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的餐饮情结

2024-09-16

购物中心的餐饮情结(共4篇)

购物中心的餐饮情结 篇1

《东方山脉》收入海子第一本油印诗集《小站》, 是海子的早期作品。该诗写于1983年, 后经西川选入《海子诗全编》, 是《小站》这部诗集中唯一入选的作品。在西川看来, 《东方山脉》是海子早期诗歌中相对成熟的作品, 代表了其早期诗歌思想艺术的成就, 而《小站》中的其他作品则不太成熟[1]。在这首诗中, 诗人运用了《圣经》中上帝创世救世的原型, 来反映其早期的浪漫主义情怀及其浓厚的创世救世情结。正是在这首诗中, 海子第一次较为鲜明地呈现了其后来诗歌的一些重要精神内涵, 在海子诗歌发展历程中具有特殊价值与意义。

诗的题目《东方山脉》给人一种居高俯视群山的感觉, 这种感觉发自内心对大地厚重的情感和祝福。又特别指出东方, 仿佛对东方有一种特殊的依恋:“三角洲和碎花的笑/一起甩到脑后/一块大陆在愤怒地骚动/北方平原上红高粱/已酿成新生的青春期鲜血/养育火红的山冈成群”。[2]诗人凝视大地, 在他眼中, 这块东方山脉已不是以前的古旧土地, 而是充满生机, 具有喷薄的激情与青春的热血的土地。抒情主体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热情:“让大川从胸中涌出/让头顶长满密林和喷火口。”这不禁使人想到《圣经》中神创天地的情节: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 就把光暗分开了。[3]接着神又造了植物和动物。二者都可以看出创造者的豪情, 对美好世界的赞赏与向往。

诗人继续说“为了光明/我生出一对又一对/深黑的眼睛和穴居的人群/用雪水在石壁上画了许多匹野牛/他们赶着羊就出发了。”很显然, 诗人在这里造了人, 并让他们经营农牧。这里像《旧约》所描写的那样, 上帝造了万物;同时又因看到这美好的大地, 而产生了一种空旷感。于是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 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 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 空中的鸟, 地上的牲畜和全地, 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 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4]后来又有神与诺亚的立约, “我与你们和你们的后裔立约, 并与你们这里的一切活物, 就是飞鸟、牲畜、走兽, 凡是从方舟里出来的活物立约。我与你们立约, 凡有血肉的, 不再被洪水灭绝, 也不再有洪水毁坏地了。”[5]

诗人或许看到人类现实中的困境, 他向人们说着:

即使脚下布满深谷/即使洪水淹没了我的兄弟/即使姐妹们的哭泣/升到天上结成一个又一个响雷/即使东方的部落群没有写进书本/因而只在孩子琥珀色眼球里丛生/根连着根/像野草一样布满荒原/即使旗帜迟迟没有/从那方草坪上升起/因而文字仿佛艰涩/历史仿佛漫长

这与其说是陈说现实, 不如说是父母或长者对子女、晚辈的安慰, 虽然有太多的不如意, 但是诗人用的是“即使”, “即使”暗示所有一切都会有所转机, 一切都会变得美好的。这不正像在逆境中, 上帝告诉子民不要丧失信心。在《出埃及记》中, 以色列人看到埃及人追来, 就向摩西唠叨“难道在埃及没有坟地, 你把我们带来死在旷野吗?你为什么这样待我们, 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呢?我们在埃及岂没有对你说过, 不要搅扰我们, 容我们服侍埃及人吗?因为服侍埃及人比死在旷野还好。”在这种困境下, 上帝对摩西说:“我要使埃及人的心刚硬, 他们就跟着下去, 我要在法老和他的全军、车辆、马兵上得荣耀。”[6]这是上帝对人们的安慰, 为了坚定子民的信念, 他一次又一次说道, 一次又一次帮助以色列人。

诗人为了使人们摆脱失望, 动用自己的本事给人带来希望和幸福, 诗人捞起来岛屿, 亲吻大地, 划分领土。最有意思的是诗人“把最东方留给一片高原/留给龙族人”, 让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活。仿佛诗人对龙族人有一种偏爱, 把最美最肥沃的土地留给了龙族人。又通过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典故, 既有对龙族人的辉煌的赞赏, 也表达了美好的祝愿。这种特殊的偏爱, 在《圣经》中, 就像上帝就留给了以色列人流奶与蜜之地。“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 领他们出了那地, 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 就是到迦南人, 赫人, 亚摩利人, 比利洗人, 希未人, 耶布斯人之地。”[7]在《创世纪》第十七章中:上帝对亚伯兰说:“我是全能的神, 你当在我面前做完全的人, 我就与你立约, 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亚伯兰俯伏在地, 神对他说:“我与你立约, 你要作多国的父……”[8]把最富有美好之地留给信仰自己的子民, 使其繁衍生息, 雄立于世, 二者有着惊人的相似。海子对中国的情结就像上帝对以色列人的情结一样, 带着眷顾和仁爱。

诗人也不忘鼓励人们, 告诉他们一切都会有的, 不仅有节日, 还有创造能力, 并呼吁把生命力释放出来。“把伏向小河的家乡丘陵拉直/列队, 由北压向南/由西压向东。”让人看到的不仅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 还仿佛看到一个民族的强大, 像一支可以纵横南北的军队。上帝给予这个民族不仅是富饶的土地, 健康的体魄, 还有强壮的灵魂和征战四方的王者之气。这和《圣经》中上帝一再对他的子民说的一样。《旧约》中, 罗得离别亚伯兰以后,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从你所在的地方, 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 凡你所看的一切地, 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 直到永远。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 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 才能数算你的后裔。你起来, 纵横走遍这地, 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9]上帝一再对摩西说, 让他的子民让他的子孙万代永不泯灭, 让他成为万王之王。在这近乎霸气的慈爱中, 上帝给他的子民以极大的鼓励, 使他们在艰难中不丧失生活的勇气。同时也给了这个民族强大不屈的生命力, 以及雄于世界的自信和霸气。或许这一点上, 海子与上帝有同样的愿望, 那就是使自己的民族强大起来。

最后一段诗中诗人提出自己的要求:把诗人的岩石和三角肌——身体和力写到族徽上, 把松涛——隐喻诗人的精神——当成照亮的火把, 把诗篇——喻指诗人的经历以及一生的情感和精神——传播。还让诗人拥抱世界。这些喻指诗人的精神或诗人成为整个民族的信仰, 让自己在这个民族中流传, 这是他的报酬。

这和《圣经》中上帝的要求基本一样, 上帝的付出需要子民的是子民对上帝的信仰。看看《旧约》中摩西传十戒:“除了我以外, 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 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 是忌邪恶的神。恨我的, 我必追讨他的罪, 自父及子, 直至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 我必向他们发慈爱, 直到千代。”[10]为了保证子民对自己的信仰, 上帝还设立很多节日和忌讳使子民遵守。

从整体来看, 这首诗是写龙族人的形成和发展史, 在诗中诗人不仅写自己民族的辉煌, 也写了对民族的祝福, 同时写出了自己和民族的关系。在诗中诗人把自己写成民族的创造者, 甚至是以色列民族中上帝的形象, 写自己如何创造世界, 如何拯救这个民族。他没有需要, 只有付出, 他的需要就是子民对他的信仰。他自信、高大, 言语之中有力量和慈爱, 同时也有一种不容置疑的霸气。像上帝那样, 他可以改变天地, 你必须听从。他的拯救是正当的, 无可选择。“我把最东方留给一片高原/留给龙族人/让他们开始治水/让他们射下多余的太阳/让他们插上毛羽/就在那面东亚铜鼓上出发。”仿佛可以听到“我是你父亲的神, 是亚伯拉罕的神, 以撒的神, 雅各的神。”[11]这个人是谁, 他是上帝。

很显然, 诗人在这里是借鉴了《圣经》的创作经验, 使用了上帝创世救世的原型, 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 怀着拯救世人的豪情来写这首诗。这种抒写方式中包含诗人涉世未深的人生经历, 浪漫主义情怀的诗意构想, 拯救意识, 对神性的向往和追求。这些在早期诗歌透露出来的特征在后来的创作清晰可见, 也对诗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12]

拯救意识中包含诗人对现实世界对生活的关注, 从这里出发, 海子写出了关注百姓生活的作品, 如《海上》、《熟了麦子》;他开始对民族的命运密切关注, 写出如《亚洲铜》、《云朵》等杰作;更多的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关注, 这类最多, 如《重建家园》、《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而浪漫主义情怀, 使他一生都带着诗意的歌喉歌唱这个世界。神性的出现, 使海子的诗带有圣子般的光泽, 具有了动人心魄的魅力。在《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中, 诗人特意引用荷尔德林的诗:“在这贫困的时代, 诗人为何?可是, 你却说, 诗人是酒神的神圣祭司, 在神圣的黑夜中, 他走遍大地。”[13]这显示出诗人对神性的认可。总之, 这首诗中, 海子把这些蕴含自己上帝的形象中, 仿佛由此决定了他充满神性的一生, 就像上帝创造人类, 拯救人类的一生。

摘要:《东方山脉》是海子的早期诗歌, 同时又是海子的比较成熟的作品。在其中, 海子用了上帝创世救世的原型, 来表达自己的救世意识和浪漫主义情怀。这首作品中的不少艺术因素, 在后来的作品中不断出现, 因此可以通过本诗看海子早期诗歌对其后来诗歌写作和人生的影响, 以达到对其作品在整体上的更好把握。

关键词:海子,原型,创世救世情结,浪漫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西川:《海子诗全集.出版说明》, 第3页, 作家出版社2009版。

[2]海子:《东方山脉》, 见《海子诗全集》, 西川编, 第30页, 作家出版社2009版。

[3][4][5][6]《圣经》, 第1、1、7、66页, 中国基督教协会 (采用简化字和现代标点符号的和合本) 1989版。

[7][8][9][10][11]《圣经》, 第54、13、11、71、54页, (采用简化字和现代标点符号的和合本) 1989版。

[12]荣光启《:关于海子第一本诗集〈小站〉的出版》, 见《海子最美的100首抒情短诗:附小站.小站》, 荣光启选编, 第113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版。

[13]海子:《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 见《海子诗全集》, 西川编, 第1069页, 作家出版社2009版。

购物中心的餐饮情结 篇2

东台市四灶中学

李清照是宋朝词坛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自号易安居士,为“济南二安”之一。李清照的父母都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她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教育熏陶,加之聪明好学,因而在诗文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又擅长书画,精通音律,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艺术家。而使她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则是她的婉约之词,著有《漱玉集》。

情感丰富的她借“瘦”字来细腻入微地描摹景物,来婉约缠绵地表情达意。她对“瘦”字可谓情有独钟。

试就借“瘦”字来抒情述怀的四首词作一赏析。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点绛唇》为李清照早年的作品。其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上片写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精神状态,妙在静中写动;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种种情态,妙在“和羞走”。

“露浓花瘦”,语出新奇。因为上片都是写人的神态,唯此一语写景。正是这一景语,表明了游戏的时间:早春微凉的清晨,地点:香蕊初绽的花园。一“浓”一“瘦”,烘托了少女的娇媚柔弱的精神风貌,尽显青春与活力。在娇而瘦的花枝上缀着颗颗晶莹的露珠,不正是象征少女的“薄汗轻衣透”的形象吗?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一首惜春小令。好似一幅情趣盎然的图画,又好似一幕情节曲折的短剧。虽说是惜春之词,却一洗凡调,不为春老花残而惆怅伤感,而接连发问,一语“绿肥红瘦”,既形象又新颖。绿意肥得逼人,花瓣瘦得揪人。一个“瘦”字将惜春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关怀。难怪清人王士祯称赞道:人工天巧,可称绝唱。

透过花残落春空去,不难看出:词人如此惜花、叹花,为花悲喜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却又为何?其实词人心中何不感慨:风雨葬花,如葬美人,如葬青春。凡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年华都在此痛惜情怀之内。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没有深厚的人生阅历是不会发出如此惊人之感慨的。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表面上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她所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节深切的思夫之情。李清照与赵明诚在青州归来堂生活了近十二年,赵明诚于宋徽宗宣和二年到莱州做官,李清照暂留青州,又作一次分别,再添一份离愁。这是一种出于伉俪情深而又不得不多次分别的别绪离愁,是人世间恩爱夫妻分别时所常有的“愁”,只是情感丰富的她对此更为敏感,表达得更细腻、更形象、更婉妙。她写出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感情。

相思情深,相思愁苦,“物皆著我之色彩”。“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一气呵成,点明了这首词的主题,成为全篇最精彩的一笔。瘦因情意深,瘦因相思苦。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寞的`深秋怀人的境界。“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一句构造了环境、渲染了气氛,使人想象到一幅西风瘦菊、阳斜人醉、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图,使人仿佛看到一位东篱把酒、独对黄花、面容清瘦、情怀寂寞的女词人在自我描绘。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比况二者的“神”,而非在形体。

由此可见,“人比黄花瘦”之句,取譬精当,巧传神韵,暗送情思,内蕴深远,令人叹惋。此句胜过“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秦观《如梦令》),更胜过“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程垓《摊破江城子》)。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是写于前《醉花阴》之后的又一首爱情悲歌。抒发离怀愁绪,表达相思情深。写离愁,步步深入,层次井然。上片用“慵”字来点染,用“瘦”字来形容。下片用“念”字来深化,用“痴”字来烘托。由物及人,由表及里,层层深挖,探析了灵魂深处,展示情感幽里。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这“瘦”之缘由“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否定两个原因,实为突出真正的瘦因--伤离惜别,为他憔悴,衣带渐宽,罗衫微坠。而女词人未明说此因,却见其一腔哀怨、万种愁情无法排遣。因为她知道:将令人不快的事情告诉远在他乡的丈夫,只会给他徒增烦恼。与其给所深爱的人带去不安,不如将痛苦埋藏在心底,宁可自己折磨自己,容颜消瘦又何妨。这爱是深沉的,这爱是幸福的。

这“瘦”字在女词人的笔下如此跳跃传情,非婉约缠绵情深意切者不能为也。这“瘦”字情结令人感慨良深。

联系地址:江苏省东台市四灶中学

邮政编码: 224248

联系人:   史   亚   军

购物中心的餐饮情结 篇3

购物中心体验式消费功能日益突出,餐饮娱乐的比例越来越大,知名的餐饮品牌已成为今后商业项目招商重点。

以往购物、餐饮、娱乐“52:18:30”的业态经营“黄金比例”正在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购物、餐饮、休闲1:1:1联袂主演的消费模式。而餐饮业态细分以及业态组合趋势也在面临调整,主要归纳为“三减少,三增加”,即高端餐饮比重减少,主题休闲餐饮比重增加;高楼层餐饮比重减少,各楼层穿插的餐饮比重增加;大店面餐饮比重减少,小店面餐饮比重增加。

购物中心轻餐饮受热捧,高端餐饮遇冷

餐饮系列产品类型众多,对全国100个以“体验式消费”为业态组合定位模式的购物中心进行统计,有约20000个商铺,而餐饮商铺共计3600家,占购物中心商铺总数的18%。

随着消费习惯的升级,购物中心的餐饮业态也正在向主题化、娱乐化的体验型方面发展。除去饮品之外,最受欢迎的正餐前三强分别是中式快餐,日韩泰料理以及火锅焖锅。

而以往热门的高端餐饮的市场占比本年度落后于火锅焖锅,仅列第四位。近两年,购物中心对于高端餐饮的争抢热度降到最低点,一方面由于高端餐饮经营业绩差,对租金贡献值低(2014年上半年,高端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平均下降幅度超过50%,甚至严重的出现被迫关店)。

另一方面,因为高端餐饮进入购物中心的物业要求高,经营面积大,并需要单独的交通组织。这对于购物中心的工程设计要求较高,而且增加了购物中心后期业态调整难度。这些因素叠加一起,都让购物中心“想说爱你不容易”。

然而与大型高端餐饮现状不同的是韩式餐饮。都市白领作为购物中心的主要消费群体,其生活和生存压力一直不减,但内心深处却仍然有着强烈的关于信仰、精神的自我解放的需求,因此,很多装修精美、情调小资、服务细致周到而且价位合理的餐厅受到都市白领追捧,配合着清新亲和的韩剧,韩式餐饮无疑这方面走在了中国大多数高端餐饮餐斤前面。

购物中心更爱“缩小版”精品餐饮业态

随着购物中心对于租赁回报要求的不断提高,餐饮业态相对偏低的租金支付能力也促使其自身不断改良,不少进入商场的餐饮为提高收益率,更多地选择了150平米左右的精致小店。

根据餐饮业态细分来看,虽然正餐的吸客能力强,但面积和选址要求高,但简餐、中西快餐、休闲餐饮对楼层要求不高,面积在100-300平方米左右,更能满足青年主力消费群体休闲娱乐和约会之用。“简餐+快餐+休闲饮品+外卖”的多样化餐饮组合模式,在总面积上与大型正餐相当,但聚客能力会更强,对于购物中心而言,租金收益也会更高。

专业研究表明,餐饮业态的聚客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商场培育期的长短。目前餐饮业的整体回报周期为2-3年,若是小面积的餐饮店,最快的回报周期是8-9个月。比如,韩式焖锅品牌客来滋,经营面积小,客流稳定,就属于典型精品小餐饮品牌的范例。客来滋首家店面120平方米,共设27个锅位。其周一到周五营业额约2万元,平均消费人数约50人次,而周末营业额高达2.6万,平均消费人数约650人消费。可以推算出每月营业收入将近65万,每月带动客流15000人次,比大部分大型餐饮的营业收入更多,租金回报率高,而且带动的客流也更多。

各楼层的“雨露均沾”,胜过顶层的“喷淋效应”

在今年各商场的业态调整中,各大购物中心都在绞尽脑汁增加餐饮业态的比例,力图通过打造特色餐饮挽回流失客流。据统计,消费者在超市逗留的平均时间是45分钟,而真正的配有较大比例餐饮、休闲、娱乐的体验购物中心,消费者逗留时间约为2.5到3小时。如果有就餐的话,那么逗留时间最长能达到4-5个小时。

大众点评网以上海、北京两地休闲餐厅为样本,发布了分析数据。朋友聚会和休闲、情侣约会是主要就餐方向,占比达到84%。

而由于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除朋友聚餐的目的性强之外,休闲以及情侣约会的餐饮选择更具有随机性,因此餐饮业态也不再只集中在商场高层,而是从顶层穿插在各个楼层。按楼层进行餐饮与其他品牌的组合对于体验式购物中心来讲更能吸引客流和促进消费。

基于这种餐饮趋势,对于购物中心而言就需要选择一些对位置选择和业态组合要求不高的餐饮品牌来实现这一体验功能。

购物中心欢迎高吻合度餐饮品牌

随着购物中心建设的热潮,近期餐饮行业也随之高速发展,其中的一个亮点品牌“客来滋”受到了业内人士的瞩目。作为一款韩国人喜爱的米条焖锅产品,客来滋开业仅一个月就受到众多年轻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也引起了很多购物中心的关注。日均客流量达到500人左右,小小120平方米的小餐厅是如何聚集这么多人气的呢?

在客来滋第一家店开业前,经历了一年的时间进行选择立项,为了更好的检验出品,深圳首店避开了人流旺盛的购物中心,选择了科学园的底商。店面设计和装修完全交由韩国知名设计师千载龙执行,因为对细节的不断磨合,装修期长达半年,90%的用具亲自从韩国采购回来,在此期间菜品制作、原料选取,产品包装、客群定位等,所有细节都经历了客来滋的两位创始人——王品石和金甲哲反复斟酌和无数次推倒重来。

王品石先生是喜悦滑冰场的创始人,也是大陆地区商业地产领域的知名人士。滑冰场是购物中心的配套业态,这一业态的经营难度促使他更多地思考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以及消费行为。经过十余年与购物中心的工作交集,不仅谙熟业态配比组合、品牌落位、客群定位需求等专业知识,对于各品类品牌的定位方向思路也非常明晰,良好广泛的业内人脉关系也为客来滋品牌未来的拓展空间,与商业项目的可持续互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金甲哲先生是原韩餐连锁品牌汉拿山的副总裁,国内餐饮行业的精英人物。对餐饮业态的内部运行机制,比如菜品设计、出品质量控制、物流系统建设、消费需求的挖掘和满足、店面服务流程、运营管理以及成本核算等了如指掌,保证了客来滋在高翻台率以及高聚客力的情况下营运方面的井井有条,这也是大众点评上普遍对于客来滋的服务高度评价的基础。

购物中心的餐饮情结 篇4

餐饮业的特殊性在于餐饮业内部存在着较多类型的分化, 它受到不同的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购物中心的餐饮空间, 因其位于购物中心内, 所以其具有不同于独立的餐饮空间的自身特点。比如大型的购物中心可能包含有不止一种类型的餐饮空间形式, 它可能有档次很高的专供正餐的中、西餐餐厅, 也有各类快餐店、饮食街的存在。如若购物中心的规模比较小, 只有一家主力店和一家超市及其他一些辅助设施, 勉强可以达到购物中心的功能要求。这时如果配置的餐饮空间的规模过大、类型过多, 势必会造成前期建设的无计划投入, 商业运作比较困难, 后期资本将难以顺利收回。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1) 文献资料法。

收集与论文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和相关文献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阅读和整理, 强化论文理论依据与基础, 借鉴相关研究成果。

(2) 类型学比较研究法。

通过类型学比较研究法, 寻找不同类型购物中心餐饮空间的差异性, 以求得不同人群对餐饮空间的需求。

(3) 调查法。

对实例进行现场调研并收集资料, 对消费者进行访谈, 采用拍照、估算、测量等手法。

(4) 观察法。

通过现场观察, 掌握购物中心餐饮空间的使用者——人的行为因素, 如餐饮行为的方式、活动规律等, 获取可供研究分析的信息。现场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

1 昆明购物圈及餐厅类型分析

昆明市民和外地游客对城市中休闲消费场所的认知主要还是城市内部的繁华商圈, 因此休闲活动中很多都是围绕着这些地带展开的。

综合来看, 现今昆明主要的商圈分布如下。

本文选择市街中心的人群及餐饮空间进行分析。在该购物区的餐厅类型可以分为:正餐、快餐、特色餐饮等几种类型。

1.1 正餐餐厅

正餐餐厅的经营规模一般比较大, 其中中餐规模最大, 其他如西餐、日本料理等相对小一些。在购物中心里, 一般考虑人流的组织及购物中心自身品牌塑造问题, 要么不设正餐餐厅, 但要是有的话一般入住都会是有品牌的餐饮企业。因为正餐餐厅在购物中心的整体布局中一般大都位于一层主要或次要入口处, 用来吸引一些专程用餐的消费者, 可以给购物中心带来熙熙攘攘的人群。而档次太低的餐饮企业没有自身的品牌价值, 无法给购物中心带来附加效益, 加上其自身管理的松散, 往往会影响到购物中心的整体环境。同时, 由布局位置所决定的, 一般正餐餐饮所处的位置都是商业价值比较高的地方, 所以其租金也会高很多, 所以在购物中心招商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位于主要出入口附近的餐饮普遍都是高档餐饮空间的结果。这便是购物中心餐饮空间布置的特点之一。

1.2 快餐厅

快餐如肯德基、麦当劳等, 它们在每个购物中心设置的规模虽然不大, 但对市场的覆盖率非常高。任何一个购物中心都可以看到它们的招牌。因此, 这类餐饮模式在购物中心的餐饮布局中, 往往都是位于非常显眼的地方。购物中心的辐射范围非常大, 一个辐射商圈内动辄几十万人。选择专门来就餐的人多半是离购物中心较近的消费者。而大多数餐饮消费者, 其首要目的是来购物中心购物或休闲的, 所以他们会选择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生理上的疲劳感和饥饿感的就餐方式。而对于一个购物中心来说, 这样的消费者是占绝大多数的, 所以在购物中心发展过程中, 快餐伴随着它的发展也在发展, 始终都深受欢迎。

1.3 特色餐

在昆明, 特色餐表现为烧烤、米线、乳扇等小吃, 因此在昆明这些融合旅游性质的商圈会形成小吃城, 如祥云小吃街。在这里消费的人群通常以年轻人、外地游客居多, 这些人群到此, 不是以餐饮为消费目的, 因此, 耗时较少, 环境较为嘈杂。

2 滞留在购物中心人群行为分析

对昆明市内主要商圈的消费者进行调查, 20~32岁人群为休闲消费的主要群体。

2.1 以消费行为划分人群的分析

(1) 确定型消费行为

这类顾客进入商业综合体前已有明确的消费目标, 因此目光集中, 路线明确。

(2) 计划型消费行为

已形成需要, 准备消费。此类消费者在进入商业综合体前, 已有了消费的意向, 但消费目标还不甚明确, 他们处在半浏览状态。

(3) 未计划型消费行为——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人群

昆明是一个旅游城市, 很多的购物区也是旅游区, 比如金马碧鸡坊就融合了休闲、旅游、购物几种功能, 这类消费者进入商业综合体之前, 没有消费目标, 主要是以参观、游览和休闲为目的。在商业综合体各种信息和环境因素的刺激下, 产生消费欲, 进行突发性消费。

延长来客停留时间是提高消费率的一般方法, 根据购物中心统计资料文献证实, 顾客留在卖场的时间越长, 其花费越高, 因此购物中心如设有各种美食餐厅, 不但可吸引来客的注意, 并具有达到延长留客的效果。

2.2 就餐人群的分析

(1) 就餐人群的需要分析

生理需要 (解决饥饿和换换口味) 、心理需要 (调节心情) 和社会需要 (社交需要、庆祝) 。根据这三种需要对应相应的餐厅, 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几类:①快速型就餐行为如“麦当劳”等。这种餐饮空间对设计要求是简洁、大方, 没有过多过复杂的设计要求, 注重空间色彩的运用, 提高视觉与味觉的共鸣, 快速达到“果腹型”的消费;②温饱型就餐行为。泛指一般餐饮场所。这种餐饮空间对环境设计有一定要求, 要达到必需的就餐空间合理的空间分配方式。对于设计而言, 重点就在于各种空间尺寸的运用是否合理, 做到色彩的运用、材料的运用与尺度把握的协调性;③舒适型的就餐行为。这种就餐行为是将饮食文化、就餐环境作为生活的一种享受。不仅对食品的选择标准大大提高, 对餐饮环境设计也同样提出了高要求, 在设计中就会相应出现个性化的设计与装修, 营造特色空间环境, 简单的色彩和空间尺寸运用已无法满足环境的需要。重点在于特殊风格、特殊色彩和空间分隔共同利用的综合体现。

(2) 就餐人群的心理分析

①交往性心理。

宴会厅以全体参宴者的交往为目的。餐桌布置要利于人的交往应酬, 形成热烈氛围, 不要私密性。不必以边界来明确个人空间领域, 因此餐桌可四面临空, 均匀布置。

②观望性心理。

有些人观望性心理很强, 希望占据有利的位置以便能够更方便、全面地观看周围的景致。这种空间具有很强的开敞性, 通常位于空间的中心区域, 从空间处理手法上通常采取抬高地面的方式。

③私密性心理。

有些人就餐时私密性心理很强, 喜欢安静, 不希望被别人打扰, 不想与更多的人交往, 这时可以利用屏风、镂空的隔断、较高的绿化植物、水体等进行空间分隔, 满足私密性的要求。如荷塘月色酒店, 利用了很多的水体和植物分隔了大大小小的不同空间, 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④“边界”心理。

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提出了颇有特色的“边界效应”理论。德克·德·琼治对餐厅和咖啡馆中的座位选择进行了专题研究后发现, 有靠背或靠墙的餐椅以及能综观全局的座位比别的座位受欢迎。其中, 靠窗的座位尤其受欢迎。因为在那里室内外空间可尽收眼底。许多客人——无论是散客还是团体客人, 都明确表示不喜欢餐厅中间的桌子。希望尽可能得到靠墙的座位。可见, 在餐饮空间划分时, 应以垂直的实体尽量围合出各种有边界的餐饮空间, 使每个餐桌至少有一侧能依托于某个垂直实体, 如窗、墙、隔断、靠背、花池、绿化、水体、栏杆、灯柱等, 应尽量减少四面临空的餐桌, 这是高质量的餐饮空间所共有的特征。

(3) 就餐人群的心理对空间的需求

空间设计要通过空间组合或空间关系传递感受给人, 取得与人的感情共鸣。这一内容反映着设计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把握使用者的情感需求主要的方面就是把握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①距离与空间。

个人的领域感和人和人交流之间的空间距离是人基本的心理感受。人在室内的环境中活动, 一般都是喜欢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妨碍, 活动主体有其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范围区域, 不希望被外来的人与物打破。例如在就餐时, 等候的人如果看着就餐者吃饭就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感受。因此, 不同的餐饮空间有不同的活动范围, 需要划分不同的领域。在餐饮环境中, 人除了自身活动外还需要与其他人进行人际交流或者发生各种人际接触, 在这时所需要的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就需要通盘考虑。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接触对象上有所区别, 在空间距离上也各有差异。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关系的距离, 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

②安全感与空间。

安全感指的是具有心理依托的安全感。在大型室内空间中, 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 从心理感受来说, 并不是越开阔、越宽广越好, 人们通常愿意聚集在有所依托的物体, 在餐饮空间的等候空间或者停留空间, 人们并不较多地停留在接近就餐区的空间范围内, 而是更愿意待在柱子边或者观赏物旁边, 人群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有场景的柱子附近, 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空间私密性与心理选择的尽端趋向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 私密性则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私密性在餐饮环境特殊的场合中要求更为突出。在人们选择空间时, 如果允许他们首先选择, 由于空间尽端相对地较少受到干扰, 心理上会相对选择尽端的位置。在餐饮环境中, 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 相对地人们最不愿意选择靠近门口处以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 而愿意选择餐厅中靠墙坐的设置。在快餐厅的设置中, 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 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需求。

③从众心理与空间。

“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 通俗的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 , 大家都这么认为, 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 我也就跟着这么做。从众心理实质上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受某个群体的影响, 最终放弃自己的意见, 转变原有的态度, 采取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现象。在餐饮环境中, 有时也会出现这种“从众心理”。很多人会选择人多开敞的空间位置。

④趋光性与空间。

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流动时, 人有向光的习性, 故有趋向明亮方向和开敞空间的本能。这种心理和行为现象提示设计者在创造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时, 首先应注意空间与照明等的导向, 标志与文字的引导也很重要。

⑤空间形状的心理暗示。

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 其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波浪型的空间形状给人产生动感和柔和感, 而重复的菱形等又给人激烈尖锐的感觉, 不同的空间形状带给人的空间感受不同, 也影响着餐饮环境中人的就餐心情。

餐饮环境的常用的空间形状有下面几种:①正方形空间, 给人以安稳、简朴、郑重的感觉;长方形空间, 给人以平稳、舒展和简洁的感觉, 空间的方向性和导向性。②三角形 (锥形) 空间, 三角形平面给人以变化、交错和多向性的感觉。除等边三角形外, 其他则又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而作为锥体空间则给人以稳固、永久和向上的感受, 同时在情感上带有崇高、庄严和神秘的色彩。③圆形 (球体) 空间, 给人以明确的中心感和向心力, 柔和而平稳, 充满着封闭、丰富和内向的感受。④不规则形空间, 给人以不明确、不确定、难以把握和识别的混乱感觉。⑤自由形空间, 给人以自然、随便和抒情的感受, 在与直线型形态和戏剧型形态的对比中更能突出自己的内涵与特色。

3 空间设计的法则

3.1 运用扬与抑的法则

餐饮空间的一切环境及设备都是为人服务、为进餐者服务、使人吃饭时心情舒畅的, 所以各种装饰元素要让人愉快。利用扬与抑的对比手法, 突出主体。如通往主餐饮空间的通道, 不宜过多装饰, 光线亦可暗些。引导宾客迅速通过走道, 进入宽敞明快的主餐饮空间。使人顿觉开明, 增加了吸引力和舒适感。

3.2 运用虚与实, 动与静的法则

如墙面是实, 窗孔是虚, 虚者可通风透光。四壁是实, 中室是虚, 虚处可安排宴席。席面是实, 走菜路线是虚, 虚处可以上菜。足见虚之重要。但虚是为了用, 倘用得不充分就造成浪费, 或产生空旷孤寂等不快之感;动与静是相对比较的关系。人与席面, 人是动的;席面与餐厅, 席面是动的。门窗与墙壁, 门窗是动的。动静相辅相成, 方有生气。

4 结 论

昆明市休闲消费型的餐饮空间, 再度彰显了人们慵懒但不固执的一面, 对美食的接纳也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本文着重结合购物中心内消费的人群心理需求对餐饮空间的布局方式做了简单的探讨。因为购物中心在国内的发展处于上升期, 购物中心的餐厅设计有很多形式还处于探索阶段, 所以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昆明购物中心区, 老房子数量较多, 加以利用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以昆明走廊为例, 改建成为的LOFT风格代表着追求精神自由的前沿文化, 并且有着开敞灵活、高大开敞的空间, 水平向没有墙体和固定布局, 竖向也可根据需要形成夹层、半夹层的上下双层复式结构, 或者完全开敞。强调空间的流动性、开放性、透明性, 减少私密程度。另外, 在调研中发现, 在昆明购物中心, 用餐时间段内, 等候就餐的人数较多, 通常都是在餐厅门口简单的摆放坐椅供等候的人就座, 基于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 在餐厅的等候区可以做一定的改进。

总之, 要结合人们心理行为对餐饮空间的要求, 并充分考虑人们在餐饮空间休闲消费的“3D”要求, 即“Delicious (美味) ”、“Distinctive (特色) ”和“Delight (愉快) ”, 设计才能做到尽可能的合情合理。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索斯沃斯, 伊万.本.约瑟夫.街道与城镇的形成[M].李凌虹,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3][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 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施工图的预算下一篇:科技社团社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