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播洒阳光,用爱心点燃希望倡议书(精选3篇)
用行动播洒阳光,用爱心点燃希望倡议书 篇1
用行动播洒阳光,用爱心点燃希望
——关于开展“贫困孤儿救助”活动的倡议书
社会各界朋友们:
“贫困孤儿救助”活动开展十余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响应,许许多多爱心人士纷纷向贫困孤儿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帮助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的资助者甚至资助他们完成大学及研究生学业。为让更多的优秀贫困孤儿得到有效救助,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县妇联发出倡议,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扬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踊跃伸出援助之手,献出慈爱之心, 积极参与到“贫困孤儿救助”活动中来。目前我县还有100多名少年儿童,在各种不幸和贫困的环境下艰难生活,他们中大多数懂得生活的艰辛,勤奋好学,积极上进,成为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们迫切需要也殷切盼望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有人伸出友爱和援助之手,用爱托起他们明天的希望,用爱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让他们同千千万万个幸福的孩子们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别人的是幸福,自己收获的是快乐;给予别人的是温暖,自己收获的是满足;给予别人的是关爱,自己收获的是真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用行动播洒阳光,用爱心点燃希望,为受困者撑起晴朗的天空,搭建起梦想的平台,为更多贫困家庭带去温馨和幸福,让我们共同来关心、帮助、救助这些贫困的孩子们吧!
用行动播洒阳光,用爱心点燃希望倡议书 篇2
翻开工作的画卷, 拂去岁月的风尘, 一个调皮而又带着几分义气的男孩儿的面孔浮现在我的面前:
一、故事回放
小超是我班公认的“小霸王”“调皮蛋”。他虽然个子小, 长得倒很可爱, 人很聪明, 就是太懒, 而且经常撒谎。小超因父母亲常年在外打工, 长期跟随爷爷、奶奶, 是一名隔代托管的留守儿童。由于爷爷的宠爱, 他在家里“目中无人”, 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在学校则喜欢在同学面前扮老大角色、耍威风, 脾气暴躁, 容易冲动;与同学关系不融洽, 自我约束能力也差, 意志力薄弱, 遇到挫折就大发雷霆, 或赌气跑出教室。
我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 曾有同事提醒过我, 小超这个孩子很顽皮、暴躁, 容易冲动, 你要格外留意他。这位同事给我打了一支“预防针”, 引起我的警觉:小超究竟是个怎样的学生?
开学的第二天, 我便领教到小超的“厉害”。刚一上课他就不安分, 一会儿站着, 一会儿又转身和同学讲话。我看在眼里, 气在心头, 真想狠狠训他一顿, 但转念一想:第一节课怎么也得给他留一点面子。于是, 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看了我一下, 很勉强地坐好了, 但是嘴巴还在动个不停, 满脸的不高兴……后来, 跟他相处久了, 我了解到小超喜欢撒谎、狡辩。从来都不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 明知是错了还要找很多的理由为自己开脱。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 由于他和同学讲话, 老师就叫他站起来, 他不仅不站起来, 还和老师顶嘴。课后老师教育他, 他也没有认错, 为此, 还赌气不做数学作业。
针对他的情况, 我好好地分析了一下。他之所以这样, 是因为缺少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认同。他上课讲话、动作多, 其实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他想融入这个班集体, 但是他的行为又令他与这个班集体格格不入。别人越排斥他, 他就越暴躁, 想法越极端。怎样才能让这个孩子真正融入群体中, 成为这个和谐大家庭的一员呢?
二、教育措施
1.情感疏导———“爱”就是灵丹妙药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理解, 爱是同情, 爱是尊重, 爱是信任, 爱是宽容, 爱是鼓励, 爱是奉献, 爱是为人师者的重要前提, 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 也是教育的基本原则。
针对小超这种不诚实、爱狡辩的不良习惯, 我安排了一节以讲述名人故事为主题的班队课, 让他在这些故事中感受到诚实的可贵。看到班队课上他那一脸好像知错而脸红的表情, 我知道初步的心理疏导成功了。后来, 我又和他有了一次亲切的谈话, 了解了他的真实想法, 并让他知道撒谎是不对的, 做人应该要诚实。
从这以后, 每逢小超在课堂上犯错时, 我都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努力说服自己像慈母那样去爱他、关心他。学习上, 我耐心地传授知识, 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写字;纪律上, 我对他严格要求和跟踪管理, 善意地指出他的缺点, 当他有了点滴进步及时鼓励他, 体现更深沉的爱;课余时间, 我经常找他谈心, 了解学习情况, 并坚持面批他的作业, 做他的大朋友, 和他聊天、游戏、猜谜, 与他沟通, 让他时刻感受到老师真心的关爱, 同时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同桌, 给予他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 生活上, 我处处关怀, 提醒他随着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帮助他剪指甲, 甚至是整理书包……用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 使之改正缺点, 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 自觉做一个好学生。
事实证明:老师给予学生的爱, 应该比母爱更细腻, 更纯洁;应该比父爱更广博, 更高尚。要使师生之间的感情之树常青, 老师必须时常施之以爱的甘露, 而这种爱必须是细腻而具体的。因为儿童认为老师亲切的一举一动是对他们有好感, 正如赞科夫所说:“儿童对于老师给予他们的好感, 反映是很灵敏的, 他们会用爱来报答老师的爱。”
2.真诚帮助———“心”可以融化坚冰
我们大家都有同感, 在成长中, 哪个老师对你好, 你会记一辈子, 不好也会记一辈子。所以老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应经常换位思考, 从学生的需要来考虑, 琢磨他们的心思, 窥测他们的内心世界, 尽力用真情去打动他们, 融化他们心里冷漠的坚冰, 获得学生的信任、喜爱和尊敬。平日里他们取得成绩了, 我和他们一起开心;他们遇到烦心事, 我和他们一同去解决;他们学习上谁有困难了, 我就真诚地帮助他;在家里受委屈了, 就及时找家长沟通……
针对小超爱偷懒、值日不认真的态度, 每次我都会量身给他安排值日。他的值日一般都是定时定量的, 比如:每天早上给教室里的花浇水、整理卫生工具并摆放归位、协助检查黑板是否擦干净……对于他负责的工作我会及时检查反馈, 并肯定他的劳动成果, 让他真正感受劳动所带给他的快乐;同时, 我还耐心地给他分析同学们对他的看法, 让他清楚地知道怎样做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这不仅能培养他的吃苦精神, 还能培养他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此后, 他果然再也没有偷懒过, 在集体劳动中还常常身先士卒、勇当先锋呢。看得出, 他已经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 也渐渐地改掉了原先不爱劳动的懒毛病。
教育无小事。一个简单的道理, 看似平凡, 但却意味无穷。小超的转变让我进一步明白: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当孩子们感受到你是真心对他好, 他也就真的把你当好朋友了, 并且很愿意听你的话, 向你这个“榜样”靠拢;当家长们感觉到你是真心对他的孩子好, 他们也就愿意不惜一切来支持你的工作。
泰戈尔说: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 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的。小超的成功转化证明:老师真诚的关怀, 犹如春天的雨露, 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老师温暖的爱心, 犹如冬日的一缕阳光, 温暖着学生的心灵!当然, 学生也会敞开心扉, 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深爱你、敬重你。这就是为人师者的幸福, 还有什么比这人间真情更让人感动的呢?
3.树立自信———“勇气”是上进的动力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 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 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 你就什么都失去了。”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所以每位老师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像小超这样的学生。有待转化的后进生虽然只是少数, 但往往会给老师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他们的后进行为不仅对本人进步不利, 而且常常给班级、学校、家庭, 甚至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 使后进生进步, 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 是老师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由于小超很少和父母沟通, 加上平时生活和学习全靠年迈的爷爷照顾, 而爷爷只是一味地宠他, 根本无法辅导他学习, 使得他的学习成绩与同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的情景, 无形中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以致他课堂上精力无法集中。看到这种情况, 我看在眼里, 急在心上。但因为他家情况特殊, 我没有给过他难堪, 而是每次都和颜悦色地给他讲道理, 鼓励他, 帮他分析原因, 想办法与他的父母联系, 共同关注他的成长。学习上, 每发现他有一点进步, 我都会特意提出表扬, 让他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相信自己也能行!对于他做得不对的地方, 便找他个别谈话, 谆谆诱导, 告诉他要如何做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学生、好孩子, 给他鼓励, 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面对学习上的困难要有勇气去克服……
三、教育感悟
通过这个案例我进一步感知到:成功, 可以预约!在实施心理教育的过程中, 老师应该用爱心点燃孩子的希望之火, 想学生所想、悟学生所悟, 有针对性地调整辅导措施, 运用科学的方法,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正如我们的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谁不爱学生, 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 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 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的态度和方式对他, 因为只有发自内心真挚的爱, 才能给他们以鼓舞, 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 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用爱心点燃希望 篇3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一切教育活动都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的口号。教师和学校的工作都要服务学生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尽可能的创造一切条件。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如鲜花般地绽放!双手扶持千木茂,花怀灌注万花稠。教师要以春风化雨之“爱”、春泥护花之“责”,去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明天!爱是师德的重要内容,是老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常常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爱因斯坦说:“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只有坚持爱孩子,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才能不断推动教学工作向前发展。
二、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三、爱岗敬业,当学生满意的老师
通过师德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的关于老师劳动有“三重收获”的观念非常正确。他认为老师的劳动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科研成果。正是这“三重收获”的观念,指引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潜心钻研学与教的规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细细地体会着教书育人带给我的乐趣。小学生善于模仿,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灵,造就着学生的品质。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环下,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模范的品德去教育和影响学生。我在师范学校受到的教育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现在,从教十年,对这句话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社会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我们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到生活,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应体现教师应有的品质和精神面貌。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说做为一名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肩负着整个社会发展的重任。
园丁的责任要呵护好每一个花朵,教师就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关心学生必须从小事做起,例如:经常到学生寝室走走,看看学生的饭碗,问问学生的寒暖,望望学生搭乘的车辆,学生走到哪里,老师的眼睛就要望到哪里,心牵挂到哪里。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并成为学生心中的山。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育人先育已。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是树人育人的事业,人格要靠人格来培养,情操只能靠情操来熏陶。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师德师风的学习中,我积极学习有关材料,查找自身不足,从而加强自身文化和道德修养,以嘉言懿行、高风亮节投身教育教学,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在知识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我深知不学习就要落后,在工作空闲之余,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探索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升教改成果,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用行动播洒阳光,用爱心点燃希望倡议书】推荐阅读:
扬帆盛夏,逐梦峰峰--成教学院“关爱留守儿童,播洒爱心阳光”?12-23
播洒阳光,演绎精彩07-04
让微笑向孩子的心灵播洒阳光06-30
矿大成教学院实践团邢台分队走进邢台“留守儿童之家”播洒爱的阳光12-28
用党性引领思想用行动树立形象09-24
用行动为党旗增辉09-30
用点滴行动折射党旗色彩05-17
用行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06-02
用实际行动履行入党誓言10-21
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话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