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母情结

2024-09-12

恋母情结(精选7篇)

恋母情结 篇1

J.M.库切是南非著名作家, 也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生于南非开普敦, 荷兰裔移民后代, 现居澳大利亚。主要作品有《等待野蛮人》《彼得堡的大师》《男孩》《青春》《耻》《慢人》等, 其中《男孩》和《青春》是库切两部自传体小说, 讲述了其生活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 它对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其中“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 是弗洛伊德根据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的故事而创造的术语, 也是其最著名的理论之一。本文将从这一角度解析库切《男孩》中小约翰的怪异行为以及心理。

一、对母亲的依恋

库切的自传体小说《男孩》主要描写了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和父亲的人格屈辱, 以及对儿子约翰的影响。同时小说也展现了南非乡村生活景观及复杂的社会矛盾。小说中约翰的行为是怪异的, 心理是扭曲的, 对母亲的感情是依恋的。

弗洛伊德的泛性欲说把潜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本能。“性本能被压抑、包裹在潜意识或本我之中, 成为决定人的行为的巨大的心理能量, 即‘力比多’ (Libido) , 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真正原动力或内驱力。” (1) 弗洛伊德还认为, 孩子在儿童时期稍懂事起, 便会因社会压力, “力比多”冲动不能得到随时满足, 常常被压抑, 在无意识中形成“情结”。所有的男孩都具有恋母嫉父、弑父娶母的心理倾向, 即具有“俄狄浦斯情结”, 又称“恋母情结”;而所有的女孩都有爱父妒母、弑母嫁父的心理倾向, 即具有“埃勒克特情结”, 又称“恋父情结”。

小说中约翰的心理可以理解为“恋母情结”。小约翰是爱母亲的, 他希望生活中时时刻刻有母亲的身影。有一次母亲买了辆自行车, 执意练习骑车。就母亲来说她内心是想寻求自由, 不想每天呆在家里作家的囚徒。但小约翰依赖母亲, 他需要每次回家都看到母亲, 所以就帮着父亲一起反对母亲。对此他有一种深深地内疚感, 因为“他深知这是一种背叛”, “他并不总是和父亲结帮反对母亲, 其实他还喜欢和她结成一伙抗拒父亲。可是这一次, 他站在了男人一边。” (2) 他孤立了母亲, 因为他需要母亲。

母亲为他和弟弟付出一切, 但小约翰在感激的同时却觉得喘不过气来。“母亲对他和弟弟的盲目的、压倒一切的、牺牲自我的爱 (特别是针对他) , 让他不能心安。” (3) 他知道他不可能把母亲的爱全部回馈给她, 所以不与母亲亲近。但他内心很清楚, 他不能容忍母亲生病, 更别说去世。“他不能想象她死去。她是他生命中的最坚实的东西。她是他脚下的基石。没有她, 他就失去了一切。” (4)

约翰对母亲无私的爱有点不知所措, 所以有时他会逃离母亲的爱, 但内心对母亲却是那么的依恋。

二、对父亲的仇视

弗洛伊德认为, 随着儿童成长, 其性爱对象会发生转移, 由最初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 如口, 肛门等转移向别人身上。由于母亲为幼儿提供了生理上的需要和满足, 因而成为儿童最初的性爱对象。在此基础上, 特别是男孩, 总想要独占母亲的爱, 父亲则成为和自己争夺母亲的一个对手。因此男孩对父亲产生敌意, 形成了恋母仇父的俄狄浦斯情结。

小约翰憎恨父亲, 对父亲的态度, 他似乎早就下了决心。他赞同父亲的观点, 可他就是不喜欢父亲。“甚至在他认识父亲之前, 还在父亲从前线归来之前, 他就决定不去喜欢他了。” (5) 他需要的是一个想象中可以崇敬的父亲, 而不是在一起生活的父亲。尤其是父亲把律师事务所搞砸时, 把家里境况弄得一团糟时, 约翰的愤怒已经到了极点。跟母亲谈起父亲时他恨母亲为什么不把父亲送去坐牢, 他甚至希望父亲自杀。小约翰一直视父亲为敌人, “自父亲从战场回来, 他们之间的战争就开始了”。 (6) 约翰对父亲是一种顽强的无理取闹的讨厌与厌烦, 也许就是“恋母情结”让他心里仇视父亲。

三、结语

弗洛伊德认为“恋母情结”是普遍存在的, 人类都有恋母仇父心理。对于男孩, 早就对自己的母亲产生了一种特殊感情, 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 排斥自己的父亲。这些都是无意识的本能情感, 一般不易被人发现。小说中的男孩约翰受这种影响很大, 心理一直都有点不正常。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库切的自传, 希望对库切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恋母情结”又称“俄狄浦斯情结”, 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中的术语, 也是其重要学说之一。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库切《男孩》中小约翰对母亲的依恋与对父亲的仇视, 对进一步研究库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弗洛伊德,恋母情结,库切

参考文献

[1]古尔灵 (Guerin, W.L.) .文学批评方法手册 (第4版)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J.M.库切 (著) .文敏 (译) .男孩[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6.

[3]马新国.西方文论史 (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你的老公是否有“恋母情结” 篇2

A. 和你商量然后决定如何装修

B. 完全听你的建议

C. 告诉他的母亲,然后让她参与你们的装修

2. 如果你和婆婆发生了口角,你老公会:

A. 用自己的方法,让你不那么生气

B. 在你们单独相处的时候,会指责你不应该这样对他母亲

C. 完全站在母親的立场,安慰母亲,忽视你的存在

3. 通过老公的描述,你觉得他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A. 性格温和,但原则问题上又有点严格

B. 温柔、 贤惠的,对孩子很宽容

C. 比较强势,你觉得你老公很敬慕他的母亲

4. 你的婆婆现在还为你老公洗内衣裤吗?

A. 无

B. 如果你们忙,她会帮忙

C. 经常,甚至你反对后,依然如此

5. 你帮老公整理东西的时候, 老公会有什么反应?

A. 老公觉得你很能干,认为你是个好老婆

B. 习惯了,没有任何反应

C. 经常把你和他母亲比较,希望按他母亲的方式

6. 你和丈夫之间的小秘密,你老公也会告诉你婆婆吗?

A. 不会B. 不知道C. 经常

7. 你和丈夫吵架了,他会怎么办?

A. 总是你主动打破沉默

B. 不同情况,反应不同

C. 在你的坚持下,他主动和你说话

8. 你会经常比较他对你和婆婆谁更好吗?

A. 是,而且很在意B. 偶尔

C. 基本上没有

打分:

选A:2分选B:4分C:6分

心理分析:

16~26分:你丈夫是个很有主见和分寸的人,懂得如何在婆媳间调节。

27~36分:你丈夫只是习惯于以前的生活,对母亲并没有过分的依赖。如果有让你不舒服,应该是你想的太多了。

37~48分:也许你丈夫对母亲的依赖太过了,所以你要想个妥当的办法,既不伤害你和丈夫的感情,又可以让他把这份依赖转移给你。

责编/昕蓉

恋母情结 篇3

(一) 生平经历的不同产生的不同影响

顾城, 北京人, 祖籍上海, 1956 年9 月, 出生在一个诗人世家。十三岁时, 顾城和被下放的父亲到农村养猪, 过早地离开了母亲, 开始和父亲相依为命, 对母亲的依恋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性格。

“恋母情结”是男孩在潜意识中存在的恋母仇父的一种情感情绪体验, 这是一股不能反抗的内在驱动力, 是个人人格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情感。事实上, 顾城对于女性的崇拜正是缘于其内心的“恋母情结”。顾城小时候很难见到母亲, 母爱对于他来说仅仅是一种亲情关系。母爱的缺失使女性在顾城的心中具备了一种神性力量。

1936 年, 张贤亮出生于南京。父亲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商学院, 9·18 事变后, 回到国内, 先后结交戴笠和张学良等人。1949 年, 父亲作为旧社会官员被判处监禁。受父亲拖累, 张贤亮18 岁就结束了学生时代。1954 年, 张贤亮与母亲和妹妹离开北京, 在贺兰山下扎根, 与母亲相依为命。1957 年张贤亮因为在《延河》上发表署名为《大风歌》的诗歌, 被打成了右派, 受到劳教、管制、监禁达10 多年。劳改使他与母亲发生分离, 这使他产生了强烈的痛苦, 不仅如此, 阶级斗争甚至要求他与母亲划清界线, 从而激发了他对母亲的依恋, 深深地影响了他以后的文学创作道路。

由于顾城和张贤亮的人生经历、生存环境、精神气质不同, 所以他们身上的“恋母情结”的具体体现也是不同的, 顾城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第一恋母情结”即当儿童的爱的天性萌发之时, 就是其内心的“恋母情结”发生之时。母亲对顾城的溺爱, 让他产生了依恋, 在“文革”中, 母亲长期缺席仍然无法改变他心中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张贤亮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第二恋母情结”, 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父亲是经常不在身边的, 其长期和母亲相依为命, 他开始扮演父亲的角色, 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照顾母亲和妹妹, 她们成了他的精神依靠与支撑。二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恋母情结”并不属于同一种类的“恋母情结”。

(二) 不同生平经历产生的相同影响

顾城和张贤亮的人生经历不同, 童年的顾城母亲长期缺席, 他没有机会享受无微不至的母爱。而张贤亮与母亲相依为命, 对母亲形成深深的依恋。生活境遇不同, 为何都具有“恋母情结”呢?其实, “恋母情结”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恋母情结”是最根本的人际关系, 也是最早发生的关系, 生活中的各种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受“恋母情结”的影响。以后产生的各种关系都是“恋母情结”的变形。三到六岁产生的是“第一恋母情结”, 进入青春期以后产生的是“第二恋母情结”, “第二恋母情结”的主体不再局限于父母而可能是别人, 可以是朋友。这样就可以解释二人的“恋母情结”了。顾城的“恋母情结”是 “第一恋母情结”。而在张贤亮身上表现出来的就是他进入青春期之后产生的“第二恋母情结”, 这也就可以解释顾城和张贤亮人生经历、性格、生存环境、精神气质和个性才情不同, 而同时具有“恋母情结”了。

二、“恋母情结”的差异性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一) 《英儿》与《初吻》中“恋母情结”的不同点

在小说中, 雷是顾城的妻子, 也是他的母亲。雷精心地照顾着顾城的生活, “G对他的夫人C依赖到了惊人的程度。不要说是钱, 钥匙, 证件这样的事情, 统归他的夫人掌管, 就连他写信, 出门找袜子、上衣, 也少不了要向他的夫人请教。”只有这样顾城才能从内心获得一种欢畅的感觉, 雷像母亲一样照顾顾城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忍受着他孩子似的任性, 生活好转之后, 顾城把英儿接来了, 构建一种一夫二妻的关系。雷一直都在默默地忍受着, 她所做的这一切, 都是因为她深爱着这个男人, 也就以自己母性的包容去接受顾城的任性与天真。顾城对妻兼母亲的雷的心态可以用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来解释。顾城曾经自己讲到:“雷其实只有你要过我, 但这不是因为爱情要的, 而是光芒。这不是情感, 也不骄傲, 在别人看来是骄傲。你就用这个东西爱护了我。”这个“光芒”即是爱情与母爱混杂的复杂之爱, 雷给予顾城母亲般的呵护, 每次顾城精神病复发时英儿总是吓得尖叫着躲得远远的, 而雷却总是握着顾城的手说:“没事, 没事。”为了占有雷全部的复杂之爱, 顾城把自己的儿子小木耳寄养给别人, 不让他留在雷的身边。

在《初吻》中, “我”上学的途中要经过一座由铁栅栏围着的红色洋房。一天, 在上学途中听到红色洋房里有个清脆的女孩的声音在叫“我”, 让我过去找她, 以后“我”经常去和她聊天和玩耍, 和这个女孩成了好朋友。后来“我”知道了这个女孩是个瘫子, 再后来我们接了吻, 最后这女孩去了台湾……弗洛伊德认为, 在青春期时, 生理发育成熟, 进入人格发展时期。在此期间, 个人的兴趣开始逐渐从物质的满足转变为渴望建立与异性的关系。当“我”看到她的脖颈、肩膀、微微隆起的乳房时, 在“我”的心中忽然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感觉。当“我”和她接吻时, “我的头猛地感到晕眩, 并且奇怪的是感觉到身体失去了知觉”。晚上, 当“我”一个人睡在床上回想着她当时发出的声音和动作时, 我感到一种不能用语言来表现的情感和欲望, 我的身体燃烧起来。“我”对接吻既有神秘的饥饿感, 又有一种犯罪的恐惧, 好像“我”坠进了深渊, 怕遭到什么惩罚……通过它我们可以全面而具体地看到隐藏于张贤亮内心深处的“恋母情结”从表面层次上来看, 小说仿佛只是描绘一个终日幻想着“英雄救美”的章家小少爷与一位残疾女孩之间一段浪漫朦胧的爱情。事实上, 假如我们能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去对待这部小说, 就会发现小说中年长的, 美丽的和悲戚的形象, 她的真实身份应该就是章家小少爷的母亲的化身, 在幻想中, “我”那个常常与丈夫关系不和, 常含眼泪的母亲逐渐被演变成一个残疾而孤单的大女孩, 常常以“英雄”自居的“我”对她进行了拯救, 尽管在显性意识文本上《初吻》描述的是一场“初恋”情感, 但是, 其在潜意识文本中却指向了深层次意义上的“恋母情结”, 在一定程度上, 章家小少爷是张贤亮潜意识中“本我”的化身, 而残疾的大女孩则是他母亲的隐喻。并且, 从《初吻》中解析出的“恋母情结”是非常典型和真实的, 它具有青春期的原发性。

综上所述, 在《英儿》中体现出来的是顾城的“第一恋母情结”, 对雷生活上和精神上的过度依赖。在《初吻》中, 体现的是担负起“英雄救美”的责任, 是另一种“恋母情结”的表现。

(二) 《英儿》与《初吻》中“恋母情结”的共同点

在小说《英儿》中, 顾城表现出来的是“第一恋母情结”, 表现为顾城对雷的任性、霸占, 渴望获得雷全部的爱。而《初吻》中, 章家小少爷和残疾的女孩之间存在的是“第二恋母情结”, 虽然这样两种“恋母情结”在具体的表现上略有不同, 但是他们是存在内在必然联系的, 这种联系就是对母亲精神上的依恋, “恋母情结”是循序渐进的发展的, 并且是从“第一恋母情结”向“第二恋母情结”展开过渡的, 二者之间都是人类集体无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觉醒, 向本我的一种回归。这样一种表现不同的个人无意识存在虽然稍有不同, 但是确实都体现了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集体无意识中储存了人类生存的所有密码和人类最深层的渴望, 而“恋母”即是这种人类的最深层的渴望。“恋母”这种原型观念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存在, 变现在生活中的不同方面, 对于我们研究作家心理是怎样影响文学创作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86.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3]顾城, 雷米.英儿M].北京:华艺出版社, 1993.

[4]张贤亮.初吻[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1998.

[5]张贤亮.满纸荒唐言[J].飞天, 1981 (3) .

[6]顾盼盼.弗洛伊德心理学中的恋母情结与中国当代文学[J].文教资料.2007 (3) .

日本男人普遍有恋母情结 篇4

后来认识了一位媒体精英。一次吃饭时,那位精英告诉我下个月要搬家。“这一次搬家,离母亲更近了。以后每个周末都可以看到妈妈了!”原来,他三年中搬了三次家,每搬一次都只为了离母亲近一点。

日本各家报纸都有一个小栏目,叫“首相的一天”,简单扼要介绍首相一天的行踪。去年秋季五连休期间,该栏目这样记载:“20日,打高尔夫,和妈妈一起吃汉堡饼;21日,打高尔夫,和妈妈、妻子一起吃中国菜;22日,和妈妈一起给祖父、父亲上坟。”五连休中有三天跟妈妈在一起,作为一国首相的安倍晋三,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恋母男。

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恋母男——高仓健。1991年高仓健出版了随笔集《我想得到你的赞美》,他在书中写道:“妈妈,我想得到你的赞美,仅仅,就为这,30多年我一直走到了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高仓健也必然会谈到母亲:“这一切多亏了母亲严格的教育”,“那样会惹母亲生气的”。

有一年母亲节前夕,高仓健写了一篇《母心》:母亲看过他的每一部电影,却从未给予赞美,只会在信里说“看到你在雪地里翻滚,好心痛”;看到他背负刺青手持大刀的武侠海报,母亲会说“那孩子,脚又开裂了”。“脚后跟上仅仅露出了那么一小点的肉色创可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我的母亲留意到了。”

“在这个毫无逻辑可言的行业里,我从未偏离轨道,这正是因为我不想让母亲伤心。母亲对我而言,就是规范,就是法律。”高仓健说。91岁的老母亲去世时,高仓健正在片场拍戏,未能见临终前最后一面,因此,他永远随身携带着母亲的照片。高仓健去世时,导演张艺谋撰文追忆当年一起合作拍戏的岁月:“他到哪里第一件事情都是把母亲的照片拿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在房间里最显著的地方,再摆上一束鲜花。”高仓健得到了整个世界的赞美,但他只渴望得到母亲的赞美,并为此努力了一辈子。

日本历史上还有一位渴望得到母亲赞美的大男人,那就是著名的织田信长。织田信长一出生就被交给了乳母。贵族大名的孩子过了离乳期,一般就会回到母亲身边,信长却一直由乳母抚养大。母亲从不亲近他,而是将母爱倾注在弟弟信行身上。弟弟信行聪明伶俐,品行端正,与令人厌恶的信长正好形成鲜明对比。

从未享受过母爱的信长因此长成了一名冷酷无情的不良少年。现代日本心理学者由此分析:信长的奇特行事、荒诞不羁,都只为了一个目的,就是唤起母亲对自己的注意。结果却陷入恶性循环:信长表现得愈荒谬,就愈令母亲厌恶,母亲愈厌恶,信长就愈加不良。尽管织田信长在日本人最热爱的历史名人中多年来总是名列第一,但他也是整部日本史中,性格最阴郁、活得最苦闷的人。因为他在短暂的一生中,苦苦渴望母亲的爱,却从未得到。

日本男人为什么具有如此深厚的恋母情结呢?心理学者河合隼雄就此有过一段著名的论说,大意是:在欧美童话中,青年总是勇敢地杀死了龙,救出了公主,然后与公主喜结良缘。在母子关系中,“龙”是母亲的象征,青年人必须在形式上弑母,并与其他女性结合,才能真正完成自立。

但在日本,这一情形恰恰相反。例如民间故事《浦岛太郎》:浦岛太郎去了龙宫,不仅不与龙王对峙,反而与龙王的女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河合隼雄通过民间故事里蕴含的日本人的思维内核,分析其精神倾向实质,并指出:日本男人从未经历与母亲的对立,他们永远成长在母亲的羁绊之中。因此,无论他们长到多大,在母亲面前,依旧表现得像个婴儿一样。

恋母情结 篇5

“俄狄浦斯情结”是指“儿童身上发展出一种恋母情欲综合感。这种心理驱使儿童去爱异性双亲而讨厌同性双亲”[1] (P63) 。儿童自从出生开始, 母亲便在儿童的成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儿童出生第一眼看见的便是母亲, 婴儿时母亲的乳汁哺育它们成长, 包括在成年期中, 母亲无不是慈祥和温柔的象征, 我们称之为“母性关怀”。从莎士比亚戏剧《海姆雷特》开始, 就有不少评论家指出了哈姆莱特的延宕是由于他内心深处的恋母情结造成, 从心理学上看, 这是有一定依据的。

在《俄狄浦斯王》与《雷雨》中, 俄狄浦斯与周萍分别都有恋母情结, 并且将这种情结转化为了直接的行动。我们不能否认, 戏剧冲突的造成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但是恋母情结的出现, 更加使戏剧冲突尖锐化和激烈化。戏剧家们在结尾无不是安排了两位具有深深恋母情结的主人公俄狄浦斯和周萍具有了相同的结局:覆灭, 只不过俄狄浦斯的覆灭不是躯体的死亡, 而是自我的放逐。自我放逐其实也是死亡的另一种表示方式, 是一种灵魂的死亡。而《雷雨》中的周萍更是在大雷雨的夜晚触电死亡。两位主人公的行为严格触犯了社会的禁忌, 所以他们的死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伦理关系的胜利。

虽然《俄狄浦斯王》与《雷雨》中俄狄浦斯与周萍分别都有恋母情结, 但是二者又有着不同之处。从剧情的环境看, 俄狄浦斯是无意为之, 而周萍则是有益而为之。或者说一个是被动行为, 一个是主动行为。即“俄狄浦斯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恋上了自己的母亲, 而周平至始至终都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至始至终, 俄狄浦斯都不知晓他娶了自己的母亲, 是他潜意识里那股不可逆转的力量和欲望一直把他推向“恋母情结”的罪恶深渊,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 俄狄浦斯是全著作中最无辜的, 他对事情一无所知, 在他的潜意识里, 并不得知眼前杀死的就是自己的亲身父亲, 自己的妻子居然就是亲身母亲, 环境的一切都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神谕安排了一切, 不管他如何努力, 最终的陷阱只能是他的“恋母情结”。然而在《雷雨》中, 在周萍犯下“恋母情结”过失的同时他充分意识到了他的所作所为是乱伦。尼采认为“考虑一下破迷和娶母的俄狄浦斯, 我们马上就可以这样来说明上述信念:不论在哪里, 只有预言和魔力破坏了现在与未来的迷惑力, 破坏了严格的个体法则, 破坏了自然的神秘圈, 则极端的违背天理的事——譬如这里所说的乱轮——便是那里的必然的先决条件。”[2] (p42-43) 尼采认为, 俄狄浦斯只有弑父和乱伦才能够打破自然的法则。自小就缺乏母爱与温暖的周萍, 也没有得到父爱。成年后, 就再也无法忍受繁漪给他带来的诱惑, 而作为一个年轻女子, 繁漪亦不能忍受周朴园给她带来的孤寂, 她给周平带来的温暖与爱也使得周平幼年时积聚在内心的强烈的情感和欲望逐渐发展成了“恋母情结”。[3] (p302) 从目的看, 俄狄浦斯的行为是为国, 而周萍的行为则是为了自己的“爱”或者是“欲望”使然。俄底普斯成为国王是因为他个人非凡的才干或者是功绩, 在他的臣民中他是一位贤良的国王, 是一位能给他们带来福祉的英雄。他所做的一切, 出发点均是为了国家或者群体的利益, 而非个人的。但是在《雷雨》中的周萍, 他是从小生长在富家的少爷, 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的整个生活空间, 他的整个剧情表现的场景则是在他这个资产阶级的小家之中。剧作家巧妙的安排了这位少爷的生活环境, 他唯独缺失的或者是从来没有过的则是母爱。所以他的恋母情结在他年幼的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 才导致了他的背景出现。周萍对继母的爱中不能说是没有真情, 但是他与俄狄浦斯相比, 他的爱更多是自己的欲望。所以当年轻漂亮的四凤出现在他的面前, 四凤则成为了摆脱因乱伦带来的负罪感的最好载体或者是工具。在他眼中, 四凤只是一个替代品, 一个恋母情结的又一个物品, 因为四凤长的神似于他那从没为见过面的亲身母亲。悲剧在这里被进一步推向了高潮, 成为悲剧中的悲剧。

中西方的两位戏剧作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两部戏剧做了他们自己的最好的理解。重温《俄狄浦斯王》与《雷雨》这两部震撼人心的悲剧, 恋母情结的出现不仅是代言了巨作家的理想, 从中更能反映的是人类人性的弱点。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 人类原始的欲望, 冲突在戏剧中反映的主人公最后的死亡, 但是艺术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戏剧家们将生活的悲剧戏剧化, 但是我们能看到的是由于人类在面对自我和自我与世界关系时的软弱无力。命运是无法让人琢磨, 颠覆命运和违抗命运的安排则需要更大的勇气。在命运的身后还有着种种制度的对人类的束缚。

摘要:《俄狄浦斯王》与《雷雨》分别作为东西方戏剧的名篇, 均对东西方的戏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恋母情结的伦理学角度分析二者的差异。

关键词:恋母情结,俄底浦斯王,雷雨

参考文献

[1]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第2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尼采.悲剧的诞生.熊希伟译[M].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6.

恋母情结 篇6

恋母情结 (Oedipus Complex) , 也译作“俄狄浦斯情结”或“伊底帕斯情结”, 是指儿子亲近母亲、反对父亲的复合情节。这一名称来自希腊神话王子俄狄浦斯的故事。俄狄浦斯违反意愿, 无意中杀父娶了母亲。它是弗洛伊德主张的一种观点。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冲动力为核心的一种欲望。通俗地讲是指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 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 都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 在心理上还没有断乳。弗洛伊德发现, 他的许多病人都有杀父娶母的冲动。看过了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之后, 他相信, 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冲动, 在男性表现为“杀父娶母”, 在女性表现为“杀母嫁父”。其实, 杀父娶母只是恋母情结的极端表现。恋母情结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恋母情结的本质是相似和互补。以男孩为例, 男孩与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这种人际关系可以用“恋母仿父”来概括。恋母和仿父常常相互促进。父亲爱母亲, 而男孩模仿父亲, 他就会越来越爱母亲;母亲爱父亲, 男孩为了获得母亲的欢心, 必须让自己越来越像父亲, 这就是恋母情结的表现。

二、《儿子与情人》中恋母情结的悲剧表现及原因

劳伦斯懂得弗洛伊德的理论并且在《儿子与情人》中极好地运用了恋母情结作为基础以探索小说人物保罗与母亲的关系。保罗是无可救药地忠于他的母亲, 而这种爱往往近似于浪漫的欲望。劳伦斯刻画的许多场景都是针对两个人超越传统母子亲情界限的描写。保罗完成了恋母情结的形式——他痛恨自己的父亲, 并常常幻想父亲死去。但劳伦斯又扭曲了俄狄浦斯情结:莫瑞尔太太同样陷入其中。她对威廉和保罗的欲望有着相近的浪漫方式, 她鄙视所有他们所有的女朋友。她也转移自己对婚姻的不满到她的儿子们窒息地爱恋。在小说结尾处, 保罗迈出了一个重要一步从他的恋母情结中释放了自己——他故意给他将要死去的母亲过量服用吗啡, 此举可以减少她的痛苦但也颠覆了他的恋母情结的命运, 因为他没有杀死他的父亲, 而是他的母亲。

三、文中主要有四对悲剧性的两性关系:

(一) 莫瑞尔夫妇

互补性性格的两人婚姻会幸福吗?作品中莫瑞尔夫人和她丈夫个性上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之间斗争的命运。莫瑞尔夫人受过高等教育, 性格高傲, 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和支配欲;而莫瑞尔先生虽然天性开朗、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激情, 但在高贵的妻子面前, 他胆小却懦, 压抑自己的愤怒, 无助地忍受妻子的鄙视。终于, 莫瑞尔夫人从精神的层面抛弃了丈夫。当孩子出生后, 莫瑞尔太太把所有的爱都转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从他们那里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

(二) 保罗与米丽安

米丽安聪颖美丽, 曾撩动过保罗的心, 但由于她个性冷傲高贵, 又深受宗教影响, 总是刻意回避情爱, 固执地认为爱的最高境界不是肉体而是精神。以至于保罗在与米丽安相处的日子里, 总是处于极超然的状态。他硬把自己心里像一般男人对女人那样对她的需要看成是见不得人的事而压了下去。正是这种所谓的纯洁作梗, 弄得他们连初吻也不敢尝试, 这只不过是一种柏拉图式的友谊。而他们在精神上有着某种默契和沟通, 这就是他对她爱的全部所在。即便如此, 米丽安完全不知操纵保罗感情的是莫瑞尔太太, 他们的爱还是由于母亲的干涉而走到了尽头。保罗的初恋, 两性间最珍贵的感情就这样被他自身的恋母情结断送了。

(三) 保罗与克拉拉

克拉拉虽然生性冷淡, 但她胸中却燃烧着熊熊烈火, 她丰盈的身体, 独特的韵味深深地吸引了保罗。而他与情人克拉拉之间的关系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他们之间的爱是一种赤裸裸的性爱, 缺乏精神上的任何交流。保罗从克拉拉那里从来得不到心灵上的安宁, 只有性爱的满足。他对她的爱也仅止于此。初次见到克拉拉, 莫瑞尔夫人就预见这个女人将永远不会得到保罗。事实上, 保罗不久就厌倦和抛弃了克拉拉。

(四) 保罗与母亲

莫瑞尔夫人因为患有癌症, 饱受病痛折磨, 保罗始终在身边陪伴她, 安慰她, 就像照顾生死离别的情人一样。这种“恋母情结”使他丧失了理智和情感的和谐, 保罗也由于母亲的病重而痛不欲生, 最终在喂母亲喝牛奶的时候放入超量吗啡结束了母亲的苦难, 恋母情结在作品中又一次悲剧上演。

综上所述, 《儿子与情人》中引起恋母情结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个原因是失败的婚姻引起了一系列的家庭矛盾。莫瑞尔夫妇婚姻不合引发母亲在儿子出生后转移爱恋, 过度溺爱儿子;另一个原因是莫瑞尔太太对保尔的非常规教育。出于强烈的占有欲, 莫瑞尔太太总是干扰保罗与女友的发展, 并从中阻挠她唯恐别的女人会从她身边抢走保罗。以上一系列连贯的社会因素促使了保罗的恋母情结的最终形成。

摘要: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被誉为是20世纪最具创新的长篇小说之一, 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在作品中, 主人公保罗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全身心地爱一个女人, 在感情上强烈地依恋母亲。保尔对母亲的这种感情符合弗洛伊德心理学中的“俄狄普斯情结”, 即恋母情结。恋母情结指的是发生在儿子与其母亲之间的爱情, 这种畸形依恋注定造成悲剧。本文首先对“恋母情结”这一术语进行诠释, 然后分析作品中恋母情结有哪些体现, 再根据这些现象分析恋母情结的起因。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畸形母爱,弗洛伊德心理学

参考文献

[1]D.H.Lawrence Sons and Lovers[M].London:BantonBooks, inc, 1962:5210.[1]D.H.Lawrence Sons and Lovers[M].London:BantonBooks, inc, 1962:5210.

[2]谷启楠.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73[2]谷启楠.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73

[3]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车文博译.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6.[3]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车文博译.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6.

[4]李超, 邓兴义主编.《新编英美概况》.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4]李超, 邓兴义主编.《新编英美概况》.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

恋母情结 篇7

关键词:原型批评俄狄浦斯弗洛伊德

恋母情结

《儿子与情人》是英国作家劳伦斯早期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作为一部取材于作者童年与青少年时代的生活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它不仅从正面揭示主人公心理发展历程,更在于它成功地将弗洛伊德主义小说化和艺术化,是第一部渗透着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小说,这标志着现代心理学家的理论首次从教科书走向文艺小说。

小说的前半部带有很大的自传性,记叙了劳伦斯早年真实的生活经历。其创作背景是劳伦斯的出生地诺丁汉郡矿区,主人公保罗的父亲莫瑞尔是一名脾气暴躁的矿工,母亲出身于较为富恕的中产阶级家庭,由于家庭背景的差异逐渐导致夫妇不和,母亲开始厌弃丈夫,把全部感情和希望倾注在两个儿子身上,其中长子威廉为伦敦律师当文书,但因劳累过度过早离世。母亲从此对小儿子保罗寄予厚望,呵护有加,逐渐这种关爱发展为畸形的母爱。保罗在母亲阴影之下,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直到母亲病故后,他才摆脱了束缚,离别故土和情人,真正长大成人。小说中保罗与劳伦斯的个人生活经历有极为相似之处,他从小就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有着强烈的恋母情结。劳伦斯通过现实主义和心理分析的写作方法,描写了十九世纪末叶英国工业社会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和特定环境下母子间和两性间的复杂、变态的心理。神话原型批评方法也在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神话原型批评方法是20世纪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和流派,它借鑒了人类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一些新的视角人手对文学现象的研究,尤以弗雷泽的名著《金枝》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概念对原型批评理论的影响最大。弗雷泽的观点在于人类与自然之间始终存在某种交互感应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象征性的活动把自我的情感、愿望和意志投射到自然中去,以达到对对象的控制目的。荣格认为原型概念得自于遗传,其本质上是一种神话现象,因此在神话中称之为母题。首次将原型理论应用到文学作品中来的是弗莱,他把人类学和心理学对原型的研究成果汇集,建立起新的文学评论体系,这对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变电站驾驶舱技术下一篇:电源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