 各级政府对防疫事业经费的划拨呈逐年下降趋势, 防疫工作经费短缺情况日益严重, 使预防接种工作难以持续有效地开展。许多乡镇卫生院“重治轻防”, 缺乏卫生技术人才,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对计划免疫等工作漠不关心。

1.2 经费、环境、工作人员条件有限

地方政府不重视计划免疫,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使计划免疫工作无保障。由于受一些不安全预防事件的影响, 部分地区教育部门对预防接种工作不予配合。另外, 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本属社会公益性工作, 但仍按广告价收费, 使本就经费不足的计划免疫工作只好望洋兴叹。农村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年龄老化, 文化素质低, 流动性大, 组织管理松散, 部分地区基层计划免疫人员外流严重[3]。村卫生室卫生条件差, 医疗设备差, 村医生业务素质低,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较多;接种记录不准确, 甚至有“纸上接种”情况;有免疫空白的现象[4]。

1.3 生物制品供应管理混乱

疫苗浪费大, 预防接种效果难以保证。目前部分地区用于计划免疫生物制品管理混乱, 营销失调, 有章不循, 监督执法力度得不到加强, 生物制品越级向下推销的价格较低, 疫苗价格差异导致非法定渠道购苗, 经济利益驱使造成私自接种, 这样一来, 疫苗存放不符合冷链运转的要求, 常温下保存疫苗、接种疫苗、超期 (>3 d) 接种疫苗现象时有发生, 其质量难以保证, 有效接种率降低[5]。

1.4 健康教育工作滞后

缺乏计划免疫的宣传和群众知识普及活动。工作人员普遍忽视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 群众难以了解计划免疫相关知识, 防疫保护意识浅薄, 对儿童接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甚至出现个别家长拒绝给儿童预防接种的现象。

2 计划免疫“接受方”的影响因素

2.1 家长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情况

调查显示, 儿童看护人文化程度、不同经济收入地区、不同儿童出生地点等都是影响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和儿童预防接种的因素。思想观念落后, 对免疫接种缺乏主动性, 导致部分家长因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而不愿意带孩子去接种的现象。

2.2 家庭经济收入及家长文化程度情况

国内外报道表明,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影响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和文化素质的问题。在偏远农村地区大多数居民经济收入少, 文化程度低;儿童看护人文化程度、不同经济收入地区、儿童出生地点等都是影响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和儿童接种的因素;而母亲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儿童计划免疫的重要因素[6]。

2.3 农村超生现象也是影响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

由于农村受经济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部分群众为躲避计划生育异地超生;超生儿童为了躲避罚款, 拒绝建卡、建证及预防接种;部分地区有时为保计划生育达标, 行政干预不让上报计划外生育儿童, 同样给计划免疫工作增加了难度[7]。

2.4 宣传预防接种力度

由于对农村计划免疫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不够, 家长不知道要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 可导致人群免疫覆盖率下降。我国计划免疫第3个85%目标审评时发现在未接种原因中, 主要是不知道要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8]。

综上所述, 知识匮乏、观念和意识差、经济收入低等是影响农村地区儿童预防接种的家长或监护人方面的因素。要改善我国目前农村儿童计划免疫现状, 应加大偏远农村地区的人群大规模计划免疫宣传力度, 加强农村计划免疫的宣传资料开发和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9]。

摘要:本文从免疫预防的“提供方”、“接受方”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儿童计划免疫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并针对我国目前农村儿童计划免疫现状, 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明确提出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活动, 改善我国目前农村儿童计划免疫现状, 保证我国免疫预防事业稳步前进。

关键词:儿童计划免疫,影响因素,农村

参考文献

[1]茅亚达, 尹桂成, 羌校君.通州市计划免疫保偿制运行分析及管理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1999, 15 (1) :45.

[2]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学调查工作手册[S].2006:9.

[3]陈映莲, 郑爱英.计划免疫工作中潜在性法律问题及防范对策[J].护理研究, 2004, 18 (4) :651-652.

[4]陈孔范.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开展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的体会[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5, 5 (6) :582.

[5]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7:489-490.

[6]王旭雯.无锡市2004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和监测系统的评价[J].职业与健康, 2006, 22 (23) :2112-2114.

[7]王稳, 韩一楠, 林茜, 等.2005年大连市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与监测评价[J].预防医学论坛, 2008, 14 (1) :49-53.

[8]郑志刚, 蒋玉艳, 杨仁聪.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 2007, 13 (6) :336-338.

儿童英语教学计划 篇8

本次活动重点围绕听障儿童家庭家长陪伴为主题进行。15组听障儿童家庭在场馆内进行了自由体验。在家长的陪伴下,孩子们与小伙伴们合作扮演小厨师、兽医、探索人体结构,模拟在建筑地场景中进行搭建房屋的游戏,培养了认知、探索、精细动作操作及社会交往等能力。

另外,1 5组听障儿童家庭还参与了为听障儿童特别策划的“里约大冒险”主题手工课程。课堂上,来自北京听力协会的老师首先带领孩子及家长进行了以音乐律动操和手指操为主的热身小游戏。之后老牛儿童探索馆内的老师带领孩子及家长们进行了“里约大冒险”主题拼图手工课程并普及了与本届奥运会相关的知识。这次为听障儿童量身定制的课程不仅增进了孩子与家长的默契,还让孩子进一步关注了社会实事与热点话题,是对于学前困境儿童艺术课程的有益尝试。

除此之外,项目工作人员在现场还向15组听障儿童家庭的家长们发放了《中国儿童中心“童+365计划”公益项目调研问卷》。结果显示,家长认为老牛儿童探索馆内的展项对听障孩子的行为、情绪、反应及注意力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并且更能够促进亲子间的陪伴与互动。

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国儿童中心面向困境儿学前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和全感官教育对困境儿童健康人格以及其社会融合的积极影响。

上一篇: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下一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