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重难点(通用8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重难点 篇1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教学重难点-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以及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难点:
(1)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还要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2)学生与别人能大胆、自信的交流。
(3)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总结: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节奏速度,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
一年级数学教学重难点 篇2
体现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是教材, “吃透”教材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目标。为此, 笔者选取了现行比较常用的6 种教材 (2012 年审定通过) , 试图通过比较与分析, 借鉴彼此, 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这6 个方位的学习目标, 更有效地设计教学。
一、放在哪一册学习更合适
“位置”的学习放在哪一册, 2012 年版的各套教材的决定不尽相同, 见下表。
(*2012年人教版把“位置”单元从第2册提前到了第1册)
放在哪一册学习更合适呢?从学生的认知基础来看, 这3 对概念的掌握是不一样的:3~4 岁儿童已能理解上下概念, 能区分物体的“上下”关系。[2]在5 岁左右儿童已形成“前后”空间概念。[3]因此, “上下前后”的学习放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学习没有困难。
困难的是“左右”概念的发展。国外学者皮亚杰和艾尔金等人曾做过系统的研究, 我国朱智贤、陈敦淳等先生对实验进行过验证, 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5~7 岁阶段的儿童能比较固定化地辨别自己的左右方位, 7~9 岁阶段的儿童初步地、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到了10 岁左右, 儿童才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4]左右辨识的困难对于某些人来说, 即使长大成人也常常混淆, 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在他自己的小传中, 透露了自己的烦恼:从小被叫作天才, 但是常常无法分清左右位置, 需要根据左手背上的一块胎记来告诉自己哪边是“左”哪边是“右”, 如果闭上眼就左右不分茫然无知了。
按照数学课标要求, 这6 个方位学习的定位是“会用”要达到“理解”层次, 那就要求儿童不仅能知道自己身体的左右方位, 还要能够理解随着观察人的位置移动所观察物体的位置关系也在变化。这样看来, 儿童7 岁学习 (一年级下或二年级上) 或许更为适合。笔者之所以较为关注学习的年龄, 是因为对位置的理解首先不是需要数学基础, 而是要有神经、大脑相关区域的发育基础。教学与心理机能发展孰前孰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不过, 把学习内容设置在儿童容易理解的年龄段学习, 师生都会感到愉悦。
6 种教材中, 原先有3 种在一年级下学习, 现在只有2 种 (人教版提前了) , 教材确定的依据是什么呢?各版本的教参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笔者猜测可能是因为学习认数和运算的迫切需要。如数的认识、大小比较都离不开数序, 数序就是数的位置排列, 需要甲方位词来描述和确定。
二、情境内容有什么调整
内容调整大致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只留重点, 像苏教版删去原先的“上下前后”这一内容, 直接学习原先的第2 课时“左右”。在新授时以左右概念为主, 练习时整合另外4 个方位。第二种是新添课时, 像西师大版不仅把“左右”从原先的“上下左右”中分离出来, 而且重新设计了学习活动。第三种情况则以调整为主。像人教版把“上下”与“前后”合并但增加了练习, 总量仍有2 课时, 另外删去了“第几行第几个”的表示;青岛版删除了“不同方向看物体”只学习6 个方位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两处调整看上去较小却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这两处调整的细节都与“左右”有关。首先, 各套教材在“左右”的情景图中全都规整了人物的朝向。也就是说, 教材图中的“学生”与看图的学生同向。这样调整是有意义的, 可以避免产生歧义。如2002 年北师大版教材中 (见图2) , 学生看到图中学生的“右”和自己的“右”方向不一致, 学生需要假想自己转过身来再来辨认哪边是“右”。这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困难的。现行的2012 年版教材 (见图3) 则将教材中的“学生”转过身来, 这样一来, 两者朝向相同, “左右”不再为难了。可是, 如果碰到面对面的情况, 该怎样辨别“左右”呢?比如像曹培英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问题[5] (见图4) , 到底以谁为标准呢?这样的问题教材中是不出现了, 但困惑还是存在。
那么教材能不能做得更好呢?或者能起一些澄清作用呢?是有可能的, 比如香港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现代数学》一上A中学习“位置”时, 是这样给出的, 见图5。
“以你看图的方向”就是以观察者本人为标准来进行观察, 这种方法既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又是一种惯例, 请看《人民日报》2001 年02 月20 日第1 版刊登的重大新闻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揭晓) , 在原文的图释中写有“吴文俊 (左) ”, 这就是以读者为标准来确定左右位置的。所以, 在教材中不妨加上一句“以你看图的方向, 回答问题”这样的提示, 既科学规范、儿童明白, 更能为配套的课堂练习、习题试卷提供良好的范例。
其次, 对于位置的相对性的认识全部改用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替换, 删去了一些过难问题。比如在冀教版中原有让学生判断“你知道哪幅图是蓝灵鼠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吗?”要求学生在4 幅图中选择正确蓝灵鼠镜像, 在2012 年版教材中删去了这一内容。现行教材中冀教版、西师大版用的是“行 (骑) 车要靠右行”, 其他教材都用“上下楼梯靠右行”的情境来呈现 (图6) 。这些情境中虽然需要学生判断不同朝向的车辆、人物的左右位置, 但这些都是每天可见的生活情境和生活常识, 特别是后一类靠右行走的情境, 小学生在校园内随时可见, 人人都在这样做, 所以学生能够自然地顺应。为此, 一些教材还特地配以“生活中的数学”标题明示。
三、系列内容如何安排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只规定学习目标, 具体学哪些内容则是各版本教材的特色, 见下表。
位置关系还可以和数的大小、排序、式的运算、推理等数学学习结合起来编排。最常见的是把位置关系投射到数轴上和数的大小对应起来, 那么方向就可以和基数、序数对应起来 (见图7) 。结合位置排序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会经常出现:“将下列数从大到小排列”意思是把这列数中大的放在前面, 小的放在后面“;算一算, 把得数小的排在前面”意思是先计算, 再按运算结果从小到大排序;“先把乘数的小数点右移一位”意思是把乘数乘10;等等。新课标之前的教材也有位置关系的学习, 是把数数与排序活动结合在一起的, 主要是为了学习后者。北师大版教材的编排还有一个特色是综合性强 (单元课时也最多) , 它在这一单元中以位置关系为纽带把前几个单元内容:认数、10 以内加减法、比大小、分类等全部整合起来了, 给我们的感觉是既在学习位置又在进行期中整理与巩固。
四、哪些学习活动值得重视
(一) 指向自身的位置游戏
各套教材都有如“做游戏”“做一做”“你说我做”等活动。青岛版教材呈现的第一个活动就是一个“我发令”的游戏, 两人一组, 一人发令:边说方位边做动作, 另一人跟着做。上下、前后、左右这3 对概念都是以观察自己为中心的位置关系, 因此最好的学习方式莫过于让自己动起来 (见图8) , 对照着自己的身体说方位。特别是“左右”这个学困点, 对于6 岁的孩子来说, 首先是要清楚自己的左手、右手, 进一步延伸认识自己的左脚、右脚等身体的两侧, 然后才能把自己的身体中心外化成外在的参照物, 知道比较物是在参照物的左边还是右边。实际上, 我们自己身体器官的位置与外在物体的位置就是一种对偶关系, 因此, 形成一种或几种自己能指认自身器官位置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教材中的这些活动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二) 边摆边说认位置
对于小学生来说, 物体摆放和位置辨认相结合是最直观有效的学习方法。各套教材中都有“摆一摆 (做一做) , 说一说”的活动。摆放的东西大都是学生现成的学习用品, 从两件文具的位置关系开始, 比如“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 把铅笔放在语文书的上面”。在这里, “摆”和“说”需要同步, 也就是说操作和语言应该同步。一种摆法要说对称的两种关系:A在B的左边, B在A的右边。如果只有两个物体, 互相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可以简单地说成:A在左边, B在右边, 就如同我们常说的“这是左手, 另一只是右手”那样。这样的说法虽然简捷常用, 但是容易忽视参照物的作用, 因此要进一步理解各个方向的位置关系需要引入多个物体的放置 (见图9) 。在图中5 件文具摆成一排, 对于铅笔来说, 它的右边有4 件文具, 离铅笔有远有近, 远近形成距离, 距离产生次序, 卷笔刀离得最远, 因此在最右边, 也可以说成是左起的第5 件。除了产生次序外, 物体的位置关系因参照物的不同也会不一样, 比如图中的橡皮位置, 不能说“橡皮在左边”, 这也是有别于两物位置关系表述的地方。这时, 需要完整地表述为“橡皮在尺子的左边”或“橡皮在铅笔的右边”。三物以上的线性摆放对促进位置关系的理解十分重要, 因此各套教材都编排了这一内容, 其中北师大版的教材对此编排最多。另外, 教材也提醒我们在小组学习时, 同一组的两名同学座位朝向, 在学习“上下”“前后“时, 可以面对面相对而坐, 而在学习“左右”时, 同一组的两位同学最好是同向而坐。
(三) 在情境中“贴图”说话
新课标教材的版式与原来的大纲版教材相比有许多不同, 其中一项是提供了教材附页。在教材附页中有一些动物、植物、玩具、生活用品等辅助教学的图片。在位置的学习中, 人教版、北师大版等教材都有利用附页中的图片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样例。以人教版为例 (见图10) , 它把中国经典的儿童故事“龟兔赛跑”作为学习素材。教材要求是先让学生看图、贴图, 然后要求学生“看图讲故事”。显然, 编者意在“贴图说话”:龟兔赛跑, 乌龟、兔子在同一起跑线上, 乌龟在左 (右) , 兔子在右 (左) , 边上小动物们在为它们加油 (猴子、松鼠、鸽子的位置有上下之分) ;起跑后, 兔子在前, 乌龟在后, 中间兔子休息, 乌龟赶上, 最终……学生一边摆图一边说话, 一边说话一边摆图, 小动物的位置信息自然地嵌入故事情境中。随着情节的发展, 学生还可以实时移动龟兔的位置。贴图和直接印刷在图上表示有什么不同?在这个例子中, 我们可以看出贴图的优势, 可以把一幅静态的图变成一场动态的剧, 导演是学生自己。在这场卡通剧中, 位置动, 情节变, 位置关系不单有方位之不同还有距离之差。在动态情境中, 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场景中的参照物也随时可变, 与兔子相比, 乌龟原来在后, 后来超越;与乌龟相比, 兔子原来在前, 后来骄傲落后了, 等等。因此, 在动态场景中, 参照物和比较物可动态生成, 再加入时间变化、情节变化等因素, 角色的位置关系多元而鲜活, 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又深刻。“贴图说话”还可以进一步地和信息技术结合, 比如在i Pad上学生不但可以增减、移动角色, 还可以把学生说的语音和实时移动的过程录下来, 自动生成一出学生自编自导的卡通剧。“贴图说话”在西方已经有较长教学历史, 成效明显, 是一种很值得期待的学习方式。
“上、下、前、后、左、右”这6 个方位正式进入小学数学已有15 年了, 为学生认识三维空间提供了一个恰当的起点, 也为进一步学习解析几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借鉴各套教材的特色, 梳理脉络、取舍素材已经成为我们获取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抛砖引玉, 希望有更多的同行来挖掘教材内涵从而实现“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实现用教材, 而不是教教材”的理想境界, 使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真正成为新课程教材的创生者、开发者、体验者、实践者, 成为教育教学的决策者。
(注:本文作者系朱乐平数学名师工作站“一课研究”组成员)
摘要:“上、下、左、右、前、后”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小学数学原先是将其放在“数数”活动中, 现在单独学习, 教学目标更新了。教材, 作为体现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 是如何安排的?新近两轮数学课标相隔十年, 相应的教材又做了哪些调整, 提供了哪些学习方法?等等, 这些都值得我们关注。本文选取了现行比较常用的6种教材, 试图通过比较与分析, 借鉴彼此, 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这6个方位的学习目标, 更有效地设计教学。
关键词:左右概念,位置,教材比较
参考文献
[1]李文馥, 徐凡, 郗慧媛.3~7岁儿童空间表象发展研究——并与8~13岁儿童空间表象特点比较[J].心理学报, 1989 (4) :419~427.
[2]吴念阳, 李艳, 徐凝婷.上下意象图式向抽象概念映射的心理现实性研究[J].心理科学, 31 (3) :605~608.
[3]陈敦淳.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 1982 (6) :29~33.
[4]曹培英.关于左右概念教学的研究[J].小学数学教师, 2006 (1) :4~11.
一年级拼音教学难点微设计二例 篇3
一、“o”和“ou”的拼读
“o”和“ou”的拼读一直是拼音教学的难点,也是老师们最纠结、家长们最难辅导的部分。“部编本”语文教材中没有对这个内容安排专门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将相关教学要点进行罗列、设计,并做成微课,以方便教学及学生在家拼读时模仿和练习。因此,在学完复韵母之后,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微课程。
1.观察嘴形,区分“o”和“ou”的发音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区分一对韵母朋友。你会正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跟着老师来读一读。注意哦,发“o”的时候嘴形不能动,发“ou”时嘴形要从“o”滑向“u”。试试再来一次吧!
2.学习“b、 p 、m 、f、 w”和“o”的拼读
师:这两个韵母跟声母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该怎么正确拼读呢?“o”经常和声母“b、 p、m、f、w”在一起,你能跟着老师试着拼一拼吗?(师出示拼音)
房子里有玻璃。 bō
小兔小兔上山坡。 pō
写书法要用墨汁。 mò
寺庙里面有佛祖。 fó
我们是小学生了。 wǒ
3.小结拼读方法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吗?和“o”拼读时,要清晰地发出声母的读音,快速地和“o”拼读,不能将声母和韵母分得太开哦!请你来试试吧!
4.借助图片学习“ou”的拼读
师:“ou”也会和“m、f、d、l、g”一起玩,当它们在一起的时候,拼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你跟着老师拼一拼。(师出示拼音)
小蝌蚪游啊游。 dǒu
小狗好可爱。 ɡǒu
上下楼梯靠右走。 lóu
5.小结拼读方法
师:我们发现,和“ou”拼读时,会发出“欧”的发音,对吗?
6.难点突破
师:要注意的是,“o、ou”在和“m、f”组成音节的时候,读音最容易混淆,你能正确地拼读吗?(师出示拼音,生跟读、模仿)
mó 魔鬼的魔 móu 计谋的谋
fó 佛祖的佛 fǒu 是否的否
7.语境中整体认读
师:接下来,我们把音节放到词语中,你能挑战一下自己吗?跟着老师来读一读吧!(师出示拼音)
mó guǐ , jì móu , fó zǔ , shì fǒu
二、复韵母“ie和ei”“ iu 和ui”的教学
复韵母“ie”和“ei”“ iu” 和“ui”的区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不仅拼读容易混淆,后期在运用拼音时更是错误百出,同时这里还有一个标号规律(声调符号)需要学生掌握。如果教师没有很好地了解这一难点,不对教学资源作充分的开发,就容易进行简单处理,达不成学会辨析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1.复习“ie” 和“ei”,回顾发音规律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读这一组长得很像的复韵母吗?为什么它们长得很像,发音却不一样呢?首先来看“ie”。“i”在前“e”在后,就要先摆好“i”的嘴形,再滑到“e”的嘴形,连起来就是“ie”,请跟着老师读一读“ ie,ie,ie”。再来看“ei”。“e”在前“i”在后,就要先摆好“e”的嘴形,再滑到“i”的嘴形,连起来就是“ei”,“ei,ei,ei”。原来呀,要看清楚谁在前,谁在后,摆好口形再发音。这对双胞胎兄弟,你分清了吗?
2.辨别和拼读
师:现在,声母朋友们来找它们玩了,你会拼吗?跟着老师拼一拼吧。
(出示书上的词语: xiě zì, dǎ léi, dǎ liè, dié bèi zi)
3.补充练习
师:再来拼拼这个词语,可要拼仔细哦!跟着老师来拼一拼吧:jiě mèi。
4.用同样的方法辨别“iu和ui”,知道标调规律
师:接下来,按照刚才先摆口形再发音的方法,你能分清这两个复韵母吗?“iu和ui”, 你看,只要看清楚它们的样子,我们就能叫对它们的名字!要注意的是,这对双胞胎呀,戴帽子的时候,谁在后面帽子就得戴在谁的头上。要是i、u在一起,谁在后面给谁戴!比如shuǐ、qiú。
5.结合图片,尝试直呼
师: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边看图,一边试着直呼音节吧!(出示图片和词语)
hē shuǐ, chuī qì qiú,duī xuě rén,
diū shǒu juàn
根据拼音教学的难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是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和再创造。这样的微设计,基于教学难点,将知识点前后串联,又有从发音—拼读—直呼的梯度变化,教得灵活,自然就能学得轻松!
一年级数学教学重难点 篇4
1、整数加法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2)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2)被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整数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2)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3)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4)一个因数×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2)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3)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4)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5、与0有关的运算
“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 = 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 0 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 0
6、四则运算顺序: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扩括号外面的。
7、设计方案:租船问题
学校组织去游玩,一共48个人参加,大船限乘5人,每只大船的租金的25元;小船限坐3人,每只小船的租金是20元;怎么租船最省钱? 方法一:枚举法 方案一:全部租大船
48÷5=9(只)……3(人)9+1=10(人)10×25=250(元)方案二:全部租小船
48÷3=16(只)16×20=320(元)方案三:租9只大船,一只小船 9×25+1×20=245(元)
答:租9只大船,1只小船最省钱。
方法二:比价法
解题策略:解决租船问题时,尽量乘坐人均租金便宜的船,大小船搭配正好满员,没有空余座位时最省钱。
8、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难点)
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重难点 篇5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三)单元目标:
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到可能有不同的摆法。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到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单元重点:能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难点:
1.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经过想象与推测,拼摆出这一组立体图形。
2.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第2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 的几何组合体,在操作和交流中,让学生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但有规律可循,从而体会到摆法的多样化。
2.能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知道还原物体时,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拼搭,在此过程中可不断进行调整,最后通过验证加以确认。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从而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想象、拼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根据从三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借助空间想象还原、拼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第二课时
课题:观察物体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一第3页、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并能摆出多种摆法,且有规律可循。
2.进一步巩固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推测或摆出相应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感受摆法的确定性。在练习中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3.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单元目标:
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举例说明。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学会用列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3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准确判断2、3和5的倍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3.了解质数(素数)与合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质数与合数,并能熟练判断20以内的数哪个是质数,哪个是合数。
4.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建立概念、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学的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
5.了解奇数与偶数,能准确判断奇数与偶数,通过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奇偶性),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6.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的思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单元重点:
1.掌握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单元难点: 1.掌握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课时安排:七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因数与倍数 教学内容:第5页例1。教学目标:
1.通过对除法算式进行观察、分类,引导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能举例加以说明。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及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3.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体会因数与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二课时
课题:找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 教学内容:第6页例
2、例3。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掌握用列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
2.结合实践操作,借助集合图,使学生初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 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引导学生概括出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分别是什么。
3.在抽象概括、总结数学结论的过程中,渗透从个别到全体、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有序、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第三课时
课题:
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第9页例1。教学目标:
1.利用百数表,通过画圈、画框、观察、发现、总结,在经历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在学习活动中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掌握奇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 2、5的倍数的特征和奇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
第四课时
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第10页例2。教学目标:
1.利用百数表圈画数,根据提示,通过观察、思考、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归纳举证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在活动过程中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交流、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学习,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归纳举证3的倍数的特征。第五课时
课题:2、3、5的倍数的特征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三第6-12题。教学目标:
1.通过基础练习题,进一步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应用2、3、5的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2.会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和有条有理的思考习惯。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审题中,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4.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应用2、3、5的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会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六课时 课题:质数与合数 教学内容:第14页例1。教学目标:
1.学生能找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再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从而理解和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学生能自主选择方法,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制成质数表,能够辨别质数和合数。
3.经历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辨别过程,体验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教学难点:会辨别质数和合数。第七课时
课题: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教学内容:第15页例2。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举例、说理、图示等自主探究活动,知道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2.能借助几何直观,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积累观察、猜想、归纳等思维活动的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在探索两数之和奇偶性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单元目标:
1.在学生已经能够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实例,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建立1m³、1dm³、1cm³以及1L、1mL的表象,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换算。
3.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单元重点: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³、1dm³、1cm³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单元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课时安排:十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18页例1、19页例2。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推理、探索等数学活动,探索出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理解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形成立体图形的初步表象。
2.通过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想一想,学生能自主探索并发现长方体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掌握求长方体棱长总和的方法。
3.在自主探索长方体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难点:培养空间观念,形成长方体的初步表象。第二课时
课题: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20页例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推理、探索等活动,得出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所有的棱长度相等这一特征。
2.引导学生从顶点、棱、面三方面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揭示并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在操作和探究过程中,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教学难点:培养空间观念,形成正方体的初步表象。第三课时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第23页、24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利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学生在剪一剪、比一比等活动中,知道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面的大小相等,根据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自主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空间想象力。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和推理能力;通过动手操作,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表面积的概念,探究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应用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想象力。
第四课时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六第5题、第6题、第8-12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2.根据生活实际,对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判断,并求出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知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激发其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根据生活实际,对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判断和计算。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会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第五课时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第27页、2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实验—比较”这一线索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体积的意义,在实物比较中揭示体积的概念。
2.利用比较两个不容易直接看出大小的长方体的体积,体会统一体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 方米。借助直观教具和学具,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3.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概括、类推和空间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的意义,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的意义,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第六课时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第29页、30页内容。教学目标:
1.在理解体积意义的基础上,用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学具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引导学生自主根据“每行的个数×行数×层数”计算出长方体体积,并将其与长方体的长、宽、高建立联系,感悟并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计算的推导过程。
2.引导学生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自主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3.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在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体积用“长×宽×高”来计算的原理。教学难点:在探究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时,发现长、宽、高与每 行的个数、行数、层数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建立关于公式意义的正确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七课时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第3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中的“长×宽”、“棱长×棱长”就是它们的底面积,引导学生将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统一成“底面积×高”来计算,理解长方体和和正方体体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打破对“底面积×高”的理解即“下底面的面积×高”这一定势,理解计算方法的本质,即“长方体或正方体某一面的面积与这个面垂直的棱的长度相乘。”。
3.在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统一成“底面积×高”的方法,理解公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打破对“底面积×高”的理解即“下底面的面积×高”这一定势,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的本质,即“长方体或正方体某一面的面积与这个面垂直的棱的长度相乘。”
第八课时
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第34、35页例
2、例3内容及练习八第1题和第6 题。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教学具,引导学生根据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自主探索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在此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推导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理解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整理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通过对比,加深对度量单位的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3.能根据进率进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
4.在操作、观察、猜测、验证、想象和推导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学习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体积单位的进率。教学难点:体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第九课时
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第35页例4及练习八第2、3、4、5、7、8题。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 根据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单位的进率,自主进行体积单位换算的实际应用,从中感受到单位换算的必要性。
2.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符合现实,可采用不同的换算策略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和检验习惯,使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单位换算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感受单位换算的必要性,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第十课时
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学内容:第 38页例5。
教学目标: 1.理解容积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药水瓶、饮料瓶等,认识容积单位(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要用容积单位升或毫升),明确升和毫升的关系1升 =1000毫升。初步认识度量液体的工具:量筒和量杯。
2.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和实际大小,帮助学生建立1mL、1L的表象,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即1L=1dm³、1mL=1cm³。
3.知道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里面量长、宽、高,并要把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进行转换, 从而更好地理解容积和体积的区别和联系。
4.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小组合作意识,体会合作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容积的意义,能计算物体的容积。
教学难点: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第十一课时
课题: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第39页例6。
教学目标:
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意义及计算的基础上,探索测量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知道用到的策略有两个:一是将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二是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基本数量关系是水的体积+物体的体积=总体积。从中体会转化、等积变形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关注对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的反思,让学生认识到排水法的局限性,从而想到排沙法、测质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教学重点:掌握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转化、等积变形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第十二课时 课题: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第42页--4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熟练地进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梳理和总结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三课时 课题:探索图形
教学内容:第4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列表、想象等活动,经历“找规律”的全过程,获得“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体会分类、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思维的活动经验。
3.在相互交流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及时自我修正,自我反省,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从简单的情况找规律,解决复杂问题的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规律的归纳方法。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 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单元重点:
1.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2.使学生掌握用灵活的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单元难点:
1.建立单位“1”的概念;建立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性,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课时安排:十一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第45页、46页内容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古人的测量方法,了解分数产生的背景和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单位“1”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能知道一个分数有几个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是由谁决定的。
3.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第二课时
课题:分数与除法
教学内容:第49页例
1、例2,50页例3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分一分,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经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第三课时
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内容:第53页例
1、例2,54页例3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动手涂一涂的方法,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及它们的意义,掌握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互化的方法。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观察、分析、交流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以及分类的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教学难点:假分数的意义以及假分数与带分数之间的互化。第四课时
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第57页例
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探索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第五课时
课题:最大公因数
教学内容:第60页例
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会在集合圈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找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不同的方法探索寻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找到简单快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让学生在探索与合作过程中,发展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探索寻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第六课时
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第62页例3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应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巩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在探索应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经历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运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第七课时
课题:约分
教学内容:第65页例4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掌握约分的一般方法。2.理解“约分”、“最简分数”的概念,学会约分的数学形式。3.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价值,渗透恒等变换思想,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掌握约分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找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进行熟练的约分。第八课时 课题:最小公倍数
教学内容:第68页例1、69页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经历借助集合图,直观感知和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程,掌握找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分析、交流等探究活动,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掌握找10以内两个自然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找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第九课时
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第70页例3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求正方形的边长及其最小值。2.经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阅读理解、画图等方式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在操作、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学难点:将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倍数的问题。第十课时
课题:通分
教学内容:第73页例4,74页例5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2.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并掌握通分的一般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4.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会把两个异分母分数进行通分。教学难点: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第十一课时
课题: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第77页例
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一般方法。并能熟练正确的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小数化分数的方法。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
(三)单元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形,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形,进一步感受图形变换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单元重点:通过学习活动,理解旋转的含义,感悟旋转的性质和特性。
单元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旋转的过程,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图形的旋转
教学内容:第83-84页例
1、例2、例3。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探索旋转的特性及性质。2.会运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第二课时
课题:图形的运动
教学内容:第87-88页例4。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平移和旋转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2.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领略图形世界的神奇,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平移和旋转知识借助方格纸完成图形运动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活动,探索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减法 单元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2.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3.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单元重点:
1.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单元难点:
1.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及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第二课时
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第93-94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利用直观图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法,加深对算理的理解。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加、减法进行计算。第三课时
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教学内容:第97-98页。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第四课时
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第99页例3。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和方法。体会图示在理解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习用几何直观分析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体会图示在理解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习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渗透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单元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用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
2.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3.结合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单元重点:体会折线统计图中“点”与“线”作用,能够将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完整,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
单元难点: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判断。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第 104-105页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中“点”与“线”作用、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进一步体会到它们的独特意义与价值。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初步学会简单绘制折线统计图。
2.在读图、画图以及对图中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以及基于数据做出判断、预测等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3.通过对比、选择与应用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逐步领悟到折线统计图更适合刻画连续的数据,发展学生的统计 观念。
教学重点:体会折线统计图中“点”与“线”作用,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判断。
第二课时
课 题: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第106-107页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产生过程,能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体会其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能够将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完整,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
2.经历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并能做出合理的推测,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的优点,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感悟统计价值,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将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完整,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判断。第三课时
课 题:复习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第108-11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图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以丰富的生活素材为基础,在学习中体现统计的价值。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反映的现实意义,学会根据数据的变化合理地进行分析、预测。
教学难点: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判断。
第八单元 找次品 单元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思想,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学习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清晰、简明地表示数学思维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元重点: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清晰、有条理地表示出逻辑推理过程。
单元难点: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找次品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 111-112页例
1、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思想,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学习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清晰、简明地表示数学思维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借助实物操作、画图等活动理解并解决简单的“找次品”问题,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分组策略。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分组策略。第二课时
课题:找次品
(二)教学内容:教科书P 113-114页练习二十七。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第九单元 总复习单元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图形的运动、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等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2.通过数学活动和综合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分类、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体会分类、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
单元难点:学生通过梳理形成知识网络。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复习因数和倍数
复习内容:教科书P115页第四幅情境图与P116页1题,P118页1-4题。
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因数、倍数的有关概念,辨析和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感受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复习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辨析和理解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复习难点:辨析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第二课时
课题: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复习内容:教科书P115页第一幅情境图与P119页5题,P120页6-8题。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用分数表示一个量与表示两个量的关系有什么不同。
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3.巩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
复习重点:能正确地约分和通分、比较分数的大小、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复习难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三课时
课题: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复习内容:教科书P119页9、10题。复习目标:
1.进一步弄清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
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2.会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与减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复习重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复习难点:培养学生简算意识和应用意识。第四课时
课题: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与图形的运动
复习内容:教科书P115页第一幅情境图与P116页2与P117页3题,P119页11、12题,P120页13-16题。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图形的旋转方法,对图形的旋转有更深入的认识。2.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根据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3.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巩固不同体积、容积单位的表象,更扎实地掌握体积和容积单位,并能恰当地使用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单位,熟练地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4.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复习重点:
1.能根据旋转的特征正确作图。
2.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复习难点:综合应用能分清表面积与体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课时
课题:观察物体与统计
复习内容:教科书P115页第3情境图与P116页2题(1)P117页第4题及指导学生完成P120-121 页“练习二十八”第15-18题及生活中的数学。
复习目标 :
1.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巩固复式折线统计图,充分了解其优点及绘制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3.经历复习整理知识的过程,巩固观察物体与统计。4.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复习重点: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一年级数学教学重难点 篇6
主要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五年级下册的重点难点:
1.图形的变换。重点掌握一般几何图形的对称轴,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因数与倍数。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概念较多,需要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死记硬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并学会灵活运用。数论本身就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科,有时不太容易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如质数、合数等概念,很难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而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3.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这一部分难度最大,因为是刚刚开始形成理性的空间观念。建议:(1)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平时生活的实体观念物体。如长方体的顶点,棱,面,表面积,体积,容积。如火柴盒。(2)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做纸盒。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是学生从直观数学到抽象数学的转变,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我会要求熟记常用的分数与小数互化。如24X0.875。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相对简单一些。本单元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拥有良好的数感的一项重要尺度。
6.统计。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一年级数学教学重难点 篇7
三级跳远是人体经过快速助跑后, 由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所组成的连续3次腾越水平距离的运动项目。经常练习三级跳能够发展速度、下肢力量、弹跳力及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并能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和精神。由于三级跳远技术较为复杂通常作为初三男生的选修课程。本课主要以小垫子为教具, 采用近似于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自己领悟及初步掌握三级跳远的动作结构, 并通过教师对“道具”多次巧妙的排列组合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仅掌握技术动作而且对跳跃的远度有所提高。改变传统的技术课教学模式, 将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探索。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学生为九年级男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功能日趋成熟, 加之经过两年的初中体育课的学习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 肌肉与骨骼已经能够接受一定负荷的连续跳跃练习的刺激, 对事物的认识上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心态上正处于青春期发育最旺盛的时期, 自我意识较强, 不愿被动模仿与练习, 对枯燥乏味的技术教学不感兴趣。具有探究精神, 喜欢新鲜的事物, 愿意为之思考与尝试。本课依据九年级男生的心态特点而设计, 创新教学手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技能, 体会经过思考后获得知识的喜悦。
三、教学方法
主要教法:程序教学法, 将三级跳远技术分成“小步子”程序, 即:单足跳、跨步跳、跳跃等几个练习部分, 让学生从第一步开始, 在教师分解化的引导后, 学生按程序练习, 逐步认识了三级跳远的动作结构。
主要学法:自主学练法, 教师提出要求, 学生自主选择练习的时间、次数、距离等练习因素, 从而达成既定学习目标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 准备活动:踏板操
教师活动:教师指挥学生按小垫子的摆放形式散开队形。
学生活动:按照已摆放好的垫子位置散开, 站在垫子前。跟随音乐节奏, 模仿教师动作一起热舞。
组织:全班呈四列横队站立。
(二) 专门性引导练习:立定跳、跨步跳、单足跳
教师活动:
1.要求学生记住做操的位置及垫子的颜色和号码;2.指挥学生将单数号的垫子放在线后, 然后所有垫子向右靠拢成锯齿形如图 (见图1) 。3.组织学生进行三种跳跃练习。
学生活动:
1.按照垫子上的编号及标志线的方向摆放到指定地点。
2.每种跳跃练习两组。
(三) 游戏导入“新版跳房子”
教师活动:
1.教师指挥各组组长将9号垫推进7号垫 (见图2) 。
2.讲解并游戏名称及游戏规则。
3.教师举例示范并剖析规则中的三个要求:1身体运动方向不变, 2不能多踩与空踩, 3双脚同时落地。
4.指导学生练习, 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有没有新的通过方法, 在满足游戏规则的三个前提下。
规则:学生在保持身体运动方向向前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依次跨过垫子踩在每一块空地上且不能空踩或重复踩踏, 通过最后一组垫子时要保持双脚同时落地。
组织:面向垫子成两排扇形站立, 练习学生出列。
(四) 提出要求进行第一次认知练习
教师活动:
1.教师指挥组长将每一组6号垫顺势打开 (见图3) 。2.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如何在满足游戏规则的前提下, 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通过。3.给予学生时间, 讨论、思考、尝试。教师观察同学们的不同方法, 暗自总结。根据总结情况也可走入学生练习区中, 引导个别同学采用单足跳的方法跳过5号垫子。4.找出刚才练习中采用不同方法的学生进行展示。5.和学生们运用规则的限制对每一种学生总结的方法进行验证。最终得到只有采用单足跳的方式跳过5号垫的方法才能完全满足游戏中规则的要求。即三级跳远的基本动作结构的雏形诞生。6.给予学生时间, 采用最终方案进行练习并熟练掌握, 组内相互帮助、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
1.按照教师的师范及要求进行练习。2.思考、尝试、讨论总结不同方法。3.跟随教师用规则的要求进行排除。4.运用最终师生总结的方法进行练习并熟练掌握。
组织:同上
(五) 再次提出新要求制造障碍
教师活动:
1.指挥组长将每一组8号9号垫顺势打开 (见图4) 鼓励学生采用总结出的方法进行练习。
目的:增加最后一跳远度。
2.指挥组长将每一组7号垫顺势打开 (见图5) 鼓励学生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练习。
目的:增加跨步跳远度。
3.指挥各组组长将1号垫推进3号垫, 将0号垫推进2号垫 (见图6) 允许学生加入助跑, 进行练习。
目的:增加单足跳的远度, 同时引入助跑。
学生活动:
1.组长按照教师的要求翻开垫子。
2.组长组织练习, 控制组员练习节奏, 逐渐提高每一步跳跃能力。
组织:同上
(六) 提高练习质量分层教学
教师活动:
1.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 时刻强调安全, 指导学生分层练习。
2.设置基础组, 除单足跳之外不增加跳跃远度 (见图7) 。将6号垫反折, 后面推进一格。
3.设置提高组, 将0号、1号垫顺势打开 (见图8) 。
学生活动:
1.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自由选择难度。
2.服从教师安排选取难度。
3.可由易向难初步递进。
组织:学生自由选择练习组
(七) 点明教学内容, 总结动作结构, 摆脱方格对左右脚的束缚,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活动:
1.教师提问“哪位同学知道我们在游戏中采用的技术动作像田径比赛中的哪项运动”。
2.教师明确刚才游戏中采用的技术动作就是三级跳远。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级跳远的动作结构。
4.教师将每一组控制落脚点旁边的垫子折回 (见图9) 。
5.教师再次强调动作结构, 给予学生时间练习。
6.观察学生掌握情况。
学生活动:
1.思考并跟随教师总结三级跳远动作结构即:助跑-单足跳-跨步跳-跳跃
2.摆脱左右脚束缚, 自由选取起跳脚进行练习。
组织:同上
(八) 学生展示
教师活动:
1.教师请学生展示。2.教师展示。
学生活动:
1.学生自愿展示。2.观看教师动作展示感受三级跳远的动作美感, 激发单元学习兴趣。组织:选择中间一组垫子进行展示。
点评:
亮点一:传统教法与新兴学法相得益彰的使用。本课中教师能依据教材和学生的身心特点, 恰当的选用了程序教学法, 并且教师不是死板的按照传统的“小步子”教学法僵化运用, 而是将此教法与自主学练法有机结合。即:将完整技术拆分成四个完成程序, 但在每个程序里不是按部就班的循环按教师要求的方法进行练习, 而是依据技术的轨迹和结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规则, 学生则完全自主化的进行练习, 不会机械的按程序亦步亦趋的进行。这二者结合看似与传统教法有些冲突 (程序教学法要求, 按教师提前安排好的程序进行练习, 没有完成任务的从头再来) , 但恰恰是这种结合,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 (主动思考, 乐于探究, 勇于实践) , 同时也很好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 致使全课在相得益彰的氛围中很好的完成了既定的学习任务, 诠释了教无定法的道理。
亮点二:场地器材的使用高效的辅助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天津小垫子是我们天津地区对全国体育教学器材改革的一个贡献, 它可随意摆放和可折叠、可打开的特点被教师充分利用。课中教师像魔术一样利用小垫子的打开、旋转, 结合教法和学法及规则要求, 诱导着全体学生一步一步的认知了三级跳远的动作结构, 有效的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可以说这一奇思妙想是全课的点睛之笔, 它不是什么高深的知识, 而是一学就会的教学手段, 它朴实无华, 高效实用, 任何体育教师都可以使用, 真正达到了简便易行, 便于推广的程度。由于借班上课的原因, 也造成了课中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 其中最为显著的不足之处就是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稍小的问题。其症结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不够, 总是担心学生没有听明白, 所以出现了课上教师讲解过多的问题, 从而压缩了学生练习的时间。显现的结果就是全课对学生体能的发展效果不佳。这点教师应引以为戒, 时刻记住每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 要在课前认真备课, 精炼自己的语言, 从而使课堂在精讲多练的前提下, 体现它具有健身性的课程性质。
一年级数学教学重难点 篇8
[点拔](1)英语中长、宽、高等的表达方式可用“数字+量词(复数)+long/wide/high…”结构,它可作表语,也可作后置定语。例如:
The street is about 200 metres long, 3 metres wide. 那条街大约有200米长,3米宽。
His father is 6 feet tall. 他爸爸身高6英尺。
This figure is 20 metres high.=This is a figure 20 metres high. 这是一座20米高的像。
(2)长、宽、高还可用复合形容词,即“数字+量词(单数)+long/wide/high…”表达,中间为连字符,常用作前置定语。例如:
This is a 20-metre-high building. 这是一座20米高的楼。
She is a six-year-old girl. 她是个6岁大的女孩。
[考例] This is a ____ river and that river is ____.
A. 200-metre-long; 400 metre longB. 200-metre-long; 400 metres long
C. 200-metres-long; 400 metres longD. 200 metres long; 400-metre-long
[解析]B 第一空作前置定语,故应用复合形容词形式;第二空作表语,应用“数词+量词(复数)+long”形式,故选B。句意为:这是条200米长的河,那条河长400米。
2. [课本原文]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 我们正设法拯救海牛。
[点拔]try to do sth.意为“尽力做某事”。例如:
He tried to pass the exam, but failed. 他努力争取考试及格,可惜没成功。
He tried to get the work done with little help.
他尽量在没有什么帮助的情况下完成工作。
[注意]try doing sth.意为“试着做……”,表示试着做某件事情,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例如:
I tried sending her flowers but it didn’t have any effect.
我试着给她送花,然而没什么结果。
[相关链接]
try to do与manage to do:
try to do意为“设法去做”,不一定做成,manage to do则表示“设法做而且做成”。例如:
He managed to pass the examination.=He succeeded in passing the examination.
他成功地通过了考试。
[考例]——I usually go home by ship.
——Why not ____ by air for a change?
A. trying to goB. trying goingC. try going D. try to go
[解析]C why not后接动词原形,意为“为什么不……”,可排除A、B两项;try to do意为“努力做某事”,try doing意为“试着做某事”,很显然,本题的意思是建议乘飞机试试,故C为正确答案。
3. [课本原文]…and I have never seen one I liked or one that was suitable for animals to live in. ……没有见过一个我喜欢或者适合的动物生活的地方。
[[点拔]be suitable for意为“适合于,适宜”,指适合于某人的身份、地位、年龄,合乎时宜的言语、行动及适宜于某种环境或用途等。指“人”时有时也可用to代替for。例如:
This kind of book is suitable for children. 这类书适合儿童看。
Is she suitable for the work? 她适合于这项工作吗?
This is a suitable place for a picnic. 这是一个适合野餐的地方。
[相关链接](1)be fit for意为“适合,适宜”,表示因具有自然的品格而使之适合于某一目的或用途。例如:
The manager is not fit for his position. 这位经理不称职。
(2)指适合某一目的、用途时,be fit for可与be suitable for互换;be fit后可接不定式,即be fit to do sth.; be suitable后一般不接不定式。例如:
I don’t think she’s really fit/suitable for the job. 我认为她实在不适合这工作。
[考例]He said that the work was not suitable ____ me.
A. inB. forC. at D. with
[解析]B “适合于,适宜”应说be suitable for,故选D。句意为:他说这项工作对我不合适。
4. [课本原文]Ifwe don’t support our zoos, they won’t have enough money to take care of so many fine animals. 如果没有人支持我们的动物园,那就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照料这些动物了。
[点拔](1)support作动词,意为“支持,支撑,忍受,证实,帮助,支持,维持”等。例如:
I can’t support the pains. 我不能忍受这种痛苦。
Which football team do you support? 你支持哪个足球队?
He promised to support her with 10,000 yuan. 他答应赞助她一万元。
[相关链接]
support和raise, feed, keep
(1)raise意为“抚养,饲养,种植”。
(2)keep意为“养活(此时与support同义,但support不用于饲养动物),饲养”。
(3)feed意为“喂养,饲养,以……为食物”。
(2)take care of意为“照顾,照料”,相当于look after, of和after都是介词,其后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很好地照顾”应说take good care of或look after…well。例如:
Please take care of the baby for me. 请替我照看一下孩子。
Take care of the baby while I’m out. 我出去时,请你照顾孩子。
Li Ping isn’t at school. He is taking care of his mother in hospital.
李平没有来上学,他正在照顾住院的妈妈。
[考例1]That man works twelve hours a day to ____ his large family.
A. supportB. keepC. feedD. B and D
[解析]A feed意为“喂养”;keep“养活,饲养”;support“养活,维持生活”;当“养活”讲support与keep同义,但support不用于指饲养动物,因此正确答案为A。句意为:为了养活一大家人,那个人一天工作12小时。
[[考例2]选出与句子中划线部分意义最接近的一项
There is little time left. Could you run your eyes over my report quickly?
A. look throughB. look atC. look forD. look out
[解析]A 句意为:几乎没有时间了,你能迅速浏览一下我的报告吗?look through“浏览”;look at“看……”;look for“寻找”;look out“当心”。
5. [课本原文]…,you think zoos are not good for animals. ……,你们认为动物园并不适合动物。
[点拔]be good for意为“有益于……,对……有用,对……有好处”;其反义短语为be bad for,意为“对……有害处”,其后一般接名词或代词。例如:
Doing morning exercises is good for you. 做早操对你有好处。
Eating too much is bad for you. 吃得太多对你没有好处。
[相关链接]
do sb. good对某人有好处; be good to sb.对某人态度好;对……和善; be good at擅于;在……方面好
[考例]Smoking is really not good ____ one’s health.
A. forB. to C. withD. by
[解析]A be good后不接with或by,而跟to与for意思不同,be good to sb.意为“对某人态度好”;be good for sb.意为“对某人有好处”。由句意“吸烟对健康没有好处。”可知应选A。
6. [课本原文]I feel that zoos provide clean and safe places for endangered animals to live. 我觉得动物园能给那些濒临灭绝的动物提供干净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点拔](1)本句是一宾语从句,在从句中动词provide前省略了should;这是一种特殊的虚拟语气。特殊虚拟是在一些特殊的名词性从句中构成sb. (should) do sth.的结构。
(2)这些词包括: suggest(建议); order(命令); insist(坚持要求); require(要求); advise(建议); request(请求); propose(建议); demand(要求); feel(感觉)等。例如:
He insisted that we (should) hand in our compositions at once.
他坚持要我们立刻交作文。
I suggest we set off right away. 我建议我们马上动身。
They demanded that the students (should)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他们要求学生们要学第二外语。
(3)形容词necessary, strange, important, natural等作表语的主语从句,即It is necessary…It is important…等结构后的主语从句用(should) do…形式。
(4)“should+动词原形”或直接用动词原形,省略should。在现代英语中,特别是在新闻文件、外文文件、提案等及口语中后一种形式比较普遍。美国人也比较爱用后一种形式,用前一种形式的人越来越少了。例如:
The PLA men ordered that all the enemies (should) give up.
解放军战士们命令所有的敌人都投降。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be on time for the meeting. 开会守时是很重要的。
[考例]The teacher is very strict with us. He requests that every student ____ class.
A. be not late for B. is not late forC. don’t be late forD. not be late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