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蒹葭的作文300字

2024-12-03

改写蒹葭的作文300字(精选5篇)

改写蒹葭的作文300字 篇1

蒹葭的作文650字

深秋,晨光熹微,薄雾环绕,聚拢了又散开。萧瑟的秋风轻轻地拨弄着芦苇,有着说不出的惆怅。那潺潺的秋水,承载的太多太多的相遇与别离;那南雁的鸣叫声,又把多少人的思念熬成了芳香?这时,一声清越的歌声揉开了静止的时光,拉回了我的思绪。

歌声宛转悠扬,呢喃小调渐渐溢出,仿佛在水中柔柔地晃。是谁,是谁在这芦苇从中清唱呢?我透过层层雪白的苇丛,向那边瞧去。只见河面上倒映出一位佳人的倩影:一袭素白的轻纱衣,勾勒出她曼妙的身姿;云钗银簪,将她如瀑的青丝绾起;环佩叮当,衣袂飞扬,飘逸而又灵动。是她!那熟悉的眉眼,动人的笑靥,我怎能忘记?是她,我爱慕已久的姑娘,我心中最华丽的梦。

心中仿佛有千万只鸟雀扑闪着翅膀,激动而又焦灼,手心也因为紧张而微微渗出细汗。我浑身的兴奋与惊喜难以描述,只觉得刚刚还十分凉爽的秋风一下子温暖燥热起来。突然,她轻轻拨开了芦苇,隔着河水向这边看来,不自觉地避开她清丽的眼眸,脸颊微微发烫。她是在向我笑吗?是的,她在向我浅笑!顾不得旅途的遥远与险阻,我在芦苇丛中跑着,跑着。不时被零散的石块绊倒。但是我此时只想快快赶到她身边,向她诉说我的心意。

寻到岸边的时候,我恍惚发现她又好像在水的中央,便急急忙忙又向前寻去。此时我早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先前的激动与兴奋渐渐被无助与劳累取代。她的美,她的情,她的温文尔雅,一颦一笑,都在我心头挥之不去,而为何我却追不上她?她那纯净多情的眸子看向的是否是我?吴侬软语的歌儿是否又为我唱响?我不知道。

晨雾渐渐散去,芦苇上的白霜早已化为露珠,又渐渐干涸。看似近在咫尺,实若远在天涯。我心爱的姑娘啊,我只想与琴瑟和鸣,共度一生,为何你总是看不到我?

恍惚发现,泪水早已沾湿青衫衣袖。大雁的叫声,显得格外凄凉...

蒹葭的中考语文作文 篇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我与伊人又近了一步。

烈日当头,火红的太阳似乎从未落下过。我脱了外衣,望着远远的那个小白点离我越来越近,从豆粒般的糊影变成清晰的,刻印在眼前的水墨画,美得动人,美得奇特,美得不真实。

我想起了自己流落他乡的日子,多少个饥寒交迫的夜晚,多少个愁思满天的清晨,多少战火纷飞,九死一生,与死神擦肩而过。记得有次,我就倒在这个地方,望着血红的天空,周围刀光剑影,我闭上眼睛,像再也醒不过来一样。

好在,这里的太阳不会落下,这里的土地上也不会有战争。我不停地划着桨,奔向我的伊人。

我的伊人,请告诉我,你在等我,你一定还在某一个地方等我,那里没有战火,没有硝烟,人们自给自足,怡然自乐,那里的天空永不会呈现血红,那里的清晨也永远有鸡在啼鸣。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但水中央没有伊人,只有几株狗尾轻轻摆动。于是我调转了船头,徒然发现,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豆粒般大小的糊影。

这次,我一定能找到我的伊人。

太阳仍在灼烧着大地,我披上衣裳,向前而去。

不一会儿,岸边的杨柳树又开始多了起来,几只飞莺叽叽喳喳地叫着。

蒹葭的文言文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调动多种朗读手段,了解《蒹葭》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关键词句的阅读体验,了解《蒹葭》的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3、通过学习《蒹葭》,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对于高中学生作诗歌鉴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阅读鉴赏之前教师要对《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介绍,在这基础上,通过充分诵读,对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同时,调动画面、音乐等多种因素可营造和谐美妙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蒹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2、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诗无达诂”,所以对本诗的主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具体语言个性化的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对于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教师点拨和学生自己平时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来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资料准备:歌曲《在水一方》和蒹葭的画面

提问:你所知道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从歌曲、画面和古诗句中感受秋的.氛围,为课文的研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课文研习

思想内容朗读课文:1、把握文中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

3、概括诗歌主题。朗读后学生找出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如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色彩)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形态)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初步感知诗歌主题。朗读为学生把握诗歌思想内容打下基础,并在找关键词和描绘诗中情景的过程中把握本诗思想内容——。一说,爱情诗;一说,明志诗;一说,人生哲理诗。各有其理,古人有言“诗无达诂”,我们可以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见”之情,“执著追求”之意,“坚贞不渝”之志是不变的。

课文研习

表现手法根据课前对《诗经》表现手法的了解和积累,分析《蒹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提示:从“兴”和“情景交融”的角度加以分析。自读诗歌,找出起兴和情景交融的句子做鉴赏,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进一步体会《蒹葭》的意境。这部分的研习是本诗学习的难点,凭个人的能力不能全面掌握,所以互相的交流补充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并了解到学习中互助协作的重要性。

赏析诗歌立足于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赏析

立足于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学生自选角度对《蒹葭》进行赏析,小组讨论,推选一部分进行全班交流。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放歌曲《在水一方》,师生共同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边欣赏音乐,边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诗歌,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通过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感受《蒹葭》的艺术魅力。

思路点拨

本诗是先秦的诗歌,对于第一次接触《诗经》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以朗读为突破口,初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再读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精读以感受赋兴手法的韵味美。由读到品,带领学生走近《诗经》、赏析《诗经》进而学会研读《诗经》中的一些著名的篇目。

练习举隅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研习和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请于课后自主研习和赏析《采薇》,并完成研习报告以及500字左右的赏析文。

附:《采薇》研习报告

一、吟诵全诗,疏通词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情景。

二、诗人通过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三、赋、比、兴手法在本诗中的具体运用:

四、《采薇》与《蒹葭》两诗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点?

《蒹葭》改写作文 篇4

满湖的荇菜随风飘摇,姑娘及腰的长发时而扬在夏风里,时而落在肩头。风乱了她的发丝,扰了我的心绪,她已不知几次出现在我的脑中。从那日起我便爱上了她,她的美犹如仙女一般,而我仿佛来到了仙境。我的心早已化为一滩春水,从此再装不下别的,每个角落无不充斥着她低头摘菜的情景,回荡着她羞涩的轻笑声。她可否有心上人?

“关关——关关——”雎鸠鸟的嬉戏声再次在耳边回响。清秀的面容,婀娜的身姿,远处窈窕的身影让人迷醉。夜,真的像思念心上人那样遥远,漫长,我便起身又回到了我与她相见的地方。眼前人便是心上人,我却只能伫立远眺。

蒹葭后传初三改写作文 篇5

突然觉得,当初老师布置我们扩写《蒹葭》时,我们的想法多么稚嫩:齐刷刷的江南之景,绿苇白水,朦胧的雾气,还有河边那俊俏的白衣书生。那细腻的小情调,把一个本应该发生在千年战场上的`故事,转移到了青石板小路铺就的江南小镇。不见了隐隐的萧瑟,取而代之的是属于江南的多愁善感。

完全忽略了这首诗是创作在那个粗犷的国度,那个霸气飞扬的地方。

或许,《蒹葭》只应该是征战沙场的武士,心底最柔软的奢望。毕竟多年的刀尖舔血,已经在他们的身上刻下了累累的伤痕,像芦苇多年遗留的老茎,粗糙坚韧。然而水中央的女子却是那样的柔婉姣好,像雾气中最柔软温润的苇叶,是老茎永远都无法企及的温软。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无数个好梦,然而仅仅是好梦,无法触及的渴望罢了。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水中央的梦,对于创作这首诗的人来说,也许不一定是那娴静的女子吧,又说不定那女子只是某些美好事物的象征。

那就更没有理由强安上江南的氛围了。

上一篇:幼儿园庆六一儿童节活动总结怎么写下一篇:应聘前台文员职位的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