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情结抒情散文

2024-06-25

向日葵情结抒情散文(精选10篇)

向日葵情结抒情散文 篇1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有幸参加中华巴渠文化千里行——走进红军之乡清溪镇文化采风活动。这次活动由达州市诗词协会、达州市作协,宣汉县文联、作协以及清溪镇党委政府等单位联合组织。

我们乘坐的中巴车由县城出发,穿过近年新建的明月大桥,欢快的行驶在宽阔的标美泥青路上,不到一个小时,已经站在了宏文校的操场上!我竟像久别的游子重回故里!

蓝天白云下,工字楼顶“承王老风范,传红军精神”十个红色的大字非常醒目,楼前的花坛里,矗立着王维舟塑像,我们深深的鞠躬表达敬意。操场边的一排整齐的垂柳,随风摇曳,新建的校舍整洁美丽,建筑工地也井然有序。

在芦苇草堂开座谈会的时候,我从宣传片中了解到,江口电站建成后,清溪镇处于库区尾端,由于后河、清溪河交叉入湖,将其辖区隔为“一湖三地”,颇有江南水乡的情调。清溪近年的农业、交通建设、城镇建设、乡镇企业都取得了飞跃发展,正在打造红色文化旅游重镇。

流连在这片亲切的土地上,我的内心充满温馨,思绪随着那雄壮的翠色山峦回溯往事,我怎样向我爱的清溪倾述衷肠呢!

与清溪的缘分,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同学旭时任宏文校团委书记。在具有世界意义的三八妇女节,我赶上早班车,风尘仆仆的踏上了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

旭带我参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创建的工字楼,也去了王家坝王老的故居。讲述学校的光荣传统:1904年,王维舟的兄长王佐卿创办该校,开办之初以老街上的古庙为校舍。1923年初王维舟接任校长后,将校舍迁往场镇对岸的清溪寺,集资兴建“工字”形校舍,寓意学校教育面向工农,为工农服务。同年秋天,王老吸收冉海昉、冉雨生等进步青年,在清溪木鱼山创建清溪共产主义小组,系川东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点燃了宣汉的革命火种。至1927年建立中共宣汉共产主义小组,他们发展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上百人,后来都成为川东革命和川东游击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为红三十三军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让我心潮澎湃,肃然起敬。这时候初升的阳光正洒向做课间操的孩子们,运动员进行曲的旋律回荡在青山绿水间。多年以后,每当我听见这曲调,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副潮气蓬勃的画面。

素称宣汉四大名山之一的四王山,山势巍峨险峻,绿意盎然。旭陪我登山,一路呼吸着植物散发的清新,耳畔鸟儿争先恐后歌唱,不知名的野花悄悄的展示着风姿,偶尔还有惊慌的野兔,飞快的逃离我们的视线。汗流浃背也不感觉累。到了山顶,一副美丽的风景画映入眼帘: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像给大地母亲穿上新装,场镇、村落孩子般静静的在她怀抱中,炊烟袅袅,道路从横交错,而河流则像绿色的飘带柔柔的滋润着万物生灵。

夕阳的余辉洒在清溪河上,像长长的金色水袖在熠熠飘舞。岸边芦苇倒映在清且涟漪的河水里,鱼儿悠闲的在水草、鹅卵石间游来游去。最让我惊奇的是,调皮的鱼儿居然跃出水面,像在练习三级跳。

夜幕降临的时候,躺在大石盘上,望着漫天的繁星,蛙声、蛐蛐声此起彼伏,偶尔还远远的传来几声狗叫。这是大自然弹奏的最美妙的音乐,让人达到忘我的境界。突然,旭从芦苇丛出来,学着英国绅士,单腿跪下,用一枚狗尾草戒指向我求婚。那浪漫美好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我爱上了清溪,也爱上了她清贫却优秀的儿子!美好的感觉平时是沉睡的,一旦醒来,它是那么的明媚靓丽,充满诗情画意。

小家是温馨的,一个人却是孤独的,我强烈要求旭回县城工作,可是他仍然留在宏文校,领导同事们称赞他发扬艰苦朴素的红军精神。20年后旭调离清溪,还是依依不舍。那天春雨绵绵,我们坐着打鱼的小船,撑着伞,在青山绿水间穿行三个多小时,才回到县城。

再次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感受到她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的脉动,我由衷的祝愿清溪的明天更加美好!

像向日葵一样生活抒情作文 篇2

生活,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约束。如同探险般有趣神秘,时而欢笑,时而哭泣,一但开始,便无法回头。我们要紧紧握住命运的钥匙,掌控自己的生活,让生活如同向日葵般美好,阳光而又灿烂。在我家阳台上,长着一朵并不起眼的向日葵,它既没有月季艳丽,也没有茉莉的芬芳,可她却拥有它自己最阳光的生命。

向日葵身穿一件棕色带着麻点的衬衫,在衬衫上披着一件嫩黄色里带着一点橙色的外衣,脖子上挂着一串晶莹透亮的露珠项链,宛如春天的花仙子。一阵微风吹过,向日葵翩翩起舞,金黄的裙子随风飘动。不过,别看向日葵娇嫩无比,可她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永远面朝太阳,向着阳光微笑,对着微风哭泣。有一次,天有不测风云,原来晴空万里的天空一下子就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闪电和雷鸣似乎也接到了电报,撕啦,咚咚地唱起了歌儿,雨下了一天一夜,才喘了口气儿,我急忙跑去看我的.向日葵,呀!向日葵东倒西歪,好像已经奄奄一息了,正当我垂头丧气、想去给向日葵准备后事时,太阳出来了,原来东倒西歪的向日葵,面朝阳光。我想生活也是如此吧!当生活遇到困难,也请坚强抬起头,打起精神,将心中的希望注入生活吧,重新燃起你心中的火苗吧!

野花情结的散文 篇3

我对于野花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这种情结不能为一般人所理解,更不能为异性所理解。

这种情结源于童年。那时,我几乎天天提篮打猪草。要知道,地里除了长草也是长野花的,尤其田梗边的沟渠里,那沟渠里时常流淌着通往各个水稻地的汩汩水流。经水滋润,那沟渠两侧便长出无所动人心魄,惹人心怜的野花儿来。

好多野花在书上是见不到,在街上也是见不到的。只在那沟渠边,真是美极---小小的,细看那花瓣的构造,却是无一多余!

我曾不止一次的用眼细瞅过野花的“裙边”,那小小的裙边,非大自然之手,无以雕刻:很细小的,或圆或锥式的齿痕,把个小花边儿雕饰得那般精致!

我也曾不止一次地认真打量过我摘下来的小野花:天蓝色的、肉粉色的、浅紫色的、花色的等等。但是,我没有能力挑出合适的词汇去形容它们的美。

小的时候我常扎两个马尾巴。看到美极了的小野花,便忍不住摘几朵,夹进辫子里。花儿夹在辫子上,并无人去看,去欣赏。只是,自己知道辫子上有了花儿,心里美滋滋地:仿佛自己一下子美了起来!

长大后,发稍长的时候,我就爱买各种带花的.夹子或是发圈。见了有小碎花图案的裙子和衣服也都很喜欢。我的长相一点也不甜美,整个人也没有气质。她们说那样的服饰穿戴在我身上只会显得我更加俗气。

这使得我矛盾起来。这矛盾源自虚荣:我不希望被说成俗气。

我不能通过服饰来满足我对于小野花的喜爱,便只能藏在心里。然而,喜爱就是喜爱,有时是无法抑制的。终于我发现我可以通过袜子略微弥补我对小野花的喜爱---买来带小花的袜子。

妈妈还是姐姐或是其他人,我忘了,总之有一人告诉我:那样的袜子也俗气。

乡村情结散文 篇4

守着古老的乡村,生活;想着乡村的古老,老去。

――题记

少不更事时,羡慕做一个真正的城里人。自己的出生地――石臼,应该算是一个城镇吧!说城不城说乡不乡的。在城市的版图上,总觉得没有“一席之地”。所以一直以来,自己充其量算是“半个”城里人。如若说真正的城里女孩是“大家闺秀”,那么我,以及我生活的那个地方的女孩,勉强算是“小家碧玉”吧!

羡慕电影电视里那种香车豪宅、锦衣玉食的人生,以为那才是真正的上等人生活,以为那样的人才不枉红尘走一遭。而今,不惑之年,忽然羡慕起乡下人来,确切地说,是羡慕那些有着美好乡间记忆的人,羡慕他们曾拥有过的田园牧歌式的童年或少年时光。我甚至,甚至羡慕起山里人家或乡村人家的女儿。她们拥有大把大把鲜活的温暖的关于大自然的记忆啊!岁月走到中年的门槛,很多人不由自主怀念过去了。

乡村记忆,朴素、自然、生动,且经过岁月的沉淀,愈加唯美。而我的记忆呢?我的山矗立在哪里?我的水流向何方?任凭我苦思冥想,也总是大片大片的空白。而这空白,不是国画里刻意的留白,也不是诗词意境里的空旷渺远,是真的,真的一片虚无啊!每每想及,情绪就会无端抓狂。

不仅仅我,年少的女儿,竟然也有深深的“乡村情结”。当然,相较于我对于乡村的心灵皈依的情感,女儿更注重的不是乡村的精神内涵,而是物质――乡村特产。小家伙好吃,尤其喜欢吃玉米,一年四季吃不够,其次是地瓜、芋头、山栗子等。每每看她吃得津津有味、满面灿烂,便禁不住调侃她,生错了地方。倘若生在农村,是可以日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啊!她则歪歪头,作深思熟虑状,说:“妈妈我前生兴许是个农家女呢!”我不禁大笑,“还农家女呢!农家女不是光吃的呢!要干农活啊!”“妈妈,兴许前生我们也是母女,妈妈负责做农活,我呢?负责吃。”呵呵,母女的缘分还真深呢!

笑过后,我陷入了沉思。真的啊,为什么骨子里对乡村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呢?或许,前生我真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呢?陌上花开时节,缓缓走在田间地头,沐着从《诗经》里吹来的风,自是风雅无比吧!暮霭沉沉时候,看夕阳西下倦鸟回归,自是怅然若失吧!

其实,对于乡村,相较于女儿的“舌尖上的向往”,以及我的略显矫情的“情感上的皈依”,婆婆才是一个有真正“乡土情结”的人。婆婆是一个纯粹的乡下人,从出生到现在七十多岁的年纪了,一直生活在乡下。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婆婆是与土地最亲近的人,是土地最忠诚的“守护神”。她熟悉村里的每一块田地,知道哪块地肥,哪块地薄,知道哪块地适合种庄稼,哪块地适合种果树。她甚至摸过自家地里的任何一块土坷垃。曾经看到过,婆婆坐在自家田地上歇息时一脸陶醉的神情,用句时下流行的话来说,田地是婆婆最迷恋的生生世世的“情人”。所以,当她的孩子们一个个羽翼丰满,像小鸟一样一个个离开了乡村的家,到城里的屋檐下去讨生活了,婆婆,却像一只恋旧的老鸟,仍然日日守着村庄,守着她的旧巢。

几年前公公去世,老公考虑到婆婆年事已高,自己一个人在乡下,照顾起来多有不便,再者也想尽尽孝心,三番五次让婆婆来城里住。婆婆却是百般推辞,理由不外是自己腿脚还利索,生活事端自己能应付得来,再者口口声声强调自己不习惯城里的生活起居。僵持了一段时间,只得作罢。后来,老公从老家来人处得知,婆婆在给果树剪枝时从凳子上摔了下来,在家躺了一个多月。老公眼圈红红的,什么也没说,第二天就回了乡下老家,回来时,婆婆就大包小包的,跟着来了,像是把乡下整个家都搬来了。

老公用什么法子让一辈子都不肯离开土地半步的婆婆“乖乖”地跟来了呢?闲暇时跟婆婆聊天,方知事情的`原委。起初,任凭老公苦口婆心磨破了嘴说破了天,婆婆就是自顾自在小院子里忙活,喂她的鸡,喂她的鸭,脸上写就两个字“不去”。后来,老公使出了“杀手锏”――孩子!老公说,孩子想奶奶了,想得吃不下饭说不着觉的,说着说着,就有些声泪俱下了,最后就算是哀求了,说您就是不打算长住下去,去住一段时间,也算是安慰孩子那颗想奶奶的心啊。这下,婆婆受不了了,对城里孙女的万般惦念,让“九头牛”也拉不离土地的婆婆“就范”了。

婆婆就这样,暂时住下了。婆婆,起初也是很高兴的。儿女膝下承欢,想来这是老年人的晚年之福啊,修都修不来呢!相较于那些农村老人凄凉的晚景,儿女孝顺,家庭和睦,婆婆应该是心满意足的。一天,两天,三天……日子,继续如流水一样缓缓流淌;生活,恢复了应有的秩序。可不经意间,我发现,婆婆好像变了,变得话少了,语调低了,神情也黯淡了不少。除了吃饭,睡觉,电视也不看,大多时间就一个人呆呆地坐着。只有孩子放学回家的时候,婆婆才是一脸的喜色,腿脚也轻快了不少。悄悄说与老公听,说妈可能想家了。老公一脸“不屑”,想家?那个家徒四壁的家有什么可想的呢?父亲已经去世了,那个家里冬天除了呼啸的风还能有什么呢?兴许,妈是寂寞了,有时间陪妈多聊聊天,多逛逛商场吧!我于是,在尽量做好贤妻良母的角色外,尽力做一个好儿媳。

“妈,我给你讲讲单位的事吧!”尽管上了一天课,我有些口干舌燥。

“妈,我帮你推拿推拿吧!”尽管由于职业所致,我肩周、颈椎、腰椎都不好。

“妈,我领你出去转转吧!城里的夜景很美的。”尽管劳累了一周,我最大的奢望,就是什么也不想,慵懒地在床上躺着。

……

渐渐地,我发现,婆婆愈发消沉颓靡下去。婆婆,是否把魂魄留在了那片生她养她的地方了呢?我忽然有种没来由的预感。

那日下班回家,家里静悄悄的,老公一个人坐在沙发上,耷拉着头。“妈呢?”婆婆在的日子,我习惯了这样的问话。“妈,走了。”老公抬起头,目光有些落寞。“走了?”仿佛不愿相信似的,我每个房间仔仔细细都去找寻了一遍,连厨房和卫生间也没放过。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仿佛还残留着婆婆的气息,但婆婆呢?我直直得坐了下去。

“为什么不极力挽留?为什么不等我和孩子回来?”我一时间有些恍惚。婆婆像中国千百万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样,如广袤的土地一样,性情宽厚,朴实坚韧,对于婆婆,我有着不是母女胜似母女的感情。

“妈说就不等你们了,看到你们她担心就走不成了。”老公又低下了头,声音里夹杂着哭腔。他是个孝子。

一时间,我们都不再言语了,房间里瞬间沉寂下来。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的声音又幽幽响起来,“妈说这段时间看到我们和和睦睦的样子,她知足了,也放心了,她想念乡下的一切了,所以执意要回去了。只是,我不明白,乡下有什么呢?如此勾魂夺魄的,吸引着妈弃我们而去。”

其实,我是知道婆婆念想什么的。女儿对我说过,奶奶说她想念乡下的夜晚,静谧,温馨。天气晴好的时候,可以看到满天星星;她想念乡间的风,风中夹杂着花香、草香,还有泥土的香味;她想念乡下的那一缕缕袅袅炊烟,那一声声鸡鸣狗吠,那一句句邻里乡亲的家长里短……哦,想来婆婆是怀念那有着浓郁乡村气息的一切了啊!乡村,有着婆婆生命最原始的味道。或许,她只有回到了乡村,回到了那片她赖以生存的土地,她才觉得生命有迹可循,那是她的根之所系、魂之所依啊!

......

想来,我,以及许许多多如我一样,日益穿梭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城市森林中”的人们,深深怀念着乡村,实际上是怀念一种乡村的味道,宁静,古朴,原始,自然,一如生命最初的味道。回到乡村,就是回到了生命最本真的时空。婆婆是幸福的吧!

守着古老的乡村,生活;想着乡村的古老,老去。那么我呢?女儿呢?好在,梦若在,心就在。亟不可待的,我想带着女儿,回到――乡村!

运河情结散文 篇5

我曾跋山涉水地去找寻远方绮丽的风景,却忘了来邂逅这身边触手可及的一场美丽,亦如人生此番种种的寻求中,亲情,友情和爱情也大抵都是如此吧,以为属于自己的爱会在远方某个未知的角落里,却总是习惯了去忽视眼前人给予的温暖!

——题记

昨天傍晚五点,一家三口一路幸福着,朝着古运河的方向前进,要去看传说中的花船,行至东关古渡时,已是暮霭沉沉,华灯初上了。虽身在扬州,却是第一次和古运河这样亲密接触,据说这是隋炀帝下江南时途经的地方,心中自有一种感慨无以名状,如果这个世间真的可以有一种方式来穿越,我也想穿越一下,在时间隧道里慢慢徜徉。

沿河的两岸已然站满了来观看花船的人们,大都三五成群,结伴而来,虽然花船还未行于此,但欢声笑语却如潮般涌动在了运河上,有个十七八岁的少女站在一株柳树下,耳朵上戴着耳麦,和电话那边的人在轻声地絮语,半晌竟“咯咯咯”地笑出了声来,那笑声清脆而嘹亮,让人忍不住回望,看见她的青春在四处飞扬!有两三个六七岁的孩子围在大人的臂膀下,嬉笑追逐,把那银铃般的笑声洒落在了河面上,我看见有碧波在荡漾!

间或看见一位坐着轮椅的老者,神情有点落寞,可能他是在伤悲自己不能像平常人一样可以自由地行走吧,连带她身旁的老伴神情也是那种淡淡的忧伤,让人看了忍不住心生怜缅。我不知道平常没有花船的时节中,这里会不会有这般热闹,我见到了有个背着吉他的年轻小伙子在弹唱,歌声深远而悠扬,他的眼睛不看任何人,但我却看见有月光在他的眸子里闪动,可能他是一个有着不同故事的人吧,想背着吉他在异乡流浪着,用歌声来演绎心中的爱与痛,我想只有在心中溢满感情的人,才能唱出那么动人心魄的曲子。有那么一刻,有一丝丝一缕缕的忧愁便会随着那歌声悄然萦绕上我的心房,让我在无限怅惘中,跌落进一片怅然的思绪里,忍不住热泪盈眶!

七点,沿河的两岸早已是霓虹闪烁,那五光十色的光影倒映在河面上,和着天穹上的.星辉闪烁出斑斓的光芒,如梦似幻!静下心来,隔着嘈杂的人声,也能听见那潺潺的流水声,如天籁般纯净!我是多想永远驻足在这里呀,将我那一颗在尘世里早已疲惫不堪的心,留在此间放逐,去找寻隋炀帝曾遗留在这里的足迹,去找寻他曾经遗留在这里的一场梦境,只是运河的水终究没有我多情,始终不愿停下它匆匆的步履,让我且歌且行!

宝贝非要走到前岸去,我知道前岸有卖卡通玩偶和电子玩具的,那忽闪忽闪的灯彩一直在诱惑着宝贝的眼睛和占有欲,在买了不到两分钟的电子表时,又嚷着要其他小朋友手里的东西,最后我提议大家交换着玩手中的玩具,这才罢休!

一晃,八点了,传说中的花船还没看见影子,于是提议去对面的东关街边逛边等,于是三人便行致古色古香的巷子里,发现满目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巷子的两侧都是个性鲜明的小店,琳琅满目的陈列着各种花色繁多的商品,有色彩艳丽的刺绣旗袍,在灯光下流光溢彩,有不知年代的古玩字画,泛着久远的气息,那捏糖人的老者,雪白的大胡子一直绵密至胸口,他就着那橘红色的灯光,在一根木棒上,娴熟地上下缠绕,浇注着粘稠的蜜糖,只转眼的功夫,你的眼前便会出现一幅“武松打虎”的画面,看得人眼花缭乱,让人忍不住发出啧啧的称赞!在沿街的小店里,宝贝喜欢随手挑些小玩艺攥在掌心里,不肯松开,只好一一买单,一路看见一两个小酒吧,里面的灯光是神秘而魅惑的,有音乐缓缓响起,刹那间便能穿透人心……这样的一条巷子,有些丽江的味道,让我忽然忍不住感慨:我曾跋山涉水地去找寻远方绮丽的风景,却忘了来邂逅这身边触手可及的一场美丽,亦如人生此番种种的寻求中,亲情,友情和爱情也大抵都是如此吧,以为属于自己的爱会在远方某个未知的角落里,却总是习惯了去忽视眼前人给予的温暖!

宝贝在经过了小小的兴奋后,已然显有睡意,不停地打哈欠,开始囔囔着要回家,我开玩笑说不回去了,今晚睡大马路上,她连连摇手说不能睡,说她怕冷,还有地上脏,哦,我可爱的宝贝,妈妈怎舍得让你风餐露宿呢!

博客情结散文 篇6

1、情人情结。

博客是迷人的。接近不惑之年了,却迷上了博客,有时想想,感觉自己对这事却难有不惑。自己搁笔多时,虽然有时有写的冲动,但有些想法一冒出,很快使这冲动消失殆尽。写给谁看,为谁而写。但这次结识了博客,却有一种激情在涌动。

再想想,这种激情可能是基于自己曾经爱耍笔杆子吧,而且是算比较勤奋耕耘的那种。曾经因了对神圣文学的爱好或痴迷,才有了一段“爬格子”的人生经历。

文字,在心里是一种情结!

记得,曾经有朋友来约稿,其实很可能只是顺便的一句客套话,表示记得我曾经是一个会文字的人。而我肯定是受宠若惊般的说些谢谢你们还记得我,我一定尽力之类的话。我有一个优良传统那就是比较较真,说过的话基本上都是会去实践的,所以就会真的如期交出我的文章。

至今仍记得,半年前,注册自己的敏思博客时,那份惊喜。蓝色基调的页面,一个吉他手在风中吟唱的大版幅画面,背景上有蝴蝶飞舞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这有一段文字,在这样漂亮而大气的网页上,有着我的名字,这是属于我的网络空间,没有理由不兴奋与喜欢,对我这个热爱文学的人。

我仿佛得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这个“仿佛”是基于星光一戈的一个比喻。

有朋友把文学比喻成情人的经典段子:对我们爱好文学的非职业作家来说,文学只能是情人关系。她基本具有这么几个特点:美丽,文学是美丽的,她是你心中的女神;喜欢。但并不朝朝暮暮,想她的时候,就与她亲密一番,平时不会老呆在一起,思念之情常有;不实际。她只能是精神层次的,不能给你当饭吃,也不会给你做饭吃……

我写博应该算得比较投入的人。从2月26日建博以来,一个月时间结束新手上路,步入小虾行列,再一个月博行,又上一个台阶至大虾,而由大虾升格为星级博客只用了短短的20天。7月底,在敏思震荡的日子,戴上资深博客的帽子。这时候,算算正好博了整整五个月了。

应该说,前面初级的进档,我是不费太多精力的,因为基本上靠吃存粮,贴的日志其实绝大多数是我过去陆陆续续发表的东西而已。我最初的想法,只是想把博客当成自己文字的电子文档罢了。原先,很多的文字存放比较乱,家里有、办公室有,有的搬家弄丢了。自己也没去统计到底丢了多少东西,而放在博里,有数据生成,可分门别类,而且是开放式的,不似过去是收藏式的,而且是种美丽的形态。渐渐地,我在与博友的互动中,体会到了博客的魅力,慢慢地着了迷。

博客开始改变我的生活方式。

等我的100多篇存粮快吃完时,我开始了耕作。这个时候,我的博客网页不再是电子文档库了,而是自己的心灵家园了。家园嘛,总不能荒芜,不能失却打理。于是,每天都要到家里去看看,最好是能有新的贴子呈现,好让来家作客的朋友来品尝。

于是,晚上外出坐茶楼少了,卡拉OK少了,宵夜喝啤酒少了,麻将三打哈少了,更多的时间是呆在自己的网上家园,琢磨怎么装修才漂亮才有特色,构思着栏目的设置,尝试着其他功能键的应用,寻思着如何与人沟通互动等等。

于是,健身的时间由清晨改到下午,而把早晨的时间用来写作。这时候,头脑经过一夜的休息而特别地清醒,半个小时左右,就能把构思好的文章一气呵成写就。由于我的全拼打字速度慢,且打字写东西容易断思路,所以,我保持着用笔写的传统习惯。早上写东西也好,可以陪女儿一同学习了。

博客,你无疑在改变我的.生活,每天都要到网上走一趟,再晚的时间,也要悄悄溜进书房,轻轻合上房门,打开电脑,在不影响家人的休息的情况下,简单收拾一下网络家园。

直到有一天,女儿说,那电脑是你的第二个老婆呢。为什么?因为你一回家就是上网,电视都没看了,你老是陪着网络。其实,女儿说的第二个老婆是电脑和网络,我觉得准确的说应该是博客。

博客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随意随性写着。

文学爱好者还仅仅在基层还只是爱好者时,有意无意间,通过文字的展示,能够迅速的宣传自己,基本上成了扩大知名度的捷径。然而,有的人真正的名气大了或地位高了,这个时候写作起来就没有以往那般轻松自如了,既怕写出的东西被人家挑三拣四,又担心与这种名气和地位不相匹配;还顾忌给领导以错觉,觉得你只能写,而不能其他。仔细想想,这似乎是规律。有的文学大家,没有名气的时候,写作起来,伸缩自如,没有任何的约束和拘束。但成名成家之后,反而畏首畏尾,文章没有以前自然,装饰的痕迹比较明显。自然没有过去的好。而博客,却不存在这样的拘束。

曾经以为,文学对于我应该是有不解之缘的吧。那种喜欢应该是从骨子里发出的了。但是,这种看似刻骨铭心的喜爱,却怎么越来越象经历了婚姻的男人一样,对对方的感觉总是越来越平淡?

但是,进了博客之后,重新焕发了写文章的热情。因为,博客里的文字或文章,不一定是文学作品,可以是心灵的回音,可以是思想的交流。贴在博里的文字,没有不务正业之嫌,也不必在乎名气和地位的不相匹配,很是轻松。

在博里,得到了陌生人的点评与鼓励,结交了许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学习了知识和思想。觉得轻松,快乐,使我紧张工作之余的情绪得到调剂,这就够了。我们会顾忌生活的真实,但我们不必在意网络的虚拟。博客,它满足了我的文字情结。所以我爱写博,且乐此不疲。

2、母亲情结。

提及母亲,在我心中是永远的痛。

这或许是母亲的离去非生命自然的凋谢的缘故,她走的时候仅仅中年。是病魔夺去了本该尚存的生命。我因此而遗恨。

母亲的过早离去,让我十分怀念在母爱的天空下徜徉的短短的时光,让我至今回想与母亲在一起那段极其的珍贵的日子,让我感觉没有来得及长大来回报母亲的遗憾,这是我心里最大的缺憾。

一直以来,我都在怀念母亲,都在思考着何以回报。

在母亲辞别凡尘以后的里,在我与父亲的餐桌上,一直都为母亲摆放着一副碗筷。在心里,母亲就坐在我们父子之间,一天也没有离开过。

成家立业之际,以及我的每一个人生旅途当中的重大事项,首先想到的就是告知母亲,让她享受属于她的儿子也应该属于她的快乐。

星转斗移,我也有了自己的女儿。在为人之父之后,更能够体会到父母对儿女的爱。那是一种无私的爱,是无须回报的奉献。女儿稍大些的时候,总会很懂事地关心我,同情我,同情我年纪这么小就没有了妈妈。

时间的流逝,并未减少我对母亲的思念,并未减弱我对母亲的感情。相反,我一直在想,能否写些文字,写些怀念母亲的文章,来纪念母亲,告慰母亲。但是,尽管我陆续在写,却从来没有满意过自己的文字,我发现,任何的文字都难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深情。任何的文章形式,都不能承载母爱的伟大。因而,我的心里对母亲总是歉歉的,这无以回报的母爱!

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博客。这是一个可以寄托心灵的空间,这是一个虚拟却又真实的平台,这里有生命的跳动,这里有思想的灵光。

在我填写博客资料时,我突然间想到了母亲。那些经常萦绕在心里的关于亲近母亲跟母亲诉说的想法,使我顿觉要让母亲活在博客里的灵感突然闪过,于是,填上了“彭楠”这个名字。彭是母亲的姓氏,楠是男的谐音,是妈妈的儿子。

这里有两层涵义:一者儿子是母亲生命的延续,儿子在博客里的生命与思想,也是母亲的生命与思想通过儿子在延续,通过博客在延续。二者我愿为母亲而博,于是,我的博客说明里有了:我多么愿意,再创造一份奇迹,让你的腮上绯红而欢愉!

雨的情结散文 篇7

乌云越发的浓郁,空气愈发的闷热,一条条银蛇似的闪电,穿梭在乌云之中,撕裂浓墨般的夜空。狂风在猛烈的咆哮着,园中的树木在风中摇曳,枝条乱颤,树叶凌乱。

少倾,大粒的雨滴从天空中砸下来。打在窗玻璃上,噼啪之声恰似下冰雹般。天地间,昏暗混沌,唯有闪电时隐时现,风雨声盖过了喧嚣的闹市声。这是风和雨的舞台,是风和雨的地盘,是风和雨的世界,他们肆意地狂欢着,他们尽情的怒吼着。似睡醒的雄狮,展现着自己野性的力量;似陷入狂境的战士,在敌军包围中浴血奋战;似沉醉中的武者,招式大开大合。

窗沿落下的雨滴须臾之间连成了线,如一块流动着的.窗帘。凹凸不平的地面上,不一会儿就被雨水填满了。排水孔已是承受不住,亦被水淹没,压在水下。雨滴纷纷不绝的打在水?凼上,一个新的水纹,与交融上一个水纹,又被落下来的雨滴打乱了,杂乱中参着画意的美。

渐渐的,黑云淡了,风声小了,雨势柔了。风和雨雨带着无尽的眷恋,离开了他们的舞台,离开了这个全新的世界。

隔日,朝阳升起。看,风和雨的杰作!在他们的洗礼下,蓝天回来了,显示着真正的蓝;少了令人窒息的铅尘,空气变得清新洁净;土地龟裂的口子缝上了,湿润的泥土泛着黝黑的光泽。园中,一地的落红,随处可见的残枝败叶。他们剔去树上的枯枝,使经历住考验的绿叶绿的更加生动盎然,枝条更加韧劲。树叶上残留着昨夜的雨滴,恰如珍珠,在朝阳的映照下,发出柔和的光芒。树下的小草,也绿的愈加的鲜艳,似是要流出青草汁一样。微风浮动,小草便沐浴在稀稀落落的珍珠雨中。几只不知名的鸟雀在树林间穿梭,不时地发出几声悦耳的鸟鸣。鸟鸣,风划过树叶的“簌簌”声,源于自然的纯美的天籁之音!

喜欢雨中的世界,不论是霏霏的缠绵之雨,还是迅猛的狂暴之雨,模糊朦胧之样,似轻纱罩世。亦喜欢雨这个字眼。但更爱雨的滋味,意韵。

喜欢独自一人,踏在空街幽巷,徜徉漫步于细如丝多如牛毛的毛毛雨中。不打伞,任雨夹着细风,轻抚面庞。然后头发湿了,衣裤湿了,鞋子湿了,这不打紧。看着发梢的雨滴滴落,睫毛上的雨滴滴落,融进大地的怀抱。抑或有水珠顺着发丝,慢慢的滑过脸庞,丝丝凉意顿时让人神清气爽。这时候呀,雨是一只温柔的精灵,有着静水的灵气,安静,近人,温柔。她围着你,缠着你,在你眼前展现着她最美最温柔的一面:用细雨编织成网,网住整个世界,倾心的抚摸万物,洗去尘埃。

细雨适雨中信步徜徉,暴雨适急速奔跑。

也喜欢迅猛的暴雨,喜欢在雨中飞奔的快感。逆着风,迎着雨,雨借风势,迎面扑打。这时候,即使手中有伞,它也成为了累赘。所以,张开双手,放开腿脚,尽情的奔跑吧。雨点打在脸上,微微的生疼,可这算得了什么呢?没跑出几步,已然成了一个“落汤鸡”,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心中溢满了快乐,脸上绽放出一个浅浅的笑容。浅笑足矣,大笑太过张狂。这时候呀,雨化身成为一个野性十足的精灵,活跃,欢快,野性。她乘着风,忽急忽缓,如波浪般一浪推一浪。她拍打着树叶,树叶颤抖了;她拍打着纸条,树枝摇曳了:她拍打着花朵,花朵低头了。这美,充满着野性。

故乡的情结优美散文 篇8

往往明镜悲白发的时刻,我总怅望那轮遥遥的明月。思乡的情结,便缕缕郁结满腹的气量气度,怎么也化解不了。

同是一轮明月,归乡的日子,是满目标清辉,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客地的夜里,成了满地的乡愁,使人无精打采,心烦意乱。若干理也理不清的头绪,总在星星点点的发间,沟沟坎坎的额纹里孕育而出。

故乡哪,你古朴的平房还在,我红花细雨伞的岁月哪里去了?你葱茏的老榕树依是那么郁郁葱葱,我浪漫轻狂的小野马,又遗掉落在了何方?

日日又夜夜,都盼着江河的倒流,时光的回返,好让我心的一叶小舟,能顺风顺水重返桑梓的船埠。如日日聚焦大年夜大年夜不雅不雅园般,赓续再题写我儿时娃娃们的红楼好梦。

而今,面对满目标月辉,满地的苍凉,满腹的愁绪。多想,多想有声熟悉的乡音,于不知不觉间从背后传来,并直呼我儿时甜甜的乳名,再道一声美丽的纯粹。然而,无论我怎么反转展回身子来,照样满地的乡愁和满地的无奈。

同是桑梓那条涓涓清澈的小河,到了这里,就成了滚滚浑浊的江水。是时空的变革莫测,照样我的自作多情?然而,同一双眼光,红领巾的岁月已经不再了,同一双脚趾,小木屐的日子也已成了汗青,这可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为一折美丽动人的`故事,一曲优美动人的歌,我就如许一贯在等待着,等待着……

所以,我总欲望哪一天,能让我早早回归桑梓,再一次亲吻那块芳喷喷鼻的热土,再一次饱览那片绿油油的田园,也让叶落归根的情,凌晨安眠那块熟悉的地盘。

我的北京情结散文 篇9

我的老家在北京的南边大约有四百来公里,不远,也不太近。但是在二十四岁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北京。那个时候,北京给的我印象就是课本上的天安门和万里长城,要不就是那神秘而古老的故宫。可以说,我对北京的印象是纯粹而天真的,是心中最美丽的向往。

虽然我小时候没有去过北京,北京给我的信息却是铺天盖地的。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都住在北京城里,这些可都是经天纬地的伟人呀;戏匣子(收音机)里、报纸上也经常说着北京的消息,天天有,时时新。我感觉,那个时候的北京离我们很远,很远,可能是我这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的地方。

其实六岁那年,我是有机会去逛北京城的。我爷爷的姐姐也就是我老姑的女儿在解放前就嫁进了北京城,听说还嫁了一个老革命,死后还进了八宝山,日子过得还可以。我六岁那年,爷爷要进北京城去看望他的姐姐。我是爷爷的大孙子,爷爷也想带我去北京城见识一下,开阔一下眼界。爷爷反复地叮嘱我,叫我准备好,和他一起去北京。

那个时候,我们农村没有公共汽车,更没有私人跑交通的个体户。要去北京,得先在村里、公社里开好证明,再早早起床,去我们地区坐通往北京的汽车。那天,爷爷是凌晨四点钟就起了床,当他叫醒我,说要去北京时,我看了一下黑乎乎的天,对爷爷说,天太黑了,我不去北京了。说完,我就又倒下睡着了。

虽然过了好多年,爷爷还一直用这一句话来开我的玩话。爷爷生前经常说,呵呵,当年叫你去北京,你被叫醒了,用手揉了一下眼,说天太黑了,不去北京了,话一说完就倒在炕上呼呼地睡着了,呵呵,呵呵。我小时候,对当年的情况还有一点印象。随着年纪的增大,我对当年的情景印象就越来越模糊了。有的时候,我都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

我的进北京情节,在没有开花时,就烟消云散了。后来,我和众多的同龄人一样,开始了紧张而艰苦的求学生涯,开始了从农村到城里的长征。小学、初中、高中,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下来,对进北京这件事也早就束之高阁,无瑕顾及了。只是到了高三,我在县高中里,碰见了一个北京来的插班生韩勇。

韩勇说一口标准的北京话,儿语音特别显眼,和我们说的话差别很大。韩勇戴一副金边近视眼镜,脸很苍白,人也很瘦,平时和我们的话也不多,上完课就走出校门,回自己在县城大街边上租住的地方睡觉。韩勇说,你们住的宿舍也太脏了,哪有二十多人一起住在一大间房里的,那是人住的地方吗?!我才不敢去你们宿舍睡觉呢。

韩勇说的话叫我们吃惊非小,因为我们当地的农村人,一家子都是睡在一个土炕上的,自古如此。就是

我们上学回家,还是这么睡的`,韩勇怎么会这么说呢。韩勇说,在北京,孩子从小就睡在自己的房子里,不和父母一起睡的。听到这些,我大吃一惊,心里想,原来北京人是这么讲究呀。

韩勇还说,你们可能感觉你们的县高中不怎么样,可是在我们北京,你们学校的名气可非同小可。韩勇还说,他之所以跑了三四百公里来这里读书,是他爸妈通过熟人走门子、托关系才来到我们学校当插班生的,当个插班生可真的不容易。后来,我听说,韩勇的爸妈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在医院里好象都是主任级的。

因为我的学习还可以,帮韩勇讲过几道数学题,因此我曾经幸运地成为极少数被邀请进入韩勇宿舍的男生之一。我至今还记得,那是一个单间,就在县城十字大街边上,好象是个二楼,位置很繁华,是当时我们县城的中心区。虽然现在想起来,那个房间也不怎么样,可是在当时我的眼里,自己能够有一间房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里简直就是天堂。

韩勇的学习成绩很是一般,一考试,我们经常在总分上把他拉下二百来分。这个成绩按照我们河北的高考成绩,什么学校也上不了的。可是,韩勇却一点也不在乎,还说自己进步太大了,考上大学一点问题也没有。高考前一个月,韩勇被他的爸妈接回了北京,并一举考上了北京医学院,这个消息把我们班的全体同学惊了一个目瞪口呆。这样的好学校,我们尖子生也不一定能够考得上,而韩勇竟然能够考上了,太不可思异了。

后来我们才明白,原来我们河北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和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完全是两回事,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原来北京城里的孩子,比我们拥有多得多的特权。后来,我还听说韩勇大学毕业后去了德国留学,后来就回国做医疗器材生意,听说发了大财,是最早富起来的那一批人。再后来,就再也没有听说韩勇的消息了。

高考后,我去上海上大学,在我们班三十七个同学中就有三个北京同学,说话和韩勇的腔调完全一样,做派却各不相同。他们是三种性格、三种脾气、三种人品,一个孤傲,一个随和,一个好强,以至于就有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孤傲的,全班没有一个朋友,男女同学都烦他;随和的,和全班同学的关系都不错;好强的,在班里有多少朋友就不知道了。

三个北京同学的命运也各不相同。孤傲的那个,因为在大二旷课被开除了。这个同学一点也不可惜,因为他根本就不正干,绝对的一个泼皮无赖,据说现在德国流浪,音讯皆无。好强的那个,毕业后去中国公安大学教书,不久就辞职,当了律师,现在好象去加拿大陪孩子读书了,也没有什么联系了。

随和的那个,进大学一个月就因去外边饭店吃饭和一伙刚劳改回来的人打架,被学校记了四年的大过,在大学毕业前一个月,又因故与我班一个男同学打架被开除了,这个就十分可惜。因为我班的那个男同学本来就十分欠揍,人品太差。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个男生大学毕业不到一年,就因徇私枉法,收了人家的钱,被关进了班房。而这个被开除的同学,虽历经磨难,现在却也是事业有成,在全国各地开了十几个店,相当兴隆。

毕业后,我就来了海口,好象是来到了天边,离北京的距离是越来越远。可是真的没有想到,不到半年,我就有了去北京出差的机会,终于在一九九二年第一次进了北京。当时的北京,四处也是破破的、旧旧的、脏脏的、乱乱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第一次到达北京的晚上,我就喝醉了,醉了个一塌糊涂。我好象记得,第一次进北京,住的是京都饭店。

从此以后,我去北京的机会就越来越多了,也顺便逛了好多地方。北京的天安门、故宫、长城、十三陵、颐和园都已去过,可是,不论我逛多少地方,再也找不到那种童年时的感觉了。特别是近几年,北京的车越来越堵,人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污浊,雾霾越来越浓,环境越来越差,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薄。我感觉,现在的北京,早就不是我小时候一心向往的北京了。小时候的北京,早就悄悄地离我而去了。

特别是最近两年,我母亲去了北京,儿子也在北京读书,我进北京的频率越来越勤。这两年去北京的次数,几乎超过了前些年的总和。前几天我去了一趟北京,专门看母亲和儿子。可是,我没呆上几天,就感觉鼻子特别难受,头整天晕晕的难受,象喝醉了一样,一个劲地疼,连呼吸都感到困难。因为亲情使然,我还是咬着牙呆了几天,没有给母亲和儿子说。

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北京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既深爱又有恨,既熟悉又陌生,既向往又背离。我之所以仍然爱着北京,是因为北京城里有我的至亲,有我这一辈子永远也无法报答的人。我之所以恨北京,因为我对这个污染得如此厉害的城市越来越没有感觉了,因为它早就将我小时候的美好向往破坏得体无完肤、支离破碎。说实话,我对北京已经没有感觉了。

我是一个单纯而善良的人,小时候如此,长大后也如此。我喜欢读书,诸子百家,无所不喜;我也喜欢写作,各种文体,都会信笔乱来。但是,我有我的原则和底线,绝对不搞网恋,绝对不会异想天开。我喜欢我现在的生活,我也向往我心中的美好。平时有空闲的时候,我喜欢把我的所思所想付于笔端,在夜深人静时,洋洋洒洒,一蹴而就。

春节情结散文随笔 篇10

儿时,过年是我最美好的期待。

住在宣城,老家和县,外婆家又在芜湖,小小的我每到过年便要开始随父母三地奔波。妈妈总会在临行前一天为我准备好过年的新衣放在床边,临睡前不停地看着,想象自己穿上后美美的样子,兴奋得很久才入睡。第二天,一向贪睡的我早早便起来跟着爸妈出发了。那时我们通常先坐火车到马鞍山,然后再转汽车到和县。现在看来不过是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旅程,对我来说却像是出了趟远门,那是多么新奇和有趣。最喜欢坐火车靠窗户的那个座位,倚在窗前看着外面大片大片映入眼帘的农田、池塘或是农家小院。在转汽车轮渡过长江的`时候,我也不喜欢乖乖呆在车上,总是和爸爸一起下来,站在船边感受江水奔流、江风刮过,我一点儿也不觉得怕,不觉得冷。经过近一天的颠簸,终于快到家了,就能看到奶奶站在小院门口远远地张望,一直到把我们迎进家门,再端上一盆热水,让我们洗去一路的风尘和疲倦……

老家年饭吃得很早,年三十下午3、4点就放爆竹,开始吃年饭。我们这些孩子们热热闹闹地敬酒,长辈们就乐呵呵地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压岁钱,然后疼爱地摸着我们的头说:过年了,又长一岁了!压岁钱,无论多少,都是长辈们的心意,那兴奋之情真是无法言说。

每年团圆饭,不变的是那道老鸡汤,奶奶总充满怜爱地为我夹上一只鸡腿,因为我是家中最受疼爱的孩子,回来的次数又最少。我一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一份宠爱,后来随着妹妹们的相继出生长大,我的爱好转移为鸡翅,长辈们半开玩笑地说:“翅膀硬啦,想飞了。”我一直没能理解这句话包含的诸多不舍与牵挂,即便到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的眼里,我还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后来我上了大学,好在学校在芜湖,离家仅一个小时车程。每年寒假临近,同学之间不变的话题就是:“你买到票了吗?”“什么时候回家过年?”那时候如果有谁顺利买到了票,就会被投以羡慕的眼神,而那些车票没着落的人,总是在心里悬着。那时我们总是抱怨车太少,人太多,但为了回家过年,只要有车,还是会不顾一切奋力挤上那班回家的火车,因为它承载着我们对家的渴望和对年的期盼。

现在我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父母和我们住一起,但我和老公也时时牵挂远在河南的另一个家。每逢春节,这个家的两位老人,望眼欲穿地等着我们回去。农村里过年的氛围总是特别浓厚,走亲访友,格外热闹,也格外短暂。有一年临别时公婆送我们走时的场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公公用自行车后座带着我的孩子他们的孙子,我们提着大包小包默默地走着,一路上婆婆都强忍着自己的眼泪,没多说话,只是紧紧抓着孩子的小手,不停地裹紧孩子头上防风的围巾。我问宝宝:“我们走后,你想爷爷奶奶么?”刚会讲话的宝宝回答:“想!”我又问:“哪儿想?”宝宝奶声奶气地答:“心想……”那一刻,我看见婆婆眼里闪烁的泪花……

上一篇:空有两行泪不知为谁流抒情散文下一篇:初中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