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隧道洞内检查的办法论文

2024-10-01

略说隧道洞内检查的办法论文(通用5篇)

略说隧道洞内检查的办法论文 篇1

略说隧道洞内检查的办法论文

1隧道施工中洞内勘查方法工程实例

大秦线郑重庄三线隧道,隧道位于北京市顺义县茶坞乡以东,系茶坞站至双怀线高各庄联络线和大秦复线并行的三线隧道,里程DK340+035~DK340+180,总长145m,最大埋深40m。郑重庄为一离堆山丘,南北狭长,覆盖层厚0~5m,下为寒武系下统府君山组中厚层石灰岩夹泥质石灰岩,呈单斜构造。勘测时在进口处进行了挖探及物探工作,地表未发现岩溶现象。该隧道于1988年12月28日通车运煤。施工中发现的溶洞,该隧道由铁一局四处于1985年5月开始施工,当挖至DK340+120~+132上导坑附近,发现洞顶多处沿节理裂隙和层面发育的溶蚀坑及溶洞,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及条带状分布,直径0.4~1.0m,深度不明,将打火机点燃放入洞口,洞内吹出凉风可将火吹灭。在导坑贯通后,进行查清,钻探核实。多种物探方法探测及成果,在隧道内使用地质雷达、电磁频率剖面法、联合剖面法、大地音频电场法等多种物探手段开展了综合物探工作。查明了三条岩溶发育带:DK340+75~+083,宽8m;DK340+091~+103,宽12m;DK340+116~+127,宽11m。

2岩溶与褶皱的关系

张解理发育,在地形上往往处于山区分水岭地段,雨水或地表水沿这些解理裂隙作垂直运动,然后再向两翼或沿地质构造线方向运动,故岩溶多以落水洞、漏斗、洼地等为主并具有与构造轴线一致的带状分布特征。属地下水补给区。向斜轴部在岩溶水运动系统中属聚水区或排泄区,岩溶水往往富集于轴部或循构造轴向运动,或向河流排泄。一般在向斜谷中,常发育有暗河,同时由于轴部发育的垂直裂隙的岩溶化,形成了一系列与暗河相连通的漏斗、落水洞、竖井等垂直形态。褶皱翼部在岩溶水运动系统中属径流部位,流速大,水动力作用活跃,岩溶化程度最强烈,尤以邻近向斜轴部或河谷边缘地区更甚。既发育有水平岩溶形态,也发育有与地表相联系的垂直岩溶形态。褶皱构造的.转折端是岩溶发育的集中场所。例如大巴山隧道岩溶发育程度还与褶皱构造有关,如下表为大巴山隧道施工前地下水位。隧道通过地区区域性的褶皱为九工坪―沿河乡大背斜,幅宽4~6km,长度50km。同时,两翼还形成一系列中、小型复式褶皱构造,在隧道施工中共遇到6~7组背斜、向斜构造,其轴向与大背斜保持一致。向斜核部具有储水构造,富集地下水并常形成暗河(管道)系统,向斜被断层破坏时,暗河沿断裂发育,并于相邻暗河发生水力联系。褶皱构造的转折端是岩溶发育的集中场所。下寒武统石龙洞组灰岩中,莲花池复背斜构造的主褶皱轴倾伏端和筲箕湾倒转向斜仰起端的转折部位均发育有大量的落水洞、漏斗、岩溶洼地及岩溶泉。北东部的花边褶皱,由于有利的地形条件,上述现象尤为显著。向斜仰起端以发育落水洞、漏斗与洼地等垂直形态为主;背斜的倾伏端以岩溶泉为主。这些泉水均出露于沟谷切割的最低部位,其水量随季节而变化,雨季时一般都很大,呈浑浊的涌水注入地表河沟,潮水沟岩溶泉在隧道施工前最大流量为1026L/s,是黑水河的源泉之一。

略说隧道洞内检查的办法论文 篇2

关键词:隧道;洞内控制测量;贯通误差;影响

中图分类号:U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24-0127-02

隧道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隧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开挖面的相向施工中,使其中线符合线路平面和纵断面的设计要求,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在满足限界要求的条件下正确贯通,使衬砌结构符合设计要求,以减少施工浪费和不必要的返工。对施工单位而言,洞内控制测量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贯通的精度,为保证隧洞在允许精度内贯通,本文就隧道洞内控制测量对贯通误差的影响作以下分析:

1隧道贯通误差的概述

1.1隧道贯通误差的分类

贯通误差是指在隧道施工中,由于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等误差,使得相向或同向掘进的坑道(或竖井)的两条施工中线上,具有贯通面里程的中线点不重合,两点连线的空间线段称为贯通误差。而根据其在隧道内的错开现象,一般将贯通误差分为3类:①纵向贯通误差:即与贯通面垂直的分量,其影响隧道中线的长度和线路的设计坡度;②横向贯通误差(将使隧道施工中线产生左或右的偏差):与贯通面平行的分量,其影响线路方向,如误差超出一定范围,就会引起隧道几何形状的改变,因此须对横向误差加以控制;③竖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在铅垂面上的正射投影称为高程贯通误差,简称高程误差,其将使坑道的坡度产生偏差。

1.2贯通误差限差及贯通精度要求

按《测规》规定,隧道长度小于3 000 m时,横向贯通限差为150 mm,高程贯通限差为70 mm。贯通精度要求见表1。

表1洞外、洞内控制测量的贯通精度要求

测量部位两开挖洞口间长度/m高程中

误差/mm

<3 0003 000~6 000>6 000

贯通中误差/mm

洞外45609025

洞内608012025

全部隧道7510015025

1.3隧道贯通误差的来源及分配

隧道贯通误差的主要来源为洞外、洞内控制测量,洞内施工放样误差对贯通误差的影响可归并到洞内控制误差。由于洞内受光线暗、粉尘多,通风条件差、施工干扰多、空间狭窄等限制条件,因此洞内外控制测量具有不等精度,根据误差不等精度分配原则及误差传播定律有:

my2=m洞内2+m洞外2 (1)

式中:m洞内:洞内控制误差对my的影响值;

m洞外:洞外控制误差对my的影响值。

2洞内控制测量设计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贯通精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在隧道施工前,要根据隧道洞室相向或单向开挖长度及施工贯通中误差的精度要求,估算预期的误差,确定导线施测的等级,编制隧道控制测量设计,以保证洞室开挖轴线的正确,即贯通精度,更为合理选择经济的施工测量设备和确定施工测量初步方案。

根据隧道设计开挖图,按一定比例尺用CAD或在图纸上绘出隧洞开挖平面图及贯通面位置,充分考虑开挖施工时洞内的测量环境(如通视条件及隧道施工对测量的影响)以及测量精度的提高,合理的选出导线点位置,并展于图上。

3洞内控制测量对贯通误差的影响估算

3.1导线控制误差对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影响估算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在未贯通前都是采用支导线,随施工开挖的突进向贯通面延伸。支导线的终点是支导线精度的最弱点。横向贯通中误差主要影响隧洞的贯通精度,而横向贯通中误差是由导线测角测边误差引起。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导线测角及测距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量,则可得导线测角中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δyβ为:

(2)

式中:δyβ:测角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

ρ:常数206 265″;

mβ:导线测角中误差,S;

∑RC2:观测角度的导线点到贯通面的垂直距离平方

的总和,m2。

导线测距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为δyx

(3)

式中:δyx:测距引起的橫向贯通中误差;

:导线边长相对中误差,mm;

∑Dy2:各导线边在贯通面上的投影长度平方和的总和,m2。

那么,导线测量误差在贯通面上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为:

δ2y=±(δ2yβ+δ2yx) (4)

该式是隧道工程横向贯通中误差常用的估算公式。

3.2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对竖向贯通中误差的影响估算

受洞内高程控制测量的误差影响,贯通面上所产生的高程

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h=m△(5)

式中:m△h:竖向贯通中误差;

m△: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m;

L:洞内两开挖洞口间水准路线长度,km。

确定水准路线方案后,根据测量初步方案选择的水准测量等级。在表2中选取全中误差m△。将L和m△值带入(5)式中计算出估算竖向贯通中误差m△h。当m△h大于隧洞竖向贯通中误差允许值时,应选择合符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或调整线路及提高水准等级重新计算,直至m△h小于隧洞竖向贯通中误差允许值。

表2

水准

等级m△(全中误差)/mm水准等级/mmm△(全中误差)/mm

二±2四±10

三±6五±20

3.3未贯通部分横向贯通误差估算及方案调整

此时分配给未贯通部分横向贯通误差mw按下式计算:

mw2=my2-mp2-mq2-me2 (6)

未贯通部分横向贯通误差估算值m按式(6)计算,若mg

4提高洞内控制测量精度的建议

严格按设计的控制测量等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施测中尽量采用三联脚架法,但要注意各基座与棱镜及仪器有无隙动、气泡有无偏离、对中偏离是否较大等等,如有上述情况则要对测量仪器进行检修和校正,找出问题所在。

测回间要重新对中仪器和觇标,一般3次~5次测回重新置中一次,并采用双照准法读数,两次照准读数限差为±2″,以减小对中误差和对点误差的影响,保证测角精度。水平角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每个测回的零方向读数,应均匀分配在度盘的不同位置上。

采用碘钨灯照明,为消除照准目标的相位差,照明时半测回在占标一侧照明,另半测回在占标另一侧照明。

观测时尽可能在洞内烟尘小、光亮度清晰时进行。当出现洞内烟尘过大、目标漂浮无法确定时,一定要停止观测,另选择合适时段进行。

隧洞每开挖到一定长度时要及时增设基本导线点,指导开挖的临时点要控制在2~3个以内,且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测其正确性,确保洞室开挖的正确。

隧洞每开挖到一定阶段或一定长段时要及时对导线进行检测、复测及精度估算,对因其他原因而改变设计路线方案时要对精度进行估算。

隧道的横向贯通误差随着测站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因此在测量时导线要尽可能布设成似等边直伸型导线,在测量环境允许范围内尽可能的拉长,以减小方位角传递误差。

要嚴格进行边长的投影计算,正确计算各点平面坐标。

洞内平面控制时,正式中线点由邻近的导线点以极坐标法测设在地面之后,应在中线点上安置仪器,以任意两个已知坐标点为目标测其角度。用实测角与坐标反算的角值比较,以检查中线点测设的准确性。

由于洞内空气密度不均和洞内外温差、洞内湿度等方面的影响,测量前一定要让仪器充分晾露;在测量的过程中应严格注意测量范围内是否有不良反射体、机械热源和旁折光等影响,同时测距电源启动后要停止使用对讲机。

当采用水准测量时,应进行往返观测;当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应进行对向观测;三角高程测量时,要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如垂直角的观测要同测距在同一次照准时完成,对于三角高程等级在三等及以上的高程控制测量,应采取一些提高精度的措施进行施测,如每100 m在边墙部位设立墙角水准点,以提高对中精度。

对贯通面较多的隧洞,要考虑到隧洞全部贯通后的轴线情况,对洞内有砼衬砌时,还要对相向挖的两条导线进行附合,并进行贯通误差分配或平差处理,保证洞内砼衬砌形体的正确。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隧道贯通误差中,有横向误差、纵向误差及高程误差,由于横向误差超过限值会导致隧道几何形状发生改变,而高程误差超出限值会导致隧道坡度产生偏差,因此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应对横向误差和高程误差加以控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对贯通误差进行事先估算,确定相应的测量手段和技术要求,然后根据地形特点合理布设导线网,并在测量过程中加强过程控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从而确保隧道在规范误差范围内贯通。

参考文献

1 景君堂.隧道贯通误差及其精度估算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

2 黄福贵.隧道贯通误差分配及控制方法[J].交通科技,2008(3)

3 马文勇.隧道贯通误差的估算[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3)

Discusses in the Tunnel Hole the Control Survey to Link up Error’s Influence

Li Zhuangnian

Abstract: The article from the tunnel penetration error’s classification, the penetration error tolerance and the penetration accuracy requirement, the tunnel penetration error’s origin and the assignment obtained, to elaborate in the hole the control survey design, analyzed in the hole the control survey to link up error’s influence estimate, finally proposed enhances in the hole control survey precision several suggestions, supplied the reference.

小议隧道导洞的施工办法论文 篇3

1火灾场景模拟

电缆火灾按规模可分为:由啮齿类动物咬损电缆,施工或检修中因焊接、气割等动火操作时火花落入地下空洞引燃地下电缆的初起小规模火灾;钢渣滴落到电缆上引燃电缆、钢包水泄漏等生产事故导致高温钢水流入电缆沟、电缆隧道引燃电缆、热钢料头落地、地面油污起火、油浸电气设备故障喷油流入电缆隧道等引起的大规模火灾。电缆小规模火灾模拟装置,即加热用硅碳棒温度的设定,主要依据实际测量导致电缆外表皮融化、燃烧的温度。小规模火灾模拟装置由加热用硅碳棒,大功率DC24V开关电源及温控表和S铂铑热电偶构成,设定恒定的温度为800℃。由于我国现行的产品标准[6-7]对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火灾灵敏度试验尚无相关的规定,而欧洲标准EN54-22:(E)中规定了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火灾灵敏度试验采用TF6S酒精火(90%的乙醇和10%的甲醇配置的甲基化酒精)进行,因此,大规模火灾模拟试验参照欧洲标准EN54-22:2007(E)的相关规定,采用330mm×330mm×50mm规模的酒精火。

2大规模火灾实验实验

将酒精火火源放置于电缆隧道地面中间,共进行了2次模拟试验。其中一次试验热电偶记录的温度变化所示,两次试验各探测器的响应报警时间所示。实验环境温度为15℃、湿度为43%、大气压力为101.325kPa、风速为0.13m/s,火灾模拟中CO浓度超过110×10-6。火灾响应报警时间是衡量火灾报警探测器性能的重要指标,所以研究重点为火灾初期阶段的温度变化。热电偶在开始100s的`温度变化曲线所示,为方便分析,系统记录了酒精火点燃前20s的初始温度。火灾开始60s内所有热电偶的测量值都不超过35℃,该温度为电缆隧道日常情况下可能达到的正常值,一般感温火灾探测器设定的定温报警阈值要远高于该值。假设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差温报警阈值设置在温升速度为5℃/min处,中粗虚线所示,C6~C12号热电偶的温度变化曲线均在该阈值虚线的上方。假设感温火灾探测器测量的温度值和热电偶一致,则分布在C6~C12―――6m范围内的感温火灾探测器都应该在60s以内产生报警信号。6m的间隔值或成为感温火灾探测器设计规范的重要参考值。大规模火灾的热辐射量较大,位于火源上方的非直接接触方式安装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仍然能对火灾情况做出报警响应;对于大规模的外部火灾,其着火点附近的环境温度变化迅速,因此,具有差温报警功能的缆式差定温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和分布式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对火灾的响应迅速,而只有定温报警功能的缆式定温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响应时间较为滞后。

3实验隧道

试验电缆隧道的内部尺寸为:2.6m×2.2m×15m(W×H×L)。隧道内设置双侧双排电缆桥架各8层,每层桥架长15m,宽0.6m,层间距为0.2m。隧道内为自然通风,试验中产生的烟雾通过安装在电缆桥架终端的风机系统收集和排放。参照某工程电缆隧道的实际情况,电缆桥架上铺设有动力电缆和信号电缆。通过对冶金企业实体电缆隧道的环境参数采集可知,实际电缆隧道的温度一般为20~29℃,湿度一般为49%~85%。当排风机不启动时,实测风速一般在0.1~0.4m/s。

略说隧道洞内检查的办法论文 篇4

中川铁路监理站:

在接到监理站关于管辖工点汛期灾害隐患专项作检查的通知,监理人员高度重视,立即对瓦砟沟隧道施工驻地、材料棚、施工便道、弃渣场、隧道口、以及周边的地质灾害防汛工作落实情况,行了专项检查,并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逐一排查,现将检查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1、施工单都编制了今年的防汛应急抢险预案,成立了防汛工作领导小组,以应对今年突发的汛情,对于专项防汛应急预案没有进行实际可操作性的演练。

2、雨季来临,未标制定了防汛工作值班制度。

3、瓦砟沟隧道施工现场没有按照要求储备适当的防汛物资,并挂牌警示。

4、瓦砟沟隧道施工驻地,地势较低,临近山体,离山洪排泄沟口近,存在安全隐患,雨季应及时派人24小时查看,出现情况立即组织驻地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5、瓦砟沟隧道材料棚,地势较高,周围排水沟较深,避开易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区域,无安全隐患。

6、瓦砟沟隧道施工便道,没有挤占沟渠、河道,过沟地段均埋设管道,不影响山洪排泄。局部积水严重,弯道处,雨水冲刷,水毁严重,影响施工车辆通行,存在陷车的安全隐患。要求弯道处做硬化处理,施工车辆通过弯道,减速慢行,专人指挥。

7、隧道口,洞顶截水沟均已施做,防洪排水措施妥当,边、仰坡稳定,洞口地势较高,没有倒灌现象,无安全隐患。

8、弃渣场渣土堆放整齐、稳定,没有侵占河沟,不影响山洪排泄,无安全隐患。

9、瓦砟隧道口及生活区周边,各沟口山洪排泄顺畅,周边山体整体性好,无雨水冲刷、孤石失稳滚落的安全隐患。

为保障汛期安全生产和如期完成施工任务,消灭安全隐患,特要求施工单位作出以下整改措施:

1、就防汛应急抢险预案择机进行实际可操作性的演练。

2、对瓦砟沟隧道制定汛期值班制定,按照汛期管理制定认真落实每项工作。

3、在瓦砟沟隧道配备铁锹、编织袋、防洪泵等专用防汛抢险物资,并挂牌警示。

隧道洞口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 篇5

为加强隧道施工标准化管理,保证隧道安全、文明施工,特制定隧道洞口、洞内场地布置及进出洞管理办法,具体如下:

一、总则

1、加强隧道施工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隧道洞口场地布置,促进安全文明施工,做好标准化工地建设。

2、有效掌握洞内作业人员数量、工作状况,保证隧道作业人员施工安全。

二、隧道洞口布置

1、洞口场地布置参照附图1.隧道洞口场地布置示意图,具体可根据现场实际地形适当调整。

2、洞口临时实施建设不得设置在挡土墙下、边坡上方、低洼地带、雨季易发生滑坡、泥石流、洪水地段。

3、洞口场地布置同时,在进洞前应先做好洞口的防排水设施、边仰坡防护,再进行洞口开挖,尽早修建洞门及洞口衬砌,以确保洞口稳定和施工安全。

4、洞口30米范围场地必须采用C20混凝土硬化,厚度不得小于15cm,且行车道处要加强硬化。

5、洞口场地设置围墙或围栏, 实行封闭化管理。

6、洞口必须设置污水沉淀池,上面设盖板,经常清淤保持洞内排水通畅,沉淀池位于隧道口一侧。

7、洞口必须设置施工状态牌,长100cm、宽80 cm,状态牌为红字白底,采用黑体字,具体见附图1。

8、隧道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洞口通风机的安装位置宜在洞口前方20米以外,通风机前后5米范围内不得堆放杂物,通风机进口应设置铁箅。

9、隧道口应备有抢救物资设备,如工字钢、钢管、圆木、抽水设备等,经常保持其良好状态,抢救物资设备不得挪作他用。

10、洞口必须设置消防池,配备砂、铁锹、灭火器等。隧道口生活宿舍区每排房子至少配置干粉灭火器2只,铁锹2把等。

11、洞口必须设置“五牌一图”,包括: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 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等。牌子长150cm,高100cm,离地90cm。

12、洞顶设置“【十局图标】中铁十局承建××隧道”,每个牌设一个字,每个牌子宽90cm、高90cm,标识牌为白字红底,采用黑体字。

13、洞口钢筋棚小型机具排放整齐,符合钢筋加工流水作业要求,材料堆码整齐,上盖下垫,大型机械分类停放,整齐有序。

三、隧道洞内布置

1、洞内三管两线布置

洞内布置管线主要有:动力线、照明线、高压水管、通风管、高压风管,洞内风、水、电管线和管路悬吊于边墙侧壁上,挂设应做到顺、直,无扭曲和褶皱,吊点间距不大于5米,吊点必须牢固。洞内管线布置详见下图1.洞内三管两线管线布置示意图。

洞内掌子面处电线路、管路不得任意拖放,摆放凌乱,必须分开摆放整齐。压入式通风出风口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不大于(4~5)√A(A为隧道断面积,m),洞内通风要保持空气清洁。

2、隧道洞内供电线路采用220/380V三相五线系统,动力设备应采用380V,照明电压作业地段宜为36V,成洞和未作业地段可采用220V。瓦斯地段必须采用防爆型灯具。

图1 洞内三管两线布置示意图

3、洞内必须设置应急照明灯,按每50米一处布置,普通照明按每20米一处布置。隧道施工作业地段必须有足够亮度的照明。

4、洞内两侧设置临时水沟,水沟宽度50cm,深度30cm。

5、洞内道路应保持平整、坚实、干燥状态,不得出现大片积水、泥泞现象,洞内道路应设专人清扫,排除积水。

6、洞内遇有重大危险源时,必须设置重大危险源告知牌。

7、仰拱整幅浇筑时,上面铺设Ⅰ20工字钢和壁厚10mm的钢板,钢板上焊接φ6钢筋作防滑条,保证隧道通行。

8、洞内必须每隔20米设置一里程标识牌,长50cm、宽30 cm,标识牌为红字白底,采用黑体字,具体见附图1。

9、洞内外监控量测设置统一标识牌,长30cm、宽20 cm,标识牌为红字白底,采用黑体字,具体见附图1。

10、洞内衬砌台车、开挖台架及洞内车辆前后方必须张贴醒目的 反光标志,保障行车安全。

11、洞内必须配备紧急电话和警铃,与洞外值班室连接,洞内外联络方式保持畅通。

12、隧道进洞后必须按要求在掌子面附近布设救生管,并在掌子面附近备常用的救生药品及食物、水等。

13、隧道施工台阶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采用CD法施工时:上下断面距离一般宜保持3~5m,左右侧距离一般宜保持10~20m。

⑵.采用CRD法施工时:上下断面距离一般宜保持3~4m,左右侧距离一般不宜大于15m。

⑶.采用台阶法、大拱脚台阶法施工时:当围岩自稳能力较好时,台阶长度宜控制在10~50m,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台阶长度宜控制在3~10m。

⑷.采用环行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时:预留核心土长度3~5m,开挖环行进尺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超过1.5m,下台阶左右侧开挖进尺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超过1.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

以上数据可根据施工机械、围岩情况作适当调整。

14、仰拱、二衬离掌子面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仰拱距掌子面距离:Ⅲ级围岩超不得过90m,Ⅳ级围岩不得超过50m,Ⅴ级及以上不得超过40m或符合设计要求。

⑵.二次距掌子面距离:Ⅰ、Ⅱ级围岩不得超过200m,Ⅲ级围岩不得超过120m,Ⅳ级及以上围岩不得超过90m或符合设计要求。

15、洞内不得堆放工程材料、半成品及易燃易爆品。保持洞内整 洁,各种工具、设备摆放有序。

四、隧道进出洞管理

1、隧道洞口必须设置值班室和车栏,并有专人管理登记,24小时值班。

2、所有进出隧道施工、管理、外来检查人员及进出车辆必须严格实行登记制度,并保证人员、车辆进出签字的闭合性。

3、值班室必须悬挂施工人员进洞人员登记牌。登记牌定人编号,并配有施工人员2寸彩照。进洞翻红牌,出洞翻蓝牌,随时掌握进洞人员情况。

4、隧道洞口值班室必须放五本:施工作业过程控制记录本、非作业人员进洞登记本、安全员工作记录本、隧道量测记录本、隧道瓦斯监测记录本。

5、进出隧道所有人员必须佩带相应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尘口罩等及必要的手电筒照明设施。

6、隧道内行车速度:作业地段不大于10km/h,非作业地段和成洞地段不大于20km/h。并在洞口和洞内设置限速牌。

7、进洞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洞内施工及机械操作安全规程。

8、加强火源管理,严禁将火机、火柴等易燃物品带入洞内或在洞内吸烟。

9、进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或在瓦斯区域的作业的人员严禁穿化纤衣物进洞。瓦斯隧道严禁将手机带入洞内,或进洞前将其关闭。

10、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才准检查人员进入工作面,且其相距时间不得少于15min,并经过以下各项检查和妥善处理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⑴.无瞎炮及可疑现象。⑵.无残余炸药或雷管。⑶.顶板两帮无松动石头。⑷.临时支护无损坏变形。

11、安全地点至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在独头坑道内不应小于200m,当采用全断面开挖时,应根据爆破方法与装药量计算确定安全距离。

上一篇:小学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总结下一篇:幼儿园亲子运动会主持词合集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