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的文学情结

2024-09-01

作文:我的文学情结(共11篇)

作文:我的文学情结 篇1

我的文学情结作文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我人生的好朋友,爱书是缠绕我一生的情结。

我爱读武侠小说。最爱读金庸古龙黄易的小说,我喜欢在江湖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中寻找侠客们的另一面。看,《侠客行》中狄云怒杀花铁干,这是正义;看,《碧血剑》中袁承志二刺皇太极,这是爱国;看,《血蝙蝠》中沈胜衣勇闯蝙蝠寨,这是勇敢;再看段誉妙破玲珑棋局,这是武侠世界的智慧。我爱这武侠世界千变万化,情仇纠结幕幕传奇。

我爱读文学名著。无论是中华古典亦或是外国名著,他们使我阅读积累,充实自己。身处《海底两万里》,其中的“我”在逃生时遇到漩涡,我会为阿隆纳斯生死一线而紧张;神游《伊利亚特》中著名的“木马攻城战”时,我会为一举破城而兴奋。当读到《骆驼祥子》中祥子三起三落,堕入黑暗时,我会为这个小伙子惋惜。而投身《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我会为一夜巧得十万箭拍案叫绝。这些经典名著,让我欢喜让我忧,促我逐步成长。

我还爱读历史典籍。如果说“武侠”“名著”是一个泡沫,美丽而虚幻,那么历史典籍就是一块原石,初时平淡无奇,但是当你剖开细看就会在其中发现暗有光彩。

你看,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生过许多令人感慨的故事:屈原不愿做亡国之奴,以身殉国,投身汨罗江。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三国鼎立之势呕尽了拳拳老臣心。岳飞精忠报国,征战沙场,捍卫大宋疆土。袁崇焕戎马边疆,抵御满金,千刀万剐不改初心。还有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无畏之举;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豪情。这些历史人物的种种言行、品格,让我时时感动,满腔激情。

书籍,就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情结,缠绕着爱书的我,使我欲罢不能。它们促我成长,让我进步。

作文:我的文学情结 篇2

我所任班级被称为“普通班”, 这是一种顾及尊严的称谓, 但学生们清楚,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里, 就是“差班”。刚任这样的班级, 自己心里也有一些失落, 但很快调整过来, 我要让我的学生们对自己、对班级充满信心。

首先, 我让他们从心里“减负”, 让他们从“差”的阴影中走出来。我告诉我的学生们, 咱们的班级不叫“普通班”、也不叫“差班”, 咱们的同学不叫“普通生”、也不叫“差生”, 咱叫“潜能班”、叫“潜能生”。咱们有潜能, 只是有待开发、有待挖掘, 而这一过程需要我们去共同努力、共同完成。这一称谓的转变、定位的转变, 我从同学们的脸上找到了自信, 有这一基础的奠定, 接下来的工作就从容得多了。

在学习中, 我分明感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压力, 由于基础薄弱, 尽管他们很努力, 但还是不时透露出沉重的气息。我捕捉到这一点, 于是, 迅速和各科教师交流、沟通, 尽量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各科中体现出的优势与劣势, 综合分析、汇总, 尽最大可能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并以此为契机, 鼓励他们, 试图让这一光点闪得更亮。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优点, 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

我始终相信没有哪一个学生是一无是处, 他总有一些闪光的地方, 只是还没被发现, 或是还没挖掘出来。而老师的“慧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我所任班级中, 有一位叫张庆的同学, 在所有科目中最喜好数学, 但对其他科几乎放弃, 我找他谈过几次, 从交谈中, 我确定他不是懒, 而是对这些科目产生畏难情绪、对自己没信心。于是我抓住他数学成绩好这一闪光点对他进行鼓励, 告诉他你既然能把数学学好就证明你不笨, 且很有优势, 你现在只是把数学这一块的潜能挖掘出来了, 其他科目在等待着你去努力, 你能把数学学好, 老师相信你完全有能力把其他科学好, 把各科都学好了, 那离大学还远吗?我还和其他科任老师沟通, 帮助张庆同学树立信心, 并且帮助他掌握学习的方法。半个学期过去了, 我发现张庆同学的各科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更让我欣慰的是, 他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

我的博客情结 篇3

周苑青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

http://61.144.246.3/txy/blog/blog.asp?name=zyqbbq

2004年从师范院校毕业后,我来到了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担任英文老师一职。在这个学校里,我开始了和教育博客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素来热衷于畅游网络的我,与博客可谓是一见钟情。

自从博客成立后,我便每日沉醉于它的怀抱。鼠标轻轻一点击,我便欣然进入这片广阔的天地,任我的思想之马、情感之驹肆意驰骋。刚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我,充满了生活和工作激情。我把自己在课堂上挥洒未完的豪情统统化为层出不穷的good idea,在我的博客领土里摇身一变为美妙文字,向读者们传递着我的豪放、我的严谨和我的创新,以及我的爱心。

这里设立了数十个与众不同的精彩栏目。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有这么多有趣的方法可以学好英语!“作文大王”和单词“接力战神”让他们品尝了学习英语的巨大成就感。“英语天地”和“玩转英语”让孩子们在图、文和音并茂的歌曲、游戏和故事的海洋当中快乐畅游英语世界。爸爸妈妈们迫不及待地在“今日作业”里留下啧啧赞同声。同事们和家长们最爱阅读我的“教育叙事”,在这里,他们和我同欢笑、共思考。但是,小读者们最关心的应该还是“英语宝贝”和“进步天使”了,因为,入选“宝贝”和“天使”意味着老师对他们学习状况的认同,也意味着爸爸妈妈们绽放的笑容。

博客在我快乐而努力的经营中和主人一道悄然成熟。转眼,拥有博客已经半年了,我也拥有了愈来愈多来自校内外的老少读者,浏览次数早已冲破十万大关。而留言、回复也无数。那热情洋溢的称赞,使我感觉到所付出的辛劳有了回报。而那些客观负责的批评,更使我冷静地看到自己的许多不足。有人愿意与你共同分享你的喜怒哀乐,这难道不是博客给我的巨大回赠吗?

博客,我的精彩世界——愿意与广大朋友一同分享耕耘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

精彩点滴

心灵的桥梁

自从和博客相识相知后,我渐渐地养成了将瞬间灵感记载下来的习惯。上博客巡视已经成为我的每日必修课。每当上完一节富有感触的课后,我都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在课堂上和学生们的精彩互动过程上传到博客上和大家分享心得体会;而每一次我都会激动地看到一些鼓舞人心的回复。这种心灵交流令我更有动力做好教育工作,更有干劲在博客这片肥沃的土地耕种我的思想。随着时间推移,我的写作不断爆出思想的火花,被我的真实和诚恳感动的人们纷纷以一种欣赏和尊敬的态度打量我这个年轻的老师,而我身边的朋友也悄然多了起来……

创新的平台

作为新教师,除了年轻、爱标新立异外,论及其他方面,诸如教学经验等,我当然是不敢和年长教师们相提并论。然而,博客恰到好处地将我的优势发挥出来。在工作过程中,我总是爱揣摩如何将教学效率最优化。有了博客,我可以及时将最新点子发表、运用在博客网络上,让学生们在家中随时都能打开博客,融入到英语氛围中,逐渐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爱上我的博客、爱上英语的学生们渐渐多了起来。家长们欣喜而真诚的留言告诉我:是博客,创造了教学新观念的同时,也创造了师生间的默契!

我的武侠情结作文 篇4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读武侠小说的,我只知道这几天手里一直拿着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不放,可谓是手不释卷。读书之余,对于武侠可谓是感慨良多,总感觉武侠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故事情节之内的享受,更大的感受来自于武侠小说之外的特殊缘分。

就武侠小说本身而言,故事的情节中往往充满着无数次的机缘巧合,是缘分将武侠小说中人物的诸多命运串联到了一起。其实不仅仅是武侠故事之中暗含缘分,于武侠小说之外仍存在一种缘分。如果没有那份难得的书缘的话,是很难领略其中的乐趣的。当然我所说的书缘,是指与纸质书籍之间的缘分,换成电子书的话,那就该另当别论了。

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无论想要看哪一本书,都不会成为难事。打开手机或者电脑,只需轻轻一点,我们想要看的内容便会在几秒钟之内呈现在眼前。然而,这种快速的获得却很难让我为之动情,沉浸其中。换句话说,我对这种方式获得的阅读体验很难获得心理上认同,更不要提爱不释手了。即使真的喜欢,充其量也只能称之为爱不释眼罢了。

然而,相比而言纸质书就不一样了。当我淘到一本书的.时,就会感觉它不仅仅带给我了一份厚重感,而且收获了一种浓浓的缘分。那种幸福的感觉如同“海内逢知己,他乡遇故知。”一般。现在我手里《射雕英雄传》,就是一个例子。

早在半年前我就想找一本金庸大师的书来读了,只可惜图书馆里只有古龙没有金庸,没能借到,不免有些遗憾。再后来,去了北京,访了众多大小书店,也没能找到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我想这大概是与电子读物异军突起,纸质图书的销量减少有关吧。也可能是武侠小说没人读了,自然也就不再出版了。不管原因怎样,寻了小半年,仍旧没有买到。然而,这份缘分终究还是出现了,更没想到的是它出现的竟然那么的巧,那么的近。

我没有想到遇见那本书的地点竟然是儿时逛过的一家书店,一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故乡里的书店。这家书店很小,装修的也很破,可是当我第一脚踏进去的时候,它就给我了一种难以言状的温暖。随意走了走,翻了翻已经落了尘土的书籍,忽然间就感觉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

十年前我十岁,大概是上小学四年级吧,那一年我参加了县里面的抽考。所谓的抽考就是只允许一部分学生参加的考试,相当于现在的竞赛考试,当然这是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能参与的。在我的记忆中,每次的抽考我都会被选中,被选中那种心情绝对不亚于高考中榜,全家都会感觉跟过年似的高兴。现在回想起来感觉自己真的好伟大,没有想到小时候竟然是如此的爱好考试。

记得那次考试结束之后,非常的高兴,忘了是什么原因了,可能是觉得考的比较好吧。因为是抽考,所以就没有在本校考,而是到了县里面的一个小学。我小时候非常的胆怯,看见陌生人都不敢说话,更不要提一个人去闲逛了。但是,我却清楚的记得那天考试结束后我去了那所小学附近的一家书店。当然不是一个人去的,是一大帮小学生组团去的。我们大多都是穷孩子,都没有钱。其实那天算是有钱的了,只可惜唯一老妈奖励的两毛钱也被我买成辣条了。那时候的辣条是可以一根根卖的,我买了两根。走着吃着,于是就进了那家书店。

那家书店我已经记不清是什么名字了,大概是叫什么光明书社吧。那时候,我感觉那家书店的招牌特别的气派,给人一种望而却步的心理压力。但是,我们还是进去了。我忘记了当时买书老板的摸样了,只是感觉那家书店非常的大,书特别的多。我那时候好像不太喜欢小说散文之类的东西,更不清楚众多出名作家的名字。所以,我的心思大多放在了一些辅导书上面了,一开始问问价格,然后问问是不是正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最后一个个揣着自己的小布兜就出去了。我不知道我是否看到过我现在手里面的这几本武侠小说,好像看到了,又好像没有看到,只觉得记忆特别的模糊。好像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进过那家书店。

十年之后,再次走进那家书店,好像一切都没有变,却感觉它变小了。时光飞逝,物是人也是,只不过是我的内心变强大了而已。十年之后,我已经从一名胆怯的小学生变成了一个思想基本成熟的大学生了。

十年之后,我是抱着一个强烈的目的走进这家阔别十年的书店的,没有想到我一下子就找到了我想要找的那本武侠小说。看到它第一眼我就感觉好像从哪里见过,好像还是十年前的那些书,难道它们等待了我十年吗?我挑了四本的《射雕英雄传》,弹去了尘土,准备去结账。那老板看到我拿的四本书有些吃惊,我以为她不卖,于是就问了问她卖还是不卖?她说卖。我心里很高兴,于是就问她多少钱?她看了看,说给15块钱吧。我真的是高兴坏了,没有想到是如此的便宜。她说这都是十几年前租的给学生的书,现在都有手机了,也就没人看了,没有想到现在还有人会看金庸。她还说他们以前那时候是多么多么的喜欢金庸古龙。我又问她读不读还珠楼主的书,她说看啊,怎么不看啊?《蜀山剑侠传》多有名啊。

买了之后,不知道我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总觉得内心十分的平静。也许,这就是遇见缘分时最真切的感受吧。

其实,回到书中,缘分也就被扩大了。不管怎么说,武侠小说的情节是纯属虚构的,一切的故事发展是由作者一人建构的。于是,自然而然就运用了缘分二字。丘处机遇见郭杨二人是缘分,包惜弱救起完颜洪烈也是缘分,等等等等。不管怎样,这一切总将会以缘为始,因缘而终。

读武侠小说,一旦真正达到一种境界时,我们会忘记哪一个是真实的自己。其实,我们最熟悉的人是自己,最陌生的人也是自己。虽然我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内心,可我们却不可能时时看到自己的脸,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最熟悉的陌生吧。

总之,武侠只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态罢了,虽不能给读者带去万贯家财,可是却能够给人带去一种精神的上启迪,一种心灵上的释放与安慰。

我的情结作文600字 篇5

最早是受徐霞客的地理游记影响,在学习地理时,特别留心我国的大江大河和大陆骨架----山脉,但那时的地图都是平面简图,无法跟现在的电子地图、谷哥三维立体卫星地图可比拟,给人的印象不是那么深刻,即便如此也是对当时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册基本上也倒背如流,因此在高考中占了便宜,拿了高分。

如今我还记忆犹新的是在高三上学期,我独自一人带了笔记本和干粮,沿着县里唯一的一条大河,向上游追踪而去,那时倒没有考虑什么,但能走出这一步,是需要有勇气和胆识的,我从一大早就出发,马不停蹄地走,沿着干流直奔河流源头,不到目的誓不退转。一路上到了许多罕无人迹的深沟险壑,尤其是至于空山深处,才发觉自己是如此弱小胆怯,野外生存能力连一只兔子山雉也不如,这种远离人类群体而独处的艰难是刻骨铭心的。好在我在山里生活了二十年的经验帮了忙,在天黑时分找到了投宿的人家,第二天达成了预期的目标,兴高采烈而归。

后来又去南京求学几年,课余时间走遍了东南山川形胜,参加工作后,常出差外地,大半个中国也走遍了,可心愿仍然未了,许多心中向往的地方水天相隔,也只好在卫星地图上先期神游了。

我现在仍痴心不改,一见到山脉和河流,总想沿着它去寻根问源,这种冲动一直很强烈,有时不自觉地就沿着一些山地丘陵或河流走上几段,以慰藉我那热切的心情。

我时常散步在山泽水畔,留连于湖光山色之中,这种向望去野外踏量的习气让我受益良多,能够从大自然中学习太多书本或人际里没有的东西。

我的科学教育情结 篇6

一、从科学的实用价值出发, 选择了专业方向并热爱上了科学教育事业

从小开始, 我对科学的兴趣就比较广泛。进入高三时, 从科技资料上得知, 美国人完成了叶绿素的人工合成。此时我国正闹灾荒, 我天真地以为人工合成叶绿素能为工业化生产粮食开辟前景, 便决定报考北大生物系的六年制本科。但是没过多久, 我从事科学研究的美梦就被“文化大革命”彻底粉碎了。

毕业后, 我作为“修正主义苗子”被分配到浙江省丽水地区云和县。上面规定只能分到县以下单位, 于是我又从县城步行40多里翻越一座大山, 渡过瓯江来到大源公社。这个公社方圆百里, 却只有4 000余人。不通公路, 没有电灯, 需要自己种菜, 甚至没有粮站。在一座泥土垒成的房子里, 面对8名小学附设初中班的学生, 我开始了教学生涯。我深知当时条件下他们只有掌握科学知识才能摆脱贫困, 于是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自己动手制作科学实验器具, 带领学生与农民一起测量规划山地、水渠和电站。

1974年8月, 我调到温州师专平阳分校数理科任教物理。幸好自己在北大学过2年的高等数学和物理, 再去学了拖拉机和电工, 加上努力钻研, 总算在数理教研组站稳了脚跟, 后来还担任了数理科教研组长。

1978年, 温州师范学院筹建, 从各县抽调优秀教师。经过上级部门的考察后, 我进入温州师范学院生物科。1980年, 因高考要恢复考生物, 组织决定让我回到地区教育局教研室任生物教研员。走马上任, 到各县听了几十节课后, 发现农村生物教师的基础十分差, 于是从1981年开始, 我在教育学院筹建了生物教育专业, 在5年里, 我们办了2期短训班、2期高师函授班、1期面向全省的高师脱产班, 同时还为温州市的老教师举办现代生物化学及遗传进化系列讲座, 为温州及兄弟地市培养了一批生物教学骨干。

从科学的实用价值出发, 我热爱上了科学教育事业。大家也看到了我的成绩, 1983年我被浙江省教育厅破格晋升为高校讲师, 还被评为1985年度温州市劳动模范。

二、从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重要性的认识出发, 投身综合科学课程改革

1988年, 浙江省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决定在初中开设综合科学课程, 引起了教育界的争议。我当时在温州中学任校长, 得知此事后很感兴趣。一是感到我们的科学教育效率不高, 难以培养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特别是1983年, 我受邀在温州电大任教自然科学史。在讲课过程中一个问题经常触动我的神经:中国有灿烂的古代文化, 但当近代自然科学崛起时, 仍能有一席之地的只有中医药学。我认为这是由于我们对自然现象的研究缺乏理性思维, 不善于将经验上升为理论, 更难以将个别的概念、命题综合成逻辑体系, 从而创建新学科。因此, 我国与世界科技的差距, 除了实验条件、管理体制等落后外,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人的思维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促进人的发展, 我们必须让学生从小就懂得科学方法, 学会科学思维。二是觉得当时的科学课程缺乏科学精神教育, 而这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 江青带“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到北大来煽风点火。他们约见了我, 要我谈谈对运动的看法。在我说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后, 江青和康生让我到全校师生员工大会上去讲。我对他们说, 作为向领导汇报思想, 我可以随意谈, 但到那样的场合讲, 我觉得自己的准备不够, 一些观点的证据尚不充分, 思考也不够深入。后来一些知情者都说我当时作为20刚出头的学生, 能回绝这样的诱惑真是不容易。但我知道正是严谨、求实、平等交流这些科学精神救了我, 使我不致头脑发热。这个亲身经历使我认识到在科学教育中,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同等重要, 而综合科学课程正是在前一方面优于分科课程。三是1987年, 我曾随温州教育代表团赴日本考察基础教育, 对日本的教育现代化深感震撼, 知道为了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初中实施综合科学课程已成为国际上的改革潮流。

总之, 从自己多年的经历中, 我深切体会到课程现代化是教育改革的根本, 没有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课程, 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因此, 尽管很多人劝我,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总是无功而返、苦海无边, 我还是决意一试, 接过了浙江省自然科学课程主编的重担。由于一些人对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不理解, 社会压力很大, 课程改革试验也几次面临下马的危险。在最困难的时候, 我只能鼓励同伴:“我们的工作代表了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 即使被否定了, 10年后会有人重新发现我们的工作, 在我们的基础上接着干。”在国家教委、省委、省政府、各级教委领导和有关专家以及广大校长教师的支持下, 自然科学课程改革终于取得了初步成功, 成为国内第一套通过国家审定、在一个省范围使用的综合科学课程, 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自然科学课程第一次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总目标, 当时我们对其中教育理念变化的认识是从“掌握科学” (即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为“理解科学” (即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以及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理解) 。这也反映出我主要是从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重要性的认识出发, 才投身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对我的工作, 组织和教育界同仁给予了充分肯定。1994年我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 从1999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三、从第一代综合科学课程的不足出发, 参与主持国家科学课程改革

在对浙江省的自然科学课程开发过程进行总结时, 我有以下认识: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困难不在学生, 而在课程编制、教师和教学管理。从我国的现实出发, 初中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的正确策略应该是分步到位, 即在开始时课程结构只能以知识体系为主, 虽然它也要重视能力的培养, 因为编写人员和教师都不能逾越学科知识统摄这一难关。这个课程策略使综合科学课程在浙江省取得了成功。但是浙江省的这个成功是初步的, 可以称之为第一代综合科学课程。

那么, 第二代综合科学课程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正在我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时, 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第八次课程改革启动了。1999年1月, 我受聘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专家, 2000年担任国家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研制组副组长。我认为, 从科学文化的角度看素质教育, 就是要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此外, 我还认为第二代综合科学课程在内容上应当具有以下特点。首先, 它的设计要关注自然科学各分支学科的统一性, 引导学生逐步领悟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是一个具有统一性的系统。为此, 必须构建跨学科的内容结构体系。

其次, 要重视通过科学探究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我认为在近代科学建立时, 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经验材料的基本方法, 归纳是广泛使用的整理经验材料的一般科学方法。但是, 科学史上还存在另一种方法论模式, 就是“问题—假设—检验—表达”, 我们可简称为“假设—检验”模式。而且在20世纪的科学发展中, 它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方法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此注意不够, 才会出现对孟德尔遗传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等进行批判的笑话。本次课程改革提倡探究, 实际上就是要对这种模式给以肯定。所以, 提倡探究, 就是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认识模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再者, 科学是知识与探究过程、方法的统一体。科学既是一个知识体系, 又是一个探究过程。知识与探究二者之间是互为前提、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最后, 关注对科学本质的教育, 是当前的一种国际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对科学的本质,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例如, 从科学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出发,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出发,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理论的预见能力;从科学的内容出发, 科学的本质是具有真理性、系统性、可验证性 (可重复性) 、发展性和批判性的知识体系;从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出发, 科学的本质是探究。

这些观点得到大家的肯定, 2001年标准 (实验稿) 由教育部颁发。随后, 我参与主持标准解读的编写, 并被教育部聘为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中、小学科学教材审查委员, 负责国家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 (3—9年级) 科学教材的评审。之后, 我又参与了标准修订, 修订后的标准于2012年由教育部颁发。2002年, 我被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聘为兼职教授, 2009年当选为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

四、从探究的文化价值出发, 思考科学课程的本土化

正当我们在科学课程中大力提倡探究时, 2002年发生了清华大学学生的伤熊事件。这个学生在生活中产生了一个问题:把酸倒进熊的嘴里, 它会怎样?于是他买了盐酸和动物园门票, 实施了这个探究计划, 结果受到了人们的一致谴责。这件事引起我的思考:按中国传统的行为规范, 它不会发生, 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类似事件在西方国家一般也不会发生, 因为他们有宗教的博爱精神, 还有深入人心的动物保护法规。可见, 探究在文化上有其片面性, 我们在提倡探究、努力实现人文精神科学化的同时, 还需实现科学精神的人文化。

历史告诉我们,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 在历史的每一个重要的关头, 发生的每一个重大社会变革, 都不能不面对这个悠久的传统。而且中华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见长, 任何先进文化, 都应该能够被中华文化同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我提出了科学课程本土化的问题。

我认为, 自然科学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古代有一些原创性的思想, 集中反映在对天人关系的探究上。在古代典籍中, 对天人关系的研究形成了“天人之分”“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天人合一”等观点。

首先是对待自然的态度。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不信神的, 《论语·八佾》中说:“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就是说, 神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法家的荀子则在《天论》中提出, 要“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 从而成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认为自然与人各有其责, 主张人与自然相分的学者。

对明确“天人之分”后, 应该如何认识自然和利用、改造自然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持“赞天地之化育”和“与天地参”的观点。《四书·中庸》写道:“惟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谓“天地之化育”指自然界所衍生、演化、培养的万物。对自然万物, 我们要认识, 但态度是“赞”, 具有审美的意蕴。在现代社会, 人们对自然已普遍用爱欲代替征服欲, 将自然作为美的对象来欣赏, 作为与人平等之物来爱护。因此, 科学课程应当从这样的观念出发, 教育学生以“赞天地之化育”的立场去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至于“与天地参”, 荀子在《天论》中明确指出了它的含义及其对人类的意义:“天有其时, 地有其财, 人有其治, 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 而愿其所参, 则惑矣!”就是说, 自然有其规律, 如果不能掌握自然规律, 又想利用自然, 那是不可能的。从现代观念理解, 就是人既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也不能听任自然的摆布和支配。人类可以也应当认识、掌握、运用自然规律, 以保持、发展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关系。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 中华传统文化认为是“天人合一”。从历史上看,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人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敬畏自然到利用自然, 直至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到20世纪末终于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既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又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思想的回应。我们可以用现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扬弃“天人合一”思想, 作为科学课程的基本科学理念。

2011年4月, 马来西亚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课程局邀请我担任他们的初中科学教材主编。他们希望马来西亚华人后裔使用的科学教材, 既要传授科学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又要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教材编写已于当年8月启动, 将于2014年1月起在马来西亚所有华文中学使用。

我的国庆情结 篇7

我出生时,共和国已经诞生两周年了。也许是在北京长大的缘故,所以我同所有的北京人一样,对国庆有着难以割舍的特殊情结和一段段美好的回忆。

幼时印象最深的是1959年国庆节,这是共和国的第一个“十年大庆”,当时我家住在西城区二龙路附近。那年,家门口的马路边上时常堆满了砖瓦,问了大人才知道,这是北京“十大建筑”工程所用的。因为我们离民族饭店、民族文化宫很近,而这两个大厦都是北京当年“十大建筑”之一。

国庆节是举国放假的日子,可从我记事儿开始,父亲每年这时候都不能在家过节,因为他是个“公安”,这一天他们最忙,要去天安门广场执行安全保卫任务。

后来我家搬到了东长安街边上的一个机关大院,距天安门广场更近了。以后每年的国庆节,这里都能听到礼炮的鸣响和长安街高音喇叭的广播,对于看游行、看礼花、看彩排更是得天独厚。那时每年国庆节晚上在天安门广场都有焰火晚会,因为离天安门广场近,礼花的施放点有的就在我们住的大院,这样我们就有机会能近距离地观看燃放礼花。每当看到一个个礼花弹被解放军战士发射到高高的夜空,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满天炸开的礼花五彩缤纷、徐徐落下,简直太过瘾,太刺激啦!

我们一起的小伙伴儿们在仰望天空时,还都在等待一个重要“目标”的出现,那就是只要天空出现了一串串的红色“糖葫芦”,我们就赶紧判断风向,举着长长的竹竿疯跑过去,谁都知道那天上的一串串“糖葫芦”将变成一个个小降落伞。白色的、丝质的、轻盈的小降落伞随风飘落,谁跑得最快、谁的竹竿最长,谁就有机会得到它。由于条件所限,在那没有什么时髦玩具的童年时代,一个小小的降落伞,能让我们这些不知愁滋味的孩子把玩、兴奋好多天。当然,如果谁得到一个新颖、好看的小降落伞,都忘不了带到学校,在小伙伴儿当中非常得意地“显摆显摆”。

梦想与遗憾

伴随着共和国日新月异的建设步伐,我们也在一天天长大。

在我的印象里,国庆节活动虽然每年都有,但是游行队伍所展示的内容每年都有很大的不同,通过这些我们看到了祖国日益繁荣富强的美好前景,当年那些小伙伴儿们也不再满足于能够的到一个多么新颖、好看的小降落伞,逐渐萌生了能够亲身参加国庆游行的梦想。

记得是1967年夏天,幸运之神终于降临。上级要在我们学校挑选部分同学组成“文艺大军”方阵,参加国庆游行。听到消息,同学们都非常兴奋,又有几分忐忑不安,谁都渴望自己能够入选。

就在这时,厄运突然降临在我的头上:父亲一夜之间成了“走资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走资派”与当时的地、富、反、坏、右所谓的“黑五类”几乎为同一语,同属政治上不被信任的对象,而我也“理所当然”地被取消了参加国庆游行的资格。

在那段时间里,每每看到当初的小伙伴儿、同学们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兴高采烈地参加演练、彩排时,我经常跟在没人注意的远处眺望,想到自己面临的不公正待遇,禁不住潸然泪下。时过不久,我便随同绝大部分同龄人一起来到北大荒“接受再教育”,渴望能够亲身参加国庆游行的美好梦想被无情地毁灭了。

在那段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我虽身在远离北京千里之外的北大荒,但每逢国庆节那天,我跟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聚在一起,围在一台小小的半导体收音机旁,忘情地收听北京天安门广场庆典活动的实况转播。其实,在我们部分同学的心底还藏有一个“秘密”:格外关注哪些领导出席了国庆观礼?其中有没有自己父辈的老领导、老同事?当时大家都有个非常天真的想法:这将预示着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否被及时“解放”、重新出来工作。

时至今日,我也忘不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与国庆节结下的这段特殊情结。

为国庆站岗

1970年底,我入伍参军,从北大荒来到了滇北高原,在“革命大熔炉”里度过了我人生中的6个春秋,至今记忆犹新的还是每年国庆节的大会餐。这一天,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们都到炊事班帮厨、各显身手,做出五味杂陈的各式家乡菜让大家品尝。我曾做过一道在北大荒学到的“拔丝土豆”,得到战友们的一致好评,并成为了每次会餐的保留菜目。再有就是国庆节这天,大家可以吃肉、喝酒、放开肚皮吃馒头。当时由于战备需要,部队平时就是战时,必需戒酒,全年只在“八一”、“十一”、“春节”这三天可以喝点儿酒,听说野战部队就连这三天也不许战士喝酒。跟那些战友们比起来,我们可是幸运多啦。

节日不忘战备是部队的老传统,每天例行的站岗值勤丝毫不含糊,就连女兵夜里排岗也绝不例外,但可以两人一班。我们的营地在深山老林,夜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现在想起来都很恐怖。每逢站夜岗,我们女兵都紧握枪支,子弹上膛,保险打开,指扣扳机,无论困成什么样,也得拼命瞪大眼珠,准备随时应对紧急情况。

现在回想起来,能在国庆之夜为共和国站岗,这也是我一生的荣耀。

成长的脚步

1984年国庆是共和国的35岁生日。

记得那天清晨,年迈的父亲身着熨得板平的警服,一大早就容光焕发地赶到机关,与其他老战友们再次来到天安门广场。但这次他不是执行安全保卫工作,而是作为共和国的老战士代表,受中央邀请参加国庆观礼活动的。新中国成立35年了,他曾多次在这里为共和国的庆典活动执行安全保卫任务,今天再次看到这熟悉的场面,老人心情非常激动,感慨万千。

国庆节那天,正赶上我在机关值班,市档案局唯一的一台黑白电视机陪伴我观看了庆典活动的全过程。当天下午,我抓紧时间把自己正在学习的档案专业课程又预习了一遍。当时受局领导的委派,我正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参加在职学习,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内涵的理解,丰富了自己的档案理论知识,提高了档案工作业务技能,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做好本职工作,为共和国的繁荣富强记录辉煌历史的信念。

那年我的儿子只有三岁。那天我值班结束后立即匆匆地赶回家,草草吃过晚饭就跟老公带着儿子到离天安门广场最近的地方等着看国庆焰火。欢乐的人群摩肩接踵,五彩缤纷的礼花映红了北京的夜空,这一切都令尚不懂事的儿子使劲拍着小手、不停地欢呼雀跃,高兴得手舞足蹈。当时我想,将来要是给儿子讲起祖辈、父辈当年这段不平凡的国庆情结,他肯定也会为之而自豪和感动的。

奉献的舞台

1999年是共和国的50年大庆,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和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我开始步入中年,并在市档案局处级领导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果。

这年4月份,我接受了局领导交办的关于筹备《共和国的庆典——首都历年国庆群众游行纪实展览》的任务,由我来担任筹备组组长。为充分发挥档案史料的作用,使展览进一步起到激发群众爱国热情的社会效果,在局领导的帮助指导下,我们与天安门管委会、中国革命博物馆共同研究并达成共识,由三方共同举办,展览地点设在天安门东侧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时间定在国庆节前。

虽然筹展团队的成员都生长在北京、长在北京,自小就感受过国庆节的氛围,但对共和国庆典的历史、天安门广场的变迁大都知之不多。在市档案局(馆)党组的重视支持下,我们先后请来了曾对历年国庆阅兵、游行策划、组织和指挥有着丰富经验的老领导、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专业人员,召开了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共同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在市委市政府、中国革命博物馆、天安门管委会、中国照片档案馆等有关部门和部分区县档案局(馆)的协作支持下,我们找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文物和珍贵史料。如在开国大典上曾经使用过的礼炮、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休息使用过的沙发、天安门悬挂过的第一个国徽,以及历年国庆游行使用的服装、道具。另外,中国革命博物馆还为展览提供了1949年新中国开国大典时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使用过的话筒等国家特级文物……

8月25日,《共和国的庆典——首都历年国庆群众游行纪实展览》在中国革命博物馆正式开幕,时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的贾庆林、市长刘淇等领导同志莅临视察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在展出的两个多月中,部分中央、国家有关部委的老领导、老同志,中央在京有关单位、市属单位及区、县各有关部门有关领导、各界群众十几万人参观了展览,北京及中央驻京几十家主流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

那几个月虽说工作比较累、节奏最紧张,但自己觉得过得特别充实、非常有意义,我为自己终将能够为共和国的庆典做出一份贡献而感到自豪和欣慰。

感恩共和国

共和国的60周年华诞正日益临近,这又将是一个令每位国人、北京人自豪、陶醉的节日。我怀着感恩的心情期盼着这天,向往这个节日……

感恩北京:给了我金色的童年、不懈的追求和执着的信念。

感恩档案事业:给了我奉献的舞台,让我拥有了平凡而充实的人生。

感恩国庆节,带给我美好的憧憬、太多难忘的回忆。

感恩共和国:哺育我在日益繁荣富强中成长,共同经历了坎坷、共同感受着辉煌。

我的读书情结作文700字 篇8

中国结,把幸福与平安系在了一起;而读书这个“结”,却把我紧紧地吸附在了文学的殿堂上,让人难以割舍。

我从小就仿佛与书有不解之缘。记得孩提时,一到晚上,我总爱瞪大了眼,不肯去睡觉,哪怕是妈妈拿着糖果连哄带骗,也没有作用。而一旦妈妈拿起了那本烫着金黄色外壳的故事书,我便会乖乖地爬上小床,安静地等待着那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每当听到妈妈跟我讲起那时候的我,是如何地喜爱书时,心头便会涌上一阵喜悦。

我稍大了些时,便迷上了那带有有趣图画的小人书。从那时起,在屋外那棵高大的柳树下,便时常有一个小孩儿斜倚着树干,捧着小人书,看那上面的图画。依稀记得,那些书上的人物画得真是漂亮极了:有穿过云层的孙悟空,有斜卧病床的林黛玉,还有长了一脸胡子,模样吓人的张飞。可惜那棵柳树弄脏了我的小裤褂,每次都被奶奶生气地拖回家。

从小人书上,我多多少少认识了几个字。但真正开始认字,是从七岁时妈妈给我买的《红楼梦》开始的。在一个个有着五彩阳光的午后,我喜欢拿个小板凳,倚着屋门,托着腮,去琢磨那些难以弄懂的生字;而对于认识了的字,就高兴得一遍一遍地看。至今我依然记得那时微风吹过我的面颊,撩起我的头发,那种内心深处的惬意与自然。然而,由于我只沉浸于读书的`喜悦中,却忘却了要善待那些书,以致于把他们都弄得面目全非……

在儿时的记忆里,仿佛那种对书的真切的渴望之情,是挥之不去的,它是那么深地刻在了我的心底里。

我的恋旧情结三年级作文 篇9

当脑海出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已经将自己置身于背信弃义的行列,和“喜新厌旧”、“背信弃义”、“不地道”等词联系到了一起,随后,诸多的纠结和不安像电流一样,滋滋地穿透胸膛,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鱼的时候,她竟然哈哈大笑,感叹道:姐姐真是个性情中人!

不记得是〇九年还是一〇年,赵勇班长用班费给大家一人买了一杆银灰色英雄牌的钢笔,当时单价大概是28元/只,起初,我并不是怎么喜欢这只钢笔,一是因为银灰色不是我喜欢的颜色,二是因为这笔不秀气,沉甸甸的,总觉得攥在手里很笨重。既然领导发了,就凑合着用呗,反正没花自己的钱,讨来的饭就不能再嫌凉了,不曾想用着用着就喜欢上了这小东西,它不仅出墨流畅,用着顺手,而且写出来的.字给人以刚劲有力之美感,于是,我时常不免内疚于起初对它的冷落了。

就这样,这支钢笔一用就是五年,五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们相依为命,共患难于每一个白、中、夜班,写下多少个重要的数据,记载过多少条重要的工作记录,我记不清了,期间也有发过两杆新的钢笔,可是都不如这老伙计用着顺手,一直不舍得换下.

春去秋来,花开花谢,我这老伙计和我一样,尽管岁月的痕迹斑驳了容颜,仍然拖着残缺的身躯,奋战在一线,不矫情,不气馁,尽力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于行云流水之间,纵横挥洒。

几日前,现任班长开亮又发了笔记本和一支钢笔,摸着新笔滑溜溜的笔杆,再看看旧笔因漆脱落而斑驳陆离的笔杆,竟然有了想换下了那支钢笔的歪念,可这想法刚在脑海里一闪,一股犯罪感却油然而生,感觉这行为就是“陈世美”行为,喜新厌旧,罢了,还是继续和老战友并肩作战吧,有人说,女人一开始恋旧,就是在开始变老,的确如是。

我的对联情结 篇10

一、用对联总结成功,鼓舞士气

2006年秋季学期开学不久,我担任班主任的高二(3)班是刚刚文理分科后组建的文科重点班,百分之八十是女生。校运会入场式比赛迫在眉睫,由于来不及做太多的准备,同学们提出了“因陋就简,以柔克刚”的口号,快速训练、快速成型,结果不仅在入场式比赛中得了第一名,而且获得了学校精神文明班级的荣誉。在召开主题班会时,我写下了下面一副对联:

齐步入会场,气轩轩飒爽英姿,便赢得掌声一片,因陋就简操胜券;

同心创文明,意切切出奇制胜,终捧回奖状两枚,以柔克刚傲群雄。

学生的精神为之振奋,士气异常高涨,新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提升,主题班会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用对联营造气氛,激发斗志

考试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既神圣又紧张,尤其是高考,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作为班主任,既要积极引导学生重视高考,又要让学生正确对待。高考前,我在班级黑板报上写下对联:

专心考试,考文、考理、考精神、考意志、沉着应考,莫辜负十年寒窗,九载煎熬;

致志为学,为国、为家、为理想、为希望、尽力而为,需存有两手准备,一颗红心。

这副对联,不仅在班级营造了紧张备战高考的浓厚气氛,同时也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高考的成败,做最可能的事,怀最好的心态和信心。

在距离高考一百天时,我在召开主题班会的同时,还主办了一期黑板报,题目就是写给他们的一副对联:

十年苦读,寒来暑往,但愿一朝中第成大志;百日冲刺,分争秒夺,只为两天角逐奏凯旋。

正如一位同学所说:“每天走进教室,看到何老师的对联,就觉得压力和动力与之俱来,真不敢懈怠啊!”

三、用对联阐发哲理,沟通心灵

有一年,我所带高三毕业班上的一名男生,学习成绩比较差,虽然刻苦勤奋,但进步不大,不过我知道,他原来在班上特别能侃,外号“侃爷”,进入高三后情绪一直低落,作为班主任,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有一天恰好数学课上讲“虚数不能比较大小”的问题,突然来了灵感,我就买了一个精致的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了下面一副对联,送给这位学生:

数分虚实,不都总是谈大小;

线有直曲,哪能一概论短长。

然后,我和这位同学一起思考对联中所阐述的哲理,让他明白一个道理:人各有所长,只要扬长避短,便可实现梦想。后来他突击学习传媒知识,结果考取了一所重点院校的播音与主持专业。

前段时间,班级举行了为慈善事业捐款仪式,借此机会我召开了主题班会,黑板上用对联写下了班会主题:

慈念勿缺,心存感激真情在;

善事常为,手送玫瑰余香留。

将“慈善”嵌入对联,既突出了活动的主题,又教育学生懂得做人要常怀善念,心存感激,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劳动人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标准,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用对联交流思想,寄托希望

有一年所带高二班上有一个女生,在发现她有早恋现象后,我及时运用不同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她本人也认识到早恋的危害,从此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优异,但总感觉她心中仍有一点说不清楚的东西挥之不去。记得那一天是12月31日,我买了一张新年贺卡,写了下面一副对联送给她:

今日岁尾,忘却无聊烦心事;

明天年头,期待芝麻开门时。

后来这位女生考上了重点大学,她告诉我,特别珍惜那张贺卡,当时让她如释重负,轻装上阵。

教师和学生交流思想、寄托希望的途径很多,抓住适当的时机,通过撰写对联的方式,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相信只要教者用心,必定会激起朵朵浪花。

【何军海,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齐 欣

作文:我的文学情结 篇11

关键词:《呼兰河传》,祖孙情结

说到家族当中的人伦关系, 祖孙情结确实是一种耐人寻味的东方文化, 这两者一个是黄昏, 一个是黎明, 它们处于生命的两极, 有着许多似是而非的共同点, 但却能滋生出不同的情感模式。萧红和她祖父之间便是较为和谐的一种。在萧红的童年里, 祖父是她的避风港, 当父亲打了她之后, 她常会坐在祖父房里, 那个时候就觉得一切又都是美好的。因为祖父给了她无限的爱, 使她觉得“在这世界上, 有了祖父就够了, 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 母亲的恶言恶色, 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 都觉得算不了什么。”[1]祖父对于萧红如此的重要, 以至于“我若死掉祖父, 就死掉我一生最重要的一个人, 好像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2]就是因为祖父, 萧红回忆里的那片后花园才会让她陶醉了一生。她曾在一篇作品中提到:

二十岁那年, 我就逃出了父亲的家庭。直到现在还是过着流浪的生活。

“长大”是“长大”了, 而没有“好”。

可是从祖父那里, 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 还有温暖和爱。

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方面, 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3]可以说, 正是祖父的爱培养了她善良、热爱自然和美的天性。萧红的祖父“在客观上培养与浇灌了萧红心灵深处任性不羁的性格之花, 极度的爱与极度的恨情绪的自由蔓延, 绝对的任性与绝对的部受约束, 不畏强暴, 反抗压迫等, 再加上敏感与适量的后天教育, 这几乎就是作家的胚胎了。”[4]因为热爱自然, 在萧红的作品中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非常突出。因为童年的孤寂和祖父的早逝, 使得那无处不在的寂寞让萧红最终成为独特的萧红。她的独特, 她的悲剧, 她的犀利和魅力, 都是这寂寞氛围不断的衍生。文学上的萧红是成功的, 可她的人生却是失败的。因为童年时代父母的冷漠和环境的封闭, 她几乎没有朋友, 童年的日子仿佛只有祖父和后园, 这也使得长大后的萧红虽然生活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 但在心里却依然与社会以及人们保持着无形的距离。祖父去世后萧红彻底的被寂寞包围, 一生都没有能够走出来。这样的寂寞虽然成就了作家萧红, 却无法成就一个平凡的萧红。童年的萧红因为祖父的宽容和爱, 性格倔强却又不自立, 到后来流浪他乡之后依然没有改变。从萧红个人的写作及她朋友们的回忆中可以看出, 她虽是极端地渴望着能自持自立, 但事实上却证明她是个极端需要依靠他人, 特别是男人的人。萧红也曾经对朋友说过:“我为什么一定要一个人独立的生活呢?因为我是女人吗?”[5]她这样的倔强敏感又依赖他人, 使得她的人生变得很艰难。

也许在萧红的回忆里, 她生命中的许多不完整都会因为祖父的存在而得以弥补, 祖父是慈爱、宽容、正直的象征, 是她留恋与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但是在中国, 家这个理性的堡垒当中却容纳了包括等级观念、宗法思想、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在内的家族文化的诸多内容, 正因为这样, 使得像萧红与她祖父之间这种和谐的关系不是所有家族中都存在的。由于父母这一代人肩负着维持生活, 教育孩子等社会功能, 而祖辈则可以不顾这些, 给予孙辈们纯粹的爱, 因此祖孙之间的和谐是比较常见的。但是, 若他们都分别成为自己所代表文化的一种象征, 则双方就会打破这种和谐, 甚至会达到彼此仇视的地步。

巴金说过:“我不曾爱过祖父, 我只惧怕他;而且有时候我还把他当作专制压迫的代表而憎恨过。我们有几次在一处谈话毫不像祖父和孙儿, 而像两个仇敌。”[6]这样的关系比起萧红和她的祖父是完全不同的。童年的巴金生活在一个三代为官、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中, 他亲眼看到了封建大家族的罪恶和封建礼教的虚伪, 而祖父就是那个封建礼教最有力的捍卫者。他把家族当中的每一个人都牢牢的锁在封建礼教的枷锁中, 以至于最后造成了很多的悲剧, 这些人当中就包括巴金。有着新思想的巴金自然与维护旧制度的祖父是水火不相容的, 他们两个之间完全就像两个仇敌一样。以至于巴金在一篇作品中提到, 在祖父死后他感受更多的不是痛心失掉一个亲人, 而是“庆幸我获得了自由。从这天起在家里在没有一个人可以支配我的行动了。”[7]这样的一个“家”无疑是罪恶的渊蔽, 但却成了巴金日后创作的源泉。巴金曾经坦言在他《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中那个高老太爷就是他的祖父, 这样的祖父与《呼兰河传》里那有着孩子一样笑容的慈祥的祖父自然是有着天壤之别的。高老太爷不曾对三个孙子有丝毫的疼爱, 相反却操纵着他们的人生。而且他们作为两种文化的代表, 也注定了这祖孙两代是永远都不能相互了解的。因为生活在这样的大家族中, 也因为祖父的封建迂腐、独断专行, 巴金在早年的思想中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以及旧社会无比憎恨, 他在反帝反封建这一点上是非常彻底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在那个被封建礼教侵蚀的时代, 连最基本的亲情都被扭曲, 人们要获得新生, 只有打破封建制度。正像在《家》的结尾高老太爷最终明白自己无力挽回封建制度走向灭亡一样, 也许, 只有在社会这个大“家”中, 旧的制度屈服于新的先进的制度, 在个人的小“家”中正常的亲情才能维系。

在祖孙关系极度的和谐与对抗之间还有一种情结也是非常态的, 而这种畸形的祖孙情结也许只有在当代人忽略精神追求的生活中才会产生。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用很长的篇幅描述了祖父孙有元的一生, 作品中那个年轻时豪迈、充满生命力, 甚至还有点开明的祖父, 在他的晚年却无法正常的表达对孙辈的关心和爱护。祖父的后半生一直都活在谦卑当中, 他像萧红的祖父一样都倍受着儿子的冷淡和奚落, 但不幸的是, 他不仅失掉了做人的尊严, 连同一个祖辈该有的慈爱和宽容、正直都一起埋葬了。在“我”哭着向祖父揭发出哥哥孙光平的“罪行”时, 他永远都不会出来主持正义, 相反, 对于孙光平的指责, 他却总是谦卑和虔诚的接受;祖父倍受自己儿子的欺侮却不敢反抗, 反而为了在精神上对抗他而嫁祸于自己的孙辈, 自己打破碗却说是四岁的孙子孙光明打破的, 自己嫌桌子太高反而诱使孙光明锯掉, 而这一切的后果就是孙光明总是被打。

这样的祖孙关系也许绝对是少见的, 但细想来, 祖父孙有元的一切行为却又都是可以解释的。他所有的谦卑都只是为了生存, 从他看孙子时目光的亲切就可以想到, 也许他心底里是爱着孙辈们的, 但为了生活下去却不得不如此对待他们, 在晚年还要遭受这样的孤独、欺侮以及心灵的巨大折磨, 这无疑是值得同情的。而余华也只是在以此来揭示人生的巨大苦难和生活的无奈, 现代人为了物质而冲淡了精神追求, 甚至连最起码善的人性都泯灭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 这种非常态祖孙情结的出现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诚然, 在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当中, 祖孙情结这种独具东方文化意蕴的意识形态并不是只存在于这几位作家, 这几部作品当中。但我们却从中可以看出, 这种传统的情结是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而有着不同的意蕴的, 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家本身的人生道路, 而且对于他们创作出独具艺术特色的作品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萧红:呼兰河传[A], 萧红全集 (下) [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991:767。

[2]萧红:祖父死了的时候[A], 萧红全集 (下) [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991:927。

[3]萧红:永远的憧憬和追求[A], 萧红全集 (下) [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991:1044。

[4]王炳根:雪里萧红[A], 王必胜选编, 雪里萧红[C]。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4。

[5]骆宾基:萧红小传[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1:84。

[6]巴金:家庭的环境[A], 我的写作生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42。

上一篇:万年待古诗词下一篇:外商股权并购并增资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