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管证》的使用(精选3篇)
关于《外管证》的使用 篇1
关于转发《陕西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税务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各区(县)局,市局各直属(派出)机构:
现将《陕西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税务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陕地税函〔2011〕125号)转发给你们,结合我市税务登记管理实际,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纳税人到主管局范围以外(指西安市其他区县、省内其他地市、外省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按照《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西安市地方税务局不动产、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及发票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应持税务登记证等有关资料向主管地税机关申请开具《外管证》,主管局应按规定开具。具体开具要求参照省局征管系统业务流程。
二、各局对持《外管证》的纳税人,应按照市局《建筑和房地产行业跨区涉税项目管理办法》(西地税发〔2009〕213号)第三条的规定,为其办理跨区涉税项目登记或外来经营登记。
三、纳税人《外管证》已到期,但由于工程等原因,施工期仍需一段时间的,分以下两种情况处理:
(一)纳税人持《外管证》已在项目局办理过外来登记或跨区涉税项目登记的,项目局可根据纳税人税款缴纳、发票领用等情况如实办理《外管证》核销手续,纳税人不用重新续开《外管证》,项目局以外来登记或跨区涉税项目登记对纳税人经营项目进行税收管理;
(二)纳税人如未在项目局办理过外来登记或跨区涉税项目登记的,项目局应要求纳税人立即在本局办理外来登记或跨区涉税项目登记,之后可根据纳税人税款缴纳、发票领用等情况如实办理《外管证》核销手续,纳税人不用重新续开《外管证》,项目局以外来登记或跨区涉税项目登记对纳税人经营项目进行税收管理。
项目局对纳税人《外管证》到期以后的项目应加强税收管理,特别是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应严格按照所得税有关规定界定是否纳入征收范围;在项目结束注销外来登记或跨区涉税项目登记时,应特别注意对所得税缴纳情况的比对分析,防止税款的流失走逃。
市局2010年11月15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明确<外管证>有关规定的通知》(征便函〔2010〕21号)文件中第三条有关纳税人《外管证》到期后续开一次的相关规定停止执行。
四、按照目前省局系统设置,《外管证》一式三份,填开局、外出经营地局(第二联)、纳税人(第三联)各一份。具体业务要求如下:
(一)各局为纳税人填发好《外管证》后,将第二联、第三联交给纳税人。
(二)纳税人持《外管证》的二、三联在项目所在地办理相关手续。
(三)纳税人核销《外管证》时,项目主管局在二、三联如实填写生产经营、税款缴纳、发票领用等情况后,留存第二联,返还第三联。
(四)纳税人持《外管证》的第三联到填开局办理核销手续。
五、由于《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对纳税人未开具《外管证》、到期未核销《外管证》的行为没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因此各局对纳税人的上述行为不能进行处罚。
六、各局应严格按照省局、市局相关规定处理《外管证》业务,确保全市范围内规章制度执行的统一性、规范性。
七、各局在《外管证》管理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向市局反映。
二〇一一年七月七日
外管证的最新规定解读(定稿) 篇2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进一步明确营改增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
为进一步明确营改增试点运行中反映的有关征管问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1、纳税人销售活动板房、机器设备、钢结构件等自产货物的同时提供建筑、安装服务,不属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文件印发)第四十条规定的混合销售,应分别核算货物和建筑服务的销售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或者征收率。
解读:营改增之前,这种销售行为被称为“特殊类型混合销售”,销售和建筑服务分开纳税,销售是17%增值税纳税,建筑服务按照3%营业税。营改增后,出现两极化,很多地方对这种“混合销售”按照主营业务统一缴纳增值税,部分地方按照营改增前的分开交税方式执行。
对此,国家税务总局给出明确的答案:应分别核算货物和建筑服务的销售额分开纳税,该文件大家要注意到其中的“应分别核算货物和建筑服务的销售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或者征收率”有两层含义:
一是在合同中应分别注明销售货物的金额和销售建筑服务的金额;在会计核算上应分别核算销售货物和销售服务的收入;在税务处理上,销售货物按照17%,销售建筑服务按照11%向业主或发包方开具发票。
二是建筑企业可以与业主或发包方签订两份合同:货物销售合同和建筑服务销售合同。货物销售合同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销售建筑服务按照3%的增值税税率(清包工合同,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方法,按照3%税率计征增值税)。
2、建筑企业与发包方签订建筑合同后,以内部授权或者三方协议等方式,授权集团内其他纳税人(以下称“第三方”)为发包方提供建筑服务,并由第三方直接与发包方结算工程款的,由第三方缴纳增值税并向发包方开具增值税发票,与发包方签订建筑合同的建筑企业不缴纳增值税。发包方可凭实际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
解读:“发包方”可以理解为“业主”,是项目的出资方,分为“分包方”和总包方“。“建筑企业”就是“施工单位”。
以上的情况可以理解为“建筑业总分机构”,施工单位(总机构)将盖大楼这件事交给了旗下建筑公司(分机构),这家公司直接与“业主”交涉盖大楼、工程款结算、开增值税发票的具体事项,总机构不再缴纳增值税。这种情况不属于虚开发票,是合理合法的。
3、纳税人在同一地级行政区范围内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不适用《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7号印发)。
解读:在一个省内跨县提供建筑服务的,属于“属地纳税”,就是建筑公司在哪个区盖大楼,就在那个区预缴税,再到公司所在地申报增值税,这样太麻烦啦,对此,国税总局规定,今年5月1日起,在统一地级行政区内,可以到“公司注册地”缴纳增值税,不需要预交啦!
1、重庆市内跨区县从事建筑服务,是否适用国家税务总局2017年11号公告第三条规定,可不用申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公告原文第三条的规定,“纳税人在同一地级行政区范围内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不适用《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核心关键词为地级行政区范围内,而重庆市属于直辖市,所辖设区县均为地级行政区范围。因此在重庆范围内跨区提供建筑服务应适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7号)、《重庆市国家税务局 重庆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税人有关问题的公告》(重庆市国家税务局公告2016年第7号)等相关文件的规定,需按规定开具外出经营证明,并依法预缴税款。
二、符合提供建筑、安装服务条件的其他自产货物(非活动板房、机器设备、钢结构件)是否需按文件要求分别核算货物和建筑服务的销售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或者征收率?
公告原文第一条的规定,“纳税人销售活动板房、机器设备、钢结构件等自产货物的同时提供建筑、安装服务,不属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文件印发)第四十条规定的混合销售,应分别核算货物和建筑服务的销售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或者征收率。”这里的关键词为等,可以明确的是符合提供建筑、安装服务条件的自产货物,均要按文件要求分别核算货物和建筑服务的销售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或者征收率。
三、购进农产品,取得3%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按多少税率进行进项税额扣除? 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37号)文件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除本条第(二)项规定外,纳税人购进农产品,......从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取得(开具)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的,以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因此,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取得符合规定3%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按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期间,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的农产品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
4、一般纳税人销售电梯的同时提供安装服务,其安装服务可以按照甲供工程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纳税人对安装运行后的电梯提供的维护保养服务,按照“其他现代服务”缴纳增值税。解读:部分地区,电梯维护保养服务按照“建筑服务”11%税率交税,对此,国税总局明确规定,5月1日起,明确甲方无论是自行采购电梯交给电梯企业(一般纳税人,下同)安装,还是从电梯企业采购电梯并由其安装,电梯企业提供的安装服务均可以按照甲供工程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即可以选择3%的税率计征增值税)。同时,对电梯进行日常清洁、润滑等保养服务,应按现代服务适用6%的税率计税。
5、纳税人提供植物养护服务,按照“其他生活服务”缴纳增值税。
6、发卡机构、清算机构和收单机构提供银行卡跨机构资金清算服务,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发卡机构以其向收单机构收取的发卡行服务费为销售额,并按照此销售额向清算机构开具增值税发票。
(二)清算机构以其向发卡机构、收单机构收取的网络服务费为销售额,并按照发卡机构支付的网络服务费向发卡机构开具增值税发票,按照收单机构支付的网络服务费向收单机构开具增值税发票。
清算机构从发卡机构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上记载的发卡行服务费,一并计入清算机构的销售额,并由清算机构按照此销售额向收单机构开具增值税发票。
(三)收单机构以其向商户收取的收单服务费为销售额,并按照此销售额向商户开具增值税发票。
7、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前发生的营业税涉税业务,需要补开发票的,可于2017年12月31日前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解读:企业不用担心啦,开票过渡期限放宽一年!
8、实行实名办税的地区,已由税务机关现场采集法定代表人(业主、负责人)实名信息的纳税人,申请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不超过十万元的,主管国税机关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办结,有条件的主管国税机关即时办结。即时办结的,直接出具和送达《准予税务行政许可决定书》,不再出具《税务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
解读:实名办税是虚开增值税发票的预防措施。
9、自2017年6月1日起,将建筑业纳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试点范围。月销售额超过3万元(或季销售额超过9万元)的建筑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称“自开发票试点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销售货物或发生其他增值税应税行为,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自行开具。自开发票试点纳税人销售其取得的不动产,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仍须向地税机关申请代开。
自开发票试点纳税人所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缴纳的税款,应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纳税。在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将当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销售额,按照3%和5%的征收率,分别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第2栏和第5栏“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的“本期数”相应栏次中。
解读:目前,从国税总局发布的通知了解到:酒店业、咨询鉴证业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自开专票,从今年6月1日起,建筑业小规模纳税人也可以自开专票,可以自开专票的行业有3个了!
10、自2017年7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2017年7月1日及以后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应自开具之日起360日内认证或登录增值税发票选择确认平台进行确认,并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国税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2017年7月1日及以后开具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应自开具之日起360日内向主管国税机关报送《海关完税凭证抵扣清单》,申请稽核比对。
纳税人取得的2017年6月30日前开具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仍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期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17号)执行。
营改增后外管证管理四大变化 篇3
营改增后外管证管理四大变化 有什么福利?
春节假期结束,从事外出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奔波。
一路奔波一路忙的纳税人,你了解“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以下简称外管证)吗?你知道开具、使用外管证有哪些注意事项吗?如果这几个问题你都很陌生,那你很有必要认真读读这篇文章。
根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外管证,是税务机关为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开具使用的税收管理证明。
简单来说,外管证涉及的关键要素包括:两个期限、两个地点和三个事项,即,报验登记期限和外管证有效期两个期限,登记注册地和外出经营地两个地点,开具、报验预缴和核销三个事项。
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优化〈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相关制度和办理程序的意见》(税总发〔2016〕106号),对外管证相关规定作了集中梳理与优化,使得外管证的相关事项办理变得更加容易、相关规定变得更加贴近实际。
范围“收窄”
根据税总发〔2016〕106号文件,需要开具外管证的纳税人范围大幅收缩,由所有“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变为“跨省经营的纳税人”;而省内跨县(市)经营的纳税人,是否开具外管证则由省级税务机关自行确定。这就给了省级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同时大大压缩了需要开具外管证的纳税人范围,给纳税人外出经营活动提供了便利。
同时,即使是需要开具外管证的省内纳税人,也会由于健全的网络自助办税而变得简单易行,因为,文件特别规定“省税务机关管辖区域内跨县(市)经营需要开具外管证的,税务机关应积极推进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受理纳税人的网上申请,为其开具电子外管证”,这就为外出经营的纳税人吃了一个定心丸,因为一切都变得简单了、便捷了。
期限“放宽”
根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等规定,与外管证有关的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期限:一是纳税人应当自签发之日起30日内到经营地税务机关报验,逾期则视为无效,需要重新开具外管证;另一个是外管证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80天,有效期满,若尚未结束外出经营,需要缴销外管证,并在经营地办理登记手续。
可以说,严格的期限为外出经营者的经营活动设置了许多限制。
为减轻纳税人的办税负担,税总发〔2016〕106号文件弱化了“30天”的期限,同时也放宽了“180天”的期限。普金网 http:///
所谓弱化了“30天”的期限,指原则上仍然规定报验期限是30日,但超过期限仍可以正常办理报验;放宽了“180天”的期限,则是在180天的基本规定上增加了对建筑安装行业的 特殊规定,即建筑安装业项目合同超过180天的,按照合同期限确定有效期限。
“这一规定看似仅对建筑安装业开了绿灯,实际上受惠面非常广。因为在实务中,需要开具外管证的纳税人几乎都是建筑安装业企业。以大连市沙河口区国税局办税服务厅为例,自2016年5月营改增全面推开到现在,累计开出8443份外管证,全部都是建安企业。”大连市沙河口区国税局办税服务厅副主任毕喆表示。
流程“变简”
崔涛是大连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税务主管,因为工作需要,经常需要办理开具外管证的业务,他的感受是:开具外管证越来越容易了。
“以前,我们营业税在地税缴,增值税在国税缴。外管证应该到哪儿开?涉及混合经营时,外管证应该到哪里开?这些都是曾经困扰我们的问题。如今,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营改增之后,直接到国税局开具就可以了。”崔涛一脸轻松地说。
除了开具部门明确,更有简化资料报送、即时办结和网络办税三大“法宝”让外管证的开具成了真正的“自助”“即时”办结事项。“现在,纳税人只需要在‘网上办税系统’自行填报、上传相关信息和资料,立刻就可以领取电子外管证,省去了填报纸质资料、跑税务局、排队等候等诸多麻烦。”毕喆介绍道。
实务“变顺”
在税总发〔2016〕106号文件发布前,关于外管证的开具、使用、核销等相关问题,只是散见于一些法规及文件规定中,因衔接不顺出现问题在所难免。
“营改增之前,由于各项规定的不衔接,导致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营业税纳税人外出经营,必须在经营地代开发票,这意味着发票管理环节与会计核算环节脱节,也使得税务检查存在地域障碍。”毕喆表示。
税总发〔2016〕106号文件发布后,对相关问题做了梳理和明确,“现在,这种情况彻底改善了。除小规模纳税人在经营地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外,其余一般纳税人均在注册地开具发票,与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预缴税款的规定保持了一致。”毕喆说。
事实上,类似的理顺和改进还有许多。
【关于《外管证》的使用】推荐阅读:
2018税务办外管证资料清单03-12
关于停止使用车船使用税标志的通知05-27
驻村关于使用惠民资金的合同02-06
关于办公软件使用的培训心得08-25
关于使用钉钉的意见稿01-22
关于信用卡使用的知识分享02-27
关于规范公文主题词使用的通知07-21
关于大厦一层商铺的使用报告08-02
关于农村家用电器安全使用的感想09-24
关于导学案使用的反思总结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