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玩是百岁老人最大共性

2024-12-27

会玩是百岁老人最大共性(精选2篇)

会玩是百岁老人最大共性 篇1

会玩是百岁老人最大共性

http://jk.sz.bendibao.com/2010年9月26日来源:39健康网

前不久,美国健康部门在100名百岁老人中进行调查,对其长寿因素汇总分析后发现,“会玩”是最大的共性。

始终保持一颗“童心”确实能延年益寿。比如,研究发现,老人有“收藏”的爱好,能治高血压、胃病、神经衰弱,收藏已被20多个国家列入“心理疗法”的正式科目;常玩成人益智玩具的老人能延缓思维退化;就连购物、烹饪、做家务等日常活动,也能预防老年痴呆。玩对全身都好

事实上,几乎所有高寿的老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玩经”。世界著名科学家牛顿年老后,最喜欢用麦秆对着阳光吹肥皂泡,那绚丽的色彩总能让他如痴如醉;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更称自己为“大玩学家”,研究“玩”几乎成了他的第二专业:玩电脑、写博客、玩智力游戏,一点不比年轻人差。

走在大街上,你也会发现,精神矍铄的总是那些“爱玩”的老人。在外时一起出游、跳舞、打球、遛鸟、写地书、下棋;即使不出门,很多老人也有自己的玩法:读书品茶、织毛衣、养花草、写大字、画山水、学做菜,都能让他们忙得不亦乐乎。

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教授王大华看来,会玩的老人,必然能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玩游戏”可帮助老年人训练大脑的灵敏度、减缓记忆力衰退;登山等活动能增强老年人的肺活量和血液循环,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如果能在一些集体游戏或对抗游戏中胜出,还能让他们平添一份自豪感,觉得“我还是有用的”;最关键的是,玩能帮老人摆脱孤独,心里通达敞亮,自然有利延年益寿。

不仅如此,美国医学专家研究发现,50岁以前玩成人益智玩具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比例只有32%,老人玩具不仅能活动手腕、腰肢,还有益智功能,延缓思维退化。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指出,老年人进行购物、烹饪、做家务等活动,比打麻将、跑步、看电影、出游等达到的防脑细胞退化效果明显。“收藏”更被20多个国家列入“心理疗法”的正式科目,对高血压、胃病、神经衰弱等都有一定的心理疗效。

中国老人更该有“玩心”

中国老人尤其要学会培养自己的“玩心”。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医生西英俊告诉记者,不少人退休后,要么觉得失去了生活目标,做什么都没兴趣,要么围着儿孙转,甘愿做家庭保姆,不愿意为“玩”多花什么心思,自然不像外国老人“时常有点奇思妙想,什么都能拿起来玩一玩了。”

“千万别觉得很多事情只属于年轻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陶立群说,有些老人喜欢上网、写博客,却怕别人说自己“到老还瞎折腾”,其实完全不用有这样的顾虑。在保证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所有新事物老人都应该尝试“玩”。上论坛发帖、用数码相机拍照、用手机发彩信等,老人都可尝试。

广东省玩具协会信息部主任曾锐成甚至表示,我国的老人玩具比国外落后了整整30年。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有8000多家玩具制造商,99%都在生产儿童玩具。而西方市场上,大约40%的玩具是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据美国软件娱乐协会报道,几乎1/5的50岁以上美国老人都在玩电子游戏,这些游戏从简单的算术、拼图到脑筋急转弯都有。

从“家”开始玩起

相比国内老人认为“人越老就得越稳重”,国外老人却以当“老顽童”为傲。陶立群说,年纪越大就越该放得开,年轻时不敢想的事情,如果到老都不尝试一把,那该多遗憾。“中国老人即便有玩心,也玩得很拘束,无非是聊天、下棋、打牌、锻炼……其实,„玩‟是寻找自信和快乐的过程”。

首先,从“家”开始玩。“其实家里就是个玩的好地方。”陶立群说,外国老人对家居布置情有独钟,自己制作挂饰靠垫、养花养草、粉刷墙壁,不仅可美化居室,对手脑也是很好的锻炼。“相比之下,很多中国老人,家里十几年都是一个样,自然没有新鲜和乐趣。”陶立群建议,老人不妨从家中的“废物利用”开始玩,废纸折成小垃圾盒,饮料瓶包装成好看的花瓶,旧衣服缝成靠垫,都是很好的“娱乐项目”。

第二,手眼脑都得动。比如,报纸上“找不同”、“走迷宫”等游戏可以练眼;记账、打字、写博客等方式能练脑;木制琴、小鼓击打玩具,可有效刺激老人的反射神经,同时能让他们沉浸到音乐中,愉悦心情;积木、拼图益智玩具,既能使老人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还能带来成就感。此外,十字绣也是非常适合老人的娱乐,“不仅手眼脑并用,绣好的作品还能为老人带来很大的成就感。”陶立群说。

第三,要有一群投缘的玩伴。有些老人玩花、玩鸟,却很少与人交往,这并不是一种好的生活状态。陶立群说,老人比年轻人更需要朋友。国外老人会和旅途中遇到的人成为朋友,甚至一起旅行,国内老人在交友方面却显得拘谨。有些人,只认识自己院里的老人,外面一个朋友都没有。现在有不少老年旅行团,老人可以多参加;如果喜欢自助游,也可以约上些朋友,到冬暖夏凉的城市住上一两个月。

最后,大胆尝试新鲜事物。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已年过七旬,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开车自驾游。“因此,老人千万别把玩变成一种负担,尝试新鲜事物不仅开阔视野,还能开辟一番新的生活空间。”陶立群说。国外老人在这方面真的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英国老人在草地、自行车道或乡间小路上赤足跑,借此强身健体;德国老人喜欢赛龙舟时自

由积极、勇往直前的精神;西班牙老人则迷上了滚铁环,不仅能活动四肢,还有利于呼吸系统。“这都可以给中国老人很好的参考,在安全的前提下,健步走、自驾游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会玩是百岁老人最大共性 篇2

马来西亚返乡毅然从戎抗战

据介绍,郑国雄1912年出生于中新镇福和郑新村,9岁时与弟弟一起随父母移居马来西亚。他说:“弟弟英语好,睡觉的时候还在被子里教我。”

他在当地读完初中后,父亲将他送回广州读书,辗转多所中学。他读高中,当时每周有4小时军训。“老师说,学完后就可以上战场了。”毕业后,郑国雄没有按父亲的意愿回马来西亚,而是毅然选择从军。说起这段历史,老人仍然会习惯性咬紧牙关,表示从不后悔。

老人1937年9月进入黄埔军校四分校第14期,經过考试顺利进入工兵科,随后转移了好几个地方,原计划1939年10月毕业,但因抗战形势紧张,军校生提前毕业,被安排到了各个战场。郑国雄被安排到南岳游击队培训班一队,后被安排到54军,在军司令部任工兵排长。

粤北大战多次死里逃生

提起当年的艰苦抗战,老人仍记忆犹新。据郑国雄回忆,有两次差点丧命,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是在冲锋时,一颗子弹从肚皮擦过,划出了一道很深的痕。“还有一次受命剪除日本人的铁丝网,当时我带着十几个工兵,3人一组,潜入敌方前线,剪第一、二层时很顺利,剪到第三层时被探照灯发现了,日军的机枪马上扫过来,我就地连打了几个滚儿,机枪子弹就扫射在我周围,稍有迟疑就会被打中。”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郑国雄请假返回增城结婚。随后54军抽调人员扩充远征军,郑国雄回忆:“回来时部队分发了一大笔路费,再想出发路费已经涨了8倍,最终无法成行,随后加入了同乡黄国梁为军长的65军。”郑国雄说,之后他被任命为搜索营营长,为部队解决粮食问题,有次奉命深入敌占区还抓获一名日军。

收入不高却尽力帮扶乡邻

新中国成立后,郑国雄定居老家福和郑新村,多次为当地政府筹款募粮。改革开放后,已年过六旬的郑国雄去香港与身在汇丰银行工作的弟弟团聚。“他当时为私人打工,收入并不高,但只要是村民有事相求,他都会尽力帮助。”

郑国雄在当地声望很好,2011年他的百岁生日寿宴,原计划内亲摆几桌庆贺,没想到闻讯而来自发为他祝寿的有400多人。

每天定时3餐 能爬3层楼梯

“父亲清心寡欲,对人和蔼可亲,他常教导我们待人宽容是长寿最大的秘诀。”郑国雄儿子郑自治说,如今老人每天定时3顿饭,早上1杯牛奶、2个鸡蛋,还有1杯麦片,中午、晚上都是吃些青菜、豆腐、鱼肉等易嚼易消化的食物。

郑自治说,别看老人家年岁已高,但身体硬朗,他住3楼,靠拐杖能自己爬上爬下,“我原先开了10多年餐馆,后来儿子说让我专心照顾爷爷。”郑自治说,老人爱好很简单,每天会看电视、看新闻,关心时政,“最开心的是有人来听他讲自己以前的老故事,你不打断,父亲说三天三夜都不会停下来。”

(摘自《广州日报》 )

上一篇:供电公司管理文化建设方案下一篇:数控技术总复习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