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情结

2024-10-15

文化情结(共12篇)

文化情结 篇1

汪曾祺在《胡同文化》中说, 北京的“胡同、四合院, 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 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由此形成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 不大愿意搬家”。这就是说北京市民有一种深深的恋旧情愫。其实, 作者自身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也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怅惘低徊, 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 深刻地表达出蕴藏在作者心底的缠绵悱恻的恋旧情结。

恋旧情结自古有之, 可视之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感情。从孔孟的效法先王的思想, 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都是通过恋旧怀旧, 目的在于供封建统治者从历代治乱兴亡中取得鉴戒, 以古人之道来治当时之世。当今社会, 这种恋旧情结更是日见其明显, 萦绕在人们的思想和文化领域中。一提起中国文化, 人们就会想到孔子、孟子;李白、杜甫。说到中国名人, 就自然会想到秦始皇、项羽、刘邦。数及中国的科技发明, 人们牢记的是古代的四大发明。而论及当今社会的中国名人、科技发明就很难让人头头是道, 甚至连毛泽东、周恩来的知名度在中小学生心中也在渐渐降低。当人们唱起黄河、黄土, 长城、长江, 就会激动万分, 民族感情滔滔奔腾。而面对三峡工程的壮阔场面, 聆听运载火箭的震天轰响却并不怎么激动。

旧的总是好的, 旧的代表着已经定型的成功;新的还有许多未知的不确定因素。恋旧也许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成熟、稳重和老练。总结历史为的是开创未来, 在历史的基础上开创未来就不至于出轨、出格。唐代吴兢在《贞观政要·任贤》篇中明确指出:“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中国人太在乎古旧的东西了。当代散文家宋晓梦面对西安古城, 也发出了深长的恋旧感慨:“‘长安自古帝王卅’。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历史名城, 浓缩了人类在这方土地上几千年的风风雨雨, 凝聚着华夏民族在世界之林中出类拔萃的智慧:兵马俑之气势, 大雁塔之风雅, 碑林之隽永, 法门寺之深邃……无不令人在时空交错中感慨万千。”但宋晓梦终于从古城墙里读出了“有形”的和“无形”的封闭, 读出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圈子”文化, 又从这种文化的被改造中读出了希望。“凡是能用一种有形圈牢、规定的东西, 总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局限感”, “大凡圈定且封闭的东西, 便不易发展, 而且会使自己的生存空间紧蹙窄小”, “有形如此, 无形亦然”。中国人的恋旧情结还是挣脱不了对世界的传统认识, 在传统的眼光看来, 除了亚洲以外, 其他各大洲的国家似乎都是不存在或不认识的。人们抱定“中国中国, 中心之国”的信念, 对西方“诸夷”的世界不屑不顾, 惟我中华, 是文明古国, 古代文化, 光耀千秋, 务必要发扬光大之, 不然则是千古罪人。

中国当代文化热衷于恋旧情结, 在恋旧中安于现状, 在恋旧中易于满足, 在恋旧中夜郎自大, 在恋旧中小看世界, 唯我独尊。外国人都是红眉毛绿眼睛的蛮夷, 唯我黄皮肤黑头发才是人类之正宗。对旧的东西恋之愈深必然爱之愈切。如果我们了解了赤县神州曾涌现出多少追求和献身历史进步事业的仁人志士, 在科学文化领域里曾有多少成绩斐然的智慧之花, 我们就会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而感到骄傲。在骄傲之中踌躇满志, 藐视世界文明;昂首挺胸, 对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视而不见;沉湎于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者的情愫之中;陶醉于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生活状况之中。创造或获取了一二百万财富就以为可以富及子孙荣华万世之家业, 赶紧收手, 那么还是常留清闲在人间好。

中国当代文化热衷于恋旧, 在恋旧情深中可以逃避现实, 回避矛盾, 而游刃有余于节骨间, 刀刃若新发于硎。电影、电视中的文艺作品在古装戏, 武打片中寻找出路, 票房收入越来越低, 叫得响的明星越来越少。而唱出了当代青年人情感心声的流行歌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收入颇丰。报刊、杂志中涉及社会热点新闻报道, 小说作品, 问题讨论越来越少, 自费订阅报刊、杂志的兴趣日见淡漠。偶有电视节目中的“焦点访谈”、“热点追踪”能引起人们的一点骚动。屡禁不止的地摊文学却颇有销路。而地摊文学的作者大多是不出名的, 要想成名成家, 还是去研究中国的历史, 中国的古典文化, 抑或是传统的绘画、书法, 学者、教授的头衔大凡是易如反掌。而那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学者、专家往往是名噪一时, 昙花一现, 很难久长。当今中国社会叫得响的社会学家, 经济学家, 科学发明创造家则是寥若晨星, 光芒不甚耀眼。久而久之, 百姓们也在回避中求得安宁, 得以自保。甚至涉及切身利益时也是得过且过, 又何必斤斤计较, 锋芒毕露呢?我们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 现在不正是在提倡精神文明吗?

中国当代文化热衷于恋旧情结, 究其根源, 正像贾平凹在《西安这座城》这篇文章中抒发的感情一样, 他说:“我爱陕西, 我爱西安这座城。我生不在此, 死却必定在此, 当百年之后躯体焚烧于火葬场, 我的灵魂随同黑烟爬出了高高的烟囱, 我也会变成一朵云游荡在这座城的上空的。”作者缠绵悱恻于西安古城, 因为他深信:“对于显赫的汉唐, 它只能称为‘废都’。但可爱的是, 时至今日, 气派不倒的, 风范依存的, 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 也只有西安了。”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 就是要激动地昂扬出一种领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整个西安城, 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 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神秘, 它区别于别的城市, 是无言的上帝把中国文化的大印放置在西安, 西安永远是中国文化魂魄的所在地了。”恋旧就可以摄护着中国文化的魂魄, 恋旧就可以掌管中国文化的大印, 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是文明古国, 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祖先的智慧, 谁就会遭到冷落。古代文明延续到现在二千多年, 孔子的智慧还是令现代人望尘莫及。当代学者充满灵犀的思想最好能在孔子的智慧中得到验证, 否则, 不免有无知妄说的嫌疑。习惯力量的深广非人们意料所及, 沿着习惯的去做, 总比创新较省力, 人生来有惰性, 常使人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子里去。要自拔得花大力气, 要创新则谈何容易, 得花更大的力气。

然而, 在浓重的恋旧情绪的笼罩之下, 自有创新的呼声似平地惊雷。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创新, 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 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之源。国际间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最担忧的事情, 就是突然发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已经衰退, 他们总是投注极大的努力来摆脱这种危机。

中华民族在科技、学术、文化领域缺少整体创新态势久矣,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痛切地感受到这个事实。有人在考察世界各文明故地时得出结论, 很多文明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疲疲沓沓地固守千年, 而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 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就决定它们的生死存亡。现在, 显然又面临着这样的关键时刻, 着实令人担忧又令人振奋。从恋旧情结中解脱出来, 大力提倡创新, 民族进步迫切需要创新, 知识经济的时代呼唤创新, 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时代的潮流。中国当代文化应当主动适应时代的需要, 少一点恋旧, 多一点创新。

文化情结 篇2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史中,人们对清官的信仰与崇拜一直没有随着朝代的更替而有所衰减。而在当代,我们极力构建法治社会的同时,我们需要正确理性地看待“清官情结”。清官代表的是人治,相对来说关注的更多的是实体正义;法治社会靠的是制度和法律,讲究程序正义。“清官情结”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普遍文化心理,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扬弃与传承,一直受到国内众多法学学者的关注。关于“清官情结”,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主要有:

(一)清官情结的本质、渊源及背景研究

王申的《对“清官情结”理性把握》对清官情结作了这样的表述:“从文化的视角来看,传统‘清官情结’文化是一种价值探求型(或理想型)的政治文化,它把原属于国家治理结构中的问题寄托于某一‘清官’身上。这种‘清官情结’现象处于封闭状态的封建社会确有其存在的理由。” [1]笔者认为这种政治文化心理在当时相当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存在着,而且备受民众的推崇,确实与当时的环境以及文化背景有关。但是将其全盘添加到现代法治社会中,有不合理之处,应该转变传统的清官情结理念。

王园的《清官思想渊源及其现代化适应性分析》从清官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在现代应如何看待清官思想展开思考,认为清官思想并非不容于现代社会,应区分清官思想本身和清官政治、清官情结等概念。从产生的历史渊源来看,他从两方面分析:“①中国传统社会的人治特点是民众呼唤清官的原因。传统的以礼代法和人治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法外特权,给民众带来了灾难,而此时清官通常以封建礼法为依据反对法外施威,为平民伸张正义,所以自然成为了普通百姓所崇拜的对象;②宣扬和褒赞“清官”

[2]也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清官的出现缓和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对“清官思想”的现代适应性分析,王园这样认为首先,中国的清官多是体现在个人道德和个人魅力层面上,实质上并不能反映制度本身的优劣。他指出要对“清官”本身和“清官情结”区分开来。清官本身不是产生人治的原因。清官仅是对官员道德标准的一种描述;其次,法治社会并不排斥道德自律,法治社会不可能剥离人的因素;再者,清官意识隐含着民众对政府进行舆论监督的渴望。该论文认为清官思想的产生与中国传统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人治法律环境下,清官顺应民众和最高统治者的心理而出现。但是在现代法治社会中,要正确看待清官思想,摆脱盲目的清官崇拜。在现代社会中将对官员的素质的希冀发展成为一种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意识。

黄汀的《清官政治诉求的学理分析》作者总结出学界对清官政治诉求有两种观点“忠君”和“逆君”。“忠君”是“‘孝君—忠君—爱民’三位一体的结构,但其核心仍然是‘忠君’”这种模式要求“臣无论在政治意识、政治行为、政治价值方面,还是在是非善恶标准等方面,都把君主利益放在第一位”,“逆君说”认为“在君之上安置一个‘理’”,清官是‘理’之代表,为了民众与国家利益,清官理应挑战至高无上之君权”。[3]

作者将清官诉求的渊源等归纳为三个方面:①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清官理念产生和存在的土壤。②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体制是清官理念产生的温床。③统治阶级的宣扬和教化,农民的呼吁和渴盼,是清官理念滋生繁茂的阳光雨露。文章表明“清官政治诉求”是有一定的精神价值的,社会不断在发展,但是中国古代关于官员修身思想的精华对现实社会仍具有启示价值。笔者也认为一味地盲目地排斥清官情结是没有必要的,正视清官理念与清官政治诉求,继承其精华。作为一段时期内存在的普遍政治文化心理,其具有一定的精神价值。

(二)清官的司法审判方式以及现代意义上的思考

徐忠明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清官司法》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出发,着重对清官司法作了探讨分析。从众多故事以及历史文献中看,清官“运用各种手法诸如‘察情、据证、用谲’等方法来侦破案件,取得定罪量刑必需的有关证据材料”文中也指出“清官听讼断狱,实际上也是能审则审,审不明白就装神弄鬼和求助于刑讯逼供”,[4]通过古代法律的规定我们了解到当时对于案件的判决,必须依据被告的口供以及众证来定罪量刑。涉及的获取口供的方法从五听延伸到刑讯逼供。因为存在以下原因:①中国古代没有“无罪推定”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原则,②惯行“蓄成见而预定罪”的风气,③刑讯逼供不仅在中国古代始终合法,而且成为法律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所以导致刑讯逼供无法避免,清官也不例外。作者认为清官执法具有以下两重性:“一方面竭力捍卫法律的权威,‘按照(法律)规定的最高限度执行’;另一方面,又不排斥情理。”笔者也认为这是传统司法审判过程中存在的模式,体现出传统法律文化中“人治”的特点。这种现代意义上的“自由裁量”在极大程度上,肯定了清官个人的人为因素,但是这种为了情和理而以牺牲法律为代价,是与法治社会建设相冲突的,在现代意义上讲是值得思考的。

侯欣一的《中国传统社会轻视程序法原因再探》系统探讨了我国传统法律文化重实体轻程序的特点。作者从史料归纳出当时的司法审判活动的特点:①主观臆断现象普遍,“片言折狱”备受推崇;②根据内心和现实需要来断案;③公开逃避法律与规则。

与以下原因有关:①与整个社会对法律和诉讼的偏见有关。传统观念里重道德轻法律,官吏限制诉讼,民众厌讼阻碍了程序制度的形成与完善;②与官吏的法律素养欠缺有关。最高统治者重视实体方面,程序方面基本不作要求,官吏普遍忽略程序;③与官府和民众以及对人的认知能力和人性的乐观判断有关。中国传统社会将人群严格界定并分类,同时官吏被赋予非凡的本领和智慧,民众对清官的判决深信不疑;④与中国人重直觉的思维方式有关。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在宏观上把握事件,倾向于综合型整体意向性的思考模式;⑤与熟人社会亲情意识和害怕因果报应思想有关。传统社会以农为本的基础导致人口的固定性,熟人社会排斥程序观念;⑥与中国古代的实体法内容有关。[5]中国传统法律成为当时推行儒家伦理的工具后,一直与社会生活存在联系,因此法律本身不能独立,缺乏逻辑严密性,也就不能形成一套固有的程序规则。

(三)传统理念与当代程序正义的追求

戴谋富的《程序正义与法治》一文指出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学术界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程序正义只有在能够保障实体内容实现时才是正义的,程序正义是通过实体正义表现出来的,没有实体正义就没有程序正义;第二种观点认为程序正义独立于实体正义,程序正义与经过程序所产生的结果正确与否无关,程序有其自身内在的价值,只要能够实现这些价值,程序就是正义的;第三种观点认为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同是程序追求的目标。[6]

人类实际活动中,程序、实体之间可能会出现四种类型:第一种程序和实体都是非正义的,第二种实体上实现了正义,但程序非正义,第三种程序是正义的,但实体上不一定导出正义,第四种程序和实体都是正义的。由此作者推论出程序正义是人们追求正义的必要但非充分要件。

罗洪洋的《程序正义与中国─从传统的视角观察》,作者认为中国法律程序正义的因素非常稀薄,其原因归结于历史传统的影响,包括根深蒂固的专制传统、缺乏平等观、注重个案正义、对真实的过分追求以及强调社会稳定和安全第一等因素。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梳理,指出现代程序正义与传统存在的问题所在。①最高统治者权力至高无上,不受任何限制。②平等观的不同。③过分看重个案正义。④传统法律追求真实。⑤传统中国的法律主要是维护统治秩序。[7]笔者认为关于其中的第二点平等观的论述,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轻程序关系不大,比较牵强。

高娟的《现代中国走向法治的必然选择-程序正义优先于实体正义》从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理念转变、如何确立程序正义优先理念来展开论述。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程序理念属于工具型程序理念”,“是以结果为根本立足点和基本价值取向的程序理念,其价值依附于结果的有效性,” [8]作者归纳出程序正义有以下基本要求:①法官中立;②当事人平等;③程序参与;④程序公开;⑤及时终结;⑥判决附理由;⑦形式正义。笔者认为上述几点要求对于我国法治进程的发展是有利的,关于第七点的“形式正义”,笔者认为针对我国尚未确立健全的判例法体系的前提下,并不应完全采纳。

(四)程序正义的进一步思考

林文清的《析刑讯逼供犯罪产生的原因及制止对策》主要论述了刑讯逼供的原因以及遏制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作者指出刑讯逼供的历史原因中主要是与传统的司法制度有关。“封建法律一直授予司法官吏刑讯之权”。“法律把刑讯制度化,是封建时期证据制度的重大特点”,[9]长期以来的封建司法审判中,各官吏包括清官,一直把使用刑讯作为获取口供的方式。关于对策,作者从意识、机制以及法律规定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在完善法律规定这一项上,作者建议排除非法取得证据的采用。笔者认为这种若以立法形式加以确定,效果是直观的,笔者觉得应该转变有口供到物证的模式,重视物证。

陈明静的《论我国确立沉默权之必要性》主要阐述了沉默权与如实陈述的关系、沉默权与刑讯逼供的关系以及我国立法上确立沉默权的必要性。文章没有单纯地论述沉默权,而是讲与之相关的刑讯逼供联系了起来,讨论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在司法实践中,沉默权的实施是出于保障公民权利,防止刑讯逼供的需要。”[10]笔者在此也认同这一观点。文章第三部分重点阐述了确立沉默权的必要性,主要有:①保障公民权利;②防止冤狱;③在诉讼程序上具有一系列的制度功能。作者在第三点中讲到“从举证责任负担的角度而言,沉默权规则还有助于改变我国目前关于口供的自愿性举证责任倒置的不合理现象,”作者认为沉默权能检验供述的自愿性,并且保障了供述的真实性。笔者也赞成这一观点。

参考文献(注意要求的格式):

[1]王申.对“清官情结”理性把握[J].检察风云,2005 ,(13): 56-57.

文化名人的糕点情结 篇3

鲁迅先生的笔下时常关注民生百态,他于1935年4月在上海所写的《弄堂生意古今谈》,主要是讲当时小贩们生意冷清,生活难以为继的社会状况。鲁迅怀念往昔,认为以前“薏米杏仁莲心粥”、“虾肉馄饨面”、“五香茶叶蛋”之类的叫卖声既漂亮又具有艺术性,使人“一听到就有馋涎欲滴之慨”。《弄堂生意古今谈》中还特别提到了一种名叫“玫瑰白糖伦教糕”的点心。

伦教糕最早出现于明代广东顺德的伦教镇,是一种以细米面、白糖为主料蒸制的松糕。制作伦教糕要用浸泡过3小时以上的大米面磨成的米浆,然后压成千粉。伦教镇特有的清泉水加砂糖在锅内煮沸,徐徐冲入米粉内,待冷却加入“糕种”(似酵母),再放置七八个小时待米浆发酵。蒸之前还要在米浆内加入少量猪油。伦教糕以晶莹洁白而著称,软滑爽润,光洁如镜,糕身横竖相间小水泡似的孔眼均匀有序,糕体富有韧性,弯折时不见折纹。伦教糕味道清甜微酸,齿颊留香,难怪鲁迅先生对它有如此深的印象呢。

江苏南通特产嵌桃麻糕相传已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加工精细,味美可口,被视为官礼茶食的上佳之选。民国初时,南通麻糕也曾博得鲁迅先生的赏识。南通人季自求(名天复)曾在北洋政府参谋本部任军职,在北京有幸与当时在教育部任佥事的鲁迅相识,双方讨论研究文学话题,彼此来往不断。1912年至1920年的鲁迅日记中就记载了许多与季自求交往的情况。1915年1月17日鲁迅在日记中记:“午后季自求来,以《南通方言疏证》、《墨经正文解义》相假。”季自求不仅为鲁迅带来了书籍,还特别送给他南通的特产——嵌桃麻糕,鲁迅品尝过后,啧啧称是,认为其美味是名不虚传的。那么鲁迅喜欢吃的这麻糕到底是怎样的点心呢?南通麻糕选用芝麻粉、炒米粉、核桃仁、白糖等原料,精制成条状,然后切片,香、甜、松、酥,口感绝佳。因为它的原料具有丰富的营养,尤其适合于妇孺老幼食用。

梁实秋讲“狗不理”笑话

著名文学家梁实秋是在北京长大的,就美食而言,他可谓厚传“家学”,因为梁家祖辈曾经营过非常知名的河南菜馆。梁实秋后来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也吃遍了各地的佳肴美点,他以作家、美食家的笔力和鉴赏力,对各地美食的品评十分到位。梁实秋所著的《雅舍谈吃》就是一部以中国饮食文化为主题的散文小品集,其文字如书中的美味一样脍炙人口。

点心的涵义在南方要比北方更加宽泛。北方人一般视糕点为调剂口味的零食,常常是临时补充的小吃,很少当作主食。南方人则不同,点心的概念已远远超出“点点心意”的意思,经常与主食相互混同,点心也可当成主食吃。比如,天津的包子是主食,到了南方就可作精致的小点心了。

创始于清光绪初年的天津“狗不理”包子是传名四海的美味,它也曾博得梁实秋的赞誉。《雅舍谈吃》中说:“天津包子也是远近驰名的,尤其是苟不理(实为“狗不理”,笔者注)的字号十分响亮。”天津狗不理包子的特点之一就是汤汁多,味道鲜美,梁实秋就此又谈到:“有人讲过因为包子咬破,汤汁外溢,流到手掌上,一举手又顺着胳膊流到脊背的故事。吃的时候要小心,未烫到自己的脊背,却会溅到同桌食客的脸上。”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梁实秋对食事的观察是相当细致入微的。《雅舍谈吃》中还风趣地讲了关于天津包子一个笑话:“两个生人同桌吃包子,一位一口咬下,一股汤汁直溅过去,把同桌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者没有觉察,对面那人也沉得住气,不动声色。堂倌看不下去,递上手巾把时,客人说:不忙,他还有两个没吃完哩。”

日本文化中的猫情结及其文化折射 篇4

猫作为和人类最亲近的家畜之一, 从新石器时代欧洲的中东和近东农耕推广开始, 随着谷仓增多, 人们意识到猫是非常有效地防止鼠灾的手段, 自此猫就被视为宝贝。考古学家在塞浦路斯发现的一座古老墓葬, 将人类养猫当宠物的历史追溯到9500年前甚至更早。2008年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 目前在日本发现的猫的遗迹最早出现在弥生时代, 而出现在文献作品中是平安时代初期的《日本灵异记》。因为能抓老鼠保护粮仓, 猫被看做“谷物灵”, 而且, 人们认为它还具有驱除疾病的灵力。据《广辞苑》记载, 奈良时代, 为了防止老鼠毁坏经书, 猫从中国引进到日本, 而作为宠物是从平安时代开始。最初, 只有皇室成员才能养猫, 它是权力的象征。直到明治时期, 猫才走入寻常百姓家, 养猫的风气鼎盛。平安时代还有被加封身份的猫, 《枕草子》第六段〈侍奉天皇的御猫〉中记载, 一条天皇和皇后定子都非常喜欢猫, 加封爱猫为“命婦のおとど”。16世纪末, 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三弦琴用猫皮包琴筒, 这是日本三味线的原型。江户时代中期日本发生了严重饥荒, 米价飞涨, 粮食短缺, 有一名叫做曲渊景渐的官员号召大家“没有大米的话, 就吃狗肉、猫肉吧!”, 结果招致众怒, 引发争斗, 人们认为猫是人类的帮手、朋友, 是不能吃的, 猫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不可缺少。

猫和狗同样都是和人类很亲近的动物, 容易拟人化, 经常出现在漫画、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很久以前在日本就有种说法, 猫活到50岁会具有法力, 变成猫妖。日本古代的传说故事《猫和茶壶盖》中讲述, 一个猎人养的猫成精后欲伤害主人性命, 被猎人射杀。《铁匠铺的老太婆》中描述有一个铁匠养的猫能变成老太婆, 一到晚上就在山里吃行人。近现代也有很多关于猫的作品。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小说《我辈是猫》就是以一位穷教师家的猫为主人公, 从这只被拟人化的猫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心理。这是一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又具有文人气质、但至死也没有学会捕捉老鼠的猫。漫画家柊葵创作的《猫男爵》讲述的是17岁的高中生小春因为救了一只猫而经历了一场猫王国冒险之旅。还有风靡很多国家的《哆啦a梦》已经给两代人带来了快乐, 作品中的主人公“机器猫”于2013年4月5日正式加入东京2020申奥委员会, 成为首位申奥特殊大使。这些艺术形象的创造和日本人对于猫的特殊情感是紧紧联系着的。

另外, 猫的性情也是它深受日本人宠爱的原因。猫性格倔强, 独立性、自尊心很强。它喜欢的地方, 如果没有经过良好的训练, 无论怎样制止, 它还是要去的 ;它不愿意做的事情, 无论怎样强迫, 它就是不会去做。猫绝不会轻易屈服于主人的权威, 对主人的命令也不盲目服从, 它有自己的标准。猫生性孤独, 有很强的妒忌心, 喜欢安静, 它可以趴在一个地方一整天不动。日本人也有相似的性格特点。他们追求个性, 喜欢自由, 不想让别人了解自己太多, 有礼貌, 会刻意和其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但又有强烈的依赖心理, 担心在自己所处的团队中被人轻视而失去依赖, 所以会体现出行动和认知的强烈一致性, 这也是形成其集团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人不喜欢对人交心, 喜欢安静, 喜欢寂灭之美。他们在举行婚礼的时候肃穆、不喧闹, 做花道、茶道的时候动作平缓, 气氛宁静。他们不习惯把内心想法强烈地表达出来, 善于隐藏, 因此需要借由其他方式来宣泄。猫就是很好的寄托。夏目漱石就是借猫来俯视当时的社会, 以诙谐的语言、细腻、犀利的文笔, 借猫之口揭露嘲讽资本家、统治者, 批判金钱至上、盲目崇拜西方的社会风气。漫画大师宫崎骏笔下的猫, 大都从骨子里散发着“懒”气, 经常可以在它的作品里看到慵懒地趴在闹市的猫, 和周围喧闹的环境形成强烈对比, 实际上作者是通过猫的悠闲、懒散表现出对快节奏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亲近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

日本人喜欢猫, 还有一个原因应该是猫的治愈功能。现代社会愈发都市化、国际化, 生活节奏快, 经济不景气, 人们之间情感冷漠, 生存压力大等造成孤独感越来越强烈, 需要精神慰藉和宣泄的出口。日本是少子化社会, 独居的人很多, 养宠物可以排解空虚、寂寞。在日本, 有种主题餐饮店——猫咪咖啡馆受到大众青睐, 在这样的咖啡馆里除了服务员以外, 向顾客提供服务的还有可爱的猫咪, 顾客只需要支付一定费用就可以享受猫咪的温柔陪伴, 和它们一起玩耍。猫的温顺、柔软、细腻, 可以使人们获得一些心灵慰藉。日本人爱猫, 日本人的猫情结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不断演变和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秀华:日本文化中的猫情结及其文化折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院报, 2004

文化情结 篇5

军转论坛:日渐凋零的农村文化 渐行渐远的乡土情结

关键词:军转 军转干部安置 转业干部 军转论坛 军转干考试 军转网

中国每天有上百条村消失。对此许多人无所谓。乡村代表落后的东西,正在远去的东西,被抛弃的东西。

乡村无形的消失每天都在发生,轰轰烈烈的撤村并居运动,大大小小的拆迁事件,更主要的是,乡村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正被完整置换。

农二代三代不再回乡,他们以争做城里人为荣,以呆在乡下为耻。乡村不可爱了,乡村凋敝了,乡村消失了。

推动新乡村运动,让农村人回乡比城里人进村更重要。假如农村人都不爱乡村,假如对土地的感情没有了,那新农村运动的发起者又在为谁忧愁为谁忙呢?

前年《新周刊》推出专题“民国范儿”,今年继而推出“先生”,追根溯源,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乡村。

中国崛起还是“泥足巨人”?中国亟需人的建设,制度再大,人不行制度还是走样。人的建设需要百年筑基,一代不行两代,两代不行三代。新乡村运动引发的更宏大的命题是,没有自尊自爱的人,什么建设终归走不远。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还有谁高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吗?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新周刊》改编三毛的歌词更有一种漂泊感。古人常说“归”,田园将芜胡不归,少小离家老大归,“读三千年书,无非功名利禄;行九万里路,终归诗酒田园”。可今天我们将归向何处?

还有谁高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吗?“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20多年前,彭丽媛唱出的这幅新农村蓝图,今天却变成尴尬现实。

今天,多数中国乡村是“993861部队”的天下,是老人的乡村,是留守女人的乡村,是留守儿童的乡村。

乡村沦落到今日,是一系列变化的结果。第一次是粮食统购统销,以便用“剪刀差”实现国家工业化。第二次是人力剥夺,乡村精英大量进城务工,以低廉工资实现低成本“中国制造”。现在医保还账,每位农村老人每月区区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的社保,不足以还历史的账。

或许,失去乡绅阶层,使之失去文化传承因子,这也是民族之憾。今天,乡村机构更多在执行城市化、开发区、房地产征地、计生相关的事务。

乡村是人伦道德、文化传承的根基。国学大师梁漱溟的“新农村图卷”强调精英回归。在

军转干考试

梁看来,学习西方的过程,先是学技术,再学制度,学来学去的结果是西方的优点没学来,中国自身的优势却丧失殆尽。最严重的后果便是“农村破产”,因此他说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须从农村开始。梁认为乡村重建应建立在恢复乡村的传统价值。这个“最后的儒家”,这个倔老头将被证明是有远见的。

中国近代历史的逻辑告诉人们一个真理:谁赢得了农民,谁就最终赢得了中国。毛泽东曾经说过:“在中国谁不注意农民问题,谁注定会失败!”

城市膨胀不是问题,PM2.5不是问题,农二代三代回不去、进不来才是问题。中国的新农村应该是什么样子?2011年9月以“新农村、新中国”为主题的华西村形象宣传片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高楼”和“厂房”取代“农舍”、“炊烟”、“小河”、“荷塘”成为宣传主调,俨然一个现代化的城市。2011年10月8日,媒体发布了江苏华西村60层国际大酒店及“价值三亿元”的一吨重金牛的照片,以及华西村GDP增长的辉煌历史。这是被误读的新农村。

离土不离乡,就地城市化,这些都是美好的设想。农民担心祖上基业被城市开发蚕食,农二代三代担心不被打工所在地所接纳。

另一方面,城市青年具备的学习能力和生活期望新生代农民工都有。比如,具有现代化的价值观、乐于接受新事物与新思想、尊重权威不盲从,他们并不弱于城市同龄群;而公民意识、热心社会活动方面,一旦被城市接纳,自然也会逐渐建立。

美国占人口3%-5%的农场主不但为整个国家提供粮食,还有大量余粮出口。中国非城市户口人口仍占70%。如今对土地的投入回报甚至已不足以养活农民自己。农民离开土地是大趋势。

但每一个农民离开土地的背后都有一本心酸账。看看城市对他们的接收度:流浪人员、三无人员、收容遣送、废除收容遣送,直到赠予城市光荣建设者称号、允许以积分换取城市户口。

未来十年,城市化仍是中国发展主流。“逆城市化”新景观只是个别现象。新生代农民在土地与城市之间尴尬地漂泊。他们既不在城,也不在乡。某种程度上,这将是一场2亿非城非农人口与城里人的谈判。

乡下人的误解和城里人的误读,城里人到底对农村打的什么主意?

欧宁们下乡大搞新乡村运动,初衷无比之美好,怕只怕遭误解而适得其反。老乡们以为是来搞旅游和集市建设的,这些城里人新鲜一阵怕是会走的,有谁会放着城市现代化生活不过?

新乡村运动的难点有二:一是与现有农村体系的冲突,二是与农民追求现代化需求的矛盾——我们刚沾上现代化生活的光,你们就号召回到乡村了?

毕竟,城市代表未来梦想。FT曾报道,19岁农民工李菲菲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服

军转干考试

装设计师,让模特穿上自己设计的衣裳。插图上梦想城市生活的女主角一手持Vogue一手持手机。

20年前,农民工打工是为了攒钱回乡盖房。20年后,新一代农民工要做城里人。农二代三代与城市同龄群具有相同的参照系。

“大谷打工网”去年对1.1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受访女性给出的自己最想从事的10种工作中,有9种是服务业工作,排名前三的是销售代表、前台接待员和行政助理。

像父辈一样“从业农业生产”一定是新生代农民最末等的选择。他们农村回不去了,农活不愿干也干不了。现在做农活的基本上是40后50后。

让新生代农村人留在乡下是困难的,同样,让城里人住乡下更不现实。

近年来传媒上传播着城里人一种伪乡村情结。他们对乡村的体验只限于农家乐和山间别墅。到了农村,洗澡怎么办,上厕所习不习惯,等等。当然,一条村几十万就能解决下水道问题。那么,寂寞呢,在乡下能耐得住寂寞吗?

霍益民的茶文化情结 篇6

从这开始,一天的工作便围绕着“茶”紧张而有条不紊地展开:或去茶园看茶树长势;或与茶农交流管理方法;或与茶商洽谈业务;或到各地与茶业界的同行专家切磋……

江苏溧阳地处丘陵地带,美丽的天目湖宛如镶嵌在绿野上的一颗明珠,这里温润的气候和良好的土壤适宜栽种茶树,自古以来便是著名的茶乡,所产茶叶“色淡黄不绿……叶筋淡白而厚……入汤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芬芳藏味中……”。

霍益民在溧阳土生土长,他的命运也许注定要与茶业联系在一起。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在当地开了一家小茶叶铺。1995年他承包了天目湖畔的一片茶园,取名“幽香茶园”。第二年他又创办了幽香茶艺馆。2002年他在参加了中央党校为期三年的民营企业家研修班后,接受了全新的经营理念,并开始和国内茶文化界的知名人士有了广泛的接触,他下定决心要为弘扬中国的茶文化而努力。2003年在溧阳市工商联的支持下,他倡导成立了溧阳市茶叶商会,出任会长,并联合10家茶厂,共同创办了中国首家县(市)级茶报——《溧阳茶讯》。他先后成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会员,并积极筹划成立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江苏联络处,在2005年第九届“中国溧阳茶叶节”期间召开了成立大会。2006年3月,溧阳市天目湖管委会委托由霍益民负责策划、经过国内茶文化界学者专家研究论证的“天目湖国际茶文化城”隆重举行了挂牌仪式。

自2003年注册“幽香苏茶”(简称“苏茶”)商标以后,霍益民凭借丰富的茶叶生产经验,先后捧回了上海国际茶博会和北京国际茶博会的金奖。2003年6月在福建厦门举办的中国茶叶、茶具、茶文化博览会暨中国星级茶王赛上,霍益民的公司制作的“破壳之幽香”和“饮露之幽香”力压群芳,一举夺得建国以来中国唯一的绿茶“五星级茶王”桂冠。众多的殊荣却难以了却霍益民心中的夙愿,他要打造一个在国内外茶叶界叫得响的代表江苏形象的茶叶品牌。他认为,江苏有着丰富的茶业资源,规模化、品牌化是江苏茶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他为之努力着,却又感到势单力薄,常常为之愁肠百结。然而他雄心依旧,殚精竭虑,锲而不舍,乐此不疲。

近几年里,霍益民投入2000多万元在天目湖畔建了一座江南古典园林风格的院子,取名“苏园”。“苏园”占地20多亩,是个难得的清静之地。它依山傍水,粉墙黛瓦,精致典雅,花木扶疏,曲径逶迤,秀慧其中,茶禅一味。它集茶叶加丁、茶文化培训、茶膳、茶艺表演于一体。这里已多次接待国内外嘉宾,中日两国的茶文化专家进行了茶艺茶道表演,国家有关方面的专家为茶农举办讲座和培训班,这里成了新一代国家级茶艺师诞生的摇篮。

胡适思想中的传统文化情结 篇7

虽然胡适曾在1935年一次关于中西文化的讨论中说过自己主张全盘西化, 但是他几乎紧接着就郑重提议放弃全盘西化的口号。后来他在《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一文中对此给予了解释, 说:“我自己的原意并不是这样……‘全盘’的意义不过是‘充分’而已, 不应该拘泥于百分之百的数量的解释”, 这里的“充分”在“数量上即是‘尽量’的意思, 在精神上即是‘用全力’的意思” (1) 。除此之外, 胡适著作中另外一处用到“全盘西化”的地方就是1929年在《基督教年鉴》上发表的一篇关于《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之中, 在这篇文章中他用到了两个词:一个是“Wholesalewesterniation”, 另一个是“Wholeheartedmodernization”, 之后潘光旦教授就把“Wholesalewesterniation”翻译成了“全盘西化”, 而把“Wholeheartedmodernization”译成了“一心一意世界化”或者“充分世界化”。其实, 这里胡适只是为了明确表明自己反对折衷论的立场而主张全面向西方学习的, 因为在他看来, 折衷论“骨子里只是一种变相的保守论”。

胡适并不是所谓的“全盘西化论者”, 他只是提倡积极主动向西方学习, 不过言辞有时不当甚至偏激了点, 但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好的, 只是希望国家能够尽早摆脱落后的状态而实现现代化。不仅如此, 究其一生, 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结一直贯穿于他思想的始终。

胡适出生在一个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 从小就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塑造。从五岁开始, 胡适受过九年典型、正规、严格的传统文化的教育, 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国学根基, 正如他自己后来所说:“我在这九年中, 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方面, 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留美期间, 胡适虽然十分推崇西方文化, 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仍保持着一种眷恋之情。在哥伦比亚大学学哲学专业时, 他对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兴趣并不比哲学义理的兴趣少, 甚至大得多。受杜威所开设的“伦理学的宗派”一课的启发, 他在1917年用英文写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 (1922年上海亚东图书馆以英文印行, 1983年12月学林出版社以中文出版, 更名为《先秦哲学史》) , 提出了一套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观点, 但明确反对用西方所谓的“新文化”来全盘取代中国的“旧文化”。他指出:“如果对新文化的接受不是采取有组织的吸收的形式, 而是采取全面取代的形式, 因而引起旧文化的消亡, 这确是全人类的一个重大损失。 (2) ”这篇文章得到了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的极大好评。

回国后于1919年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 (上册) , 胡适再次重申了这样的主张, 认为汉学家留下的古书和西方哲学学说是今天哲学思想的两大源头, 二者缺一不可 (这本著作得到了蔡元培高度的赞赏, 赞扬他“旧学邃密”“新学深沉”) 。除了《中国哲学史大纲》, 胡适在其另一代表作《白话文学史》中, 同样对于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文学的优秀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新文化运动时期, 他提出了“研究问题, 输入学理, 整理国故, 再造文明”的十六字纲领, 把“输入学理”与“整理国故”作为“再造文明”的并列手段 (这显然是在中西文化融合论基础上的) 。这十六字纲领, 便是胡适所认为的“新思潮的意义”的全部内容。对于“整理国故”, 他说:“新思潮对于旧有文化的态度, 在消极的一方面是反对盲从, 是反对调和;在积极一方面, 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做整理的工夫。 (3) ”同时他认为“国故”应包括“国粹”和“国渣”两部分, 复兴传统文化时应分清“国粹”和“国渣”, “保存国粹、剔除国渣”, 借用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话说就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对于“国渣”, 胡适认为是要坚决反对、抨击的。胡适所要抨击的“国渣”即他所说的“旧思想”“旧文化”, 主要是指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落后反动、流毒也最为深广, 尤其是在现实社会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依然产生恶劣作用和消极影响的东西, 比如封建制度、封建礼教。胡适在谈到封建礼教对中国妇女的残酷压迫时, 显得十分气愤, 他说封建礼教“‘把女子当牛马’, 这句话还不够形容我们中国人待女人的残忍和残酷。我们把女子当牛马, 套上牛轭, 上了鞍辔, 还不放心, 还要砍去一只牛蹄, 剁去两只马脚, 然后赶他们去做苦工!全世界的人类里, 寻不出第二国有这样的野蛮制度!” (4) 此外他还抨击了封建的“贞操论”, 指出“贞操是男女相待的一种态度, 乃是双方交互的道德, 不是偏于女子一方面的” (5) , 认为封建的“贞操论”是“男子专制的贞操论”。所以他积极提倡妇女解放。

胡适一生在“整理国故”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先后考证过《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侠五义》等古典白话小说, 晚期专门研究了《水经注》。在这些“整理国故”的工作中, 即使他所使用的方法“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 (“有一份证据, 说一份话”“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 也是西方的科学方法和中国传统的治学方法有效结合的产物。在“整理国故”的过程中, 他提出了三种方法, 即:1.用历史的眼光来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2.用系统的方法来整理国学研究的资料;3.用比较的研究来帮助国学资料的整理与解释 (6) 。在这一方面, 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周策纵先生在其著作《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中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赞美, “与五四运动相连且对此后数十年中国的思想发展有深远影响的, 有两件事最为显著:一是文学革命, 另一就是西方思想的输入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估。”

胡适在后来与梁漱溟关于文化的争论中, 以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把梁漱溟的理论推倒, 强调“拿历史的眼光去观察文化”, 说东西方文化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并不是梁漱溟所说的或者“连根拔起”或者是“翻身变成世界文化”两条道路所能包括的, 以及他在晚年口述的自传中所承认的, 他说自己的治学方法来源不一, 但主要有三个思绪源头:杜威的实用主义方法、中国传统的“汉学”方法以及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而后两个思想来源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由此可以看出, 胡适的思想中一直都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结。

但是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与文化处于重大转折时期的背景下, 大多数人在这个时候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往往都会呈现模糊、矛盾的一面, 胡适也不例外。在当时中西文化相互激烈碰撞与较量

浅析李清照作品中的文化人格

韩占红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李清照这位生于九百年前的中国最优秀的女作家, 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超群的胆识取得了辉煌成就, 在男性占主导的封建社会中卓然而立, 不仅“俯视巾帼”, 甚至“压倒须眉”。本文试图从李清照作品探求她忧国忧民的爱国意识、非凡的气概、超凡脱俗的胆识、执着的精神追求几个方面的文化人格。

关键词:文化人格;爱国意识;气概;精神追求

李清照 (1084—1155?) , 济南章丘 (今属山东) 人, 自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 婉约派代表。出生于书香门第, 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等无不通晓, 而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其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 且以南北宋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 前期清丽明快、后期则凄凉哀婉。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易安身为女性作家, 但其作品和身上却表现出士大夫所具有的男性气质, 甚至“压倒须眉”。

一、忧国忧民的爱国意识

李清照所生活的那个男权社会, 宣扬的是男尊女卑, 女权受到极大地压制, 女性几乎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唐·宋若昭《女论语》中记载:“行莫回头, 语莫露齿, 坐莫动膝, 立莫摇裙, 喜莫大笑, 怒莫高声, 内外各处, 男女异群。莫窥外壁, 莫出外庭, 窥必掩面, 出必藏形。” (明·王相《闺阁女四书集注》) 在这种思想束缚下女子的一切行为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更别提成就一番事业, 然而李清照一个毫无封建女性卑顺之气的女子, 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辅君报国之志, 她用刚劲有力的文字针砭时弊, 鞭挞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抒写对黎民百姓的深切关怀, 倾吐心中的报国热情。

中, 面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保守主义的观点, 作为改造文明的激进派, 胡适有时候显得有些言辞过激, 比如他说:“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 如果我们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 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 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 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 并且道德不如人, 知识不如人, 文学不如人, 音乐不如人, 艺术不如人, 甚至连身体也不如人”, 必须“死心塌地地去学人家、模仿人家”。这是胡适在对照中西文化之后, 一时对传统文化感到了失望, 认为中国文化落后、民族心理存在某些劣根性, 认为只有“主动认错”, 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 才能死心塌地地学习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

通过上面简单回顾胡适一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 可以看出在其思想中传统文化的情结从未曾远离, 即使偶尔有点负面的远离, 但是总的来说, 提倡积极主动向西方学习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粹”是他思想中永恒不变的两大主题。胡适在比照中西文化的差别之后, 得出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复兴传统文化中的“国粹”, 中国就可“再造文明”。

虽然胡适主张积极向西方学习, 但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一直是备受争议的。其实在当时的中国文化冲突与矛盾叠叠的情况下, 不管是胡适所代表的所谓“西化派”, 还是文化保守主义, 甚至后来的“马克思主义”, 都只是知识分子通过新文化运动开始摸索、探寻能够解决现代中国思想文化问题的途径。虽然这三大文化思潮在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但三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一致的, 即如何对待传统、如何引介西学、如何建设新文化等, 也就是说如何处理“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因此不能就对主张“向西

身为女子, 她没有地位、没有权力、没有武器, 但当敌军的侵犯时她并没有像南宋统治者那样唯唯诺诺、屈辱求和、苟且偷安, 而是奏响了“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的时代绝唱, 其语直书无讳, 激情奔放有气贯长虹之势。“佛貍定见卯年死, 贵贱纷纷尚流徙, 满眼骅骝杂騄駬, 时危安得真致此?” (《打马赋》) 家国之痛, 身世之感声声如杜鹃啼血。

如果她是一个男儿, 如果她大权在握, 她会义不容辞地过淮水抗击敌军, 死不足惜。然而在朝廷大臣中, 则很少有人志在千里平天下, 过淮水解民忧除民苦。面对这种情况她一个弱女子只能借助笔抒发满腔的爱国之情, 用笔进行劝诫“贤宁无半千, 运已遇阳九。勿勒燕然铭, 勿种金城柳。岂无纯孝臣, 识此霜露悲。何必羹舍肉, 便可车载脂。” (《上枢密韩公诗》) 全民同心抗击金军的侵犯, “谋同德协必志安”。与此同时还为那些有志抗击侵略军的文人武士找到了标杆“中朝第一人, 春官有昌黎。身为百夫特, 行足万人师。嘉祐与建中, 为政有皋夔。匈奴畏王商, 吐蕃尊子仪。夷狄已破胆, 将命公所宜”。 (《上枢密韩公诗》) 唐肃宗宰相李揆、礼部尚书韩昌黎都是杰出的人物, 都是有所作为的名家, 既然他们能为天下苍生造福, 因此作为大宋的官员就应该以这两位卓越的人物为榜样。

在吏部员外郎魏良臣、阁门宣赞舍人王绘辞往金军前通问时, 赵构向他们再次重申其一贯屈膝让步的方针:“卿等此行, 不须与人计较言语, 卑词厚礼, 岁币、岁贡之类不须较。”1而李清照却对此冷嘲热讽:“土地非所惜, 玉帛如沉泥。谁当可将命, 币厚辞益卑!”两相对照, 诗人的见识和胆量展示的淋漓尽致, 说其唯国是爱, 绝非虚誉。

李清照“愿奉天地灵, 愿奉宗庙威。经持紫泥诏, 直入黄龙

方学习”的胡适给予批判, 处在当时那个境况下的文化人都是各尽其力, 对他们我们都不能绝对判然可辨的。

摘要:胡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并不是如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 是“全盘性的反传统”, 甚至“全盘西化论者”。就其一生, 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结一直贯穿于他思想的始终。提倡积极主动向西方学习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粹”是他思想中永恒不变的两大主题。

关键词:胡适,传统文化,学习西方,复兴传统

参考文献

[1]张锡勤.饶良伦等.《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年.

[2]胡明.《胡适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3]易竹贤.《胡适传》.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7年.

[4]王鉴平.杨国荣.《胡适与中西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年.

[5]朱晓江.《书生本色——胡适传》.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2年.

[6]胡伟希.《胡适与中国传统文化》.载于《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

民族文化情结与物理教学改革初探 篇8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精神结合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 发挥民族文化精神, 鼓励学生勤于实践, 勇于创新, 积极探索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 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推进, 新媒体技术的数字化实验系统是一种多功能、智能化测量系统, 它以真实实验为基础, 通过各种传感器替代传统的仪表, 它主要由传感器、接口设备和数据处理器组成。传感器相当于人类的五官, 传感器包括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微电流感器、压强传感器、磁感应强度传感器等, 它能够快速、高精度的适时采集物理实验中力、热、光、电、磁等各种变化着的物理量数据;接口设备主要接受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并输入计算机, 能够同步记录模拟和数字信号:数据处理器是整个数字化实验室系统的核心, 具有数据采集、计算、分析和结果展示等功能。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 数字化实验系统当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 可以将以前做不了做不好的实验拿到讲台上, 通过具体实验现象和量化的实验结果来帮助。数字化信息技术把图、文、音、视、动、色综合为一体, 进行高效率多状态多角度开发利用,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结合数字化多媒体优势, 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 变抽象为直观, 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特别是对像海波的熔化、电磁波的产生一类的实验很难完成而且效果不是很好的情况下, 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弥补了教学手段单一的不足。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对一些复杂的物理规律进行理解和学习, 当作为学生的探究工具时, 要注重认知深度的拓展, 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感悟和体验。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 使实验准备和数据处理时间大为缩短, 为师生节省了大量时间,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进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引发物理教学模式变革, 为培养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有用人才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发挥民族文化精神促进物理教学改革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 精神将民族文化精神与物理教学的成功实践融合在一起,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培养实践探索能力,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物理教学实践, 进一步挖掘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潜力, 有效促进当代中学物理教学改革, 数字化实验将实验数据数字化, 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实现了数字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教学实践表明, 尽管数字化的传感器代替了部分测量仪表, 但引入传感器之后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并不排斥和淘汰传统实验, 而是对传统实验进行现代化的改进和补充。因多媒体计算机集动画、声音于一体,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多渠道使用多媒体计算机, 演示各种静态和动态的初中物理过程, 通过声形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 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性体验认识, 理解抽象的初中物理概念, 包括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电流、电压、磁场、电磁波等, 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通过繁琐而抽象的语言来讲解, 而学生又往往无法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难点和宏观的概念, 然而通过演示, 学生对各种物理量概念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从抽象的文字记忆转化到形象的图文及实验音像记忆中来。传统物理实验中的很多生活中的实验都能体现这样的特点, 贴近生活, 让学生更有熟悉感, 更能从中找到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在探索精神驱动下踊跃参与实践的积极学习的兴趣。信息的多媒体化教学, 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 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教学的进一步探索

在物理教学中,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 能够弥补实验的不足, 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少物理现象不可能在实验室完成, 由于条件限制有些实验也不可能由学生自己动手。因而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动画功能, 能解决许多难以表现或操作的物理实验和情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营造教学气氛,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能以其灵活、生动、形象的图形和动画表现形式及强大模拟功能而使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化难为易, 化静为动, 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形象化, 这样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习兴趣, 有效巩固物理知识, 促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人机交互、信息共享,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当然我们也要正确处理好媒体演示实验与实物实验的关系, 因为多媒体模拟实验无法让学生感到实验事实的真实性, 它应该在很大程度促进物理教学, 也不能完全取代物理实验本身, 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是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 通过教学设计, 合理地选择和应用教学媒体, 同时要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效成分, 使两者结合起来, 各展所长, 互为补充, 相辅相成, 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 形成优化的教学结构, 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结束语:

文化情结 篇9

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我们早就注定第一个性冲动的对象是自己的母亲, 而第一个仇恨暴力的对象却是自己的父亲”。虽然劳伦斯与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上有很大不同, 但在俄狄浦斯情结的表现上, 可谓不谋而合。许多人认为劳伦斯的作品《儿子与情人》中的保罗具有俄狄浦斯情结, 但通过细读文章后发现, 小说并非像有些人说的那样, 小说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证明了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

2. 保罗并非“俄狄浦斯情结”之内外因

2.1 外因——来自父亲

不得不承认, 《儿子与情人》中的几个孩子的确表现出了一种爱母嫉父的强烈感情。但是, 只要细读这部小说, 就会发现, 劳伦斯在小说中所要表达的主题与俄狄浦斯情结有所不同。

首先, 在《儿子与情人》中, 并不存在男孩只恋母亲恨父亲而女孩恋父亲恨母亲的现象。实际上, 莫瑞尔家的女儿完全像她的哥哥威廉和弟弟保罗一样, 也爱母亲而嫉恨父亲, 除了小儿子阿瑟。

其次, 我们看到, 那三个孩子对父亲的愤懑并非是他们身上的“力比多”造成的, 而几乎纯粹是由父亲的粗暴言行引起的。第二章中是这样描写父亲在家里的表现的:“他下班回到家, 对谁也没好话。如果取暖的火不旺, 他就要破口骂人, 饭菜不好, 他就不停地抱怨, 连孩子说话声音响点, 他也要对他们大声喝斥。”很多描写我们看到, 这家的几个孩子, 尤其是保罗恨父亲几乎完全是由家庭的环境造成的, 这也是人之常情。

认为保罗具有俄狄浦斯情结的人, 常以保罗在第四章中做的祷告作为依据。保罗每晚都要这样祈祷:“主啊, 让我父亲死掉吧”。这似乎证明保罗受弑父情结的影响。然而, 仔细往下还读到这样一句话:“但是, 每当他父亲在下午茶的时间过后仍未从矿上回家, 他又会这样祷告道:‘可别让他在井下丧命啊’”。通过心理分析法得知, 第二句话才是保罗真实感情的流露。他的内心深处并没真的要父亲死去的想法。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保罗的祈祷从实质上说, 完全是出自儿童的游戏心理, 一种反叛心理, 而非是什么俄狄浦斯情结的表现, 或源自他的性冲动。

2.2 内因——来自精神与肉体平衡的体现

劳伦斯在《儿子与情人》中揭示了两性的对立关系, 同时, 他还试图探索两者间肉体与精神的平衡问题。他希望男肉体自我和精神自我得到互补, 最后达到和谐状态。小说的主人公保罗体现这种冲突。

成人后, 保罗精神的自我已不能满足与母亲的交流。保罗交往一名叫米丽安的极端注重精神生活的女性朋友。他精神的自我就越来越向米丽安靠拢。他母亲却对米丽安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另外保罗身上那个肉体的自我也在提出要求, 而这两个女子都不能满足他性爱的需要。

小说的后半部分出现了一位令保罗入迷的克拉拉。她唤醒了保罗身上那肉体的自我。她是个不注重精神的人。所以保罗只能在克拉拉身上得到肉体的满足。他那个精神的自我自然会对这种关系感到不满。最后, 保罗觉得克拉拉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

保罗无法和米丽安取得灵与肉的平衡, 也不能与克拉拉保持和谐的关系。保罗与这两个女子的关系上的失败, 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女子都不同时能与他身上的两个自我保持联系;另一方面, 与他的母亲有很大的关系。他曾对母亲说:“只要你活在世上, 我就不会找到一个适合的女子。”他一直与他母亲有着一种无法割舍的精神联系。虽然这与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完全是两码事, 但母亲对他的精神上的束缚则给他造成了心理缺陷。他的身体已长大, 但他在精神上仍是孩子。

长大后的保罗一心想要脱离母亲的约束。后来, 莫瑞尔太太患了癌症, 保罗想要母亲早点离开人世的念头, 从表面上看, 是出于让母亲少受点痛苦的考虑, 但从深层分析, 这实际上也表现出他潜意识里要成为一个真正男子汉, 要彻底摆脱母亲的影响的愿望。从童年时精神上依恋母亲, 到最后亲手结束母亲的性命, 这似乎与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相差甚远。

3. 总结

形象中心主义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而西方的主要思维方式一直是逻辑中心主义。而导致这两种思维方式不同的直接原因, 在于中西文化在本质上存在着差异。理性的逻辑思维是在认识事物后, 经过理性思考, 然后形成结论, 在此过程中, 认识主体和对象没有混合, 始终是分开的。反之, 直觉思维则无论在认识的初级阶段, 还是偶然得出结论时, 认识主体似乎与对象始终融合, 分不清界限。所以, 对于文本《儿子与情人》中的儿子保罗是否有俄狄浦斯情结有着不同的诠释。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儿子与情人》并非是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解释。

参考文献

[1]戴.赫.劳伦斯.儿子与情人[Z]杜瑞清, 方华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

[2]贺兴安.弗洛伊德与文学评论[J]文艺理论:1988, (9)

[3]蒋炳贤编:劳伦斯评论集[C]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263

文化情结 篇10

关键词:传统节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意蕴深厚, 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个节日一道风景, 浓墨重彩, 散发着历史与文化的芳香。它们已随着中华民族走过千年, 跨越时空, 延续至今, 并将继续走向未来。

从2008年开始, 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我国传统节日正式成了国家规定的公众假期, 然而有相当多的人对传统节日知识并不了解。就拿端午节来说吧, 老百姓就知道吃粽子, 为什么吃粽子不甚知道。所以“要让广大的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人教版教科书十分重视综合性学习, 在不同的学段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如何充分挖掘与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资源, 既开展综合性学习, 又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热爱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种子呢?笔者以此为契机, 寻找两者的结合点, 进行了探究与摸索。根据三至六年级小语教材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安排, 笔者结合时令, 有重点地进行以相关传统节日为专题的综合性学习 (如下表) 。

一、寻根活动, 抹一笔亮亮的中国红

一盏宫灯, 一朵窗花, 一副春联, 一个香囊……让人恍如进入了时光隧道, 感受到泱泱中华的古老与悠久, 仿佛给学生心底涂上一抹亮亮的中国红, 引领学生走近传统节日, 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 节前的资料收集: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在节前, 我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寻根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 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 深入家庭、社区, 实地调查走访, 通过报刊、影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 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开展一次节日知识发布会, 内容是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 发布时间可以是早上晨谈课, 也可以是课前五分钟;编制一本传统节日介绍小册子, 每次把学生收集到的知识整理成册, 并互相传阅。学生了解到每个节日的由来传说、习俗及其背后蕴涵的深刻哲理后, 都显得特别兴奋, 做得也特别起劲。

(2) 节至的环境布置:每次传统节日来临之际, 我在班级中都要精心布置一番, 让学生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息。“节日知识廊”:黑板报上图文并茂地介绍节日传说、习俗、诗篇等。“节日特产区”:有时实物, 有时图片介绍过节特制的传统食品, 有绿莹莹的艾饺, 香喷喷的巧果、粽子、月饼等。“节日活动场”:介绍节日期间全国各地开展的特色活动, 把学生引入一个奇异的节日花园。那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学生们去亲近它、热爱它, 那抹中国红拉开了文化传承的序幕。

二、多彩活动, 打一个大大的中国结

对孩子来说, 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过节。节日前, 心中的那种期盼、那种兴奋, 都在过节中得到释放。孩子们参与期间, 激情四射。

看, 元宵佳节做花灯、猜灯谜, 在游戏中感受民俗。瞧, 端午时节, 同学们拿着分发的一方锦缎, 穿针引线, 填棉洒香, 制作各具特色的香囊, 或精巧可爱、或拙中见巧, 在操作中感受民俗。听, 操场上喊声喧天, 热闹非凡, 同学们正在进行“拔河”比赛, 在竞技中感受民俗。下面是笔者组织开展的清明节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 以供大家借鉴。

清明节的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 缅怀故人;二是生命活力, 亲近自然。所以, 在开展清明节综合性学习活动时, 我设计了几个系列活动, 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 让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质与能力。

(1) 追寻清明文化: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收集清明的诗词、谚语, 并能背诵有关清明的诗。

(2) 体验清明活动:带着学生到田野踏青、剪马兰头, 在操场上拔河、踢毽子等。特别是组织开展做艾饺活动, 更是让学生乐翻了天。一只只形状各异的艾饺变戏法似的出现在桌上。尽管有的漏馅裂嘴, 有的肚大皮小, 但是, 亲手制作带给学生的欢乐、传统习俗中的趣味必将让他们终生铭记。

(3) 传承清明习俗:跟随家人祭祖、扫墓, 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 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 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4) 感悟清明魅力: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 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是唯一既是节气, 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 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体验日记中, 对于清明做艾饺的向往与快乐的感受是那样的具体深刻。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 孩子们过了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清明节, 感受到了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

端午绘蛋、中秋吃月饼、重阳走高跷、元宵制灯谜等多彩的活动, 串起了一个个多彩的节日。学生们参与其中, 浸润其间, 体验着过节的快乐, 徜徉于传统文化中, 感叹着中国文化的灿烂。这勾起了学生的向往之情、传承之意, 中国情结已悄悄地植入他们的心中。

三、提炼深化, 揣一份浓浓的中国情

过节, 学生们在体验中感受, 在感受中积淀。老师要站在高一级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去发现, 去体味, 通过学习传统节日蕴涵的丰富人文内涵,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 在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口述心得、抒写感悟中, 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提炼与深化,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素质。比如:清明节在积累诗词的基础上开展动手操作做艾饺, 着重指导写作;端午节,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调查研究“为什么端午节有这么丰富的活动及饮食风俗?”, 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重阳节则以“百善孝为先”为主题, 要求学生“查一查历史起源、做一做孝顺子孙、听一听老人心愿”, 开展“假如我也老了”的征文活动;元宵节, 开展制灯谜、猜灯谜活动, 感受祖国文字的奇妙。听, 这是学生通过学习发出的真切声音:“端午节原来又叫卫生节, 怪不得妈妈要用糟烧兑水洒在家里的角角落落, 既灭菌, 又保洁, 真是长见识了!”“做艾饺真的好有趣哦。瞧我做的超大型艾饺, 肚子大大的, 就像老爸的啤酒肚。”“绍兴过端午有一传统习俗, 端阳午饮时, 家家必有一碗苋菜炒咸菜。民间流传端午吃苋菜可避痧气的话法。哦!怪不得老妈总把苋菜往我碗里夹,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今天, 老师带着我们去田野踏青, 允许我们可以赤脚。啊!我们全班同学像一群乐疯了的小鸟, 撒着小脚丫和泥巴们使劲地亲热。”学生的语言质朴真实, 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 但我们不难发现, 他们心灵深处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已被唤醒, 对孕育出如此丰富的民俗文化的中华民族产生了自豪感。做中国人, 过中国节, 这是一件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这份浓浓的中国情在学生心头荡漾开去!

四、总结反思, 捧一颗红红的中国心

美国文化中的超级英雄情结 篇11

Fans had waited for months. Then, on Oct. 11, 2011, it happened—the cinematic event of the month. Marvel released the trailer for The Avengers. Directed by Joss Whedon, The Avengers features Iron Man, Hulk, Thor, Captain America, Hawkeye and Black Widow joining forces to fight evil. Though the film did not come out until May 2012, fans' imaginations had been running wild since Iron Man domestically raked in1) more than $318 million in 2010. As expected, The Avengers also turned out to be a great success, becoming the third-highest-grossing film of all time. All of the heroes, besides Hawkeye and Black Widow, have had their own movies—Thor, Captain America, Iron Man and The Incredible Hulk.

Since Superman and Batman were brought to life in the late 1930s, superheroes have dug their way into pop culture and all forms of entertainment. Even more so, they have deeply rooted themselves in the American psyche.

Mythology pervades2) virtually all cultures. The Greeks had Zeus and Odysseus; the Norse had Odin and Baldur; and the Irish had Lug Lámfada and the Mórrígan. Apart from the Native Americans' religions, however, America has never had its own mythos3). Characters such as Johnny Appleseed4) and Brer Rabbit5) emerged in folklore, but Johnny Appleseed wasn't exactly leveling6) buildings and taking down Nazis to plant his apple trees.

It seems we created our own Odysseus and Hercules with Batman and Superman. Like their fictional identities, they also appeared at a time when we needed them. Captain America, for example, appeared during World War II, a time when Americans needed a figure to rally7) behind as they took on8) Nazis. Captain America also came at a time we perceive as more sincere and patriotic9), and many critics and film lovers praised the 2011 film for retaining these authentic10) qualities.

Looking at our superheroes also tells us about ourselves; all mythological heroes embody11) what the culture sees as its virtues. For the Greeks, it was intelligence, strength and honor. In America, among the most honored qualities is self-determination. It's the ability to watch your parents die in front of you or escape an exploding planet and not need years of therapy. Underneath the silly costumes, American mythical heroes are strong, rugged12), independent and very manly. Fittingly, their villains range from brainy mad scientists like Lex Luthor13) to the effete14) trickster15) Loki16).

At the same time, just appearing in a comic book does not make one a mythical superhero. Eric from The Crow, later filmed in 1994 with the late Brandon Lee, is invincible17) and determined to get the bad guys. But few would consider him a superhero; he acts out of personal vengeance, not justice—he's just too dark. To look at some comic book characters objectively, V from Alan Moore's V for Vendetta is a crazy terrorist, Frank Castle as the Punisher is an unrelenting18) murderer and Eric is a manic19) depressive zombie. Though they might have heroic qualities, they don't fall in line with the "All-American Way".

America had its thirst for superhero films revived with 2000's surprise hit X-Men, although we have had superheroes on screen since the early 1940s. Our heroes have changed with the times, however. Batman was campy20) in the Adam West 1966 film. In Christopher Nolan's 2005 Batman Begins, he is brooding21) and tortured, but he is still a force of good against evil, even if his antics22) attract many of the crazies to Gotham. It is a characterization that seems more realistic to the more cynical modern audiences of today. At the same time, he is still a fighter for justice and protecting the common people—just more obviously affected by his parents' brutal death and his battles with psychotic23) killers.

The current successful film The Avengers is a mixture of different films. But it is far from the culmination24) of the superhero genre. In the future, look out for sequels to Iron Man, Captain America and Thor, as well as the upcoming blockbusters The Amazing Spiderman, Man of Steel and The Dark Knight Rises.

影迷们苦等了数月,终于在2011年10月11日盼来了当月重大电影事件——Marvel漫画公司发布了《复仇者联盟》的预告片。《复仇者联盟》由乔斯·惠登执导,讲述了钢铁侠、绿巨人、雷神、美国队长、鹰眼和黑寡妇联手对抗邪恶势力的故事。虽然影片直到2012年5月才正式上映,但自从电影《钢铁侠》(2010年)在美国本土狂揽3.18多亿美元的票房后,影迷们对于《复仇者联盟》的种种想象早已泛滥得一发不可收拾。果然,《复仇者联盟》同样大获成功,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票房总收入排名第三的影片。除鹰眼和黑寡妇外,《复仇者联盟》中的其他超级英雄都有自己的电影:《雷神索尔》《美国队长》《钢铁侠》以及《无敌浩克》。

自20世纪30年代末超人和蝙蝠侠诞生以来,超级英雄不仅一路走进美国人的流行文化和各种形式的娱乐生活,更在美国人的心中深深地扎了根。

几乎所有国家的文化中都有神话故事。希腊人有宙斯和奥德修斯,挪威人有奥丁和巴尔迪,爱尔兰人有长臂鲁夫和摩莉甘。然而,除了印第安人的宗教神话,美国从未有过自己的神话故事。虽然有像约翰尼·阿普尔锡德和布雷尔兔这样的人物在民间故事中流传,但约翰尼·阿普尔锡德并没有真的为了种植苹果树而去夷平房屋、打败纳粹军队。

而通过蝙蝠侠和超人,美国人似乎创造了自己的奥德修斯和赫拉克勒斯。这些人物不仅纯属虚构,而且是在某一时刻因民众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例如,美国队长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正在抗击纳粹分子,正需要一位人物来团结后方。美国队长还出现在一个我们看来更为真诚、更具爱国气息的时代,2011年上映的电影《美国队长》保留了这些真正的品质,为此得到了众多影评人和影迷的赞誉。

看我们的这些超级英雄实际上也是在看美国人自己,因为所有的神话英雄无不体现着各国文化所珍视的美德。对希腊人来说,这些美德是智慧、力量和荣誉。对美国人来说,他们最尊崇的品质之一便是独立自主。正因为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你才不需要花多年的时间去治疗因目睹双亲死在眼前或是从一个爆炸的星球逃离而造成的心灵创伤。在那些怪诞滑稽的装束之下,美国的超级英雄强大、坚毅、自立,拥有十足的男子气概。相应地,他们面对的恶棍从像莱克斯·卢瑟那样头脑聪明但心术不正的科学家到像洛基那样软弱无能的骗子,各种都有。

同时,一个人物只是出现在漫画书中并不意味着他就能成为超级英雄。漫画《乌鸦》(后于1994年拍成电影)中的埃里克 (电影中由李小龙的儿子李国豪饰演)所向披靡,一心惩恶,但很少有人会把他看作超级英雄,因为他的行为纯属个人复仇,并非为了正义。他的形象太过阴暗了。客观地审视一些漫画书中的人物就会发现,艾伦·穆尔创作的《V字仇杀队》里的“V”只是个疯狂的恐怖分子,“惩罚者”法兰克·卡斯尔只是个无情的杀手,而埃里克只是个狂躁抑郁的怪人。他们或许也具备一些英雄人物的特质,但却不属于“真正的美国英雄”。

虽然在20世纪40年代初超级英雄就已现身银幕,但让美国人重新燃起超级英雄电影兴趣的却是2000年上映的《X战警》,该影片获得了令人意外的成功。不过,我们的超级英雄已随时代变迁而发生了改变。1966年亚当·韦斯特扮演的那个蝙蝠侠迂腐可笑;2005年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蝙蝠侠:侠影之谜》里的那个蝙蝠侠却变得忧郁苦闷,不过仍然代表着打击邪恶势力的正义力量,虽然他的古怪行为把很多疯子都引到了哥谭市。对于如今更为愤世嫉俗的现代观众来说,这一人物形象似乎更接近现实。而且,蝙蝠侠仍然在为公平正义而战,保护着平民百姓,只不过父母残忍被害以及他与变态杀手的较量给他带来的阴影更加明显罢了。

眼下大获成功的电影《复仇者联盟》是一部不同影片的大杂烩,但还远远算不上超级英雄电影的巅峰之作。未来还有《钢铁侠》《美国队长》和《雷神》各自的续集,以及即将推出的《超凡蜘蛛侠》《钢铁之躯》和《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编注:《超凡蜘蛛侠》和《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现已上映。)

3.mythos [?ma?θ?s] n. 神话

4.Johnny Appleseed: 约翰尼·阿普尔锡德(1774~1845),美国的一位拓荒者。他是一位苗木培育工,将苹果引进美国多个州并大面积种植,在生前因其慷慨善良的行事方式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伟大贡献而成为美国的传奇人物之一。

5.Brer Rabbit: 布雷尔兔,美国南方黑人民间故事中的一只兔子。它凭借自己的机智狡诈在与强者的对峙中取胜。

6.level [?levl] vt. 使成为平地,摧毁

7.rally [?r?li] vi. 召集,团结

8.take on: 同……较量

9.patriotic [?pe?tri??t?k] adj. 爱国的

10.authentic [???θent?k] adj. 真的,真正的

11.embody [?m?b?di] vt. 表现,象征

12.rugged [?r?ɡ?d] adj. (指性格)粗鲁而正直的;坚定的

13.Lex Luthor: 莱克斯·卢瑟,超人的大敌,也是DC宇宙中其他超级英雄的主要敌人。

14.effete [??fi?t] adj. 软弱的

15.trickster [?tr?kst?(r)] n. 骗子,无赖

16.Loki: 洛基,Marvel漫画中的大反派。他并不是雷神的亲弟弟,为人心术不正,因觊觎地球而常与地球上的超级英雄对抗,在漫画中曾以女性的形象出现过。

17.invincible [?n?v?ns?bl] adj. 不可战胜的

18.unrelenting [??nr??lent??] adj. 无情的

19.manic [?m?n?k] adj. 疯狂的

20.campy [?k?mp?] adj. (由于过分做作、古怪、别扭、陈腐、过时等而被认为)滑稽可笑的

21.brooding [?bru?d??] adj. 沉思的;忧思的

22.antics [??nt?ks] n. (旨在哗众取宠的)滑稽动作,夸张的噱头,古怪的姿势

23.psychotic [sa??k?t?k] adj. 精神病的,精神错乱的

老舍的“同饭”情结 篇12

通过以上罗列, 似不难概括出老舍与人“同饭”的两大特点:一是频率相当之高, 二是“档次”相当低, 相当随便。

不消说, 老舍是好客的。老舍在散文《我的母亲》一文中说, 我的母亲是个体面好强的家庭妇女, 家里无论多穷, 来了客人, 都要尽其所能予以“款待”。老舍说, “我的好客的习性”, “是母亲传给我的”。遗传基因, 当然不能否认。但更重要的, 恐怕还是宽松的时代, 温和的政治气候, 使其好客的基因得以激活。不要说老舍投湖的那个浩劫年代, 早在1957年, 老舍好客的遗传基因就“冬眠”了, “同饭”的雅景也几近绝迹。莫说反右斗争如火如荼的夏秋之际, 就是在年终岁末的12月份, “同饭”的记录也只有两次。一次是“梅阡请吃羊肉”, 另一次则是“同苏联友人吃东来顺”。不错, 老舍曾随团去苏联访问过, 但在那年月与苏联友人“同饭”, 很难说不是奉命为之。

曾有名家忠告:文人宜散不宜聚。这无疑是箴言警句。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人际关系险恶颇多的时候, 尤其具有针对性。但不知像老舍这样的“同饭”, 是应该归于“散”的门类, 还是应该列入“聚”的范畴呢?然而我以为, 老舍式与文友们的“同饭”, 不论是姓“散”, 还是姓“聚”, 现今的文人们, 如果也能像老舍先生那样, 以诚待人, 热情交友, 不时同三五好友, 聊聊天, 喝喝茶, 喝点儿小酒, 吃点儿便饭, 绝对是好事, 不会是坏事。

上一篇:聋生数学人文素质培养下一篇:复合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