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情结的散文

2024-06-11

农民情结的散文(精选10篇)

农民情结的散文 篇1

住在繁华的都市,踩在水泥路或铺有各种颜色磁砖的地面上,穿行在熙熙攘攘的车辆与人流之间的,并非都是城市人。掐指算来,我已经来到城市十余年了,感觉与这座城市有些格格不入,好象那是别人的城市。我是一个乡下人,住在城里的乡下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后生,浑身上下洋溢着纯朴的乡土气息

也许农民的印记一直在我的身上显露,所以我就很关注这座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些年来,住在城市的农民朋友越来越多,他们中有到城里来做小生意的,有来城区办事的,也有打工的,有些农民朋友,有事没事总爱到我家里来坐坐。他们说:在你家我不会拘束,不会感到陌生!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跟这群朋友时常见面聊聊天,甚至一起吃吃饭,我似乎像是回到了家乡,感到很高兴。他们如果遇到什么难心事,总是来向我们咨询,看看我们能不能帮想想法子,哪怕帮不上忙,说是倾诉一下也好……城市的住房一直很紧张,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没有正式工作的人,混在城市里就更难了。但是,当有憨厚的农民朋友到城里来,我们还是尽可能留他们在家里住宿,让他们疲惫的身心得到些许的歇息。当然他们中的女性朋友,来到我们家也不闲着,而是热情地帮我洗菜做饭,不把自己当外人。赶上秋天,他们也会捎带几斤从树上刚摘下来水果,提过来让我们尝尝鲜。

我的邻居大多是坐office人员,回到家就把门就哐的一声紧紧关闭,若有人敲门,他们会先通过“猫眼”审视一番,然后再考虑开不开门。有一次,一对来自安徽的农民夫妇,推开了我家虚掩的房门,说是敲了好几家门没人给他们开,或者一打开门没等他们说话,房东就把门哐的一声关上了。他们是到福建来找离家出走的女儿的……我赶忙把他们让进了屋里,到厨房给两人准备了饭菜,叫他们先吃饱肚子再说。他们说:女儿今年高考没考好,父亲说了几句,女儿受不了就离家出走了,听在福建打工的老乡说来到了我生活的这座城市……那妇女说着说着就泪水涌满眼眶。我忙安慰她们不要太着急,我的先生也是热心人,问他们带了女儿的照片没有,他帮助联系电视台的朋友,给一档收视率较高的节目组打电话。联系好后,这对夫妇千恩万谢的走了。不知道他们的女儿有没有看到电视节目,但是我相信,他们的女儿想通后一定会回家的。

我是这座城市的客人,我们也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我们是小人物,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来自生活的点点滴滴,或力所能及的小事,但只要有一份坦荡就足够了,无须计较太多,也无须扣问公平不公平。就像我上次看到那位拣废品的侏儒女孩,她背上背着比她大得多的竹筐,打开一个又一个垃圾箱的门,在里面仔细地搜寻着,用火钳将可乐瓶、废报纸往背后的竹筐里放……那天正值正午,我叫住了那位女孩,让她进屋来喝了杯水,洗了几个苹果,还把家里的空油瓶等废旧物品都送给了她。她没有上过一天学,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她跟着哥哥嫂子来到城市,但没有抱怨,没有问为什么,只是默默地为生存艰辛地奔波。

是啊,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在这个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我们常常感叹命运的不公,抱怨世态的炎凉,常常喊累,可是我们自己又做得怎样呢?既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过客,那么就学会善待生命,善待每一个你见到的人,善待每一个需要你帮助的人。这样看似冷漠的世界,就会在你的小善中生动或温暖起来

农民情结的散文 篇2

一隐逸之友

古文观止中共收录了四篇欧阳修为好友所写的文章:《释秘演诗集序》、《梅圣俞诗集序》、《送杨寘序》以及《祭石曼卿文》。其中, 秘演乃浮屠, 即僧人;梅圣俞困于小州县十多年, 年近五十仍只能“为人之佐”, 满腔的才学与抱负无处施展;杨寘“累以进士举, 不得志”, 最后依靠着祖上的福荫, 也只能到东南数千里外当一个小县尉;石曼卿才华横溢, 却也是郁郁不得志, 面对现实, “曼卿亦不屈以求合”, 胸中意气无处排遣, 便“往往从布衣野老, 酣嬉淋漓, 颠倒而不厌”。此四人, 皆为“智谋雄伟非常之士”, 但在宋朝屈辱偷安的时日里, 他们都成了“无所用其能者”, 于是只能选择或被迫在寺庙山林之中, 过着隐逸自娱的生活。欧阳修尤其欣赏石曼卿的才华, 也非常乐于和他交往, 并且希望从这种放纵不羁的亲密交往中, 暗中结交到更多隐伏而不现的“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 与曼卿交最久, 亦能遗外世俗, 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 秘演隐于浮屠, 皆奇男子也。”秘演与曼卿所隐之途虽非, 但却同样的高远脱俗, 相似的气质让他们走在一起, 相互慰藉, 亲密无间。他们“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 歌吟笑呼, 以适天下之乐, 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 予亦时至其室。”隐逸之士以歌诗杜康作伴, 放浪形骸之外, 好掩埋心中的忧愤。多少年前, 不同的年代, 却同样是处在虚幻平静下的社会, 也曾有着如此相似的一群男子, 隐于竹林之间, 诠释着一种名为“魏晋风度”的悲哀。而此时虽仍在任却同样被压抑着的欧阳修, 对这群隐逸之士的遭遇自然也是感同深受。在讽刺当权者扼杀人才的同时, 也被隐士们宁隐而不曲迎的高逸所感染, 乐于与他们为伴。“十年之间, 秘演北渡河, 东之济、郓, 无所合, 困而归。曼卿已死, 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 予乃见其盛衰, 则予亦将老矣。”欧阳修写秘演与曼卿的盛衰, 也是在感叹着人生无常, 自己亦将老病, 只怕自已会如此二人一般, 壮志难酬。欧阳修写其隐逸之友, 刻画他们志存高远清高脱俗的形象, 不掩自己对他们的欣赏之情, 也流露出了其不得志之时心底里对隐逸的向往。

二隐逸之趣

欧阳修被贬至滁州任太守的第二年, 为琅琊山上的小亭子写下了著名的《醉翁亭记》, 并从此自号曰醉翁。在这之前, 谈起醉翁, 总是很容易会想起诵叹着“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投身汨罗江的屈原, 以及那个歌着“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带着一抹难以捉摸的微笑鼓枻而去的渔父。而欧阳修成功地改写了醉翁的形象。自号醉翁, 带着那么一点自嘲的意味。这个醉翁, 会带着州中一大群男女老少, 热热闹闹地往琅琊山上爬, 饶有趣味地观察着山中朝暮的变化, 体会四时景色之不同, 便其乐无穷。他会钓起山溪中的肥鱼, 以山泉酿一壶清洌的酒, 再采些野菜, 乱七八糟地凑成一桌。然后在席上投壶下棋, 觥筹交错, 在喧哗吵闹中尽情欢乐, 最后醉醺醺地倒在众人中间……他苍颜白发, 醉倒时一脸颓然, 却能在酒醒时以文字绘下一个个欢娱的片段, 然后像个智者一般偷着乐。“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沉醉山水, 乐人之乐。此般欢娱, 恐怕比曾点与孔子春游之乐, 还高那么一个层次。而这般的滁州, 大概便是欧阳修的理想国。

欧阳修晚年退休颍水之上, 便更号“六一居士”。欧阳修在《六一居士传》中解释了“六一居士”的概念:“吾家藏书一万卷, 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有琴一张, 有棋一局, 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 老于此五物之间, 是岂不为六一乎?”于是, 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尽沧桑之后旷达潇洒的老翁。“常置酒一壶”, 醉翁之性依旧;他爱书, 于是藏书万卷以自娱;他喜欢收集研究金石文字, 于是集录三代金石遗文千卷;他以琴解幽忧之疾, 一如他《送杨寘序》中所叙, “学琴于友人孙道滋, 受宫声数引, 久而乐之, 不知其疾之在体也。”琴声让他沉溺, 通过琴声, 他可以神交文王、孔子、屈原, 和谐的琴声更能让他疏导内心的郁闷, 排逼心中的幽思;他布棋一局, 其重不在棋而在于人。棋局在, 证明了屋中主人“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他还会兴致勃勃地给客人讲自己的乐趣:“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太山在前而不见, 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阅大战于涿鹿之原, 未足喻其乐且适也。”如此一位沉醉于书卷琴棋酒中的老翁, 其乐而不倦与专心致志表现出了人生晚境中一种平和而安详的心境。欧阳修两个阶段的名号, 道出了两种对隐逸生活的理解与享受。

三隐逸之道

“凡士之蕴其所有, 而不得施于世者, 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 风云鸟兽之状类, 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 其兴于怨刺, 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 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梅圣俞诗集序》) 序言以梅圣俞作例, 阐述了诗文创作“穷而后工”的道理, 同时也表现了欧阳修中年的隐逸观。当时欧阳修正被贬于滁州, 正是“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者, 此时的隐逸乃被迫的无奈之举, 但在自放中感受天地万物之灵, 书写人生中难言之郁结, 无法达而兼济天下, 便于穷中独善其身, 但求立德立言。

而十多年之后, 隐逸却成了欧阳修主动的向往。他在《秋声赋》中叹道:“人为动物, 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 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 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 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 欲与草木而争荣?”大意是人是动物中最有灵性的, 易感于万物而耗尽心神, 更何必勉强自己去做无法完成之事呢?此时的欧阳修已经年过半百, 庆历新政的失败, 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心力尽耗, 思想情绪也变得消极沉郁了, 退意萌生。老庄的思想开始影响着这位老人的情绪心境。几年后欧阳修在凭吊石曼卿的祭文中写道:“其同乎万物生死, 而复归於无物者, 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 而卓然其不朽者, 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 莫不皆然。”是啊, 人之生死, 不过气聚气散, 真正可以万世而不朽的, 只有那伟大的思想带来的影响。

晚年的欧阳修, 则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生活, 渴望着退休归隐, 追求精神上的完全自由。他多次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而不得, 于是写下了《六一居士传》, 讲述自己归隐的愿望。他写自己不能尽情享受琴棋书酒之乐, 是“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 轩裳圭组劳吾形于外, 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 使吾形不病而已悴, 心未老而先衰, 尚何暇于五物哉?”这时的欧阳修已经达到了陶渊明五仕无隐后那种彻悟的境界。他明白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他渴望着告别一切的劳累, 过着安逸自在而非一直隐藏着祸患的生活。终于, 在欧阳修人生的最后一年, 他得以享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欧阳修的一生, 代表着许多儒家知识分子的思想轨迹。诗文中的隐逸情结, 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对隐逸的态度, 往往是从一开始的欣赏, 到人生受到挫折时便转而向往, 到了晚年更是成为了一种追求与享受。老庄的隐逸思想, 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归宿。

参考文献

[1]《古文观止译注》, 邓英树、刘德煊、黄建宁、徐沛著, 巴蜀书社, 1997年

[2]《流芳千古的一代文宗欧阳修》, 郭杰, 文史知识, 2007年12期

[3]《古代隐逸心态解析及其对当代知识分子的启示》, 赵立利、王希孟,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年01期

解不开乡土情结的农民作家 篇3

上个世纪30年代末期,抗日战争爆发后,赵树理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战行列,成为牺盟会的一名特派员,深入到阳城县山区,走村串户,发动群众,很快组织起一支抗日队伍,开展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不久,他奉命担任烽火剧团团长,亲自改编了上党梆子历史剧《韩玉娘》和《邺宫图》,带领团员们四处演出,鼓励群众与侵略者斗争。后来,上级领导根据赵树理的特长,调他去做报纸副刊编辑,先后编过《黄河日报》路东版副刊《山地》、《人民报》副刊《大家干》、《新华日报》华北版副刊《中国人》。他对此非常地投入,形式以快板、鼓词、民谣、小故事为主,把读者对象定位于广大普通群众,走通俗化、大众化道路。这也是他后来多年坚持写作通俗化、大众化作品的起因之一。这些副刊的稿件基本上是他一个人编写,把以往读书积累的知识全派上了用场。他结合时事政治编写成形式活泼、短小精悍的大众化读物。功夫不负苦心人。赵树理付出了劳动,收获也颇丰。这几个副刊都曾赢得过众多读者。每逢《黄河日报》(路东版)发到各县,贴到城门洞,往来行人抢着看《山地》,交通常常为之堵塞。

1941年冬天,一个寒冷的日子,太行区抗日根据地山西黎城县的五六百名“离卦道”教徒,拿着木棍、火枪、大刀之类的武器,高喊反动口号,突然包围了黎城县抗日政府机关。八路军一二九师和地方民兵闻讯后,迅速出击,反包围了教徒,击毙了几名领头人物,众教徒群龙无首,才放下武器解散了。

黎城“离卦道”暴乱,震惊了驻在太行区的八路军总部。总司令朱德非常重视这件事,指出,在军事上,我们的武器比敌人差,但我们却打了胜仗;在文化战线上,我们掌握着真理,但敌人倒占了上风。我们的文化战士应当运用武器,也打胜仗。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会同中共晋冀鲁豫边区党委,根据总司令的指示,认真讨论,认为出现“离卦道”暴乱事件,关键是对广大群众的文化宣传不得力,必须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用新的文化思想教育群众,但首先是要扭转宣传文化工作人员的认识。

1942年1月16日到19日,双方联合在河北省涉县曲园村召开了文化人座谈会。一二九师和晋冀鲁豫边区所属各单位的文化人,从事宣传文化领导工作的干部,总共40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是抗战以来这个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专门讨论文化问题的会议,人们称为“文化战士大聚会”。以写通俗文艺作品小有名气的赵树理,是会议确定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做了认真的发言准备。时任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亲自出席了大会,在开幕式上作了讲话,希望文化工作者要认真总结“离卦道暴乱事件”的教训,树立为广大群众服务的观点,用健康的文艺作品教育群众,让群众了解共产党和八路军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和军队,积极投身到抗战中。

开幕式之后是分组讨论。文艺创作组对一些问题的争论非常激烈。身穿家做棉袄,打着裹腿,戴一顶旧毡帽子的赵树理感觉有必要谈谈自己的看法,在乱哄哄的气氛中站了起来,大声说:“我来说几句。”

会场上认识他的人没几个,多数人只知道有个编《中国人》小报的通俗文艺家赵树理,没见过他的面,于是小声询问:“这是谁?怎么像个老农民?”

认识他的人介绍:“他就是搞通俗文艺的赵树理。”

“啊,他人也挺通俗的,像他编的《中国人》报!”

赵树理没有在意大家的窃窃议论和那些瞧不起的神色,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一本黄连纸封面的小册子来,说:“我先给大家介绍一本‘真正的华北文化《太阳经》。”他朝大家晃了晃,接着翻开书本高声念起来:“观音老母坐莲台,一朵祥云降下来,杨柳枝儿洒甘露,搭救世人免祸灾……”

会场上的人们哄堂大笑,有人叫道:“这不是封建迷信吗?你念它是什么意思?”“这也是你的通俗文艺作品?”

赵树理扫了会场一眼,又拿出几本来让大家看:“这一本叫《老母家书》,这一本叫《麻衣神相》,还有《洞房归山》。我的意思是,我们今后的文艺创作,形式上应当向这些书学习,因为老百姓对它们是熟悉的。关键是我们要有新鲜的进步的内容,这种形式最适合工农的要求。我建议,我们应当成立一个‘通俗文艺社,更多地写一些给老百姓看的东西。”说到这里,他把那几本书举起来,提高声调说:“这种小册子数量很多,像敌人的‘挺身队一样沿着太行山爬上来,毒害着我们的人民,我们应当起而应战,打垮它,消灭它,夺取它的阵地!”并说:“我搞通俗文艺,还没想过伟大不伟大,我只是想用群众语言,写出群众生活,让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受到教育。”

为农民写作

不久,赵树理发起成立了边区“通俗化研究会”,就文艺通俗化、大众化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同时,他也在创作中实践通俗化、大众化。1943年5月,他完成了著名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的素材是赵树理1943年初到辽县(今山西左权)下乡时获得的。当时他住在抗日县政府所在村里。一天,房东家来了个亲戚,愁眉苦脸,满腹心事。善于跟群众接近的赵树理与这位老乡拉呱起来,才知道老乡是到县上来告状的,说是自己的侄儿岳冬至被几个村干部打死了。赵树理问是因为什么?老乡说出了经过——原来,侄儿岳冬至是村里的民兵小队长,与本村的一位漂亮姑娘智英祥谈恋爱,但他们的家长却都不同意。岳冬至的父亲为了省钱,给他收了一个9岁的童养媳;智英祥的母亲贪图钱财,得了贵重礼物后将她许给一个富商。同时,几个村干部也看上了智英祥。智英祥不听从母亲的决定,也拒绝了村干部的追求,一心与岳冬至好。于是,村干部怀恨在心,设计圈套将岳冬至打死。赵树理非常同情这位老乡,帮他到县政府有关部门立案,并跟随调查人员到岳冬至村里了解情况。最终案件告破,坏人得到惩处。

赵树理从这个事件中看出农村封建思想的严重性与基层村干部的低素质问题,感觉应当用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这也是落实边区文化人座谈会的一个实际行动。他考虑,如果只表现案件本身,肯定不会有多少深刻意义,最多是个坏人逞凶、好人受害的老故事。应当抓住封建迷信与婚姻自主这对矛盾设置情节。这样,作品就能切合人民群众的生活现实,蕴含比较广阔的社会意义;而且,也容易出故事、出人物。写好了,影响将是很大的。他联想起自己的父亲也是迷信的受害者,特别在儿女的婚姻大事上,一手包办,有些做法实在可笑;还有那许多农村妇女信神信鬼的事,封建迷信的毒害不可低估。想着想着,他兴奋起来:对,就以这个问题为小说的主导思想。下来就是人物了,要选一对青年男女,现成的岳冬至和智英祥是基础;另外,要创造两个深受封建迷信毒害的老一辈人,他们在目前农村中很有代表性;还要设置两个专门使坏的人物……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故事和人物都成熟了。不久,便写出了《小二黑结婚》。作品中的主人公小二黑和小芹的原型取自岳冬至和智英祥,但小二黑和小芹绝不同于岳冬至和智英祥,结局不是悲剧,而是自由恋爱取得了胜利,成为大团圆。这样写,既宣传了破除迷信、婚姻自主的思想,也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愿望。另两个重要人物二诸葛和三仙姑,是赵树理在多年生活积累中对人物观察形成的形象,用来做小二黑的父亲和小芹的母亲,增强了故事性、喜剧性和典型性。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实践通俗化大众化创作手法的杰作,艺术上是十分成功的。彭德怀亲自写了“像这样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以示支持。小说出版后,立即受到太行区的广大群众热烈欢迎。仅在太行区就销行达三四万册,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太行山各村庄很流行秧歌剧,许多村子的群众自动地把《小二黑结婚》改编成秧歌剧,自演自唱,可见群众之喜爱了。

《小二黑结婚》引起的强烈反响,带给赵树理许多荣誉,但他并没有满足,又思考写作新的作品。那时,根据地农村的中心工作是减租减息,这是触动农民根本利益的大事。赵树理感觉这是个大问题,应当用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于是,他根据自己下乡时获得的素材,写出了《李有才板话》。

《李有才板话》的印刷出版非常迅速快捷,用不着赵树理去催去问了。原因很明白:一方面由于《小二黑结婚》的轰动效应,赵树理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读者经常到新华书店询问“赵树理出没出新作品?”作为出版机构,太行新华书店自然也愿意出版读者喜欢的书。

《李有才板话》发行后,受到读者欢迎的程度,不比《小二黑结婚》差。山东、东北、香港等地的出版机构也纷纷刊印;延安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全文转载,并配发多篇评论文章。赵树理的知名度更高了,原来对他坚持通俗化文艺道路有偏见的一些文化界人士,在现实面前不能不改变看法,承认赵树理的通俗化、大众化、民族化创作确实是一条路子。

赵树理接下去又创作出了《孟祥英翻身》《李家庄的变迁》《催粮差》《福贵》等小说,他凭着自己的实绩,在中国文坛打出了一片天地,声誉与日俱增。

为了认真研究、全面总结赵树理的创作,晋冀鲁豫边区文联于1947年7月下旬到8月初,用了半个月时间,召开边区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会上讨论了赵树理的创作道路和特色。

会议结束前,边区文联副理事长陈荒煤,作了题为《向赵树理方向迈进》的总结性发言,明确提出:“应该把赵树理同志方向提出来,作为我们的旗帜,号召边区文艺工作者向他学习、看齐!”

赵树理很不愿意会议把他作为学习榜样、作为一面旗帜、作为一个文学创作方向提出来,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和作用,他需要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不需要名誉、地位。会后,他一如往常,生活方式不变,穿衣吃饭习惯不变,经常下乡的习惯更不变。

割不断的乡情

全国解放后,赵树理随工作单位——华北新华书店《新大众》报社进了北京。古都北京文化氛围浓厚,各路人才聚集,让赵树理这个太行山里来的农民大作家,既感到新奇,又有些不适应。他特意穿上了一身干部服,摘掉多年爱戴的毡帽。可是,他说话浓重的晋东南口音,他待人处事的方式,却无法脱去乡村味。北京人的生活方式,文人圈的清谈阔论,让他常常产生困惑。在此期间,他对组织大众文艺创作产生兴趣,多方奔走,发起成立了北京市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担任主席,吸收了京剧名家梅兰芳、马连良、荀慧生和通俗小说大家张恨水等加入;他创办了通俗化杂志《说说唱唱》,专门发表大众化作品,发现和培养出陈登科等一批青年作者。到了1951年初,中宣部领导为了让赵树理集中精力读书写作,调他到中宣部文艺处,摆脱了大量杂务;他先读了一段时期书,不久便离京回山西深入生活,后来把工作关系调到中国作协,成为专业作家。

但是,虽然身在北京,按说应当享受城市相对安逸的生活了。可他骨子里流着的农民血液,让他无法与城市融汇。他关注的仍然是农村的状态和农民的生活。从1949年进京,到1965年举家迁回山西,15年的时间里,他有一多半是在晋东南农村生活的。他跟农民们吃住在一起,如鱼得水般愉快。他把自己当作农民中的一员,操心庄稼收成好坏,研究农业政策的实施,帮助农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他选择这种方式,一方面是为了体验生活,获取创作素材;另一方面是要同农民一道,寻找过好日子的途径,让农民能尽快从千百年的贫穷落后中摆脱出来。因而,他总是心甘情愿地充当农民的代言人,时时处处维护农民的利益。看到农民生活有起色,他就特别欣慰;发现农民政策有误,农民利益受损害,他就忧心忡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惦记着的仍然是农民过着艰苦日子。可以说,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没有几位像赵树理这样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这样期盼农民过上好日子的。

对58年的“大跃进”,赵树理实在是看不懂。各地频频放“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式的豪言壮语比比皆是。听到如此宣传,他不禁产生了疑问:农村真的就能有这么大的变化?他决定马上去实地看看。随后便匆匆去了山西阳城县,挂职担任县委书记处书记。

在县里的几天中,赵树理对“大跃进”的一些做法和数字、口号产生了怀疑,觉得有些虚夸。于是,他决定尽快到乡下亲眼看看实际情况。他先去了自己的老家尉迟村(此时沁水已经跟阳城合并),看到的是大办集体食堂,全村人吃一锅饭的“景象”,村支书跟赵树理说:“起先我们也不想办,觉着众口难调,一家几口还不同口味呢,这六七十户吃一锅饭能行?可上边说我们是思想保守,说办成集体食堂人们才能一心一意搞大跃进,说这叫‘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我们看着顶不住了,这才办起来。”通过几天的调查了解和亲身体验,赵树理明显感觉到这集体食堂实在不是长远之计,肯定会带来无穷后患。

随后,赵树理又去了附近一个土高炉炼钢铁的“先进村”。村干部陪他去看一个工地,场面真是够热闹的:地上放着一大堆从各家各户收来的铁锅、铁盒、铁茶壶、钉子、铁门栓、火炉子之类,是准备炼铁的原料;一座用砖和土坯砌起来的土高炉内,炉火正熊熊燃烧。赵树理走到原料堆旁,弯腰翻拣了几下,问村干部:“这都是原料?”村干部得意地回答:“对,就是用它们炼铁呢!”赵树理心疼地说:“这里头还有好好的犁铧、鏊子、铁锅、火炉嘛,以后用起来咋办?”村干部回答道:“快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啦,这些锅、火炉都是一家一户的,吃食堂不用它们;犁铧更没用了,以后都是机械化种地!”赵树理真有些哭笑不得地说:“这还不知道是啥时候才能实现的事呢!”正说着,土高炉要出铁了。只见几个人忙乎了一阵,打开出铁口,一股铁水流泄出来。过了一会儿,温度逐渐降低,铁水凝固成一块一块的灰东西。等完全冷却,赵树理过去拿起一块来,反复看了看,对村干部说:“这就算炼成铁了?”村干部说:“是啊!是啊!”赵树理接着问:“这东西能做啥用?”村干部自豪地回答:“上边说过,用处大着呢:造火车、造飞机、造大机器,还要造人造卫星呢!”赵树理大声说:“这纯粹是一堆废物,啥也不能做!”他的心越抽越紧,想着这就是“大跃进”?完全是劳民伤财!

离开土高炉炼铁工地,赵树理又走了几个公社和大队,情况与这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少公社和大队干部专心在数字报表上做文章,可以比实际数字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有的村为了让上级检查团“亲眼见”粮食“卫星”,竟把几十亩地的庄稼运到几亩地上,说成是这几亩地的产量。而检查团的人也信以为真,又是表扬又是推广,又是登报又是广播。这种把戏却糊弄不了赵树理,他对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了如指掌,只能痛心地说:“人哄地皮,地哄肚皮,你虚报产量,到头来吃什么?”这些全民“大炼钢铁”的荒唐和把好多亩地的粮食运到一亩地放“卫星”的虚假,让赵树理的心情沉重无比,感觉浮夸风已经走到了极端地步,如果不紧急刹车,后患将难以挽回,农业生产必定会严重受挫,苦果只能让农民吞咽。

赵树理在乡下转了一圈,回到县城已是春节前夕,而“跃进”气氛更浓。他在参加县委会时,直截了当地谈了自己的见闻,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我这一个来月,走了不少公社、大队,实地看了‘大跃进的做法。我觉得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并没有充分显示出来,办集体食堂弊大于利,得不偿失;大炼钢铁纯粹是劳民伤财;基层浮夸风和假报风盛行;如此下去,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春节前夕,阳城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制订出1959年一个个不合实际的生产指标。赵树理再也坐不住了,在大会上几次打断正在作报告的一位副书记的话,对生产指标提出质疑,不赞成虚假做法。那位副书记根本不接受他的意见,并指责他是“老右倾、绊脚石”。尽管他力陈己见,却改变不了会议主题,县委也由此对他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县委书记怕他在以后的会上再发表不同意见,搞得县委难堪,婉转地劝他回老家尉迟住一段。他明白县委的意思,说:“我这人就这脾气,有话爱当面说。我知道我不可能改变县委的决定,就回尉迟吧。”在尉迟住了些日子,心里又焦急又烦闷,正好收到中国文联的电报,要他回京开会,便离开了阳城。

农民的代言人

赵树理回到北京,还是忧心忡忡,整天想着农村那一幕幕浮夸情景,担心农业生产会恶化。在参加各种会议时,在跟朋友交谈中,总讲自己在乡下见到的浮夸现象,讲基层干部头脑发热乱指挥生产的现状。有朋友劝他:“老赵,你说的这些情况跟新闻宣传的调子可是相反的。还是少说些吧,省得惹出麻烦来。”他却不以为然,说:“我是担心农业生产垮掉,到时受苦的是老百姓。”他认准的事不回头,不光嘴上讲,并且凭着一位作家正直的良知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心胸,写出了一万多字的长文《公社应该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我见》,站在农民利益的立场上,发表了对农村工作的看法,主要观点与党中央刚刚在庐山会议期间批判的彭德怀的“万言书”基本相似。有点“不识时务”的赵树理,明知这是一篇“不合时宜”的文章,还要寄给当时《红旗》杂志的负责人陈伯达。正如他在附信中所说:“在写这文章时候,因为要避免批评领导的口气,曾换过四五次写法,最后这一次虽然把这种口气去掉了,可以要说的话也有好多说不进去了。即使如此,这文章仍与现行的领导方法是抵触的,我估计不便发表,请你看看给我提出些指正——说不定是思想上有了毛病。不过即使是那样,我也应该说出来。”他之所以这样做,是期望能引起中央决策层的注意,尽快改变农村工作方针。

遗憾的是,赵树理的良苦用心无人理解,带来的却是一系列无情打击。陈伯达收到赵树理的文章,如获至宝,马上把文章作为反面材料,转给中国作协党组。中国作协不敢怠慢,很快展开了对赵树理的批判,锋芒颇为激烈。一些名气很大的作家上纲上线指责赵树理,说他与彭德怀一唱一和。赵树理面对压力,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只是以沉默对抗。而阳城县委听说赵树理被当作“右倾”典型批判,非常高兴,专门组织人员把他在阳城的一些谈话,整理成“赵树理右倾言论材料”,送到省里和中央,进一步提供了赵树理的“罪状”。

最后,他终于没有能看到农民的生活得以改变,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如果赵树理能活到现在,按照他的一贯性格,依旧会做农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会在充分肯定市场经济积极作用的前提下,坚决地与腐败现象抗争,倡导农民共同致富。遗憾的是,赵树理已经成为故人,而赵树理式的作家却难得一见了。

赵树理时刻想着农村,想着农民,想着农民的利益。而且想得那么投入,那么执着。可以说,这就是赵树理的性格特征。正是这种性格铸就了赵树理崇高的人格,也是他能够写出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让人难忘的形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获得重要地位的重要原因。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赵树理选择文学创作道路又是一个悲剧。文学让他把聪明才智贡献得淋漓尽致,文学也让他耗干了心血。在人生的大多数日子里,他愉快的时候不多,总有这样那样的难题围绕着他,最终以令文人心悸、令大众灵魂震颤的结局离开了这个世界,演绎出了一幕人生大悲剧。

赵树理的这种性格,致使他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写作风格,也只能是传统式的。虽然他的工作关系和户口在北京十几年,但他实际上却是个乡下人。他无法适应京都的政治、文化、生存氛围,总有一种压抑感,只有传统的生活方式才能让他舒心。他的写作风格,基本上是承续了中国传统文学的表达方式,这样做,既是体现他为普通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观念,更是他性格特点的必然选择。

赵树理的创作丰富了中国文学宝库,不少作品成为传世之作,文学观念成为研究课题;同时,他的人生悲剧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历史的、现实的思考。但愿文坛不断产生《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式的优秀作品;但愿文坛不要再发生赵树理式的人生悲剧。

作者简介

旗袍情结的散文 篇4

朋友说,我有旗袍情结。

一点没错,打开淘宝网,服装里最喜欢看的就是旗袍。一直固执的认为,旗袍最能体现女人的风韵。那小巧的立领环绕着纤柔的颈项,遮住白皙的玉颈,凹凸有致的流畅线条紧贴着挺拔的身躯,开叉的下摆伴着轻盈的步履款款摇曳,纤纤玉腿若隐若现,十足的性感里带有三分的柔软和引诱,仿佛是一件陶塑艺术品,全身上下显得精致,典雅,温柔,飘逸。

年轻未嫁的时候,家里条件差,看着大街上年轻女人穿了旗袍从身边路过,总是忍不住回头张望,心里充满无限的神往和喜欢,发誓结婚以后,一定要买很多很多的旗袍,来满足内心里想要的感觉和惊艳。

结婚那天,我如愿买到一条黑色的金丝绒旗袍,用它做自己的婚服。那黑透着亮,它寂寞的挂在那里,不豪华,不张扬,没有金碧辉煌的压力,与我的气息十分的兼容,领口镶嵌着红边,前胸着一朵手工做的玫瑰花。长度到脚踝,它的腰围恰如其分的围着了我的腰,穿上旗袍的那一刻,我惊觉自己是妖娆的,心狂跳着,仿佛这条旗袍就是专为我设置的,穿在身上,竟显得风情起来。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旗袍的魅力。让我一下子想起《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那妖精一样的女人,有着窈窕的身段,眉眼间透着无尽的风情,影片中有二十多套变化莫测的旗袍,每一件穿在她的身上,都充满着无穷的诱惑,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充满着古典气质的东方美女。

张爱玲也极钟爱旗袍,死时仍着一袭朱红色旗袍,看过一张张爱玲年轻时的照片,冷削的腮頰,尖尖的下巴,眉梢高吊,幽咽的眼,穿着一件短旗袍,那时的张爱玲才华漫顶,心比天高,目下无尘,有几丝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旗袍穿在她的身上,有着绝决的姿态。

旗袍的魅力可以迎合不同年龄的女人。七八岁的小女孩,穿上旗袍,调皮中不失可爱,安静却又流露出活泼。十六七的少女,着一袭旗袍,朝气却有些羞涩,热情也有些矜持,二十多岁的女人,再穿上旗袍,退去了青涩,展现的是干净,典雅,贤淑,三十多岁的女人,换上旗袍,经过岁月的积淀,满身的成熟,高贵。四十多岁的女人,倘或穿上旗袍,成熟中多了知性,高贵中多了稳重。五六十岁的女人,在旗袍的映衬下,有说不出的妩媚,道不尽的风韵。即使是七八十岁的女人穿上旗袍,也会绍华虽尽,风韵犹存

正如朋友说的,我是有旗袍情结的。从年轻到老,一直一直都喜欢,衣橱里有近二十条不同季节的旗袍,包裹对岁月的眷恋、感怀和抑止于内心的浪漫。

母亲的故乡情结散文 篇5

母亲已经81岁,定居合肥也31年了。这31年里,母亲的口音丝毫未改,和故乡有着割舍不了的情缘,几乎每年都回老家。回老家简直成了她生活的重要内容,不可或缺的。母亲回老家做什么呢?她的下一代包括我在内都不清楚,也不理解。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喜欢走亲戚。我小的时候,她常带我们去外婆家自不必说,还经常带我们到她的几幅以外的堂弟,堂妹家走动,有时,一过就是几天。在她的意念里,只要是亲戚就应该来往,亲戚越走越亲。确实,我那几个远房的舅舅就把她当做亲姐姐看,连我们这一代也把他们当亲舅舅看。

我们总结了一下,发现随着年龄的增老,交通的方便,70岁后,母亲一般是每年清明冬至必回老家。其他时间,她是有事没事找点理由回去的。她清明冬至回老家的理由很充分,让我们无话可说,因为我的外婆就养活她一人,母亲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她又很孝顺,遇到这两个节日,她都是提前好几天独自坐长途班车回去的。每次,她都很虔诚地上坟祭祀她已故去的父亲母亲,还有她的祖辈及她夭折的兄弟姐妹,她甚至还要上她外婆家的.坟,以示她的怀念之情。母亲的亲情可谓情真意长啊,她已故去的长辈应该含笑九泉了。

每当我们劝阻她回老家时,她总是说:我现在是回去一趟赚一趟,人家像我这么大岁数的,有的早就不在了。为了说服我们,她便说出了老家一些故去的老年人的名字。一听到这,我就心一软,还能说什么呢?母亲每次从老家回来都要带回老家的消息:什么某某家儿子结婚了;某某家孩子在深圳当老板了;某某家小孩学习成绩好、懂事;某家亲戚对她好客气,等等,等等。说的人和事,我知道的理解的就插问几句;不清楚的人和事,就干听着母亲讲述,她是说的有滋有味,从头叙到尾,说得你不愿再听下去了还在说。母亲好像每次从老家回来都是容光满面的,收获很大似的。你别讲,正是由于她每年回去,我们对老家的信息没有中断,触发我们关心着老家的人和事。

可是,前年下半年起,母亲由于脑梗塞恢复得不好,行动不便,半身不遂,终日与轮椅相伴。也就从这时起吧,母亲整日愁眉苦脸,好像有心事似的,是不是老家不能自由自在的回去了,急成这样?最近,她跟周云说:假期送她回弹宕一趟,床上的被子要晒,路费她认。被子值几个钱,仅路费就要300元,能买几床被子了,她的真正动因还不是这个——-回故乡看看呗!

大葱情结的优美散文 篇6

秋高气爽,又到了储秋菜的季节。单位搞福利,分秋菜已成为遥远的故事。成麻袋往家鼓捣白菜、土豆或挖窖储菜也已变成历史,如今实行多少买点儿,点缀而已,因为即便严冬,菜市场里各种蔬菜也应有尽有,没必要过多储存。然而大葱则属例外,即便最不愿储秋菜的人家,也得买捆大葱,究其原因,可能有三方面因素:一则丢不掉北方人入秋储菜的***惯,借此机会寻觅旧日感觉,满足心理需要。二则为吃着方便,做菜少不得大葱调味,终不能为点儿葱花儿天天去菜市场。另外,大葱存放方便,不怕冻,放哪都行。纵观如今北方人家,别的秋菜可以不买,大葱却不能不备。

大葱虽算不上生活必须品,但是缺葱则食不甘味,此为众多关东汉子共同的体会。有葱酱咸菜就能下饭,这习惯亦有星火燎原之势,佐证之一便是高级饭店也有“蘸酱菜”这道名肴,以备客人不时之需。虽然也有人不喜欢大葱的荤气,但做菜却少不得葱花儿调味。另外葱爆羊肉、葱爆鸡蛋、葱油海参……诸多上讲究的名菜,都离不开大葱这个重要角色。有诗为证:“指纤腰细影娉婷,身贱心高未可轻,何惧赴汤成碎末,不辞投釜斗膻腥,性情难改辛而辣,风令堪称白且清,调入佳肴凭品味,有香如故慰平生。有名人专门写诗《咏大葱》,可见大家对葱的偏爱。

大葱的生命力特强,在众多蔬菜中堪称魁首。冬天零下几十度,什么菜都耐不得这般严寒,唯独大葱例外。即便在地里冻上一冬天,开春返青最早的就是大葱,春风一吹,它就忙不迭的钻出绿叶来,羊角葱是最先上市的大地蔬菜。秋风响起,准备秋菜首先会想到大葱,把大葱买回来略晒几日,再结成一扎一扎的悬吊起来,这时的大葱虽外皮枯了,可内心仍新鲜碧绿,能伴随主人度过漫漫冬日,哪家餐桌上离得了大葱?

与大葱的感情可谓由来已久:上小学四年级,正值三年自然灾害,一次学校组织去农业社劳动,事先说好自带干粮,人家负责做菜,并声言敞开供应,能让吃饱,这消息够诱人的了,因为那年月总觉得吃不饱。一上午的劳动大家十分卖力,为的是要对得起人家的菜。中午在地头掏出自带的窝头,专等端菜上来,望穿秋水,才见几位社员送菜来了:几桶葱花儿酱油清汤,一盆大酱,几捆扒好的小葱,也是饥不择食;抓把小葱,抹一下大酱,像老牛吃草般塞进嘴里,再喝口清汤,咬一小口窝头……直吃得天昏地暗。原来葱也能填饱肚子,这一生活经历,给人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

母亲的戏曲情结的情感散文 篇7

看见我进来,她似乎从梦中被惊醒一样:“回来了,这么早啊?”

“早?你看看几点了?”我笑着指了指墙上的时钟。

“噢,是啊,下班了。”母亲有些不好意思了,看了一下时钟的眼睛里闪出了一丝歉意。

“这出戏太精彩了,以前只是听你姥爷讲过这里的故事,现在看到真的很亲切。”我惊讶于母亲对戏曲的痴迷程度,竟然没有了时间概念。

“饭在锅里,我做好了,你吃吧。”母亲边说眼睛又转向了电视。

“一个人吃饭多没意思啊,咱俩一起吃吧。”我边揭开锅边对母亲说。

“哎呀,你先吃吧,我看完了再吃。”母亲似乎有些不耐烦,依然目不转睛,方向锁定电视。我无可奈何,只好一个人午餐或晚餐了。

所以,后来等我再下班喊她的时候,她不答应,我就知道又是什么精彩的剧目吸引着她了……直到我逐渐失去了喊她的兴趣。

母亲是戏迷,这确定无疑。我们很小的时候,偶尔闲暇,会听见母亲边做饭边哼着当时盛行的现代京剧里的唱段。像《红灯记》里面铁梅和李奶奶的唱段等,有时候还听过那段不熟悉的唱段,后来才知道那是《苏三起解》。

母亲说,她喜欢戏曲,像我的外祖父。从她那里得知我的外祖父就是戏迷,时尚一点说叫票友。喜欢唱且字正腔圆的,十里八村的都有他铁杆的“粉丝”。外祖父还喜欢把戏剧里的故事讲给母亲听,然后母亲在我们刚懂事儿的时候,再讲给我们听;那些故事里大多蕴含着一些善意的忠告、做人为事儿的原则、为国为家尽忠尽孝等朴素的道理,这些故事以及寓意在我们童年的心灵中就深深地扎根,当然也为我们后来的成长中为人处事奠定了基础。

那天晚上,弟弟回来了,看见母亲专心致志地看着戏曲频道中的一个栏目“梨园闯关我挂帅”,弟弟也就跟着看了起来。当主持人向参赛者出示戏曲方面的问题时,母亲在电视前首先给出了答案;弟弟笑着说,老太太答错了。母亲有些急了:“不可能,这个故事你姥爷跟我讲过,我记得清清楚楚的!”

答案出来了,母亲答对了。于是她很得意地对我们哥俩说道:“怎么样,别认为我老了,我的记性好啊!”

弟弟不好意思地给母亲点着一支烟,侧过脸对我说:“其实我也不知道答案,就是想唬妈一下,结果没唬住。”

我没说话,连连点头赞许。再看母亲时,她又集中精力关注着电视里的节目,边看边笑,与节目里亦庄亦谐的情绪连接到了一块儿。

有时候,母亲还就电视里的戏曲,饶有兴趣地给我们哥俩详细介绍戏曲的行当——什么小生、武生、花旦、老旦、青衣、花脸等等。说心里话,我和弟弟对戏曲里的生旦净末丑行当的具体指向,真的不清楚。经过母亲的一番介绍,真的长学问了。第一次知道母亲还有这方面的专业的知识,由此,我和弟弟对母亲既刮目相看又深深敬佩。

母亲在戏曲中找到了本该属于她自己的快乐和开心,我和弟弟欣慰了许多。想想,在父亲卧床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里,母亲经历了父亲不时地喝水、吃饭、吃水果、大小便等要求的磨难中,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过一顿饱饭,就更谈不上欣赏自己喜爱的戏曲了,那段时间里,她对戏曲的喜爱权,被深深的疲惫和极度的劳碌给剥夺了。

记得国庆长假期间,外甥女牵头组织了一场家庭聚会,在我和弟弟的“怂恿”下,母亲无可奈何地跟着我们进了一家练歌房,为了吸引母亲的兴趣,做过歌手的弟弟,一口气给母亲演唱了五首现代京剧唱段,听得母亲笑逐颜开,连声叫好,之后又兴奋地喝了好几杯啤酒。

一个大周末,弟弟带着他两个在电视台做新闻主播的徒弟回来看望母亲。酒过三巡之后,兴奋的母亲愣是让弟弟的女徒弟唱一段京剧,那个女徒弟不会唱京剧,但是为了不让母亲失望,弟弟的男徒弟主动请缨,给母亲唱了那首跟京剧很沾边的《唱脸谱》,母亲在微微的醉意中,兴致盎然地用双手打着节拍。

前几天的一个傍晚我下班后,母亲从里屋走出来兴致勃勃地跟我说,下午在电视里看到一群老年人学唱京剧,唱得如何如何有味道,唱得如何如何开心……我跟了一句,那你也跟电视里的老师学着唱呗,反正也不用花学费,顶多花点电费,再说了你基础不错啊,会唱几段也不跑调啊。

母亲听我这么说,脸上交错的皱纹间绽满了笑意:“说的也是啊,我感觉我唱得比电视里那些学唱的老太太要好一些。”话语里透着自信和从容。

我的人生情结不可言传散文 篇8

一直感觉忐忑不安,好像我们家的一年级小学生,没完成作业,嘴上总叨念着:怎么办?怎么办?征文的通告发了那么久,也许很多朋友已经在等我发点什么,哪怕点滴的感受,哪怕一两句心里话,但是我望着屏幕常常打不出一个字来――这么久不写,我已经黔驴技穷了,灵感已经走得太远了,写出来的东西,句不成句……

终于这样过了好几天,每天上线到站甚至不敢到征文版里去多看几眼。直到有一天,38和大哥几乎同时问我:你怎么不写呢,等着你的文章呢?写就写吧。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草的冲动和口无遮拦,终于得罪了号称文学第一论坛的**网站老大,引起了他的不满。不管什么理由,我被下了。尽管表面上好像是我甩手不干了,但是我始终怀疑,也许这样正好满足了那些人的心理。同时,我还把自己非常尊敬的大哥拖下水了,当然他在那个网站远比我受欢迎,也远比我有人缘。但是因为赞同我的观点,不满我所受的待遇,他也甩手不干了。

恰好这个时候,老大偷偷到**网站“打猎”。(不是现在有猎头公司么,我以为老大那个时候恐怕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所以现在我在人生非常小心地提防着老大这样的人,哪怕稍微露出些蛛丝马迹,也一定要赶尽杀绝。因为这样的人,实在太具危害性了,你看我都不去那个**网了,赖在人生不走了)我正怒火满腔,也顾着脚底下的路,滑下了老大布的“陷阱”,还顺手,把跟在我后面的38大哥,一块儿拖下了“陷阱”。(没顾得上叫救命,就滑下去了,38逞着自己身手好,结果还没抓着我的一根头发就一起掉进了――人生)

初到人生如歌,两眼一抹黑。还好,掉在这“陷阱”里的人特多,而且,患难之中见真情,大家还特讲情面,所以草就渐渐爱上这口井。

来到井里才发现,古人说的古井不波根本是错滴。快乐的事情实在太多。

首先是那个傻不拉叽的38,看到梅老大,以为是个大美女,口水一地,忙着献殷勤。哈哈,我故意躲在后面不出声,看着笑话。老大也忒狡猾,故意不说破,直到有一天草实在看不过去了,才告诉他,他一直叫着的`梅MM原来是个哥哥,还顺便喷了他一脸笑出来的唾沫星子。38傻眼,桃花梦就此落空。好在人生确实有许多有才有貌的MM,也就厚着脸皮找了个借口呆了下来。

然后是一个名叫踏夜的人加了我的Q。不知道为什么,看着他的名字,我总想替他加两个字上去,就是小李飞刀的名号。当然连起来之后叫什么,我不便说破。还愣说要看看MM,说是硬不相信草是美女。结果,虚荣心作祟,就手指一点,通过验证。结果打开视频一看,我晕,没开灯,那家伙乌漆麻黑,整一个“非洲小白脸”!只是在对我微笑的时候,可以看到两排整齐的牙齿。我嘘了口气,总算找到比我黑的了。很受用,也就明白为什么他叫踏夜了:晚上出门不怕狗咬啊。

接着是传说中的石头。都说他是帅哥。等了好久,才偶尔看到他的帖子。他们说得不错,越神秘的男人越吸引女人。尽管是株草而已,毕竟也是女人,忍不住好奇,死打烂缠从踏那要了QQ。可是这传说中的帅哥还特拽,不给视频。总算视频了,打开一看,是个美女, 原来是他美丽的妻子。私下里一比较,也就死了想从对方手中抢过帅哥的念头。还干脆,把他拉进了黑名单,省得以后念念不忘的,得什么治也治不好的相思病。

别说我重色轻友啊,接着就说女同胞啦。

论坛没过多久就开张了。我开了后门,以离开人生作要挟,死打烂缠问老大要了个斑竹当当。(别以为我词汇少,只是这个死打烂缠是我的看家本领,嘿嘿)哗,没想到,一开门就吸引了许许多多的美女。

有娴静的书书,有雅致的栀子,有清醇的妞妞,有含蓄的杨谊JJ,有温柔的玉儿,有潇洒的西藏、有内敛的兰舟……太多太多了。如果还有漏掉的,别骂我,若草来诸暨,你们打我几下PP,我没话说,谁叫我没那么多词汇来形容这么多气质、风采不一样的MM呢?

当然,印象最深的是燕子、往、单车。

燕子起初是个总管,但是是个调皮捣蛋的总管。老大一天到晚愁眉苦脸地担心,这个小捣蛋明天是不是又要发个公告:燕子去也!但是燕子却是个很热心的斑斑,只要她在,谁有什么帖,不管是水的还是金的,钻的,她总要热心回上一个。如果谁有什么问题,只要她在,她总是会想尽办法帮忙。

往是个小丫头片子,偏生喜欢装老。一口一个往姨,弄得初来乍到的新网友还以为这往姨真老成什么模样了呢,结果还是个小年轻呢。在论坛,恐怕往的马甲最多,一不留神,你就是跟她的哪个面具在对话了。所以,在人生论坛里,谁的坏话都能说,就是不能说往的,因为她朋友多,马甲多,说不准哪天你就是在她谈她捏。往的特点就是年轻,有冲劲。隔不了一天,她就要闹腾一次,刷一次墙。所以人生的帖子,如果没有她和燕子,每天的可见量不要忒低哦。

单车是辆好车。年轻、热情、善良、爱书,主要是特对草的胃口,小嘴甜得不得了。明明可以做我晚辈了,照顾我面子一口一个草JJ,让草相当受用。在她开辟和经营的书栏里,她和夫人两个,兢兢业业,照顾着每一篇帖子,照顾着每一个到场的网友,深得人生人的尊敬。

时间久了,又来了许多可爱的朋友。诸如:烟蒂、秋先生等,都是非常认真的人。做事认真,思考认真,做人更认真,深得草的敬重。

PS:不能不提折花,这小子像是潜水的,几个星期来一次,然后发个长篇帖子,但是只发个开头,结局捏,恐怕要等到你的头发白了才能看到半拉。所以现在谁要是在哪看到这小子在晃荡,就给我就地给正法了,省得他改明儿又来发个半拉帖吊我胃口,害得我睡不好。

说不下去了,一个一个说下去,我也许就不能睡觉了。

真的,人生现在就如我的家。温暖、亲切。

常常在有情绪的时候,发个帖子说:不来了。不来了。但是没过半小时,打开网页,总忍不住点开人生如歌。老大说,你舍不得的。是啊,我舍不得。

舍不得这么多可爱的朋友,舍不得这里温馨的氛围,舍不得这里的所有,甚至和谎言的争执,和顽皮、蚊子的斗嘴。这里,真的像家一样。

故乡情结散文 篇9

我终于回来了,像久违故土一样,当车穿越千沟万壑,掠过茫茫雪原,进入小城的一瞬,我的眼睛,竟然湿润了。

我曾经一度在想,只有亲人所在的故乡,才会让我魂牵梦萦。可是十几年来,从南到北漂泊不定的生活,让我知道,故乡的情结,并不仅仅只停留于真正的故乡!每次离开一个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在梦中,又重新回到那曾经身临其境的环境,醒来心里那种空落落的、不能再现的往事的忧伤,以及那些不能失而复得的情愫,难道不是故乡的情结?有心为之牵挂的地方,皆有故乡的情结在心中!

每次回故乡,都是在冬季。茫茫的雪野,雪野里屹立着一棵棵、一片片灰蒙蒙似有轻烟笼罩的寒树,整个世界就在这灰白之间静默着,总有一些荒凉的味道,似沉寂,又似蓄势待发。弯弯曲曲的乡村路,像一脉无尽的相思,遥遥伸向远方。“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哪回曾到。”这是寒冷的冬季,或许正是这种荒凉的意味,才是我所深念着的故乡的味道,才是我真正怀念的故乡的“魂”吧!

车在旷野里穿梭,望着车窗外这熟悉的道路,望着那一片片曾经养育过我,我也曾经耕耘过的土地,我像一个找到家的孩子一样,我的心是暖暖的,踏实的。因为我的根在这里!

这次回来有任务在身,因为工作,先在莫旗停留了两天,怕妈妈知道我回来,又不能马上见到我着急上火,我没敢告诉妈妈我回来,并且离她仅有二十多分钟的路程。可是我的人虽然在莫旗,心,却早已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回妈妈家时,出租车把我丢在村边,我游览着这熟悉又陌生的村落,向妈妈家走去。正赶上周五在这村赶集,叔叔婶婶们看到我,先是用疑惑的眼神打量我,待我问他们好,认清我是谁后,便围着我,“这孩子可有几年没回来了!瘦了!”“这孩子没变模样啊!”我看着这些在我的记忆中成熟强壮的身躯,现在都已经弯腰驼背,皱纹在脸上阡陌纵横时,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伤。有两个婶婶看到我手里左一包又一包的东西,便不由分说地夺过去,说:“我送你回去!”

亲不亲故乡人!只有在这里,才会有这种举目皆亲人的感觉!也只有这些看着我长大的人,才会有这种发自内心的热诚吧?!

晚饭后,我坐在炕头挽着妈妈的手臂和爸爸聊乡里的人和事,门声响起,还没等妈妈下地,人已经进到屋里来。我呆呆地望着眼前这个脸上过早刻下岁月痕迹的小华,好像是在梦里一样。未语泪千行。

“听我姐夫说你回来了,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来。”小华含着眼泪说。

“自从你去鞍山,就再没有见到你,你也不想我,上学的时候,我俩是形影不离的。”

“我怎么不想?!只是每次回来都是来去匆匆,但是每次回来,我哪一个不问到?我回来的时候,你不回来,我不能去看你是真的!谁让你嫁得那么远?!”我笑着掐她的脸说,泪水却滴下来。从上学时那些幼稚的情书到现在现实的生活,从某个同学的功成名就到某个同学的英年早逝,我们快乐着我们的快乐,也悲伤着我们的悲伤!童年的.同学和战友的感情是一样的,永远纯真!

好久好久都没有和妈妈一被窝了,晚上我和十岁的侄女抢着和妈妈睡,最后决定,妈妈在中间,我们两个一边一个。妈妈摸着我的屁股说比上次回来胖多了,侄女便要挨着我,爸爸说妈妈非得让我们两个给折腾感冒了不可,我和侄女对视着伸了下舌头老实了。在爸爸妈妈的翅膀下,我永远都是一只长不大的雏鸟。

故乡之所以难忘,就是难忘这份亲情;故乡之所以难离,也是因为难舍这份亲情。本来只可以在家呆两天,可是第三天了,我还不敢说走,我一说要走,妈妈的眼泪就在眼圈上转,街坊邻居都来看我,也说:“多呆几天吧,你妈好容易把你盼回来了,呆这两天就走,你妈心里多难受啊!”我何尝不想在妈妈身边多呆几天?可是我身不由己啊!每次回来,妈妈不都是流着眼泪送走我的?女儿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可是我这“棉袄”却离妈妈这么远,这中间隔着空气,妈妈怎么会没有“空”离愁?

我回来了,在离开爸爸妈妈的刹那,我发誓我要好好工作,我一定要把爸爸妈妈接到我身边,在他们翅膀不能再振翅高飞的时候,我用我能振翅高飞的翅膀给托起他们,去看蓝蓝的天,享受暖暖的阳光。

乡村情结散文 篇10

守着古老的乡村,生活;想着乡村的古老,老去。

――题记

少不更事时,羡慕做一个真正的城里人。自己的出生地――石臼,应该算是一个城镇吧!说城不城说乡不乡的。在城市的版图上,总觉得没有“一席之地”。所以一直以来,自己充其量算是“半个”城里人。如若说真正的城里女孩是“大家闺秀”,那么我,以及我生活的那个地方的女孩,勉强算是“小家碧玉”吧!

羡慕电影电视里那种香车豪宅、锦衣玉食的人生,以为那才是真正的上等人生活,以为那样的人才不枉红尘走一遭。而今,不惑之年,忽然羡慕起乡下人来,确切地说,是羡慕那些有着美好乡间记忆的人,羡慕他们曾拥有过的田园牧歌式的童年或少年时光。我甚至,甚至羡慕起山里人家或乡村人家的女儿。她们拥有大把大把鲜活的温暖的关于大自然的记忆啊!岁月走到中年的门槛,很多人不由自主怀念过去了。

乡村记忆,朴素、自然、生动,且经过岁月的沉淀,愈加唯美。而我的记忆呢?我的山矗立在哪里?我的水流向何方?任凭我苦思冥想,也总是大片大片的空白。而这空白,不是国画里刻意的留白,也不是诗词意境里的空旷渺远,是真的,真的一片虚无啊!每每想及,情绪就会无端抓狂。

不仅仅我,年少的女儿,竟然也有深深的“乡村情结”。当然,相较于我对于乡村的心灵皈依的情感,女儿更注重的不是乡村的精神内涵,而是物质――乡村特产。小家伙好吃,尤其喜欢吃玉米,一年四季吃不够,其次是地瓜、芋头、山栗子等。每每看她吃得津津有味、满面灿烂,便禁不住调侃她,生错了地方。倘若生在农村,是可以日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啊!她则歪歪头,作深思熟虑状,说:“妈妈我前生兴许是个农家女呢!”我不禁大笑,“还农家女呢!农家女不是光吃的呢!要干农活啊!”“妈妈,兴许前生我们也是母女,妈妈负责做农活,我呢?负责吃。”呵呵,母女的缘分还真深呢!

笑过后,我陷入了沉思。真的啊,为什么骨子里对乡村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呢?或许,前生我真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呢?陌上花开时节,缓缓走在田间地头,沐着从《诗经》里吹来的风,自是风雅无比吧!暮霭沉沉时候,看夕阳西下倦鸟回归,自是怅然若失吧!

其实,对于乡村,相较于女儿的“舌尖上的向往”,以及我的略显矫情的“情感上的皈依”,婆婆才是一个有真正“乡土情结”的人。婆婆是一个纯粹的乡下人,从出生到现在七十多岁的年纪了,一直生活在乡下。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婆婆是与土地最亲近的人,是土地最忠诚的“守护神”。她熟悉村里的每一块田地,知道哪块地肥,哪块地薄,知道哪块地适合种庄稼,哪块地适合种果树。她甚至摸过自家地里的任何一块土坷垃。曾经看到过,婆婆坐在自家田地上歇息时一脸陶醉的神情,用句时下流行的话来说,田地是婆婆最迷恋的生生世世的“情人”。所以,当她的孩子们一个个羽翼丰满,像小鸟一样一个个离开了乡村的家,到城里的屋檐下去讨生活了,婆婆,却像一只恋旧的老鸟,仍然日日守着村庄,守着她的旧巢。

几年前公公去世,老公考虑到婆婆年事已高,自己一个人在乡下,照顾起来多有不便,再者也想尽尽孝心,三番五次让婆婆来城里住。婆婆却是百般推辞,理由不外是自己腿脚还利索,生活事端自己能应付得来,再者口口声声强调自己不习惯城里的生活起居。僵持了一段时间,只得作罢。后来,老公从老家来人处得知,婆婆在给果树剪枝时从凳子上摔了下来,在家躺了一个多月。老公眼圈红红的,什么也没说,第二天就回了乡下老家,回来时,婆婆就大包小包的,跟着来了,像是把乡下整个家都搬来了。

老公用什么法子让一辈子都不肯离开土地半步的婆婆“乖乖”地跟来了呢?闲暇时跟婆婆聊天,方知事情的`原委。起初,任凭老公苦口婆心磨破了嘴说破了天,婆婆就是自顾自在小院子里忙活,喂她的鸡,喂她的鸭,脸上写就两个字“不去”。后来,老公使出了“杀手锏”――孩子!老公说,孩子想奶奶了,想得吃不下饭说不着觉的,说着说着,就有些声泪俱下了,最后就算是哀求了,说您就是不打算长住下去,去住一段时间,也算是安慰孩子那颗想奶奶的心啊。这下,婆婆受不了了,对城里孙女的万般惦念,让“九头牛”也拉不离土地的婆婆“就范”了。

婆婆就这样,暂时住下了。婆婆,起初也是很高兴的。儿女膝下承欢,想来这是老年人的晚年之福啊,修都修不来呢!相较于那些农村老人凄凉的晚景,儿女孝顺,家庭和睦,婆婆应该是心满意足的。一天,两天,三天……日子,继续如流水一样缓缓流淌;生活,恢复了应有的秩序。可不经意间,我发现,婆婆好像变了,变得话少了,语调低了,神情也黯淡了不少。除了吃饭,睡觉,电视也不看,大多时间就一个人呆呆地坐着。只有孩子放学回家的时候,婆婆才是一脸的喜色,腿脚也轻快了不少。悄悄说与老公听,说妈可能想家了。老公一脸“不屑”,想家?那个家徒四壁的家有什么可想的呢?父亲已经去世了,那个家里冬天除了呼啸的风还能有什么呢?兴许,妈是寂寞了,有时间陪妈多聊聊天,多逛逛商场吧!我于是,在尽量做好贤妻良母的角色外,尽力做一个好儿媳。

“妈,我给你讲讲单位的事吧!”尽管上了一天课,我有些口干舌燥。

“妈,我帮你推拿推拿吧!”尽管由于职业所致,我肩周、颈椎、腰椎都不好。

“妈,我领你出去转转吧!城里的夜景很美的。”尽管劳累了一周,我最大的奢望,就是什么也不想,慵懒地在床上躺着。

……

渐渐地,我发现,婆婆愈发消沉颓靡下去。婆婆,是否把魂魄留在了那片生她养她的地方了呢?我忽然有种没来由的预感。

那日下班回家,家里静悄悄的,老公一个人坐在沙发上,耷拉着头。“妈呢?”婆婆在的日子,我习惯了这样的问话。“妈,走了。”老公抬起头,目光有些落寞。“走了?”仿佛不愿相信似的,我每个房间仔仔细细都去找寻了一遍,连厨房和卫生间也没放过。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仿佛还残留着婆婆的气息,但婆婆呢?我直直得坐了下去。

“为什么不极力挽留?为什么不等我和孩子回来?”我一时间有些恍惚。婆婆像中国千百万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样,如广袤的土地一样,性情宽厚,朴实坚韧,对于婆婆,我有着不是母女胜似母女的感情。

“妈说就不等你们了,看到你们她担心就走不成了。”老公又低下了头,声音里夹杂着哭腔。他是个孝子。

一时间,我们都不再言语了,房间里瞬间沉寂下来。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的声音又幽幽响起来,“妈说这段时间看到我们和和睦睦的样子,她知足了,也放心了,她想念乡下的一切了,所以执意要回去了。只是,我不明白,乡下有什么呢?如此勾魂夺魄的,吸引着妈弃我们而去。”

其实,我是知道婆婆念想什么的。女儿对我说过,奶奶说她想念乡下的夜晚,静谧,温馨。天气晴好的时候,可以看到满天星星;她想念乡间的风,风中夹杂着花香、草香,还有泥土的香味;她想念乡下的那一缕缕袅袅炊烟,那一声声鸡鸣狗吠,那一句句邻里乡亲的家长里短……哦,想来婆婆是怀念那有着浓郁乡村气息的一切了啊!乡村,有着婆婆生命最原始的味道。或许,她只有回到了乡村,回到了那片她赖以生存的土地,她才觉得生命有迹可循,那是她的根之所系、魂之所依啊!

......

想来,我,以及许许多多如我一样,日益穿梭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城市森林中”的人们,深深怀念着乡村,实际上是怀念一种乡村的味道,宁静,古朴,原始,自然,一如生命最初的味道。回到乡村,就是回到了生命最本真的时空。婆婆是幸福的吧!

守着古老的乡村,生活;想着乡村的古老,老去。那么我呢?女儿呢?好在,梦若在,心就在。亟不可待的,我想带着女儿,回到――乡村!

上一篇:放风筝-三年级作文下一篇:专题地图制作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