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有什么文化内涵

2024-07-29

清明节有什么文化内涵(精选9篇)

清明节有什么文化内涵 篇1

清明节讲究

1、孕妇避免扫墓

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别的方面来说,清明时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并不建议孕妇去参加,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孕妇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类活动。

2、不可在墓地拍照

大家扫墓的目的都是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乐。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扫墓的时候,最好心怀敬意,专心谨慎,千万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随意拍照,否则引来了不好气场,就有阴阳失衡的可能,会损害个人的运势。

3、忌穿大红大紫

清明节是不能穿大红大紫去上坟的,相信大家也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去参加此类活动的。

4、外人不要参与他人的扫墓

清明的时候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气运也不同,可能会造成气场的紊乱,导致不协调而走霉运。

5、身体不佳者避免扫墓

一个身体正处于生病状态,或是虚弱状态的,的人最好不要去参加扫墓活动,因为此类人正处于总体运势低迷的状态,极易招致晦气。

6、坟头长草必须修整

坟墓上长植物的,必需要清除,万万不可使其长出气候。这一点最重要不过,要知道,所谓扫墓,就是让你清扫不利于墓地的东西,坟头的草木会对家族的成员造成伤害,包括了气运和健康,都是大大不利的。

7、忌嬉骂,非议先人

扫墓完毕后,有人带着孩子去的,可能刚开始还算肃穆,一结束就开始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了。这是要注意的,要知道坟地毕竟是阴灵沉睡之所,嬉笑怒骂会滋扰阴灵,是大不敬,可能会招致报复,非议先人就更不可取了,假如你路过他人的墓地,对逝者品头论足即是亵渎的行为。

清明节意义

祭烈士先祖

爸妈可以提前问询下各个陵园的规定,在安全防疫的前提下,带孩子去扫一扫墓,给孩子讲讲先烈们的英雄故事,或是向已逝的亲人、祖先送上思念之情。

也许只是一枝白菊、一个鞠躬,但孩子可以感受到我们对已逝生命的尊敬敬仰和追思怀念。相信在祭奠中,家庭成员之间也会建立起更加深厚的亲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懂得敬畏生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踏青放纸鸢,迎风祈好运

除了缅怀先祖,清明自古就有踏青郊游、亲近自然的习俗。确实,春季万物复苏,有很多适合孩子的传统游戏,比如放风筝。当风筝飞上天,远眺风筝的千姿百态,还有利于消除眼睛疲劳,达到保护和增强孩子视力的目的。

古人把纸鸢放上蓝天后,会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寓意这些断了线的风筝能带着病痛和灾难远去,并给自己带来好运。

做清明团子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清明团子”是我国江南地区在寒食节制作的特色习俗美食。宝爸宝妈可以提前采摘或网购一些艾草,亲手自作“清明团子”;

清明节的别称有哪些?

1、寒食节

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

2、踏青节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清明节的来历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3、鬼节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有什么文化内涵 篇2

我们不妨看一个案例。一所小学接受上级检查工作, 选了一个优秀学生发言, 这个学生的发言稿是这样的:“各位领导, 我们学校以德育为灵魂, 以教育为中心,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实施新课程改革, 培育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这是教育的成功, 还是教育的失败?我认为是教育的失败, 因为这个发言稿里看不到一点孩子的味道, 没有童真, 没有童言, 没有童趣, 从头到尾都是典型的校长官话、套话、废话。如果我们把学生培养成这样的人, 毫无疑问就是教育的失败。原因何在呢?

观察一下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 或许就可以知道原因所在。在某一节课上, 二年级的学生正在学习《带着尺子去钓鱼》一文。文中说, 在丹麦, 钓到22厘米以下的鱼必须放生, 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教师问学生:“他们会受到怎样严厉的惩罚呢?”教师在“严厉”一词上是重音, 训练有素的学生围绕“严厉”大胆想象:“把钓鱼人丢进海里!没收他所有的钱!”教师摇头, 学生继续猜想:“让他坐牢20年。”教师仍然摇头, 学生更大胆地想象:“判他无期徒刑。”教师还是摇头, 学生只好搬出他们所知道的最严厉的惩罚:“枪毙!”……评价这堂课, 我只有一句话, “没文化”。这节课的目标原本是教育学生要遵守法律, 公民要有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 而学生的回答恰恰是随心所欲、草菅人命, 没有一点人文情怀。这是教师的原因, 而不是学生的原因, 因为学生所答完全是受教师“启发”的结果。

再来看一些教师常用来评价学生的语言:“你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如!”“像你这样, 我早不活了。”“全世界没有比你更蠢的。”“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 笨得像猪。”“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 我不管你了。”有些教师已经对这些话语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评价这样的语言, 我们也只有用“没文化”来形容。

一位诗人说过:“因为走得太远, 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教师的教学一定要回归原点。什么是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 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浸润过程。课堂教学一旦失去文化, 所剩的就只是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教师的文化自觉决定课堂教学的成功, 决定课改的成功, 因为文化赋予一切活动以生命与意义, 文化的缺失就意味着生命的贬值与枯萎。教学就是文化的传承, 课程改革就是要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教师的文化缺失, 导致我们的教学只能停留于技术、方法、方式上的更新, 在技术层面、工具层面、模式层面上徘徊, 只遵循技术的、工具的、形式的, 导致课堂教学改革浅表化、形式化、口号化, 甚至导致课堂教学异化, 课改陷入困境。这是教学改革的障碍、课程发展的瓶颈。

夏丏尊曾说:“学校教育如果单从外形的制度与方法上走马灯似的变更迎合, 好像掘池, 有人说四方形好, 有人又说圆形好, 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 而于池所以为池的要素水, 反无人注意。”只注重形式的变革, 而没有真正在价值思想上发生变革, 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可能是低效的, 甚至是无效的。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思想。价值思想是附着于外物、附着于行为、附着于语言的, 是关乎价值、形而上的东西。价值思想从终极上思考:为什么存在?——人为何而存, 物为何而在, 为什么而做?——言为谁而发, 行为谁而做。价值思想的缺席, 是最可怕的缺席;价值思想的缺席是灵魂的缺席。

作为教师, 我们一定要问问自己:第一, 为谁而教?是为教师而教, 为学生而教, 为学校而教, 还是为政府而教;第二, 我们怎么教?题海训练永远正确吗?雅斯贝尔斯认为:“训练”既可以针对人, 也可以针对动物, 但教育却是人所独有的。如果教师能理解这一点, 那么功利性的题海战术、填鸭式的灌输都会少很多;第三, 课改为什么而改?改了怎样, 不改又会怎样, 改的意义、改的价值何在。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深入到价值层面、思想层面、精神层面, 体现为科学正确的价值判断、持之以恒的教育信仰。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说:教育须有信仰, 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 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这种价值判断、教育信仰体现为坚定不移的文化追求、庄严神圣的教育承诺、始终如一的实践探索, 最终体现在习以为常的课堂教学行为之中, 体现在教学细节之中, 体现在教师的话语之中。

有文化的课堂, 是目中有人、有学生的课堂, 教师理解学生的需求, 满足学生的期盼, 促进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考, 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有效教学。有文化的课堂, 是为了学生成长的教学, 是基于学生的教学;不是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 而是学生需要什么才教什么;不是根据教材的结构来选择教学的结构, 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结构和行为规则来决定教学的结构和规则。有文化的课堂, 课堂学习讲求效率,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参与度高, 学习情绪积极高涨;学生学习愉悦快乐, 学习的幸福度高。有文化的课堂是让学生学习增值的课堂, 既有数量值, 让学生学到一定数量的知识与技能, 更有意义值, 让学生学到的东西是有意义或受用的;既有方法值, 让学生掌握会学习的方法, 更有动力值, 让学生产生想学习的愿望, 对学习保持强烈的兴趣。有文化的课堂, 是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 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 而是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钱理群先生曾经描述过这样的课堂:牵着中小学学生的手, 把他们引导到这些大师、巨人的身边, 互作介绍以后, 就悄悄地离开, 让他们——这些代表着辉煌过去的老人和将创造未来的孩子一起心贴心地谈话, 我只躲在一旁, 静静地欣赏, 时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就为这个瞬间, 无论付出什么代价, 都是无怨无悔的啊!

黑道有文化,果然什么都不怕 篇3

7月5日,在这份四开共计八页的《山口组新报》创刊号报纸卷首,印有山口组组长篠田建市的训示,教导年轻成员谨遵山口组传统价值观—忠诚和纪律。

虽为“内部刊物”,但从内容看,这份机关报除了增强内部凝聚力,还有对外形象宣传之意味。比如:对外接触时要有爱念,重信义;在社会上要有自己的节操,不招致非议;听取先人经验,提高自己人格。

此外,《山口组新报》还有专设文娱版,“创刊号”中负责介绍名山大川、高层领导近期垂钓日记,还载有关于俳句、围棋、将棋的消闲文章。

整张报纸选题风格清新,乍看之下,竟然很难相信出自“黑社会”之手。

然而,山口组此番起意办报的背景,却不如其纸端呈文轻松:近八年来,由于日政府和立法机构对黑帮采取一系列强硬政策,导致日本黑帮人数持续下降。2012年,山口组约有27000名成员,较之2010年的成员人数,就减少了近一万人。

为挽黑帮颓势,这些年山口组一直致力于对外美化自我,扩大生存边界;对内则加强组织建设,维持成员的忠诚—发行“机关报”,由此成为题中之义。

其实,不止山口组,其他日本黑帮也有出版内部刊物,甚至拥有“公开喉舌”。

日本国许多面向黑帮迷发行,现身于报刊亭、便利店、公共图书馆乃至政府办公大楼的市面杂志,不少都有其各自关系紧密的帮派勾联。

在这些公开发行的杂志里,黑帮大佬们也乐于接受冗长的访谈,畅谈昔日光辉岁月以及日本武士道精神。

但是,绝少谈论时下犯罪活动,也成为诸位“大佬”发言时心照不宣之事。《黑帮爱好者》前主编铃木智彦也曾提及该媒体的一个不成文规定:“我们不能写帮派内的冲突,也不能写黑道战争中的赢家与输家。如果写了,输家名誉会受到影响。”

“为什么不把我演得更有同情心一点呢?”

除去办报,通过影视剧进行形象宣传,也是近年来各国黑帮热衷的一个手段。经典案例莫如电影《教父》。

上世纪60年代,伯纳诺家族的一场内战引起公愤,美国的报纸、电视都充斥着对黑手党的谴责。在此背景下,纽约五大家族教父之一科隆博控制的派拉蒙制片公司,于1971年推出了以另一黑帮领袖卡罗·甘比诺为原型的电影《教父》。这部电影迅速扭转了美国民众的认知—原来黑社会头子也有人性、孤独以及柔情。

美籍意大利黑手党迈耶·兰斯基曾致电《教父》里扮演他的演员:“你演得很好,但为什么不把我演得更有同情心一点呢?毕竟,我是个老头子了。”

黑手党自身也对这部电影津津乐道。美国联邦调查局公开的秘密录音资料显示,他们经常讨论的主题便是《教父》的演员表。美籍意大利黑手党的一个“伙伴”迈耶·兰斯基甚至致电李·史特拉斯伯格(《教父》里扮演他的演员):“你演得很好,但为什么不把我演得更有同情心一点呢?毕竟,我是个老头子了。”

不过,对于抹黑自己的影视作品,黑帮分子也不手软。1992年上映的《黑帮大时代》对黑帮的直白刻画,就令其原型,来自墨西哥的黑手党成员十分不满。导演爱德华·詹姆斯·欧蒙为此遭受死亡威胁,三位顾问也在影片上映后被谋杀。

再回来谈日本黑帮,同样,他们也会“睚眦必报”。2006年,福冈县教育委员会为劝导年轻人莫入歧途,制作了一部反黑电视剧,讲述一个黑帮弟子在接受警察调查后,觉悟到了组织的黑暗。

随后,教育委员会收到一封“工藤会”黑帮头目的“控诉书”,该书指摘影片抹黑黑社会人士,明显侵害人权,希望停止制作。“这对于有家庭的部下而言,是一件难受的事情;对于毫无罪恶、目前接受正当教育的黑帮子女们来说不公平,恐怕会因此在学校受到欺负。”

日本黑帮这封表示不满的抗议书,读来竟有一丝楚楚可怜的“请求”味道。

黑帮宣称自己是“人道主义团体”

“讨好”政府与国民,正是近年来渐显颓势的日本黑帮致力所为。

2011年3月11日,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和海啸袭击日本。灾情发布几小时后,日本全境的主要黑帮均开放办事处收容灾民。

美国《时代周刊》甚至为此发文感叹:在日本,黑帮是唯一可以不用得到许可就能迅速展开救援活动的组织。

这是因为根据日本国规定,通往灾区的车辆需要通行证,普通人无法擅自运送物资。但“目无法纪”的黑帮对此毫不在意,“擅闯”灾区,还主动派人在重灾区巡逻,以防抢掠。

如此义举,动机何在?虽有日本黑道人士宣称:“我只想回报我的家乡,这就是黑帮的精神和理想”,但也有国人出来质疑当地黑帮不过是借救灾之名募款,以便总部或帮派大佬从中“揩油”。

《黑帮爱好者》前主编铃木智彦甚至直指日本黑帮所行善举,意在取得灾后大型重建工程的政府合约。

“虽然黑帮总对外宣称不掠夺普通民众,但事实上,他们就是恃强凌弱。”反黑帮律师俊朗佑贵曾分析,“不过,既然黑帮宣称自己是‘人道主义团体’,就必须做相应工作。否则,就会失去所有的信誉。”

因“行善过多”,南美大毒枭当选了议员

同样大唱大行“人道主义”的,还有美洲和非洲黑帮。

美国机车黑帮的“地狱天使”,每年都会向当地孩童发放玩具礼物;臭名昭著的索马里海盗则将赃物“慷慨”地与当地海岸社区分享,用以建设更多的学校和电厂。

而著名的哥伦比亚大毒枭埃斯科巴,则为麦德林市的市政建设做了不少贡献:他铺设公共道路,出资建设饮水系统、修建机场和学校,还替政府做了他们本该做的事,为当地居民报销了一部分医疗费用……

因为对当地市民行善太多,尽管埃斯科巴此前曾被指控授意谋杀了600多名警察,后来竟演变成,当他被警方宣布追捕时,竟有不少当地民众自发无偿帮助埃斯科巴逃脱。

在当地民众支持下,埃斯科巴甚至赢得了哥伦比亚众议院议员的身份。

清明节踏青有什么游戏 篇4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开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古代人是如何过清明的呢?

1.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依然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2.踏青植树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宋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描写的就是清明郊外踏青的画面。

3.荡秋千

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满街杨柳绿烟丝,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洞,女郎撩乱送秋千。”唐代诗人韦庄的诗作,反映了在陕西地区,女子过清明节流行荡秋千的习俗。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4.放风筝

古人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代,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求放走晦气,消灾解难。许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把自己知道的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希望带走所有的秽气,带来好运。

5.蹴鞠

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古时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的运动。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

6.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插柳避免疫病了。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7.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唐玄宗最喜斗鸡。五代女词人花蕊夫人有诗云:“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睹红罗被十床”。

清明时节有什么忌讳 篇5

1、清明节前中后三天有些地方有寒食的说法和习俗,有这个风俗的地方当遵守为佳。

2、外嫁女儿一般不能回娘家扫墓。但有部分地区不忌讳这个,根据地方风俗来不会错。

3、不能选清明节谈婚论嫁,更不可选清明节结婚。

4、若生日是清明节,注意要规避黄色的鲜花,当地风俗若有推迟会提前办的,应该遵循。

5、不要在清明节当天去拜访他人。

6、清明节自己没空去祭拜先人的话,不可胡乱承诺,否则当年运势不会你想要的。

清明时节忌讳二、不适合去扫墓的人

1、印堂发暗或眼窝发青发黑的人不合适。印堂发暗和眼窝发青发黑的人处于一个很晦气的时期,扫墓是祭拜祖先,大部分坟墓规则不会是一个很独立的地方,而是要经过不少其他家的坟墓。晦气临门更不合适去穿越阴气扎堆的地方。

2、重病患者不合适。这个扫墓可不是一个锻炼的行为,大部分坟墓都离住的地方比较远,大部分坟墓还都要走一段路。重病患者需要的是调养生息,不能过度操劳,免疫力低下,身体阴虚,心神漂浮,易遭各种邪气,所以,不推荐。

3、孕妇不合适。且不说舟车劳顿,山路崎岖、祭祀场所各种烟灰影响,在很多地方扫墓有放爆竹的习惯,这些都会影响到孕妇自身健康或孩子的健康。从民俗角度去看,尚未出世的孩子是不合适去见这些死去的人的,因为很容易引起孩子夭折。若孕妇必须去,那就得用红布将肚子包上一包。但还是强烈建议不要去。

4、刚动手术的人不合适。体弱是主要因素。民间传说,刚动手术的人要是去了坟场,那是很容易被拉走的。手术伤元气,元气弱的时候,邪气也就特别容易入侵,为了自身健康和家庭和美着想,刚动手术的人还是不要去扫墓的好。 .

5、三岁以下的小孩不合适。有一种说法是7岁以下的孩子不合适,但其实从命理角度上去看,3岁的更不合适,因为不管从中国的宗教还是国外前世今生理论,都提及3岁以下的孩子最容易看到另一个世界。从科学角度上来讲,3岁以内的孩子容易因为扫墓现场的各种条件限制不好携带,外出到一个相对污染比较厉害的地方也容易让孩子生病,也就是不建议带去了,哺乳期的妈妈就更别带自己婴幼儿去了。

清明时节忌讳三、扫墓的时候不能做的事

1、祭祀剩下的香烛不能带回家。

2、祭祀食品除了肉类,一般到了最后要么就放坟墓前,要么就给孩子吃了,总之不带回家。

3、扫墓的时候当肃穆严肃,不打闹嬉戏,更不可有侮辱的言辞行为。

4、不对他人的坟墓进行不友善的点评。

5、扫墓祭拜顺序别颠倒了。顺序应该是修整—坟头压纸—点香烛—放供品—敬酒或敬茶—烧纸钱—拜礼—放鞭炮-撤供品。

6、不可在墓区过度亲热,房事。

7、不要对自己或他人的扫墓过程进行拍照录像,此为大不敬。

8、扫墓回家后不能穿着沾满泥巴的鞋回家。进家门前当先清洗鞋底。

9、不能黄昏扫墓,最好是清晨和上午。

10、不能给坟墓照相。不利家运,也容易做鬼梦。

11、不能在坟墓周围的大树下照相。民间有这样容易带鬼回家的说法。

12、不能在坟墓上大小便,不管该坟墓是否破败。这种行为往往会引来疾病,甚至更不好的事。

古时清明节与鞋文化 篇6

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清明交三月, 节前两日谓之‘寒食’, 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 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 名曰:‘明眼’, 凡官民不论小大家, 子女未冠笄者, 以此日上头。寒食第三日, 即清明节。每岁禁中命小内侍于阁门用榆木钻火, 先进者赐金碗、绢三匹……此日又有龙舟可观, 都人不论贫富, 倾城而出, 笙歌鼎沸, 鼓吹喧天, 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殢酒贪欢, 不觉日晚。红霞映水, 月桂柳梢, 歌韵清圆, 乐声嘹亮, 此时尚犹未绝。”

清明节亦有“三月三”之说, 古时以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上巳, 官民皆潔于东流以上, 曰洗濯祓除, 去宿垢疢, 为大潔。”“潔, 同洁;疢, 病。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在《宋书·礼志》上记载说, 这一天, 人们到郊外踏青, 同时还要到朝东流的河水中洗浴, 意在祛除污邪, 然后在水边饮宴野餐。清明还形成了踏青上坟, 祭拜扫墓的习俗。

清明节由来已久, 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清明在两千多年的演变过程中, 有不少记载和传说, 形成了许多风俗。其间, 也彰显出鞋与清明节的特殊文化内涵。

【上头拜扫凤麻鞋】

凤鞋稳步上头女。《东京梦华录》卷之七清明节条:“清明节, ……子女及笄者, 多以是日上头。”宋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这莲女渐渐生长得堪描堪画。从来道‘女大十八变’, 这女娘子方年一十七岁, 十八大有颜色, 张待诏点一铺茶请街坊吃, 与女儿上头。上头之后, 越觉生得好。怎见得:精神潇洒, 容颜方二八之期;体态妖娆, 娇艳有十分之美。凤鞋稳步, 行苔径, 衬双足金莲;玉腕轻抬, 分花阴, 露十枝春筍。胜如仙子下凡间, 不若嫦娥离月殿。”

寒食拜扫穿麻鞋。《东京梦华录》卷之七清明节:“寒食第三节, 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 禁中前半月, 发宫人、东马朝陵, 宗室、南斑、近亲, 亦分遣诣诸陵坟享祀, 从人皆紫衫, 白绢三角子, 青行缠, 皆系官给。”皇家清明扫墓者皆统一官发的着装, 在皇家拜扫队伍中, 有从事宫中“宫人早起笑相呼, 不识阶前扫地夫”的宫女, 也有“掌王六寝之修缮、扫除等事”者。这些人都是青行缠下穿麻鞋。行缠即俗称的裹腿、腿绷。宋话本《碾玉观音》:“正行间, 只见一个汉子, 头上带个竹丝笠儿, 穿着一领白缎子的两上领布衫, 青白行缠扎着裤子口中, 着一双多儿麻鞋。”《析津志》:“妇人束足穿麻鞋, ‘仍系行缠, 便于登山故也。”麻鞋, 以麻编制的鞋, 起自西周, 延至清, 尊卑均可穿之。后来, 在布鞋上披缀麻或麻布而成为一种孝鞋。也有持不同意见者。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中出城仪:“寒食拜扫, 案《开元礼》第七十八云:昔者宗子去在他国, 庶子无庙, 孔子许望墓为坛, 以时祭祀。今之上墓或有凭焉。又云:主人去茔百步下马, 公服无者常服, 则是吉服分明矣。……今多白衫麻鞋者, 衣冠在野, 与黎庶雷同, 大错大误也 (指高官贵爵不应穿麻鞋) !且春秋二仲月, 公卿拜陵, 并具公服, 则曰时之倒矣。又案:《唐礼》凡参辞并是公服, 故松柏非远之家, 每新改授皆见, 所以示仕禄朱紫之荣, 释褐结绶, 抑亦如之。其四时之享, 布素, 暂去襕板即可矣。若悉白衫麻鞋, 何以表轩冕耶? (意为仕禄都穿白麻鞋怎么能显出与民之不同呢) 今或往往仍有自宅, 便麻衣丝履而去, 尤为不可。”

【弓鞋蹴鞠踏青履】

清明时节春游踏青之习, 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是民间铙有风趣的传统活动。在北方清明则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忙种麦时节, 而在南方从立春之日便拉开了春游的序幕, 在草翠花娇, 莺歌燕舞, 秀水潺潺的明媚春光中, 人们纷纷郊游尽享“杖藜徐步立芳洲” (杜甫) , “曲栏幽榭终寒窘, 一看郊原浩荡春” (苏东坡) 的愉悦。

踏青与踏青履。明张岱《夜航船·天文部>:“三月上巳, 赐宴曲江, 都人于江头禊饮, 践踏青草, 日踏青, 侍臣于是日进踏青履。”踏青履, 每年清明前后, 男女择日赴野外践踏青草, 以祈消灾去邪。是日, 御制新鞋, 谓踏青履。

踏青郊游也是青年男女交往风流的日子。“花簇香钩浅宛尘, 轻风微露石榴裙。金莲自是怪三寸, 难载盈盈一段春。仙已去, 事犹存。阳台何处更为云?相思携手游春日, 尚带年时草露痕。” (明·周宪王《鹧鸪天·咏绣鞋》) 唐崔护, 举进士下第, 清明日, 独游城南, 得居人庄, 因“寻春独行, 酒渴求饮”而遇“妖姿媚态, 卓有余妍”的村姑, 心中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印象, “及来岁清明日, 忽思之, 情不可抑, 径往寻之”, 已是物是人非了, 便“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留下了令人惋怅的千古绝唱。清末的《燕京岁时杂咏》竹枝词:“绣帔弓鞋去踏青, 北城士女到南城, 无风一上秋千架, 小妹身材比燕轻”。

清明节, 古人又有秋千节之称。《明宫史·饮食好尚》“三月”条有“清明”, 则秋千节也。”“坤宁宫后各宫, 皆安秋千一架”。其实明代之前的元代, 清明荡秋千之风已很盛行。元人《析律志·风俗》记述甚详:“清明寒食, 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 起立彩索秋千架, 自有戏蹴秋千之服。金绣衣襦, 香囊结带, 双双对蹴。”“香风并架, 花靴与绣鞋共蹴, 锦带与珠襦共飘”。

踏青履与荡秋千鞋, 均为人们适应春天游戏娱乐之鞋, 无论是富贵人家花苑中荡秋千的锦绣“花靴与绣鞋”, 还是专制的踏青履或“绣帔弓鞋去踏青”的弓鞋, 都彰显着古人在开怀拥抱春光中, 谱写出鞋文化的另一番靓丽风景。

【寒食蹴鞠与木屐】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 按刘向《别录》曰:“寒食蹴鞠, 黄帝所造, 本兵势也。”或云起于战国。按鞠与球同, 古人踢蹴以为戏也。鞠, 古代一种用革制的皮球。《说文·革部》:鞠, 蹋鞠也。”徐锴击传:“按蹋鞠以革为圆囊, 实以毛, 蹴蹋为戏, 亦曰蹋鞠。”《北史·突厥传》:“男子好摴蒲, 女子踏鞠。”女子蹴鞠盛行于汉代, 长沙马王堆汉墓和南阳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 就绘有女子蹴鞠的图形。蹴鞠就是用脚踢球的游戏, 就是今天人们所热衷的足球活动。古代没有专用蹴鞠鞋, 就是平时所穿的鞋。明代金陵妓女马如玉曾有《踢球》诗云:“腰肢袅袅力微微, 滚滚红尘拂羽衣。偃月鬓边星欲坠, 石榴裙底凤比飞。”凤比飞即指所穿的凤鞋。明末清初的李渔也有“翠袖低垂笼玉笋, 红裙曳起露金莲”咏叹女子踢鞠的诗句。

木屐源于寒食节。屐, 木头鞋。《释名·释衣服》:“屐, 榰也, 曾两足榰以践泥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木屐, 《三苍》:‘木屩也’。《异苑》云:‘介子推抱树烧死, 晋文公代以制屐也。’”据东方朔《琐语》云:“春秋时介子推逃禄自隐, 抱树而死, 文公抚木哀叹, 遂以为屐。”另据南朝宋代刘敬叔《异苑》和冯梦龙《东周列国》记载, 公元前600多年前, 晋文公曾与介子推在流亡期间, 介子推曾割自己大腿肉为文公充饥。后来晋文公登晋国王后, 封赏随他奔波流离的有功侍臣时, 却忘了介子推, 待他想起时子推已母子隐于绵山。文公曰:“吾闻子推甚孝, 若举火焚林, 必当负其母而出矣。”于是命放火烧山, 三日方息, 子推终不肯出, 子母相抱死于枯柳之下。文公见之, 为之流涕。命葬于绵山之下, 立祠祀之。并“改绵山曰介山, 以志寡人之过!”并命人将未烬之木砍下, 削木为屐, 每当忆及子推曾割股之功, 便抚屐哀嗟:“悲乎, 足下!”从此, 焚林之日, 乃三月五日清明之候, 国人思慕子推, 以其死于火, 不忍举火, 为之冷食一月, 后减至三日。后来因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从此, 木屐也在民间流行不衰。

清明节有什么文化内涵 篇7

当然, “大众”是由众多的“小众”构成的,“大师”的炼成,“小众”是“罪魁祸首”。

先讲两个故事。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大臣,叫邹忌,身高8尺有余,长得相当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富帅”。邹忌早上起来,梳洗打扮后,照照镜子,觉得自己的确长得不赖,但还心存疑虑,因为当时齐国的都城临淄城北有一个姓徐的“男神”,家喻户晓,美名远播。自己与城北徐公相比,到底谁更胜一筹呢? 于是,邹忌先后向老婆、小妾、来访的客人求证,结果他们都说,徐公算个屁,他比你差远了。邹忌很得意。巧的是,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亲眼见到了徐公,反反复复、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觉得自己确实没有徐公美,再照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自己,觉得自己才真正算个屁,比人家徐公差远了。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邹忌就在想:明明是我长得没人家徐公好,但老婆、小妾、客人却一致说我比徐公美多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想来想去,终于想明白了:老婆说我比人家美,是因为爱我;小妾说我比徐公美,是因为怕我;客人说我比徐公美,是因为有求于我。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但戏剧性还不够,毕竟邹忌本身还算得上是一个美男子,虽比不上“男神”徐公。

比邹忌稍微晚一点的一个叫列精子高的齐国人,是个“矮矬丑”,也干过类似的事情。列精子高是齐湣王时期的大臣,因为有才华,齐王很信任他,对他言听计从。不过,列精子高这个人长得不够好看,打扮也很“另类”。一天大早,他穿着绢做的衣服,绢做的帽子,这是好衣服、好帽子,但是,却穿着一双很不好的鞋子。这就像现代人穿着西服、打着领带,下面穿着一双拖鞋,总之,很不搭。他一大早起来出去碰上下雨,淋了个“落汤鸡”。就这么一个样子,他撩起衣服在房廊下走来走去,问身边的人:“我这个样子不错吧?”身边的人说:“美极了,帅呆了。”列精子高来不及拿镜子照照,匆匆跑到井边,要一瞧究竟。尽管井水的分辨率不是很高,但依然清晰地映出了一个丑八怪。列精子高由此悟出,不是自己长得美,而是因为他有才华,齐王看中他,所以手下人才如此夸他貌美。

其实,我觉得列精子高还没有悟到家,他领悟得还不完全正确,手下人之所以如此夸他,是因为他们是“手下人”,还仰仗着主人生存呢。这两则故事中,邹忌、列精子高头脑还算清醒,或者说,他俩并没有成为“大师”的想法。但话说回来,一个“大师”的炼成,最初是这些“妻子、小妾、客人、侍从”造就的。现实世界中与“大师”联系密切的高级官员、知名富豪、媒体明星、企业家等,就是炮制“大师”的“小众”。

在社会转型时期,因为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有某种危机感,缺乏真正的信仰,所以“大师”的神异功能恰好契合了这种需求,能够获得某种精神安慰。“大师”能指点迷津,“大师”能让人富甲天下,能让人官运亨通,能让人延年益寿。总之,“大师”能让人避免一切灾难挫折前途一片光明。老实说,这些“小众”中的确有“胸无点墨”、没有多少评判能力的人,直接促成了“大师”。但不见得所有的人对“大师”的特异功能都发自内心地顶礼膜拜、心悦诚服。他们的这种做法有的是“聊以自慰”,有的则是别有用心。

有一次,齐景公宴请各位官员,古代宴饮与射箭是不分的,就像今天喝了酒再唱唱歌一样。齐景公在宴饮期间,亲自表演射箭,结果脱靶,根本没射着。这本没什么,但在座的众人异口同声地高喊:“射得准,射得好。”宋康王筑起高台,用大皮口袋盛上血,给它穿上盔甲,悬挂起来当做天帝,站在下面射它。左右侍从高喊:“商汤、周武王只能胜人,如今您能胜天,您的贤明无法超越了。”齐景公宴饮的官员并非眼瞎,宋康王的侍从内心里也不真觉得自己的主子能够胜天,但依然异口同声地睁着眼睛说瞎话,这当然是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别有用心了。

不管是出于什么心理,这些“小众”,就是邹忌身边的妻妾与朋友,就是列精子高的侍从,就是齐景公宴请的各位官员,就是宋康王的侍从。这一批人,为“大师”的出炉创造了至关重要的条件。后果是很严重的。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新疆阿达克草场一只领头羊,在百米高的山崖上看到呼图壁河干渠里有水,带着羊群准备下去喝水,突然七八级阵风袭来,领头羊不慎坠崖,结果后面的羊也跟着一一跳下悬崖,44只羊当场死亡,15只羊重伤。动物学家解释,领头羊做了什么,羊群一定会跟着走。心理学家解释这就是“羊群效应”。

“大师”炼成的第二步,就是“羊群效应”在起作用。一些社会名流追捧大师,这就发挥了“头羊”的效应,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追捧的队伍,“小众”变成了“大众”。人都有一种从众的心理,会盲目追随大众,自己并不思考事件本身的意义。前面讲宋康王“射天”表演后,侍从祝贺,康王一高兴就设宴饮酒。室中人高喊“万岁”,堂上的人都应和。堂上的人一应和,堂下的人也都应和,门外和院中的人听到了,没有一个不应和的。这样,“小众”变成了“大众”,大众随波逐流。

“随波逐流”这个成语,与屈原有关。屈原一生,坚守节操,努力想把楚国带到国富民强的康庄大道上,一生在为自己的美政理想而奋斗,当然不可避免地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结果到处碰壁,头破血流。屈原在被贬期间,碰到一个渔夫,感叹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渔夫劝解他说:“圣人才不会拘泥于社会习俗的干扰,不会一根筋,不会死脑筋,而是能够与时俱进。既然整个世界都一片混浊,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呢?”“随波逐流”不过是渔夫安慰、劝解屈原的话,后人用这个成语表达一种从众的心理,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在中国文化中,偶像崇拜的心理、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是很普遍的,所以,“大众”崇拜“小众”,进而形成羊群效应,很多的人则会随波逐流,然后“大师”就问世了。

除此之外,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鬼神的观念。如果一个社会法制不昌,人们不清楚规则到底是什么,缺少可以明确确定的预期;如果信仰缺失,精神虚无,就会胡乱信仰,就容易信鬼神,信“大师”,不信自己。

总之,“大师”的产生离不开产生“大师”的文化土壤,中国自古以来产生了无数的“大师”,原因都在于中国大众。文化造就了大众,大众养成了“大师”。

“大师”,一般都是在妻妾朋友侍从各种权威力量的裹挟之下,层层包装,多次炒作,最终实现华丽转身的。各种权威力量,或是被“大师”蒙在鼓里,或是与“大师”同流合污,他们在“大师”需要的时候会推他一把,在“大师”危难的时候会拉他一把。更多的大众则是“不明觉厉”,随波逐流。

(摘自大象出版社《王立群智解成语2》 作者:王立群)

扬州清明节的习俗文化有哪些 篇8

“甜菜头(即枸杞头)、黄黄子(即秧草)、芦蒿、马郎头(即马兰头)、香椿是扬州人在清明的时候,必须要吃的‘五新’,也叫‘五青’。”吴德祥告诉记者,“说起来这是讲究,其实是一种食俗,也是上市货、养生菜。”

吴德祥说,以上所列的“五新”都是清火、败毒的时令野菜,都有一些苦味。“我们小时候,缺油少糖的,一吃到这些东西,就觉得苦,一苦就要想起亡故的亲人了。”如今,这些菜都是价格很高的“滋补菜”。“凉拌枸杞头,香椿炒鸡蛋,味道不要太好哦。”

除了新鲜可口的“清明五新”,老扬州还有不少特定的“清明菜”。“雪里蕻烧大粉”就是其中一道。陈金龙回忆说,除了上坟,清明节这天肯定要在家里给祖供菜供饭。“煮鱼、烧肉、青菜、豆腐自然不得少,还有一道菜就是‘雪里蕻烧大粉’,把大粉切成块块放油锅里慢慢煎,再放上生姜、葱、雪里蕻丁子,再用大火烧一下,起锅,才香呢。”

满族家谱有什么文化特征? 篇9

谱牒是满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修谱是为了尊祖敬宗,昭穆不乱,使后代子孙知其本源。家谱分有两种,一种为编纂成帙的称为谱书,一种为只记本支世系的为谱单。谱单多为纸、布制成。还有一种称为“绫条”的谱单,俗日“发荣条子”。此外,还有谱折。谱书记载的内容较为丰富,而谱单仅排列世系,只有少数的记几笔原籍、迁徙、“范”字、立谱时间等。还有一种谱单跟春节供祭的祖宗谱一样,谱头绘有几位神像。谱书、谱单都是关于一个家族的世系表册。满族进关后,分驻全国地,加之受汉族文化的强烈影响和朝廷的倡导,满族人开始积极修编谱书。辽沈地区的满族多为入关后回迁的庄丁、台丁、打牲丁以及守陵、守墓和驻防的满洲八旗和汉军八旗人。这些满族人为了避免“数典忘祖”以及职官承袭等原因,绝大多数人家都修有本氏族的谱书,各宗支也至少修有本支的谱单。

一、满族家谱的源起满族谱书始于“结绳记事”以及后金时期的《满文老档》。满族各氏都有“子孙绳”,珍藏于“子孙袋”中,平时挂在西墙“祖宗板”右边的斜余子上。“子孙绳”是用五彩线拧在一起的长有数丈的线绳。生一男孩,即在绳上拴一竹批子制成的小弓箭,生一女孩即在绳上拴一彩色布条或是一个嘎啦哈。出嫁的女儿再将自己的那个布条祭祀后解下带到男方家去,即“起走户口”。子孙绳上,一个弓与布条嘟噜即为一支人。这种“记事”的“索绳”(即子孙绳)就是这个家族的谱,后来演变发展成谱书。清代八旗制度确立以后,原来的哈拉穆昆(氏族)组织迅速分化,被固山牛录的八旗组织所代替,审丁编族,人丁户口的登记,皆在其所属衙门的旗档之中。而最早记录满族家庭成员活动的谱,就是登录清太祖努尔哈赤家庭活动的档子《满文老档》。清太宗皇太极时开始授予世袭佐领与公中佐领敕书,由于某些八旗官职可以世袭,因此,有人在请求世袭时,就必须以敕书说明缘由。17世纪以后,承袭官职还需呈家谱以证明其家世,敕书和家谱就成为承袭世职的重要凭证。清入关后,受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极为深刻,门第日益受到重视。康熙帝曾谕“笃宗族以昭雍睦”。雍正帝则要求“修族谱以联疏远”,“凡系世职官员,令其预先缮造家谱,存于都统衙门;其后若有应行增入者,令于岁底俱保增入”。然后,经八旗都‘统核实,上奏皇帝批准。在八旗制度下,满族家谱是官职承袭的重要凭证,是表明人的身份地位的依据。满族统治者为确定人的不同身份和地位,防止混淆和变化,制定了严密的户籍制度,八旗人丁三年编写一次。满族生儿,要报户口,并领饷银到l8岁为止;生女到婚嫁时给婚嫁银。因此,凡生育必报户口。“凡八旗氏族,载在册籍者日正户,童仆由本主所出户者日开户,由所隶佐领别宗支,核真伪,稽疏远,考其谱系。”这对满族修谱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满族家谱集大成者《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问世,促进了满族的修谱活动,致使修谱之风日盛。但清廷逊政后二满族自己多隐瞒旗属,更由于人丁繁衍,支派增多,辗转迁徙,社会变革,姓氏演变,谱书又多年未修,宗支乏旺,旧谱已难反映宗族全貌。鉴于此,各氏族又兴起修谱之风,或10年、30年,修谱续谱,以保持家族历史的完整和清晰。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可是作为宗族法“血脉文献”的家谱编修之风却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满族第一次修谱高峰是康乾盛世,第二次修谱高峰是嘉庆年间,第三次修谱高峰是光绪年间,第四次修谱高峰是抗日战争时期。进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华民族进入民族文化复兴时期的寻根热中,于是,出现了第五次修谱高潮。?

二、满族家谱的体例谱书的编纂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其体式和内容都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略至详的演变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家谱体例的创制与形成,也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相沿使用的三种谱书体例,即欧式体、苏式体和欧苏合体式。三种谱书体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谱书重要内容之《世系谱》的编排格式上。欧式体创始人为欧阳修,他的谱书体式呈表状,每表五格(今有九格者),每格限记一代人,并在第五代、第九代、第十三代、第十七代……由上表格尾提至下表格之首,重复记载。这种自一至五、五世一提头、递及九世的欧式体取自五服之制。这种体式的特点是“明族之义,九五相生……子孙披览一阅,于祖孙父子兄弟之序可了然于目”。“谱式分五层,直系世次,界以横线,横列支派,加以竖线,同父兄弟以伯仲为次序,同世兄弟以支派为先后,庶一展阅,而世系支派莫不判然”。这种体式的谱书如《满洲苏完瓜尔佳氏全族宗谱》等。苏式体谱书创始于苏洵,每页(格)限记一代人,其特点是“历世平叙,每增加一世则上书第几世,下循伯仲叔季之次第书之,世系支派,开卷了然”。这种体例的谱书相当多,如《伊尔根觉罗氏谱书》等。欧苏合体式,是将欧体和苏体结合而创制的体式。这种体例的谱书实际上是采用表的形式,但不是五世一提头,而是各房各支《世系表》前,另列一《世系提纲》,点明各代男人的名字,使查阅方便,一目了然,其特点是“图呈五代,依欧阳之照派横衍;世纪递更,师眉山之书名录真”。欧苏合体式,如振衣而先提其领,张目者必举其纲,满族谱单多为这种体式。

三、满族家谱的内容谱书记载的内容,虽“人自为书,家自为说”,但大体都具备相同的基本内容。最早的谱书仅记户主名字及其所生儿孙,记载内容极为简略。到了战国时期,谱书记载的内容才略有增加,开始增记了配氏,有的还增记了生子女数,甚至女适某姓等内容。唐宋以后,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谱书的内容才完善详备。满族谱书内容大体如下:某名某字,某公之子,生卒时间(70岁以上者书享年数),葬地,主要经历;配氏姓,生卒时间,葬地,有无慈孝事迹;生子数,按长幼列名;生女数,按长幼各个标嫁某。本溪县《伊尔根觉罗氏族通谱》其内容为:(1)谱序;(2)历次创修宗谱原序;(3)伊尔根觉罗氏族通谱;(4)国初地名部落移驻考;(5)创修支谱名目;(6)家训篇;(7)篆古家训;(8)族长表;(9)族长执行规则;(10)宗派篇;(11)祭祀规则;(12)五服图:(13)省属族居表;(14)谱注释例;(15)谱图篇:(16)谱注篇。该谱书篇目内容具有代表性,大多数谱书与之相类似。谱书的序,包括历次续修的谱序,皆多记述修谱的意义、目的,概述本氏族的源流及各支派迁徙情况,更记述各次修谱的经过,较详细地记述本次修谱的缘起、必要性和修谱过程。满族谱书特有的篇目则是《氏族通谱》、《部落移驻考》等,记述其姓氏原住地和姓氏起源、始祖,还特记降清、隶旗及移驻等情况。宗派篇,又称派语、行辈排字歌和世系源流歌,俗语称之为“范”字,是谱书的主要内容之一,有2O字、24字、30字、40字,甚至有3OO字的(如佟佳氏)等等。成诗体,作为同族男性成员取名的依据。同辈者,范字相同。派语歌多以时代感为特征。派语成诗歌形式,读时朗朗上口,押韵易记。满族受汉文化影响,是清代中期以后开始冠汉字姓的,其命名取氏多学以汉族宗派“范”字的,如《解氏族谱》中的“范”字为:兴来新立业,克继富昌传,远起承先世,金银发自连。《花氏谱书》的“范”字是:永林占忱文,启宝年向春,钟毓绍恒显,乃守聚世恩。这些字辈都是比较简单的。祭祀的仪式和具体内容各氏族大体相同,它是研究满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珍贵资料。记述详备的如《佟赵全书》(爱新觉罗佟佳氏哈拉),不仅记述了全部祭祀程序、仪式、内容,而且记述了各种祭祀的祝神词以及摆供图式等等。谱图和谱注是谱书的主要内容。谱图即世系,亦即世派,谱注即世表、年谱。世系的作用在于别昭穆,定秩序,按图而稽,易于辨其源委分合。因谱图用于区别世系,所以只列男性姓名。典型的谱图“表列五格,格书一世,服止于五世也。格尽别起,另书六世某,子不重书,五世省复也”。谱注亦以男子为中心,其在名下低格书写字、号、学历、官爵、生卒年、葬地、配偶、子女等。谱书是登录家族成员的,但是,所有家族成员不一定全能人谱,这里有个登谱人员资格问题。“凡载谱者,俱系始祖一脉相衍,非其苗裔,不可混入,紊我谱牒。”取得族人资格,允许登录谱书,最根本的条件是“系始祖一脉相衍”的有血缘关系者,即登录入请的子嗣必须是男性亲生子才能入谱,“非其苗裔,不可混入”。如果男性无子嗣,才可于伯仲叔季或堂兄弟之子择立(过继)。如果过房、过继均无人,方可兼祧,日“一枝(子)两不绝”。而“凡乞养之子,概不入谱,恐其乱我派也”。所谓“异姓乱宗,例禁甚严”。抱养异姓之子为嗣,一律归宗,即使同姓联宗,同姓异宗,亦不入谱,义子、赘婿更不准入谱。“吾族自始及今,绝无义支,特书义子不入家谱者,惧乱宗也。语云:有义子无义孙,谓子受养育之恩,义在当报,至孙则归宗,于其亲之义父,恩义绝矣,故日无义孙也。”犯族规国法严重者,均皆除名,不再人谱,“讳其子,阴其名”,被除名出族的人更不准入谱。另外,“后世子孙繁衍,妻有被黜,或夫死适。人者,本夫之下,俱不书义绝也。但于其子名下书目,嫁母某氏出某氏所出,以子不绝母也”。凡此种种限制,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和宗法制度服务的。入谱人资格还有年龄限制。10岁以下夭亡者不入谱,20岁以下未婚娶夭亡者入谱时不独占一格,只在其父名下书子某殇。只有2O岁以上已婚者方可入谱。但在清代,八旗满洲人生男孩或女孩一年内或几个月即可上谱入旗档,因为清代满洲人生男儿可按月领饷银至18周岁入伍当兵,未入伍者为闲散。女孩至结婚时发婚嫁银。民国以后,因无入旗档领饷银的待遇,也就学汉人入谱规矩了。入谱者仅为男姓。女子入谱不占独立一格,只能在其父母名下书写名字,适于某家。满族谱书还有一些规定,如尚存活的人用红笔书写,已故的人用黑笔书写。已故的人,因病而死者用黑笔杠上,为国牺牲的人用红笔杠上等等。对长寿人,严格遵守“六十杖于乡,非六十不言寿”的准则。入谱的长寿老人,谱内纪年,必须遵朝廷尚龄之例,未及60者不录其寿,70岁以上者书享年数。登谱资格的条件限制,既是为封建政治制度服务的,也是“神不享非类,民不记非族”观念的体现?

四、满族家谱的编纂满族人编纂谱书后期也是很隆重的,尤其是富贵氏族和经济殷实人家,其修续谱书被当作家族中最隆重的大事,几乎动员全宗族各支各派人参加,并且组织编修班子执掌编修事宜。如汉军旗《王氏族谱》于清宣统元年修谱时,就组织了一个比较庞大的续谱重修的班子,其中纠事17人,监修9人,编次6人,校刊14人,誊写6人。1935年重修时,监修为24人,编次7人,校刊5人,誊写6人,比修谱时有所增加。谱书编修完成后,刊刻的资金出自家族的集体财产(如坟田、坟树林木的收入等),不足部分由各支家庭按人口集资或赞助。他先后经几次族长会议研究,决定了主修长、监修长、编次长以及校刊、誊写者,“分任无讳,朝夕弗遑”经过一年多时间方“刷谱印卷,工成告竣”,将“谱版藏在祠堂”。谱书的编修一般选在“龙虎之年”,但家族人丁不旺的也选在“鼠”年,以期家族人丁繁衍兴旺。修谱规模大小各氏族根据家族情况不相统一。名门望族每修一次家谱要宰猪三口,家族官宦子弟要参与撰写,并筹集资金印刷成书,花销极大。但是,平民小户,无力修谱,往往只记谱单而已。“文化大革命”时,只以“三代宗亲”代族谱,重新编修族谱是在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后。修谱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3O年,“三十年不续修族谱,即为不孝”。谱书被视为家庭至宝,自然在收藏管理上极为重视。一般大姓家族都建有祠堂,谱书就珍藏在祠堂内,作为家族总谱精心收藏,平时秘不示人,对外姓外族人更秘而不宣。在平时,绝不翻动。但在阴雨连绵的季节,有专人取出翻晒,以免污腐虫蛀坏损。一般家谱修完后印刷誊写数部,各支长子皆分得保存一部。如《舒穆禄氏宗谱》即珍藏于徐氏祠堂中,祠堂中供奉有徐氏祖先神(始祖神)、保家神、佛祖、道仙,还有佛托妈妈子孙神等。他们将谱书用红布包裹好,装在谱匣内,与各神同时享受供奉和祭祀。再如,佟佳氏族谱即保存在佟氏祠堂,到祭祀时,几乎省内及邻省的佟氏皆奔来祭祖,其隆重程度与小型庙会可比。平时,各氏家族大多将谱书收藏在宗谱匣内或祖宗龛内,不轻易翻动一次。每至新年,尊长洁身净手恭而敬之地“请”出(取出)家谱,将家谱放在神位上,接受族人的叩拜,并将家族的历史及族人各支情况讲与子孙,让子嗣们了解家族的历史,明确尊卑、次序、分派,对子孙后裔们进行爱家、爱乡、爱国教育。满族在祭日,一般是“请”出族谱后,恭恭敬敬地陈于西墙“祖宗板”(俗称“神板”)上,接受族人的祭奠。镶黄旗人佟佳氏佟玉宝之叔祖因有业不务,浪荡不羁,孑然一身,生活窘迫,请其伯祖资助,未予理睬。其叔祖一怒之下,强将祖谱匣夺走,在一山岭上将谱书与谱匣烧毁,意谓其兄既不认其弟,弟亦不认其兄,烧掉谱书,誓断血缘。佟玉宝之祖听说后,痛哭一场,凭记忆将祖先世系抄录于一长幅白绫子上,珍为保管。“文化大革命”时,佟氏后裔佟玉宝担,心被当作“三黄四旧”扫掉,就用牛皮纸、塑料布包好,埋于地下一个坛子内,结果字迹腐污,损坏严重。沙格达氏后裔查长禄,在“文化大革命”时则将谱书包裹好捆成三道“腰”,放在祖坟内。乌苏氏吴承志在“文化大革命”时,则将谱书和诰命书包裹好砌到了院墙里,才将这些珍藏了近300年的文物保存了下来。家谱的修纂,在旧社会主要是为寻本溯源,光宗耀祖,正人伦,明孝悌,属“儒教文化圈”。如《华氏族谱》序说:“后之人有欲追本溯源而茫无所据者,则剞劂之事綦要矣。今族会所储已有余资,若不及时纂修,则幼子童孙未登谱者,安知不任意命名,卑犯尊讳乎!”在封建社会里,昭穆不清,尊卑无序,是大忌。正如《索绰罗氏统宗》序中说:“客有问余,为何而集谱书也7余应之日:此编一成,上之可以追溯先人,下之可以流传后世。凡人皆亦重本源,况我满人,尤亦郑重,而不容遗忘也。……族大户繁,考诸世系,而不得其详,即询诸父老,不过略述梗概,究未深悉其由来,详说其支派。余每留心此事,问之不禁怅然。于是,稽查册档,一详其此编,庶几世虽远,而根底可考。户既繁而支派偏清,非好劳也。但欲集成谱书,延及后裔,皆知重本源也。”这种修谱的指导思想是带有普遍性的。《赵氏家谱》序说:“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所谓收族者即修撰谱书之谓也。”由同父以推至同宗,因以世代相传,如无宗谱,世系势必混淆,亲疏难辨,谱书即可以使其“世系次第有序,而尊卑可辨”,本枝远近有序,而亲疏自明。这样,溯前代积德累功,而动水源木本之思。读谱书,就能油然而生孝敬,蔼然而友恭,重本笃亲,不忘祖宗,以裕后人。“谱者,普也,普我祖宗远近姓氏,讳字名号,以示后人不忘。谱者,布也,敷布流泽,广远世德卓异,以示后人不悖”。这些思想,无不渗透着汉族传统的儒家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文化的进步,中华文化越来越发扬光大,而谱牒,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故必将闪烁其应有的光芒。??

上一篇:机器人的应用教案下一篇:加多宝凉茶问卷调查