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主义情结

2024-10-16

地方主义情结(精选11篇)

地方主义情结 篇1

李白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也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最杰出的代表。他的诗作,常常借助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以及排山倒海式的抒情手法,有力地彰显诗人那种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充满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华。读者所熟知的《蜀道难》和《梦游天姥吟留别》,无疑都是此类诗篇的代表作,诗人那种特有的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激情及其浪漫主义风格,都在诗中得到了集中而突出的体现。

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把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用奔放的笔触,为我们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宏伟壮丽的山水画卷,创造出一个惊险迷人的神话世界,读了令人振奋,耐人咀嚼,更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李白气势磅礴的大作如此,他的一些小诗也不乏这样的灵气,《月下独酌》(其一,下同)便是这簇浪花中的一朵。

这首诗(包括组诗中的另外三首),是诗人在长安做翰林供奉期间所写的抒怀之作。天宝元年,李白在友人的推荐下奉诏入京做了翰林供奉,直到三年后被“优诏罢遣”。这时的李白,表面看来很受皇帝器重,扬眉吐气,荣耀无比,但实际上他是被当作御用文人供人驱遣的:在皇帝身边写点华丽的新词,点缀一下升平,给宫廷增添一些乐趣,正所谓“但假其名,而无所职”。李白天才旷达,为人傲岸不羁,一生“不屈己,不干人”,曾有过“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远大抱负,以及“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的美好愿望,但是三年的翰林供奉生活对他来说,无异于一次沉重的打击和无情的摧残,并预示着这位天才诗人人生理想的彻底破灭。此时他内心的失望和痛苦是不言而喻的。不过李白毕竟是李白,他是诗仙,也是酒仙,更是一位豪放豁达之人,无论怎样的挫折他都能从容应对,无论多大的打击都不会把他击倒,《月下独酌》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在一个花香四溢的季节,一个月朗风清的夜晚,诗人带着一丝工作上的疲惫,一份人生的失落,更带着一壶老酒,然后在花团锦簇中自酌自饮。一个人饮酒怎么能尽兴呢?这时诗人想到了天上的明月:把明月邀下,连同多年来与自己不弃不离的影子,三个人一起岂不热闹。但是月亮和影子又怎么懂得饮酒呢?不要紧,要它们暂时陪伴而已,及时行乐,不要辜负这大好的时光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三人盛宴”开始了,不用说,诗人成了当然的主角。他载歌载舞,月亮和影子也紧紧追随在他的左右。从此他们醒时同饮同乐,醉时各自离去,不仅希望结成忘情的朋友,同时还把下一次的聚会选定在浩瀚无际的太空之上。

乍读此诗,你或许会觉得我们的这位诗人太过浪漫与潇洒,以至于有点不靠谱,或者令人感到好笑。但如果细读此诗,你就会觉得诗人内心深处有一种隐隐的酸楚甚至凄凉,让你怎么也笑不起来。李白性格豪爽,意气奔放,是个自信而又刚强的人,一有人生块垒他便以一种有别于他人的方式加以排遣,绝不会以“弱”示人。这就是李白,我们这位可敬的诗人。读懂了李白,也才有可能读懂他的诗作,从而读懂此篇。因此要鉴赏本诗首先就要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深入认识“明月”和“酒”这两个意象在诗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二是认真探究诗人是如何运用这两个意象作为有效的载体,然后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最终吟诵成篇,并把抒情推向高潮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毫无疑问,李白很喜欢酒,可以说酒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交游广泛,应酬频繁,送往迎来,几乎莫不与酒有着极大的关联。他的诗篇中,以酒命名的诗题俯拾皆是,如《对酒》《将进酒》《把酒问月》《对酒忆贺监》《金陵酒肆送别》《下终南山过斛斯山入宿置酒》《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以及《春山醉起言志》《山中与幽人对酌》《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等,都无不或直接或间接地透出了酒的影子。不仅如此,他还与一个酿酒老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并为其去世写下一首《哭宣城善酿纪叟》的悼亡诗,悲痛地说:“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二人之间的关系和李白的豪饮于此可见一斑。从抒情的动机来看,李白借助于他的杯中之物,一来可以把心中的喜悦之情发挥到极致,二来可以使胸中的种种不快得以化解。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中,“呼儿烹鸡酌美酒,儿童嬉笑牵人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诗人得意时内心世界的表露,在《将进酒》中,“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则是出于一种极度的失落或愤懑的倾泻,但二者又在一定程度上烘托出抒情主人公所特有的豪爽与率真。当然,《月下独酌》属于后者。

同样,李白也是很喜欢月的,因为明月皎洁,这是人类纯洁美好品质的象征。李白的字称太白,妹妹叫月圆,孩子的名字干脆就叫明月奴。更有传言,李白曾下水捉月,乔仲常还为此绘有《李白捉月图》,并配有蔡珪的一首题诗。由于喜欢月,诗人对月便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赞颂,诸如《初月》《关山月》《雨后望月》《把酒望月》《峨嵋山月歌》《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和《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等这些传世之作,都从不同的侧面对月进行了着力的描绘,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思。一句话,李白对酒与月的喜好是显而易见的,但他的这种感情又不能简单地用是否喜好来概括,因为这其中有着深层的蕴含甚或难以言状的隐衷。李白天生傲骨,清高脱俗,自然看不惯那些俗人的纷争,庸人的自扰,以及市侩小人对名和利的追逐,更不要说置身其中了。于是诗人就来个“月下独酌”,以此来淡忘当时社会的各种卑微、庸俗与丑恶,借以表达对摆脱社会羁绊、争取自由美好人生的强烈追求就成为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这正如蔡珪的题诗所说:“寒江觅得钓鱼船,月影江心月在天。世人不能容此老,画图常看水中仙。”可以看出《月下独酌》这首诗,感情饱满而真挚,格调热烈而奔放,其中虽不免有消极的成分,但消极之中却又不乏进取,感叹而不感伤,孤寂落寞之中又有几分超然与浪漫。

要鉴赏本诗,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这样几个问题:作品清新自然的艺术特色;诗中的浪漫主义因素;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历来的评家总是以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为评价其诗歌语言特色的至理名言。其实不仅仅在语言上,就是在其诗作的环境设置、意象的组合、联想与想象的运用和感情的抒发上,这种特色都有较充分的体现。比方说,此诗读罢会给人留下行云流水、微风拂过水面般的感觉,它的形成是那样的自然与熨帖,似顺手拈来却又浑然天成,没有任何刻意为之的痕迹。不可否认,这其中有语言的因素,但它又绝非单纯的语言问题。另外,在本诗的字里行间,浓郁的浪漫主色彩更是无庸置疑。花前月下漫步,已是很够浪漫了,但那多半是情侣们的浪漫;花前月下饮酒,那是文人们的浪漫,一般诗人都能做得到;假如与明月相邀,与影共舞,那定然是李白特有的浪漫;至于要以无边的宇宙为背景,将下一次的饮宴设定在遥远的太空,让浪漫的境界达到一个至极的高度,那这人更非李白莫属了。不难看出,自然的联想和想象是本诗的另一个显著特点。诗人以现实为基础,以理想为人生最高追求,由“花”而“春”,由“酒”而“歌”,而“舞”,然后再由“月下”到“云汉”,从而把浪漫主义表现手段推向颠峰,为淋漓尽致地抒发那种喷薄而出的浪漫主义激情蓄势。在李白的整个诗作中,《月下独酌》尽管是其中最普通的一篇,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它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说:李白“才气奔放,兴到笔随”;沈德潜《说诗晬语》这样形容:“太白落想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涛浪自涌,白云舒卷,从风变灭。”评价极为中肯而确当,它生动地说明了诗人卓越不凡的诗才,豪放飘逸的诗风,更形象地反映出诗中那化解不开的浪漫主义情结。这样高度的赞誉只适用于李白其人其诗,因为李白那样的诗才、诗风只属于他自己,别人无法与其分享。

参考文献

[1].喻守真, 唐诗三百首详析, 北京:中华书局, 1957年版。

[2].游国恩等, 中国文学史,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3].王瑶, 李白,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4年9月版。

[4].栾睿, 李白诗全集详注,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年8月版。

地方主义情结 篇2

岑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雄奇瑰丽,充满了英雄主义情结,代表了盛唐的时代风貌。

边塞诗是盛唐诗歌的主流,也成为了古代文学史上最动人心弦的乐章。其中引人注目的边塞诗人当推“诗雄”的岑参。岑参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为唐代诗人之冠。他的诗雄奇瑰丽,凝聚了浓郁的英雄主义情结,表现了积极进取的时代主旋律。

一、岑参的边塞诗饱含了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渴望

岑参出身于官僚家庭,他的曾祖父、伯祖父、堂伯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十岁左右,父亲去世,家道衰落,“早岁孤贫,能自砥砺,浏览史籍”(唐杜确《岑嘉州诗集序》),岑参希望有朝一日能重整家业。二十岁时到长安,献书求仕不成,遂漫游河朔。三十岁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这是八品下的职位,官卑禄微,岑参感到自己获取高位的愿望难以实现。

盛唐时期“壮武而柔文”,北方民族融合带来的尚武精神成为当时的时代风气,唐朝又重视以军功取士,鼓励知识分子投笔从戎,在沙场上建功立业。在尚武的社会风气和崇尚军功的时代环境的熏陶下,岑参对游侠精神怀有极高的热情,心中充溢着英雄主义的情愫,没有祖荫的他选择了投身边塞为进身之阶的人生道路。在岑参看来,报国与求功名并不矛盾,“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却人”(《送费子归武昌》)这些诗都反映了岑参渴望在边塞建功立业、获取功名的雄心壮志,洋溢着一种急于用世、乐观昂扬的精神风貌。

二、岑参的边塞诗充溢着雄壮的英雄气概

天宝八载(749年)岑参赴龟兹,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两年后回长安,这是岑参首次出塞。天宝十三载(754年)又赴北庭,任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次出塞,直至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才回朝,前后两次出塞共约六年时间。长时间纵马大漠戈壁的边塞生活,让岑参体会到国力的强大在防御外族侵略、保障国家安全上所起到的显著作用,所以岑参在诗中表现出对边塞战争充分的肯定和歌颂,洋溢着盛唐时代的民族自豪感和雄壮的英雄气概。岑参描写战争的盛大气势,歌颂将士的英勇无畏,使他的边塞诗具有一种雄浑壮丽的阳刚之美,充满了荡气回肠的英雄主义豪情,体现了盛唐奋进开拓的时代精神。

例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这是岑参奉送封常清出师西征而写的,但诗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担忧,只是热情地歌颂唐军将士在国难当头时不避艰险、报国杀敌的雄壮气势。茫茫雪海,莽莽沙漠,狂风怒吼,碎石乱飞,以及来势凶猛的匈奴骑兵,都有力地衬托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夜不脱甲,战戈相拨,风如刀割的出征场面,是将士军纪严明、不畏艰险的有力佐证。诗里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场面,但已充分地展示了胜利的必然,这样斗志高扬、意气风发、英勇顽强、坚忍不拔的正义之师,一定是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不同,它直接描写了唐军征战的壮烈场面,铠甲生光,吹笛伐鼓,三军大呼,白骨遍地,而将士们坚毅无畏,勇往直前,豪气冲天,全诗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代表了充满光芒和神采的盛唐之魂。

三、岑参的边塞诗浸透着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

岑参的边塞诗里虽然描写了边塞的酷寒、环境的恶劣和行军的艰难,但没有一丝悲叹和抱怨,更没有犹豫和畏缩,有的是将士们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意志、战斗的豪情和必胜的信念,他把边塞战争的残酷化为将士们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穷尽笔力描写狐裘不暖,锦衾透寒,铁衣难着,将军不能开弓的身体上的感受和“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边塞环境,通过这种带有异乡特色的环境描写,衬托出浓厚的离别之情,同时也是对将士们不怕寒苦的乐观精神的赞颂。再加上好似“千树万树梨花”的塞外八月飞雪,红旗与白雪形成鲜明对照的奇丽风光,使酷寒的塞外不仅没有肃杀萧瑟之感,反而有蓬勃生机、春意无限之奇,让全诗气势飞动,色彩艳丽,极具别致浪漫的美感,也在依依惜别的心情上点染了浓郁的奔放豪迈、积极奋发的情怀。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战争的艰辛和苦难,而是热烈和浪漫,因此,他的诗无论是歌颂将士们的昂扬斗志,还是诉说环境的艰难与战争的残酷,都那么雄伟壮烈、豪气冲天、积极浪漫,饱含着将士们以苦为乐、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将士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也是盛唐边塞诗之所以能代表盛唐之音的原因所在。

岑参的爱国精神使他的诗气吞山河,让那些斤斤计较私人感情的诗人黯然失色,在中国这么一个战争文学贫乏的国家,岑参的边塞诗以其英雄主义情结而独具魅力。

拓展阅读:岑参的代表作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4、《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陆游的素食主义情结 篇3

陆游为什么食素?素食是不是他长寿的根本原因?有些问题,是很难找到单一的肯定答案。至于陆游食素,人们猜测除了因为其家庭不够富裕,无肉可食等客观因素以外,还有可能与他的佛教情结有关,而并非他有超前意识,懂得绿色养生之道。陆游在诗歌中对乡间菜蔬的极尽赞美,既是他的精神需求,也是他的身体需求。年轻时也许只是一种尝试,到了后来极有可能是超然享受了。那些种植在房前屋后的五彩斑斓的菜蔬,看着就令人赏心悦目了,更何况一边观赏一边品尝了。

素食是讲究色、香、味、器等诸多要素的,只有真正爱上素食、懂得素食的人,才能真正品尝出其中的美妙,并且颐年养寿。

“放翁年来不肉食,盘箸未免犹豪奢。松桂软炊玉粒饭,醯酱自调银色茄。时招林下二三子,气压城中千百家。缓步横摩五经笥,风炉更试茶山茶。”读了这首诗,任何人所有的感觉器官都会被调动起来。诗歌的调教,让味蕾更加敏感,触觉更加丰富,感受更加美好。

陆游不满足于对绿色食品的享用,他还要亲自开辟菜园,广种菜蔬。在他看来,种菜是一种朴素的生活,更是高雅的体验,它既能自求自给,又能怡情娱人。俗话说得好,弯弯扁担不得断。只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便可延年益寿。对于身体虚弱者,大鱼大肉,反而消受不了,引起疾病缠身。

陆游晚年性情淡然,笃信佛教。他在《白发》诗中说:“清坐了无书可读,残年赖有佛堪依。君看世事皆虚幻,屏酒长斋岂必非!”他对佛教的理解可能更多地源自于对日常生活中菜蔬的体悟。可以这么说,佛教的悟化更加坚定了陆游的素食主义;更可以说,陆游是素食主义的最大受益者,在菜蔬的调理下,竟然活到许多文人无法企及的高寿。

地方主义情结 篇4

“对压迫者的圣母情结”[1]是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它揭示了作家创作背后的深层次心理动机, 反映了潜意识状态中的创作倾向。在作品中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第一, 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普遍流露出对底层苦难人民的极大同情与关注, 这与19世纪以前的众多作品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与进步。第二, 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圣母”式的人物, 表现了母性的宽容、仁爱与救赎。

“圣母”这一概念可追溯到早期基督教中的“圣母玛利亚”。据《圣经·新约全书》记载, 玛利亚是达味的后裔, 出生在拿撒勒, 与木匠若瑟许下婚约, 没有出嫁的玛利亚由“圣神感孕”而生耶稣, 后被尊称为“圣母玛利亚”。

圣母玛利亚是“圣神感孕”, 成为没有“原罪”的第一“受造物”。投射在人类社会中, 母亲是伟大与崇高的化身, 是宽恕和仁爱的代名词。“在人的灵魂走向至善至美的过程中, 重要的是信仰 (爱) 的引导。”[2]《神曲·炼狱》中也写到“玛利亚转动钥匙开启了崇高的爱”[3], (“玛利亚领受了天使向她传达的要她怀孕生救世主的使命, 天国就对人类敞开了, 将爱降临到了人间。因此说是玛利亚转动了钥匙, 开启了上帝的爱。”[3]) 这种角色所赋予的形象与概念长久地在人们意识中沉积并根深蒂固, 形成了对母性认知的哲学观, 这种观念发展到19世纪, 在西方现实主义作品中鲜明的确定与体现出来。

“圣母情结”可理解为“圣母情综”“圣母原型”。根据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 “情结[4]”又称“情综”, 指人的潜意识层次中的原始意象 (原型) 。“圣母玛利亚”形象是爱、仁慈和救赎的象征, 表现了对一切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和灵魂指引。在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 “圣母情结”集中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仁爱、善良、宽恕、救助等美好圣洁的意象和情感的渴求。结合19世纪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现实主义的演变, “圣母情结”这个概念又渗透了宗教、人道主义等思想。

因此“圣母情结”可理解为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作家在宗教神学、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背景影响下, 在创作中形成的以仁爱, 宽恕为基础, 关注人类共同命运和生存状态, 尤其是深刻同情和救助下层苦难人民的共通情感和普遍愿望。

“圣母情结”在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作品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 对底层人物的关注

第一, 对苦难儿童的同情和怜悯。儿童是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底层小人物和弱势群体的代表, 在表现对儿童生存状态关注方面,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有着一贯的悲悯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也使其“小说性质发生了一个彻底的革命” (马克思语) 。“狄更斯笔下的儿童主人公往往是天使的化身, 在污浊而冷酷的世界中保持着善良的天性”[5], 其关注苦难儿童命运的作品有《雾都孤儿》《奥列佛·退斯特》《小杜丽》等。他的代表作品《大卫·科波菲尔》, 是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 小说中描写了大卫·科波菲尔曲折的一生, 通过大卫的辛酸苦难的经历, 狄更斯再次展示了英国社会中孤儿的悲惨命运:寄宿学校虐待儿童的制度, 童工悲惨的生存境遇等。大卫这个形象集中体现了狄更斯深层次创作心理中的“圣母情结”, 狄更斯结合自身特殊的经历展示英国孤儿的现实生活。在他的小说里, 总是贯穿着对苦难儿童深深同情与怜悯, “圣母情结”的创作意识全面而深入地渗透到他的这部作品中。

第二, “圣母情结”还表现在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底层妇女的关注。代表作家与作品有列夫·托尔斯泰《复活》、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等。这一类底层妇女形象都具有忠厚、善良、淳朴的典型性格, 她们的苦难和不幸, 除了自身过失外, 更多是社会的压迫与黑暗所造成的。对这一类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底层妇女的真实描写, 表现了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的世界观、阶级观的巨大进步, 反映了对被压迫人民深刻的同情和救赎。

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复活》中塑造了一个典型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底层妇女形象玛丝洛娃。从她人生的三个阶段看来, 玛丝洛娃由天真纯朴, 美丽可爱的少女沦为底层的妓女, 再由妓女变成“苦役犯”。玛丝洛娃堕落、沉沦、流放的一步步悲惨命运是由罪恶的社会所造成的, 是社会的悲剧, 是被迫害被侮辱的下层妇女的悲剧。

《复活》中的玛丝洛娃形象是托尔斯泰第一次把普通人民身份的主人公写入其长篇小说中。从对玛丝洛娃苦难命运的描写到最后使她精神上复活, 反映了“小说对宗教式虚幻世界的追求与对现实中各种社会现象之实质的深刻洞察, 揭露与批判是共存的”[5], 同时也表现了托尔斯泰对这一类人物的深入观察和潜意识中的无限怜悯与救助之情。这是作者内心深处的宗教意识与“圣母情结”相互作用在文学中的反映, 也是作者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

哈代的《苔丝》中同样描写了底层妇女苔丝一生的悲惨命运, 纯洁的少女苔丝一次次被推进了痛苦的深渊, 以生命为代价换取了人生的短暂的欢愉。哈代通过描绘苔丝这个典型形象, 批判当时社会虚伪的道德风尚, 流露着对被侮辱损害的底层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在对人物命运的刻画中, 作家内心的怜悯与仁爱处处体现着, 小说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即表达了作者对人物肯定与同情。

(二) 塑造“圣母”式人物, 表现了母性的宽容、仁爱与救赎。

在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中, 塑造了一位像圣母玛利亚一样令人尊敬的女性简·爱。她的善良、包容和正值的品格, 感化了罗切斯特的固执, 冷漠与傲慢, 也深深感染了每一个读者。在小说中, 罗切斯特命运的犯戒、受罚、忏悔, 正是与简的宽容、仁爱相呼应, 深刻表现了简身上所具有的“圣母”救赎精神。而作者夏洛特·勃朗特, 在1845年11月18日给黑格的书信中曾说:“愿上帝特别留心保护你, 并赐给你特殊的祝福。”作为一个牧师的女儿, 浓郁的宗教情结意识已深深融入夏洛特·勃朗特创作的潜意识中。“圣母”式人物的塑造一方面是作家内心思想的流露, 另一方面又是对广大受众的感召和影响。

司汤达的《红与黑》中同样塑造了一位“圣母”式人物, 即德·雷纳夫人。与简·爱不同的是, 德·雷纳夫人是一个贵族妇女, 出身名门, 富有教养。但她没有贵族后裔的傲慢与势利, 反而充满了平等友善的民主的思想。她身上具有典型的“圣母”般的气质与性格:仁慈、善良、温柔, 富有同情心和广阔的胸襟。这同小说中于连的野心勃勃, 追求功名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德·雷纳夫人对于连的爱和关怀, 最终融化了野心控制下的冷酷的于连, 使他意识到只有真诚的爱才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珍贵的。作者司汤达塑造的德·雷纳夫人, 富有一种自我牺牲的广阔的胸襟, 她对于连的爱包含着母亲般的关怀。这种真诚无私的爱, 最终使于连在精神上获得救赎。作者司汤达在七岁时, 母亲去世, 由于长久对母亲的眷恋, 投射于他笔下的德·雷纳夫人形象, 便成了典型的“圣母”式人物。这个人物的塑造, 表现了母性的宽容、仁爱与救赎, 是作品最后主人公得到精神升华的重要原因, 也深刻表现了现实的主题。

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作家在其作品中充满了对下层苦难人民的怜悯与救赎, 这种“圣母情结”的表现有着深刻的创造心理与精神意识渊源, 同时也与宗教、社会、文化传统等因素紧密相关。寻究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量创作中所流露出的“圣母情结”, 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 从心理层面来看, “情结”这个概念的来源, 最早是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提出。他认为, “情结就是一组一组被压抑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的情绪性观念群, 它决定着我们的人格取向和发展动力, 并可以成为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6]“圣母情结”正是作家在19世纪现实主义思潮和人道主义发展的影响下, 以其对黑暗动荡的生存环境的深刻体验, 通过历时与共时的框架所形成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创作心理。这种创作倾向受到时代的驱动, 正如荣格谈艺术创作时说“他觉得自己在游泳, 但实际上却是一股伏流在推动着他”[7], 因而此处的“情结”是历史与当下语境共同创造出来的, 是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不应该把原型看做是心灵中完全洗好的照片, 而应该视它为一张有待于被经验 (也可以说是个体无意识) 冲洗的底片。”[4]“圣母情结”即是一张有待被经验冲洗的底片, 它潜藏于人的内心深处, 19世纪西方作家在现实黑暗中无意识的召唤起了这份“情结”。

第二, 从宗教渊源看, “宗教本身便是艺术, 因为宗教重在情感和想象, 一如艺术。宗教的热诚等于艺术的灵感;宗教的表现也就是艺术的表现”[8]。而基督信仰对西方人长久的艺术创作和精神结构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基督教中的仁爱与救赎的精神是一个“累积的传统”, “由于累积的传统所具有的那些材料构成了每一代人的超验信仰的基础”[9]。从宗教历史上看, 基督教中“圣母玛利亚”的光辉形象在塑造西方文化的传统和价值方面起着长久的作用。“圣母”所代表的仁爱、宽恕、救赎等观念已经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根深蒂固, 构成了西方社会道德观念的基础, 因而也深刻影响着作家艺术创作的思维意识。

第三, 从文学和文化史传统上看, 在古代的东西方神话中, 都有“母神”这一形象, 如中国远古的大地之母女娲和古希腊神话中的地母该亚。后圣经文学中圣母玛利亚的形象逐步确立。在此基础上, 关于“圣母”形象式的人物在文学作品中不断涌现。但丁《神曲》中的贝雅特丽齐, 歌德《浮士德》中的:“永恒的女性”[10]都表现了“圣母玛利亚”式的人物。她是爱的化身, 引导人类走向美好与永恒。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 这种内在沉淀的情感倾向和资本主义社会背景相碰击, 使得众多作家不满于现实, 将内心深处圣母般悲悯与救世的情怀投注于作品中, 从而在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中广泛而集中的体现出“圣母情结”的创作倾向。

第四, 从人道主义的发展看, 发源于14世纪后期的人道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法国大革命后, 资产阶级宣扬“平等、自由、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具体来说, “人道主义可以认为是一种道德观或伦理观, 即把人的全部价值置于现世的经验和关系的基础上, 并且把全部人类 (不分民族、种族或宗教) 在现世的幸福和自由, 以及经济、道德、文化等方面的进步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 主张在各个领域内实现言论自由和各项公民自由权”[11]。因此人道主义成为近代西方文化文明的重要元素。发展到19世纪, 这种精神意识逐步完善, 集中体现了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和人类自我幸福的追求。在文学领域, 19世纪的西方现实主义作家本着艺术以人为本的信念, 以人道之心来洞悉现实。而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激起了作家强烈的社会关切与救助之情。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 其作品中的愤慨与悲悯, 同情与关怀意识体现得尤为突出。

最后, 从社会背景方面来看, 随着19世纪机器化大生产的日益推广, 逐渐巩固的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使那些狂热反击资本主义的作家不得不开始冷静地关注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在追寻的过程中, 他们看到了资本主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看到了自身的真正处境, 同时更发现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下层民众。他们理想的自由与平等在现实中遭到彻底的破坏, 他们的基本价值观在现实中遭到颠覆。依据罗洛·梅的焦虑本体论, “焦虑是对人的存在的基本价值受到威胁的反应”[12]。在19世纪, 浪漫与理想的现实认知与信仰价值受到了重大挑战, 深信的社会基本价值受到威胁, 因此这些作家们产生了极度的焦虑感, 而在这种焦虑感的驱使下, 他们开始更关注于命运的维护, 以现实的目光寻求拯救苦难人民的良方。

以“仁爱, 怜悯, 救赎”为内涵的“圣母情结”反映了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开始更客观, 全面的观察社会, 对下层人民的苦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广泛而深刻地表现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社会下层人物的生存状态与命运成长, 表达了同情, 怜悯与救世的思想情感。真正体现了“文学是人的文学”这一观点, 关注大众的生存与命运使其作品产生了崇高的精神内涵, 因而产生了巨大的积极意义。

但另一方面, 他们在批判现实时往往未找出其罪恶产生的根源, 不去触动资产阶级私有制, “圣母情结”虽然看到了现实中被压迫者的悲惨生存境况, 却没认清悲惨状况的根源, 不赞成被压迫者起来推翻压迫者的制度, 企图用阶级调和与合作来代替工人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 并希望爱能战胜一切。这样的结果往往使得作家创作中产生立场的矛盾, 愿望与现实的冲突是许多作家都陷入无法自拔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论, 同时对苦难人民也有一定的欺骗作用, 不利于社会的革新。

参考文献

[1]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北京:北大出版社, 2003年。

[2]蒋承勇:《西方文学“两希”传统的文化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

[3][意大利]但丁:《神曲·天国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

[4][美]卡尔文·S·霍尔, 沃农·J·诺德拜 (合著) , 张月 (译) , 李小江 (校) :《荣格心理学纲要》。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 1987年。

[5]蒋承勇:《世界文学史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

[6]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8年。

[7][瑞士]C·G·荣格 (著) , 孔长安, 丁刚 (译) :《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年。

[8]朱维之, 《基督教与文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 1992年。

[9][加]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 (著) , 董江阳 (译) :《宗教的意义与终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年。

[10][德]歌德:《浮士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年。

[11][美]科利斯·拉蒙特 (著) , 贾高建等 (译) :《人道主义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0年。

关于情结的文章随笔:旧物情结 篇5

我听得出来,他的潜台词是,你还是一个“职业女性”,咋就这么不讲究?

我笑了,那种感觉我早已体会过了。突然雨住了,我拎着这把伞,看我的人不少,目光都显得很奇怪。黑色,不能折叠,而且很大很大,伞柄手握的地方已经褪了色,成了斑斑驳驳的暗灰色。

可我,就是不忍心将它束之高阁或丢弃。

当初买这把伞,就是看中它大它结实,可以将我们母子二人完全遮住。而今,那个抱着我的双腿哭泣的小男孩已经一米七五高出了我一头。也不再我只给一个手指头就仰脸看着我傻笑,而后屁颠屁颠任由我带着他四处走动了。而今,和我一起出门,他就显得有点难为情。他更愿意和一群哥们瞎逛。

带着这把伞,就如同和他在一起。对我,也算些许的慰藉吧。恍惚间,往事清晰如昨——

风中雨里,我从幼儿园接他回家。让他打好伞,别淋湿了自己。很小很小的他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拼命将伞往前打,倾斜着高高举着。他想给我打,他不愿意妈妈被雨淋着。他太小太小了,伞虽然高举着,可伞前面的雨水正好淋到我的后背上,伞后面的雨水刚好淋在他后背上。是有一把伞,可我们母子常常都成了落汤鸡。

每每想起这类事情,我就觉得心里好温暖好温暖。

我依旧习惯用那把很豪放的大黑伞,尽管家里放着几把漂亮的折叠伞。我舍弃不了的,是伞下那些和儿子一起度过的日子,——即使曾经的磨难,也不忍遗忘!

那辆笨重的加重飞鸽自行车,漆掉得差不多了。六十多岁的婆婆一说出门就推它。事实上,多是推,很少骑。原因很简单:车子年代久了,又是横梁加重的,婆婆自己也已不是年轻时的身手与利索了。在我看来,那车子就是婆婆出门的负担。

可在婆婆眼里,它是什么呢?

婆婆说以前每次出门,都是公公骑着这辆车子带着她。她最早时还不会往后座上跳,公公就用脚撑在地上,等她坐稳了,自己再骑。在婆婆的讲述中,我走进了他们的过去。

公公在麦场教胆小的婆婆骑车子。公公边扶着自行车边陪婆婆说着话。婆婆一扭头,发现公公并没有扶车子,一惊,摔倒了。她先是嗔怒,继而心疼车子摔了,公公只是呵呵地笑着。

婆婆说公公劲很大,不太陡的坡就不让她下来,腰一弯,猛蹬一阵子,就上去了……

我明白了,为什么给婆婆换的斜梁轻便小自行车她一直不喜欢骑。婆婆不是喜欢推着笨重的老式自行车走路,她只是用那种形式来怀念和公公一起走过的岁月。或许,她一摸那辆自行车,已经逝去的公公就会浮现在眼前!

婆婆不能割舍的,是公公对自己的照顾,还是曾经的岁月?

旧物里包裹的是,是曾经岁月里的温情,或爱意。

作者:张亚凌

地方主义情结 篇6

关键词:女性主义 到灯塔去 弗吉尼亚·伍尔夫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位现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先驱与代表。她的童年一直生活在父亲的阴影里,长大后一直致力于为妇女争得与男性同等权利的斗争。就像她在其名著《自己的房间》中指出的那样,女性要想能够写作,首先必须有一个自己的房间。这个房间,既是一个物理上的概念,也可以代表一种心灵的空间。在这个房间里,女性可以思己之所思,写己之所欲,随心所欲。当然,作者所处年代还是一个男性占支配地位的年代,在那样的年代里,女性是没有经济与政治地位的;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处于一种臣服与被支配的地位。但这并不代表这个社会的女性没有争取自己权益的愿望。相反,伍尔夫笔下的拉姆齐夫人和画家莉莉这两个女性代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应了她们反对男权主义,争取社会认同的一种努力,而她们的努力最终也得到了以拉姆齐先生为代表的男性社会的认可。这当然也反应了作者伍尔夫对两性和谐的一种美好祝愿。

一 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与《到灯塔去》

西方传统的女性主义者认为,男性与女性是一种完全对立的关系,男性强化统治,女性追求自由,二者是一种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西方这种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不但割裂了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亲密关系,使二者长期处于对立状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权运动的发展。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她的《到灯塔去》中,则完全走出了这种思维桎梏。这部作品从表面上看,同样是以男人为中心,是男人订立了条约,统治了印度,控制了金融,显示了非凡的气魄;而女人则处于从属的地位,一切以男人马首是瞻。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能看到男人与女人性格上的相通之处。

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有两种主宰的力量,一种是男性因素,一种是女性因素;在男人的头脑里,是男性因素压倒了女性因素;在女性头脑里,是女性因素压倒了男性因素。

如果是前者,则显性特征表现为男性;而如果为后者,则表面特征表现为女性。一般来说,在每一个个体身上,这两种特性都同时具备;并且在特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伍尔夫的思想中,男性特质无非就是现实、理性和逻辑,而女性特质大致包括直觉、情感与本能,这两方面都是人类自身的偏激和不足。作为一个杰出的作家,她以自己的作品为蓝本,提出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两性同体思想。根据她的说法,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文学家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一性的创作,创作本身只有从精神与思想上达到两性的和谐与完美,才能打破传统性别偏见的制约,也才能创造出在意识形态与价值上都很杰出的作品来。伍尔夫反对 “雌雄对立”,主张男性和女性化性格特征的有机整合。她的作品往往就是在追求一种两性和睦相处的双性同体,而反对过分强调角色的性别意识。伍尔夫的这一思想,在其作品中,如《一间自己的屋子》、《奥兰多》、《到灯塔去》等中,都曾进行过深入的尝试与探索。本文试以《到灯塔去》为例,从不同角色出发,探讨、分析伍尔夫的这一思想。

二 拉姆齐夫人

《到灯塔去》中的拉姆齐夫人是男性眼中完美女人的化身。她尊敬丈夫、爱护子女,善解人意,贤良而又美丽;她以“像希腊雕塑”般的魅力,征服着占统治地位的男人的心。她以女性博大的宽容与同情,给所有周围的人带来天使般的温柔。在家庭与夫妻关系上,拉姆齐夫人一直把自己放在一种附属的、次要的地位,每当丈夫因才思枯竭,事业无成而感到失败与绝望的时候,她都会奉上自己的赞美与恭维。她每每给予丈夫“欢快的笑声,充沛的精力”,她以她的所作所为使丈夫 “确信他处于生活的中心,确信他是人们所需要的人物”。她不断给丈夫以保护,时时刻刻满足着他的虚荣心。每当丈夫需要她的时候,她都会“立即向空中迸发出一阵能量的甘霖……好像她体内蕴藏的全部能量正在被融化成力量。”而当丈夫心满意足地离开时,她则如“一朵盛开之后的残花一般……整个身躯精疲力竭地瘫软了。”但是,丈夫的快乐带给她无比成功的悸动与喜悦,她发现自己可以给丈夫带来慰藉,而对丈夫的安慰就是她存在的价值。可以说,这种价值是来自男性的一种认同,是女性主义的一种体现。

实际上,拉姆齐夫人并不仅仅是依靠在家庭中委曲求全来收获认同的,在她与客人们的交往中,她常常主动出击,担当掌控者的角色。

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有能力的中产阶级女性,拉姆齐夫人具有自己的抱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方面,世俗的男权社会注定她必须接受男性的挑衅,注定要受到来自于男性世界的排斥与打击;她的社会要求她把满足男性的要求看作是自己的义务,心甘情愿地为男性服务,在潜移默化中,她生命的全部就成了对丈夫无条件地顺从以及无怨无悔的自我牺牲;而另一方面,她也需要爱与被爱,也需要社会的认可,渴望成为有用之躯。而社会的世俗观念又决定了她不可能公开向男性社会提出挑战。所以当她在丈夫拉姆齐先生那里,发现自己身上具备无限的魅力和潜质时,就将自己的愿望与生活交际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对于每一位客人与邻居,她都提供最热心的帮助,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沐浴在她爱的光芒笼罩之下,她俨然成了人们心目中最圣洁的圣母玛利亚。而她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体会着一种操纵别人的快感。为了达到自己这种操纵的目的,满足自己内心的这种感觉,她把各怀心事的客人们召集在一起共进晚餐,“就像一位女王……居高临下望着他们……接受他们的顶礼膜拜。”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她觉得是自己赐给他们幸福与欢乐,她感到了一种力量的感召。而这种感觉,则是在她的丈夫那里完全体会不到的。“她像一只兀鹰一般在上空翱翔盘旋,像一面旗帜那样在喜悦的气氛中迎风飘扬……”。正是因为她的努力,人们才得以聚在一起,分享这幸福与欢乐。

三 画家莉莉

与温柔美丽的拉姆齐夫人不同,画家莉莉是一个反传统的人物。在一般男性看来,莉莉是一个很不讨人喜欢的人物。尽管实际上她远比拉姆齐夫人年轻得多,但在人们的眼里,她只是一个“有着中国人一般的小眼情,而且满脸皱纹”的老处女。在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里,在女为悦己者容的传统观念里,她简直一点优势都没有,但她并没有就此丧失信心,听任生活的摆布。相反,小说中的莉莉选择了勇敢地拿起画笔,通过自己的感悟来诠释周围的一切,展现自我。她也正是通过画画来找寻自卫的武器与反抗男权的途径,通过画画,莉莉渴望女性权益的欲望表露无疑。她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争取自身的权益,实现自己的价值。虽然塔莱斯声称:“女人可不会绘画,女人也不能写作”,“一年到头,她们从来也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女人利用她们所有的‘魅力’和愚蠢,把文明给搞得不成样子”。但莉莉并没因此而一蹶不振,虽然生活使她一次又一次的觉得“整个身躯像风中的玉米秆儿一般低头弯腰,需要巨大的、相当痛苦的努力,才能从这种谦卑的状态中重新直起腰杆。”但最终她还是一次又一次挺起了腰。作为一个女人,莉莉也希望和其他的女人一样,建立一个幸福的属于自己的家。但在世俗的压迫下,她最终选择了斗争。在男性世界里,她觉得自己就像大海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可能被打翻。这往往使她感到力不从心。她一直觉得“灾难和骚乱无时无刻不在向她逼近”。所以,“她必须不断地和概念与现实之间的可怕差距抗争,来保持她的勇气”,以便与这个世界斗争下去。

莉莉用她那独到而犀利的眼光,看到了拉姆齐夫人“只要是她想做的,她总是能够随心所欲,所向披靡”。在莉莉的眼里,拉姆齐夫人“就像一只振翅疾飞的鸟,一支直奔靶心的箭。是任性专横的。”天使般的拉姆齐夫人通过掌控别人来实现自己的欲望,使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从而变相地满足自己操纵生活的欲望。而莉莉则是通过自己的警惕与独到的观察力,努力地与这个社会抗争着,努力地表现着自我。

四 小儿子詹姆斯

詹姆斯是拉姆齐先生的小儿子。在他的眼里,父亲全然就是一个一本正经,没有父爱的暴君,他对父亲根本没有一点好感。对于母亲的气质与温柔,他却一直无限依恋,她就是他心目之中建立信任的天使。在小说的第一章中,当小詹姆斯吵着第二天要去看灯塔时,拉姆齐夫人出于对儿子的爱护说:“是的,当然,如果天气好的话”。虽然她当时并不确定明天一定是个好天气,母性的慈爱却给了儿子爱护和安慰。相反,拉姆齐先生只是生硬地告诉小詹姆斯明天天气不好,不可能到灯塔去,儿子去灯塔的愿望就这样被父亲打破了。在小詹姆斯的心目中,他的父亲只是一只拼命汲取母亲泉水的贪婪的鸟儿。而母亲则是一位温柔体贴,举止贤淑的好妈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在懵懵懂懂之中,他心灵的天平已经完全偏向了拉姆齐夫人,产生了一种对母亲的依赖与保护母亲的冲动。以致当他长大成人后在去灯塔的途中,还一直有一种冲动,想着“拿一把小刀刺父亲的心脏”。“要追踪和消灭他所谓的暴政和独裁———强迫别人干他们不愿意干的事情,剥夺他们说话的权利”。“似乎有一根绳子将他缚在那里,父亲给绳子打了结,他要想逃脱,只有拿起一把小刀,直刺……”

小说中的这些描写,都是作者伍尔夫反对男权,追求女性解放的一种表现。

五 拉姆齐先生

表面看来冷膜无情的拉姆齐先生,也并不是一直就是这样的。作为男性社会的一名哲学教授,他的冷漠与专横是注定的。他对妻子无限的占有欲与征服感,以及在儿子小的时候作为父亲的严厉与专制,使父子间长期以来一直横亘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但当他认为自己不可能达到期望的高度从而伤感的时候,他则又完全变成一个不懂世事的孩子,向妻子寻求鼓励和安慰。这一方面显示了拉姆齐先生对妻子的一种不可名状的认可,也显示了他对妻子的一种依赖。

在拉姆齐夫人死后,拉姆齐先生感到无限的悲痛与伤心。在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中,拉姆齐先生不知不觉地同时担当起了母亲的角色,在他身上不但融合了男女性格,而且走向了自身人格的完整。他最终认可了拉姆奇夫人的女性气质,并带领儿女们登上了灯塔,完成妻儿十年前的夙愿。他不再如以前那样刚愎自用,相反,在詹姆斯掌舵的时候,他连口夸儿子技术好。拉姆齐先生与儿子最终达成的和解正是男性社会与女性解放运动达成和解的一种体现。

实际上,无论是拉姆齐夫人这位传统的家庭妇女,还是莉莉这位一开始就要求独立自主的女画家,都是作者伍尔夫两性化特征的一种表现。在作者的眼里,人们一直在追求一种两性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在伍尔夫的小说中形成一种矛盾:一方面是一种性别意识的淡化;另一方面是女性传统与风格的彰显。这种矛盾在莉莉身上就体现为她在“战斗”中失去了女性气质中的温柔体贴,而这些也正是男权社会所造成的一种尴尬。小说最后通过父与子之间的和解消解了这种矛盾,从而使女性主义得到进一步升华。

参考文献:

[1] 查伦·斯普瑞特耐克:《生态女性主义建设性的重大贡献》,《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11期。

[2] 方亚中、张亚楠:《〈到灯塔去〉:雌雄同体》,《江汉论坛》,2007第7期。

[3] 弗吉尼亚·伍尔夫:《To the Lighthouse》,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 李云川:《天使与叛逆者》,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版。

[5] 刘亚波:《〈到灯塔去〉中俄狄浦斯情结初探》,《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1996年第7期。

[6] 沈渭菊:《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生态女性意识》,《甘肃高师学报》,2008年第13期。

[7] 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地方主义情结 篇7

一、英美文学作品中“浪漫主义”情结的定义与主题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可以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不管是从文学流派的产生和影响, 还是从其文学作品的思想和构建来说都可以证明, 而美国呢, 它是在此基础上取其中的精华所在, 并且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和当时社会的现状进行创造性的吸收和借鉴, 美国国民对变革社会的强烈渴望和对新生活的热情追求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来表现的。所以, 我们可以从美国文学作品中看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影子。我们可以从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中和一些理论中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对浪漫主义文学的最好解释, 浪漫主义的超自然主义的体现者是英国著名作家柯勒律治, 代表英国国教正统主义的是华兹华斯, 而雪莱就是无神论的精神主义, 那么司各特的作品就是可以表现出明显的对以往时代的缅怀, 这些作家和代表作品都可以充分表现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流色调亦或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题追求, 主要是不支持和批斗黑暗肮脏的现实社会, 追求的是一种自然、正义、表达积极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表达反对统治者的不满。相对于英国的浪漫主义作家, 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就是高举鲜明旗帜反对封建文化思想, 反对封面殖民主义思想, 追求浪漫主义情怀。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情结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十九世纪之前就已经出现, 英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 那时, 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姜自己的作为代替自己说话, 其作品主要是表达自己对“自我”内心深处情感的抒发和追求, 追求自己浓厚的情感的自然地宣泄, 这是一种张扬个性自由, 表达个性解放的诉求, 以破竹之势飞速捣毁英国近百年的文学大堤, 首先开辟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前例, 同时并掀起世界文学的大波, 从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文学的创作。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改变了英国原有的文学注重理性的传统, 把英国之前的问些更多的描述自然、突出理性的风向转变成了人们内心世界的关注, 浪漫主义作家开始描摹内心世界, 主要看中自我的情感抒发, 表达对自然地憧憬。在英国, 浪漫主义作家的层次也存在差别, 但是这些不同层次的浪漫主义作家在推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在其自己的作品中体现的是自己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强烈不满, 其作品主要表现愤世嫉俗的情节和主题;第二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的思想转变了, 关注“小我”——“大我”的转变, 逐渐的从一开始只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慢慢想人类思想启蒙的转变, 在其作品中主要体现出我渴望自由和民主, 在作品中主要传扬争取自由和民主的主题。

三、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在美国文学的历史上有一相当重要的文学流派——浪漫主义, 在美国一个文学的重要时期是从18世纪末一直到美国内战结束, 美国著名的《随笔》——欧文发表, 《叶草集》——惠特曼, 又开始到结束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作家, 影响众多作家和美国的传人, 因此, 在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兴盛的时期被称之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美国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 因为当时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具有显著地特征, 第一, 当时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表现出一种及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因为, 美国的大多数作家都是把自己的文学作品中的内容来体现他们的主观思想, 此类文学作品主要是着重于个人的感受和体验的抒发, 重视自我表现、重主管、轻私观的表现。第二, 从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内容上看侧重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这种描写方式主要是衬托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丑陋, 表现自身感知的美好;从作品创作方面来看, 他们主要是侧重于想象力, 用最富有想象力的文字表达自己真挚的情感, 崇尚自由, 用语都是纯朴自然的, 他们主要是喜欢运用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来突出作品主人公的超凡个性和异国情调。

四、英美浪漫主义文学情结的不同

英美两国的文学作品都表现出一种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节, 这种浪漫主义情节影响了国内外很多的作家, 还影响国内外众多的读者, 虽然英美表现的浪漫主义文学有很多的相似和相同之处, 但是其表现是不同的。

1、英美浪漫主义出现的时间、历史背景不同

在18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英国浪漫主义情怀的伊始, 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不少诗人都是运用文字的方式来观照现实, 从而反应人们对工业革命和社会的感知。当时的作者要把自己想要抒发的浪漫情怀和对现实社会的观照相互联系。在当时, 工业取代农业, 英国变为世界工厂, 城市化代替农村, 农民变成工人后的收入和付出成反比。在当时, 统治者贪得无厌, 不满足于现状进而大肆盘剥, 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的进行扩张, 造成人们的强烈不满。在当时, 浪漫主义诗人对当时社会环境有着强烈的不满, 在其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浓烈的浪漫主义情节。美国的浪漫主义情节开始于18世纪末到南北战争, 为什么说美国跟英国有很多相同之处?那是因为美国浪漫主义受到英国浪漫主义的影响。在当时, 因为美国有特殊的国内环境, 社会动荡, 地方运动不停, 所以, 在那一时期,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不仅要描写自然, 还要强调自然对人的作用, 因此, 美国的浪漫主义情怀有多样化的特点。

2、英美浪漫情结的流派不同

在英国,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主要分为两个流派, 即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 消极浪漫主义——“湖畔派”, 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的作品主要是以美丽的风景为主, 其作品的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宗法制下的乡村田园的美, 作品主要体现出他们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憎恨;与此相反的是积极浪漫主义, 积极浪漫主义代表的是充满社会气息, 作品主要表达出他们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和积极要求社会变革的思想, 积极浪漫主义的作家主要是希望更改当时的封建风机制度, 讴歌革命, 崇尚新生活。积极浪漫主义作家的态度是要乐观面对现实, 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社会和压力。消极浪漫主义作家对社会表现出的是失望, 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过多的是幻想世界的和平, 不愿意面对现实。美国浪漫主义作家主要是表现对任务性格的表达, 主要是强调人们要依赖自己不靠别人, 相信自己, 为人类团结和平事业做奋斗。

3、英国和美国的浪漫主义情结的定义和主题不同

英美两国的浪漫主义情节是不同, 英国浪漫主义情节不管是消极浪漫主义情节还是积极浪漫主义情节都否定现实, 主张追求浪漫。因为现实是非常伤感的, 越来越多的诗人都寄托在虚拟的世界或者是自己空想出来的不真实世界, 在这个不真实的世界中获得心灵的安慰, 所以, 英国浪漫主义情节在极大程度上表现出忧郁和苦难的主题。相对于英国来说, 美国的情况截然不同, 美国的浪漫主义情节是反传统的, 他们主要注重人的价值和诉求, 赞赏普通人, 因为他们不仅对英国浪漫主义情节的继承, 还能融入美国国土的特色和更新元素。从英美两国表达的主题方面看, 主要表现英国人的乐观和对现实社会的满意。

4、英美浪漫主义情结的表现特点不同

英国浪漫主义和美国浪漫主义的表现是不同的, 英国浪漫主义通常就是体现一种自然和想象的环境, 主要是反对那些古典主义, 因为古典主义主要着重于抒情,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注重音乐美。相对于英国浪漫主义来说, 美国的浪漫主义主要表现的是强调挣脱道德束缚, 提倡思想开放, 直到现在, 美国人们的性格特点依旧是自由开放的特点, 而英国人们还是保守的思想, 从英国举办伦敦奥运会可以看出, 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表现的是对工业文明和城市化的反思主题。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情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塑造了一系列的文化背景, 巧妙地描写了运用修辞手法, 使作品充满想象力, 这不仅代表这浪漫主义的奇幻, 还增强了故事的情节, 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洪婷.浅析19世纪的英美浪漫主义文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3) :92-93.

[2]杨文文.英美文学中浪漫主义情怀的比较[J].短篇小说 (原创版) , 2012 (17) :111-112.

[3]井卫华.《英美文学选读》辅导 (7) ——第三章浪漫主义时期 (续) [J].英语知识, 2001 (07) :26-27.

[4]金铖.如何理解英国浪漫主义小说刍议[J].文艺争鸣, 2012 (09) :149-151.

[5]隋荷.对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几点思考[J].世纪桥, 2009 (11) :41-42.

地方主义情结 篇8

关键词:西方现代主义雕塑,东方雕塑,东方情结

发端于古希腊、古罗马崇尚自然、科学的西方雕塑, 与起源于古印度、古中国等地追求神韵、意境的东方雕塑在表现形式、风格样式、精神表达等美学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而随着20世纪初西方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性”艺术思潮的兴起, 现代主义雕塑孕育而生, 在突破传统自觉意识的驱使下, 西方现代主义雕塑向具有异质特征的东方艺术样式、观念借鉴, 分别从视觉表现及精神表达两个层面来激活自身的创作力, 由此使西方现代主义雕塑呈现出风格迥异的东方特色。这场西方邂逅东方的相遇让我们不由追问, 为什么西方雕塑会在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对东方雕塑产生浓厚的兴趣?西方现代主义雕塑中的东方情结具体如何体现?西方现代主义雕塑通过学习异质文化来突破传统的变革历程对当下中国雕塑的发展有怎样的启示意义?这几个问题成为了笔者撰写此篇论文的最初缘由。

一、西方邂逅东方的发展必然

(一) 早期的姻缘

究其东西方艺术的姻缘, 可追溯到17、18世纪,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的萌芽, 东方的茶叶、丝绸、瓷器等沿着“丝绸之路”被带到了遥远的西方, 自此东方古国的神秘面纱被掀了起来, 很多具有东方特征的元素开始出现在西方艺术作品中。英国著名现代艺术理论家赫伯特·里德在他的《现代雕塑史》一书中, 多次谈到中国艺术风格对西方现代雕塑的影响。他认为在现代艺术发展的百年历程中至少有包括远东艺术在内的七种艺术风格融入了现代艺术的主流之中。并且他特别肯定了中国艺术风格对西方现代艺术进程的影响。

(二) “现代主义”是东西方雕塑联姻的加速剂

从西方雕塑发展的脉络来看, 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崇尚和谐自然、呈现完美形象的理想化雕塑, 到中世纪以基督教服务为中心、再现圣经故事的宗教化雕塑, 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对反宗教的思考, 主张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要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文精神, 西方雕塑一直都没有跨越“再现客观世界”的藩篱, 而上个世纪之交“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思想消解了艺术对自然的依赖, 由此艺术领域的“现代主义之风”全面来袭。法国美学家波德莱尔就将“现代性”解释为一种具有新鲜感的审美趣味形式, 强调了对当下的感觉、情绪的捕捉与表达, 而不是如传统风格的艺术家那样, 运用经典的规范去寄托纯艺术的、永久可靠的美的理想。

因此, 具有反叛意识的改革先驱们, 为了实现新的艺术理想, 一方面对传统提出质疑并进行反叛, 一方面在寻找新的异质文化, 使之成为孕育新生的供体, 而正是出于这样的自觉意识, 西方雕塑家们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东方雕塑里浪漫的造型、飘逸的线刻、神秘而有意味的形式以及空灵幽远的意境都让他们神往, 所以他们将能启发灵感的东方雕塑嫁接到自身的系统中, 使其生成崭新的艺术样式。

二、西方现代主义雕塑中的东方表达

英国著名美术史学家贡布里希说, 20世纪重要的艺术运动和潮流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反对研究自然形象, 并且他在谈到抽象表现主义时说, 艺术家在创作时都有一个特点, 就是必须听从自发的冲动。所以, 如果从精神物质二分法的角度分析, 西方现代主义雕塑中的东方情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视觉呈现上, 向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寻找“有意味的形式”, (1) 不断在视觉语言中探寻东西融合的可能性;二是从精神表达的角度出发, 强调“主体意识”的现代主义, 极力地寻找永恒的精神世界, 而这种具有哲思性的精神诉求与东方艺术中探求生命终极意义的意境表达产生了某些交集。

(一) 异质相吸的视觉表达

倡导现代主义的西方雕塑家们不再困惑于“还原客体真实”的窠臼, 而是重新寻找本体语言的“美的规律”, 他们需要一种全新的、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 于是神秘、原始、有意味的东方艺术元素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因此, 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灵动的线刻、生动的装饰趣味和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感。

“立体派”代表画家、雕塑家毕加索, 在他完成了“立体派”绘画的代表作《亚威农少女》后, 开始把解构自然的创作方式运用到雕塑上, 他完全不顾客观物象中自然形的束缚, 而是把它们肢解为三角形、菱形、椭圆形等, 再用构成的方法重新组合, 以塑造他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于是, 在怪异的头像中, 在被夸张和扭曲的身躯里, 在所有背离传统美学并充分表达自我的“立体派”作品中, 我们看到了非洲雕刻原始、神秘、张扬的东方艺术美感。所以, 赫伯特·里德在谈到毕加索的雕塑时, 这样写道:“毕加索的雕塑在塞尚的形式深度和黑人雕刻、罗马雕刻外表的简练之间, 完成了必要的衔接。” (2)

被誉为西方现代主义雕塑三大支柱的雕塑家布尔德尔 (另外两位是罗丹、马约尔) , 作为雕塑大师罗丹的助手和学生, 布尔德尔一方面受到老师的影响, 用强烈的情感表达突破古典主义的束缚, 一方面他又坚持回归对视觉语言的探索, 他的作品常以和谐的结构空间表现优美的韵律, 并且在造型语言上借鉴了东方雕塑的特点。布尔德尔的代表作《拉弓的赫克力士》, 就汲取了埃及、印度雕像的特点, 造型洗练单纯, 在关键部位上加以夸张, 使雕塑富有重量和体积感。

(二) 不谋而合的精神诉求

探究西方现代主义雕塑从艺术本体出发进行的这场视觉革命, 其内在的动因是由精神性的观念转变带动的, 法国思想家福柯认为现代性从根本上意味着一种批判精神, 是人的“志愿的选择”, 是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行为和举止的方式”。 (3) 所以说, 从精神诉求的角度来说,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强调从本我出发来表达个体对自然的直观感受, 而不再就范于某种既定的社会认知体系, 这种内在本真的精神表达恰似与东方艺术主张表达的象征寓意、天人合一的意境有不谋而合之意。正如英国艺术史学者苏利文教授在谈到东方艺术对西方艺术的影响时说:“东方艺术对于现代西方艺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更加强烈, 不仅技法, 连哲学思想都明显地接受了东方的影响。” (4)

英国现代主义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的雕塑因流畅的形式美感、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以及静谧、空远的意境表现都蕴意着东方美学的神韵。亨利·摩尔的很多雕塑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大自然, 他曾在自传中说:“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我希望能把生命的意味赋予我的作品。”亨利·摩尔把大自然作为雕塑创作的无限源泉, 把对万物生命的理解与感受用抽象的雕塑语言表达出来, 使他的作品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活力与超然洒脱的美学品格, 而这与东方美学中强调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意境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

结语

西方雕塑在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对传统权威全面挑战, 并通过汲取异质东方艺术的营养, 取精去糟地在母体枝干上发出崭新的枝芽, 从而重获新生开启了西方现代主义雕塑的源头。而如今在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 世界雕塑艺术已经进入到了以多元融合为特点的后现代主义发展阶段, 而与西方相比, 中国雕塑的后现代进程还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回望历史, 是不是在上个世纪初西方现代主义雕塑保留民族特点、学习优秀文化的诞生历程, 应该值得我们研习和借鉴?

注释

1[英]克莱夫·贝尔.塞尚之后[M].张恒, 译.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0:32.

2[英]赫伯特·里德.现代雕塑简史.余志强、栗爱平, 译.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9.

3[法]福柯.何为启蒙.文化与公共性.汪晖等主编,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430.

地方主义情结 篇9

路遥是以现实主义作家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关于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曾说过:“看上去是魔幻的东西, 实际上不过是拉丁美洲现实的特征。我们每走一步都会遇到其他文化的读者认为是神奇的事物, 而对我们来说却是每天的现实。但是我认为, 这不仅是我们的现实, 而且也是我们的观念和我们自己的文化。”[1]

作者笔下的晓霞是现代女性的典型代表, 她出身于高级干部家庭, 是在一个宽松和民主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 全然没有一些官宦子弟的不良习惯, 她从小爱读书, 善思考, 对事物有超出年龄的不凡见解和独立的分析与判断能力。长大后她逐渐养成了豪爽、洒脱的男孩子性格。由于她生活在城市, 受现代教育, 从而具有明显区别于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意识和比较开放的心态。在她的身上负载着时代的气息, 焕发着新时期的激情, 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她和少平的爱情, 更是温暖了很多读者寂寞的爱情之梦。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 “没有爱情, 人的生活就不堪设想, 爱情啊!它使荒芜变为繁荣, 平庸变为伟大;使死去的复活, 活着的闪闪发光。”[2]它使我们平凡的生活变得不平凡起来, 真正的爱情, 亦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界。

虽然一个是省报记者, 另一个只是黑暗煤层底下的挖煤工, 可是如果你几年来一直注视着他们由少年的友谊发展至这真挚热切的爱情, 难道还怀疑能有什么距离能够横亘在这样两个心怀广阔的人心中吗?一切有一种顺理成章的美, 不顺理成章的, 只能是这滚滚尘世中庸人自扰的成见。那些成见如固执坚硬的南极冰层, 很多时候甚至也要让少平望而却步, 幸好, 他不是哥哥少安, 他一直在往前走。

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素养、语言爱好和意向志趣, 能心有灵犀相互沟通。所以他们的交往逾越了竖在他们自身地位的这一座巨大的屏障, 他们对于人生有着共同的感受与理解, 对于事业都有一种献身的热情, 他们热爱文学, 在读同一部作品时, 往往发生情感的共振。少平是田晓霞心中的男子汉, 他们在爱情生活中不断得从对方身上吸取新的思想、知识、经验和力量, 充实与提高自身。田晓霞在日记中写道“我放纵我的天性, 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是的, 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 而应该是利他的, 是心甘情愿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 是溶合在一起———完全溶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3]。他们破除陈旧的爱情观念, 以最纯真的感情演绎并推动着现代意识的发展, 追求的是心有灵犀, 平等的人格及自我尊严, 他们的爱情是一种既给予又获取并在给予与获取的征途上实现自身、肯定自身、持证自身价值的共享状态。

这是一种真爱, 是心灵的相通与交汇, 是情感的依恋。但是, 对一部文学作品来说, 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和艺术本身并不是矛盾的, 更不应该是背反的, 反而应该是协调统一的, 是相辅相成的。小说虽然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但“高”得太多便会脱离现实。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社会地位上的差距让他们的爱情变得虚幻莫测。

虽然他们爱得很执着, 彼此也有坚实的情感基础, 但是他们在感情世界中刻意地回避了许多现实层面的问题, 如田福军在晓霞牺牲后才知道女儿的这份感情, 在此之前晓霞居然没有向她的父亲透露一点!这一切都表明了田晓霞所处的文化圈内尚不知道她与一名煤矿工人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还仅仅停留在精神的层面, 他们很清楚, 要想达到最后的结合, 他们要注定超越现实的很多东西:晓霞要超越世俗的观念、地位、物质利益的羁绊。而少平则要超越自己观念中的自卑以及两人在现实中的鸿沟。他们的爱, 幸福、甜蜜, 却包含着深深的矛盾和痛苦。尽管晓霞爱得无比坚定、执着, 尽管我们都最真诚、迫切地祈盼他们永远幸福, 但理想的终点是现实, 现实是无情的, 任何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都会鲜明地洞悉他们无法结合的最终结局, 他们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一旦面临婚姻就会遭遇“门当户对”这一社会规则, 他们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 试想一下, 如果田晓霞不死, 情节一如既往地发展下去, 他们或许会破除世俗的偏见, 与少平结合, 然而婚后的生活呢?会使婚姻缺乏现实生活的依据而显得虚空, 文中已经多次暗示到孙少平心系煤矿, 不会往其它地方调, 而田晓霞也有自己的事业, 她是记者, 以她的才华、热情, 不可能一辈子屈居在一个煤矿里。要想婚姻幸福美满, 至少得有一个人作出牺牲。但我相信, 无论哪个人做出了牺牲, 彼此都是遗憾的。

另外, 依照晓霞的个性, 在面对她与少平之间悬殊的地位, 她是不可能半途抛下少平去寻找“门当户对”的新的幸福, 更不可能委曲求全接受高朗这个高干子弟的求婚, 否则晓霞的完美形象就会在我们的心中大打折扣, 她将丧失其自身的光彩。我们谁都不忍看到这样完美的晓霞最终落入世俗必然的命运之中。所以, 作家忍痛割爱, 悲痛地安排了她的殉职, 这样一个承载作家和读者审美理想的人物, 路遥含泪安排她的悲剧, 我想正是作者对她的"不忍心"才让她死去的, 这种"不忍心"也正是作家忠实于现实的理性表现, 或许这样死去就能让这样勇敢、善良、纯洁、美丽的晓霞永远定格在作者以及我们读者的心中, 从而使她善良崇高的品质和她传奇浪漫的爱情扩大, 闪耀出悲壮凄惨的美!可以说, 正因为晓霞和少平的爱情是纯粹的, 所以那份爱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便也是极度不现实的;正因为是美好的, 所以当晓霞死了以后, 那种悲剧的力量才是震撼人心的。晓霞的死成就了全书写情的一个高峰, 从而也将整部作品推向了一个艺术的高峰。

不是他们爱得不真、不深, 也不是他们太世俗, 而是现实生活的逻辑性注定他们难以结合。生活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爱情, 应该真正建立在现实生活坚实的基础上, 否则, 它就是在活生生的生活之树上盛开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摘要:在路遥的作品中, 田晓霞身上闪烁着母性美的光芒, 不仅让作者的梦想在现实的社会中插上翱翔的翅膀, 更让我们感受到一颗流溢着真情的心灵的震颤和激动。这种形象可以理解为是作者本人的“情节”和“白日梦”的投射。笔者将从现实主义、理想主义两个方面来论述这一形象, 由此说明小说在对这个女性形象的描绘中体现着作者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对理想女性、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关键词:平凡世界,现实主义,理想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尔克斯.多数[C].第24页.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2

[2]路遥.平凡的世界[M].第9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1

地方主义情结 篇10

一、“都市报纸”与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地方主义情结”

体育新闻报道受到媒体从业者的极大重视, 以报纸为例, 体育专版、体育专刊占据着版面关键而强势的区域。然而, 在吸引受众的同时, 地区性媒体中的体育新闻报道却带有浓厚的“地方主义情结”。

1、“都市报纸”与《沈阳晚报》

都市报纸即相对于日报和党报而言, 属于自办发行、参与市场竞争的报纸类型。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 越贴近读者生活区域的、越贴近读者阅读需求的新闻, 读者越喜欢。都市报纸做本地新闻, 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人地两熟、驾轻就熟, 更容易契合当地读者的阅读需求。

辽沈地区作为我国足球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 辽宁队“十冠王”的历史让沈阳这座城市拥有浓厚的足球文化底蕴和悠久的足球历史。《沈阳晚报》是沈阳最早的晚报类的都市报纸, 其沈阳报业市场中拥有读者群规模位居第一, 它也经历了辽宁队1984年—1994年十连冠的辉煌。所以, 《沈阳晚报》集中体现了都市报纸足球报道的特点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有代表性。

2、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地方主义情结”

“情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 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由此, “地方主义情结”可理解为个体、群体或组织机构在处理问题时, 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冲动, 促使其将本方的利益放在首位, 不顾甚至破坏全局和他方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国内学术界的学者对体育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地方主义”进行了定义, 即地方新闻媒体失去客观公正的立场与态度, 以有利于本地与本方作为取舍事实的出发点与标准。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地方主义情结”是传媒从业人员或组织在体育新闻报道中, 受强烈的地方主义情感驱使, 过多地强调、关注本地体育运动者、本地体育事件, 并以本地利益为出发点对事件进行评价。这一定义的提出, 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以《沈阳晚报》为例, 我国都市报纸足球报道中的“地方主义情结”的特点与表现

足球作为三大球之一, 在我国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 足球报道倍受青睐, 同时也最能体现出“地方主义情结”。

1、报道篇幅及力度上主队占优

以2012年《沈阳晚报》对于体育新闻的报道为例, 不难看出, 以主队新闻为主, 其它球队则所占篇幅和数量较少。

从数据中可以清楚的看到, 以辽宁主队的足球新闻报道数量非常多, 直观地表现出了“地方主义情结”。关于辽宁主队的新闻报道篇幅长, 报道分量重。

根据都市报纸具有“接近性”的特点, 我们不难发现, 《沈阳晚报》与其它都市报纸一样, 针对于本土的比赛、球队有着很大的报道力度。以2012年6月24日的报纸为例, 题为《遗憾!0:3》的报到简介登上要闻封面;另《2012中超联赛开幕辽宁主场擒建业》, 一位忠实的球迷在寒冷的冬天里赤裸上身, 高举主队毛巾的图片赫然醒目, 成为当天报纸中占用篇幅较大的一张照片。

作为都市报, 更多、更好地为受众提供新闻和信息是其必须的职责, 而都市报纸对于主队的浓重笔墨使得球迷和受众失去了获取其他球队包括其他比赛项目的更多体育信息的权利。

2、标题多以第一人称及口号式标题为主

一篇新闻报道能否抓住眼球, 除了新闻的实效性之外, 更主要的是新闻报道的标题。

对于处在“体育足球报道大足球化环境”的中国来说, 每个城市的都市报纸都在竭力追踪本市球队足球的新闻。以《沈阳晚报》为例, 在2012赛季前15场的比赛中, 第一人称及口号式的标题随处可见。如《防守不给力球迷给力》、《“你们需要钱吗?”》、《肇俊哲:这场胜利来之不易》等以第一人称为主的标题, 将比赛中的精彩画面、运动员的表现及心理活动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表现出来, 让受众身临其境, 有一种要继续阅读的强烈愿望, 产生强烈的共鸣。

通过这些标题, 我们不难看出, 《沈阳晚报》给予了辽宁宏运队最大的关注与支持。作为球迷, 通过这些“感人”的标题, 感同身受, 引起强烈的共鸣。每当比赛结束后, 受众都会购买都市报纸, 除了了解比赛场内场外的新闻更主要的是关注针对主队的评论, 可以说, 这两方面, 让主队的球迷欲罢不能。

3、语言的运用上多偏向主队

新闻报道题目是否吸引眼球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 正文的内容是否能够将这种吸引演变成为一种受众对于报纸的认可。从2012赛季前15轮《沈阳晚报》对于辽宁宏运队的比赛报道中不难发现, 其语言大多显现出了对于主队的认可和偏爱, 而相对于客队来说则就不那么客气了。

如2012年5月28日的《沈阳晚报》中共有2个关于辽宁宏运本轮比赛的新闻《领先两球被实德扳平辽足痛失好局》和《辽足球迷大巴赛后被围攻》。《领先》一文非常简短, 只将比分简单介绍了一下, 但是却将对手大连实德队朱挺犯规被红牌罚下一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比赛输了球, 《沈阳晚报》并未从球队自身中寻找原因, 而是将原因归结到了对手的犯规上。《辽足球迷》一文中一直在描述辽足球迷是如何受到大连球迷的不公正待遇的, 两方球迷的冲突却也没有一个客观合理的说法。总体来看, 主要还是在强调其他因素, 偏爱主队, 对客队的场地、裁判执法等都提出很多的异议和不满, 其目的在于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产生强烈的共鸣。

4、在图片的选择上多以主队为主

处在新闻娱乐化的浪潮中, 新闻图片在报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快餐文化也使得大多数的受众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去浏览新闻图片, 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新闻。而作为主队城市的都市报纸来说, 体育新闻的图片就更为重要且热捧度高。

以《沈阳晚报》为例, 在报道辽宁宏运队的比赛新闻时, 大多采用辽宁宏运队球员的正面照片, 尤其以宏运队积极拼抢、庆祝胜利的图片为主, 不仅重现了比赛时的精彩场面, 而且凸显并树立起了受众对于球队及球员的信心与喜爱。这样的新闻报道是大受追捧, 作为球迷来讲也是十分受用。

5、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双重标准

新闻报道所遵循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客观性, 新闻工作人员在报道时应该做的不偏不倚、公正客观地报道, 但目前有很多媒体的体育新闻报道, 所执行的是“双重标准”, 即对自己喜爱的、本土的项目或球队多加报道, 正面报道, 反之, 就少报道、不报道甚至是朝负面报道。

“地方主义情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言辞和语句都极大的保护主队并诋毁客队, 把一些真相掩埋或将责任说得含糊其辞, 误导受众。如2012年5月28日的辽连德比的《辽足球迷大巴赛后被围攻》, 这是本场比赛继朱挺被红牌发下后唯一一次大篇幅提到大连实德队的报道, 其中对于大连球迷不理智行为是大篇幅报道。球迷间的冲突相信不是一方所为, 也不是一方能够引起, 那么对于此次冲突的来龙去脉, 事实真相, 《沈阳晚报》也没有太多介绍, 只是着重报道了辽沈球迷所遭到的不公平待遇, 干扰了受众对于体育事件的判断。

这种“双重标准”使得他们在报道中失去了公正客观的态度与立场, 以有利于本地或本方作为取舍事实的出发点和标准。

三、都市报纸足球报道中地方主义情结产生的原因

论述了都市报纸足球报道中地方主义情结的特征与表现, 可以看出它对于受众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下面就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

1、广大受众需求的影响

新闻接近性是新闻的价值评价标准之一, 是指新闻与读者相关而受到更多关注, 一般包括地理接近、心理接近、利益接近、经历接近等方面。人们获取新闻时总希望看到自己所熟悉的、但目前又不完全清楚的事物, 对这样的信息必欲知之而后决。

一方面, 受众需要这种“地方主义情结”, 他们作为体育信息的接收者, 本身具有强烈的倾向性, 无论篇幅大小, 受众都需要并急切盼望能够了解些许的相关新闻。这种刻意的选择向媒体从业者反馈了这种带有强烈的需要地方新闻的信息。于是, 媒体从业者就自觉与不自觉地根据受众的反馈对报道方向及力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另一方面地区性媒体主要以当地受众为服务和销售对象, 当地受众喜欢自己的球队, 关注他们的胜负, 报纸就不能不重视对本地球队的报道, 其报道当然也就不能无关痛痒。

2、“城市文化”发展对“地方主义情结”的影响

文化是评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要素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 体育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在所处在的“大足球”时代使得足球文化和球迷文化已经出现在前所未有的文化高度上, 足球文化成为了体育文化的重点之一, 而且各地区的足球文化各有特点, 需要宣传、需要传承、需要光大、需要创新。

都市报纸除了需要向受众提供必要的信息之外, 更重要的是起到传播文化和教育的作用。可以说, 都市报纸中针对于主队的极力赞扬, 不仅使球迷对于报纸产生了认同感, 而且唤起并激发了球迷对于主队的信心和关注, 这样就为主队创造了良好的足球环境, 有助于主队的发展。

3、城市之间的激烈竞争是推手

体育竞争是城市间竞争极为重要的领域, 足球作为世界上第一运动项目, 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城市间竞争自然也要在足球运动中展开。中国足球进入职业化以来, 中国足球管办不分的大环境, 使得足球不仅是捞金的重要工具, 更是省市领导政绩的体现, 这也就使得“同城德比”、“同省德比”、“国家德比”成为国内球迷们关注的焦点。

如2012年5月28日的《沈阳晚报》中对于辽宁宏运与大连实德的比赛的报道, 《领先两球被实德扳平辽足痛失好局》;2012年4月1日《1:1辽足客场憾平大连阿尔滨》。两篇报道中, 均认为是辽宁宏运队自己没有把握好而获得了一场平局。一场平局的比赛, 应该是双方球队旗鼓相当, 各自有得有失, 但是, 通过这2篇报道我们却很难发现对于大连实德本场比赛的客观评价, 相反, 倒是辽宁宏运队的进球和努力成为了焦点。

辽宁队与大连队是辽宁省足球发展的两大标志性队伍, 此次同省德比确实是吸引了来自不少球迷和媒体的关注, 而省会城市与第二城市之间的竞争, 不仅体现在惠民政策及其它政绩上, 更体现在足球中。

四、正确看待都市报纸足球报道中的“地方主义情结”

足球报道中的“地方主义情结”不能简单狭隘的理解为违背新闻客观性原则的表现, 因为它不仅是媒体用于追求本地特色、吸引本地受众的一种手段, 而且是媒体从业者受“地方主义情结”的影响而不自觉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既有正面的, 也有负面的。

受“地方主义情结”的影响、新闻从业人员的偏爱而写出的体育新闻作品, 不仅有浓郁的本地特色, 且感情丰富, 易产生强烈的共鸣, 能争取到大量的本地受众;但同时却剥夺了本地受众获取更多体育信息的权利, 也干扰了受众对于体育事件的客观判断。因此, “地方主义情结”如果表现得恰当, 可以为报道添色, 表现不当就会违背新闻客观性原则, 这要求我们正确看待体育新闻报道的“地方主义情结”, 找到地方新闻和客观报道的平衡点, 这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1、合理规划体育版面, 内容多元化

作为一个媒体, 在报道新闻事实的过程中, 应尽可能全面而又不失特点。媒体是一个开放式的, 应尽可能多的为受众提供新闻, 让受众拥有最大的知情权。作为都市报纸, 其本身的“接近性”是十分明显的, 这也就决定了其“地方主义情结”的特点, 从根本上达到主队新闻与客队新闻的完全平衡是不切实际的, 那么就需要从业人员在把握尺度上拥有较强的能力, 尽量做到二者的平衡。

2、打破“地方堡垒”, 保证最大知情

“地方主义情结”最根本的生活土壤就是“地方堡垒”, 对于主队的情况是“报喜不报忧”, 将矛头指向客队。这一做法对于客队而言是十分不公平的, 并且同时也剥夺了受众关于足球报道的最大知情权。

都市报纸本身就在报道中会受“地方主义情结”或多或少的影响, 那么, 为了足球报道更真实、更客观, 应该主动打破“地方堡垒”, 在新闻报道的语言上应尽量少流露对于主队的偏爱, 以保证读者、球迷拥有足球新闻的最大知情权, 同时也为读者和球迷提供一个自我思考与反思的空间。

3、在保证地方主义特色的前提下, 尽量公正报道

新闻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客观性, 都市报纸在报道体育新闻时, 报道立场应不偏不倚。在报道具有争议性的事件时不宜使用倾向性很强烈的言语, 故意不报或放大某些细节。

例如上述提到的《辽足球迷大巴赛后被围攻》这篇报道, 球迷间的冲突, 应该是主客队的球迷皆有不理智的行为, 然而在报道中我们却只能看到对于大连球迷不理智行为的过分描述, 却未见对于主队辽宁宏运队球迷相关行为的描写。

足球报道中的“地方主义”是都市报纸在众多媒体中取胜的法宝, 但“地方主义”又为我们的传播带来了些许的负面影响, 在二者不可都得的情况下, 兼顾公平应该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因此, 在保证地方主义特色的前提下, 报道者要尽量做到公正、公平的报道新闻事实。

4、叙事角度体现人文关怀

除了报道比赛以外, 媒体可以深入挖掘一些有价值、体现人文精神的新闻素材。如可以球队队员、教练的人物专访, 引导受众来关心与关注他们个人, 而不是将焦点放在比赛的输赢上。

赛场外也有很多值得报道的新闻, 如足球俱乐部的相关工作人员、球迷协会也是拥有很多亮点的群体。如2012年5月7日《特殊球迷圆看球梦》报道了一位自幼患小儿麻痹症的球迷默默关注辽足20年却无法到现场来看球, 但在辽足主场迎战上海申花队的比赛中, 辽足副总经理为其开辟了专用通道, 圆了他20多年到现场为辽足助威的梦想。这篇报道可以说是众多比赛报道中的一股清澈的暖流, 让我们看到了竞技体育人性、柔软的一面。不仅丰富了报道的层面和角度而且吸引了受众的目光, 让更多的受众选择并喜爱自己的报纸。

毋庸置疑, 足球报道的地方主义情结, 提高了足球新闻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对我国传媒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它走向极端的时候, 我们就该警觉。我国足球新闻报道作为体育新闻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相对独立的报道品种, 对我国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完善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在这里针对足球报道的地方主义情结进行了简要分析与评价, 希望会为都市报纸的足球新闻报道提供些许有价值的意见, 让我国的足球新闻报道更健康、长远地发展下去。

摘要:本文以“十冠王”辽宁队所在城市的《沈阳晚报》为例, 从篇幅、内容、版面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 从特点出发挖掘“地方主义情结”产生的原因, 并总结“地方主义情结”的优势与不足。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个案资料法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从而正确看待我国都市报纸足球报道中的“地方主义情结”。

地方主义情结 篇11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也是最有争议的一部。该书1928年由作者自费出版, 一出版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英美两国均被视为色情书籍并以“有伤风化”之名惨遭当局查禁, 直至1960年才被英国法庭判定不违反出版法, 最终得以在英国发行, 而在此期间因该书的出版问题在政界引起的震荡丝毫不亚于其在文学界所掀起的风波。这部震惊世界文坛的旷世奇书倾尽了当时已然病入膏肓的作者的全部智慧和激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是劳伦斯一生创作思想的总结” (1) 。和劳伦斯其他的小说、诗歌和画作一样, 这部一路坎坷走来的小说具有一种自然的精神和生命的力量。作者假借一个唯美的爱情寓言, 抨击了现代工业文明的罪恶, 提出了一个现代社会中文明与人的悲剧性冲突的发人深省的深刻主题, 倡导人的本性的回归。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谈“性”色变的年代已然一去不返。徜徉在这部灵肉和谐、唯美自然的“伊甸园”中, 读者无不为作者疾呼人性解放的呐喊所感染、震慑。然而, 在这个“玫瑰园中的影子” (劳伦斯短篇小说名———本文作者注) 中, 读者分明能够窥探到劳伦斯对于女性的一种矛盾态度。本文主要通过探寻劳伦斯在该书中对于女性既褒扬又贬抑的矛盾态度, 分析作者内心深处纠结百转的恋女情结和厌女情结, 以期对旷世奇才劳伦斯及其作品能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一、劳伦斯的恋女情结

劳伦斯的作品主要聚焦于两性之间的和谐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由此, 其作品通常以女性为主人公, 细腻地刻画女性的内心世界。在他最具代表性的四部长篇小说中, 自传体作品《儿子与情人》描述了主人公保罗与其母亲和两位情人之间错综畸形的情感纠葛;《虹》通过描述布朗温家族三代女性的命运, 展示了工业革命给传统的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同时以巨大的热情和深度探索有关性的心理问题;姊妹作《恋爱中的女人》则以布朗温家族第三代两姐妹的爱情经历为线索, 强调精神与肉体的完美统一;争议之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讲述了因丈夫瘫痪而压抑郁结的主人公康妮与其夫护林人之间激情澎湃、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 抨击了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 倡导通过和谐健康的两性关系使现代人的自然本性得到复归。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真实精准地揭示了女性心理, 颂扬了妇女解放运动所影响下的一代新女性。主人公康妮年轻美丽, 在瘫痪的丈夫强加给她的死气沉沉的生活中沉沦彷徨, 郁郁终日, 邂逅并爱上生气勃勃、热情阳刚的护林人, 梅勒斯唤醒了她沉睡已久的自我意识, 促成了她的觉醒———欲望的觉醒, 生命的觉醒, 女性的觉醒, 而整个偷欢—相爱—抗争—出走的过程其实便是现代女性萌发自我—寻找自我—自我救赎的过程。劳伦斯在本书中以唯美的视觉语言给他的“拉那宁”理想国安放了一个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一个深受妇女解放运动影响, 敢于蔑视社会传统、挑战男权统治, 美丽温婉又充满活力、个性独立又忠于爱情的新时代女性。

说到劳伦斯, 就不能不提到对他的一生有着深远影响的两位女性:母亲和妻子。劳伦斯的早年生活恰如他在《儿子与情人》中所展示的画面:美丽坚韧、优雅知性的母亲对粗俗酗酒的矿工丈夫失望至极, 便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促其脱离了粗鄙肮脏的矿区, 走上成功之路, 却也因此让儿子毕生挣扎于严重的“恋母情结”中不能自拔:“这是我与母亲之间的纽带。我们相爱着, 几乎用的是丈夫与妻子的那种爱……我们通过本能而彼此了解……我们就像一个人那样, 彼此感受, 甚至不需要任何语言。” (2) 在母亲的这种裹挟一切的爱的影响下, 成年后的劳伦斯很难与其他女性正常接触。“只要他的母亲仍然活着, 他就不能把爱给予其他女性” (3) 。母亲的死, 对劳伦斯是致命的打击。结识师母弗里达并与之私奔而后结合, 更使他的生活发生了重大转折。弗里达出身贵族, 率真热烈, 不拘习俗, 这位非凡的情人用母爱般的女性温情让阴郁冷峻、深邃傲慢的劳伦斯彻底摆脱了母亲对他的精神控制, “使自己的忧郁的情侣从失重的世界里重新找回平衡”, 让他在爱的激情下产生了巨大的创作冲动, 也让他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尼采的“酒神精神”及弗罗伊德的心理分析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性政治”:只有两性之间精神与肉体的完美结合, 才能反映生命的本真, 才能拯救麻痹的世界, 挽救现代社会衰退的人性, 这便是劳伦斯的“酒神精神”。

语言文学研究

深爱母亲和妻子的劳伦斯, 将他的“恋女情结”进一步延伸到了他的作品中。“劳伦斯的作品也在努力回答‘女人究竟要什么’的问题。他为女人撰写的人生指南, 主要就体现在这一回答里。他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最准确地包含了他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女人最需要的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存在;为此, 她必须做出艰苦卓绝的奋斗” (4) 。这个“用燃烧的心灵书写预言的强者” (5) 在这部生命将止时的爱情寓言中, 为康妮等女人书写了一部人生指南:大胆地解放自己, 追求性爱, 追求自我, 因为只有肉体的满足, 才能使人成为完整的人。“劳伦斯的创作生涯经历了女权运动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劳伦斯认为女权主义运动过于看重男女平等的政治要求, 而对妇女的性解放却讳莫如深。而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他在一封写给女权主义运动者萨利·霍普金的信里说:‘我要为妇女做的是远比主张妇女有参政权者的要求高得多。’” (6) 于是, 他让康妮这个贵族女性从使她几欲窒息的藩篱中挣脱出来, 大胆地向守林人梅勒斯跑去, 而那片绿意盎然的树林, 则无疑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心舞台。

“它是劳伦斯心目中的神圣乐土, 是生命的种种奥秘的繁衍之所。在那片天地中, 有体现在树木、花草、动物上的年复一年的生长、发育、成熟, 以及体现在猪场看守和夫人之间的性交中的人类的生育和发展。他们两人的交往造成了感情的新生, 预告了共同的新生活的可能性, 最后还有一个孩子即将出生。在那个为雨水所滋润的美丽的春季里, 性爱的发展同万物的复苏是同步的, 从花朵的含苞初绽开始一直到林中百花盛开、万木葱郁” (7) 。于是, 读者眼前分明再现了亚当和夏娃徜徉在伊甸园中的自然真实的唯美景象, 而失去了生育能力的丈夫克利福德所在的庞大华丽的拉格比庄园则象征着腐朽没落、毫无生气的现代工业文明。如果说看林人梅勒斯以他的阳刚和激情解救了麻木沉沦的康妮, 那么勇敢追求新生的康妮也让因婚姻不幸而痛苦沉沦的梅勒斯同样获得了新生, 并且借由一位女性在他的心中所点燃的一把火, 让他在肉体和精神双方面得到了复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便是一曲对康妮这个美丽执着的苏醒后的夏娃的赞歌, 劳伦斯由此在给世人传达这样一个信念:“女人就像傀儡或偶像, 被迫扮演不同的角色:恋人, 情妇, 妻子, 母亲。但愿我们能打破这种固定的观念, 认识到女人真正不可估量的品质:女人是一种源泉, 一条生命之河, 这条河和男人的生命之河迥然有异。” (8)

二、劳伦斯的厌女情结

综观劳伦斯的作品, 读者能够清楚地领略到作者对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的探索、困惑和游移不定, 领略到作者在赞赏、歌颂女性及其觉醒、抗争的同时, 亦明显表现出“男性沙文主义”的倾向, 尤其是在他后期的作品中, 这使得很多女性主义者对其愤然口诛, 有说他是性虐待狂、阳具崇拜狂, 有说他有“扭曲的性虐待之奇想”, 有“强暴的幻想”, 有“精神上强奸”之倾向, 尤其是对于他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大张挞伐。

在给朋友的信中, 劳伦斯宣称自己的未竟之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阳物现实的宣言” (9) 。于是, 劳伦斯的这部生命即将终结之时的最后作品便成了一部霸气的“女性教诲宝典”:“女性屈从—阳物崇拜”的主题赫然在目。小说中展现了康妮和梅勒斯多达九次的激情“碰撞”, 在作者细腻唯美的描述中, 这不仅是二人感情升华的旅程, 更是康妮的精神“升华”之旅:恐惧—投入—新生—崇拜。文中康妮多次由衷地赞美阳物, 而梅勒斯, 这位孤独冷漠、坚毅桀骜的“劳伦斯式的人物”, 则代表了作者后期“崇拜与温柔统一”的思想。“劳伦斯的个性论, 反映了他对现代生活的一种严肃的思考……来抗拒现代社会中人格的失散, 重新唤起不同凡俗的英雄人格和‘超人’形象, 具体地表现在两性关系上则是男性的权威和对女权的压制, 表现在社会体制上是权力意识和贵族政治” (10) 。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对男性权威的肯定和对女权的压制可谓比比皆是。在和康妮的肉体交媾时, 梅勒斯总是处于支配地位, 而康妮也从开始的被迫服从, 到后来心甘情愿地服从, 乃至崇拜。她崇拜那个“光辉的阳具形象”, 更崇拜那“光辉阳具的承载者”。她惊异于梅勒斯那阳刚健硕的男性躯体, “这种惊异几乎强烈得到了敬畏和恐怖的程度”。而小说第16章的一场“鸡奸”场景, 更是让女权主义者义愤填膺, 认为此举象征着男性对女性的彻底奴化和终极征服, 是对女性羞耻心的净化。“康妮卖力地让他纵情驰骋, 任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她只是招架逢迎, 好似一个奴隶, 一个肉体的奴隶” (11) 。劳伦斯认为, 只有让女人的羞耻心彻底死去, 她才能获得新生, 而女人的这一新生显然是由伟大的阳具所施予的。凯特·米莉特在她的女权主义巨著《性政治》中毫不留情地抨击劳伦斯是个“阴茎意识的狂热鼓吹者, 最具天赋、最狂热的性政治家” (12) 。波伏瓦在她的《第二性》中亦批驳了劳伦斯的“性政治”:“思想和行动的根源应该在男性生殖器中, 否则就是空洞的、机械的、贫瘠的概念。” (13)

如果说劳伦斯的恋女情结源自于对母亲和妻子深沉的爱, 那么他的厌女情结依然出自母亲和妻子对他的影响。劳伦斯的“恋母情结”让他对用爱笼罩、支配着他的母亲既爱又憎。在自传体作品《儿子与情人》中, 深爱母亲的主人公保罗在为病入膏肓的母亲焦虑痛苦的同时, 却令人匪夷所思地让母亲喝下了一杯掺入过量吗啡的牛奶, 并为自己即将成功的“杰作”得意得哈哈大笑。“对此只能做另一种推测:保罗给母亲下毒, 是因为他潜意识中存在着要摆脱她控制的愿望。值得注意的是, 当友人询问这一情节的真实性时, 劳伦斯竟然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他承认自己就曾这样对待过重病垂危的母亲” (14) 。母亲死后, 劳伦斯在无所适从的痛苦之后终于觅得自己的爱侣弗里达, 虽然二人结合后因其偕“师母”私奔的丑闻和战时妻子的德籍身份、劳伦斯的反战倾向而被迫背井离乡, 颠沛流离, 但他们水乳交融的和谐生活无疑安妥了他脆弱的灵魂, 促使他通过构建一个理想的“拉那宁”乐园彻底否定这个工业化的机械社会, 拯救这个业已“阳痿”的英格兰。然而好景不长, 孱弱的劳伦斯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异乡的困顿生活及弗里达对自己为了爱情而抛弃的三个骨肉的思念均磨损了他们的爱情, 于是背叛与辱骂便接踵而来。劳伦斯曾和一位叫赫金的农夫有过激情缠绵的“断背”之情, 推崇人类原始文明及开放本真的爱的劳伦斯认为, 同性之爱正是释放个性、解放灵魂的出路。而感情丰富、活力健康的弗里达也曾与他们的朋友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丈夫暗度陈仓, 在劳伦斯生命的最后五年, 她爱上一位意大利军官, 并在劳伦斯死后与其结合。据说劳伦斯曾撞见妻子与军官“缠绵”, 后来愤而报复, 与他们的朋友、一位女艺术家关系亲密。

毫无疑问, 劳伦斯笔下的康妮正是妻子弗里达, 而且他笔下的女性人物身上也都混合着母亲和妻子的影子, 她们美丽善良, 优雅坚韧, 勇敢地和这个腐朽没落的男权社会抗争。康妮可谓是劳伦斯笔下的理想女性, 她本为尊贵的男爵夫人, 却“自甘堕落”爱上了低贱的护林人, 而且对这个工人阶级的代表心生畏惧, 最终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 勇敢地追求新生。而梅勒斯对她的控制和征服狭义地理解是同属工人阶级的劳伦斯对贵族妻子的征服, 广义地理解便是工人阶级对贵族阶层的颠覆。

劳伦斯被现代文明所异化的男子们称为“半男人”。对母亲依恋又憎恨的隐痛让他感到耻辱, 妻子的背叛亦让他怒不可遏。毫无疑问, 康妮和梅勒斯的“奸情”暗指弗里达和她的军官情人, 劳伦斯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通过性征服让他爱恨交加的女人, 展示自己的男子力量和气概, 也悲哀地体现了一个失去健康的“困兽”的愤怒和希冀。然而, 无论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作者对女性是爱还是恨, 有一点毋庸置疑的, 即《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一首对人性力量的深沉颂歌。

注释

1王立新编著.《潘神之舞——劳伦斯和他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5, 30, 106, 28.

2叶廷芳, 黄卓越主编.《从颠覆到经典——现代主义文学大家群像》.商务印书馆, 2007:132, 149.

3梁伟, 李晴辉著.《论劳伦斯的女性主义意识》.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 (1) .

4蒋炳贤编选.《劳伦斯评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9, 179, 180.

5劳伦斯著.姚暨荣译.《性与可爱——劳伦斯散文选之〈我们彼此需要〉》.花城出版社, 1988:150.

6克默德著.胡缨译.《劳伦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6:184.

7劳伦斯著.赵苏苏译.《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308.

8凯特·米莉特著.宋文伟译.《性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323.

上一篇:二级机构下一篇:智慧家居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