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越剧情结的作文

2024-08-26

我的越剧情结的作文(精选14篇)

我的越剧情结的作文 篇1

我的越剧情结的作文

从小就喜欢听收音机,而听得最多的就是戏曲,那时流行歌曲不太多,除了京剧之外,就是每天广播里必唱的东方红了。虽然父亲也听戏曲,可他还是喜欢淮剧,对于别的剧种不太感兴趣,这一点我与父亲的爱好有了偏离。但有一样习惯是相同的,那就是喜欢二胡。在戏曲之中,我还是相当偏爱越剧的。

喜欢越剧是从看《红楼梦》开始的,在过去乡下是很难看到电影的,有时听到某个地方放电影了,我和几个伙伴是一起跑去的,跑得远的也有二十多公里,来去就得一个晚上的。同样能看到彩越剧电影《红楼梦》也是一种奢侈一种时尚了,因为跑得太远,看的人又多,在又困乏又受干扰的情况下,当然不能尽兴了,只能满足了一下心灵的需要。而那个时候,这可是最高的享受,当我回来告诉了其他同学,他们都羡慕不已,直叹息着摇头着。

越剧《红楼梦》在我的印象中是相当深刻的,场景,人物,台词,以及《葬花诗》和《哭灵》,我都是记得清楚的,偶尔我还会背着人偷偷唱上一段,只是自己的嗓子有限,能哼的只是调儿,唱不出什么味来的。后来,学吹笛子的时候,还真的抄来了曲谱,是《金玉良缘》那一段,只是可惜自己天份太差,还是没能吹出词来,就罢休了。

对《红楼梦》中,王文娟与徐玉兰的唱腔以及演技,我都是羡慕而崇拜的,虽然过去了三十多年了,依然记忆在心,历久不忘的。想那林妹妹初入贾府的小心与谨慎,想那两小无猜的形影不离,想那共读《西厢》的甜蜜与温馨,想那碰到闭门羹后颦儿独自吟咏《葬花诗》的悲痛,想那断肠之时的焚稿,想那被骗成婚后伤心欲绝的《金玉良缘》,想那声声悲泣的《哭灵》,想那不断追问的《问紫娟》,这唱词,这唱段,这唱腔,这如悲似泣的声调,这凄惨悲凉的.深情,都令我感动并且落泪了。

后来,就想着去购买《红楼梦》书了,因为心里渴望与好奇,因为对于颦儿的牵挂与惦记,因为对于宝玉的关心和深思不解。想起在从前看到书店里的那一套书时,只有三元四角钱,可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天文数字。看一眼书,摸一回钱,这个渴望就隔阂在几步远的地方,于是在回转身的时候,恋恋不舍而深情的看着那柜台里的书,就心里暗下了决心:我会回来的!

去书店看过很多回,一直没有钱购买,这便是过去的痛苦和遗憾了。当我钱够了,兴冲冲一路跑到书店时,书突然就不见了,这对我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失望与绝望掺合在一起,就让心破碎得七零八落了。当我多年以后,捧着发出香味的《红楼梦》书时,心里还是激动与兴奋,然后就在听着录音机里播放的越剧唱段,慢慢欣赏和追寻着好奇,一路走了下去。看过多少次《红楼梦》书,听过多少回越剧《红楼梦》,实在记不清了,也无法统计了,但有一点的就是我的床前总是放着《红楼梦》,我的电脑里存着越剧《红楼梦》,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而我习惯一有空就看书听越剧也是一直未变的。

虽然后来,姨侄女送我一套《红楼梦》电视剧片子,也看过几次,但还是喜欢与偏爱着越剧《红楼梦》,还是爱在闲暇之余打开电脑,把片子放映着,在沉重而忧郁的唱腔里,再一次为木石之盟不能成而叹息而痛苦而百思无味。这便是我的越剧情结,也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喜欢听越剧,这里面除了《红楼梦》之外,还有《追鱼》《碧玉簪》以及《柳毅传书》,当然听得最多的就是《红楼梦》了。

一直以来,我都是忧郁而沉静的,也是多愁善感的,可能就受了这样的书影响,或者我就深陷在越剧这样的唱腔里了,无法自拔吧。许多的人问过我,为什么我不象一个男人,有时我都不能解答清楚的。但有一点,我在现实中却是一个大男人主义者,说出来绝大多数网友都不相信,然后这却是事实。在文字中,我可以表现出我性格的另一面,而在生活中又是本来的自己,这就是人的多面性以及多变性,这样的性格也许就是受了越剧的直接受害吧。不管怎么样,对于越剧,对于《红楼梦》,无论岁月怎样变化,无论春秋怎样长远,我还是喜欢与偏爱的,因为心中这对越剧的深情打了一个死结——无法解开了!

我的越剧情结的作文 篇2

我所任班级被称为“普通班”, 这是一种顾及尊严的称谓, 但学生们清楚,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里, 就是“差班”。刚任这样的班级, 自己心里也有一些失落, 但很快调整过来, 我要让我的学生们对自己、对班级充满信心。

首先, 我让他们从心里“减负”, 让他们从“差”的阴影中走出来。我告诉我的学生们, 咱们的班级不叫“普通班”、也不叫“差班”, 咱们的同学不叫“普通生”、也不叫“差生”, 咱叫“潜能班”、叫“潜能生”。咱们有潜能, 只是有待开发、有待挖掘, 而这一过程需要我们去共同努力、共同完成。这一称谓的转变、定位的转变, 我从同学们的脸上找到了自信, 有这一基础的奠定, 接下来的工作就从容得多了。

在学习中, 我分明感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压力, 由于基础薄弱, 尽管他们很努力, 但还是不时透露出沉重的气息。我捕捉到这一点, 于是, 迅速和各科教师交流、沟通, 尽量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各科中体现出的优势与劣势, 综合分析、汇总, 尽最大可能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并以此为契机, 鼓励他们, 试图让这一光点闪得更亮。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优点, 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

我始终相信没有哪一个学生是一无是处, 他总有一些闪光的地方, 只是还没被发现, 或是还没挖掘出来。而老师的“慧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我所任班级中, 有一位叫张庆的同学, 在所有科目中最喜好数学, 但对其他科几乎放弃, 我找他谈过几次, 从交谈中, 我确定他不是懒, 而是对这些科目产生畏难情绪、对自己没信心。于是我抓住他数学成绩好这一闪光点对他进行鼓励, 告诉他你既然能把数学学好就证明你不笨, 且很有优势, 你现在只是把数学这一块的潜能挖掘出来了, 其他科目在等待着你去努力, 你能把数学学好, 老师相信你完全有能力把其他科学好, 把各科都学好了, 那离大学还远吗?我还和其他科任老师沟通, 帮助张庆同学树立信心, 并且帮助他掌握学习的方法。半个学期过去了, 我发现张庆同学的各科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更让我欣慰的是, 他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

我的博客情结 篇3

周苑青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

http://61.144.246.3/txy/blog/blog.asp?name=zyqbbq

2004年从师范院校毕业后,我来到了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担任英文老师一职。在这个学校里,我开始了和教育博客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素来热衷于畅游网络的我,与博客可谓是一见钟情。

自从博客成立后,我便每日沉醉于它的怀抱。鼠标轻轻一点击,我便欣然进入这片广阔的天地,任我的思想之马、情感之驹肆意驰骋。刚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我,充满了生活和工作激情。我把自己在课堂上挥洒未完的豪情统统化为层出不穷的good idea,在我的博客领土里摇身一变为美妙文字,向读者们传递着我的豪放、我的严谨和我的创新,以及我的爱心。

这里设立了数十个与众不同的精彩栏目。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有这么多有趣的方法可以学好英语!“作文大王”和单词“接力战神”让他们品尝了学习英语的巨大成就感。“英语天地”和“玩转英语”让孩子们在图、文和音并茂的歌曲、游戏和故事的海洋当中快乐畅游英语世界。爸爸妈妈们迫不及待地在“今日作业”里留下啧啧赞同声。同事们和家长们最爱阅读我的“教育叙事”,在这里,他们和我同欢笑、共思考。但是,小读者们最关心的应该还是“英语宝贝”和“进步天使”了,因为,入选“宝贝”和“天使”意味着老师对他们学习状况的认同,也意味着爸爸妈妈们绽放的笑容。

博客在我快乐而努力的经营中和主人一道悄然成熟。转眼,拥有博客已经半年了,我也拥有了愈来愈多来自校内外的老少读者,浏览次数早已冲破十万大关。而留言、回复也无数。那热情洋溢的称赞,使我感觉到所付出的辛劳有了回报。而那些客观负责的批评,更使我冷静地看到自己的许多不足。有人愿意与你共同分享你的喜怒哀乐,这难道不是博客给我的巨大回赠吗?

博客,我的精彩世界——愿意与广大朋友一同分享耕耘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

精彩点滴

心灵的桥梁

自从和博客相识相知后,我渐渐地养成了将瞬间灵感记载下来的习惯。上博客巡视已经成为我的每日必修课。每当上完一节富有感触的课后,我都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在课堂上和学生们的精彩互动过程上传到博客上和大家分享心得体会;而每一次我都会激动地看到一些鼓舞人心的回复。这种心灵交流令我更有动力做好教育工作,更有干劲在博客这片肥沃的土地耕种我的思想。随着时间推移,我的写作不断爆出思想的火花,被我的真实和诚恳感动的人们纷纷以一种欣赏和尊敬的态度打量我这个年轻的老师,而我身边的朋友也悄然多了起来……

创新的平台

作为新教师,除了年轻、爱标新立异外,论及其他方面,诸如教学经验等,我当然是不敢和年长教师们相提并论。然而,博客恰到好处地将我的优势发挥出来。在工作过程中,我总是爱揣摩如何将教学效率最优化。有了博客,我可以及时将最新点子发表、运用在博客网络上,让学生们在家中随时都能打开博客,融入到英语氛围中,逐渐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爱上我的博客、爱上英语的学生们渐渐多了起来。家长们欣喜而真诚的留言告诉我:是博客,创造了教学新观念的同时,也创造了师生间的默契!

我的故乡情结作文 篇4

倚坐在窗前,享受这肃肃的风声。时时有黄叶飘落,也许今夜过后,小径便铺满了黄花。

昏暗的月光懒懒地躺在地上,没有故乡月光的清澈晶莹。转眼,离乡又多日了。静静的宿舍中,孤身一人,勾起了我的故乡情结。

也曾在故乡的晴夜中漫步。皓月当空,蝉蛙互鸣,微风缕缕,花香弥漫,一种清新,一种自在,吸引着我,让我不敢将故乡遗忘。

故乡的车站依旧喧嚣,却饱含着真情。那里有爸爸的背影,有妈妈的眼泪,更有我的多次徘徊留下的脚印。想起当日离别,第一次看见爸爸落泪,第一次感觉离家是种罪。当我们互相挥手,直到眼泪迷蒙了茫茫前程时,才感受到乡那里值得留恋的东西太多太多。而今又望见远处的灯塔,不知是谁的眼泪在飞……

也许离开故乡之后,才懂得什么是乡情。如今离乡半年之久,只听得见一回乡音。

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幸福,什么才是亲密。当落寞的心随黄叶飘飞,当无奈的脚步在枯黄的草地上徘徊,突然,盼望已久的乡音,将你心灵的空间无限扩大,扩展到飘雨的江南,扩展到那如水的春天。

似乎家乡的梦的甜的,家乡的点点滴滴都是可爱的,值得回味。

曾走过那片枫叶林,那里记录下无暇与纯真;曾划过那叶孤独舟,那里记录下清淡与自然;曾采过那些紫罗兰,那里记录下浪漫与可爱……珍藏故乡的一草一木,似乎成了我的僻好,遥望故乡的缕缕炊烟,似乎成了我的一种寄托,思念的寄托。

多希望拥抱一下那朴实的双亲,多希望再次感受邻里的欢声笑语,多么希望啊……

我的端午情结作文 篇5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每逢到端午节,人们都喜欢包粽子,吃粽子,听说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因为爱国投江死去,人们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尸体,把米团扔进江里,用这种方法来纪念屈原。

每到这个时候,最热闹的就是包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们家有一个包粽子高手——姥姥。今天早上,我跟姥姥学习包粽子。姥姥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雉形。我学着姥姥的样子,拿了三片叶子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姥姥见了就在旁指点:“左手捏住粽叶的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姥姥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接着,姥姥在粽叶里放好糯米。姥姥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些样子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捆粽子。只见姥姥两手握紧粽叶,用马蔺在粽子中间缠了两圈,结个活扣,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2个,第3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姥姥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里蒸三十分钟后,再泡在汤水里一个小时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

终于到了开饭的时候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品尝着美味大餐,说说笑笑!开心极了!

啊!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

★ 沈从文《边城》中的“端午情结”分析

★ 重阳情结作文

★ 圣诞情结

★ 故乡情结

★ 银杏树的情结作文

★ 异地情结作文700字

★ 老房子情结散文

★ 情结《儿童文学》散文

★ 我的什么情结作文初一

我的情结作文600字 篇6

最早是受徐霞客的地理游记影响,在学习地理时,特别留心我国的大江大河和大陆骨架----山脉,但那时的地图都是平面简图,无法跟现在的电子地图、谷哥三维立体卫星地图可比拟,给人的印象不是那么深刻,即便如此也是对当时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册基本上也倒背如流,因此在高考中占了便宜,拿了高分。

如今我还记忆犹新的是在高三上学期,我独自一人带了笔记本和干粮,沿着县里唯一的一条大河,向上游追踪而去,那时倒没有考虑什么,但能走出这一步,是需要有勇气和胆识的,我从一大早就出发,马不停蹄地走,沿着干流直奔河流源头,不到目的誓不退转。一路上到了许多罕无人迹的深沟险壑,尤其是至于空山深处,才发觉自己是如此弱小胆怯,野外生存能力连一只兔子山雉也不如,这种远离人类群体而独处的艰难是刻骨铭心的。好在我在山里生活了二十年的经验帮了忙,在天黑时分找到了投宿的人家,第二天达成了预期的目标,兴高采烈而归。

后来又去南京求学几年,课余时间走遍了东南山川形胜,参加工作后,常出差外地,大半个中国也走遍了,可心愿仍然未了,许多心中向往的地方水天相隔,也只好在卫星地图上先期神游了。

我现在仍痴心不改,一见到山脉和河流,总想沿着它去寻根问源,这种冲动一直很强烈,有时不自觉地就沿着一些山地丘陵或河流走上几段,以慰藉我那热切的心情。

我时常散步在山泽水畔,留连于湖光山色之中,这种向望去野外踏量的习气让我受益良多,能够从大自然中学习太多书本或人际里没有的东西。

我的远教情结 篇7

一、与信息技术同行, 我收获幸福与感动

我自从2001年调到鱼泉小学任副校长以来, 就主动要求担任分管电教实验版块的工作者, 并兼任信息技术管理员, 有了这些资源, 我发现我的眼界豁然开朗了,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了。担任信息管理员期间我既是学校远程教育的管理者, 又是资源的使用者, 始终坚守着“远教设备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一路走来, 收获的是幸福和感动。

(一) 积极参加培训, 提高自身素养。

为了让每位教师用好资源, 我校首先对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情况进行调查, 再根据调查的情况进行培训。先对第一批接受新课程的一、二年级的年轻教师进行培训, 使他们在技术层面上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 再由他们带动本校的其他教师, 直到每一位教师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学校设计了“电教设备使用登记表”, 把该表发到每一个班级的班长手中, 由班长对每一节课的资源运用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 并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一部分。两年下来, 我校教师学会了远教设备的使用方法, 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如今, 远教资源的运用不再是教师们的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习惯, 成为教师工作提质高效的必由之路。

(二) 发挥优势,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1. 让优质资源成为“名师”。

为了促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发展”这一板块无疑便成了老师的良师益友, 板块中的鲜活课例、名师课堂、专题报告、课程培训, 就如博士生导师一般, 营造出动静交错、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环境, 激发了教师学资源用资源的积极性。正如教师所说:“过去农村教师在教学上就像毛驴拉磨老在原地打转转, 自从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落户我们学校, 我们已有足不出户, 名师不请自来的感受, 真正减少了我们外出学习车马劳顿之苦。”

2. 让远教资源成为自我提升的平台。

(1) 与专家对话, 使教学艺术得以升华。

几年来在实施远程教育项目的过程中, 远教设备设施不断完善, 管理考核机制不断健全, 营造出“人人学、人人用、人人提高”的远程教育学习氛围。随着学校远程教育网站的开通, 教师与全国名师“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不断增多, 只要鼠标一点, 尽享优质教育资源, 一流的教育教学资源使农村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从而增长知识, 提高素质。就目前为止, 教师基本做到了每周至少上二节远程教育资源课, 多媒体教室成了师生们最“抢手”的教与学的场所。正如我们的师生所说:“有了空中课堂, 我们可以面对面地听名师讲座, 如同徜徉在优质教育资源的超市, 尽情吸吮知识的甘露, 我感到自己也成了重点学校的师生。”

(2) 课堂有了你更精彩。

记得一年级语文下册的最后一个单元, 讲的都是科学知识。月亮的变化, 北斗星、火车的发展, 等等, 这些知识, 要让一年级的小朋友了解, 让他们知道, 真的太难了, 因为这些是非常抽象知识。有了多媒体教室、有了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慢慢欣赏、感受、感叹、激动, 何愁学习效果不好呢?

在教学一年级《认识时间》的时候, 我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播放远教资源中《机器猫》的视频片段让他们欣赏, 在快乐地与机器猫玩耍一分钟后停下, 让他们感受到快乐时一分钟是怎样的短暂, 对一分钟的概念记忆深刻。并让孩子懂得要开心地渡过每一分钟, 合理安排每一分钟。

二、创新校本培训, 促进自我成长

为使远程教育资源更有效发挥作用, 我尝试将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更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 更好地服务于教育, 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我努力做到“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自我”。

(一) 运用远教资源, 创新校本培训。

1. 应用农远平台, 对班主任、学科教师进行直接培训。2007年暑期, 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对西部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的机遇, 拟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 提出了明确的培训要求, 使本次培训收到了实效, 充分体现了“同在一片蓝天下,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先进培训理念。

2. 整合远程教育资源, 对教师实施间接培训。充分发挥远教资源下载速度快、媒体资源丰富的优势, 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层面根据学校阶段培训主题、需要将资源中各版块的优质资源进行整合, 然后在校园网上发布, 让教师间接自我培训, 走“边学边教, 边教边悟, 边悟边用”的校本培训路子。

3. 多渠道培养远教技术领头雁和学科带头人, 寓常规教研于远教培训之中, 我校近几年组织的“有效的课堂、寻梦的足迹、走进多媒体”等教研活动专题研究成效显著, 培训效果明显, 是以研带训的有效尝试。

通过以上尝试, 目前, 学校初步走出了一条设备定位、管理定人、技术定岗、人员定责、学习定制度、定目标、定任务、定内容、定时间的远程教育校本培训管理的新路, 学校的远教工作基本实现管理科学化、办公电子化、操作规范化、学习自主化的良性发展势头。

(二) “软硬兼施”,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 加大管理力度, 经教代会提议通过, 把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情况纳入教师月度考核之中, 促进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研究, 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通过考核教师对设备的使用率、设备的维护、课件的制作、资源的开发应用这四项工作, 使得教师们对多媒体设备操作更加熟练, 方法更加规范, 教师们对设备的维护和清洁也养成一种习惯, 从而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节省学校维修开支。

三、创办网络空间, 扮靓远教资源

2007年学校建起了网站, 开设了“信箱”、“校内公告”、“校内行事历”、“校园新闻”等栏目, 服务于学校管理。让校园网成为家长、社会了解我们学校的一个有效窗口。

同时, 我们还抓住教师喜欢聊QQ、博客的喜好, 创建学校教职员工QQ群, 申请免费博客空间, 为教师提供网上自由交流技术、探讨资源的开发应用的平台。

我的国旗情结 篇8

外公教我认识国旗

50多年前的一个夏夜,忽明忽暗的油灯下,外公指着年画上的一幅国旗图案,教我认识国旗。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为长方形,红色旗帜象征中国革命。红旗上方缀有5颗黄色五角星,黄色呢,是我们中国人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五颗星,较大的一颗在左边,象征中国共产党,4颗小星环绕在大星之右,像星拱北斗,并各有一尖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外公的语调慷慨而激昂。

“什么是北斗呀?”我依偎在外公怀里,看着国旗,心中懵懵懂懂。

“北斗,就是北斗星呀!”外公将我抱到屋外。他指着满天的星星教我辨认;“看,那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就是北斗星。北斗星是指示方向和判别星座的重要标志呀!”那个寂静的夜晚,我认识了国旗,也认识了北斗星……

那时,全国刚刚解放,外公经营着一家叫“邓广润”的老字号嫁妆店。每逢元旦、春节、“五一”等节日,甚而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外公都会在店门外挂起五星红旗。那团红,就深深印在了我心里。但对我童年来说,则更有趣的是看“挂国旗”。

每次,外公一说“挂国旗”,我就手忙脚乱地端着板凳前去帮忙,但无论怎样争取,矮小的我都是配角。那面用红布手缝而成的国旗,总是经过别人的手,最终高高挂在店门前。国旗光彩夺目,迎风飘扬。解放初期,人们的生活总是充满爱国主义教育的色彩。

国旗通常连续挂10多天,一眼望去,老街各店面前一派火红,映红了一张张笑脸。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童年的记忆一直刻在我的脑里,挥之不去!

老师让我明白国旗象征意义

1985年6月,我在如皋接待了一位重要客人。她是我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时的任课老师——罗斯·卡尔女士。她是美籍华人,被查出身患癌症。

在弥留人际的最后几个月,罗斯·卡尔女士带着三个子女重返中国,重温对祖籍国的深情。我陪同老师走在如城镇的大街上。老师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我的心情百味杂陈。老师没说一句话。她进了一家又一家店。可总是失望地走出来。我猜不透她到底要买什么,紧跟其后,却不敢多问。终于,在如皋百货公司,老师买到了她想买的礼物——三面五星红旗。

当老师从营业员手中接过鲜艳的国旗时,眼眶里滚动着晶莹的泪花。她像女儿见到久别的母亲一般,不住地亲吻国旗。瞬间,泪水浸湿了国旗的一角。老师郑重地把国旗分别交给三位已加入美国国籍的子女,千叮万嘱:“这是我送给你们最珍贵的礼物。记住,你们根在中国,不管走到那里,我们永远是炎黄子孙!”我在一旁也忍不住落下泪来。当天,我们一起站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拍照留念。

3个月后,噩耗传来,罗斯·卡尔女士离别人世。我眼前不时浮现老师购买国旗和向子女赠送国旗的场景。于是,我萌发了建议国家制定一部升挂国旗法规的念头,要让五星红旗深入人心,飘扬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以唤起公民的国家观念,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振奋民族精神。

倡议制订《国旗法》

1988年初,我光荣地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一年10月1日国庆节,我带着孩子漫步在如城镇街头。街上车水马龙,店内商品琳琅满目。但我仍觉得缺了点什么……我不禁想起前不久在美国考察时所见到的场景。在美国,无论博物馆、艺术馆,还是工厂、机关、学校,星条旗无所不在,甚至连老百姓的邮箱里、邮递员的车架前,都插着美国国旗。美国人对国旗如此重视,美国人的国家意识让我震撼。而我们国家在這样隆重的节日里,整条街上都见不到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回家后,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发现世界各国对象征国家的国旗、国徽、国歌,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中国至今还没有一条与国旗有关的法规。当晚,我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我翻身下床,扭亮台灯,奋笔疾书,写下了《加强爱国教育,唤起人民的国家观念,尽快制定张挂国旗具体办法的建议》。10月6日,几经修改,我将这封约1000字的建议装入人民代表专用信封,寄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一位普通人大代表的建议,惊动了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两个月后,我收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寄来的一封信函。信中还附着国务院有关部门请示制定《国旗法》的报告。报道写道:“李玉坤代表提出的建议很重要,我国至今还没有悬挂国旗的法律依据,制定这方面的法规刻不容缓,建议由国务院法制局、全国人大和政协草拟悬挂国旗的法律或办法。”

信里还告知了我一些情况:已陆续有人民群众对国旗国歌的规范提出了建议,而你是人大代表中第一个提出来的。也只有人大代表提出议案,才有可能为国旗立法。

这是一个迟到的法律。信中介绍道:1950年上半年,中国政协第六小组就起草过《关于国旗升挂办法和国歌演奏办法》的法规草案,由当时国务院秘书长林伯渠交给毛泽东主席,请求批准。1950年9月7日,毛主席在文件末尾批了“同意”两字,并签上“毛泽东”;到了9月9日又在“同意”两字上画了“×”,在后面写上“缓办”二字,随后签上“毛泽东”。38年前,这项立法就此搁置了。

3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38年后,因为我的一条建议,国旗立法将变为现实。就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来信后不久,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十三次会议反复审议了《国旗法草案》。199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签发28号主席令,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并于同年10月1日实施。很短时间内,我的名字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联系在一起,以较高的频率出现于大众传媒。

结识国旗班首任班长赵新风

1992年3月26日,我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来到天安门广场看望国旗班战士。身材魁梧、仪表端庄的国旗班战士以标准的军礼迎接我的到来。据了解,他们是最后一批国旗班战士。此后,国旗班就改为国旗护卫队,人数由30人增加到100多人。

“国旗班战士几十年如一日,不怕酷暑严寒,护卫国旗,充分体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作为人大代表,向你们致敬!”一阵亲切的问候后,我从包里掏出一叠“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纪念封”赠送给国旗班战士。

“《国旗法》的颁布实施,使我们很受鼓舞!”国旗班班长赵新风在陪同我参观国旗护卫队驻地时,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战士们护旗执勤情况。赵新风说,以前群众来看升降国旗,虽然热情很高,但什么姿势都有。《国旗法》实施后,情况大为改观,军人自动敬礼,群众肃立注目,就连小朋友们也自动行举手礼。

我不住地点头:“好,这就好,爱国主义意识增强了!”

据赵新风介绍:自开国大典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天安门广场一直没有专业升旗手,升降国旗的任务一直由北京市供电局负责。自1951年10月1日之后的25年间,负责为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的,就是电工胡其俊。那时升旗没有国歌伴奏,而且也不是天天升旗,只有逢节假日或外国重要元首来访时,才会通知胡其俊去升旗。他总是提前一天到天安门管理处领国旗,第二天骑车到天安门广场升旗,升完国旗后再到供电局上班。那会儿升降旗的时间也完全靠他个人估计。197G年5月,北京卫戍区部队接替了胡其俊升降国旗的任务。

赵新风是1989年春天参军到天安门国旗班的。1991年4月15日,使用了41个春秋的老国旗旗杆光荣“退役”,赵新风与两位战友为它完成了最后一次降旗;1991年4月16日,天安门新国旗旗杆启用,赵新风又亲手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1991年5月1日,“天安门国旗班”扩建为“天安门国旗护卫队”。赵新风,也由此成为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国旗班的第一任班长。

从赵新风的谈话中,我得知,为了保持国旗的庄严神圣,战士们每天都要换上一面崭新的国旗。而目前少数单位国旗破损、褪色后不及时更换,仍升挂在高空,影响了国旗的尊严。我当即表示:“这个问题提得很及时,也很重要,我将尽快向全国人大反映这个情况!”

从北京回来后,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写出了“关于大力宣传《国旗法》,并指定有关部门研制牢固耐用、不易褪色的国旗的建议”。国家司法部、纺织工业部接受了我的建议,并作了答复。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承担了此项任务。该所在对各地采集来的国旗样品进行分光测定,选出30多种候选颜色,然后经过专家筛选和广泛征求民众意见,确定了最适合五星红旗的红色和黄色,并研制出不易褪色的布料。

拜访国旗设计者曾联松

1996年国庆前夕,我在国旗徽章设计专利获得者徐大公等人的陪同下,赴上海市山阴路拜访德高望重、已是79岁高龄的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先生。

我握着曾老的手说:“谢谢您为我们国家设计了国旗,我早就盼着来拜访您。您是国旗的设计人,我因为提了一条建议,诞生了一部《国旗法》,我们两代人志同道合,心心相印,都与国旗结下了不解之缘!”

曾老很是兴奋:“你们来看我,我很高兴。一提起五星红旗,我的心情就难以平静,不论谈多久总不觉得累,记忆犹新啊!”曾老说着,便小心翼翼地取出他珍藏近半个世纪的一份国旗设计图案样稿,像展示传家宝似的,慢慢地打开,展现在大家面前。接着曾老滔滔不绝地讲述他设计国旗的过程:

1949年7月,上海人民沉浸在刚刚解放的喜悦之中。当时我在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工作,我从报纸上看到征集国旗图案启事后思绪万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应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中华儿女的寄托、炎黄子孙的骄傲!自己虽然不是专业画家,但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应积极投身到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设计工作中去。

7月的上海,一片火热。为设计最佳国旗图案,我日夜挥汗,伏案描绘,到了痴迷的程度。有一天,已到午夜时分,面对一堆画着各种图案的稿纸,我推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稍作休息。我抬头仰望窗外满天的繁星,忽然来了灵感,我从人们常说的“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启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就像围着北斗的4颗小星。想到这里,我迅速返回房间,重新设计方案。

我先用红色作为国旗的基础色,代表解放、光明、热烈,再剪出一个大的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并以大星导引于前,后又剪出4颗小星环绕于大星。像星拱北斗。小星象征广大人民,人民紧紧地环绕在党的周围,团结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我还把五角星设计为三原色中最亮的黄色,这不仅与象征革命的红色旗面相协调,也像早晨彩霞中的金光,灿烂辉煌,色调简练而庄严大气,而且,也表达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

经过近一个月的设计构图,我制作了两份五星红旗图案,一份寄出去应征,一份保留家中。我晟终确定的五星红旗图案为:红色油光纸做成的旗面,旗面左上角贴着1颗黄色的大五角星,大星上贴着用红色油光纸制作的“镰刀斧头”标志,大星右侧呈半圆形贴着4颗黄色小五角星。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毛主席亲手升起了象征新中国诞生的国旗。这面特制的大国旗,长5米多,宽3米多,飘扬在天安门广场蔚蓝的上空。

我从报纸上看到公布的国旗图案时,既激动又惊诧,因为五星红旗和自己设计的国旗图案几乎相同,但又无法确定是否是自己的作品。因为在我设计的国旗图案中,大星中嵌有“镰刀斧头”。

1950年9月27日,我意外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寄来的一封信。来信说:“曾联松先生,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业已采用,兹赠送人民政协纪念刊一册,人民币500万元(台现在500元)作为酬谢你对国家的贡献……”此时,已整整过去一年零四个月。我心中的结终于解开了,五星红旗正是自己设计的作品,我一连激动了好几天。

我从来信中还得知:1949年秋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收到了国旗应征图案2992幅。从中筛选了38幅作候选图案,并编辑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发给政协与会人员阅评。我的五星红旗图案位列32号,首先被田汉、郭沫若等名家看中,由田汉送呈毛泽东主席审阅。毛主席同意选为国旗,但建议删去“镰刀斧头”,成为一幅纯洁亮丽的五星红旗,交由政协会议讨论。毛主席说:五星红旗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了我设计的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曾老越说越激动。我扶着曾老说:“曾老,五星红旗既美观端庄,又寓意深刻,当时你能设计这样的图案真不简单啊!”

曾老不因为设计了国旗而沾沾自喜。他话锋一转,笑着对我说:“小李,我在报上看到关于你的报道,极为高兴。从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亲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到1990年10月1日,横跨了41个年头,中国才产生了一部《国旗法》,你的一条建议可为国家做了一件大好事呀!”

我连连摆手:“我仅仅尽了一名人大代表應尽的职责,没想到这条建议竟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并诞生了《国旗法》。我能得到这么高的荣誉,与您这位国旗设计者的贡献是永远分不开的,我再次向您致敬!”

临别时,曾联松老先生饱蘸浓墨,为我挥毫题字:“壮哉,长城万里;伟兮,旗海千秋!”

建议为汶川地震遇难者下半旗致哀

国旗代表国家尊严,象征国家主权,爱国旗就是爱国家,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国旗的尊严。自《国

旗法》颁布实施以来,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工厂学校,到处都飘扬着一面面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然而,在《国旗法》的实施过程中,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影响了国旗的尊严。我作为人大代表,有责任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使之得到纠正。

2000年3月份,我赴京参加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会议期间,我郑重地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议案组提交了“建议尽快制定《国旗法》实施细则的建议”。

“建议”提出:“《国旗法》自1990年公布实施至今已有近10年。从北京、上海、江苏等部分省市以及香港、澳门回归及国庆50周年等重大活动来看,这一重要法律的实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开展国旗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人民的国家观点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其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对一些条款的执行还缺少具体规定,导致某些单位在升挂国旗时缺乏法律依据。例如,中外合资企业需要挂三种旗帜,中国国旗、合资对方国的国旗、企业专有旗帜,这三者位置怎么摆?相差高度为多少?应当有具体规定。因此,特建议制定《国旗法》实施细则。”

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将此项建议列为“第3447号议案”。同年6月下旬,我收到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寄来的第78号函,来函说:“您提出的关于‘建议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实施细则》的建议’将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即将研究制定的国旗升挂使用的具体规定中予以采纳。”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短短几天时间死伤数万人,我每天饱含泪水看着电视画面上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滚动报道。看着那揪人心肺的一幅幅凄惨场景和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宏伟壮观,我反复思忖:面对数以万计遇难同胞和遭遇不幸的家庭,我们不仅需要全力抢救、关怀和帮助幸存者,也要给那些不幸遇难的同胞以最高的礼遇。由此,我产生了向国务院建议下半旗志哀的想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14条第4款规定: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的,可以下半旗志哀。下半旗的日期和场所,由国务院决定。5月16日,我与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国旗班首任班长赵新风通了电话,商量向国务院建议下半旗志哀的有关事宜,包括降半旗的时间、场所、操作程序等。当晚,我就请新华社的一位记者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将我的《关于对汶川大地震遇难者下半旗致哀的建议》呈送国务院。

5月18日,当我看到国务院发布将5月19日至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致哀的公告时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是中国首次依据法律,以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发布政令的方式向自然灾害中遇难的平民致哀。5月20日,新华社记者打电话告诉我:你的建议起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我的电脑情结作文1950字 篇9

三年前,“电脑”这个充满神秘感的名词,我并不了解“他”,我也无缘接触过“他”。只是听别人说:“电脑相当于高级人脑!能帮助人们做许多事情:打字、编辑、绘图;上网能够查阅很多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电脑还可以听音乐,使人心情放松……”“电脑”这个名词,从此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一个永远抹不掉的烙印。我迫切地想接近“他”。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揭开了电脑的面纱,让我结识了以前我一点也没碰到过,但又渴望认识的――电脑。 一天,妈妈、爸爸带我上街,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家电脑公司门口,并信步走进了大门。电脑公司里琳琅满目:一台台“电视机”对着我笑,“电视机”旁的“大箱子”像卫兵一样守护着它,前面的长方形“方台”上还有无数的按纽。一位大哥哥正在一台“电视机”前用双手敲击长方形“方台”。我赶快跑过去,只见随着大哥哥的手在“方台”上灵巧地按动, “电视机”屏幕上一会儿出现了一篇文章,一会儿又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哥哥,电视机也会写字、画图吗?”大哥哥看着我笑了:“小妹妹,这不是电视机,这叫电脑。它不但会写字、画图,还能做许多事呐!”当时我羡慕极了,决心以后也要象大哥哥那样会用电脑。这就是我和电脑的初次见面。让我想不到的是,这一认识,注定我和电脑分不开了! 升入三年级,我们学校开设了微机课,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盼望已久的微机课终于与我们见面了。到了电脑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台像电视机似的电脑,我激动极了。经过老师的一番讲解,我知道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影视的组合叫多媒体;装有声卡和光驱的电脑叫多媒体电脑。我们还知道了因特网!因特网真是太神奇了,网上的世界太精彩了:游览风景名胜,领略异域风情,了解时事新闻,发表言论,购物……真是美妙极了!我突然感到:“不用出远门,便知天下事。”老师让我们认识了显示屏、主机、键盘、鼠标;指导我们练指法、打字、编程……每次的微机课总是那么快就过去了,每次我们总是要被老师“赶出”微机室…… 我慢慢地觉得电脑越来越神秘,越来越深不可测了,但我渴望“揭穿”它。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过去,我和电脑“相识”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我每天都在和它“交谈”,我真被他迷住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在6月,我参加了云岩区首届小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程序设计项目竞赛,荣获三等奖,获得了奖励;月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程序设计大赛贵阳赛区的竞赛,获得了三等奖(第七名)的好成绩。 我对电脑更痴迷了,白天想的是电脑,晚上睡觉梦见的也是电脑。我十分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便和爸爸、妈妈商量给我买一台电脑。爸爸、妈妈见电脑对我的学习有一定帮助,决定给我买。我的愿望就要实现了!我高兴得跳起来!这是我从未有过的高兴。但是,爸爸、妈妈也给我约法三章:不准我玩游戏;用电脑的时间不准连续超过30分钟;学习成绩不准下降;不准……如有违规,就停止使用电脑一个星期!为达到拥有电脑的目的,我爽快地答应了! 一个星期六,爸爸、妈妈、表哥陪我去买电脑。因为表哥稍懂一些电脑,所以我特意请他给我参谋参谋!表哥说:“现在买兼容机好一点,因为兼容机可以根据你自己的需要配置。将来内存不够了,或者更新换代时,还可以升级呢!”在他的建议下,我们一致同意买兼容机。到了电脑城,我们请了一个电脑专家帮我们配电脑。营业员为我安装电脑时,我仿佛还在做梦: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电脑吗?它就要属于我了吗?把电脑抬回家,安装好后,我马上动手操作起来:先上网游览一下吧!点击“我的连接”,打开“我的向导”,呵!网页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网上内容真是无奇不有!我好像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然后我又参观了“我的电脑”……我不由得感叹:电脑,你可真神奇! 我越来越爱电脑了,常常上网查资料、写作文、编小报……电脑对我来说,就像一个密不可分的朋友!自从迷上了电脑,迷上了上网,我便整日陷在“温酒吧”(Windos 98)中不能自拔,和各式各样的图标作伴,和数不清的“伊妹儿”为友,听着MP3上网聊天成了每天的必修课。在电脑中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总而言之,我是彻底地被这个好朋友给“网”住了。 有了电脑,我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我的知识更加丰富,我的视野更加广阔,我不由得慨叹:人类必须学习电脑,掌握高科技的按钮,迎接新的挑战!否则你将会被这竞争的世界淘汰!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脑的普及将成为现实!拥有了电脑,掌握了电脑,一定会为你增添无穷的“快乐”! 电脑,你这个“坏”东西!“坏”得让我为你开心! “坏”得让我为你难过!“坏”得让我为你疯狂!“坏”得让我舍不得离开你!电脑,你这个“坏”朋友,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最“坏”的约会! 我坚信:利用电脑可以造就一个全新的视野,可以改变国民的传统意识――至少它已经改变了我!

第2篇

我的零食情结四年级作文 篇10

一个个,一团团,五彩缤纷,甘甜爽口……是何方神圣?哈哈,这就是我最爱的零食——果冻。它们晶莹易透,小巧玲珑,用手轻轻一弹,多么富有弹性;温柔地抚摸一番,便觉得光滑柔嫩,如同孩子那稚嫩的脸庞。咬一口,一股清凉的滋味直沁肺腑。

尽管果浆如此诱人,可要将它们吃进嘴里,还需费尽心机地“过八关,斩六将”呢!

那是一次逛超市的时候。我一进大门,就一路飞奔到“零食区”,来到我那久违了的“挚友”——果冻的面前。妈妈还不知状况,也跟着跑来。我正扯出一卷塑料袋,准备把果冻往袋子里塞,心想:终于相见了,今晚,你就将取代我的晚饭了!我直做白日梦,梦想着果冻变得比房子还高,自己爬到了果冻上面,把果冻当成了蹦床,在上面跳得正欢,每落下时,就咬一口,而果冻永远也吃不完。就在这时,妈妈大吼一声:“不能买零食!”我大吃一惊,妈妈的`话把我从梦中拉回了现实。

我只好垂头丧气地跟在妈妈后面,和她一起来到“蔬菜区”。她正在精挑细远,我闲着无聊,就骗妈妈说去买一支笔,其实一心只想着那一个个美味可口的果冻。我将手伸进果冻堆中,爬一把,握紧,放入袋中,称好,藏在胳肢窝下,不敢放入推车中,生怕被妈妈发现。一想到回家就能吃上果冻,“哧溜”一下,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

妈妈见了我,看我鬼鬼崇崇的,问:“你胳肢窝下藏着什么?”“是……橡皮……对,是各种橡皮。”我有些语无伦次。

结算时,我尽力引开妈妈的注意力,一手又将果冻塞到售货员的手里,朝她使眼色。啊!好险……

我的都市情结 篇11

记得八年前有位记者为我的《城市山水画》写过一篇文章,题为《都市行者》。眼下都市已成为文人墨客荟萃之地,截至90年代初,作为都市里的画家,却极少用中国画的水墨形式去表现城市题材,城市山水画无形中成了禁区。人们仍然习惯于欣赏那缥渺幽深的、远离喧嚣市寰的自然景观,生活在都市中的画家,对身边的腾飞景象不去观察,不用笔墨去描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1992年我移居深圳,曾悄悄地在市区里写生,用水墨的方法尝试表现城市题材。近二十年,我几乎在北京、深圳渡过,偶尔去上海,对于都市的眷恋,由来已久。五十年前我还处在青年时期,爱读鲁迅的书及有关北京上海的小说故事,从那时起对都市产生了向往,后来步入社会,一有机会,我就会到上海、北京浏览那里的风情、文物及新老建筑。回顾起来,我确实是一个喜欢在都市里生活的行走画家。

都市有什么好,很多人不以为然,我周围的一些朋友闲聊之际,常流露出对那恬静的田园生活、远离市区的农村、“世外桃源”颇感兴趣。我以为当今的都市,它是现代工业文明的集中体现,都市已成为高科技和人才的汇集地,同时亦是各项资讯最快捷的传播中心。

都市是开发先进生产力最有效的基地,都市有着提供现代人物质、精神生活最佳的享用环境,当今能生活工作在都市,应该是种幸运。每座城市,都有着比较考究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这些文化设施,足以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学习吸收欣赏各门类知识和学养。都市中各类学府、艺术院校,给人们提供国内外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展,及各种学术研讨会,作为一个美术家,尤其在乎这些。

都市具备着现代人文明生活所需的一切,诸如音乐厅、戏院、钢琴酒吧、星级饭店、高级舞厅、茶社及高档时装店等。我在深圳生活二十余年,对深圳这座新兴都市有着深深的情感,我一直用水墨尝试表现城市,十多年来我乐此不疲,诸君知道这种画,目前还是很少有人收藏。我曾画过—些城市景观,如《深圳别墅》、《南山新街》、《深圳工业村》,这是我1992至1998年之间涉入城市山水画的第一阶段,现在看来,那批画虽然逐步从中国画转形出来,但深度不够,比较表面化。对此,我自然不满足,1998至2001年我用水墨又尝试画过一些城市民居及城市构成等,表现手法比第一阶段的画更有深度,比较现代,基本脱离了传统国画的程式。

2002年我在工作室偶尔画出了一组框架,经过反复试验,结果出现了一个与传统水墨和现实物象距离很大的抽象画面,我认为这种抽象框架,不仅是形象特征上的突破,重要的是我创作思维观念的突破,一个冷抽象的水墨构成,将为我打开了新画语的大门。

我的越剧情结的作文 篇12

每天早晨,拉开窗帘,阳光“唰”的一声就迫不及待地洒满了房间,暖洋洋的。我小心翼翼地把紫罗兰轻放在铺着黑色大理石的窗台上,让它和我一同感受阳光的温度。紫罗兰叶瓣翠色欲滴。正午时分,太阳光的温度急剧上升,紫罗兰的绿色也渐渐变得凝重了。我拉上窗帘,将它轻移到比较阴凉的地方。暮色渐上,我拉开窗帘,拿来柔软的绒布为它的花瓣、叶瓣擦拭除尘。到了晚上,我让它靠近夜空,和那漫天的星星还有我一起进入那恬静的梦乡。

日复一日,我并不觉得单调无聊,因为它是我的一个好朋友,早已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太阳将紫罗兰柔和的影子映射在窗帘上,它微微摆动,婀娜多姿,仿佛在做早操,又好似在向刚醒来的我点头问好,我起身拉开窗帘,沐浴着阳光的温暖,一边细嗅着花朵散发出的芳香,一边用手触摸着微微湿润的空气。在不同的心情,它带给我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意义:当我开心时,它会轻轻的摇摆来迎合我;当我伤心时,它像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安慰我;当我生气时,它释放出沁人的香气,舒缓我的情绪.…..它从不质疑,从不说话,但却是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世界上的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对于紫罗兰,我没有刻意的渲染什么,只是一种喜爱之情自然的流露。紫罗兰花儿细小,它不如牡丹、玫瑰般艳丽,它花期很短,我再想仔细看它,却发现它很快就凋谢了。

几天后,我发现紫罗兰又开花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植物世界不也如此吗?

我的情结征文 篇13

古筝不如钢琴高贵,也没有小提琴精致,更比不上吉他的深情,它却能演绎出小桥流水般的悠扬与淡泊,那一份优美恬静的旋律与雕龙画凤的雅致音箱融为一体,能让我耳目一新,怦然心动,因着这份情愫,我决定踏上艰难的学习之路。

父母各方打听,寻了位姓朱的老师,我便开始跟她学琴。初学时,一个音一个音地学,练,枯燥又乏味,练习了几天,右手除了小拇指,其他四个指头的关节酸痛,筷子都拿不稳,小指指腹磨破了一层皮、结茧,再破,再结茧。每当触碰到琴弦时,手指如刀割般疼痛,但并未想过放弃。

当我能够完整地弹完一首曲子时,不由得开始得意起来。逢年过节有人拜访时,总要拿出来显摆显摆,也时常让听众竖起大拇指。来的人多了,夸的人也多了,有赞扬我的勤学精神的,也有欣羡我的天资聪颖的,于是我不免飘飘然起来。父母发现了这个不好的苗头,便立即将它扼杀在萌芽状态了:“你有什么好炫耀的,比你弹得好的多着呢,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做语文老师的妈妈还相机行事,给我讲了《伤仲永》故事,那个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生才华出众的仲永,因拒绝努力学习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悲剧告诉我学习的重要性,而况我的古筝天资也并非绝对出众呢。

听了父母的一番话,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决心一定要努力,争取把古筝的精髓和它表、里所透出的单纯朴素的、意境高远的美发挥到淋漓尽致。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考验我们水平的时刻——全省的古筝十级考试开始了。考场上,两架古筝,几位表情严肃的考官和上百张考生紧张的脸庞,让本来胸有成竹的我也紧张得喘不过气来。我不敢看考官的眼睛,仿佛她们那犀利的眼神会穿透我的身体,把我的演奏瑕疵一个一个地豪不留情地挑出来,再狠狠地批评一通……不!不能再怀疑自己了,我想起了自己夜以继日的苦练,想起了爸爸期待的眼神,想起了妈妈亲切的嘱托,和老师那信任的目光,于是我鼓励自己:只要自己有实力,没有什么好紧张的。这样,我自己心中刚刚紧绷着的弦慢慢放松了下来,瞬间,在一架雕龙画凤、玉镶墨钩、翩翩然如美女飞天、叮叮然似金雀齐鸣的古筝上,流泻出一串地云流水般的音符,弹指一挥间,一颗宁静、豁达、沉稳之心统统融入到悠悠琴声之中了……

我以自信从容面对考级,我的出色表现令考官啧啧称赞。

我的苞米情结 篇14

母亲说,我出生的时候,由于赶上大饥荒年月,没有吃的挨饿,母亲的奶水就不够。刚满月就给我喝苞米粥里的米汀,就是在刚打开锅盖的苞米稀粥锅里,用勺子撇出粥上边没有米的稀水,这就叫米汀了。我就是这样活了下来。

在当时的农村,主食就是苞米。一日三餐有苞米,那就是我们的美好理想。早上吃咸菜喝苞米粥,午饭吃苞米饼子,晚饭再吃咸菜喝苞米粥。我至今還是认为乡村人把午饭定为正餐,晚饭喝粥是很科学的,绝对有利于健康。当然,也有一种当时就觉得是很奢侈的活法,那就是在早晚喝苞米稀粥的时候,能再来两个苞米饼子。

除了苞米饼子和苞米粥,苞米还有另外的吃法。比如用苞米细面做疙瘩汤,还有做饸饹等,这些不大好吃,起码我觉得如此。做菜团子(一团菜外沾一层薄如蝉翼的苞米面)也很难吃的。再难吃的,当然就是生产队里的嫩苞米,因为不敢拿回家,就只能直接在苞米地里偷偷地吃,因为是生的,嚼得满嘴角都流白浆,虽说有点甜,可也有些恶心。当然,这毕竟还是嫩苞米,直接吃生的晒干了的苞米粒,就更难吃了。比较好的吃法也有不少,比如苞米面的菜饼子。好的吃法除了煮苞米、烤苞米和烧苞米外,还有就是炒苞米粒吃,就是那种已经成熟了的老苞米,还没晒干,是湿的,在苞米穗上,我们费劲地将其剥下来,放到大铁锅里炒熟,咀嚼起来,很筋道的,只是累得腮帮子疼。

苞米是很好的保健食品,以前听说美国总统的早餐就有苞米片粥。吃苞米饼子比吃大米饭更抗饿,也更有力气。我们大连人的苞米饼子炖鱼,苞米饼子海蛎子,咸鱼饼子等,已成为地方特色美食,这都说明苞米饼子与海鲜搭配的合理性。在我看来,早晨的苞米粥凉豆腐蘸大酱,也是一道美食。我至今还经常买一块鲜豆腐,放在冰箱里冷藏,然后早上做苞米粥,就会吃到极为可口的凉豆腐蘸大酱了。这吃法取自于母亲。每当腊月做了年豆腐,母亲就会把豆腐渣放入葱花加盐炒一炒,成为吃苞米粥的佐食。偶尔也会奢侈一下,拿出几块冰凉冰凉的鲜豆腐,蘸大酱吃苞米粥,很美味。如今饭店或店铺卖的苞米饼子,大都缺少苞米的香味。

有的人会因为小时候经常吃某种食物而厌烦了,今生再也不想吃;有的人则是因为小时候经常吃某一食物,养成了习惯,这一辈子都离不开它。我属于后者。即使是离开老家三十年了,可我至今还是喜欢吃苞米,苞米粥、苞米饼子、煮苞米等。

我的苞米情结里,夹杂着往昔时代的情感痕迹。苞米印证和回味着我的童年,每当吃到苞米食品,我就觉得与过去的时光有了一种情感上的接近!

(摘自《大连晚报》2016年8月29日)

上一篇: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论文下一篇:团结友爱主题班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